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C++ Builder开发签到管理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周杨杨[1](2020)在《林业智能巡检管理系统研发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林业巡护是巡护人员在其管护责任范围区内,沿着事先计划的巡检路线,手持移动设备对林区进行日常的巡护,发现并上报违法行为,及时制止影响森林健康状况等行为的活动。传统的巡护工作长期以来存在管理体制不完善,难以实时掌握巡护人员的地理位置和工作状态、野外巡护采集信息上报和巡检任务下发不及时、巡护路线范围难以确定、考勤管理混乱以及巡护人员与管理人员协同性低等问题。针对目前林业巡护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与手机终端相结合的林业智能巡检管理系统。实现林业资源管理信息化、科学化、现代化的目标,提高林业部门工作效率,实时监控野外巡护状况,保护林业资源不被破坏,并确保野外巡护人员的人身安全。本文对鄂尔多斯造林总场林业部门进行调研,实现了林业智能巡检管理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基于鄂尔多斯造林总场目前的发展现状和林业需求,并与巡护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多次沟通与交流,确认业务需求和总体建设目标,并从管理人员和巡护人员不同角度出发,分析用户需要实现的功能。二、针对传统开发技术存在的问题,在对林业智能巡检管理系统基本功能需求和用户需求确定之后,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改进思路,采用Spring Boot轻量级开源框架和持久性框架Mybatis代替传统J2EE作为本系统的开发框架,利用JAVA语言、Redis缓存技术、MySQL数据库等技术,实现了包括巡检监控管理、系统用户管理、巡检任务管理、巡检员及巡检范围管理、事件及报警管理、公告管理和考勤统计管理等模块的林业智能巡检管理系统。并对系统每个模块的具体功能进行详细设计,通过技术路线图说明每个模块的功能。三、本系统将手机终端智能巡检App与林业智能巡检管理系统相结合,通过接口实现Web端和手机终端上传数据和下发任务等功能,解决林业移动巡护与巡护平台数据交换不畅等问题。管理人员可利用Web端巡检管理平台添加巡护员信息并根据设备ID生成授权码,野外巡护人员通过手机终端登录,完成人脸识别签到、事件上报、巡检历程、查看巡检轨迹、个人考勤信息等任务。林业部门管理人员通过Web端巡检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巡护员的工作状态和巡检位置,制定巡检计划和下发巡检任务、查看巡检轨迹以及统计总场和分场巡护员的考勤数据。并且实现系统根据用户角色、岗位进行功能权限的设置。本文研究并实现的林业智能巡检管理系统满足鄂尔多斯造林总场林业部门的需求,已经在相关部门使用,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的。
牛作东[2](2020)在《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课堂实时考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师最主要的教学方式,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而确保学生按时上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课堂考勤制度是有效制约学生按时上课学习、完成学业要求的管理方法,在许多高校管理中,将学生的课堂考勤表现作为课程成绩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了课堂考勤的重要性。然而经常发生的旷课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秩序,而且还阻碍了大学生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提高综合能力的途径。针对当前常用的考勤方式,比如教师点名、刷卡考勤、指纹考勤等,存在着占用课堂时间、影响上课效率、容易发生考勤作弊行为、实时性低、缺乏监督等缺点,本文研究并设计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实时课堂考勤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在人脸检测方面,提出了基于YOLO算法的人脸检测方法,首先,引入了残差网络解决利用更深的网络在进行训练时容易产生梯度消失或者梯度爆炸的问题,提高模型的训练速度和稳定性;然后,引入了特征金字塔网络解决模型对不同尺度的人脸目标不敏感,容易丢失小人脸目标特征的问题,提高卷积层的感受野,同时在特征金字塔网络中引入注意力机制,抑制无用信息,提高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接着,引入了特征融合模块,通过学习不同尺度的特征,使得检测效果更加鲁棒;最后建立了多任务联合损失函数,解决了密集人脸场景下检测框容易出现失真的问题。2)在人脸识别方面,设计了一种无监督特征学习的人脸识别算法,主要创新点包括在卷积层中设计了基于L1范数的主成分分析深度学习网络,用于人脸特征提取;在非线性层引入局部二进制模式对人脸特征进行编码描述;在池化层采用空间金字塔池化,合并人脸在不同层次的结构特征。另外对提出的人脸识别算法进行超参数调整和优化,并使用岭回归分类器进行了人脸匹配,完成人脸识别任务。3)基于Python和Flask搭建了可高效开发的MVC框架,该框架具有轻量灵活、耦合性低、可扩展性强等优点,不仅可以满足课堂考勤系统的设计要求,而且还可以作为其它小型Web应用的开发框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4)在系统实现方面,通过设计的计算机视觉模型、嵌入式视频采集设备、关系型数据库实体模型、客户端和服务器应用软件,实现了课堂考勤系统的各项功能,具有实时性和准确性,有利于推动智慧校园建设。
