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NA芯片技术在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上的应用(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朱爱华[1](2019)在《下调SSFA2对胶质瘤细胞生物特性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胶质瘤(glioma)是颅内最常见的一种原发性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6%,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到3%。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肿瘤细胞的密度、瘤细胞的多形性或非典型性、瘤细胞核的高度异型性、核分裂活性、血管增生、坏死、增值指数等7项指标,将胶质瘤在病理上分为4级,I-II级为低级别胶质瘤,III-IV级为高级别胶质瘤。IV级的胶质瘤也称为胶质母细胞瘤或者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在病理上常特征性表现为组织缺血性坏死,强浸润性及微血管增殖。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认为脑胶质瘤细胞主要来源于神经元周围发生恶变的胶质细胞,星形细胞或少突胶质细胞等,其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特点。现有的经典病理学往往忽视了胶质瘤的高度异质性,难以满足精准治疗的要求。2016年脑胶质瘤的WHO分类引入了基因型,将胶质瘤分为许多亚类,如IDH1突变型和野生型弥漫性胶质瘤。同时强调了分子事件在胶质瘤中的重要性,如ATRX和TP53突变多发生在星形胶质细胞瘤,1p/19q共缺失多见于少突胶质细胞瘤等。虽然经典组织病理学结合基因的分子分型为胶质瘤患者带来了新的诊断和治疗策略,但是胶质细胞瘤的治疗效果仍不令人满意。胶质母细胞瘤患者采用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放疗及替莫唑胺(TMZ)化疗,五年生存率仅为9.8%,中位生存期仅为14.6个月。目前国际上对于原发或者复发胶质母细胞仍没有一个有效临床治疗方法。胶质瘤特别是高级别胶质瘤的治疗是目前国际上神经外科的难点和挑战之一。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正成为恶性肿瘤治疗的一个新方法,这或许为神经胶质瘤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可能的途径。因此,寻找神经胶质瘤发生、发展及浸润等过程中重要的分子正成为目前神经外科专业的研究热点和方向之一,以期为胶质瘤的诊断及治疗寻找可能的靶点。SSFA2(精子特异性抗原2),也称为KRAS诱导肌动蛋白相互作用蛋白(KRAP)。人KRAP基因最初被鉴定为在人结肠癌HCT116细胞中被激活的KRAS上调表达水平的基因之一,被认为是大肠癌中解除调控的基因之一。KRAP基因编码一种与丝状肌动蛋白(f-actin)相关的细胞质蛋白,氨基酸序列在从鱼类到哺乳动物的KRAP直系亲属中均高度保守。目前研究发现缺乏KRAP的小鼠表现出全身能量代谢的改变和对饮食引起的肥胖和糖尿病的抵抗。尽管KRAP缺陷小鼠代谢表型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KRAP还是被认为是代谢相关疾病的目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SSFA2可能成为癌症的潜在靶点。在小细胞肺癌中SSFA2与癌细胞的肝脏优先转移有关;在淋巴瘤中实验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可以下调SSFA2在淋巴瘤细胞中的表达,有效抑制恶性淋巴瘤的进展;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SSFA2的表达可能与癌细胞的增殖表型相关等。这些研究均表明SSFA2与癌症的恶性进展密切相关。然而,SSFA2基因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目前尚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将SSFA2作为胶质瘤的一个潜在靶点,研究其在胶质瘤恶性进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分子机制,为胶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个新的靶点。第一部分SSFA2在人脑胶质瘤及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目的:明确SSFA2基因在人脑胶质瘤组织及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为我们进一步研究SSFA2在恶性胶质瘤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实验基础。方法:(1)通过分析常用肿瘤数据库(TCGA,CGGA,REMBRANDT)中SSFA2基因在胶质瘤组织及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2)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30例手术收集的人脑胶质瘤组织标本(较低级别18例:WHO II-III级,胶质母细胞瘤12例)及6例外伤手术中废弃的正常脑组织标本中SSFA2的m RNA的表达水平。(3)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人源的4株胶质瘤细胞株U251、U87、U373、A172细胞中SSFA2基因m RNA水平的表达丰度。结果:(1)TCGA、REMBRANDT数据库中SSFA2的表达在胶质瘤组织中相较于正常脑组织明显升高(p<0.01);CGGA数据库中显示SSFA2的表达随胶质瘤级别的升高不断升高(p<0.01)。(2)定量PCR结果显示与正常脑组织相比,胶质瘤组织中SSFA2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3)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SSFA2在胶质瘤细胞U251、U87、U373、A172四株胶质瘤细胞株中的表达丰度,结果显示在胶质瘤细胞系中SSFA2基因均具有很高的表达丰度。结论:SSFA2基因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且在胶质瘤细胞株中具有很高的表达丰度。为下一步继续研究SSFA2在胶质瘤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下调SSFA2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周期及凋亡的影响(体外试验)目的:体外研究SSFA2对于胶质瘤细胞株U87及U251的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初步阐明SSFA2基因在胶质瘤细胞株U87及U251中的功能。方法:(1)设计和合成靶向SSFA2的短发夹RNA(sh RNA),同时构建慢病毒载体(LV-sh RNA-SSFA2)。(2)慢病毒转染胶质瘤细胞株,构建稳定敲低SSFA2基因的细胞株,采用实时定量PCR测定SSFA2基因在两株胶质瘤细胞的敲减效率;慢病毒转染293 T细胞,Western Blot检测干扰靶点的有效性。(3)用MTT法和Celigo细胞计数测定下调SSFA2基因的表达后,对胶质瘤细胞U251及U87细胞增殖的影响。(4)流式细胞仪分析下调SSFA2基因的表达后,对胶质瘤细胞U251及U87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1)定量PCR结果显示我们设计的LV-sh RNA-SSFA2能够明显下调SSFA2基因在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Western-blot结果显示LV-sh RNA-SSFA2能够在蛋白水平抑制SSFA2基因的表达。(2)MTT法和Celigo细胞计数结果显示,在胶质瘤细胞中下调SSFA2的表达后,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0.01)。(3)流式细胞检测显示在胶质瘤细胞中下调SSFA2的表达后,胶质瘤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加,同时对细胞周期的分布产生影响。结论:在胶质瘤细胞中,下调SSFA2基因的表达后,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这提示我们SSFA2基因可能在胶质瘤细胞的细胞周期、细胞增殖、细胞凋亡过程中存在重要作用。第三部分下调SSFA2基因后对胶质瘤细胞致瘤能力的影响(体内实验)目的:明确在胶质瘤细胞中下调SSFA2基因后,胶质瘤细胞在裸鼠体内致瘤能力的影响。方法:建立稳定低表达SSFA2的胶质瘤细胞U87(LV-sh RNA-SSFA2 U87)及正常表达SSFA2的胶质瘤细胞U87(LV-sh RNA-Ctrl U87)。将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各组裸鼠右侧皮腋下注射相同数量的低表达SSFA2的胶质瘤细胞U87(LV-sh RNA-SSFA2 U87)及正常表达SSFA2的胶质瘤细胞U87(LV-sh RNA-Ctrl U87)。在后续饲养过程中观察并记录皮下肿瘤的形成情况,每周2次测量皮下肿瘤瘤体体积和裸鼠重量,并在35天后处死裸鼠后瘤体称重,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当裸鼠饲养至第16天时,实验组裸鼠(注射LV-sh RNA-Ctrl U87细胞)皮下肿瘤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注射LV-sh RNA-Ctrl U87细胞);同时我们发现肿瘤体积的差异趋势随着饲养时间的增加愈加明显。在处死裸鼠,对皮下肿瘤进行称重,我们发现实验组裸鼠皮下肿瘤重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裸鼠皮下肿瘤重量。结论:在胶质瘤细胞中下调SSFA2基因的表达后可以明显抑制胶质瘤细胞的成瘤能力。第四部分下调SSFA2基因影响胶质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分子机制研究目的:通过基因芯片初步研究SSFA2影响胶质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分子机制。方法:在胶质瘤细胞U87中对SSFA2进行基因敲减,分为阴性对照组及敲减组,分别分离总RNA,使用Affymetrix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检测该基因敲减后其他基因的变化水平。对差异基因进行IPA分析和个性疾病关键基因分析,分析得到下游重要信号分子。选取显着变化的下游应答基因,通过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其表达水平。结果:我们在下调SSFA2基因的胶质瘤细胞U87中获得了许多与阴性对照相比的差异基因。进一步使用IPA分析分析了基因表达谱的结果,结果表明NLRP12被预测为强激活,下游有10个基因被这个基因激活。同时IL2被预测为强烈抑制,下游有29个基因被该基因抑制。此外,基因相互作用网络图显示了一个特定功能区内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网络。最后,我们使用WB检测了相关蛋白的表达。分析结果表明,IL1A蛋白下调了76%,IL1B蛋白下调了54%,CDK6蛋白明显下调。结论:靶基因SSFA2可能通过调控IL1A、IL1B、CDK6等基因调控胶质瘤的进展。
