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儿童品德不良形成的原因及其矫正(论文文献综述)
王月超[1](2020)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边缘生”现象的调查研究 ——以Q市S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深入践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促进教育公平的背景下,关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位学生,承认学生个体发展的动态性和差异性,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边缘生”,并促进他们的消极行为向积极行为转变,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还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完善人格品质,最终实现全面发展。通过整理分析国内外关于“边缘生”群体的理论研究,对“边缘生”的概念做出界定,并与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然后选取Q市S小学作为研究样本,对不同年级和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访谈和课堂观察,采用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运用问卷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和个案研究法等多种方法,对当前该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边缘生”问题进行了现状调查。发现由于教师不当的教育方式、同伴群体的忽略、家长在家庭支持方面的缺失以及学生自身特点的影响,使得课堂教学中的“边缘生”问题愈发严重,且“边缘生”的形成是各种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致使其转化存在一定的困难。根据对二至六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合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与身心发展特点,对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边缘生”的类型和特征进行了划分,并通过课堂观察、访谈等方式选定个案研究对象,对“边缘生”的生成分别从教学因素、同伴群体、家庭支持因素以及学生自身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边缘生”生成的相关因素分别从数学课堂教学、同伴群体、家庭和学生个体四个方面提出转化建议,力图为小学数学课堂中“边缘生”的转化提供切实可行的策略。论文对小学课堂教学中“边缘生”成因的分析以及转化建议的提出是以全纳教育思想和诺丁斯的关怀教育理论为理论基础的,通过借助这些理论去丰富对于“边缘生”的现实研究。通过研究,以期明确“边缘生”的特征。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边缘生”的转化路径,引起我们对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反思,使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的“边缘化”现象能够得到缓解,积极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实现课堂教学公平。
李玲[2](2020)在《农村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师生认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课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场域,良好的课堂秩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出现,不仅扰乱教师的教学节奏、课堂秩序,还会影响自己和其他学生的学习效果。已有研究缺乏专门针对农村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研究,为此,本研究以农村小学课堂为研究对象,分析师生两个主体对农村小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的认知,对比二者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探索农村小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对策。通过文献分析法梳理已有课堂问题行为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运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访谈法对河南省S县的五所农村小学的师生进行调查,发现农村小学生对课堂问题行为的认知,总体上以学业型的课堂问题行为较为突出,问题行为的表现随课堂时段和课型的不同而不同,课堂问题行为在性别和年级两个属性上存在显着差异。教师能够认知到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常常以违纪型和学业型为主,并且存在性别、职务和教龄上的显着差异。通过师生对比发现,在违纪型和学业型的问题行为上,学生对自身行为的认知与教师对学生行为的认知基本一致,只是在情绪型的问题行为上教师的认知较低。农村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总体呈现普遍性和轻度性的特点。本研究从学生、教师、家庭和环境层面,分析它们对农村小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的影响,并据此提出减少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措施。在学生层面,端正思想态度、提高学习兴趣、学会自我调节;在教师层面,改进教学方法、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提升职业认同感;在家庭层面,树立家校共育理念、转变家庭教育理念;在环境层面,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强化学生良好行为、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于美惠[3](2019)在《3-6岁幼儿气质与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 ——以鞍山市区幼儿为例》文中提出幼儿的问题行为是幼儿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反复发生的不能遵守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所产生的行为。