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宝珠寺水电站厂房渗漏治理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杨志虎[1](2021)在《梨园水电站厂房渗漏水处理》文中研究表明厂房是水工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渗漏水是影响厂房安全稳定运行的重大因素。梨园水电站厂房随着水电站运行时间的增加,受到机组震动、尾水水位、泄洪流量的影响,造成多个部位渗漏水比较严重,对厂房内机电设备的运行和维护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针对主副厂房多个部位渗漏水原因的分析,采用不同的处理措施,以堵、引、排相结合的措施进行处理,效果显着,提高了厂房内机电设备运行和维护的安全。
刘胜[2](2018)在《基于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法的防渗帷幕可靠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防渗帷幕是岩溶区水电工程防渗堵漏成库的关键工程,作为地下隐蔽工程,在长期高压渗透的复杂水文地球化学环境下运行,其防渗性能的好坏至关重要。本文从两个方面分析研究贵州岩溶区具有一般代表性的水电工程防渗帷幕运行可靠性。以CaCO3为主的白色钙质析出物是岩溶区水电工程帷幕灌浆廊道中的常见物质,论文在析出物已有研究基础上,运用控制变量思维,基于自然界中碳与工程设施中碳组分的关系、碳的不同物理状态、化学存在形式和特定同位素组成,开展大量室内和水电工程现场灌浆廊道中钙质析出物模拟试验、室内防渗帷幕模拟渗透试验和灌浆廊道现场测试取样试验。用碳稳定同位素检测分析法,从固-液-气三相物质间的相互联系,对比分析四类试验及其试验样品,并根据碳酸平衡和同位素分馏理论,研究岩溶区水电工程幕后白色钙质析出物来源、成因演变机制及其与防渗帷幕之间的关系。在合理概化水电站坝基水文地球化学模型基础上,根据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地下水动力学、矿物溶解动力学与水文地质学等多学科理论结合推导出的求解水文地质参数的水文地球化学新方法,即联系达西定律采用水化学指标表达渗透系数的解析式;结合实际地质-水环境特征,充分考虑渗排水溶液中各组分类型及含量,计算坝址水环境中矿物方解石、白云石、石膏的饱和指数;确定径流条件,划分帷幕线坝址水-岩环境渗流场中由水文地球化学反应-迁移-分异所表现出的矿物溶解-沉淀分区;在不同分区里选用对应解析式,带入条件参数计算水电站复合坝基帷幕地质体的渗透系数;将计算结果与现场压水试验值和灌浆帷幕防渗控制值做对比,分析验证该方法在帷幕地质体上运用的适用性及合理性,并据此分析水电站防渗帷幕的渗透性。基于上述两方面研究结果,结合水电站工程地质条件、运行工况中出现的幕后渗水、高压、析钙等现象及水文地球化学环境特征,综合分析评价岩溶区D水电站运行工况下的帷幕防渗可靠性,为后续相关研究及水库安全提供可靠评价依据。通过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岩溶区水电工程帷幕灌浆廊道内可视的白色钙质析出物主要源于帷幕水泥灌浆材料的水化产物Ca(OH)2。(2)岩溶区水电工程幕后白色钙质析出物是水泥灌浆帷幕溶出型侵蚀的表现,其形成过程主要是帷幕水泥结石的水化产物Ca(OH)2在渗水作用下溶解,被水流带出廊道环境形成碱性渗排水溶液,与空气中CO2反应形成Ca CO3沉淀;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一过程为:Ca(OH)2+CO2(g)+n H2O→Ca CO3↓+(n+1)H2O。(3)运用水文地球化学法计算岩溶区D水电站帷幕地质体的渗透系数,与对应位置现场钻孔压水试验所得渗透系数值对比,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处于同一数量级,且两结果相差不大,又与现场环境指标有较好吻合。表明:计算水文地质参数的新方法用于坝基防渗帷幕渗透系数的求解具有可行性,可用该数据分析坝基防渗帷幕的渗透性状。(4)根据综合分析结果,位于岩溶区D水电站防渗线上的各异常区帷幕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侵蚀弱化,个别异常区帷幕侵蚀弱化较严重,需加强监测和预防处理。其中左岸异常区帷幕地质体以构造引起的机械侵蚀为主,伴以轻度溶出型侵蚀;坝基为轻微溶出型侵蚀;右岸厂房区在构造机械侵蚀可能性下以溶出型侵蚀为主;在不良地质构造条件下,右岸库区当前为溶出型侵蚀作用。而其他区域的幕后廊道中无明显异常现象,防渗可靠性良好。综合评价认为该水电工程帷幕整体防渗可靠性良好,约处于“中年期”,能满足防渗和水库正常运行要求。
陈建波[3](2017)在《区域经济视角下三峡工程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科学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描绘了 2016—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要实现“十三五”时期的规划目标,就必须破解难题,深挖潜力,扬长避短,再创新优势,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在认真回顾总结三峡工程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历史实践之后,深切感到三峡工程服务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成果正是践行这五大发展理念的成功范例。