一、β细胞功能测定与糖尿病分型及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2022)在《糖尿病分型诊断中国专家共识》文中研究指明糖尿病具有高度异质性, 需要精细诊断分型, 以实现精准治疗。如何建立糖尿病的规范化病因分型诊断流程, 有序地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基因检测, 从而正确分型诊断是临床亟需解决的问题。共识基于我国临床实践, 结合专家意见及国内外最新指南, 旨在规范糖尿病分型诊断流程, 早期识别病因明确的糖尿病患者, 指导临床诊疗实践。本共识内容主要包括糖尿病的分型建议、糖尿病的分型诊断依据及要点、不同类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和糖尿病分型诊断流程等。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长沙)[2](2022)在《糖尿病分型诊断中国专家共识》文中提出糖尿病具有高度异质性, 需要精细诊断分型, 以实现精准治疗。如何建立糖尿病的规范化病因分型诊断流程, 有序地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基因检测, 从而正确分型诊断是临床亟需解决的问题。共识基于我国临床实践, 结合专家意见及国内外最新指南, 旨在规范糖尿病分型诊断流程, 早期识别病因明确的糖尿病患者, 指导临床诊疗实践。本共识内容主要包括糖尿病的分型建议、糖尿病的分型诊断依据及要点、不同类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和糖尿病分型诊断流程等。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3](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 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 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 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 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孙琳[4](2021)在《1型糖尿病患者免疫细胞表面SLAMF分子异常表达与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是一种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诱导,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共同介导胰岛β细胞损伤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更为常见。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国T1DM发病率明显增加,而患者进行性的胰岛功能下降导致其需要终身应用胰岛素治疗,鉴于其逐年增长的发病率和随之出现的多系统并发症,T1DM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挑战。目前,T1DM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T细胞相关的研究一直是1型糖尿病的研究热点,而近年来除了CD4+T细胞,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CD8+T细胞在1型糖尿病的发病进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淋巴细胞活化信号分子家族(signaling lymphocyte activated molecular family,SLAMF)被报道在多种免疫异常疾病中表达异常,并显着影响包括CD8+T细胞在内的免疫细胞分化及功能。然而对T1DM免疫细胞表面SLAMF分子的表达情况未被报道,且对于T1DM中SLAMF分子如何通过影响CD8+T细胞功能仍不明确。为探讨这一问题,本课题通过对T1DM患者及非肥胖的糖尿病小鼠模型(non-obese diabetic,NOD)免疫细胞分化情况及SLAMF分子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并进行mRNA测序及相关的体外细胞实验,以期探讨T1DM免疫系统异常分化及SLAMF分子表达对T1DM免疫微环境下CD8+T细胞功能和命运的影响。研究方法:(1)对T1DM患者及健康对照组(health control,HC)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利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T细胞及其亚群、NK细胞及其亚群、B细胞等免疫细胞比例进行分析,并检测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表面SLAM分子家族的表达情况;(2)利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对T1DM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SLAMF4分子表达及促炎性细胞因子IFN-γ和TNF-a的分泌情况进行检测,分析SLAMF4分子与细胞活化状态和细胞因子分泌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分析SLAMF4分子表达与1型糖尿病一般临床资料的相关性;(3)对自发性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NOD小鼠进行体重、随机血糖监测及小鼠尾静脉采血,对小鼠胰腺组织留取病理,进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HE)染色,观察其组织细胞形态、炎细胞浸润情况;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小鼠外周血免疫细胞分化及外周血、胰腺引流淋巴结CD8+T细胞表面SLAMF4分子表达情况;(4)采用流式细胞分选技术得到纯化的T1DM患者的SLAMF4+CD8+T细胞和SLAMF4-CD8+T细胞,并进行mRNA转录组测序,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的分布及临床意义;(5)应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分选脐带血细胞中CD8+T细胞,在体外给予抗CD3/CD28单克隆抗体刺激下进行培养,检测作用不同时间CD8+T细胞表面SLAMF4分子表达情况;(6)采用磁珠分选联合流式细胞分选技术正常健康人SLAMF4阳性CD8 T细胞和SLAMF4阴性CD 8 T细胞分别进行分选,在体外给予抗CD3/CD28单克隆抗体的刺激下进行体外扩增,用CFSE标记细胞,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并于Day6检测两种细胞的凋亡情况。研究结果:(1)T1DM患者外周血PBMC中免疫细胞比例与HCs比较存在异常,表现为CD4+T细胞和B细胞比例增多,Treg细胞的比例降低,总NK细胞及其CD56dim亚群的NK细胞比例减低,CD56bright亚群的NK细胞比例升高。与HCs相比,T1DM患者外周血PBMC中SLAMF4阳性的总T细胞百分比降低,且SLAMF4阳性的CD8+T细胞明显降低;SLAMF3分子表达在B淋巴细胞比例有所降低,SLAMF5在NK细胞表面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T1DM患者T细胞表面SLAMF4分子表达与细胞活化的状态有关,且与SLAMF4阴性CD8+T细胞相比,SLAMF4阳性CD8+T细胞具备更强的分泌促炎因子IFN-γ和TNF-a的能力;在与T1DM相关的一般临床指标的分析中,发现SLAMF4阳性CD8+T细胞百分比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T1DM病程呈负相关。(3)与同周龄的Balb/c小鼠相比,NOD小鼠CD4+T细胞及CD4+CD25+的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随着NOD小鼠1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SLAMF4阳性CD8+T细胞百分比逐渐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Balb/c小鼠。(4)mRNA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1型糖尿病中SLAMF4作用后的CD8+T细胞表现出多个信号通路的异常改变,包括T细胞受体信号相关的信号通路、细胞因子分泌及细胞凋亡通路,差异表达的基因中也有多个与凋亡相关的基因,说明SLAFM4在1型糖尿病中调控CD8+T细胞的活性与命运。