幼儿问题行为是幼儿成长阶段常见的一些现象。近年来虽然有些研究越来越关注学龄前儿童问题行为,但针对幼儿气质与问题行为相关的研究较少,而且关于3-6岁幼儿整体横向研究则少之又少,并且关于两者的研究还处于一种不成熟的状态。因此,本文以鞍山市区3-6岁幼儿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问卷,调查3-6岁幼儿气质与问题行为的现状。同时分析幼儿气质与问题行为的关系,最终为教育者(教师及家长)提供建设性意见,希望本研究为今后的理论发展及实证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高婷婷[4](2019)在《父亲心理缺位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预测作用:母子关系的中介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旨在考察父亲心理缺位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预测作用以及母子关系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以1164名12-15岁的青少年为被试,采用《青少年自评量表》《中学生父亲在位量表》《亲子亲和量表》问卷分别考察了他们的问题行为、父亲心理缺位和母子关系。这些问卷都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并且在本研究中都进行了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检验。其中,对于父亲心理缺位的考察选取父子感情、父亲参与感知、父亲身体互动、父亲影响感知四维度。对于问题行为的考察分别选取焦虑/抑郁、退缩因子作为高阶内化问题的观测指标,选取违纪行为和攻击行为作为高阶外化问题的观测指标。在对变量观测平均分进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使用变量观测题目的原始分数进行直接估计,采用研究变量对应题目的平均分作为观测得分进行描述统计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父亲心理缺位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焦虑/抑郁、退缩、违纪行为和攻击行为)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母子关系在父亲心理缺位与青少年问题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父母关系对父亲心理缺位有调节效应。上述结果表明,第一,父亲心理缺位对于青少年问题行为具有显着的、直接的消极影响,即父亲心理缺位程度越大、青少年的问题行为越严重;第二,父亲心理缺位不仅对青少年有影响,也造成了母子关系较差。说明母子关系是父亲心理缺位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中介作用。第三,父母关系能够增强父亲心理缺位对母子关系的负面影响并进一步恶化青少年的问题行为。本文在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了一些突破或创新,但也表现出一些不足之处,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方向。研究结果为青少年的家庭教育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实证研究依据,并且在促进父亲参与教养、个别学生问题行为的家庭治疗以及亲子互动团体心理辅导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实践借鉴意义。
袁源[5](2018)在《城市留守儿童不良行为矫正中的家校协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城市留守儿童群体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因家庭教育缺失而导致的各类教育问题也日渐凸显。城市留守儿童虽然年龄尚小且自身能力有限,不良行为多为轻度的“对于自身而言会造成损害的行为”,但严重不良行为引发刑事犯罪的可能性依旧存在,需要社会各界,家庭学校等方方面面在平时就对城市留守儿童的行为加以充分的规范和重视。在城市留守儿童群体中积极开展家校协同教育,使城市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的不良行为得到及时的发现矫正,不仅能促进城市留守儿童的身心性灵健康成长,还可以促进城市留守儿童家长教育理念的更新,城市留守儿童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亲子关系的修复。在肩负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任务中,以家校为主体的协同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未来教育不可逆的趋势和潮流。笔者选取了几所位于成都市区内的公立小学作为研究样本,以调查访谈的形式研究了城市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的种种不良行为表现。在此基础上,笔者梳理了对城市留守儿童不良行为进行矫正时家校协同教育的几点具体表现:协同主体不固定,协同内容单一,协同方法有效性差,协同积极性较低。在此纷繁复杂的现象中,笔者再将所采集到的个案资料、调查访问内容等进行梳理、归纳,继续深入探索,找寻在城市留守儿童不良行为矫正中家校协同问题存在的具体缘由,并最终总结提炼出基于家校层面的有利于改进解决城市留守儿童不良行为的家校协同问题的几点方法策略:重视城市留守儿童群体,建立校级城市留守儿童档案;明确学校在城市留守儿童家校协同教育中的引领职责,签订“家校协同教育协议书”;建立长效健全的城市留守儿童家校协同机制,帮助解决儿童行为不良问题;注重家校协同教育中的教师个人能力的培养,倡导良好的行为风尚;做好家长教育,帮助城市留守儿童家长成为合格的家校协同教育主体。本文创新性的关注城市留守儿童家校协同教育,并运用其策略解决城市留守儿童不良行为矫正中家校协同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不仅扩展了家校协同教育的研究内容,同时也丰富了城市留守儿童方面的研究。
