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家长对孩子的耐心(论文文献综述)
吴成[1](2021)在《大班幼儿与其父母对父母之爱理解的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主要探讨幼儿与其父母对父母之爱的认识,研究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成都市某两所幼儿园的两个大班幼儿与其父母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访谈的形式了解大班幼儿与其父母对父母之爱的理解情况,并将两者对父母之爱的理解进行了对比。研究者将收集到的所有资料通过NVivo11质性研究分析软件进行编码、分析得出以下相关结论。在关于父母是否爱我的问题上,其中约93%的幼儿认为父母是爱自己的,少部分幼儿认为父母不爱自己,其中认为爸爸不爱的较多,妈妈不爱的较少。而对父母来说,大多数母亲认为孩子是可以感受到自己的爱的,而父亲表现出更多的不确定性,有两位父亲表示幼儿不能感受到自己的爱。在幼儿关于父母为什么爱自己的回答中,约40%的幼儿不知道为什么,其余幼儿认为父母爱我的原因主要基于以下5方面,分别是特殊的关系、父母之爱的表现、我对父母的价值、父母的责任、父母对我的期望。在关于父母与幼儿对父母之爱的表现的理解上,研究者总结出幼儿认为父母之爱的表现共有10种,其中排在前五的分别是陪伴与玩耍、生活照料、物质需求的满足、语言表达、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少数幼儿将负向的爱作为了父母之爱的表现,即幼儿认为父母打自己、批评自己是父母之爱的一种表现。而父母认为的父母之爱的表现共有8种,排在前三的分别是陪伴与玩耍、教育与个人培养、正向语言;在关于父母不爱方式的理解上,研究者总结出幼儿认为的父母不爱的表现共有11种,其中排在前五的分别是:身体伤害、语言暴力、负向的情感态度、不满足生活需要;父母认为的父母不爱的表现共有8种,其中排在前三的分别是冷暴力、比较、语言暴力,而父母将身体暴力作为不爱的方式排在倒数第三。关于理想的父母之爱,幼儿最希望的前三种父母之爱的方式分别是陪伴与玩耍、物质需要的满足、肢体语言。而父母认为的前三种理想的父母之爱是对幼儿的教育与个人培养、与幼儿建立朋友平等的关系、给予幼儿情感上的支持。研究者通过对比两者对于父母之爱的理解,发现在关于爱与不爱的表现上,他们在父母之爱的表现方式上差异不大,但在教育与个人培养、语言表达、物质需要的满足、生活照料这四种表现的重要性上存在较大差异;关于父母不爱的表现中,幼儿与父母不仅在身体暴力、冷暴力、负向的情感态度、不陪伴这四种不爱的表现的重要性上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在表现方式上也存在差异。最后研究者根据本研究所得结论,给父母提出了相关建议:(1)尊重幼儿玩耍的权利(2)给予幼儿高质量的陪伴(3)了解幼儿的内心需要(4)请勿忽视幼儿当下的幸福(5)消除幼儿负向爱的观念(6)注重生活的仪式感(7)善用肢体语言表达爱
沈静怡[2](2021)在《二孩家庭中家长对大孩教养方式的调查研究》文中提出自2016年全面开放二孩政策以来,我国二孩家庭不断增多,二孩家庭教养方式随之成为家庭教育中的热点话题。了解二孩出生后,家长对大孩的教养方式的变化和现状,探索家长对大孩的教养方式是否存在问题,及对大孩产生的影响,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有助于营造和谐家庭氛围,维持良好的亲子关系与同胞关系,对促进大孩的社会性、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与观察法相结合的方式获取二孩家庭中家长对大孩教养方式的相关资料。首先,对福建省和广东省的220个二孩家庭中的父母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02份;其次,对其中六个家庭的父母和大孩进行访谈和观察;然后,将问卷数据、访谈内容与观察案例相结合,对二孩家庭的教养分工,父母对大孩的教养方式、教养观念、态度和行为的变化情况,父母对大孩的同胞接纳教育以及对同胞关系处理的现状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二孩家庭中家长对大孩教养方式存在的问题是:父母对大孩的教养观念不全面;父母对大孩的教养态度欠佳;在行为方面,父母处理同胞关系欠妥,存在差别对待。2.影响父母对大孩教养方式的因素主要包括父母自身因素(如文化程度和职业),受祖辈教养方式的影响,受大孩特征差异的影响(如性格、性别),等等。3.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孩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发展有积极和消极的影响,积极影响是:有些大孩具有积极的角色认知,容易接纳弟弟妹妹;情感满足,态度积极,喜欢弟弟妹妹;与弟弟妹妹有积极、良好的互动行为,同胞关系好,有助于大孩社会性发展。消极影响是:部分大孩存在消极认知,产生角色冲突;情感疏远,态度消极,心理不平衡,排斥弟弟妹妹;存在不良社会行为,如退行性行为和攻击性行为等。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增强学习意识,树立科学育儿观念;经常与大孩沟通交流,关注大孩心理变化;加强同胞互动,让大孩参与二孩成长;公平对待两个孩子,均衡分配资源;父辈与祖辈协同合力教养,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凌星月[3](2021)在《农村幼儿家长的教师角色期待研究 ——基于陕西省汉中市S村的调查》文中提出作为学前教育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家长的想法和要求对于学前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通过访谈法从农村幼儿家长的视角去进行调查,在对S村的所有幼儿家长进行开放式访谈的基础上,找出家长最关心的幼儿教师角色的内容,并进行归类、总结,进行维度的划分,然后从不同的层面对家长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通过家长列举的事例可以发现:在不同的方面农村幼儿家长期待的教师角色不同,在教育教学方面,农村幼儿家长主要期待的角色为知识的超前传递者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者;组织幼儿一日生活方面主要期待的角色为耐心细致的生活照顾者和行为约束和改良者;在与幼儿交往方面主要期待的角色为情绪抚慰者和榜样示范者;在家长工作方面主要期待的角色为主动沟通者;在教师自身发展方面主要期待的角色为以幼儿掌握知识为目的的反思者。总的来说,农村幼儿家长期待的教师角色呈现出“简单化”、“传统性”以及“矛盾性”的特点,而造成家长产生如此期待可能的原因既有家长层面的原因,家长层面上是由于农村家长受教育程度较低、自身教育观念和自我认知造成的,当然也有教育现实的原因。同时家长的期待的教师角色和教师实际承担的角色是有差异的,家长期待教师成为幼儿生活的全权负责者、权威的管理者和家长意愿的绝对服从者,而幼儿教师实际承担着幼儿能力的培养者、幼儿的支持者和引导者以及家长的合作者。虽然农村幼儿家长期待的教师角色与教师实际承担的角色有一定的差异,但家长期待中也存在着合理的成分,这对幼教师资队伍建设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基于此次的调查,提出以下建议:第一,重视家长需求,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第二,加强沟通与合作,引导家长期待的合理化,使其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和幼儿教育的重要推动力。
陈欢[4](2021)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学习现状与转化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以及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小学数学学困生这个话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且国内外学者也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思维转变的重要时期,对于没有扭转思维转变的学生而言,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逐渐成为学困生。加之疫情的影响,学困生工作难于实施,学困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由于大多数人的研究范围较大、模糊筛选学困生等缺陷的存在,使得以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具体研究和详细筛选显得尤为重要,而学困生的有效转化更是关系着学生的发展与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本文以问卷法、访谈法、内容分析法与观察法等方法,着眼于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以沈阳市某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学生问卷、家长问卷、教师访谈、笔者观察等四个角度出发,以此来了解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学习现状,进而剖析导致学困生“困”的原因。