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PCS调驱技术在濮城油田的应用前景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史雪冬[1](2020)在《高渗和低渗强水窜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适应性研究》文中指出在具有强非均质性或历经长期注水冲刷的高渗油藏和裂缝发育的低渗透油藏中,注入水沿窜流通道定向快速无效流动,导致井组或井组中特定方向上油井暴性水淹。本文以这类常见的强水窜油藏或其中局部强水窜区域为对象,采用物理模拟实验方法,研究其开采动态和剩/残余油分布的特殊性和提高采收率面临的特殊难点;探索适宜的提高采收率方法。研制注采井间具有特高渗条带的注采井组物理模型,模拟强非均质高渗油藏或其中局部区域。利用该模型所得到的含水饱和度动态分布结果表明,在无水采油期,水驱前缘向油井方向快速推进;水驱前缘突破后继续注水的波及区域没有明显扩大。这类特殊油藏或其局部区域注采井间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潜力是未波及区内大面积连片剩余油。采用均质储层井网模型和非均质模型进行水驱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即便不存在定向特高渗条带等极端的特殊情况,高渗油藏也会因长期注水冲刷形成强水窜通道,其含水饱和度分布严重不均。这类均质(或弱非均质)高渗油藏强水窜形成后,残余油饱和度较高的中/弱水洗区体积巨大,剩余油分布高度分散。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强非均质高渗油藏或注采井间具有特高渗条带局部区域,形成强水窜后,采用聚合物驱有效,但效果有限;在油藏中强水窜局部区域内,采用原井网注高浓度聚合物段塞与水窜方向油井改注的深调-井网调整复合方法,可有效地动用连片剩余油。据此,本文提出了强非均质(或局部强非均质)高渗油藏强水窜后整体调剖-驱油与局部井网调整相结合的提高采收率方法。均质储层井网模型和非均质模型水窜后提高采收率方法适应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渗油藏中一旦形成强水窜,不论是持续长时间水驱还是表面活性剂驱,均只能驱出强水洗区和少量中水洗区内的残余油,剩余油动用状况基本未得到改善;聚合物驱等常规化学驱可提高中/弱水洗区残余油的驱替效率,但对强水窜通道的实际封堵能力和作用范围有限,对高度分散的剩余油启动效果受限。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强乳化驱油剂兼具洗油与微调的双重功能,可有效驱替油藏中体积巨大的中/弱水洗区残余油;聚合胶体微粒(PCP)可以实现强水窜油藏深部驱替剖面的有效调整。据此提出并证实利用聚合胶体微粒(PCP)深调段塞与强乳化驱油剂段塞组合优势叠加的协同效应,是强水窜高渗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法。由实测的水驱含水饱和度分布图可以直观地看出,非均质(裂缝)低渗油藏模型和均质低渗油藏井组模型水驱过程中,油水前缘沿油水井方向和高渗条带快速推进,形成远比高渗油藏更强的水窜;即使是在端面均匀注入理想条件下的低渗均质模型,也会很快形成狭窄的水窜通道。在低渗储层模型狭小的水驱波及区域内,强水洗区的比例远远小于高渗油藏。与高渗油藏水驱后剩余油高度分散的特征相比,低渗油藏水驱后剩余油主要为大量连片基质原油。几种典型模型水驱波及效率与渗透率均具有正相关性,随渗透率的降低波及效率急剧降低。定义驱替水采出量与驱替水注入量之比为无效循环水率,以此作为定量表征特定油井水窜程度的参数。基于无效循环水率动态曲线,建立了同比条件下评价不同油藏或不同区域(井组)水窜强度的水窜系数,得到了“水窜系数”与渗透率的实验规律——不论是非均质(裂缝)模型、注采井组模型,还是端面均匀注入的均质模型,水窜系数随着与渗透率降低而增加。据此,实现了对低渗油藏水驱比高渗油藏更容易形成强水窜的定性认识向量化规律的发展。根据本文的实验结果,明确了低渗油藏水驱后提高采收率的潜力为低渗(或致密)基质中连片剩余油和分布于狭窄弱/中水洗区的残余油。对比聚合物、超低界面张力活性剂和强乳化活性剂在低渗-高渗均质模型驱油实验结果,证明因注入性问题,聚合物驱在低渗储层中不适用。非均质(裂缝)低渗油藏模型和均质低渗油藏井组模型水驱后,采用超低界面张力活性剂驱,采收率增幅很低;实测的含水饱和度分布表明,超低界面张力活性剂仅仅驱出了模型中强水洗区的部分残余油,不仅是剩余油未被驱动,弱水洗区内的残余油也未被驱出。水驱后采用强乳化驱油剂驱,低渗模型的采收率增幅明显高于超低界面张力活性剂驱;由含水饱和度分布的分析对比可知,强乳化驱油剂驱不仅驱出弱水洗和中水洗区中的残余油,而且明显地扩大了波及区,驱动了部分剩余油。水驱后采用胶粒分散体系段塞与强乳化剂段塞组合,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由其含水饱和度分布可以地看到,不论是均质井组模型还是非均质模型中,波及区域明显增大,低渗基质中很大一部分剩余油被驱动。针对低渗油藏面临的基质剩余油驱动和水窜通道治理与利用的特殊难点,确定了利用聚合胶体微粒(PCP)分段式封堵水窜通道、利用强乳化剂段塞辅助封堵、利用低粘驱油剂局部驱动基质剩余油的分段调堵-局部驱动提高采收率方法。
石振赟[2](2020)在《边底水稠油油藏大孔道评价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文中提出中高渗油藏的水驱开发过程中,由于水流的长期冲刷作用,大孔道较为发育,注入水无效循环严重,影响油藏的开发效果。论文以G区块高渗透稠油油藏为研究对象,针对开发过程中边底水长期冲刷,储层物性时变性强,剩余油识别难度大,油藏采收率降低的现状建立了一套定量的大孔道识别方法,为剩余油精确描述提供基础。在前期的地质认识基础上,选取10个动静态参数,利用出砂量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主体间效应,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重要性;根据重要性程度排序,应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判断矩阵,确定油水井的指标权重;综合考虑油水井22种生产制度变化对大孔道评价的影响,利用VBA编程建立大孔道评价数学模型;利用吸水和产液剖面测试数据对大孔道识别模型进行了验证,给出了大孔道随时间变化的分布图。同时,结合区块的开发历程,分析了产液量、调剖调驱、聚合物驱、CO2吞吐等措施对大孔道发育的影响。基于相关室内实验资料,考虑调剖调驱、聚合物驱及CO2吞吐等多项措施,选用CMG数值模拟软件,结合前期大孔道定量识别结果,完成了G区块Ng12+Ng13小层历史拟合,区块累计产油误差-1.5%,成功拟合单井159口,单井拟合率86.8%,满足相关的精度要求。在历史拟合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在平面上剩余油的成因类型主要包括底水(次生)滞留型、低势区边部、构造(局部)高部位、水淹路径绕流区及隔夹层遮挡型,在纵向上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油层顶部及隔夹层下部,目前区块综合采出程度26.51%,可采储量采出程度74.24%,剩余油可采储量93.59×104t。