刘辰[6](2016)在《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研究》文中认为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由于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容易产生各种课堂问题行为,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扰乱课堂教学秩序,影响教师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严重的还会引起师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利于师生关系长远和谐的发展,甚至还会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和身心健康。探讨和研究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对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不仅可以为教师在教学管理中遇到的问题献计献策;另一方面,更有利于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促进他们全面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研究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设计方案,包括研究的思路、方法与意义。第二部分,研究者首先根据已有文献资料并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经历阐述了“问题行为”和“课堂问题行为”的概念。其次,综合教育心理学的认知矫正理论、社会学的社会冲突理论,管理学的人际关系——资源管理理论,构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以江苏省溧阳市三所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初中为研究场域,通过问卷调查、个案研究以及师生深度访谈等手段获取本研究所需要的数据和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和分析,呈现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现实状况并作具体分析。第四部分,对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进行归因分析。分别从学生因素、学校因素包括教师和学校环境两方面、家庭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四个维度进行详细阐述。第五部分,以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分析为基础,从学生问题行为的产生、发展、消除三个不同的阶段,针对性提出课前预防、课堂调控和课后矫正三个方面的具体策略,以期能够减少和消除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保障课堂教学有序进行,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徐芳[7](2015)在《教育爱:教师如何面对小学生成长中的“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生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成长和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他们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古今中外的很多教育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们都对这些问题已经有了非常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但是以往的研究大多注重的是问题本身。本文从教育爱的视角切入采用现象学的方法,从学生的体验出发,重点分析了小学阶段学生所面临的这些“问题”。研究坚持“回到事实本身”的态度,关注现实生活中孩子们在面临“问题”时的真实体验。最终在教育爱的引导下达到学生生命的自由成长。第一章:标签:小学生成长中的各种“问题”的教师视角。主要展示了老师在面对孩子成长中的这些“问题”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给学生贴标签的现象:小学生学业“笨”、小学生品德“坏”和小学生纪律“差”。进而引出我们到底该如何面对学生成长中的这些“小插曲”呢?如何认识这些“小插曲”?第二章:“自我中心”:小学生成长中的“问题”的基本体验。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小学生的体验:小学生学业困难体验、小学生品行体验、小学生纪律体验。进而进一步引出小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是他们成长中本身的内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教师对他们爱的方式存在问题。最后呼吁教师要带着教育爱去了解学生的内在需要,肯定学生发展的可能性。第三章:基于学生的“自我”发展来实践教育爱。详细说明了在面对小学生的这些问题时我们老师应该心向着学生,感到孩子的呼唤,在理解中陪伴孩子,在信任中等待孩子,在引导中唤醒孩子慢慢成长并最终引导孩子成为更完全的自己。结语:什么是教育爱。总结归纳教育爱的定义,即教师在面对学生成长中各种不成熟或者成熟的状态时,都能以发展的眼光积极肯定学生并使教师和学生建立一种健康互利关系的高层次情感行为。并且给出了教育爱的最终目的肯定学生的自我生命本质,唤醒与照亮学生的生命世界。
于仁聪[8](2014)在《小学学困生形成与转化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困生”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客观存在,目前这一群体有逐渐扩大的趋势。令人无法忽视的是,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也存在“学困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为保证教学的公平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学困生”问题应该引起老师、家长和社会的关注。本研究在综合考察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之上,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利用笔者教育实习的机会,通过对一名小学高年级的学困生进行为期半年的深入观察,探索其学困的原因。在深刻分析其形成原因之后,笔者尝试从家庭、教师及学困生本人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教师和家长在预防学困生问题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理论的需求、现实的需要以及个人的兴趣三个方面介绍了本研究选题的缘由,并梳理了国内外对“学困生”这一概念的界定,以及学困生形成和转化的相关研究。最后简要地介绍了研究对象的选择和研究思路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首先介绍了研究对象的背景,接着以研究对象为中心,对其本人、家长、同学和班主任进行访谈,充分地去了解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和性格特征,然后呈现了两次研究对象有代表性的课堂表现。根据研究者的观察以及收集的资料,深入地了解研究对象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学生自身及其他教育要素四个方面论述了可能导致研究对象学习困难和品德不良的原因,并对应地提出了转化对策。人格方面有:说理引导的策略,接纳学生的策略,实践体验的策略等;学习方面有,营造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强化自我教育,构建家庭、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学习网络。
