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贺兰山北段葫鲁斯太煤矿区山西组中、下部沉积相与沉积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刘智[1](2013)在《中卫及周缘地区晚古生代主要海泛期沉积体系》文中指出中卫及周缘地区位于阿拉善地块、华北板块、北祁连加里东造山带之间,该区上古生代受区域构造和全球海平面变化影响,地层发育与华北地区有较大差异。其中石炭纪海水进退频繁,在研究区沉积了广泛的海陆交互相沉积,煤层广泛发育。因此对研究区主要海泛期沉积体系进行研究,对区域找煤以及油气资源的预测与勘探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研究区范围南起永登—靖远一线,北至乌达、卡布其、千里山等地,西起景泰县—冬青湖一线,东至东经107°。本文以沉积学、地史学、古生物学、岩石学、岩相古地理学等为理论基础,通过对野外地质剖面进行实测,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中卫及周缘地区4条实测剖面、32条收集剖面进行沉积相分析和沉积体系研究,并建立研究区与周边地区及其内部各区块地层对比格架,通过研究,本文共取得如下主要成果:(1)通过对野外地质露头进行观察和室内的岩石薄片鉴定,中卫及周缘地区晚古生代岩石岩性主要为:砂岩、砾岩、泥岩、页岩、粉砂岩、灰岩、石膏、白云岩、煤。其中石炭系以砂岩、泥岩、页岩、灰岩较为常见。而泥盆系、二叠系以砾岩、砂岩、粉砂岩为主。(2)根据剖面岩性、地层厚度、沉积结构、沉积构造、沉积旋回等,对研究区晚古生代32条剖面进行了详细的沉积相划分,共划分为6大沉积体系、14种沉积亚相以及若干种沉积微相,并对这些沉积相和沉积微相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其中6大沉积体系分布为河流沉积体系、湖泊沉积体系、三角洲沉积体系、堡岛沉积体系、台地沉积体系、浅海沉积体系;14种沉积亚相为辫状河、曲流河、滨湖、浅湖、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潮坪、障壁岛、澙湖、河口湾、浅海、开阔台地、局限台地亚相。(3)对研究区12条剖面进行详细的相序结构分析,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沉积旋回划分,由于每个剖面发育的完整性不同,故旋回的次数也并不相同。(4)对研究区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的沉积构造格架进行分析,并把研究区与鄂尔多斯中东部地区的沉积、构造演化进行对比,对研究区与鄂尔多斯中东部地区晚古生代不同的演化历史进行了分析。由于中央古隆起的存在,研究区与鄂尔多斯中东部地区太原期以前并不连通,晚石炭世晚期中央古隆起北部开始没于水下,华北海与祁连海在鄂拖克旗—伊3井一带开始贯通。随后随着地壳的继续下沉,东西部海域的海水最终漫过中央古隆起,研究区与鄂尔多斯中东部地区的海水全面贯通。(5)根据32条剖面的对比分析,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以最大海泛期为时间单位,对研究区最大海泛期的沉积体系图进行了详细的绘制,并绘制沉积相模式图。
王国茹[2](2011)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物源及层序岩相古地理研究》文中认为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第二大含油气盆地,其上古生界地层分布广,含气层位丰富,天然气资源量大,具巨大潜力。近些年盆地北部苏里格地区、榆林地区、乌审旗地区和大牛地地区天然气勘探取得了重要成果,上古生界地层成为盆地天然气储量增产的主力层系,为盆地完成“西气东输”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盆地北部油气勘探不断取得新突破离不开新认识、新理论、新思路及各种新技术、新方法的引入和使用,然而,由于区域面积较大,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一系列新的地质问题开始困扰不同地区的油气勘探,如盆地北部沉积物源、沉积体系发育分布规律和差异性以及统一的层序地层格架等,这些科学问题要求对盆地北部甚至整个盆地开展系统、整体研究,对盆地北部相关问题取得全面认识。论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采用多种物源分析技术综合分析盆地北部上古生界物源,通过野外剖面、钻井岩心、地震测井及地球化学等资料建立层序地层格架,分析层序格架内沉积体系特征,并以长期旋回为编图单元系统编制上古生界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揭示盆地北部晚古生代沉积体系发育分布规律和沉积演化过程,主要取得以下几点认识:(1)盆地北部上古生界砂岩碎屑组分显示研究区西部不同时期的沉积物质主要来自于盆地西北部,而研究区中部、东部的沉积物质则来自于盆地的北部和东北部,为阴山古陆西部和东部物源控制下的沉积产物,沉积物源均具再旋回造山带性质。(2)重矿物组合显示盆地北缘的阴山西段和盆地西北缘的狼山、贺兰山为研究区西部的物源区;盆地北缘中部的乌拉山和盆地东部的大青山西段是盆地中部的物源区;盆地北缘东部的大青山及研究区以外东北部的兴蒙造山带等地区为盆地东部物源区;ZTR指数从北向南逐渐递增,说明研究区的物源在其北方。(3)上古生界岩屑组合类型在本溪组、太原组、山2段、山1段、盒8下段、盒8上段、盒7段-盒5段、盒4段-盒1段等8个层段各有不同,每一层段岩屑组合类型平面上均可分为西、中、东三个区域,表明上古生界盆地北部不同地区受三个不同的物源控制。(4)研究区太原组-下石盒子组的石英在阴极发光主要呈棕色,其次为蓝色、蓝紫色,再次为紫红色,最后为不发光,说明其母岩分别为中-深变质岩或浅变质岩;深成岩、火山岩或接触变质岩和沉积岩,沉积物源来自盆地北部的寒武系的结晶变质基底,其构造背景具有混合特性。(5)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太原期至上石盒子组物源区为同时具有沟-弧-盆体系的活动大陆边缘和具有碰撞造山带的被动大陆边缘的大地构造背景;太原期、山西期具有明显的大洋岛弧和大陆岛弧的性质,石盒子期逐渐转为单一的被动大陆边缘碰撞造山带环境。(6)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盆地北部物源区为活动大陆边缘、被动大陆边缘和大陆岛弧等同时存在的复杂构造背景;盆地钻井与周缘古陆REE特征对比表明西部物源来自阿拉善古陆和阴山古陆西段、东部物源来自阴山古陆的东段、中部物源同时受到阿拉善古陆和阴山古陆的影响。(7)通过露头、钻井、测井及地震资料,根据盆地演化、区域构造及层序界面特征,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将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划分为1个巨旋回层序3个超长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和20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并建立了相应的层序地层格架。(8)根据沉积学、古生物学、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化学标志,结合岩石组合、沉积组构、剖面序列特征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划分出陆相、海陆过渡沉及海相3个沉积体系组,识别出冲积扇、河流、湖泊三角洲、湖泊、河控-潮控三角洲、有障壁海岸和碳酸盐岩台地7种沉积体系和8种相应的沉积相单元。(9)以长期旋回为编图单元,系统编制20张上古生界层序-岩相古地理图,揭示盆地北部晚古生代沉积体系发育分布差异性及沉积体系演化过程,表明盆地北部晚古生代以发育毯式三角洲为特征,不同时期沉积体系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其晚古生代沉积经历了海相—海陆过渡相—陆相的沉积演化过程,并建立相应沉积演化模式为上古生界岩性油气藏勘探提供地质依据。
