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洲主要产油国的油气勘探法律法规(下)(论文文献综述)
李燕玉[1](2020)在《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推进措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资源形势的不断变化,世界各国围绕着全球资源控制权进行着激烈博弈,部分国家则制定实施了相应的海外资源开发战略。战后,日本为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国际资源供求形势的不断变化,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海外资源开发战略及配套措施体系,在高效开发利用海外资源的过程中成效显着。在政府、独立行政法人机构、企业三方组成的良性互动机制下,日本政府主导的海外资源开发支援体系发挥着对内稳定资源供给、保证资源安全,对外增强日本资源开发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积极影响,这对于中国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制定及实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近年来,中国资源开发国际合作范围不断扩大,从最初以石油、天然气为主,逐步扩展到了煤炭、电力、风能、生物质燃料、核能、能源科技等领域,合作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同时,也面临着西方国家恶意狙击、资源民族主义影响以及国际资源市场剧烈波动的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了特点鲜明、成效显着的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推进措施作为研究对象,以国际投资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资源外交理论、国际地缘政治理论为支撑,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背景、特征、实施过程及体系构成,重点研究了日本实施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组织、经济、外交、技术等措施,并通过评价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措施的成效,总结其经验,并对我国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采用史论结合的方法,简要回顾了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形成历程,系统梳理了日本海外资源开发现状及战略体系实施现状,分析得出,日本获取海外资源的形式从单纯购买,逐渐转变为融资开发、合作开发及自主开发,且自主开发比率在不断上升,在战略布局上通过几十年的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推动和政策演变,已经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海外资源布局,其海外资源的开发和并购遍布世界各大洲。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体系经过形成、确立、完善阶段,目前已形成扶持领域全面无缝隙、扶持力度强;政府引领、行政法人协调、企业组织实施,三驾马车齐头并进;资源外交全方位的战略体系特点。(2)重点探讨了日本实施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推进措施,分析得出,作为组织措施,具体包括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加强各参与机构的内部协作;作为经济措施,具体包括实施海外资源基地补贴政策、建立海外资源风险勘查补助金制度等财政援助措施,投融资、债务担保等金融援助措施,实施备用金制度、税费特别扣减制度、税收抵免制度、资源开发亏损准备金制度等税收援助措施,以及设立资源能源综合保险、海外投资保险等保险援助措施;作为外交措施,包括推行综合性、多层次性资源外交策略,实施发挥技术、产业优势的资源外交策略,以及积极参与各类国际组织加强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合作;作为技术措施,包括针对不同资源改良和提高开发技术,对资源开发作业现场进行技术援助,实施技术支持与咨询及技术人才培养,向资源国提供技术援助,以及大力支持环保技术的开发和应用。(3)采用定量分析方法,理性评估了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推进措施的成效,研究证明,推进措施的有效实施拓宽了海外资源开发范围、提升了资源自主开发比率、增加了企业参与海外资源开发项目与权益。在提高资源开发效率方面,基于DEA数据包络分析法,得出的结果是,在总效率分析上,1995、2005、2012这三个年份效率最高,此外,从2013年到2018年也体现出规模报酬递增,说明资源产出的增加比例是大于政府的投入增加比例,即政府的政策措施达到了提高资源开发效率的效果,从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中也可以发现除了2016年之外,其它年份都表现出较高水平。(4)借鉴日本海外资源战略推进措施的经验教训,结合中国海外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层面、行业层面、企业层面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推进措施建议。建立一套包括政府、独立行政法人机构、企业三方有效联动的海外资源开发国际化战略体系,以政府牵头做好开发前期合作关系的确立,做好人力资本、技术安全、基础设施服务等方面的政策保障;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海外资源开发活动,出台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除产业链上的行政垄断现象,加速市场化改革进程;提高资源开发企业的公关能力建设,加强与资源国的深度合作,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资,做好长期、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
张丹桐[2](2020)在《跨国石油企业经营策略的选择与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石油行业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经营策略选择不当导致中国石油企业整体面临“大而不强”的困境。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聚焦于跨国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为优化中国石油企业海外经营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基本分析思路。本文针对跨国石油企业经营策略的选择与评价问题,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取得以下主要成果和认识:1.融合内部化理论、折衷理论和FSA/CSA理论等,构建了跨国企业经营策略的整体分析框架。阐明了企业经营策略作为内部化决策的理论内涵,研究指出决定这些内部化决策的根本因素是企业在特定情境下拥有的内部化优势,而内部化优势的差异是由企业所有权优势和母国/东道国区位优势这两个外生变量共同作用产生的。2.根据国际石油行业的具体产业特征,有针对性地构建了跨国石油企业经营策略的选择与评价模型。进一步阐述了影响跨国石油企业直接投资的两大主要影响因素:所有权优势因素和区位优势因素。深入探讨了跨国石油企业在投资区位、进入模式、合作模式和扩张策略等四项经营策略上面临的主要选择类型、影响机制和这些选择可能带来的绩效影响。3.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24家跨国石油企业268个海外子公司的实践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1)企业经营策略的选择受到所有权优势与区位优势的差异化影响。其中,投资区位和进入模式的选择仅与所有权优势存在显着相关关系;合作模式的选择与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及进入模式均存在显着相关关系;扩张策略的选择则受到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共同影响。(2)经营策略选择对企业绩效存在差异化影响。其中,投资区位和扩张策略的选择对企业绩效存在显着影响;进入模式与合作模式的选择与企业绩效不存在显着相关关系。4.研究总结了特定情境下跨国石油企业的经营策略组合,为跨国石油企业整体策略提供决策依据。其中,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二者均高时采取积极扩张策略;所有权优势低而区位优势高时采取学习跟随策略;所有权优势高而区位优势低时采取风险控制策略;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均低时采取收缩撤资策略。
