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职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霞[1](2021)在《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 ——以四川凉山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全面二孩”政策施行,学龄儿童数量激增,学前教育的规模随之扩大,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幼儿师资的主阵地,其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环节,为贯彻习总书记“扶贫要扶智”的精准扶贫理念,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实施了“一村一幼”、“9+3”免费职业教育等政策,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迎来了重大机遇,但也是重大责任。为此,提高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的主要任务。研究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内生式发展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依据人才培养模式的四要素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和培养评价,选取欠发达地区的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和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共48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5名教师进行访谈,从而调查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问题。研究发现当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培养过程缺乏系统性和合理性、培养制度不健全,培养主体单一、培养评价考核机制固态化,评价指标不灵活。这些问题对欠发达地区本土幼儿教师培养质量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同时,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总结经验—解决问题”的思路,在结合区域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地区适配性和可行性高的先进经验,选取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和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共49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5名教师进行访谈,总结发达地区的培养特点和可适用于欠发达地区的启示。研究发现:发达地区培养目标定位明确具体、培养过程较为系统、培养主体多元、培养评价体系相对完善,可从多方面为欠发达地区提供可执行的经验借鉴。结合欠发达地区独特的区域特色,借鉴发达地区的培养经验,为欠发达地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出要坚持构建精准具体、特色化的培养目标,建立系统、合理、科学的内生式培养过程,坚持“校政园”深度融合的协同培养机制和建立灵活多元评价体系等建议,进而为欠发达地区提高幼儿师资培养质量,培养符合本地需求的“民族性”、“技能性”并行的高素质幼儿师资,教育脱贫攻坚而助力。
查玉喜[2](2021)在《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特别是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更加多元,科研创新水平不断提高,支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加强。特别是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地方本科高校通过扩大招生人数、扩大办学规模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扩张。这种外延式的发展模式在当时的历史阶段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并向高等教育强国不断迈进。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占据了全国本科高校的半壁江山,数量接近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60%,承担着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时代重任,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囿于政策支撑不足、顶层设计缺乏等因素影响,地方高校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发展倾向:重复建设,教育投入重点不突出,求大求全的发展模式,导致许多地方高校未能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造成了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低质量、低产出、低效率的局面,面临着诸多待解的发展难题、发展困惑、发展瓶颈,地方本科院校这种传统的外延式发展模式亟待改变。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实施《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开启了全国高等院校“双一流”建设序幕。“双一流”建设成为新时代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地方高校实现换道超车的重大机遇。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是构建教育体系现代化的关键发力点,地方高校如何在“双一流”建设中抢占先机?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首要任务是什么?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焦点、重点、关键点和着力点又是什么?回答好这些问题,对于地方高校的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研究主要分为七个部分,分别是绪论、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逻辑起点、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时代境遇、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认知重勘、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内容重构、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方法整合、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条件支持,并按照“宏观分析与微观案例”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以我国地方本科高校(简称地方高校)为研究对象,选取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地方高校为典型案例,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内容:对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逻辑起点进行分析。对地方高校的外延和内涵进行界定,对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并从人才观的转型、国家战略的革新、办学思路的革新、办学定位的完善等四个方面梳理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依据,以期明确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主要方向和重要途径。对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现实境遇进行梳理。并以山东省地方高校为例,与发达省份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高校进行横向比较。我国地方高校从外延式发展阶段进阶到内涵式发展阶段,从规模扩张为主进阶到提高质量为主的治理理念。社会大众也对地方高校的发展和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给予更多的期望,期望地方高校在科学研发、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现代大学功能方面有创新性的长足发展。但是,在转型过程中,许多地方高校受历史惯性思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治理理念未能跟上时代发展对于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转型期待的步伐,在现实中遭遇了诸多困境与困惑,主要体现在:政策或制度扶持力度不强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放权力度不够,传统管理体制机制的制约、治理理念的滞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高水平师资团队匮乏,学校的文化感召力、吸引力相对薄弱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地方高校的内涵发展。通过理清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后,就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及时地、逐步地破解这些制约地方高校发展的顽瘴痼疾。并且随着地方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逐步扩大,地方高校也亟需从办学目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发展以及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等四个主要方面,与发达省份的地方高校或者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高校进行横向比较,总结高水平发展的共性规律,反思自身的差距,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办学优势、办学条件,重新进行地方高校办学定位,以准确定位为前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寻找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出路和有效对策,力图凸显学校在规模与布局、人才培养、发展愿景等方面的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因此本部分主要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理清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进程所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以期明确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下一步路径与对策。