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学语言学的两种界定(论文文献综述)
吴亚军[1](2021)在《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文中指出自哲学发生语言转向之后,对语词概念的反身性认识及语义探究成为语言哲学的首要任务。模态是语言哲学的核心,逻辑学的新进展,与语言学也密切相关。本文以汉语典型模态词的语义本体为探讨对象,通过哲学问题分析廓清并归纳各类模态词的内容实质及本体特征。分类描写基础上,基于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特征进行量化和质性描写。层次维度上,同一语义范畴内模态词的语义比较进一步揭示了模态词的语义本体属性。模态词是传达模态的主要语言手段,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对汉语模态逻辑、语用调节及对外汉语教学都有积极意义。当前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尚不系统。模态词的多义性和语义动态演化特性使得该类词特别重要,却又特别让人困惑。综述表明,当前研究主要集中探讨个别或某一语义域内模态词的句法-语义表现,多采用数理逻辑方法刻画其模态语义特征,鲜有研究将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上升到语用层面以实现模态逻辑和模态自然语言的互动互补。汉语模态系统的次级范畴以松散的方式勾连共现,各语义范畴的语义属性并不一致。同时,模态还面临信念与辩护之间的融贯、理由与认识判断之间的蕴涵、道义连贯、罗斯困惑以及预设失灵等诸多哲学难题,无法通过认识论角度分析达成一致认识。后维特根斯坦哲学和新描写主义思潮强调语言的语义描写,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是阐明模态逻辑语义进而澄明上述哲学难题的可能出路。鉴于此,本文综合采用真值条件语义理论、可能世界语义理论和规范语用学理论,基于自然语言语料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特征、语义要素、逻辑语义结构和模态源等成分展开研究。在文献综述基础上,聚焦汉语模态词的分类描写、分层描写和特征描写以实现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刻画。本文重点探讨三个问题:(1)根据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性质,汉语模态系统包括哪些模态语义范畴?每一模态语义范畴内所包括的典型模态词又有哪些?(2)基于自然语例分析,每一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分布和语义特征是什么?(3)面对单义观和多义观的争论,我们应该如何解读汉语模态词的意义?分类描写发现,完整汉语模态系统包括五个模态语义范畴,分别为真势模态、认识模态、道义模态、动力模态和评价模态。除公认的认识模态和道义模态外,本文论证并确立了汉语中真势、动力和评价模态的语义范畴地位。这三种模态和认识、道义模态共同构成了严密的语义自然类。真势、认识和评价模态是对命题真值的调节,处于补语层面。道义模态兼具说话者导向和情景导向,其语义辖域处于屈折层。动力模态受主语意识节制,其语义辖域则处于词汇层。分层描写采用比较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发现模态反映说话者对命题为真或命题成真的主观态度或看法,其确定性程度不是“是”或者“不是”,而是体现为介于两者之间的连续统(0~1)。依据模态词的词频和三元划分框架,本文认定的典型汉语模态词包括“必然”“偶然”“可能1”“一定”“应该”“可能2”“必须”“应当”“可以”“要”“能”“会”“敢”“果然”“竟然”“幸亏”“偏偏”和“配”等共计18个。基于现代汉语平衡语料库,本文采用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法和语义结构分析法,分别从语义分布、语义内容及语义结构特征等维度对典型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特征展开定性和定量研究。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真势模态语义域内,真势模态词是对基本命题真值的调节,处于补语层面。“必然”的语义指向说话者,属命题外成分,充当句子副词。其语义结构包括行为主体的判定前提条件(A),行为主体对命题为真的确定性判断(B),和命题引发的后续结果(C)等三个语义成分。其中,语义成分B是“必然”语义结构中最为核心的成分。最常见的“必然”语义结构是“A+B”(58.82%),表明依据在前而确定性判定在后的语义结构最常见。“可能”的语义中预设了说话者在说话当时并不知道命题的真值,基本命题的真值为真或为假,“可能1”的语义内涵体现为两者的强合取,即(?)。“偶然”的语义中编码有时间变元。现在和过去语境中,“偶然”的语义体现为在现实世界中发生和逻辑上可能不发生的合取;将来语境中,“偶然”的语义本体则为可能发生或可能不发生与意外的合取。第二,认识模态传达说话者对命题为真的观点或态度。认识模态词的语义结构中包括证据成分或认识成分,是说话者借以形成主观认识的条件。“一定”侧重证据义,其语义中的证据成分是基于推理产生的间接证据,认识成分则是对证据的主观评估则具有私有性质。“应该”也侧重证据义,多出现在完成体语境中不作用于命题真值。现在和将来语境中,“应该”暗含说话者期待,过去时语境中则隐含对命题的否定。“可能2”侧重认识成分而非证据成分,表达说话者对命题真值的推测和估计,其语义确定性非常低,隐含说话者对命题真值的否定。“可能2”的语义指向将来,不能出现在现在时和过去时语境中。第三,道义模态是说话者依据道义规则使得命题成真的观点或态度,具有施动属性。道义规则是道义模态词的核心语义成分,有客观和主观之分,产生的规范强制力介于义务性和授权性。“必须”的客观道义源多于内在主观道义源,语义色彩偏客观。“必须”多出现于未然态语境中(96%),72%的用例表达规范义或准规范义,传达说话者的企望义,具有显着规范功能,引申为祈使用法。“应当”以规范义和准规范义用法为主(75.13%),表建议或忠告语气。当说话者为施动对象时,“应当”反映说话者对命题为真的承诺。“可以”的语义结构中涉及说话者和受话者,87.10%的语例表达说话者的授权性规范其强制力趋于零;而12.90%的用例表达法律或机构对机构或个体的授权,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第四,动力模态关乎主语-参与者对事件成真的能力或意愿,是说话者对主语-参与者自身特性使得事件为真的可能性判断。“要”的动力模态用法包括表意愿的“想、希望”和表意志的“欲求”,传达主语对自身施加正向的力。“能”的核心语义是具备使某事成真的条件,有表能力和表意愿两种用法。表能力义时又可划分为生理能力或心智能力,具有低稳定性和非持久性。此外,“能”不能出现在完成体语境中,不与着、了、过连用。“会”表能力用法最为突出(98.11%),其核心语义是懂得怎么做或有能力做某事。“会”的物性用法(1.89%)指“能力义”是由事物的客观条件所决定的。“会”的共存限制分析发现,该词不具备时间指向性。“敢”主要出现在否定语境中(81.37%),其语义具有非断言性,受话者或相关行为主体在意识层面经验到风险或危险,相关行为或事件没有被执行或实现的可能性。第五,评价模态是行为主体基于预设对已知命题的主观评估。“果然”的核心语义是主体对所述命题的主观料定,表示事情的发展与预料、期待相一致,传达意料之中的语气。“果然”的关系类别有五种:解说关系(71.05%);因果关系(17.54%);承接关系(8.77%);条件关系(1.75%)和转折关系(0.88%)。“果然”的语义特征包括[+预设]、[+结果]和[+料定]。“竟然”的核心语义是反预期,表达前提小句和结果小句间的语义不兼容(66.32%)或同一事件中事态之间存在反差(33.68%),其语义特征包括[-常理]、[+结果]。“幸亏”的语义结构包括基础小句、前提小句和结果小句。其中,82.05%的语例中基础小句表原因,17.95%的基础小句表条件。其中,基础小句表原因或条件,前提小句不利,结果小句却正面的占比最大(84.62%)。但也存在前提小句有利或无法判定,结果小句不利的情况。“偏偏”的前后相邻命题间语义关系分析发现其核心语义表偏离(77.05%),此外还可表增益(占21.86%)和范围义(占1.09%)。表偏离义时,57.39%的“偏偏”语例中后续命题偏离“希望”,表遗憾语气;42.61%的语例偏离“预期”,表吃惊、惊讶语气。“配”后接“V+N”结构,依据评价标准的客观性和明晰性,表达模糊义、准规则义或推测义。词语搭配分析表明,“配”的语义色彩为中性偏积极。本文兼顾系统性和完整性,从类别、分层和特征三个维度展开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实践和方法论意义。实践上,深化了汉语模态词的语义理解,为对外汉语教学、言语交际和汉语模态逻辑提供有益启示。理论上,通过探索模态词的语用/语义界面互动,文本论证了多维度描写对词义中弱规范性的外显作用,夯实了新描写主义的理论根基。方法论上,多层次的词义精细描写是解决语言哲学问题的有效路径。然而,模态词的语义演化和复杂语境意味着研究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有待学者们通力合作,推动汉语模态逻辑更加系统与全面。