赵若津[3](2020)在《基于Unity的游戏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中,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对于移动设备的使用日益增多,其中对于移动设备的娱乐需求也引发了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与之相关的图形学、物理学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功能强大、便于使用的跨平台专业游戏开发引擎,Unity3D便是其中之一。在此基础上,移动端游戏日益发展,国内相关的游戏产业愈发成熟,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移动端游戏开发框架与解决方案。在国家相关的政策扶持下,游戏产业创造了极大的经济价值,并开始逐步将平台上升至海外市场。当前国内手机游戏市场中,游戏种类众多,棋牌战略类游戏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但游戏内容风格相似,游戏过程中移动设备的耗电量与内存使用量较大,大多数系统设计尚待优化。因此本文将以实习项目为基础,针对当前市场中游戏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优化,对手机游戏中经常使用的功能模块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对其中使用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本文详细地论述了如何开发一款运行于手机端的策略对战棋牌游戏中的功能模块,通过对市场上现有的游戏模块设计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整合设计对应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功能完备的模块。通过使用C#与Lua语言,深入Unity引擎,进行系统的游戏模块结构设计与架构结构的开发,其中对武将系统、背包系统、邮件系统与活动系统的开发过程及架构方式进行了系统的解析。使用UGUI系统组件与ToLua结合的方式,将UI相关逻辑与游戏逻辑主线程分离,进而实现使用资源热更新的方式更新Lua文件从而完成相关UI逻辑的线上热更新,避免在线上环境需要修复开发漏洞时用户重新下载整个应用。在武将系统中实现了模型与UI组件的同级渲染,并对其不同的实现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由于热更新的需求,需要对项目资源进行统一的配置管理,因此实现了提供统一的文件资源加载接口,其基于Unity的文件加载机制,使用异步加载与对象池的方式实现了资源的加载与卸载。在背包系统中实现了基于ScrollRect组件的元素异步加载,使用观察者模式绑定游戏中的事件与响应,使用protoBuf协议来定义网络传输协议。在邮件系统中实现了在用户浏览过程中的数据分页获取,基于Text组件的富文本显示。在活动系统中实现了游戏中时间的系统管理与CSV文件的配置读取。通过分析功能模块从设计到实现的过程,以各模块包含的不同功能的角度,介绍相关手机游戏开发过程中将遇到的主要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涉及消息框架、资源管理、模型渲染等等诸多方面,希望可以为后续相关游戏开发提供思路与参考。本项目已经过三次面向公共平台的测试,拥有近万的参与用户,在测试过程中数据表现良好,未出现严重的系统漏洞。用户在后续反馈中评价较好,拥有较高的留存率,可以较好的满足用户相关的娱乐与社交需求。
张笑寒,曹菊英,王明亮,罗珩闻,姚武军,孙文[4](2019)在《基于Python语言的学生考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为更好的打造"金课",快速完成课堂考勤是必须解决的的问题之一,文章设计并实现了基于Python语言的学生考勤管理系统,分析Python语言在该系统设计中的应用的可行性,提出了功能模块化设计的理念。考勤管理系统包括登陆模块、考勤模块和请假模块三大主要功能模块;同时系统设计了界面端和数据库端,据库端由SQLite数据库服务器构成。系统简洁明了的操作方式使学生考勤管理更加高效、智能,使用python进行的设计也大大减小了后期维护和升级的工作量。
常新[5](2019)在《嵌入式数据采集与处理应用系统开发 ——智能手机袋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当前,大学课堂传统的考勤方式存在诸多弊端,如虚假签到、抽查点名等情况的出现致使学生出勤数据出现偏差;随着科技在生活学习中的普及,智能手机不仅干扰了学生的学习,而且低效率的学习环境亦危害到教师的教学。有效解决上述两大问题成了大学教学过程中的迫切需要。现如今市面上例如刷卡、指纹、面部及虹膜等生物识别方式,都无法同时满足签到和管理手机的需求。基于此种情形,本课题开发的智能手机袋项目能有效解决学生考勤的弊端以及课堂中玩手机的现象。本课题研究的系统用于解决:(1)学生签到。(2)记录学生签到信息,以供后续统计分析。(3)对学生签到信息进行统计与展示。(4)手机存放与管理。系统采用Tomcat+MySQL+树莓派+Linux的方式,使用Tomcat作为服务器,用于接收和发送各种请求和应答,MySQL作为数据库存储各种服务信息,树莓派作为手机袋的监测程序运行环境和手机架的支撑,Linux作为服务器的运行环境。C#编写教师机客户端,JSP+html+JavaScript+Css制作教师后台管理网站。整个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用户管理、签到、数据统计展示,防代签机制,存放手机等方面。该系统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系统的基础层次:数据库层,该层包括基本的数据库操作和数据库之间的链接。第二层是服务器层,服务器是系统的核心,用于处理来自客户端的操作:手机签到网页的操作,教师机客户端的操作,后台数据管理网站的操作,和手机架四个方面的操作请求。第三层即应用层,主要功能是完成各自的数据请求任务和把从服务器返回的数据进行处理,通过饼状图或折线图等可视化的形式展示出来。系统借助学校的实际课程进行测试。测试过程中,系统在线运行稳定、不掉线,测试所得结果基本符合预期的目标效果:签到所占用的课堂时间由5-6分钟减少为1-2分钟,缩短了签到时间;平均签到率高达97.7%,准点签到人数占比高达90.9%,提高了出勤率;防止学生与智能手机的接触。
吴佳乐[6](2019)在《基于众包的企业项目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业务范围逐渐拓展,项目数量日益增加,为企业带来极大的管理及人力资源压力。因此,结合“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众包模式逐渐兴起。众包模式是建立在项目合作双方自由自愿的基础上,将本应由企业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外包给非特定的网络大众,使企业员工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通过众包模式,可以让企业更好地发展自身的核心科技,有充分的时间来提升自身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本文将“众包”思想与企业软件项目管理有效结合,针对企业中存在项目经理难以找到合适的接包人员,项目、任务、人员等信息难以管理,项目成员间缺乏沟通,项目进度难以把控等问题,设计并开发了一个基于众包的企业项目管理平台。