阮班展[2](2019)在《调控同质cell-in-cell结构形成相关分子的筛选及初步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Cell-in-cell结构是指一个或多个活细胞被相邻细胞包裹成细胞套细胞的结构。该结构在多种肿瘤组织广泛存在。研究表明,cell-in-cell结构形成以后可以导致内部细胞发生非自主性死亡(non-autonomous cell death),因此,有学者将这种死亡方式定义为第四类细胞死亡方式,有别于我们熟知的自主性细胞死亡方式(autonomous cell death),如凋亡(apoptosis)、坏死(necrosis)和自噬性死亡(autosis)等。根据效靶细胞类型不同,cell-in-cell结构可分为同质(homotypic)和异质(heterotypic)两种,本研究主要关注同质cell-in-cell结构。过去十年,由细胞形态学现象驱动,同质cell-in-cell结构在形成机制研究上取得了重要进展。现有研究显示,脱离细胞外基质、有丝分裂和葡萄糖饥饿是触发同质cell-in-cell结构形成的三大诱因。同质cell-in-cell结构形成涉及两个核心环节:即粘附连接的建立和肌动球蛋白收缩。已经鉴定得到多个参与调控这两个因素的关键分子,如细胞间粘附分子E-cadherin和α-catenin等,细胞骨架蛋白Actin、myosin等,以及负责信号转导的Rho A和ROCK等。与此同时,新的调控分子(CDKN2A、MRTF、LPAR、PDZ-RhoGEF、Lgl2、TIP50等)不断被报道出来,提示cell-in-cell结构形成是一个受到复杂分子调控的细胞生物学过程,解析其调控的分子机制成为该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研究使用两种策略对调控同质cell-in-cell结构形成的分子进行筛选。策略一:采用表型差异结合表达谱分析的方法系统筛选调控同质cell-in-cell结构形成的相关基因。策略二:采用候选分子验证的方法筛选调控同质cell-in-cell结构形成的功能膜脂。使用策略一进行了两轮系统性筛选。在第一轮筛选中,通过对4个cell-in-cell形成率不同的乳腺癌细胞系进行表达谱分析,获得62个差异表达基因;并发现其中的一个基因——IL-8能够通过影响P-cadherin/γ-catenin介导的细胞粘附促进同质cell-in-cell形成。进一步,为了提高基因筛选通量和精准度,选择遗传背景相近的12株同源(isogenic)细胞株开展了第二轮筛选,得到一组与同质cell-in-cell结构形成密切相关的基因;对其中一个候选基因ARHGAP36研究显示:该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同质cell-in-cell结构形成频率正相关。在低表达细胞中表达ARHGAP36可以有效促进细胞内化、诱导同质cell-in-cell结构的形成,这种促形成作用不依赖于RhoGAP结构域参与,是通过分子内部Arg-rich结构域增强P-cadherin/α-catenin介导的细胞粘附得以实现。在系统筛选的同时,我们还使用候选筛选的方法对调控同质cell-in-cell结构的膜脂进行鉴定。首先从商业化脂质体入手,发现Lipofectamine-2000可以显着抑制同质cell-in-cell形成,这种抑制作用与肌球蛋白轻链的去磷酸化密切相关。继而通过候选成分分析,发现胆固醇、磷脂酰乙醇胺、硬脂酰胺和溶血性磷脂酸等脂质成分可抑制同质cell-in-cell形成,并且单体联合使用可增加抑制效应。与Lipofectamine-2000一样,胆固醇可以抑制肌球蛋白轻链的磷酸化进而抑制cell-in-cell形成。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对调控同质cell-in-cell结构形成的分子进行了系统的筛选,获得一系列参与调控该过程的候选基因和膜脂分子,并对其中重要的候选分子进行了初步的功能研究,探讨了这些候选分子发挥功能的可能机制。发现细胞因子IL-8和膜蛋白ARHGAP36能够分别通过P-cadherin/γ-catenin和P-cadherin/α-catenin增加细胞间粘附来促进同质cell-in-cell结构的形成,而膜脂成分胆固醇能够通过促进肌球蛋白的去磷酸化来抑制同质cell-in-cell结构的形成。本研究为靶向同质cell-in-cell结构形成治疗肿瘤提供了新的干预靶点。
贾文睿[3](2017)在《针刺对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心脏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高血压作为最常见的慢性病,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并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长期的应激刺激可导致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动物或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下会出现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心血管功能亢进的反应,并能逐渐发展为应激性高血压。伴随现代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加,长期从事精神紧张工作人群的应激性高血压患病率显着升高。临床上高血压的发生大多会经历一个从正常血压(120 mmHg/80 mmHg)向一期高血压(≥140 mmHg/90 mmHg)发展的缓慢过程,即高血压前期阶段。美国高血压预防、诊断、评价与治疗联合委员会的第7次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了"高血压前期"的概念,是指收缩压在120-139 mmHg之间和或舒张压在80-89mmHg之间的阶段。大量流行病学证据表明,高血压前期在某些国家的发生比例高达30%-50%。应激性高血压的发病过程经历了一个从生理向病理演变的高血压前期阶段,即应激性高血压前期(stress-induced prehypertension,SIPH)。高血压前期常合并传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并且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有研究指出在SIPH阶段出现了亚临床靶器官的损害以及相应基因和蛋白表达的改变。因此对SIPH及时进行预防性干预,将能有效遏制高血压的发生,并可保护靶器官、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而针刺作为一种替代药物的治疗方法,具有便捷、安全、少不良反应等突出优势,已用于治疗包括高血压在内的多种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是一种受大量基因调控的多基因疾病,心脏是高血压病最容易累及的靶器官,针刺可通过调控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起到降压和心脏保护作用。本课题组既往研究发现SIPH模型大鼠出现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心肌损害等现象,针刺可有效调控SIPH模型大鼠的血压,对血管内皮因子一氧化氮、乙酰胆碱、神经肽Y等均有影响,对血管内皮功能具有保护作用。本实验采用基因芯片技术观察针刺对SIPH大鼠心脏基因表达谱的影响,以探究针刺对SIPH的降压以及心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目的:探究针刺对SIPH大鼠心脏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效应,寻找针刺调控SIPH的干预靶点,以揭示针刺对SIPH的降压以及心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实验一:针刺对SIPH大鼠血压及心肌组织形态学的影响将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模型+针刺组,每组各12只。运用足底电击结合噪声的复合刺激方法对模型组与模型+针刺组大鼠进行为期11天的造模,制备SIPH大鼠模型,并在造模过程中对模型+针刺组进行针刺干预。分别在造模前1天以及造模第3、5、7、9、11天测量大鼠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P),并于造模结束后第二天进行取材,运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实验二:针刺对SIPH大鼠心肌基因表达谱的影响采用Rat Gene 2.0 Array技术观察三组大鼠心肌基因表达谱的改变,以(P<0.05,Fold Changes>1.5 or Fold Changes<-1.5)为标准筛选差异表达基因。运用GO功能富集分析以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对致病相关差异基因以及针刺治疗后的反应基因进行相关生物学功能与通路分析,以期揭示针刺调控SIPH的干预效应机制,为高血压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实验三:针刺对S1PH大鼠心肌组织中HbA1c、Igfbp-3、Pik3ca、Car4 mRNA表达的调控通过检索 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数据库以及查阅文献资料,从三个组的共同差异表达基因中筛选出与SIPH发病及针刺治疗均密切相关的基因HbA1c、Igfbp-3、Pik3ca、Car4作为关键基因,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对其 mRNA 表达量进行验证。通过观察造模后及针刺治疗后SIPH大鼠心肌HbA1c、Igfbp-3、Pik3ca、Car4 mRNA的表达变化,探讨针刺改善SIPH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结果:实验一:血压结果显示从造模开始直至造模第11天结束,模型组大鼠SP持续升高并一直保持在高血压前期水平,与空白组大鼠SP相比,均具有极显着性差异(all,P<0.01)。造模过程中,大鼠出现了明显的体征及行为学改变,出现情绪紧张、易激惹、眼睛充血外凸等现象。造模结束时模型大鼠出现心肌细胞排列紊乱、松散,细胞核变大或溶解等一系列组织病理学改变。提示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模型+针刺组大鼠SP在针刺第5、第7天明显降低,有极显着性差异(all,P<0.01),针刺第9、第11天,有显着性差异(all,P<0.05)。说明针刺太冲、曲池穴对SIPH有明显的降压作用。模型+针刺组大鼠的大部分心肌细胞结构正常,部分细胞核形态发生改变,损伤程度轻于模型组大鼠,说明针刺可改善高血压靶器官心脏的损害,具有心保护作用。