刘炜,薛军锋[2](2020)在《医患沟通中医学术语的社会人文功能审视》文中研究表明在探讨医学术语语用功能基础上,审视医学术语在医患沟通中的社会人文功能,积极发掘医学术语本身承载的人文意义,充分利用医学术语应有的人文价值,促进积极有效的医患沟通。在医患沟通中,医学术语承担医学知识的教育普及功能,是医生社会身份的标记;合理、适度使用医学术语也是医患沟通中一种交际方式,是医学社会化转变的标记。在医患沟通中,医学术语具备积极的社会功能和人文情怀,合理有效地加以运用不仅能够提高医患沟通的效率和效果,更能彰显医学的人文情怀和精神,改进和平衡医患关系。
耿灿[3](2020)在《文化生态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研究》文中提出中国蒙古文书法作为民族艺术样态,体现着蒙古民族对于文字的特殊美学实践。在对汉字书法充分借鉴、吸收、融合的历史脉络中,更彰显着蒙、汉民族在艺术交融中生发的特有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国蒙古文书法不仅反映了蒙古民族在文化生态中历时线条上的形态凝结,更生动体现着本民族在共时空间中书法本体构成、美学追求上的理念价值与地域思考。目前,对于中国蒙古文书法研究,主要集中于历史追溯、书家品评、课程教育等方面,研究呈现碎片化及局限性特征。因此,从文化生态的视角展开,不仅具有前人未曾涉及的整体性和学理性,更是承上启下地提升、丰富蒙古文书法的历史与现代内涵。本文将中国蒙古文书法置于文化生态视域中。首先,关注于影响中国蒙古文书法原初生成的生态要素。文中通过对自然生态域境(自然环境、地理环境等)、人文生态域境(民族交融、文化交融等)的具体分析,确认其区别于其他文化类别的地方性特征认识。继而,以生成为基础,以时间脉络为线索,呈现其从元朝、明清、民国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发展演变历史。其次,关注于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本体存在。通过分析文字造型特征,结合书写工具、书写内容、书体构成等,探寻其书法性存在,探讨其独特美学品格。书法作为文字书写的艺术,更是文化之名片,深层次的追问是,从文化生态立场深度解读中国蒙古文书法为何如此生成、发展,为何会有如此美学品格呈现,以发掘其社会文化底蕴。最后,关注于现代性视域下的中国蒙古文书法。结合一手田野调查及人物访谈资料,从学院、民间、城市符号资源集中展示蒙古文书法现状,面对文化生态要素的变化,梳理现实困境与问题,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困境与挑战之间寻求新的发展之路。基于文化生态视域,本文分别从以下六部分对中国蒙古文书法进行观照:一、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原初生成。本章侧重点在于中国蒙古文书法与文化生态外层要素的关联性考察,由独特的自然生存环境产生与之相适的游牧方式,同时孕育着蒙古族之民系性格及审美方式。而国家的建立、文字的出现、汉字书法的成熟,合力作用下完成蒙古文书法最初的本土化确认。但原生之初,文化生态中物态、制度、行为、精神等诸多要素已孕育其中,在日后历史进程中,影响其从萌芽走向成熟、从简单走向丰富。二、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历史演变。本章从时间线条出发,梳理蒙古文书法不同历史分期的演变特征,并将其总结为原生态时期,即蒙古汗国与元朝时的萌芽与探索;继生态时期,即明、清与民国的规范与发展;新生态时期,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后的开拓与繁荣。三、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本体构成。本章侧重点在于中国蒙古文书法与文化生态中间层要素(语言、文字、图形等)的关联。在现代书法创作中,蒙古文书法对于文字的使用具有选择性;在文房四宝的使用上,既有汉族元素的融入,又有本民族元素的改良;在书体、笔法、章法的表现上,一方面继承汉字书法传统技法,另一方面则是结合蒙古文文字造型特点,体现出相对独立的艺术精神探求。四、中国蒙古文书法的美学内涵。在中国蒙古文书法历史成长中,诸文化要素相互影响作用,而对于一种艺术形式而言,中国蒙古文书法是文字、审美、工具、情感等诸多要素的自身凝结与生成。具体而言,将其归纳为自然、多元、复古、宏阔及尚圆的美学特质。五、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文化追问。本章在于对以上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历史形成、本体构成、美学表现上的深层追问。诸种凝结,归根到底在于创造、发展他的“人”,也是文化生态中内层、核心层,即“人心”之凝结。具体表现为蒙古文书法、汉字书法在文化涵化上的美美与共、各美其美及求同存异。同时,在蒙古族自身的艺术生态脉络中,蒙古文书法一方面丰富了极具个性的地域草原文化,另一方面又从此生态的其他艺术类型中汲取成长之养分。六、现代性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就文化生态而言,文化既赋予现实以意义,又需现实之承载。现实亦是一种动态存在,前文作为中国蒙古文书法在时间上的变量,本章则是其空间之凝固,在特定时间节点的静止与思考。基于丰富田野考察,集中展现蒙古文书法在中国的典型资源分布,通过分析其生存现状,提出历史与现代结合,以地域性体现原创性,以民族性体现创新性的发展之途。
胡业爽[4](2020)在《中国当代乡土小说地域文化的俄译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作家们所创作的以乡村中国为叙述对象,以展现地域文化为主要审美特色、文学和文化传播价值的一系列文学作品。近年来,不少当代乡土小说作品通过翻译走进了异域读者的视界,为他们了解当代乡村中国的社会发展、文化变迁打开了一扇窗。然而,乡土小说的翻译之路并非是一帆风顺的,这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地域文化的翻译困境。无论是方言的转换困难,还是地域文化的异质性都使得乡土小说面临着被翻译解构的危机。因此,可以说,地域文化翻译是乡土小说外译实践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而无论是就乡土小说的审美、文学、文化价值来看,还是就地域文化翻译的特点和难度来说,乡土小说外译中的地域文化翻译问题都是一个值得专门研究的课题。尽管近年来这一问题也引发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现有研究中仍存在研究对象较为片面、研究角度比较单一等问题。加之,当前的研究多集中于分析乡土小说翻译的欧美经验,这些经验虽然值得借鉴,但并非唯一参考。作为与中国有着深厚文学、文化交流基础的俄罗斯,近年来在中国当代乡土小说的译介上表现也很突出。所以,探究中国当代乡土小说中地域文化的俄译是对当前欧美经验的有益补充,长远来看也可为中国当代文学在俄译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有鉴于此,有必要对中国当代乡土小说中地域文化的俄译问题进行多角度、系统性的认识。本文首先系统分析了当前中国当代乡土小说中地域文化翻译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要整合地域文化翻译研究,使其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随后从文学地理学角度入手围绕地域文化翻译的概念、地域文化翻译的价值、地域文化翻译困难的原因和地域文化翻译的目标这四个问题对地域文化翻译进行了宏观认识;继而对地域文化翻译对象——地域文化素的界定、分类和性质进行了系统描写。在对地域文化翻译机制进行探讨之前,从叙事学角度探究了地域文化翻译与乡土小说译本叙事重构的互动关系,指出了地域文化素传译对乡土小说译本叙事重构的重要价值。