李洁[3](2011)在《晚古生代鄂尔多斯盆地沉积—层序充填特征与物质分布规律》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构造控盆、盆控沉积、沉积控组合”为指导。运用沉积学、地层古生物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沉积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等理论和技术方法,将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与全球构造背景相结合,以野外露头、测录井和地震资料为基础资料,研究了晚古生代鄂尔多斯盆地的沉积层序充填特征与物质分布规律,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1)从全球板块构造格局出发,着眼于大华北区域背景,以古亚洲域、特提斯构造域、滨太平洋构造域三大构造动力体系复合控制影响鄂尔多斯盆地不同构造演化阶段的形成、发育为指导思想。分析了晚古生代鄂尔多斯盆地主要受控于古亚洲域和古特提斯构造域的地球动力学背景;(2)通过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的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将野外剖面和钻井进行了系统的地层划分与对比。运用地层过程-响应沉积动力学原理和以基准面旋回为参照面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及方法,进行了层序界面类型和划分标志研究。识别出了6种不同成因类型的层序界面,以及3种基本类型和7种亚类型的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充填样式。将上古生界识别并划分为3个超长期旋回、20个长期旋回、47个中期旋回及若干短期旋回层序,最终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3)以沉积地球化学指标为主,结合海相地层分布、古生物、沉积构造、岩石学、成岩作用等各方面证据为参照,分别建立了盆地东西向与南北向的地化基干剖面,对盆内不同地区不同层位的地化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在此基础之上,主要针对早二叠世山西期沉积环境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认为晚古生代鄂尔多斯盆地海陆转换的关键时期是山西末期(山1期);(4)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优选不同时期所对应的岩石地层单元的厚度图,近似刻画了整个古生代鄂尔多斯盆地不同演化阶段的古构造特征,以便进一步深化盆内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过程的认识。研究结果表明,真正的中央古隆起形成于晚寒武世,并在奥陶系马家沟期反映最为明显。而中央古隆起对晚古生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本溪期-山西期),并伴随盆地东西拉张背景向南北挤压应力的转化,于中二叠世下石盒子期彻底消亡。根据上述认识,将整个古生代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划分为6大阶段,并重点讨论了晚古生代中央古隆起周缘的沉积格局;(5)在晚古生代鄂尔多斯盆地海陆转换关键时期厘定的基础上,结合晚古生代中央古隆起调整、消亡过程的分析,通过以华北盆地为背景的构造-古地理格局图的编制。进一步将晚古生代鄂尔多斯盆地划分为三大沉积演化阶段,即①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本溪期-太原期)的受限陆表海充填发育阶段;②早二叠世晚期(山西期)的残余陆表海-近海湖盆充填发育阶段;③中晚二叠世(下石盒子期-石千峰期)的内陆坳陷湖盆充填发育阶段。在此基础之上,讨论了各阶段所对应的沉积演化特征和古地理格局;(6)通过野外剖面、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研究了盆地上古生界典型沉积相的形成发育机理与沉积特征。一方面,对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本溪期-太原期)发育的陆表海-障壁海岸-浅水三角洲在时空上共生而形成的陆源碎屑与碳酸盐混合沉积进行了重点探讨。通过其形成发育机理的深入剖析,将该类沉积区分为混积岩和混积层系2大类型,并进一步识别出浅水三角洲型、障壁海岸型与陆表海浅海型3种主要类型的混合沉积环境。在此基础之上,结合混合沉积环境的时空分布规律分析,建立了该时期的混合沉积模式;另一方面,对整个晚古生代典型演化阶段发育的浅水三角洲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其形成发育机理的深入剖析,将该类沉积区分为陆表海缓坡型浅水曲流河三角洲(太原期)、河控-潮控缓坡型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山2期)、近海湖盆缓坡型浅水曲流河三角洲(山1期)与湖泊缓坡型浅水辫状河三角洲(盒8期)4种主要类型,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发育特征进行了规律性和差异性研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不同类型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7)通过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海陆转换关键时期的厘定,以及中央古隆起调整、消亡过程的分析,在盆地沉积演化阶段划分的基础之上,讨论了晚古生代鄂尔多斯盆地沉积物分布规律及沉积层序充填演化过程。以超长期基准面旋回为单元,结合油气勘探的重点层位,编制了超长期基准面升降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层序岩相古地理图和砂体等厚图,揭示了不同时期的沉积物分布规律、古地理演化特征与砂体展布规律。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各超长期基准面旋回沉积层序充填示意模式的建立,较为深入的讨论了盆地的沉积层序充填演化过程中的规律性和差异性。
李明瑞[4](2011)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主要含气砂体沉积特征及储层控制因素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主要含气砂岩为研究对象,充分应用沉积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知识,从全盆地角度出发,并考虑大华北沉积地质背景,露头、钻井、测井资料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研究相结合,运用现代测试技术,系统的研究了物源方向和母岩性质、沉积体系特征、沉积微相、沉积模式及岩相古地理特征、储集砂岩成因类型及展布规律、储集层的主控因素。得到如下的成果及认识:(1)结合盆地周缘古陆特征,综合运用古流方向、砂岩碎屑组分及岩屑分布特征、重矿物特征、砂岩阴极发光特征、稀土元素和构造格局等多方面资料对研究区物源进行分析。在盆地北部及南部发育多物源源区,其中北部物源的正北、东北、西北方向三大物源占主导地位,母岩为太古界花岗片麻岩,元古界变质石英岩、变质砂岩及变质火山岩。纵向上,从山西组到下石盒子组盒8段,物源性质变化不大。(2)根据区域沉积格局和沉积作用特点,通过对盆地周缘野外露头剖面的系统观测及研究区内已有取心井段的岩心观察,结合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山西组,下石盒子组盒8段中识别出陆相沉积、海陆过渡沉积及海相沉积3个沉积体系组和冲积扇、河流、湖泊三角洲、湖泊、三角洲及碎屑海岸6个沉积体系。(3)采用岩性特征、地层分布特征、沉积构造特征、古生物化石特征、地球化学硼元素法、锶钡法、三元素含量关系法系统深入研究了山西组沉积环境的特征及演化。分析表明了山西组山23、山22沉积期海侵的存在,但明显受海水影响范围有限。(4)从华北板块晚古生代沉积演化入手,弄清华北板块晚古生代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沉积格局的基础上,揭示了山西期(山23、山22、山21、山1)、下石盒子期(盒8下、盒8上)各时期的岩相古地理特征和演化规律。建立了包括研究区在内的反映华北板块大格局的山2、山1、盒8不同时期的沉积相模式。(5)对储集砂岩的成因类型和砂体形态进行了深入研究。山西组主要储集砂体为中扇辫状水道、心滩,边滩、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等成因类型的砂体。盒8段沉积期储集砂体成因类型为冲积扇的辫状水道、辫状河砂砾质心滩、砂质心滩,曲流河边滩沉积。平面上,砂体展布形态主要有透镜状、条带状、朵叶状三种;在垂向上,不同成因类型的砂体表现为不同的结构形态,单砂体在剖面上主要表现出上平下凸型和下平上凸型两种类型。(6)通过储层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孔隙结构特征、储集砂体物性特征等研究表明研究区储集层非均质性强,物性相对好的砂体位于辫状河心滩、曲流河的边滩、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等粗岩相中。同时在岩心刻度测井的条件下利用测井信息回归山23亚段砂岩类型判别方程,利用该方程对未取心井段的岩石类型进行了判识。(7)系统总结了储集砂体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物源控制砂体岩性、相带控制砂体形态、构造背景及古地貌控制砂体分布,水动力条件控制砂体结构及分布。
