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饭店信息化体系的构建(论文文献综述)
李小龙[1](2020)在《海南省旅游消费标准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旅游标准化工作一直以来备受国家和海南省高度重视,旅游标准化工作能够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推动全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而旅游标准体系的构建作为旅游标准化工作推进的最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是行业规范化管理的蓝图和技术支撑,成为旅游标准化工作的最重要抓手。本文在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的大背景下,抢抓历史机遇,复盘了国内外旅游标准化研究的精髓,并做出归纳和总结,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打下了科学的研究基础,基于对全国旅游业标准体系的解读,考虑到建设旅游标准体系要符合本地实际、体现地方特色、覆盖产业各相关要素,从而引领各地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并将视角锁定在海南省旅游消费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在分析了国内外旅游标准化发展状况和总结了海南省旅游标准化发展现状后,提出了海南省旅游标准化发展的问题以及建议,然后根据系统原则和旅游标准体系的构建原则尝试构建一套适度超前的海南省旅游消费标准体系框架,并逐个分析各子体系应制定的标准情况,并提出了相关建议。预期给产业未来发展预留一定空间,在新业态出现时便建立适宜的标准,从而引领新业态科学、规范的发展,为海南省旅游标准化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此地方标准体系的构建研究既符合标准体系基础理论要求,又与海南省旅游业自身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相吻合,于全面提升海南旅游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有重要意义。既是探究本省旅游强省之路,又能为其他省份构建或完善旅游标准体系提供一定的借鉴。
秦悦[2](2020)在《农村信息化建设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作用研究 ——以山西省大宁县乐堂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信息化建设已经基本普及到了广大农村地区,深刻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中国目前的信息化建设成果已经为农村带来了现代化的知识和技术,并有效促进了农村建设。然而,目前中国农村信息化建设远未完成,很多村落的信息化建设并未实施,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信息方面的平台和网络体系仍较为匮乏,在为农村经济的纵深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机制方面,仍显得不足。近年来,农民工返乡创业人口不断增加,为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机遇,但现代化的网络信息平台如何支撑返乡农民工创业,仍是当前乡村发展和振兴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返乡农民工作为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返乡创业所需要的信息平台具有显着的公共物品属性,需要政府和社会进行提供。另一方面,因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失,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一直遭遇人才匮乏的制约。然而,即便是农村的小型企业,其竞争力在当前也逐渐从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改为依托科技和知识的经济发展方式,它们要摆脱发展困境,一个重要的出路就在于切实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让农村企业及时地掌握最新经济形势,看到市场的最新变化,迅速改变生产和销售策略,在最佳时机扩大再生产。可以肯定的是,农村信息化建设将为返乡农民工创新以及农村企业的现代化变革给予巨大帮助,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更具灵活性、适应性、持续性。基于此,本研究从科学技术的社会效应等相关理论出发,以山西省大宁县乐堂村为例,在实地调查乐堂村在信息化建设情况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的研究方法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农村信息化建设在推动返乡农民工创业中的作用,并对如何更好地建设农村信息化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本研究主要从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介绍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简要梳理国内外研究成果并对其进行了评述,同时叙述了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介绍基本概念和研究依据。主要界定了本研究的基本概念以及研究的理论和现实依据,为本研究奠定现实和理论根据。第三部分基于对山西省大宁县乐堂村的调研资料,论述了农村信息化建设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作用,揭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基于对农村信息化建设及返乡农民工信息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适合返乡农民工创业需求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和设想。
樊肃宁[3](2020)在《严寒地区居住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对土地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如何提高现有城镇土地的使用率,以缓解日益紧张的土地供需矛盾问题,是摆在政府、开发商、研究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其中,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就是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由于我国地域广大,具有不同的地质条件与气候特征,因而地下空间的设计与应用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尤其是严寒地区,受寒冷气候的影响,地下空间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本文从我国寒冷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考察法、案例研究法对严寒地区的地下空间利用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第一,论文分析了地下空间的基本特点,从国内外两个方面列举了地下空间成功的案例,总结与概括了国内严寒地区地下空间利用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第二,论文从功能、空间形态、节能3个方面对严寒地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实现地下空间的居住、交通、商业服务、娱乐活动、储藏物业等功能的开发利用方案;并结合严寒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地下空间的节能问题进行了研究。第三,论文以黑龙江桐楠阁中兴城·天誉项目为实际案例,对地下空间的功能、空间形态、节能以及安全进行了设计。研究结果表明,严寒地区地下空间的应用不仅仅就局限于地下车库的应用,它也可以应用于住宅、商业区、储藏物业等方面。对我国严寒地区地下空间利用的研究,其目的就是为我国严寒地区的地下空间的应用提供一个范例,以提升严寒地区地下空间的利用率,缓解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土地供需的矛盾,从而改变目前严寒地区居住区地下空间利用的现状,保证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可以为北方严寒地区居住区地下空间利用给予有效的指导。