本文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特别是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社会文明、文化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关于长江流域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最新指示要求,借助于国内外服务科学、水利学、电力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有关研究成果,提出了三峡工程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理论框架。文章沿着三峡工程建设前后的时间脉络,从长江经济带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通的历史渊源出发,着眼于长江经济带在行政性分割格局下探索产业互补、资源共享、交通相连,谋划在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的主导下,深刻领悟总书记发展区域经济的强烈愿望,分析三峡工程兴建创造的巨大综合效益对长江经济带的重大服务和贡献,阐述了宏伟工程在该区域不可低估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对该地区区域融合发展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观察和研究,进一步探索了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整合与发展的对策。论文分七个部分,由引言和六章组成。本文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创新点:一是按照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在回顾总结三峡工程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历史与实践基础之上,对三峡工程防洪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进行了效应分析,提出三峡工程建设及其服务长江经济带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实例和杰作。二是运用科学发展观和梯度转移理论及空间均衡理论,论证了长江经济带经济统筹开发的全局意义和三峡工程建设及库区移民社会经济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的服务作用。通过对区域经济中城市和城市群功能的比照解析,阐明了长江经济带内部分大中城市在三峡工程兴建前后自身进步、发展壮大的内在机理和变革,论证了由于三峡工程经济效益对长江经济带上游电站的开发建设,在上游有产生副中心城市和一级城市群的基础和可能。三是在运用数理模型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三峡水电开发对经济发展的促进,通过阐明长江经济带资源比较优势和现实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依据大量数据进行了差异关联分析,构建了水电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灰色模式,提出了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性测度模型。对长江经济带沿线部分大中型城市的城市化历史进程和空间发展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分析,长江经济带沿线区域的城镇化水平随着三峡工程的建成提升迅速,针对工程对上中下游各城市服务功能侧重的不同,提出建立和完善以立体交通为纽带的城市体系,以组团式的核心区带动广大经济腹地的发展。四是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建设面临既要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又要实现生态环境和谐的双重重大历史任务,提出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实现长江经济带与三峡工程和谐、持续和绿色发展,在不断发展中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生态良性循环双轮驱动,在加强生态保护中推进区域经济向前发展。
何丽莎[4](2017)在《白龙水厂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淡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淡水资源量短缺,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目前,南河以及嘉陵江两河河岸中赋存的地下水为广元市中心城区的主要饮用水水源,部分地方多数使用自备水源。近年来,广元市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广元市城市供水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自来水厂供水能力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用水需求,因此,建设白龙水厂已成为当务之急。实践表明新建自来水厂工程之前应对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以此来评价项目是否可行,因此白龙水厂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被提上议事日程。