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择偶标准反思教育目的(论文文献综述)
古朝明[1](2021)在《农村新生代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及实践变迁 ——基于云南X苗寨的个案调查》文中研究表明农村是我们许多人的根,是扎根外乡的诸多现代人挥之不去的乡愁记忆。随着时代的变革,现代化浪潮在我国农村席卷的程度不断加深,现代化的春风正细润偏远地区农村。对于偏远的少数民族村寨而言,新时代的少数民族村寨变革程度尤甚,社区和家庭都处于变动中。独具历史和文化禀赋的少数民族村寨,他们的家庭教育被赋予了培养现代化国家建设者和乡村振兴的有根文化人的双重历史使命。在现代化的多元文化共生发展中,少数民族的家庭教育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的农村少数民族新生代,如今已为人父母,组建新生代家庭。随着父辈的老去,这些新生代父母已成为参与农村政治经济及文化活动的主体,成为民族村寨乡村振兴建设的支柱。伴随着农村社会变迁,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等教育普及化及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这些都赋予了家庭教育更加任重道远的使命。在当下农村少数民族家庭教育场域中,新生代父母的家庭教育现状如何?他们如何与学校教育合力培养有根的民族社区现代化的有根人?同时,少数民族新生代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及实践对新一代青少年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基于上述疑问,本论文以土生土长的传统苗族聚居村新生代父母家庭为调研对象,采取教育人类学研究方法,分析在苗族村寨变迁、家庭变革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新生代父母家庭教育观念及实践的变化,及其对新生代家庭子女成长带来的影响。本研究发现,一是苗寨社会变迁,现在的经济社会由传统转向现代,但新生代家庭的经济基础仍然比较脆弱,苗寨新生代父母家庭教育的观念较为上一代有本质的改变,对教育在个人发展中的作用都有正向的认识,但是在子女陪伴及学校的家校合作状况上参差不齐;二是多数苗寨中的新生代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家庭中夫妻的文化差异较大,在子女学业上往往表现为有心无力;三是在社会变革中,苗寨民族文化活动的缺场,使得新生代父母对民族文化观念逐渐缺失,家庭教育的文化教育传承功能微弱;四是在苗寨社区的治理中,缺少官方和社会力量对本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上的干预。本研究发现,苗寨新生代家庭的家庭教育模式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着消极影响。一方面,新生代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和实践的变迁,促进了苗寨男女儿童教育的公平,有利于保证女童教育的权利,进一步解放苗寨女性的生产力,苗寨在新生代家庭整体上呈现出家庭教育生态向好的方向态势,助力学校教育打破代际贫困的桎梏。另一方面,在新生代家庭的教育观念及实践中,民族文化呈边缘化趋势,极易催生无根的苗寨现代人。同时,部分新生代父母的家庭教育完全离场,导致苗寨青少年学业成绩失败现象堪忧。本研究提出,可从“社区+家庭”、乡村学校、“官方+社会”三个路线来为苗寨新生代家庭的家庭教育健康持久发展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以期能为苗寨及其他少数民族村寨新生代父母的家庭教育提供参考。
胡龙会[2](2019)在《性别视角下贵州农村妇女婚育观现状研究》文中认为婚姻状况关系着农民自身幸福与农村家庭稳定,也与农村社会安定紧密相连,在当前贵州大龄未婚男性居多和农村失母儿童存在的社会背景下,通过实证调查了解目前农村妇女婚育观现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来自贵州省台江县、瓮安县、水城县、沿河县及黎平县五个县城的300名15-49岁农村育龄妇女,从婚姻观、生育观和养育观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在择偶方面,大部分农村妇女在思想上倾向于通过自找的方式,然而在行为上摆脱不了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思维,大部分农村妇女对于未来婚姻会有经济方面的担忧,她们的择偶选择虽并非只是直接寻求经济条件好的对象,但更加倾向于选择那些性格好、身体健康、文化程度高、具有创造经济潜力的男性,大部分会选择和自己年龄相差不大的对象;在生育方面,农村妇女的生育观念未完全摆脱传统思维的影响,不少农村妇女认为生育的主要目的是“传宗接代”,且生育意愿较为强烈并存有一定程度的性别偏好,总体看来偏好男孩的妇女比偏好女孩的妇女稍多;在养育方面,尽管农村妇女表示孩子对于维系婚姻的稳定性很重要,但超过一半的妇女表示养育孩子的经济压力过大,经济压力成为她们放弃孩子和家庭去寻求理想生活的驱动力之一,另外,男方的表现(第三者出现、染上“毒赌嫖”、家暴、死亡或伤残)更是大多数妇女认同放弃孩子和家庭的最大因素。对此,本文从个人层面、家庭层面及社会层面来分析影响农村妇女婚育观的因素。个人层面来说她们的婚育观受到经济水平、文化程度、角色适应及性别意识几方面影响;家庭层面受到家庭结构和家庭地位的影响;社会层面受到同辈群体、社区文化、社会传媒三方面的影响。针对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充分利用农村经济增长点,均衡提高经济水平、加强家庭责任感学习,呼吁家庭教育立法、优化农村文化环境,提高整体文化水平、开展社会性别教育,提高社会性别意识及正确发挥社会传媒的导向作用。
董平[3](2018)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个体自我认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和个体的成长发展,个体自我认同问题已经成为转型社会中亟待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和现实难题。所谓自我认同(Self-Identity)是指个体根据个人经历认知和评价反思性理解了的自我,获得理性自信和提升觉悟的自主建构过程。个体自我认同是个人与社会关系和谐的关键环节,它不仅包括个体的社会-心理发展、人格塑造与完善,而且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和价值属性,但自身又无法解决价值问题。所以,个体自我认同需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以解决其价值属性问题。进一步讲,个体自我认同,特别是积极理性的自我认同,是认同和内化社会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基础,是实现国家认同、“四个自信”的前提,与思想政治教育有高度一致的目的性,都指向自我的理性自觉和精神觉悟。基于此,本研究综合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理论模型,对个体自我认同及其培育路径进行了梳理与分析,运用深化理论和实证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地探究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个体自我认同及培育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个体自我认同的基本问题阐释,即探问认同的内涵及向度,自我认同的概念、特征和意义。认同是个体在心理和情感上向他人、群体或社会趋同来确证自我的过程,包括个体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两个向度。自我认同符合认同的一般特征,是个体对自我的整体性认知和评价活动,具有个体色彩,却与“极端个人主义”有本质差别。自我认同的主体是处于关系中的个体自我,以反思性理解了的自我为客体,充满了社会内容和价值属性,所以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解决其与身俱来的价值问题,最终以获得理性自信和精神觉悟为目的。