本平台由管理员、项目经理和接包人员三个角色组成,管理员对接包人员的个人信息进行认证,认证通过后方可参与项目;项目经理发布项目需求,通过众包模式进行项目团队组建、项目任务分配、项目任务进度查询等,高效地管理众包模式下的企业项目;接包人员可以在本平台内提交任务成果、进行在线讨论、提交简报(日报、周报、月报)、查看权限内文件等。为了提高项目队伍的组建效率,提升用户使用的体验感,本平台基于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实现对众包项目和接包人员的双向推荐。同时,平台全程动态跟踪管理服务,为企业解决项目管理需求。本平台由Web端和Android移动端组成,Web端前端采用HTML5、bootstrap框架及vue进行开发,服务端采用轻量级的PHP框架开发,采用面向对象的开发结构和MVC模式;移动端采用Android平台进行开发,通过Http协议将数据请求发送到Web服务器,服务器将响应数据封装成JSON格式,再返回到移动端,移动端接收到JSON格式的数据进行解析后将数据显示在UI界面上。基于众包的企业项目管理平台,提高企业外包项目管理效率,使企业更好的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企业以最低的成本,就可以实现高效的项目管理、人员管理、任务分配,并以最直观的方式进行进度把控、质量监管,同时平台对资源采取一定的保密措施。
高戈[7](2018)在《基于iOS的移动办公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化发展,传统的纸质办公逐步被PC端的信息化办公系统所取代。但随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在路上的时间需要被合理的利用,传统的PC端办公也已经不能满足日常办公的需求了。由于信息化快速发展,智能手机与平板等移动设备的成熟技术和高质量的4G网络以及覆盖范围广泛的WIFI为移动办公铺平了道路。公司跟随时代发展将老OA办公系统升级为了新的BPM工作流程管理平台,配套的移动审批app也一并在iOS和Android双平台上线,因此丰富了办公手段并且提升了办公效率获得一致好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的功能板块已经不能很好地覆盖日常需要,在计算机类信息产品的管理以及会议的管理签到甚至是食堂用餐都被提出了信息化的需求,而火热的二维码技术又能很好的为办公提供便利。由于原有的app是软件公司的模块化产品,不便于个性化定制,所以公司决定调用自己的技术资源进行开发,对原有移动办公app进行重铸,在复刻原有公文流转,流程审批等优质功能模块的前提下实现更多便利优质的办公模块。由于iOS系统与Android系统的开发差异,本文主要详细介绍了基于iOS的移动办公系统设计和实现。从搭建系统开始,到各模块的实现,以及从数据加密开始,经过二维码的生成,再到二维码的识读,最终与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与结果反馈,一步一步的详细介绍了完整开发过程。
李富贵[8](2018)在《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政府绩效信息使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政府绩效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探索,学术界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同时绩效管理尚存在较多的问题,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开始进入反思阶段。国内外学者越来越聚焦于绩效管理循环的终端,更加关注绩效结果对公共组织及社会服务的影响,关注绩效信息与数据对内部管理及外部责任所产生的效应。由此便开启了值得绩效管理学界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政府如何更好的使用绩效信息,提高绩效管理的质量和效益。政府绩效管理存在诸多困境和挑战,亟需进行更深层的变革,实现方式改进和系统建构。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和视角来促进绩效信息使用的研究,对实现政府绩效管理的有效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成为主流浪潮。大数据的引入将是未来政府绩效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方向。绩效信息使用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是本文的研究起点。基于对绩效信息使用理论的分析,本研究尝试理论和技术相结合,以大数据技术的视角分析绩效信息使用这一具体问题。本文围绕绩效信息来源的使用和绩效信息结果的使用两个维度,建构大数据视角下政府绩效信息使用的分析框架,再结合案例分析大数据技术对促进绩效信息使用的作用机理与效应,验证大数据技术对绩效信息使用质量和效益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导论部分梳理有关绩效信息使用的理论表达和实践指向,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价值,设计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通过对政府绩效信息使用的理论与实践分析,厘清政府绩效信息使用的价值、方式和影响因素。总结目前政府绩效管理实践中绩效信息使用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为后续构建面向大数据的绩效信息使用机制提供启示和思路。第三章,为解决绩效信息使用客观性和科学性的问题,本部分尝试以大数据技术的视角分析绩效信息使用,侧重从大数据技术分析促进绩效信息使用过程中的技术和方法,并从绩效信息来源的使用和绩效信息结果的使用两个维度尝试构建政府绩效信息使用系统模型。第四章,以X市J区行政服务中心作为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大数据技术应用于绩效信息来源使用中的主要方法、技术、流程和作用机理,以解决绩效信息客观性的问题。第五章,以X市财政综合信息系统为例,从决策者的宏观管理的视角出发,探讨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促进财税业务的数据和绩效信息的使用,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分析,提升绩效信息使用科学性。结论部分是对全文进行总结性阐述,归纳文章的创新与不足,提出未来研究展望。本文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从技术角度验证了跨学科研究绩效信息使用的可行性。通过尝试不同学科结合的分析思路,较好的验证了跨学科的技术分析和理论研究具有可行性。第二,从案例分析的视角考证了大数据应用于绩效信息使用的可操作性。