通过各个小层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对比,表明研究区在纵向上为一个连通的流动单元,生产中存在层间窜流。论文的研究成果对于认识中高渗稠油油藏大孔道的时空演化规律及对G油藏剩余油挖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向春林[3](2019)在《两亲性微球调剖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合物微球调剖是近年来在交联聚合物调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调剖技术。无论是室内研究还是矿场试验均表明,聚合物微球在低渗油藏深部调剖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现有调剖用聚合物微球因吸水膨胀速率快、吸水膨胀倍数大,不仅进入低渗油藏深部的阻力大,而且吸水膨胀后,在油藏深部对窜流通道的封堵强度和封堵持久性均显着降低。另外,微球是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来制备,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有机溶剂和油溶性乳化剂,致使微球生产成本高,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种两亲性交联聚合物微球,一方面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利用微球的两亲性,使微球的吸水膨胀速率和吸水膨胀倍数得到了有效控制。通过对微球的制备条件及粒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得出:制备微球的最佳乳化剂为AES,其最佳使用浓度不超过7g/L;AM与St质量比(AM/St)是微球两亲性的决定性因素,只有控制AM/St在1.5:18.5~3:17范围内,才能制备出两亲性微球;交联剂MBA的浓度是反应能否生成微球的关键,只有控制MBA浓度不超过18.5g/L才能制备出形状规则的微球。从微球的粒径变化规律来看,AM/St和MBA浓度对微球的粒径影响最大;AES浓度、引发剂APS浓度以及反应温度对微球粒径产生的影响较小。从产率的角度来看,引发剂APS浓度和反应温度对微球的产率影响最大,AES浓度、AM/St以及MBA浓度对微球产率产生的影响较小,最佳APS浓度为2.50 g/L,最佳反应温度75℃,在此条件下,微球的产率可达90%以上。通过研究制备微球的反应动力学,得出:在微球制备过程中,反应速率随AES浓度、单体总量、APS浓度以及温度的增加而增加;乳液聚合法制备两亲性微球的反应动力学方程为:Rp OC[I]0.43.[M]2.61.[AES]0.98,聚合反应体系的表观活化能Ea=87.42 kJ/mol。两亲性微球的性能评价结果表明:25℃下,Ca2+对微球的悬浮分散性影响最大,Mg2+次之,Na+不对微球的悬浮分散性造成影响;微球的吸水膨胀倍数随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25℃下,微球吸水膨胀4d后基本趋于稳定,在60、80℃下,微球吸水膨胀22d后基本趋于稳定。微球的初始吸水膨胀速率较快(第1d),随着时间的延长,微球的吸水膨胀速率逐渐减缓。在油藏条件下,微球聚并时间随Ca2+、Mg2+浓度以及温度的增加而缩短。60、80℃下,Ca2+对微球的分散聚并行为影响最大,Mg2+次之,Na+没有影响。岩心实验结果表明:微球能够顺利进入渗透率为20~50mD的岩心,并对其大孔喉形成封堵,封堵率可达80%以上。微球的最佳注入浓度为3000 mg/L,最佳注入体积为1PV。在最佳注入浓度和最佳注入体积下,两亲性微球比聚丙烯酰胺微球具有更好的注入性,更高的封堵强度和更好的提高采收率效果。
蒲勇[4](2019)在《SIPNG分散胶的制备及非均质调控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于非均质性油藏开发存在的储层动用不均,采收率低等问题,具有缓膨性与高强度的分散胶颗粒是改善其非均质性,提高采收率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 SIPNG分散胶颗粒,经过提纯干燥后的分散胶呈均匀的粉末状,颗粒为规则圆球状,颗粒粒径为微米级。利用多种方法对其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分散胶颗粒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地层水中具有良好的悬浮分散性与长期稳定性。分散胶颗粒在地层条件下15天达到膨胀极限,表现出了良好的延缓膨胀性。分散胶颗粒具有比较高的力学强度,在地层条件下老化后,仍具有较高强度。分散胶具有良好的粘弹性。通过岩心驱替实验研究了分散胶颗粒在岩心中的注入性能:当渗透率过低时,分散胶颗粒无法进入岩心;在适宜的渗透率条件下,分散胶具有良好的注入性能;渗透率过高时,分散胶颗粒在孔隙中无法形成有效的封堵。注入速率越高,分散胶颗粒的注入性能越好,但对岩心孔隙的封堵性降低。体系质量浓度越高,分散胶颗粒注入越困难;在适宜的渗透率条件下,强度的增大会略微降低分散胶颗粒的注入性能,但能提高封堵效率。通过并联岩心驱替实验研究了分散胶颗粒的非均质调控能力:分散胶颗粒具有选择注入性,能优先进入高渗岩心;分散胶颗粒具有良好的剖面改善能力,非均质性越强,分散胶颗粒对剖面的改善能力越弱;分散胶颗粒的注入量越多,对非均质性的改善效果越好,但过多的注入量易对储层造成伤害。非均质条件下,注分散胶能有效提高低渗采收率,随着非均质性的增强,注分散胶对低渗岩心采收率的提高幅度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渗透率级差为10.2时,采收率增幅达到最高。通过微观可视化实验与岩心驱替实验研究了分散胶颗粒在孔隙中的运移与滞留规律:直接通过孔隙;捕获封堵;重合封堵;架桥封堵;弹性封堵-再运移;滞留与释放。流体拉拽力的大小决定了孔隙壁面滞留的分散胶颗粒能否再次运移。通过核磁共振实验、岩心润湿实验与岩心驱替实验结合,总结了分散胶颗粒的调剖机理:选择性进入高渗区域,增大液流在其孔隙中渗流阻力,导致液流转向,扩大注入水波及范围;滞留-再运移、弹性封堵-突破运移交替往复,达到深部调剖的目的。分散胶颗粒的驱油机理为:弹性变形进入孔隙,将孔隙壁面油膜剥离;进入盲端中,将其中的剩余油“挤”出;弹性突破形成的负压,将相邻连通的孔隙中的剩余油“吸”出;分散胶颗粒在孔隙表面滞留,改善岩石润湿性。本文的研究对SIPNG分散胶深部调驱的数值模拟及现场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吴丰豆[5](2017)在《莫北油田低渗透油藏氮气泡沫调驱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新疆莫北油田2井区J1s21油藏特点为中-低孔、低-特低渗,平均孔隙度13.57%、平均渗透率3.19mD,该油藏目前正处产量递减阶段,储层非均质性引起了严重的水淹水窜现象,导致部分井组综合含水率超过90%、生产井关井比例高、开发效果差,现阶段水驱采出程度仅为12.8%,亟需开展提高原油采收率工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由于氮气泡沫调驱技术具有既调又驱、对储层伤害小等优势,能在该类油藏起到较好的控水增油效果,因此根据油藏特征,本文开展了氮气泡沫调驱技术的相关研究,取得了以下认识:(1)开展了泡沫体系配方筛选及油藏适应性评价。