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论》和当代科学哲学(论文文献综述)
颜青山[1](2021)在《知性的概念史与知性哲学》文中指出源自当代科学哲学的理解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知识论的一个主要领域,其重要性甚至已经超越了知识论本身。但在其中并没有受到重视的是知性问题悠久的概念史。近代西方认识论转向后占据百年核心的概念恰恰是知性,它提供了一个经验主义传统和理性主义论争的中心战场。当前的理解研究可以类比于当代知识论而将问题归纳为三个方面:理解与真或事实的关系,理解与辩护的关系,理解与理解主体的关系。如果意图将知性哲学定位于一种更广泛的哲学视角,那么其被忽视的当代心灵哲学的起源应该受到特别的关注,并返回到语言哲学的意义理论,由此,知性哲学也可以自然地拓展到道德理解和实践知性对认知主义和非认知主义的超越、行动激发问题的解决及人生意义问题,同时,两个重建的中西知性论史前传统也表明了知性哲学在思想史上的连贯性和普遍性。
关超[2](2020)在《感觉影像的知识本质辩护》文中提出关于视觉的哲学问题历来都是哲学探讨的主要问题。然而,传统的知识论哲学一直都没有真正找到人类如何通过视觉获得知识的答案。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视觉技术的普及让大众日益陷入了视觉信息的大爆炸之中,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视觉及其衍生物具有不可估量的认知作用和社会功能。但视觉认知的本质、具体的发生机制、科学的解释方案等问题都还不甚清晰。所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视觉的哲学考察和哲学评价变得越来越紧迫,正在成为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重要课题。本文尝试选择感觉的角度作为切入点,因为视觉感觉是视觉发生的最初阶段,比视觉经验还要更早,其结果被呈现为一种在场的影像。影像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更强调视觉感觉发生时所具有的那种即时感和现场感,是视觉感觉活动的直接对象,也包含了外在视觉对象所拥有的真实属性。而与影像类似的图像、意象、图式等内容,都是由影像派生而来,所以只有选择感觉影像才能真正实现对视觉的完整考察。知识论作为哲学的基本论域之一,从感觉影像出发的知识论研究对主体、哲学、科学等不同维度的认知价值,具有最大化的统摄效力。为此,本文确定了视觉感觉影像在知识论研究历程中存在的问题,即在传统知识论研究中,感觉影像的认知价值没有得到前人的普遍认同,特别在哲学的语言转向和科学实在论的兴起之后,感觉影像因为主流哲学对语言和科学拥护,而被认定为没有逻辑属性的非概念性感觉材料。这是本文不能同意的。如果这种反对是正确的,那我们将无法解释心灵如何能获得关于真实世界的知识之问题,人类知识系统的客观性也会面临被丢失的威胁。故而有必要重新审视视觉感觉及其影像在知识论证中可能发挥的认知功能,这样不仅能使人清晰明白地了解视觉的认知机制,还能保护人类知识的根基不被动摇。故此,本文立足于康德直观理论和当代概念论理论,讨论了感觉影像在定义问题中存在的分歧和混乱,从词源学的角度界定了影像概念的应有之意;之后,尝试对感觉影像可能具有的认知功能进行了哲学论证,重点分析了影像的概念性特征和逻辑性本质,对感觉影像在科学知识系统中的框架基础地位进行了辩护;回应、答辩了感觉影像在传统哲学中可能遇到的理论争议,最后得出如下结论:(1)自笛卡尔以来,大部分讨论视觉的哲学家都区分了视觉在不同认知阶段中的不同表征,可能是缺少关注的原因才导致了Image概念的混乱,且要理解其真正的概念需要建立在相关论点的本体论基础上才能实现。影像不仅是人类与世界直接接触的重要媒介,其内部本质也是包含了理性运作的概念性命题内容,正常的感觉主体可以直接通过感觉影像对世界做出客观判断。(2)感觉影像及其技术性的延伸所具有的逻辑性应用价值,已经体现在现代科学理论研究的观察、确证和交流等步骤中,感觉影像的直接认知能力为这些应用的可靠性奠定了基础。在科学中,影像不仅承担着意义的表征功能,还为科学理论的整体系统提供了方法论的框架基础。(3)虽然影像的知识论价值在传统哲学的语境中没有被广泛接受,但从朴素实在论的本体论立场出发的感觉影像,可以合理地为自身提供有效的哲学辩护,这种辩护立足于博物式自然主义观念,以还原论和非还原论的论战、他心可知和不可知的争论、心灵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为切入口,反驳了来自物理主义和科学自然主义的理论批判,论证了感觉影像在主流哲学语境中依然具有合法的认识论地位。总之,视觉感觉影像,是感受性的、现象性的、逻辑性的认知存在,从它出发,可以更新我们对自我的认知,可以夯实我们的知识根基,还可以在科学哲学层面服务于哲学思辨和科学推理,从而实现影像、主体、哲学和科学的多赢。
孟辉[3](2020)在《社会科学解释的话语语境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科学解释是否是真正的科学解释,一直是关乎社会科学合法性的关键问题,也是社会科学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以自然科学解释的标准来判断社会科学解释,最终只能得到一种二选一的对立结果:一种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只有程度上的不同,社会科学可能沦落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另外一种是,因为无法达到自然科学解释的标准,社会科学解释并不是真正的科学解释,或者不具备自然科学标准的那部分社会科学将不再具有合法性,社会科学将面临分裂的危险。而现有的科学解释模型大多源于自然科学,这些解释模型背后体现的“主体-世界”二元关系,只适合于恒定的自然世界,无法应对变化的社会世界。这些解释模型既无法涵盖社会科学解释中的规范性问题,也无法真正给出社会科学解释力的来源,很难适用于社会科学解释。因此,从自然科学方法论的视角,试图把自然科学解释模型作为社会科学解释问题的解决方案是行不通的,我们需要从认识论的层面来寻找一条能够模型化社会科学解释和说明社会科学解释力来源的新进路。为此,本研究将语境维度引入社会科学解释研究中,在融合语境主义的语境本体论和范戴克话语与语境关系理论两种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由话语构成的、不依赖主体性的话语语境,进而把“主体-世界”的二元关系转化为话语、话语语境和世界的三元关系。作为话语与世界之间中介,话语语境不仅控制了话语的产生和理解,而且其与外在世界之间体现了规范性的关联,避免了“主体-世界”二元关系的局限。由此,我们可以从话语语境这一新的视角,在认识论层面重新审视理论、现象和外在世界三者之间的关系。