本文以广元市白龙水厂一期工程为对象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与评价,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概述了项目建设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项目可行性分析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思路等;然后,简要介绍了广元市的城市概况和自然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和行政区划、水系概况和水文气象概况;再接着,简要介绍白龙水厂的工程概况,工程规模、服务范围、水质水压、水处理方案、主要建筑物、主要设备配置、主要原材料和劳动定员及车辆配置;最后,以前面内容为基础,从技术、经济和环境保护等三个方面对白龙水厂一期工程项目可行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证明白龙水厂一期工程项目是可行的。
陈本龙,慕洪友,湛正刚[5](2016)在《高尾水作用下厂房混凝土结构的防裂抗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总结分析已建水电站厂房的渗漏原因,通过混凝土材料性能分析和材料试验,提出适合高尾水作用下防裂、抗渗混凝土设计指标和混凝土材料,研究细化了止水设计和混凝土的浇筑分层分块,有效解决了厂房混凝土结构的防裂、抗渗技术问题,研究成果已在董箐和沙沱水电站厂房成功应用。
张博一,欧阳红梅,张本荣,张正梁[6](2014)在《渗漏滴灌原理及其在林木抗干旱方面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渗漏是指气体或液体通过孔隙流失的现象,渗漏本是最为常见的工农业生产问题之一,文章研究则另辟新径,通过在输水管中塞入一段纤维物质的方式,让流水变为渗漏滴水,创新了一种新的滴灌技术途径,即渗漏滴灌;归纳出两种渗漏滴灌速度变化的经验模型,即前快后慢的直线下降式模型和均匀平衡水平直线式模型;提出了功能上由简单到全面的3种"集雨节水器"的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
黄小燕[7](2012)在《新安江水库环境与社会回顾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坝大库是水坝效益与影响的突出代表,随着世界各国对发展与环境问题的关注,其建设面临来自于生态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质疑和挑战。基于此,本文结合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水电站—新安江水电站的效益与环境影响的调研,对我国水电开发的现状、水电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水库生态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量化、考虑生态效益的国民经济后评价等方面,开展了较为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以期全面的、正确的认识建坝和拆坝的争论,促进我国水电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我国水利水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及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强调开展水电项目后评价的重要性,提出水电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工作流程,建立水库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2)根据调查资料,对新安江水电站建成运行五十年来,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取得的效益与影响进行全面的回顾与评价,表明新安江水库具有显着的社会环境效益。(3)提出考虑生态效益的水电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方法,在社会环境调研的基础上,对我国新安江水电站工程开展利弊分析和国民经济后评价,表明该工程的国民经济效益是很好的,对地方和国家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徐新田[8](2011)在《某大型水电站渗漏综合治理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型水电站各水工建筑物的防水设计差异较大,所使用的防水材料也各不相同,一旦发生渗漏,因水电站内设备众多,处理难度极大。本文针对某大型水电站吊物孔、变电所、GIS室、主厂房天窗等渗漏部位进行了渗漏原因分析,并介绍了渗漏治理方案。
苏锡东[9](2010)在《水电站厂房渗漏的原因分析与治理》文中研究表明防渗施工和设计是大部分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对涌溪水电厂厂房渗漏处理工程的分析和总结,希望能使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对引水式水电站厂房的渗漏现象有所认识和了解,同时也给已经出现渗漏的引水式水电站厂房提供一些治理经验。
张航,洪国艳[10](2009)在《廖坊水电站厂房渗漏分析及治理》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廖坊水电站厂房渗漏治理工程的成功经验,总结分析了渗漏出现的主要部位、特点及原因,针对不同种类的渗漏采取了不同的治理方法和材料,给河床式电站厂房的防渗治理提供一些经验。