从学生应积极主动的走出“困”境、教师采用多样化的转化策略、学校管理者具体落实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增强家长教育观念的认知等四个方面提出具体的转化策略,从而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本文旨在通过了解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学习现状,剖析原因,提出具体的转化策略。通过笔者的研究,希望给“困”境中的学困生、从事一线转化学困生工作的老师、学校管理者针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能够有效的落实、困惑中的家长等方面提供参考,最终共同促进学困生的转化,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吴颖婷[5](2021)在《上海市乡村小学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家校共育是目前我国学校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家长在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从事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研究工作是推动家校共育变革的必经之路。当前,我国教育学者正努力探索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故本研究开展的上海市乡村小学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实证研究具有一定价值,能为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增添瑰宝。本研究先通过文献法全面了解国内外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研究现状以及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家长参与的实际状况,基于此,再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开展实证研究,以了解上海市乡村小学家长参与的实际情况,其中包括家长对参与学校教育的认识及参与过程中的人际关系等影响因素。接着借助专业数据分析软件探索家庭不同客观背景条件、家长主观因素与学校因素对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差异性和相关性,从中总结出影响上海市乡村小学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主要因素、参与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最后对此给出提升上海市乡村小学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可行性建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影响上海市乡村小学家长参与的因素有如下四点:不同主体在参与“管理决策”上有不同;家长参与度受家长职业类型制约;参与度受子女年级和成绩影响;家长的人际关系影响其参与度。同时,从本次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中不难发现,上海市乡村小学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四个:父亲参与质量有待提高;家长参与目标片面单一;家长参与人际交往欠佳,其中包括家长与孩子的关系不够密切,与教师的关系不够紧密;家长参与管理决策较少。基于问卷调查结果,本研究分别从家长、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对上述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发现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四点:上海市乡村小学父亲参与学校教育的能力有限;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理念落后;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方式不合理;家长参与管理决策的经验不足。对此,本研究提出了以下四条提升对策:促进上海市乡村小学父亲参与学校教育;提升上海市乡村小学家长对参与目的的认识;优化上海市乡村小学家长参与中的人际关系;增进上海市乡村小学家长参与管理决策。通过本次实证研究,以期唤醒家长参与的内在潜力同时为学校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教育部门的指导方案提供参考,从而促进上海市乡村小学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顺利开展和优化提升,进而推动上海市乡村小学家校共育的实践工作。
李聪聪[6](2021)在《不同利益相关者眼中的“好”幼儿园教师》文中提出学前教育质量问题引起国内外的广泛探讨,成为研究与实践热点话题之一。言教育不可不言师。幼儿园教师队伍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不同人眼中的“好”幼儿园教师都是什么样的呢?是否一致呢?如何实现幼儿园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发展呢?本研究在B市以目的性抽样方式选择多所幼儿园和高校,并在选取的幼儿园和高校内随机抽取幼儿、幼儿家长、幼儿园教师各60人,园长30人,幼教专家15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90人,采用现象图析学的方法,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眼中的“好”幼儿园教师进行研究,探讨基于不同利益诉求的幼儿园教师质量观。通过对访谈文本及儿童画的编码分析可得,对于“什么是”“好”的幼儿园教师形象,可从以下七个维度来探讨:爱岗敬业、幼儿为本、道德修养、保教结合、沟通合作、个人发展和仪态角色。对于“为什么”认为这样的幼儿园教师是“好”教师,可从以下七个角度来解释:幼儿教育特点、职业一般性要求、职业特殊性要求、教师自身发展、幼儿特点及其发展、幼儿园制度遵守与发展,以及社会和家长的期望。对于“如何做”才能成为“好”幼儿园教师,可从加强职业认同与工作责任感、做好自身发展准备、积累专业理论与实践、加强师幼关系及互动、加强家园合作与配合、园所及领导层提供支持、教育系统提供支持、加强社会和家庭的认知与配合八个方面来概括说明。本研究对各利益群体视角下的“好”幼儿园教师形象、形象塑成原因、实现路径进行了分析,通过数据量化统计可知,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上述三个问题的认识在各个维度均显现出了统计学上的差异,体现出异质性,证明不同群体的观念间确实存在质的不同。基于此,本研究对其存在质的不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同时基于各利益群体的立场探讨利益诉求,并从两方面提出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整合不同利益相关者对幼儿园教师角色的需求、优化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生态圈,以期为提升幼儿园教师队伍质量提供借鉴。
张又琳[7](2021)在《小学高年级家长参与在线学习影响因素分析与策略设计》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在线教育市场火热,越来越多的学校、家长、教师、学生开始接受在线学习方式。传统教育中,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仅限于在家长会等开放日,在线教育为家长参与学生在线学习提供了更多方式,家长和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上课地点、上课时间、上课内容等等,充分发挥家长对学生的监督和管理。在日益倡导家校合作理念,共促学生成长的大背景下,家长参与学生在线学习不仅有利于家长和学生之间建立和谐关系,同时,对家长自身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机会。传统教育中,家长对于孩子的参与比较局限,在线教育环境下,可参与的范围更广,方式多样。为了解目前家长参与学生在线学习现状和影响家长参与的因素,本研究通过访谈部分家长,结合调查家长和学生的在线学习基本情况,分析家长参与学生在线学习时所担忧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家长自身因素、学生自身因素、学习资源和学习平台选择以及学习场所等等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在线学习的积极性。根据影响因素构建结构模型,并从政府、学校、家长、学生个体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线学习。