从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目标的定位、内容的重构、方法的整合、各种发展条件的支持以及评价的改进等方面探寻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应然状态和可能路径。地方高校的首要任务就是为社会、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优秀的人才。因此,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需求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的新诉求,地方高校需要重新勘定学校内涵式发展的人才观和服务地方的新要求,并以此重新企划学校发展的宏远目标,结合本校文化积淀和学科特点,形成符合本校工作实际的个性化特色发展理念,促使地方高校获得长足发展和特色发展。基于重新勘定的发展目标,笔者试图从学校发展图景和新型课程体系的构建,先进教学模式的实践摸索,对于师生创新创业的启发与引导,建设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对于学习文化感召力吸引力的重塑等几个方面对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内容进行重构的探索。在探索过程中,把科研水平的提高与教学质量的提升相融合,把学校发展的内在需求与社会发展对于教育的诉求相对接,通过推动与引导并重、探索新路径与模仿成功典范相结合的方法,促进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更多的外部条件支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与学校发展实践的有效衔接,加强硬件设施与软件的高度配合,实现政府管理学校向政府服务、扶持学校的积极转变,促进地方高校的发展与当地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地方高校与当地经济社会建设的共同提高,逐步提升地方高校以及所在地的生源吸引力,逐渐推进地方高校的国际声誉和国际文化交流参与度。除却获得外部的条件支持,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也迫切需要依据国家本科院校评估标准来制定科学可行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高校教育质量和监测评价体系,同时对标世界一流大学评价范式,对比区域典型高校,以此来改进、推动地方高校的改革进程,获得长足发展。限于思考不够深刻等原因,关于地方高校的国际化办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以及办学条件保障等问题,本论文暂不涉及,留待以后学习研究。
汪婷[3](2021)在《日本专门职业大学研究:成因、制度与实践》文中提出迈入新世纪,为应对经济社会发展、劳动雇佣制度变化,日本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展开了重大变革,即“专门职业大学”的制度化。日本政府意图通过“专门职业大学”更新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以产教融合的高等教育机构展开高水平实践型职业教育,培养兼具实践力和创造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从而确立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日本产业界对劳动力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劳动雇佣流动化,企业内教育弱化。与此同时,日本高等教育走向普及化阶段,社会对于更高层次的实践型职业教育需求强烈。但是,除了市场化的专门学校,日本原有高等职业教育机构无论内容还是方法均偏重理论,“实践性”能力培养往往依赖企业内教育。企业内教育弱化后,劳动力“实践性”能力培养出现断裂。日本原有的“学校职业教育+企业内教育”培养具备职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劳动力的模式难以延续。经济社会发展、劳动雇佣制度变迁、高等教育的普及以及日本现有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存在的问题,是突出“实践性”能力培养的专门职业大学制度化的成因。本研究通过对日本专门职业大学相关审议会报告、法律法规的解读展开文献研究,分析专门职业大学从构想到实现的过程,以及专门职业大学的制度设计框架,包括专门职业大学的功能定位、设置标准和外部质量保障机制。通过与日本现有高等教育机构的比较分析,归纳日本专门职业大学的特征,凸显专门职业大学的“实践性”价值取向。专门职业大学制度实际上是试图通过融合大学的学历教育和专门学校的实践型技能教育,创设新的高等教育机构类型,以突出高层次的“实践性”能力培养为逻辑起点,推动原来具有产教融合特点但缺乏有效规制、学校教育体制之外的专门学校向新型高等教育机构转型,提高专门学校的地位,同时促进大学功能分化,构建现代化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本研究通过典型案例东京国际工科专门职业大学展开案例研究,在分析该校教育教学特色的基础上,对设置该校的学校法人日本教育财团展开分析,发现该学校法人同时拥有多所专门学校及关联企业,且与相关产业界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形成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集团化办学模式,为专门职业大学实现实践型职业教育提供了条件与发展空间。论文认为,日本专门职业大学制度与实践的经验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特别是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发展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明确办学定位,确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突出高层次“实践性”能力培养;第二,建设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完善多元化的考试招生制度、构建实践导向的课程体系、建立职业教育专业学位制度、确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健全外部质量保障体系,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第三,最为重要的是如何实现产教融合,产教融合是实现具有高层次“实践性”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必须坚定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以产教融合模式引领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道路选择,才能促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李新月[4](2021)在《旅游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发展演变研究 ——以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旅游业作为“五大幸福产业”之首,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当前,我国已经迈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人才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人才质量与结构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建设高水平的旅游人才队伍至关重要。“职教20条”、“双高计划”、“高职扩招一百万”等政策的实施,突出职业教育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旅游高职教育对于旅游产业的发展亦如此。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高等教育不断成长,为旅游产业的发展与进步培养了大批人才。社会变迁视角下,旅游人才的培养是如何发展演变的,存在什么问题,有何特色,对当今的旅游人才培养有何借鉴意义,值得去探究。本研究从旅游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切入,以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作为个案,将其历程划分为起步与探索阶段(1979-1995年)、改革与发展阶段(1996-2005年)、提高与深化阶段(2006至今)进行研究,分析各阶段的历史背景与发展动因,选取培养目标、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学与师资队伍几个主要要素,探索其发展演变,总结成绩与问题,揭示其人才培养特色。基于此,学习经验,吸取教训,为我国旅游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与启示。研究发现: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的人才培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与完善的,有其自身特色。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构建与旅游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培养目标;在专业设置方面,专业群对接产业链,依据产业发展进行专业设置与调整;在课程体系方面,聚焦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提升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在教学方面,注重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大阵地,形成了多样的育人模式;在师资方面,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本着回顾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原则,借鉴其发展,旅游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面向国际是必由之路,依托行业是办学思路,服务产业是目的所在。新时期,在文旅融合与产教融合的背景下,旅游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面临着众多挑战,结合旅游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新时期的挑战与要求,从政府、院校、企业三大主体出发,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能为旅游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与参考。
