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音乐程序设计中节拍控制的一种新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刘博[1](2020)在《贝尔恩德·阿洛伊斯·齐默尔曼音乐创作中的拼贴技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拼贴技法”在音乐创作中的运用,从美国作曲家查尔斯·艾夫斯开始就受到了世人的关注,并逐渐成为了一种特殊的音乐风格并在20世纪70年代发展到了顶峰。德国现代作曲家贝尔恩德·阿洛伊斯·齐默尔曼正是将“拼贴音乐”推向鼎盛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齐默尔曼与他同时代的先锋派作曲家施托克豪森、布列兹、诺诺等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并没有对“传统音乐”做出根本性的突破和背离,而是在20世纪50年末,逐渐形成了属于他自己的音乐风格,即多元化的音乐创作思维和“拼贴技法”的运用。其特点是将不同时期、不同来源(中世纪音乐、巴洛克和古典音乐、爵士乐和流行音乐)的音乐作为引用材料,以原创音乐材料为主导,引用材料依据原创性创作观念进行可控调节,使引用材料像各种部件一样出现在音乐中,并与原创音乐材料一起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本论文由导论、结语和三个章节构成。导论部分介绍了本论题选题的意义及依据,并且简要阐述了“拼贴”艺术兴起的社会、哲学和艺术背景。第一章概述了齐默尔曼的生平、创作历程以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对他创作的影响和他的“球状时间”理论的形成。第二章详细对乔治·克拉姆、阿尔班·贝尔格、阿尔沃·帕尔特、卢契亚诺·贝里奥等不同国籍、不同音乐流派作曲家音乐作品中“拼贴技术”的实际运用进行具体分析,总结“拼贴”风格音乐作品创作的一般特征,归纳出“并置”、“融合”和“对位”三种主要的拼贴技术手段。然后以此为基础,在第三章中重点梳理和分析齐默尔曼晚期音乐作品中“引用材料”与“原创材料”间关系的处理策略,发现他与其他作曲家对“拼贴”这种独特艺术思维在音乐作品中实际运用的异同之处。同时从创作技法上阐述了齐默尔曼音乐作品中材料在变化和发展中构建结构并形成曲体的过程,从结构的界定中探寻形式的构建逻辑,以此来解构他的“拼贴音乐”和理解其独特的创作思维。在结语中,从创作观念上阐述了齐默尔曼具有后现代主义风格的拼贴艺术与战后欧洲社会的“多元文化”间的关系是由“二战”后西欧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存在所决定和制约的。要深入地理解齐默尔曼的音乐及其作品,也就必须要深入地了解他的音乐思想及其背后的哲学观念。最后本论文分析了齐默尔曼“拼贴技法”对新世纪作曲技术理论发展的意义。
章崇彬[2](2019)在《幻听电子音乐结构组织中的矢量形态研究》文中认为该文以幻听电子音乐为研究对象,用物理学中“矢量”的概念,发现和解析电子音乐创作中潜在的组织规律,在声谱图、音频数据图等数字技术生成结果的视觉化支持下,对国内、外多部经典作品予以分析,探索和求证结构组织中的矢量行为,及以此形成的矢量形态和结构策略。全文分为上、中、下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电子音乐视觉化分析的方法、工具、视角,以及声音材料的基本属性及基本结构手段的梳理与论述,是全文研究的基础。第二部分分别以频率、动态、节奏、密度、织体、空间等作为矢量控制对象,详细论述电子音乐结构组织中多个结构元素的多种矢量形态及组织手段,是全文研究的核心和论据。第三部分结合“混沌学”理论解读矢量行为的价值体现,剖析幻听音乐的结构元素及其音乐发展中的确定性行为与不确定行为,实现“混乱中的有序和秩序中的无序”的对立统一,以期从多维视角把握幻听音乐结构组织的规律性和结构原则,是全文研究的结论。本研究发现和解析了幻听电子音乐创作中潜在的有序原则,并提出幻听电子音乐视觉化分析的方法框架,旨在论述矢量作为结构音乐思维和策略的价值体现,从而把握电子音乐从局部到整体结构组织的规律性和运用手段,这对创作前的心理预置、创作中的结构组织、以及创作后的逻辑感知等都具有直接影响,同时,对其他类型和表演形式的电子音乐创作也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程晓鑫[3](2017)在《汽车总装车间电气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仿真技术作为提高生产决策水平的一种新方法在汽车制造业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论文着重于汽车总装线的快速建模及仿真,在虚拟环境下对总装车间电气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和优化,旨在搭建一套面向汽车总装线PLC程序的验证系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汽车总装车间的生产过程,分析汽车总装线PLC控制系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仿真平台,设计仿真验证的整体框架。(2)分析总装车间设备的用途及特点,对机运线设备进行分类管理。基于实现快速建模仿真的目的,在Autodesk Factory Design Suite软件平台上对汽车生产线总装车间设备进行参数化建模,提供关键参数的修改入口,并且添加定位面及接头等设备属性,搭建面向汽车总装车间的设备模型库。(3)分析汽车总装车间PLC控制系统的验证需求,在Demo3D平台上实现虚拟设备与实体PLC的通信及控制。根据Demo3D软件平台的特点,为设备添加传感器属性及编辑相应的设备动作,并且为用户提供关键物理参数的修改入口,达到参数方便可调的效果。(4)针对仿真结果分析方面的需求,设计一套PLC仿真结果的数据库,实现仿真过程数据的收集,一方面为仿真结果分析提供数据支持,另一方面为后续程序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5)介绍并分析了仿真系统的应用结果,包括电气控制部分、机械设备结构及布局、控制系统的节拍要求,并针对不同问题制定了相应的优化方案。
杨立学[4](2016)在《基于听觉感知原理的水下目标识别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水下目标自动识别是现代海军作战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目标特征的变化性,该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优秀声呐员出众的听音辨物能力,启发研究者模仿人耳的听觉感知机理进行水下目标识别。本文基于此思路,在听觉感知特征提取(包括音色空间特征和听觉中枢表达)、辨识策略以及两者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这三个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为相关研究开辟了新思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探讨了听觉感知原理与声目标自动识别的关系。通过综述音色空间建模、听觉计算模型和人类目标辨识分类决策过程的研究进展,为听觉感知原理在水下目标识别中的应用打下了基础。