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16井区火山岩储层测井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代晓娟[1](2021)在《火山地层界面、单元特征及其对地震相地质解译的约束 ——以松辽盆地长岭断陷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火山地层具有形成时间短、建造快和剥蚀时间长等特点,其形成及建造过程有别于沉积地层。前人对火山地层界面识别以及火山地层刻画,已形成一定的认识。但在盆地钻井中,缺少基本火山地层单元刻画,导致在地震火山地层解译中,对火山地层地震相单元刻画比较随机且多样。本文以松科2井(SK2)以及长岭断陷典型钻井为例,基于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基于盆内火山地层界面、火山地层单元的研究,对火山地层地震相单元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不同火山地层、地震相单元及其与储层之间的关系,以期得到一些普适性的规律,为油气勘探提供依据。研究表明,在盆内钻井中可识别出喷发整合、喷发不整合以及喷发间断不整合3类火山地层界面。喷发整合界面和喷发不整合界面上下不存在长期的风化面或者沉积夹层等沉积间断产物,前者界面上下地层产状具有一致性,在岩心上易于识别,后者界面上下地层产状不一致,在岩心及测井易于识别;喷发间断不整合界面一般存在风化面或沉积夹层等间断面,在岩心、测井和地震剖面都比较容易识别。火山地层界面是识别火山地层、刻画地震相单元以及分解描述火山地层的基础。火山地层单元是指受地层界面限制,沿同一火山口喷发,具有一定外形特征和几何内部结构的火山地层,是火山地层中级别最小的单位,可分为简单熔岩流、辫状熔岩流、熔岩穹丘、热基浪、热碎屑流以及再搬运碎屑流六种基本单元。利用营城组火山岩顶面构造图分析火山岩顶面的坡度变化,统计各钻井所控制岩体局部凸起的平均坡度梯度,并对火山地层进行地震刻画,将火山地层划分为丘状、板状以及板状/丘状地震相单元。钻井揭示,不同地震相单元之间,其充填的火山地层单元不同。丘状地震相单元以熔岩流堆积为主,其中熔岩穹丘占比较高;板状地震相单元,也以熔岩流堆积为主,其中简单熔岩流占比较高;板状/丘状地震相单元中以熔岩流和火山碎屑流叠合为主,其中以辫状熔岩流和热基浪火山地层单元最多,热碎屑流次之。对火山地层地震相单元地质解译可知:地震相单元特征是火山作用和堆积方式的外在表现,与岩浆性质、火山喷发方式以及地形等因素有关。丘状地震相单元主要由熔岩穹丘构成,该类火山岩气孔发育较低,是由挥发分含量较低以及粘度较大的岩浆形成;板状地震相单元以简单熔岩流为主,其岩性多为低粘度、挥发分少的基性熔岩,其在产出过程中由于流动性较好,熔岩沿流动方向厚度变化较小,火山地层单元相互叠置易形成板状外形的地震相单元;板状/丘状地震相单元,主要是熔岩流和火山碎屑流叠合而成。储层分布受火山地层影响。火山地层顶界面控制风化储层,其储集空间类型可发育原生型和次生型;火山地层单元对火山内幕储层具有控制作用,多发育原生储集空间类型。不同火山地层单元,其有利储层分布存在差异。简单熔岩流和辫状熔岩流储层存在上部好下部差的特点,垂向上可分为上部气孔带、中部致密带以及下部管状气孔带;熔岩穹丘上部储层整体好于下部储层,但储层整体孔隙度偏低。整体来看,熔岩流储层分布与地层界面关系密切,表现在储层随着离地层界面距离的增加,其孔隙度有所减小。热基浪和热碎屑流火山地层单元储层发育受界面影响较小,有利储层可见火山地层单元的任何部位,受原生孔隙,特别是原生裂缝的影响更大。不同地震相单元,其储层分布规律不同:板状/丘状、丘状以及板状地震相单元有利储层概率依次减小,板状/丘状和丘状地震相单元其成藏效率较高。以长岭断陷前神字井洼槽为例,基于火山地层单元以及火山地层地震相单元,在储层地质模式的约束下,利用相干体、地层倾角以及波形聚类分析属性对火山机构、火山地层单元以及地震相单元进行地震识别,使其可进行平面预测。最后综合多属性分析对有利储层进行预测,分析认为有利储层多集中在中南部,可作为下一步勘探重点。
赵国光[2](2020)在《辽河欢喜岭油田沙四段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文中指出辽河欢喜岭油田沙四段杜家台油层是该区主力油层,本次研究目的是通过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总结规律,找到潜力区域,提高油气产量。本次研究,通过地层对比以及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准确落实区块构造;通过单井相分析,对全区沉积体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储层反演技术,落实储层分布及发育情况;结合油层分布特点,综合应用层序地层学、地震沉积学、地质统计学等方法,结合钻井、录井、测井、试油、采油等资料,全面系统的研究了欢喜岭油田沙四段的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通过本次研究,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研究区沙四段构造复杂,断层较多,主要发育两组断层,并以F1断层被代表的北东向断层和东西向断层,构造形态以单斜构造和断鼻构造为主;(2)沉积体系为扇三角洲-湖相沉积,物源主要来自北部、西部、西南部,形成多物源同时供给的沉积特征;扇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为全区主要的沉积微相带;形成了以“高垒带”为分界两个具有西薄东厚楔状结构特征的沉积带;(3)沙四段储层分布主要是受古地貌形态以及和多期旋回双重控制下形成的,大体上储层从下至上分布范围逐步扩大;(4)研究区油水关系复杂,主要为构造-岩性油气藏,油气层主要分布在高垒带、下台阶区域,各个区块间油水界面均不统一,油水界限从北向南、从西向东逐渐降低,油气成藏受圈闭、断裂、沉积、砂体四个方面控制,圈闭为油气聚集提供场所,断裂为油气运移提供通道和遮挡作用,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为油气聚集提供有利的储集空间,砂体厚度控制油气的富集程度。