黄珍[5](2021)在《基于能力本位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知识资本化、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当下,正是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转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时期,如何满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培养数量多、质量优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一个重要的任务。地方高校因地方而设、受地方支持,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当前,社会分工细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多样化,应用型人才应该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因此,深入开展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现状与问题调查,探索有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十分必要和紧迫。本研究以能力本位教育理论、关键能力理论和OBE教育理念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分析了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内涵和要素。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能力不足的现实,从实践能力培养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系进行理论探讨,厘清地方高校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所应该具备的实践能力结构。在此基础上,调查了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梳理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实践能力不足的具体表现。对国内外四所大学不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其对于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途径和方法。在借鉴国内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以A大学冶金工程专业为个案,分析地方高校面对新工科发展要求,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从而提升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最后,从国家、行业和高校三个层面提出了完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政府要发挥宏观政策引导和调控作用,企业要深度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课程体系建设,高校要完善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具体而言,就是高校要进一步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更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深化产教融和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完善以能力提高为导向的评价机制。
颜彦[6](2020)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对企业发展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伴随我国经济供给侧改革的逐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结构升级改造导致产业应用型人才缺口增大。在实际工作中,企业招聘、培训支出与收益不符,人员岗位适配性较差,企业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影响企业长远发展。同时,通过在职学习以及参与校园招聘发现,高校毕业生理论学习跟不上产业技术变革实际需要,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存在人才贬值的风险。从学校层面分析,“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展缓慢,课程改革与当地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人才培养机制亟待完善。校企合作能够充分调动各方资源,优势互补,共建共享人才培养机制,以人力资本建设推动产业创新、人才创新。本文从工作实际出发,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借鉴国外先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管理机制,从我国国情出发,结合案例分析适合我国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校企合作得以顺利推行的根本在于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驱动,以人才培养为基础,采取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获取当地高新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相关数据,从而得出结论:企业参与意愿建立在成本收益分析基础之上。通过运用成本-收益理论分析在不同层次、不同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校企合作的投入成本与长远收益,直观说明校企合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从而总结出校企合作的本质就是利用人才培养机制推动企业长远发展。论文在查阅文献及访谈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在微观层面上分析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应从管理、运行、监督反馈三个方面建立相关机制,从宏观层面总结出政府应做好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工作;学校应做好市场调研和教育教学创新改革工作;企业应具备校企合作意识,做好人才储备与人力资本提升工作,提高校企合作投入,适当降低内部培训成本;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积极响应校企合作,培养自身职业素养,提升自身职业技能。论文从人才培养机制角度出发,打破大多数校企合作研究从学校角度讨论问题的出发点,尝试从企业利益诉求点出发,结合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时期产业规模需求,通过分析企业参与合作的成本-收益,建议企业以在职培训和提供实习岗位两种方式参与校企合作,既能够提升在职人员的自我提升思想意识、技能水平,为企业提升人力资本质量,又能够为企业从源头培养后备人才,使新入职员工能够更快适应企业文化、融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培养员工的使命感、成就感、责任感。通过着重分析对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影响,意在引起企业重视,从追求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出发,公司自身主动参与校企合作更为重要。希望本论文的研究能够引起企业重视并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提供有益参考,为中高等院校和企业在人力资本提升方面的实践运用提供参考。我们认为,在新形势下,不同地区应根据自身经济、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企业、高等院校、政府、行业协会、教师、学生等多方利益诉求点和满意度调查分析展开校企合作,通过比较不同合作方式、人才培养机制下的成本收益,以求达到共同培养人才、提升人力资本质量,促进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为院校专业改革创新奠定基础,为当地政府建设和谐稳定的营商环境提供人才支持。
郭雅洁[7](2020)在《天津市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及其路径研究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视阈下》文中提出地方本科院校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我国现阶段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关键在于建设一批高素质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队伍作为支撑。然而面对现有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教育同质化、毕业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低等问题,坚持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调整办学方向,推动高校转型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上来,向培养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上来具有重要意义。而天津市作为“全国先进制造业研发基地”,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行和八大支柱产业的不断发展,都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天津市的地方本科院校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则成为其面临的新挑战。