结合水下目标自身的特点,为具体的应用方法提出展望。2.对水下目标进行多层次地划分,并逐层次地对音色差异进行研究。针对如下类别的水下目标,共设计3组成对比较实验:1)人为目标和自然目标;2)人为目标中的潜艇、舰船和巡逻艇;3)不同类型的舰船。利用CLASCAL模型对不相似度数据建模获得了3个音色感知空间,其中前两个空间的第一个维度分别区分了人为目标和自然目标,以及潜艇、舰船和巡逻艇,而不同舰船的差异则需要6维连续空间表示。最后,基于相关分析或回归分析获得了每个层次上的分类特征,并进行了验证。3.基于Shamma听觉中枢模型开展了水下噪声音色建模以及人为目标和自然目标分类研究。在获得水下噪声样本的听觉中枢表达后,分别借助于偏最小二乘回归和岭偏最小二乘回归完成音色建模和目标分类。结果表明,相比于简单的音色描述符,听觉中枢模型表现出更好的音色表达能力及目标辨识能力。4.对人类听者和自动分类器在不同目标辨识任务中的性能和辨识策略进行了对比研究。首先,设计并完成针对如下目标的3组主观辨识实验:1)人为目标和自然目标;2)舰船和潜艇;3)三类舰船。然后,分别利用logistic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量化自动分类器和人类听者的目标辨识过程。结果发现,除第一组外,自动分类器的性能均优于人类听者,而且性能出色的听者在辨识策略上与自动分类器相似。自动分类器和多个听者在第一组实验具有相似的性能,但它们之间的辨识策略存在差异,此时可通过整合不同听者和分类器的分类信息,以进一步提高目标辨识性能。5.开展了听觉中枢表达和音色属性特征在水下目标识别中噪声稳健性的对比研究。分类实验包含9个常见目标类别,并通过叠加4种不同特性的噪声进行干扰。两类听觉感知特征均与深度神经网络相结合以获取更优的性能。结果发现,听觉中枢表达相比于音色属性特征具有更好的分辨力和鲁棒性,其原因在于外周阶段的自身鲁棒性和中枢阶段的目标/噪声可分性。6.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特征迁移学习方法,能够从水下目标的日常声“原型”中自动学习高阶特征,并用于水下目标分类。结果发现,这种方法学习到的特征相对于原始特征,性能有显着提升,而这一优势在训练样本集较少时更为明显。
王艺霏[5](2015)在《整体序列钢琴作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整体序列主义是二十世纪新音乐作曲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指在“勋伯格古典序列主义”及其“音高序列原则”的基础上,再逐步“扩大化”以及“整体化”的一种结果。这种创作手法与早期的序列主义是有很大区别的,音乐的构思、音乐的细节到总体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数学式的计算理性思维。本论文力求通过对这一期间巴比特、梅西安、布列兹创作的共计五部整体序列作品,以及整体序列开端,勋伯格和韦伯恩创作的两部十二音序列作品,总共为七部作品为支撑,以分析每首作品使用的序列原形以及变形为基础,以序列技法发展时间为脉络,进一步对整体序列音乐的产生、发展以及特点进行归纳梳理,阐述整体序列音乐的局限性,解读在当今多元化的音乐文化语境中的意义价值。本论文共分五章。主要选取二十世纪美国作曲家米尔顿·巴比特、法国作曲家奥利弗·梅西安和皮埃尔·布列兹在相同创作时期、接近相同的“序列化”参数的基本上,运用不同的“序列思维”所创作的整体序列钢琴作品;以及整体序列音乐的开端,即阿诺德·勋伯格、安东·韦伯恩在十九世纪创作的不同“序列化”参数的十二音序列钢琴作品;从整体序列音乐创作技法的产生、发展为视角展开具体的音乐分析与比较研究。第一章梳理序列主义发展路径,引出作曲家需要找到另一种足以代替调性的新的结构力,即勋伯格的十二音音乐,进一步指出韦伯恩开创了一种更为完全的序列思维作曲技法。第二章关注巴比特《钢琴曲三首》第一首以及梅西安《坎泰约贾亚》两部作品,阐述作曲家除了音高、节奏之外也将力度元素独立出来,并使其成为与“音高序列”、“节奏序列”有着相同地位的独立的“力度序列”结构。第三章通过对梅西安两首作品《时值与力度的模式》、《火之岛II》分析,论证了梅西安在此时创作的序列作品,除了音高、节奏、力度外,还将“序列化”技法运用到演奏法参数中,引领了整体序列音乐发展方向。第四章关注布列兹的《结构第一号》作品。同时探讨在和梅西安《时值与力度的模式》有着相同音乐参数的基础上,布列兹如何使序列发展更为机械性。最后一章从整体序列作为一种作曲技法从兴盛到衰落,仅维持了约十年的时间进行思考,指出整体序列音乐在美学和历史的意义上来说是重要的、不可忽略的。
朱宁宁[6](2011)在《英美实验音乐:1950-1970年代 ——传统边界之外的探索》文中研究说明实验音乐,作为20世纪现代音乐发展历程中出现的一个集激进的创作观念和手法于一身的新音乐概念,在作曲家、音乐学家、乐评人等学界人士的认识中始终处于活动的不稳定状态,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不断地为其扩充新的内涵,以致实验音乐一词至今依旧定义不明,概念模糊。实验音乐本质的不定、变化特性,决定了我们对它的认识起点开始于表现论,而非本质论。因此,当人们谈到实验音乐时,并未把主要精力放在解释什么是实验音乐上,而是将它直接作为一种音乐类别来看待。于是,在他们的结论中,便出现了将某种或某些音乐现象归于实验音乐的多项选择。本文论题中的实验音乐不是广义的,融目前所有结论于—炉的实验音乐整体,而是有着自身的类别化选择。这里的实验音乐指的是,二战后美英现代音乐创作领域中,在约翰·凯奇创作观念和理想影响下形成的,源起于偶然音乐的新音乐传统。它以机遇和不确定为主要创作方法,以结果无法预见为共性特征,在声音材料、记谱方式、音乐形态、创作与表演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激进变革,从而在根本上颠覆了音乐的本质以及作曲家、表演者、听众的角色定位。它与同时期的整体序列主义走的是完全相反的道路。本文以确定对象,观察环境,分析现象,深究本质,得出结论为研究和论述思路,通过对这类实验音乐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上半叶发展状态和特征的观察和解读,探讨它成功走出西方艺术音乐传统边界的前提和根源,在边界之外开拓新领地的独特观念和创作手法,并结合本体论角度和历史、社会的宏观视阈观照其实质,继而得出结论:实验音乐走出传统边界的要诀,是颠覆艺术音乐传统的创作根基——对声音过程的全面控制,解构其根深蒂固的内部结构系统和组成方式。它抛却了声音材料之间的人为关系,但同时又形成了声音材料得以相互组织和联系的新的关系特征——自然状态下生成的惯性和复杂性。人们对于作品与作曲家之间存在必然的密切关系的固有认识也被打破,开始认识到,创作观念可以脱离对应的物质对象而独立存在。然而,音乐的历史不是取代的历史,实验音乐发展的内在逻辑显示,它并不期待传统边界之内的音乐最终被废止。而它使音乐在发展至高处面临前进的桎梏之后获得新生的良方是大强度、高级别的反叛,使人和音乐从日渐厚重的限制中解脱,在异化中回归本真。