郭小军[5](2010)在《鄂尔多斯盆地石炭—二叠纪聚煤规律与煤层气勘探有利区优选》文中指出论文综合利用钻井岩心、测井、录井及野外露头等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晚石炭世本溪期—早二叠世山西期山2亚期的沉积体系及其时空演化规律,分析了主力煤层即本溪组8号煤层和山西组5号煤层的聚煤环境和聚煤规律,并通过对煤层气聚集地质条件的分析和研究,指出了煤层气勘探有利区。从野外露头观察、岩心描述、单井相分析和连井剖面对比入手,结合地层厚度、砂岩厚度、砂地比和灰岩厚度等单因素图件,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晚石炭世本溪期、早二叠世太原期和早二叠世山西期山2亚期的沉积相,认为从晚石炭世本溪期到早二叠世山西期,鄂尔多斯盆地经历了由陆表海向内陆湖盆演化的过程。晚石炭世本溪期和早二叠世太原期,鄂尔多斯盆地主体部位主要为障壁海岸和浅海陆棚沉积体系,主要识别出潮坪、泻湖、障壁岛、泥质陆棚、碳酸盐台地等沉积亚相,在盆地的北部可以识别出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等沉积亚相。早二叠世山西期山2亚期主要为冲积扇相、河流相、三角洲相和湖泊相。在大量统计数据基础上,分析了主力煤层厚度、埋深、顶、底板岩性特点。并结合煤层对比剖面及成煤期的沉积相,探讨了聚煤环境和聚煤规律。认为鄂尔多斯盆地石炭—二叠系8号煤层和5号煤层的成煤环境主要有泥炭沼泽和泥炭坪,并继续划分和研究了河漫泥炭沼泽、三角洲平原泥炭沼泽,泻湖泥炭坪、堡后泥炭坪、潮坪泥炭坪、浅水三角洲泥炭坪、台地泥炭坪和泥质陆棚泥炭坪等8种成煤环境。探讨了煤层成煤、聚煤及富煤区域分布的特点,总结了主力煤层平面展布形态及其组合形态特点,并对控制聚煤的主要地质因素做了阐述。优选出煤层气勘探的有利区带两个:东南缘大宁—吉县有利区和西北缘乌海—桌子山有利区。乌海—桌子山地区具有煤层厚度大、埋深适中、煤层气保存条件好、煤化程度适中、煤层瓦斯含量高等有利特点,但勘探面积小、煤中灰分、硫分含量高是其煤层气勘探的不利因素。大宁—韩城地区具有煤层厚度较大、平面展布较稳定、埋深适中的特点,主力煤层煤岩具较高镜质组含量、中—低灰分和中—高煤阶的特征,其煤层吸附含气量较高,是煤层气勘探的理想目标区。
郭庆银[6](2010)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演化与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文中提出鄂尔多斯盆地西缘褶冲带是我国北方东部构造和西部构造的转化带,研究其构造演化对了解我国北方构造体系转化,总结该区铀成矿规律,客观评价其铀成矿潜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地球动力学和水成铀矿理论为指导,采用构造解析、同位素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的方法与技术,在全面分析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盆地西缘构造演化及其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盆地西缘物源区碎屑锆石U-Pb测年和Lu-Hf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3.5Ga时物源区就发生了壳幔分离形成了古陆核,后经2.62.7Ga和0.81.1Ga两次大规模的地壳增生以及吕梁、海西等多期岩浆活动的改造,地壳的成熟度较高,中酸性火山岩、碱性花岗岩等富铀岩石发育,向盆地内提供了充足的铀源。中-新生代,周边板块离散-汇聚作用以及构造应力场的转化控制了盆地西缘7阶段演化模式。燕山期南北向构造带与喜山期六盘山弧形构造带的斜交叠加造成了盆地西缘南、北两段的显着差异。晚三叠世(扇)三角洲砂体和中侏罗世低可容纳空间下的辫状河砂体空间展布稳定,岩石中富含有机质和黄铁矿,有利于砂岩型铀矿的形成,但强烈的构造变形降低了砂体的产铀潜力;早白垩世挤压背景下的辫状河砂体具有一定的规模,构造变形较弱,有利于地下水的渗入成矿。盆地西缘发育3种类型的铀矿化: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化品位高、规模大,主要产于直罗组下段(J2zh1)和马东山组(K1m)中,后生蚀变分带明显。铀矿化受构造、砂体、地下水渗入作用及后生蚀变控制,铀的沉淀、富集与氧化带前锋碱性-还原综合地球化学障有关;潜水氧化带型铀矿化品位低、规模小,受局部还原环境的控制;沉积成岩叠加后期改造型铀矿化品位低、厚度变化大,铀矿化主要受岩性岩相控制,后期淋滤改造使铀矿化进一步富集。构造是盆地西缘最主要的控矿因素,不但控制了蚀源区铀源岩的形成和出露,而且控制了盆地内找矿目标层的发育和变形。砂体、构造斜坡带和排泄构造的发育特征以及构造抬升作用控制了地下水的渗入与成矿作用。根据矿化特征和控矿因素分别建立了CYB、GJW和BTJ 3个不同类型的铀矿床(化)的成矿模式,并据其进行了铀矿资源评价与预测,圈定了4片成矿远景区。
魏明霞[7](2009)在《汝箕沟地区中生代构造环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带由于所处的重要构造环境以及良好的油气和煤炭资源前景,长期以来就引起能源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区内的汝箕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太西煤的产地,盛产世界上少有的低灰低硫优质无烟煤。本论文在充分收集前人资料和课题研究的基础上,以构造地质学、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为理论依据,结合现有的基础地质资料与最新测试成果和相关论文,配合地球化学分析的方法,从贺兰山汝箕沟地区中生代的地层特征,岩石特性,沉积分析及构造变形等方面的研究入手,通过典型的地质现象分析,探讨了贺兰山汝箕沟地区中生代构造环境属性。(1)通过汝箕沟地区中生代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的地层特征,沉积分析和鄂尔多斯盆地内部进行对比、晚三叠世延长组及早侏罗世沉积物源和古水流向分析,推断出汝箕沟地区在中生代早中期是鄂尔多斯盆地的一部分,物源区主要是来自于北部的正谊关断裂;(2)通过对汝箕沟玄武岩地质地球化学指标,稀土和微量元素测试资料进行的多种判别分析,确定该玄武岩为板内拉斑玄武岩,形成于板内张性构造环境,其形成时代为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反映了该时期汝箕沟地区处于拉张的区域构造环境;(3)通过小松山断层面之下地层分布规律,顺层断层特征及裂变径迹测试资料,结合其变形特点,认为中生代汝箕沟地区西麓处于一个由东向西平缓抬高的斜坡环境,小松山断层是一重力滑覆断层,它代表了近东西向的拉张,目前汝箕沟地区西麓东高西低的剖面特征是该区后期构造反转的结果;(4)综合分析论证得出,汝箕沟地区在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处于近东西向拉张应力背景下的区域构造环境,具有拉张断陷性质。