筛选出适用于注入水配液的配方为:起泡剂FA-2浓度0.2%,起泡剂FA-3浓度0.4%,稳泡剂FS-3浓度0.05%,起泡体积720mL,泡沫半衰期128min;适用于地层水配液的配方为:起泡剂FA-2浓度0.1%,起泡剂FA-3浓度0.5%,稳泡剂FS-3或FS-4浓度0.03%~0.05%,起泡体积600mL,泡沫半衰期95min,该配方具有较好的耐温性、耐盐性、稳定性和遇油消泡性能;(2)开展了泡沫体系等流度注入参数优选研究。通过并联高、低渗岩心建立三组渗透率级差(设定值分别为:3、6、9),在不同级差下分别优选出具有最佳剖面改善效果的气液比为:2:1、1:1、1:1,注入速度为:0.6mL/min、0.8mL/min、0.6mL/min,段塞尺寸为:0.2PV、0.3PV、0.3PV,注入方式为气液同时注入;并通过制作可视化模型观察到泡沫对非均质多孔介质吸水剖面的改善过程;(3)开展了泡沫体系驱油效果评价研究。泡沫对并联岩心组合的剖面改善效果随高、低渗岩心残余油饱和度差异的增大而变好;水驱后在三组并联岩心组合中采用泡沫调驱,原油采收率分别提高了 20.33%、25.48%、12.81%,提高幅度随渗透率级差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4)对典型井组进行了施工方案设计与应用效果分析。矿场先导试验井组取得了良好的控水增油效果:施工井组平均日产油量增加8.4t/d,平均单井产水率降低26.3%。本文基于2井区J1s21油藏开展的氮气泡沫调驱技术相关研究对于莫北油田低渗透油藏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刘隐[6](2015)在《化学深部调驱技术现状与进展》文中提出随着油田的开发和发展,人们对油田的生产需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油田出水问题,当油田在高含水期,传统的技术不能够有效满足油田开发。目前针对油田出水问题进行研究的技术和应用已经有了进步。本文主要分析了凝胶类调驱技术的进展、微生物调驱技术的进展以及泡沫调驱技术的进展等,并针对深度调驱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以期实现我国油田开发稳步增产。
冯天[7](2015)在《风城油田稠油油藏氮气泡沫调驱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风城油田稠油油藏在经历热力试采、蒸汽吞吐规模开发、蒸汽驱等试验阶段之后,由于稠油黏度大,蒸汽与原油的流度比高,蒸汽超覆、指进现象严重,易造成油井间汽窜。并且较低的蒸汽波及系数,导致油井含水升高,周期产油、油汽比、热利用率下降,自然递减率升高,开采效果变差。氮气泡沫具有“堵大不堵小、堵水不堵油”的特性,可以选择性地控制注入流体的流度,降低其在高渗地层中的渗流速度,封堵窜流通道,从而提高波及体积,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本文根据新疆风城油田重32井区稠油油藏特征,在调研国内外泡沫调驱理论的基础上,开展了相关室内实验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1)优选出耐高温的起泡剂,并筛选出性能良好的稳泡剂与助剂,最终结合综合系数法与不稳定系数法确定出泡沫配方的最佳组成:0.3%F4+0.3%F2+0.05%W1+0.05%Z1,体系起泡体积865m1,半衰期185min;(2)对泡沫体系进行了性能评价:耐温性、耐盐性较好,在少量原油存在时较稳定,对集输系统破乳效果影响不大;(3)岩心流动实验结果表明:泡沫驱气液比为1:1时,阻力因子为47.4,封堵效果较好;气液同时注入产生的泡沫阻力系数较大;该泡沫体系在含油饱和度25%左右时,阻力因子变化较大;并联填砂模型表明泡沫的调剖能力较好;水驱后采用氮气泡沫驱采收率提高7.54%,总采收率达到82.51%;(4)氮气泡沫的微观结构与微观渗流驱油机理表明:该泡沫能够稳定存在,同时泡沫对非均质油藏的开发是有利的;(5)对典型的注汽井进行泡沫调驱施工方案设计及配注工艺技术研究。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风城油田稠油油藏的开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赵阳[8](2014)在《深部调驱体系与油藏匹配性及动态特征物理模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对于原油产量提高的要求日益加剧以及保证国家石油战略安全,如何采用新技术,重新认识和合理开发老油田,制定完善开发体系,又快又好的提高原油采收率,从而增加可采储量,已经成为现今石油技术人员工作的重中之重。深部调驱是老油田二次开发领域发展的一项新技术,对高含水期砂岩油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意义重大。我国部分油田已经开展了深部调驱先导试验,先导试验显示出深部调驱技术工艺相对简单、增油量高、经济效益好等诸多优点,将成为老油田后续开发的一个主要阶段。深部调驱实施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其中包括深部调驱体系与油藏是否匹配,调驱体系粘度有无限制界限以及深部调驱动态特征、作用机理认识不清等技术难题,这些都制约着深部调驱技术的发展。因此,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了深部调驱体系与油藏匹配性及动态特征物理模拟实验研究。本文利用相似转换法得到相似准则数,通过模化后得到深部调驱相似准则表,实现了油藏和模型的参数互求。之后筛选出了六个调驱剂体系配方和与渗透率相匹配的调驱剂的粘度界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非均质性、粘度比对调驱效果的影响,并应用饱和度、压力场监测系统研究了平面非均质、纵向非均质岩心深部调驱的动态特征。室内实验结果表明变异系数越大,非均质程度越高,深部调驱效果越好;当粘度比在6.5414.56之间,采收率随着粘度比的增大而提高,当粘度比大于20时,深部调驱提高的采收率保持稳定;如果注入相同的调驱体系,原油粘度大,调驱后采收率提高值高,深部调驱效果好;如果将调驱剂注入时期提前,可以增加采油速度。最后研究了调驱剂放置技术,发现在高渗带注入调驱剂可达到理想的调驱效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在主流线上注采井间的空闲井注入调驱剂方式,优化调驱剂的放置位置。