王丹丹[3](2019)在《中拐凸起金龙10井区构造—岩浆作用对油气成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金龙10井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凸起,属于受“潜山地貌”及断裂控制的低孔、特低渗块状构造-岩性油藏,为了油藏精细描述,需要详细分析构造-岩浆作用特征。通过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井震结合追踪对比,建立了联井格架剖面,划分石炭纪火山喷发旋回,落实研究区各层顶面构造展布,分析构造-岩浆作用特征。研究认为研究区经历了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的伸展断陷,晚二叠世压扭逆冲,三叠世-侏罗纪压扭逆冲,白垩纪的挤压走滑等四个构造演化阶段,发育挤压逆冲、背冲、对冲、阶梯状伸展、负花状走滑等构造变形样式,其中伸展构造对石炭系火山岩具有控制作用。研究区火山岩岩性、岩相、地球化学分析表明金龙10井区火山岩包括爆发相、溢流相、火山通道相、侵入相四种岩相类型,通过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其形成于后碰撞环境,U-Pb精细测年结果证明该区火山岩形成于322.4±1.1Ma。通过四性分析认为岩石类型和裂缝是影响储层物性参数的主要因素。早期伸展构造形成的古地貌,处于构造高部位,遭受强烈的风化、剥蚀,区域储层物性较好;不整合面不仅作为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同时也是形成古潜山型圈闭的关键。
刘蕾[4](2018)在《准噶尔盆地中拐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油气成藏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拐凸起位于准噶尔盆地西部隆起,自东向南分别与三大生烃凹陷(玛湖凹陷、盆1井西凹陷和沙湾凹陷)相邻,长期接受油气供给,并且发育大量断裂及不整合,具备有利的油气运输条件。中拐凸起从侏罗系到石炭系等不同层位均有油气显示,石炭系相对于其它几个层位来说勘探程度相对较低。该区石炭系火山岩岩性种类繁多,储层及构造条件复杂,而目前对其成藏模式及控藏因素还缺乏整体研究。因此本文以该区石炭系火山岩油气藏为研究对象,对该区油气成藏特征进行系统研究,总结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并建立成藏模式。通过薄片鉴定资料、钻井、测井、录井及岩心描述等资料,总结出中拐凸起石炭系火山岩储层以发育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为主,储集空间以气孔、微裂缝和溶蚀孔为主。该储层整体表现为低孔隙度和低渗透率,根据孔隙度和渗透率以及孔隙结构等可将其分为四类。岩性岩相、断裂构造和风化淋滤作用通过影响孔缝的形成与后期改造来控制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进而控制储层的储集能力。中拐凸起顶部石炭系发育二叠系乌尔禾组三段、乌尔禾组二段及三叠系克拉玛依组泥岩或砂泥互层可作为盖层。通过典型油气藏解剖发现中拐地区石炭系油气藏有断块、断鼻、岩性和断层-岩性油气藏等,以断块油气藏类型为主。原油大多显示高密度和高粘度,属于中质稠油,原油凝固点分布范围大,但大部分为中凝油。平面上油气沿断裂呈条带状分布,纵向上油气多分布在距不整合面75m范围内。油源对比结果表明二叠系乌尔禾组、风城组和佳木河组烃源岩均对中拐凸起的原油起到贡献作用,并且以乌尔禾组来源为主。中拐凸起石炭系火山岩油气藏受岩性岩相、断裂和不整合面结构等控制:储层物性较好的岩相为以火山角砾岩为代表的爆发相和以英安岩、安山岩为代表的溢流相;研究区发育走滑、边界和次生三种断裂体系类型,总的说来,走滑断裂为该区石炭系油气藏提供油源运移通道,次级断裂控制着油气藏展布;石炭系顶界发育大范围不整合,输导类型主要是宏观超覆不整合与微观粗-粗和细-粗组合而成的侧向和侧向+垂向输导型,为油气运移提供了通道条件。研究显示,该区油气藏具有新生古储、近源供烃、断裂及不整合输导和多源供烃的特点,原油经过两期成藏和一期调整形成现今的分布格局。
马蓓[5](2018)在《柴西SHG地区火山岩储层测井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柴达木盆地是我国西部一个大型的中、新生代陆相含油气盆地,研究区位于柴达木盆地西缘南部,储层主要为石炭系。研究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的岩性主要可分为三大类:安山玄武岩类、凝灰岩类和砾岩类。火山岩储层好坏主要受岩相和岩性的影响,火山岩的测井响应特征是岩石的成分、结构、蚀变、孔缝发育程度和流体性质的综合反映,结合测井资料与其它地质资料判断研究区岩相及岩性特征是技术关键。由于火山岩矿物成分复杂,火山岩岩性的测井响应特征相互覆盖,相互交错,相关关系复杂,利用测井资料识别火山岩岩性存在一定难度:一般火山岩储层基质孔隙度较小,好的储层往往有裂缝和孔洞,7%以下基质孔隙的精确计算及裂缝和孔洞有效性评价一直是测井储层评价的难点;火山岩储层电阻率变化大,同一岩性其岩石结构不同电阻率也不同,岩石基块对电阻率的影响远远大于孔隙流体对电阻率的影响,因此传统含油性评价方法适应性差,油水界面难以确定,需要寻找新的突破。研究过程中,在应用(CPL)测井资料与地质资料的同时结合勘探开发研究院以往的研究基础,通过测井资料与地质资料的对比分析,得出了岩性分类及岩性识别标准,明确了研究区岩相划分及分布规律。