因此,自我认同具有自我认知的内在性、由自我出发经社会影响回归自我的提升过程,并以获得理性自信和思想觉悟为目的,需要诸多社会内容才能实现等特征,具有具有安身、立命、铸魂的内容和使命。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语境中的自我认同理论探索,即从理论上回答个体自我认同“是否能够培育”“认同什么”“由谁来培育”等问题,明确自我认同及其培育的理论根源、文化传统和实践经验,为理解自我认同的根源和培育提供了理论支撑。研究指出,自我认同及其培育应坚持马克思的自我认同观,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个人互构”的整合机制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以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为现实依据;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自我认同思想,辩证地继承和发展中国近代人性解放思想和提升觉悟的理论的基础上,积极借鉴西方学者们关于自我认同及其培育的理论和经验,系统论证了思想政治教育与自我认同的关系,揭示自我认同培育的基本立场、理论依据、文化根源和培育机理。第三,个体自我认同及其培育的实证考察,即从现实的角度调查分析个体自我认同的现实状况、发展趋势、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个体自我认同实证考察从自我概念、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三个维度上调查分析了个体对自己身体、心理、道德伦理、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和行为准则的态度和看法,分析了自我认同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自我认同调查工具的信度、效度较好;自我认同在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政治面貌上差异显着;个体的自我概念、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对自我认同的影响显着。通过调查青少年参与公益行为、自我特质认同、多元价值观、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现状,进一步分析个体自我认同的现实问题和影响因素发现,青少年存在认知与行为差距较大,自我意识强烈,价值观念、价值态度和价值取向存在功利化倾向、评价标准多元和人生意义困惑等问题。其中,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家庭教养方面、个性特征、社会交往和学校教育的不完善等方面。第四,个体自我认同培育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路,是研究的目的和归宿,旨在探究如何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加强个体的理性自信、完善自我的道德框架、提升自我的思想觉悟,进而实现个体自我认同。研究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自我认同的作用机制包括“文化-自我生成”的社会机制、自主建构与外在制约的实践机制、“反思和创造”的内生机制,坚持实践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关系和谐原则、系统性建构原则,从认知、评价、认同和调控四个内在维度上提出了个人的自我认同能力和觉悟提升的个体路径,以及包括社会习惯、社主流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等文化路径来丰富和规范自我认同的内容,保持个体自我认同的正确方向。
刘阳春[4](2018)在《城镇化化背景下乡村学校变迁的案例研究 ——以L村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选取鲁西南的一所乡村小学(L村小学)作为研究对象,从L村小学所处的自然和社会文化环境出发,以田野调查的方式,通过对教师、家长和村委会领导的访谈和文献的梳理,分析影响L村学校发展的内外部因素。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打工潮流和村加工业的兴盛,乡村社会发生巨大变迁,村民经济来源不再依赖土地。随着村民收入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城市定居,推动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加剧了乡村的“空心化”和大量适龄儿童流失。随着现代观念在乡村社会的深入,人们的教育意识在空前的加强,选择优质的教育资源,成为乡村家长的共识,“择校风潮”开始在农村地区蔓延。在学校内部,教学点教师老龄化,新教师进不来,管理上的漏洞使得乡村学校教育质量日益下降。同时,在“撤点并校”和城镇化双重影响之下,乡村学校开始在村落消失,资源也出现了集中趋势,乡村孩子面临“上学难、上学远”的问题。“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之下,乡村学校发展处在“一刀切”的被动局面,乡村教育经费的短缺和不及时发放限制了乡村教育的发展。以城镇为主的私立学校的急剧扩张,凭借严格的管理和高质量的教学,吸引了大量乡村学生,乡村学校的生存空间面临再一次的挑战。论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L村小所处的社会环境描述,主要包括现代化包围的L村的概况、经济、生活和教育;第三部分主要是展现L村小学由初建、繁荣、衰落的发展历程。第四部分乡村学校的现实图景呈现,展现教学点和合并学校的教学现状,分析失去学校的乡村的现代遭遇。第五部分主要是从家庭、学校、村委会、管理体系和私立学校的竞争解释乡村教育走向衰落的原因。
蔺娜[5](2018)在《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偶像崇拜心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偶像崇拜现象在当今社会普遍存在。尤其现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流传速度的变快,崇拜者与其崇拜对象之间的交流更为便捷,高校大学生成为了偶像崇拜的主要人群。偶像的烙印出现在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再加之媒体的吹捧与营销宣传,偶像崇拜变成了追求商业利益的手段,不再单纯是人们的自主欣赏,受外界影响较大。偶像崇拜的选择多元化、娱乐性质增强,越来越多人选择明星作为自己的崇拜对象。崇拜怎样的对象并不是一个有固有答案的强制性选择,但偶像对高校大学生具有较大的的影响,其对偶像崇拜的认知对于高校大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三观十分重要。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对高校大学生的偶像崇拜心理进行有效的引导,使他们树立健康的崇拜观,形成正确的崇拜认知,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本文旨在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对高校大学生的偶像崇拜现状调查研究,挖掘偶像崇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以完善当代大学生的人格。本文认为,高校大学生偶像崇拜心理是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存在的普遍现象,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不能一味地对其偶像崇拜行为进行遏制,而是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偶像崇拜可以开拓大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也有可能过度沉迷、影响正常生活。如何让大学生分辨偶像值得学习的特质,使其由幻想型迷恋到学习型模仿,则是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进行引导的部分。
