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机元素与人体的健康(论文文献综述)
兰建林[1](2021)在《峰峰矿区PM2.5、PM10中元素的污染评价及源解析》文中提出峰峰矿区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经济水平的提升依托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大气质量因煤炭及煤化工而受到污染与破坏,同时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群构成了一定的威胁。本文选取峰峰矿区为研讨对象,分四个季节采集颗粒物样品,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透射电镜分析颗粒物无机元素构成,并结合几种污染评价方法探讨元素的生态污染特征以及健康风险;并对该区颗粒物与其元素来源进行了解析。2017年峰峰矿区的空气质量指数以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为主。峰峰矿区PM2.5冬春夏秋四季的24 h平均浓度分别为171.44μg/m3、83.80μg/m3、112.73μg/m3和111.75μg/m3,PM10春夏秋季节的24 h平均浓度分别为204.05μg/m3、186.09μg/m3和184.15μg/m3,峰峰矿区PM2.5和PM10均超过二级标准。说明该区大气污染水平较严重。PM2.5中元素四个季节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冬(556.38 ng/m3)、春(422.09ng/m3)、夏(405.95 ng/m3)和秋(408.24 ng/m3);PM10中元素三个季节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春(666.87 ng/m3)、夏(555.67 ng/m3)和秋(571.36 ng/m3),无机元素占颗粒物浓度比例不足1%,峰峰矿区采样期间颗粒物中Cd、Pb元素均未超标,As、Cr(Ⅵ)超标,可知峰峰矿区As、Cr重金属元素污染形势严峻。峰峰矿区Cd、Mo、Bi、Sb、Pb、Sn、Zn元素的污染程度较高,Cd元素的生态危害程度属于极强,Pb元素具有强的生态危害风险,As元素具有中等生态危害风险,Cd、Pb和Zn是大气污染的显着因子,且Cd是峰峰矿区的首要污染元素;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Cr、As、Cd和Pb元素对该矿区人群有致癌风险,且Cr对该研究区人群已产生致癌风险,对老年人造成的风险最大。重金属元素的致癌风险与人群的年龄呈正相关;不同年龄段的致癌风险表现为男性>女性;该地区不存在非致癌风险。颗粒物的来源冬、春两季以远距离高空输送,夏秋季节以近距离低空输送为主。Cd、Bi、Mo元素主要受人为因素的影响。Cu、Zn、As、Sn和Pb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影响,元素V、Cr、Mn、Co、Ni、Y、La、Ce、Sm、Th和U主要来自于地壳物质。主成分分析获得4种主要污染源,分别为自然扬尘源、交通污染、农业活动、工业活动。
杜山山[2](2021)在《长春市环境空气中PM2.5和PM10的污染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研究长春市空气中PM2.5和PM10化学组成的污染特征,于2019年4月6日至2020年1月20日采集环境受体样品。对比分析PM2.5和PM10中无机元素、水溶性离子、元素碳(Elemental Carbon,EC)和有机碳(Organic Carbon,OC)等成分的浓度分布特征;采用富集因子法和健康风险评价法对颗粒物中金属元素的富集程度和对人体产生的健康风险进行对比分析;并对长春市大气中PM2.5和PM10的来源进行分析讨论。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长春市环境空气中PM2.5和PM10的年均浓度分别是36.86±25.54μg/m3和69.79±33.02μg/m3,呈现冬春高,夏秋低的季节变化趋势,有且只有冬季PM2.5和PM10的平均浓度超过年均国家二级标准,说明长春市冬季颗粒物污染严重。另外PM2.5/PM10表现为冬季高(>0.7),春夏秋三季低(<0.5),说明冬季颗粒物污染以PM2.5为主,其他季节以粗粒子为主。地壳元素是PM2.5和PM10中元素的主要部分,主要聚集在PM10中,微量元素主要聚集在PM2.5上;另外,通过对比发现PM2.5中元素的富集因子值高于PM10,说明元素更易在PM2.5中富集;PM2.5中As通过呼吸途径会对成人和儿童产生不可忽略的非致癌风险,PM2.5中Cr通过呼吸途径会对成人产生不可忽略的致癌风险,皮肤吸收途径产生的非致癌和致癌风险可被忽略,PM2.5产生的健康风险高于PM10。NO3-,SO42-和NH4+是水溶性离子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总离子浓度62.6%和62.4%,其中NO3-浓度最高,占比最大。秋冬季中总碳(Total Carbon,TC)分别占PM10质量浓度的25.94%和35.27%,分别占PM2.5质量浓度的44.14%和42.03%,说明TC是PM2.5和PM10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计算出的二次有机碳(Secondary Organic Carbon,SOC)在秋季占比低,冬季占比高,表明长春市秋季中的OC以初级有机碳(Primary Organic Carbon,POC)为主,冬季中OC以SOC为主。污染天气特征对比分析发现,春季污染天气中PM2.5的二次水溶离子(NO3-,SO42-和NH4+)浓度明显增加,而PM10则是地壳元素浓度明显增加;在冬季污染天气中,PM2.5和PM10中OC、EC和二次离子浓度均有明显增加,且二次离子浓度增加较明显。综合分析,春季发生的污染天气是以风扬尘土为主导,二次转化为辅助,共同作用产生的。冬季发生的污染天气是在低风速高湿度的天气条件下,由二次气溶胶转化加剧和污染物增加共同作用导致的。利用正矩阵因子分解模型确定长春市大气中PM2.5和PM10的主要贡献因子均为5个,包括土壤和建筑扬尘源、二次气溶胶和生物燃烧源、机动车和道路扬尘源、工业排放和土壤源、燃煤源。二次气溶胶、燃煤和生物质燃烧源是PM2.5和PM10的主要贡献源,除此以外,PM10以扬尘等粗粒子贡献源为主,PM2.5以工业排放源和交通排放源为主。另外,PM2.5和PM10具有相似的空间潜在区域源,分布在长春的西南,西北和东北。
肖凯[3](2021)在《嘉峪关市大气颗粒物PM2.5,PM10及其无机元素污染特征,来源解析及健康风险评价》文中提出随着我国西北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颗粒物污染已成为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的首要问题。不同的城市由于其不同的能源和工业布局以及气候,地理条件等因素致使大气中各种颗粒物的来源和规律不尽相同。为使大气颗粒物污染控制具有针对性和精确性,对城市大气颗粒物来源进行解析研究具有实用价值与重要的意义。为了对嘉峪关市的四季PM2.5,PM10及其无机元素的污染特征、来源解析、健康风险、区域污染程度进行研究,在嘉峪关市布置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并于2019年12月-2020年10月进行四季的大气颗粒物PM2.5,PM10样品采集以及无机元素(V、Cr、Mn、Co、Ni、Cu、Zn、As、Se、Cd、Ba、Pb、Mg、Al、Ca、Fe)浓度分析。利用Meteoinfo软件及Trajstat插件进行了后向轨迹模拟与颗粒物潜在源区分析,在无机元素浓度数据的基础上使用PCA主成分分析法与PMF源解析模型进行了源解析工作,再使用EP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了致癌风险与非致癌风险的评价工作,最后使用地累积指数法进行了区域重金属污染评价。结论如下:(1)嘉峪关市的PM2.5与PM10污染呈现出冬春季较重,夏秋季较轻的特点。对于颗粒物中的无机元素,浓度较高的元素主要为Mg、Al、Ca、Fe四类地壳元素,其余元素的浓度相对较低。(2)嘉峪关市四季的后向轨迹模拟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嘉峪关市四季更易受到西至西北方向气团的影响。嘉峪关市春季颗粒物污染最为严重,PM2.5与PM10的潜在源区多集中在该市东北方向的内蒙古自治区与蒙古国的交界处,其余季节污染相对较轻,潜在源区多集中在新疆东部地区、甘肃河西走廊地区、青海省北部的部分区域。(3)利用富集因子分析法评估嘉峪关市PM2.5,PM10中无机元素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冬季Zn、Se、Cd、Pb、Mg,春季Se、Cd、Pb,夏季Se、Cd、Mg,秋季Zn、Cd、Pb的富集因子大于10,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4)利用PCA主成分分析法对嘉峪关市四季PM2.5,PM10进行来源解析,结果表明,对冬季PM2.5贡献较大的源主要为扬尘源(26.42%)与工业源(23.42%),对冬季PM10贡献较大的源主要为钢铁尘源(29.59%)与扬尘源(19.57%)。对春季PM2.5贡献较大的源主要为扬尘源(37.32%)与燃煤源(18.84%),对春季PM10贡献较大的源主要为扬尘源(52.67%)与工业源(12.98%)。对夏季PM2.5贡献较大的源主要为工业源(38.23%)与扬尘源(15.28%),对夏季PM10贡献较大的源主要为工业源(42.06%)与建筑水泥尘(14.44%)。对秋季PM2.5贡献较大的源主要为工业源(36.64%)与交通源(14.06%),对秋季PM10贡献较大的源主要为扬尘源(32.57%)与燃煤源(16.69%)。(5)利用PMF源解析模型对嘉峪关市四季PM2.5,PM10进行来源解析,结果表明,对冬季PM2.5贡献较大的源为燃煤源(44.9%)与燃油源(27.5%),对冬季PM10贡献较大的源为扬尘源(24.8%)与燃煤源(46.8%)。对春季PM2.5贡献较大的源为扬尘源(62.6%)与建筑水泥尘(21.9%),对春季PM10贡献较大的源为扬尘源(75.4%)与建筑水泥尘(18.5%)。对夏季PM2.5贡献较大的源为工业源(30.2%)与钢铁尘源(45.6%),对夏季PM10贡献较大的源为工业源(19.1%)与钢铁尘源(58.3%)。对秋季PM2.5贡献较大的源为扬尘源(50%)与建筑水泥尘(30.2%),对秋季PM10贡献较大的源为工业源(21.6%)与扬尘源(43.8%)。(6)使用EP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四季PM2.5,PM10中的Cr、Ni、As、Co、Cd、Pb进行致癌风险评价,对Cu、Mn、Zn、Pb、V进行非致癌风险计算,结果表明,四季致癌元素的致癌风险均表现为“儿童>成年男性>成年女性”,除冬季PM2.5,PM10中的Cr元素以及春夏秋三季PM10中的Cr元素表现出了一定的致癌风险,其余元素的致癌风险均处于可接受水平。四季非致癌元素的非致癌风险均表现为“成年男性>儿童>成年女性”,春季的PM10中Mn元素存在一定的非致癌风险并且该季节PM10的非致癌风险危险指数HI大于1,存在非致癌风险,其余季节的颗粒物非致癌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7)使用地累积指数法对四季PM2.5,PM10中无机元素进行区域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表明,Se、Cd、Pb三类元素在四季的区域重金属污染评价中多表现为严重污染,地壳元素的污染程度相对较轻,冶金工业生产中产生的部分元素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污染,并且在冬季相对严重。
