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理论学习 促进南澳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陈素娜[1](2021)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运行机制研究及其启示——以澳大利亚南澳大学为例》文中指出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是大学教师发展的发动机。大学教师发展中心运行机制研究对提升大学教师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澳大利亚南澳大学在在线教学和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选取南澳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运行机制进行案例分析,并分别从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和质量监控机制以及反馈机制等几个维度探讨南澳大学教师发展中心运行机制的实然状态,以期对我国大学教师发展中心运行机制的改革提供借鉴。
姚佩沂[2](2021)在《体育赛事对南澳县旅游品牌塑造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于丽梅[3](2021)在《海岛县人口迁移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人口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要素,其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变化必将对其他要素的配置等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社会经济发展。随着国家建设“海洋强国”政策的提出,海岛经济快速发展,海岛旅游业的发展,使海岛人口迁移呈现出岛内居民迁出和岛外人口迁入的特殊现象。12个海岛县(区)人口迁移状况存在明显不同,2018年,除定海区和崇明区外,其余海岛县(区)迁出人口均大于迁入人口,人口迁出现象比较严重,对我国海洋强国的建设、促进海洋经济蓬勃发展非常不利。本文对海岛人口迁移的时空间演变进行分析,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与OLS回归估计方法,对海岛人口迁移及迁移类型的宏观影响因素进行剖析,以长海县为例,从微观层面切实探究海岛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为明晰海岛人口迁移现状及采取措施解决现存的海岛人口问题提供借鉴。本文的研究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12个海岛县(区)的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旅游发展在总体趋势向好的情况下,各个海岛县(区)之间差异明显,对海岛人口迁移的空间分异产生影响。第二,在海岛人口迁移演变特征方面,海岛人口迁移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明显的差异,2009-2018年,海岛总和迁移量逐渐减少,但海岛间的迁移存在差异性,其中崇明区人口迁移数量最多,其次为平潭区、普陀区,而长海县与南澳县人口迁移数量最少。从迁移类型区划分上看,发现无论采用何种指标,海岛人口迁移类型区的划分具有大致相同的趋势,海岛人口迁移较为活跃,且人口迁出类型区逐渐增多,迁入类型区逐渐较少,海岛人口迁出现象较为严重。第三,对海岛总体迁移与海岛迁移类型的宏观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在海岛不同迁移类型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影响因素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其中教育水平是共同的影响因素。利用SPSS软件对海岛人口迁移的微观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海岛生活环境对海岛居民的迁移意愿的产生具有显着影响,与前文宏观层面影响因素研究较为一致,海岛的娱乐设施、就业环境、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社会治安、教育条件及自然环境指标对海岛居民迁移意愿的产生都具有显着影响。但公共交通条件指标对海岛居民迁移意愿的产生不具有显着影响,由此可以发现,部分宏观因素如海岛交通条件的便利程度会促进海岛人口的迁移,但人们并不会因为交通不便利而产生迁移意愿。
刘倩[4](2021)在《澳大利亚中文教师联会中文教育产品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在较长时间内都在国际话语权格局中处于被动地位,在疫情逐渐进入尾声的结束期,我国需全方位加强自身国际话语权建设,推广国际中文教育是加强我国话语权建设的方式之一。想要发展壮大中文教育,绝不能仅仅依靠国家政策,民众才是重要力量。行业协会是民间重要组织,因此,本文选择从中文教育行业协会的视角出发,以澳大利亚的中文教师联会为研究对象,在理清联会与下属地区协会的基本情况以及他们彼此间的关系后,对协会的产品进行统计、比较、分析,探讨澳大利亚中文教师协会的中文教育产品特点及原因,为中文教师协会的产品建设设计献策。本文将根据收集的中文教师协会的产品信息所建立的数据库,对其中文教育产品进行分类;其次对产品进行量化分析,观察协会及各地分会的核心产品情况;再次,对代表性核心产品进行案例分析,最后是分析提升,根据结果讨论评价组织的活动及其影响力,探讨如何发挥组织的作用,开发出好的产品,探索优质产品建设的方法。主要研究问题如下:1.澳大利亚中文教师协会有哪些中文教育产品?这些产品具有怎样的特点?2.典型的中文教育产品如何产生?3.典型的产品产生时,协会做了什么怎样的准备?起到怎样的作用?通过第3和第4章对于各地区中文教师协会产品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看出其中文教育产品的特点。根据产品的特点及当地中文教育发展的情况,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是所有协会的中文教育产品都是无形产品多于有形产品。与无形产品上相比,有形产品的特点为周期长、耗资大、需要的人力资源多,一项文化活动或者比赛的举行,从准备到结束,可能一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可以结束,而一本教材的设计,一类中文课程的设计,却需要至少5位有经验而且有丰厚专业知识积累的教师耗费半年以上的时间设计。二是协会产品呈现明显的华文教育性质,针对非华二语者的产品少。市场需求的大小影响着中文教育的发展,澳大利亚的中文教育起源于早期华裔移民,他们为了不忘记祖国的语言,初期开办了许多华文学校,社区学校,最着名的当属“苗苗中文学校”。三是各协会的产品的量与质的差异较大。成立时间早、规模大的协会才能产出优秀的有形产品。四是成熟的无形产品可以为协会吸引更多合作伙伴,提供资源。给中文教育做宣传,这些无形产品对协会的发展在短期内具有极大地推动作用。因此提出以下建议:1.重视有形产品建设。2.多方面寻求民间合作,减少对政府的资金依赖。3.丰富教师培养模式,提高队伍的专业性。4.重视面向非华裔汉语二语学习者的产品建设。