在岩性识别和岩相划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四性关系、建立油层图板、对裂缝分布进行识别和研究、对流体性质进行识别,进而达到对储层的精细评价。研究过程中主要的技术方法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由钻井取芯、岩石薄片和成像测井等资料来刻度常规测井,建立起基于常规测井资料的岩性识别图版,在划分单井岩性的基础上,制作横向岩性剖面图和平面优势岩相展布图,能较好地解决研究区区块的岩性划分问题,为储量计算提供可靠的岩性基础资料;(2)结合岩芯实物,利用成像测井资料确定出研究工区内的主要裂缝类型、最大主应力方向及裂缝有效性的判断方法,定量计算了裂缝孔隙度。利用成像和岩芯资料刻度常规测井,建立了利用常规测井方法定量计算裂缝孔隙度的模型,明确了裂缝在常规测井上的响应特征;(3)分岩性、分区块对工区内的储层产能进行评价,分析得出砾岩储层的单井产量最高。另外,受优势岩相分布的影响,狮101井扩柴西产能贡献最大的是凝灰岩,二探区井区产能贡献最大的是砾岩储层。在相同岩相条件下,单井产量受裂缝发育程度和裂缝有效性控制,裂缝发育程度越高、裂缝的有效性越好,单井产量越高;(4)根据对录井、测井、取芯、化验分析及试油试采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制作储量计算所需的参数图版。综上所述,利用上述方法可以有效的预测出火山岩储层的岩性和岩相特征,识别出裂缝及流体分布,为研究区油藏新增探明储量计算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巨银娟[6](2017)在《柴达木盆地昆北地区基岩储集体特征及测井综合评价》文中提出基岩储集体是柴达木盆地昆北地区的主力产层,有关昆北基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油气运移成藏及潜力预测等方面,而针对基岩储集性能及其纵向分带性、基岩储集体“四性关系”的研究比较匮乏;另外,孔缝发育情况是控制基岩储集性能优劣的关键因素,但目前对于昆北基岩中孔缝的产状特征、测井识别标准、成因类型、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尚未进行过深入研究。上述问题影响对油气富集规律的认识,制约着油气勘探的进程。昆北基岩花岗岩因遭受风化溶蚀而具有储集性能,本文针对这套基岩储集体开展了以下研究:(1)通过岩石地化及锆石LA-ICPMSU-Pb定年研究,确定昆北基岩原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机制;(2)综合应用岩心观察、岩相学、核磁共振及压汞实验图谱,开展了基岩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储集空间结构T2谱分布及变化特征、基岩纵向分段性及各段储集性能变化趋势等研究,并建立了昆北基岩储集性能级别的划分标准;(3)充分利用岩心观察及分析测试资料标定测井资料,全面展开昆北基岩储集体“四性关系”的测井评价。同时应用高分辨率成像测井和核磁共振测井,精细化研究孔缝的产状及分布、溶蚀孔洞的频谱带宽及峰值、次生储集空间的比重及其对整体储集性能的贡献。并建立昆北基岩有效储集体的物性和含油性下限标准。岩石地化及年代学研究表明,昆北Q16-Q4井区为晚二叠世(256±4 Ma)形成的灰白色二长花岗岩,Q6井区为中奥陶世(430±2Ma)形成富钾的肉红色钾长花岗岩。成因机制分析认为Q16-Q4井区基岩为起源于镁铁质下地壳部分熔融的高分异Ⅰ型花岗岩,Q6井区基岩为中上地壳白云母在碰撞环境中脱水部分熔融而成的典型S型花岗岩。纵向分带及储集空间特征研究表明,昆北基岩从上至下依次为:Ⅰ残积段,为彻底风化黏土岩,压实致密无储集能力,在局部地区起盖层作用;Ⅱ溶蚀段,储集空间以晶间溶孔和粒间(内)孔为主,T2谱呈左高右低双峰特征,核磁孔隙度范围集中,T2谱截止值左侧幅度明显高于右侧,束缚水饱和度较高说明细粒物质含量多;Ⅲ裂缝段,储集空间以构造缝和溶孔为主,T2谱呈左右峰幅度相近的双峰特征,核磁孔隙度因个体差异大而分布范围较广,束缚水饱和度整体较低说明可动储集空间比重较高;Ⅳ基岩,为新鲜花岗岩原岩,坚硬致密几乎无储集能力。其中Ⅱ段和Ⅲ段是既保持部分原岩特征又被不同程度后期改造的基岩主力储集段,从Ⅱ段至Ⅲ段主要储集空间类型从上至下由“孔隙型”向“裂缝型”逐渐过渡。利用交会图技术开展测井岩性评价,识别不同风化程度基岩的岩性。对比分析六类测井参数交会图表明自然伽马(GR)与声波时差参数(△t)交会图区分效果最为理想,各段测井参数区间具体为:残积段GR<282API,△t>196us/m;溶蚀段GR<282 API,△t<196 us/m;裂缝段282API<GR<358API;基岩GR>358API;纵向上自然伽马(GR)和元素俘获能谱(ECS)曲线呈现灵敏的“三阶梯状”响应特征,说明基岩风化程度与其放射性强弱和钾钠元素含量变化相关性较高。依此精细划分16 口钻遇基岩的单井中不同风化程度的基岩段岩性表明,Q16-Q4井区基岩保存完整厚度较大,Q12及Q6井区上部残积段多已被剥蚀。以凸显放大孔缝发育段测井响应特征为原则,构建新的参数曲线对其进行系统识别并探讨基岩中孔缝发育段的分布规律。认为在孔缝发育段呈现波阻抗明显低值和裂缝综合参数尖峰状相对高值的响应特征。裂缝密度在断裂附近多为高值,裂缝发育率与断裂相关性较差。成像测井解释裂缝走向为北北东,倾向为北西西,倾角范围为24°~54°。溶蚀孔缝频谱分析和核磁共振测井T2谱数据统计表明,次生储集空间占总储集空间的比例最高可达80%。基于以上研究建立了适用于昆北基岩储集空间的定量测井评价体系。测井及试油资料综合分析表明,基岩含油段的测井响应特征为自然伽马和声波时差曲线高值,高阻背景下的低阻以及深浅电阻率明显径向幅度差。含油段岩心多为油侵和油斑级别。对有核磁共振测井的重点井基岩段,分别用伪毛管压力法和电阻率法计算其含油饱和度,两种算法相互验证结果吻合较好。对大多数没有核磁共振测井的基岩段,在实验测定岩电参数的基础上用电阻率法计算其含油饱和度。最终确定昆北基岩有效储集体的物性下限为孔隙度大于5%,含油段的饱和度下限为大于50%。