透过典型案例本文验证了大数据技术下绩效信息使用的流程、方法和效果,增强了理论分析的说服力,也佐证了大数据技术在实践中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第三,面向大数据的政府绩效信息使用分析框架具备解释力。在借鉴大数据工具和系统架构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大数据技术下的政府绩效信息使用系统模型。该分析框架既符合当前大数据应用的技术实际,同时也能很好的将大数据工具和绩效信息研究客体有机衔接起来,具有较好的解释力。第四,本文验证了大数据技术能够提升绩效信息来源的质量,提高绩效信息的客观性。在绩效信息来源使用维度,案例分析验证了大数据的采集和预处理技术能够实现信息采集与预处理的自动化、实时化和多样化,提升绩效信息客观性。第五,大数据有助提升绩效信息结果使用质量和效益。在绩效信息结果使用维度,大数据的分布式计算和分析处理技术能够辅助决策支持系统,信息使用面向能够从微观管理转向决策支持,实现绩效信息使用的科学性,提高政府管理决策的质量。
宋荣华[9](2017)在《基于指纹识别的学生考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近年来高等院校的大规模扩招,广大高等院校的学生规模越来越大,这对高校的教学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积极主动的对在校学生进行有效的考勤管理工作,不仅可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规范学生的学习状态,同时也有利于学校安全防范工作的开展。而当下的学校考勤制度,还是延续老师上课点名的考勤方式,这种考勤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漏洞也显而易见:课前点名导致学生无法及时出勤、课中点名导致占用上课时间、课后点名影响学生课间休息,同时还可能存在冒名顶戴的情况。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指纹考勤则充分的避免了上述问题,首先指纹具有唯一性、可靠性和准确性。其次,考勤速度快,学生进入教室前按一下指纹即可,最后,由于考勤机都是由计算机后台记录,所以这种方式易于储存,方便统计。针对上述的情况,本文的研究内容就是设计和研发一套结合生物识别技术-指纹识别技术的高校指纹考勤系统。主要内容如下:1、指纹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以及考勤系统的发展概况2、学生指纹考勤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梳理以及功能需求方面的分析。3、基于需求分析进行指纹考勤系统的架构分析与设计4、指纹考勤管理系统的实现与测试其中第2-4部分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通过可行性分析确定系统的可行性,通过功能需求分析、用例分析确定系统的基本架构;然后通过架构设计、总体设计、数据库设计三个层次的设计确定系统的详细结构;再以C#为前台开发工具,以Sql Server为后台数据库完成指纹考勤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最后对系统进行测试和总结。本文重点是指纹考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过程,难点在于系统的整体架构设计以及后期的数据分析和整理。
罗小朝[10](2018)在《民办学院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图书管理是民办学院图书馆都必须切实面对的工作,但目前仍有少部分民办学院仍在使用传统的人工方式管理图书资料。这种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且较为繁琐。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个能够为用户提供充分信息、快速查询和安全管理模式的图书管理系统。本文切实从民办学院图书馆业务需求出发,将信息管理系统理念、技术水平和图书馆管理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设计并开发了适应民办学院图书馆业务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突出了民办学院图书馆工作性质和内容,方便管理、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主要分为5个章节,第1章介绍了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第2章介绍了系统需求,包括目标需求、用户应用需求、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第3章介绍了系统概要设计,包括系统体系结构、系统功能模块划分和数据库设计。第4章介绍了系统详细设计,包括开发工具与平台、采编模块、典藏模块、基础信息模块、流通模块、期刊模块、查询模块、阅览室模块、控制模块、系统管理模块、系统统计模块、帮助模块、读者web管理模块。其中,采编模块中的选书功能,导入的ISO-2709文件使用(char)30划分marc数据,最后用键值对集合存储;典藏模块设计了专门的算法完成了条形码向ISBN的转换。第5章展示了系统部分运行效果,包括图书管理系统的C/S架构部分和B/S架构部分。
二、用C++ Builder开发签到管理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C++ Builder开发签到管理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林业智能巡检管理系统研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林业巡护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本文的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2.系统核心技术介绍 |
2.1 Spring Boot开发框架技术 |
2.1.1 Spring Boot框架的发展 |
2.1.2 Spring Boot框架的特点 |
2.2 Spring MVC开发框架 |
2.3 Mybatis持久性框架 |
2.3.1 Mybatis框架特点 |
2.3.2 Mybatis工作原理 |
2.4 Redis缓存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3.林业巡护系统应用分析 |
3.1 林业巡护系统定义 |
3.2 系统需求分析 |
3.2.1 业务需求 |
3.2.2 功能需求 |
3.2.3 用户需求 |
3.3 系统设计原则 |
3.4 系统整体架构 |
3.5 系统功能设计 |
3.5.1 移动终端App |