李瑞华[5](2020)在《北京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研究 ——以博览类建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文化遗产事业的进步和发展,“遗产”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扩展。作为建筑遗产的新分支,20世纪建筑遗产的保护利用问题受到政府、学者和公众的关注。从2016年到2019年,中国文物学会共公布四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396处遗产列入其中。我国20世纪遗产的保护意识已经显着提高,相关保护工作已经从倡议阶段转向理论深化和利用策略研究阶段,各项工作都在加紧推进。20世纪建筑遗产种类多、数量大且分布广泛,本研究选取其中特征较为明显的一类,即北京地区的博览类建筑遗产为具体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此类型建筑遗产的深入解析,从保护控制和利用引导的双重视角,提出层次化、多样化的发展途径和策略,为20世纪建筑遗产的保护利用提供参考,也为我国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在行动上从消极、静态向积极、动态转变提供思路。在具体研究中首先通过基础信息整理和实地调研,总结北京博览类建筑的特征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探求问题和矛盾产生的根源,以期保护利用策略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对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理论进行梳理和应用,并以此作为理论基础,总结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的特征及价值,进一步综合归纳此类建筑遗产的保护要点。同时在对相关国内外保护利用案例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建筑学科的分类和研究方法,归纳博览类建筑遗产的保护利用措施,并以典型案例加以阐释。为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保护利用提供方案参考和措施引导。在上述研究结论基础上,提出“基于遗产价值的保护控制”“问题导向利用措施”观点,将价值保护理论与具体的保护利用实践相联系,提出针对20世纪建筑遗产中博览类建筑的保护利用途径及策略。
纪娇[6](2019)在《珠海市南澳村乡村旅游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作为旅游产业新的增长点,乡村旅游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由于某些乡村工业发展受限制,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第三产业落后,村集体经济薄弱等问题,使乡村旅游业发展曲折。本文选取广东省珠海市幸福村居乡村旅游示范村--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南澳村为例进行研究分析。本文深入分析了南澳村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包括南澳村的基本情况和南澳村乡村旅游业发展情况。目前虽然南澳村也已经开启了乡村旅游的发展道路,在整治村里环境和宣传活动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步,但由于缺乏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帮助以及在乡村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市场中,南澳村的旅游发展经验还十分不足,问题也很突出,只有充分合理利用外部资源,考虑市场这一主导因素,南澳村的乡村旅游业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和进步。本文主要通过对南澳村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研究过程中结合新农村发展研究理论基础,发现南澳村乡村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作出分析,并根据南澳村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同时,也希望此课题在当前对乡村旅游服务行业的管理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的情况下,研究乡村旅游业发展所遇到的瓶颈及应对危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赵金娥[7](2019)在《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史论:中国有海防,自明代始。面对来自海洋的威胁,朱元璋时期就完成了我国沿海一万三千余里的全国海防建设。广东海防是最后完成的一段,占五千里。广东海防的建设,吸纳了全国海防建设的经验,结合了广东沿海的斗争经验和地域环境特点,满足了保卫辽阔南海及岛屿、保障海上丝绸之路安全的海防任务,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广东海防卫所体系。本文在发展“一带一路”与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对其重新审视和深入研究,是形成对新时代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支持,丰富广东海防卫所的学术研究,同时对海防卫所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以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为研究对象,从建筑学的角度,结合历史学、军事学、地理学、社会学、人文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在梳理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自然条件、社会状况、海防制度、建置概况的基础上,对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进行系统性研究,由宏观至微观从省域、区块、卫所城三个层面展开。首先,着眼于明代广东全省域的海防,对其整体防御架构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沿海地方社会形势、军事地理环境、受侵扰程度和各海防卫所设置情况,从宏观角度归纳出广东沿海8卫28所总体呈现出的四种防御形态:在整个广东沿海选择战略要点设防的“沿海珠链型防御”;确保省府广州安全,沿珠江两岸梯次纵深设防的“向心拱卫型防御”;针对海南岛与南澳岛等沿海大型岛屿的“海岛型防御”;以环绕北部湾的雷、廉、琼联防为基础,维护南中国海区域稳定,形成对海上丝绸之路严密控扼的“南洋海路控扼型防御”。通过对四种防御形态的分析,揭示了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选点精准、结构性布局合理对整体海防功能发挥的重要作用。其次,关注各海防卫所的防区控制,归纳出了海防卫所在自身防区范围内形成的主要功能空间。