于翠翠[6](2016)在《建国以来教师价值取向的历史变迁》文中认为教师的价值取向是教师群体中的大多数成员在同一社会化进程中所建构出来的共同的选择倾向,是教师群体进行社会实践的内在动力与方向。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与教育改革的深入,如何发挥教师这一职业群体在社会现代转型中的价值引领作用,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关注重点。为了提高教师的胜任力,加强教师专业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对教师素养的基本要求也越来越全面,从观念、技能到行为都被面面俱到地纳入进了制度规约的范畴。但最终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虽然教师在知识结构,技能方法和物质条件等方面不断改善,但教师整体的社会责任感与综合素养并没有显着的提升。我们通常会把这些归因于教师专业化程度不够,物质条件不丰盈,道德指令不严密等外在的规范性障碍,却不曾意识到正是因为失去了价值与文化的关照,才让教师的专业发展走向平面化。价值取向作为文化与观念世界的核心构成,是影响教师生命与生活的重要因素,既决定着教师对人生与职业的态度,又关乎着其生活中每一个细微的决定和行为。因此,对教师价值取向进行专题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极具现实意义。在文献梳理过程中我们发现,既有的教师价值取向研究大都是从客位的角度着眼于教师应然价值取向的研究,根据社会期望对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价值观念提出相应的价值标准与规范,而对教师价值取向的现实样态及形成过程则研究不多。为了克服客位式研究的局限,我们试图从主位立场来呈现教师价值取向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实际状况,以推进已有的研究。综合社会历史环境的变迁、教育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教育与教师相关政策的发展变化情况等因素,将教师价值取向的研究划分为五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建国十七年(1949年——1966年);第二阶段:文革十年(1966年——1976年);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初期(1976年——1992年);第四阶段:市场经济(1992年——2001年);第五阶段:自2001年至今(现状)。论文以时间为线索,把我国大陆的中小学教师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力图实现三个目标:第一,描绘教师群体价值取向变化的基本轨迹;第二,揭示教师价值取向嬗变背后的社会结构及其内在心理基础;第三,总结教师价值取向变迁的历史规律与特点,以历史关照现实,为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提供相应的经验、教训与启示。论文在界定教师价值取向内涵的基础上,把教师价值取向的分析维度按其形成过程划分为三个部分,即:社会心态、价值追求与人格特征。社会心态是教师价值取向形成的基础和先导因素;价值追求是教师价值取向的目标与内在驱动力;人格特征是教师价值取向的最终表现形式。通过对价值取向的前提性研究,我们发现教师价值取向从来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是绝对稳定的,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它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制约,是社会与自我建构的结果。教师价值取向的形成不是简单地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的单一过程,诚然,国家的相关政策及其导向会对教师的价值取向形成上位的干涉,决定着它的基本范围与走势,但具体生活中的文化氛围,人际关系以及地位声望等对教师的价值取向同样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可以说,生活与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融入教师的价值观念,其最终样态既有纵向的、意识形态的影响,也有横向的环境渗透作用。前者要求研究要把握时代背景与一定时期的政策及价值导向问题,后者则要求研究应该对教师的内在生活要素进行具体、细致地观察与分析。因而我们在已有的关于教师价值取向研究的基础上,以主位的立场及其自身的特殊性为起点,在整体把握与教师群体密切相关的国家意识形态、相关政策、社会文化思潮等宏观背景的同时,也对教师生活境遇及其影响要素作出必要地分析。纵观新中国成立的60多年来,经过一系列的社会改造与整合,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基础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相应,教师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显着的变化,并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激情岁月里的无私奉献者;“政治挂帅”压迫下的被动革命者;改革开放年代里的知识传播者;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的谋生者和信息社会里的专业人。教师价值取向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变化、互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我们认为教师价值取向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需要辩证地看待:一方面,不能低估了社会变革与更新的复杂程度,要正视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其对教师价值取向所形成的制约;另一方面,杯水何妨救车薪,在直面困难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教师价值取向的独特性和能动性,看到由教师、由教育变革社会的希望所在,以点带面、聊胜于无,相信星星之火也可呈燎原之势。
陈雅[7](2016)在《中小学教师个体“我”的哲学之生活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绝非生活在真空之中,教育已经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教师在人类社会负担着普及文化、传承文明、创造知识的角色。教师是人类最古老的职业,自有人类,便有教育。文字的产生促进学校的萌芽,又催生了教师职业。有学校必有教师,教师职业是跟学校共始终的一种职业。教师的实践是教师作为社会分化出来专门从事教育学生的职业,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适应社会化过程,最终成为合格的社会人。教育存在由三要素构成: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活动。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一直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学术界对于教师“应然”的理论探讨不绝于耳,因此本文转换视角从教师生活出发,立足现实,运用教育叙事研究方法,通过与六位中小学一线教师对话的方式,在“我与你”的关系中重新审视中小学教师的日常工作,通过他们自我的阐述,尝试挖掘中小学教师个体“我”的哲学。本文采用访谈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教师个体“我”的哲学进行叙事研究,基于教育叙事研究范式出发,本文无意探讨普适性教师哲学而是重点寻求彰显教师个性的“我”的哲学。教育作为人类最为重要的实践活动之一,不同群体对教育都有自己的发言权,这就决定了人们对教育有着各自立场不同的理解,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其对教育的理解又带有自身专业性的思考。中小学教师个体的教师哲学是“我”的哲学,他们在哲学范畴的思考是基于个体的思考,他们用与日常相关的生活语言思考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中小学教师哲学是一种实践哲学。将教师哲学不局限于关于教育的普遍原理和方法论,选取六位中小学一线教师与之对话,由此了解不同学科、不同教育经验的教师,在他们的生活叙事与教育叙事中去理解他们自身的“我”的哲学。最后,文章通过讨论提出作为教师个体“我”的哲学,其存在相当普遍并且就教育实践而言,这种“我”的教育哲学起着更直接的作用,因为教师在不知不觉中会受到“我”的哲学的指引,以此去调节自己的教育行为。教师要有从哲学家的哲学到“我”的哲学的觉悟,成为栖息于教育界的诗人哲学家。教师个体“我”的哲学是一种实践的、反思的哲学。