基于此背景下,本文从区域经济发展视域下,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一体化的进程中,本研究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和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两所地方本科院校的本科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专业涉及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的四个专业和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十一个专业,调查年级包括每个专业的大一到大四年级,力求通过范围广调查对象覆盖全面,增强调查数据的可信度。对而在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则主要从两个方面出发,分别是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人才培养过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包括课程与专业设置、教学方式方法、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硬件设施和校企合作。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目前两所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专业布局不合理、教学过程缺乏灵活性以及校企合作力度不够等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成因分析,主要从社会、政府、学校和学生个人层面出发。社会方面包括传统思想的影响,学校方面包括实践教学过程不够深入、课程设计缺乏复合性、考核评价不够全面等问题,政府层面包括管理机制的欠缺以及学生个人层面包括对自我定位不清晰、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等原因。最后根据存在的问题和成因,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包括加强政府的顶层设计、注重社会思想观念的修正、明确学校的发展定位、打造学校的金牌课程、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以及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提高专业素质。
刘跃梦[8](2020)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门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应用型人才培养不但契合我国总体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要求,亦是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需求。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成为国门大学立足边疆、服务国家的绝佳选择。因此,国门大学在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各项功能的基础上,还须探索出一套既能满足国家战略所需,又符合国际化发展趋势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这已成为国门大学在发展改革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大方向。本研究始终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门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现实基础和实施方式”两条主线展开分析论证。首先,通过梳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理论,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根基;其次,以历史的观点回顾国门大学的发展经验,探索国门大学人才培养现状,明晰其困顿之处;再次,引入典型个案进行探讨借鉴,并提出相应的价值判断;最后通过对上述研究展开理论分析与政策探讨,在对现有政策进行整体省思的基础上提出改革建议。故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系统阐述“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门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论基础及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现实意义;第二部分,现状分析。回顾国门大学的发展轨迹、挖掘国门大学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问题背后的原因,对于国门大学现阶段的人才培养形式展开剖析;第三部分,典型个案分析。选取红河学院的“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典型个案,剖析红河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在逻辑和改革策略,明确其参考价值;第四部分,整体省思。在总结前文的基础上,从内部与外部两个层面对国门地区各高校的改革方向进行分析,且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总之,本文的研究一方面能够促进国门大学科学办学、理性办学,提升“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门高校的办学质量,保证边疆人才输送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在丰富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同时,也能弥补学术界对国门大学及其边疆院校研究的不足。期许在“一带一路”倡议遍地开花之际,本论文的研究成果能为祖国边疆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顺利推进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景石红[9](2020)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育人方法与路径研究》文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近年来,高职教育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同时显现出重视技术技能教育,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这是由于文化育人意识薄弱造成的。高职教育要提升人才质量就要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既重视技术也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致力于培养符合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本文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阐述了文化、校园文化、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文化育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育人的内涵。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历史演进从萌芽产生阶段、初步探索阶段、规范化建设阶段、规模化发展阶段、内涵式提升阶段五个方面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分析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育人的职业性、实践性、地方性、创新性特点。第二,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育人工作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文化育人理念与实践进一步深化、文化育人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校园文化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但还存在格式化、割裂化、功利化的倾向,究其原因,是由于社会环境、高职教育“重技能、轻人文”、高职教师和学生的特点等方面造成的。第三,阐述了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方法构建。笔者认为,应当树立科学的办学方向,把握好立德树人主线;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转变观念,以人为本;创新管理模式,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教师队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从而专业渗透,管理融入;要打造具有高职特色的环境文化、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重视学生的实践体验和文化熏陶。第四,阐述了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科学路径思考。从文化育人和技能育人有机结合、实现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对接、强化学生综合素养日常养成教育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说明。
刘奕[10](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二、高职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职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论文提纲范文)
(1)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 ——以四川凉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难点、创新点及局限性 |
一、研究的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三、研究的局限性 |
第二章 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构建依据 |
一、着作、文献研究指标选取 |
二、政策文本指标选取 |
三、培养方案指标选取 |
四、专家咨询指标选取 |
第二节 核心概念厘定 |
一、欠发达地区 |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 |
三、人才培养模式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一、能力本位教育理论 |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
三、内生式发展理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地点 |