樊超[9](2014)在《海1块深部调驱驱油效果研究》文中提出海1块为普通稠油油藏,经过近30年的注水开发获得了一定的开发效果,采出程度32.09%,可采储量采出程度76.91%,采油速度1.30%,已进入开发中后期。开发过程当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该块剩余油分布零散,常规水驱造成开发矛盾突出,断块层间、层内非均质性强,油井普遍出水,水淹不均匀,注水井吸水不均衡,长期低效注水造成地下存水率低,继续水驱开发潜力小,措施调整效果差,提高采收率余地小,亟待开展转化开发方式研究。本次研究充分吸收各油田成功经验,对适合海1块油藏特点的二次开发技术进行攻关,确定可动凝胶深部调驱配方体系。目前可动凝胶调驱技术已成为中高含水期油田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技术手段。研究中,根据海1块自身油藏特点,进行调驱物理模型实验研究,优化调驱注入参数,设计“封、调、驱、洗”一体化的整体调驱思路,达到提高波及体积与采收率目的。
周会强[10](2011)在《二连油田哈76断块天然高分子改性聚合物深部调驱矿场试验》文中研究表明二连油田哈76断块油藏属于中低温(74℃)、低渗透率(平均渗透率25.3×10-3μm2)油藏。二连油田哈76断块油藏存在着断块物性差异大,开发效果差;井网适应性差;断块纵向上产吸差异大,层间矛盾突出等问题,从而其采出程度不高,截止2004年12月,采出程度仅5.76%。目前二连油田哈76断块日产液117.7t,日产油9.3t,综合含水92.1%;采油速度0.15%,累积产油18.7821×104t,累计产水27.0990×104m3。自断块1995年6月正式投入开发以来相继采取过酸化、压裂、调剖及长周期注水等措施来改变油田低效开发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也起到了减缓油田递减的作用,但其开发效果不理想。在二连油田条件下,通过研究弱凝胶深部调驱体系组成及成胶机理、驱油机理等,模拟二连油田哈76断块油藏条件,结合已经筛选出的适合二连油田的弱凝胶深部调驱体系,评价该体系性能,并进行室内模拟驱油实验,从而提出弱凝胶深部调驱方案,并在方案施工后进行初步调驱效果分析。取得的认识和成果主要有:1、弱凝胶是由低浓度的聚合物和交联剂形成的以分子间交联为主分子内交联为辅的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弱交联体系。弱凝胶具有深部调剖和驱油的双重作用,能够大幅提高采收率,已成为油田三次采油的一项重要技术。2、天然高分子改性聚合物具有热、剪切稳定性、耐盐性、易溶解性、可增粘性及注入性能控制的综合性能。通过长期的室内实验、论证,可以发现天然高分子改性聚合物可以用于渗透率、低孔隙度的二连油田哈76断块聚合物调驱(剖)矿场试验。3、室内实验筛选出的适合二连油田哈76断块油藏的弱凝胶体系:天然高分子改性聚合物1250mg/L~2000mg/L+间苯二酚交联剂300mg/L~500mg/L+乌洛托品交联剂300mg/L~500mg/L+草酸900mg/L。该体系在二连油田哈76断块油藏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成胶性能,而且体系的配方浓度越大,成胶粘度越高。4.研究了弱凝胶体系的溶解性、抗盐性、稳定性等,并结合二连油田哈76断块油藏地质条件进行了驱油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弱凝胶在岩心内部候凝成胶后,对高渗层产生了明显的封堵效果,起到了调剖的作用,提高采收率较高,较水驱采收率增幅为10.28%,因此能满足二连油田调驱(剖)的要求。5.对二连油田哈76断块油藏天然高分子改性聚合物凝胶深部调驱方案设计及效果初期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天然高分子改性聚合物凝胶深部调驱作业施工后与调驱前对比结果表明: 11口对应连通油井产液量由104.77t/d上升至148t/d,产油量由7.55t/d上升至13.28t/d,综合含水率由90.7%下降到81.3%,通过实施调驱试验,对应生产井高峰增油达5.5t/d,平均单井增油0.7t1.2t,含水率降低约9.4%,且表现出注水井注水利用率增高、水驱波及体积扩大的效果。
二、IPCS调驱技术在濮城油田的应用前景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PCS调驱技术在濮城油田的应用前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高渗和低渗强水窜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实际油藏中不同类型的水窜现象 |
1.2.1 非均质性造成的导致水窜 |
1.2.2 储层及其流体特性导致的水窜 |
1.2.3 开采工艺导致的水窜 |
1.3 不同油藏中水窜治理的研究现状 |
1.3.1 高渗油藏中的水窜治理方法 |
1.3.2 低渗油藏中的水窜治理方法 |
1.4 水窜治理的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采收率技术方案分析 |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高渗油藏中强水窜的形成及残/剩余油分布特性 |
2.1 实验方法的改进 |
2.1.1 储层模型 |
2.1.2 含油饱和度电阻率测试技术原理 |
2.1.3 仪器校准以及数据标准量化 |
2.2 具有定向高渗条带的注采井间水窜及开采动态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井组采油动态曲线分析 |
2.2.3 单井采油动态曲线分析 |
2.2.4 强水窜油藏水驱开采动态综合分析 |
2.3 高渗油藏水窜后残余油和剩余油分布以及潜力 |
2.3.1 强水窜油藏水窜后残余油和剩余油分布 |
2.3.2 强水窜油藏水窜后残余油和剩余油潜力分析 |
2.3.3 强水窜油藏水驱后剩余油类型 |
2.3.4 强水窜油藏水驱后提高采收率技术方向 |
2.3.5 持续水驱提高驱油效率技术潜力评价 |
2.4 强水窜高渗油藏调整井网提高采收率技术评价 |
2.4.1 井网调整方案 |
2.4.2 调整井网水驱开采动态 |
2.4.3 单井水驱开采动态 |
2.4.4 调整井网油水饱和度动态分布 |
2.4.5 井网调整方案综合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强水窜高渗油藏提高采收率方法适应性 |
3.1 强水窜高渗油藏残余油驱替的有效方法 |
3.1.1 超低界面张力体系的筛选 |
3.1.2 强乳化体系的筛选 |
3.1.3 强水窜油藏水洗区域的划分 |
3.1.4 不同水洗区域内不同体系驱油效果评价 |
3.2 强水窜高渗油藏提高波及效率的适宜方法 |
3.2.1 PCP聚合胶体微球的制备 |
3.2.2 强水窜高渗油藏不同体系提高波及效率分析 |
3.3 具有定向高渗条带的井网-聚驱提高采收率方法 |
3.3.1 井网调整与聚驱复合技术井组开采动态 |
3.3.2 井网调整与聚驱复合技术单井开采动态 |
3.3.3 井网调整-聚合物驱过程油水饱和度动态分布 |
3.3.4 井网调整与聚驱复合技术综合分析 |
3.4 强水窜高渗油藏深部-驱油方法适应性评价 |
3.4.1 聚驱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井组开采动态 |
3.4.2 聚驱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单井开采动态 |
3.4.3 原井网聚驱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油水饱和度动态分布 |