刘玥[9](2013)在《城市贫困家庭未成年子女道德教育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1996年全国城市贫困率为4.2%,2006年贫困率为5.3%。近几年的城市贫困发生率基本为6%-8%,虽然城市贫困发生率有下降趋势,但仍大大高于十年前水平。以广东为例,2007年广东经济总量在全世界排到第14位,但如果按照国际贫困线每日人均2美元的标准,仍有近20%的农村居民生活在收入贫困状态下,有近8%的城市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下。城市中的下岗职工、失业人员、靠打零工、摆小摊养家糊口而无稳定收入的人,由他们构成家庭的未成年子女(即所谓城市贫困家庭未成年子女)的道德教育问题,已成为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问题。面对发展迅速的中国来说,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是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希望工程,是关系亿万家庭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国家的发展进程,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就成了国家快速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走访,对城市贫困家庭未成年子女的道德教育问题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城市贫困家庭未成年子女道德教育问题的成因,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我介绍了贫困家庭的分类标准,全面阐述城市贫困家庭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未成年子女德育现状,表明研究的必要性;第二部分,我选择K城市贫困家庭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个案跟踪研究方法,对他们的德育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从未成年人自我认识、对他人印象、家长的教育责任、班主任的教育责任四个角度入手,列出调查汇总数据,并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城市贫困家庭未成年人道德教育问题的成因;第四部分,对城市贫困家庭未成年人德育的对策提出个人见解,我国应当在帮扶这些城市贫困家庭的同时,对其子女的健康成长作出相应努力。
葛小娟[10](2013)在《小学生品德不良行为及其矫正》文中指出品德不良是指学生经常违背道德准则或犯有严重的道德过错行为,它是道德范畴内的某种错误或过失行为。许多教师常常因学生的一些品德不良行为而烦恼,为矫正他们的品德不良行为而操心。笔者作为一名小学品德课教师,既感到自豪,同时又感到任务的艰巨。笔者认为,小学生中出现品德不良行为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无法回避的,我们教师,特别是品德教师应和班主任紧密配合,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认真探讨学生品德不良行为的表现、成因和矫正途径,努力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使其迷途知返,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法。一、小学生品德不良行为的表现1.认识模糊不清。小学生的不良行为和其他任何行为
二、儿童品德不良形成的原因及其矫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儿童品德不良形成的原因及其矫正(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边缘生”现象的调查研究 ——以Q市S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1.教育公平的时代诉求 |
2.小学阶段数学学科的特点 |
3.研究者自身对小学数学课堂学生参与度的观察与反思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国内外关于“边缘人”的研究现状 |
2.国内外关于“边缘生”的研究现状 |
3.研究评述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1.“边缘人” |
2.“边缘生” |
3.相关概念辨析 |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 |
1.全纳教育思想 |
2.诺丁斯的关怀教育理论 |
(六)研究思路 |
(七)研究方法 |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边缘生”的现实状态 |
(一)小学数学课堂中“边缘生”的特征 |
1.普遍性 |
2.差异性 |
3.可变性 |
4.特殊性 |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边缘生”的类型 |
1.消沉麻木型 |
2.博取关注型 |
3.敏感自卑型 |
4.自娱自乐型 |
5.自暴自弃型 |
(三)小学数学课堂中“边缘生”案例分析 |
1.研究个案的选取 |
2.“边缘生”的课堂现实状态 |
(四)小学数学课堂中“边缘生”现象调查分析 |
1.调查对象 |
2.调查结果分析 |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边缘生”现象成因分析 |
(一)教学因素分析 |
1.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 |
2.数学教学方法仍然以注入式为主 |
3.数学课堂评价方式单一、内容机械 |
4.教师不当的教育观念 |
(二)同伴群体分析 |
1.数学学习小组中的同伴忽视 |
2.课后不良的同伴群体影响 |
(三)家庭支持因素分析 |
1.家庭的整体环境 |
2.父母的教养方式 |
3.父母对孩子数学学习的重视程度 |
(四)学生因素分析 |
1.缺乏学业自我效能感 |