3.5.2 林业智能巡检管理系统 |
3.6 本章小结 |
4.系统详细设计 |
4.1 系统设计目的 |
4.2 系统设计框架 |
4.2.1 系统功能架构设计 |
4.2.2 系统技术架构设计 |
4.3 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
4.3.1 系统用户管理 |
4.3.2 监控管理模块 |
4.3.3 巡检任务管理模块 |
4.3.4 巡检员及巡检范围管理模块 |
4.3.5 事件及报警管理模块 |
4.3.6 考勤统计管理模块 |
4.3.7 系统参数设置 |
4.4 数据库设计 |
4.4.1 数据库系统表结构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系统具体实现与应用 |
5.1 开发环境与运行介绍 |
5.1.1 开发环境 |
5.1.2 运行环境 |
5.2 信息采集设备 |
5.3 信息采集App |
5.3.1 登陆 |
5.3.2 人脸识别 |
5.3.3 巡检任务 |
5.3.4 巡检路线 |
5.3.5 一键报警 |
5.3.6 个人信息 |
5.4 系统环境搭建及传输方式 |
5.4.1 环境搭建 |
5.4.2 JSON传输方式 |
5.4.3 RESTful风格系统API设计 |
5.5 管理系统实现 |
5.5.1 主页面 |
5.5.2 监控管理 |
5.5.3 巡检常用功能 |
5.5.4 巡检员及巡检范围管理 |
5.5.5 巡检范围管理 |
5.5.6 巡检任务管理 |
5.5.7 事件及报警管理 |
5.5.8 公告管理 |
5.5.9 考勤统计 |
5.5.10 系统用户管理 |
5.6 本章小结 |
6.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2)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课堂实时考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分析 |
1.2.1 课堂考勤研究现状 |
1.2.2 计算机视觉技术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介绍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人脸检测算法研究与仿真 |
2.1 人脸检测算法相关研究 |
2.2 YOLO检测算法原理 |
2.2.1 YOLO算法检测单元格 |
2.2.2 YOLO算法神经网络结构 |
2.2.3 YOLO算法的损失函数 |
2.2.4 YOLO算法的应用与发展 |
2.3 神经网络优化原理 |
2.3.1 残差网络 |
2.3.2 特征金字塔网络 |
2.3.3 注意力机制网络 |
2.3.4 软交叉联合网络 |
2.4 改进的人脸检测算法 |
2.4.1 CBL结构单元设计 |
2.4.2 残差单元和残差块 |
2.4.3 注意力模块设计 |
2.4.4 特征融合模块 |
2.4.5 输出层和多任务联合损失 |
2.5 模型训练 |
2.5.1 训练数据集 |
2.5.2 实验环境与模型训练方式 |
2.6 人脸检测模型仿真结果和评价 |
2.6.1 评价指标 |
2.6.2 消融实验 |
2.6.3 人脸检测性能对比评价 |
2.6.4 人脸检测仿真效果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人脸识别算法研究与仿真 |
3.1 人脸识别算法相关研究 |
3.2 人脸识别相关原理研究 |
3.2.1 L1-范数 |
3.2.2 主成分分析 |
3.2.3 基于L1范数的主成分分析 |
3.2.4 局部二进制模式 |
3.2.5 空间金字塔池化 |
3.3 人脸识别特征提取网络设计 |
3.3.1 卷积层 |
3.3.2 非线性层 |
3.3.3 空间金字塔池化层 |
3.4 人脸识别分类器 |
3.5 超参数调整 |
3.5.1 卷积层过滤器的大小选择 |
3.5.2 卷积层过滤器的数量选择 |
3.5.3 非线性层LBP的邻域大小 |
3.5.4 池化层的空间金字塔等级 |
3.6 人脸识别仿真结果与分析 |
3.6.1 对比算法介绍 |
3.6.2 Yale人脸数据集实验结果 |
3.6.3 FERET人脸数据集实验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WEB应用开发框架研究与设计 |
4.1 WEB应用开发框架相关研究 |
4.2 MVC框架设计模式 |
4.3 开发环境部署 |
4.4 基于PYTHON和 FLASK搭建MVC开发框架 |
4.4.1 建立MVC框架工程目录 |
4.4.2 MVC开发框架基础配置 |
4.4.3 启动MVC开发框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课堂实时考勤系统实现 |
5.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5.1.1 控制层设计 |
5.1.2 模型层设计 |
5.1.3 视图层设计 |
5.2 课堂实时考勤系统软件设计 |
5.2.1 服务器软件设计 |
5.2.2 客户端软件设计 |
5.2.3 嵌入式视频采集系统软件设计 |
5.3 课堂实时考勤系统功能测试 |
5.4 系统实时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内容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基于Unity的游戏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系统开发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系统主要工作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系统分析 |
2.1 系统需求概述 |
2.2 系统流程需求分析 |
2.3 系统功能模块需求分析 |
2.3.1 武将模块 |
2.3.2 背包模块 |
2.3.3 邮件模块 |
2.3.4 活动模块 |
2.4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第3章 系统整体设计 |
3.1 系统总体架构 |
3.2 系统技术架构 |
3.2.1 ToLua框架 |
3.2.2 帧同步 |
3.2.3 资源加载 |
第4章 系统详细设计 |
4.1 逻辑架构设计 |
4.2 协议结构设计 |
4.3 类结构设计 |
4.4 模块详细设计 |
4.4.1 武将模块设计 |
4.4.2 背包模块设计 |
4.4.3 邮件模块设计 |
4.4.4 活动模块设计 |
第5章 系统实现与测试 |
5.1 武将模块的实现 |
5.1.1 武将模型渲染 |
5.1.2 武将皮肤功能 |
5.1.3 资源管理 |
5.2 背包模块的实现 |
5.2.1 LoopScrollRect的实现 |
5.2.2 基于观察者模式的事件机制实现 |
5.2.3 网络传输协议 |
5.3 邮件模块的实现 |
5.3.1 分页获取的实现 |