在话语语境中,社会现象不再属于外在世界,而是和社会科学理论一样作为话语形成了社会科学的话语语境。由于话语语境没有主体性依赖,所以我们可以在无须假定主体认知不变或者外在世界恒定的情况下构建一个社会科学解释的话语语境模型。该模型不仅与自然科学解释兼容,而且可以对社会现象不可重复、主体认知不稳定、社会科学的规范性以及社会科学解释力来源等问题提供一种合理说明。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引言和第一章组成。引言主要论述了社会科学解释问题产生的背景和原因。第一章,主要阐述了话语语境的本体地位和非主体性依赖,结合范戴克的语境理论重构了“主体-世界”的二元关系:话语与世界不再是一种直接的关系,与世界直接作用不是话语而是话语语境,解释则是话语语境稳定和演化的重要动力;运用话语语境控制话语的观点说明了观察和现象的话语语境本质,二者都是话语语境与外在世界作用的结果,话语语境控制了观察的方向和焦点。第二部分,由第二、三、四章组成,这部分主要是在话语语境基础上构建一个社会科学解释的话语语境模型,并从规范性视角来说明社会科学的解释力问题。第二章,阐述了构成社会科学解释模型所需的两个形式条件:模型的可计算变量和现象语境化表征的条件;第三章,主要完成了社会科学解释话语语境模型的构建工作。首先,阐述了社会科学话语语境的基本结构,论述了可计算变量和社会结构性要素可以说明社会现象的不可重复性和观察视角等问题。其次,用金融学案例分析论证了社会科学话语语境的合理性。第三,区分了行动和行为,阐述了行动的话语语境本质,行动只有在话语语境中才具有意义,而社会科学解释就是通过包含规范性的可计算行动变量集重构社会现象的过程;第四章,论述了话语语境视角下经验、概念和规范三者之间的关系,经验在话语语境中获得了显现,而概念只有在规范性的指引下才能进入外在世界,话语语境与外在世界之间是一种规范性的关联关系。社会科学解释体现的是规范性的合理性而非普遍性,通过社会科学解释,社会科学话语语境向社会世界输出了规范性,这点正是社会科学解释力的重要来源。第三部分,由第五、六章组成。第五章,主要运用话语语境的方法模型化历史解释,得到的历史解释话语语境模型是社会科学解释话语语境模型的重要案例论据。历史解释中的连续性话语体现了历史认识的逻辑,与安克斯密特的叙事实体或者核心主题中的历史实体不同,解释模型蕴含的话语实体具有和自然科学理论实体一样的解释和描述功能,可以作为历史解释合法性的重要证据;第六章,主要阐述了话语语境模型对社会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社会与个体之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争、社会科学的“价值无涉”等社会科学哲学重要问题的意义。最后,探讨了话语语境对认识论、知识论以及方法论等方面的影响和意义,展望了一种具有主体间性特征的话语语境主义的可能性。
纪少文[4](2020)在《超越所予神话 ——塞拉斯式进路及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所予神话指的是认为人类行动者可以直接获得确凿无疑的东西(所予)的学说,无论这个所予是传统经验主义的经验、理性主义的第一原则还是感觉材料论者的感觉材料、康德的纯直观形式、黑格尔的总体图画、胡塞尔的事情的直接显现,都落入所予神话之中。称其为“神话”,自然是表示它是接受甚广,但却错误的学说。所予神话的学说自哲学诞生肇始就已相伴存在,因而对其的讨论史在对各种具体形式的所予神话版本中展开。但是这也意味着一直以来均未对所予神话的总体图画进行批判。而这一令人瞩目的工作正是在20世纪中期美国哲学家威尔弗里德·塞拉斯做出的巨大贡献。“所予神话”这一术语也是塞拉斯首次提出的。在他的那本富有影响的着作《经验主义与心灵哲学》(EPM)中,塞拉斯基于事实与规范的截然二分指出感觉材料论、传统经验主义的错误,并且釜底抽薪式的阐明:任何认识到、感觉到的片断都需落入理由的逻辑空间中,由于我们的认知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而语言的习得是一个共同体内的规范故事,因而我们的任何所谓纯粹的经验描述、直观的原则都有着规范性的逻辑身份,必须在索要与给出理由的逻辑空间中才能获得主体间的认同。然而,破除了这种直接的确定性后我们还能有确定性吗?换句话说,我们还能有“基础”吗?塞拉斯认为有,如果认为没有,像黑格尔的没有基础的“知识巨蟒”首尾相衔就整个地变为所予。因而问题不在于有无基础,而是我们有什么样的基础。麦克道尔的解读是塞拉斯试图构造一个双向的知识论基础主义,不仅有外部因果刺激的从下到上的方向,还有从上到下的语言层面共同体的规范纬度。显然,这是一种可错论的形式。在具体的技术细节上,苏珊·哈克的基础融贯论推进了塞拉斯的方案,我将在第二章证明这一方案暗含了一种实用主义洞见,那也正是塞拉斯思想中隐含的一面。正如普特南所言,知识论研究需要与心灵哲学相关研究结合,塞拉斯对所予神话的典范样式:知识论基础主义批判后进一步分析了其中错误的根源:对感觉和思想的身份的错误同化与归属。在对它们身份的阐明中,塞拉斯借助了一种赖尔式的行为主义,但不同的是塞拉斯通过一种理论实体的主张维护了传统心理学中的那些术语,只不过将其均功能化了。这一主张的逻辑衍推便是塞拉斯着名的科学实在论。通过理论实体的想法,塞拉斯阐述了感觉和思想的逻辑身份,这是第三章的内容。在最后的第四章,我将分析“是”与“应当”二分的问题。通过对此的考察,我们才能理解塞拉斯对所予神话的批判是否彻底,以及我们如何真正摆脱所予神话。我的想法是从晚期普特南那里的立场为起点的,即我们应该摆脱“事实”与“价值/规范”的(截然)二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在事实语句与规范语句间划上等号,即便我们认同了事实本身负载着价值判断,我们仍能在事实与价值/规范间作出一种相对的区分。这使得我们可以在应付新达尔文主义(杜威式)哲学家和新实用主义哲学家遭受的诘难的同时,保留传统伦理学中力图区分事实与价值/规范的洞见。这一工作要求我们对规范性的语言进行自然化,填补语言与世界的空隙,思考语言转向的合理性和界限。正是对是与应当问题的这一反思,我们才能审视塞拉斯批判所予神话的论证不完善的地方,乃至可能的矛盾,从而走向彻底的批判之路。