茅铭芝[8](2020)在《家庭培育模式对人力资本形成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儿童时期的家庭环境和培育水平决定了个人一生的技能基础,是人类发展的关键因素(Heckman and Mosso,2014)。正如《科尔曼报告》(1966)所强调,解释学生成绩的绝大部分差异是家庭特征而非学校特征。家庭的培育(Parenting)在解释经济地位的代际流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在有利和不利环境中成长的儿童,其人力资本的差距早在入学之前就已经出现;而传统的教育政策无法完全弥补弱势家庭中父母投资不足造成的伤害。不同家庭背景成长起来的儿童,面临着所谓的“命运岔路”,也即人力资本投资中的机会不平等。由家庭培育不足导致的弱势群体低度开发的人力资本是一种资源的浪费,长期而言,既影响了个人的社会经济成就,也制约着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如何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高效地开发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政府和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旨在探讨家庭培育模式在儿童人力资本形成中的影响机制。在本文的框架中,父母的培育不仅直接影响孩子的人力资本,还会以社会互动(同伴效应)的形式影响孩子同龄人的发展。具体而言,本文分别考察了来自家庭早期人力资本投资差异,家庭陪伴模式差异,以及家庭养育方式(Parenting style)差异的影响。研究既实证检验了这三种培育模式是如何影响并塑造儿童的人力资本,理解弱势家庭存在的培育缺陷;还进一步探讨了因家庭培育差异导致的班级中学生能力组成的变异是如何影响学生的人力资本形成与发展。本文的主要发现与结论如下:第一,通过使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学校抽样调查数据CEPS,发现家庭早期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儿童在中学阶段积累更多的人力资本;通过将样本限制在遵循随机分配规则的学校以克服学校数据中常见的自选择问题,进一步发现了早期投资存在同伴效应,也即班级中参加过学前教育的学生比例的提高会改善全班同学的人力资本。相较于城市中产热衷于“推娃”的教育竞争,社会上依然存在一些没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的学生(本研究样本中将近20%)。研究表明,缺乏学前教育的经历不利于儿童的长期发展;但班级中存在的高能力(接受过学前教育)学生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和促进那些缺乏早期投资的儿童的人力资本积累,也即证实了“近朱者赤”效应。第二,通过分析CEPS和CFPS等微观数据,并采用工具变量法,研究发现父母外出导致的陪伴缺失会对学生的教育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但本研究并未发现存在显着的陪伴缺失儿童的同伴效应,也即班级中父母陪伴缺失儿童的占比提高不会显着影响其他学生的教育发展。研究表明,相较于那些与父母同住的学生,陪伴缺失儿童的认知测试分和考试成绩表现得更差,其教育期望也显着下降。通过区分陪伴模式,发现母亲的陪伴缺失会对儿童造成显着的负面效应。更进一步,研究尝试解答为何陪伴缺失这一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没有在班级层面产生“近墨者黑”的同伴效应。一种可能的解释是,陪伴缺失的儿童在班级中被孤立,因而缺乏与同龄人产生互动,这一视角也反映出这类弱势儿童所处的困难境遇。第三,利用CEPS微观数据,结合发展心理学,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研究方法,将家庭养育方式(Parenting style)分为四类(权威型、专断型、放任型和消极型),实证考察了养育方式是如何影响人力资本形成。研究发现,养育方式可以通过影响儿童的学习行为和信念偏好来促进其人力资本的形成。另一方面,有关家庭养育方式的同伴效应则体现出“同伴压力(Peer pressure)”的特征。具体表现为,班级中接受最佳养育方式的学生比例的提升,会显着提高其他学生的认知技能,但是也会对其他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研究从家长互动的视角对这种同伴压力进行了解释。本文实证检验了家庭培育模式是如何以直接效应和同伴效应的方式影响着儿童的人力资本形成,并进一步探讨了潜在的微观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弱势家庭的培育缺陷,在本研究中表现为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父母的陪伴缺失,以及不利于发展的养育方式,都会对儿童的人力资本形成产生负面影响。当前人力资本投资中主要探讨了家庭投资的直接作用,本文则进一步探讨了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同伴效应,发现了由家庭培育模式差异导致的班级中学生能力组成的差异存在着不同形式的同伴效应(具体表现为“近朱者赤,近墨者未必黑以及同伴压力”)。这些培育模式差异在经济不平等加剧的当下可能长期存在,成为较长时期阻碍社会流动的潜在威胁。本研究认为,尽管政府和社会无法让孩子选择父母,但是却可以尝试改善或解决弱势家庭在发展子女人力资本方面所需要的资源和能力缺陷等问题。从长远的角度,帮扶弱势群体有利于提高全民的人力资本,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基于儿童所处成长的不同阶段,本文认为政策的着力点可以归纳为两类。首先,针对成长于弱势家庭而面临着养育缺陷的学龄前儿童,政府应该重视其早期人力资本投资,缩小养育差距背后的机会不平等。早期投资既可以是直接对弱势儿童进行干预,也可以是对处于弱势境遇的家庭及其家庭环境进行投资,例如指导父母如何科学养育孩子。其次,针对已经处于学龄期(指义务教育阶段)的那些经历过早期抚养劣势或正处于不利养育环境的儿童,公共教育政策可以着力在如何分配学生在班级中的组成,发挥同伴效应中积极的一面,以促进不同背景的学生共同积累人力资本。
余云露[9](2020)在《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教育变革越来越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小学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启蒙者和促进者,其使命高远,责任重大。越是渴求学生成长的教师越会看到职业生活中的困扰、迷惑与不足,只有勇敢地走出职业困惑才能获得新的专业成长。因此关注小学教师,关注他们的职业困惑,显得尤为迫切。采用叙事研究的方法,倾听教师个人的声音,真正走近教师的职业困惑故事,更能反映教育真实的情境和体现实践视野中教师发展的真切意义与价值,同时也可以为读者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间。本研究运用叙事研究的方法,讲述了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故事,并探讨了这些职业困惑故事所带给我们的启示。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观察法、实物收集法和文献分析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获取大量的一手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编码。本文选择了一位有16年教龄且经验较为丰富的小学语文优秀教师——L老师作为研究对象,用“叙事”的方式呈现了L老师在其十余年教师生涯中所遇到的职业困惑及其如何解决职业困惑的46个系列故事,并对故事进行了更细致的梳理、归类。在此基础上,对L老师职业困惑的内容、职业困惑的解决方式及其职业困惑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客观的分析。研究发现,不同阶段的L老师有着不同的职业困惑,而这些职业困惑大多与教师自身有关、与学生有关、与家长有关以及与学校有关。导致L老师产生职业困惑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内部影响因素包括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薄弱、自我认知存在局限、初期的教学实践经验不足、心理承受能力较低以及专业发展水平不高。外部影响因素则与社会环境、学校因素以及家庭因素密切相关。通过研究得到的启示:教师的“自身力量”和外部“重要力量”是L老师走出职业困惑的两个主要“力”。教师在“自身力量”上,借助自身的努力,需要拥有内驱力、成为反思者、完善学习力、学做行动者和提高沟通力以及生成研究力。同时也应该在心理上和实践中通过自身的修炼走出职业困惑。在外部“重要力量”中,重要人物和关键事件以及重点读物也会帮助教师走出职业困惑。