沈玉林[8](2009)在《鄂尔多斯中东部晚古生代古地理及高效储层控制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层序界面识别,将鄂尔多斯中东部地区上古生界划分为5个二级层序(层序组)、18个三级层序和50个体系域,建立了陆表海背景下的缓坡盆地边缘Ⅰ型和缓坡Ⅱ型、陆表海衰亡背景下的曲流河-浅水三角洲、辫状河-缓坡型浅水辫状河三角洲以及曲流河-湖泊三角洲等5个二级层序充填模式。在层序格架内阐述了主要沉积相、古地理格局及演化特征。在研究区上古生界识别出了8沉积相、18沉积亚相和23沉积微相类型;晚石炭世主要为碳酸盐潮坪-障壁砂坝-泻湖-浅水三角洲沉积,海水主要来自E及NE方向;早二叠世早期形成以开阔陆表海沉积为主、曲流河-浅水三角洲-障壁砂坝-泻湖-碳酸盐潮坪共存的格局,海水改由SE方向侵入;早二叠世晚期以曲流河-浅水三角洲-近海湖泊沉积为主;中二叠世形成以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面貌;至晚二叠世晚期演化为曲流河-三角洲-湖泊共存的格局,结束了研究区晚古生代沉积充填发育史。由此,将研究区晚古生代沉积演化分为受限陆表海、开阔陆表海、陆表海衰亡、近海湖盆和内陆湖盆等5个充填阶段。以活动论为指导,结合海西运动的幕式活动,探讨了古地理演化的动力机制;物源来自伊盟隆起,受板块碰撞作用影响,物源区差异性抬升明显,具东西分区的特征。研究区晚古生代古地理格局及演化、晚石炭世末海侵方向转变(相对于现今地理位置),主要是板块碰撞形式的转变所引发的区域古构造体制的改变、物源区的差异性隆升、古地貌特征的演变、基底断裂间歇性的拉张复活以及区域海平面变化综合作用的结果。基于研究区晚古生代沉积演化阶段及其与北部造山带的关系、物源特征、古气候等研究,建立了5种构造-沉积充填模式。双山地区太原组高效储层的发育主要受控于构造格局及古地理,并与物源区母岩性质、海平面变化、成岩作用及板块碰撞引发的基底断裂间歇性活动等因素有关;伊金霍洛旗地区盒8段高效储层的发育主要受控于母岩性质及古地理格局,同时受成岩作用和基底断裂后期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吕大炜[9](2009)在《华北晚古生代海侵事件沉积及古地理特征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采用沉积学、古生物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等多学科的方法,结合测井、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种手段,研究了华北地区晚古生代陆表海盆地沉积相及层序地层学特征,分析出华北晚古生代海平面变化规律,研究了海侵事件沉积类型和特点,发现华北地区有3次重要的海侵事件,并绘出海侵事件沉积期的古地理图。论文主要成果如下:对华北晚古生代陆表海盆地沉积进行了分析,发现研究区存在着六大沉积体系:碳酸盐台地沉积体系、障壁—泻湖沉积体系、潮坪沉积体系、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冲积扇沉积体系、河流湖泊复合沉积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层序地层学的方法,将研究区晚古生代沉积地层划分两个构造层序(Ⅰ和Ⅱ)和7个三级层序,建立了南北向和东西向层序地层格架,重点研究了陆表海充填层序的三级层序分布;在层序地层学基础上,对晚古生代海平面变化进行研究,将其划分成两个长周期,即构造—海平面变化周期:构造层序Ⅰ的短期大规模海侵及长时间的海退阶段、构造层序Ⅱ的海退阶段。绘制出不同级别的海平面变化曲线,总结出影响海平面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构造沉降和冰川溶解,基于此,分析不同级别的海平面变化旋回与不同级别层序的对应关系;分析出渐侵型海侵与突发型海侵两种不同类型海侵的三点区别:第一,二者发生背景不同;第二,海侵沉积序列有所差别;第三,泥炭化、煤化原理不同。总结得出存在四种海侵事件沉积组合:海相灰岩—煤层—暴露沉积组合、海相灰岩—深水泥岩—煤层—暴露沉积组合、深水泥岩—煤层—暴露沉积组合及深水泥岩(海相灰岩)—铝质泥岩或根土岩组合。分析海侵事件沉积序列的地化特征,发现了海相层与煤层在环境上的巨大差异;总结出华北地区晚古生代风暴沉积的特征和类型,建立了陆表海波状盆地风暴沉积模型;研究了晚古生代突发性海侵的规律,指出存在三次较大的海侵事件沉积组合:层序1(晚石炭世)海侵体系域的吴家峪灰岩与11号煤层组合;层序2(早二叠世紫松期)海侵体系域的庙沟—毛儿沟灰岩与8号煤层组合和高水位体系域的斜道灰岩与7号煤层组合;其中,层序2海侵体系域为全区规模最大的海侵事件沉积组合;完善了海侵事件成煤模式,进行海侵事件沉积的广泛对比,总结出海侵事件成煤的四个特点:第一,煤层发育在海侵体系域;第二,煤层具高的硫含量和低的硫同位素比;第三,煤层的煤岩组分富集程度不同;第四,煤层中高荧光强度和低反射强度在煤层剖面中是不均匀分布的。按照海侵持续的时间和规模以及聚煤作用的强弱分析出海侵事件成煤的四种组合,即:①厚层海相灰岩与薄层煤层组合;②薄层海相灰岩与薄层煤层组合;③中厚层灰岩与薄层煤层的组合;④厚层灰岩与较厚层煤的组合。分析了研究区典型海侵事件成煤组合特征,综合海侵事件成煤思想和风暴异地煤成煤规律,构建了海侵事件成煤模式图;重点分析了层序1、层序2海侵事件沉积古地理,发现层序1突发型海侵沉积期海水由东北向西南侵入,煤层分布与海相层分布呈现一致性。事件沉积组合主要集中在华北中北部地区,可进行区域对比。层序2海侵体系域庙沟-毛儿沟灰岩与8号煤层沉积组合是重要的海侵事件组合,分布于华北大部地区,可进行全区对比,其聚煤中心位于华北中部的山西等地,灰岩与煤层呈负相关关系,层序2高水位体系域中的斜道灰岩与7号煤层沉积也具有局部的事件沉积组合,聚煤中心位于华北中部和南部的两淮地区,分析其原因是由于南华北构造运动引起两淮地区海侵表现为渐侵型,北方地区表现为突发型,该事件组合在中部或北部地区具有局部对比意义。
邓昆[10](2008)在《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与天然气聚集关系》文中提出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的形成与演化在整个盆地的地质构造演化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与天然气聚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控制着古生界油气地质条件,而中央古隆起及其周缘是天然气聚集的有利地区。研究中央古隆起的形成与演化可为古生界天然气藏的勘探提供理论依据和翔实资料。本文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不同沉积期中央古隆起的形成演化,中央古隆起主要构造界面演化、古隆起形成演化的地质约束条件、古隆起形成机制及中央古隆起构造演化对古生界油气地质条件的控制等。运用盆地分析、地层学、石油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结合华北板块、秦祁海槽、贺兰坳拉谷的形成演化与中央古隆起相互关系的认识,有步骤、分层次地开展《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与天然气聚集关系》研究。研究表明:鄂尔多斯及邻区中新元古代整体处于地壳伸展的构造背景,鄂尔多斯盆地内部不存在一个统一的中新元古界盖层,而是由多个相互分隔的盆地与块体组成。新元古纪末的晋宁运动在鄂尔多斯西缘和南缘及其北秦岭的构造表现形式有较大差异。寒武纪开始,鄂尔多斯才逐渐形成统一的地台盖层,中新元古代不存在中央古隆起,相对独立的中央古隆起始于晚寒武世。中央古隆起在马家沟组沉积期反映最为明显,主要表现为马家沟组在镇探2-镇探1-宁探1-灵1中央古隆起顶部缺失,表明了中央古隆起在马家沟期隆升,并遭受长期剥蚀。马家沟期,鄂尔多斯地区中央古隆起、伊盟隆起和三门峡隆起三个古隆起的共存,控制着华北海、祁连海和秦岭海的分布。石炭纪本溪期至二叠纪山西期仍有明显的显示,但古隆起的形态与位置均发生了较大变化与奥陶纪马家沟期的中央古隆起有较大差别。在晚二叠世以来不存在中央古隆起,故晚二叠世以来也不存在一个与前陆盆地系统有关的前缘隆起。就中央古隆起而言,奥陶系项面构造格局在不同构造层转换时期其特征不同,从山西期到延安期经历了从斜坡-低缓隆起-坳陷的构造转换,早白垩世末东隆西坳的格局基本定型。以奥陶系顶面所刻画的中央古隆起显示:中央古隆起仅在晚寒武世-石盒子期末有所显示。通过对宁夏香山群地质特征、北祁连寒武纪-奥陶纪构造背景、北秦岭与鄂尔多斯南缘加里东期花岗岩、秦祁结合带及商丹缝合带等进行探讨,从而为揭示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的构造背景提供佐证。中央古隆起是在伸展构造背景下形成,在挤压构造背景下继续发育。加里东运动早期,西部祁连海槽扩张产生由西向东的挤压应力和加里东运动晚期秦岭海槽自南向北的挤压应力的共同作用形成“L”型古隆起。中央古隆起的形成演化对油气地质条件的控制作用体现在对沉积格局、残余生烃坳陷、储集条件、盖层圈闭条件及油气运聚等几个方面。
二、贺兰山北段葫鲁斯太煤矿区山西组中、下部沉积相与沉积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贺兰山北段葫鲁斯太煤矿区山西组中、下部沉积相与沉积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中卫及周缘地区晚古生代主要海泛期沉积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主要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质构造背景 |
2.2 贺兰拗拉槽 |
2.3 中央古隆起 |
3 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
3.1 岩石类型 |
3.1.1 砂岩、砾岩 |
3.1.2 泥岩、页岩、粉砂岩 |
3.1.3 灰岩 |
3.1.4 石膏 |
3.1.5 白云岩 |
3.1.6 煤层、煤线 |
3.1.7 菱铁质(矿)结核 |
3.2 古生物化石 |