周卫崇[7](2017)在《新疆油田致密油藏水平井分段压裂优化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目前我国新探明的常规油藏越来越少,致密储层等非常规油藏逐渐增加,致密油藏开采储量占总体产油量的比重日益凸显。水平井开采以及与其配套的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已经成为我国开发致密油藏的一个重要方法。但是,目前新疆油田水平井分段压裂工艺理论研究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需要通过理论的研究指导带动实践的进步,进而优化水平井分段压裂设计。本文在充分调研国内外完井技术及水平井分段压裂工艺的基础上,结合新疆油田金龙10区块和古16区块油藏储层地质特征、流体性质,完成目标区块的水平井完井方式选择,推荐出适合目标油藏的完井方式。在已获得储层参数的基础上,运用Eclipse数模软件建立水平井分段压裂数值模型,进行对目标区块两口水平井的水力压裂裂缝长度、段数、裂缝间距进行优化。通过FracproPT三维压裂软件三维压裂软件和理论分析并结合两区块已完成直井和水平井的压裂情况,对两口水平井的裂缝导流能力、施工排量、前置液比例、加砂浓度、施工规模等参数进行优化,最终给出两口典型水平井的优化压裂参数,并对压后效果进行分析。得到了一些对新疆油田两区块致密油藏水平井分段压裂设计的结论与建议,能够更好的指导新疆油田其他致密油气藏水平井压裂的优化设计和施工参数。
张福明,侯颖,朱明,崔文宁,胡婷婷,陈国军,邵才瑞[8](2016)在《火山岩储层测井评价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文中认为近些年来,火山岩油气藏已成为国内外研究和开发热点之一,我国已先后在多个盆地的火山岩油气藏勘探中取得重大突破.测井资料在各种类型油气藏评价中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由于火山岩储层岩性及储集空间等方面的复杂性,其测井评价难度更大、更具挑战性.本文主要针对近些年来测井技术在火山岩油气藏岩性评价、有效储层识别与物性参数评价、储层流体性质评价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及生产实践对火山岩储层测井评价的基本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展望,以期为火山岩油气藏的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温雅茹[9](2016)在《车排子北部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储集空间表征及有效性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车排子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在石炭系火山岩中已发现工业油流,目前其北部地区石炭系勘探程度较低,特别是对储集体的岩石类型认识不清、储集空间的类型、组合、分布等不明确,有效储集空间识别难度大,严重阻碍了油田的勘探开发进程。本论文针对这些问题,综合利用岩芯、分析化验、测井和生产动态等资料,以火山岩岩石类型准确识别划分为基础,研究了储集空间及其组合的类型、特征,对储集空间进行了测井识别,结合岩石力学实验分析,明确了储集空间的分布特征,开展了储集空间非均质性研究,对储集空间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取得以下主要成果及认识:(1)阐明了车排子北部地区石炭系火山岩的岩石类型及特征,认为石炭系发育有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和火山碎屑熔岩三大类岩石,以玄武岩、安山岩、安山玄武岩、玄武质角砾熔岩、玄武质角砾岩、凝灰岩等六种岩性分布最为广泛。(2)识别出孔隙、溶蚀孔洞和裂缝三大类共九种储集空间类型,明确了车排子北部地区石炭系有孤立孔隙型、连通孔隙型、裂缝型、裂缝-孔隙型、孔-缝-洞型五种储集空间组合样式,其中孔-缝-洞型物性最好,孤立孔隙型物性最差。(3)明确了储集空间的岩性分布特征,揭示了储集空间在纵向上和平面上的分布规律,建立了孤立型、多期叠覆型、循环叠覆型和渐变型四种储集空间组合分布模式,建立了研究区岩性、孔/洞、裂缝和储集空间组合的三维分布模型,阐明了岩性、基质物性和各类储集空间组合在三维空间的展布,刻画出了裂缝在三维空间的几何形态。(4)形成了定量表征火山岩储集空间非均质性的方法。通过综合岩石结构参数、裂缝参数和溶蚀参数,计算“非均质综合指数”,建立了火山岩储集空间非均质程度的评价标准,指出孔-缝-洞型储集空间组合非均质性最强,连通孔隙型、裂缝型和裂缝-孔隙型储集空间组合非均质性较强,孤立孔隙型储集空间组合非均质性较弱。(5)提出孔隙有效系数和测井曲线变化幅度的概念,建立了储集空间有效性的评价标准,指出与裂缝有关的三种储集空间组合有效性较好,连通孔隙型储集空间组合中也可形成一定数量的原油聚集,建立了网状、串珠状、树根状和缝面四种储油模式。认为在车排子北部地区石炭系火山岩中找油的关键是寻找裂缝发育段和溶蚀孔洞发育段。
钟光远,周伟,汪刚,王翊田[10](2016)在《火山岩地层的地震储层预测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乌断裂带上盘石炭系为该区重点含油层系,目前该区已有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六区、七区、九区等石炭系油藏相继探明并投入开发。受石炭系储层非均质性强影响,石炭系单井产能差异大,开发效果较差。近年来在九区古16井区石炭系油藏研究过程中,通过对火山岩地层发育背景、岩相特征、测井、录井资料、生产数据和有利储层发育特征等进行分析,认为该区石炭系主要为火山沉积相背景下的凝灰岩、砂砾岩地层,由于地层长期出露地表,受风化淋滤作用大,风化壳为该区石炭系主要储集层。通过地震波阻抗反演预测风化壳储层,反演结果与已钻井生产资料吻合度高,利用反演结果指导钻井,成功率高。