朱华[7](2010)在《基于情感的音乐内容分析和合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语义信息作为音乐内容的最高级抽象形式,能够被人们直接理解和交流。其中,情感语义是表达音乐的最本质特性。基于情感的音乐内容分析和合成研究是计算机音乐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多媒体技术和音乐娱乐中情感因素影响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围绕基于情感的音乐内容分析和合成开展了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重点探讨了如何综合利用度量函数和特征进行相似性匹配评估的问题?如何弥补音乐底层物理特征相似性评估和高层情感感知语义相似性评估之间的语义鸿沟问题?如何解决音乐作品合成中知识表示、创作性和人机交互性、质量评估问题?本文的主要贡献可归纳为:(1)采用midi音乐格式,立足于音乐内容的情感分析,定位音乐的主音轨,识别主旋律片段,设计主观评估实验来得到具有独立情感语义的主旋律片段,并以此构建所分析音乐的情感表达模型;提取独立情感语义主旋律片段基于音符属性的整体统计特征以及时间序列特征;利用上述两者的结果,建立了包含音乐底层物理特征和高层情感语义特征的数据集,为后续的基于情感的内容分析建模提供数据样本。(2)在音乐情感内容分析建模的过程中,首先针对模型中相似性度量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基于遗传算法的度量函数选择和特征选择方法,综合利用度量函数和特征组合进行模式相似性匹配,选择满足进化目标的最优度量函数和特征组合,并在人工数据集和部分UCI数据集上验证所提方法的效果。随后,结合音乐情感的主观性,在上述方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交互式遗传算法的度量函数和特征选择方法。引入了人的主观情感感知相似性评估,用以弥补底层物理特征相似性评估和高层情感感知语义相似性评估之间的语义鸿沟。结合已建立的数据集构建尽可能符合人对音乐情感感知相似性评估的内容分析模型。(3)使用KTH规则来表达音乐知识,将交互式遗传算法用于情感音乐合成。在音乐合成过程中,用户根据事先设定的情感诉求于合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的差异给出评价,使得合成的作品融入了用户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将心理物理学中构建心理量表的方法用来度量合成音乐作品的质量,为计算机合成音乐作品的质量评估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
李琨[8](2009)在《监控技术与涌现性分析在煤矿瓦斯灾害防治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煤炭是世界上储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常规能源,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在冶金、电力、化工等领域广泛应用,未来100年内仍将是一种主要能源和战略资源。煤炭在冶金行业有重要的作用,炼焦用煤、喷吹和烧结用煤、以及用于发电、锅炉等的动力煤是冶金生产的重要保证。我国煤矿开采的煤层瓦斯含量大、煤层透气性低,在开采前抽放瓦斯很不容易,高瓦斯矿井占多数。在采掘中,瓦斯容易放散,在一定的条件下会产生煤尘和瓦斯的突出现象,形成瓦斯爆炸事故。煤矿瓦斯灾害的防治是我国煤炭工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由于地质条件、采动方式、人机环境的复杂性与相互作用,现有研究无法清楚地表达灾害发生的机理和作用规律,也没有成熟的预警理论、检测技术和避免管理与行为失误的有效方法。“对瓦斯灾害发生机理认识不清”是国家安全生产主管部门、科技主管部门及产业界的共识。在此情况下,本文的工作目标是:转变目前的研究视角,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对煤矿瓦斯灾变的因素和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瓦斯灾变模型,设计瓦斯监控系统的事故预测算法,同时解决现有瓦斯监控系统的可靠性、,实时性、准确性不高的关键性技术问题,研制新型煤矿瓦斯监控设备,新型主要指具有瓦斯灾变预测的功能。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是:用整体建模的方法,把煤矿生产系统看成是由人员、机械、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应用复杂系统理论的涌现性特性分析瓦斯灾变主体,建立灾变模型;同时应用综合集成法根据煤矿的现场条件与生产环境,对嵌入式技术、数字图象技术、实时数据库技术、软件滤波技术、和神经网络技术进行融合,研究开发带预警模型和抗干扰的实时操作系统+嵌入式处理器+嵌入式数据库的专用设备,从系统分析的角度来解决瓦斯灾变机理认识不清的理论问题,从工程应用的角度来解决可靠性、实时性、信号滤波的前端的现场技术问题,即一个瓦斯灾变的理论问题和三个设备缺陷的技术问题。复杂系统的整体涌现性是指系统整体才具有,孤立的部分及其总和不具有的特性。本文发现煤矿现场的各灾变因子大多是耦合相关的,通过分析发现因子间存在着关系环,属于复杂系统,因此其动力学演化会呈现出复杂系统的涌现性特征,应用布尔自动器网络推演出系统的状态演化图,得出两个点吸引子和两个周期吸引子,可作为安全评价与灾变预警模型,最后通过事故报告与数据,来验证模型可靠性,用复杂系统理论对瓦斯风险评价和事故预警进行一些探讨和研究。这是在目前瓦斯灾害发生机理认识不清的情况下的一次尝试,是首次应用复杂系统理论对瓦斯灾害防治进行研究。因此煤矿瓦斯灾变模型是本文的主要理论成果,应用复杂性理论的涌现性特性来进行整体建模是本文的主要理论创新点。研究中解决的三个技术问题:1、基于“灰箱”模型的瓦斯“冒大数”的滤波器模型:分析瓦斯检测中出现的大数的原因,通过实验判断和总结瓦斯浓度中脉冲干扰的规律,对训练样本进行处理;用系统辨识的方法,通过BP神经网络建立适合“大数”滤波的“黑箱”模型;通过训练和测试对滤波器进行验证分析,建立“灰箱”滤波模型。“灰箱”滤波模型的建立提高了瓦斯检测中对大数的滤除,减少了误报警和漏报警;2、基于BerkeleyDB的嵌入式瓦斯实时数据库:根据Berkeley DB的技术特性,研究针对煤矿瓦斯信号的数据采集方法、数据库KEY/DATA对存储方案及实时/历史传感器数据的数据库查询策略,开发用于煤矿瓦斯监控系统的嵌入式数据库,实现窗口登录、数据采集、系统界面、数据库存储、实时/历史数据查询、实时曲线显示等功能模块,得到了专用瓦斯数据库;3、基于μCOS-Ⅱ的瓦斯图形监控终端:应用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的特性,根据煤矿现场的瓦斯监控需要,通过平台的整合与移植、串行通信驱动程序开发、数据的解析与图形化显示等技术集成,设计完成基于嵌入式技术的煤矿专用的图形监控终端。瓦斯“大数”滤波器、瓦斯数据库、瓦斯监控终端是本文的三个技术成果,应用“灰箱”模型设计滤波器、应用Berkeley DB设计瓦斯数据库、应用μCOS-Ⅱ设计监控终端是本文的三个技术创新点。理论成果用于后端的核心算法,技术成果用于前端的数据处理,研制的新型煤矿瓦斯监控终端在陆东、大舍、马关等煤矿进行了应用,提高了瓦斯治理水平,杜绝了重大事故的发生。
常波,宋毅刚[9](2004)在《音乐程序设计中节拍控制的一种新方法》文中指出在目前汇编语言教材中,关于音乐程序编制时的节拍控制问题,编者都是采用在IBM-PC机上执行一段延时程序来解决.这使得节拍的长短取决于主机的主频高低及执行程序所需的时钟数,于是已编好的音乐程序只能在IBM-PC机上运行.而目前的主流机型早已发展到PⅢ,PⅣ,针对上述普遍存在的节拍控制问题,提出了用中断实现节拍控制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音乐程序的演奏节拍取决于主机主频的问题,并给出了精确控制节拍的硬件方法.