实验二:基因芯片结果显示,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有19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26个下调,66个上调;模型+针刺组与模型组相比,有16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39个下调,130个上调。有49个基因是三个组的共同差异表达基因,其在模型制备以及针刺干预后均发生显着的表达差异,通过检索NCBI数据库以及查阅大量文献,从中筛选出与SIPH发病及针刺治疗均密切相关的基因HbA1c、Igfbp-3、Pik3ca、Car4,把它们作为关键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组与空白组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功能是节律过程(rhythmic process)、生理节律(Circadian rhythm)、平移伸长(translational elongation)、核糖体(ribosome)等,模型+针刺组与模型组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功能是胞质核糖体(cytosolic ribosome)、核糖体亚基单位(ribosomal subunit)、翻译延伸等(translational elongation)、胞质成分(cytosolic part)。KEGG 通路分析显示有 6 条通路既是与模型组VS空白组差异表达基因相关的通路,同时也是与模型+针刺组VS模型组差异表达基因相关的通路。其中rno03010:Ribosome是富集度最高的通路,与SIPH的发病及针刺治疗SIPH均密切相关。通过检索GenomeNet、KEGG PATHWAY Database数据库以及查阅文献资料,发现rno04115:p53信号通路与高血压及心脏病的发病密切相关。由此推测rno03010:Ribosome与rno04115:p53信号通路是针刺调控SIPH的关键通路。实验三: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基因HbA1c、Car4的表达均显着升高(P<0.01),Igfbp-3、Pik3ca的表达显着下降(P<0.01,P<0.05)。与模型组相比,模型+针刺组HbA1c、Car4的表达显着下降(P<0.01,P<0.05),Igfbp-3、Pik3ca的表达显着升高(P<0.01,P<0.05)。PCR结果与芯片结果相一致。提示:针刺调节SIPH大鼠血压的机制可能与调控高血压相关基因HbA1c、Igfbp-3、Pik3ca和Car4的表达有关。结论:1.针刺太冲、曲池穴对SIPH大鼠具有明显的降压效应并且对大鼠心肌损伤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2.针刺太冲、曲池穴可对SIPH大鼠心肌基因表达谱产生影响。3.SIPH大鼠心肌关键基因HbA1c、Igfbp-3、Pik3ca、Car4的mRNA异常表达可能是SIPH发病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机制,而针刺太冲、曲池穴降压及心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关键基因的表达及其信号转导通路实现。
邵宁[4](2016)在《基于微阵列的多重核酸检测新技术的开发及其在转基因作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转基因作物在全球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转基因作物被批准进入市场,其外源插入片段的组成也愈加复杂化和多样化,同时,市场上未批准转基因作物的非法流通、作物及产品中转基因成分的低水平混杂时有发生,这对当前转基因作物及产品的检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亟需能同时检测大量靶标、快速高效、操作简单、经济的检测方法。然而目前转基因成分的多重检测方法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如可并行检测的靶标数目较少、扩增与检测分开使得检测步骤多耗时长、缺乏便携式检测平台等。另一方面,多重核酸检测在其它诸多领域如疾病诊断、微生物检测、食品安全以及环境监测等方面也有着迫切的需求,而转基因多重检测面临的问题其实也是当前整个多重核酸检测领域面临的共性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在本论文的研究中,我们以引物及反应的物理隔离为指导思想,在多个平台上成功构建了一整套基于微阵列的多重核酸扩增及检测新技术,将这些方法成功应用于转基因作物的高通量检测中,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前转基因作物检测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也为当前整个多重核酸检测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首先,为了提高转基因多重检测中可并行检测的靶标数目,本论文以本实验室发明的一套基于亲疏水微孔阵列芯片的多重PCR方法为基础,设计开发了一套用于转基因靶标多重并行扩增的芯片多重PCR平台和一张用于识别多种转基因靶标分子的DNA芯片,将二者相结合,建立了一套目前世界上最高通量的转基因检测平台MACRO(Multiplex Amplification on a Chip with Readout on an Oligo microarray),能够在一次反应中同时检测91种转基因相关靶标,检测范围覆盖到超过97%的现有商业化转基因作物品系。同时,用多种模拟样本和实际样本进行测试的结果表明本方法的特异性接近100%,灵敏度满足转基因日常检测的实际要求,实验室自配复杂样本和海关抽检盲样的检测结果分别与理论预期和当前转基因检测的金标准real-time PCR方法检测的结果100%一致。本方法是世界上第一个可全局性监测转基因作物及产品的多重检测方法,对日常转基因作物及产品的检测和监管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接着,针对当前方法中扩增及检测分开增加了操作步骤和检测时间的问题,本论文进一步对MACRO技术平台进行了改进,建立了集扩增与检测于一体的FLAC(Fluorescent-Labeled Amplification and analysis on Chip)多重检测平台。我们采用TaqMan probe技术,对芯片PCR产物进行荧光标记,同时在芯片PCR后用盖片的简单方式对芯片进行封闭,使得芯片PCR后可以直接通过芯片扫描仪读取荧光信号,实现了芯片PCR产物的在片检测,使原本的检测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我们将此方法用于转基因检测中,选择了一些重要的的高频转基因元件以及转基因作物的植物内源参照基因进行测试,成功实现了对19种转基因相关靶标的一次性并行快速检测,结果初步表明本方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最后,为了提高多重核酸检测的便携性,本论文利用和前述方法中同样的引物及反应物理隔离的思路,设计制作了一种集成毛细管阵列的多重微反应器,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可视化LAMP技术,开发了一套简单快速且经济的便携式多重核酸可视化检测平台CALM(Capillary Array-based LAMP for Multiplex visual detection of nucleic acids)。在该方法中,我们通过特殊的毛细管微阵列设计和亲疏水处理,同时对加样装置进行了巧妙的设计,可以用移液器一次性将反应液非常方便地加入所有毛细管中并同步进行扩增及检测。本方法能在半小时到一小时之内完成反应及检测,且结果可直接肉眼检测,无需配套检测设备。本平台简单便携、对仪器和电力依赖低,未来有望用于现场实时检测(point of care test,POCT)等领域。在本论文中,我们同样将此方法应用于转基因检测,成功实现了对8种常见转基因相关靶标的快速可视化多重检测。模拟样本和实际样本测试的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很高的特异性、灵敏度、准确度和实用性。综上所述,本论文针对转基因作物检测和整个多重核酸检测领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多种形式的微阵列为载体、以引物及反应的物理隔离为指导思想,建立了一整套简便通用的多重核酸检测方法,这些方法可大大提高多重核酸检测的重数,同时又兼具高特异性和灵敏度、方法简便、灵活、通用等优点。所有这些方法均被成功地应用于对多重核酸检测有着迫切需求的转基因作物检测中,显示了良好的效果和相比其它传统检测方法的优势,因此,这些方法在转基因检测领域有着现实的应用价值,同时也为当前多重核酸检测领域提供了一整套较好的解决方案。
陈倩[5](2012)在《民间酵面及相关基物中酿酒酵母菌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分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民间酵面及其相关基物中的酵母菌种类及其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采用直接稀释涂布、酒精富集培养或直接发酵后稀释涂布的方法,从民间酵面及相关基物样品中分离出1040株酵母菌。先根据形态进行初步分类,然后依据菌株ITS1区、ITS1P区的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挑选不同带型的代表性的菌株进行ITS区和D1/D2区测序,通过国际核酸数据库分析鉴定菌种。从分离到的酵母菌中共鉴定出30个种、11属,其中包括283株酿酒酵母菌。发现了Kazachstania属新种1个,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常规和分子分类学研究。以酵面中分离得酿酒酵母菌为研究对象,对其核糖体RNA基因间隔区IGS1中的高变区进行SSCP分析,结果表明民间酵面酿酒酵母菌具有很高的遗传多样性。对不同来源的酿酒酵母菌的进行多基因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揭示了民间酵面与其他来源的酿酒酵母菌的群体演化关系,发现酵面酿酒酵母菌属于一个独立的驯化群体,与原始森林来源的野生菌株存在明显的群体分化。本研究增加了民间酵面及其相关基物中酿酒酵母菌的数量及来源,对民间酵面酿酒酵母菌的起源有了新的认识,也为国内酵母菌多样性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了丰富的菌株资源。