二、古16井区火山岩储层测井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16井区火山岩储层测井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火山地层界面、单元特征及其对地震相地质解译的约束 ——以松辽盆地长岭断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火山地层研究现状 |
1.2.2 火山岩储层研究现状 |
1.2.3 存在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创新点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和研究区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松辽盆地概况 |
2.1.2 松辽盆地构造演化 |
2.1.3 松辽盆地断陷层地层特征 |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第3章 火山地层界面、单元类型和特征 |
3.1 火山地层界面 |
3.1.1 喷发整合界面 |
3.1.2 喷发不整合界面 |
3.1.3 喷发间断不整合界面 |
3.2 火山地层单元 |
3.2.1 简单熔岩流 |
3.2.2 辫状熔岩流 |
3.2.3 熔岩穹丘 |
3.2.4 热碎屑流 |
3.2.5 热基浪 |
3.2.6 再搬运碎屑流 |
3.3 火山地层的叠置关系 |
3.3.1 火山机构 |
3.3.2 火山旋回 |
小结 |
第4章 火山地层的地震刻画、地质解译和盆地充填 |
4.1 地震火山地层学概述 |
4.2 火山地层的地震相单元类型 |
4.2.1 丘状地震相单元 |
4.2.2 板状地震相单元 |
4.2.3 板状/丘状地震相单元 |
4.3 火山地层地震相单元充填特征 |
4.3.1 岩性、岩相特征 |
4.3.2 火山地层单元特征 |
4.4 火山地层地质属性解译 |
4.4.1 火山地层地质模型及正演模拟 |
4.4.2 火山地层地震相地质成因分析 |
4.5 火山地层的盆地充填与演化 |
小结 |
第5章 火山地层的储层意义 |
5.1 火山地层储集空间类型 |
5.1.1 原生储集空间类型 |
5.1.2 次生储集空间类型 |
5.2 火山地层的储层分布规律 |
5.2.1 火山地层界面与储层关系 |
5.2.2 火山地层单元与储层关系 |
5.2.3 火山地层地震相单元与储层关系 |
5.3 基于地质模型的火山储层反演 |
5.4 基于地震属性的火山储层预测 |
5.4.1 火山机构的地震属性识别和平面预测 |
5.4.2 火山地层单元地震属性识别和平面预测 |
5.4.3 火山地层地震相单元的地震属性识别和平面预测 |
5.4.4 多属性叠合火山储层预测 |
小结 |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辽河欢喜岭油田沙四段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项目研究意义与必要性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和研究路线 |
0.3.1 研究内容 |
0.3.2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区域地质特征 |
1.1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
1.1.1 初陷期(始新世中期) |
1.1.2 深陷期(始新世中晚期) |
1.1.3 持续裂陷-衰减期(渐新世早期-中晚期) |
1.2 区域地层特征 |
1.2.1 标志层及岩电组合特征 |
1.2.2 地层旋回等时地层对比 |
1.2.3 地层特征 |
1.3 生储盖组合特征 |
第二章 构造特征 |
2.1 三维地震精细构造解释 |
2.1.1 构造解释采用的技术及方法 |
2.1.2 构造精细解释 |
2.1.3 时深转换与构造成图 |
2.1.4 构造形态特征 |
2.1.5 断裂分布特征 |
2.2 微构造研究 |
2.2.1 微构造形态特征 |
2.2.2 微构造圈闭特征 |
第三章 沉积特征 |
3.1 扇三角洲沉积模式 |
3.2 沉积微相研究 |
3.2.1 岩石相特征分析 |
3.2.2 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 |
3.2.3 沉积微相平面特征 |
第四章 储层展布特征 |
4.1 储层三维地震反演 |
4.1.1 波阻抗反演的基本原理 |
4.1.2 波阻抗反演的基本流程 |
4.1.3 反演实施及应用 |
4.2 储层展布特征 |
第五章 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
5.1 油气藏类型 |
5.2 油气分布特征 |
5.3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
5.3.1 圈闭为油气成藏提供场所 |
5.3.2 断层是油气运移的输导通道和油气聚集的遮挡物 |
5.3.3 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为油气成藏提供有利的储集空间 |
5.3.4 砂体厚度控制油气的富集程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拐凸起金龙10井区构造—岩浆作用对油气成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 |