马前锋[10](2008)在《音由心生 乐者药也 ——个性化音乐治疗的探索性研究》文中指出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音乐不仅为个体提供了审美欣赏的对象,也通过自身的魅力影响着现实社会生活。合适的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情感,完善个体人格。同时,音乐所包含的丰富内容也有着迥然不同的特点,不同类型的音乐对人产生的效用也不同。音乐是人类精神生活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和最具魅力的领域,它伴随着人类的整个历史进程,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并且还在继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巨大作用。音乐是人心理活动的产物,音乐实现自己多方面社会功能的方式和途径主要是音响体验、情感感受、想象引导直觉等心理活动;音乐作为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之一,对健康能够发挥不可忽视作用,具有治疗效果。音乐疗法是集心理学、医学、生理学、哲学、音乐、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新兴学科,作为一门应用科学,逐渐被社会所接受,并日趋成熟。音乐治疗的作用已经受到心理学界的关注,目前国内也有研究成果,但在个性化方面甚少,而某些成果,也还不够深入。这种学术研究的滞后性,直接影响了对涉及音乐治疗等现象和方法的深入研究和运用。基于这种情况,本研究从心理学、健康学等角度,结合实验研究、调查统计分析以及相关个案,对个性化音乐治疗予以深入系统地探讨。本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音乐治疗研究综述。讨论音乐治疗的概念、意义,考察国内外音乐治疗的发展历史,总结音乐治疗的新视角和方法并予运用前景展望。我国现代关于音乐心理和音乐治疗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大多为介绍国外音乐治疗的文章,有关音乐治疗和发展的本土化特色还需研究。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论着中就有关于音乐心理活动的描述和对某些音乐心理规律及的研究。从关注音乐与自然的联系到重视音乐与人心理、情感的密切联系,研究历时达二千多年;研究成果从古代文献的语录,发展到独立的篇章论述和专门的乐论着作,从理论分析到实践验证;研究领域都大多涉及到了现代音乐治疗学的命题,如音乐与人心理的关系、产生音乐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音乐的心理效能、音乐的社会作用、音乐欣赏心理、音乐表演心理、音乐创作心理、音乐对塑造个体具有完备性格的作用、音乐养生及治疗思想等。中国有丰富的音乐治疗的思想。特别是五音疗法,反映了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五音疗法整合了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体现了对音乐与情绪及脏腑之间的互动关系;突现了音声与人格情志、脏气等的关系。五音疗法匹配了人体的不同脏腑,把五音、五行、五脏、人格配属用于音乐治疗实践。第二部分探讨了音乐的功能和音乐治疗的原理机制等,在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设计以个性化差异为主旨的音乐治疗模型。并且通过实验验证模型。本研究旨在从心理学和医学的角度,通过个性化音乐使用,测查被试的行为特征变化(学习、睡眠)、心理特征变化(性格、情绪)、生理特征变化(心率、皮温、皮导)三个方面,证实个性化音乐的效果和相关变化,从而对如何使用音乐治疗进行探讨。本研究将所有被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实验,测定实验组前后心率、皮肤电传导、皮温的变化,同时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测试心理量表、压力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有些指标差异显着。压力舒解、有效睡眠时间延长,情绪特征也有变化。心率有起伏变化,皮肤温度降低,皮肤电传导水平升高。实验研究证实使用个性化音乐有好的效果,尤其是在压力应激效果上反应了身心状态的恢复。本研究考察了不同类型音乐对不同个体、病症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1)不同类型的音乐对个体有不同的影响;(2)不同个体、相同问题也需要个性化音乐;(3)不同气质类型的个体,对音乐偏好不同;(4)相同个体在不同治疗阶段需要配制不同的个性化音乐。第三部分为个性化音乐治疗理论模型的实践运用。通过个性化音乐治疗在学习减压、改善睡眠、危机干预中的运用,验证了个性化音乐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论文最后讨论了需要继续研究的命题和音乐治疗的功能和意义。一方面,有助于建立音乐欣赏与健康层面上的动力关系,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和帮助音乐在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临床、教育、健康等领域服务,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一定的努力。通过对个性化音乐治疗模型的建构、探索、分析实践运用,人可以借助一定的音乐认识人自身,进一步理解了人格差异的内涵,音乐差别的文化意义。
二、音乐程序设计中节拍控制的一种新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音乐程序设计中节拍控制的一种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贝尔恩德·阿洛伊斯·齐默尔曼音乐创作中的拼贴技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意图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一章 齐默尔曼的时代、生平、创作及观念 |
第一节 齐默尔曼的时代与生平概述 |
1.齐默尔曼所处的历史时代 |
2.齐默尔曼的生平 |
第二节 齐默尔曼的创作情况和“球状时间”理论的提出 |
1.齐默尔曼的创作情况 |
2.“球状时间”理论 |
第二章 “拼贴技法”的主要类型 |
第一节 “并置”的拼贴技法 |
1.阿沃·帕特《信条》 |
2.乔治·克拉姆《梦的意象》 |
第二节 “融合”的拼贴技法 |
1.阿尔班·贝尔格《小提琴协奏曲》 |
2.乔治·克拉姆《黑天使》第六段 |
第三节 “对位”的拼贴技法 |
1.阿尔弗雷德·施尼特凯《第一大协奏曲》第五乐章 |
2.卢西亚诺·贝里奥《交响曲》第三乐章 |
小结 |
第三章 齐默尔曼具有拼贴技法特征的代表作品解析 |
第一节 小号协奏曲《Nobody knows de trouble I see》 |
1.“韦伯恩”式的序列音乐结构思维 |
2.序列主题与“爵士乐风格”变奏 |
3.引用材料及拼贴技法 |
4.作品的整体结构及引用材料在结构中的意义 |
第二节 管弦乐《Musique pour les soupers du Roi Ubu》 |
1.“无意义”的拼贴 |
2.拼贴技法及引用材料的“织体化”特征 |
3.由拼贴构成的“MERZbild” |
第三节 管弦乐《Photoptsis》 |
1.作品的基本构成 |
2.拼贴技法的主要表现形式 |
第四节 中提琴与小型乐队《Antiphonen》第四乐章 |
1.由偶然因素构成的“轮唱赞美诗” |
2.引用材料构成的延展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齐默尔曼作品年表 |