吴垠蕤[4](2019)在《我国节水型城市建设中的节水管理体制研究 ——以阜阳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阜阳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淮河以北,是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市。阜阳市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极为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建设节水型城市是缓解阜阳市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必要手段,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目前,有关阜阳市节水型城市建设的资料还很缺乏,政府如何通过体制建设引导全社会节约用水的研究也少之又少。本文结合实际对阜阳市节水型城市建设中的节水管理体制作了全面深刻的分析。首先,从涉水法律法规建设、水主管部门的行政执法机制、节水资金管理制度、水价机制、节水日常管理制度五个方面深入分析了阜阳市现行节水管理体制。接着,又从工作体制、法律制度、市场机制三个层面剖析了阜阳市节水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主要表现为:分割管理造成体制性障碍;涉水法律法规不健全;水价杠杆作用发挥不充分;节水激励机制不健全;水权市场不成熟;缺乏社会资本吸引机制等。阜阳市节水体制存在诸多问题的现状不单单是某一个短板造成的,本文认为,是由于不先进的水资源配置观念、不科学的行政管理模式、不健全的政府管理机制、不成熟的水市场体系、不发达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各方面的原因共同造成了目前这一局面。在深入了解了阜阳市节水管理体制的现状之后,本文利用公共管理相关理论,对阜阳市节水管理体制的优化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本文认为,水资源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和稀缺资源,为保证其使用效率,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应当充分利用市场的优势进行配置。同时,为防止“公地悲剧”的发生,又不能完全放任市场对水资源进行配置。因此,本文认为,节水管理最主要的手段应是完善以水资源特许使用权为核心的水权市场交易体系。政府在此过程中,应积极转变职能,做好“掌舵者”和“服务者”的角色。除此之外,本文还提出了构建节水信息化体系、探索非常规水资源利用促进长效机制的建议。本文以阜阳市的节水管理体制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对节水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造成问题原因的分析,提出了目前阜阳市乃至我国节水体制的优化方向建议。本文认为,水资源由于其公共产品的属性,其配置既不能是完全的行政行为,也不能是完全市场化的行为,它最佳的方案是在准市场的调控下来支配。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必须结合起来,才能更有效的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王环环[5](2019)在《首旅酒店混合所有制改革绩效分析》文中提出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国企改革在这四十年中不断深入。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让企业有更多经营管理自主权,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明确了现代企业制度,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又重新强调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十九大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流企业”,再次把混合所有制改革高度提升。而在A股旅游上市公司的三十五家企业中,国有资产控股企业占据其中三分之二的份额,这正是旅游产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释放力量改变行业的重要变革。旅游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因行业具有多样性,所以不能简单统—分析。而住宿业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环,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混合所有制改革显得尤其重要。因此,本文以首旅酒店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对象,通过案例法、财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首旅酒店混合所有制改革动因和实施过程入手,分析首旅酒店混合所有制改革财务绩效、市场绩效、企业治理绩效和经营管理绩效方面的影响。研究发现首旅酒店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企业整体具有提升作用,并得出研究启示:企业要把握国家政策机遇,合理定位,在引入适合的战略投资者基础同时进行企业治理和经营绩效的提升等,为其他类似旅游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定的实践意义。
赵传松[6](2019)在《山东省全域旅游可持续性评估与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幸福产业”之首,旅游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更高层次的追求。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中国旅游业也面临结构性转变。传统的团队观光旅游已逐渐被大众旅游取代,以抓点方式为特征的景点旅游发展模式难以适应当下旅游市场需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迫切需要创新性发展理念的指引。在此背景下,文化和旅游部(原国家旅游局)提出将“全域旅游”作为“十三五”期间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战略和发展理念,将旅游目的地作为一个大景区统一规划管理,实现以旅游业带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全域旅游一经提出便受到各方关注,并迅速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调研时明确指出:“发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山东省是全国7个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单位之一,以其为案例进行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不仅可以对山东省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和评价参考,而且从一定意义上也对其他省、市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提供指导。论文主要包括7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并对论文创新点进行说明。第二部分是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理论基础,主要对国内外全域旅游研究进行综述,并分析了复杂系统理论、产业融合理论、旅游生命周期理论、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与全域旅游的联系。第三部分是全域旅游可持续性评估的一般框架,通过对相关概念及内涵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出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典型特征,构建全域旅游可持续性评估的基本框架结构。第四部分是山东省旅游业发展历程与全域旅游发展现状,主要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山东省旅游业发展阶段和山东省全域旅游发展现状。第五部分是山东省全域旅游可持续性评估及影响因素,主要运用定量研究方法分析了山东省及十七地市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时空演变,并分析了山东省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演变的影响因素。第六部分是山东省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构建与保障措施,主要提出了5种山东省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及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相对应保障措施。第七部分是结论与展望,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指出不足和下一步的研究方向。通过上述7个部分的系统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构建了全域旅游可持续性评估的一般框架。在地理学综合集成视角下,提出全域旅游不仅具有区域特征,还具有时空属性,其本质是由于旅游空间界域扩展及容量扩张所引起的连锁性旅游产业内生增长。基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复杂系统理论从旅游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个维度构建了全域旅游可持续性评估分析框架,三个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彼此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内部关系复杂又趋于有序,表现出了拮抗、协同、兼容循环往复的耦合关系,具有整体性、地域性、开放性和层次性等典型特征。(2)运用生长曲线模型、产出增长率法和定性判断法分析了山东省旅游业发展阶段。山东省旅游业刚刚进入发展期,旅游市场还处在大众旅游的初级阶段,产业功能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主,旅游资源开发呈现出以网络化开发为特征的全域开发,旅游行政管理职能注重发挥综合协调功能。(3)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手段、灰色关联度模型等分析了山东省全域旅游发展现状。在基础条件方面,优越的地理位置、四季分明的气候、便利的交通条件、类型多样的地貌水文以及雄厚的经济基础,为山东省全域旅游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旅游资源方面,全域旅游推动下山东省A级景区数量出现爆发式增长,景区等级结构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纺锤结构,符合旅游市场发展规律,A级景区等级结构趋于合理。