张一菲[4](2020)在《太原市幼儿园PM2.5元素与儿童健康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山西省太原市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污染较严重的城市之一,同时山西省作为产煤大省,大气污染物浓度升高的主要因素为煤炭采集和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和粉尘。尽管太原市对煤炭产业的依赖性与省内其他地区相比较小,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大气环境污染形势也越来越严峻。近年来太原市政府大力实施了多项污染防治策略,效果较为显着,但大气颗粒物浓度仍处于较高水平。颗粒物污染对人体的影响特别是对学龄前儿童的影响是大家广泛关注的环境健康问题,尤其是潜在的微量元素,这些元素可吸附在颗粒物的表面通过呼吸等途径进入人体,从而引起或加重儿童呼吸道疾病,因此在评估空气污染对儿童健康的危害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龄前儿童患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概率逐年增加,因此研究学龄前儿童活动环境中的颗粒物和元素浓度,来源以及元素的健康风险可以为儿童呼吸道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在太原市五个行政区随机选取10所幼儿园作为采样地点,采用DustTrakTMDRX 8534监测室内外可吸入颗粒物PM2.5浓度,采用Escort Elf泵进行空气颗粒物采样,对其中的PM2.5颗粒物进行称重,利用GC-MS和ICP-MS对PM2.5中元素进行筛选分析,确定元素种类和浓度。同时对10所幼儿园的所有儿童(4500名)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呼出气NO检测仪(NIOX VERO)对颗粒物浓度监测教室中的儿童进行NO呼气试验,最终共收集到507名儿童的呼出NO值。对PM2.5中与健康相关的金属元素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PCA)分析确定来源,利用健康风险模型对幼儿园中的不同人群的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进行评估,并结合儿童呼出NO值与呼吸道症状的相关性进一步探究幼儿园室内外PM2.5中元素对学龄前儿童患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及过敏症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本研究采样期间幼儿园室内PM2.5的平均浓度为0.27±0.20mg/m3,室外平均浓度为0.23±0.20mg/m3,均高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PM2.5日平均浓度二级预知(75略/m3)。(2)经筛选分析后,共筛选出18种元素,其中S元素的浓度最高,平均浓度为 29,112.58±26,666.49ng/m3。Cd,Pb,As,Mn,Ni,Cr,Co,Hg八种与健康相关的元素浓度分别为 7.39±4.73 ng/m3,620.42±403.35 ng/m3,42.38±30.06 ng/m3,340.14±256.22 ng/m3,114.91±109.84 ng/m3,1002.34±1128.73 ng/m3,3.56±2.93 ng/m3,2.84±2.31 ng/m3。其中Pb,Cd,As浓度超过国家标准浓度限值。(3)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PCA)分析的结果显示,太原市幼儿园室内外PM2.5可能主要来源于燃煤、金属冶炼及交通排放。采矿业和垃圾焚烧也对幼儿园的PM2.5浓度产生一定的影响。(4)太原市幼儿园PM2.5中元素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Cr和Mn的非致癌风险较大(HQ>1),男孩比女孩的风险更大,儿童比成人风险更大。对于幼儿园中各类人群,经呼吸途径进入体内的Cr,Ni,As,Cd,Co,Hg元素均具有致癌风险(Ri>10-6),其中Cr,As,Ni的致癌风险处于较高水平(Ri>10-4)。(5)通过对比2014年与2004年PM2.5中各元素的非致癌风险与致癌风险值,结果显示Cr和Mn元素在两个年份均具有非致癌风险,其中Cr增大了 6.56倍,Mn元素略有减小。Cr,Ni,As,Cd,Co在两个年份都具有致癌风险,其中Cr,Ni,Co的致癌风险升高。(6)幼儿园507名样本儿童呼出NO的几何平均值为10.0±5.2ppb,其中男孩为10.6±5.8ppb,女孩9.6±4.4ppb。男孩的最高值为36.0ppb,女孩最高值为34.0ppb,结果表明男孩比女孩的呼出NO值相对较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男孩更易患哮喘等呼吸道疾病。(7)样本儿童的呼出NO值与幼儿园PM2.5中除Hg以外的元素均呈显着正相关,表明PM2.5中的除Hg以外的各种元素均会导致儿童患呼吸道症状。(8)样本儿童的呼出NO值与过去12个月喘息症状显着正相关,OR值为1.11,95%置信区间为 1.00-1.2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太原市幼儿园室内外PM2.5中的元素对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同时元素浓度的升高会导致儿童呼出NO值升高,增加儿童患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风险。因此应结合颗粒物中元素来源制定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从而改善学龄前儿童的生活环境。
蒙晓瑞[5](2020)在《酒泉市大气颗粒物PM10、PM2.5中无机元素污染特征研究和来源解析》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消耗急剧上升,颗粒物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导致国内部分城市雾霾天气频繁出现,已引起了政府及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甘肃省酒泉市地处河西走廊,沙尘天气较多。加之近年工业企业的增加,使得颗粒物污染有所加重。因此在酒泉市开展大气PM10及PM2.5污染特征研究和来源解析可以为当地大气颗粒物污染的科学防治与有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于酒泉市城区、高新区及城郊区域布设了3个采样点,利用中流量大气主动采样器于2019年3月2020年1月进行了四个季度PM10及PM2.5样品的采集,并对PM10和PM2.5及其中部分无机元素(Mg、Al、Ca、Fe、Zn、Cu、Pb、Cr、Mn、Cd、Ni、Ba、As、Co、Se、V)的浓度水平进行了测定,就污染特征从时间及空间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利用相关性分析及富集因子分析,初步确定各无机元素间的联系并对它们的来源类型进行判断。最后利用主成分分析及PMF模型确定PM10及PM2.5中无机元素可能的来源及各个污染源的贡献率。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酒泉市四季PM10及PM2.5浓度的日变化情况整体较为平稳,出现沙尘天气时浓度会有所升高,降雨及降雪则会降低。四季的颗粒物日浓度均达到了24h平均浓度的二级标准限值。PM10、PM2.5浓度季节变化规律为春季>秋季>冬季>夏季,其中城郊PM2.5略有差异,呈现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的变化规律。酒泉市PM2.5的年平均浓度为34.4μg/m3,达到了二级标准;PM10的年平均浓度为78.1μg/m3,与之前相比已有大幅度降低。(2)酒泉市大气PM10中Mg、Al、Ca、Fe等常见地壳元素的季节变化规律为春季>秋季>夏季,与春秋风沙大,夏季降雨量多有关;Zn、Mn、As、Cd浓度的变化规律为秋季>春季>夏季,与秋季农田秸秆燃烧有关;其余元素浓度在三季之中变化平稳,无明显差异。PM2.5中Mg、Al、Ca、Fe的季节变化规律为秋季>春季>夏季,表明秋季PM2.5中上述4种元素存在扬尘以外的其他来源;Zn、Pb、As、Cd的变化规律为秋季>夏季>春季,与秋季城郊区域大量秸秆燃烧,夏季机动车流量大且建筑扬尘多有关;其余元素无明显季节变化特征。(3)综合三个季度PM10及PM2.5中元素的相关性分析、富集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及PMF分析的结果,最终确定:春季PM10中无机元素主要来自于机动车排放与道路扬尘混合源、燃煤和秸秆燃烧混合源、金属冶炼源、土壤扬尘源。各污染源的贡献率分别为9.39%、3.33%、29.45%、57.83%。春季PM2.5中无机元素主要来自于垃圾焚烧源、金属冶炼源、土壤扬尘源、机动车排放与道路扬尘混合源、燃煤和秸秆燃烧混合源。各污染源的贡献率分别为7%、2.71%、55.43%、13.51%、21.35%。夏季PM10中无机元素主要来自于土壤扬尘和垃圾焚烧混合源、道路扬尘和机动车排放混合源、燃煤源、金属冶炼源、建筑扬尘源。各污染源的贡献率分别为57.22%、6.27%,、2.7%、3.23%、30.58%。夏季PM2.5中无机元素主要来自于燃煤源、道路扬尘和机动车排放混合源、垃圾焚烧源、土壤扬尘和建筑扬尘混合源、金属冶炼源。各污染源的贡献率分别为4.42%、17.13%、1.85%、62.44%、14.15%。秋季PM10中无机元素主要来自于道路扬尘和机动车排放混合源、燃煤源、土壤扬尘源、垃圾焚烧源、秸秆燃烧源、金属冶炼源。各污染源的贡献率分别为24.7%、4.48%、36.43%、11.14%、6.84%、16.42%。秋季PM2.5中无机元素主要来自于垃圾焚烧源、秸秆燃烧源、土壤扬尘源、金属冶炼源、燃煤源、道路扬尘和机动车排放混合源。各污染源的贡献率分别为10.9%、11.71%、28.84%、8%、24.76%、15.8%。