(5)通过体外培养人脐带血CD8+T淋巴细胞发现,一定程度的抗原刺激可促进SLAMF4在脐带血na?ve CD8+T细胞表面上调表达,随着免疫活化的时间延长,SLAMF4阳性CD8+T细胞百分比逐渐下调。(6)通过SLAMF4阳性CD8+T细胞和SLAMF4阴性CD8+T细胞经CFSE标记后体外培养,发现SLAMF4阴性CD8+T细胞对抗CD3/CD28单克隆抗体的TCR刺激更敏感、更易扩增,增殖能力强,而SLAMF4阳性CD8+T细胞更容易凋亡。研究结论:(1)T1DM患者外周血PBMC中免疫细胞分化比例与HCs相比存在异常,且外周血T细胞及B细胞表面多种SLAM分子表达水平发生变化,结合课题组前期结果,这在T1DM及T2DM之间存在一定共性和不同之处。(2)与HCs相比,T1DM患者SLAMF4阳性CD8 T细胞百分比显着下降,且SLAMF4分子表达与细胞活化的状态及促炎性细胞因子IFN-γ和TNF-a的分泌有关。在T1DM患者中,SLAMF4+CD8+T细胞百分比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1型糖尿病病程呈负相关。(3)在动物模型中我们发现NOD小鼠也存在外周血T细胞异常分化状态。且随着NOD小鼠1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SLAMF4阳性CD8+T百分比逐渐下降,明显低于对照Balb/c小鼠。(4)SLAMF4分子表达与1型糖尿病患者CD8+T细胞功能调控及凋亡显着相关,SLAMF4阳性的CD8+T细胞增殖能力较差且更容易凋亡,故体内持续抗原刺激会导致表达SLAMF4的CD8+T细胞的百分比降低,使其发挥类似调定点作用。综上所述,本课题首次分析了T1DM疾病模型中的SLAMF分子家族的表达谱,为SLAMF分子与T1DM免疫细胞的调控提供了实验证据,证实了在1型糖尿病免疫微环境中SLAMF4表达对CD8+T细胞的功能影响和命运的调控及SLAMF4阳性CD8+T细胞比例变化的具体机制,提示SLAMF4分子可能为T1DM的早期诊断,临床分期或免疫干预提供新靶点。
林忠梅[5](2021)在《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T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所占的百分比(TIR)、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不同证型间血糖、血脂、胰岛功能等指标变化情况,并为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提供新的参考指标。方法:本研究将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内分泌科T2DM符合纳排标准病人150例,通过收集其临床资料,包括TIR、HOMA-β及实验室指标等,根据中医四诊合参进行中医证型诊断,分析T2DM中医证型的分布与TIR和HOMA-β等客观指标的相关性,分别研究TIR、HOMA-β与临床各指标的相关性,并进一步观察TIR与HOMA-β的联系。结果:1.通过临床资料收集,发现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中气阴两虚证为68例,占比45.3%,阴虚热盛为31例,占比为20.7%,湿热困脾为26例,占比为17.3%,阴阳两虚证为15例。占比为10%,血络瘀阻为10例,占比为6.7%。以气阴两虚证最为常见。2.中医证型组间各项指标的比较:(1)与一般资料的关系是:年龄、病程随着阴虚热盛向血络瘀阻证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升高,血瘀证年龄、病程均最高,年龄、病程与气阴两虚、阴虚热盛、湿热困脾组比,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BMI水平则湿热困脾组最高,与阴虚热盛证、气阴两虚证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与血糖的关系是:餐后2h PG、Hb A1c随着阴虚热盛向血络瘀阻证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升高,TIR则逐渐下降;血瘀证餐后2h PG、Hb A1c最高,TIR最低,且与阴虚热盛、气阴两虚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PG阴阳两虚证最高,与气阴两虚、阴虚热盛组比,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3)与血脂的关系是:湿热困脾组TG、TC水平均最高,TG与阴阳两虚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其他证型相比无明显统计学意义,LDL水平与血络瘀阻证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TC水平与其他四组证型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与胰岛功能的关系是:餐后2h C肽、HOMA-β随着阴虚热盛向血络瘀阻证发展的过程中逐渐降低,血络瘀阻证餐后2h C肽、HOMA-β与阴虚热盛、气阴两虚、湿热困脾相比,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空腹C肽水平为阴阳两虚组最低,与阴虚热盛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T2DM中医证型分布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气阴两虚与空腹C肽呈正向相关;阴虚热盛与HOMA-β、空腹C肽呈正向相关,与Hb A1c呈负相关;湿热困脾与BMI、LDL、空腹C肽呈正相关,与餐后2h C肽呈负相关;阴阳两虚与餐后Hb A1c呈正相关,与TIR、HOMA-β呈负相关;血瘀证与年龄、病程呈正相关,与HOMA-β、TIR呈负相关。4.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TIR与BMI、Hb A1c呈负相关,与HOMA-β呈正相关(P<0.05)。(2)多重线性回归分析HOMA-β与BMI、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呈负相关,与空腹C肽呈正相关(P<0.05)。结论:1.T2DM患者中医证型以气阴两虚证最为多见,随着病程的延长与消渴病证型由阴虚热盛证向血络瘀阻证转变一致。2.T2DM中医证型间客观指标存在差异性,可预测其不同证型血糖波动、血脂等客观指标水平,及胰岛β细胞功能情况。3.T2DM中医证型与TIR、HOMA-β、BMI等指标具有相关性,这些相关性指标可为临床中医分型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提高辨证的准确性。
邢雁鹏[6](2021)在《激活诱导胞苷脱氨酶缺乏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组成及免疫功能调控1型糖尿病发生发展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T1D)是一种以胰岛β细胞受损害为特点的器官特异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肠道菌群、固有免疫系统和获得性免疫系统共同在T1D的发病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激活诱导胞苷啶脱氨酶(Activation-induced cytidine deaminase,AID)是B细胞发展成熟中重要的DNA编辑酶,它能够介导B细胞的体细胞高度突变及抗体亚型之间的转换重组。目前,有文献报道AID缺乏参与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而AID缺乏对T1D的影响研究甚少,亦少有关于AID缺乏对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因此,我们通过在非肥胖糖尿病小鼠(non-obese diabetic mice,NOD)模型中全身敲除AID基因,观察AID缺乏NOD小鼠糖尿病发病情况,分析肠道菌群的变化以及免疫功能的变化,进而探索AID缺乏是通过何种机制调节T1D的发生发展,从而为T1D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1)本研究首先建立了AID基因敲除的NOD小鼠模型,观察该基因型小鼠的1型糖尿病发病率,并观察10周龄健康的AID-/-NOD小鼠的各免疫器官淋巴细胞分型及体外的细胞增殖实验,并通过过继性输注淋巴细胞至Rag-/-NOD小鼠体内,进一步观察了AID-/-NOD小鼠B细胞及T细胞的致糖尿病能力。