在产业融合方面,旅游与三次产业融合水平表现为: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在产业空间格局演化方面,旅游空间结构等级呈现出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演化的发展过程,空间结构类型表现为“极核发展与点轴发展共存—点轴发展—点轴发展与网络发展并存”的依次转变。(4)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灰色预测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灰色关联度模型和ArcGis空间分析手段分析了山东省全域旅游可持续性及影响因素。1998-2017年山东省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和系统耦合协调情况稳步上升,但耦合度一直在低水平耦合阶段徘徊,耦合协调度从严重失调发展演变到轻度失调,耦合协调等级的表现特征呈现旅游经济子系统阻碍社会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的发展。预测未来5年内系统耦合协调等级将实现阶段性突破。从十七地市时空特征演变来看,各地市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和系统耦合度明显提升,耦合度差异趋于逐渐缩小,耦合度空间分布格局由散状分布向集中分布演化,耦合协调区域差异水平趋于扩大。旅游资源、旅游市场、区位交通、信息化、经济发展和产业政策是山东省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演变的重要影响因素,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依次为信息化>旅游市场>产业政策>区位交通>旅游资源>经济发展。(5)提出了山东省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及保障措施。在山东省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思路、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对山东省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分析,围绕旅游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生态环境子系统,提出了以龙头景区带动为主、以特色资源驱动为主、以全域景区发展为主、以城市全域辐射为主、以文旅深度融合为主的5种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并以具有典型特征的部分地区为例进行案例实证。最后,从体制机制、政策制度、基础设施、信息支撑等方面提出了实施山东省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保障措施。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以地理学综合集成的视角将地理学、旅游学、经济学等学科相关理论置于一个研究框架之下,一方面提出全域旅游不仅具有区域特征,还具有时空属性,其本质是由于旅游空间界域扩展及容量扩张所引起的连锁性旅游产业内生增长,从理论上丰富了全域旅游的概念与内涵。另一方面,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方法、思路和手段引入全域旅游可持续性评估研究,以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旅游系统理论为核心,从旅游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个维度构建了全域旅游可持续性评估分析框架,补充了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2)在实践研究方面,一方面所选研究区域是全国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使得研究结果对其他省级全域旅游区创建工作,以及实现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更具有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另一方面根据评估结果总结提炼了五种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不仅适用于山东省及各地市的全域旅游发展,对其他同类型区域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3)在研究方法方面,一方面运用地理学与旅游经济学跨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构建了全域旅游可持续性评估指标体系,解决了全域旅游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量化分析难题,使评估和研究变得更具有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将生长曲线模型、产出增长率法等定量分析方法与经验判断等定性分析方法相结合,交叉验证山东省旅游业发展阶段判断,使所得结论更加客观。此外,将计量统计分析和空间统计分析相统一,精准表达了驱动机理和影响因素,直观揭示了时空过程和格局演化,丰富了全域旅游研究的方法手段,展现了独特的研究视角。本文认为,本项研究的不足以及今后应继续深化研究的空间表现在:(1)本研究是在区域可持续发展宏观视角下从旅游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展开的分析,缺少微观单元(比如旅游景区、旅游企业、旅游者等)的理论思考,今后应进一步丰富基于不同尺度的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以便更好地为全域旅游实践提供理论支撑。(2)本研究在指标体系构建时,虽然尽量选择与旅游紧密联系的社会和生态环境相关指标,但由于社会和生态环境指标具有普遍性,从中剥离出与旅游相关的指标难度较大,所以导致与理想的指标体系仍有差距。今后应考虑进一步完善指标体系,增强研究结果准确性。(3)本研究主要以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单位为例,基于中观尺度从省、市两级地域单元展开实证研究,研究过程中横向上缺乏同类省级对比,纵向上有没有深入全域旅游实践的一线阵地(县、区、乡村),使得研究结论的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可以进一步拓展研究尺度范围,构建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尺度下的全域旅游可持续性评估体系,以提高研究结论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田磊[7](2019)在《全球价值链下中国旅游产业绿色化评价与升级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产业经过40多年的起飞、赶超和跨越发展历程,从发展的初级阶段到逐渐走向旅游产业的成熟,成绩斐然:从需求侧角度看,中国旅游产业发展表现为消费升级驱动产业发展,旅游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生态和社会的循环互动。从供给侧角度看,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呈现强烈的动态性特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互联网+”、全域旅游等更是推动了旅游产业供给侧改革,增强了其内生发展能力。中国旅游产业作为全球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日益成熟的旅游产业发展机制,不仅提升了旅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且对世界旅游经济的贡献日益提高,旅游产业正在融入世界旅游经济体系和全球旅游价值链体系。但是随着旅游产业的壮大,也伴随着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产业结构单一不足已经远不能满足民众和市场日益高要求和高能力的井喷式发展态势,旅游产品的有效供给不足成为长期压制行业发展的瓶颈,旅游市场出现了市场秩序混乱的不良现象,旅游资源不合理开发导致生态环境破坏,旅游资源品质下降,目的地生态环境失衡的局面。旅游产业绿色化是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化和明确化,是旅游产业升级新动力来源,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切实推进旅游产业绿色化进程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所以对全球价值链下中国旅游产业绿色化评价和升级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围绕全球价值链下中国旅游产业绿色化评价以及通过绿色化推动产业升级,实现中国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这条主线,通过对文献梳理,系统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综合比较与归纳论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分析全球价值链下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基础上,构建旅游产业绿色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模型、Malmquist模型,对中国旅游产业绿色化综合效率、旅游产业绿色化规模效率、旅游产业绿色化技术效率和旅游产业绿色化全要素生产率几个反映旅游产业绿色化水平的关键指标进行了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国家、区域和省域范围内的分析,在对比不同区域旅游产业绿色化差异的基础上,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旅游产业绿色化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并对不同影响因素影响程度大小进行测算,最后借鉴国外典型国家旅游产业升级的经验,提出中国旅游产业绿色化推动产业升级的驱动机制和旅游产业升级的路径对策。