马宏超[6](2010)在《维药西帕依溃结安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基因表达谱的变化,筛选分析差异表达基因,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及维药西帕依溃结安的作用机理。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造模组,采用2,4-二硝基氯苯(2,4-dinitrochlorobenzene,DNCB)加乙酸复合法复制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再将溃疡性结肠炎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维药西帕依溃结安大、中、小剂量干预组,并分别给予药物干预20天。应用晶芯?27K Rat Genome Array芯片检测各组大鼠的基因表达变化,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相对定量荧光实时PCR技术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mRNA水平的验证,以确定芯片检测结果的可靠性。结果:模型组大鼠的症状、体征、结肠组织大体标本、病理切片结果均符合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标准;基因芯片筛选结果显示: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1054个,表达上调的有667个,其中有414个基因在各剂量组与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相比表达均为下调;表达下调的有387个,有168个在各剂量组与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相比表达均为上调。基因功能pathway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包括细胞间信号传递、代谢,免疫、炎症等多种生命活动相关的基因,进一步信息挖掘出一些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有关的基因,例如:TLR2、TLR6、NF-κB、IL-1β、CCL3和TGF-β1等。应用相对定量荧光实时PCR技术对部分差异基因进行了mRNA水平的验证,结果显示实时PCR结果与芯片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进一步证实了芯片结果的可靠性。结论:经DNCB和乙酸复合法成功复制了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维药西帕依溃结安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可导致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基因表达谱明显变化。UC的发生与维药西帕依溃结安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可能与众多基因的表达发生改变有关。对差异表达基因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阐明溃疡性结肠炎发生的机制和维药西帕依溃结安的作用机理,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及策略。
郭娜[7](2009)在《呋喃喹啉类生物碱白鲜碱体外抗真菌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真菌性感染是临床上重要的感染性疾病。然而随着抗真菌剂的广泛应用,临床耐药菌株不断增多,使得真菌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因此急需开发新型抗真菌药物和寻找新型治疗方案。目前,从中草药中寻找有效抗真菌成分已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旨在明确植物白鲜皮的活性成分呋喃喹啉类生物碱白鲜碱的体外抗真菌活性,考察其与常用抗真菌制剂氟康唑对白色念珠菌和红色毛癣菌等致病真菌协同抗菌效果,并以模式真菌酿酒酵母为研究对象力求从分子生物学角度阐明其作用机制。首先通过微量稀释法药物敏感性实验、棋盘式微量稀释实验、体外琼脂扩散实验和时间-杀菌曲线研究了白鲜碱对临床分离耐药真菌的体外敏感性。在此基础上,针对模式真菌酿酒酵母,运用基因芯片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技术、药物荧光吸收检测、激光扫描共聚焦、流式细胞术等研究了白鲜碱对模式真菌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在国内外首次将白鲜碱与氟康唑联合应用抗临床分离致病性真菌,结果表明,两药联合对26株耐药白色念珠菌中的20株菌具有显着协同效果,对红色毛癣菌和酿酒酵母菌株也具有显着的协同作用,FICI(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值在0.25-1.5之间;两药合用药片的抑菌圈直径明显扩大且抗真菌活性的增强大于2 log10 CFU/mL。本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利用DNA芯片技术从全基因组水平评价白鲜碱对模式真菌酿酒酵母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揭示白鲜碱的抗菌作用分子机制,结果表明在白鲜碱诱导下,酵母细胞中的889个基因差异表达(表达倍数≥2),511个上调,378个下调,其中多药耐药、脂质生物合成、DNA复制和重组等pathway受到白鲜碱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从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较好的检测了部分芯片结果。本研究还表明,白鲜碱能促使酿酒酵母细胞中若丹明6G外排增加,这与PDR5基因表达增高相关;64μg/mL的白鲜碱能明显提高酵母DNA含量(P<0.05),与DNA复制和重相关基因高表达相一致;32和64μg/mL的白鲜碱能显着破坏酿酒酵母细胞膜(P<0.05),这与细胞膜麦角固醇基因ERG高表达的芯片结果相一致。本研究为临床治疗真菌感染提供了新型治疗方案,为白鲜碱临床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鲁卫平[8](2009)在《DNA生物传感器快速检测病原微生物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DNA分子识别技术不断提高。相比传统的以微生物表型特征为基础的检测方法,基于DNA识别技术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具有快速、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的优点,非常适用于病原微生物的临床检测和鉴定。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动植物、微生物基因组序列得到测定,这些巨量的信息为我们开启了进行大量生物学分析和检测的大门。DNA生物传感器是集分子生物学、现代物理、现代化学、微电子技术于一体的新型基因分析技术,具有快速、敏感、高效、高通量等优点,在生物工程、临床医学、环境监测、食品分析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已有包括光学传感器、石英晶体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等众多类型的DNA传感器,根据是否选用标记物,这些传感器可分为标记型和非标记型两大类。标记型DNA传感器对DNA的识别,是通过检测DNA上标记的信号分子所引起的光学、电化学等信号的改变。非标记型DNA传感器则直接检测DNA杂交形成复合体过程中引起的光学、质量以及电化学的改变。本研究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我们将真菌核糖体分型技术、DNA生物传感器技术和纳米金信号放大技术相结合,以纳米金为信号分子,建立了一种适合临床实验室应用的病原性真菌检测DNA传感器检测系统。第二部分我们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resonance,SPR)传感器技术与肽核酸探针技术相结合,对无信号分子的DNA的直接、简便、快速检测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实验的主要方法及结果如下:第一部分基于纳米金的标记型生物传感器同时检测多个病原性真菌1.通过查阅文献报道并进行临床调查,确定以20余种临床常见的病原性真菌为检测目标,包括念珠菌、曲霉菌、毛霉菌、皮肤癣菌等。2.通过临床常见病原性真菌,包括酵母菌、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共14个属30种真菌的核糖体RNA(ribosomal RNA,rRNA)基因序列的比对,以真菌5.8S rRNA基因和28S rRNA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真菌通用引物,可扩增真菌5.8S rDNA部分序列、ITS 2(内转录间隔区2).全序列、28S rDNA的部分序列。利用该通用引物建立了真菌rRNA基因通用PCR扩增方法并进行了优化。该通用PCR方法对20种靶真菌均可扩增出目的DNA带,大小在259~531 bp之间。所有非真菌样品扩增结果均为阴性。3.为简化PCR方法和减少标本用量,利用基因释放剂直接制备病原性真菌DNA模板。该方法操作非常快速、简单,整个模板制备过程仅需30min左右,而传统方法通常都需要2h以上。4.在相同条件下利用AlleleID 6.0软件设计了针对各靶真菌ITS2序列的种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所有探针进行分析筛选,并利用反向膜杂交技术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选用探针特异性强、可靠性好,且探针间Tm值相差仅1℃,具有相同的杂交条件。5.建立并优化了纳米金显色目视DNA芯片检测系统,包括:最佳点样探针浓度;最适杂交温度、杂交时间;最佳银染显色方法;自身质量控制系统。该技术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对热带念珠菌扩增产物和白色念珠菌的检测敏感性分别达到50fmol/L和10cfu/ml,且检测结果可以用肉眼直接观察或普通光学仪器记录。6.为验证该检测技术用于临床样品检测的可靠性和实用性。用该检测系统对临床样品直接进行检测,分别检测了真菌感染标本的阳性培养物、加入标准菌株制备的模拟临床标本以及含菌的临床标本。本法的检测结果与常规经典检测鉴定方法结果一致,证明本检测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临床样品的检测。以上结果表明:我们建立的通用PCR结合纳米金DNA传感器技术,具有敏感、特异、操作简单快速的优点。整个检测过程可在6h内完成,而传统方法需要2~4天。与传统的基因芯片技术相比,其技术和设备要求、检测成本大大降低。能部分满足临床检测的通量要求,适合在临床开展,有望成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传统真菌检测技术理想的替代方法。第二部分基于SPR和bis-PNA的非标记型生物传感器1.采用一种全新的二维SPR折射率成像方法—“并行扫描光谱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方法”。这项技术具有SPR传感器一贯的高折射率灵敏度的特点,且能提供定量的被测平面的二维折射率分布图,其中每点的亮度值与折射率直接线性对应;本方法采用线形光束照明探测,一次探测一维区域,扫描探测二维平面区域,探测速度快,具有很高的信息通量。2.针对流感病毒M基因,设计合成了bis-PNA探针。其中Hoogsteen链的C碱基用J(pseudoisocytosine)碱基检测替换,消除了C碱基在杂交过程中需要质子化的影响,使探针在中性杂交环境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既保证其高结合率又有较好的特异性。3.将巯基修饰的bis-PNA探针固定在金膜上,制成微阵列,直接与甲型流感病毒M基因扩增产物杂交,然后进行SPR扫描分析。该技术检测敏感性为1pmol/L的双链DNA分子。结合并行扫描光谱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系统和bis-PNA技术,我们构建了一种无需任何标记的生物传感器技术,并进行了初步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直接检测双链DNA,无需对其进行变性处理。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检测通量高的优点。但目前离实际应用还有一段距离,在探针的设计、杂交条件、检测系统的稳定性等方面还需进一步优化提高。