张艳[6](2020)在《滨海地区背景点和城区大气PM1和PM2.5的化学组成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青岛是亚洲大陆气溶胶向北太平洋传输的重要通道,同时也是重要的沿海中心城市及国际性港口城市,其大气气溶胶受海洋和陆地的双重影响,大气污染程度较其它滨海城市更为严重。相比于粗颗粒物,PM1和PM2.5对雾霾形成和人体健康具有更加重要的影响,是目前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关键性制约因素,因此研究青岛地区PM1和PM2.5中的化学成分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于2019年1月和7月在青岛海岸线附近的背景点和距离海岸线约18 km的城区分别采集了PM1和PM2.5的昼夜样品用于分析水溶性无机离子(WSIIs)、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2019年7月在背景点和城区采集PM2.5样品用于分析无机元素。本研究对各化学成分的时空变化,来源解析以及有毒无机元素的健康风险进行了系统的探究。研究结果显示,采样期间青岛背景点和城区总水溶性无机离子(∑WSIIs)的平均总浓度在PM1中分别为18.74±13.06和24.37±15.16 μg m-3,在PM2.5中分别为29.00±25.16和35.28 ± 30.50 μg m-3;青岛背景点中OC和EC的平均浓度以及城区OC和EC的平均浓度在PM1中分别为7.14±6.14、1.83±1.68、11.80 ±11.09 和 2.77±2.71 μg m-3,在 PM2.5 中分别为 9.27 ± 8.65、2.36±2.29、14.65±13.83和3.85±3.89 μm-3。青岛地区∑WSIIs、OC和EC空间变化表现为城区浓度高于背景点,季节变化表现为冬季浓度高于夏季。夏季PM1中∑WSIIs、OC和EC 占 PM2.5 中∑WSIIs、OC 和 EC 的百分比(78.7%-93.7%)高于冬季(68.0%-78.8%)。SO42-、N03-和NH4+是水溶性离子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存在形式在冬季为(NH4)2SO4和NH4N03,在夏季为NH4HSO4和NH4N03。青岛地区夏季海盐浓度在PM1和PM2.5,背景点和城区以及白天和夜间呈现显着的差异,具体表现为:在PM2.5中高于PM1,在背景点高于城区,在白天高于夜间。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分析结果表明青岛地区WSIIs、OC和EC的来源主要为二次无机离子(31.13%)、生物质燃烧(28.98%)、老化海盐(21.60%))、煤燃烧(10.91%)和土壤扬尘(7.39%);煤炭和生物质燃烧源对城区的影响在冬季更为明显,二次无机离子和老化海盐对背景点的影响更显着;夏季老化海盐源的贡献增加,冬季二次无机离子、生物质燃烧、煤燃烧以及土壤扬尘源的贡献增加。由浓度权重轨迹模型(CWT)分析结果可知,二次离子和煤炭燃烧的来源地区主要位于山东省和渤海;生物质燃烧源的主要来源地区为山东,河北,河南北部和渤海;老化海盐的来源区域主要在黄海、山东、江苏,安徽;山东西部是土壤扬尘的主要来源区域。青岛背景点PM2.5中18种无机元素的总浓度为1258.35±1033.43 ng m-3,明显低于城区的浓度(1669.27±808.53 ng m-3)。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有毒无机元素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非致癌风险可以忽略,致癌风险在可接受的风险水平。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得出无机元素的主要来源为工业生产、化石燃料燃烧、交通排放和土壤/道路扬尘。背景点中无机元素还来自海盐。黄海、江苏、安徽及山东东部是无机元素的主要潜在来源区域。
王珊珊[7](2020)在《厦门市大气PM2.5分布特征、来源解析及风险评价》文中提出大气PM2.5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易于富集空气中污染物,降低大气能见度,影响全球气候,危害人体健康。论文以我国东南沿海城市——厦门市为研究对象,研究大气PM2.5的化学组成及二次气溶胶形成机制,利用改进的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法(PMF)准确解析大气PM2.5来源,并评价特定来源重金属风险。论文分析了特殊社会事件(春节期间以及金砖会议期间)中大气PM2.5含量、组成,并研究灰霾天大气PM2.5二次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为准确辨析大气PM2.5来源提供思路,对进一步研究大气PM2.5二次形成及其中重金属风险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并为防治大气PM2.5污染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分析了厦门市大气PM2.5含量及组成特征。大气PM2.5含量季节变化特征为春季>秋季>冬季>夏季;空间分布特征为郊区>城区。含碳物质及水溶性离子(WSIIs)是大气PM2.5的主要成分。WSIIs中SO42-、NO3-和NH4+(SNA)占比最大;有机碳(OC)含量远高于元素碳(EC);无机元素(TE)以Al、Fe、Cu、Zn、Si、Mn和Pb为主。春节期间大气PM2.5及其中WSIIs、OC、EC较春节前降低,而烟花燃放导致Al、Sr、Mg2+、K+含量升高。金砖会议期间,大气PM2.5及其中主要成分含量较金砖会议前均降低,表明会议期间管控措施对降低大气PM2.5污染有效。灰霾天大气PM2.5含量显着高于清洁天。与清洁天气相比,灰霾天气相对湿度高、风速小、风向不定向、地表温度高。(2)探讨了污染阶段及清洁阶段大气PM2.5二次形成机制。二次有机气溶胶(SOC)、二次无机气溶胶(SNA)共同贡献于春、冬两季污染阶段二次气溶胶形成,秋季为SNA的贡献。二次SO42-主要通过非均相氧化反应生成;二次NO3-在春、冬两季主要通过非均相反应生成,秋季主要通过均相反应生成。O3浓度升高有助于SOC生成,并导致金砖会议期间大气PM2.5二次转化作用增强。灰霾天气二次转化主要贡献于SNA,且通过非均相反应生成,酸度升高有助于灰霾天SNA形成。(3)分析了大气PM2.5来源。根据同位素、富集因子、稀土元素、后向气团轨迹以及单颗粒分析优化的PMF结果可知:厦门市大气PM2.5主要受土壤母质层、海盐离子、合金及电镀工业、二次形成、燃煤、交通、重油及生物质燃烧的影响,郊区同时受到钨钼工业的影响;除冬季外,其他三季郊区均受到农业排放源的影响;自然源对厦门市大气PM2.5的贡献率小于人为源。(4)对大气PM2.5中重金属进行风险评价。V、Pb、Zn生物可给性较强;Mn、Ni、Co生物可给性相对较弱,其中生物可给态铅主要来自人为源,而残渣态铅主要来自自然源。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大气PM2.5中重金属具有极强的生态风险,且人为污染源的贡献最大。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Cr、Cd存在致癌风险,其中工业源、燃烧源以及交通源贡献最大。
张世博[8](2020)在《黄豆发芽过程中Zn、Co和Se的富集及交互作用》文中研究说明豆芽菜是黄豆芽、绿豆芽和黑豆芽等豆芽的总称,豆芽菜因制作工序简单、营养丰富且价格低廉等特点而成为亚洲人餐桌上常见的蔬菜。豆子在发芽过程中的降解破坏了大部分胰蛋白酶抑制剂以及人体不能吸收的植酸盐和棉子糖等物质,提高了蛋白质和矿物质的利用率。鉴于豆芽菜生产周期短且消费量巨大,研究如何利用芽菜进行微量元素的富集以改善人们微量元素摄入不足的现状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黄豆发芽为载体,以均匀设计、正交实验、回归分析为研究手段,设计并实施Zn、Co和Se三种人体微量元素在黄豆芽菜生长过程的生物富集实验,评价芽菜样品的生长状态、形貌、Zn-Co-Se富集量以及有机化富集量、不同Zn、Co和Se外源浓度组间样品生物富集量与各元素外源浓度的回归关系,研究富集工艺对芽菜的生长影响规律、芽菜的稀有元素富集规律和有机转化规律及其Zn-Co-Se三元富集相互干扰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以黄豆为材料,利用“浸种-催芽-培养”三步工艺培育富含Zn、Co、Se的豆芽菜,实验依照均匀设计U10(103)施行,每15 h进行一次样品采集,样品培养时间总计60 h,采集芽菜样品的干重、湿重、含水率和下胚轴长数据,结果表明高浓度的Zn、Co、Se元素外源浓度不利于芽菜生长,芽菜表现出严重的化学灼伤(病态富集);只有在低浓度外源浓度富集区才能获得正常的芽菜成品。在芽菜的生长前期(<30 h),各外源元素对于芽菜的生长状态影响极为有限,芽菜对外源元素的吸收以物理吸附为主;在芽菜生长的中后期(>45 h),外源性物质对于芽菜本身的影响开始显现,其中Se元素对于芽菜的生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Co元素对于芽菜的生长具有抑制性。Co元素对于芽菜的抑制作用主要通过一阶[Zn×Co]效应(p<0.05)和二阶[Zn×Co×Se]效应(p<0.05)两种机制在共同发挥作用,而且后者对于芽菜的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2)以豆芽Zn、Co、Se的总量和有机量为指标考察了芽菜培养过程中随时间变化的富集规律和转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芽菜生长的前期(30 h前)元素的有机转化率低,元素的富集是以物理渗析吸收为主,生长后期(30 h后)则通过各元素外源浓度交互作用下产生有机化富集。在芽菜生长前期,处理方案3([Zn2+]=1200μg/L,[Co2+]=30μg/L,[Se4+]=180μg/L)、6([Zn2+]=2400μg/L,[Co2+]=75μg/L,[Se4+]=160μg/L)和9([Zn2+]=2100μg/L,[Co2+]=120μg/L,[Se4+]=40μg/L)对于获得富Zn、Co和Se的芽菜是有效的,生长终期(60 h)时各有效方案的Zn、Co和Se富集总量和有机量都远远高于相应的空白对照方案样品。特别是处理方案3(Zn2+、Co2+混合液:[Zn2+]=1200μg/L,[Co2+]=30μg/L;Se4+溶液:[Se4+]=180μg/L)45 h的样品达到了最优综合Zn、Co和Se富集:Zn2+=8.58 mg/kg,Co2+=63.10μg/kg,Se4+=48.30μg/kg,有机化率分别为Zn 49.50%,Co 25.94%,Se 56.25%,三个元素的富集总量基本同时达到了Zn、Co和Se在中国膳食指南中推荐摄入量(以成人每日摄入量湿基豆芽为0.5–1.0 kg计),对于Zn、Co和Se多元富集健康蔬菜的生产实际具有直接的参考作用。(3)以芽菜培养过程中的各元素总量为依据采用回归分析手段进行元素间交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芽菜富集过程中Zn-Co-Se元素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干扰关系,其中各元素外源浓度对Zn、Co和Se富集的交互作用发生在芽菜生长后期(30 h后),[Zn×Co]和[Co×Se]呈现协同作用,外源Se可以通过双重协同作用促进芽菜吸收Zn,[Zn×Se]和[Zn×Co×Se]呈现拮抗作用,外源Zn可以通过双重拮抗作用抑制芽菜对Se的吸收。