曹雅楠[5](2019)在《知识确证的新实用主义路径》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基于传统知识理论的批判性分析明确意识状态的语言实质,立足于知识的社会性与规范性转向重新思考确证难题。文中突出了“理性”的能动作用,试图以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两种路径说明语言主体如何将知觉经验纳入辩护序列,剖析新实用主义视阈下的语言、心灵与世界之间的关系。第一章知识的条件与信念的确证是当代哲学知识理论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传统“JTB”定义将“确证”、“真”与“信念”作为知识的三个基本要素。在盖梯尔反例颠覆三元定义之后,传统知识理论不仅受到怀疑主义的威胁,还面临回溯论证的难题,并且难以将内在主义与外在主义在确证上各自具有的优势相统一。第二章基础主义将不证自明的感官经验作为知识大厦的终极基础并以感觉材料辩护信念。然而,经验中的所予是否真正源于知觉经验,以及基础信念不可纠正的特性遭受到强烈的质疑。一致主义同样将辩护诉诸于内在的心灵状态,整体相一致的确证方式取消了信念间的等级差别,但是面对“真理的不确定性”、“独立理证异议”与“多样化异议”的拷问却无法给出确切的答复。传统知识确证的弊病在于:知觉经验与信念理由的相分立。第三章20世纪30年代,知识理论背离于诉诸心灵状态的内在辩护转而向外在寻求可靠的保证,关注于主体认知机制的可靠性。戈德曼强调外在对象与心智之间的因果关系,将这种可靠的关联作为获得知识的充分条件。在此基础上,以概率为基准的知识以及可靠主义的完善理论阐发了外在主义非自明的确证。与此同时,塞拉斯指出感觉材料不能同时满足知识基础的独立性与有效性,对“所予神话”的批判彻底瓦解了传统经验知识,心理主义唯名论强调知识内在于逻辑理由空间,感知经验无法脱离概念的介入发挥其认识作用,阐发了一种关于知觉的社会性语言理论。知识的再建构突出了认识的社会性与规范性的双重维度,对当代确证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导向作用。第四章布兰顿沿袭塞拉斯的论旨以理性主义路径探求知识的确证。“智识”主体推论性的实践活动突出了理性对于认识的能动作用,理性能力使我们能够断言,逻辑能力使其明确,语言是以推理的方式“清晰”说出的。知识的语义建构引入社会实践的概念从而接纳了可靠的非推论理由,推理主义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旨为规范语用学,意义应当在概念的使用中得到理解,断言的意义是其在推理活动或理性活动中所产生的规范作用。第二阶段强调推理语义学,解释语句以及子句、单称、代词等如何在推理中被赋予意义。布兰顿通过对可靠主义洞见与盲点的剖析以“承诺”取代传统知识“信念”使语言与行动超出一般性的知觉意义得以介入逻辑理由空间,“推理”与“可靠”的内在相关彰显出特有的确证优势具有显着的新实用主义倾向。第五章麦克道尔沿袭实用主义哲学传统重新召回经验作为知识、信念的来源与基础,支持一种“最低限度的经验论”。“概念化的经验”重新建构了知觉经验和理性之间的关系,在所予论与融贯论的摆荡之中走出一条中间道路,并且以“第二自然的自然主义”为其合理化做出了进一步的说明。寂静主义拒绝哲学虚幻的语义假设,主张语言主体直接性的确证,理性的概念能力使主体有理由而行动。自然同心灵与理性相关联,我们作为自然的独特组成,概念已然是真正的理解。第六章“概念实在论”在当代知识论及语言哲学发展的进程中具有里程碑般的地位,超越传统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为知识确证难题给出了全新的解决方式,展现出显着的新实用主义倾向。
李敏[6](2019)在《唐娜·哈拉维的情境化知识论探析》文中认为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科学的研究与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与此同时,对科学如何客观地反映世界这一问题也成为许多科学哲学家研究的焦点,他们从社会学、科学史等领域对科学展开全面的研究。美国着名的科学哲学家唐娜·哈拉维(Donna Haraway)(以下简称哈拉维)密切关注当代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以极其敏锐的眼光提出了情境化知识论,对科学认知进程的客观性做出新的诠释,试图构建一种负责任的科学。本文分三部分对哈拉维的情境化知识论进行探讨。第一部分是对哈拉维情境化知识论的理论背景及其思想渊源进行分析,首先对以二元模式为基础的传统科学认识论进行了批判,瓦解了科学的绝对客观性与价值中立性;接着对托马斯·库恩的范式理论思想进行了继承,肯定了科学的社会性,强调了社会情境对科学主体与科学研究进程的影响;然后对米歇尔·福柯的思想进行批判性地发展,深入探究社会背景与知识的关系;最后超越了女性主义经验论和女性主义立场论的思想,对女性主义认识论进行了补充。第二部分主要阐述哈拉维在其赛博格理论的背景下所提出的情境化知识论。本部分首先对其赛博格理论进行分析,强调其反对二元对立、包容差异性的内涵;接着对科学认知进程中认知主体的部分性、认知客体的能动性、认识过程的具身性等特点进行了探究;为构建一种负责任的科学,哈拉维主张认知主体的自我分裂,强调多元主体通过多元视角的结合来对世界做出更好的说明。从本质上来看,她的思想是反对本质主义、整体主义、理性主义的,同时也具有物质本体性的特征。第三部分是从意义和局限性两方面整体上评价哈拉维的情境化知识论,肯定其对科学客观性问题、主体性思考、身体与科学关系研究以及女性主义理论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同时也对一些未解决的问题提出疑问,包括其视角结盟的难操作性、认知过程的不可控以及其思想的相对主义倾向。
左兴玲[7](2018)在《女性主义视域中的知识论重构》文中指出从理论层面看,近两百年的女性主义运动在追求男女平等和妇女解放的过程中,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女性主义知识论的创立。它从哲学思想的层面对传统知识论甚至包括社会知识论中男权主义的不合理的方面第一次做了系统、深刻的反思和批判,并创立了自己独特的知识论观念,为人类知识论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如何将女性主义知识论所取得的诸多成果做系统的概括和整理,是女性主义知识论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对女性主义运动的历史发展过程的概括,揭示了从女性主义运动到女性主义研究,再到女性主义知识论的创立,是女性主义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女性主义知识论产生之后,首先要完成的理论任务就是,对传统的以男权主义为基础的个人主义知识论所包含的不合理的、片面的观念进行系统的批判。在女性主义知识论看来,传统知识论对知识的客观性、价值中立性,以及主客体关系等知识论的基本问题,都做出了男权主义的、为男性霸权服务的片面的解释,女性主义知识论同时还对传统知识论的这些偏见之所以产生的社会政治和性别原因做了深刻的分析。以上述批判为基础,女性主义知识论系统的阐发了自己知识观的基本观点,可以将其概括为:其一,通过对社会知识论的社会立场论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论、实证主义的经验论、哲学的后现代论的批判性的转化,创立了自己的女性主义立场论、女性主义经验论和女性主义后现代论,并以此为基础,对女性主义知识论的真理性观念、价值观念、妇女解放的政治诉求、女性在认识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等问题,做出了传统知识论不可能具有的新的认识,使女性主义知识论在人类知识论中的独特地位得以充分彰显。