林梦[3](2019)在《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综合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洲是我国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和对外投资目的区域,在中非石油合作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模式,并且推动中非石油合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近年来,国际能源格局不断调整,发达国家对非洲石油合作战略布局逐步加强,非洲国家对石油合作监管更趋严格,对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提出了诸多挑战,深入开展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综合评价研究,对准确把握非洲国家石油投资合作发展环境,推广“一体化”经营合作发展模式,持续发挥“一体化”经营合作优势推动中非石油合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的影响因素,从资源禀赋、合作基础、外向型经济依存度、双边合作机制、监管环境和合作风险等6个方面21个指标构建了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相关模型分析得出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埃及、埃塞俄比亚、莫桑比克、坦桑尼亚等国排名靠前,为优先开展“一体化”经营合作的目的国。同时,对排名靠后的国家可以根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对评价结果负面影响较大的评价指标进行深入分析,找准合作经营的重点阻力点,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两国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此外,在国家层面,应从加强顶层设计、促进政策协同、推动多双边协定商签、促进经贸合作园区发展、加强舆论宣传和企业海外行为规范等角度提供政策保障,在企业层面,应从完善“一体化”发展模式、提升“一体化”经营管理水平、积极提高海外经营透明度、强化合规管理等方面促进“一体化”经营合作模式的逐步完善,为中非石油合作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一是将“一体化”相关理论引入中非石油能源合作研究领域;二是构建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评价指标体系,为推动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提供投资环境分析工具;三是提出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发展路径及保障体系。
邱坤,刘绪康[4](2019)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非洲油气合作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于2017年、2018年相继成为全球最大原油、天然气进口国,2018年,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为70.9%、45.3%,油气供给已成为影响我国能源安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非洲地区油气资源丰富,能源政策相对开放,开发成本较为低廉,是中国原油进口的第二大来源地,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独特的地缘、政治、经济条件,加之中非良好的合作基础和经济互补性,中非油气合作拥有广阔的前景。但"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也面临政局动荡、资金不足、产量递减等问题。建议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引导,从国家层面推动制定中非油气合作的政策与机制,加强投资环境风险评估,发挥合作资金保障优势,重视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与非洲的油气合作。
马璐璐[5](2018)在《赤道几内亚油气资源开发现状及问题研究》文中指出赤道几内亚是一个位于非洲最大的产油区几内亚湾的小型开放型富油国,撒哈拉以南非洲第三大产油国和第四大液化天然气生产国,也是中国非洲地区第六大进口原油来源地。出于地理上的天然优势,赤道几内亚拥有广泛而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藏储,并且较同一地区的其他非洲国家而言,还拥有稳定的国内政治环境和高度的市场开放性。但是,在长达几十年的开发历史过程中,出于多方面的原因,赤道几内亚油气资源开发产生了多种问题,整个国家已经进入生产阶段的油田均被美国油气公司控制,而赤道几内亚政府也非常乐意与美国公司合作;其次,由于巨大的石油利益,政府腐败问题以及油气行业非透明的运营模式一直被国际诟病;再次,过度依赖石油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也给赤道几内亚带来了经济结构单一、就业率低下、产业结构不均衡等问题。中国自2006年进入赤道几内亚油气领域参与勘探开发,2014年终获有价值钻口。中国在赤道几内亚油气资源开发具有美国进口能源结构改善、赤道几内亚经济多元化发展等优势所在,但同时也要面对美国在赤道几内亚巨大的利益优势和海上油气勘探技术较落后的挑战。本文对赤道几内亚油气行业现状、优势及存在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并分析中国在赤道几内亚油气领域的优势与挑战,希望对中国和其他小型资源富集国家的资源合作开发具有借鉴作用。
杨海恩[6](2013)在《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文中指出石油是发展经济必不可少的战略性资源,具有政治、经济等多种属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石油的需求量愈来愈大,石油对外依存度日益提高。如何在复杂的国际经济政治背景下,实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充分利用全球石油资源,保障国内石油供应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需要持续深入研究的课题。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急剧增加,依存度还会进一步提高。日益尖锐的石油供需矛盾,是中国石油企业实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的内在驱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持续推进,国际话语权逐渐增加,同时国家安全战略要求提升,要求中国石油企业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中国石油企业经过改革开发以来的不断改革与发展,核心竞争力逐年提升,已经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开了头,但仍处于起步阶段,与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还不适应。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如火如荼,为中国石油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客观环境,作为大国的石油产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及大生产,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需要。