3.4.4 原井网聚驱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综合分析 |
3.5 强水窜高渗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方向 |
3.5.1 波及效率与采收率分析比较 |
3.5.2 强水窜高渗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方向 |
3.6 强水窜高渗油藏调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方法 |
3.6.1 二次EOR开采井组开采动态 |
3.6.2 二次EOR开采过程油水饱和度动态分布 |
3.6.3 二次EOR开采综合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强水窜低渗油藏残/剩余油分布特性及其潜力 |
4.1 低渗油藏均质模型水驱特征分析 |
4.1.1 表征油藏水窜的几个参数 |
4.1.2 端面注水均质模型水窜参数分析 |
4.1.3 渗透率变化导致的水驱前缘突进 |
4.1.4 注采井间均质模型水窜参数分析 |
4.1.5 渗透率变化导致注采井间强水窜现象 |
4.2 低渗非均质油藏水窜特征分析 |
4.2.1 非均质油藏模型以及实验装置 |
4.2.2 不同渗透率级差的非均质油藏水窜参数分析 |
4.2.3 不同渗透率级差的非均质油藏含油饱和度动态分析 |
4.2.4 不同平均渗透率的非均质油藏水窜参数分析 |
4.2.5 不同平均渗透率的非均质油藏含油饱和度动态分析 |
4.3 裂缝性油藏水窜特征分析 |
4.3.1 实验模型及材料 |
4.3.2 裂缝性非均质岩心水窜参数分析 |
4.3.3 基质渗透率对水驱波及效率的影响 |
4.4 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面临的主要矛盾 |
4.4.1 均匀低渗基质模型水驱特征 |
4.4.2 非均质低渗储层模型水驱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强水窜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方法适应性 |
5.1 强水窜低渗油藏水洗区残余油有效驱替方法 |
5.1.1 低渗超低界面张力体系的筛选 |
5.1.2 低渗超低界面张力体系的驱油性能 |
5.1.3 低渗强乳化体系的筛选 |
5.1.4 低渗强乳化体系非均质调驱性能 |
5.2 强水窜低渗油藏剩余油驱动方法 |
5.2.1 超低界面张力体系对致密-低渗岩心两相驱油临界压力梯度的影响 |
5.2.2 强乳化体系在非均质模型中的波及效率 |
5.2.3 PCP聚合胶体微球体系对低渗储层孔隙的适应性评价 |
5.2.4 PCP聚合胶体微球在岩心中的深部运移性能 |
5.2.5 不同匹配因子的PCP聚合胶体微球调剖效果分析 |
5.3 低渗油藏水窜后提高采收率方法评价 |
5.3.1 聚合物在低渗油藏中驱油性能评价 |
5.3.2 均质岩心超低界面张力与强乳化体系提高采收率对比 |
5.3.3 渗透率级差对不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的影响 |
5.3.4 深部调剖-驱油体系不同注入方式对比 |
5.4 调-驱协同效应驱动低渗基质原油 |
5.4.1 不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对水驱前缘的影响 |
5.4.2 不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对注采井间主流区的影响 |
5.4.3 不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对非均质油藏强水窜的改善 |
5.4.4 不同深部调剖-驱油体系对裂缝性油藏强水窜的改善 |
5.4.5 低渗强水窜油藏调整思路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边底水稠油油藏大孔道评价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1 目的与意义 |
1.1.2 论文依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大孔道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1.2.2 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油藏基本特征 |
2.1 油藏地质特征 |
2.1.1 地理位置及环境 |
2.1.2 地层构造特征 |
2.1.3 沉积特征 |
2.1.4 储层物性 |
2.1.5 温度和压力系统 |
2.1.6 流体特征 |
2.1.7 储量概况 |
2.2 油藏开发概况 |
2.3 本章小结 |
3 G区块大孔道综合评价 |
3.1 大孔道分布规律研究 |
3.1.1 大孔道概述 |
3.1.2 模糊算法理论基础 |
3.1.3 大孔道评价指标 |
3.1.4 大孔道指数模糊综合评判 |
3.1.5 大孔道评价结果动态验证 |
3.1.6 大孔道平面分布规律 |
3.2 大孔道影响因素分析 |
3.2.1 产液量大小对大孔道的影响 |
3.2.2 调剖调驱对大孔道的影响 |
3.2.3 聚合物驱对大孔道的影响 |
3.2.4 CO_2吞吐对大孔道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4 G区块数值模拟研究 |
4.1 数值模型建立 |
4.2 地质储量拟合 |
4.3 生产历史拟合 |
4.3.1 工作制度拟合 |
4.3.2 全区历史拟合 |
4.3.3 单井历史拟合 |
4.4 本章小结 |
5 剩余油三维定量表征 |
5.1 剩余油主要成因类型 |
5.1.1 平面剩余油成因类型 |
5.1.2 纵向剩余油分布位置 |
5.2 平面剩余油分布规律 |
5.3 层间剩余油分布规律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及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两亲性微球调剖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深部调剖剂研究现状 |
1.2.1 弱凝胶 |
1.2.2 胶态分散凝胶 |
1.2.3 预交联体膨颗粒 |
1.2.4 含油污泥 |
1.2.5 微生物 |
1.2.6 无机凝胶涂层 |
1.2.7 聚合物微球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两亲性微球调剖剂的合成及表征 |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研究方法 |
2.2.1 两亲性微球调剖剂的制备方法 |
2.2.2 微球的表征 |
2.3 基本反应条件的确定 |
2.3.1 乳化剂类型的优选 |
2.3.2 单体质量配比的确定 |
2.4 各反应条件对制备微球调剖剂的影响 |
2.4.1 丙烯酰胺与苯乙烯质量比的影响 |
2.4.2 交联剂浓度的影响 |
2.4.3 AES浓度的影响 |