张新昕[10](2020)在《“坚持到底”抑或“半途而废” ——关于儿童钢琴艺术教育中母亲两难选择行动的叙事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新时代人们生活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家长开始逐步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投入到子女教育中,这在艺术特长学习中表现尤为突出,大量儿童或主动或被动地开始学习除了学校以外的艺术特长课。钢琴作为音乐器乐中的基础,在走入中国的一百年时间里也逐渐成为了家庭教育选择的热点项目。很多母亲疯狂地对子女展开钢琴艺术教育,使这项原本应该是陶冶性情的、带给儿童轻松愉悦之感的艺术,非但未给儿童带来快乐,却由于选择权的缺失以及枯燥的训练方式反而使大部分的儿童丧失了学习艺术的兴趣,甚至从最初的喜爱发展到到厌恶,排斥弹钢琴,最终和艺术学习渐行渐远。本研究以“质”的研究方法,选取八组家庭作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对其进行深入探究展现关于家长特别是母亲关于儿童钢琴艺术教育的行为决策过程。母亲的思想来自于成长背景、受教育程度、家庭自然状况、夫妻关系以及社会对于儿童各项特长的考量等等。母亲对于儿童学习过程的态度、参与儿童学习过程的行动对于儿童学习效果的关联与影响,母亲的教育行动对儿童成长所产生的反应、效果等,这些都是本研究要着重关注的问题。虽为众多个体的决策行为却往往能显现出共同趋向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凸显不仅受到母亲行动复杂心理的影响,也受到社会人才需求、母亲文化、家庭经济、等众多的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影响着母亲的教育决策、教育行动以及儿童学习效果,深入探究之正是本研究的着力之处,而这些也恰恰是通过量化研究方式不易获取的信息。由于质化研究方法所限,本研究不奢求推广性,仅尽量还原几位母亲和儿童在钢琴艺术教育过程中的真实状态与矛盾冲突。本研究结果倘若使琴童的家长们能稍稍停下脚步,整理对照反思一下镜像内的自己,能够认识自己教育决策行为对于儿童钢琴学习效果的种种影响;能够引起对母亲文化之于儿童学习过程的影响的关注,本研究就求之不得矣。本论文主要由绪论、正文一章——五章、反思和结语组成。引言包括选题缘由、本研究关注研究的问题、对相应文献的梳理、本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意义。第一章包括本研究的研究设计、研究过程以及对研究者的反思。第二章主要是对八名儿童以及他们的家庭、家庭成员进行背景性介绍以及该研究问题的背景介绍。第三章主要是对儿童钢琴艺术教育过程中母亲的行动生成“坚持到底”抑或“半途而废”的两种样态形式进行探究,其中包括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定义的探究以及形成决策形成中两种样态放任背景因素梳理;从母亲教育行动的背景以及决策的意识根源入手,对其社会身份和自我身份进行定位分析解读。第四章侧重通过对于行动者们进行观察,描述关于生成“坚持到底”样态的家庭教育中母亲的行动以及其心理导向,挖掘出行动者的真实想法;以儿童的角度,呈现其被动行动之后的行动语言反应,折射儿童对于钢琴学习过程的心理活动及其成长。第五章侧重通过描述关于生成“半途而废”样态的家庭教育中母亲的行动以及其心理导向,透视其最本原的观念和心理样态;通过对短期型家庭教育的阻力进行分析,呈现此样态下儿童的心路历程。反思部分则是通过反思八组家庭的母亲在儿童钢琴艺术教育过程如何决策和心理变化,分析并挖掘两种样态下教育行动结果的深层根因。无论是对于想要子女学习学习钢琴的家长还是家中子女正在学习的家长起到照镜子的作用,警醒教育者深入思考家庭教育中成年思想和行动导向下产生的教育决策及其影响。结语部分通过正文的深描和分析,归纳出本研究的几点发现,一是母亲在家庭教育决策中的主导地位及其影响;二是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对子女的潜在影响不容小觑;三是母亲文化作用被质疑。同时再次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对照系统相对缺失、研究对象的异源忽视、收集和分析资料需要更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等方面的不足进行反思,以便在后续的研究中得到改善。
二、美国家长对孩子的耐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家长对孩子的耐心(论文提纲范文)
(1)大班幼儿与其父母对父母之爱理解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基于幼儿对父母之爱的需要 |
1.1.2 基于幼儿对父母之爱的认知的研究不足 |
1.1.3 基于家庭教育中爱的误区,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爱 |
1.3.2 父母与父母之爱 |
1.4 文献综述 |
1.4.1 幼儿对父母之爱的理解的相关研究 |
1.4.2 成人对父母之爱的理解的相关研究 |
1.4.3 已有研究成果述评 |
2 研究设计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一大班幼儿对父母之爱的理解研究 |
2.3.1 研究目的 |
2.3.2 研究方法与工具 |
2.3.3 研究过程 |
2.3.4 资料整理 |
2.3.5 数据编码 |
2.4 研究二大班幼儿父母对于父母之爱的理解研究 |
2.4.1 研究目的 |
2.4.2 研究方法与工具 |
2.4.3 研究过程 |
2.4.4 资料整理 |
2.4.5 数据编码 |
2.5 研究的信效度 |
3 研究结果呈现 |
3.1 研究一结果呈现 |
3.1.1 大班幼儿对于父母之爱的感知现状 |
3.1.2 大班幼儿认为父母之爱的表现 |
3.1.3 大班幼儿认为父母爱我的原因 |
3.1.4 爸爸妈妈对我的爱是一样的吗 |
3.1.5 大班幼儿认为父母不爱的表现 |
3.1.6 大班幼儿希望的父母之爱 |
3.2 研究二结果呈现 |
3.2.1 大班幼儿父母认为爱的表现 |
3.2.2 大班幼儿父母认为幼儿是否可以感知爱 |
3.2.3 大班幼儿父母认为幼儿不能理解的爱的表现 |
3.2.4 大班幼儿父母认为的父母不爱的表现 |
3.2.5 大班幼儿父母认为的理想的父母之爱 |
4 关于父母与幼儿对父母之爱的理解对比 |
4.1 关于父母之爱的表现的对比 |
4.1.1 两者关于父母之爱的表现方式上大致相同 |
4.1.2 两者在父母之爱表现上的差异 |
4.2 关于父母不爱的表现对比 |
4.2.1 两者关于父母不爱的表现方式上大致相同 |
4.2.2 幼儿与父母关于父母不爱的表现的差异 |
4.3 导致两者关于父母之爱理解差异的主要原因分析 |
4.3.1 认知上的差异 |
4.3.2 角色定位的不同 |
5 讨论与建议 |
5.1 讨论 |
5.1.1 关于幼儿对父母之爱的表现 |
5.1.2 关于幼儿对父母不爱的表现 |
5.1.3 关于父母对父母之爱的表现 |
5.1.4 关于父母对父母不爱的表现 |
5.2 给父母的建议 |
5.2.1 尊重幼儿玩耍的权利 |
5.2.2 给予幼儿高质量的陪伴 |
5.2.3 了解幼儿内心的需要 |
5.2.4 请勿忽视幼儿当下的幸福 |
5.2.5 消除幼儿负向的爱的观念 |
5.2.6 注重生活的仪式感 |
5.2.7 善用肢体语言表达爱 |
6 总的结论 |
7 研究反思 |
7.1 研究对象 |
7.2 研究方法 |
7.3 研究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2)二孩家庭中家长对大孩教养方式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政策的出台 |
二、二孩出生对大孩的影响 |
三、家长对大孩正确教育的重要性 |
四、个人的研究兴趣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二孩家庭教育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二孩家庭中大孩发展与教育的相关研究 |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二孩家庭 |
二、家长 |
三、大孩 |
四、家庭教养方式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角色扮演理论 |
第二节 家庭系统理论 |
第三节 生态学理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创新 |
第五节 研究伦理 |
第四章 研究结果分析 |