张学敏[8](2016)在《傅雷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文中认为傅雷先生是我国当代着名的翻译家、文学家、教育家,与其杰出的文学成就一样,其教育思想特别是家庭教育思想,也闪耀着深邃、独特、真切、感人的光芒,成为当代中国教育思想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的思想启迪与价值启示作用。本文以文献法、历史研究法为主要方法,以《傅雷文集》、《傅雷自述》、《傅雷家书》等一手资料为文献资源,辅之以傅雷的人物传记和相关研究成果,对傅雷的家庭教育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客观的研究,对其曲折的心路历程、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及其实践运用作了梳理与阐述,并就其家庭教育的当代价值作了分析与讨论。本研究主体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家庭生长环境、时代背景、婚姻生活等方面梳理了傅雷的生命历程,旨在分析其家庭教育思想的历史境遇与背景;第二部分主要从“先为人、后为艺术家”的为人之道,“全而通、通而化”的为学之道,认真、严谨、艺术的为生之道三个方面考察并归纳了傅雷家庭教育思想的基本理念;第三部分论述了傅雷家庭教育思想的实践运用,重点分析了其成功的家庭教育方式和方法,包括书信、熏陶、及早施教、严格要求、平等对话、榜样示范、启发诱导等;第四部结合当前我国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傅雷家庭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与启示,主要包括:家庭教育需要家长为儿童营造健康积极的教育环境;家庭教育在爱的基点上应遵循严格要求与平等对话的协调统一;家庭教育应实现从“知识本位”向“人格本位”的转变;家庭教育应基于兴趣培养与综合素质实施专长教育;家庭教育应在了解孩子身心特点的基础上实施因材施教。
张文凤[9](2014)在《当代我国女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 ——基于女性主义教育学视角》文中指出目前,一些女大学生价值取向担心,主要是缺乏自我价值观、职业价值观不明确,审美价值观有失偏颇,婚姻观不正确四个方面。女大学生乐于“选秀、选美”,梦想“一夜之间飞上枝头变凤凰”;价值观是人的灵魂,是人生的动力和方向。错误的价值观可能会使女大学生做出危害自己甚至危害社会的行为,这样的后果让高校教育者必须反思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应该使大学生从内心接受并认同人自身的价值是靠本身的劳动所得或者创造的价值来体现,而不仅仅只是靠外在的物质来给自己的价值贴标签。高校所教授的价值观对学生是否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学生是否真正内化了这种价值观并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而上述现象恰恰反映出了当代大学生教育中价值观教育低效、无效与偏失的问题。正是价值观教育的软弱与无力没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得女大学生面对一点诱惑就表现出畸形的价值观。因此,研究高校女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迫在眉睫,女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价值观教育问题都值得我们进步探讨。女性主义教育观是用女性这个群体独特的视角来看待和审视教育问题,是一种区别于传统男性的角度,是一种独特的视角,把女性主义教育的观点与女大学生价值观结合起来,用女性主义教育的观点来研究女大学生的价值观问题,借鉴女性主义教育观的某些观点,这样既可以促进女大学生价值观的有效性,同时也能够弥补现有的教育理念在研究广度和深度上存在的不足,而且还可以提高现有价值观研究的理论价值。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对女性主义关于教育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主要有目的观,课程设置观和师生观。第二,探究当前女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及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有理念转变滞后,忽视女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目标重视集体主义,忽视女大学生自我价值;内容流于“高、大、空”,忽视女大学生的特质;方法重视理论灌输,忽视实践环节;第三,从女性主义教育视角分析影响女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效果不佳的原因,主要从学校、社会和个人三方面因素分析。第四,结合女性主义视角提出女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引进女性主义教育观念;明确女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目标;有针对性地把握女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内容;采用女性主义教学法;优化女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校园文化环境。
陈玉华[10](2009)在《教师生活状态 ——一位中部乡镇中学女教师的个案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一位乡镇中学女教师为个案,使用调查、访谈、文献等研究方法,走进并跟踪这位教师的经济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和社区生活,从而勾勒出乡镇教师生活状态的本真面目。研究发现:一、乡镇中学教师的经济生活在温饱与小康间角逐。教师除基本工资外,还积极利用自身、家庭和社会资源拓展收入渠道和节约各种生活成本。二、乡镇中学教师的职业生活在负重中重复。一方面教师在不规范的学校管理和超负荷的工作量下不堪负重,另一方面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遵循的教育理念、教育过程、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多年基本不变。三、乡镇中学教师的家庭生活在多重角色转化中提高自身地位,作为女老师,爱是家庭生活的主题。四、伴随信息化推进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特别是以经济为取向的价值判断的流行,教师社区地位已从知识人变成大众中的生活者。五、教师生活状态的各个方面之间相互依存与影响。教师经济生活深刻影响并综合体现其他生活状态。
二、从择偶标准反思教育目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择偶标准反思教育目的(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新生代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及实践变迁 ——基于云南X苗寨的个案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综述 |
五、研究内容及技术路径 |
六、理论基础与方法 |
七、研究的优势及相关问题阐释 |
第一章 鸣鹫镇X村的村落文化背景 |