其二,女性主义知识论在自己的立场论的基础上,又开发出了丰富多样的、比传统知识论更为广阔的研究和揭示认识发展规律的理论视角。女性主义知识论从理论宽容的角度出发,将女性主义知识论和关怀伦理结合起来,创立了关怀伦理的知识观,将后现代主义的多元性、去中心化、反本质主义或基础主义、边缘性等观念引入女性主义知识论之中,使女性主义知识论的理论视角变得多样而生动,远远超越了传统知识论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等比较单一的视角。其三,在女性主义知识论的基本理论立场和多元理论视角之中蕴含着丰富的方法论观念,它们既有对传统知识论不合理的方法论的批判(如二元对立),又有女性主义知识论所秉持的方法论观念,如多元主义的方法、解构和重构相结合的方法、反二元对立的辩证方法等等。最后,为了加强女性主义知识论研究的深度,女性主义知识论的大多数代表人物都对女性主义知识论的专题问题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并阐述了女性主义知识论对这些问题的独特理解,如女性主义知识论的无知观、认知不公的女性主义探讨、女性主义知识与不同民族或文化的本土融合、女性主义知识论在女性政治解放中的特殊意义等问题,都被纳入到女性主义知识论的研究之中。总之,女性主义知识论作为当代哲学,尤其是知识论哲学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知识论的发展做出了像传统知识论、社会知识论等一样重要的理论贡献。虽然其中也存在着许多需要质疑,甚至有所偏颇的不合理的观念(如对女性认知优势的夸大),但它在当代哲学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必将日益显着,女性主义知识论研究也会逐步变成哲学理论重要之一维。
樊小军[8](2018)在《构筑社会科学的哲学基础 ——语境论的解决方案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由导言、五个专题性论述和结束语七个部分构成。导言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主要内容及写作思路、创新之处。其中最重要的是,在选题背景及意义部分,指出了本文要求解的核心问题及解决方案的概要,即围绕社会科学范式的种种争论,实际上折射出了关于社会科学的哲学世界观、本体论、知识论、方法论等四个方面的困境与难题。其中又以哲学世界观最为根本,它是社会科学哲学基础的核心,其问题表现为三种哲学世界观之间的分歧与对立,另外三个方面存在的多种二元对立问题,皆由其决定和引发。对此,本文尝试用语境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并解决这些难题。第一章为社会科学中语境论的思想渊源。首先指出实用主义哲学对主体的行动、实践、共同体、现实生活、主客互动、实用真理观等方面的强调,为语境论的产生提供了来源和范本;其次介绍了本文语境论思想的直接来源:佩珀的语境论及其根隐喻理论。佩珀在实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根隐喻及相应的世界假设(世界观),指出语境论的根隐喻为“历史事件”或“语境中的行动”,将语境论提升到了世界观的层次;再次,介绍了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论和遵守规则论中蕴含的语用语境思想和实践认知观点,表明其语境论思想在社会科学知识论与方法论方面的潜在优势;最后,介绍了范戴伊克从话语分析的角度所提出的话语交流中的语境建构与知识生成机制,揭示了各种主客因素如何经由主体的语境建构来促进对话和理解。所有这些语境论的思想和观点共同为本文的分析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理论工具。第二章为世界观维度:基于语境论的哲学基础重建。首先阐述了作为传统社会科学范式之哲学基础的三种哲学世界观:机械论世界观、有机论世界观、人文主义世界观,揭示哲学世界观在思维方式、本体论、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等方面对现代社会科学的基础性作用和影响,指出要解决关于社会科学范式的争论,就应当从其哲学基础上寻找问题的根源。其次,从语境论的视角剖析了这些哲学世界观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及如何导致了社会科学在本体论、知识论、方法论方面陷入困境。最后,针对这些问题,基于语境论世界观进行哲学基础的重建,由“语境中的行动”这一根隐喻,勾勒出语境论的世界图景,指出语境论作为一种哲学对话平台,能够融合各种世界观之多元视域的优势,从而为社会科学构筑一种新的哲学基础。第三章为本体论维度:基于语境论根隐喻的本体建构。首先,剖析了传统社会科学范式在社会本体论问题上形成的社会唯名论与社会实在论之争的根源所在。其次,从语境论的视角探讨了社会存在的语境特征,进而在语境论根隐喻“历史事件”的基础上,为社会科学构建一种基于“事件”的新本体论——事件本体论;由此揭示社会历史事件在真实社会世界以及社会科学研究中所占据的本体论地位,反映了“事件”作为一种视角和分析框架所隐含的普遍性,尝试以此为消解社会实在论与社会唯名论之争论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最后,通过分析戴维森、巴迪欧等学者对“事件本体论”的不同诠释,阐述了语境论的“事件本体论”的三个基本特征,进而为社会本体论研究打开新的发展空间。第四章为知识论维度:基于语境融合的知识图景。首先考察了传统社会科学范式中知识论的两难困境:客观主义知识论困境在于其自身难以满足严格的绝对客观标准;建构主义知识论困境在于它基于社会因素决定论,消解了科学知识所应当具备的客观性品质;二者的困境导致了社会科学知识合法性的缺失。其次,通过语境分析深入考察了知识论困境的根源所在,指出之所以出现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两种对立的立场,其原因在于它们在对待知识生产过程及其条件的语境因素问题上,走向了相反的极端。最后,从普遍性的语境论出发,论述了作为社会科学知识之客观条件的语境因素,和作为社会科学知识之主观基础的语境认知机制,表明了社会科学知识兼具客观性与建构性特征,并由此构建出语境论的社会科学知识新图景,指出语境论的知识论在建立社会科学知识合法性方面的意义。第五章为方法论维度:基于语境分析的方法路径。首先回顾了传统社会科学范式中实证主义方法论和解释学方法论问题之争的核心所在,廓清其哲学根源,从哲学世界观的发展趋势及语境论的优势方面,论证语境论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必然性。