第一节 现状分析 |
一、二孩家庭中的教养分工 |
二、二孩出生前后,父母对大孩教养方式的变化情况 |
三、父母关于二孩出生对大孩产生影响的认知 |
四、二孩出生后,父母对大孩的态度和行为的变化 |
五、父母对大孩的同胞接纳教育 |
六、父母对同胞关系的处理 |
七、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孩的影响 |
第二节 研究结论 |
一、认知方面:父母对大孩的教养观不全面 |
二、态度方面:父母对大孩教养态度欠佳 |
三、行为方面:父母处理同胞关系欠妥,存在差别对待 |
四、父母的教养方式影响大孩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的发展 |
第三节 讨论 |
一、父母的文化程度和职业影响其教养态度 |
二、祖辈教养方式影响父母的教养观念和行为 |
三、大孩特征差异影响父母的教养态度和行为 |
四、父母的教养方式影响大孩的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
第五章 对策建议与研究反思 |
第一节 改善二孩家庭家长对大孩教养方式的建议 |
一、增强学习意识,树立科学育儿观念 |
二、经常与大孩沟通交流,关注大孩心理和行为变化 |
三、加强同胞互动,让大孩参与二孩的成长 |
四、公平对待两个孩子,均衡分配资源 |
五、父辈与祖辈协同合力教养,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农村幼儿家长的教师角色期待研究 ——基于陕西省汉中市S村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意义 |
二、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教育服务产品理论 |
(二 )角色期望理论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农村幼儿家长期待的教师角色分析 |
(一)农村幼儿家长对“好教师”的角色理解 |
(二)农村幼儿家长期待的教师角色类型分析 |
六、讨论 |
(一)农村幼儿家长期待的教师角色特点分析 |
(二)可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三)农村幼儿家长期待的教师角色与教师现实角色承担的差异 |
七、结论与建议 |
(一)结论 |
(二)建议 |
八、研究不足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农村幼儿家长期待的教师角色访谈提纲 |
致谢 |
(4)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学习现状与转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疫情背景下学困生问题更加突出 |
(二)小学高年级存在“两级分化”现象 |
(三)笔者实践过程中的愿望诉求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学困生的研究 |
(二)小学数学学困生研究 |
(三)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学困生 |
(二)小学数学学困生 |
(三)小学高年级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内容 |
(一)学习现状研究 |
(二)成因的研究 |
(三)转化策略研究 |
三、研究方法的确定 |
(一)问卷法 |
(二)访谈法 |
(三)内容分析法 |
(四)观察法 |
四、研究对象的选取 |
(一)学困生的选取 |
(二)家长的选取 |
(三)教师的选取 |
五、研究工具的设计 |
(一)试卷和作业来源 |
(二)问卷的设计 |
(三)访谈提纲设计 |
第三章 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学习现状调查 |
一、调查的实施 |
(一)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二)访谈的实施 |
(三)观察法的使用 |
二、数据的处理 |
(一)成绩数据处理 |
(二)问卷数据处理 |
(三)访谈数据处理 |
三、调查结果分析 |
(一)情绪情况处于不稳定状态 |
(二)具有较为坚定的意志品质 |
(三)对数学未形成浓厚的兴趣 |
(四)学习态度处于不良状态 |
(五)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 |
第四章 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学习现状归因分析 |
一、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
(一)没有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 |
(二)缺乏良好的数学学习兴趣 |
(三)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
(四)基础知识不牢固 |
二、教师方面的原因 |
(一)包班教学模式加大教师工作量 |
(二)教师对基础知识的辅导较迷茫 |
(三)教师在孤立无援下耐心失衡 |
三、学校管理者方面的原因 |
四、家长方面的原因 |
(一)家长的育人观念理论知识不足 |
(二)家长提供的辅导条件较为欠缺 |
(三)家长在家校沟通中处于被动状态 |
(四)家长把照护责任交给电子产品 |
第五章 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
一、学生应积极主动的走出“困”境 |
(一)端正对数学学习的态度 |
(二)通过阅读数学课外书培养兴趣 |
(三)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
二、教师采用多样化的转化策略 |
(一)合理分配班级管理时间 |
(二)培养数学能力助生掌握方法 |
(三)抓基础知识和重循序渐进 |
(四)因材施教与耐心指导并重 |
(五)采用鼓励式教育 |
三、学校管理者具体落实转化工作 |
(一)组织校内数学教研组定期交流 |
(二)组织数学教研组对其他教师培训 |
(三)支持各校数学专家定期网上探讨 |
四、增强家长教育观念的认知 |
(一)从日常生活中培养行为习惯 |
(二)确保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 |
(三)运用科学方法高效辅导学习 |
(四)增强家校合作中的积极性 |
(五)科学指导孩子使用电子产品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小学生数学学习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2 小学生数学学习现状调查问卷(家长卷) |
附录3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4 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筛选表 |
致谢 |
(5)上海市乡村小学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家长参与的内涵研究 |
二、家长参与的权利与义务研究 |
三、家长参与的类型与层次研究 |
四、家长参与的影响因素研究 |
五、乡村小学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研究 |
六、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路线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家长参与学校教育 |
二、家校共育 |
三、乡村小学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社会资本理论 |
二、生态系统理论 |
三、自我效能感理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第一节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
(一)量表维度设计及具体指标 |
(二)预试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 |
(三)正式问卷的结构设计 |
第二节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统计 |
(一)家长的人口统计学变量 |
(二)子女的背景资料 |
第三节 访谈法的运用 |
第四章 上海市乡村小学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一节 上海市乡村小学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描述性分析 |
一、上海市乡村小学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整体情况 |
二、上海市乡村小学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具体状况 |