(2)在确立AID缺乏对T1D起到保护作用的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探索AID基因敲除对NOD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我们通过16S RNA测序技术分析AID-/-NOD小鼠肠道菌群的组成,并将AID-/-NOD小鼠肠道菌群移植到无菌NOD小鼠体内,通过观察受体小鼠肠道通透性、免疫功能和抗体分泌功能等研究来探索AID基因敲除小鼠的肠道菌群对免疫系统的塑造及对1型糖尿病的影响。研究结果:(1)我们观察了AID-/-NOD小鼠及野生型NOD小鼠的自发糖尿病的情况。通过30周的T1D发病率监测,发现AID缺乏显着延缓了T1D的发病时间,对于T1D具有保护作用。(2)通过表面抗体及细胞内因子抗体的染色分析,发现在AID-/-NOD小鼠中,抑制性(CD73+)B细胞、调节型(Foxp3+)CD4+T细胞、抑制性(PD1+、CXCR5+、CD73+)CD4+T细胞及Tfh(CXCR5+PD1+CD4+)细胞均不同程度增加,抑炎因子分泌细胞增加,促炎因子分泌细胞减少。(3)通过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实验及过继性输注淋巴细胞至Rag-/-NOD小鼠体内观察T1D发病率,发现AID-/-NOD小鼠中,B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明显下降,B细胞及T细胞的致糖尿病作用明显减弱。(4)通过16S RNA测序技术检测AID-/-NOD小鼠及野生型NOD小鼠的肠道菌群组成,发现AID-/-NOD小鼠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β多样性及各种细菌的比例明显不同于野生型NOD小鼠;进一步分析发现AID-/-NOD小鼠中,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的比例及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的比例都明显升高。(5)通过将AID-/-NOD小鼠及野生型NOD小鼠的肠道菌群移植到无菌NOD小鼠体内,观察受体小鼠肠道通透性、淋巴细胞表面抗体及细胞内因子抗体染色分析、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实验及肠道冲洗液的免疫球蛋白检测。发现在AID-/-NOD肠道菌群受体小鼠内,肠道的通透性明显低于对照组,淋巴细胞的增值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肠道的Ig A分泌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结论:(1)AID缺乏在NOD小鼠T1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保护作用;(2)AID缺乏可以改变B细胞功能,导致B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减弱,进而导致B细胞的致糖尿病作用减弱;AID缺乏可以改变T细胞功能,导致调节型CD4+T细胞及抑制性CD4+T细胞增多,导致T细胞抑炎因子分泌增加,促炎因子分泌减少,进而导致T细胞的致糖尿病作用减弱;(3)AID缺乏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影响了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β多样性及细菌组成比例;(4)AID-/-NOD小鼠的肠道菌群降低了受体小鼠的肠道通透性,减轻了受体小鼠肠道的炎症反应;(5)AID-/-NOD小鼠的肠道菌群降低了受体小鼠的免疫反应程度;(6)AID-/-NOD小鼠的肠道菌群增加了了受体小鼠的Ig A的分泌。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7](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8](2021)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提出随着国内外2型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获得了更多关于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预防、诊断、监测及治疗的循证医学新证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特组织专家对原有指南进行修订, 形成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旨在及时传递重要进展, 指导临床。本指南共19章, 内容涵盖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医学营养、运动治疗和体重管理、高血糖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相关技术、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的特殊情况、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等。本指南的颁布将有助于指导和帮助临床医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综合管理, 改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
石书龙[9](2020)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医证型的聚类分析以及绞股蓝皂苷XLIX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探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中医证型分布,结合相关临床指标,分析不同证型的临床特点,从而为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辨证施治提供客观的科学依据。2.探讨绞股蓝皂苷XLIX是否能改善胰岛素抵抗以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临床研究: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的方式收集纳入本研究的120例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以及其临床资料,包括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LDL)、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等指标,运用SPSS软件建立这120例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条目数据库,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中的Ward’s method以及Squared Euclidean Distance进行聚类分析,根据所聚类别证候条目的分布情况,由3名主任医师组成的中医专家组对聚类分析的初始模型进行商讨,结合中医学专业知识、证候诊断标准以及临床实际情况,最终确定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中医证型分类标准。然后,根据此标准,通过具体分析每个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舌脉之表现,来判定其所属中医证型,最后总结、归纳、分析各证型组的临床指标,并进行不同证型组之间的指标比较,以及探讨各证型组中与胰岛素抵抗程度呈相关性的敏感指标。2.实验研究: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即生理盐水组、脂肪乳组、脂肪乳+绞股蓝皂苷XLIX(Gyp-XLIX)组,通过静脉输注脂肪乳来建立大鼠胰岛素抵抗模型,结合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来验证Gyp-XLIX是否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实验完成后,留取肝脏、肌肉、脂肪组织,并行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相关试验,来探讨Gyp-XLIX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1.临床研究:(1)四诊信息分布: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频数分布居前十位的症状有:麻木不仁91例(75.83%),口干渴71例(59.17%),乏力70例(58.33%),失眠62例(51.67%),视物模糊57例(47.50%),夜尿频数48例(40.00%),关节刺痛46例(38.33%),头晕43例(35.83%),胸部闷痛42例(35.00%),心悸40例(33.33%);舌象以舌暗红、苔黄腻多见;脉象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弦脉、沉脉、滑脉、数脉、细脉、涩脉、缓脉、微脉、弱脉。