论文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从经济、生态、社会三个维度分析了中国旅游产业绿色化的发展历程,把中国旅游产业绿色化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经济导向的旅游产业成长阶段(1978-2000年),经济——生态导向的旅游产业拓展阶段(2001-2008年),经济——生态——社会导向的旅游产业综合发展阶段(2009年至今)。从三个阶段可以归纳出全球价值链下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特点:旅游产业发展已经纳入全球价值链和世界旅游版图;驱动创新下中国旅游产业提质增效效果显着;旅游产业绿色化发展取得长足进展;旅游企业良性发展成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当然从这些典型化特征事实可以发现中国旅游产业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旅游产业供需失衡,绿色化和转型升级艰难;旅游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环节中缺少领袖企业,竞争力低;低附加值的旅游产品对中国旅游经济持续增长支撑度降低;生态环境对中国旅游产业制约日趋显现。第二,中国旅游产业绿色化综合效率在2001-2015年总体上是有所下降,呈现出一种”升降升降”的变化趋势。这种情况表明,虽然中国旅游产业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这种规模的扩大并没有带动绿色化水平的有效提升。中国各区域旅游产业绿色化效率水平差异明显,东部、中部、西部区域分布不平衡,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梯队分布格局。中国旅游产业绿色化技术效率波动起伏中略有下降,波动幅度和下降幅度明显小于旅游产业绿色化综合效率。总体上表现出东部大于中部,中部大于西部的格局,东部、中部旅游产业绿色化规模效率大于西部,而东部和中部地区旅游产业绿色化规模效率差距非常小。中国旅游产业绿色化规模效率总体出现小幅度的下降,2008年出现明显降幅,说明金融危机对旅游产业绿色化规模效率影响严重,也体现出旅游产业脆弱性特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旅游产业绿色化规模效率表现出与综合效率、技术效率不同的变化特征,地区差异相对较小,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旅游产业绿色化规模效率在波动略有下降,东部、中部旅游产业绿色化规模效率大于西部,而东部和中部地区旅游产业绿色化规模效率差距非常小。2001年以来,中国旅游产业绿色化全要素生产效率并未得到明显改善,仍处于较低水平,15年间增长幅度仅为11%,表明中国旅游产业绿色化整体运行效率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且年际之间呈现波动状态。第三,从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产业地位、环境治理、技术创新、市场潜力共5个方面定性分析各因素对旅游产业绿色化的影响机理,以旅游产业绿色化综合效率为被解释变量,从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产业地位、环境治理、技术创新、市场潜力5方面选取影响因素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将旅游产业绿色化综合效率纳入计量分析框架,建立空间计量回归模型对旅游产业绿色化综合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产业地位和旅游市场潜力对旅游产业绿色化综合效率产生正向影响,技术创新、环境治理对旅游产业绿色化综合效率产生负向影响。第四,西班牙、日本、新加坡3个国家旅游产业绿色化推动产业升级的主要特点与经验有: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政府主导的灵活的发展战略和旅游政策;重视旅游宣传推广,强调整体的促销和联合营销;不断开发新的旅游产品,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第五,从旅游产业绿色化支持产业升级的基础动力看,政府、市场和企业三种主客观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旅游产业升级的强大驱动力。客观上,市场需求的升级形成了旅游产业升级的外在压力,使得旅游产业的功能趋于综合化。旅游产业绿色化的市场需求需要引导旅游者的绿色消费。主观上,政府对旅游产业绿色化发展、全域旅游、优质旅游的追求,以及旅游企业适应市场需求推出绿色旅游产品,也都为旅游产业升级提供共了基础动力。旅游产业升级路径和对策方面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以绿色理念引领产业发展方向;以旅游者需求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以效率导向提升要素配置水平;以科技创新提高旅游产业素质;以优质服务提升旅游全球价值链中间环节。
纪宁[8](2019)在《体育旅游产业系统运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发展轨道,我国经济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城镇化加速和消费转型升级的背景下,旅游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成为扩大内需,稳定增长的支柱性产业,体育产业成为国家扩大内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点产业,成为我国新的国民经济重要增长点。体育旅游产业作为旅游业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业态,成为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对体育旅游产业系统、科学、全面的认识,将更好的引导、促进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体育旅游产业运行是一个复杂系统,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与框架,由于方法的局限性,大多采用定性模型对体育旅游产业运行进行研究,缺乏研究框架的系统性、研究内容的深入性、研究过程的动态性,缺乏从系统的视角将体育旅游产业的运行过程进行系统、深入、动态的研究,及其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的把握。论文在国内外文献检索和相关学术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本论文研究的科学问题。本文的创新点如下:论文分析了体育旅游产业系统非线性、多重反馈和高纬度的复杂时变问题,分析了系统结构与行为模式之间的关系,构建了体育旅游产业运行仿真模型,对系统运行的发展变化趋势做出预测,确定合理的发展路径,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支持。论文对体育旅游产业运行发展与旅游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构建了三维的非线性动力系统,对模型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了数值仿真,并通过模拟仿真给出了不同市场规模下体育旅游产业市场调节的措施与办法。论文构建了体育旅游产业运行融合发展的动态演化模型,研究在有约束市场容量条件下,体育旅游产业在经济系统中的增长规律,得到了产业实现融合发展的条件,并利用数值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对促进融合型体育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培育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论文结合非线性动力学稳定性理论及HOPF分岔理论对体育旅游产业运行及融合发展进行了存在性及稳定性分析,得到了体育旅游产业经济增长周期及产业融合周期的判断依据,为体育旅游产业从业者及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决策与判断标准。论文的研究成果对我国体育旅游产业运行和发展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较大的实用价值。
郭霞[9](2019)在《瓦房店市“互联网+农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技术在社会各行各业的应用逐渐深入,人们传统的工作、学习、生活和娱乐方式也产生了变化,“互联网+”在国内也逐渐引起关注并迅速升温,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指出应用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积极地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全链改造升级。自“互联网+”计划推行以来,各省、市都纷纷顺应农业新形势要求,积极扩大“互联网+”在农业中的运用,瓦房店市也采取多种措施促进“互联网+农业”成长,为加快瓦房店市农业现代化进程、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本研究首先比较了国内外的“互联网+农业”研究现状。其次对互联网的定义、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互联网+”的定义及特点,“互联网+农业”的定义及其作用和典型模式进行介绍。再次在充分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分析瓦房店市农业发展现状及“互联网+农业”发展现状,并对瓦房店市“互联网+农业”发展进行个案分析。然后发现虽然瓦房店市“互联网+农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其发展水平还是较低,还有很多问题急需解决:信息基础及技术服务投入不足,农民文化水平低和专业人才缺乏,农村地区信息获取信息的渠道单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引领作用发挥较少,农产品物流配送不能满足电商需要,农产品缺乏统一的质量安全标准等成了限制瓦房店市“互联网+农业”发展的瓶颈。最后为解决瓦房店市“互联网+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更加高效的发展现代化农业,笔者从六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畅通农村信息流通的渠道,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引领作用,加快农产品电子商务及物流的发展,强化农产品质量的监管。