二、宝珠寺水电站厂房渗漏治理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宝珠寺水电站厂房渗漏治理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梨园水电站厂房渗漏水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概况 |
2 厂房渗漏的危害 |
3 厂房渗漏情况 |
3.1 出线套管渗漏 |
3.1.1 渗漏点介绍 |
3.1.2 渗漏原因分析 |
3.1.3 材料选择 |
3.1.4 处理措施 |
3.2 结构缝渗漏 |
3.2.1 渗漏点介绍 |
3.2.2 渗漏原因分析 |
3.2.3 材料选择 |
3.2.4 处理措施 |
3.3 墙体渗漏 |
3.3.1 渗漏点介绍 |
3.3.2 渗漏原因分析 |
3.3.3 材料选择 |
3.3.4 处理措施 |
4 结语 |
(2)基于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法的防渗帷幕可靠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简况 |
1.2.1 水电工程帷幕防渗性能影响因素研究简况 |
1.2.2 水库环境下帷幕侵蚀及析出物研究简况 |
1.2.3 研究方法应用简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成果及创新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岩溶区水电工程幕后钙质析出物研究 |
2.1 概述 |
2.2 水电站及帷幕灌浆概况 |
2.2.1 水电站地质概况 |
2.2.2 水电站帷幕灌浆概况 |
2.2.3 水电站运行情况 |
2.3 试验研究 |
2.3.1 研究思路 |
2.3.2 试验方案 |
2.4 结果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运行帷幕渗透系数计算分析 |
3.1 概述 |
3.2 基于水化学的渗透系数求解原理概述 |
3.2.1 渗透系数解析式的推导原理 |
3.2.2 解析式应用的求解原理概述 |
3.3 水电站地质及帷幕灌浆概况 |
3.3.1 水电站地质概况 |
3.3.2 水电站帷幕灌浆概况 |
3.3.3 防渗帷幕运行情况 |
3.4 工程案例应用计算 |
3.4.1 确定环境渗排水溶液组分 |
3.4.2 计算饱和指数 |
3.4.3 水化学环境分区及帷幕体渗透系数K的计算 |
3.4.4 计算结果对比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D水电站防渗帷幕运行可靠性分析 |
4.1 概述 |
4.2 河床坝基廊道帷幕可靠性分析 |
4.2.1 渗漏量分析 |
4.2.2 地下水位特征分析 |
4.2.3 水化学特征分析 |
4.2.4 帷幕渗透性及侵蚀评价分析 |
4.3 左岸底层廊道帷幕可靠性分析 |
4.3.1 渗漏量分析 |
4.3.2 地下水位特征分析 |
4.3.3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
4.3.4 帷幕渗透性及侵蚀评价分析 |
4.4 左岸中层廊道帷幕可靠性分析 |
4.4.1 渗漏量分析 |
4.4.2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
4.4.3 帷幕渗透性及侵蚀评价分析 |
4.5 右岸底层廊道帷幕可靠性分析 |
4.5.1 渗漏量分析 |
4.5.2 地下水位特征分析 |
4.5.3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
4.5.4 帷幕渗透性及侵蚀评价分析 |
4.6 右岸中层廊道帷幕可靠性分析 |
4.6.1 渗漏量分析 |
4.6.2 地下水位特征分析 |
4.6.3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
4.6.4 帷幕渗透性及侵蚀评价分析 |
4.7 顶层廊道帷幕可靠性分析 |
4.8 帷幕运行可靠性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区域经济视角下三峡工程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科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0 研究问题的背景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2.3 论文创新点 |
1.2.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基础理论与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基础理论 |
2.1.1 区域经济理论 |
2.1.2 创新理论 |
2.1.3 灰色系统理论 |
2.1.4 复杂科学与管理理论 |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2.1 长江经济带研究 |
2.2.2 三峡工程研究 |
2.3 国外文献综述 |
第3章 三峡工程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情况概述 |
3.1 三峡工程与长江经济带概况 |
3.1.1 三峡工程基本概述 |
3.1.2 长江经济带基本概述 |
3.2 三峡工程与长江经济带关系 |
第4章 三峡工程防洪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效用分析 |
4.1 三峡工程建设前长江地区洪涝灾害情况 |
4.1.1 洪涝灾害对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影响 |
4.1.2 三峡工程建设前洪灾防治情况 |
4.2 三峡工程防洪系统基本情况 |
4.2.1 三峡工程防洪系统建设情况 |
4.2.2 三峡工程防洪作用情况 |
4.3 三峡工程防洪系统经济效益分析 |