最后,在乡土小说中地域文化翻译的机制问题上,本文着重探究了地域文化素的认知、文化素传译的优先级问题、翻译策略与方法这三个方面。研究表明,中国当代乡土小说中的地域文化翻译有其特殊的规律。文化的地域性贯穿、参与并影响着地域文化翻译的全过程。在地域维度下,地域文化翻译的对象要综合考虑标准语和方言两种载体。文化的地域性特点决定着地域文化的翻译价值、翻译难度,并影响翻译机制的运作,表现在认知上的地域变化、译者的地域文化身份对翻译优先级的影响、适用于标准语和方言文化素的通俗化翻译策略等;而在叙事维度下发现,地域文化素传译的必要性并非仅仅在于其语言和文化价值上,还在于推动译语叙事重构的核心作用上。如果不能恰当地传译地域文化素,乡土小说的译语叙事重构就会出现偏差,包括故事的改变、叙事效果的降低,甚至是主题的偏离、浅化乃至消解。最后,作为与中国有着深厚文学、文化交流基础的俄罗斯,译者们在进行地域文化翻译时表现出了以下三个总体特点:倾向通俗化翻译策略,力求传达出原作的土味;注重补偿翻译策略,重视培养读者潜在的文化接受能力;尊重文化差异,鲜少对地域文化素进行删节和替代。综上所述,系统、全面地考察中国当代乡土小说中地域文化的俄译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不仅能够推动文化翻译理论认知域的拓展,提升其解释力,而且在实践层面可以为中国乡土小说的外译实践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李晓宁[5](2019)在《现代汉语农业动词语义泛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在我国有重要地位,农业生产活动对汉语词汇产生了重要影响,词义泛化是词汇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词汇语义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中,对与农业相关的语义泛化研究还显得不够完善和深入。基于这一现状,本文对《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农业动词语义的泛化现象展开研究。首先我们对农业动词和发生语义泛化的农业动词进行了界定和筛选;其次,对筛选出的泛化词语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对这些发生语义泛化的农业动词的意义特征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农业动词的泛化程度及认知机制等内容,并总结了泛化现象发生的原因。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绪论部分。这一部分包括本文的研究对象、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本文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二、对农业动词及其语义泛化进行界定。从农业词语、农业动词、发生语义泛化的农业动词进行了逐级界定,排除了大量处于“临界”状态的词语。三、对发生语义泛化的农业动词的词汇学特征进行归纳分析。在这一部分,我们首先归纳了农业动词的语音学特征和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将农业动词和发生语义泛化的农业动词进行对比分析,考察它们在不同音节类型和结构类型中的泛化情况。接着分析归纳了它们的语义类型。四、对农业动词语义泛化的表现、泛化程度和认知机制进行分析。首先通过分析农业动词的语义分布以及语义泛化过程,探索了它们泛化时的特殊语义表现;在此基础上,借助语料库对农业动词泛化的程度进行了分析;然后,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分析归纳了农业动词泛化的认知机制。五、对农业动词语义泛化的原因进行归纳。首先从语言与农业生产活动等现实概念之间的关系方面进行考察,进而又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表达需求方面进行探究,继而,从农业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的角度加以分析,最后,从农业动词本身的特点入手,分析农业动词本身所具有的生动形象性对其发生语义泛化的作用。六、结语部分。结语部分主要是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概括,归纳了本研究所得出的一些主要结论。同时也指出了本研究尚存的不足以及需要改进完善之处。
胡雪婵,韩雪峰,申晴[6](2019)在《用于医疗技术传播的语言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用于医疗技术传播的语言研究同时也推动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本文在明确了用于医疗技术传播的语言研究范围基础上,分析归纳了研究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进而对用于医疗技术传播的语言研究进行了展望,即建立大规模的医疗器械汉语数据库和医学相关的口语语料库,还有对医用设备和软件的界面本地化问题展开专门研究。
王杏芝[7](2018)在《全球恐怖主义治理: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沙特阿拉伯和新加坡两国所开展的改造实践,分析论证了“恐怖主义‘去极端化’治理”的可能途径、未来趋势,以及“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治理”有效性的影响因素。不断恶化的国际恐怖主义形势凸显出全球恐怖主义治理的不足,即治理规则和理念滞后所带来的全球恐怖主义治理赤字和低效。在极端思想不断蔓延的背景下,各国政府认识到“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是“去极端化”治理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已经着手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探索“去极端化”治理方法。在此基础上,各国实施了各具特色的“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方案。这些改造有共性——改造以国家为主导、以监狱为依托、重视社会力量的参与,也有差异,即政府投入度不同、社会和市场参与度不同。为了寻找“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成效的影响因素,本文以沙特阿拉伯和新加坡的改造项目为分析案例,通过分析两国开展改造项目的背景、描述改造方案内容和手段,总结其经验教训。两国改造实践为“去极端化”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即深化监狱内改造和优化监狱外改造。与此同时,两国改造实践也指明了“去极端化”治理的发展趋势——理手段的软硬兼施和治理机制的全面综合。最后,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虽然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却可以在多国治理实践的基础上找到影响“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成效的三个因素——国家发展能力和政治能力的强弱以及公民社会的活跃程度。