三、研究工具 |
第二节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
二、调查问卷的施测 |
三、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 |
四、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三节 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
一、访谈设计 |
二、访谈实施 |
第四章 欠发达地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问题 |
第一节 欠发达地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分析 |
一、欠发达地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数量需求分析 |
二、欠发达地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素质需求分析 |
第二节 欠发达地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 |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 |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描述分析 |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性比较分析 |
四、人才培养模式各要素相关性分析 |
五、人才培养模式对各要素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
六、问卷调查研究的结论 |
第三节 欠发达地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访谈结果分析 |
一、关于培养目标访谈的结果 |
二、关于培养过程的访谈结果 |
三、关于培养制度的访谈结果 |
四、关于培养评价的访谈结果 |
五、访谈结论 |
第四节 欠发达地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培养目标定位不明 |
二、培养过程缺乏系统性和合理性 |
三、培养制度不健全,培养主体单一 |
四、评价体系不灵活、考核机制固化 |
第五节 欠发达地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的原因剖析 |
一、经济发展缓慢,缺乏必要的财政支持 |
二、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内生发展动力不足 |
三、学生主体认知偏差 |
第五章 发达地区培养经验及对欠发达地区高职学前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
第一节 发达地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调查分析 |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 |
二、培养目标的现状分析 |
三、培养过程的现状分析 |
四、培养制度的现状分析 |
五、培养评价的现状分析 |
六、发达地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调查结论 |
第二节 发达地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
一、明确清晰的培养目标定位 |
二、系统化的培养过程 |
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培养制度 |
四、多元完善的培养评价体系 |
第三节 对欠发达地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
一、细化培养目标定位,契合市场需求 |
二、完善培养过程,保障培养资源 |
三、校政企深度融合,拓宽培养主体 |
四、健全评价指标,增加评价主体 |
第六章 欠发达地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策略 |
第一节 欠发达地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设计 |
一、欠发达地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要求 |
二、欠发达地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条件 |
三、欠发达地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优化模型建构 |
第二节 构建精准具体、特色化的培养目标 |
一、培养目标具体化 |
二、培养目标特色化 |
第三节 建立系统、合理、科学的内生式培养过程 |
一、建立课程设置的动态调整机制 |
二、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
三、整合优化“外源式”和“内生式”教育资源 |
第四节 坚持“校政园”深度融合的协同培养机制 |
一、强化各利益主体的功能 |
二、构建利益平衡稳定的专项培养平台 |
第五节 建立灵活多元的培养评价体系 |
一、拓宽评价主体,提升评价的全面性 |
二、改善评价方式,确保评价的发展性 |
三、更新评价指标,保障评价的时代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我国近十年学前教育政策一览表 |
附录二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三 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访谈提纲 |
附录四 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2)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与特色 |
第一章 地方高校发展的逻辑起点 |
一、地方高校身份认知 |
(一)概念的厘清 |
(二)特色定位的澄明 |
二、回应国家发展战略 |
(一)地方高校是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基础 |
(二)地方高校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
(三)地方高校是地域文化传播的引导者 |
(四)地方高校是地方行政管理的智慧库 |
三、凸显时代教育特色 |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
(二)将办学质量作为生命线 |
(三)以学校整体跃升为坐标 |
第二章 地方高校发展的时代境遇 |
一、地方高校发展的困顿 |
(一)外部困难 |
(二)内部困扰 |
二、外部评价带来改革的外烁力 |
(一)第四轮学科评估影响分析 |
(二)ESI综合排名影响分析 |
(三)武书连大学排行榜中的影响分析 |
(四)政府对高校的考核评价 |
三、自我期待激发变革的内发力 |
(一)特色发展驱动 |
(二)内在要素更新 |
(三)“双一流”建设带来的机遇 |
第三章 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认知重勘 |
一、概念理解立场 |
(一)内涵式发展的概念 |
(二)内涵式发展的演进 |
二、办学定位分析 |
(一)办学定位内涵 |
(二)办学目标定位 |
(三)办学目标对比 |
三、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
(一)人才培养定位 |
(二)教学实施与健全人格 |
(三)知识传承与科技创新 |
(四)教书育人与以文化人 |
四、学科发展校正 |
(一)学科布局问题 |
(二)学科建设规划 |
(三)学科集群优势 |
(四)学科建设保障机制 |
(五)学科发展定位 |
五、科研与服务社会 |
(一)科学研究定位 |
(二)服务能力衡量 |
第四章 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内容重构 |
一、构建学科建设新体系 |
(一)学科建设与学校定位结合 |
(二)学科建设与立德树人结合 |
(三)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结合 |
二、建设新型课程体系 |
(一)突破传统课程体系 |
(二)构建开放式课程体系 |
三、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
(一)培养方案改革探索 |
(二)实践教学改革创新 |
(三)丰富教学方式方法 |
(四)加强评价的开放性 |
第五章 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途径整合 |
一、科研与教学融合 |
(一)重树科研与教学的均衡 |
(二)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
(三)健全教师发展评估体系 |
二、加强学校与社会对接 |
(一)体现区域性 |
(二)提高时效性 |
(三)提升政策性 |
(四)促进协作化 |
(五)强化服务性 |
三、探索与互鉴结合 |
(一)山东理工大学校地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
(二)山东理工大学校地融合发展模式的启示 |
第六章 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条件支持 |
一、促进政策与实践衔接 |
(一)学校层面重在宏观规划与机制建设 |
(二)学院与基层学术组织层面提质增效 |
(三)政府层面注重政策引领与评估考核 |
二、加强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契合 |
(一)教师队伍扩充及结构优化 |
(二)突出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
(三)教学及条件建设不断加强 |
三、改善学校与地方互动 |
(一)构建与产业紧密对接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
(二)建设以产出为导向的科研成果转化体系 |
(三)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 |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
致谢 |
附:在学期间已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主要学术论文 |
(3)日本专门职业大学研究:成因、制度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概念辨析 |
1.2.1 高等职业教育 |
1.2.2 专门职业大学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案例研究法 |
1.4.3 比较研究法 |
第2章 日本专门职业大学的制度化成因 |
2.1 经济社会发展 |
2.1.1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冲击 |
2.1.2 劳动雇佣制度的变迁 |
2.2 高等教育发展 |
2.2.1 高等教育走向普及化,学生需求多样化 |
2.2.2 现有高等教育机构人才培养的桎梏 |
第3章 日本专门职业大学的制度设计 |
3.1 日本专门职业大学的制度化历程 |
3.2 日本专门职业大学的功能定位 |
3.3 日本专门职业大学的设置标准 |
3.3.1 招生政策 |
3.3.2 教育课程 |