第一节 鸣鹫镇X村概况 |
一、地理环境及人口 |
二、经济及文化教育现状 |
三、婚姻及家庭 |
第二节 苗族家庭的民族文化传统教育 |
一、民族语言教育 |
二、风俗习惯教育 |
三、优良传统道德教育 |
四、生产及生活技能教育 |
第二章 新生代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 |
第一节 新生代父母有关生育及婚恋的观念 |
一、生育观 |
二、子女婚恋观 |
第二节 新生代父母的家庭教育观调查分析 |
一、家庭教育的目的 |
二、家庭教育的任务 |
三、家庭教育的内容 |
四、学校教育观 |
第三章 新生代父母的家庭教育实践 |
第一节 X苗寨家庭教育实践的变迁 |
一、新生代父母的父辈家庭教育实践描摹 |
二、新生代父母的家庭教育实践变迁 |
第二节 在场新生代父母的家庭教育实践分析 |
一、杨林老师夫妇的家庭养育刻画 |
二、其他在场新生代父母的家庭教育实践 |
第三节 离场新生代父母的家庭教育实践分析 |
一、养与育分离,劳动教育缺失 |
二、学业放逐 |
三、生命安全危机 |
四、大众传媒教育失控 |
五、苗寨留守青少年早恋现象凸显 |
第四节 新生代父母的家校教育合作现状分析 |
一、有力的学校家校合育行动 |
二、两极化的新生代父母家校合育实践 |
第四章 新生代父母的家庭教育模式、成因及影响 |
第一节 新生代父母的家庭教育模式 |
一、新生代父母家庭教育观念的变迁 |
二、在场与离场的新生代父母家庭教育实践分化 |
三、家庭教育实践与家庭教育观念的呼应及冲突 |
四、家庭民族文化传统的“代内传承”和“代际断裂 |
第二节 影响新生代父母的家庭教育模式因素分析 |
一、新生代家庭经济的脆弱性 |
二、新生代父母文化水平偏低 |
三、民族文化教育活动缺场 |
四、官方和社会力量的缺位 |
第三节 新生代父母家庭教育模式的影响 |
一、积极影响 |
二、消极影响 |
第五章 建议和反思 |
第一节 研究建议 |
一、“社区+家庭”的自我拯救路线 |
二、民族村寨乡村学校的民族教育路线 |
三、“官方+社会”治理路线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一、研究者的反思 |
二、研究内容的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农村新生代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及实践研究访谈提纲(新生代父母版) |
附录二: 农村新生代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及实践研究访谈提纲(村干部版) |
附录三: 农村少数民族新生代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及实践研究调查问卷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性别视角下贵州农村妇女婚育观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1 导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性别视角 |
1.3.2 农村妇女 |
1.3.3 婚育观 |
1.4 研究设计 |
1.4.1 调查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指标体系的界定与建立 |
1.4.4 研究框架 |
1.4.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1.3 文献述评 |
2.2 相关理论 |
2.2.1 社会性别理论 |
2.2.2 婚姻梯度理论 |
2.2.3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
3 贵州农村妇女婚育观现状调查结果 |
3.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3.1.1 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
3.1.2 问卷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3.2 贵州农村妇女婚姻观 |
3.2.1 择偶态度 |
3.2.2 择偶标准 |
3.2.3 择偶方式 |
3.2.4 婚姻态度 |
3.3 贵州农村妇女生育观 |
3.3.1 生育年龄 |
3.3.2 生育意愿 |
3.3.3 生育目的 |
3.3.4 性别偏好 |
3.4 贵州农村妇女养育观 |
3.4.1 养育态度 |
3.4.2 养育方式 |
3.5 小结 |
4 贵州农村妇女婚育观影响因素分析 |
4.1 个人层面 |
4.1.1 经济水平 |
4.1.2 文化程度 |
4.1.3 角色适应 |
4.1.4 性别意识 |
4.2 家庭层面 |
4.2.1 家庭结构 |
4.2.2 家庭地位 |
4.3 社会层面 |
4.3.1 同辈群体 |
4.3.2 社区文化 |
4.3.3 社会传媒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充分利用农村经济增长点,均衡提高经济水平 |
5.2.2 加强婚姻法的学习,呼吁家庭教育立法 |
5.2.3 优化农村文化环境,提高整体文化水平 |
5.2.4 开展社会性别教育,提高社会性别意识 |
5.2.5 正确发挥社会传媒的导向作用 |
5.3 反思 |
5.3.1 不足 |
5.3.2 进一步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
附录二 |
(3)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个体自我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问题缘起 |
(一)社会转型期个体自我认同危机现象突显 |
(二)自我认同所蕴含的社会内容具有两面性 |
(三)理性的自我认同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引导 |
二、研究现状 |
(一)自我认同理论研究评述 |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自我认同交叉研究述评 |
(三)自我认同的实证研究述评 |
(四)研究尝试 |
三、逻辑结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个体自我认同的基本问题 |
一、认同的内涵及其向度 |
(一)认同的内涵 |
(二)认同的向度: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 |
(三)个体自我认同与“极端个人主义”有本质差别 |
二、个体自我认同的基本内涵 |
(一)不同视野中的自我认同概念界说 |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认同概念界定 |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认同内涵解析 |
三、个体自我认同的主要特征 |
(一)自我认知的内在性 |
(二)由自我出发经社会影响回归自我的提升过程 |
(三)以获得理性自信和思想觉悟为目的 |
(四)借助诸多社会内容才能实现 |
四、自我认同对个体成长成才的意义 |
(一)安身:通过自我反思获得本体安全 |
(二)立命:社会互动中确证自我归属 |
(三)铸魂:构建独特的自我精神世界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认同理论探索 |
一、个体自我认同及其培育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的自我认同观 |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个体互构”整合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
(四)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
二、自我认同及其培育的文化根源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自我认同思想 |
(二)近现代自我认同思想的交汇与转折 |
三、西方自我认同培育的思想资源 |
(一)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自我观念的萌芽 |
(二)近现代个体认同思想的嬗变与转向 |
四、思想政治教育与个体自我认同的关系 |