在实现生存功能时,通过海防卫所的合理选址及建设,甚至迁址,使海防卫所处于一个与地形相契合,与气候相适应,能战斗、宜生活的自然环境空间中。在实现军事功能时,海防卫所构筑了巡守的水军基地,预警、通信的烽堠,分守的墩台,及所城自身的多重防御空间。在实现被赋予的行政功能时,海防卫所城承担着保卫地方政权、与巡检司配合维护社会治安,与驿路配合完成物资转运等职责,形成了其社会功能空间。通过以上分析,揭示了各海防卫所在防区范围内,是如何立足并发挥作用,从而实现区块控制的。再次,聚焦于海防卫所城,展开城池内部构成要素的分析。借鉴中西方研究理论与方法,形成了更针对于海防卫所城空间形态的“城—布局组织—建筑”的多层次要素解析法。以实际调研和历史文献为基础,研究了明代广东海防卫所城池的存在模式、规模大小、轮廓形状、街巷布局、防御组织的形态特征及设计思想;探讨了防御建筑、衙署建筑、居住建筑、祭祀建筑、学宫建筑、商业建筑的形制及其文化内涵。在分析时,同时呈现了海防卫所城由军事堡垒向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各个要素表现出的时空特征;揭示了古代军事防御型城池的布局理念;探寻了军事建筑对防御及生活的物质保障、文化建筑对海防卫所将士的思想文化教育和战斗精神激励作用。最后,针对空间形态的根基,即:保障空间形态完整及合理的营建技术与建筑艺术等方面,做了全面细致的分析。阐述了主体结构营造的可靠性;总结了在卫所制度与军事文化影响和地域环境条件与资源限制下,海防卫所建筑的防御智慧与宜居要求;呈现了卫所装饰由简入繁的表现特征及深层原因;探讨了建筑技术的传承稳定且一致,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海防卫所城的坚固。正是由于这些落到实处的建筑细节,才保证了海防卫所空间形态由宏观到微观的完美。
莫晓奇[8](2019)在《深圳市大鹏新区民宿旅游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提升,大众对旅游休闲生活的巨大需求推动着国内旅游业的迅猛发展。随着民宿旅游业不断发展,民宿旅游作为旅游业发展重要组成,也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关注。近年来,位于深圳市最东端的大鹏新区依托其良好的区位条件和优质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并逐步形成了以特色民宿旅游为代表的旅游产业链。民宿是发展旅游业的一个切入点,是实现大鹏新区旅游业发展的关键点,如何进一步提升优化大鹏新区民宿旅游发展策略,对带动大鹏新区旅游业发展意义深远。本文通过收集大鹏新区大量一手旅游发展资料,对本地涉旅相关企业、重点景区景点及政府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等不同旅游主体进行了多次实地走访,与涉旅相关企业管理人员、基层服务人员、外地游客、政府旅游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基层管理人员等旅游业涉及人员进行了多维度的调研访谈,并基于民宿经营者和游客的相关调查数据,从民宿旅游的游客、经营者、管理者三个层面进行调研分析,以此为基础,对其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大鹏新区民宿旅游提升发展的策略:一是完善民宿旅游发展基础设施;二是政府政策引导、监督规范经营;三是行业自治推动整体服务提升发展;四是树立品牌意识,打造精品民宿;五是利用本土旅游资源优势打造亮点。由于目前关于大鹏新区民宿旅游发展的研究较少,且本研究选取了大鹏新区整体民宿旅游行业进行研究,后续的研究可以从大鹏新区有代表性的民宿旅游发展个体等角度进行深化和细化探讨。
黄鹏[9](2019)在《电网公司反窃电管控评价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窃电问题越来越严重。频发的窃电现象,给我国电力系统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每年由窃电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人民币。针对该问题,各个地区的电网公司都开始采取相应的反窃电管控措施,从而降低窃电事件发生的频率,避免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文主要针对反窃电管控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汕头南澳供电局反窃电管控成果进行评价,实现对反窃电管控成果的科学评价,帮助汕头南澳供电局对反窃电管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总结相关经验,提高反窃电管理水平。本文的研究成果也能够为其他电网公司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基础,具有较好的研究和实践价值。首先,文章对目前国内外大部分电网公司的反窃电管理现状进行总结与分析,并提出了反窃电管理研究的意义、价值,总结目前我国反窃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各电网公司反窃电的管控水平进行评价。以此为基础,对有关电网反窃电管理评价理论进行了总结,包含窃电现象、窃电方式、反窃电措施、评价方法、评价流程、等方面的分析。然后,文章提出相应的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并确定相应的评价流程。依据社会性成果、技术性成果、经济性成果等方面,进行反窃电管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同时对该体系内所有指标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进行管控成果评价模型的构建;最后,文章重点阐述汕头南澳供电局反窃电管控措施及初期成果,并以此对汕头南澳供电局反窃电管控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先对技术性成果、经济性成果、社会性成果的各个指标进行释义及计算,再使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所有指标的权重值,并通过专家投票方式,将投票结果、权重数值相结合,通过模糊评价模型进行综合评价,分析计算结果,提出反窃电管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并通过对汕头南澳供电局反窃电管控现状进行分析评价,得到其管控效果,进而采取管控措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通过反窃电管理,降低了反窃电产生的概率,为企业、社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姚林[10](2019)在《冲突与协调:澳大利亚原住民教育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公平是教育政策的出发点,也是教育政策价值追求,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在多元文化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澳大利亚各级政府出台了诸多特殊性与优惠性兼具的原住民教育政策,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之下,原住民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论文以20世纪60年代末期以来的澳大利亚原住民教育政策为考察对象,以各时期原住民教育所面对的冲突以及政策的协调应对为研究主线梳理原住民教育政策的历史演变,结合当下原住民各级各类教育的政策内容与实践,阐释原住民教育政策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政策实践及实际效果,总结归纳原住民教育政策的基本特点,指出其困境与缺憾,并展望原住民教育政策未来的发展方向。