2.不恰当的自我归因 |
3.“边缘生”的人格特质 |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边缘生”的转化策略 |
(一)以“生”为本,构建生动有趣的数学课堂 |
1.基于“游戏精神”,增强数学教学趣味性 |
2.促进发展,采用多元化的数学评价方式 |
3.立足过程,构建和谐真实的数学课堂 |
4.传递积极期待,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
(二)有效利用同伴群体的教育力量 |
1.正确认识同伴群体的教育作用 |
2.利用好课上的数学学习小组 |
3.积极引导“边缘生”课后的同伴关系 |
(三)重视沟通,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
1.摆正心态,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
2.及时沟通,营造和谐的家庭沟通环境 |
3.科学教育,营造有爱的家庭教育环境 |
(四)因材施教,对“边缘生”施加有针对性的影响 |
1.培养“边缘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 |
2.疏导“边缘生”的消极心理情绪 |
3.培养“边缘生”的耐挫能力,帮助他们学会正确归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农村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师生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个人研究兴趣 |
(二)现实需要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课堂问题行为研究的发展脉络 |
(二)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研究 |
(三)课堂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
(四)课堂问题行为的对策研究 |
(五)师生对课堂问题行为认知的相关研究 |
(六)已有研究述评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问题行为 |
(二)课堂问题行为 |
(三)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 |
第一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一)问卷调查对象 |
(二)访谈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四)观察法 |
三、研究工具 |
(一)问卷的基本结构 |
(二)问卷信效度分析 |
第二章 农村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师生认知现状分析 |
一、农村小学生对课堂问题行为认知的现状分析 |
(一)农村小学生对课堂问题行为认知的整体特征 |
(二)农村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认知的差异分析 |
二、教师对农村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认知的现状分析 |
(一)教师对农村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认知的整体特征 |
(二)教师对农村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认知的差异分析 |
三、师生对农村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认知和归因的对比分析 |
(一)师生对农村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认知的对比分析 |
(二)师生对农村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归因的对比分析 |
四、农村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特点 |
(一)普遍性 |
(二)轻度性 |
第三章 农村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学生因素 |
(一)寻求关注 |
(二)学习兴趣不足 |
(三)自身心理受挫 |
二、教师因素 |
(一)教学方式单一 |
(二)教育理念偏差 |
(三)职业认同感低 |
三、家庭因素 |
(一)家庭结构缺失 |
(二)家庭教育方式不合理 |
四、环境因素 |
(一)课堂心理环境的影响 |
(二)同辈群体的影响 |
(三)大众传媒的影响 |
第四章 农村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措施 |
一、学生层面的措施 |
(一)端正思想态度 |
(二)提高学习兴趣 |
(三)学会自我调节 |
二、教师层面的措施 |
(一)改进教学方法 |
(二)树立正确的育人观 |
(三)提升职业认同感 |
三、家庭层面的措施 |
(一)树立家校共育理念 |
(二)转变家庭教育理念 |
四、环境层面的措施 |
(一)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
(二)强化学生良好行为 |
(三)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
结语 |
附录1:学生调查问卷 农村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研究的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2:教师调查问卷 农村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研究的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3: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4:教师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3-6岁幼儿气质与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 ——以鞍山市区幼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核心概念界定 |
1. 问题行为的概念 |
2. 气质的概念 |
(三) 相关文献综述 |
1. 问题行为相关研究 |
2. 气质相关研究 |
3. 气质与问题行为相关研究 |
4. 相关研究述评 |
(四) 本研究的问题与内容 |
(五) 本研究的创新 |
二、研究设计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1. 具体研究方法 |
2. 具体研究对象 |
3. 具体研究工具 |
4. 具体施测程序 |
(四)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三、研究结果 |