(一)自我认同的形成发展以个体思想品德的转变为前提 |
(二)个体自我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 |
(三)个体自我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支点和切入点 |
(四)思想政治教育集中体现了自我认同的本质要求 |
(五)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自我认同的重要途径 |
第三章 个体自我认同及其培育的实证考察 |
一、个体自我认同的操作性定义与模型建构 |
(一)自我认同的操作性定义 |
(二)自我认同的指标体系 |
(三)自我认同的关系模型 |
二、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发展状况和影响因素 |
(一)青少年自我认同量表的编制 |
(二)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发展趋势与差异分析 |
(三)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青少年自我认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青少年参与公益活动及榜样作用 |
(二)大学生自我特质认同状况 |
(三)青少年多元价值观认同的调查 |
(四)未成年人偏差行为调查 |
第四章 培育个体自我认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路 |
一、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自我认同的作用机制 |
(一)“文化-自我生成”的社会机制 |
(二)自主建构和外在制约的实践机制 |
(三)反思与创造的内生机制 |
二、培育个体自我认同的基本原则 |
(一)实践性原则 |
(二)以人为本原则 |
(三)关系和谐原则 |
(四)系统性建构原则 |
三、培育个体自我认同的社会路径 |
(一)用社会主流文化引领个人价值取向 |
(二)用良好的社会习惯塑造个体道德信仰 |
(三)用独特精神世界提升自我思想觉悟 |
四、培育个体自我认同的具体策略 |
(一)社会关系中认识真实的自我 |
(二)积极的情感体验中调控自我 |
(三)坚守科学理性的“人生坐标系” |
(四)社会实践中成就理想自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城镇化化背景下乡村学校变迁的案例研究 ——以L村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儿时的教育经历引发的思索 |
(二)“撤点并校”和城镇化对乡村教育冲击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方案的设计 |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L村村小 |
(二)研究现场的进入 |
(三)研究过程 |
(四)研究方法 |
四、文献综述及评价 |
(一)文献综述 |
(二)对既有研究的反思 |
第二章 城镇化进程中的L村 |
一、L村的地理环境 |
二、L村的经济背景 |
(一)传统的土地产出 |
(二)村内工厂的出现 |
三、L村的生活环境 |
(一)大操大办的婚礼 |
(二)家庭主要收入不再依赖土地 |
(三)家庭生活中从家长权威到孩子中心 |
(四)教育观念的转变 |
小结 |
第三章 变迁中的L村学校 |
一、初建 |
二、繁荣 |
三、衰落和合并 |
小结:逐渐消失的乡村学校 |
第四章 乡村学校的现实图景呈现 |
一、教学点情形分析 |
(一)制度之外的教学点空间 |
(二)外在的失谐 |
二、合并学校的现实素描 |
(一)教师:哪里需要哪里去 |
(二)摊派的教研活动 |
(三)学生的守候者 |
三、失去学校的乡村 |
(一)学校教学资源的浪费 |
(二)乡村社会承担的教育代价 |
(三)传统乡村文化的断裂 |
第五章 乡村教育各方面的博弈 |
一、家庭:对乡村情感的弱化及学龄儿童的减少 |
(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与学龄儿童的减少 |
(二)择校风潮下乡村学校生源流失 |
(三)以家庭为单位的城市迁移 |
二、学校:心有余而力不足 |
(一)乡村教师的城市情结 |
(二)统一的教师招聘考试造成的师资的弱化 |
(三)中年教师的逃离 |
(四)管理的混乱 |
三、学生:厌学的滋生 |
(一)理想的缺失 |
(二)外界的诱惑 |
四、村干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
五、管理体系:“以县为主”的管理模式对乡村学校的影响 |
(一)权力集中之下学校的被动局面 |
(二)整齐划一的教育经费 |
六、外部竞争:私立学校的繁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5)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偶像崇拜心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概述 |
2.1 偶像的概念界定 |
2.2 偶像与榜样的区分界定 |
2.3 崇拜与偶像崇拜 |
2.4 偶像崇拜心理的理论依据 |
第3章 高校大学生偶像崇拜心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研究 |
3.1 大学生偶像崇拜心理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
3.1.1 偶像崇拜心理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教育的目标 |
3.1.2 偶像崇拜心理为高校大学生情感满足提供了途径 |
3.1.3 偶像崇拜心理能够提高个人技能,实现自我发展 |
3.2 大学生偶像崇拜心理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引导 |
3.2.1 大学生偶像崇拜心理具有特殊性 |
3.2.2 大学生偶像崇拜心理具有极端性 |
第4章 高校大学生偶像崇拜心理状况调查结果及分析 |
4.1 调查工具 |
4.2 调查过程 |
4.3 高校大学生偶像崇拜心理现象的调查结果及问题分析 |
4.3.1 高校大学生偶像崇拜对象类型的选择 |
4.3.2 高校大学生偶像崇拜的时间长度 |
4.3.3 高校大学生偶像崇拜的原因 |
4.3.4 高校大学生偶像崇拜的影响 |
4.3.5 高校大学生偶像崇拜的程度 |
4.3.6 高校大学生对偶像崇拜心理现象的认知 |
4.4 高校大学生偶像崇拜心理的现状分析 |
4.4.1 高校大学生偶像崇拜心理的特点 |
4.4.2 高校大学生崇拜偶像心理的正负向效应 |
第5章 高校大学生偶像崇拜心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对策 |
5.1 营造有利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 |
5.1.1 以先进文化理念推动社会进步 |
5.1.2 重视偶像的精神内涵培养 |
5.1.3 增强大众传媒的公信力,宣传引导与监督并重 |
5.2 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偶像崇拜的主导作用 |
5.2.1 正确认识高校大学生偶像崇拜心理 |
5.2.2 创新榜样教育方法,培养多元认同意识 |
5.3 重视家庭教育在偶像崇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指导作用 |
5.3.1 形成偶像崇拜教育的家庭理念 |
5.3.2 文化教育与情感关怀并重 |
5.4 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认知与反思教育 |
5.4.1 群体活动中保持清醒认知,坚持自我底线 |
5.4.2 内化外在教育,提升自我修养 |
结论 |
附录Ⅰ 高校大学生偶像崇拜心理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6)建国以来教师价值取向的历史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价值取向及其一般问题研究 |
(二)教师价值取向的相关研究 |
(三)对教师价值取向相关研究的评价与反思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教师价值取向的性质与特点 |
一、价值取向释义 |
(一)价值取向的内涵 |