3.3 地层的划分 |
3.3.1 泥盆系地层 |
3.3.2 石炭系地层 |
3.3.3 二叠系地层 |
3.4 地层的对比 |
4 晚古生代沉积体系 |
4.1 碳酸盐岩台地沉积体系 |
4.1.1 开阔台地亚相 |
4.1.2 局限台地亚相 |
4.2 浅海沉积体系 |
4.2.1 浅海相 |
4.3 障壁海岸沉积体系 |
4.3.1 障壁岛亚相 |
4.3.2 泻湖亚相 |
4.3.3 潮坪亚相 |
4.3.4 河口湾亚相 |
4.4 三角洲沉积体系 |
4.4.1 三角洲平原亚相 |
4.4.2 三角洲前缘亚相 |
4.5 河流沉积体系、湖泊沉积体系 |
5 古地理演化特征 |
5.1 古地理演化 |
5.1.1 加里东运动对研究区的影响 |
5.1.2 研究区与华北板块沉积演化的区别 |
5.1.3 泥盆纪沉积构造格架 |
5.1.4 石炭纪沉积范围及岸线变迁 |
5.1.5 二叠纪沉积构造格架 |
5.2 石炭系沉积相演化 |
5.2.1 石炭系纵向剖面沉积相演化对比图 |
5.2.2 石炭系横向剖面沉积相演化对比图 |
6 主要海泛期沉积体系 |
6.1 研究区晚古生代海平面变化 |
6.2 主要海泛期沉积体系 |
6.2.1 前黑山组沉积中期沉积体系 |
6.2.2 臭牛沟组沉积晚期沉积体系 |
6.2.3 靖远组沉积时期沉积体系 |
6.2.4 羊虎沟组沉积时期沉积体系 |
6.2.5 太原组沉积早期沉积体系 |
6.2.6 太原组沉积晚期沉积体系 |
7 结束语 |
7.1 取得的成果与认识 |
7.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图例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物源及层序岩相古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物源分析研究现状 |
1.2.2 层序岩相古地理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
1.5 论文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演化 |
2.1.1 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
2.1.2 盆地构造演化 |
2.2 地层划分与对比 |
2.2.1 盆地北部小区年代地层划分 |
2.2.2 盆地北部小区生物地层划分 |
2.2.3 盆地北部小区岩石地层划分 |
第3章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综合物源分析 |
3.1 物源分析方法 |
3.2 造山带分析 |
3.2.1 反剖面分析 |
3.2.2 母岩分析 |
3.3 沉积学方法 |
3.3.1 砂岩碎屑组分特征及其物源意义 |
3.3.2 重矿物特征及其物源意义 |
3.3.3 岩屑特征及其物源意义 |
3.3.4 砾石组分特征及其物源意义 |
3.3.5 粒度特征及其物源意义 |
3.3.6 古流向及其物源意义 |
3.3.7 阴极发光及其物源意义 |
3.3.8 沉积物分散体系及其物源意义 |
3.3.9 剖面结构与层序结构特征及其物源意义 |
3.3.10 古生物特征及其物源意义 |
3.4 地球化学方法 |
3.4.1 常量元素特征及其物源意义 |
3.4.2 微量元素特征及其物源意义 |
3.4.3 稀土元素特征及其物源意义 |
3.5 地球物理方法 |
3.6 综合物源分析 |
第4章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层序地层格架 |
4.1 层序界面标志 |
4.2 层序划分方案 |
4.3 层序地层格架 |
第5章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沉积体系 |
5.1 沉积相标志 |
5.1.1 沉积学标志 |
5.1.2 古生物学标志 |
5.1.3 地球化学标志 |
5.1.4 地球物理标志 |
5.2 沉积体系划分 |
5.2.1 大陆沉积体系组 |
5.2.2 海陆过渡体系组 |
5.2.3 海相体系组 |
第6章 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层序岩相古地理演化 |
6.1 编图思路及编图单元 |
6.1.1 编图思路和方法 |
6.1.2 编图单元的选择 |
6.2 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
6.3 晚古生代盆地沉积演化模式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3)晚古生代鄂尔多斯盆地沉积—层序充填特征与物质分布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层序地层学的研究现状 |
1.2.2 浅水三角洲的研究现状 |
1.2.3 混合沉积的研究现状 |
1.2.4 研究区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 主要完成的工作量 |
1.5 论文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 |
2.1.1 构造格局及地球动力学背景 |
2.1.2 盆地构造特征与演化 |
2.2 区域地层划分 |
2.2.1 岩石地层划分 |
2.2.2 生物地层划分 |
2.2.3 年代地层划分 |
第3章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
3.1 层序界面特征及识别标志 |
3.1.1 层序界面特征及识别标志 |
3.1.2 洪泛面特征及识别标志 |
3.2 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
3.3 基准面旋回充填样式与特征 |
3.3.1 基准面旋回充填样式 |
3.3.2 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充填特征 |
3.4 层序地层格架 |
第4章 沉积物分布规律及充填演化过程 |
4.1 沉积演化阶段划分 |
4.1.1 中央古隆起形成与演化 |
4.1.2 海陆转换关键时期的厘定 |
4.1.3 沉积演化阶段划分 |
4.2 典型沉积相发育特征 |
4.2.1 混合沉积 |
4.2.2 浅水三角洲 |
4.3 盆地沉积层序充填演化过程 |
4.3.1 沉积层序充填过程中的古地理 |
4.3.2 层序充填演化过程中的砂体展布规律 |
4.3.3 沉积层序充填演化过程及模式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4)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主要含气砂体沉积特征及储层控制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区范围及层位 |
1.3 研究任务 |
1.4 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
2.2 盆地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第三章 物源分析 |
3.1 盆地周缘古陆特征 |
3.2 碎屑组分及岩屑分布特征 |
3.3 重矿物特征 |
3.4 阴极发光 |
3.5 稀土元素特征 |
3.6 古水流特征 |
3.7 碎屑锆石微区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 U-Pb 年龄测定 |
3.8 碎屑组分与构造属性 |
第四章 沉积体系类型、特征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
4.1 沉积体系的识别标志 |
4.2 沉积体系的划分 |
4.3 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
4.4 沉积模式 |
第五章 山西组海相沉积环境特征及演化 |
5.1 海相沉积环境特征 |
5.2 海相沉积环境演化分析 |
第六章 储集砂岩类型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
6.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6.2 储集砂岩孔隙类型 |
6.3 储层物性特征 |
6.4 储集砂体成因类型及展布特征 |
6.5 储层控制因素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说明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5)鄂尔多斯盆地石炭—二叠纪聚煤规律与煤层气勘探有利区优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现状及选题依据 |
1.1.1 国外煤层气研究现状 |