2.4.4 引发剂浓度的影响 |
2.4.5 反应温度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3章 两亲性微球调剖剂合成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
3.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1.1 实验药品 |
3.1.2 实验仪器 |
3.2 研究基本原理及方法 |
3.2.1 研究基本原理 |
3.2.2 研究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AM、St总量对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
3.3.2 乳化剂浓度对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
3.3.3 引发剂用量对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
3.3.4 温度对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4章 两亲性微球的性能评价 |
4.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4.1.1 实验药品及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2 评价用微球的粒径选择依据 |
4.3 两亲性微球性能评价方法 |
4.3.1 悬浮分散性评价方法 |
4.3.2 吸水膨胀性评价方法 |
4.3.3 油藏条件下的分散聚并行为评价 |
4.3.4 封堵性评价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离子浓度对两亲性微球悬浮分散性的影响 |
4.4.2 吸水膨胀性 |
4.4.3 油藏条件下的分散聚并行为 |
4.4.4 封堵性 |
4.5 小结 |
第5章 两亲性微球的调剖参数研究 |
5.1 实验药品及材料 |
5.1.1 实验仪器 |
5.1.2 实验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最佳注入浓度的确定 |
5.2.2 最佳注入体积的确定 |
5.2.3 聚丙烯酰胺微球与两亲性微球调剖效果对比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4)SIPNG分散胶的制备及非均质调控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深部调驱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1.2.2 大尺度分散胶颗粒 |
1.2.3 微尺度分散胶颗粒(聚合物微球) |
1.2.4 预交联分散胶颗粒的注入性及非均质调控性能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分散胶的合成与基本性能评价 |
2.1 分散胶的合成 |
2.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2 实验步骤 |
2.2 分散胶的红外光谱表征 |
2.3 分散胶的热稳定表征 |
2.4 分散胶的外观形态 |
2.5 分散胶的分散性与粒度分布 |
2.5.1 分散胶的分散性 |
2.5.2 分散胶的粒度分布 |
2.6 分散胶的水化膨胀性能 |
2.6.1 温度对分散胶水化膨胀性的影响 |
2.6.2 离子含量对分散胶水化膨胀性的影响 |
2.7 分散胶的强度评价 |
2.7.1 实验材料与器材 |
2.7.2 实验步骤 |
2.7.3 实验结果 |
2.8 分散胶体系的流变性 |
2.8.1 实验仪器 |
2.8.2 实验步骤 |
2.8.3 实验结果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SIPNG分散胶的注入性与非均质调控能力研究 |
3.1 分散胶的注入性实验研究 |
3.1.1 不同渗透率条件下分散胶的注入性 |
3.1.2 分散胶注入速度对注入性能的影响 |
3.1.3 分散胶体系浓度对注入性能的影响 |
3.1.4 分散胶颗粒强度对注入性能的影响 |
3.2 分散胶的非均质调控能力研究 |
3.2.1 非均质性对分散胶颗粒注入能力的影响 |
3.2.2 注入量对分散胶的非均质调控能力影响研究 |
3.3 分散胶非均质调驱实验研究 |
3.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3.2 实验步骤 |
3.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分散胶颗粒运移特征与封堵机理研究 |
4.1 分散胶在孔隙中的微观运移与滞留特征研究 |
4.1.1 实验仪器及材料 |
4.1.2 实验步骤 |
4.1.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2 分散胶颗粒在孔隙中的滞留与封堵规律研究 |
4.2.1 分散胶在孔隙中的滞留规律研究 |
4.2.2 分散胶对孔隙的封堵性研究 |
4.3 分散胶驱油实验研究 |
4.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3.2 实验步骤 |
4.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分散胶对岩石润湿性的影响实验研究 |
4.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4.2 实验步骤 |
4.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及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5)莫北油田低渗透油藏氮气泡沫调驱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油藏地质特征 |
1.1.2 油藏开发现状 |
1.1.3 油藏水窜特征 |
1.1.4 开发存在问题及对策 |
1.2 低渗透油藏氮气泡沫调驱技术研究现状 |
1.2.1 低渗透油藏开采方式研究概况 |
1.2.2 氮气泡沫调驱技术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3 氮气泡沫调驱技术现场应用案例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第2章 氮气泡沫体系配方筛选及油藏适应性评价 |
2.1 实验条件、实验仪器与实验药品 |
2.1.1 实验条件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药品 |
2.2 氮气泡沫体系性能评价指标 |
2.3 注入水氮气泡沫体系筛选 |
2.3.1 单一起泡剂的筛选 |
2.3.2 复配起泡剂的筛选 |
2.3.3 稳泡剂的筛选 |
2.4 地层水氮气泡沫体系筛选 |
2.4.1 单一起泡剂的筛选 |
2.4.2 复配起泡剂的筛选 |
2.4.3 稳泡剂的筛选 |
2.5 氮气泡沫体系油藏适应性评价 |
2.5.1 耐盐性 |
2.5.2 耐温性 |