中国石油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于世界经济、国家经济及企业自身都有重要的意义。发达国家及与中国类似的其他发展中国家从全球范围获取石油资源的实践及各大跨国石油公司的国际化经营历程及发展战略,都有助于我国制定和实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和措施。我国石油企业实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已有十几年的时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取得了不少成就,但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也屡遇困境。因此,我国石油企业需要进行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分析,以更清楚地找准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和具体措施。石油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中面临资源、经济和政治等多种风险,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选择油气资源丰富、勘探开发成本低廉、政治上相对稳定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投资,参与国际油气资源再分配。中国石油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要积极与国外石油公司“联盟”,并月国内石油企业要联合起来,参与国际石油资源的竞争。要上下游并重,采取资本并购与风险勘探相结合的措施。在此基础上,要创造有利于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内部体制环境、创造良好的国际化经营条件和环境,加强经营和管理,实现中国石油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持续发展。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对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指出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第二章,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理论。主要阐述有关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方法和措施的理论依据;跨国公司及国际直接投资的相关理论,为石油企业在当前实施对外直接投资策略、选择具体的投资方式及制定具体措施提供依据。第三章,国外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经验借鉴。本章主要在阐述发达国家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石油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历史、现状的基础上,归纳其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效,为我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供经验。第四章,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实践及存在的问题。本章主要介绍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对外投资企业主体的对外投资实践、历程,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以中海油收购优尼科、中海油收购瑞索普为典型案例,分析石油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成功经验和教训。第五章,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SWOT分析。在分析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明确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制定相应的战略。第六章,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区域选择。本章主要研究影响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的要素,根据部分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情况、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实际情况,定量分析各自的投资环境。在此基础上,结合全球资源分布情况,综合考虑影响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各因素,确定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区域。第七章,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对策及建议。本章主要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包括国外石油公司跨国经营的经验借鉴、国内石油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困境等),制定中国石油对外直接投资的总体战略及具体措施。
周术情[7](2012)在《非洲石油开发本土化战略刍议》文中研究说明非洲国家石油开发所出台的法律法规构成其本土化战略的制度基础。非洲石油部门监管严格化、生产本国化及其在非洲大陆范围内的横向合作则是本土化战略的逻辑延伸。本土化战略的形成根源于非洲石油在国际能源格局中地位的提升以及非洲石油国家政治经济环境的变迁。非洲石油开发本土化战略实践主要体现在石油开发监管严格化、石油资源开发本国化趋向、非洲国家之间的横向跨区合作三个层次。非洲石油开发本土化战略是当前非洲各产油国石油开发政策的重要取向,其实质在于增加资源国在国际石油开发合作中的利益分享,非洲石油开发本土化的意义在于非洲自身成为国际石油公司的新的竞争者,将会增加外国石油公司在非洲的石油开发成本,挤压外国公司的生存空间。
周术情[8](2011)在《非洲石油开发本土化战略刍议》文中研究指明非洲国家石油开发所出台的法律法规构成其本土化战略的制度基础。非洲石油部门监管严格化、生产本国化及其在非洲大陆范围内的横向合作则是本土化战略的逻辑延伸。本土化战略的形成根源于非洲石油在国际能源格局中地位的提升以及非洲石油国家政治经济环境的变迁。非洲石油开发本土化战略实践主要体现在石油开发监管严格化、石油资源开发本国化趋向、非洲国家之间的横向跨区合作三个层次。非洲石油开发本土化战略是当前非洲各产油国石油开发政策的重要取向,其实质在于增加资源国在国际石油开发合作中的利益分享,非洲石油开发本土化的意义在于非洲自身成为国际石油公司的新的竞争者,将会增加外国石油公司在非洲的石油开发成本,挤压外国公司的生存空间。
林庄欣[9](2011)在《中石油海外油气勘探开发业务竞合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中国的油气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石油企业开始了“走出去”发展的征程,使中国海外油气勘探开发产业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不平凡的发展道路。从全球层面上看,油气勘探开发活动持续活跃,随着油气供需的进一步紧张以及油价一度的走高,许多资源国的对外合作政策均呈收紧趋势,提高了政府所得比例和外国公司的准入门槛。而之后的金融危机和油价的暴跌又使得各个主要油气产区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另外,地质灾害、政局动乱等一系列突发事件也严重影响着全球油气勘探开发活动的进行。在这种情况下,中石油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的国家石油公司不能仅仅依靠自身独立地完成海外的油气勘探开发活动,混乱的局面下如何选择竞争与合作的策略就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首先介绍企业竞合理论的发展过程,主要关注竞争合作理论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应用,通过描述全球油气勘探开发行业的总体状况,产储量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说明石油企业在油气勘探开发业务上实施竞合策略选择是必要和可行的。进而把目前国际上主要的竞争合作主体进行了特别的划分,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竞合关系以及竞合历程,总结目前已经形成的竞合局面。继而分别对不同区以及不同类型的石油公司进行分析,得出影响中石油竞合策略选择的外部因素。并从技术优势、相对市场力量、发展战略、资金实力以及中国油气政策背景几方面分析了中石油的相对优劣势。最后以区块划分,给出中石油海外油气勘探开发业务的具体竞合策略选择建议,以及保障竞合策略能够准确实施的措施。