1.1.2 国内煤层气研究现状 |
1.1.3 鄂尔多斯盆地石炭—二叠系沉积相研究现状 |
1.1.4 鄂尔多斯盆地石炭—二叠系煤及煤层气研究现状 |
1.1.5 选题依据 |
1.2 研究内容 |
1.2.1 鄂尔多斯盆地石炭—二叠系主力煤层沉积特征研究 |
1.2.2 鄂尔多斯盆石炭—二叠系主力煤层聚煤规律研究 |
1.2.3 鄂尔多斯盆地石炭—二叠系煤层气主要地质条件分析及勘探有利目标区预测 |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方法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
2.1.1 中、晚元古代坳拉谷阶段 |
2.1.2 早古生代广阔陆表海阶段 |
2.1.3 晚古生代―中三叠系华北克拉通坳陷盆地沉积阶段 |
2.1.4 晚三叠世―白垩纪鄂尔多斯内陆坳陷盆地阶段 |
2.1.5 新生代周缘断陷阶段 |
2.2 区域构造单元划分及特征 |
2.2.1 伊盟隆起 |
2.2.2 渭北隆起 |
2.2.3 晋西挠褶带 |
2.2.4 陕北斜坡 |
2.2.5 天环坳陷 |
2.2.6 西缘冲断构造带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2.3.1 上石炭统本溪(羊虎沟)组 |
2.3.2 下二叠统太原组 |
2.3.3 下二叠统山西组 |
第3章 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 |
3.1 岩石类型 |
3.2 沉积相类型及特点 |
3.2.1 陆相沉积环境 |
3.2.2 海陆过渡相相沉积环境 |
3.2.3 海相沉积环境 |
3.3 单剖面沉积相分析及沉积演化 |
3.3.1 典型单剖面相分析 |
3.3.2 相剖面对比及沉积演化 |
3.4 沉积相带平面展布特征及演化 |
3.4.1 沉积相带平面展布特征 |
3.4.2 物源分析 |
3.4.3 沉积相演化 |
第4章 煤层和煤的聚集规律 |
4.1 煤层的时空分布特点 |
4.2 煤的岩石学特征 |
4.2.1 宏观煤岩特征 |
4.2.2 显微煤岩特征 |
4.2.3 显微煤岩类型 |
4.3 煤阶及工业分析 |
4.4 聚煤环境与成煤模式 |
4.4.1 泥炭沼泽 |
4.4.2 泥炭坪 |
4.5 聚煤规律 |
4.5.1 煤层平面发育特征 |
4.5.2 煤层对比剖面分析 |
4.5.3 煤层的聚集规律 |
4.5.4 控制聚煤的主要因素 |
第5章 煤层气勘探有利区优选 |
5.1 煤层气基本地质条件 |
5.1.1 主力煤层厚度变化规律 |
5.1.2 煤层埋深对煤层勘探的影响 |
5.1.3 煤层顶底板及其封闭性能评价 |
5.1.4 构造作用控气特点 |
5.1.5 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
5.1.6 煤岩煤质特征及煤化程度 |
5.1.7 煤储层特征及含气性 |
5.2 煤层气资源评价 |
5.2.1 煤层气资源量计算方法 |
5.2.2 煤层气资源量计算的参数标定 |
5.2.3 煤层气资源量计算结果 |
5.3 煤层气勘探有利区带评选 |
5.3.1 选区评价原则 |
5.3.2 选区评价结果 |
5.4 煤层气勘探有利区简述 |
5.4.1 大宁—韩城有利区 |
5.4.2 乌海—桌子山有利区 |
第6章 主要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演化与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区范围和自然地理条件 |
1.1.1 范围 |
1.1.2 自然地理条件 |
1.2 研究区工作程度 |
1.2.1 基础地质 |
1.2.2 矿产勘查 |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3.1 选题依据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1 遵循的原则 |
1.5.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6 研究情况和实物工作量 |
1.6.1 研究情况 |
1.6.2 完成的工作量 |
1.7 创新性成果与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地层 |
2.2.1 盆地基底 |
2.2.2 盆地盖层 |
2.3 区域构造特征 |
2.3.1 地球物理场特征与构造格局 |
2.3.2 构造分区 |
2.3.3 盆地西缘褶冲带(西缘北段) |
2.3.4 贺兰山复向斜 |
2.3.5 银川断陷 |
2.3.6 六盘山弧形构造带 |
2.4 岩浆岩 |
2.4.1 吕梁期花岗岩(γ_2~1) |
2.4.2 东川期花岗岩(γ_2~2) |
2.4.3 加里东晚期岩浆岩(∑_3~3) |
2.4.4 海西期凝灰岩 |
2.4.5 印支期碱性岩(?) |
2.4.6 燕山期基性岩(∑_3~(2-3)) |
第3章 物源区地壳演化特征 |
3.1 碎屑锆石矿物学研究 |
3.1.1 锆石的物理特征 |
3.1.2 锆石的内部结构特征 |
3.1.3 锆石成分特征 |
3.1.4 锆石的成因分类 |
3.2 分析测试和数据处理 |
3.2.1 单颗粒锆石U-Pb 测年和数据处理方法 |
3.2.2 Lu-Hf 同位素测定和数据处理方法 |
3.3 测试结果 |
3.3.1 U-Pb 同位素测年结果 |
3.3.2 Lu-Hf 同位素测试结果 |
3.4 碎屑锆石 U-Pb 年龄和 Hf 同位素结果在物源区地壳演化 研究中的应用 |
3.4.1 碎屑锆石U-Pb 年龄可信度评价 |
3.4.2 碎屑锆石U-Pb 测年结果推断物源区地壳演化特征 |
3.4.3 物源区地壳演化特征的Hf 同位素制约 |
第4章 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特征 |
4.1 中-新生代大地构造背景 |
4.2 关键问题探讨 |
4.2.1 直罗组下段薄煤层的成因 |
4.2.2 黑疙瘩山-猪头岭砂砾岩的形成时代 |
4.2.3 汝箕沟玄武岩的形成时代 |
4.3 中-新生代构造演化阶段划分 |
4.4 各构造演化阶段沉积充填特征 |
4.5 各阶段构造活动特征 |
4.5.1 早-中三叠世 |
4.5.2 晚三叠世 |
4.5.3 早-中侏罗世 |
4.5.4 晚侏罗世 |
4.5.5 早白垩世 |
4.5.6 晚白垩世-古新世 |
4.5.7 渐新世以来 |
4.6 构造形成机制探讨 |
4.6.1 前人的主要认识 |
4.6.2 构造叠加模式 |
第5章 中生代沉积特征 |
5.1 古气候特征 |
5.2 古流向和物源方向 |
5.2.1 古流向分析 |
5.2.2 物源方向 |
5.3 沉积相与沉积体系 |
5.3.1 主要相标志 |
5.3.2 沉积相类型与特征 |
5.3.3 沉积体系及其演化 |
5.3.3.1 三叠纪 |
5.3.3.2 侏罗纪 |
5.3.3.3 早白垩世 |
5.4 主要找矿目标层砂体类型与特征 |
第6章 中-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 |
6.1 构造类型 |
6.1.1 断裂构造 |
6.1.2 褶皱构造 |
6.1.3 节理构造 |
6.2 构造样式 |
6.2.1 断裂的构造样式 |
6.2.2 褶皱的构造样式 |
6.2.3 节理的构造样式 |
6.3 构造变形强度 |
6.4 构造变形对找矿目标层的改造 |
6.4.1 印支运动的改造 |
6.4.2 燕山运动的改造 |
6.4.3 四川运动的改造 |
6.4.4 华北运动的改造 |
6.4.5 喜山运动的改造 |
6.4.6 新构造运动的改造 |
第7章 铀成矿地质特征 |
7.1 铀矿化特征 |
7.1.1 矿体的形态和空间展布 |
7.1.2 规模和埋深 |
7.1.3 品位和厚度 |
7.1.4 含矿主岩特征 |
7.1.5 矿石类型 |
7.2 铀成矿地球化学研究 |
7.2.1 氧化带蚀变分带 |
7.2.2 铀及伴生元素特征 |
7.2.3 常量元素特征 |
7.2.4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7.3 铀的存在形式 |
7.4 铀的成矿年龄 |
7.5 铀成矿机理探讨 |
7.6 铀矿化类型 |
第8章 铀成矿规律和预测评价 |
8.1 构造演化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 |
8.1.1 构造演化控制了铀源条件 |
8.1.1.1 铀源条件分析 |
8.1.1.2 物源区构造演化与富铀岩石的形成 |
8.1.1.3 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对铀源控制 |
8.1.2 构造演化控制了目标层砂体的发育 |
8.1.3 构造演化控制了地下水的渗入和后生蚀变 |
8.1.4 构造控制了找矿目的层的后生改造 |
8.2 铀成矿系统 |
8.3 成矿模式 |
8.3.1 CYB 模式(褶断带内铀成矿模式) |
