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钟敬文: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开拓者(论文文献综述)
张蕊[1](2021)在《钟敬文的客家歌谣研究》文中指出客家歌谣是钟敬文民间文艺研究乃至民俗学研究生涯的重要开端。在其客家歌谣的研究历程中,钟敬文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热忱与使命感,其治学思路经历了伊始的以收录文本为重,到转向时的多元视角研究,再到后期对民间与民族的回归与坚守,无不透露着钟敬文对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钟敬文的治学态度也愈发成为后人学习的表率。
周峪竹[2](2021)在《俄罗斯汉学家阿列克谢耶夫的中国民俗画片收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苏联科学院院士、20世纪俄罗斯汉学的带头人阿列克谢耶夫(1881-1951)曾于1907年、1909年、1912年、1926年赴中国华北、长江中下游、华南等地区,期间广泛收集中国传统木版民俗画,形成当今国内外学术界闻名的俄藏中国民俗画。2015年俄罗斯国立宗教历史博物馆工作人员发现该馆藏有近千幅阿列克谢耶夫在中国收集的中国民俗画,包括门神画、财神画、佛像、道教神像画、护符、纸马等,遂设立阿列克谢耶夫中国民俗画特藏。中国民俗画是阿列克谢耶夫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宗教的重要素材,作为俄罗斯汉学史上第一位对中国民俗画片进行系统研究的汉学家,他从学术生涯伊始就致力于中国民俗文化推广和普及。中国民俗画片成为西方了解中国民间信仰和文化习俗的重要媒介,是沟通近代中俄文化交流中的一座桥梁。中国民俗画片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载体,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才华与智慧。现收藏于俄罗斯国立宗教历史博物馆的这批中国民俗画片,以图画的形式具象地反映出中国各地的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俗、丧葬礼俗、民间信仰、民间谚语等各类民俗事象,是中国民间俗文化的百科全书,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对象。本研究从民俗画片的文化价值入手分析该特藏对于中俄文化交流的意义;运用巴赫金狂欢化理论透视这批民俗画片所反映的生活在封建纲常、礼制、教条之下的旧中国中下层民众精神上的狂欢化世界,解读民俗画片中的民间精神“狂欢”意蕴。通过挖掘俄罗斯对中国民俗文化的认识揭示民俗画片在中俄两个民族交往中的文化价值。
施爱东[3](2020)在《中国民俗学的学派、流派与门派》文中提出"中国学派"是一个在科学哲学上无法逻辑自洽的自闭性概念。进入21世纪后,钟敬文提出的"中国民俗学派"不仅没能落实,反而愈显飘渺。执着于不同学术理念的民俗学者,共性越来越少,交流越来越困难,民俗学分门别派已成大势所趋。广义的学术派别包括门派、学派与流派。那些依靠师承关系或行政力量强制圈定的学术团队,就是门派;能够吸引一批优秀同业者自愿加入的学术共同体,就是学派;学派获得了跨时空传承的生命力,就是流派。学派形成是以学科成熟为前提的,现代学术中的科学学派业已成为新思想、新理论的孵化器和扩音器。不同学派虽然在资源争夺上表现为竞争关系,但在学科结构上主要表现为互补的平衡关系。学派建设的三个要素,一是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科学研究纲领,二是擅长学术经营的学派领袖,三是学派成员自觉的共同体意识。尊重学术多样性应该视为一种学术伦理,而学派多样性正是学术多样性的具体表现。
钟俊昆,刘芸芸[4](2020)在《钟敬文的客家民间文学研究》文中指出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潮和北大歌谣学运动的影响下,钟敬文对民间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开始搜集和整理客家歌谣。他早期对客家民间文学的研究不仅影响了他后来的学术研究,而且推动了我国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的发展。钟敬文的学术生涯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客家民间文学研究方法,提出的许多观点,对当今探讨客家民间文学发展的规律和经验,以及客家民间文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仍然具有意义。