而后阐述了语境论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方法路径,即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研究者首先提出具体的问题,然后围绕此问题构建适当的语境,对语境因素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找到其中的因果机制,最终以实质性的说明来完成对初始问题的解答。进而指出语境论的方法论特征:具体问题驱动、案例整体定位、介入对象语境和中层理论导向。最后阐述了语境论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重要意义,指出语境论的社会科学方法论能够融合实证主义和解释学立场各自的优点,从而有助于解决二者之间的对立难题,推动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发展。结束语为走向语境论的社会科学范式。首先对全文内容进行了简要的回顾与总结,再次强调了语境论的世界观在解决社会科学哲学基础之困境方面的核心优势,以及相应地在解决社会本体论、社会科学知识论、社会科学方法论方面的问题上所体现的横断性、开放性、包容性、平台性特征,最后初步构建出一种语境论的社会科学范式,以推动社会科学范式走向统一。
王不凡[9](2018)在《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及其技能化拓展》文中提出海伦·朗基诺是当代科学认识论实践转向的重要推动者之一,她在贯通科学知识的逻辑空间与社会空间的过程中确立了社会化的科学知识观,在学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把科学知识的理性与社会性相融合,这种进路如何能够构成一个兼具规范性与客观性的体系,这是朗基诺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对朗基诺科学知识观的分析,表明了她的工作实际上是围绕经验、语境和批评这三个方面展开的。但她对社会性和客观性的叙述局限于话语互动,遭到了一些质疑,对此,本文从技能性知识的角度对朗基诺的社会化进路进行拓展,一方面尝试弥补其思想在行动层面的缺失,另一方面旨在升华她的知识观内涵。本文主要围绕三部分内容展开:一是对朗基诺科学知识观的解读,二是对朗基诺科学知识观面临的批评与局限性的分析,三是针对朗基诺科学知识观的局限性提出技能化的拓展方案。全文共有六个章节。导论部分阐述了朗基诺科学知识观形成的背景,阐明了本文选题的目的,并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说明该选题的研究意义和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论文的重点和难点。第一章介绍了朗基诺对价值中立以及“理性——社会”二分的科学知识观的批判。根据朗基诺的叙述,价值中立的主要困难在于无法恰当地说明数据与假说之间的非充分决定性,而理性与社会的二分者由于混淆了知识概念所包含的三种含义而陷入了沟通性僵局。第二章着重讨论朗基诺的社会化知识观。朗基诺用社会化认知代替了传统的二分认知,产生的社会化知识是一种整合理性与社会两种要素的知识概念。社会化知识的获得依赖公开的平台、对批评的吸收、公共的标准和恰当的平等性这四个规范。整个知识社会化的过程可以通过批评的语境经验主义得到表述,社会化知识的观点反映了一种有程度的客观性。第三章讨论了关于朗基诺科学知识观的三个主要批评。戈德曼、基切尔和所罗门三者的社会化的进路与朗基诺有很大的区别。戈德曼对朗基诺的开放的规范性框架表示怀疑;基切尔从最小化的社会认识论出发把朗基诺纳入了相对主义的行列;所罗门强调科学认知过程中共同体理性的重要性,因而质疑朗基诺陷入了个人主义。诸多批评得到了一一回应。第四章针对多种批评来论证朗基诺社会化知识的三种局限性,并提出相应的突破方案:从社会语境拓展到行动语境,从社会化知识拓展到技能性知识,从批评互动的客观性拓展到体知的客观性。这些突破方案的根据在于,朗基诺忽视了知识表征中明言与意会的二分。明言和意会的二分和理性与社会二分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联。从科学知识的技能维度出发来考察它们,将有利于破解明言和意会二分带来的疑问。第五章完成了对朗基诺科学知识观的技能化拓展。拓展的进路从两个议题出发:行动层面上关于技能性知识的非充分决定性,以及“体验能力”、“语境满足”这两个术语作为技能性知识成长的规范性条件。技能性知识的成长由身体与世界的互动来促进,它通过具身经验、行动语境和效用审查三个部分构成一种实践意义上的批评的语境经验主义。通过这种技能化拓展,一种可批评的科学可以向一种可体验的科学发展。通过对朗基诺科学知识观的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科学知识社会化是朗基诺超越传统科学哲学在价值中立和“理性——社会”二分的必然结果。(2)朗基诺的局限在于,建立在数据经验基础上的科学知识无法对规范性问题、相对主义和个人主义的质疑做出令人满意的回应。这种知识观有可能且有必要在行动层面做出突破。(3)对朗基诺知识观的技能化拓展方案把侧重点从理论式的批评转向了互动式的体验,不仅有助于弥补她科学知识观的局限,而且有利于从行动的角度对她社会化的进路做出升华,彰显其实践的哲学意义。
贾向桐[10](2016)在《当代“构成主义先验论”的发展理路》文中研究表明自然主义是当代科学哲学最盛行的思潮,自奎因以来逐渐占据了科学哲学的主导话语权。但近年来,与自然主义相对立的先验论研究范式终于有了新的进展,并对自然主义哲学产生了重大冲击。这种新的先验论潮流可以统称为"构成主义先验论",它以新康德主义以及约定论为理论构建的基础,通过对科学理论构成性结构的分析,重新论证了"构成性先验知识"存在于科学理论之中的必然性。并且,"构成主义先验论"希望借助一种"相对化"的先验论观念超越自然主义给当代科学哲学带来的相对主义难题,以重新论证科学的合理性问题。
二、《知识论》和当代科学哲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知识论》和当代科学哲学(论文提纲范文)
(1)知性的概念史与知性哲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近代认识论转向中的“知性”概念 |
二、当代理解研究中的“知性”概念 |
三、“知性”作为哲学的基本视角 |
(2)感觉影像的知识本质辩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框架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1.1 传统感知知识论路径的困境 |
1.1.1 直接性和所予性的概念争论 |
1.1.2 感觉材料论 |
1.1.3 非概念论 |
1.1.4 副词理论 |
1.1.5 意向理论 |
1.2 外在实在的确证危机 |
1.2.1 现象主义 |
1.2.2 表象主义 |
1.2.3 直接实在论 |
1.3 感觉影像的形而上学困难 |