5.3.2 自定义富文本 |
5.3.3 邮件数据解析实现 |
5.4 活动模块的实现 |
5.4.1 时间管理系统 |
5.4.2 配置读取 |
5.5 功能测试 |
5.5.1 武将模块 |
5.5.2 背包模块 |
5.5.3 邮件模块 |
5.5.4 活动模块 |
5.6 性能测试 |
5.6.1 耗电量测试 |
5.6.2 网络传输测试 |
5.6.3 性能测试数据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基于Python语言的学生考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系统的设计 |
1.1 系统需求分析 |
1.2 系统可行性分析 |
1.3 系统架构设计 |
1.4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
2 系统测试及结果分析 |
2.1 登陆、注册功能测试 |
2.2 考勤功能测试 |
2.3 请假功能测试 |
3 结语 |
(5)嵌入式数据采集与处理应用系统开发 ——智能手机袋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任务和内容 |
1.3.1 研究任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案 |
1.5 小结 |
2 智能手机袋的需求分析 |
2.1 系统功能需求 |
2.2 数据的可视化 |
2.3 手机的存放 |
2.4 防止同学之间代签 |
2.5 小结 |
3 系统总体设计 |
3.1 系统架构 |
3.2 手机袋的设计 |
3.2.1 树莓派软件 |
3.2.2 手机槽设计 |
3.3 教师机客户端的设计 |
3.4 教师后台管理网站的设计 |
3.5 小结 |
4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4.1 数据库设计 |
4.2 签到功能的实现 |
4.2.1 签到网页的生成 |
4.2.2 签到二维码的生成 |
4.2.3 手机袋的设计 |
4.2.4 学生签到 |
4.3 教师课程信息上传 |
4.4 学生签到记录统计与导出 |
4.4.1 数据可视化 |
4.4.2 导出签到信息表 |
4.5 小结 |
5 系统的使用 |
5.1 运行服务器 |
5.2 教师后台管理网站的相关操作 |
5.2.1 教师后台管理网站的注册与登录 |
5.2.2 选课名单和课程表的上传 |
5.3 运行树莓派 |
5.4 运行签到软件 |
5.5 学生扫码签到 |
5.6 小结 |
6 测试 |
6.1 测试环境 |
6.2 测试结果 |
6.2.1 测试前准备 |
6.2.2 系统测试 |
6.2.3 导出签到信息表 |
6.3 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8 致谢 |
9 参考文献 |
(6)基于众包的企业项目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众包平台的研究 |
1.3.2 推荐算法的研究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技术基础 |
2.1 PHP技术和MVC框架 |
2.1.1 PHP技术的优点 |
2.1.2 MVC框架简介 |
2.2 MySQL功能及其特点 |
2.2.1 MySQL的架构 |
2.2.2 MySQL的优点 |
2.3 Android概述 |
2.3.1 Android的架构 |
2.3.2 Android优点 |
2.4 推荐算法 |
2.4.1 协同过滤推荐算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功能需求分析 |
3.1.1 管理员功能 |
3.1.2 项目经理功能 |
3.1.3 接包人员功能 |
3.2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1 软件环境 |
3.2.2 软件界面 |
3.2.3 可靠性 |
3.2.4 响应时间 |
3.2.5 安全性 |
3.2.6 可扩展性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众包推荐算法设计与实现 |
4.1 推荐系统设计 |
4.1.1 数据的采集分析 |
4.1.2 偏好矩阵的设计 |
4.1.3 数据稀疏性的解决 |
4.1.4 实现推荐 |
4.2 实验分析与实现 |
4.2.1 构建偏好矩阵 |
4.2.2 填充矩阵 |
4.2.3 推荐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设计与开发 |
5.1 系统结构设计与开发 |
5.1.1 系统的总体架构 |
5.1.2 系统总体功能结构图 |
5.1.3 系统网络拓扑图 |
5.2 系统功能设计与开发 |
5.2.1 系统总业务 |
5.2.2 系统关键子业务 |
5.3 数据库设计与开发 |
5.3.1 E-R图 |
5.3.2 数据库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实现与测试 |
6.1 系统开发环境 |
6.1.1 系统硬件环境 |
6.1.2 系统软件环境 |
6.2 基于众包的企业项目管理系统Web端功能实现与测试 |
6.2.1 项目经理Web端功能 |
6.2.2 接包人员Web端功能 |
6.2.3 管理员Web端功能 |
6.3 基于众包的企业项目管理系统移动端功能实现与测试 |
6.3.1 项目经理移动端功能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基于iOS的移动办公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移动办公研究现状 |
1.2.2 二维码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1.4 本文工作内容和章节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技术综述 |
2.1 iOS开发环境与开发语言介绍 |
2.1.1 iOS系统框架 |
2.1.2 可视化组件库UIKit |
2.1.3 Swift语言 |
2.1.4 网页前端技术 |
2.1.5 校验技术 |
2.1.6 推送技术 |
2.2 二维码简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移动办公系统的概要设计 |
3.1 系统功能结构 |
3.2 系统部署架构 |
3.3 系统逻辑分层架构 |
3.4 系统技术实现架构 |
3.5 系统数据库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加密算法 |
4.1 加密体制介绍 |
4.2 DES加密算法 |
4.3 AES加密算法 |
4.4 加密算法实现以及验证 |
4.4.1 加密算法实现 |
4.4.2 加密算法可行性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移动办公app的基本功能实现 |