苏文[10](2012)在《全球化油气竞争与中国的战略选择》文中研究说明经济全球化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它使得许多国家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和相互竞争的局面。随着当代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生产和消费水准的空前提高,单纯依赖国内发展,不仅越来越受到国内资源和市场限制,也无法满足消费者更加多样化的需求。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充分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两种资源,最大限度地参与国际分工,通过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实现战略资源的最优配置,实现国内产品成本最小化目标。同时经济全球化进程也伴随着各国国家利益之间、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矛盾。在全球化进程中,一个国家的实力已经不完全取决于本国的生产力总量,而决定于该国可绝对的控制并能稳定的获取全球资源尤其是战略资源的总量;一个国家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不再单纯地决定于它当前拥有财富的总量,而决定于能否保证这些财富不断得以增长并使国民生产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占有量;一个国家在竞争中的失败,不再表现为国家现有财富的丧失,而是为生产这些财富的全球资源供应链被切断。对于战争与和平的估计,始终是制定国际战略的一个重要问题。国家发展战略本质就是资源战略,在油气时代就表现为油气战略。油气战略关系着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随着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的油气战略不再是独立的圈闭体系,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互动体系。全球化意味着油气生产和贸易向全球市场开放,石油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则导致对油气资源主导权的争夺更加激烈血腥。石油战略已不仅仅是局部的经济问题,而是关乎全局发展的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全局性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个国家的能源形势与国际石油市场密不可分,深入分析全球油气竞争格局与走势,是确定国家油气战略的重要前提。分析中美石油产业成长历史并做相似性对比借鉴,有益客观的选择和设计中国的油气战略。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勘探开发投资和活动重新活跃,全球石油剩余探明储量进入缓慢增长阶段。后危机时期的全球油气市场恢复性繁荣,消费需求迅速反弹,资源供应总体上升,交易价格高位运行。应用自回归滑动平均混合模型(ARMA)建立全球石油储量成长模型和运用自回归—求和—滑动平均方法(ARIMA)建立全球石油产量增长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和指数平滑法建立中国各大区产量模型和中国石油消费量预测模型,定量出常态条件下全球和中国资源量增长前景和消费形态。本文提出“国内2亿、海外3亿”的供应结构目标,同时指出:南海深水是海洋时期新增油气战略重点区域;青藏高原和东海水域是下一个油气战略接续区。美国仍是全球石油体系的主导力量,其“霸权和平”下的石油战略仍是影响主要资源国和消费国油气供求态势的决定性变量,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油气的战略选择。鉴于美国在中东的整体实力的衰退和对非洲的资源企图的增强,建议在坚持油气来源多元化的同时,强化与中东国家的能源合作;在积极参与非洲油气合作和资源竞争的同时,认真发展与中亚里海,特别是俄罗斯广泛的、多模式的经济贸易和油气合作;适时拓展南美油气市场和北美非传统资源市场。建议迅速加强国家海军的远洋战力,提高相关武装(包括黑鹰特警)部队的现代化机动能力,提高中国军力的影响力和对油气战略通道的保障能力,确保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海洋时期中国油气的总体战略是:“稳定陆上突破深水发展海外”;国际化战略是:“加强中东争夺非洲发展中亚开拓其它”。
二、非洲主要产油国的油气勘探法律法规(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洲主要产油国的油气勘探法律法规(下)(论文提纲范文)
(1)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推进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3 简要评述 |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4 基本内容和框架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1.5.2 主要不足 |
第2章 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一般分析和理论基础 |
2.1 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一般分析 |
2.1.1 资源的概念界定及分类 |
2.1.2 海外资源开发的概念界定及形式 |
2.1.3 资源外交的概念界定 |
2.2 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 |
2.2.2 国际投资理论 |
2.2.3 资源外交理论 |
2.2.4 国际地缘政治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实施背景及海外资源开发现状 |
3.1 日本实施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背景 |
3.1.1 对海外资源依赖度不断加大 |
3.1.2 海外资源开发面临新的挑战 |
3.2 战后日本海外资源开发现状 |
3.2.1 战后30年海外资源开发情况 |
3.2.2 20世纪90年代之后海外资源开发现状 |
3.3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布局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确立及实施现状 |
4.1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
4.1.1 1950~1960年代:探索阶段 |
4.1.2 1970~1980年代:初步形成阶段 |
4.1.3 1990年代:确立阶段 |
4.1.4 21世纪后:完善阶段 |
4.2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体系的特点 |
4.2.1 强有力的政策扶持体系 |
4.2.2 政府、独立行政法人机构和企业三者良性互动体系 |
4.2.3 全方位资源外交体系 |
4.3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实施现状 |
4.3.1 在中东地区的实施现状 |
4.3.2 在非洲地区的实施现状 |
4.3.3 在其他地区的实施现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组织措施 |
5.1 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 |
5.1.1 领导机构 |
5.1.2 服务机构 |
5.1.3 推进机构 |
5.1.4 执行机构 |
5.2 加强各职能机构的内部协作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经济措施 |
6.1 财政政策措施 |
6.1.1 实施海外资源基地补贴政策 |
6.1.2 建立海外资源风险勘查补助金制度 |
6.2 金融政策措施 |
6.2.1 金融政策的具体内容 |