1.3.1 怀疑主义 |
1.3.2 物理主义还原论 |
1.3.3 科学自然主义 |
1.4 为什么是感觉影像 |
1.4.1 视觉的进化论地位 |
1.4.2 科学实践中感觉影像 |
1.4.3 感知觉之别 |
1.5 小结 |
第二章 影像的本体论辩护一:界定定义 |
2.1 影像的概念:从笛卡尔出发 |
2.1.1 影像的中外词源考察 |
2.1.2 笛卡尔的态度 |
2.2 影像概念的历史演进:从德谟克利特到休谟 |
2.2.1 古希腊时期的影像 |
2.2.2 传统经验主义的影像 |
2.3 影像概念问题的当代方案 |
2.3.1 认知科学的态度 |
2.3.2 对认知科学态度的哲学辩护 |
2.3.3 影像概念的应有之意 |
2.4 小结 |
第三章 影像的本体论辩护二:概念论的正当性 |
3.1 非概念论感觉影像及其困难 |
3.1.1 非概念论者的路径 |
3.1.2 影像的内容转换困难 |
3.1.3 古典经验主义的态度及其困难 |
3.1.4 塞拉斯的概念论及其困境 |
3.1.5 康德直观观念的真实态度 |
3.2 自然的概念性影像之辩护 |
3.2.1 辩护一:从麦克道尔出发 |
3.2.2 辩护二:以康德的直观纲领为基 |
3.2.3 辩护三:对传统感觉理论的反驳 |
3.2.4 辩护四:对语义逻辑的反驳 |
3.3 小结 |
第四章 影像的知识论辩护一:以概念论为基 |
4.1 辩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4.1.1 被默认的非认知影像 |
4.1.2 世界的丢失和非概念的空想 |
4.1.3 单向依赖和两极化问题 |
4.2 对感觉影像的知识辩护 |
4.2.1 命题性感觉的合理性 |
4.2.2 直接实在论的影像 |
4.2.3 感觉知识的判断和信念 |
4.2.4 对错觉的反驳 |
4.3 小结 |
第五章 影像的知识论辩护二:可能的回应及反驳 |
5.1 实在论间对感觉影像的争论 |
5.1.1 直接实在论的可能回应及问题 |
5.1.2 间接实在论的可能回应与问题 |
5.1.3 朴素实在论的辩护:以析取论之矛 |
5.2 还原论对感觉逻辑的批判 |
5.2.1 还原论的主张 |
5.2.2 整体论的反还原论辩护 |
5.3 他心知可能吗? |
5.3.1 他心问题的可能反驳 |
5.3.2 他心问题的不可知辩护 |
5.4 由感觉而起的形而上学论战 |
5.4.1 博物学自然主义及其心物关系 |
5.4.2 对等级秩序哲学观的批判 |
5.4.3 进化论、连续性和实用主义 |
5.5 科学确定性危机的影像解释 |
5.5.1 确定性的立场:从牛顿到维特根斯坦 |
5.5.2 视觉影像:基础性的私人知识 |
5.5.3 知识多样性反驳和答辩 |
5.5.4 影像知识论:对随机性的辩护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社会科学解释的话语语境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框架 |
四、主要创新点及存在不足 |
第一章 话语语境:对“主体-世界”关系的重构 |
1.1 话语语境概念的引入 |
1.1.1 语境主义的主体性问题 |
1.1.2 话语语境对主体性依赖的消解 |
1.2 理论、现象和观察 |
1.2.1 科学理论的话语特征 |
1.2.2 观察和现象的语境本质 |
1.3 科学的话语语境 |
1.3.1 科学解释的话语语境含义 |
1.3.2 话语语境的同一性条件 |
1.4 小结 |
第二章 社会科学解释模型化的形式条件 |
2.1 科学模型中的可计算变量 |
2.1.1 科学模型的分类问题 |
2.1.2 模型变量的可计算关系 |
2.1.3 可计算变量对科学模型的意义 |
2.2 社会现象的语境化表征 |
2.2.1 话语语境中的科学表征 |
2.2.2 社会现象、数据与表征模型 |
2.3 小结 |
第三章 社会科学解释的话语语境模型构建 |
3.1 社会科学话语语境的结构 |
3.1.1 理论话语与现象话语 |
3.1.2 社会现象与观察视角 |
3.2 社会科学话语语境的案例分析 |
3.2.1 布莱克-斯科尔斯金融模型 |
3.2.2 金融学话语语境的演化 |
3.3 社会科学解释的话语语境模型 |
3.3.1 语境化行动与社会科学解释 |
3.3.2 话语语境模型 |
3.4 小结 |
第四章 话语语境的规范性输出与社会科学的解释力 |
4.1 话语语境的规范性 |
4.1.1 规范性问题与社会科学解释 |
4.1.2 话语语境与外在世界规范性关联的论证 |
4.2 社会科学解释的规范性特征 |
4.2.1 社会科学解释的科学规范特征 |
4.2.2 社会科学解释的社会规范特征 |
4.3 规范性与社会科学解释力 |
4.3.1 概念与行动规范的生成 |
4.3.2 社会科学解释力的规范性来源 |
4.3.3 规范的普遍性与合理性 |
4.4 小结 |
第五章 话语语境模型的应用:以历史解释为例 |
5.1 历史的话语语境 |
5.1.1 历史解释与历史叙事 |
5.1.2 历史解释的话语特征 |
5.2 历史解释的话语语境模型 |
5.2.1 历史话语的连续性关系 |
5.2.2 历史解释的模型化 |
5.2.3 解释模型对历史解释合法性的说明 |
5.3 小结 |
第六章 话语语境模型对社会科学哲学的意义 |
6.1 社会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 |
6.2 社会与个体关系之争 |
6.3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关系之争 |
6.4 社会科学的“价值无涉”之争 |
6.5 小结 |
结束语 走向一种主体间性的话语语境主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超越所予神话 ——塞拉斯式进路及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所予神话的表现和起因分析 |
第一节 界定所予神话 |
第二节 殊相到知识的自然主义谬误 |
第三节 感觉印象与观念思想的同化 |
第四节 代码语言与“看上去”的逻辑 |
第五节 另一种声音:奥斯汀的批判 |
小结 |
第二章 所予神话动因合理性探究:认知有无基础 |
第一节 确定项的生成:心理唯名论 |
第二节 基础诉求:观察报告的双层结构 |
第三节 有无“基础”?对塞拉斯的解读分歧 |
第四节 无“基础”的证成方案 |
第五节 推论主义与实用主义 |
小结 |
第三章 澄清所予身份:对内在片断的诊断 |
第一节 一维话语:科学与哲学 |
第二节 科学图像与明显图像 |
第三节 KH与KT的变奏:赖尔的主张 |
第四节 从赖尔语出发重审行为主义 |
第五节 思想的身份 |
第六节 感觉印象的身份 |
小结 |
第四章 完善所予神话批判:事实、规范与语言 |
第一节 塞拉斯的不足:重审“是”与“应当” |
第二节 所予:语言的自然化 |
第三节 塞拉斯与语言转向 |
第四节 语言、概念化与经验 |
第五节 批判与辩护 |
小结 |