张承志[5](2020)在《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文中认为作为新文学的闯将,刘半农短暂的一生集新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杂文家、战士、诗人、学者等于一身,是清末民初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一个代表性人物。在刘半农几近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其着译内容多是以抨击时弊、启迪昏懵、开拓创新、审视国民性、宣扬人道主义等等为切入点,进而透射出刘半农文学创作的轨迹及思想嬗变的过程。从整个五四时期的一段时间范畴来看,刘半农不仅接受了进化论的有效整合,而且又承接了五四启蒙传统的高昂与激情。尽管这期间的“潜隐”遭到了历史上相关人士的质疑与批评,但是从历史语境和思想诱因上可以发现“权威性”下的覆盖式理解遮蔽了历史差异性的存在和与五四精神延长线上的“共振”,抑或是,历史的错位与距离在原初的意义上更能廓清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思想个性、认识问题和一些反思中的复合化问题。当时代的误读由歧出、偏至而回归到理性之时,当一种新的学术思路的强光唤醒沉寂已久的资料之时,重新发现历史的微缩细节、个人的心路历程及做出多元反思性的科学研究,必定会使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价值再次浮出历史地表。本论文试图通过对刘半农的相关着译文献的梳理与探究,来解析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史、教育史、学术史、语言学史、考古史上的诸多文学实绩。在回归历史现场的前提下,以理解和同情的姿态进入他的文学世界,从宏观性的视角对他整体的文学实绩进行观照;从境遇与体验、渴念与实践出发,进行作品论和作家论的深入探讨,力图拨云祛障,进而对刘半农的文学思想、创作心理、艺术理念等方面进行剖析,由此来确定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论文绪论部分对选题的确定与缘起、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进行了历史性与宏观性的描述。在此基础之上,梳理和概括出3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而确定和阐释了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独特性与价值意义。论文第一章立足于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角度谈及刘半农由清末民初上海“鸳鸯蝴蝶派”的才子到平民文学家、新文学闯将的转变。其中,借助刘半农的着译作品来分析其与“鸳鸯蝴蝶派”的纠葛与距离;考察其现代通俗小说理念的改良;阐释其平民文学意识的生成以及民间文学的实绩;解读《双簧信》的历史动因、建构与生成。论文第二章以刘半农新诗的开拓为聚焦点。通过五四时期新诗的诞生、论争、理念构想等来论述刘半农新诗的尝试与启蒙审美特征。其中《扬鞭集》与《瓦釜集》的实践、“误读下”的散文诗、争议纷纭的“她”与“它”字等等既包蕴和彰显了五四启蒙命题中的应有之意,又呈现出五四开放性、现代性的特征。论文第三章主要分析刘半农的散文创作和相关理论,并考察刘半农在这一段时期的思想嬗变过程。从加入《新青年》阵营到《语丝》时期是刘半农散文创作的高峰时期。然而,当刘半农获得法国文学博士而归国后,他自己渐渐地进入了“沉潜”阶段,《论语》上的相关杂文似乎在宣告“五四时期的斗士兼文学家”的刘半农“落伍”了,但各中的缘由与事实并非如此。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刘半农的着译小说文本。他的着译小说是在五四启蒙视域之下的对现代化国族想象的继承与发扬,具有启发昏懵、融汇中外、传授新知、关注切社会底层百姓的生存状态及批判国民性的丰富意蕴,有利于全面而深刻地对五四时期的社会面相、道德伦理价值及新女性等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与思考。论文第五章主要围绕着刘半农一生的功绩进行客观的阐释与评价,力图复原与说明历史上的一些相关细节。在刘半农的后半段时期,保家爱国的“斗士精神”依旧不减、矢志不渝的“真”与“诚”贯穿于他的全部精神理想与艺术的探索之中、多学科的学术实绩与献身教育的功绩是他与时俱进的一个体现,其文论及身后的评价则可以为全面理解五四提供新的视角和诠释,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论文的结语指出,对新文学闯将刘半农的作家与作品的探索与研究,毋宁说是以刘半农作为文学的原点而回到五四的历史现场的阐释与反思。