(2)聚类分析结果:所聚4类中医证型分别为肝胃郁热证、痰瘀热结证、气阴亏虚证、阴阳两虚证。各证型分布情况为:肝胃郁热证35例(29.90%),痰瘀热结证55例(47.00%),气阴亏虚证17例(14.55%),阴阳两虚证10例(8.55%)。另外,有3例患者的中医辨证无法纳入到上述四种证型之中。(3)不同证型组之间的临床指标比较:(1)从各组病程可以看出,肝胃郁热证型组病程最短,与其它三型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阳两虚证型组病程长于痰瘀热结型和气阴亏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在各中医证型组中,痰瘀热结证型组HOMA-IR值最高,与另外三证型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阴阳两虚证型组HOMA-IR值最低,与气阴亏虚组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但与肝胃郁热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3)在各中医证型组中,痰瘀热结证型组BMI、Hb A1c最高,和另外三证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TG、LDL水平按肝胃郁热、阴阳两虚、气阴亏虚、痰瘀热结组依次升高,而CHOL水平则按阴阳两虚、肝胃郁热、气阴亏虚、痰瘀热结组依次升高,其中,痰瘀热结证型组TG、CHOL、LDL水平最高,明显高于其它组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5)在肝胃郁热证型组中,TG、LDL与HOMA-IR呈正相关(分别r=0.43,P<0.05;r=0.26,P<0.05)。在痰瘀热结证型组中,BMI、Hb A1c、TG、CHOL、LDL与HOMA-IR均呈正相关(分别r=0.45,P<0.05;r=0.31,P<0.05;r=0.52,P<0.05;r=0.38,P<0.05;r=0.43,P<0.05)。在气阴亏虚和阴阳两虚证型组中,BMI、Hb A1c、TG、CHOL、LDL与HOMA-IR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2.实验研究:(1)与生理盐水输注组相比,由于脂肪乳的输注,脂肪乳组和脂肪乳+Gyp-XLIX组中的血浆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明显地升高。(2)相比于生理盐水输注,脂肪乳输注明显降低了稳态葡萄糖输注率(SSGIR)(P<0.001),表明了胰岛素抵抗模型的建立,然而相对于脂肪乳组,脂肪乳+Gyp-XLIX组中的SSGIR明显地升高(P<0.01),说明Gyp-XLIX能缓解脂肪乳引起的胰岛素抵抗。(3)在肝脏和肌肉组织中,Gyp-XLIX能明显减轻脂肪乳输注引起的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丝氨酸307(Ser307)位点磷酸化表达的升高,以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P85位点和蛋白激酶B(Akt)473位点磷酸化表达的降低,表明Gyp-XLIX能够减轻脂肪乳对胰岛素信号通路的破坏作用。(4)在肝脏和肌肉组织中,Gyp-XLIX能明显减弱脂肪乳输注引起的κB抑制蛋白α(IκBα)磷酸化过表达及其泛素化降解和核因子κB(NF-κB)核移位,表明Gyp-XLIX降低了脂肪乳激发的IκBα/NF-κB信号通路的传递活性。(5)脂肪乳的输注使得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m RNA表达明显地升高,也使得肌肉组织中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的m RNA表达显着增加,另外,由于脂肪乳的输注,肝组织中IL-1β和肌肉组织中IL-6的m RNA表达相对于生理盐水组,也有增加的趋势,但是没有统计学差异,然而Gyp-XLIX能够明显降低这些炎症细胞因子转录水平表达的升高。结论:1.临床研究:胰岛素抵抗被公认为是2型糖尿病的关键病理特征,是引起2型糖尿病发生和导致其进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尽早地针对胰岛素抵抗予以干预和治疗,以防迁延生变。根据我们的研究,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可以划分为肝胃郁热、痰瘀热结、气阴亏虚、阴阳两虚这四大证型,不同证型的症状表现不一,轻重缓急亦各有差异。其病因病机演变规律可以大致归纳为早期气机不畅,郁热不解,继则酿痰生瘀,留恋不祛,久之戕害元气,耗气伤阴,终则阴损及阳,阴阳俱虚。我们在临床上既要“宏观辨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舌脉之表现,按照传统中医学基本理论,先确立其相应中医证型,在此基础之上,还要“微观辨证”,基于患者的临床指标,再结合其体质、病程、发病年龄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治疗方案的实施。2.实验研究:Gyp-XLIX能明显改善脂肪乳静脉输注引起的胰岛素抵抗和减轻脂肪乳对胰岛素信号通路(IRS1/PI3K/Akt)的破坏,进一步研究发现,Gyp-XLIX的这一有益效应可能与其能够减轻脂肪乳引起的肝脏和肌肉组织的局部炎症反应有关。3.辨证论治是中医学之精髓,通过临床部分的研究,我们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中医证型分类标准作了深入的探讨,为其临床辨证施治提供了科学依据。辨病论治是辨证论治的补充和完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对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治疗,若能在传统辨证论治、随证遣药基础之上,适当加用一些具有明确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的药物,做到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中西优势互补,可以在临床上相得益彰,进而大大增加临床疗效。通过实验部分的研究,我们初步证实了Gyp-XLIX作为胰岛素抵抗改善药物的可行性,为全面认识中药绞股蓝的药理作用,以及改善胰岛素抵抗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的见解和思路。
马喜桃[10](2020)在《半夏泻心汤加味改善2型糖尿病(脾虚胃热证)血糖控制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医认为,脾胃不和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发病的关键,临床发现采用“辛开苦降、调和脾胃”为治法的中药复方不仅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症状,还有助于血糖控制。近些年来发表了不少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T2DM的随机对照研究;但缺乏基于循证方法的系统评价。本研究的第一部分采用系统评价的研究方法,评价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常规降糖药对T2DM血糖控制的影响,分析其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为下一步研究奠定基础。研究结果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改善血糖控制指标、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有优势,但相关研究存在方法学不足和其他偏倚因素,需采用严谨的试验设计来对其血糖控制作用进行进一步考察。既往的血糖控制指标以糖化血红蛋白为金标准,但新近研究强调血糖波动的重要作用,后者对于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控同样有重要作用,但既往同类研究尚未对血糖波动进行专门研究,基于此,本研究第二部分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式,采用传统的指尖血糖和扫描式动态血糖监测仪(Flash Glucose Monitoring,FGM)两种方式观察其对一般的血糖控制指标和血糖波动指标的影响,以期为中西医结合实现平稳降糖提供高质量的临床证据。主要内容摘要如下:(一)半夏泻心汤中药复方对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影响的系统评价目的:系统评价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西药在T2DM血糖控制中的作用。