5.1 用户登录的实现 |
5.2 移动办公系统主页面与常用功能模块的实现 |
5.3 推送模块的实现 |
5.3.1 推送通知主要界面实现 |
5.3.2 推送的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QR二维码的模块设计与实现 |
6.1 会议签到模块 |
6.1.1 会前准备 |
6.1.2 会议期间 |
6.1.3 会议后 |
6.2 计算机类信息产品调拨模块 |
6.2.1 模块设计 |
6.2.2 模块实现 |
6.3 食堂用餐模块 |
6.3.1 付款二维码生成 |
6.3.2 后台设计与实现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移动办公系统测试 |
7.1 测试环境 |
7.2 功功能测试 |
7.3 上线测试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政府绩效信息使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政府绩效信息使用研究综述 |
二、大数据研究综述 |
三、面向大数据的政府绩效管理研究综述 |
四、研究述评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政府绩效管理 |
二、政府绩效信息 |
三、政府绩效信息使用 |
四、大数据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政府绩效信息使用的理论与实践 |
第一节 政府绩效信息使用的理论分析 |
一、政府绩效信息的性质与价值 |
二、政府绩效信息的使用方式 |
三、政府绩效信息使用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政府绩效信息使用的现状分析 |
一、绩效信息及其使用存在的问题 |
二、改进绩效信息使用的政策建议 |
第三章 基于大数据的政府绩效信息使用模式构建 |
第一节 大数据与政府绩效信息的关联衔接 |
一、大数据在政府绩效管理环节中的作用 |
二、大数据与绩效信息使用的关联衔接 |
第二节 基于大数据的政府绩效信息使用的分析框架 |
一、基于大数据的政府绩效信息使用分析框架设计思路 |
二、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政府绩效信息使用系统模型研究 |
三、构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政府绩效信息使用系统模型的必要性 |
第四章 基于大数据的绩效信息来源的使用—以X市J区行政服务中心为例 |
第一节 基于大数据的绩效信息来源使用的设计思路 |
一、政府绩效信息来源使用的理论与实践分析 |
二、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绩效信息来源使用的设计思路 |
第二节 面向大数据的行政服务中心绩效信息来源使用的作用机理 |
一、X市J区行政服务中心绩效管理系统的设计分析 |
二、大数据采集技术提升绩效信息客观性的分析 |
三、大数据清洗技术提升绩效信息准确性的分析 |
四、大数据存储技术提升绩效信息汇总时效性的分析 |
第三节 行政服务中心绩效信息来源的使用效应分析 |
一、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绩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成效分析 |
二、行政服务中心绩效信息管理系统未来展望 |
第五章 基于大数据的绩效信息结果使用——以X市财政大数据平台为例 |
第一节 基于大数据的绩效信息结果使用设计思路 |
一、绩效信息结果使用研究的不同视角 |
二、大数据思维下绩效信息结果使用的新思路 |
三、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绩效信息结果使用设计思路 |
第二节 面向大数据的财政绩效信息结果使用作用机理 |
一、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财政决策支持系统的框架模型 |
二、财政绩效信息结果在决策支持中的应用分析 |
第三节 面向大数据的财政绩效信息结果使用效应分析 |
一、面向大数据的财政决策支持系统成效分析 |
二、财政决策支持系统未来展望 |
第六章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创新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英文文献 |
二、中文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基于指纹识别的学生考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向及进展 |
1.3 论文结构 |
2 系统相关技术与基础理论 |
2.1 指纹识别技术相关理论 |
2.1.1 指纹图像的采集 |
2.1.2 指纹图像预处理 |
2.1.3 指纹图像特征提取 |
2.1.4 指纹特征的匹配 |
2.2 开发技术理论介绍 |
2.2.1 开发技术及平台介绍 |
2.2.2 数据库技术 |
2.2.3 数据库访问技术 |
2.3 本章小结 |
3 学生指纹考勤系统的需求分析 |
3.1 学生考勤系统的项目背景 |
3.2 可行性分析 |
3.2.1 经济可行性分析 |
3.2.2 技术可行性分析 |
3.3 功能需求 |
3.3.1 系统功能模块及功能列表介绍 |
3.3.2 组织结构分析和角色分析 |
3.3.3 考勤系统业务流程图 |
3.4 考勤系统用例分析 |
3.4.1 学生管理用例图 |
3.4.2 课程管理模块用例图 |
3.4.3 考勤规则管理模块用例图 |
3.4.4 日常考勤模块用例图 |
3.4.5 考勤系统统计分析模块用例 |
3.5 考勤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学生指纹考勤系统系统设计 |
4.1 系统的架构设计及技术路线 |
4.1.1 考勤系统的架构设计原则 |
4.1.2 考勤系统的技术路线 |
4.2 考勤系统的总体设计 |
4.3 功能需求 |
4.4 考勤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
4.4.1 数据模型 |
4.4.2 考勤系统后台数据库相关表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指纹识别的学生考勤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
5.1 考勤系统的配置 |
5.1.1 考勤系统初始化 |
5.1.2 考勤系统字典管理 |
5.2 考勤系统的基础信息管理 |
5.2.1 在校学生基本信息管理 |
5.2.2 考勤系统中规则的设置 |
5.2.3 课程设置信息管理 |
5.3 考勤系统的角色权限管理 |
5.3.1 教师与学生两种角色的管理 |
5.3.2 教师与学生两种角色的权限管理 |