(2)幻听电子音乐结构组织中的矢量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依据和意义 |
一、研究对象和范围 |
二、选题依据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四、论述架构 |
第一章 电子音乐视觉化分析的工具、方法和视角 |
第一节 电子音乐视觉化分析工具和对象 |
一、电子音乐视觉化分析软件 |
二、电子音乐视觉化分析的对象 |
第二节 电子音乐视觉化分析的多元视角 |
一、视觉化分析的视角 |
(一)舍费尔的“音响分类学 |
(二)丹尼斯·斯莫利“频谱形态学” |
(三)安妮特·范德戈恩的“空间的解释” |
(四)史蒂芬·罗伊的“格栅功能” |
(五)弗朗索瓦·贝勒的“声音的图像” |
(六)西蒙·埃默森的“语言网格” |
(七)MIM的“时间符号化单元” |
(八)拉塞·图尔森(Lasse Thoresen)“曲式构建”(Form-building) |
二、多元理论的比较与适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声音材料的基本属性与结构组织 |
第一节 声音的基本属性与主观联觉 |
一、声音材料的获取与分类 |
(一)声音材料的获取 |
(二)声音材料的分类 |
二、基于声音属性的客观描述和主观联觉 |
第二节 声音材料的基本形态 |
一、声音的基本形态及特征 |
(一)持续型 |
(二)脉冲型 |
(三)迭代型 |
二、声音形态的转变 |
(一)横向形态的转换 |
(二)纵向融合 |
第三节 声音材料的基本组织 |
一、声音单位(Sound Unit)构成曲式层面的最小结构单位 |
二、姿态成为音乐结构的基本材料和结构手段 |
第四节 结构层次的划分与曲式结构功能 |
一、结构层级的划分 |
二、音乐结构的基本态势 |
三、形态、姿态、态势和矢量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频率控制的矢量形态 |
第一节 电子音乐中的频率与声谱描述 |
一、声音的频率与音高 |
二、声音的频率与音色 |
三、频率的视觉化分析与描述 |
第二节 基于频率控制的矢量形态与表示 |
第三节 基于频率控制的矢量形态的案例研究 |
一、张小夫《地与天》 |
(一)作品概述 |
(二)基于频率控制的矢量分析 |
二、庄曜《电子音画变奏曲-为纪念南京1937 遇难者而作》 |
(一)作品概述 |
(二)基于频率控制的矢量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动态控制的矢量形态 |
第一节 动态的视觉化分析与声谱描述 |
一、声音的动态表达与视觉化分析 |
二、音乐能量的展衍与动态轮廓 |
三、动态感知与频率感知 |
第二节 基于动态控制的矢量形态类型 |
第三节 基于动态控制的矢量形态的案例研究 |
一、张小夫《诺日朗》 |
(一)作品概述 |
(二)基于动态控制的矢量形态分析 |
二、曾毓忠《钢琴变奏曲》(PianoForte) |
(一)作品概述 |
(二)基于动态控制的矢量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节奏、密度控制的矢量形态 |
第一节 节奏、密度在电子音乐中的体现 |
第二节 基于节奏、密度控制的矢量形态类型 |
第三节 基于节奏、密度控制的矢量形态的案例研究 |
一、特雷弗·威沙特《意象》(Imago) |
(一)作品概述 |
(二)基于节奏、密度控制的矢量形态分析 |
二、丹尼斯·斯莫利《风铃》 |
(一)作品概述 |
(二)基于节奏、密度控制的矢量形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织体控制的矢量形态 |
第一节 织体在电子音乐中的体现与类型 |
一、电子音乐织体形态类型 |
(一)点状织体 |
(二)线状织体 |
(三)块状织体 |
(四)复合织体 |
二、织体的运动与交接 |
(一)逐层增减 |
(二)并置转换 |
(三)渗透交接 |
第二节 织体矢量形态类型与图形表示 |
一、基于织体控制的矢量形态类型 |
二、解读罗伊“格栅功能”中的分层功能 |
第三节 基于织体控制的矢量形态的案例研究 |
一、安承弼《细胞的组合》(The Combination of Cells) |
(一)作品概述 |
(二)基于织体控制的矢量分析 |
二、帕默路德让《黑暗物体》(Ake Parmerud.Les Objets Obscurs) |
(一)作品概述 |
(二)基于织体控制的矢量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空间控制的矢量形态 |
第一节 电子音乐空间运动的要素与体现 |
一、声音空间运动轨迹与方向 |
二、其他要素与体现 |
第二节 基于空间控制的矢量形态类型与图形表示 |
一、基于空间控制的矢量形态类型 |
二、声音空间运动形态的图形表达 |
第三节 基于空间控制的矢量形态的案例研究 |
一、安承弼《细胞的组合》空间设计概述 |
二、基于空间控制的矢量形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整体结构的矢量形态及控制 |
第一节 电子音乐结构的主要组织手段 |
一、姿态和织体作为电子音乐结构的重要手段 |
二、“瓦式”结构的结构功能和矢量特征 |
(一)“瓦式”结构的构建与特征 |
(二)“瓦式”结构的结构功能 |
第二节 电子音乐整体结构形式 |
一、受传统范式结构思维影响的整体结构 |
二、开放结构思维下的整体结构 |
第三节 整体结构的矢量形态与控制 |
一、电子音乐的结构力 |
二、整体结构下矢量形态的关系 |
(一)向心型矢量关系 |
(二)离心型矢量关系 |
(三)平衡型矢量关系 |
三、整体结构的矢量控制 |
(一)整体结构矢量控制的多重嵌套性 |
(二)整体结构矢量控制的对位性和连续性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混沌学”理论下矢量的价值与运用 |
第一节 电子音乐作品的系统性特征 |
一、系统的界定和性质 |
二、电子音乐的确定性系统 |
(一)声音材料的发展性 |
(二)结构功能的一致性 |
(三)各结构层次的平衡性 |
三、电子音乐的非确定性系统 |
(一)声音处理的随机性 |
(二)结构元素和手段的变化性 |
(三)整体结构的开放性 |
第二节 从混沌到有序的有效控制 |
一、矢量成为结构组织中的确定性行为 |
二、矢量重视整体性,从系统角度观察音乐整体性 |
三、矢量实现偶然音响与理性控制的有效统一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矢量的属性和体现 |
二、矢量结构思维在电子音乐结构组织中地运用 |
三、矢量的感知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汽车总装车间电气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PLC验证研究现状 |
1.2.1 形式化方法 |
1.2.2 测试方法 |
1.2.3 综合法 |
1.3 课题来源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系统方案设计 |
2.1 总装生产线介绍 |
2.1.1 总装工艺流程 |
2.1.2 电气控制系统结构 |
2.2 系统需求分析 |
2.2.1 仿真范围 |
2.2.2 仿真软件及精度要求 |
2.2.3 仿真校验要求 |
2.3 系统方案设计 |
2.3.1 仿真策略 |
2.3.2 仿真软件 |
2.3.3 技术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总装车间设备参数化建模 |
3.1 总装车间设备分析 |
3.1.1 总装车间数模库结构设计 |
3.1.2 总装车间设备分类方法 |
3.2 设备参数化建模 |
3.2.1 Inventor iLogic概述 |
3.2.2 典型设备参数化建模 |
3.3 设备数模发布 |
3.3.1 Inventor Factory概述 |
3.3.2 发布流程 |
3.3.3 固定滚床发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气仿真设置 |
4.1 Demo3D概述 |
4.2 电气仿真分析 |