方法:1、通过对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的方式,查询从建库到2019年11月期间发表的以T2DM患者为观察对象,治疗组采用口服半夏泻心汤中药复方(包括中药汤剂、颗粒剂、中成药等,不包含半夏泻心汤法中药联合针灸、按摩或运动疗法等非药物手段),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或常规降糖药物治疗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两组均合并糖尿病基础治疗,如糖尿病健康教育、饮食、运动控制和血糖监测,干预周期无要求。以血糖控制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为主要结局指标,临床有效率和不良事件为次要指标,纳入合格的随机对照试验。2、根据检索策略检索文献,文题录入Endnote X8软件,排除重复文献,进一步阅读文章题目和摘要,排除与本研究无关的文献;进一步阅读全文,排除不相关的文献,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3、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和数据提取。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表评价偏倚风险,采用系统评价软件Rev Man 5.3对各种评价指标进行合并和分析。4、分类资料用风险比来分析、定量资料用加权均数差来分析,两者均以95%CI表示。卡方检验判断Meta分析的异质性,若I2>50%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I2<50%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I2>95%则认为异质性过大,不进行合并,单独进行描述。结果:本次Meta分析共纳入8篇随机对照试验,均为中文文献,发表年份是2013年至2019年,共计1016例T2DM患者,患者年龄在33到77岁之间,疗程分布于新诊断糖尿病到发病15年。(1)空腹血糖:有8篇文献对空腹血糖进行了分析,疗程在1个月到3个月不等,荟萃分析显示半夏泻心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餐后2小时血糖:有6篇文献对餐后2小时血糖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荟萃分析显示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糖化血红蛋白:有6篇文献均对中药应用后对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情况作了分析,结果显示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临床有效率:有4篇文献对用药后临床有效率的影响做了分析,结果显示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在临床有效率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5)安全性:上述研究都未发生不良反应,无不良事件记录。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味中药复方联合西医基础降糖治疗,与西药常规降糖措施相比,不仅可以改善临床症状,而且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降低空腹血糖、减少餐后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但由于纳入的原始文献存在随机、盲法实施等方法学设计上的不足及其他偏倚因素,本研究的结论仍需要高质量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研究结果以证实。(二)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脾虚胃热证)血糖波动影响的临床研究目的:以使用胰岛素治疗的T2DM脾虚胃热证患者为对照,通过与其联合中药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进行同期随机临床对照研究,比较两组在中医证候积分、常规血糖控制指标、指尖血糖波动指标、FGM血糖波动指标(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时间、低血糖次数、MAGE、MODD)、HOMA-IR等的变化,评价半夏泻心汤加味对T2DM脾虚胃热证患者的症状改善、血糖控制、血糖波动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T2DM(脾虚胃热证)患者96例,采用区组随机的方法分配到中西医结合组(A组)和单纯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照组(B组),两组各48例。所有组别患者均接受糖尿病基础治疗,包括研究者统一提供的糖尿病健康知识宣教、糖尿病饮食控制指导、运动建议和血糖监测。B组接受门冬胰岛素联合地特胰岛素皮下注射的“三短一长”式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A组加用半夏泻心汤加味,疗程2周。强化治疗结束后,停用中药,检测指标,继续西医降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西药降糖措施,在治疗的第12周,嘱患者门诊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及每日7点的指尖血糖,随访患者降糖西药用药情况及血糖控制情况。所有患者在治疗前1天和第15天均接受每日7次的指尖血糖监测,此外,每个中心的前18位患者同时接受FGM实时动态血糖监测,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FPG、2h PG、Fins、血糖波动指标(指尖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时的胰岛素用量及治疗结束后的胰岛素用量、HOMA-IR变化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FGM组还需比较组间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持续时间,低血糖事件次数、血糖波动指标差异;采用SPSS23.0进行统计分析,评价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基线比较:两中心共有10人因各种原因脱落或剔除,最终完成研究的人数是86人,每组43例。两组在年龄、病程、BMI、血糖及血糖波动指标、Fins、HOMA-IR、肝肾功、治疗前的中医证候积分等方面基线均衡,有可比性。2、疗效比较:(1)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总积分比治疗前均有减少,但治疗后的A组积分明显低于B组积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更有优势;在单项症状缓解率方面,除了“大便稀溏”没有组间差异外,其他症状如心下痞满、纳差乏力、口干口苦、干呕呃逆、头昏肢重、饥饿感强但进食不多等指标变化方面均有组间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A组在改善单项症状方面优势明显强于B组。(2)临床有效率比较:A组及B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6.05%、67.44%,治疗后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存在组间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A组的疗效优于B组。(3)血糖控制及胰岛素用量比较:治疗2周后组间前后对比,FPG、2h PG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强化治疗有效,但治疗后FPG和2h PG的组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在胰岛素用量方面可看出,加用中药后可以减少血糖达标后到强化治疗结束时的胰岛素用量(P<0.05)。(4)指尖血糖波动指标:治疗前后两组指尖血糖波动指标均有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在血糖标准差(SDBG)、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的组间比较上,A组均优于B组(P<0.01),表明治疗后A组的日内血糖波动更小。