1.1.1 论文题目来源 |
1.1.2 题目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地层分布特征及目的层划分 |
1.3.2 断裂体系特征研究 |
1.3.3 构造演化阶段划分 |
1.3.4 火山岩性、岩相单元划分 |
1.3.5 火山岩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 |
1.3.6 构造运动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
1.3.7 岩浆作用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
1.4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工作量与成果 |
1.6 创新性认识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区域构造演化 |
2.2.1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构造特征 |
2.2.2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构造演化 |
2.3 区域地层分布 |
第3章 石炭纪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 |
3.1 火山岩地层划分对比原则 |
3.2 精细地层格架建立 |
3.3 火山喷发旋回划分 |
3.4 小层划分对比 |
3.5 地层厚度分布特征 |
3.5.1 地层标定追踪 |
3.5.2 地层厚度特征 |
第4章 金龙10井区构造演化特征 |
4.1 断裂构造特征 |
4.1.1 断裂平面组合特征 |
4.1.2 断层剖面构造样式 |
4.2 构造演化特征 |
4.2.1 主干断层活动期次 |
4.2.2 构造演化阶段划分 |
第5章 金龙10井区石炭纪岩浆作用特征 |
5.1 火山岩岩石及岩相类型 |
5.1.1 火山岩岩性识别 |
5.1.2 火山岩岩石类型 |
5.1.3 火山岩岩相类型 |
5.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5.2.1 主量元素特征 |
5.2.2 微量元素特征 |
5.2.3 稀土元素特征 |
5.3 火山岩岩石系列划分 |
5.4 火山岩年代学特征 |
5.5 石炭纪火山岩构造背景分析 |
第6章 构造-岩浆作用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
6.1 构造对油气富集的控制 |
6.1.1 古构造对油气成藏的作用 |
6.1.2 现今构造对油藏的影响 |
6.1.3 不整合面对油藏的影响 |
6.1.4 裂缝对油气成藏的作用 |
6.2 岩浆作用对油气富集的影响 |
6.2.1 岩石类型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
6.2.2 岩相对油气富集的影响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准噶尔盆地中拐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油气成藏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火山岩油气藏勘探概况 |
1.2.2 火山岩油气藏储层特征研究进展 |
1.2.3 火山岩油气藏成藏特征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2.3 构造演化特征 |
第三章 储盖条件分析 |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3.2 储集空间类型 |
3.2.1 孔隙类型 |
3.2.2 裂缝类型 |
3.2.3 储集空间组合类型 |
3.3 储层物性特征 |
3.4 储层评价 |
3.5 盖层及保存条件 |
第四章 油气来源及输导体系分析 |
4.1 典型油气藏解剖 |
4.2 油气来源分析 |
4.2.1 烃源岩分布及地球化学特征 |
4.2.2 原油物性 |
4.2.3 油源对比 |
4.3 输导体系分析 |
4.3.1 不整合输导体系 |
4.3.2 断裂输导体系 |
第五章 油气成藏特征及成藏模式 |
5.1 油气藏类型 |
5.2 油气成藏时间与期次 |
5.3 油气成藏模式 |
5.4 油气成藏控制因素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柴西SHG地区火山岩储层测井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论文的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4.1 论文主要研究思路 |
1.4.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4.4 论文关键技术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概况 |
2.2 地质概况 |
2.3 区域地层概况 |
2.4 区域勘探程度 |
第3章 研究区储层岩性与岩相特征 |
3.1 岩性分类与识别 |
3.2 岩相展布规律 |
3.3 岩性与产量的关系 |
第4章 储层特征研究 |
4.1 储集岩石学特征 |
4.2 储层物性特征 |
4.3 储层含油性特征 |
4.4 储层电性特征 |
4.5 四性关系 |
4.5.1 岩性与含油性的关系 |
4.5.2 岩性与电性的关系 |
4.5.3 物性与电性的关系 |
4.5.4 物性与含油性的关系 |
第5章 物性参数模型 |
5.1 孔隙度模型 |
5.1.1 一探区狮101井扩边区 |
5.1.2 二探区狮203井区 |
5.2 声波时差模型 |