(二)价值取向的层次与类型 |
(三)价值取向的形成基础与关系向度 |
二、教师价值取向的特点与影响 |
(一)教师价值取向的特点 |
(二)教师价值取向的影响 |
三、教师价值取向的分析维度 |
(一)教师价值取向的研究维度 |
(二)教师价值取向的结构分析 |
第二章 激情岁月里的奉献者 |
一、新旧交替中的人民教师 |
(一)教师职业的社会定位 |
(二)人民教师的历史特点与思想改造 |
二、人民教师的奉献取向 |
(一)感恩与满足 |
(二)人民教师为人民 |
(三)理想主义的人格特征 |
三、人民教师的思想形塑 |
第三章 极端年代中的被动革命者 |
一、高度政治化的教师生活 |
(一)日常生活的政治化 |
(二)教育的革命形势 |
(三)中小学教师的革命经历 |
二、教师的被动革命取向 |
(一)求稳怕乱的社会心态 |
(二)革命化的价值追求 |
(三)自我压缩的人格倾向 |
三、革命认同的构建及其反思 |
(一)全面政治化带来的焦虑 |
(二)革命认同异化的反思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年代里的知识传播者 |
一、现代化进程中人民教师的成长环境 |
(一)改革开放之初的思想解放 |
(二)政治调整时期的教育政策变动 |
(三)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恢复与发展 |
二、知识型教师的工具取向 |
(一)希望的田野 |
(二)照亮求知路的红烛 |
(三)既成人也为己 |
三、教师职业的红色传统 |
(一)红烛精神的代际传承 |
(二)身份的力量 |
第五章 市场经济冲击下的谋生者 |
一、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生活与教育 |
(一)市场经济与日常生活 |
(二)教育事业的定位与发展 |
二、教师的谋生取向 |
(一)教师忧道亦忧贫 |
(二)世俗化的价值追求 |
(三)橡皮化的人格特征 |
三、由教师流失现象引发的精神困惑 |
第六章 信息化社会中的专业技术者 |
一、数字经济时代的变革与挑战 |
(一)数字化的生存方式 |
(二)教育的信息化建设 |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化 |
二、技术型教师的有用崇拜 |
(一)宽容却寥寂的社会心态 |
(二)崇高而务实的价值追求 |
(三)限定性质的专业精神 |
(四)主动适应的人格特点 |
三、教师实用化取向的现实归因 |
(一)实用理性的传统与现实 |
(二)管理制度的功利导向 |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平面化倾向 |
第七章 社会变迁中的教师价值取向 |
一、教师价值取向的历史流变 |
(一)教师价值取向的代际归属 |
(二)教师价值取向历史变迁的特点 |
(三)教师价值取向与社会变迁的内在关系 |
二、教师价值取向变迁的启示与思考 |
(一)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离不开稳健的社会环境 |
(二)教师队伍的价值观建设要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 |
(三)培育教师积极的价值取向需要以几对合理关系为依托 |
三、教师价值取向的现实观照 |
(一)价值多元与教师职业核心价值的建构 |
(二)价值冲突与教师价值取向支持系统的培植 |
(三)价值危机与教师价值坚守 |
结束语 经由教师改进社会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一 |
附录 二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后记 |
(7)中小学教师个体“我”的哲学之生活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教育生活叙事——种经验的理论方式 |
二、访谈调查法 |
三、文献研究法 |
第二章 教师,实践哲学家 |
第一节 教师的实践智慧 |
第二节 教育叙事研究 |
一、老师,您的高雅击中了我的灵魂 |
二、我命运中的老师 |
三、偶然与必然的人生命运 |
四、我的“学士后”导师 |
五、教师在学校的另外磨难 |
六、教育要改变思维 |
七、老师的思维挣扎 |
八、中小学教师是不是知识分子 |
九、哦,船长,我的船长! |
十、既当老师,又当哲学家 |
十一、教师没有形成社会的一个政治气候 |
第三节 教师,实践哲学家之评析 |
第三章 “失乐园”——迷失的教师 |
第一节 重塑“教师精神”的乐园 |
第二节 教育叙事研究 |
一、超然于“传道授业解惑”的奉献和钻研精神 |
二、教师身处学校的围墙 |
三、中小学教师是不是知识分子 |
四、学校工厂流水线上熟练的“教书匠” |
五、教育的受众指向人 |
六、性别取向下男女教师的困境 |
七、教师的自我期许与尊严和责任 |
八、中小学教师的功与过 |
九、职业化趋向下的教师归于何处 |
第三节 “失乐园”——迷失的教师之评析 |
第四章 教育者的灵魂 |
第一节 灵魂的可被感知性 |
第二节 教育叙事研究 |
一、做一名有灵魂的教师 |
二、学生改变了教师而非教师改变了学生 |
三、个体作为教师所处的教育大环境的变化 |
四、教育学的核心——人是向善的及可教育的 |
五、教师与社会的对视视角 |
六、农民工子女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受教育的潜在价值 |
七、以完整的人的视角还原教师的业余生活 |
八、教师职业化与教师专业化 |
九、“存在即合理”? |
十、教育哲学观 |
第三节 教育者的灵魂之评析 |
第五章 被压迫者的教育学 |
第一节 教师的个性化发展 |
第二节 教育叙事研究 |
一、师范教育体系下的新教师 |
二、师范课程设置的深与浅 |
三、“我就是我”的教师精神 |
四、中小学教师是不是知识分子 |
五、工业文明时代的师生关系 |
六、社会对教师的刻板印象 |
七、新教师的新鲜和老教师的经验 |
八、我的“教师教育” |
九、薄弱学校之殇 |
十、教师的强迫和强迫的教师 |
第三节 被压迫者的教育学之评析 |
第六章 教师的觉醒 |
第一节 返乡的陌生人 |
第二节 教育叙事研究 |
一、教育的每况愈下与教师职业的式微 |
二、适可为止——论教育技术多媒体的“滥用” |
三、教师专业发展未能阻止教师素质的退化 |
四、教师不再为了下一代献身教育事业 |
五、教师的社会关系 |
六、学生接受教育需要服从,服从意味着灵魂的庄重 |
七、教师的觉醒 |
第三节 教师的觉醒之评析 |
第七章 知识与做人 |
第一节 设法成为人 |
第二节 教育叙事研究 |
一、教师个体身处负面的教育环境 |
二、“教书育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
三、残缺的教育与分裂的教师 |
四、学识不如知识、知识不如做事、做事不如做人 |
五、教育的本质指向政治 |
六、“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教师个体坚守的做人底线 |
七、教育的每况愈下——“知识与做人”的分离 |
第三节 知识与做人之评析 |
第八章 讨论 |
一、被“遗忘”的教师个体哲学 |
二、教师个体哲学何去何从?——栖息于教育界的教师诗人哲学 |
三、教师个体哲学的特征 |
四、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傅雷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傅雷的家庭教育思想对改善当下家庭教育的成效具有重要意义 |
2.当前家庭教育的诸多现实困境需要予以深度反思 |
3.关于傅雷家庭教育思想的系统梳理与分析尚显单薄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关于傅雷家庭教育思想的相关文献综述 |
1.关于傅雷家庭教育思想的原始文献 |
2.傅雷友人及后人对傅雷人生记述、撰写的相关文献 |
3.对傅雷及《傅雷家书》的多视域探讨 |
4.对傅雷教育思想与家庭教育思想的研究概况 |
(四)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历史研究法 |
(五)研究思路 |
一、傅雷曲折的生命历程及独特的思想个性 |
(一)严苛的家庭教育环境:母亲对傅雷教育方式的深刻影响 |
1.坚定的主见和长远的眼光为傅雷营造了良好的教育氛围 |
2.严苛的教养方式对傅雷性格的养成具有决定作用 |
3.傅母鲜明的性格和为人处世的态度对傅雷的成长影响甚大 |
(二)动荡年代的坎坷人生: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 |
1.少年时的顽劣与叛逆不羁 |
2.迈向成年之后思想的觉醒 |