(5)FGM显示的血糖波动指标:治疗2周后,佩戴FGM的两组患者在目标血糖范围内的时间占比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在低血糖时间占比及低血糖事件次数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和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之间存在组间差异(P<0.05),表明A组在减少低血糖发生、减少日内血糖波动和日间血糖波动方面有优势。(6)胰岛素抵抗指标:治疗2周后,两组的HOMA-IR指数均降低,其中A组治疗后的HOMA-IR指数低于B组(P<0.01),表明在A组在减少胰岛素抵抗方面更有优势。(7)随访至第12周时,发现两组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经过前期治疗后,两组的平均血糖普遍下降,血糖控制较好,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还发现,两组在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方面存在组间差别(P<0.05),表明通过前期联用中药半夏泻心汤加味后,A组在改善餐后血糖波动幅度方面有一定的持续效应;同时发现,前期联合使用中药组的患者,在减少胰岛素注射次数,提高用药的便捷性方面有改善的趋势。3、安全性比较治疗前后,肝肾功心电图等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没有发生FGM仪器探头折断、材料过敏等事件。随访至第12周后,A组发生轻度低血糖2例,B组发生轻度低血糖5例,治疗组低血糖例数少于对照组,但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脾虚胃热证患者,住院期间在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服用半夏泻心汤合栝蒌牡蛎散组成的中药复方2周,在2周结束后,中西医结合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减少血糖波动幅度、减少治疗期间的低血糖时间、降低胰岛素抵抗方面有独特优势。2、治疗2周后,中西医结合组和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在血糖控制指标FPG、2h PG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但在日内血糖波动幅度和日间血糖波动幅度,在低血糖时间比和低血糖事件发生次数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表明加用中药后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不在降低血糖平均水平,而在于改善血糖波动,调节血糖稳态。3、治疗2周停用中药后,两组继续应用常规降糖治疗,观察至第12周进行随访,结果发现两组在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方面存在组间差异,且中西医结合组的患者在随访阶段有更多的患者实现了胰岛素注射次数的减少,表明中药对于血糖波动的改善有一定的持续效应,中药有减轻胰岛素注射次数的趋势。
二、β细胞功能测定与糖尿病分型及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β细胞功能测定与糖尿病分型及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4)1型糖尿病患者免疫细胞表面SLAMF分子异常表达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的假设与提出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1型糖尿病免疫系统异常概述 |
2.1.1 适应性免疫系统与1型糖尿病 |
2.1.2 先天性免疫系统与1型糖尿病 |
2.1.3 免疫治疗在1型糖尿病中的应用 |
2.2 SLAM分子家族在免疫系统异常疾病中的表达 |
2.2.1 SLAM分子家族概述 |
2.2.2 SLAM分子家族在多种疾病中异常表达 |
2.3 SLAMF4(CD244)研究现状综述 |
2.3.1 SLAMF4(CD244)的结构与功能 |
2.3.2 SLAMF4(CD244)的异常表达与疾病 |
2.3.3 SLAMF4(CD244)的应用前景与展望 |
第3章 T1DM患者免疫系统变化及SLAM分子家族表达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人外周血来源 |
3.2.2 材料和试剂 |
3.2.3 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研究对象入组及排除标准 |
3.3.2 生化的测定 |
3.3.3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 |
3.3.4 细胞外标志物染色 |
3.3.5 细胞内Foxp3 染色 |
3.3.6 统计分析 |
3.4 结果 |
3.4.1 T1DM患者及HCs基线指标及生化检测结果 |
3.4.2 T1DM患者及HCs外周血PBMC中T细胞表达 |
3.4.3 T1DM患者及HCs外周血PBMC中B细胞表达 |
3.4.4 T1DM患者及HCs外周血PBMC中NK细胞表达 |
3.4.5 T1DM患者及HCs外周血PBMC中髓系细胞表达 |
3.4.6 各免疫细胞表面SLAM分子家族表达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4章 T1DM患者T细胞表面SLAMF4 分子表达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人外周血来源 |
4.2.2 材料和试剂 |
4.2.3 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研究对象入组及排除标准 |
4.3.2 生化及一般临床资料的测定 |
4.3.3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PBMC |
4.3.4 细胞外标志物染色 |
4.3.5 细胞内IFN-γ/TNF-a染色 |
4.3.6 统计分析 |
4.4 结果 |
4.4.1 T1DM患者及HCs外周血T细胞SLAMF4分子表达 |
4.4.2 T1DM患者及HCs外周血T细胞亚群SLAMF4分子表达 |
4.4.3 SLAMF4分子表达与细胞活化的状态有关 |
4.4.4 T1DM患者外周血SLAMF4分子表达与一般临床资料相关性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5章 NOD小鼠免疫细胞分化及SLAMF4分子表达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和动物 |
5.2.1 材料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实验动物 |
5.2.4 垫料与饲料 |
5.3 实验方法 |
5.3.1 NOD小鼠体重及一般情况 |
5.3.2 NOD小鼠血糖的测量 |
5.3.3 检测小鼠外周血免疫细胞分化及血清分离 |
5.3.4 胰腺淋巴结单细胞悬液制备 |
5.3.5 小鼠尾静脉采血及血清分离 |
5.3.6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
5.3.7 细胞外标志物染色 |
5.3.8 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HE)染色 |
5.3.9 统计分析 |
5.4 结果 |
5.4.1 NOD小鼠1型糖尿病发病情况 |
5.4.2 NOD小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分布异常 |
5.4.3 NOD小鼠T细胞表面SLAMF4分子异常表达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6章 SLAMF4调控CD8~+T细胞的增殖与凋亡 |
6.1 前言 |
6.2 实验材料 |
6.2.1 人脐带血来源 |
6.2.2 正常人外周血来源 |
6.2.3 T1DM患者外周血来源 |
6.2.4 材料与试剂 |
6.2.5 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带血单个核细胞 |
6.3.2 磁珠分选脐带血CD8~+T细胞 |
6.3.3 体外培养脐带血来源的CD8~+T细胞 |
6.3.4 流式分选T1DM患者SLAMF4~+及SLAMF4~-CD8+T细胞转录组测序 |
6.3.5 磁珠分选正常人外周血来源的CD8~+T细胞 |
6.3.6 流式分选正常人SLAMF4~+CD8+T细胞及SLAMF4~-CD8+T细胞 |
6.3.7 细胞凋亡检测 |
6.3.8 细胞增殖检测 |
6.3.9 统计分析 |
6.4 结果 |
6.4.1 体外培养脐带血来源CD8~+T细胞SLAMF4表达情况 |
6.4.2 T1DM患者SLAMF4~+及SLAMF4~-CD8+T细胞的RNA测序 |