周晌辉[9](2009)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癌变的危险因素及以Survivin为靶向的致病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与目的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是一种具有癌变倾向的口腔黏膜疾病。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南亚、东南亚地区及我国湖南、台湾、海南等地为OSF高发区,这与当地居民喜好咀嚼槟榔有关。OSF的癌变率可高达7~13%,且近年来有逐渐上升的趋势。OSF癌变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无明确定论。鉴于此,有必要对OSF癌变发病机制作进一步研究。我们首先从流行病学的角度,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OSF癌变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接着,选择Survivin及其相关分子为代表,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以细胞凋亡受阻、细胞周期紊乱为切入点来探讨OSF癌变的发病机制,为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对病例组42例OSF癌变患者和对照组40例OSF未癌变者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OSF癌变与年龄等13个相关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接着,在10例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组织、40例OSF上皮组织(早期10例、中期15例、晚期15例)以及42例OSF癌变组织中,采用免疫组化、RT-PCR及Western blotting先分别检测Survivin的表达,再应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p-Survivin的表达,然后应用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Cyclin B1、p34cdc2和p-p34cdc2的表达。最后,利用免疫共沉淀分析p34cdc2激酶与Survivin的相关性。结果1.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引入回归方程的4个因素为:年龄、嚼槟榔持续时间、吸烟持续时间、是否合并白斑(oral leukoplakia,OLK)或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2.免疫组化及RT-PCR结果表明:正常口腔黏膜上皮中无Survivin阳性表达;OSF组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47.5%(19/40),其中早期为30.0%(3/10),中期为46.7%(7/15),晚期为60.0%(9/15);OSF癌变组阳性率高达95.2%(40/42)。Survivin在OSF癌变组中阳性率高于OS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OSF早、中、晚期三组间Survivin阳性表达率虽逐渐增高,但其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证实了上述结果。Survivin mRNA的表达与OSF癌变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及临床TNM分期均无明显相关。3.免疫组化结果提示:p-Survivin在正常口腔黏膜上皮中无阳性表达;OSF组p-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50.0%(20/40),其中早期为30.0%(3/10),中期为46.7%(7/15),晚期为66.7%(10/15);OSF癌变组阳性率高达97.6%(41/42)。OSF癌变组中p-Survivin阳性表达率高于OS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Survivin的表达率在OSF早、中、晚期三组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与免疫组化检测的结果基本吻合。4.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正常口腔黏膜上皮中Cyclin B1表达极弱,未检测到p34cdc2和p-p34cdc2的阳性表达;Cyclin B1、p34cdc2和p-p34cdc2的表达在OSF早、中和晚期组织中表达逐渐增强;OSF癌变组织中Cyclin B1、p34cdc2和p-p34cdc2的表达最强。Cyclin B1、p34cdc2和p-p34cdc2在OSF组中阳性表达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这些G2/M期分子在OSF癌变组中的阳性表达高于OS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OSF早、中、晚期三组之间相比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免疫共沉淀实验证实了p34cdc2与Survivin的结合。结论1.年龄、嚼槟榔持续时间、吸烟持续时间、是否合并OLK或OLP与OSF癌变密切相关,可能是OSF癌变的危险因素。2.Survivin在OSF及其癌变组织中的过度表达与OSF癌变密切相关。Survivin在其中参与了细胞凋亡的抑制和有丝分裂的干扰,对癌变具有促进作用,这可能是OSF癌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分子机制。Survivin对OSF及其癌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望成为诊断标志物及治疗靶。3.细胞周期G2/M期重要激酶p34cdc2-Cyclin B1复合物促进Survivin Thr34位的磷酸化,进一步说明Survivin在OSF癌变中具有功能活性。4.从细胞周期的角度证实了Cyclin B1、p34cdc2在OSF及其癌变组织中的过表达引起的细胞周期G2/M检测点紊乱可能是OSF癌变过程中另一重要的分子机制。
陈华[10](2009)在《钙对花生生长发育及其幼胚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花生是世界四大油料作物之一,中国是世界上花生生产和消费最多的国家。花生功能基因研究,种子是关键对象;花生胚胎早期发育是花生产量和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南方沙质旱地土壤地区花生常因缺钙而严重空荚或不饱满,导致花生减产降质。为揭示花生胚发育的功能基因组,同时揭示缺钙使花生胚败育的分子机理,本研究在平潭县典型缺钙地,设足钙与缺钙处理使花生幼胚向可育与败育方向发展,在对缺、足钙条件下花生形态及相关生物学性状差异观察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了缺、足钙条件下花生早期胚正反向抑制消减杂交文库和混合全长cDNA文库。对全长cDNA文库进行了初步EST测序与基因注释和功能分类,并对缺钙花生早期胚SSH文库进行了初步筛选,对筛选的差异基因进行了半定量RT-PCR初步鉴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于结荚期对缺、足钙条件下花生幼胚发育进行了剥胚观察,于收获期对缺、足钙条件下花生植株进行形态观察,并对相关生物学性状进行了考查。结果发现,缺钙条件下花生生长后期植株比足钙条件下更加旺盛,茎部呈现暗紫色,多数表现为空荚或者烂果;足钙花生因后期营养较多分配到荚果,表现地上部生长较差,但荚果饱满,饱果数多。对花生早期胚败育的分子机理与防治对策进行了探讨,为指导生产实践提供参考。(2)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成功构建了缺、足钙条件下花生早期胚正反向抑制消减杂交文库,缺、足钙初级文库分别包含有1.2×106和1.4×106个克隆。所长出的菌落中分别有93.2%和91.2%为白色克隆,经菌落PCR鉴定,发现其中单一扩增条带的克隆分别约占85.3%和86.9%,片段大小集中分布在200800bp之间。(3)利用SMART技术成功构建了缺、足钙花生早期胚混合全长cDNA文库。初级文库的滴度为1.867×106cfu/ml,重组率为95.8%,插入片段分布于500bp-2000bp之间,扩增文库的滴度约为9.68×1011 cfu/ml。从文库中随机挑选20个单克隆,进行两端测序,结果表明全长率为45%,文库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从文库中随机挑取298个单克隆进行5’端测序,共得到288条EST序列,平均片段大小为671bp,其中有46条EST在NCBI上没有找到同源序列,242条EST中,主要与大豆、截型苜蓿、花生、百脉根、拟南芥等植物同源,仅有21.9%的EST序列与NCBI非冗余核苷酸数据库中的已知功能基因有较高的同源性,未知功能的EST占78.1%,在已知功能的53条EST中,主要涉及蛋白质合成加工及储藏基因、代谢相关基因、抗病与防御相关基因、转录因子、细胞生长/分化相关基因、细胞结构相关基因等。(4)利用菌落杂交的方法,分别以地高辛标记的缺、足钙花生早期胚cDNA为探针,与缺钙花生早期胚抑制消减杂交文库进行菌落杂交,初步筛选到14个差异表达基因,并对SSHQ-1,SSHQ-12,SSHQ-13,SSHQ-14进行了初步RT-PCR鉴定。结果表明,基因SSHQ-1和SSHQ-12都在缺钙花生早期胚中表达,而在足钙花生早期胚中没有表达,SSHQ-13在缺钙花生早期胚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在足钙花生早期胚中的表达量,SSHQ-14在缺钙花生早期胚中有表达,但表达量低,而在足钙花生早期胚中仅有微量表达。由此可见,钙对花生早期胚的基因表达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以上鉴定结果有待于进一步验证。以上研究结果建立了花生早期胚胎发育的功能基因组学平台,初步揭示了钙调控花生胚发育的原因,为深入揭示花生地下结果性和胚发育的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二、DNA芯片技术在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上的应用(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NA芯片技术在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上的应用(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下调SSFA2对胶质瘤细胞生物特性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研究背景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SSFA2在人脑胶质瘤及胶质瘤细胞系中的表达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一、实验仪器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一、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SSFA2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 |