赵霞[9](2020)在《硫黄及其制剂冰黄肤乐软膏的质量控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硫黄为自然元素类矿物硫族自然硫,采挖后,加热熔化,除去杂质,或用含硫矿物经加工制得。硫黄主产于山西、陕西、山东、河南、湖北、四川、广东等地,外用解毒杀虫疗疮,内服补火助阳通便。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硫黄具有缓泻、溶解角质、抗炎、抗菌、杀虫、镇咳、祛痰等作用。目前市场上硫黄来源混乱,除《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以下简称《中国药典》)规定基源的硫黄外,还有利用煤、天然气等进行工业回收所制得的硫黄。此外,产地和加工方式的不同,导致硫黄质量参差不齐,其所含无机元素种类和含量不同,增加了硫黄及其制剂在生产应用时的不可控性。再者,硫黄含少许砷、砷盐等有害物质,长期使用可导致慢性中毒。冰黄肤乐软膏常用于治疗神经性皮炎、湿疹、银屑病等皮肤性炎症,组方中含有硫黄,且占比较大。《中国药典》硫黄项下仅规定了性状、鉴别、硫含量测定项目;冰黄肤乐软膏项下关于硫黄仅规定了鉴别项目。因此为全面了解和综合评价硫黄及其含硫制剂冰黄肤乐软膏,保证产品的质量可控和安全用药,本课题拟利用XRD衍射指纹图谱分析和硫黄无机元素含量测定结合指纹图谱分析建立硫黄的质量评价方法。拟通过HPLC法测定冰黄肤乐软膏中硫黄含量、ICP-MS法测定无机元素含量为完善冰黄肤乐软膏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1.硫黄定性研究:以性状鉴别、理化鉴别、显微鉴别和X射线衍射法(X-ray Diffraction,XRD)物相检索,对硫黄进行鉴别。采用XRD指纹图谱结合相似度评价分析方法,进行硫黄一致性评价。2.硫黄化学成分含量测定:采用中和滴定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硫黄中主成分硫的含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测定无机元素的含量。根据含量测定结果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相似度评价分析方法对硫黄进行综合质量评价。3.冰黄肤乐软膏定性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鉴定冰黄肤乐软膏中大黄、姜黄;采用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鉴定冰片、薄荷脑;采用燃烧法鉴定硫黄,评价不同厂家的硫黄质量。4.冰黄肤乐软膏含量测定:采用HPLC法测定冰黄肤乐软膏中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甲醚、硫黄5个化学成分的含量;采用ICP-MS测定冰黄肤乐软膏中24种无机元素的含量。结合相似度评价、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3种分析方法,从无机元素的层面建立冰黄肤乐软膏质量评价方法,完善冰黄肤乐软膏的质量标准,为其他含硫制剂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5.安全性评价:采用Franz扩散仪进行体外透皮实验;采用ICP-MS法、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ydride Generation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HGAFS)、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LC-AFS)测定硫黄软膏及冰黄肤乐软膏样品和透皮接收液中的重金属元素及As(Ⅲ)、As(V)形态砷的含量,计算重金属透皮率,结合硫黄及含硫制剂中的重金属,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1.与理化鉴别和显微鉴别相比,性状鉴别不仅能够鉴别硫黄,还可以区分天然硫黄和人工硫黄。XRD指纹图谱物相检索结果显示硫黄的主要成分为硫,结构为S或S8。建立了 47批不同产地硫黄的XRD衍射指纹图谱,确定22个共有峰,以平均数指纹图谱为参照,通过夹角余弦法计算相似度对硫黄药材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显示65.96%的硫黄药材相似度均在0.990以上。2.硫黄化学成分测定,中和滴定法测定硫含量,结果显示47批硫黄的不合格率为40.4%。HPLC法测定硫含量,结果显示硫黄的不合格率为74.5%。HPLC法测定硫含量操作简便,精密度高,优于中和滴定法,因此推荐HPLC法测定硫含量。通过ICP-MS建立了硫黄中21种无机元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定了 47批硫黄的21种无机元素的含量,进一步筛选出10种共有无机元素,采用相似度评价、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3种方法对47批硫黄进行综合质量评价,并建立了无机元素指纹图谱。结果显示P、As、Ca等元素含量均值高于100μg/g,Zn、Na等元素含量均高于10μg/g,其余元素含量低于10 μg/g,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加样回收率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3种分析方法结果一致,可将硫黄分为天然硫黄和人工硫黄,部分样品交错可能是由于产地和加工方式不同。根据重金属含量测定结果,建议限量标准为:Cu 5 mg/kg、As 5 mg/kg、Cd 0.3 mg/kg、Hg 0.2 mg/kg、Pb 10 mg/kg。3.冰黄肤乐软膏定性结果显示:以燃烧法鉴别硫黄,28批样品中有20批(西藏产14批、自制6批)有SO2刺激性气味。采用GC鉴别冰片和薄荷脑成分,有20批(西藏产14批、自制6批)样品均在相同的保留时间出峰。以薄层色谱法鉴别大黄,28批样品中有20批(西藏产14批、自制6批)在相应的位置上有对应的斑点。以薄层色谱法鉴别姜黄,28批样品中有8批(西藏产2批、自制6批)在相应的位置上有对应的斑点。造成姜黄素未检出的原因可能是姜黄素不稳定,见光易分解,生产后放置时间长,不易检出,建议避光保存冰黄肤乐软膏,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的冰黄肤乐软膏样品保存时间不宜过长,有待进一步研究。市面上各地生产的冰黄(磺)肤乐软膏较多,西藏厂家生产的软膏成分与《中国药典》规定的一致。4.通过HPLC法,建立了冰黄肤乐软膏中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大黄酸、硫黄5个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了 23批冰黄肤乐软膏的5种化学成分的含量。结果显示有6批未检出大黄和硫黄成分,其余17批大黄酸含量在0.089-0.37 mg/g之间,大黄素含量在0.064-0.256 mg/g之间,大黄素甲醚含量在0.052-0.127 mg/g之间,大黄酚含量在0.167-0.409 mg/g之间,硫黄含量在17.11~21.03 mg/g之间,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加样回收实验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相关规定。5.通过ICP-MS法,建立了冰黄肤乐软膏及原药材中24种无机元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定了 23批冰黄肤乐软膏的24种无机元素的含量,进一步筛选出21种共有无机元素,利用相似度评价、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23批冰黄肤乐软膏进行质量评价,并建立了无机元素指纹图谱。结果显示K、P、Ca等元素含量均值均高于100 μg/g,Na、Mg、Fe含量均值均高于10 μg/g,其余元素含量均值均低于10 μg/g,该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加样回收率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3种分析方法结果一致,可区分不同厂家的冰黄肤乐软膏。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25.0和Origin 8.5分析冰黄肤乐软膏无机元素与原药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Mg、Al、Cr主要来源于黄芩,P、K、Cu、Cd、Pb主要来源于姜黄,Ca主要来源于大黄,As、Hg主要来源于硫黄,大黄素类成分总量逐步回归方程为Y=4.429Mg+83.777Ba-2.258,硫黄含量逐步回归方程为 Y=1 23.241 Mg+2442.877Sr+73511.616As-141.970。6.采用ICP-MS、LC-AFS检测透皮接收液及软膏中的重金属元素和无机砷,结果显示冰黄肤乐软膏和硫黄软膏的透皮接收液中全部未检测出重金属元素及无机砷,重金属元素及无机砷的透过率为0。因此硫黄软膏和冰黄肤乐软膏作为皮肤外用药,安全性较高。结论:本实验通过硫黄的性状鉴别、XRD衍射指纹图谱、主成分硫及无机元素含量测定等研究内容,建立硫黄的质量评价方法,制定重金属限量标准。通过冰黄肤乐软膏中无机元素指纹图谱、重金属体外透皮实验、硫黄的含量测定等研究内容,为提高冰黄肤乐软膏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龙泽东[10](2020)在《硒在天然富硒区恩施与石台土壤-作物-人体系统中的分布特征和健康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居民每日硒摄入量水平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为了研究在天然条件下硒在环境中分布特征及其与居民健康效应,国际硒研究学会发起开展了天然硒生物营养强化国际合作计划(NBP),重点关注天然富硒环境中硒在土壤-作物-人体系统中的分布特征,并调查研究硒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实证关系。本项研究是国际NBP研究计划的预研部分,重点选择了两个天然富硒地区湖北恩施州和安徽石台县作为研究区域。中国硒资源分布非常不均,不仅有横跨东北到西南的马鞍形土壤缺硒带,也有湖北恩施、安徽石台、陕西安康等天然富硒区,具有开展NBP研究的便利和优势。本研究以安徽省石台县的大山村和库山村、湖北省恩施州的渔塘坝村、梨子坝村和长坪村共5个村庄为研究地点,采集每个村庄中的土壤、水、主要作物、人群头发和血浆样品,共计1306份,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取当地居民的膳食结构和基本人群信息。