3.3.3 学位授予 |
3.3.4 师资队伍 |
3.4 日本专门职业大学的外部质量保障 |
3.4.1 认定审查 |
3.4.2 评价 |
3.4.3 信息公开 |
3.4.4 财政补助 |
3.5 日本专门职业大学与现有高等教育机构的比较 |
3.5.1 关于功能定位的比较分析 |
3.5.2 关于设置标准等的比较分析 |
3.5.3 小结 |
3.6 日本专门职业大学的价值取向——突出“实践性” |
第4章 日本专门职业大学的案例分析 |
4.1 东京国际工科专门职业大学的基本情况 |
4.2 东京国际工科专门职业大学教育的“实践取向” |
4.2.1 产学合作下的课程开发 |
4.2.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设置 |
4.2.3 注重探索与实践的教学方法 |
4.2.4 突出实务家教师的师资结构 |
4.3 东京国际工科专门职业大学的学校法人及分析 |
第5章 日本专门职业大学对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
5.1 明确办学定位,确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
5.2 建设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相适应的制度体系 |
5.2.1 完善多元化考试招生制度 |
5.2.2 构建实践导向的课程体系 |
5.2.3 建立职业教育专业学位制度 |
5.2.4 确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 |
5.2.5 健全外部质量保障体系 |
5.3 坚定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道路选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旅游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发展演变研究 ——以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旅游业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
1.1.2 人才供需矛盾制约旅游业发展 |
1.1.3 高等职业教育面临新变革 |
1.1.4 旅游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创新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综述 |
1.4.1 概念界定 |
1.4.2 文献综述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个案选择 |
第2 章 从上海旅专看旅游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演变 |
2.1 起步与探索阶段(1979-1995 年) |
2.1.1 旅游高职教育产生的背景 |
2.1.2 起步与探索阶段:积极探索 |
2.1.3 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
2.2 改革与发展阶段(1996-2005 年) |
2.2.1 旅游高职教育发展的动因 |
2.2.2 改革与发展阶段:锐意进取 |
2.2.3 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
2.3 提高与深化阶段(2006 年至今) |
2.3.1 旅游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 |
2.3.2 提高与深化阶段:内涵式发展 |
2.3.3 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
第3 章 上海旅专人才培养的特色与启示 |
3.1 上海旅专人才培养的特色 |
3.1.1 培养目标的特色 |
3.1.2 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的特色 |
3.1.3 教学的特色 |
3.1.4 师资队伍建设的特色 |
3.2 上海旅专对旅游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启示 |
3.2.1 面向国际是旅游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 |
3.2.2 依托行业是旅游高职教育的办学思路 |
3.2.3 服务产业是旅游高职教育的目的所在 |
第4 章 旅游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
4.1 旅游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挑战与要求 |
4.1.1 旅游高职教育国际化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目标 |
4.1.2 文旅融合给旅游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带来新挑战 |
4.1.3 产教深度融合为旅游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新天地 |
4.1.4 新科技革命为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新要求 |
4.2 旅游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对策 |
4.2.1 政府层面 |
4.2.2 院校层面 |
4.2.3 企业层面 |
4.3 旅游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未来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上海旅专饭店管理(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沿革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基于能力本位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应用型人才的相关研究 |
(二) 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 |
(三) 国内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
(四) 国外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
(五) 已有研究述评 |
三、理论基础 |
(一) 能力本位教育理论 |
(二) 关键能力理论 |
(三) OBE教育理念 |
(四) 理论基础上的研究框架构建 |
四、核心概念 |
(一) 地方高校 |
(二) 应用型人才 |
(三) 实践能力 |
(四) 人才培养模式 |
五、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能力本位视角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调查研究 |
一、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现状调查 |
(一) 调查基本情况 |
(二) 企业与学生对实践能力评价的对比分析 |
(三) 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数据分析 |
(四) 实证调查结论 |
二、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问题分析 |
(一) 培养目标不明确,能力结构不合理 |
(二) 课程体系不合理,学生能力培养不足 |
(三) 评价机制不健全,学生能力评价缺失 |
(四) 学生能力培养不能满足企业需求 |
三、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影响了应用型高校和应用型人才的社会认同 |
(二) 地方高校办学经费不足制约了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 |
(三)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不足无法保障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 |
(四) 校企合作不够深入阻碍了产教融合与协同育人 |
(五) 制度体系不健全影响了应用型高校准确定位 |
第三章 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
一、案例高校选取 |
二、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案例分析 |
(一) 德国巴登符腾堡大学双元制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二)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合作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三) 常熟理工学院行业学院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四)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产学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三、案例高校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比较分析 |
(一) 相同点 |
(二) 不同点 |
(三) 对比结论 |
第四章 A大学冶金工程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个案分析 |
一、培养目标 |
二、基础实践能力培养 |
(一) 夯实基础知识与技能 |
(二) 拓展基础实践能力培养路径 |
三、专业实践能力培养 |
(一) 加强校内实验实训平台建设 |
(二) 强化校企合作、校地合作 |
(三) 实施“三化”工程,优化师资队伍 |
(四) 对接专业认证标准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质量 |
四、综合实践能力培养 |
(一) 课程与学分激发学生能力提升意识 |
(二) 创新创业实践体系搭建能力培养平台 |
(三) 积极开展新工科建设顺应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发展需要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完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
一、政府发挥宏观调控的显着优势 |
(一) 加大对地方高校的办学经费投入 |
(二) 健全高等教育分类评价制度 |
(三) 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人才和劳动的氛围 |
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人才培养 |
(一) 转变合作观念,承担社会责任 |
(二) 积极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
三、高校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改革 |