第二节 上海市乡村小学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影响因素研究 |
一、不同家庭背景下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差异性分析 |
二、家长和学校因素对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影响分析 |
三、对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影响因素讨论 |
第五章 上海市乡村小学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上海市乡村小学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上海市乡村小学父亲参与质量有待提高 |
二、上海市乡村小学家长参与目标片面单一 |
三、上海市乡村小学家长参与人际交往欠佳 |
四、上海市乡村小学家长参与管理决策较少 |
第二节 上海市乡村小学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上海市乡村小学父亲参与学校教育的能力有限 |
(一)上海市乡村小学父亲参与自我效能感不强 |
(二)上海市乡村小学缺少父亲参与的指导工作 |
(三)上海市乡村小学父亲参与受限于父权制 |
二、上海市乡村小学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理念落后 |
(一)上海市乡村小学家长参与过程中教育意识薄弱 |
(二)上海市乡村小学家庭教育指导缺乏有效性 |
(三)上海市乡村小学家长参与理念受应试教育影响 |
三、上海市乡村小学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方式不合理 |
(一)上海市乡村小学家长教养方式不恰当 |
(二)上海市乡村小学家校双向沟通不高效 |
(三)上海市乡村小学家长参与方式较传统 |
四、上海市乡村小学家长参与管理决策的经验不足 |
(一)上海市乡村小学家长参与管理决策积极性低 |
(二)上海市乡村小学家长参与管理决策机会不多 |
(三)上海市乡村小学家长参与管理决策相关制度欠缺 |
第六章 上海市乡村小学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提升对策 |
第一节 促进上海市乡村小学父亲参与学校教育 |
一、父亲自身和家庭成员共助父亲参与 |
二、学校落实推动父亲参与相关工作 |
三、社会各方支持鼓励父亲参与 |
第二节 提升上海市乡村小学家长对参与目的的认识 |
一、家长自身重塑对参与目的的认识 |
二、学校开展有效的参与目的指导 |
三、社会大力宣传正确的参与目的 |
第三节 优化上海市乡村小学家长参与中的人际关系 |
一、家长建立双向沟通的亲子互动关系 |
二、家长构建双主体的亲师关系 |
三、教师主导家校平等互动关系 |
第四节 增进上海市乡村小学家长参与管理决策 |
一、家长多途径提高自身参与管理决策能力 |
二、学校给予指导并赋予家长管理决策权 |
三、借鉴国外家长参与管理决策的成功经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上海市乡村小学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现状调查(家长卷) |
附录 B 关于上海市乡村小学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不同利益相关者眼中的“好”幼儿园教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幼儿园教师质量 |
1.1.2 我国急需建设高质量幼儿园教师队伍 |
1.1.3 公众诉求“好”幼儿园教师 |
1.1.4 研究者的个人兴趣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3.3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1.4 概念界定 |
1.4.1 利益相关者 |
1.4.2 “好”幼儿园教师 |
1.4.3 幼儿园教师质量观 |
1.5 理论基础 |
1.5.1 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 |
1.5.2 功能主义理论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问题与内容 |
2.2 研究对象的选取 |
2.3 研究方法 |
2.3.1 现象图析学 |
2.4 研究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
2.5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
2.5.1 研究重点与难点 |
2.5.2 研究创新点 |
第三章 “好”幼儿园教师形象分析 |
3.1 编码及教师形象分析维度 |
3.2 幼儿:我眼中的“好”幼儿园教师形象 |
3.2.1 整体情况 |
3.2.2 公私立园幼儿认知及差异 |
3.2.3 不同年龄幼儿认知及差异 |
3.3 幼儿家长:我眼中的“好”幼儿园教师形象 |
3.3.1 整体情况 |
3.3.2 公私立园幼儿家长认知及差异 |
3.4 幼儿园教师:我眼中的“好”幼儿园教师形象 |
3.4.1 整体情况 |
3.4.2 公私立园幼儿园教师认知及差异 |
3.5 园长:我眼中的“好”幼儿园教师形象 |
3.5.1 整体情况 |
3.5.2 公私立园园长认知及差异 |
3.6 幼教专家:我眼中的“好”幼儿园教师形象 |
3.7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我眼中的“好”幼儿园教师形象 |
3.7.1 整体情况 |
3.7.2 不同学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认知及差异 |
3.8 小结 |
3.8.1 利益相关者眼中“好”幼儿园教师形象的整体情况 |
3.8.2 利益相关者眼中“好”幼儿园教师形象的比较分析 |
第四章 “好”幼儿园教师形象塑成原因分析 |
4.1 编码及教师形象塑成原因分析维度 |
4.2 幼儿:我眼中“好”幼儿园教师形象塑成原因 |
4.2.1 整体情况 |
4.2.2 公私立园幼儿认知及差异 |
4.2.3 不同年龄幼儿认知及差异 |
4.3 幼儿家长:我眼中“好”幼儿园教师形象塑成原因 |
4.3.1 整体情况 |
4.3.2 公私立园幼儿家长认知及差异 |
4.4 幼儿园教师:我眼中“好”幼儿园教师形象塑成原因 |
4.4.1 整体情况 |
4.4.2 公私立园幼儿园教师认知及差异 |
4.5 园长:我眼中“好”幼儿园教师形象塑成原因 |
4.5.1 整体情况 |
4.5.2 公私立园园长认知及差异 |
4.6 幼教专家:我眼中“好”幼儿园教师形象塑成原因 |
4.7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我眼中“好”幼儿园教师形象塑成原因 |
4.7.1 整体情况 |
4.7.2 不同学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认知及差异 |
4.8 小结 |
4.8.1 利益相关者眼中“好”幼儿园教师形象塑成原因的整体情况 |
4.8.2 利益相关者眼中“好”幼儿园教师形象塑成原因的比较分析 |
第五章 “好”幼儿园教师实现路径分析 |
5.1 编码及教师实现路径分析维度 |
5.2 幼儿:我眼中“好”幼儿园教师的实现路径 |
5.2.1 整体情况 |
5.2.2 公私立园幼儿认知及差异 |
5.2.3 不同年龄幼儿认知及差异 |
5.3 幼儿家长:我眼中“好”幼儿园教师的实现路径 |
5.3.1 整体情况 |
5.3.2 公私立园幼儿家长认知及差异 |
5.4 幼儿园教师:我眼中“好”幼儿园教师的实现路径 |
5.4.1 整体情况 |
5.4.2 公私立园幼儿园教师认知及差异 |
5.5 园长:我眼中“好”幼儿园教师的实现路径 |
5.5.1 整体情况 |
5.5.2 公私立园园长认知及差异 |
5.6 幼教专家:我眼中“好”幼儿园教师的实现路径 |
5.7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我眼中“好”幼儿园教师的实现路径 |
5.7.1 整体情况 |
5.7.2 不同学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认知及差异 |
5.8 小结 |
5.8.1 利益相关者眼中“好”幼儿园教师实现路径的整体情况 |
5.8.2 利益相关者眼中“好”幼儿园教师实现路径的比较分析 |
第六章 讨论、建议与不足 |
6.1 讨论 |
6.1.1 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眼中“好”幼儿园教师形象冲突的讨论 |
6.1.2 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眼中“好”幼儿园教师形象塑成原因冲突的讨论 |
6.1.3 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眼中“好”幼儿园教师实现路径冲突的讨论 |
6.2 建议 |
6.2.1 整合不同利益相关者对幼儿园教师角色的需求 |
6.2.2 优化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生态圈 |