崔艺馨[10](2018)在《互联网背景下湘西州体育旅游信息化建设研究》文中指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我们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新时代,通过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知识、技术和信息的来源正以全新的方式展开,便利和快捷已经不是唯一的优点,因此产生的新想法、观点和形式,与传统想法、观点和形式发生了一些冲突。近几年,中国体育旅游业发展迅速,但体育旅游业的信息化尚处于发展初期,日益强调个性需求的体育旅游业呼唤一个能集介绍、导游、组织、预订为一体的体育旅游信息系统。湘西拥有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和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对湘西体育旅游信息系统的分析和开发,将有助于推进湘西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专家访谈、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互联网背景下湘西州体育旅游信息化建设现状进行全面阐述。1、主要从湘西信息化平台的建立状况来了解到互联网信息化建设对湘西体育旅游的促进方面。2、从体育旅游信息公众服务系统、旅游电子政务功能应用、旅游营销活动、旅游管理核心部门工作方法、体育旅游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等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3、根据互联网背景下湘西体育旅游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完善互联网背景下湘西体育旅游信息化建设策略思考。如:体育旅游企业互联网信息化方案设计,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充分利用监管职能、完善体育旅游业服务互联网信息化,促使体育旅游信息数据管理系统高级化,加强体育人才培养,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推进区域与行业合作,延伸旅游产品信息价值。4、最后提出湘西体育旅游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体育旅游信息化综合评价。
二、饭店信息化体系的构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饭店信息化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海南省旅游消费标准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国外旅游标准化研究综述 |
(2)国外旅游标准体系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旅游标准化研究 |
(2)旅游标准体系研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 |
2.1 标准、标准化、旅游标准化 |
2.2 标准体系、旅游标准体系 |
2.3 国际旅游消费中心 |
2.3.1 历史机遇 |
2.3.2 概念阐释 |
2.3.3 建设路线分析 |
3 国内外旅游标准化发展现状概述 |
3.1 国外旅游标准化发展概述 |
3.1.1 国际组织的旅游标准化 |
3.1.2 发达国家的旅游标准化 |
3.2 我国旅游标准化发展概述 |
3.2.1 初级萌芽阶段 |
3.2.2 发展完善阶段 |
3.2.3 逐渐成熟阶段 |
3.2.4 小结 |
3.3 海南省旅游业及旅游标准化发展分析及存在问题 |
3.3.1 海南旅游业发展分析 |
(1)发展优势 |
(2)劣势分析 |
3.3.2 海南旅游标准化发展现状 |
(1)海南旅游标准化发展轨迹 |
(2)地方旅游标准体系构建 |
(3)旅游标准制定和实施 |
(4)旅游标准化试点示范 |
3.3.3 存在问题 |
(1)标准制定滞后于海南旅游产业发展 |
(2)旅游标准实施的有效性不显着,宣贯力度有待加强 |
(3)旅游标准化人才严重缺乏 |
(4)现行旅游地方标准出现“老化”、“地域限制”等问题 |
4 海南省旅游消费标准体系的构建 |
4.1 构建总体思路 |
4.2 构建方法与原则 |
4.2.1 构建方法 |
4.2.2 构建基本原则 |
(1)目标要明确 |
(2)要全面成套 |
(3)层次要适当 |
(4)要划分清楚 |
4.3 框架结构 |
4.3.1 总体构成 |
4.3.2 基础标准体系构成 |
4.3.3 消费供给标准体系构成 |
4.3.4 消费环境标准体系构成 |
4.3.5 国际化标准体系构成 |
4.4 标准体系项目研究 |
4.4.1 基础标准体系JC1 |
(1) 指南、指引、导则JC101 |
(2) 术语、代号、缩略语JC102 |
(3) 图形、标识、符号JC103 |
4.4.2 消费供给标准体系XG2 |
(1) 旅游产品与业态XG201 |
(2) 生态资源与规划XG202 |
(3) 旅游目的地XG203 |
(4) 品牌建设XG204 |
(5)信息技术与服务XG205 |
4.4.3 消费环境标准体系XH3 |
(1) 消费安全与应急XH301 |
(2) 公共设施与服务XH302 |
(3) 人力资源保障XH303 |
(4) 资金(金融)保障XH304 |
(5) 服务质量控制与评价XH305 |
4.4.4 国际化标准体系GJ4 |
(1) 国际化设施GJ401 |
(2) 国际化服务GJ402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 1:明细表 |
附件 2:明细表(国际相关标准和发达国家相关标准、我国港澳台地区标准) |
附件 3:明细表(建议制订修订地方标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在学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2)农村信息化建设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作用研究 ——以山西省大宁县乐堂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农村信息化 |
2.1.2 返乡农民工 |
2.1.3 创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STS理论 |
2.2.2 社会建构论的技术观 |
2.2.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2.4 蒂奇纳知识沟假说 |
第3章 返乡农民工创业信息利用的成效与困境:乐堂村的案例 |
3.1 信息化建设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3.1.1 农村信息化的特征 |
3.1.2 信息化建设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
3.1.3 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推动作用 |
3.2 乐堂村返乡农民工创业信息利用的成效 |
3.2.1 乐堂村信息化建设与返乡农民工创业现状 |
3.2.2 信息化提高了返乡农民工创业技能和效率 |
3.2.3 信息化拓宽了返乡农民工融资渠道 |
3.2.5 信息化拓宽了返乡农民工创业模式整合 |
3.2.6 信息化拓宽了特色农副产品销售途径和时效 |
3.2.7 信息化为返乡创办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新机遇 |
3.3 乐堂村返乡创业农民工信息利用的困境 |
3.3.1 信息化建设、使用和维护成本高昂 |
3.3.2 信息服务质量难以有效满足需求 |
3.3.3 信息化融资无法完全解决创业资金问题 |
3.3.4 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使用门槛较高 |
3.3.5 信息资源缺乏整合和针对性 |
第4章 完善返乡农民工创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
4.1 强化制度供给与政策创新来提升农村信息服务绩效 |
4.1.1 重塑农村基层信息服务平台 |
4.1.2 推进良性发展的信息化市场机制 |
4.1.3 建立有效反馈机制以提高信息精准服务能力 |
4.2 着力夯实信息服务根基和乡村基层信息服务阵地 |
4.2.1 大力发展信息服务媒介软硬件 |
4.2.2 整合和精准提供有效创业信息资源 |
4.2.3 加强农村电商标准化建设 |
4.3 构建协同联动的创业信息服务机制与环境 |
4.3.1 建立协同联动的社会公共信息资源服务机制 |
4.3.2 树立典型示范和创业信息共享机制 |
4.3.3 创建良好的返乡农民工创业环境和氛围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严寒地区居住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有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有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内有关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方法 |