6.2.2 金融政策的具体成果 |
6.3 税收政策措施 |
6.3.1 实施备用金制度 |
6.3.2 实施税费特殊减免制度 |
6.3.3 实施税费抵扣制度 |
6.3.4 实施资源开发亏损准备金制度 |
6.4 保险政策措施 |
6.4.1 设立海外事业资金贷款保险 |
6.4.2 设立海外投资保险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外交措施 |
7.1 推行综合性、多层次性资源外交策略 |
7.1.1 以加强高层往来为引领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
7.1.2 以技术资金援助为手段树立良好国家友好形象 |
7.1.3 积极利用国际合作平台拓展开发空间 |
7.2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外交措施的效果 |
7.2.1 中东地区资源开放程度及合作模式 |
7.2.2 日本在中东地区的资源外交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技术措施 |
8.1 针对不同资源改良和提高开发技术 |
8.1.1 石油天然气资源 |
8.1.2 金属矿产资源 |
8.2 对资源开发作业现场进行技术援助 |
8.2.1 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作业现场 |
8.2.2 金属矿物资源开发作业现场 |
8.2.3 煤炭资源开发作业现场 |
8.3 技术支持及国内技术人才培养 |
8.3.1 技术支持 |
8.3.2 开放技术中心实验室 |
8.3.3 国内技术人才培养 |
8.4 向资源国提供技术援助与人才培养 |
8.4.1 提供技术方面的解决方案 |
8.4.2 实施技术转移 |
8.4.3 举办产油气国技术人员研修 |
8.4.4 向资源国提供资源信息 |
8.4.5 提供专门面向海外的技术教材 |
8.5 大力支持环保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
8.5.1 采取节能激励政策 |
8.5.2 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 |
8.5.3 明确政府、企业和公众的责任 |
8.6 本章小结 |
第9章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推进措施的成效 |
9.1 资源开发权益方面的成效 |
9.1.1 拓宽了海外资源开发范围 |
9.1.2 提高了资源自主开发比率 |
9.1.3 增加了企业参与海外资源开发项目与权益 |
9.2 资源开发效率方面的成效 |
9.2.1 模型与方法介绍 |
9.2.2 变量的选择与数据收集 |
9.2.3 结论与分析 |
9.3 本章小结 |
第10章 日本推进海外资源开发战略对中国的启示 |
10.1 日本推进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经验教训 |
10.1.1 经验 |
10.1.2 教训 |
10.2 中国海外资源开发实施现状及问题分析 |
10.2.1 中国海外资源开发实施现状 |
10.2.2 中国海外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
10.3 积极推进中国海外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
10.3.1 政府层面的对策建议 |
10.3.2 行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
10.3.3 企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
10.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跨国石油企业经营策略的选择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问题与内容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跨国企业经营策略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对外直接投资、跨国企业的定义与特征 |
2.2 跨国企业经营策略的整体分析框架 |
2.3 所有权优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
2.4 母国/东道国的区位优势 |
2.5 经营策略的差异化选择及主要动机 |
第三章 跨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影响因素识别 |
3.1 国际石油行业概况及特征 |
3.2 影响跨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区位因素 |
3.3 主要跨国石油企业的所有权优势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跨国石油企业经营策略选择与评价:模型的构建 |
4.1 代表性跨国石油企业的差异化经营策略比较 |
4.2 投资区位的主要选择、影响机制与绩效评价 |
4.3 进入模式的主要选择、影响机制与绩效评价 |
4.4 合作模式的主要选择、影响机制与绩效评价 |
4.5 扩张策略的主要选择、影响机制与绩效评价 |
4.6 理论假设的提出与模型的构建 |
第五章 实证研究 |
5.1 研究设计 |
5.2 数据收集 |
5.3 数据分析与模型的修正 |
5.4 结果讨论与分析 |
第六章 政策启示与建议 |
6.1 中国跨国石油企业所有权优势分析 |
6.2 中国跨国石油企业主要经营策略分析 |
6.3 中国跨国石油企业海外绩效比较 |
6.4 中国跨国石油企业经营策略的改进建议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成果与认识 |
7.2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1.3 石油经营合作模式研究综述 |
1.3.1 关于石油企业“一体化”经营研究 |
1.3.2 关于石油产业“一体化”价值增值研究 |
1.3.3 关于石油产业“一体化”合作研究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科学问题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预期创新成果 |
2 理论基础 |
2.1 经济学理论 |
2.1.1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 |
2.1.2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2.2 管理学相关理论 |
2.2.1 企业能力理论:企业核心能力在于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
2.2.2 内部市场理论:市场机制与企业机制的融合 |
2.3 本章小结 |
3 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发展现状与问题 |
3.1 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发展历程 |
3.1.1 第一阶段:巩固基础阶段(1993-1996年) |
3.1.2 第二阶段:探索发展阶段(1997-2002年) |
3.1.3 第三阶段:快速发展阶段(2003-2008年) |
3.1.4 第四阶段:成熟完善阶段(2009年至今) |
3.2 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发展现状 |
3.2.1 中非石油贸易总量不断提升 |
3.2.2 合作范围不断扩展 |
3.2.3 合作主体日趋多元 |
3.2.4 合作方式逐步优化 |
3.3 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取得成效 |
3.3.1 保障我国石油能源安全 |
3.3.2 提升我国石油产业国际竞争力 |
3.3.3 有效推动国家战略建设 |
3.3.4 促进非洲经济社会发展 |
3.4 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存在问题 |
3.4.1 缺乏从整体层面的统筹考虑 |
3.4.2 对非洲“一体化”投资环境研判不足 |
3.4.3 主导企业的“一体化”带动能力有待提高 |
3.4.4 “一体化”协同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
3.4.5 “一体化”发展推进有待平衡 |
3.4.6 企业“一体化”经营管理还需提高 |
3.4.7 相关配套服务支撑尚显不足 |
3.5 本章小结 |
4 石油产业“一体化”经营合作国际经验借鉴 |
4.1 发达国家石油产业“一体化”发展路径 |
4.2 发达国家石油产业“一体化”主要经验 |
4.2.1 兼并重组是“一体化”主要途径 |