4.2.1 PLC验证难点 |
4.2.2 验证范围 |
4.3 电气仿真流程 |
4.4 电气设备I/O属性设置 |
4.4.1 控制按钮的设置 |
4.4.2 输送机设置 |
4.4.3 功能函数与PLC程序关联设置 |
4.5 仿真数据记录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仿真系统的应用 |
5.1 电气仿真目的 |
5.2 电气仿真步骤 |
5.2.1 仿真布局搭建 |
5.2.2 设备物理属性设置 |
5.2.3 设备动作实现 |
5.2.4 PLC通信设置 |
5.2.5 IO变量绑定 |
5.2.6 仿真数据收集 |
5.3 仿真系统应用结果分析 |
5.3.1 电气控制分析 |
5.3.2 机械结构分析 |
5.3.3 节点节拍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基于听觉感知原理的水下目标识别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水下目标识别研究现状 |
1.1.1 概述 |
1.1.2 水下目标特征提取 |
1.2 水下目标识别与听觉感知 |
1.2.1 听觉感知特征 |
1.2.2 辨识策略研究 |
1.2.3 深度神经网络和迁移学习 |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 |
2 听觉感知建模与目标识别 |
2.1 音色空间建模与特征提取 |
2.1.1 概述 |
2.1.2 音色空间的构建 |
2.1.3 音色空间的分析 |
2.1.4 音色空间的验证 |
2.1.5 水下噪声的音色研究 |
2.2 听觉模型研究进展 |
2.2.1 概述 |
2.2.2 典型听觉外周模型 |
2.2.3 听觉模型在水下目标识别中的应用 |
2.3 人类分类决策过程对水下目标分类的启示 |
2.3.1 感知权重 |
2.3.2 迁移学习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层次分类法的水下噪声音色空间表达 |
3.1 人为目标和自然目标 |
3.1.1 实验设计 |
3.1.2 模型求解与结果分析 |
3.1.3 音色特征提取 |
3.1.4 讨论 |
3.1.5 小结 |
3.2 人为目标 |
3.2.1 实验设计 |
3.2.2 模型求解与结果分析 |
3.2.3 音色空间维度建模 |
3.2.4 音色空间“局部”与“整体”的一致性 |
3.2.5 小结 |
3.3 大型水面舰船 |
3.3.1 实验设计 |
3.3.2 模型求解与结果分析 |
3.3.3 音色特征提取及分类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听觉中枢模型的音色建模及目标识别 |
4.1 水下噪声音色建模与特性分析 |
4.1.1 基于听觉中枢模型的音色建模 |
4.1.2 基于音色描述符的对比验证 |
4.1.3 小结 |
4.2 听觉中枢模型在人为目标和自然目标分类中的应用 |
4.2.1 人为目标和自然目标分类实验 |
4.2.2 声呐信号分类与分析 |
4.2.3 小结 |
4.3 本章小结 |
5 人类听者和自动分类器辨识水下目标时的性能和策略差异 |
5.1 实验设计 |
5.1.1 被试选择 |
5.1.2 实验任务 |
5.1.3 实验过程 |
5.1.4 实验者与被试间的交流 |
5.1.5 与先前研究的对比 |
5.2 自动分类器标准 |
5.2.1 听觉感知特征 |
5.2.2 logistic回归 |
5.2.3 分类结果 |
5.3 人类听者对自动分类器 |
5.3.1 人类听者性能和策略的分析方法 |
5.3.2 听者辨识性能与一致度 |
5.3.3 听者感知权重分析 |
5.3.4 整合人类听者和自动分类器的分类信息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听觉感知原理在水下目标识别中的应用 |
6.1 两类听觉感知特征在水下目标分类中的性能比较 |
6.1.1 水下目标自动分类实验 |
6.1.2 两类听觉感知特征的分类结果 |
6.1.3 不同实验因素对识别结果的影响 |
6.1.4 小结 |
6.2 从日常环境声中学习特征用于水下目标分类 |
6.2.1 数据集构成 |
6.2.2 特征迁移学习方法 |
6.2.3 自动分类结果 |
6.2.4 小结 |
6.3 本章小结 |
7 全文总结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进一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5)整体序列钢琴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三、本论文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 |
第一章 整体序列之缘起 |
第一节 开端:十二音序列音乐 |
一、“十二音”之发展历程 |
(一) 从调性走向“无调性” |
(二) 从“无调性”走向“十二音体系” |
二、序列的类型 |
(一) 旋律序列 |
(二) 调性序列 |
(三) 无调性序列 |
(四) 对称序列 |
(五) 五声性序列 |
(六) 组合性序列 |
(七) “动机”序列 |
三、序列的基本陈述方式 |
(一) 纵横陈述 |
(二) 分割陈述 |
(三) 重叠陈述 |
(四) 线性陈述 |
第二节 从“十二音序列”到“更完全的十二音序列” |
一、“十二音序列”:勋伯格《钢琴组曲》op.25(1923) |
(一) 勋伯格之“古典十二音序列”概述 |
(二) 《钢琴组曲》op.25音乐分析 |
(三) 《钢琴组曲》op.25重要影响 |
二、“更完全的十二音序列”:韦伯恩《管弦乐变奏曲》op.30(1940) |
(一) 韦伯恩之“更完全的十二音序列”概述 |
(二) 《管弦乐变奏曲》op.30音乐分析 |
(三) 《管弦乐变奏曲》op.30重要影响 |
第三节 达姆施塔特“国际新音乐暑期培训班”之后 |
第二章 整体序列之雏形:增添“力度序列” |
第一节 巴比特《钢琴曲三首》第一首(1947) |
一、巴比特:语境与历程 |
(一) 巴比特生平概述 |
(二) 巴比特创作理念 |
(三) 巴比特美学思想 |
二、《钢琴曲三首》第一首的具体分析 |
(一) 作品概观 |
(二) 线性陈述的“音高序列” |
(三) 数字魅力的“节奏序列” |
(四) 差值两倍的“力度序列” |
(五) 关于《钢琴曲三首》第一首的序列技法 |
第二节 梅西安《坎泰约贾亚》第一部分(1948) |
一、梅西安:语境与历程 |
(一) 梅西安生平概述 |
(二) 梅西安音乐元素 |
(三) 梅西安创作分期 |
二、《坎泰约贾亚》第一部分的具体分析 |
(一) 作品概观 |
(二) 仅有八音的“音高序列” |
(三) 单位递增的“节奏序列” |
(四) 分配使用的“力度序列” |
(五) 关于《坎泰约贾亚》的序列技法 |
第三章 整体序列之发展:增添“演奏法序列” |
第一节 梅西安《时值与力度的模式》(1949) |
一、《四首节奏练习曲》概述 |
二、《时值与力度的模式》的具体分析 |
(一) 作品概观 |
(二) 三位一体的“音高序列” |
(三) 等差关系的“节奏序列” |
(四) 中心对称的“力度序列” |
(五) 无规可循的“演奏法序列” |
(六) 关于《时值与力度的模式》的序列技法 |
第二节 梅西安《火之岛Ⅱ》(1950) |
一、梅西安《火之岛Ⅱ》的具体分析 |
(一) 作品概观 |
(二) 严格换列的“音高序列” |
(三) 递增逆行的“节奏序列” |
(四) 五种级别的“力度序列” |
(五) 遵循换列的“演奏法序列” |
(六) 关于《火之岛Ⅱ》的序列技法 |
第四章 整体序列之完善:“事先预设、规则至上” |
第一节 布列兹《结构第一号》Ia(1952) |
一、布列兹:语境与历程 |
(一) 布列兹生平概述 |
(二) 布列兹音乐观念 |
(三) 布列兹美学思想 |
二、《结构第一号》Ia的具体分析 |
(一) 作品概观 |
(二) 音级固定的“音高序列” |
(三) 等值递增的“节奏序列” |
(四) 对称排列的“力度序列” |
(五) 完整预设的“演奏法序列” |
(六) 关于《结构第一号》Ia的序列技法 |
第五章 整体序列思考及意义诠释 |
第一节 整体序列的延伸 |