王萍[8](2015)在《汉英常用辞格造词法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任何词语不仅涉及结构规律问题,而且还关涉如何生成的问题。构词和造词是词语的一体两面,对词语进行构词法和造词法的分析是我们研究词语最为基本的两个视角。但长期以来语言学界对词语的研究偏重于从构词法的框架下对已经存在的词进行内部结构规律的分析,而对词语造词法层面上的考察研究尚显不足。一直以来学界普遍认为辞格是组织、调整和修饰语言,主要用于增强言语的表达效果。实际并非如此,人们不仅将辞格用于选词组句、连句成篇,而且还将其用于创造新词。近年来辞格造词的现象越来越多,学者们相应的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但对这些研究分析后发现,这些研究的重点多集中在单一辞格造词方面,对辞格造词的整体考察较少;研究方法主要采取历时研究法、定性研究法,缺少对辞格造词运用比较的定量的方法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如何从语言比较的视角来揭示辞格和词汇生成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辞格造词的一般过程和所体现的特点,对于丰富词汇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比较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是人类区别事物异同关系的最常用的思维方法。我们选取汉英比较的视角,在对汉英辞格造词充分观察、充分描写的基础上,对比它们之间的异同并进行解释。以双方语言为参照反观各自的特质,这样不仅有助于语言之间的对比交流,而且能够更加清晰地揭示其本质特征。另外,论文以辞格学、词汇学、对比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理论指导实践,以期全方位、多角度地研究辞格造词,为其提供一个多元化的理论平台。本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为绪论。首先介绍了汉语辞格造词研究的概况、英语辞格造词研究的概况、汉英辞格比较研究的概况,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以往研究中存在的成就和不足。然后对本文的预期目标、研究方法、理论基础、语料来源进行相关的说明,并且对本文的两对重要概念“造词法与构词法”和“辞格与辞格造词”进行了梳理。第二章为“汉英比喻造词及其比较”。首先对比喻造词的两大术语进行界定,厘清了比喻和比喻造词,比喻造词和比喻义之间的关系;其次概括了汉语比喻造词基本类型,并对其整体相似与部分相似,以及与人体部位的联系进行多角度考察;再次对英语比喻造词的基本类型进行概括,并从多角度分析了其整体相似与部分相似,以及与人体部位的联系;最后比较了汉英语言在比喻造词上存在的异同,二者在认知方式和构成要素上有共同点,而在不同类型出现频率、喻体及相似点选择上存在不同点。第三章为“汉英借代造词及其比较”。首先对借代造词的两大术语进行界定,厘清了借代和借代造词,借代造词和借代义之间的关系;其次概括了汉语借代造词基本类型,并对其借代造词的方式,以及与人体有关的借代造词进行多角度考察;再次对英语借代造词的基本类型进行概括,并从多角度分析了其借代造词的方式,以及与人体有关的借代造词;最后比较了汉英语言在借代造词上存在的异同,二者在认知方式和语言类型上有共同点,而在不同类型出现频率、代体及借代方式上存在不同点。第四章为“汉英对偶造词及其比较”。首先对对偶和对偶造词的两大术语进行界定;其次概括了汉语对偶造词基本类型,并对对偶造词词素的顺序,以及词素义与词义的关系进行多角度考察;再次对英语对偶造词的基本类型进行概括,并对对偶造词词素的顺序,以及词素义与词义的关系进行多角度考察;最后比较了汉英语言在对偶造词上存在的异同,二者在内部结构和词序上有共同点,而在对偶造词数量以及对偶造词形式上存在不同点。第五章为“汉英仿拟造词及其比较”。首先对仿拟和仿拟造词的两大术语进行界定;其次概括了汉语仿拟造词基本类型,并对仿拟造词的语音特点和语义特点进行多角度考察;再次对英语仿拟造词的基本类型进行概括,并对仿拟造词的语音特点和语义特点进行多角度考察;最后比较了汉英语言在仿拟造词上存在的异同,二者在仿拟造词过程和仿拟造词类型上有共同点,而在不同类型出现频率和仿拟造词语言结构上存在不同点。第六章为“汉英摹声造词及其比较”。首先对摹声和摹声造词的两大术语进行界定;其次概括了汉语摹声造词基本类型,并对摹声造词的方法和语音象征进行多角度考察;再次对英语摹声造词的基本类型进行概括,并对摹声造词的方法和语音象征进行多角度考察;最后比较了汉英语言在摹声造词上存在的异同,二者在基本类型和音义关系上有共同点,而在不同类型造词方法和造词结果上存在不同点。第七章总结了汉英辞格造词异同的原因。相同的原因包括辞格共性相似、语用原则相似以及认知机制相似;不同的原因包括民族传统相异、语言系统相异以及文化心理相异。第八章为结语,首先盘点了本文所作的主要工作,本文描写了汉英五大辞格造词的概貌,并且比较了二者的异同,指出了背后的深层原因。其次指出了论文存在的遗憾和不足,并说明了未来的研究设想。
渠斐斐[9](2014)在《基于文献实态的辞书学术语标准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术语是学科领域知识的总结,术语学是以术语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术语标准化是术语学中术语规范实践工作的重要内容。综观以往的术语标准化工作,判断术语的规范与否往往夹杂着一些主观因素,近些年来,术语学逐渐由“规范术语学”向“描写术语学”转变,这种新趋势促使我们去创新术语标准化工作的方法。辞书学术语作为术语学的重要分支也面临着同样的情况。基于以上缘由,本论文在建立大型汉语辞书理论文献库的基础上,利用文献实态的客观方法,对《语言学名词·辞书学》(2011)中及大型汉语辞书理论文献库中提取的辞书学界广泛使用的其他术语进行了整理及标准化操作实践,同时探究了标准化辞书学术语在汉语辞书学史研究中的应用,分析了汉语辞书理论史的研究热点及不足,划分了辞书学家的学术流派。本论文共分为五章,各章节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这一章主要介绍了该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材料、相关研究概述以及研究价值等。第二章为基于文献实态的辞书学术语整理。该章主要借鉴术语语义学的相关理论,以《语言学名词·辞书学》(2011)中已经收录的辞书学术语为蓝本,将其同从文献库中提取的辞书学界广泛使用的其他术语进行共时或历时的对比、分析,整理出其中的同义、多义术语。通过上述操作,该章为辞书学术语的标准化实践奠定了基础。第三章为基于文献实态的辞书学术语标准化操作。该章以《语言学名词·辞书学》(2011)中的辞书学术语为蓝本,运用相关理论,对前文整理出的同义及多义辞书学术语进行标准化处理,并且对书中收录的辞书学术语根据文献实态的情况进行一些增加和删减,确定了辞书学科新的标准化术语总表。第四章为标准化辞书学术语的应用探索。该章将前文的标准化辞书学术语应用于汉语辞书学史研究中,借助汉语辞书学术语及收录的1100篇经典三名文献,探求了近百年来汉语辞书学理论史研究的热点和不足。同时探究了辞书学人物的研究特点和风格,并在此基础上划分了辞书流派,为我国辞书学史的构建、发展与完善尽了一己之力。第五章为结语部分。该章对全文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指出了本文研究中的某些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研究作了展望。
张必丽[10](2013)在《医患关系的“话语分析”取向及研究态势——语言学视角的反观与前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借助"话语分析"理论研究医患关系成为一种新范式,旨在通过分析医患"话语"结构和规律来构建医患关系。医患"话语"研究当归属应用层面上的"社会语言学"范畴,且经历了社会语言学的"传统的"和"批评的"两个阶段。国内医患"话语"研究是在"批评的社会语言学"框架内开展的,但需深化或拓展研究课题。
二、医学语言学的两种界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医学语言学的两种界定(论文提纲范文)
(1)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由 |
1.2 术语界定及研究对象 |
1.2.1 术语界定 |
1.2.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问题 |
1.4 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
1.4.1 语料来源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 |
1.5.1 理论意义 |
1.5.2 实践意义 |
1.6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模态和模态词 |
2.2 模态词的语义本体地位 |
2.2.1 词义本质及其内容 |
2.2.2 模态词的语义性质 |
2.2.3 模态词的释义路径争论 |
2.3 模态逻辑史视域中模态词研究 |
2.3.1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模态逻辑 |
2.3.2 中世纪时期的模态逻辑 |
2.3.3 近代时期的模态逻辑 |
2.3.4 现当代的模态逻辑 |
2.4 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
2.4.1 模态次级语义范畴 |