(一) 3-6岁幼儿气质现状 |
1. 3-4岁幼儿气质现状 |
2. 4-5岁幼儿气质现状 |
3. 5-6岁幼儿气质现状 |
4. 3-6岁幼儿总体气质现状 |
5. 3-6岁幼儿总体气质各维度性别差异现状 |
6. 3-6岁幼儿总体气质各维度年龄差异现状 |
(二) 3-6岁幼儿问题行为现状 |
1. 3-6岁幼儿总体问题行为现状 |
2. 3-6岁幼儿总体问题行为检出率 |
3. 3-6岁幼儿总体问题行为各因子性别差异现状 |
4. 3-6岁幼儿总体问题行为各因子年龄差异现状 |
(三) 3-6岁幼儿气质与问题行为的相关 |
1. 3-4岁幼儿气质各维度与问题行为各因子相关 |
2. 3-4岁幼儿气质各维度与问题行为各因子回归 |
3. 4-5岁幼儿气质各维度与问题行为各因子相关 |
4. 4-5岁幼儿气质各维度与问题行为各因子回归 |
5. 5-6岁幼儿气质各维度与问题行为各因子相关 |
6. 5-6岁幼儿气质各维度与问题行为各因子回归 |
7. 3-6岁幼儿总体气质各维度与问题行为各因子相关 |
8. 3-6岁幼儿总体气质各维度与问题行为各因子回归 |
四、讨论与分析 |
(一) 3-6岁幼儿气质现状 |
1. 3-6岁幼儿总体气质各维度均数普遍低于中间水平 |
2. 3-6岁幼儿总体气质类型分布不均衡,以活跃型为主 |
3. 3-6岁幼儿总体在反应性与专注性方面男女性别存在显着性差异 |
4. 3-6岁幼儿总体在情绪性、活动性和抑制性方面年龄差异非常显着 |
5. 4-5岁幼儿气质发展关键期 |
(二) 3-6岁幼儿问题行为现状 |
1. 3-6岁幼儿总体问题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的问题行为相对减少 |
2. 3-6岁幼儿总体问题行为检出率较高 |
3. 3-6岁幼儿总体在多动问题行为因子上性别存在显着性差异 |
4. 3-6岁幼儿总体在品行问题、多动、多动指数与不注意-被动问题行为因子上年龄差异显着 |
5. 3-4岁幼儿问题行为关键期 |
(三) 3-6岁幼儿气质与问题行为的关系 |
1. 3-6岁幼儿总体气质各维度与问题行为显着相关 |
2. 3-6岁幼儿总体气质各维度对问题行为有显着的预测作用 |
五、研究结论 |
(一) 3-6岁幼儿气质现状 |
(二) 3-6岁幼儿问题行为现状 |
(三) 3-6岁幼儿气质与幼儿问题行为的关系 |
六、教育建议 |
(一) 重视幼儿气质培养 |
1. 充分了解幼儿气质 |
2. 幼儿气质培养要重视性别差异 |
3. 幼儿气质培养要注重年龄差异 |
4. 重点培养4-5岁幼儿气质 |
(二) 重视预防幼儿问题行为 |
1. 准确理解幼儿问题行为 |
2. 特别关注男孩问题行为 |
3. 正视幼儿问题行为年龄差异 |
4. 加强矫正3-4岁幼儿问题行为 |
(三) 通过幼儿气质改善问题行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父亲心理缺位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预测作用:母子关系的中介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父亲心理缺位的相关研究 |
1.1.1 父亲心理缺位的内涵 |
1.1.2 父亲心理缺位的测量方法 |
1.1.3 父亲心理缺位的影响因素 |
1.1.4 父亲心理缺位对子女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影响 |
1.2 问题行为的相关研究 |
1.2.1 问题行为的界定 |
1.2.2 问题行为的类型 |
1.2.3 问题行为的测量 |
1.2.4 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 |
2 问题提出 |
2.1 研究问题 |
2.2 研究设计 |
2.3 研究意义 |
2.3.1 理论意义 |
2.3.2 实践意义 |
3 研究方法 |
3.1 被试 |
3.2 工具与计分 |
3.3 统计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父亲心理缺位、母子关系、父母关系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方差分析和描述统计 |
4.2 父亲心理缺位、母子关系、父母关系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相关分析 |
4.3 父亲心理缺位、母子关系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检验 |
4.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4.3.2 母子关系在父亲心理缺位与青少年内化问题行为和外化问题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
4.3.3 父母关系在父亲心理缺位与青少年内化问题行为之间的调节效应检验 |
5 讨论 |
5.1 父亲心理缺位、母子关系、父母关系和青少年问题行为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 |
5.2 父亲心理缺位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消极影响 |
5.3 母子关系在父亲心理缺位和青少年内部问题之间的中介作用 |
5.4 父母关系在父亲心理缺位与母子关系之间的增强作用 |
5.5 本研究的局限和未来方向 |
6 教育建议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学生父亲在位量表》 |
附录B 《亲子亲和量表》 |
附表C 《青少年自评量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城市留守儿童不良行为矫正中的家校协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教育工作中的无意发现 |
1.2 教育工作者的良知驱动 |
1.3 满足当代社会现状对教育的需求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城市留守儿童 |
1.4.2 不良行为 |
1.4.3 家校合作与协同教育 |
1.4.4 家校协同 |
1.5 文献综述 |
1.5.1 有关留守儿童教育中的家校协同的研究 |
1.5.2 有关儿童不良行为教育的研究 |
1.6 研究思路 |
1.7 研究方法 |
2 城市留守儿童不良行为分析 |
2.1 城市留守儿童在学习方面的不良行为表现 |
2.2 城市留守儿童在生活方面的不良行为表现 |
2.3 城市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不良行为表现 |
3 城市留守儿童不良行为矫正中家校协同的问题分析 |
3.1 城市留守儿童不良行为矫正中家校协同的主要问题 |
3.1.1 家校协同主体缺失,现有监护人协同参与度难以一致 |
3.1.2 家校协同内容匮乏单一,教师协同积极性难以调动 |
3.1.3 家校协同方法有效性差,协同合力难以形成 |
3.2 城市留守儿童不良行为矫正中家校协同问题成因 |
3.2.1 学校层面:管理者对家校协同相关问题重视不足 |
3.2.2 教师层面:教师协同能力各有高低 |