3.游子归来后的浮沉 |
(三)伉俪相助:妻子朱梅馥的包容与帮助 |
二、傅雷家庭教育思想的基本理念 |
(一)为人之道——“先为人、次为艺术家”的教育理念 |
1.赤子之心“怀”天下——忠于祖国,诚于艺术 |
2.修身养性“平”天下——全面提升自身修养 |
(二)为学之道——“全而通,通则化”的学习理念 |
1.学习须遵循全面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统一的原则 |
2.学习要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以达臻“通则化”的境界 |
3.学习应当具备端正的态度——诚心、恒心缺一不可 |
(三)为生之道——严谨有序的生活艺术 |
1.情感婚恋教育 |
2.生活习惯教育 |
3.生活态度教育 |
三、傅雷家庭教育思想的实践运用 |
(一)傅雷家庭教育实践的基本方式 |
1.鸿雁传书,寓意深重——书信教育 |
2.无声润物,耳濡目染——熏陶感染 |
(二)傅雷家庭教育实践的主要方法 |
1.及早施教,严格要求 |
2.爱心涌动,平等对话 |
3.以身作则,榜样示范 |
4.启发诱导,循循善诱 |
四、傅雷家庭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家长应为儿童的成长营造健康积极的教育环境 |
1.父母对于子女教育应具有责任感 |
2.父母应提升自身的教育素养 |
3.父母应把理智的爱和合理的期待结合起来 |
4.父母应建立严谨有序的家庭生活方式 |
(二)家庭教育应在爱的基点上遵循严格要求与平等对话的协调统一 |
1.家庭教育应以“爱”为基点 |
2.家庭教育应遵循“严格要求”与“平等对话”的统一 |
(三)家庭教育应实现从“知识本位”向“人格本位”的转变 |
1.把儿童的道德教育置于一切教育的首位 |
2.突破“小我”的局限,着眼于更高的价值与追求 |
3.家长应成为儿童成长的榜样 |
(四)家庭教育应基于兴趣培养与综合素质实施专长教育 |
1.专长教育应以培养孩子的兴趣和意愿为出发点 |
2.家长应客观地评价和对待孩子的天赋和潜能 |
3.专长教育应建立在全面教育的基础之上 |
(五)家庭教育应在了解孩子身心特点的基础上实现因材施教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当代我国女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 ——基于女性主义教育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女性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女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
第一节 女性主义教育思想 |
一、女性主义的教育目的 |
二、女性主义的课程设置 |
三、女性主义的师生关系 |
第二节 女性主义教育思想对女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
第二章 当代我国女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价值观教育理念忽视女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
一、价值观教育理念保守 |
二、女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重视 |
第二节 价值观教育目标忽视女大学生个体发展 |
第三节 价值观教育内容不适应女大学生特质 |
一、女性特点受到重视不够 |
二、女性发展需求针对性不强 |
三、与女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不符 |
第四节 价值观教育方法重视理论灌输 |
第三章 女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学校因素 |
一、教师的工作能力有待提高 |
二、价值观教育环境无性别差异 |
第二节 社会因素 |
一、传统性别文化的渗透 |
二、大众传媒的消极蔓延 |
三、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
第三节 自我因素 |
第四章 女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策略 |
第一节 引进女性主义教育观念 |
第二节 提高教育主体的素养 |
第三节 有针对性地把握女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内容 |
一、自我意识教育 |
二、纳入女性经验 |
第四节 引入女性主义教学法 |
一、差异教学法 |
二、批评与思考教学法 |
三、情境与体验教学法 |
四、故事与对话教学法 |
第五节 优化女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校园文化环境 |
一、营造适合女性发展的校园文化环境 |
二、营造平等的文化氛围 |
三、举办丰富多彩的女性文化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教师生活状态 ——一位中部乡镇中学女教师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第一章 教师生活状态的研究基础与本研究的研究框架 |
第一节 国内外对教师生活状态的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确定:质的研究意蕴 |
第三节 研究过程与研究者反思 |
第四节 研究框架与论文思路 |
第二章 Y中学及合作老师的基本情况 |
第一节 Y中学发展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合作教师基本情况 |
第三章 乡镇中学教师的生活状态 |
第一节 在温饱与小康间角逐:教师的经济生活 |
第二节 在负重中重复:教师的职业生活 |
第三节 “变脸”中的爱:教师的家庭生活 |
第四节 大众中的生活者:教师的社区生活 |
第四章 分析与反思 |
第一节 对于研究本身的反思 |
第二节 对于教师生活状态的反思 |
第三节 研究中的不足及有待深化的问题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从择偶标准反思教育目的(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新生代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及实践变迁 ——基于云南X苗寨的个案调查[D]. 古朝明.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2]性别视角下贵州农村妇女婚育观现状研究[D]. 胡龙会. 贵州大学, 2019(12)
- [3]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个体自我认同研究[D]. 董平.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4]城镇化化背景下乡村学校变迁的案例研究 ——以L村小学为例[D]. 刘阳春. 青岛大学, 2018(01)
- [5]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偶像崇拜心理研究[D]. 蔺娜.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8(05)
- [6]建国以来教师价值取向的历史变迁[D]. 于翠翠.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2)
- [7]中小学教师个体“我”的哲学之生活叙事研究[D]. 陈雅.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 [8]傅雷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张学敏. 曲阜师范大学, 2016(02)
- [9]当代我国女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 ——基于女性主义教育学视角[D]. 张文凤.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10]教师生活状态 ——一位中部乡镇中学女教师的个案研究[D]. 陈玉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