(一) 明确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目标 |
(二) 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
(三) 更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内容 |
(四) 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 |
(五)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
(六) 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评价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现状调查问卷(企业卷) |
附录二: 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三: 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访谈提纲(教师) |
致谢 |
卷内备考表 |
(6)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对企业发展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对象界定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相关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校企合作中的成本-收益分析理论 |
2.2 人力资本理论 |
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4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校企合作双方的成本收益分析及其影响 |
3.1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下的企业成本收益分析 |
3.1.1 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成本-收益分析 |
3.1.2 高层领导参与机制的成本收益分析 |
3.1.3 企业在职培训的成本收益分析 |
3.2 校企合作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
3.2.1 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
3.2.2 对企业后备人才培养的影响 |
3.2.3 对企业社会效益的影响 |
3.3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中学校成本收益分析 |
3.3.1 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成本-收益分析 |
3.3.2 人才互派机制的成本收益分析 |
3.3.3 学生适岗实习机制的成本-收益分析 |
3.4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对学校发展的影响 |
3.4.1 影响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因素 |
3.4.2 对学校社会效益的影响 |
3.4.3 对学校经济效益的影响 |
3.4.4 对学校人才培养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分析 |
4.1 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 |
4.1.1 人才培养模式及政府政策支持 |
4.1.2 参与企业的成本收益分析及影响 |
4.1.3 其他主体的成本收益分析及影响 |
4.2 英国“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 |
4.2.1 人才培养模式及政府政策支持 |
4.2.2 参与企业的成本收益分析及影响 |
4.2.3 其他参与主体的成本收益分析及影响 |
4.3 美国“校企契约”人才培养模式 |
4.3.1 人才培养模式及政府政策支持 |
4.3.2 参与企业的成本收益分析及影响 |
4.3.3 其他参与主体的成本收益分析及影响 |
4.4 日本“企业访学”人才培养模式 |
4.4.1 人才培养模式及政府政策支持 |
4.4.2 参与企业的成本收益分析及影响 |
4.4.3 其他参与主体的成本收益分析及影响 |
4.5 国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的经验与启示 |
4.5.1 管理运行机制的经验与启示 |
4.5.2 监督反馈机制的经验与启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内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及案例分析 |
5.1 国内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
5.1.1 以企业为主体的利益导向型 |
5.1.2 以学校为主体的就业导向型 |
5.1.3 多方协同合作的多赢导向型 |
5.2 案例基本情况 |
5.2.1 企业大学培养人才优势 |
5.2.2 企业大学培养人才的成本-收益分析 |
5.2.3 常规校企合作方式 |
5.2.4 常规校企合作方式下的成本-收益分析 |
5.2.5 职教集团的校企合作方式 |
5.2.6 职教集团方式下的成本-收益分析 |
5.3 案例中的问题发现 |
5.4 案例中利益诉求点及各方满意度 |
5.5 经验与启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的合理化建议 |
6.1 符合我国国情的人才培养机制 |
6.1.1 符合我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管理机制 |
6.1.2 符合我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 |
6.1.3 符合我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监督反馈机制 |
6.2 政府应做好政策支持、资金保障 |
6.3 学校应做好市场调研、教学支持 |
6.4 企业应做好人才储备、降低培训成本 |
6.5 学生应树立正确择业观,积极响应校企合作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附录 |
附录1 校企合作企业人事及技术部门访谈问题目录 |
附录2 校企合作学校领导及教师访谈问题目录 |
附录3 校企合作应届毕业生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天津市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及其路径研究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视阈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
1.1.2 天津市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
1.1.3 区域经济背景下天津市应用型人才需求的特点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地方本科院校 |
1.3.2 应用型人才 |
1.3.3 区域经济发展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5.3 相关评价 |
第2章 区域经济发展视阈下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理论 |
2.1 增长极理论 |
2.2 “三重螺旋”理论 |
2.3 人力资本理论 |
第3章 天津市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调查 |
3.1 天津市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调查设计 |
3.1.1 问卷设计 |
3.1.2 调查对象的选取 |
3.1.3 调查实施 |
3.2 天津市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调查情况统计 |
3.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统计 |
3.2.2 人才培养目标 |
3.2.3 人才培养实施过程 |
第4章 天津市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天津市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
4.1.1 人才培养理念摇摆不定,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 |
4.1.2 专业布局不合理,课程内容市场服务能力弱 |
4.1.3 教学过程缺乏灵活性,考核评价过程不够多元化 |
4.1.4 教师培养过程整体性和协同性弱,“双师”教师内生动力不足 |
4.1.5 学校硬件设施有待完善,校企合作力度不够 |
4.2 成因分析 |
4.2.1 社会层面 |
4.2.2 政府层面 |
4.2.3 院校层面 |
4.2.4 学生层面 |
第5章 天津市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
5.1 政府层面 |
5.1.1 加强政府的顶层设计,提高政策的针对性 |
5.1.2 加大相关的资金支持,保证人才培养的有效实施 |
5.1.3 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确保政策的宏观指引 |
5.2 社会层面 |
5.2.1 思想观念的修正,提高大众的认可度 |
5.2.2 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吸引企业参与人才培育 |
5.3 院校层面 |
5.3.1 明确学校发展定位,体现人才培养的区域性 |
5.3.2 打造王牌专业和金牌课程,塑造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特色 |
5.3.3 加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工匠之师 |
5.3.4 重视实践教学,企业深度参与教学过程 |
5.3.5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推动学生健康发展 |
5.4 教师层面 |
5.4.1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5.4.2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组建高素质师资队伍 |
5.5 学生层面 |
5.5.1 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热情 |
5.5.2 提高专业素质,学好专业知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1 天津市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访谈提纲(教师) |
附录3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访谈提纲(学生) |