2.4.2 典型模态词认定 |
2.5 模态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真值条件语义理论 |
3.1.1 真值条件语义理论内容 |
3.1.2 真值条件语义理论的价值与不足 |
3.2 可能世界语义理论 |
3.2.1 可能世界概念 |
3.2.2 可能世界语义理论内容 |
3.2.3 可能世界语义理论的价值与不足 |
3.3 规范语用学理论 |
3.3.1 规范语用学理论的提出 |
3.3.2 规范语用学理论内容 |
3.3.3 规范语用学理论的优势与不足 |
3.4 理论的综合与分析对象的确定 |
3.4.1 理论综合的三个维度 |
3.4.2 汉语模态词的本体特征与语义范畴 |
3.4.3 五类模态语词的本体典型性 |
3.5 小结 |
第4章 真势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
4.1 真势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
4.1.1 真势模态简评 |
4.1.2 信念与辩护的融贯问题 |
4.1.3 真势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
4.2 典型真势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
4.2.1 “必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
4.2.2 “可能_1”的语义特征分析 |
4.2.3 “偶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
4.3 层级维度真势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
4.4 小结 |
第5章 认识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
5.1 认识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
5.1.1 认识模态、事实性和言据性 |
5.1.2 认识模态简评 |
5.1.3 理由与认识判断的蕴涵问题 |
5.1.4 认识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
5.2 典型认识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
5.2.1 “一定”的语义特征分析 |
5.2.2 “应该”的语义特征分析 |
5.2.3 “可能_2”的语义特征分析 |
5.3 层级维度认识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
5.4 小结 |
第6章 道义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
6.1 道义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
6.1.1 道义模态简评 |
6.1.2 道义连贯和罗斯困惑 |
6.1.3 道义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
6.2 典型道义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
6.2.1 “必须”的语义特征分析 |
6.2.2 “应当”的语义特征分析 |
6.2.3 “可以”的语义特征分析 |
6.3 层级维度道义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
6.4 小结 |
第7章 动力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
7.1 动力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
7.1.1 动力模态简评 |
7.1.2 动力模态词的语义不确定性 |
7.1.3 动力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
7.2 典型动力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
7.2.1 “要”的语义特征分析 |
7.2.2 “能”的语义特征分析 |
7.2.3 “会”的语义特征分析 |
7.2.4 “敢”的语义特征分析 |
7.3 层级维度动力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
7.4 小结 |
第8章 评价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及语义描写 |
8.1 评价模态词的本体特征 |
8.1.1 评价模态简评 |
8.1.2 预设失灵问题 |
8.1.3 评价模态词的本体特征归纳 |
8.2 典型评价模态词的语义研究 |
8.2.1 “果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
8.2.2 “竟然”的语义特征分析 |
8.2.3 “幸亏”的语义特征分析 |
8.2.4 “偏偏”的语义特征分析 |
8.2.5 “配”的语义特征分析 |
8.3 层级维度评价模态词的语义比较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 |
9.1 主要发现 |
9.1.1 汉语模态词的语义范畴以及典型模态词 |
9.1.2 汉语模态词语义本体的性质 |
9.1.3 汉语模态词语义本体的释解方式 |
9.2 研究贡献与启示 |
9.2.1 研究贡献 |
9.2.2 研究启示 |
9.3 问题与展望 |
9.3.1 研究不足 |
9.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2)医患沟通中医学术语的社会人文功能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1 医患沟通中医学术语的社会人文功能 |
1.1 医学术语的教育普及功能 |
1.2 医学术语的人文交际功能 |
1.3 医学术语的社会标记功能 |
1.4 医学术语的社会语用功能 |
2 结语 |
(3)文化生态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研究对象及选题缘起 |
1.1 研究对象界定 |
1.2 选题缘起整合 |
2.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现状评述 |
2.2 研究定位创新 |
2.3 研究方法探索 |
3.研究思路及价值 |
3.1 “文化生态”视域解读 |
3.2 研究视角与问题聚焦 |
3.3 研究意义与多元价值 |
第一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原初生成 |
1.1 中国蒙古文书法生成的自然生态域境 |
1.1.1 地域滋养与自然环境 |
1.1.2 自由开放的游牧空间 |
1.1.3 人与天谐的生存方式 |
1.2 中国蒙古文书法生成的人文生态域境 |
1.2.1 民族性格与书法品格构建 |
1.2.2 万物有灵的自然审美精神 |
1.2.3 民族交融与蒙汉文化交流 |
1.3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原生 |
1.3.1 蒙古国家建立与蒙古文字出现 |
1.3.2 书写工具、材料的发展与完备 |
1.3.3 本土化确认 |
1.4 中国蒙古文书法萌生的文化生态要素 |
1.4.1 物态要素作为书写基础 |
1.4.2 制度要素作为时代激发 |
1.4.3 行为要素作为形式表现 |
1.4.4 精神要素作为审美蕴藉 |
1.4.5 文化生态链产生与孕育 |
第二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历史演变 |
2.1 原生态时期:蒙古汗国与元朝时的萌芽与探索 |
2.1.1 作为历史的起点:《成吉思汗石碑》 |
2.1.2 作为交融的起始:康里巎巎与《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 |
2.1.3 消失的文字、活态的艺术:八思巴文 |
2.1.4 书写特点与风格 |
2.2 继生态时期:明、清与民国时期的规范与发展 |
2.2.1 规范化的书写与历史留存 |
2.2.2 笔法的自由与艺术的自觉 |
2.2.3 晚清蒙古文书家创作代表 |
2.3 新生态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后的开拓与繁荣 |