4.2.2 持续加大后向“一体化”的投入 |
4.2.3 不断拓展前向“一体化”的深度 |
4.2.4 强调地域差异区别实施“一体化”策略 |
4.2.5 建立与“一体化”经营配套的管理体系 |
4.2.6 石油资源国积极开展“一体化”经营 |
4.3 对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的启示 |
4.3.1 进一步加强中国石油企业“一体化”经营能力 |
4.3.2 持续发挥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优势 |
4.3.3 注重提高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水平 |
4.3.4 加强非洲重点国家“一体化”合作推广策略分析 |
4.3.5 重视“一体化”经营合作中规模与效益的平衡 |
4.4 本章小结 |
5 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环境分析 |
5.1 存在机遇 |
5.1.1 非洲石油资源储量丰富 |
5.1.2 油企竞争转为供应链“一体化”竞争 |
5.1.3 中非经贸合作区不断发展 |
5.1.4 “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中非合作 |
5.2 面临挑战 |
5.2.1 东道国监管要求日益提高 |
5.2.2 发达国家强化非洲石油战略 |
5.2.3 非洲资源国非市场风险增加 |
5.3 本章小结 |
6 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综合评价 |
6.1 指标体系构建概述及依据 |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指标筛选依据 |
6.1.3 定量化处理 |
6.1.4 两层指标体系 |
6.2 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六要素指标体系 |
6.2.1 “六要素”指标体系 |
6.2.2 具体指标解释 |
6.3 非洲重点国家“六要素”指标分析 |
6.3.1 东道国石油资源禀赋条件 |
6.3.2 中非产业合作基础 |
6.3.3 东道国外向型经济依存度 |
6.3.4 中非双边合作机制 |
6.3.5 东道国监管政策环境 |
6.3.6 东道国经营合作风险 |
6.4 基于因子分析的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综合评价 |
6.4.1 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
6.4.2 样本及指标选取 |
6.4.3 “一体化”经营合作综合评价的因子分析 |
6.5 重点国家推广策略分析 |
6.5.1 莫桑比克 |
6.5.2 坦桑尼亚 |
6.5.3 乌干达 |
6.6 本章小结 |
7 进一步完善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模式及保障措施 |
7.1 构建新时期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体系 |
7.1.1 总体目标 |
7.1.2 构建原则 |
7.1.3 基本架构 |
7.2 推动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的保障措施 |
7.2.1 国家层面的政策建议 |
7.2.2 企业层面的发展建议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和亮点 |
8.2 存在不足与今后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非洲油气合作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非洲油气资源概况 |
1.1 石油资源 |
1.2 天然气资源 |
2 中非油气合作历程与成果 |
2.1 中非油气合作经历不同发展阶段 |
2.2 中非油气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
3 中非油气合作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
3.1 油气合作开发滞后于政治外交 |
3.2 项目法律合规性风险与安全风险 |
3.3 油气合作区块资源接替风险 |
3.4 投资资金跨境流动与汇率风险 |
3.5 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尚未设立 |
4 中非油气合作前景展望 |
4.1“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非油气合作 |
4.2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夯实中非油气合作 |
4.3 非洲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程度低, 合作潜力大 |
4.4 中非油气合作具有较强互补性 |
4.5 中非油气合作坚持互利共赢, 合作区域和范围逐步扩大 |
5 中非油气合作相关对策 |
5.1 制定中非油气合作配套政策和机制 |
5.2 加强投资风险和环境评估 |
5.3 提供中非油气合作资金保障 |
5.4 加强同国外石油公司油气合作 |
5.5 加强先进适用技术推广与应用 |
5.6 建立海外油气勘探开发风险基金 |
(5)赤道几内亚油气资源开发现状及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案 |
(一)研究思路与分析方法 |
(二)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四、论文的难点和创新 |
(一)难点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赤道几内亚的油气资源及其开发优势 |
第一节 赤道几内亚油气资源分布和储产量 |
一、油气资源分布情况 |
二、油气资源已探明可采储量及产量 |
第二节 赤道几内亚油气资源开发优势 |
一、油气资源储量丰富 |
二、深海油气田发展前景广阔 |
三、油气资源市场开放度高 |
四、国内外政治环境稳定 |
第二章 赤道几内亚油气资源开发历程与开发现状 |
第一节 赤道几内亚油气资源开发历程 |
一、赤道几内亚油气资源开发背景 |
二、赤道几内亚油气资源开发历史梳理 |
三、早期赤道几内亚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战略布局与政策 |
第二节 赤道几内亚油气资源开发现状 |
一、赤道几内亚油气资源自主开发 |
二、海外公司参与赤道几内亚油气资源开发 |
第三节 赤道几内亚油气资源开发管理体制和机制 |
一、开发管理机构 |
二、法律法规及相关开发政策 |
三、油气区块招标流程 |
第三章 赤道几内亚油气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经济结构单一 |
第二节 腐败盛行 |
第三节 与邻近多国的海上领土争端 |
一、与尼日利亚的海上领土争端 |
二、与喀麦隆的海上领土争端 |
三、与加蓬的海上领土争端 |
第四节 赤道几内亚政府解决开发问题的相关措施 |
一、经济结构多元化 |
二、加入EITI(《采掘业透明度行动计划》) |
三、睦邻友好共同开发 |
第四章 中国和赤道几内亚油气资源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第一节 中国和赤道几内亚油气资源合作的机遇 |
一、美国能源进口结构的调整 |
二、中国非洲油气资源发展现实需求 |
三、赤道几内亚经济结构多元化发展 |
第二节 中国和赤道几内亚油气资源合作的挑战 |
一、美国赤道几内亚油气行业一家独大 |
二、中国深海、超深海勘探技术有待提高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国际石油公司以及发展中国家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 |
1.2.2 关于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 |
1.2.3 关于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相互协调及竞争等问题的研究 |
1.2.4 简要述评 |
1.3 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1.4.2 本文的不足 |
2 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理论 |
2.1 传统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2.1.1 垄断优势理论 |
2.1.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2.1.3 内部化理论 |