8.3.2 GJW 模式(典型层间氧化带成矿模式) |
8.3.3 BTJ 铀矿化模式(沉积成岩叠加后期改造模式) |
8.4 潜力评价与预测 |
8.4.1 潜力评价 |
8.4.2 远景区预测 |
第9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7)汝箕沟地区中生代构造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
二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一) 研究历史和现状 |
(二) 存在问题 |
三 研究内容 |
四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 主要研究方法 |
(二) 技术路线 |
五 论文工作计划 |
六 拟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 |
第一章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及汝箕沟地区地质概况 |
1.1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 |
1.1.1 大地构造位置 |
1.1.2 区域地层特征 |
1.1.3 盆地西缘沉积特征 |
1.1.4 盆地西缘构造 |
1.2 汝箕沟地区 |
1.2.1 区域地质背景 |
1.2.2 地层概况 |
1.2.3 贺兰山构造带分段及特征 |
1.2.4 汝箕沟地区边界断裂 |
第二章 汝箕沟地区中生代地层层序及与鄂尔多斯盆地对比 |
2.1 汝箕沟地区三叠系地层划分 |
2.2 汝箕沟地区侏罗系地层划分 |
2.3 汝箕沟地区与鄂尔多斯盆地地层对比 |
2.3.1 汝箕沟地区 |
2.3.2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地层层序 |
2.3.3 贺兰山汝箕沟地区地层与鄂尔多斯盆地的对比 |
第三章 汝箕沟中生代沉积及所提取的构造环境信息 |
3.1 沉积相和沉积体系 |
3.1.1 三叠纪沉积体系 |
3.1.2 侏罗纪沉积体系 |
3.2 沉积环境 |
3.3 沉积建造 |
3.4 物源和古水流分析 |
3.5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沉积环境 |
3.6 沉积-构造环境信息 |
第四章 汝箕沟玄武岩及其提供的构造环境信息 |
4.1 贺兰山地区岩浆分布 |
4.2 汝箕沟玄武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4.2.1 岩石学特征 |
4.2.2 岩石化学特征 |
4.2.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3 汝箕沟玄武岩的年龄测试分析 |
4.3.1 汝箕沟玄武岩裂变径迹测试 |
4.3.2 汝箕沟玄武岩与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 |
4.3.3 玄武岩的形成时代确定 |
4.4 汝箕沟玄武岩的大地构造环境指示 |
第五章 小松山断裂构造特征及构造环境信息的提取 |
5.1 逆冲推覆构造与滑覆构造 |
5.2 小松山断裂的性质分析 |
5.3 小松山滑覆构造的确定 |
5.4 汝箕沟地区西麓以小松山为代表的中生代构造反转 |
5.5 小松山断裂提供的构造环境信息 |
5.6 总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鄂尔多斯中东部晚古生代古地理及高效储层控制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地层划分与对比研究现状 |
1.2.2 上古生界天然气勘探历程及成藏研究现状 |
1.2.3 沉积相及古地理研究现状 |
1.2.4 上古生界层序地层研究现状 |
1.2.5 晚古生代物源分析的研究现状 |
1.2.6 成岩作用及高效储层控制因素的研究现状 |
1.2.7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方法 |
1.4 完成实物工作量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岩石地层及岩性组合特征 |
2.2 区域构造格局及其演化 |
2.2.1 构造格局 |
2.2.2 盆地基底的结构和构造特征 |
2.2.3 构造演化 |
3 层序地层格架与对比 |
3.1 鄂尔多斯中东部地区上古生界主要沉积相类型 |
3.2 层序界面类型及特征 |
3.2.1 层序界面的识别 |
3.2.2 层序界面类型 |
3.2.3 水泛面 |
3.3 层序地层特征 |
3.3.1 层序地层特点 |
3.3.2 充填层序类型及特征 |
3.4 晚古生代海平面变化及层序充填模式 |
3.4.1 晚古生代海平面变化 |
3.4.2 层序充填模式 |
3.5 层序地层格架内的地层对比 |
3.5.1 关键界面的约束 |
3.5.2 近距离自旋回沉积对比 |
3.5.3 古生物组合带的限定 |
3.5.4 区域地层单元划分 |
3.6 小结 |
4 晚古生代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
4.1 SQⅠ古地理特征 |
4.1.1 SQⅠ区域沉积背景 |
4.1.2 SQⅠ古地理 |
4.2 SQⅡ古地理特征 |
4.2.1 SQⅡ区域沉积背景 |
4.2.2 SQⅡ古地理 |
4.3 SQⅢ古地理特征 |
4.3.1 SQⅢ区域沉积背景 |
4.3.2 SQⅢ古地理 |
4.4 SQⅣ古地理特征 |
4.4.1 SQⅣ区域沉积背景 |
4.4.2 SQⅣ古地理 |
4.5 SQⅤ古地理特征 |
4.5.1 SQⅤ区域沉积背景 |
4.5.2 SQⅤ(即SQ18)古地理 |
4.6 晚古生代古地理演化 |
4.7 小结 |
5 晚古生代古地理演化控制因素 |
5.1 晚古生代研究区与内蒙古造山带的耦合关系 |
5.1.1 华北晚古生代沉积盆地与其北侧造山作用的关系 |
5.1.2 内蒙古造山带板块作用控制晚古生代古地理演化阶段 |
5.1.3 晚古生代沉积过程与造山作用间的响应 |
5.2 物源研究 |
5.2.1 物源区构造属性特征 |
5.2.2 古流向及砂体展布特征 |
5.2.3 主要轻矿物标型特征 |
5.2.4 重矿物组合特征 |
5.2.5 晚古生代物源探讨 |
5.3 古气候 |
5.4 晚古生代构造-沉积充填模式 |
5.4.1 晚石炭世(SQⅠ)构造-沉积充填模式 |
5.4.2 早二叠世早期(SQⅡ)构造-沉积充填模式 |
5.4.3 早二叠世晚期(SQⅢ)构造-沉积充填模式 |
5.4.4 中二叠世-晚二叠世早期(SQⅣ)构造-沉积充填模式 |
5.4.5 晚二叠世晚期(SQⅤ)构造-沉积模式 |
5.5 小结 |
6 含气单元解剖 |
6.1 双山含气区太原组高效储层的发育受控于构造格局及古地理 |
6.1.1 太原组砂质高效储层的分布及成岩作用特征 |
6.1.2 高效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分析 |
6.2 伊金霍洛旗含气区盒8 段高效储层的发育主要受控于物源特征和古地理格局 |
6.2.1 乌审召-伊金霍洛旗含气区盒8 段高效储层的分布及成岩作用特征 |
6.2.2 高效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分析 |
6.3 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华北晚古生代海侵事件沉积及古地理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及研究方向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 工作计划及完成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 |
2.1 华北板块构造演化 |
2.2 晚古生代地层单位划分 |
3 沉积体系及沉积相研究 |
3.1 沉积体系及沉积相划分 |
3.2 沉积体系与沉积相特征 |
3.3 华北晚古生代陆表海沉积特征 |
4 层序地层研究 |
4.1 层序地层界面识别 |
4.2 典型露头层序划分 |
4.3 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
5 华北晚古生代海平面变化 |
5.1 华北晚古生代海平面升降 |
5.2 海平面变化与层序地层构成单元响应 |
5.3 海平面升降机制及影响因素 |
5.4 微量元素特征及同位素标志 |
6 海侵事件沉积及海侵事件成煤 |
6.1 海侵类型 |
6.2 海侵事件沉积类型 |
6.3 华北晚古生代突发性海侵规律 |
6.4 海侵事件成煤理论及成煤模式 |
7 海侵事件古地理研究 |
7.1 岩相古地理编图方法及指导思想 |
7.2 基于层序地层的海侵事件古地理研究 |
7.3 海侵事件古地理演化 |
8 结论 |