2.3.1 书体的丰富与创作的多元 |
2.3.2 书学及美学研究的理论深入 |
2.3.3 蒙古文书法教育的逐步开展 |
2.3.4 “楷书大师”哈旺加卜为代表的书家群体形 |
第三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本体构成 |
3.1 经典与庄重中的文字造型 |
3.1.1 蒙古族曾用文字与书体 |
3.1.2 回鹘式蒙古文造型特征 |
3.1.3 八思巴蒙古文造型特征 |
3.2 传统与现代中的书写工具、书写材料 |
3.2.1 文房四宝中的继承与转换 |
3.2.2 爿笔书法的特殊存在形态 |
3.2.3 民族特色书写材料的开拓 |
3.3 传承与变化中的法度表现 |
3.3.1 楷书、行草、篆书中的精神传达 |
3.3.2 落、行、收中的笔法凝练 |
3.3.3 章法布白、书写内容、场域环境的调适 |
第四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美学内涵 |
4.1 书法艺术的多质性探讨 |
4.1.1 形式美学上,蒙古文作为符号的艺术升华与陌生化效果 |
4.1.2 创作美学上,线条造型中凝结而成的“有意味的形式” |
4.1.3 主体论美学上,作为蒙古族生命主体、气韵的笔墨呈现 |
4.1.4 艺术社会学上,作为蒙古族文化生态的意象凝结及脉络衍射 |
4.2 “和而不同”的美学特质 |
4.2.1 自然:道法自然,宛若天成 |
4.2.2 多元:蒙汉合璧,开放融汇 |
4.2.3 复古:旧体新作,大巧若拙 |
4.2.4 宏阔:英雄尊崇,阳刚气健 |
4.2.5 尚圆:行云流水,和润婉转 |
第五章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文化追问 |
5.1 中国蒙古文书法与汉字书法的文化涵化 |
5.1.1 “美美与共”:历史脉络中主流与支流的血缘关系 |
5.1.2 “各美其美”:艺术脉络中自主与自觉的独立精神 |
5.1.3 “求同存异”:多质整合与边缘确认 |
5.1.4 “书林异彩,蒙汉同春”:中华民族情性观的融合与共建 |
5.2 基于地域性文化生态的提炼与观照 |
5.2.1 物质层面:游牧生产生活形态反映 |
5.2.2 精神层面:草原情怀中审美心理凝聚 |
5.2.3 政治层面:民族交融与文化交流影响 |
5.3 中国蒙古文书法在蒙古族艺术群族的关系网络 |
5.3.1 蒙古文书法与蒙古族文学 |
5.3.2 蒙古文书法与蒙古族音乐 |
5.3.3 蒙古文书法与蒙古族舞蹈 |
第六章 现代性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 |
6.1 内蒙古自治区的资源分布与整合 |
6.1.1 书法专业建设、书法教育为代表的学院资源 |
6.1.2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代表的民间资源 |
6.1.3 蒙古文书法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融入 |
6.2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生存现状与困境 |
6.2.1 自然、人文生态变迁中的艺术本体冲击 |
6.2.2 传承主体变化下的生存空间变化 |
6.2.3 传统文化语境消退下的传承困境与困惑 |
6.3 中国蒙古文书法的保护、转化及发展策略 |
6.3.1 理清发展文脉,保存历史记忆,尊重文化传统 |
6.3.2 新媒体扩大影响力、提高吸引力、增强传播力 |
6.3.3 以地域性体现原创性,以民族性体现创新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中国当代乡土小说地域文化的俄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绪论 |
一、本文研究的现实性 |
二、本文研究的对象、目的与任务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 |
四、本文研究的理论材料与实践材料 |
五、本文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
六、本文的新意 |
七、本文的结构与研究内容 |
第一章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中地域文化翻译研究综述 |
第一节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的界定与特点 |
第二节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外译研究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三、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地域文化翻译研究综述 |
一、宏观层面研究综述 |
二、微观层面研究综述 |
三、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地域文化翻译概观 |
第一节 地域文化翻译的概念 |
一、地域文化的多维界定 |
二、地域文化翻译的本质 |
第二节 地域文化翻译的价值 |
一、社会价值 |
二、审美价值 |
三、文化价值 |
第三节 地域文化翻译困难的原因 |
一、语言距离 |
二、文化距离 |
三、主体距离 |
第四节 地域文化翻译的目标 |
一、理想目标与现实目标 |
二、主观目标与客观目标 |
三、短期目标与长远目标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域文化翻译对象 |
第一节 地域文化素的界定 |
一、文化翻译对象的多元认知 |
二、地域文化素的概念 |
第二节 地域文化素的分类 |
一、语言维度下的分类 |
二、地域维度下的分类 |
第三节 地域文化素的性质 |
一、结构性 |
二、通俗性 |
三、地域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域文化翻译与乡土小说译本叙事重构的互动 |
第一节 地域文化在乡土小说叙事中的作用 |
一、故事构建作用 |
二、话语组织作用 |
三、主体引导作用 |
第二节 地域文化素翻译对译本叙事重构的影响 |
一、翻译研究视角下对“叙事”的界定 |
二、地域文化素翻译对译本叙事的调节作用 |
第三节 译本叙事重构对地域文化翻译的影响 |
一、回溯地域文化的根脉价值 |
二、展现地域文化的生存危机 |
三、凸显地域文化的核心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域文化俄译机制 |
第一节 地域文化素的认知 |
一、文化素认知中的地域投射与表现 |
二、框架理论视域下的地域文化素认知过程 |
第二节 地域文化素翻译的优先级 |
一、地域文化素翻译中的价值排序 |
二、地域文化素翻译优先级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地域文化翻译策略与方法 |
一、通俗化翻译策略及其方法 |
二、补偿翻译策略及其方法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5)现代汉语农业动词语义泛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第二章 农业动词及其语义泛化的界定 |
2.1 农业动词的界定 |
2.1.1 界定原则 |
2.1.2 界定方法 |
2.2 发生语义泛化的农业动词的界定 |
2.2.1 界定原则 |
2.2.2 界定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业动词及其语义泛化的词汇学特征 |
3.1 农业动词的音节特征 |
3.1.1 农业动词总体音节特征 |
3.1.2 发生语义泛化的农业动词的音节特征 |
3.2 农业动词的结构特征 |
3.2.1 农业动词总体结构特征 |
3.2.2 发生语义泛化的农业动词的结构特征 |
3.3 农业动词的语义类型 |
3.3.1 农业动词总体语义类型 |
3.3.2 发生语义泛化的农业动词的语义类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业动词语义泛化的表现、程度及机制 |
4.1 农业动词语义泛化的特殊表现 |
4.1.1 农业动词语义泛化的平行性表现 |
4.1.2 农业动词语义泛化的标记性表现 |
4.1.3 农业动词语义泛化的群聚性表现 |
4.2 农业动词语义泛化的程度阶段 |
4.3 农业动词语义泛化的认知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业动词语义泛化的原因 |
5.1 相关概念域间具有相似性 |