6.3 研究不足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小学高年级家长参与在线学习影响因素分析与策略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家庭教育政策 |
2.在线学习挑战 |
(二)研究问题及内容 |
1.明确目的,挖掘表现形式 |
2.调查现状,了解存在问题 |
3.分析因素,探究影响效果 |
4.构建影响因素结构模型 |
(三)研究目的 |
(四)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二、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一)理论基础 |
1.探究社区理论 |
2.参与理论 |
3.重叠影响阈理论 |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解析 |
1.小学高年级 |
2.家长参与 |
3.在线学习 |
(三)文献综述 |
1.家长参与国外研究 |
2.家长参与国内研究 |
3.在线学习国外研究 |
4.在线学习国内研究 |
三、问卷设计及调查过程 |
(一)访谈问卷设计与内容 |
1.访谈过程 |
2.资料编码 |
3.家长反馈问题 |
(二)调查问卷设计与内容 |
1.问卷编制 |
2.问卷试测及修改意见 |
(三)调查过程 |
(四)信度和效度检验 |
(五)数据整理与分析 |
1.基本情况分析 |
2.参与现状 |
四、影响因素分析与模型构建 |
(一)影响因素分析 |
1.信效度检验 |
2.影响因素数据的共通性 |
3.主成分分析 |
4.影响因素因子命名 |
5.影响因素总结 |
(二)构建影响因素结构模型 |
1.构建结构模型 |
2.分析影响因素 |
五、激励策略 |
(一)政府劝导示范,发挥监管职能 |
1.颁布政策法规 |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3.拓宽宣传渠道 |
(二)学校创新运作模式,保障参与活动开展 |
1.提供技术和方法培训 |
2.改进协作方式 |
3.建立社区服务点,辅助家庭教育 |
(三)家长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参与在线学习 |
1.倡导家长转变身份 |
2.鼓励家长向榜样学习 |
3.督促家长更新教育理念 |
(四)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升学习积极性 |
1.明确学习目标 |
2.提升学习动机 |
3.学习方式多样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家长问卷 |
附录二:学生问卷 |
附录三:家长访谈问卷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8)家庭培育模式对人力资本形成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与变量介绍 |
1.3.1 培育与家庭人力资本投资 |
1.3.2 技能形成技术与人力资本形成技术 |
1.3.3 认知技能与非认知技能 |
1.3.4 养育方式(Parenting styles) |
1.3.5 溢出效应与同群效应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 |
1.6 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人力资本理论 |
2.1.1 人力资本形成的新特征 |
2.1.2 认知技能与智商测试 |
2.1.3 非认知技能及其测量 |
2.1.4 人力资本形成的技术 |
2.1.5 人力资本的影响分析 |
2.2 人力资本形成的经验分析 |
2.2.1 生命周期的早期影响 |
2.2.2 家庭投资与儿童发展 |
2.2.3 家庭养育方式与儿童发展 |
2.3 人力资本形成中的同伴效应 |
2.3.1 同伴效应的模型设定 |
2.3.2 同伴效应的识别策略 |
2.3.3 同伴效应的经验研究 |
2.4 文献述评 |
3 基于人力资本形成的投资模型 |
3.1 多阶段人力资本生产函数 |
3.1.1 多维人力资本 |
3.1.2 人力资本形成技术 |
3.2 家庭人力资本投资模型 |
3.3 家庭人力资本投资模型的拓展 |
3.3.1 家庭早期投资差异 |
3.3.2 家庭陪伴模式差异 |
3.3.3 家庭养育方式选择 |
3.3.4 人力资本形成中的同伴效应 |
3.4 家庭培育模式差异的形成原因分析 |
3.5 小结 |
4 家庭早期投资差异的直接和溢出效应分析 |
4.1 数据和变量 |
4.1.1 数据来源 |
4.1.2 因变量 |
4.1.3 自变量 |
4.2 模型设定与识别策略 |
4.3 早期人力资本投资的经验分析 |
4.3.1 基线估计结果 |
4.3.2 稳健性检验 |
4.3.3 异质性分析 |
4.4 溢出效应的机制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家庭陪伴模式差异的直接和溢出效应分析 |
5.1 父母陪伴缺失现状的制度背景 |
5.2 数据、变量与识别策略 |
5.2.1 数据与变量 |
5.2.2 识别策略 |
5.3 家庭陪伴模式对儿童教育发展的经验分析 |
5.3.1 OLS估计结果 |
5.3.2 IV估计结果 |
5.3.3 稳健性检验 |
5.3.4 潜在机制分析 |
5.4 家庭陪伴模式差异的中长期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家庭养育方式的直接和溢出效应分析 |
6.1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
6.1.1 数据来源 |
6.1.2 变量选择 |
6.2 养育方式的识别与分类 |
6.3 养育方式的直接效应分析 |
6.3.1 基线估计结果 |
6.3.2 稳健性检验 |
6.3.3 家庭养育方式的潜在机制分析 |
6.4 养育方式的溢出效应分析 |
6.4.1 数据来源与变量设定 |
6.4.2 识别策略:线性均值模型 |
6.4.3 基线估计结果 |
6.4.4 稳健性检验 |
6.4.5 潜在机制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小结 |
7.2 政策启示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9)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小学教师肩负着时代的重任 |
1.1.2 小学教师职业困惑的状况亟待关注 |
1.1.3 个人兴趣指向 |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1.1 理论意义 |
1.2.1.2 实践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教师职业困惑的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教师职业困惑的相关研究综述 |
1.3.3 已有研究的局限性及本研究的不同之处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小学教师 |
1.4.2 教师职业困惑 |
1.4.3 叙事研究 |
第2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思路 |
2.3 研究方法的选择 |
2.4 获取资料的方式 |
2.4.1 访谈法 |
2.4.2 观察法 |
2.4.3 实物收集法 |
2.4.4 文献分析法 |
2.5 研究的伦理、效度和推广度 |
2.5.1 研究的伦理 |
2.5.2 研究的效度 |
2.5.3 研究的推广度 |
第3章 L老师职业困惑的系列故事 |
3.1 素描:关于L老师与N小学 |
3.2 起点:初任的我困惑重重 |
3.2.1 第一年,困惑接踵而至 |
3.2.1.1 教学成了第一道难关 |
3.2.1.2 如何找寻教师尊严? |
3.2.1.3 师生关系的“远”与“近” |
3.2.1.4 怎样面对不听话的你? |
3.2.1.5 家长这道坎儿,能否迈过去? |
3.2.2 第三年,那些深刻记忆 |
3.2.2.1 如何上好公开课? |
3.2.2.2 怎样提升教科研能力? |
3.2.2.3 教师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
3.2.2.4 怎样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
3.2.2.5 遭遇学校不公平,怎么办? |
3.3 行走:成长的我面对迷茫 |
3.3.1 第六年,问题是生长的希望 |
3.3.1.1 谁来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
3.3.1.2 如何处理好同事关系? |
3.3.1.3 关于学校文化的迷思 |
3.3.2 第十年,追寻困惑的轨迹 |
3.3.2.1 怎样跟上网络时代的发展? |
3.3.2.2 小学教师如何摆脱“小学教师”? |
3.3.2.3 变味的班级群,怎样回到正轨? |
3.3.2.4 小学教师就要被人瞧不起吗? |
3.4 沉淀:现在的我依旧困惑 |
3.4.1 这几年,又生新的困惑 |