一、施托克豪森 |
二、诺诺 |
第二节 整体序列的局限性 |
第三节 整体序列的意义诠释 |
结语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英美实验音乐:1950-1970年代 ——传统边界之外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范围及研究意义 |
二、与论题相关的研究现状和动态 |
三、本文的写作思路 |
上篇 实验音乐的概念界定及其存在的前提和环境 |
第一章 释义:对论题的进一步解释 |
一、实验音乐——创新精神的产物兼及与先锋派的关系 |
二、"实验音乐"——本文论述内容的具体指向 |
三、"传统边界"——论题中限定的范畴 |
四、机遇和不确定——需要厘清的创作手法概念 |
第二章 存在:萌发和生长之境 |
一、实验音乐的萌发——源自积累 |
二、实验音乐的产生——走出传统边界的内在需求 |
三、相生相息的艺术融合——激浪 |
中篇 传统边界之外的探索成果:现象观察 |
第三章 以抽象的手法忘却"记忆":纽约学派 |
一、从"无声"到机遇的运行 |
二、以图表谱解开音高联系 |
三、以开放的姿态寻求连续性 |
四、在符号和行为的相互关系中实现不确定 |
五、小结 |
第四章 颠覆音乐的表现途径:多元媒介&行为事件艺术 |
一、回归混乱的自然特性 |
二、借助道具,陈述事件过程 |
三、线性行为 |
四、小结 |
第五章 关注物质材料的惯性运动:简约主义 |
一、对"无限"的追求 |
二、通过即兴因素呈现变化 |
三、节奏进程:不断添加、生长的独立个体 |
四、客观性和人为性的统一 |
五、小结 |
第六章 走向观念与形的分离:概念音乐 |
一、概念音乐的不同话语方式 |
二、以文字谱提供想象的空间 |
三、小结 |
第七章 传统素材的另类"回归":系统音乐 |
一、机器程序:生产过程中体现变量 |
二、不确定和确定的碰撞 |
三、在重复中积聚精神力量 |
四、重启调性:与材料对话 |
五、古典因素列入过程 |
六、拾来系统的运行 |
七、小结 |
下篇 实验音乐的本质 |
第八章 深度观察一:形式的本质 |
一、噪音:材料的不确定——无声中的变量 |
二、解放运动:实验过程的不确定——反理性 |
三、表演:身份定位的不确定——创作主体的变量 |
第九章 深度观察二:观念的本质 |
一、反音乐or非音乐 |
二、3种观念要素和总体观念倾向 |
三、音乐与生活的对立与统一 |
四、意识形态的不同立场所引发的革命 |
五、实验音乐的命运 |
结论 边界之内与边界之外 |
一、控制层面的矛盾 |
二、走出边界之后 |
三、音乐的历史不是取代的历史 |
四、音乐新生的良方——反叛 |
附录一 谱例索引 |
附录二 人名索引 |
附录三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基于情感的音乐内容分析和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插图目录 |
表格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情感计算 |
1.2.2 基于情感的音乐内容分析 |
1.2.3 情感音乐合成 |
1.3 本论文的主要目标、工作和贡献 |
1.3.1 论文的主要目标和工作 |
1.3.2 论文的主要贡献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音乐情感空间 |
2.1 情感表示模型 |
2.2 本文情感表达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音乐特征空间 |
3.1 音乐文件选择 |
3.2 音乐文件预处理 |
3.3 情感主观评估实验 |
3.4 音乐特征空间构建 |
3.5 情感数据集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情感的音乐内容分析 |
4.1 特征选择和相似性度量 |
4.1.1 特征选择 |
4.1.2 相似性度量 |
4.1.3 度量函数选择和特征子集选择 |
4.2 基于遗传算法的度量函数选择和特征选择方法 |
4.2.1 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 GA) |
4.2.2 K 近邻算法(K Nearest Neighbors Algorithm, KNN) |
4.2.3 基于遗传算法的度量函数选择和特征选择方法 |
4.2.4 候选相似性度量函数 |
4.2.5 遗传算法编码方式 |
4.2.6 实验参数 |
4.2.7 人工数据集实验 |
4.2.8 部分UCI 标准数据集实验 |
4.3 音乐模式相似性 |
4.4 音乐情感内容分析模型 |
4.4.1 交互式遗传算法 |
4.4.2 基于交互式遗传算法的度量函数选择和特征选择 |
4.4.3 基于整体统计特征的数据集 |
4.4.4 基于时间序列特征的数据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情感的音乐合成 |
5.1 情感音乐合成模型 |
5.1.1 KTH 规则系统 |
5.1.2 情感音乐合成框架 |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2.1 情感音乐合成实验 |
5.2.2 评估实验 |
5.2.3 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 |
6.2 进一步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硕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加的科研项目 |
作者简历 |
(8)监控技术与涌现性分析在煤矿瓦斯灾害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综述 |
1.1 煤炭资源的国内外现状 |
1.2 煤炭在冶金工业中的应用 |
1.3 煤矿瓦斯的形成及危害 |
1.4 煤矿瓦斯灾害防治的现状 |
1.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2 瓦斯灾害的发生机理亟待解决研究 |
1.4.3 关停措施治理瓦斯灾害 |
1.4.4 监控系统治理瓦斯灾害 |
1.4.5 瓦斯监控系统的技术分析 |
1.5 选题思路及研究内容 |
1.5.1 选题思路 |
1.5.2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瓦斯灾害预警研究 |
2.1 煤矿生产系统的描述 |
2.2 煤矿瓦斯灾变模型 |
2.3 建立灾变自动器网络 |
2.4 煤矿灾变系统的状态演化 |
2.5 瓦斯灾变涌现性的实例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煤矿瓦斯滤波器研究 |
3.1 瓦斯信号干扰源分析 |
3.2 研究瓦斯"灰箱"滤波器的思路 |
3.3 瓦斯滤波技术比较 |
3.4 "灰箱"滤波模型设计 |
3.5 瓦斯浓度中大数的处理与分析 |
3.5.1 煤矿瓦斯传感器的布置安排 |
3.5.2 瓦斯浓度测量中大数产生原因 |
3.5.3 瓦斯浓度中大数的处理 |
3.5.4 滤波器"白箱"模型 |
3.6 BP神经网络的瓦斯滤波器 |
3.6.1 对东采区配电室处的瓦斯浓度进行训练 |
3.6.2 对其它位置瓦斯浓度的训练 |
3.6.3 滤波器"灰箱"模型的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瓦斯数据库研究 |
4.1 煤矿监控系统的嵌入式数据库 |
4.2 煤矿嵌入式数据库的技术要求 |
4.3 煤矿嵌入式数据库设计流程 |
4.4 嵌入式数据库的技术分析 |
4.5 煤矿瓦斯嵌入式数据库方案设计 |
4.5.1 瓦斯数据库结构 |
4.5.2 瓦斯数据库开发 |
4.5.3 功能模块划分 |
4.6 煤矿瓦斯监控终端功能模块 |
4.6.1 操作员登录模块 |
4.6.2 数据采集模块 |
4.6.3 系统界面模块 |
4.6.4 数据存储模块 |
4.6.5 实时/历史数据查询模块 |
4.6.6 实时曲线显示模块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瓦斯图形监控终端研究 |