2.1.4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2.1.5 比较优势理论 |
2.2 国际直接投资新理论 |
2.2.1 小规模技术理论 |
2.2.2 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
2.2.3 技术地方化理论 |
2.2.4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
本章小结 |
3 国外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经验借鉴 |
3.1 跨国石油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和动因 |
3.1.1 跨国石油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 |
3.1.2 跨国石油公司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 |
3.2 国际大型跨国石油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经验借鉴 |
3.2.1 国际大型跨国石油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历程及现状 |
3.2.2 国际大型跨国石油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经验借鉴 |
3.3 发展中国家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经验借鉴 |
3.3.1 印度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进程及成效 |
3.3.2 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进程及成效 |
3.3.3 发展中国家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经验借鉴 |
本章小结 |
4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实践及存在的问题 |
4.1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方式 |
4.1.1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阶段 |
4.1.2 对外直接投资方式 |
4.2 中国石油企业三巨头对外直接投资实践 |
4.2.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实践 |
4.2.2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实践 |
4.2.3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实践 |
4.2.4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成效 |
4.3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成功与失败案例简析 |
4.3.1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收购优尼科石油公司——失败 |
4.3.2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并购瑞索普石油公司——成功 |
4.4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困境 |
4.4.1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问题 |
4.4.2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遇到的困境 |
本章小结 |
5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 |
5.1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SWOT分析 |
5.1.1 优势(S) |
5.1.2 劣势(W) |
5.1.3 机遇(O) |
5.1.4 威胁(T) |
5.2 基于SWOT分析的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 |
本章小结 |
6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目标区域选择 |
6.1 对外直接投资环境评估方法 |
6.1.1 评估方法 |
6.1.2 常用评估指标 |
6.2 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要素分析及投资环境评估 |
6.2.1 影响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要素分析 |
6.2.2 对外直接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3 部分国家投资环境评价 |
6.3 全球石油资源总体状况 |
6.3.1 世界石油资源分布情况 |
6.3.2 当前世界石油市场格局分析 |
6.3.3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全球分布现状 |
6.4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目标区域 |
6.4.1 中东地区 |
6.4.2 中亚—俄罗斯地区 |
6.4.3 中南美地区 |
6.4.4 非洲地区 |
6.4.5 亚太地区 |
6.4.6 北美地区 |
本章小结 |
7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对策及建议 |
7.1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思路 |
7.1.1 布局原则 |
7.1.2 项目进入时机的选择 |
7.1.3 多元化的项目获得方式 |
7.1.4 油田开发与勘探并举 |
7.1.5 常规与非常规并举 |
7.2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对策 |
7.2.1 联盟 |
7.2.2 国内石油企业的联合 |
7.2.3 上下游并重 |
7.3 保障措施 |
7.3.1 政府的财政与金融政策支持 |
7.3.2 国家继续大力支持和开展能源外交 |
7.3.3 创造良好的国际化经营条件和环境 |
7.3.4 中国政府相关法律体系的保障 |
7.3.5 中国石油企业跨国经营技术战略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7)非洲石油开发本土化战略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本土化战略的制度基础 |
二本土化战略的实践探索 |
三本土化战略形成的原因 |
四本土化战略的可能影响 |
(9)中石油海外油气勘探开发业务竞合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油气勘探开发行业国际化发展状况 |
2.1 全球油气产储量现状分析 |
2.2 全球油气勘探开发形势分析 |
2.3 油气资源国对外合作现状 |
2.3.1 资源国国有企业合作政策发生变化 |
2.3.2 国家石油公司的地位和作用得到强化 |
2.3.3 提高政府所得比例 |
2.3.4 提高准入门槛 |
2.4 石油企业实施竞合策略的指导思想 |
第3章 油气勘探开发行业不同利益体间的竞争合作状况 |
3.1 石油公司的分类 |
3.1.1 国际石油公司 |
3.1.2 资源型国家石油公司 |
3.1.3 资源需求型国家石油公司 |
3.1.4 油田服务公司 |
3.2 石油公司之间竞合的阶段性特征 |
3.2.1 初始阶段 |
3.2.2 混战阶段 |
3.2.3 现有阶段 |
3.3 国内外石油企业竞合的经验总结 |
3.3.1 提高自身竞争力 |
3.3.2 合作渠道多元化 |
3.3.3 合作项目有选择性 |
3.3.4 多家联合经营 |
第4章 中石油实施海外业务竞合策略的外部环境分析 |
4.1 总体投资环境评述 |
4.2 分地区投资环境分析 |
4.2.1 非洲地区 |
4.2.2 中东地区 |
4.2.3 拉美地区 |
4.2.4 俄罗斯及中亚地区 |
4.2.5 亚太地区 |
4.3 竞争对手分析 |
4.3.1 国际石油公司 |
4.3.2 资源型国家石油公司 |
4.3.3 资源需求型国家石油公司 |
4.3.4 油田服务公司 |
第5章 中石油实施海外业务竞合策略的内部因素分析 |
5.1 企业技术优势与相对市场力量 |
5.2 企业发展战略 |
5.3 企业总体资金实力 |
5.4 政策导向 |
5.5 中石油海外油气勘探开发业务现状 |