在实验室内利用原子荧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法,分别测定了样品中总硒和硒酸盐、亚硒酸盐、硒代胱氨酸、硒代蛋氨酸以及甲基硒代半胱氨酸等五种不同形态硒的含量,用专用试剂盒检测血浆样品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酶活水平以及硒蛋白P水平(Seppl),应用环境土壤学、营养学、流行病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并借助于多种统计学方法对获得的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初步揭示了研究区域内硒从土壤到作物再到人体的分布特征,结合流行病学数据,探讨了人群硒摄入水平与高血脂、高血压和脱发等疾病的患病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硒含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安徽石台县大山村、湖北恩施州渔塘坝村和梨子坝村为富硒地区,耕作土壤中总硒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285.9±1046.2μg/kg(n=14)、1753.6±742.8μg/kg(n=14)和2262.5±1388.4 μg/kg(n=17),显着高于足硒地区土壤总硒含量,安徽石台县库山村和湖北恩施州长坪村耕作土壤中总硒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36.6±45.8 μg/kg(n=16)和259.6±37.3 μg/kg(n=18)。对不同地区土壤中硒形态分析结果表明,石台县大山村和库山村耕作土壤中生物可利用硒比例分别为1.7±1.1%(n=14)和4.6±6.1%(n=16),而恩施州的渔塘坝村、梨子坝村和长坪村耕作土壤生物可利用硒占比依次为2.7±1.5%(n=14)、1.9±1.0%(n=17)和3.4±1.1%(n=18)。这些数据结果证明不同地区土壤中生物有效态硒存在显着差异,除了与土壤中总硒含量有关外,可能还受土壤的理化性质影响。恩施三个村庄的耕作土壤呈弱酸性,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生物可利用硒含量与总硒含量和pH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但与总铝含量呈显着负相关关系,与有机质含量、总铁和总锰含量无显着相关性。上述研究结果证明土壤生物可利用硒的含量与土壤的理化性质有着密切关系,尤其是与土壤的pH、总硒和总铝含量等因素有关。2.主要作物总硒及硒形态的含量差异由于有机硒相对于无机硒具有更安全、更有效的特性,除了总硒含量以外,食物中不同硒形态的含量差异也备受关注。本研究中梨子坝村的大米样品中总硒含量(374.63±234.38 μg/kg,n=18)显着性高于其它几个村庄,大山村、库山村、渔塘坝村和长坪村的大米样品硒含量。大米样品中硒主要以有机硒的形态存在,包括硒代蛋氨酸(SeMet)和硒代胱氨酸(SeCys2),其中SeMet所占的比例高达80%-90%。恩施地区不同作物富集系数结果表明,大米对硒的富集能力最强(富集系数,12.2%)。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大米中总硒含量尽管具有显着差异,但有机硒所占比例均较高,且主要为SeMet,可作为缺硒地区人群补充硒摄入量的主要食物。块茎类样品中硒形态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样品中硒同时以无机硒和有机硒的形态存在,其中无机硒占比为4.28%-32.65%,主要以硒酸根(+6价)的形式存在,且随着样品总硒含量的升高,硒酸盐的比例也相应增加。与无机硒含量分布特征不同,马铃薯样品中有机硒组成变化情况较为复杂,在低硒、中硒和高硒样品中,SeMet占比分别为40.70%、71.85%和47.89%,与总硒含量变化呈复杂的U型曲线关系,高硒样品中SeMet形态含量偏低,这与分析样品中无机硒占比较高有关。由于高硒马铃薯样品中仍存在较高比例的无机硒,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防止过量无机硒摄入影响人体健康问题。对蔬菜类的萝卜样品中硒形态分析结果表明,萝卜样品中近一半的硒以无机硒形式存在,主要为+6价态的硒酸根。随着萝卜样品中总硒含量的升高,有机硒中的SeMet和SeCys2所占比例越来越小,且出现了未知形态的硒大量出现,在中硒和高硒萝卜样品中未知形态的硒所占比例分别为34.80%和46.11%。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萝卜对硒的转化率较低,将其选做补硒食物时,应注意监测无机硒占比情况。3.居民硒每日摄入量差异安徽石台县大山村和库山村居民硒的每日摄入量分别为56±79μg/d和18±10 μg/d,大山村和库山村居民膳食中各类食物提供的硒占总每日硒摄入量最多的分别是蔬菜类(68%)和谷物类(大米,49%)。湖北恩施渔塘坝村、梨子坝村和长坪村居民硒每日摄入量分别为82±57μg/d、160±106μg/d和34±9μg/d,提供最多硒每日摄入量的食物种类分别是蔬菜类(49%)、谷物类(大米,77%)和谷物类(大米,65%)。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库山村和长坪村居民的硒每日摄入量远低于中国成人推荐膳食日硒摄入量(60 μg/d),面临硒缺乏风险,这也反映了区域富硒土壤的分布是呈斑点状的,在一些知名富硒区域内也存在缺硒的村庄。此外,根据食物硒素贡献比例来看,农村居民从膳食中获取硒的主要食物类型是谷物和蔬菜,而不是相对硒含量较高的动物性食品。4.人体生物标志物水平差异居民的硒每日摄入量与发硒水平呈显着线性相关,其关系式可表达为:发硒含量(μg/kg)=2.343×居民硒每日摄入量(μg/d)+233.2,R2=0.757。安徽石台大山村全部居民的发硒和血浆硒平均含量均显着高于库山村。湖北恩施渔塘坝村庄全部居民发硒和血浆硒平均含量与梨子坝村无显着性差异,但显着高于长坪村。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恩施地区全部居民、男性居民和女性居民的发硒水平均与血浆总硒水平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与血浆SOD酶活水平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但与血浆GPx酶活和Seppl水平无显着相关性。在全部居民和男性居民中观察到血浆硒与Seppl水平存在显着的正相关,但与血浆GPx酶活无显着相关性。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硒水平生物标志物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根据研究报道,Seppl相比GPx需要更高的硒摄入才能达到其最大活性,因而Seppl水平更能准确反映该研究区域人体的硒水平状态。5.人体硒水平与健康关系为了探讨人群硒水平与健康之间的关系,除检测了恩施州共185名志愿者的发硒(459.9±203.3μg/kg,n=173)和血硒含量(85.8±39.6 μg/kg,n=163),同时收集了人群的基本信息,包括身高、体重、年龄、性别、收入、血脂指标、血压等。室内对获得的这些数据采用二元回归逻辑分析,在多因素校正后的模型中,发现恩施州所有志愿者的发硒水平与总高脂血症患病率、高总甘油三酯(TG)患病率、高总胆固醇(TC)患病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患病率之间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所有志愿者中发硒和血浆硒水平与高收缩压(SBP)患病率均呈正相关关系,但是与高舒张压(DBP)患病率无显着相关性。性别特异性分析结果发现,男性志愿者的硒水平与高血压患病率之间的相关性较女性志愿者更为显着。另外,基于多因素校正后的模型计算结果,发现全部志愿者和男性志愿者的血浆硒水平与脱发率呈显着负相关关系。与上述显着统计性结果不同,所有志愿者的发硒和血浆硒水平与高血糖症患病率之间并无显着相关性(p>0.05),也没有发现人群硒水平与失眠之间存在关系。上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发硒和血浆硒与人体健康指标之间的关系是较为复杂多变的,但总的来看,人发硒水平与高血脂和高血压的患病率密切相关,存在正相关关系。考虑到横断面调查不能解释硒与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的人群干预研究,以探究硒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可能关系。
二、无机元素与人体的健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机元素与人体的健康(论文提纲范文)
(1)峰峰矿区PM2.5、PM10中元素的污染评价及源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元素的污染与危害 |
1.2.2 元素的来源分析 |
1.2.3 元素污染评价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实验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地理概况 |
2.1.2 经济概况 |
2.2 样品采集 |
2.3 实验分析 |
2.3.1 元素的测定方法 |
2.3.2 质量控制与保证 |
2.4 数据收集与处理 |
第3章 峰峰矿区大气颗粒物及其元素的污染特征 |
3.1 峰峰矿区空气质量分析 |
3.2 峰峰矿区PM_(2.5)、PM_(10)污染特征 |
3.2.1 PM_(2.5)、PM_(10)浓度与气象因素 |
3.2.2 PM_(2.5)、PM_(10)的季节污染特征 |
3.2.3 PM_(2.5)、PM_(10)的昼夜污染特征 |
3.3 PM_(2.5)、PM_(10)中元素的浓度特征 |
3.3.1 PM_(2.5)、PM_(10)中无机元素的浓度特征 |
3.3.2 痕量元素的浓度特征 |
3.3.3 稀土元素的浓度特征 |
3.3.4 放射性元素的浓度特征 |
3.4 基于单颗粒不同微观形貌下的元素特征 |
3.4.1 烟尘集合体 |
3.4.2 球形颗粒 |
3.4.3 矿物颗粒 |
3.4.4 硫酸盐颗粒 |
3.4.5 其它颗粒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峰峰矿区大气颗粒物中无机元素的评价 |
4.1 地积累指数法 |
4.1.1 痕量元素的污染评价 |
4.1.2 稀土元素的污染评价 |
4.1.3 放射性元素的污染评价 |
4.2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4.2.1 痕量元素的季节生态风险评价 |
4.2.2 痕量元素的昼夜生态风险评价 |
4.2.3 痕量元素不同空气质量级别下的生态风险评价 |
4.3 综合污染评价 |
4.3.1 重金属元素的季节综合污染评价 |
4.3.2 重金属元素的昼夜综合污染评价 |
4.3.3 重金属元素不同空气质量级别下的综合污染评价 |
4.4 健康风险评价 |
4.4.1 重金属元素的季节健康风险评价 |
4.4.2 重金属元素的昼夜健康风险评价 |
4.4.3 重金属元素不同空气质量级别下的健康风险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无机元素来源解析 |
5.1 PM_(2.5)、PM_(10)中无机元素的富集因子分析 |
5.2 PM_(2.5)、PM_(10)中无机元素的主成分及相关性分析 |