5.1 煤矿现场对监控系统的要求 |
5.2 嵌入式技术的特点分析 |
5.3 图形化嵌入式终端的设计流程 |
5.4 煤矿瓦斯图形化嵌入式终端的设计 |
5.4.1 终端平台搭建 |
5.4.2 终端系统 |
5.5 瓦斯图形监控终端方案设计 |
5.5.1 瓦斯监控功能分析 |
5.5.2 监控终端的系统设计 |
5.5.3 嵌入式操作系统 |
5.5.4 图形监控中间件特点分析 |
5.6 系统移植与开发 |
5.6.1 应用程序开发 |
5.6.2 关键算法逻辑 |
5.6.3 系统移植 |
5.6.4 系统框架结构 |
5.6.5 移植和配置图形用户界面 |
5.7 终端硬件设计与接口开发 |
5.7.1 监控终端的应用程序设计 |
5.7.2 瓦斯数据的串行通信 |
5.7.3 终端数据包解析算法 |
5.7.4 监控终端人机界面设计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1 理论成果与创新点 |
6.1.2 技术成果与创新点 |
6.1.3 研究展望 |
6.2 研究成果应用 |
6.2.1 工程应用背景 |
6.2.2 项目实施对象 |
6.2.3 井下监控系统 |
6.2.4 主要监控对象 |
6.2.5 监控系统结构设计 |
6.2.6 项目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科研情况 |
附录C 东采区配电室样本数据 |
附录D 西三采区回风巷道样本数据 |
(9)音乐程序设计中节拍控制的一种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音乐编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 节拍控制的改进方法 |
3 精确控制节拍的方法 |
4 结束语 |
(10)音由心生 乐者药也 ——个性化音乐治疗的探索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音乐治疗研究综述 |
第一章 音乐治疗研究现状 |
引言 |
1 音乐疗法(MUSIC THERAPY)的定义 |
1.1 侧重于音乐治疗的功能 |
1.2 侧重于音乐治疗的方法形式 |
1.3 侧重于音乐治疗所属领域 |
2 从音乐治疗的定义看世界音乐治疗的发展状况 |
第二章 音乐治疗的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实践意义 |
3 教育意义 |
4 个体成长意义 |
5 生命探索意义 |
5.1 音乐的进化性隐喻 |
5.2 音乐治疗的生命探索意义 |
第三章 音乐治疗发展概述 |
1 国际音乐疗法的发展历史 |
2 中国的音乐治疗历史 |
第二部分 个性化音乐治疗模型研究 |
第四章 音乐治疗的原理机制 |
1 音乐治疗流派体系概况 |
1.1 精神动力学派的音乐治疗 |
1.2 自由即兴演奏音乐治疗 |
1.3 行为主义音乐疗法 |
2 音乐产生系列效应 |
3 生理机制 |
3.1 神经系统机制 |
3.2 全脑激活机制 |
4 行为改变 |
4.1 音乐与人的行为方式 |
4.2 人的行为与音乐的关系 |
5 演唱时的健康机制 |
6 音乐引导想象(GIM) |
7 中国古代音乐治疗的理论基础 |
7.1 "天人合一"的思想 |
7.2 个性化的治疗机理 |
7.3 音乐产生的心理机制 |
7.4 音乐与情绪的协同关系 |
第五章 音乐治疗的个性化设计模型 |
1 研究综述 |
1.1 音乐与人格的对应关系 |
1.2 选曲类型个性化 |
1.3 传统的中医音乐疗法 |
1.3.1 中医五音治疗 |
1.3.2 五音属性 |
1.3.3 五音五行的匹配方法 |
2 个性化设计 |
2.1 病症类型:以治疗目标 |
2.2 个体因素 |
2.2.1 个体的素养背景 |
2.2.2 丰富的文化修养有助于音乐欣赏的情感体验 |
2.2.3 丰富的人生阅历更有助于音乐欣赏者对音乐的体验和领会 |
2.2.4 形成对音色主观评价不同的心理因素 |
2.3 环境因素(灯光、噪音、音频、播放方式) |
3 音乐因素(音乐要素、乐器、歌词、演唱者、引导) |
3.1 响度 |
3.2 音高 |
3.3 音色 |
3.4 音程和音阶 |
4 乐器 |
5 演唱者 |
6 治疗模型设计 |
7 个性化实验研究 |
7.1 研究目的 |
7.2 研究方法 |
7.3 实验程序设计 |
7.3.1 预备实验 |
7.3.1.1 目的 |
7.3.1.2 被试 |
7.3.1.3 结果 |
7.3.1.4 讨论 |
7.3.2 正式实验 |
7.3.2.1 实验被试 |
7.3.2.2 实验材料 |
7.3.2.3 实验方法 |
7.3.2.4 实验结果 |
7.3.2.4.1 气质分布状况 |
7.3.2.4.2 压力状况的干预效果 |
7.3.2.4.3 干预后的心理症状状况明显改变 |
7.3.2.4.4 个性化音乐干预后的生理指标变化 |
7.3.2.5 讨论 |
第三部分 个性化音乐治疗模型的实证研究 |
第六章 音乐治疗干预学习的研究 |
1 影响学习成绩的心理因素研究 |
2 预备实验研究(考试心理素质调查表的编制) |
2.1 设计背景 |
2.2 问卷设计方法 |
2.3 结果 |
2.4 因子得分 |
2.5 聚类分析 |
2.6 聚类分析所用程序 |
3 实证实验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2 研究目的 |
3.3 研究过程 |
3.4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音乐治疗配合咨询的优势设计 |
4.1 学习方面 |
4.2 考试心理素质 |
第七章 音乐干预睡眠的实验研究 |
1 睡眠的研究概述 |
2 睡眠疾病危害 |
3 睡眠问题状况 |
4 使用音乐治疗对睡眠问题研究综述 |
5 音乐治疗干预睡眠的实验研究 |
5.1 被试选择 |
5.2 实验材料 |
5.3 实验程序 |
5.4 实验结果 |
6 讨论 |
第八章 音乐治疗的危机干预(自杀)个案研究 |
1 危机干预文献回顾 |
2 自杀的外因 |
3 自杀的内因 |
4 自杀的诱因 |
5 自杀过程的理论分析 |
6 个案研究 |
6.1 被试状况 |
6.2 研究目的 |
6.3 研究设计 |
6.4 结果 |
6.5 小结 |
引用文献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音乐程序设计中节拍控制的一种新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贝尔恩德·阿洛伊斯·齐默尔曼音乐创作中的拼贴技法研究[D]. 刘博. 上海音乐学院, 2020(12)
- [2]幻听电子音乐结构组织中的矢量形态研究[D]. 章崇彬.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3]汽车总装车间电气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程晓鑫.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03)
- [4]基于听觉感知原理的水下目标识别方法研究[D]. 杨立学. 西北工业大学, 2016(01)
- [5]整体序列钢琴作品研究[D]. 王艺霏. 上海音乐学院, 2015(03)
- [6]英美实验音乐:1950-1970年代 ——传统边界之外的探索[D]. 朱宁宁. 上海音乐学院, 2011(12)
- [7]基于情感的音乐内容分析和合成研究[D]. 朱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0(01)
- [8]监控技术与涌现性分析在煤矿瓦斯灾害防治中的应用研究[D]. 李琨. 昆明理工大学, 2009(01)
- [9]音乐程序设计中节拍控制的一种新方法[J]. 常波,宋毅刚.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6)
- [10]音由心生 乐者药也 ——个性化音乐治疗的探索性研究[D]. 马前锋.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