3.2.3 家庭层面:父母教育观念落后,教育责任心丧失 |
4 城市留守儿童不良行为矫正中家校协同改进策略 |
4.1 重视城市留守儿童群体,建立校级城市留守儿童档案 |
4.2 明确学校在城市留守儿童家校协同教育中的引领职责 |
4.3 建立长效健全的城市留守儿童家校协同机制 |
4.4 注重家校协同教育中的教师个人能力的培养 |
4.4.1 家校协同中教师协同教育观念的培养 |
4.4.2 家校协同中教师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 |
4.4.3 家校协同中教师经验总结和反思能力的培养 |
4.4.4 家校协同中教师个人行为素质的培养 |
4.5 做好家长教育,帮助家长成为合格的家校协同教育主体 |
4.5.1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
4.5.2 帮助家长充实教育知识 |
4.5.3 帮助家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
4.5.4 帮助家长成为孩子良好行为的学习榜样 |
5 研究总结与反思 |
5.1 研究价值 |
5.2 研究中的不足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城市留守儿童所在学校教师访谈提纲 |
附件2:城市留守儿童所在学校家长访谈提纲 |
附件3:样本学校城市留守儿童访谈提纲 |
附件4:样本学校一期调查问卷表——在校学生基本情况调查 |
附件5:样本学校二期调查问卷表——教师调查表 |
致谢 |
(6)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关于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研究 |
1.2.2 国内关于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3.2 研究方法的选取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问题行为 |
2.1.2 课堂问题行为 |
2.1.3 课堂问题行为的特征 |
2.2 理论基础 |
2.2.1 教育心理学的认知行为矫正理论 |
2.2.2 社会学的社会冲突理论 |
2.2.3 管理学的人际关系—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3 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现状调查分析 |
3.1 研究准备 |
3.1.1 研究场域的确定 |
3.1.2 资料的搜集与分析 |
3.1.3 研究的效度与伦理问题 |
3.2 问卷调查分析 |
3.3 个案实录分析 |
3.3.1 沉默的刘韵婷 |
3.3.2 过度活跃的单一杰 |
3.3.3 情绪化的石磊 |
3.4 师生访谈实录分析 |
3.4.1 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理解 |
3.4.2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问题行为表现 |
3.4.3 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方式 |
3.4.4 对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归因 |
3.4.5 目前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出现的新变化 |
4 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透视 |
4.1 学生因素 |
4.1.1 学生认知能力的差异没有引起教育者的足够重视 |
4.1.2 学生寻求关注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 |
4.1.3 学生的学习适应不良 |
4.2 学校因素 |
4.2.1 教师层面 |
4.2.2 学校环境层面 |
4.3 家庭因素 |
4.3.1 家庭结构 |
4.3.2 家长的榜样作用 |
4.3.3 家长的期望 |
4.4 社会因素 |
4.4.1 网络传媒的不良影响 |
4.4.2 教育培训机构的不当指导 |
5 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策略 |
5.1 预防策略 |
5.1.1 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 |
5.1.2 建立合理的课堂管理规则 |
5.1.3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 |
5.2 干预调控策略 |
5.2.1 巧妙暗示 |
5.2.2 善于提问 |
5.2.3 适当巡视 |
5.2.4 幽默化解 |
5.3 矫正策略 |
5.3.1 合理奖惩 |
5.3.2 榜样示范 |
5.3.3 心理辅导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7)教育爱:教师如何面对小学生成长中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其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教育爱的文献综述 |
二、如何面对小学生问题行为的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概念的界定 |
一、教育爱 |
二、小学生成长中的问题 |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标签”:小学生成长中的“问题”的教师视角 |
第一节 小学生学习“笨” |
第二节 小学生品德“坏” |
第三节 小学生纪律“差” |
小结 |
第二章“自我中心”:小学生成长中的“问题”的基本体验 |
第一节 学习的困难体验 |
一、新知识学习困难体验 |
二、作业完成困难体验 |
三、表达困难体验 |
第二节 学生品行体验 |
一、说谎和欺骗的体验 |
二、恶作剧的体验 |
三、欺负同学的体验 |
第三节 小学生纪律意识的体验 |
一、无纪律意识体验 |
二、纪律意识与行为的体验 |
三、纪律与自由关系体验 |
小结 |
第三章 教育爱的艺术:基于学生“自我”的发展来引导学生 |
第一节 在理解中陪伴学生 |
一、理解表现为一种平和的姿态 |
二、理解是一种倾听的认识 |
三、理解的出发点: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 |
第二节 信任中等待学生 |
一、信任是面对学生时的肯定和接纳的态度 |
二、信任是一种“关心式”的对话 |
三、信任的出发点:在关系中拓展学生“自我”发展的可能性 |
第三节 指引中唤醒学生 |
一、指引意味着走在前面 |
二、指引意味着尊重学生的自由 |
三、指引的出发点:让学生成为内在更完全的自己 |
结语 何为教育爱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小学学困生形成与转化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理论研究的诉求 |