(8)“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门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评述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价值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价值 |
第一章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门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 |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门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论基础 |
(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 |
(二)实用主义教育论与大学的社会服务观 |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 |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门大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现实意义 |
(一)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中国大学的改革方向 |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产业升级的现实要求 |
(三)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国门大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必然选择 |
第二章 现状分析:国门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与问题探析 |
一、国门大学的发展历程 |
(一)国门大学的前身:遍地开花的师范教育 |
(二)国门大学的调整:建设“更大更好”的办学体系 |
(三)国门大学的深化改革:发展与转型 |
二、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
(一)高校办学定位模糊,人才培养模式简单机械 |
(二)办学特色不明显,办学模式趋同化与封闭性显着 |
(三)人才问题突出,高等教育效益外溢严重 |
(四)社会地位难以提升,长期属于“弱势群体” |
三、原因分析 |
(一)高校内部原因分析 |
(二)高校外部原因分析 |
第三章 典型个案:红河学院“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一、“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
(一)“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背景 |
(二)“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基础 |
二、“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 |
(一)知识体系 |
(二)能力体系与素质体系 |
(三)运行与保障体系 |
三、“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效与启示 |
第四章 整体省思:“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门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策略 |
一、国门大学内部改革策略 |
(一)专业设置合理化:凸显应用性,彰显国门特色 |
(二)管理模式科学化:实施“一校两制”式下本科与专科分类分层管理 |
(三)教学评估机制高效化:定期评估,严把人才质量关 |
(四)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化:加强师德养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
二、国门大学外部改革策略 |
(一)政府层面 |
(二)社会层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 12所国门大学名录 |
附录 Ⅱ 访谈提纲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9)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育人方法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概况 |
(二)国外研究概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 |
(一)系统研究高职院校文化育人路径问题 |
(二)有针对性地研究高职院校文化育人路径问题 |
(三)研究角度新颖 |
第二章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概述 |
一、相关概念 |
(一)校园文化 |
(二)文化育人 |
二、我国高职教育的历史演进 |
(一)萌芽产生阶段(1866-1977 年) |
(二)初步探索阶段(1978-1991 年) |
(三)规范化建设阶段(1992-1998 年) |
(四)规模化发展阶段(1999-2005 年) |
(五)内涵式提升阶段(2006-至今) |
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育人的特点 |
(一)职业性 |
(二)实践性 |
(三)地方性 |
(四)创新性 |
第三章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现状与原因分析 |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育人工作取得的成效 |
(一)文化育人理念与实践进一步深化 |
(二)文化育人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 |
(三)校园文化的功能进一步发挥 |
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育人存在的问题 |
(一)格式化倾向 |
(二)割裂化倾向 |
(三)功利化倾向 |
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育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格式化倾向的原因分析 |
(二)割裂化倾向的原因分析 |
(三)功利化倾向的原因分析 |
第四章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方法构建 |
一、转变观念,以人为本 |
(一)树立科学的办学方向,把握好立德树人主线 |
(二)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二、专业渗透,管理融入 |
(一)创新管理模式 |
(二)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 |
(三)提升教师队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
三、实践体验,文化熏陶 |
第五章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科学路径思考 |
一、文化育人和技能育人有机结合 |
(一)将课堂教学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 |
(二)文化育人与职业技能训练相结合 |
二、实现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对接 |
(一)培育工匠精神 |
(二)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实践主线 |
(三)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构建具有职业人文特色的校园文化 |
三、强化学生综合素养日常养成教育 |
(一)重视教育非功利性,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
(二)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
(三)促使校园文化活动职业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期刊论文类 |
三、其他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10)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四、高职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论文参考文献)
- [1]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 ——以四川凉山为例[D]. 张晓霞.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02)
- [2]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研究[D]. 查玉喜. 山东师范大学, 2021(02)
- [3]日本专门职业大学研究:成因、制度与实践[D]. 汪婷.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旅游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发展演变研究 ——以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为例[D]. 李新月.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5]基于能力本位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黄珍.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6]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对企业发展影响的研究[D]. 颜彦. 山东大学, 2020(12)
- [7]天津市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及其路径研究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视阈下[D]. 郭雅洁.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20(06)
- [8]“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门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刘跃梦. 西南大学, 2020(01)
- [9]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育人方法与路径研究[D]. 景石红.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10]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