澳大利亚原住民教育政策的经验与教训为我国推动民族教育改革提供了参考与借鉴,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绪论部分重点阐述研究缘起与研究价值,梳理了研究现状,对研究论题、重要概念、理论参照和研究方法等做出了阐释,从而为全文的写作奠定基础。第一章“澳大利亚原住民教育政策的缘起”,梳理在1970年代之前西方殖民者对澳大利亚原住民采取的种族灭绝、种族隔离和同化教育政策。过去的政策给原住民造成了深深的苦难,使得现在原住民成为澳大利亚社会中最弱势之群体。第二章“澳大利亚原住民教育政策的发展演变”,利用社会冲突理论视角从历史背景、社会政治环境、原住民社会经济状况等角度分析了澳大利亚各级政府制定与实施原住民教育政策的外在驱动与内在动因,梳理澳大利亚各个执政党执政期间制定的原住民事务政策及其理念,重点分析了多个关键性原住民教育政策出台的背景、决策博弈的过程以及教育政策的内容与变化。第三章“以教育结果公平为核心的原住民普通教育政策”,梳理了各级原住民教育政策,从政策背景、政策实践和政策成效三个方面分别探讨了原住民中小学教育政策和高等教育政策,并对原住民高等教育政策的演变进行了阐述,利用统计数据和图表呈现了各级原住民教育政策的成效,力求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现原住民教育政策的实践与效果。第四章“以原住民需求为核心的各类原住民教育政策”,分析了澳大利亚各类原住民教育政策,分析原住民双语教育政策、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的背景与演变历程。第五章“澳大利亚原住民教育政策的特点”,归纳澳大利亚原住民教育政策的四大特点:政策价值取向多元化;政策重心调整动态化;政策制定主体多元化;政策实施监督常态化。第六章“澳大利亚原住民教育政策的困境与缺憾”,意在更加客观中立地看待澳大利亚原住民教育政策的得与失。对澳大利亚原住民教育政策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总结,反思了澳大利亚原住民教育政策的缺憾,深化了对澳大利亚原住民教育政策的认识。第七章“澳大利亚原住民教育政策的展望”,展望了澳大利亚原住民教育政策的未来发展方向:利益协调——保障政府、学校与社区的协调机制;更新话语——放弃原住民教育“赤字”话语体系;教育扶贫——逐步克服原住民社会经济弱势地位;走向和谐——重构澳大利亚历史、知识与课程。
二、加强理论学习 促进南澳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理论学习 促进南澳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教师发展中心运行机制研究及其启示——以澳大利亚南澳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南澳大学教师发展中心运行机制 |
(一)南澳大学教学创新中心组织架构及其管理机制 |
(二)南澳大学教学创新中心的发展项目之激励机制 |
(三)南澳大学教学创新中心的发展项目之评价机制 |
(四)南澳大学教学创新中心的发展项目之反馈机制 |
二、网络时代南澳大学教师发展中心运行机制的启示 |
(一)整合资源,建立具有独立建制的大学教师发展中心 |
(二)注重协作,构建纵横交错全方位的管理机制 |
(三)结合实际,提供适合大学教师发展需求的项目 |
(四)拓展概念,进行有效的同行教学评审 |
(五)师生合作,构建多元教学反馈机制 |
三、总结 |
(3)海岛县人口迁移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2 研究进展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研究进展 |
2.1.2 国内研究进展 |
2.1.3 现有文献评述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
2.2.2 人口迁移类型 |
2.2.3 海岛与海岛旅游 |
2.3 人口迁移的相关理论 |
2.3.1 宏观迁移理论 |
2.3.2 微观迁移理论 |
3 海岛县(区)人口迁移演变特征分析 |
3.1 海岛县(区)基本情况 |
3.1.1 海岛自然地理情况 |
3.1.2 海岛经济发展 |
3.1.3 海岛旅游发展 |
3.1.4 海岛人口情况 |
3.2 海岛县(区)人口迁移演变特征分析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海岛人口迁移时间演变特征分析 |
3.2.3 海岛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海岛县(区)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研究 |
4.1 海岛县(区)人口迁移影响因素宏观分析 |
4.1.1 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 |
4.1.2 影响因素分析 |
4.2 海岛县(区)人口迁移影响因素微观分析 |
4.2.1 数据来源 |
4.2.2 岛民生活环境满意度分析 |
4.2.3 生活环境满意度对海岛居民迁移意愿的影响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1.1 海岛基本情况分析 |
5.1.2 海岛县(区)人口迁移时空间演变特征分析 |
5.1.3 海岛县(区)人口迁移演变影响因素分析 |
5.1.4 岛民生活环境感知差异反映出海岛建设需要改善的侧面 |
5.2 不足与展望 |
5.2.1 研究深度方面 |
5.2.2 在影响因素选取方面 |
5.2.3 在数据采集方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长海县人口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澳大利亚中文教师联会中文教育产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澳大利亚中文教育发展概况 |
2.1 澳大利亚中文教育概况 |
2.2 澳大利亚中文教育各州概况 |
第3章 澳大利亚中文教师协会中文教育产品分析 |
3.1 中文教育产品概念界定 |
3.2 中文教育产品统计 |
3.3 中文教育产品比较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中文教育产品典型案例分析 |
4.1 维州中文课程及CLIL项目 |
4.2 西澳华裔中文演讲比赛 |
4.3 新州中文教师协会汉语教学网络样本 |
第5章 结论 |
5.1 结论与建议 |
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西澳中文教师协会志愿者会员访谈 |
(5)北京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研究 ——以博览类建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和背景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关于20 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的研究 |