4.4 三峡工程补水和引水新效益对长江经济带效用分析 |
第5章 三峡工程水电行业服务长江经济带创新发展研究 |
5.1 工程建设和资金管理创新 |
5.1.1 工程建设创新 |
5.1.2 资金管理创新 |
5.2 水电行业的科技和质量安全管理创新 |
5.2.1 科技创新使三峡工程独占世界水电行业鳌头 |
5.2.2 安全质量管理创新保证实现三峡工程精品杰作 |
5.2.3 三峡工程引领重大装备自主创新 |
5.2.4 三峡输变电工程科技创新超前提升我国电网建设水平 |
5.3 长江经济带架起绿色发展之路 |
5.3.1 三峡工程引发的“羊群效应” |
5.3.2 三峡水电引领水电开发史革命性变革 |
5.3.3 青山绿水与“金山银山” |
5.4 水电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分析 |
5.4.1 水电产业与经济发展灰色关联模型的建立 |
5.4.2 水电产业与经济发展相关行业的灰色关联度计算 |
5.4.3 水电产业与经济发展相关行业的灰关联分析 |
第6章 三峡工程推动长江经济带经济协调发展 |
6.1 城市与区域的内涵及相互关系 |
6.1.1 城市与区域的内涵 |
6.1.2 城市与区域的相互关系 |
6.2 城市经济区的划分与城市群 |
6.2.1 城市经济区的划分 |
6.2.2 城市群概念 |
6.3 长江经济带部分主要城市发展研析 |
6.3.1 长江经济带主要城市概况 |
6.3.2 三峡工程服务长江经济带部分主要中心城市简析 |
6.4 区域要素流动与三峡移民 |
6.4.1 生产要素流动理论要义 |
6.4.2 三峡工程移民概况与经济发展 |
6.5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性测度分析 |
6.5.1 区域经济差异分析指标选取 |
6.5.2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三峡工程服务长江经济带新发展理念综述 |
7.2 破解发展瓶颈 |
7.2.1 三峡工程服务长江经济带存有差距 |
7.2.2 长江经济带自身发展的制约因素 |
7.3 论文研究局限性 |
7.3.1 创新成本和风险研究解析欠充分 |
7.3.2 水电的“羊群负效应”研析短缺 |
7.3.3 三峡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探究不深 |
7.4 未来展望 |
7.4.1 三峡集团必将成国际级清洁能源的航母 |
7.4.2 长江经济带发展必将成为创新绿色协调发展的典范 |
7.4.3 三峡工程必将不断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新服务新贡献 |
参考文献 |
在职期间研究成果 |
后记 |
(4)白龙水厂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项目建设的背景 |
1.1.2 项目建设的意义 |
1.2 国内外项目可行性分析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项目可行性分析研究现状 |
1.2.2 国内项目可行性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二章 城市概况和自然条件 |
2.1 地理位置 |
2.2 历史沿革和行政区划 |
2.3 水系概况 |
2.4 水文气象概况 |
第三章 白龙水厂工程概况 |
3.1 工程规模 |
3.2 服务范围 |
3.3 水质和水压 |
3.4 水处理方案 |
3.5 项目主要建筑物 |
3.6 项目主要设备配置 |
3.7 项目主要原辅料 |
3.8 劳动定员及车辆配置 |
3.8.1 劳动定员 |
3.8.2 车辆配置 |
第四章 白龙水厂工程项目技术可行性分析 |
4.1 工程规模合理性分析 |
4.2 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 |
4.3 取水水源可行性分析 |
4.3.1 取水口的选择 |
4.3.2 取水量的可行性分析 |
4.4 净水厂选址可行性分析 |
第五章 白龙水厂工程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 |
5.1 白龙水厂供水市场需求分析 |
5.2 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5.2.1 项目投资估算 |
5.2.2 资金筹措方案 |
5.3 项目成本与效益分析 |
5.3.1 总成本费用估算 |
5.3.2 销售收入及利润 |
5.3.3 项目投资效益分析 |
5.4 项目经济风险分析 |
5.4.1 项目财务分析 |
5.4.2 盈亏平衡分析 |
5.4.3 敏感性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白龙水厂工程项目环境可行性分析 |
6.1 项目环境影响分析 |
6.1.1 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
6.1.2 项目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
6.2 环境保护措施 |
6.2.1 施工期间对环境的保护措施 |
6.2.2 运行期对环境的保护措施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高尾水作用下厂房混凝土结构的防裂抗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渗漏原因分析 |
2 厂房混凝土结构的防裂、抗渗研究 |
2.1 混凝土材料防裂、抗渗试验 |
2.1.1 混凝土防裂、抗渗性能设计指标 |
2.1.2 材料试验 |
2.1.3 防裂、抗渗混凝土的实施 |
2.1.3. 1 董箐水电站厂房 |
2.1.3. 2 沙沱水电站厂房 |
2.2 止水设计的细化 |
2.3 严格控制混凝土分层分块 |
3 结语 |