2.5.3 稳定性 |
2.5.4 油敏性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氮气泡沫体系等流度注入参数优选 |
3.1 实验条件与实验仪器 |
3.1.1 实验条件 |
3.1.2 实验仪器与流程图 |
3.1.3 剖面改善效果评价指标 |
3.2 气液比对剖面改善效果的影响研究 |
3.2.1 实验条件 |
3.2.2 实验步骤 |
3.2.3 实验结果 |
3.3 注入速度对剖面改善效果的影响研究 |
3.3.1 实验条件 |
3.3.2 实验步骤 |
3.3.3 实验结果 |
3.4 段塞尺寸对剖面改善效果的影响研究 |
3.4.1 实验条件 |
3.4.2 实验步骤 |
3.4.3 实验结果 |
3.5 注入方式对剖面改善效果的影响研究 |
3.5.1 实验条件 |
3.5.2 实验步骤 |
3.5.3 实验结果 |
3.6 泡沫剖面改善作用的可视化研究 |
3.6.1 模型制作 |
3.6.2 实验步骤 |
3.6.3 实验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氮气泡沫体系驱油效果评价研究 |
4.1 实验条件与实验仪器 |
4.1.1 实验条件 |
4.1.2 实验仪器与流程图 |
4.2 残余油饱和度级差对剖面改善效果的影响 |
4.2.1 实验条件 |
4.2.2 实验步骤 |
4.2.3 实验结果 |
4.3 氮气泡沫体系驱油效率测定 |
4.3.1 实验条件 |
4.3.2 实验步骤 |
4.3.3 实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氮气泡沫调驱施工方案设计及现场应用效果 |
5.1 X井组施工方案设计 |
5.1.1 井组基础数据 |
5.1.2 氮气泡沫调驱设计原则 |
5.1.3 氮气泡沫调驱原料准备 |
5.1.4 氮气泡沫调驱施工参数 |
5.2 现场应用效果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及认识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化学深部调驱技术现状与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凝胶类调驱技术的研究进展 |
1.1 胶态分散凝胶调驱技术 |
1.2 弱凝胶调驱技术 |
1.3 预交联体膨型颗粒调驱技术 |
1.4 超强吸水颗粒型凝胶调驱技术 |
2 微生物调驱技术的研究进展 |
3 泡沫调驱技术的研究进展 |
4 组合调驱技术的研究进展 |
5 深部调驱剂的发展 |
6 结束语 |
(7)风城油田稠油油藏氮气泡沫调驱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重32井区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存在问题 |
1.1.1 油藏地质特征 |
1.1.2 油藏开发现状 |
1.1.3 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 蒸汽驱油藏汽窜封堵技术对策 |
1.3 氮气泡沫调驱技术研究现状 |
1.3.1 泡沫的形成分类 |
1.3.2 泡沫调驱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
1.3.3 氮气泡沫驱的优势 |
1.3.4 氮气泡沫体系的微观渗流驱油机理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第2章 氮气泡沫调驱体系配方研制及性能评价 |
2.1 实验准备 |
2.1.1 实验条件 |
2.1.2 实验仪器 |
2.1.3 起泡剂的选择 |
2.1.4 稳泡剂的选择 |
2.1.5 助剂的选择 |
2.2 实验方法与评价指标 |
2.2.1 实验方法—Waring Blender法 |
2.2.2 泡沫体系性能评价指标 |
2.3 注入水泡沫体系筛选 |
2.3.1 单一起泡剂的筛选 |
2.3.2 复配起泡剂的筛选 |
2.3.3 稳泡剂的筛选 |
2.3.4 助剂的筛选 |
2.4 实际地层水泡沫体系筛选 |
2.4.1 单一起泡剂的筛选 |
2.4.2 复配起泡剂的筛选 |
2.4.3 稳泡剂的筛选 |
2.4.4 助剂的筛选 |
2.5 泡沫体系的常规性能评价 |
2.5.1 耐温性 |
2.5.2 耐盐性 |
2.5.3 油敏性 |
2.6 泡沫的微观结构特征 |
2.7 泡沫体系对集输系统破乳效果影响研究 |
2.7.1 影响破乳效果的因素 |
2.7.2 实验准备 |
2.7.3 破乳剂对乳化油稳定性的影响 |
2.7.4 泡沫剂对乳化油稳定性的影响 |
2.7.5 泡沫体系对集输系统的腐蚀性研究 |
2.8 小结 |
第3章 氮气泡沫调驱体系岩心流动实验研究 |
3.1 实验准备 |
3.2 泡沫体系封堵性能因素研究 |
3.2.1 注入方式优选 |
3.2.2 气液比优选 |
3.2.3 注入速度选择 |
3.2.4 含油饱和度对泡沫封堵能力的影响 |
3.2.5 并联填砂管泡沫分流实验 |
3.3 泡沫驱油实验研究 |
3.4 小结 |
第4章 泡沫调驱施工设计及配注工艺 |
4.1 DF5003井泡沫调驱方案设计 |
4.2 DF5035井泡沫调驱方案设计 |
4.3 泡沫调驱配注工艺 |
4.3.1 基本要求 |
4.3.2 制氮设备与工艺配套 |
4.3.3 泡沫发生器 |
4.3.4 泡沫液挤注装置 |
4.3.5 施工质量要求 |
4.3.6 环境保护及安全注意事项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及认识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深部调驱体系与油藏匹配性及动态特征物理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
1.2 深部调驱技术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弱凝胶深部调驱技术及发展现状 |
1.2.2 胶态分散凝胶(CDG)调驱技术及发展现状 |
1.2.3 预交联体膨颗粒深部调驱技术及发展现状 |
1.2.4 微生物深部调驱技术及发展现状 |
1.2.5 含油污泥深部调驱技术及发展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深部调驱相似准则的建立 |
2.1 相似性概述 |
2.2 相似理论四个定理 |
2.2.1 相似性第一定理 |
2.2.2 相似性第二定理 |
2.2.3 相似性第三定理 |
2.2.4 相似性第四定理(π定理) |
2.3 深部调驱相似准则的建立 |
2.3.1 基本数学方程系统 |
2.3.2 驱油机理和物理化学现象数学描述 |
2.3.3 相似准则的建立 |
2.4 深部调驱相似准则的应用 |
第三章 调驱剂体系粘度与渗透率匹配关系研究 |
3.1 调驱剂粘度配方筛选 |
3.1.1 实验条件 |
3.1.2 实验方案 |
3.1.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2 均质岩心调驱剂粘度与渗透率匹配关系研究 |
3.2.1 实验条件 |
3.2.2 实验方案 |
3.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3 非均质性对调驱效果影响研究 |