1.3.2 关于北京20 世纪建筑遗产的研究 |
1.3.3 关于博览类建筑更新的研究 |
1.4 概念阐释与界定 |
1.4.1 20世纪建筑遗产及近义概念 |
1.4.2 文物建筑与建筑遗产 |
1.4.3 本文研究范围界定 |
1.5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框架 |
第2章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现状调研 |
2.1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建造背景 |
2.1.1 社会背景:政治支配建筑活动 |
2.1.2 建设背景:博览建筑集中兴盛 |
2.1.3 建筑思潮: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 |
2.2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研究对象 |
2.2.1 调研对象范围选择 |
2.2.2 调研对象分布状况 |
2.3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现状调研 |
2.3.1 北京展览馆 |
2.3.2 北京天文馆 |
2.3.3 北京自然博物馆 |
2.3.4 北京市职工服务中心 |
2.3.5 中国地质博物馆 |
2.3.6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
2.3.7 中国国家博物馆 |
2.3.8 全国农业展览馆 |
2.3.9 民族文化宫 |
2.3.10 中国美术馆 |
2.3.11 北京人民剧场 |
2.3.12 首都剧场 |
2.4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特征归纳 |
2.4.1 建筑风格:苏式、宫殿式、新民族形式 |
2.4.2 建筑色彩:黄色、红色、绿色 |
2.4.3 建构体型:轴线对称、韵律秩序 |
2.4.4 装饰装修:细部构件、装饰装修 |
2.4.5 建筑外环境:内庭院、礼仪广场 |
2.5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现状总结 |
2.5.1 现状使用与运营情况 |
2.5.2 保护利用情况 |
2.5.3 问题梳理归纳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理论研究 |
3.1 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的发展过程 |
3.1.1 国际20 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的发展过程 |
3.1.2 我国20 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的发展过程 |
3.2 20世纪建筑遗产价值内涵与价值构成 |
3.2.1 20世纪建筑遗产价值内涵 |
3.2.2 20世纪建筑遗产价值构成 |
3.3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价值分析 |
3.3.1 历史价值 |
3.3.2 艺术价值 |
3.3.3 科学价值 |
3.3.4 社会价值 |
3.3.5 文化价值 |
3.4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保护要点 |
3.4.1 场地环境 |
3.4.2 立面形象 |
3.4.3 平面形制 |
3.4.4 内部装修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博览类建筑遗产保护利用措施研究 |
4.1 外部环境质量提升措施 |
4.1.1 规划交通流线 |
4.1.2 优化入口广场 |
4.1.3 增加景观绿化 |
4.1.4 整修配套用房 |
4.1.5 改进夜景照明 |
4.2 建筑整体形象整修措施 |
4.2.1 外立面修缮 |
4.2.2 外立面升级 |
4.2.3 加建新体量 |
4.3 建筑结构构件升级措施 |
4.3.1 补强原结构体 |
4.3.2 替换结构构件 |
4.3.3 替换原结构体 |
4.3.4 卸荷加固 |
4.3.5 消能减震 |
4.4 建筑内部功能优化措施 |
4.4.1 置换主要功能或局部功能 |
4.4.2 改善交通功能及空间形式 |
4.4.3 增加公众服务设施及空间 |
4.4.4 优化展陈功能及空间形式 |
4.5 相关保护利用案例解析 |
4.5.1 中国国家博物馆——内补同象 |
4.5.2 上海历史博物馆——外延同象 |
4.5.3 唐山博物馆——衬托异象 |
4.5.4 南澳博览建筑群衔接处与门厅——对比相异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策略 |
5.1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策略 |
5.1.1 基于价值分析的保护控制 |
5.1.2 将问题归类导向保护利用措施 |
5.1.3 保护与利用结合,生成方案 |
5.2 北京博览类建筑遗产保护利用方案建议 |
5.2.1 方案一:内部改造,功能更新 |
5.2.2 方案二:内庭院封顶,地下扩建 |
5.2.3 方案三:单侧扩建,改变次要立面 |
5.2.4 方案四:加建新馆,外观相异、对比衬托 |
5.3 以北京展览馆为例的保护利用方案探索 |
5.3.1 北京展览馆保护要点 |
5.3.2 北京展览馆现状问题 |
5.3.3 保护利用措施选择 |
5.3.4 保护利用方案建议 |
5.4 保护利用工程前景展望 |
5.4.1 优化制度体系逐步完善,保护利用流程规范化 |
5.4.2 保护利用实践增加,保护利用形式多样化 |
5.4.3 科学技术手段进步,保护利用内容精深化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国内外博览类建筑遗产改扩建典型案例 |
附录 B:中国20 世纪建筑遗产项目(第一至四批) |
附录 C: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第一批) |
附录 D:中国20 世纪建筑遗产认定标准 |
致谢 |
(6)珠海市南澳村乡村旅游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立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述评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2.4 国内研究述评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乡村旅游 |
2.1.2 村集体经济 |
2.2 理论基础 |
2.2.1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2.2.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章 南澳村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 |
3.1 南澳村的基本情况 |
3.1.1 南澳村土地情况 |
3.1.2 南澳村农业产业结构 |
3.1.3 南澳村的人口情况 |
3.2 南澳村乡村旅游业发展情况 |
3.2.1 饮食文化情况 |
3.2.2 住宿条件及总体接待能力 |
3.2.3 道路与交通保障情况 |
3.2.4 景观情况 |
3.2.5 特色产品情况 |