(二)现今社会对文凭的偏爱 |
(三)笔者研究兴趣的诉求 |
二、文献综述 |
(一)对学困生概念的界定 |
(二)对学困生成因的研究 |
(三)对学困生转化的研究 |
(四)已有研究的不足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部分 案例分析及诊断 |
一、研究对象的确立 |
二、背景资料分析 |
三、性格分析 |
四、课堂表现 |
五、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部分 小林学困的归因分析 |
一、家庭教育的不当 |
二、学校教育的缺失 |
(一)整个班级环境不良,缺乏榜样的力量 |
(二)自由在作息时间表中消失 |
(三)教师方面的缺憾 |
(四)小组成员的忽视 |
三、学生自身原因 |
(一)归属感与学习兴趣的缺失 |
(二)对网络和教辅的不合理使用 |
四、各教育要素之间难以形成教育合力 |
(一)家庭和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对等 |
(二)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趋向学科本位 |
(三)学校和教师的矛盾 |
第三部分 对于小林的转化策略 |
一、人格方面 |
(一)说理引导 |
(二)接纳学生 |
(三)实践体验 |
二、学习方面 |
(一)营造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 |
(二)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 |
(三)引导学生强化自我教育 |
(四)构建家庭、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学习网络 |
三、转化结果 |
(一)人格方面 |
(二)学习方面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研究对象访谈提纲 |
附录二: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家长访谈提纲 |
附录四:研究对象的同学访谈提纲 |
致谢 |
(9)城市贫困家庭未成年子女道德教育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综述 |
(二) 国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思路和创新 |
第一章 城市贫困家庭的形成及其未成年子女德育现状 |
一、 贫困家庭的分类 |
(一) 低收入家庭 |
(二) 低保家庭 |
(三) 特困家庭 |
二、 城市贫困家庭产生的原因 |
(一) 市场化经济的发展 |
(二) 制度设计不合理 |
(三) 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平衡 |
三、 城市贫困家庭的未成年子女德育现状 |
(一) 国内城市贫困家庭未成年子女德育现状 |
(二) 国外贫困家庭未成年子女德育现状 |
第二章 对 K 城市贫困家庭未成年人德育的调查及分析 |
一、 研究地区和研究对象 |
二、 调查问卷结果 |
(一) 贫困未成年子女的自我道德调查(年龄为 8—16 岁) |
(二) 学校周围学生的问卷调查(随机抽查小学、初、高中生 50 人) |
(三) 贫困家庭家长的责任调查(随机调查了 60 位家长)13 |
(四) 班主任教育责任的调查(小学、初、高中 30 位班主任抽样调查)13 |
(五) 个体跟踪调查 |
三、 研究结果分析 |
(一) 贫困未成年子女自评结果分析 |
(二) 学校周围学生的调查分析 |
(三) 贫困家庭家长责任的调查分析 |
(四) 班主任教育责任的调查分析 |
(五) 个体跟踪调查分析 |
第三章 城市贫困家庭未成年人德育问题的成因 |
一、 缺乏正确的引导方向 |
二、 自我缺乏求救意识 |
三、 政府政策不力 |
第四章 城市贫困家庭未成年人德育的对策 |
一、 建立城市贫困家庭未成年人心理辅助机构 |
二、 加大城市贫困家庭未成年人辅助专项资金的投入 |
三、 加大反贫困力度 |
四、 搭建桥梁,增强社区服务功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小学生品德不良行为及其矫正(论文提纲范文)
一、小学生品德不良行为的表现 |
1. 认识模糊不清。 |
2. 情绪反复无常。 |
3. 意志脆弱。 |
二、小学生品德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 |
1. 家庭的不良影响和教育是学生产生不良行为的主要原因。 |
2. 学校教育中的一些不良因素是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 |
3. 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是学生产生不良行为的重要原因。 |
三、小学生品德不良行为的矫正 |
1. 热情关怀, 消除师生对立情绪。 |
2. 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积极因素, 点燃他们内心的“闪光”火苗。 |
3. 优化育人环境, 形成教育合力。 |
4. 加强班集体建设, 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围。 |
四、儿童品德不良形成的原因及其矫正(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边缘生”现象的调查研究 ——以Q市S小学为例[D]. 王月超.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2]农村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师生认知研究[D]. 李玲.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3]3-6岁幼儿气质与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 ——以鞍山市区幼儿为例[D]. 于美惠. 鞍山师范学院, 2019(04)
- [4]父亲心理缺位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预测作用:母子关系的中介效应[D]. 高婷婷. 辽宁师范大学, 2019(10)
- [5]城市留守儿童不良行为矫正中的家校协同研究[D]. 袁源. 四川师范大学, 2018(12)
- [6]初中生课堂问题行为研究[D]. 刘辰. 杭州师范大学, 2016(08)
- [7]教育爱:教师如何面对小学生成长中的“问题”[D]. 徐芳.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6)
- [8]小学学困生形成与转化的个案研究[D]. 于仁聪.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 [9]城市贫困家庭未成年子女道德教育问题[D]. 刘玥. 河南大学, 2013(02)
- [10]小学生品德不良行为及其矫正[J]. 葛小娟. 小学教学参考, 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