3.3.1 实验条件 |
3.3.2 实验方案 |
3.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 不同粘度比对调驱效果影响研究 |
3.4.1 实验条件 |
3.4.2 实验方案 |
3.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深部调驱体系动态特征研究 |
4.1 实验条件 |
4.2 实验方案 |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1 驱油效果 |
4.3.2 含油饱和度场 |
4.3.3 压力变化规律 |
4.4 小结 |
第五章 调驱剂放置技术研究 |
5.1 实验条件 |
5.2 实验方案 |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9)海1块深部调驱驱油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深部调驱技术概述 |
1.1 深部调驱的意义 |
1.2 深部调驱技术现状 |
1.2.1 交联聚合物弱凝胶深部调剖(调驱)技术 |
1.2.2 胶态分散凝胶(CDG)调驱技术 |
1.2.3 预交联体膨凝胶颗粒深部调剖液流转向技术 |
1.2.4 含油污泥深部调剖技术 |
1.2.5 微生物深部调剖技术 |
1.2.6 酚醛调驱技术 |
1.2.7 柔性凝胶调驱技术 |
1.2.8 无机凝胶调剖技术 |
1.3 深部调驱注入参数 |
1.3.1 弱凝胶段塞尺寸 |
1.3.2 注入速度选择 |
1.3.3 注入的段塞组合 |
1.3.4 分层注入方式 |
1.4 深部调驱技术发展趋势 |
第二章 海 1 块地质、开发概况 |
2.1 油藏地质概况及开发现状 |
2.2 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2.3 潜力分析 |
2.4 可动凝胶调驱配方体系的确定 |
第三章 可动凝胶调驱物理模拟实验方案设计 |
3.1 调驱注入参数优化物模实验方案 |
3.2 调驱效果物模实验方案 |
3.3 非均质二维物理模拟实验方案 |
第四章 调驱注入参数优化物模实验研究结果 |
4.1 主段塞交联剂浓度优化结果 |
4.2 主段塞聚合物浓度优化结果 |
4.3 前置段塞体膨颗粒浓度优化 |
4.4 调驱体系主段塞注入量优化实验结果 |
4.5 小结 |
第五章 调驱体系封堵和驱油效果评价 |
5.1 封堵实验结果 |
5.1.1 主段塞封堵实验 |
5.1.2 前置段塞复合凝胶体系封堵实验 |
5.2 驱油效果实验 |
5.2.1 主段塞凝胶体系的驱油效果 |
5.2.2 驱油体系的驱油效果 |
5.3 小结 |
第六章 非均质平面模型驱油效果评价 |
6.1 采收率 |
6.2 含水率变化规律 |
6.3 压力变化规律 |
6.4 含油饱和度变化 |
6.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10)二连油田哈76断块天然高分子改性聚合物深部调驱矿场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及问题提出 |
1.1 试验区概况 |
1.1.1 试验区基本情况 |
1.1.2 试验区开采简史 |
1.1.3 试验区油层沉积特征 |
1.2 聚合物弱凝胶调驱技术研究 |
1.2.1 聚合物弱凝胶调驱技术发展 |
1.2.2 聚合物弱凝胶调驱与水驱和聚合物驱的对比 |
1.2.3 聚合物弱凝胶调驱技术特点 |
1.2.4 聚合物弱凝胶调驱技术的作用和意义 |
1.2.5 调驱剂的研究进展 |
1.3 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
1.3.1 聚合物弱凝胶调驱剂及调驱体系存在问题 |
1.3.2 二连油田哈76 断块油藏开发过程中存在问题 |
1.3.3 发展方向 |
1.4 研究目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4.1 本文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思路 |
1.4.3 主要内容 |
第2章 聚合物调驱体系室内实验 |
2.1 调驱体系主剂单体 |
2.2 调驱体系交联剂 |
2.3 调驱体系助剂 |
2.4 调驱体系成胶机理 |
2.5 调驱机理 |
2.6 调驱体系室内评价 |
2.6.1 调驱剂溶解过程中性能评价 |
2.6.2 天然高分子改性聚合物调驱体系成胶过程中性能评价 |
2.7 聚合物调驱体系模拟驱油试验 |
2.7.1 实验方法 |
2.7.2 实验结果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哈76断块聚合物深部调驱矿场试验 |
3.1 施工目的 |
3.2 试验区调驱方案设计 |
3.2.1 井层的选取 |
3.2.2 调驱体系及配注工艺研究 |
3.3 试验方案施工简况 |
3.3.1 方案调整情况 |
3.3.2 方案执行情况 |
3.4 试验驱调驱效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四、IPCS调驱技术在濮城油田的应用前景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渗和低渗强水窜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适应性研究[D]. 史雪冬.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2]边底水稠油油藏大孔道评价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D]. 石振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3]两亲性微球调剖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 向春林.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4]SIPNG分散胶的制备及非均质调控实验研究[D]. 蒲勇.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5]莫北油田低渗透油藏氮气泡沫调驱技术研究与应用[D]. 吴丰豆. 西南石油大学, 2017(11)
- [6]化学深部调驱技术现状与进展[J]. 刘隐.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5(12)
- [7]风城油田稠油油藏氮气泡沫调驱技术研究[D]. 冯天. 西南石油大学, 2015(09)
- [8]深部调驱体系与油藏匹配性及动态特征物理模拟研究[D]. 赵阳. 东北石油大学, 2014(03)
- [9]海1块深部调驱驱油效果研究[D]. 樊超. 东北石油大学, 2014(02)
- [10]二连油田哈76断块天然高分子改性聚合物深部调驱矿场试验[D]. 周会强.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4)
标签:渗透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