3.2.6 休闲娱乐项目情况 |
第4章 南澳村乡村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4.1 南澳村乡村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4.1.1 特色饮食文化结构单一 |
4.1.2 民宿开发程度低 |
4.1.3 交通不便利 |
4.1.4 村容村貌有待改善 |
4.1.5 旅游特色产品缺乏 |
4.1.6 娱乐设施不够完善 |
4.1.7 市场竞争意识有待增强 |
4.2 南澳村乡村旅游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村经济发展基础较差 |
4.2.2 缺乏现代元素的融入,信息化程度低 |
4.2.3 自然条件和硬件条件较差 |
4.2.4 扶持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上级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
4.2.5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
4.2.6 村民的综合素质偏低,经营理念陈旧 |
4.2.7 村民参与乡村旅游业积极性不高 |
第5章 国内外乡村旅游业发展经验借鉴 |
5.1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经验 |
5.1.1 浙江滕头村——农业新村的发展经验 |
5.1.2 北京民俗村的发展经验 |
5.1.3 成都农家乐的发展经验 |
5.2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经验 |
5.2.1 美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经验 |
5.2.2 意大利绿色农业旅游的发展经验 |
5.3 国内外乡村旅游业发展经验对南澳村的启示 |
5.3.1 政府主导,“双建”结合 |
5.3.2 规划到位,合理布局 |
5.3.3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
5.3.4 产业发展与资源保护并重 |
5.3.5 准确进行市场定位 |
5.3.6 加强人才培养 |
第6章 促进南澳村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推动南澳村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
6.2 加强产业发展平台建设,吸引大型企业投资 |
6.3 加强公路建设,加快农村公共交通的发展 |
6.4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
6.5 打造南澳村特色旅游产品体系 |
6.6 提高村民的综合素质 |
6.7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本文的局限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问卷调查表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7)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对象 |
1.5 研究目的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建设背景与卫所概况 |
2.1 明代广东的自然环境状况 |
2.1.1 区位特征:区位特点影响总体防御的布局 |
2.1.2 地形地貌:屏山障水据险扼要的防御择址 |
2.1.3 交通状况:陆海交通影响物资及军情传递 |
2.1.4 气候环境:建筑适应性及倭寇的择时规律 |
2.2 明代广东的社会环境状况 |
2.2.1 海防卫所震慑了敌对政治势力 |
2.2.2 海防卫所保驾了沿海经济发展 |
2.2.3 海防卫所保障了国际政策执行 |
2.2.4 海防卫所打击了沿海走私贸易 |
2.2.5 海防卫所进行的重要军事斗争 |
2.3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军事管理制度 |
2.3.1 军队制度:层级性的卫所制度 |
2.3.2 军户制度:父子相继的世袭制度 |
2.3.3 屯田制度:自给自足的供养方式 |
2.4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的建设概况 |
2.4.1 建立海防卫所 |
2.4.2 形成海防体系 |
2.4.3 军事聚落的发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群体的防御空间形态 |
3.1 沿海八府区域环境下的海防卫所布局概况 |
3.2 沿海珠链型防御形态 |
3.2.1 布防海湾——海湾是内地的门户 |
3.2.2 占据海门——海门是城镇的咽喉 |
3.2.3 严守内河——内河是城镇集聚处 |
3.2.4 重视商贸——商贸地是劫掠重点 |
3.2.5 高可达性——距离适中策应联防 |
3.3 向心拱卫型防御形态 |
3.3.1 广州的中心地位 |
3.3.2 珠江口沿岸的复杂地理环境 |
3.3.3 以广州为中心的防御结构 |
3.3.4 向心防御构造的可靠性 |
3.4 海岛防守型防御形态 |
3.4.1 广东近岸海岛海防形势 |
3.4.2 海南岛的沿岸环形防御 |
3.4.3 南澳岛的节制两省防御 |
3.5 南洋海路控扼型防御形态 |
3.5.1 历史上雷廉琼的联防 |
3.5.2 明代加强对南洋海路的控扼 |
3.5.3 郑和下西洋壮大了海上丝绸之路 |
3.5.4 雷廉琼海防体制的转变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个体的防区空间形态 |
4.1 利于海防卫所各项功能发挥的自然环境空间 |
4.1.1 沿海所城一般性的选址环境条件 |
4.1.2 与环境融为一体的所城建设原则 |
4.1.3 据军情形势发展后的迁址与调整 |
4.1.4 实例:大鹏所城的环境空间特征 |
4.2 保障了海防卫所防区安全的军事功能空间 |
4.2.1 海防结构主体卫所城 |
4.2.2 沿岸的预警设施烽堠 |
4.2.3 外延的分守设施墩堡 |
4.2.4 海上所城船队的巡防 |
4.3 扩大了海防卫所影响力的社会功能空间 |
4.3.1 通过巡检司履行部分社会功能 |
4.3.2 通过驿路扩大了社会功能空间 |
4.3.3 海防卫所向城镇化的转变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城池的模式与平面形态 |
5.1 海防卫所城平面形态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 |
5.1.1 巩固海防的紧迫性对同一化建设的要求 |
5.1.2 海防形势的复杂性对地域适应性的要求 |
5.2 与线性长城明显区别的点式的城池模式 |
5.2.1 抵御异族与防范贼寇的心理界线之别 |
5.2.2 北方边地与东南沿海的山川地势之别 |
5.2.3 定向防守与腹背受敌的防御工事之别 |
5.3 层级性的军制特点决定层次性的城池规模 |
5.3.1 “模数制”的城池规划与建设思想 |
5.3.2 层级规模有区间,同级差异也明显 |
5.3.3 户均面积为基准,驻兵数目作变量 |
5.4 以方形为基调结合地形微调的城池轮廓形态 |
5.4.1 “礼制”与“有机”结合的地形应用思想 |
5.4.2 稍有变通的方形轮廓是主体 |
5.4.3 借山造势的变通轮廓是补充 |
5.4.4 蕴意吉祥的意象轮廓是点睛 |
5.5 以田字形为主成棋盘状划分的街巷布局 |
5.5.1 “类里坊”的街巷布局思想 |