5.3 PM_(2.5)、PM_(10)的后向轨迹法及聚类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长春市环境空气中PM2.5和PM10的污染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气颗粒物概述 |
1.1.2 大气颗粒物的危害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与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基本状况 |
2.1.1 地形地貌及气候特征 |
2.1.2 城市发展及能源结构 |
2.1.3 大气污染状况 |
2.2 样品采集 |
2.2.1 采样地点和时间 |
2.2.2 采样设备及方法 |
2.2.3 滤膜的预处理 |
2.3 样品检测及分析方法 |
2.3.1 无机元素 |
2.3.2 水溶性无机离子 |
2.3.3 有机碳和元素碳 |
2.3.4 气象数据及常规气态污染物数据的获取 |
2.4 模型分析方法 |
2.4.1 富集因子法 |
2.4.2 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
2.4.3 正矩阵因子分解模型 |
2.4.4 潜在源分析模型 |
第3章 PM_(2.5)和PM_(10)浓度及组成特征 |
3.1 PM_(2.5)和PM_(10)的浓度及其季节变化 |
3.2 无机元素 |
3.2.1 无机元素的富集状况 |
3.2.2 无机元素的健康风险评价 |
3.3 水溶性无机离子 |
3.3.1 水溶性离子的相关性分析 |
3.3.2 硫氧化率和氮氧化率分析 |
3.4 含碳组分 |
第4章 污染天气分析 |
4.1 污染天气中PM_(2.5)和PM_(10)质量浓度及气象参数分析 |
4.2 污染天气中化学组分变化分析 |
4.2.1 水溶性无机离子 |
4.2.2 无机元素 |
4.2.3 有机碳与元素碳 |
第5章 PM_(2.5)和PM_(10)来源解析 |
5.1 正定矩阵因子法源解析分析 |
5.2 潜在源区域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嘉峪关市大气颗粒物PM2.5,PM10及其无机元素污染特征,来源解析及健康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概述 |
1.2.1 大气颗粒物的危害 |
1.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概述 |
1.2.3 课题来源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路线及方案概述 |
2.2 研究区域简介 |
2.2.1 地理位置 |
2.2.2 经济产业 |
2.2.3 大气环境质量 |
2.3 样品采集 |
2.3.1 采样时段 |
2.3.2 采样点位的布设 |
2.3.3 采样流程 |
2.4 颗粒物质量浓度分析 |
2.5 无机元素分析 |
2.6 基于后向轨迹模式的潜在源区分析 |
2.6.1 潜在源区分析时段划分及资料来源 |
2.6.2 后向轨迹模式简介 |
2.6.3 Meteoinfo软件以及Trajstat插件 |
2.6.4 轨迹聚类分析 |
2.6.5 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法(PSCF) |
2.6.6 权重浓度轨迹分析分析法(CWT) |
2.7 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方法 |
2.7.1 富集因子分析法 |
2.7.2 主成分分析法 |
2.7.3 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模型) |
2.8 无机元素健康风险评价 |
2.8.1 健康风险评价流程简介 |
2.8.2 暴露剂量计算模型 |
2.8.3 暴露参数选取 |
2.8.4 健康风险表征 |
2.9 区域重金属污染评价 |
2.10 质量控制 |
2.10.1 样品采集、储存、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
2.10.2 无机元素分析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
2.10.3 手工滤膜采样与自动监测的数据对比 |
第三章 嘉峪关市PM_(2.5),PM_(10)传输特征及潜在源区分析 |
3.1 研究时段划分 |
3.2 研究时段内嘉峪关市空气质量概况 |
3.3 嘉峪关市四季后向轨迹模拟 |
3.3.1 嘉峪关市冬季后向轨迹分布 |
3.3.2 嘉峪关市春季后向轨迹分布 |
3.3.3 嘉峪关市夏季后向轨迹分布 |
3.3.4 嘉峪关市秋季后向轨迹分布 |
3.4 嘉峪关市后向轨迹聚类分析 |
3.4.1 嘉峪关市冬季后向轨迹聚类分析结果 |
3.4.2 嘉峪关市春季后向轨迹聚类分析结果 |
3.4.3 嘉峪关市夏季后向轨迹聚类分析结果 |
3.4.4 嘉峪关市秋季后向轨迹聚类分析结果 |
3.5 嘉峪关市PM_(2.5),PM_(10)的PSCF分析 |
3.5.1 嘉峪关市冬季PM_(2.5),PM_(10)的PSCF分析结果 |
3.5.2 嘉峪关市春季PM_(2.5),PM_(10)的PSCF分析结果 |
3.5.3 嘉峪关市夏季PM_(2.5),PM_(10)的PSCF分析结果 |
3.5.4 嘉峪关市秋季PM_(2.5),PM_(10)的PSCF分析结果 |
3.6 嘉峪关市PM_(2.5),PM_(10)的CWT分析 |
3.6.1 嘉峪关市冬季PM_(2.5),PM_(10)的CWT分析结果 |
3.6.2 嘉峪关市春季PM_(2.5),PM_(10)的CWT分析结果 |
3.6.3 嘉峪关市夏季PM_(2.5),PM_(10)的CWT分析结果 |
3.6.4 嘉峪关市秋季PM_(2.5),PM_(10)的CWT分析结果 |
3.7 嘉峪关市四季污染情况的成因探讨 |
3.7.1 四季颗粒物污染情况的成因分析 |
3.7.2 嘉峪关市春夏季O_3污染严重的成因分析 |
3.7.3 嘉峪关市大气污染现状的相关防治建议 |
3.8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嘉峪关市PM_(2.5),PM_(10)中无机元素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
4.1 四季颗粒物样品采集结果统计 |
4.2 四季采样期间嘉峪关市PM_(2.5),PM_(10)浓度特征 |
4.2.1 嘉峪关市冬季PM_(2.5),PM_(10)浓度特征 |
4.2.2 嘉峪关市春季PM_(2.5),PM_(10)浓度特征 |
4.2.3 嘉峪关市夏季PM_(2.5),PM_(10)浓度特征 |
4.2.4 嘉峪关市秋季PM_(2.5),PM_(10)浓度特征 |
4.3 嘉峪关市四季PM_(2.5),PM_(10)中无机元素浓度特征 |
4.3.1 嘉峪关市冬季PM_(2.5),PM_(10)中无机元素浓度特征 |
4.3.2 嘉峪关市春季PM_(2.5),PM_(10)中无机元素浓度特征 |
4.3.3 嘉峪关市夏季PM_(2.5),PM_(10)中无机元素浓度特征 |
4.3.4 嘉峪关市秋季PM_(2.5),PM_(10)中无机元素浓度特征 |
4.4 嘉峪关市四季PM_(2.5),PM_(10)中无机元素的富集因子分析 |
4.4.1 嘉峪关市冬季PM_(2.5),PM_(10)富集因子分析结果 |
4.4.2 嘉峪关市春季PM_(2.5),PM_(10)富集因子分析结果 |
4.4.3 嘉峪关市夏季PM_(2.5),PM_(10)富集因子分析结果 |
4.4.4 嘉峪关市秋季PM_(2.5),PM_(10)富集因子分析结果 |
4.5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PCA)的PM_(2.5),PM_(10)来源解析 |
4.5.1 冬季PM_(2.5),PM_(10)的PCA法来源解析结果 |
4.5.2 春季PM_(2.5),PM_(10)的PCA法来源解析结果 |
4.5.3 夏季PM_(2.5),PM_(10)的PCA法来源解析结果 |
4.5.4 秋季PM_(2.5),PM_(10)的PCA法来源解析结果 |
4.6 基于PMF模型的PM_(2.5),PM_(10)来源解析 |
4.6.1 冬季PM_(2.5),PM_(10)的PMF模型来源解析结果 |
4.6.2 春季PM_(2.5),PM_(10)的PMF模型来源解析结果 |
4.6.3 夏季PM_(2.5),PM_(10)的PMF模型来源解析结果 |
4.6.4 秋季PM_(2.5),PM_(10)的PMF模型来源解析结果 |
4.7 主成分分析法与PMF模型源解析结果对比 |
4.8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嘉峪关市PM_(2.5),PM_(10)中无机元素的健康风险评价 |
5.1 冬季颗粒物PM_(2.5),PM_(10)中无机元素的健康风险评价 |
5.1.1 冬季无机元素的致癌风险表征 |
5.1.2 冬季无机元素的非致癌风险表征 |
5.2 春季颗粒物PM_(2.5),PM_(10)中无机元素的健康风险评价 |
5.2.1 春季无机元素的致癌风险表征 |
5.2.2 春季无机元素的非致癌风险表征 |
5.3 夏季颗粒物PM_(2.5),PM_(10)中无机元素的健康风险评价 |
5.3.1 夏季无机元素的致癌风险表征 |
5.3.2 夏季无机元素的非致癌风险表征 |
5.4 秋季颗粒物PM_(2.5),PM_(10)中无机元素的健康风险评价 |
5.4.1 秋季无机元素的致癌风险表征 |
5.4.2 秋季无机元素的非致癌风险表征 |
5.5 四季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概述及分析 |
5.6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嘉峪关市PM_(2.5),PM_(10)的区域重金属污染评价 |
6.1 冬季区域重金属污染评价 |
6.2 春季区域重金属污染评价 |
6.3 夏季区域重金属污染评价 |
6.4 秋季区域重金属污染评价 |
6.5 本章结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太原市幼儿园PM2.5元素与儿童健康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依据及背景 |
1.2 PM_(2.5) 的来源及主要成分 |
1.2.1 PM_(2.5) 的来源 |
1.2.2 PM_(2.5) 的主要成分 |
1.3 PM_(2.5) 中主要致癌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1.4 呼出NO值与呼吸道疾病的相关性 |
1.5 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太原市幼儿园室内外颗粒物浓度及元素组成分析 |
2.1 引言 |
2.2 研究方案及实验方法 |
2.2.1 研究对象 |
2.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3 样品的采集 |
2.2.4 PM_(2.5) 中金属元素来源分析 |
2.2.5 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10 所幼儿园室内和室外PM_(2.5) 平均浓度 |
2.3.2 幼儿园室内外元素浓度基本描述 |