5.6 中石油的相对竞争优劣势 |
5.6.1 与资源型国家石油公司相比 |
5.6.2 与国际石油公司相比 |
5.6.3 与其他资源需求型国家石油公司相比 |
第6章 中石油海外油气勘探开发业务竞合策略选择 |
6.1 不同地区的竞合策略的选择原则 |
6.1.1 区别对待重点国家和非重点国家 |
6.1.2 区别对待已取得项目国家和未取得项目的国家 |
6.1.3 区别对待周边国家 |
6.2 针对不同地区的竞合策略选择 |
6.2.1 非洲地区 |
6.2.2 中东地区 |
6.2.3 拉美地区 |
6.2.4 俄罗斯及中亚地区 |
6.2.5 亚太地区 |
6.3 实施竞合策略的保障措施 |
6.3.1 国家继续大力支持和开展能源外交 |
6.3.2 与资源国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
6.3.3 注重国内公司合作 |
6.3.4 积极学习国际石油公司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全球化油气竞争与中国的战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4 研究文献 |
1.2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
1.2.1 建立全球油气资源量与中国油气消费量模型 |
1.2.2 温故知新:中国油气战略回顾和分析 |
1.2.3 他山之玉:美国油气地图及其战略分析 |
1.2.4 向南突围:海洋时代中国油气战略实施要点 |
1.2.5 定性定量:绘制中国油气战略地图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理论视角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3.4 研究方案 |
1.4 研究成果与主要创新 |
1.4.1 研究成果 |
1.4.2 主要创新 |
第2章 后危机时期全球经济与油气市场 |
2.1 全球经济恢复性增长 |
2.1.1 全球经济触底反弹 |
2.1.2 油气需求迅速上升 |
2.1.3 勘探开发重新活跃 |
2.1.4 炼油能力继续增长 |
2.1.5 油气公司业绩回升 |
2.1.6 漏油事件影响深远 |
2.1.7 政治动荡威胁减产 |
2.2 中国经济及油气产业转型发展 |
2.2.1 中国经济继续高速发展 |
2.2.2 国内油气需求强劲反弹 |
2.2.3 国内油气产量稳定增长 |
2.2.4 国内炼油能力继续增加 |
2.2.5 油气管道建设快速推进 |
2.2.6 石油战略储备能力提高 |
2.2.7 三大公司实力明显提高 |
2.2.8 产业规制建设取得进展 |
2.3 全球经济与油气市场发展趋势 |
2.3.1 全球经济保持增长油气供需基本平衡 |
2.3.2 “十二五”中国经济将持续稳定发展 |
2.3.3 石油需求继续增长天然气市场供需两旺 |
2.3.4 炼化产业继续扩张结构调整深度优化 |
2.3.5 油气市场稳步发展石油价格总体趋升 |
2.3.6 国内油气开发:“稳定大陆发展海洋” |
2.4 小结 |
第3章 中美油气资源量增长比较研究 |
3.1 美国石油储量成长历史 |
3.1.1.起步阶段(1900—1919) |
3.1.2 快速增长阶段(1920~1945) |
3.1.3 稳定增长阶段(1946~1970) |
3.1.4 递减阶段(1971~2004) |
3.2 美国油气资源量变化的影响因素 |
3.2.1 储量增减因素 |
3.2.2 市场油价因素 |
3.2.3 开发强度因素 |
3.2.4 理论发展与技术进步因素 |
3.2.5 政策法规因素 |
3.3 美国原油产量历史阶段 |
3.3.1 起步阶段(1900~1919) |
3.3.2 快速增长阶段(1920 ~1965) |
3.3.3 高位稳定阶段(1966~1975) |
3.3.4 递减阶段(1976—2009) |
3.4 中国油气储量与产量成长历程 |
3.4.1 中国油气资源量与储量 |
3.4.2 中国油气储量增长与年度资源探明率 |
3.4.3 中国油气勘探工作量 |
3.4.4 中国的油气勘探理论与技术 |
3.4.5 中国原油储量增长历史阶段 |
3.4.6 中国未来储量增长领域 |
3.4.7 中国石油产量历史 |
3.5 中美石油储量与产量历史对比 |
3.5.1 中美原油资源基础对比 |
3.5.2 中美原油储量增长对比 |
3.5.3 中美勘探工作量对比 |
3.5.4 中美石油产量历史对比 |
3.6 结论 |
第4章 全球油气竞争与供应潜力模型 |
4.1 二战以后全球经济增长 |
4.2 现阶段全球油气竞争态势 |
4.2.1 全球油气心脏地带基本形成 |
4.2.2 全球经济严重失衡 |
4.2.3 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下降 |
4.2.4 全球新油气权力中心形成 |
4.2.5 全球金融资本流动性加剧 |
4.2.6 国际货币体系面临新的挑战 |
4.2.7 中东北非政治动荡加剧油价走高和波动 |
4.2.8 非传统油气领域争夺升级 |
4.3 全球油气储量增长模型 |
4.3.1 全球石油储量成长模型设计 |
4.3.2 应用ARMA 建立全球石油储量成长模型 |
4.3.3 模型预测结论 |
4.4 全球油气产量增长模型 |
4.4.1 全球石油产量增长模型设计 |
4.4.2 运用ARIMA 建立全球石油产量增长模型 |
4.4.3 模型预测结论 |
4.5 小结 |
第5章 海洋时期中国油气的供求模型与发展路径 |
5.1 中国油气发展历史回顾 |
5.1.1 玉门摇篮时期(1939~1959) |
5.1.2 大庆会战时期(1955~1978) |
5.1.3.全国拓展时期(1979~2009) |
5.1.4.海洋发展时期(2010~现在) |
5.2 中国各大区石油剩余可开采量模型 |
5.2.1 建立石油产量预测模型的设计思路 |
5.2.2 运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中国各大区石油产量模型 |
5.2.3 模型预测结论 |
5.3 中国石油消费量增长模型 |
5.3.1 指数平滑法应用思路 |
5.3.2 指数平滑法建立石油消费量预测模型 |
5.3.3 模型预测结论 |
5.4 海洋时期的中国油气战略 |
5.4.1 中国油气进入海洋发展时期 |
5.4.2 陆地油气开发的忧患——以延安志丹县为例 |
5.4.3 中国国内油气战略——“稳定陆上突破深水发展海外” |
第6章 美国油气地图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
6.1 美国油气地图及战略内涵 |
6.1.1 美国油气战略的目标定位 |
6.1.2 美国油气战略的系统内涵 |
6.1.3 美国油气战略的深刻启示 |
6.2 美国油气战略的真实意图 |
6.2.1 对非洲资源的新企图 |
6.2.2 大中东计划的衰落 |
6.2.3 对中亚里海的强行渗透 |
6.2.4 对欧洲和亚太的无奈 |
6.2.5 对北美、拉美的怀柔和控制 |
6.3 海洋时期中国油气的战略选择 |
6.3.1 美欧等国油气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6.3.2 海洋时期中国油气战略的适应空间 |
6.3.3 全球化时代中国油气的战略选择 |
第7章 结论与思考 |
7.1 主要研究成果与认识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进一步研究思考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作者简介 |
附录2 论文发表及学术成果 |
四、非洲主要产油国的油气勘探法律法规(下)(论文参考文献)
- [1]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推进措施研究[D]. 李燕玉. 吉林大学, 2020(01)
- [2]跨国石油企业经营策略的选择与评价[D]. 张丹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3]中非石油“一体化”经营合作综合评价研究[D]. 林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4]“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非洲油气合作的对策研究[J]. 邱坤,刘绪康. 石油科技论坛, 2019(03)
- [5]赤道几内亚油气资源开发现状及问题研究[D]. 马璐璐. 云南大学, 2018(01)
- [6]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D]. 杨海恩. 武汉大学, 2013(09)
- [7]非洲石油开发本土化战略刍议[J]. 周术情. 非洲研究, 2012(00)
- [8]非洲石油开发本土化战略刍议[A]. 周术情. 非洲研究2012年第1卷(总第3卷), 2011
- [9]中石油海外油气勘探开发业务竞合策略研究[D]. 林庄欣. 中国石油大学, 2011(10)
- [10]全球化油气竞争与中国的战略选择[D]. 苏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