6.4.3 SLAMF4与CD8+T细胞凋亡 |
6.4.4 SLAMF4与CD8+T细胞增殖 |
6.5 讨论 |
6.6 小结 |
第7章 T1DM免疫损伤机理及SLAMF分子异常表达的思考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T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病例选择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剔除标准 |
3 临床一般资料收集 |
4 观察指标 |
4.1 临床指标 |
4.2 血糖波动评价指标 |
4.3 胰岛功能评价指标 |
5 中医四诊资料收集及分型 |
6 统计方法 |
研究结果 |
1 T2DM 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
2 T2DM中医证型一般资料、生化指标情况 |
3 T2DM 患者中医证型观察指标比较 |
3.1 一般资料比较 |
3.2 不同证型的血糖比较 |
3.3 不同证型的血脂比较 |
3.4 不同证型的胰岛功能比较 |
4 T2DM 患者中医证型与 TIR 和 HOMA-β等客观指标的相关性 |
5 TIR与临床各指标关系 |
6 HOMA-β与临床各指标关系 |
讨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结果讨论 |
2.1 消渴中医溯源及证型分布特点 |
2.2 各证型临床指标分布特点 |
2.3 T2DM 中医证型与 TIR、HOMA-β的相关性讨论 |
2.4 TIR的影响因素 |
2.5 胰岛功能的影响因素 |
2.6 TIR与胰岛功能的关系 |
3 本课题的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2 型糖尿病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激活诱导胞苷脱氨酶缺乏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组成及免疫功能调控1型糖尿病发生发展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本课题的假设与提出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
2.1.1 遗传易感性与1 型糖尿病 |
2.1.2 环境因素对1 型糖尿病的影响 |
2.1.3 固有免疫系统在1 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 |
2.1.4 获得性免疫系统在1 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 |
2.2 肠道菌群与1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
2.2.1 肠道菌群稳态的失调与1 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
2.2.2 饮食、环境因素对肠道菌群的塑造与1 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
2.2.3 固有免疫系统和肠道菌群在1 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 |
2.2.4 获得性免疫系统和肠道菌群在1 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 |
2.3 激活诱导胞苷脱氨酶的功能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
2.3.1 激活诱导胞苷脱氨酶的功能 |
2.3.2 AID缺乏对B细胞功能的影响 |
第3章 AID缺乏影响免疫细胞功能从而保护T1D的发展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及实验动物 |
3.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实验动物与饲料 |
3.3 实验方法 |
3.3.1 实验分组 |
3.3.2 监测T1D发病率 |
3.3.3 脾脏、胰腺淋巴结(PLN)、肠系膜淋巴结(MLN)、派伊尔结(PP)单核淋巴细胞混悬液的制备 |
3.3.4 淋巴细胞亚群分型(表面抗体染色) |
3.3.5 淋巴细胞亚群分型(表面抗体、Fox P3、Ki-67 染色) |
3.3.6 淋巴细胞亚群分型(表面抗体、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 |
3.3.7 B细胞体外抗原提呈功能检测 |
3.3.8 T 细胞(全部T 细胞、BDC2.5 CD4+T 细胞、NY8.3CD8+T 细胞)分选 |
3.3.9 过继性输注与糖尿病监测 |
3.3.10 统计学分析 |
3.4 结果 |
3.4.1 AID缺乏在T1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保护作用 |
3.4.2 AID缺乏参与调节B细胞功能 |
3.4.3 AID缺乏参与调节T细胞功能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4章 AID缺乏通过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保护T1D的发生发展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及实验动物 |
4.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3 实验动物与饲料 |
4.3 实验方法 |
4.3.1 实验技术路线 |
4.3.2 细菌DNA的提取 |
4.3.3 细菌DNA的16S RNA测序 |
4.3.4 脾脏单核淋巴细胞混悬液的制备 |
4.3.5 脾脏单核淋巴细胞与细菌共培养 |
4.3.6 淋巴细胞亚群分型(表面抗体染色) |
4.3.7 淋巴细胞亚群分型(表面抗体、Fox P3、Ki-67 染色) |
4.3.8 淋巴细胞亚群分型(表面抗体、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 |
4.3.9 实时定量PCR测定基因表达水平 |
4.3.10 附着免疫球蛋白的细菌染色 |
4.3.11 统计学分析 |
4.4 结果 |
4.4.1 AID缺乏对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 |
4.4.2 AID-/-NOD小鼠的肠道菌群对免疫功能和肠道炎症反应的影响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5章 AID-/-NOD 小鼠肠道菌群对无菌NOD 小鼠免疫功能的塑造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及实验动物 |
5.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2.3 实验动物与饲料 |
5.3 实验方法 |
5.3.1 实验设计 |
5.3.2 细菌混悬液的制备及细菌移植 |
5.3.3 肠道通透性实验 |
5.3.4 脾脏、胰腺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派伊尔结单核淋巴细胞混悬液的制备 |
5.3.5 淋巴细胞体外免疫反应刺激反应 |
5.3.6 淋巴细胞亚群分型(表面抗体染色) |
5.3.7 淋巴细胞亚群分型(表面抗体、Fox P3、Ki-67 染色) |
5.3.8 淋巴细胞亚群分型(表面抗体、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 |
5.3.9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外周血、肠道冲洗液免疫球蛋白水平 |
5.3.10 附着免疫球蛋白的细菌染色 |
5.3.11 实时定量PCR测定基因表达水平 |
5.3.12 统计学分析 |
5.4 结果 |
5.4.1 AID缺乏组小鼠肠道菌群对无菌小鼠肠道通透性及肠道炎症反应的影响 |
5.4.2 AID缺乏组小鼠肠道菌群对无菌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
5.4.3 AID缺乏组小鼠肠道菌群对无菌免疫球蛋白分泌的影响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医证型的聚类分析以及绞股蓝皂苷XLIX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临床研究:2 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医证型的聚类分析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内容 |
1.1 研究对象 |
1.2 西医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资料收集 |