3.4.1.1 发现学生早恋,怎么办? |
3.4.1.2 家长的焦虑,有解吗? |
3.4.1.3 如何转化班级后进生? |
3.4.2 如今,在困惑中不断起航 |
3.4.2.1 教材更换带来的挑战 |
3.4.2.2 一天能有四十八小时吗? |
3.4.2.3 作业需要改革吗? |
第4章 L老师职业困惑故事的分析 |
4.1 对L老师职业困惑内容的分析 |
4.1.1 与自身有关的职业困惑 |
4.1.2 与学生有关的职业困惑 |
4.1.3 与家长有关的职业困惑 |
4.1.4 与学校有关的职业困惑 |
4.2 对L老师职业困惑解决方式的分析 |
第5章 L老师产生职业困惑的影响因素 |
5.1 内部影响因素 |
5.1.1 专业理论知识薄弱 |
5.1.2 自我认知存在局限 |
5.1.3 教学实践经验不足 |
5.1.4 心理承受能力较低 |
5.1.5 专业发展水平不高 |
5.2 外部影响因素 |
5.2.1 社会环境 |
5.2.2 学校因素 |
5.2.3 家庭因素 |
第6章 叙事背后的思考:教师如何走出职业困惑 |
6.1 对教师自身力量的思考 |
6.1.1 自我努力的方向 |
6.1.1.1 内心的主动觉醒——拥有内驱力 |
6.1.1.2 成长的有力抓手——成为反思者 |
6.1.1.3 知识的有效储备——完善学习力 |
6.1.1.4 发展的快乐源泉——学做行动者 |
6.1.1.5 交流的美好艺术——提高沟通力 |
6.1.1.6 教育的不断创新——生成研究力 |
6.1.2 自我修炼中成长 |
6.1.2.1 心理上走出职业困惑 |
6.1.2.2 实践中走出职业困惑 |
6.2 对外部重要力量的思考 |
6.2.1 给予充分帮助——重要他人发挥积极作用 |
6.2.2 创造无限可能——关键事件促我不断前进 |
6.2.3 传递更多光亮——对我影响深远的重点读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与合作教师的访谈提纲 |
附录2:与合作教师所任教班级学生的访谈提纲 |
附录3:与合作教师所任教班级家长的访谈提纲 |
附录4:学生的自由作文 |
附录5:给同学们的感谢信 |
附录6:我的田野日记选 |
附录7:图片汇集 |
附录8:致L老师的信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10)“坚持到底”抑或“半途而废” ——关于儿童钢琴艺术教育中母亲两难选择行动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儿童艺术教育在国家教育导向中地位的提升 |
(二)我国儿童钢琴艺术教育发展的原生困境 |
(三)对家庭教育行动主导者(母亲)的关注与反思 |
(四)个人兴趣和从教经历 |
二、研究问题域 |
(一) 家庭教育中的行动者及其效能 |
(二) 家长教育决策及行动与儿童学习动力关联影响 |
(三)“母亲文化”的失语及其教育意蕴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价值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母亲文化 |
(二)家庭教育 |
(三)家庭教育行动 |
(四)儿童钢琴艺术教育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
一、理论基础 |
(一)行为决策理论 |
(二)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 |
(三)人格发展心理学 |
二、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伦理 |
(五)研究者的反思 |
第二章 叙述的背后 |
一、八名儿童及其家庭的生活缩写 |
(一)八组家庭生活的地方:历史文化城 |
(二)八名儿童及其家庭素描 |
二、“他们”所在的境遇 |
(一)琴童的日常上学生活:以时间之维 |
(二)琴童的课余生活:以空间之维 |
(三)琴童的家庭生活:以家庭关系之维度 |
第三章 作为行动者母亲的两难局面 |
一、“坚持到底”与“半途而废”:两种样态的现实存在 |
(一)“坚持到底”与“半途而废”:两种样态的定义 |
(二)“坚持到底”样态的家庭关照 |
(三)“半途而废”样态的家庭关照 |
二、自我关照:母亲的自我定位 |
(一)子女教育规划:母亲的家长权威意识 |
(二)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母亲的忧患意识 |
(三)为母则刚:母亲的母性意识复苏 |
三、左右为难:母亲行动的意识根源 |
(一)“一切为了孩子”:社会赋予母亲角色的定位 |
(二)“我是为了你好”:母亲在家庭中的管理功能的凸显 |
(三)“将来不要埋怨我”:母亲的责任感来源 |
(四)“陪吃陪睡还要陪学习”:母亲的多重身份角色 |
(五)“你这个妈是怎么当的”:母亲的职责远远超过个体情感诉求 |
第四章“坚持到底”样态家庭中的坚守与变革 |
一、希冀:“坚持到底”样态家庭中的母亲教育 |
(一)“他得比我有出息”:母亲教育的心理导向 |
(二)“以后兴许会用得上”:母亲教育的外界引导 |
(三)“有开始也要有结束”:母亲教育的隐性动因 |
(四)“怕吃亏”:多样文化背景下的共同心声 |
二、迷茫:“坚持到底”样态家庭中的儿童之惑 |
(一)“我为什么一定要学钢琴”:儿童心底的大问号 |
(二)“我都没有玩的时间了”:儿童心里的委屈 |
(三)美滋滋的笑容背后:儿童学琴之路暂短的幸福呈现 |
三、省思:“坚持到底”样态家庭中的教育行动 |
(一)钢琴艺术教育中家庭的坚持到底 |
(二)童年影像的人生意义与钢琴艺术教育 |
(三)指向儿童潜能充分挖掘的钢琴艺术教育 |
第五章“半途而废”样态家庭的无奈与失望 |
一、恨铁不成钢:“半途而废”样态下家庭中的母亲教育 |
(一)“我也不能替他弹”:母亲教育的内在心理导向 |
(二)“一切都可能成为绊脚石”:母亲教育的外界引导 |
(三)“咱们也成不了音乐家”:母亲教育的隐性动因 |
(四)“特别有天赋”或“不是这块料”源于行动者个体认知的不同阶段 |
二、喜忧参半:“半途而废”样态家庭中的儿童之感 |
(一)“不用练琴真实太好啦”:儿童眼中的轻松 |
(二)“你为啥不能坚持到最后”:儿童嘴里的抱怨 |
三 “半途而废”样态家庭中行动者的阻力分析 |
(一)成年人的行为阻碍着儿童的自然发展 |
(二)子女成为家长的终极目标 |
(三)家长的非专业性制约钢琴学习效果 |
(四)男权与女权的博弈 |
(五)家庭经济因素 |
反思 |
一、母亲在家庭钢琴艺术教育中的主导效用 |
二 钢琴艺术教育中社会资源专业性稍显乏力 |
三 家庭教育行动与社会专业性衡量结合簇生良性钢琴艺术教育 |
(一)我国钢琴艺术教育如何在异域文化样态下成长 |
(二)儿童钢琴演奏艺术作为非系统性学科教育的困境 |
(三)非系统性儿童学科教育中家庭如何参与有效引导 |
结语 |
一、研究发现 |
(一)母亲在家庭教育行动中的主导地位 |
(二)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对子女的潜在影响不容小觑 |
(三)母亲文化效用被质疑 |
二、研究的局限性 |
(一)家庭成员对照的相对缺失 |
(二)研究对象的地域忽视 |
(三)收集和分析资料需要更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 |
三、后续研究的构想 |
(一)引进有音乐艺术学习背景家长的决策行为对照维度 |
(二)增加其他地域的研究对象 |
(三)研究对象的追踪时间扩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四、美国家长对孩子的耐心(论文参考文献)
- [1]大班幼儿与其父母对父母之爱理解的对比研究[D]. 吴成.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二孩家庭中家长对大孩教养方式的调查研究[D]. 沈静怡. 闽南师范大学, 2021(02)
- [3]农村幼儿家长的教师角色期待研究 ——基于陕西省汉中市S村的调查[D]. 凌星月.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4]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学习现状与转化策略研究[D]. 陈欢.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5]上海市乡村小学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实证研究[D]. 吴颖婷.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不同利益相关者眼中的“好”幼儿园教师[D]. 李聪聪. 河北大学, 2021(02)
- [7]小学高年级家长参与在线学习影响因素分析与策略设计[D]. 张又琳. 渤海大学, 2021(02)
- [8]家庭培育模式对人力资本形成的影响研究[D]. 茅铭芝. 浙江大学, 2020(04)
- [9]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D]. 余云露.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10]“坚持到底”抑或“半途而废” ——关于儿童钢琴艺术教育中母亲两难选择行动的叙事研究[D]. 张新昕.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