二、定量PCR检测SSFA2 在人脑胶质瘤组织及胶质瘤细胞株中的表达 |
三、生物信息学分析SSFA2的表达对人脑胶质瘤患者生存期的影响 |
讨论 |
本部分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SSFA2 在胶质瘤细胞株U87及U251中的功能学研究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一、实验材料和仪器 |
二、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一.病毒介导的的干扰SSFA2 基因的Sh RNA工具(LV-SSFA2-sh RNA)感染目的细胞后的细胞状态及荧光表达情况 |
二.慢病毒(LV-SSFA2-sh RNA)转染后SSFA2 基因m RNA水平及蛋白水平的消减效率 |
三.下调SSFA2基因后对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
四.下调SSFA2基因后对胶质瘤细胞周期的影响 |
五.FACS检测SSFA2 基因消减对凋亡的影响 |
讨论 |
本部分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研究SSFA2对胶质瘤细胞成瘤能力的影响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一.实验材料和仪器 |
二.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一.慢病毒转染胶质瘤细胞U87后的细胞状态 |
二.胶质瘤细胞下调SSFA2后对皮下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
讨论 |
本部分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SSFA2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功能的作用机制研究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一.实验材料和仪器 |
二.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一.RNA及芯片数据的质量检测 |
二.基因表达谱芯片的检测 |
三.差异基因的IPA分析 |
四.下调SSFA2基因后,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迁移相关分子的网络图 |
五.Real-time qPCR检测下调SSFA2 基因后,下游相关差异基因的表达 |
六. western-blot 检测显着差异基因蛋白水平的变化 |
七 颅内移植瘤中细胞的生长情况及裸鼠生存期变化 |
八. 颅内移植瘤中相关指标的检测 |
讨论 |
本部分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IL-1α、IL-1β 在癌症中作用及调控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写一览表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调控同质cell-in-cell结构形成相关分子的筛选及初步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和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Cell-in-cell结构 |
1.1.1 Cell-in-cell结构的研究历史 |
1.1.2 同质cell-in-cell结构的形成机制 |
1.1.3 同质cell-in-cell结构的生理功能 |
1.2 细胞质膜与同质cell-in-cell结构 |
1.2.1 细胞质膜的结构、组成和脂质体研究模型 |
1.2.2 膜蛋白与同质cell-in-cell结构 |
1.2.3 膜脂与同质cell-in-cell结构 |
1.3 细胞死亡相关分子的研究策略 |
1.3.1 细胞死亡分类与命名 |
1.3.2 基于表型相关的候选功能基因验证 |
1.3.3 基于芯片与组学技术的高通量筛查 |
1.4 ARHGAP36的研究进展 |
1.4.1 ARHGAP36是无GAP功能的RHOGAP家族蛋白 |
1.4.2 ARHGAP36的表达分布 |
1.4.3 ARHGAP36的功能与机制研究 |
1.5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目的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IL-8促进同质cell-in-cell结构形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免疫荧光染色 |
2.2.3RNA干扰介导基因敲低 |
2.2.4 同质cell-in-cell形成实验 |
2.2.5 细胞粘附实验 |
2.2.6 实时定量PCR |
2.2.7 免疫印迹 |
2.2.8 cDNA芯片检测和表达谱分析 |
2.2.9 统计学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乳腺癌细胞系中的cell-in-cell结构 |
2.3.2 基于表达谱分析的同质cell-in-cell相关基因的初次筛选 |
2.3.3 IL-8调控同质cell-in-cell形成 |
2.3.4 IL-8调节细胞间粘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RHGAP36促进同质cell-in-cell结构形成及其生物学效应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3.2.3 免疫荧光染色 |
3.2.4RNA干扰介导基因敲低 |
3.2.5 同质cell-in-cell形成实验 |
3.2.6 细胞粘附实验 |
3.2.7 实时定量PCR |
3.2.8 免疫印迹 |
3.2.9 ARHGAP36敲低稳定细胞系构建 |
3.2.10 ARHGAP36过表达稳定细胞系构建 |
3.2.11 ARHGAP36截短体突变体稳定细胞系构建 |
3.2.12 细胞爬片与离心涂片的制备 |
3.2.13 贴壁与悬浮状态活细胞观察 |
3.2.14 细胞增殖实验 |
3.2.15 细胞面积检测 |
3.2.16 ARHGAP36在肿瘤内的遗传变异分析 |
3.2.17 cDNA芯片检测和表达谱分析 |
3.2.18 统计学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基于表达谱分析的cell-in-cell相关基因的再筛选 |
3.3.2 实时定量PCR检测候选基因表达水平 |
3.3.3 候选基因参与的生物学事件 |
3.3.4 候选基因参与的分子互作网络 |
3.3.5 ARHGAP36是一个肿瘤相关基因 |
3.3.6 ARHGAP36的染色体定位及基因结构 |
3.3.7 ARHGAP36的结构域分析 |
3.3.8 siRNA介导ARHGAP36敲低抑制同质cell-in-cell形成 |
3.3.9 pLenti-KD-ARHGAP36载体构建 |
3.3.10 shRNA介导ARHGAP36敲低抑制了cell-in-cell形成 |
3.3.11 pQCXIP-h ARHGAP36 (isoforms)-EGFP载体构建 |
3.3.12 ARHGAP36不同同工体的亚细胞定位 |
3.3.13 ARHGAP36过表达增加了MDA-MB4362细胞的cell-in-cell形成 |
3.3.14 ARHGAP36促进cell-in-cell形成具有细胞选择性 |
3.3.15 ARHGAP36调节细胞间粘附 |
3.3.16 ARHGAP36调控细胞粘附的机制研究 |
3.3.17 ARHGAP36在MCF10A细胞内呈极性分布 |
3.3.18 ARHGAP36在cell-in-cell形成过程中的动态分布 |
3.3.19 ARHGAP36决定cell-in-cell结构的“赢家”和“输家”身份 |
3.3.20 ARHGAP36截短体突变体载体构建 |
3.3.21 ARHGAP36各截短体和突变体的亚细胞定位 |
3.3.22 ARHGAP36截短体突变体对cell-in-cell形成的影响 |
3.3.23 ARHGAP36的RhoGAP结构域对细胞间粘附连接的影响 |
3.3.24 ARHGAP36的精氨酸富集区对细胞间粘附连接的影响 |
3.3.25 ARHGAP36的C端BLAST结构域对细胞间粘附连接的影响 |
3.3.26 ARHGAP36各结构域对粘附分子表达水平的调控 |
3.3.27 ARHGAP36调控细胞生长 |
3.3.28 ARHGAP36调节贴壁状态下细胞面积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磷脂和胆固醇抑制同质cell-in-cell结构的形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脂质体、磷脂及胆固醇处理细胞 |
4.2.3 免疫荧光染色 |
4.2.4 免疫印迹 |
4.2.5 同质cell-in-cell形成实验 |
4.2.6 统计学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Lipofectamin-2000抑制MCF7细胞同质cell-in-cell形成 |
4.3.2 Lipofectamin-2000抑制同质cell-in-cell形成具有细胞选择性 |
4.3.3 不同转染试剂对MCF7细胞同质cell-in-cell形成抑制作用不同 |
4.3.4 Lipofectamin-2000下调MCF7细胞肌动球蛋白水平 |
4.3.5 磷脂和胆固醇对同质cell-in-cell的影响 |
4.3.6 磷脂和胆固醇抑制同质cell-in-cell形成的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性研究成果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针刺对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心脏基因表达谱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高血压前期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应激性高血压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基因芯片技术在心血管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综述四: 基因芯片技术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进展概述 |