1.4 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与研究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城市空间与城市地下空间 |
2.1.2 严寒地区 |
2.1.3 居住区 |
2.2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理论依据 |
2.2.1 地下空间权的“不动产物权说” |
2.2.2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集约化”说 |
2.3 国内外城市居住区地下空间案例分析 |
2.3.1 国外城市居住区地下空间案例分析 |
2.3.2 国内城市居住区地下空间案例分析 |
3 严寒地区居住区地下空间利用分析 |
3.1 严寒地区居住区地下空间分析 |
3.1.1 居住区地下空间的特点 |
3.1.2 居住区地下空间利用的种类 |
3.1.3 严寒地区气候对居住区地下空间的影响 |
3.2 我国严寒地区居住区地下空间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2.1 利用现状 |
3.2.2 存在的问题 |
3.3 本章小结 |
4 严寒地区居住区地下空间功能与形态开发研究 |
4.1 严寒地区居住区地下空间功能开发 |
4.1.1 地下空间单一性功能开发 |
4.1.2 地下空间综合性功能开发 |
4.2 严寒地区居住区地下空间形态与功能配置 |
4.2.1 竖向形态功能配置 |
4.2.2 平面形态功能配置 |
4.3 严寒地区居住区地下空间功能与交通的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5 严寒地区居住区地下空间节能开发利用 |
5.1 自然通风采光节能开发利用 |
5.1.1 自然通风节能开发 |
5.1.2 自然采光节能开发 |
5.2 人工节能技术开发利用 |
5.2.1 节能技术的基本应用 |
5.2.2 节能开发的具体方法 |
5.3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桐楠阁中兴城·天誉项目地下空间利用设计 |
6.1 中兴城·天誉项目总体概况 |
6.1.1 项目简介 |
6.1.2 项目技术指标 |
6.1.3 总平面规划设计 |
6.2 桐楠阁项目地下空间功能设计 |
6.2.1 地下商业区功能设计 |
6.2.2 地下车库区功能设计 |
6.3 桐楠阁项目地下空间形态设计 |
6.3.1 桐楠阁项目地下空间竖向形态设计 |
6.3.2 桐楠阁项目地下空间平面形态设计 |
6.4 桐楠阁项目地下空间安全设计 |
6.4.1 防火分区设计 |
6.4.2 地下空间人防设计 |
6.5 桐楠阁项目地下空间节能设计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我国节水型城市建设中的节水管理体制研究 ——以阜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节水型城市 |
2.1.2 水资源特许使用权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三章 我国节水型城市建设中的节水管理体制的现状——以阜阳市为例 |
3.1 阜阳市区域概况 |
3.1.1 自然地理概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3.1.3 供用水现状 |
3.2 阜阳市节水管理体制的现状 |
3.2.1 法律法规 |
3.2.2 行政执法 |
3.2.3 资金管理 |
3.2.4 水价机制 |
3.2.5 制度建设 |
第四章 我国节水型城市建设中的节水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以阜阳市为例 |
4.1 阜阳市节水型城市建设中节水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4.1.1 工作体制层面 |
4.1.2 法律制度层面 |
4.1.3 市场机制层面 |
4.2 阜阳市节水型城市建设中节水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
4.2.1 不先进的水资源配置观念 |
4.2.2 不科学的行政管理模式 |
4.2.3 不健全的政府管理机制 |
4.2.4 不成熟的水市场体系 |
4.2.5 不发达的经济发展水平 |
第五章 我国节水型城市建设中的节水管理体制的优化对策及建议——以阜阳市为例 |
5.1 完善以水资源特许使用权为基础的水权交易市场体系 |
5.1.1 加强水权交易市场法规建设 |
5.1.2 创新行政监管机制 |
5.1.3 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
5.1.4 制定合理水价 |
5.1.5 探索水资源特许使用的相关制度 |
5.2 推动政府转变职能,强调服务和引领作用 |
5.2.1 明确政府在节水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
5.2.2 发挥政府政务公开制度的优势 |
5.2.3 加强节水相关理论技术研究投入 |
5.2.4 创造良好舆论氛围 |
5.3 探索非常规水资源利用促进长效机制 |
5.3.1 拓宽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管网建设途径 |
5.3.2 制定合理再生水价格 |
5.3.3 完善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政策法规 |
5.3.4 加强宣传教育 |
5.4 构建节水信息化体系 |
5.4.1 节水系统信息化 |
5.4.2 排水系统信息化 |
5.4.3 水环境生态系统信息化 |
5.4.4 节水宣传信息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首旅酒店混合所有制改革绩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实践意义 |
1.2.2 学术价值 |
1.3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基本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混合所有制改革相关研究综述 |
2.1.1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内涵 |
2.1.2 混合所有制改革绩效研究 |
2.1.3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形式 |
2.2 旅游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相关研究综述 |
2.2.1 旅游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 |
2.2.2 旅游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 |
2.3 小结 |
第3章 首旅酒店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概况 |
3.1 行业背景介绍 |
3.1.1 我国旅游业发展背景 |
3.1.2 旅游业混改背景 |
3.2 案例公司背景介绍 |
3.3 首旅酒店混改的动因分析 |
3.3.1 外部因素 |
3.3.2 内部因素 |
3.4 首旅酒店混改的实施过程 |
第4章 首旅酒店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绩效分析 |
4.1 首旅酒店混改绩效指标选取 |
4.2 首旅酒店混改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分析 |
4.2.1 首旅酒店混改偿债能力分析 |
4.2.2 首旅酒店混改盈利能力分析 |
4.2.3 首旅酒店混改运营能力分析 |
4.2.4 首旅酒店混改成长能力分析 |
4.3 首旅酒店混改对市场绩效的影响分析 |
4.3.1 酒店规模扩张 |
4.3.2 市场占有率提高 |
4.3.3 市场股价波动明显 |
4.4 首旅酒店混改对企业治理绩效的影响分析 |
4.4.1 首旅酒店混改后治理结构变化 |
4.4.2 首旅酒店混改后激励机制 |
4.5 首旅酒店混改对企业经营管理绩效的影响分析 |
4.5.1 整合资源,扩大酒店规模 |
4.5.2 整合会员信息,创建信息化系统 |
4.5.3 引入携程,变动管理高层 |
4.5.4 加强人才培养,建立竞争机制 |
4.6 小结 |
第5章 研究启示与不足 |
5.1 研究启示 |
5.1.1 国家政策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机遇 |
5.1.2 合理定位、业务重组是关键 |
5.1.3 引入合适的战略投资者是有效路径 |
5.1.4 符合混改双方企业发展战略是前提 |
5.1.5 员工激励与人才培养是重要手段 |
5.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山东省全域旅游可持续性评估与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内容 |
1.3.4 研究方法 |
1.3.5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特色与创新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1 全域旅游的概念与内涵研究 |
2.1.2 全域旅游的影响与效应研究 |
2.1.3 全域旅游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
2.1.4 全域旅游发展的对策与模式研究 |
2.1.5 研究评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复杂系统理论 |
2.2.2 产业融合理论 |
2.2.3 旅游生命周期理论 |
2.2.4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5 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 |
第3章 全域旅游可持续性评估的一般框架 |
3.1 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概念、结构和功能 |