魏蒙[6](2020)在《《歌谣》周刊中的儿歌研究 ——以《歌谣》周刊第一册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五四时期,北京大学以《歌谣》周刊为阵地,掀起了征集民间歌谣、研究歌谣的热潮。《歌谣》周刊是歌谣运动的产物,收集有丰富的民间歌谣和歌谣研究资料。歌谣运动是“五四”知识分子新诗民间化探索的有益尝试,现今重新审视这场五四时期的歌谣运动,研究《歌谣》周刊,对于思考民间歌谣与新诗的关系、民间歌谣与现代大众思想启蒙研究都有着较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歌谣》周刊第一册(1922年-1924年,共48期)的儿歌为主要研究对象,考察五四时期民间儿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探究其与五四时期大众思想启蒙、儿童现代教育以及“五四”白话新诗的语言和审美趣味的关联及其意义。论文主体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关于北大歌谣运动和《歌谣》周刊的介绍,梳理北大歌谣运动的历史概况,包括歌谣运动的产生、发展、落潮的历史过程及歌谣研究会和《歌谣》周刊的相关情况。通过对《歌谣》周刊第一册中儿歌的整理研究,以表格形式呈现相关数据,具体介绍、分析儿歌的征集情况和内容特色。第二章主要是探究《歌谣》儿歌对“五四”大众思想启蒙的意义。此章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梳理歌谣运动与清末民初语言运动的联系,分析歌谣运动与国语运动、白话文运动的相互关系。第二部分分析儿歌对“五四”大众思想启蒙的影响,阐释儿歌体现的儿童个体意识和儿歌中反映的妇女问题,揭示儿歌对于大众自我意识的觉醒、启发民智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的内容是关于儿歌与儿童现代教育问题的探讨,儿歌表现形式生动活泼,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对儿童的日常生活知识教育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第三章分析儿歌与“五四”白话诗歌语言的关系。儿歌的语言生动活泼,是“五四”白话新诗语言的重要资源之一。以白话口语入诗的儿歌语言,增强了白话新诗语言的大众性与表现力。另外,自然的节奏韵律与可歌唱性特征的儿歌对白话新诗的音乐形式产生重要影响,为白话新诗突破旧传统的束缚,形成自然和谐的节奏韵律提供了重要助力。第四章探讨了儿歌与“五四”白话新诗的审美趣味。儿歌自由活泼的文体、生动多趣的表现方法、率真朴实的情感特征构成其独特的审美性,刘半农、胡适等“五四”白话诗人积极向民间儿歌取法,丰富了“五四”白话新诗多样化的文体形式和表现手法,儿歌的率真朴实丰富了白话新诗的诗歌内质,对早期白话新诗的创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董晓萍[7](2019)在《大工匠神鲁班故事新论——从跨文化民间叙事学的角度切入》文中提出跨文化民间叙事学的研究有三个要点:一是对象,不是所有故事叙事都适合作跨文化研究,只有那些可以进行跨文化共享的故事类型才适合;二是范畴,即不止研究故事文本,也研究故事背后的社会;三是方法,不是作单一社会模式的研究,而是开展多元社会模式的平行研究,还要作"各自社会生活中的生产与再生产"的个案研究。在这方面,鲁班故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个案。
陈燕玉[8](2019)在《论北大《歌谣周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大《歌谣周刊》创刊于1922年,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和西学东渐的背景下,在新旧学术体系转型的特殊时期应运而生。当时最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者,以其为阵地发表文章、研讨学问、传播思想,北大《歌谣周刊》成为现代学术体系建立的重要源头之一。《歌谣周刊》的主旨是研究和保存民间文化,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都与当下非遗学科完全重合,可以说《歌谣周刊》是现代非遗学科在中国本土的重要源头。本论文则以《歌谣周刊》为中心,通过周刊参与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集、调查、整理、研究的成果,从中总结出他们的研究对于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提供有益的经验。