2.3.3 PM_(2.5)中8 种与健康相关金属元素的相关性 |
2.3.4 主成分(PCA)法分析金属来源 |
2.4 小结 |
第三章 太原市幼儿园PM_(2.5) 中元素健康风险评估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健康风险评估模型暴露量的计算 |
3.2.2 健康风险评估模型风险值的计算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M_(2.5) 中元素的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 |
3.3.2 幼儿园不同人群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评估 |
3.4 小结 |
第四章 太原市幼儿园学龄前儿童呼出NO值与元素浓度及呼吸道症状的相关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研究方案及实验方法 |
4.2.1 研究对象 |
4.2.2 问卷调查 |
4.2.3 NO呼气试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太原市幼儿园儿童NO呼气试验结果统计 |
4.3.2 呼出NO值与哮喘患病率及过敏症状的性别差异 |
4.3.3 呼出NO值与PM_(2.5) 中选定元素浓度的相关性 |
4.3.4 呼出NO值与呼吸道症状的相关性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酒泉市大气颗粒物PM10、PM2.5中无机元素污染特征研究和来源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气颗粒物定义及来源 |
1.1.2 大气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及环境的影响 |
1.1.3 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3 研究内容及方案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采样点布设 |
2.3 样品采集 |
2.3.1 采样设备与滤膜的选取 |
2.3.2 采样时间与频率 |
2.3.3 气象数据及常规污染物监测数据的收集 |
2.4 样品分析 |
2.4.1 重量分析 |
2.4.2 无机元素分析 |
2.5 数据分析 |
2.5.1 相关性分析 |
2.5.2 富集因子分析 |
2.5.3 后向轨迹聚类与潜在污染源区分析 |
2.5.4 主成分分析 |
3 酒泉市PM_(10)、PM_(2.5)浓度特征研究 |
3.1 酒泉市PM_(10)、PM_(2.5)浓度变化特征 |
3.1.1 PM_(10)、PM_(2.5)浓度日变化特征 |
3.1.2 PM_(10)、PM_(2.5)浓度季节变化特征 |
3.1.3 PM_(10)、PM_(2.5)浓度与大气常规污染物的相关性分析 |
3.2 PM_(10)及PM_(2.5)输送路径及潜在源区分析 |
3.2.1 后向轨迹聚类分析 |
3.2.2 潜在源区分析 |
3.2.3 浓度权重轨迹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酒泉市PM_(10)、PM_(2.5)中无机元素污染特征研究 |
4.1 酒泉市PM_(10)、PM_(2.5)中无机元素污染特征研究 |
4.1.1 PM_(10)、PM_(2.5)中无机元素浓度日变化特征 |
4.1.2 PM_(10)、PM_(2.5)中无机元素浓度季变化特征 |
4.2 本章小结 |
5 酒泉市PM_(10)、PM_(2.5)中无机元素来源解析 |
5.1 PM_(10)、PM_(2.5)中无机元素的相关性分析 |
5.2 PM_(10)、PM_(2.5)中无机元素的富集因子分析 |
5.3 PM_(10)、PM_(2.5)中无机元素的主成分分析 |
5.4 PM_(10)、PM_(2.5)中无机元素的来源解析 |
5.4.1 正矩阵因子分解模型(EPA-PMF) |
5.4.2 正矩阵因子分解模型(PMF)基本原理 |
5.4.3 酒泉市PM_(10)、PM_(2.5)中无机元素的来源解析 |
5.5 主成分分析与PMF分析结果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滨海地区背景点和城区大气PM1和PM2.5的化学组成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及缩写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大气PM_1和PM_(2.5)的概述 |
1.2 大气PM_1和PM_(2.5)组分及其来源 |
1.2.1 水溶性无机离子 |
1.2.2 碳质组分 |
1.2.3 无机元素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水溶性无机离子 |
1.3.2 碳质组分 |
1.3.3 无机元素 |
1.3.4 滨海地区大气颗粒物 |
1.4 研究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及研究方法 |
2.1 样品采集 |
2.1.1 采样点设置 |
2.1.2 采样时间 |
2.2 样品分析 |
2.2.1 水溶性无机离子分析 |
2.2.2 碳质组分分析 |
2.2.3 无机元素分析 |
2.2.4 气象数据和常规气态污染物浓度获取 |
2.2.5 质量控制 |
2.3 研究方法 |
2.3.1 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法(PMF) |
2.3.2 浓度权重轨迹模型(CWT) |
2.3.3 健康风险评价 |
第三章 PM_1和PM_(2.5)中水溶性离子和碳质组分的污染特征 |
3.1 PM_1和PM_(2.5)中水溶性离子的浓度特征 |
3.1.1 背景点和城区总水溶性离子的浓度水平 |
3.1.2 水溶性离子的季节差异 |
3.1.3 水溶性离子的昼夜变化 |
3.1.4 海盐源的识别 |
3.2 PM_1和PM_(2.5)中碳质组分的浓度特征 |
3.2.1 背景点和城区碳质组分的浓度水平 |
3.2.2 碳质组分的季节差异 |
3.2.3 碳质组分浓度在采样点间的差异 |
3.2.4 碳质组分的昼夜差异 |
3.3 水溶性离子和碳质组分的源解析 |
3.3.1 PMF源解析结果 |
3.3.2 各污染源的潜在来源区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M_(2.5)中无机元素的污染特征 |
4.1 PM_(2.5)中无机元素浓度特征 |
4.1.1 无机元素的浓度水平 |
4.1.2 无机元素在采样点间的差异 |
4.1.3 无机元素的昼夜差异 |
4.2 无机元素的毒性风险评价 |
4.3 无机元素的源解析 |
4.3.1 主成分分析源解析结果 |
4.3.2 主要无机元素的潜在来源区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和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5.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闼及答辩情况表 |
(7)厦门市大气PM2.5分布特征、来源解析及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大气PM_(2.5)组成特征及危害 |
1.2.2 大气PM_(2.5)来源解析 |
1.2.3 二次气溶胶形成 |
1.2.4 大气PM_(2.5)风险评价 |
1.2.5 大气PM_(2.5)中重金属生物可给性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研究特色及创新 |
1.4.1 研究特色 |
1.4.2 论文创新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样品采集与分析 |
2.1 研究区域及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2.1.1 大气PM_(2.5)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 |
2.1.2 潜在污染源样品采集和预处理 |
2.2 样品分析测定 |
2.2.1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2 有机碳和元素碳的测定 |
2.2.3 水溶性离子的测定 |
2.2.4 无机元素的测定 |
2.2.5 重金属生物有效性测定 |
2.2.6 铅、锶、钕同位素的测定 |
2.2.7 电镜观测 |
2.3 实验分析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
第3章 厦门市大气PM_(2.5)时空分布特征 |
3.1 厦门市四季大气PM_(2.5)分布特征 |
3.2 特殊社会事件中厦门市大气PM_(2.5)分布特征 |
3.3 灰霾天气厦门市大气PM_(2.5)分布特征 |
3.4 大气PM_(2.5)质量浓度受气象要素影响分析 |
3.4.1 大气PM_(2.5)质量浓度与气象要素关系 |
3.4.2 大气PM_(2.5)与气象要素相关性分析 |
3.5 厦门市大气PM_(2.5)组成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厦门市大气PM_(2.5)中水溶性离子、碳组分组成特征及其二次形成机制初探 |
4.1 厦门市水溶性离子组成特征及来源初断 |
4.1.1 水溶性离子含量分布特征 |
4.1.2 气溶胶酸度 |
4.1.3 水溶性离子来源初断 |
4.1.4 PMF模型解析厦门市大气PM_(2.5)中水溶性离子来源 |
4.2 厦门市大气PM_(2.5)中碳组分分布特征及来源 |
4.2.1 碳组分分布特征 |
4.2.2 碳组分来源初断 |
4.3 厦门市大气PM_(2.5)二次形成机制初探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厦门大气PM_(2.5)中无机元素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 |
5.1 厦门市大气PM_(2.5)中无机元素分布特征 |
5.2 厦门市大气PM_(2.5)中无机元素来源解析 |
5.2.1 富集因子 |
5.2.2 Pb同位素示踪来源 |
5.2.3 Sr同位素示踪来源 |
5.3 厦门市大气PM_(2.5)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来源解析 |
5.3.1 稀土元素浓度特征 |
5.3.2 稀土元素与大气PM_(2.5)相关性分析 |
5.3.3 稀土元素配分模式 |
5.3.4 三角图示踪稀土元素来源 |
5.3.5 稀土元素特征参数结合Nd同位素示踪大气PM_(2.5)中稀土元素来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厦门市大气PM_(2.5)来源解析 |
6.1 后向气团轨迹分析 |
6.2 单颗粒分析 |
6.3 正定矩阵因子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厦门市大气PM_(2.5)中重金属风险评价 |
7.1 厦门市大气PM_(2.5)中重金属生物可给性 |