5.2 生活中具有相关表达需求 |
5.3 农业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 |
5.4 农业动词具有生动形象性 |
5.5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用于医疗技术传播的语言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用于医疗技术传播的语言研究范围 |
二、用于医疗技术传播的语言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1、医学教学用语和医患语言研究比较充分 |
2、用于医疗技术传播的语言数据库数量严重失衡 |
3、用于医疗技术传播的语言本地化研究发展不平衡 |
4、用于医疗技术传播的语言规范政策研究非常广泛 |
三、用于医疗技术传播的语言研究展望 |
结语 |
(7)全球恐怖主义治理: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写作思路与结构安排 |
五、可能的创新与研究局限 |
第一章 当前全球恐怖主义的发展及其治理现状 |
一、当前全球恐怖主义的发展态势 |
二、全球恐怖主义治理的现状 |
三、全球恐怖主义治理面临的挑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恐怖主义“去极端化”治理与“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 |
一、恐怖主义“去极端化”治理的探索 |
二、恐怖分子是“去极端化”化治理的重要阵地 |
三、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的实践举措 |
四、“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国家策略 |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沙特的“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实践 |
一、沙特开展的“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方案 |
二、沙特制定“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方案的影响因素 |
三、沙特改造方案的启示 |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新加坡的“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实践 |
一、新加坡的“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方案 |
二、新加坡制定“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方案的影响因素 |
三、新加坡改造方案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的启示及趋势 |
一、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对全球恐怖主义治理的启示 |
二、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对我国恐怖主义治理的启示 |
三、全球恐怖主义“去极端化”治理的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
二、研究不足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汉英常用辞格造词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有关研究回顾 |
1.1.1 汉语辞格造词研究概况 |
1.1.1.1 二十世纪之前 |
1.1.1.2 二十世纪初至六十年代 |
1.1.1.3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 |
1.1.1.4 新世纪初至今 |
1.1.2 英语辞格造词研究 |
1.1.3 汉英辞格造词比较研究 |
1.1.4 以往研究的成就和不足 |
1.2 本文说明 |
1.2.1 预期目标 |
1.2.2 论文思路 |
1.2.3 研究方法 |
1.2.3.1 比较法 |
1.2.3.2 描写与解释结合法 |
1.2.3.3 定性与定量结合法 |
1.2.4 理论基础 |
1.2.4.1 辞格学 |
1.2.4.2 词汇学 |
1.2.4.3 对比语言学 |
1.2.4.4 认知语言学 |
1.2.5 语料来源 |
1.2.6 相关术语 |
1.2.6.1 造词法与构词法 |
1.2.6.2 辞格与辞格造词 |
第二章 汉英比喻造词及其比较 |
2.1 有关术语界定 |
2.1.1 比喻与比喻造词 |
2.1.2 比喻造词与比喻义 |
2.2 汉语比喻造词 |
2.2.1 汉语比喻造词基本类型 |
2.2.1.1 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 |
2.2.1.2 只见喻体而不见本体 |
2.2.2 汉语比喻造词多角度考察 |
2.2.2.1 整体相似与局部相似 |
2.2.2.2 与人体部位的联系 |
2.3 英语比喻造词 |
2.3.1 英语比喻造词的基本类型 |
2.3.1.1 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 |
2.3.1.2 只见喻体不见本体 |
2.3.2 英语比喻造词多角度考察 |
2.3.2.1 整体相似与局部相似 |
2.3.2.2 与人体部位的联系 |
2.4 汉英比喻造词异同比较 |
2.4.1 共同点 |
2.4.1.1 认知方式相似 |
2.4.1.2 构成要素相似 |
2.4.2 不同点 |
2.4.2.1 不同类型出现频率有别 |
2.4.2.2 本喻体和相似点选择有别 |
第三章 汉英借代造词及其比较 |
3.1 有关术语界定 |
3.1.1 借代与借代造词 |
3.1.2 借代造词与借代义 |
3.2 汉语借代造词 |
3.2.1 汉语借代造词基本类型 |
3.2.1.1 整体借代造词 |
3.2.1.2 部分借代造词 |
3.2.2 汉语借代造词多角度考察 |
3.2.2.1 借代造词的方式 |
3.2.2.2 与人体有关的借代造词 |
3.3 英语借代造词 |
3.3.1 英语借代造词基本类型 |
3.3.1.1 整体借代造词 |
3.3.1.2 部分借代造词 |
3.3.2 英语借代造词多角度考察 |
3.3.2.1 英语借代造词方式 |
3.3.2.2 与人体有关的借代造词 |
3.4 汉英借代造词异同比较 |
3.4.1 相同点 |
3.4.1.1 基本类型相似 |
3.4.1.2 认知方式相似 |
3.4.2 相异点 |
3.4.2.1 类型分布相异 |
3.4.2.2 代体、借代点相异 |
第四章 汉英对偶造词及其比较 |
4.1 有关术语界定 |
4.1.1 对偶 |
4.1.2 对偶造词 |
4.2 汉语对偶造词 |
4.2.1 汉语对偶造词基本类型 |
4.2.1.1 正对造词 |
4.2.1.2 反对造词 |
4.2.2 汉语对偶造词多角度考察 |
4.2.2.1 对偶造词词素的顺序 |
4.2.2.2 对偶造词词素义与词义的关系 |
4.3 英语对偶造词 |
4.3.1 英语对偶造词基本类型 |
4.3.1.1 正对造词 |
4.3.1.2 反对造词 |
4.3.2 英语对偶造词多角度考察 |
4.3.2.1 对偶造词词素的顺序 |
4.3.2.2 对偶造词词素义与词义的关系 |
4.4 汉英对偶造词异同比较 |
4.4.1 相同点 |
4.4.1.1 内部结构大致相同 |
4.4.1.2 词序大致相同 |
4.4.2 不同点 |
4.4.2.1 对偶造词数量有别 |
4.4.2.2 对偶造词形式有别 |
第五章 汉英仿拟造词及其比较 |
5.1 有关术语界定 |
5.1.1 仿拟 |
5.1.2 仿拟造词 |
5.2 汉语仿拟造词 |
5.2.1 汉语仿拟造词的基本类型 |
5.2.1.1 不变部分+可变部分 |
5.2.1.2 可变部分+不变部分 |
5.2.1.3 不变部分+可变部分+不变部分 |
5.2.2 汉语仿拟造词的多角度考察 |
5.2.2.1 汉语仿拟造词的语义特点 |
5.2.2.2 汉语仿拟造词的语音特点 |
5.3 英语仿拟造词 |
5.3.1 英语仿拟造词的基本类型 |
5.3.1.1 不变部分+可变部分 |
5.3.1.2 可变部分+不变部分 |
5.3.2 英语仿拟造词的多角度考察 |
5.3.2.1 英语仿拟造词的语义特点 |
5.3.2.2 英语仿拟造词的语音特点 |