3.1.1 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概念及特征 |
3.1.2 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结构及关系 |
3.1.3 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功能 |
3.2 全域旅游可持续性评估的一般流程 |
3.2.1 全域旅游可持续性评估的内容 |
3.2.2 全域旅游可持续性评估的方法 |
3.2.3 全域旅游可持续性评估的流程 |
3.3 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优化调控 |
3.3.1 设定优化调控目标 |
3.3.2 全面判断约束条件 |
3.3.3 科学选择驱动机制 |
3.3.4 优化调控路径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山东省旅游业发展历程与全域旅游发展现状 |
4.1 山东省旅游业发展历程 |
4.1.1 研判方法与依据 |
4.1.2 山东省旅游业发展历程及阶段判断 |
4.2 山东省全域旅游发展现状 |
4.2.1 山东省全域旅游发展的基础条件分析 |
4.2.2 山东省全域旅游发展的旅游资源支撑 |
4.2.3 山东省全域旅游发展的产业融合分析 |
4.2.4 山东省全域旅游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山东省全域旅游可持续性评估及影响因素 |
5.1 山东省全域旅游可持续性评估 |
5.1.1 指标体系构建 |
5.1.2 数据来源 |
5.1.3 评估方法 |
5.1.4 结果分析 |
5.2 山东省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演变的影响因素 |
5.2.1 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演化的内在机理 |
5.2.2 山东省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山东省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构建与保障措施 |
6.1 山东省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构建 |
6.1.1 总体目标 |
6.1.2 基本原则 |
6.2 山东省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 |
6.2.1 以龙头景区带动为主的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 |
6.2.2 以特色资源驱动为主的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 |
6.2.3 以文旅深度融合为主的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 |
6.2.4 以城市全域辐射为主的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 |
6.2.5 以全域景区发展为主的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 |
6.3 山东省全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 |
6.3.1 创新体制机制 |
6.3.2 健全政策制度 |
6.3.3 提升基础设施 |
6.3.4 强化信息支撑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7)全球价值链下中国旅游产业绿色化评价与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概念界定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和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1 全球价值链与旅游全球价值链研究 |
2.1.2 旅游产业绿色化研究 |
2.1.3 旅游产业升级研究 |
2.2 现有研究评述 |
2.2.1 全球价值链与旅游全球价值链研究 |
2.2.2 旅游产业绿色化研究 |
2.2.3 旅游产业升级研究 |
2.3 理论基础 |
2.3.1 价值链理论 |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3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3.4 循环经济理论 |
2.3.5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2.3.6 产业经济学理论 |
第3章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
3.1 中国旅游产业绿色化发展历程 |
3.1.1 经济导向的旅游产业成长阶段(1978-2000年) |
3.1.2 经济——生态导向的旅游产业拓展阶段(2001-2008年) |
3.1.3 经济——生态——社会导向的旅游产业综合发展阶段(2009年至今) |
3.2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旅游产业的特点分析 |
3.2.1 旅游产业发展已纳入全球价值链和世界旅游版图 |
3.2.2 创新驱动下的旅游产业提质增效效果显着 |
3.2.3 旅游产业绿色化发展取得长足进展 |
3.2.4 旅游企业良性发展成为产业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 |
3.3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 |
3.3.1 旅游产业发展供需失衡,绿色化与转型升级艰难 |
3.3.2 旅游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过程中缺少领袖企业,竞争力不足 |
3.3.3 低附加值旅游产品对中国旅游经济持续增长的支撑度降低 |
3.3.4 生态环境对中国旅游产业的制约日趋显现 |
3.4 小结 |
第4章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旅游产业绿色化评价 |
4.1 旅游产业绿色化评价方法 |
4.1.1 DEA模型 |
4.1.2 Malmquist指数模型 |
4.2 旅游产业绿色化评价指标体系 |
4.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数据来源 |
4.3 中国旅游产业绿色化效率测度 |
4.3.1 旅游产业绿色化综合效率 |
4.3.2 旅游产业绿色化技术效率 |
4.3.3 旅游产业绿色化规模效率 |
4.3.4 旅游产业绿色化全要素效率 |
4.4 小结 |
第5章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旅游产业绿色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面板数据模型介绍 |
5.1.1 使用面板数据的优势 |
5.1.2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 |
5.2 影响因素机理分析 |
5.2.1 影响因素选择 |
5.2.2 影响因素机理分析 |
5.3 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3.1 数据来源 |
5.3.2 模型选择 |
5.3.3 回归结果及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典型国家旅游产业绿色化推动产业升级的借鉴 |
6.1 典型国家旅游产业绿色化推动产业升级历程 |
6.1.1 西班牙旅游产业绿色化推动产业升级历程 |
6.1.2 日本旅游产业绿色化推动产业升级历程 |
6.1.3 新加坡旅游产业绿色化推动产业升级历程 |
6.2 典型国家旅游产业绿色化推动产业升级对中国的借鉴 |
6.2.1 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 |
6.2.2 政府主导的灵活发展战略和旅游政策 |
6.2.3 重视旅游宣传推广,强调整体促销和联合营销 |
6.2.4 不断开发新的旅游产品,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 |
6.3 小结 |
第7章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旅游产业升级的驱动机制与对策建议 |
7.1 旅游产业升级的驱动机制 |
7.1.1 政府驱动 |
7.1.2 市场驱动 |
7.1.3 企业驱动 |
7.2 旅游产业升级的对策建议 |
7.2.1 以绿色理念引领产业发展方向 |
7.2.2 以旅游者需求优化旅游产业结构 |
7.2.3 以效率导向提升价值链核心要素配置水平 |
7.2.4 以科技创新提高旅游产业素质 |
7.2.5 以优质服务提升旅游全球价值链中间环节 |
7.3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自评表 |
(8)体育旅游产业系统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体育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
1.1.2 旅游产业发展面临转型 |
1.1.3 体育旅游产业巨大的发展空间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体育旅游产业系统内涵 |
2.1 文献综述 |
2.1.1 体育旅游概念研究 |
2.1.2 体育旅游者研究 |
2.1.3 体育旅游产品研究 |
2.1.4 体育旅游产业融合研究 |
2.1.5 体育旅游影响研究 |
2.1.6 体育赛事对体育旅游的影响研究 |
2.1.7 体育旅游产业系统动力学研究 |
2.2 体育旅游产业内涵 |
2.2.1 体育旅游产业基本内涵 |
2.2.2 体育旅游产业主要特性 |
2.2.3 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原则 |
2.2.4 体育旅游产业系统构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体育旅游产业运行机理分析 |
3.1 体育旅游产业运行平台 |
3.1.1 实体平台 |