(6)渗漏滴灌原理及其在林木抗干旱方面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
1.1 渗漏式集水节水器方式 |
1.2 简单集雨节水器方式 |
1.3 加装漂浮器的集雨节水器方式 |
1.4 田间试验 |
2 结果分折 |
2.1 渗漏式集水节水器方式 |
2.2 简单集雨节水器方式 |
2.2.1 水箱贮水后, 马上就要往外输出 |
2.2.2 输水速度前快后慢, 呈直线方程下降 |
2.3 加装漂浮器的集雨节水器方式 |
2.3.1 验证试验1 |
2.3.2 验证试验2 |
2.3.3 验证3 |
2.4 田间小区试验验证 |
3 结语 |
(7)新安江水库环境与社会回顾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中国水电建设概况 |
1.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水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
2.1 环境影响与环境影响评价 |
2.2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 |
2.3 水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况 |
2.4 水电项目环评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2.5 水库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2.6 水电项目环评工作的基本程序 |
2.7 我国水电建设项目环评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新安江水库工程概况 |
3.1 工程概况 |
3.2 环境状况 |
3.3 小结 |
第四章 社会环境影响回顾评价 |
4.1 对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 |
4.2 对物理化学系统的影响 |
4.3 对生物系统的影响 |
第五章 国民经济及环境损益评价 |
5.1 国民经济后评价方法 |
5.2 考虑生态效益的国民经济评价方法 |
5.3 新安江水库国民经济后评价 |
5.4 综合评价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某大型水电站渗漏综合治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概况 |
2 渗漏治理流程 |
2.1 渗漏现象检查 |
2.2 渗漏原因分析 |
2.3 治理方案确定 |
2.4 施工 |
2.5 验收 |
3 渗漏处理 |
3.1 吊物孔渗漏治理 |
3.1.1 吊物孔渗漏现象 |
3.1.2 渗漏原因分析 |
3.1.3 处理方案及处理效果 |
3.2 变电所渗漏治理 |
3.2.1 变电所渗漏现象 |
3.2.2 渗漏检查分析 |
3.2.3 处理方案 |
3.3 GIS室 (开关站) 渗漏治理 |
3.3.1 GIS室渗漏现象 |
3.3.2 渗漏检查分析 |
3.3.3 处理方案 |
3.4 主厂房天窗渗漏处理 |
3.4.1 主厂房天窗渗漏现象 |
3.4.2 渗漏原因分析 |
3.4.3 处理方案及处理效果 |
4 结语 |
(9)水电站厂房渗漏的原因分析与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厂房渗漏原因分析 |
2 治理的原则与措施 |
3 施工工艺 |
4 主要施工材料 |
4.1 灌浆材料 |
4.2 嵌缝材料 |
4.3 堵漏材料 |
5 治理效果 |
(10)廖坊水电站厂房渗漏分析及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0 概述 |
1 厂房渗漏特点与分析 |
1.1 渗漏特点及主要部位 |
1.2 渗漏原因分析 |
2 渗漏治理方法与施工工艺 |
2.1 治理原则与方法 |
2.2 施工方法与工艺 |
2.2.1 坝段伸缩缝渗漏治理 |
2.2.2 施工缝渗漏治理 |
2.2.3 混凝土裂缝渗漏治理 |
2.2.4 接触缝渗漏治理 |
2.2.5 一般渗漏点治理 |
3 主要施工材料 |
3.1 灌浆材料 |
3.2 嵌缝材料 |
3.3 堵漏材料 |
4 处理效果评价 |
5 结语 |
四、宝珠寺水电站厂房渗漏治理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梨园水电站厂房渗漏水处理[J]. 杨志虎. 云南水力发电, 2021(01)
- [2]基于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法的防渗帷幕可靠性分析[D]. 刘胜. 贵州大学, 2018(01)
- [3]区域经济视角下三峡工程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科学发展研究[D]. 陈建波. 武汉大学, 2017(01)
- [4]白龙水厂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D]. 何丽莎. 电子科技大学, 2017(07)
- [5]高尾水作用下厂房混凝土结构的防裂抗渗研究[J]. 陈本龙,慕洪友,湛正刚. 红水河, 2016(04)
- [6]渗漏滴灌原理及其在林木抗干旱方面的应用研究[J]. 张博一,欧阳红梅,张本荣,张正梁. 企业技术开发, 2014(07)
- [7]新安江水库环境与社会回顾评价研究[D]. 黄小燕. 浙江大学, 2012(07)
- [8]某大型水电站渗漏综合治理技术[J]. 徐新田. 中国建筑防水, 2011(08)
- [9]水电站厂房渗漏的原因分析与治理[J]. 苏锡东. 陕西水利, 2010(04)
- [10]廖坊水电站厂房渗漏分析及治理[J]. 张航,洪国艳. 大坝与安全,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