5.4 汉英仿拟造词异同 |
5.4.1 相同点 |
5.4.1.1 仿拟造词过程相似 |
5.4.1.2 仿拟造词类型相似 |
5.4.2 不同点 |
5.4.2.1 不同类型出现频率有别 |
5.4.2.2 仿拟造词语言结构有别 |
第六章 汉英摹声造词及其比较 |
6.1 有关术语界定 |
6.1.1 摹声 |
6.1.2 摹声造词 |
6.2 汉语摹声造词 |
6.2.1 汉语摹声造词的基本类型 |
6.2.1.1 以人声为摹拟对象 |
6.2.1.2 以动物声为摹拟对象 |
6.2..1.3 以事物声为摹拟对象 |
6.2.2 汉语摹声造词的多角度考察 |
6.2.2.1 汉语摹声造词的方法 |
6.2.2.2 汉语摹声造词的语音象征 |
6.3 英语摹声造词 |
6.3.1 英语摹声造词的基本类型 |
6.3.1.1 以人声为摹拟对象 |
6.3.1.2 以动物声为摹拟对象 |
6.3.1.3 以事物声为摹拟对象 |
6.3.2 英语摹声造词的多角度考察 |
6.3.2.1 英语摹声造词的方法 |
6.3.2.2 英语摹声造词的语音象征 |
6.4 汉英摹声造词异同 |
6.4.1 相同点 |
6.4.1.1 基本类型相似 |
6.4.1.2 语音象征相似 |
6.4.2 不同点 |
6.4.2.1 造词方法频率有别 |
6.4.2.2 摹声造词形式有别 |
第七章 汉英辞格造词异同的原因探溯 |
7.1 汉英辞格造词共同点原因探溯 |
7.1.1 辞格共性相似 |
7.1.2 语用原则相似 |
7.1.3 认知机制相似 |
7.2 汉英辞格造词不同点原因探溯 |
7.2.1 民族传统相异 |
7.2.2 语言系统相异 |
7.2.3 文化心理相异 |
第八章 结语 |
8.1 本文工作盘点 |
8.2 未来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9)基于文献实态的辞书学术语标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价值和意义 |
1.3 研究材料 |
1.4 术语学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1.4.1 术语定义的梳理 |
1.4.2 术语语义学研究综述 |
1.4.3 术语标准化研究综述 |
1.4.3.1 术语标准化原则及方法研究综述 |
1.4.3.2 辞书学术语标准化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 |
1.5.1 理论交叉使用的方法 |
1.5.2 比较分析的方法 |
1.5.3 计算机辅助研究方法 |
1.5.4 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5.5 实证的方法 |
第二章 基于文献实态的辞书学同义、多义术语研究 |
2.1 辞书学术语标准化 |
2.1.1 个别客体 |
2.1.2 概念 |
2.1.3 术语 |
2.1.4 三者之间的关系 |
2.2 同义术语 |
2.2.1 异形术语与同义术语 |
2.2.2 同义术语的分类 |
2.2.2.1 双式术语 |
2.2.2.2 变体术语 |
2.2.2.3 准同义术语 |
2.2.2.4 不同概念同义术语 |
2.3 多义术语 |
2.3.1 不同概念体系的多义术语 |
2.3.2 同一概念体系的多义术语 |
2.3.2.1 广狭定义不同形成的多义术语 |
2.3.2.2 术语语义不确定性形成的多义术语 |
2.3.2.3 多种来源形成的多义术语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文献实态的《语言学名词·辞书学》(2011)的完善 |
3.1 辞书学术语标准化 |
3.1.1 同义术语标准化 |
3.1.1.1 双式术语的标准化 |
3.1.1.2 变体术语的标准化 |
3.1.1.3 准同义术语的标准化 |
3.1.1.4 不同概念同义术语的标准化 |
3.1.2 多义术语标准化 |
3.1.3 辞书学术语标准化建议 |
3.2 《语言学名词·辞书学》(2011)中辞书学术语的增删 |
3.2.1 增删的原因 |
3.2.2 增删的依据 |
3.2.2.1 数量原则 |
3.2.2.2 频率高低 |
3.2.2.3 参考的词典 |
3.2.2.4 术语的关联性 |
3.2.3 增加的辞书学术语 |
3.2.3.1 汉语辞书学特有的术语 |
3.2.3.2 分类缺失的辞书学术语 |
3.2.3.3 研究热点未被收录的辞书学术语 |
3.2.4 删减的辞书学术语 |
3.2.4.1 与辞书学系联不紧密的术语 |
3.2.4.2 重复意义,价值不大或可以被其他术语包含的术语 |
3.2.4.3 在学科中并无代表性,研究较少的术语 |
3.3 小结 |
第四章 标准化辞书学术语的应用探索 |
4.1 汉语辞书学史研究概述 |
4.1.1 汉语辞书学史研究综述 |
4.1.2 汉语辞书学史研究方法及不足 |
4.1.3 汉语辞书学史研究的突破和弥补方向 |
4.2 基于标准化辞书学术语的汉语辞书理论史研究 |
4.2.1 标准化辞书学术语的应用方式 |
4.2.2 汉语辞书理论史研究热点概述 |
4.2.2.1 辞书学通论研究热点概述 |
4.2.2.2 辞书编纂研究热点概述 |
4.2.2.3 辞书类型研究热点概述 |
4.2.2.4 辞书释义研究热点概述 |
4.2.2.5 辞书现代化 |
4.2.3 辞书学术语应用个例分析 |
4.2.3.1 辞书学(词典学)的学科地位 |
4.2.3.2 选(收)词原则和范围 |
4.2.3.3 义项概括和划分 |
4.2.3.4 释义方式 |
4.2.4 汉语辞书学理论研究不足及建议 |
4.2.4.1 汉语辞书学理论研究的不足 |
4.2.4.2 汉语辞书学理论研究的建议 |
4.3 辞书学家流派初探 |
4.3.1 辞书学家学术流派 |
4.3.1.1 实践派 |
4.3.1.2 演绎西方理论派 |
4.3.1.3 本土理论派 |
4.3.1.4 融合派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5.1 本研究总结 |
5.2 本研究的不足及可拓展空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辞书学标准化术语总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医患关系的“话语分析”取向及研究态势——语言学视角的反观与前瞻(论文提纲范文)
1 医患关系研究的“话语分析”取向 |
2 医患“话语”研究的学科归属讨论 |
2.1 医患“话语”研究的语言学渊源 |
2.2 医患“话语”研究的归属 |
3 医患“话语”研究的语言学阶段 |
3.1 “传统的社会语言学”阶段 |
3.2 “批判的社会语言学”阶段 |
4 国内医患“话语”研究的态势和局限 |
4.1 研究态势 |
4.1.1 起步晚, 但注重借鉴和吸收国外的理论 |
4.1.2 着力于总结医患话语模式和权势关系 |
4.2 研究的有限性和局限性 |
4.2.1 在“语言”层面, 缺乏“语言变项”的“定量统计”和实证研究 |
4.2.2 在“话语”层面, 缺乏应用性研究成果 |
四、医学语言学的两种界定(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语模态词的语义本体研究[D]. 吴亚军. 西南大学, 2021(01)
- [2]医患沟通中医学术语的社会人文功能审视[J]. 刘炜,薛军锋.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03)
- [3]文化生态视域中的中国蒙古文书法研究[D]. 耿灿.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4]中国当代乡土小说地域文化的俄译研究[D]. 胡业爽.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
- [5]现代汉语农业动词语义泛化研究[D]. 李晓宁. 河北大学, 2019(08)
- [6]用于医疗技术传播的语言研究现状与展望[J]. 胡雪婵,韩雪峰,申晴.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03)
- [7]全球恐怖主义治理: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的视角[D]. 王杏芝. 外交学院, 2018(11)
- [8]汉英常用辞格造词法比较研究[D]. 王萍. 安徽大学, 2015(10)
- [9]基于文献实态的辞书学术语标准化研究[D]. 渠斐斐. 鲁东大学, 2014(09)
- [10]医患关系的“话语分析”取向及研究态势——语言学视角的反观与前瞻[J]. 张必丽. 医学与哲学(A),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