5.4 考勤系统登记管理模块 |
5.5 日常考勤管理 |
5.6 考勤统计分析 |
5.6.1 考勤记录调整 |
5.6.2 考勤记录处理 |
5.6.3 考勤记录图略表 |
5.6.4 按照课程签到汇总 |
5.7 本章小结 |
6 学生指纹考勤系统系统测试 |
6.1 单元测试举例 |
6.1.1 考勤系统的基础信息管理功能测试 |
6.1.2 考勤系统的课程信息管理功能测试 |
6.1.3 考勤系统的角色管理功能测试 |
6.1.4 考勤系统的考勤功能测试 |
6.2 测试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进一步的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民办学院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2 图书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 |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3.1 本论文研究内容 |
1.3.2 本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系统需求分析 |
2.1 目标需求 |
2.2 用户应用需求 |
2.2.1 读者需求 |
2.2.2 馆员需求 |
2.2.3 系统管理员需求 |
2.3 功能需求 |
2.3.1 C/S图书管理系统功能需求 |
2.3.2 B/S图书管理系统功能需求 |
2.4 非功能需求 |
2.4.1 硬件环境需求 |
2.4.2 软件环境需求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概要设计 |
3.1 系统体系结构 |
3.2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
3.2.1 C/S图书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
3.2.2 B/S图书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
3.3 数据库设计 |
3.3.1 概念数据库设计 |
3.3.2 逻辑数据库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 |
4.1 开发工具与平台 |
4.1.1 C#开发语言 |
4.1.2 B/S和C/S架构 |
4.1.3 WebService技术 |
4.1.4 SQLServer数据库 |
4.2 采编模块的实现 |
4.2.1 选书功能实现 |
4.2.2 预订功能实现 |
4.2.3 采购功能实现 |
4.2.4 验收功能实现 |
4.2.5 编目功能实现 |
4.3 典藏模块的实现 |
4.3.1 馆藏维护功能实现 |
4.3.2 组合检索功能实现 |
4.3.3 扫描分配功能实现 |
4.3.4 批量调配功能实现 |
4.3.5 剔除文献功能实现 |
4.4 基础信息模块的实现 |
4.5 流通模块的实现 |
4.5.1 借阅管理实现 |
4.5.2 评价管理实现 |
4.5.3 流通数据查询实现 |
4.5.4 借阅统计实现 |
4.5.5 统计分析实现 |
4.5.6 超期催还实现 |
4.6 期刊模块的实现 |
4.6.1 期刊订购实现 |
4.6.2 期刊签到实现 |
4.6.3 期刊装订实现 |
4.6.4 期刊验收实现 |
4.6.5 期刊维护与统计的实现 |
4.7 阅览室模块的实现 |
4.8 其它模块的实现 |
4.8.1 查询模块 |
4.8.2 控制模块 |
4.8.3 系统管理模块 |
4.8.4 系统统计模块 |
4.8.5 帮助模块 |
4.8.6 读者Web管理模块 |
4.9 系统优化与安全性应用 |
4.10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运行效果 |
5.1 C/S架构图书管理系统的运行效果 |
5.1.1 登录、更新与设置效果 |
5.1.2 系统主界面效果 |
5.1.3 馆藏维护运行效果 |
5.1.4 借阅管理运行效果 |
5.1.5 权限分配运行效果 |
5.1.6 软件注册运行效果 |
5.2 B/S架构图书管理系统运行效果 |
5.2.1 书目检索 |
5.2.2 热门推荐 |
5.2.3 超期公告 |
5.2.4 我的图书馆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点 |
进一步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用C++ Builder开发签到管理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林业智能巡检管理系统研发与应用[D]. 周杨杨.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4)
- [2]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课堂实时考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牛作东. 贵州大学, 2020(04)
- [3]基于Unity的游戏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D]. 赵若津. 山东大学, 2020(12)
- [4]基于Python语言的学生考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张笑寒,曹菊英,王明亮,罗珩闻,姚武军,孙文.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9(09)
- [5]嵌入式数据采集与处理应用系统开发 ——智能手机袋的设计与实现[D]. 常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6]基于众包的企业项目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吴佳乐.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2)
- [7]基于iOS的移动办公系统设计与实现[D]. 高戈. 北京工业大学, 2018(03)
- [8]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政府绩效信息使用研究[D]. 李富贵. 厦门大学, 2018(07)
- [9]基于指纹识别的学生考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宋荣华. 南京理工大学, 2017(06)
- [10]民办学院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罗小朝.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