5.5.2 棋盘状的街巷空间平面形态 |
5.5.3 层级细分的街巷类型及特征 |
5.5.4 卫所城街巷承担的多重功能 |
5.6 多层设防的城池防御平面形态 |
5.6.1 护城河与城墙形成的外围主防线 |
5.6.2 环城路与十字街构成的内部防线 |
5.6.3 所城中四大区块各自独立的防守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城内建筑特征 |
6.1 海防卫所城内的建筑构成 |
6.2 城防建筑 |
6.2.1 不同时期的卫所城防建设 |
6.2.2 以城墙为主体的城防设施 |
6.2.3 城墙的防御意象表达 |
6.3 衙署建筑 |
6.3.1 衙署建筑在卫所城中的空间分布 |
6.3.2 衙署建筑的平面布局与建筑规制 |
6.3.3 衙署建筑空间中体现的礼制文化 |
6.4 居住建筑 |
6.4.1 旗军营房和将领府邸的建筑规制 |
6.4.2 居住位序体现军户责任及权利归属 |
6.4.3 府邸庭院反映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 |
6.4.4 旗军营房变迁:从营房向民房发展 |
6.5 祀佑建筑 |
6.5.1 祀佑建筑的建设意义 |
6.5.2 卫所城中的祀佑建筑 |
6.5.3 祭拜场所的空间形式 |
6.5.4 祭祀文化的现代传承 |
6.6 学宫建筑 |
6.6.1 学宫建筑的基本建筑形制 |
6.6.2 卫所中的学堂和社学建置 |
6.6.3 海防卫所卫学教育的实效 |
6.7 商贸区域 |
6.7.1 卫所的商业发展 |
6.7.2 所城发展为县城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明代广东海防卫所营建技术与装饰艺术 |
7.1 主体结构的营造技术 |
7.1.1 城墙的营造 |
7.1.2 城内道路的营造 |
7.1.3 城内供排水系统的营造 |
7.2 改善环境的科学设计 |
7.2.1 卫所群落对风的利用 |
7.2.2 建筑组团对温度的改善 |
7.2.3 住宅内湿热环境的改变 |
7.3 民居防御的特色设计 |
7.3.1 “五门通”防卫院落 |
7.3.2 登顶了望的高耸山墙 |
7.3.3 富宅大院自守的碉楼 |
7.4 建筑细部的装饰艺术 |
7.4.1 体现等第的装饰制度 |
7.4.2 多样的装饰表现形式 |
7.5 建筑技术的传承稳定 |
7.5.1 技术核心是军匠和民匠 |
7.5.2 主要劳力是旗军 |
7.6 本章小结 |
结语 |
研究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深圳市大鹏新区民宿旅游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框架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乡村旅游 |
二、民宿旅游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民宿旅游研究 |
二、国内民宿旅游研究 |
第二章 大鹏新区民宿旅游发展状况 |
第一节 大鹏新区民宿旅游发展环境分析 |
一、区位环境分析 |
二、旅游环境分析 |
三、产业政策分析 |
第二节 大鹏新区民宿发展进程 |
一、大鹏新区民宿发展历程 |
二、大鹏新区民宿发展概述 |
三、大鹏新区民宿发展特色 |
第三章 大鹏新区民宿旅游发展调查分析 |
第一节 民宿游客调查分析 |
一、深圳市大鹏新区民宿游客调查分析 |
二、深圳市区游客大鹏民宿感知调查分析 |
三、广州市区游客大鹏民宿感知调查分析 |
第二节 民宿经营者调查分析 |
一、民宿经营者特征 |
二、民宿经营管理分析 |
三、民宿投资分析 |
四、民宿风险分析 |
五、民宿经营异常分析 |
六、关于民宿管理 |
第三节 民宿管理者调查分析 |
一、民宿监管法律缺失 |
二、民宿行业发展缺乏顶层设计 |
三、民宿行业安全隐患突出 |
四、民宿规范管理缺乏财政支持 |
第四章 大鹏新区民宿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民宿旅游游客体验问题分析 |
一、民宿旅游客源市场单一 |
二、民宿旅游停留时间短 |
三、部分片区民宿旅游重游率较低 |
四、缺乏高效的信息传播渠道 |
五、民宿配套设施服务良莠不齐 |
第二节 民宿旅游经营者经营问题分析 |
一、民宿经营压力大 |
二、民宿经营者缺乏经营管理经验 |
三、民宿旅游客源淡旺季差异明显 |
四、单店经营未形成连锁品牌效应 |
五、产品多元化经营发展缓慢 |
第三节 民宿旅游管理者管理问题分析 |
一、民宿安全存在隐患 |
二、行业管理体系不明晰 |
三、基础设施尚待完善 |
第五章 大鹏新区民宿旅游品质提升发展策略 |
第一节 从管理者角度出发规范管理促发展 |
一、从基础设施入手解决最基本难题 |
二、政策引导监督规范经营 |
三、利用本土资源优势形成旅游核心竞争力 |
第二节 以经营者视角审视自身改变经营思路 |
一、树立品牌意识打造精品民宿 |
二、开拓思路引入新的游客兴趣点 |
二、行业自治推动整体服务提升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关于深圳大鹏新区民宿旅游游客调查 |
附录 B:关于大鹏民宿旅游感知调查(深圳市区) |
附录 C:关于大鹏民宿旅游感知调查(广州市区) |
附录 D:深圳市大鹏新区民宿经营者问卷调查 |
致谢 |
(9)电网公司反窃电管控评价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对于项目评价的研究动态 |
1.2.2 国内对于项目评价的研究动态 |
1.2.3 国外对于反窃电的研究动态 |
1.2.4 国内对于反窃电的研究动态 |
1.3 研究意义、内容以及目的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目的 |
第二章 反窃电管控评价理论综述 |
2.1 窃电现象 |
2.1.1 窃电的定义 |
2.1.2 窃电的原因 |
2.1.3 窃电的危害 |
2.1.4 窃电的趋势 |
2.2 窃电方式 |
2.2.1 无表型窃电 |
2.2.2 技术性窃电 |
2.2.3 智能化窃电 |
2.2.4 人为因素窃电 |
2.3 电网公司反窃电措施 |
2.3.1 现场检查措施 |
2.3.2 后台分析措施 |
2.4 反窃电管控成果评价 |
2.4.1 反窃电管控成果评价特点 |
2.4.2 反窃电管控成果评价流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反窃电管控成果评价指标体系 |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概述 |
3.1.1 指标的概念 |
3.1.2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1 反窃电管控成果分类 |
3.2.2 基层指标选取 |
3.2.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反窃电管控成果评价模型 |
4.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1.1 层次分析法 |
4.1.2 指标权重的确定过程 |
4.2 评价模型的构建 |
4.2.1 评价模型的选用 |
4.2.2 模糊综合评价的过程 |
4.2.3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
4.2.4 评价模型的构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反窃电管控成果综合评价 |
5.1 反窃电管控综述 |
5.1.1 反窃电管控措施 |
5.1.2 反窃电管控初期成果 |