7.1.1 总量重金属生物可给性 |
7.1.2 生物可给态及残渣态重金属来源解析 |
7.2 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7.2.1 总量重金属潜在风险评价 |
7.2.2 各来源重金属潜在风险评价 |
7.3 厦门市大气PM_(2.5)中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
7.3.1 总量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
7.3.2 各潜在源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8)黄豆发芽过程中Zn、Co和Se的富集及交互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微量元素富集的意义 |
1.2 微量元素富集的种类 |
1.2.1 Zn元素 |
1.2.2 Se元素 |
1.2.3 Co元素 |
1.2.4 其它微量元素 |
1.3 元素富集的方式 |
1.3.1 单元素富集 |
1.3.2 多元素富集 |
1.4 元素富集的载体 |
1.4.1 微生物富集 |
1.4.2 真菌富集 |
1.4.3 植物富集 |
1.4.4 动物富集 |
1.5 富集微量元素的形态分析及生物富集的意义 |
1.6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6.1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 |
1.6.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Zn、Co、Se富集条件对芽菜生长状态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案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3 实验方法 |
2.2.4 实验方案的设计 |
2.2.5 Zn、Co、Se元素的浓度设计 |
2.3 样品的制备及培育 |
2.3.1 样品的制备条件 |
2.3.2 样品的培育工序 |
2.4 样品数据的测定 |
2.4.1 样品下胚轴长数据(Hypocotyl length,L)的测定 |
2.4.2 样品湿重数据(Wet weight,W)的测定 |
2.4.3 样品含水率(Moisture content,Mc)数据的测定 |
2.4.4 测量数据的置信度与随机误差 |
2.4.5 实验数据的回归分析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芽菜的外观形貌 |
2.5.2 芽菜的下胚轴长 |
2.5.3 芽菜的湿重、含水率 |
2.5.4 Zn Co Se富集条件对芽菜生长状态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Zn、Co、Se富集的规律和交互作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材料制备与预处理 |
3.2.2 样品的消解处理 |
3.2.3 样品中总Zn、Co、Se含量的测量 |
3.2.4 样品中无机态Co、Zn和 Se的浸提方法 |
3.2.5 样品中无机态Co、Zn和 Se浸提工艺的正交优化 |
3.2.6 样品中有机态Co、Zn和 Se的元素分析 |
3.2.7 芽菜中元素含量的计算 |
3.2.8 实验数据的处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芽菜无机态元素浸提方案的确立 |
3.3.2 芽菜培养期间Zn、Co、Se元素富集总量的交互作用 |
3.3.3 芽菜对于Zn、Co、Se元素的富集规律 |
3.3.4 Zn元素的富集规律 |
3.3.5 Co元素的富集规律 |
3.3.6 Se元素的富集规律 |
3.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硫黄及其制剂冰黄肤乐软膏的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
1 硫黄的来源考察与文献记载 |
2 硫黄的药理作用 |
3 国内外硫黄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
4 矿物药研究方法概述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硫黄药材定性研究 |
第一节 硫黄性状鉴别和燃烧法化学鉴别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 小结 |
第二节 硫黄显微鉴别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 小结 |
第三节 硫黄XRD衍射指纹图谱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 小结 |
第二章 硫黄的无机元素分析 |
第一节 主成分硫含量测定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 小结 |
第二节 硫黄无机元素全扫半定量分析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 小结 |
第三节 硫黄中21种无机元素指纹图谱及重金属限量标准的建立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 小结 |
第三章 硫黄炮制工艺对硫黄质量的影响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 小结 |
第四章 冰黄肤乐软膏主要成分定性鉴别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 小结 |
第五章 冰黄肤乐软膏中成分含量测定 |
第一节 HPLC法测定冰黄肤乐软膏中大黄和硫黄化学成分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 小结 |
第二节 冰黄肤乐软膏中24种无机元素含量测定及重金属限量标准的建立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 小结 |
第六章 冰黄肤乐软膏及硫黄软膏重金属元素体外透皮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 小结 |
全文总结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硒在天然富硒区恩施与石台土壤-作物-人体系统中的分布特征和健康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硒的理化性质 |
1.3. 硒在自然界的分布和循环 |
1.4. 土壤生物可利用硒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 |
1.5. 植物总硒和不同硒形态含量分布 |
1.6. 人体硒水平的生物标志物 |
1.7. 硒与人体健康 |
第二章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2.1.研究目的和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研究区域、材料和方法 |
3.1. 研究区域环境特征 |
3.2. 样品采集 |
3.3. 伦理协议说明 |
3.4. 研究材料和方法 |
3.4.1. 研究材料 |
3.4.2. 实验分析方法 |
3.4.3. 数据分析方法 |
第4章 天然条件下土壤-作物中硒的分布特征 |
4.1. 土壤中总硒含量特征 |
4.2. 土壤中生物可利用硒含量特征 |
4.3. 土壤中硒水平的影响因素 |
4.4. 作物中硒含量特征 |
4.5. 作物中硒形态特征 |
4.6. 土壤-作物系统中硒的分布特征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天然条件下作物-人群中硒的分布特征 |
5.1. 人群的膳食结构及硒的每日摄入量 |
5.2. 人体硒水平生物标志物 |
5.2.1. 人群的发硒水平 |
5.2.2. 人群的血浆硒水平 |
5.2.3. 人群的GPx酶活水平 |
5.2.4. 人群的SOD酶活水平 |
5.2.5. 人群的Seppl水平 |
5.3. 作物-人群系统中硒的分布特征 |
5.4. 冬夏两季人群日硒摄入量及硒水平的差异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天然条件下硒的人群健康效应 |
6.1. 人群的基本信息 |
6.2. 人群硒水平和高血脂患病率的相关性分析 |
6.3. 人群硒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的相关性分析 |
6.4. 人群硒水平和高血糖患病率的相关性分析 |
6.5. 人群硒水平与脱发和失眠的相关性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附录 文中缩写全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它研究成果 |
四、无机元素与人体的健康(论文参考文献)
- [1]峰峰矿区PM2.5、PM10中元素的污染评价及源解析[D]. 兰建林.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2]长春市环境空气中PM2.5和PM10的污染特征研究[D]. 杜山山. 吉林大学, 2021(01)
- [3]嘉峪关市大气颗粒物PM2.5,PM10及其无机元素污染特征,来源解析及健康风险评价[D]. 肖凯.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4]太原市幼儿园PM2.5元素与儿童健康相关性研究[D]. 张一菲. 山西大学, 2020(01)
- [5]酒泉市大气颗粒物PM10、PM2.5中无机元素污染特征研究和来源解析[D]. 蒙晓瑞.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6]滨海地区背景点和城区大气PM1和PM2.5的化学组成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D]. 张艳. 山东大学, 2020(11)
- [7]厦门市大气PM2.5分布特征、来源解析及风险评价[D]. 王珊珊. 华侨大学, 2020
- [8]黄豆发芽过程中Zn、Co和Se的富集及交互作用[D]. 张世博.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硫黄及其制剂冰黄肤乐软膏的质量控制研究[D]. 赵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硒在天然富硒区恩施与石台土壤-作物-人体系统中的分布特征和健康效应研究[D]. 龙泽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标签:大气颗粒物论文; 风险评价论文;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论文; 元素分析论文; 土壤结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