5.2.1 一探区1井区 |
5.2.2 一探区2井区 |
5.2.3 二探区井区 |
5.3 岩电参数模型 |
第6章 裂缝特征研究 |
6.1 裂缝的识别 |
6.1.1 成像测井识别裂缝 |
6.1.2 双侧向电阻率测井识别裂缝 |
6.2 裂缝参数的计算 |
6.2.1 裂缝孔隙度的计算 |
6.2.2 裂缝孔隙度计算实例 |
6.3 裂缝与产量 |
6.4 平面分布特征 |
第7章 油层识别技术 |
7.1 油层识别图版 |
7.1.1 一探区1井区 |
7.1.2 一探区2井区 |
7.1.3 二探区井区 |
7.2 测井有效厚度解释 |
7.2.1 狮101井扩边区 |
7.2.2 二探区井区 |
结论和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6)柴达木盆地昆北地区基岩储集体特征及测井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岩油藏勘探历史 |
1.2.2 基岩测井评价研究进展 |
1.2.3 基岩孔缝特征研究进展 |
1.2.4 基岩纵向分带性研究进展 |
1.2.5 昆北基岩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 特色及创新点 |
1.6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昆北区域地质背景 |
2.2 地层特征及划分依据 |
2.3 西部斜坡带基岩勘探历史 |
第三章 基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
3.1 岩相学特征 |
3.2 锆石LA-ICP MS U-Pb定年 |
3.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4 昆北基岩成因机制分析 |
第四章 基岩储集特征研究 |
4.1 基岩岩心特征 |
4.1.1 岩心纵向特征对比 |
4.1.2 岩心裂缝参数统计 |
4.2 基岩孔缝特征及纵向分段 |
4.2.1 孔缝特征及成因 |
4.2.2 孔缝类型划分 |
4.2.3 基岩纵向分段特征 |
4.3 基岩孔隙结构特征 |
4.3.1 压汞孔隙结构分析 |
4.3.2 岩心核磁共振测试原理及优势 |
4.3.3 基岩各段孔隙结构T_2谱形及参数 |
4.3.4 基岩储集性能级别划分 |
第五章 基岩储集体测井综合评价 |
5.1 岩性测井评价 |
5.1.1 基岩测井综合响应特征 |
5.1.2 交会图法识别划分基岩岩性 |
5.2 基岩物性测井评价 |
5.2.1 孔缝段测井响应特征及识别方法 |
5.2.2 孔缝段分布规律 |
5.2.3 FMI成像测井定量解释裂缝参数 |
5.2.4 核磁共振测井定量评价次生孔隙 |
5.2.5 孔隙度定量测井解释模型及验证 |
5.3 基岩含油性测井评价 |
5.3.1 含油岩心特征 |
5.3.2 含油性测井响应特征 |
5.3.3 含油饱和度测井解释模型 |
5.3.4 有效储集体下限标准 |
第六章 基岩储集体影响因素及成藏模式 |
6.1 储集性能影响因素 |
6.1.1 基岩形成与构造运动期次 |
6.1.2 断裂系统分布情况 |
6.1.3 古地貌特征差异 |
6.1.4 原岩水岩反应差异 |
6.2 成藏模式分析 |
6.2.1 油源供给 |
6.2.2 运移通道 |
6.2.3 成藏模式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新疆油田致密油藏水平井分段压裂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致密油藏渗流特征研究现状 |
1.2.2 致密油藏水平井分段压裂工艺研究现状 |
1.2.3 致密油藏水平井分段压裂裂缝参数优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井区储层特征及渗流特征分析 |
2.1 金龙10和古16井区储层特征 |
2.1.1 金龙10井区储层特征 |
2.1.2 古16井区储层特征 |
2.2 研究井区油藏渗流特征分析 |
2.2.1 流体性质分析 |
2.2.2 渗流特征分析 |
第3章 研究井区典型水平井分段压裂优化设计 |
3.1 研究区块水平井分段压裂完井方式适应性评价 |
3.1.1 水平井分段压裂完井方式及分段压裂技术研究 |
3.1.2 目标区块水平井分段压裂完井方式评价 |
3.2 金龙10井区JLHW110水平井分段压裂优化设计 |
3.2.1 JLHW110井分段压裂适应性分析 |
3.2.2 JLHW110井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
3.2.3 JLHW110井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
3.2.4 JLHW110井分段压裂施工参数确定 |
3.3 古16井区HW95006水平井分段压裂设计 |
3.3.1 HW95006水平井分段压裂适应性分析 |
3.3.2 HW95006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
3.3.3 HW95006井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
3.3.4 HW95006井分段压裂施工参数确定 |
3.4 两水平井分段压裂设计对比 |
3.4.1 两水平井数值模拟模型对比 |
3.4.2 两水平井压裂参数对比 |
3.4.3 分段压裂改造要求分析 |
第4章 研究区块典型水平井分段压裂效果评价 |
4.1 JLHW110井压后效果分析 |
4.1.1 水平井压裂施工曲线 |
4.1.2 压裂效果模拟 |
4.1.3 数值模拟与实际生产效果对比 |
4.2 HW95006井压后效果分析 |
4.2.1 水平井压裂施工曲线 |
4.2.2 压裂效果模拟 |
4.2.3 数值模拟与实际生产效果对比 |