参考文献 |
综述五: 关键基因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针刺对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血压及心肌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针刺对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心肌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针刺对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心肌组织中基因HbA1c、Igfbp-3、Fik3ca、Car4表达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合讨论: 针刺对不同发病阶段的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心脏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差异分析 |
1.针刺调控不同发病阶段SIPH大扇心肌差异表达基因的数量不同 |
2.针刺调控不同发病阶段SIPH大鼠心肌差异表达基因的富集功能不同 |
3.针刺调控不同发病阶段SIPH大鼠心肌差异表法基因澈活的KEGG通路不同 |
4.针规调控不同发病阶段SIPH大鼠心肌的关键基因不同 |
小结 |
参考文献 结语 研究创新点 存在问题与不足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基于微阵列的多重核酸检测新技术的开发及其在转基因作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转基因作物及其检测方法 |
1.1.1 转基因作物的概念及其发展应用现状 |
1.1.2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管理以及检测的需求和挑战 |
1.1.3 常见的转基因作物检测方法 |
1.2 多重核酸检测 |
1.2.1 多重核酸检测需求及应用 |
1.2.2 多重核酸检测方法 |
1.3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MACRO转基因高通量检测平台的构建 |
2.1 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 |
2.1.1 植物材料 |
2.1.2 主要的试剂、耗材 |
2.1.3 主要的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作物基因组DNA的提取与纯化 |
2.2.2 基因组DNA的浓度测定与评价 |
2.2.3 亲疏水微孔芯片的制作及后续处理 |
2.2.4 特异性引物设计及点制 |
2.2.5 特异性探针设计及点制 |
2.2.6 两次PCR扩增过程 |
2.2.7 扩增产物的检测 |
2.2.8 检测结果的导出与分析 |
2.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2.3.1 MACRO转基因高通量检测系统的建立及流程 |
2.3.2 转基因特异性靶标序列的整理与最终检测范围的确定 |
2.3.3 方法特异性的实验结果和分析 |
2.3.4 体系灵敏度的实验结果和分析 |
2.3.5 实际样品的检测实验及结果 |
2.3.6 检测结果分析软件的开发 |
2.4 本章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FLAC扩增检测一体式多重核酸检测方法的构建及在转基因检测中的应用 |
3.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3.1.1 植物材料 |
3.1.2 主要的试剂、耗材 |
3.1.3 主要的仪器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植物基因组DNA提取、纯化及浓度测定与评价 |
3.2.2 亲疏水微孔芯片的设计、制作与表面处理 |
3.2.3 TaqMan引物探针的设计和筛选 |
3.2.4 TaqMan引物探针在亲疏水性芯片上的点制 |
3.2.5 芯片荧光PCR反应 |
3.2.6 芯片封装及扫描 |
3.2.7 数据分析 |
3.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3.3.1 FLAC扩增检测一体化核酸多重检测方法的建立及流程 |
3.3.2 转基因高频靶标的整理 |
3.3.3 相应TaqMan引物探针的设计、筛选及最终检测范围的确定 |
3.3.4 方法特异性的验证 |
3.3.5 方法灵敏度的测定 |
3.4 本章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CALM便携式多重核酸可视化检测平台的构建及在转基因检测中的应用 |
4.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4.1.1 植物材料 |
4.1.2 主要试剂、耗材 |
4.1.3 主要仪器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作物基因组DNA的提取与纯化及其浓度测定与评价 |
4.2.2 常规LAMP反应 |
4.2.3 毛细管阵列的设计、制作及表面处理 |
4.2.4 引物在毛细管内的固定 |
4.2.5 基于毛细管阵列的多重LAMP反应 |
4.2.6 结果检测和数据分析 |
4.2.7 Real-time PCR验证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CALM平台的原理和步骤 |
4.3.2 LAMP反应体系的加载与分隔 |
4.3.3 基于CALM平台的LAMP扩增和交叉污染测试 |
4.3.4 CALM平台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测试 |
4.3.5 基于CALM平台的实际样品检测 |
4.4 本章小结和讨论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内容总结 |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105 对验证成功的特异性引物 |
附表2 105 对用于构建质粒的引物 |
附表3 最终91 个转基因靶标的引物探针信息 |
附表4 转基因靶标事件所含元件信息 |
附表5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样本Real-timePCR验证的引物和探针信息 |
附表6 10个SHCIQ样品的Real-timePCR实验Ct值信息 |
附表7 用于芯片荧光PCR在片检测的引物和TaqMan探针序列信息 |
附表8 用于CALM平台的LAMP引物序列信息 |
附表9 CALM实验中SHCIQ样本Real-timePCR验证的引物和探针信息 |
附表10 CALM平台验证中5个SHCIQ样品的Real-timePCR实验Ct值信息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所获奖励 |
(5)民间酵面及相关基物中酿酒酵母菌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研究背景及研究进展 |
1.1 酵母菌的概述 |
1.2 种群遗传变异的检测方法 |
1.2.1 同工酶电泳 |
1.2.2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 |
1.2.3 脉冲电泳(PFGE) |
1.2.4 DNA 指纹图谱 |
1.2.5 DNA G+C 摩尔百分含量分析 |
1.2.6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 |
1.2.7 DNA 序列测定 |
1.2.8 DNA 芯片 |
1.3 酿酒酵母概述 |
1.4 酿酒酵母种群的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2章 酵母菌的分离 |
2.1 前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样品采集 |
2.2.2 样品富集培养 |
2.2.3 酵母菌的分离、纯化及保藏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酵面中酵母的分离结果 |
2.3.2 酵面相关基物酵母菌株分离结果 |
本章小结 |
第3章 酵母菌的鉴定 |
3.1 前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菌株 |
3.2.2 酵母菌鉴定方法 |
3.2.3 PCR 扩增及测序 |
3.2.4 脉冲电泳(PFGE) |
3.2.5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酵面酿酒酵母的鉴定 |
3.3.2 酵面相关基物酵母菌株鉴定结果 |
3.3.3 酵母菌新种的鉴定和描述 |
本章小结 |
第4章 酿酒酵母遗传多样性分析 |
4.1 前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菌株 |
4.2.2 IGS1-VR1 区 PCR 扩增 |
4.2.3 IGS1-VR1 区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酿酒酵母群体分化 |
5.1 前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菌株 |
5.2.2 酶解法提取酵母总 DNA |
5.2.3 PCR 扩增和测序 |
5.2.4 DNA 序列分析 |
5.2.5 克隆测序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酿酒酵母的群体分化 |
5.3.2 克隆间的系统关系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维药西帕依溃结安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基因表达谱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资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试剂盒 |
1.3 主要设备和物品 |
2. 方法 |
2.1 技术路线图 |
2.2 动物模型建立与分组 |
2.3 药物干预和样本存取 |
2.4 统计处理 |
2.5 组织 RNA 的提取,纯化,定量及质检 |
2.6 对样品 RNA 进行荧光标记 |
2.7 杂交与清洗 |
2.8 芯片扫描 |
2.9 芯片图像的采集与数据分析 |
3. 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4. 利用 RT-Cycler 实时荧光定量 PCR 仪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 |