结语:未来所予神话批判导言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知识确证的新实用主义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四、论文结构 |
五、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知识确证困境 |
1.1 知识的“三元定义” |
1.2 盖梯尔问题 |
1.3 怀疑主义与回溯论证 |
1.4 传统知识论的内—外之分 |
第二章 知觉经验与信念理由 |
2.1 基础主义(Foundationalism) |
2.1.1 非推论确证的基础信念 |
2.1.2 经验中的“所予” |
2.1.3 基础信念的不可纠正性与知觉来源的不确定性 |
2.1.4 确证的两难 |
2.2 一致主义(Coherntism) |
2.2.1 信念间相一致的确证 |
2.2.2 整体主义的相融贯 |
2.2.3 “独立理证异议”与“多样化异议” |
2.2.4 真理的不确定性 |
第三章 社会性与规范性转向 |
3.1 外在于主体心灵的知识确证 |
3.1.1 因果关系的可靠性 |
3.1.2 普遍性难题 |
3.1.3 以概率为基准的确证 |
3.1.4 非自明的确证 |
3.2 知识内在于逻辑理由空间 |
3.2.1 “自然主义谬误” |
3.2.2 拒斥“所予的神话” |
3.2.3 心理主义唯名论 |
3.2.4 关于知觉的社会性语言理论 |
第四章 理性主义路径 |
4.1 “理性”的再考察 |
4.1.1 “智识”能力的提出 |
4.1.2 语言主体能力的再划分 |
4.2 知识的语义建构 |
4.2.1 摒弃意义的“关系主义” |
4.2.2 理性先行遵从规则 |
4.2.3 意义源自推理 |
4.3 可靠主义的洞见与盲点 |
4.3.1 可靠主义的基本洞见与概念盲点 |
4.3.2 戈德曼洞见与自然主义盲点 |
4.4 “推理”与“可靠”的内在相关 |
第五章 经验主义路径 |
5.1 经验主义的复归 |
5.1.1 实用主义的经验论传统 |
5.1.2 最低限度的经验论 |
5.2 经验知识何以可能 |
5.2.1 走出所予论与融贯论的两难 |
5.2.2 经验化概念 |
5.2.3 概念论的辩护 |
5.3 第二自然的自然主义 |
5.3.1 自发性的探讨 |
5.3.2 第二自然 |
5.4 语言主体的直接性确证 |
第六章 新实用主义倾向 |
6.1 语言哲学的里程碑 |
6.2 基于“概念实在论”的再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唐娜·哈拉维的情境化知识论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对以往科学认识论的批判与继承 |
第一节 对传统科学认识论的批判 |
一、瓦解二元模式 |
二、打破价值中立性 |
第二节 对库恩范式理论的继承 |
一、社会情境影响科学活动 |
二、科学主体影响科学活动 |
第三节 对福柯哲学思想的批判发展 |
一、知识、真理与权力 |
二、身体从被动改造转向主动重构 |
第四节 对女性主义认识论的补充 |
一、坚持知识的情境性 |
二、从单—视角到综合视角 |
第二章 赛博格背景下的情境化知识论 |
第一节 赛博格的内涵 |
一、赛博格的理论内涵 |
二、赛博格的哲学内涵 |
第二节 哈拉维情境化知识的特征 |
一、认知主体的部分性 |
二、认知客体的能动性 |
三、认知过程的具身性 |
第三节 构建一种负责任的科学 |
一、认知主体自我分裂 |
二、多元主体与多重视角 |
三、在差异中把握科学 |
第四节 哈拉维情境化知识论的本质 |
一、物质本体性 |
二、反对本质主义 |
三、辩驳整体主义 |
四、反驳理性主义 |
第三章 哈拉维情境化知识论的评价 |
第一节 哈拉维情境化知识论的意义 |
一、丰富了科学客观性问题的研究 |
二、走向对主体性的重新思考 |
三、传承身体与科学关系研究 |
四、促进女性主义发展 |
第二节 哈拉维情境化知识论的局限性 |
一、视角结盟的难操作性 |
二、认识过程的不可控性 |
三、具有相对主义倾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女性主义视域中的知识论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女性主义历史发展中知识论阶段的兴起 |
第一节 女性主义历史概述 |
第二节 女性主义知识论兴起的原因和影响 |
第二章 女性主义知识论对传统知识论的挑战 |
第一节 女性主义知识论的兴起对传统知识论的挑战 |
第二节 女性主义的新知识观 |
第三章 男性中心主义的知识论 |
第一节 知识话语的男性霸权 |
第二节 男性知识论的现代困境 |
第四章 女性主义知识论的基本理论立场(上) |
第一节 女性主义经验论 |
第二节 女性主义知识论的后现代路径 |
第五章 女性主义知识论的基本理论立场(下) |
第一节 一般立场论和马克思主义立场论 |
第二节 女性主义立场论对马克思主义分析范式的借鉴 |
第三节 女性主义立场及其认知优势 |
第六章 引入多元理论视角的女性主义知识论 |
第一节 女性主义知识论对传统客观性的批判 |
第二节 女性主义知识论对客观性的新释 |
第三节 关怀伦理视域中的知识观 |
第四节 女性主义视角中的知识本性 |
第七章 女性主义知识论向专题研究的拓展 |
第一节 认识不公 |
第二节 女性主义知识论的无知观 |
第八章 批判和反思中的重构 |
第一节 主流知识论对女性主义知识论的批判 |
第二节 女性主义知识论的发展趋势及评价 |
第三节 女性主义知识论的本土化探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学术成果 |
后记 |
(8)构筑社会科学的哲学基础 ——语境论的解决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主要内容与写作思路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社会科学中语境论的思想渊源 |
1.1 实用主义中的语境论思想 |
1.1.1 皮尔士行动哲学中的语境论蕴涵 |
1.1.2 詹姆士意识流理论的语境论蕴涵 |
1.1.3 杜威经验自然主义的语境论思想 |
1.2 佩珀的语境论世界观及其根隐喻 |
1.2.1 根隐喻理论与语境论世界观 |
1.2.2 语境论根隐喻的基本范畴 |
1.3 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用语境论 |
1.3.1 语言游戏的语境论 |
1.3.2 遵循规则的实践论 |
1.4 范戴伊克的话语语境认知理论 |
1.4.1 话语交流中的语境建构 |
1.4.2 话语交流中的知识生成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世界观维度:基于语境论的哲学基础重建 |
2.1 传统社会科学范式的哲学基础 |
2.1.1 机械论世界观 |
2.1.2 有机论世界观 |
2.1.3 人文主义世界观 |