3.1.2 网络平台 |
3.1.3 平台对接 |
3.2 体育旅游产业运行因素 |
3.2.1 宏观影响因素 |
3.2.2 微观影响因素 |
3.3 体育旅游产业运行机制 |
3.3.1 体育旅游产业运行前提 |
3.3.2 体育旅游产业运行基础 |
3.3.3 体育旅游产业运行保障 |
3.3.4 体育旅游产业运行动力 |
3.3.5 体育旅游产业运行路径 |
3.3.6 体育旅游产业运行模式 |
3.4 体育旅游产业运行目标 |
3.4.1 提高全民整体素质,促进民族健康发展 |
3.4.2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增强产业发展活力 |
3.4.3 促进产业链条完善,发挥产业协同效应 |
3.4.4 构建产业生态系统,实现产业绿色发展 |
3.4.5 发挥产业竞争优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体育旅游产业系统构建与运行仿真研究 |
4.1 体育旅游产业系统构建与运行研究的文献支持 |
4.1.1 体育旅游产业系统特性 |
4.1.2 体育旅游产业系统构建研究进展 |
4.1.3 体育旅游产业系统运行研究进展 |
4.2 体育旅游产业系统构建与运行机制 |
4.2.1 体育旅游产业系统构建 |
4.2.2 体育旅游产业系统运行机制 |
4.3 体育旅游产业系统运行的仿真模型建立 |
4.3.1 体育旅游产业系统因果关系分析 |
4.3.2 体育旅游产业系统仿真模型 |
4.4 体育旅游产业系统运行的仿真实证分析 |
4.4.1 北京市体育旅游环境分析 |
4.4.2 北京市体育旅游产业运行仿真模型参数值 |
4.4.3 北京市体育旅游产业运行系统仿真分析 |
4.4.4 北京市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体育旅游产业运行发展与旅游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
5.1 体育旅游产业运行发展与旅游经济增长系统的建立 |
5.2 体育旅游产业运行发展与旅游经济增长系统运行稳定性分析 |
5.3 体育旅游产业运行发展与旅游经济增长系统Hopf分岔分析 |
5.3.1 Hopf分岔的存在性 |
5.3.2 Hopf分岔方向及其稳定性研究 |
5.4 数值仿真 |
5.4.1 系统稳定运行时及Hopf发生时的数值仿真 |
5.4.2 系统Hopf分岔的稳定性数值仿真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体育旅游产业运行融合发展的动态演化过程研究 |
6.1 体育旅游产业运行融合的阶段性特征分析 |
6.1.1 体育旅游产业从无到有的萌芽阶段 |
6.1.2 体育旅游产业从有到优的提升阶段 |
6.2 体育旅游产业运行融合的动态演化过程模型的建立 |
6.2.1 体育旅游产业运行融合过程的分析基础 |
6.2.2 体育旅游产业运行Logistic动态融合过程 |
6.3 体育旅游产业运行融合发展过程的稳定性分析 |
6.3.1 体育旅游产业运行实现融合发展的稳定性条件 |
6.3.2 体育旅游产业运行融合发展的稳定性仿真 |
6.4 体育旅游产业运行融合发展的融合周期研究 |
6.4.1 体育旅游产业运行融合周期的形成条件 |
6.4.2 体育旅游产业运行融合周期的稳定性研究 |
6.4.3 体育旅游产业运行融合周期的数值仿真 |
6.5 体育旅游产业运行融合发展的结论与对策 |
6.5.1 体育旅游产业运行融合发展研究结论 |
6.5.2 体育旅游产业运行融合发展对策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
7.2.1 理论贡献 |
7.2.2 实践启示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瓦房店市“互联网+农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案 |
第二章 “互联网+农业”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
2.1 互联网的概念 |
2.2 “互联网+”的概念 |
2.3 “互联网+农业”的概念 |
2.4 基础理论 |
第三章 瓦房店市“互联网+农业”发展现状 |
3.1 瓦房店市基本情况 |
3.2 瓦房店市农业发展现状 |
3.3 瓦房店市“互联网+农业”发展现状 |
第四章 瓦房店市“互联网+农业”发展个案分析及启示 |
4.1 大连天盛农业集团简介 |
4.2 天盛农业集团“互联网+农业”取得的成效 |
4.3 天盛农业集团“互联网+农业”发展启示 |
第五章 瓦房店市“互联网+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 瓦房店市信息基础及技术服务投入不足 |
5.2 农民文化水平低和专业人才缺乏 |
5.3 瓦房店市农村地区获取信息的渠道单一 |
5.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引领作用发挥较少 |
5.5 农产品物流配送不能满足电商需要 |
5.6 农产品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 |
第六章 瓦房店“互联网+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瓦房店市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 |
6.2 市级各部门要抓好农民培训和人才培养 |
6.3 畅通瓦房店市农村信息流通的渠道 |
6.4 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引领作用 |
6.5 加快农产品电子商务及物流的发展 |
6.6 强化瓦房店市农产品质量的监管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互联网背景下湘西州体育旅游信息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互联网 |
2.1.2 旅游 |
2.1.3 体育旅游 |
2.1.4 体育旅游信息化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2.3 体育旅游的分类和特点 |
2.3.1 体育旅游的类型分类 |
2.3.2 体育旅游的特点 |
2.4 湘西现有体育产业名录 |
第3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第4章 互联网背景下湘西州体育旅游信息化建设现状 |
4.1 湘西信息化旅游网络平台的建立状况 |
4.1.1 湘西信息化旅游网站建立状况 |
4.1.2 湘西信息化旅游app软件建立状况 |
4.1.3 湘西信息化旅游资源平台建设状况 |
4.2 互联网信息化建设对湘西体育旅游的促进 |
4.2.1 信息化增强体育旅游产业竞争力 |
4.2.2 信息化增长了体育旅游的产业化 |
4.2.3 信息化增设了旅游服务设施和人员 |
4.2.4 信息化提高体育旅游经营管理水平 |
4.2.5 信息化满足旅游者对体育旅游的需求 |
4.2.6 信息化改善体育旅游信息服务的水平 |
4.2.7 信息化改进了体育旅游的战略思路 |
4.2.8 信息化发展旅游饭店的网络信息普及 |
4.2.9 信息化推动了湘西旅游传播的效应 |
4.3 互联网背景下湘西体育旅游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4.3.1 缺乏体育旅游信息公众服务系统的支持 |
4.3.2 旅游电子政务功能应用还处于低级阶段 |
4.3.3 旅游电子商务进展处于缓慢阶段 |
4.3.4 体育旅游活动缺乏网络营销的支持 |
4.3.5 体育旅游管理部门在网时代尚未完全信息化 |
4.3.6 体育旅游信息化复合型人才匮乏 |
第5章 互联网背景下湘西体育旅游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
5.1 制定湘西体育旅游信息化建设的战略方案 |
5.1.1 精细体育旅游业互联网信息化方案设计 |
5.1.2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充分利用监管职能 |
5.1.3 完善体育旅游业服务互联网信息化 |
5.1.4 促使体育旅游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规范化 |
5.1.5 加强体育人才培养为信息化建设服务 |
5.1.6 推进区域与行业合作延伸旅游产品信息 |
5.2 建立健全体育旅游信息化的评价体系 |
5.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2 体育旅游信息化综合评价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件 湘西现有体育产业名录表 |
四、饭店信息化体系的构建(论文参考文献)
- [1]海南省旅游消费标准体系构建研究[D]. 李小龙. 海南大学, 2020(12)
- [2]农村信息化建设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作用研究 ——以山西省大宁县乐堂村为例[D]. 秦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3]严寒地区居住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研究[D]. 樊肃宁.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4]我国节水型城市建设中的节水管理体制研究 ——以阜阳市为例[D]. 吴垠蕤.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3)
- [5]首旅酒店混合所有制改革绩效分析[D]. 王环环. 天津财经大学, 2019(07)
- [6]山东省全域旅游可持续性评估与发展模式研究[D]. 赵传松.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7]全球价值链下中国旅游产业绿色化评价与升级研究[D]. 田磊.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8]体育旅游产业系统运行研究[D]. 纪宁. 天津大学, 2019(06)
- [9]瓦房店市“互联网+农业”发展问题研究[D]. 郭霞.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10]互联网背景下湘西州体育旅游信息化建设研究[D]. 崔艺馨. 吉首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