5.2 管控成果各指标的赋值及计算 |
5.2.1 技术性评价指标的赋值及计算 |
5.2.2 经济性评价指标的赋值及计算 |
5.2.3 社会性评价指标的赋值及计算 |
5.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1 一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2 二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5.4 指标隶属度矩阵的确定 |
5.5 成果模糊综合评价过程 |
5.6 结果分析与提议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10)冲突与协调:澳大利亚原住民教育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价值 |
二、研究综述 |
(一) 对澳大利亚原住民政策的研究 |
(二) 对原住民教育政策历史的研究 |
(三) 对澳大利亚原住民教育立法的研究 |
(四) 对各级各类原住民教育政策的研究 |
(五) 对研究现状的评析与展望 |
三、概念界定 |
(一) 原住民与少数民族、弱势群体 |
(二) 教育政策与公共政策 |
(三) 多元文化主义教育 |
四、理论参照与研究方法 |
(一) 理论参照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澳大利亚原住民教育政策的缘起 |
第一节 英国殖民者的种族灭绝政策 |
第二节 澳大利亚政府的种族隔离政策 |
第三节 同化教育政策以及“被偷走的一代” |
第二章 澳大利亚原住民教育政策的发展演变 |
第一节 变革的开端:多元文化教育政策摸索期(1967-1989) |
一、认识先于行动: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取代白澳政策 |
二、挣扎中启程:糟糕透顶的原住民教育亟需变革 |
第二节 蹒跚中前行:多元文化教育政策淡化期(1990-2007) |
一、举步维艰:原住民政策改革徘徊不前 |
二、缓慢地推进:从价值理性向工具理性变迁 |
三、行动的勇气:原住民教育政策实质性推进 |
第三节 争议中再出发:原住民教育政策革新期(2008至今) |
一、走向民族和解:陆克文总理代表国家道歉 |
二、一揽子协调政策:“缩小差距”政策 |
三、原住民教育政策纲领:颁布系列指导性文件 |
第三章 以教育结果公平为核心的原住民普通教育政策 |
第一节 原住民中小学教育政策 |
一、原住民中小学教育政策的背景 |
二、原住民中小学教育政策的实践 |
三、原住民中小学教育政策的成效 |
四、克服教育不均衡:离家上学奖学金与支持性服务 |
第二节 原住民高等教育政策 |
一、原住民高等教育政策背景 |
二、原住民高等教育政策实践 |
三、原住民高等教育政策成效 |
四、服务与支持:高校原住民学习与支持中心 |
第四章 以教育需求为核心的原住民各类教育政策 |
第一节 原住民双语教育政策 |
一、原住民双语教育政策的背景 |
二、澳大利亚语言教育政策的演进 |
三、北领地双语教育政策的内容 |
第二节 原住民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 |
一、原住民职业与培训教育政策的背景 |
二、原住民职业与培训教育政策的内容 |
三、原住民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的成效 |
第五章 澳大利亚原住民教育政策的特点 |
第一节 政策价值取向多元化:原住民教育政策的四种取向 |
一、社会公正取向 |
二、文化认同取向 |
三、社区开发取向 |
四、技能补偿取向 |
第二节 政策重心调整动态化:国家教育宣言的话语变迁 |
一、《霍巴特宣言》强调多元文化主义 |
二、《阿德莱德宣言》注重受教育机会平等 |
三、《墨尔本宣言》突出教育结果公平 |
第三节 政策制定主体多元化:原住民教育诉求的表达 |
一、原住民教育政策重视多方的深度合作 |
二、深度合作是协调利益冲突的重要途径 |
三、缺席与在场:难以摆脱的殖民主义思想 |
第四节 政策实施监督常态化:追求教育统计结果的平等 |
一、国家评估成为教育政策效果的常态化监督手段 |
二、国家评估使得原住民教育陷入“应试教育” |
三、国家评估不应成为教育政策唯一评价手段 |
第六章 澳大利亚原住民教育政策的困境与缺憾 |
第一节 原住民教育政策的困境 |
一、殖民主义“遗产”:过去政策影响难以根除 |
二、贫困代际传递:制约政策成效的重要因素 |
三、冲突的爆发:原住民疏离学校与抵制教育 |
第二节 原住民教育政策的缺憾 |
一、认知缺陷:原住民“教育难题”复杂性认识不足 |
二、路径依赖:“表面种族中立的教育政策” |
三、文化诉求:对原住民文化的独特性重视不足 |
四、原住民师资不足:文化断裂与师生冲突 |
第七章 澳大利亚原住民教育政策的展望 |
第一节 利益协调:保障政府、学校与社区的协调机制 |
第二节 更新话语:放弃原住民教育“赤字”话语体系 |
第三节 教育扶贫:逐步克服原住民社会经济弱势地位 |
第四节 走向和谐:重构澳大利亚历史、知识与课程 |
结语 |
一、澳大利亚原住民教育政策的总体评价 |
二、教育政策连续性是取得成功的基本保障 |
三、经费保障是教育政策成功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
四、多元化少数民族师资队伍是民族教育发展的引擎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澳大利亚原住民教育政策大事年表 |
附录二 专用名词缩写表 |
附录三 澳大利亚高校原住民高等教育中心一览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四、加强理论学习 促进南澳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教师发展中心运行机制研究及其启示——以澳大利亚南澳大学为例[J]. 陈素娜.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 [2]体育赛事对南澳县旅游品牌塑造的影响研究[D]. 姚佩沂. 汕头大学, 2021
- [3]海岛县人口迁移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于丽梅.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4]澳大利亚中文教师联会中文教育产品研究[D]. 刘倩.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1)
- [5]北京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研究 ——以博览类建筑为例[D]. 李瑞华.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6]珠海市南澳村乡村旅游业发展研究[D]. 纪娇. 吉林大学, 2019(03)
- [7]明代广东海防卫所空间形态研究[D]. 赵金娥.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8]深圳市大鹏新区民宿旅游发展策略研究[D]. 莫晓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2)
- [9]电网公司反窃电管控评价技术的研究[D]. 黄鹏.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10]冲突与协调:澳大利亚原住民教育政策研究[D]. 姚林.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