2.2 哲学基础之问题的语境分析 |
2.2.1 机械论:抽象人性的去语境化 |
2.2.2 有机论:目的论假设的先验性 |
2.2.3 人文主义:主观语境的泛化 |
2.3 基于语境论世界观的哲学基础重建 |
2.3.1 基于主体行动的世界图景 |
2.3.2 多元视域的现实语境融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本体论维度:基于语境论根隐喻的本体建构 |
3.1 传统社会科学范式中的本体论之争及问题 |
3.1.1 社会本体论之争及意义 |
3.1.2 社会唯名论存在的问题 |
3.1.3 社会实在论的内部分歧 |
3.2 基于语境论根隐喻的本体建构 |
3.2.1 社会本体论问题的语境性 |
3.2.2 语境论根隐喻的本体论性 |
3.2.3 语境论的社会本体论框架 |
3.3 语境论的社会本体论特征 |
3.3.1 事件本体论的系统整体特征 |
3.3.2 事件本体论的自然主义特征 |
3.3.3 事件本体论的历史实践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知识论维度:基于语境融合的知识图景 |
4.1 传统社会科学范式中知识论的两难困境 |
4.1.1 客观主义知识论及其困境 |
4.1.2 建构主义知识论及其困境 |
4.1.3 社会科学知识合法性的缺失 |
4.2 社会科学知识论困境的语境分析 |
4.2.1 客观主义:理想认知者的去语境化 |
4.2.2 建构主义:社会因素的充分决定性 |
4.2.3 演进趋势:知识论中语境性的递增 |
4.3 语境论的社会科学知识图景 |
4.3.1 语境因素作为知识的客观条件 |
4.3.2 语境认知作为知识的主观基础 |
4.3.3 语境论的社会科学知识新图景 |
4.4 语境论的社会科学知识论意义 |
4.4.1 在语言游戏中建立知识的确定性 |
4.4.2 在实践语境中确立知识的合法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方法论维度:基于语境分析的方法路径 |
5.1 传统社会科学范式中的方法论之争及出路 |
5.1.1 实证主义与解释学之争 |
5.1.2 方法论之争的哲学根源 |
5.1.3 走向语境论的方法论 |
5.2 语境论的社会科学方法路径 |
5.2.1 语境化研究的典型方法 |
5.2.2 语境分析方法的步骤 |
5.2.3 语境分析方法的应用 |
5.3 语境论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特征 |
5.3.1 具体问题驱动 |
5.3.2 案例整体定位 |
5.3.3 介入对象语境 |
5.3.4 中层理论导向 |
5.4 语境论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意义 |
5.4.1 增强方法论自觉、消解二元之争 |
5.4.2 促进范式整合、重塑科学地位 |
5.4.3 解决现实问题、提升实践价值 |
5.5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走向语境论的社会科学范式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 |
(9)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及其技能化拓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论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对传统科学知识观的两大批判 |
第一节 对价值中立的批判 |
1、价值中立的问题及其挑战 |
2、科学研究与价值之间的关系 |
3、科学作为社会的知识 |
第二节 对“理性—社会”二分的批判 |
1、二分的形成 |
2、破解二分 |
第二章 社会化的科学知识观 |
第一节 社会化的认知及其结果 |
1、社会化认知 |
2、社会化知识及其规范 |
3、批评的语境经验主义 |
第二节 社会化知识的客观性 |
1、主体间性与过程客观性 |
2、朗基诺的“程度”之思 |
3、多元主义与客观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批评与回应 |
第一节 戈德曼的批评与朗基诺的回应 |
第二节 基切尔的批评与朗基诺的回应 |
第三节 所罗门的批评与朗基诺的回应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朗基诺科学知识观的局限与突破的可能 |
第一节 三种局限性及其突破方案 |
1.1 从社会语境拓展到行动语境 |
1.2 从社会化知识拓展到技能性知识 |
1.3 从互动的客观性拓展到体知的客观性 |
第二节 突破局限的根据 |
2.1 明言知识与意会知识的二分 |
2.2 “明言—意会”二分存在的问题 |
2.3 知识三义中的技能之维 |
2.4 技能性知识对明言与意会维度的融合 |
第五章 朗基诺科学知识观的技能化拓展 |
第一节 问题与概念的拓展 |
1.1 行动层面的非充分决定性 |
1.2 技能化认知的两组概念 |
第二节 技能性知识成长的动力机制 |
第三节 技能性知识论的哲学意义 |
3.1 从可批评的科学到可体验的科学 |
3.2 从社会化的客观性到技能化的客观性 |
3.3 技能化拓展的优势和挑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工作及成果 |
四、《知识论》和当代科学哲学(论文参考文献)
- [1]知性的概念史与知性哲学[J]. 颜青山. 学术月刊, 2021(06)
- [2]感觉影像的知识本质辩护[D]. 关超. 山西大学, 2020(10)
- [3]社会科学解释的话语语境模型研究[D]. 孟辉. 山西大学, 2020(11)
- [4]超越所予神话 ——塞拉斯式进路及其分析[D]. 纪少文.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2)
- [5]知识确证的新实用主义路径[D]. 曹雅楠. 山西大学, 2019(01)
- [6]唐娜·哈拉维的情境化知识论探析[D]. 李敏.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7]女性主义视域中的知识论重构[D]. 左兴玲. 厦门大学, 2018(07)
- [8]构筑社会科学的哲学基础 ——语境论的解决方案研究[D]. 樊小军. 山西大学, 2018(04)
- [9]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及其技能化拓展[D]. 王不凡.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10]当代“构成主义先验论”的发展理路[J]. 贾向桐. 云南社会科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