4.1 Real-Time qRT-PCR 基本实验流程 |
4.2 Total RNA 纯化 |
4.3 Total RNA 消化效果验证 |
4.4 RNA 逆转录 |
4.5 Real Time qRT-PCR 反应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7)呋喃喹啉类生物碱白鲜碱体外抗真菌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英文缩写词表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抗真菌药物作用机制及真菌耐药机制研究现状 |
1.1 抗真菌药物作用机制 |
1.2 真菌的耐药机制 |
第2章 基因芯片技术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
2.1 我国药物筛选的状况 |
2.2 新药筛选的发展趋势 |
2.3 基因芯片和药物筛选的概念 |
2.4 基因芯片技术在药物筛选中的作用 |
2.5 基因芯片技术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
第3章 抗真菌天然产物研究进展 |
3.1 中药复方抗真菌的研究 |
3.2 单味中药及中药有效成分抗真菌的研究 |
3.3 中草药抗真菌的机理研究 |
3.4 问题与展望 |
3.5 机遇与挑战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白鲜碱抗临床分离真菌的体外药敏实验及白鲜碱细胞毒性实验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2章 白鲜碱对酿酒酵母表达谱影响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3章 利用荧光定量RT-PCR 技术和免疫印迹验证芯片结果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利用激光共聚焦等技术研究白鲜碱的抗真菌机制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摘要 |
英文摘要 |
作者简介 |
(8)DNA生物传感器快速检测病原微生物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论文正文:DNA生物传感器快速检测病原微生物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基于纳米金的标记型生物传感器同时检测多个病原性真菌 |
引言 |
第一节 病原性真菌rRNA基因通用PCR扩增方法的建立 |
1.材料与方法 |
2.试验结果 |
3.讨论 |
第二节 基于纳米金的病原性真菌检测DNA芯片的构建 |
1.材料与方法 |
2.试验结果 |
3.讨论 |
第三节 双探针法直接检测真菌核酸的实验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2.实验结果 |
3.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基于SPR和bis-PNA的非标记型生物传感器 |
引言 |
1.材料与方法 |
2.试验结果 |
3.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文献综述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参编专着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申请专利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获得科研基金资助 |
(9)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癌变的危险因素及以Survivin为靶向的致病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与注解 第一章 |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癌变危险因素分析 1.1 |
前言 1.2 |
研究对象 1.3 |
研究方法 1.4 |
结果 1.5 |
分析与讨论 1.6 |
结论 第二章 |
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癌变中的表达特点及其意义 2.1 |
前言 2.2 |
材料 2.3 |
方法 2.4 |
结果 2.5 |
分析与讨论 2.6 |
结论 第三章 |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癌变中Survivin磷酸化与细胞周期G_2/M期紊乱的分子机制研究 3.1 |
前言 3.2 |
材料 3.3 |
方法 3.4 |
结果 3.5 |
分析与讨论 3.6 |
结论 全文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发表的综述一 发表的综述二 发表的SCI论文一 发表的SCI论文二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奖励 |
(10)钙对花生生长发育及其幼胚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钙调控植物(含花生)形态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
1.1 钙在植物细胞中的存在形式 |
1.2 钙对植物生理代谢的影响 |
1.3 钙对植物营养生长的影响 |
1.4 钙对植物生殖生长的影响 |
1.5 花生缺钙的生理症状 |
1.6 钙在花生荚果发育中的作用 |
2 钙信号系统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
2.1 钙信号系统 |
2.2 钙信号系统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
3 植物胚胎发育的分子与细胞生物学机理研究 |
3.1 植物胚胎发育过程概述 |
3.2 植物胚胎发育的分子与细胞生物学机理研究进展 |
3.3 植物胚胎败育研究进展 |
4 植物差异表达基因克隆方法研究进展 |
4.1 mRNA 差异显示 |
4.2 代表性差异分析 |
4.3 消减杂交法 |
4.4 抑制消减杂交 |
4.5 基因表达的序列分析 |
4.6 基因芯片 |
5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
5.1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概述 |
5.2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主要研究内容 |
5.3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技术与方法 |
5.4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钙对花生生物性状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缺、足钙条件下花生形态观察及相关生物学性状的考查 |
2.1 花生形态观察 |
2.2 花生相关生物学性状考查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缺钙对花生营养器官发育的影响 |
3.2 缺钙对花生生殖器官发育的影响 |
3.3 缺、足钙花生农艺性状的差异 |
4 讨论 |
4.1 缺钙导致花生胚胎早期败育的生态生理原因探讨 |
4.2 花生胚胎早期败育的防治对策 |
第三章 缺、足钙诱导的花生早期胚抑制消减杂交文库的构建与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分别构建了缺、足钙处理幼胚的SSH 文库 |
2.2 所构建文库的质量分析 |
3 讨论 |
3.1 抑制消减杂交的优缺点 |
3.2 关于如何提高SSH 文库的质量 |
第四章 缺、足钙花生早期胚混合全长CDNA 文库的构建与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构建了缺、足钙处理花生幼胚的混合全长文库 |
2.2 所构建全长文库的质量分析 |
3 讨论 |
3.1 关于RNA 提取及cDNA 合成与文库构建质量的关系 |
3.2 SMART 技术构建全长cDNA 文库的优缺点 |
第五章 缺、足钙诱导花生早期胚差异表达基因的初步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缺足钙处理幼胚差异表达基因的初步分离及测序结果 |
2.2 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分析 |
3 讨论 |
3.1 花生缺钙导致早期幼胚基因的差异表达 |
3.2 花生胚败育相关基因的功能与胚发育的关系初析 |
3.3 关于cDNA 文库筛选方法探讨 |
参考文献 |
缩写词表 |
附录I 测序峰图 |
附录II 用到的MARKER 电泳图 |
附录III 本实验所用质粒载体 |
致谢 |
四、DNA芯片技术在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上的应用(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下调SSFA2对胶质瘤细胞生物特性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D]. 朱爱华. 苏州大学, 2019(06)
- [2]调控同质cell-in-cell结构形成相关分子的筛选及初步机制研究[D]. 阮班展.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3]针刺对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心脏基因表达谱的影响[D]. 贾文睿.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4]基于微阵列的多重核酸检测新技术的开发及其在转基因作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 邵宁.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5]民间酵面及相关基物中酿酒酵母菌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分化研究[D]. 陈倩. 黑龙江大学, 2012(10)
- [6]维药西帕依溃结安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基因表达谱的影响[D]. 马宏超. 新疆医科大学, 2010(03)
- [7]呋喃喹啉类生物碱白鲜碱体外抗真菌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D]. 郭娜. 吉林大学, 2009(08)
- [8]DNA生物传感器快速检测病原微生物的实验研究[D]. 鲁卫平. 重庆医科大学, 2009(05)
- [9]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癌变的危险因素及以Survivin为靶向的致病机制研究[D]. 周晌辉. 中南大学, 2009(02)
- [10]钙对花生生长发育及其幼胚基因表达的影响[D]. 陈华. 福建农林大学,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