第5章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火山岩储层测井评价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火山岩岩相、岩性识别 |
1.1 基于常规测井响应的岩性识别技术 |
1.2 基于成像等特殊测井的岩性识别 |
1.3 综合多种测井资料进行岩性识别的数学方法 |
1.4 火山岩岩相的测井识别 |
2 火山岩有效储层划分及物性评价 |
2.1 裂缝识别 |
(1)以常规测井为主的裂缝识别方法 |
(2)以电成像测井为主的裂缝识别方法 |
(3)其他基于测井资料的裂缝识别方法 |
2.2 储层孔隙度评价 |
(1)基质孔隙度计算 |
(2)裂缝孔隙度评价 |
(3)火山岩储层总孔隙度评价 |
2.3 渗透率的计算 |
2.4 火山岩储层分类评价及有效性分析 |
3 储层流体性质识别及饱和度计算 |
3.1 流体性质识别方法 |
3.2 储层饱和度计算 |
4 测井技术在火山岩地层评价中的其他应用 |
5 火山岩测井评价技术发展趋势 |
5.1 国内火山岩测井评价研究的亮点 |
5.2 火山岩测井评价技术趋势 |
(9)车排子北部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储集空间表征及有效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火山岩储集空间研究现状 |
1.2.2 火山岩储集空间研究难点 |
1.2.3 研究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及认识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地层特征 |
2.2 构造特征 |
2.3 火山岩分布特征 |
2.4 油藏类型及基本特征 |
第三章 火山岩岩石类型及特征 |
3.1 火山岩岩石类型 |
3.2 火山岩岩石特征 |
3.2.1 火山熔岩类 |
3.2.2 火山碎屑岩类 |
3.2.3 火山碎屑熔岩类 |
第四章 火山岩储集空间类型及识别 |
4.1 储集空间类型 |
4.2 储集空间测井识别 |
4.2.1 成像测井识别 |
4.2.2 常规测井识别 |
4.3 储集空间组合特征 |
4.3.1 孤立孔隙型 |
4.3.2 连通孔隙型 |
4.3.3 裂缝型 |
4.3.4 裂缝-孔隙型 |
4.3.5 孔-缝-洞型 |
第五章 火山岩储集空间分布特征 |
5.1 岩石力学实验 |
5.2 储集空间纵向分布 |
5.2.1 孔、洞纵向分布特征 |
5.2.2 裂缝纵向分布特征 |
5.2.3 储集空间组合纵向分布 |
5.3 储集空间平面分布 |
5.4 储集空间三维展布 |
5.5 储集空间发育的控制因素 |
5.5.1 断裂 |
5.5.2 不整合 |
5.5.3 火山岩岩性 |
第六章 火山岩储集空间非均质特征 |
6.1 孔隙非均质特征 |
6.2 溶蚀孔洞非均质特征 |
6.3 裂缝非均质特征 |
6.4 储集空间非均质性影响因素 |
6.5 储集空间非均质性定量表征 |
6.5.1 非均质性表征参数 |
6.5.2 非均质综合指数及标准 |
6.5.3 储集空间非均质特征 |
第七章 火山岩储集空间有效性评价 |
7.1 储集空间有效性定性分析 |
7.1.1 岩芯分析 |
7.1.2 录井综合分析 |
7.2 储集空间有效性定量评价 |
7.2.1 表征储集空间有效性参数 |
7.2.2 储集空间有效性评价标准 |
7.2.3 储集空间有效性评价结果 |
7.3 储集空间储油特征及储油模式 |
结论及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古16井区火山岩储层测井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火山地层界面、单元特征及其对地震相地质解译的约束 ——以松辽盆地长岭断陷为例[D]. 代晓娟. 吉林大学, 2021(01)
- [2]辽河欢喜岭油田沙四段油气成藏主控因素研究[D]. 赵国光.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3]中拐凸起金龙10井区构造—岩浆作用对油气成藏的影响[D]. 王丹丹.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4]准噶尔盆地中拐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油气成藏特征研究[D]. 刘蕾.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5]柴西SHG地区火山岩储层测井评价[D]. 马蓓.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1)
- [6]柴达木盆地昆北地区基岩储集体特征及测井综合评价[D]. 巨银娟. 西北大学, 2017(03)
- [7]新疆油田致密油藏水平井分段压裂优化设计研究[D]. 周卫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7(02)
- [8]火山岩储层测井评价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 张福明,侯颖,朱明,崔文宁,胡婷婷,陈国军,邵才瑞.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6(04)
- [9]车排子北部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储集空间表征及有效性评价[D]. 温雅茹.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6)
- [10]火山岩地层的地震储层预测应用[J]. 钟光远,周伟,汪刚,王翊田. 内江科技,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