2.2 聚类分析 |
2.3 数据统计学处理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中医四诊信息统计 |
3.3 四诊信息聚类分析 |
3.4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 |
3.5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各证型组患者年龄和病程的比较 |
3.6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各证型组FPG、FINS、HOMA-IR的比较 |
3.7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各证型组BMI、Hb A1c的比较 |
3.8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各证型组TG、CHOL、LDL的比较 |
3.9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各证型组的BMI、Hb A1c、TG、CHOL、LDL与HOMA-IR的相关性 |
讨论 |
1 中医学对2 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之认识 |
1.1 病因病机 |
1.2 中医治疗 |
1.3 小结 |
2 西医学对2 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认识 |
2.1 胰岛素抵抗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2.2 胰岛素抵抗的治疗 |
3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证型之确立 |
4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证型的相关分析 |
4.1 不同证型所占比之分析 |
4.2 不同证型发病年龄和病程之分析 |
4.3 不同证型胰岛素抵抗程度轻重之分析 |
4.4 不同证型间相关指标变化之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研究:绞股蓝皂苷XLIX改善脂肪乳诱发的胰岛素抵抗的机制研究 |
引言 |
实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器材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液体的配制 |
1.4 动物准备 |
1.5 动物造模 |
1.6 静脉用药方法 |
1.7 血浆游离脂肪酸含量测定 |
1.8 实时荧光定量PCR |
1.9 蛋白免疫印迹 |
1.10 统计分析 |
2 实验结果 |
2.1 动物的一般特征 |
2.2 Gyp-XLIX缓解了脂肪乳引起的胰岛素抵抗 |
2.3 Gyp-XLIX减轻了脂肪乳输注所造成的胰岛素信号通路的破坏 |
2.4 Gyp-XLIX抑制了脂肪乳诱导的NFκB活化 |
2.5 Gyp-XLIX调控脂肪乳引起的炎症基因表达 |
2.6 mTOR、JNK、ERK蛋白没有参与脂肪乳引起的胰岛素抵抗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综述 中医药治疗 2 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 |
(10)半夏泻心汤加味改善2型糖尿病(脾虚胃热证)血糖控制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章 半夏泻心汤对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影响的系统评价 |
1 研究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
1.5 文献质量评价 |
1.6 资料分析 |
1.7 技术路线图 |
2 结果 |
2.1 纳入文献的基本情况 |
2.2 纳入研究的特征 |
2.3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2.4 Meta分析的结果 |
3 讨论 |
3.1 结局指标的选择与评价 |
3.2 文献质量评估 |
3.3 敏感性分析 |
3.4 关于中药证候判定标准的问题 |
3.5 关于处方及剂量调整的问题 |
3.6 关于中医证候积分评定及疗效评价的问题 |
4 结论 |
第二章 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脾虚胃热证)血糖波动影响的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案 |
2.1 技术路线图 |
2.2 研究设计 |
2.3 研究对象 |
2.4 治疗方案 |
2.5 观察指标 |
2.6 质量控制 |
2.7 统计分析 |
2.8 伦理学原则 |
3 结果 |
3.1 研究完成情况 |
3.2 基线分析 |
3.3 治疗2周后的疗效分析 |
3.4 治疗12周时的随访结果 |
3.5 安全性分析 |
4 讨论 |
4.1 现代医学对血糖波动的认识 |
4.2 中医对T2DM及其血糖波动的认识 |
4.3 以脾胃为中心的中药复方治疗T2DM的研究现状 |
4.4 半夏泻心汤加味的组方分析 |
4.5 半夏泻心汤加味的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 |
4.6 研究结果分析 |
5 结论 |
创新与特色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正文部分) |
综述 |
综述一 T2DM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
2 发病机制 |
3 血糖监测手段及监测指标的研究进展 |
综述二 中医对T2DM的认识 |
1 中医病名与西医病名的区别 |
2 中医对T2DM认识的历史沿革 |
3 病因病机的认识 |
4 辨证论治及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 |
综述三 糖尿病诊治的中医新观点 |
1 糖尿病发病的新观点 |
1.1 糖毒 |
1.2 精浊 |
2 脾胃关系在糖尿病发病中的核心地位 |
3 糖尿病三期综合辨证法 |
4 糖尿病基础研究领域的其他成果 |
参考文献(综述部分)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附件 |
四、β细胞功能测定与糖尿病分型及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糖尿病分型诊断中国专家共识[J].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2(02)
- [2]糖尿病分型诊断中国专家共识[J].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长沙). 中国医师杂志, 2022(02)
- [3]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05)
- [4]1型糖尿病患者免疫细胞表面SLAMF分子异常表达与机制研究[D]. 孙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5]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T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研究[D]. 林忠梅.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激活诱导胞苷脱氨酶缺乏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组成及免疫功能调控1型糖尿病发生发展机制研究[D]. 邢雁鹏. 吉林大学, 2021(01)
- [7]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04)
- [8]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04)
- [9]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医证型的聚类分析以及绞股蓝皂苷XLIX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初步研究[D]. 石书龙.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10]半夏泻心汤加味改善2型糖尿病(脾虚胃热证)血糖控制的临床研究[D]. 马喜桃.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
标签:糖尿病论文; 肠道菌群论文; 血糖指数论文; 血糖监测论文;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