8.1 主要成果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存在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成果 |
(10)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与天然气聚集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意义及依据 |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三、研究思路、内容及技术路线 |
四、主要工作量 |
五、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区域构造背景 |
第一节 中新生代区域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 |
一、构造单元的划分原则 |
二、中新生代区域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
第二节 主要地质构造单元的基本地质组成及其演化 |
一、鄂尔多斯地块的基本地质组成及其演化特点 |
二、鄂尔多斯西缘断褶带与贺兰构造带的基本地质组成及其演化 |
三、走廊冲断构造系的基本地质组成及其演化 |
四、华北板块南缘对冲构造系的基本地质组成及其演化特点 |
五、北祁连-北秦岭逆冲推覆构造系的基本地质组成及其演化 |
六、秦岭微板块(地块) |
七、扬子地块北缘 |
第二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一些问题 |
第一节 中新元古界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
一、蓟县系(Pt_2)的划分与对比 |
二、震旦系罗圈组(正目观组Pt_3~2) |
第二节 寒武系地层划分与对比的一些问题 |
第三节 奥陶系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
一、奥陶系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
二、唐王陵组时代归属探讨 |
第四节 上古生界地层划分与对比的一些问题 |
一、山西组稀土元素异常问题 |
二、二叠系火山事件地层 |
第五节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层序及其划分 |
一、构造层序与构造旋回概述 |
二、盆地原型 |
三、构造层序划分 |
四、主要地层界线在钻井上的测井响应 |
第三章 沉积期中央古隆起的形成演化 |
第一节 中新元古代的基本构造格局及其特征 |
一、鄂尔多斯及邻区几点地质事实所揭示的中新元古代构造背景 |
二、鄂尔多斯地球物理资料反映的中新元古界构造格局 |
三、中元古界蓟县系沉积环境分析 |
四、中新元古界区域构造特点 |
五、中新元古代的构造形成与演化 |
第二节 早古生代沉积期中央古隆起的形成演化 |
一、寒武纪中央古隆起的基本构造格架与原盆地环境格局 |
二、奥陶纪中央古隆起的基本构造格架与原盆地环境格局 |
三、志留纪的原盆地环境格局 |
小结 |
第三节 晚石炭世—中二叠世沉积期中央古隆起的形成演化 |
一、晚古生代基本构造背景 |
二、晚石炭世本溪期中央古隆起的基本构造格架 |
三、早二叠世太原期、山西期中央古隆起的基本构造格架 |
四、中二叠世石盒子期中央古隆起的基本构造格架与区域构造背景 |
五、鄂尔多斯南缘早中二叠世物源分析 |
第四节 晚二叠世—中生代不同沉积期的古构造格局 |
一、晚二叠世石千峰组沉积期的古构造格局 |
二、早中三叠世的古构造格局 |
三、中晚三叠世延长期的古构造格局 |
四、早中侏罗世富县—延安组沉积期的古构造格局 |
五、中晚侏罗世直罗—安定组沉积期的古构造格局 |
六、下白垩统沉积期的古构造格局 |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中央古隆起主要构造界面演化与形成机制 |
第一节 下古生界奥陶系顶面的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
一、早二叠世太原期末 |
二、早二叠世山西期末 |
三、中二叠世石盒子期末 |
四、中三叠世纸坊期末 |
五、三叠纪末 |
六、中侏罗世延安期末 |
七、侏罗纪末 |
八、早白垩世末 |
九、现今奥陶系顶面 |
第二节 三叠系顶面的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
一、中侏罗世延安期末 |
二、侏罗纪末 |
三、早白垩世末 |
四、现今三叠系顶面 |
第三节 中央古隆起(奥陶系顶面)在钻井横剖面上的反映 |
第四节 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的区域地质约束 |
一、香山群构造背景 |
二、北祁连东段寒武纪—奥陶纪构造背景 |
三、北祁连—北秦岭加里东期花岗岩的指示意义 |
四、有关秦祁结合部的几个地质约束条件 |
五、商丹缝合带对中央古隆起构造演化的区域背景揭示 |
第五节 中央古隆起构造演化的形成机制 |
一、基本动力学背景 |
二、中央古隆起形成机制探讨 |
第五章 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及其对前中生界油气地质条件的控制 |
第一节 中央古隆起及周缘烃源岩特征及评价 |
一、烃源岩评价标准 |
二、中新元古界烃源岩特征及评价 |
三、下古生界烃源岩特征及评价 |
四、上古生界烃源岩特征及评价 |
五、烃源岩分布 |
第二节 中央古隆起及周缘储集层特征 |
一、张夏组鲕粒灰岩储集体 |
二、马四白云岩储集体 |
三、风化壳岩溶储集体 |
四、生物礁储集体 |
五、深水重力流沉积岩储集体 |
六、蒸发盐岩下伏白云岩储集体 |
七、太原组砂岩储集体 |
八、山西组砂岩储集体 |
九、盒8砂岩储集体 |
十、下古生界测井资料的储层处理与解释 |
第三节 中央古隆起及周缘储盖组合及圈闭特征 |
一、储盖组合类型及特征 |
二、气藏圈闭类型及条件 |
三、成藏地质作用过程分析 |
第四节 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对古生界油气地质条件的控制 |
一、中央古隆起对沉积格局的控制 |
二、中央古隆起与残余生烃坳陷的关系 |
三、中央古隆起对储集条件的控制 |
四、中央古隆起对盖层、圈闭条件的控制 |
五、中央古隆起对油气运聚的影响 |
六、中央古隆起及周缘有利区块及勘探方向 |
主要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图版 |
四、贺兰山北段葫鲁斯太煤矿区山西组中、下部沉积相与沉积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卫及周缘地区晚古生代主要海泛期沉积体系[D]. 刘智.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3)
- [2]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物源及层序岩相古地理研究[D]. 王国茹.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3)
- [3]晚古生代鄂尔多斯盆地沉积—层序充填特征与物质分布规律[D]. 李洁.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3)
- [4]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主要含气砂体沉积特征及储层控制因素研究[D]. 李明瑞.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3)
- [5]鄂尔多斯盆地石炭—二叠纪聚煤规律与煤层气勘探有利区优选[D]. 郭小军. 中国石油大学, 2010(01)
- [6]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演化与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D]. 郭庆银.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8)
- [7]汝箕沟地区中生代构造环境分析[D]. 魏明霞. 长安大学, 2009(12)
- [8]鄂尔多斯中东部晚古生代古地理及高效储层控制因素研究[D]. 沈玉林. 中国矿业大学, 2009(03)
- [9]华北晚古生代海侵事件沉积及古地理特征研究[D]. 吕大炜. 山东科技大学, 2009(11)
- [10]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与天然气聚集关系[D]. 邓昆. 西北大学,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