王鸿翡[9](2019)在《物质生活民俗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物质生活民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即与衣食住行相关)建构的各种物质民俗事象,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缩影。其中蕴含的社会观念和礼节仪式,是每个社会成员所需了解和学习的。就学校教育体系而言,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物质生活民俗内容,符合“教育面向生活、面向社会”的理念,是学校教育贴近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对于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地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以及对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有着重要意义。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指导下,笔者以现行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为例,对高中历史教学中物质生活民俗的运用进行了探讨和分析。首先,界定了物质生活民俗的概念和分类,提出物质生活民俗反映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民俗风情,主要包含服饰民俗、饮食民俗、住居民俗和交通民俗;并且介绍了物质生活民俗的特性(二重性、适应性、地域性、承合性)和社会功能(社会教化、文化传承、生活调节)。其次,按照具体分类,阐述并归纳了物质生活民俗在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内容呈现,并以国家相关政策、标准文件作为理论依据。其三,通过分析学生问卷和教师访谈,针对物质生活民俗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教学对策。最后,借助情境创设、史料分析、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以现行人教版必修二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为例,展开教学设计。作为一种教育资源,物质生活民俗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独特的社会功能的同时,也为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人文素养。关于物质生活民俗方面的内容,在历史教材中多有体现,并且在历年高考题目中也多有考查和涉及。这使得物质生活民俗,在历史学科中的教育价值备受广大一线教师关注。因此,如何将物质生活民俗与历史学科教学相融合,也就成为摆在教育者面前的研究重点。虽然对物质生活民俗资源的运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随着历史课程改革的推进,相信物质生活民俗的价值会得到更多的重视,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也会得到更加合理的运用。
常优[10](2019)在《民间文化的再现与突围 ——关仁山小说研究》文中认为民间文化中包含着大量反现代性的因子,如果没有对沉淀着较多传统余绪的民间文化的质疑和否定,文化现代化就无从发生。然而,强调对民间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民间文化的全盘否定。文化具有内成性,一个国家的文化只能从本民族原有的文化体系中生长出来。基于此,河北作家关仁山耗时多年行走于冀东大地,他以现代性为创作指向,重新审视了以乡风民俗、乡贤文化和民间信仰为代表的民间文化,依恃自身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对历史走向的明晰把握,自觉甄别其中富有生命力的优质因子并将其置于现代性的视阈中进行重新阐释。全文共分四个章节。论文绪论部分首先综述了当前文学界对于关仁山小说的研究现状,其次对本论文的选题缘起、研究目的与范围、方法与意义做简要介绍,并在对民间文化这一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梳理五四以来新文学史中关于民间文化探索的脉络。正文第一章是“乡风民俗的还原与新变”。这一章从物质民俗、礼仪民俗、节日民俗和艺术民俗四个方面阐述了关仁山对冀东大地乡风民俗的原生态还原与即时性跟进。“古朴奇特的物质民俗”从物质生产民俗和物质生活民俗两个板块论述了关仁山笔下所呈现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物质生产民俗,以及具有浓郁冀东地域风情的物质生活民俗。“驳杂浩繁的礼仪民俗”从人生礼仪和社会礼仪两方面出发,再现了冀东民间传统的诞生礼仪、婚嫁礼仪、丧葬礼仪和社会礼仪。作为民俗事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礼仪民俗的书写使关仁山作品具有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品格。“凋敝激荡的节日民俗”以今昔对比的角度观照关仁山小说中的民间节日,阐述了在以物质欲望为追求的现代文明的奴役下,传统民间节日日渐没落的趋向,并通过对红藻节等传统民间节日的追溯揭示出民间文化生态的恶劣境遇,表达出对传统民间文化的深情呼唤。“汲古出新的艺术民俗”通过对乐亭大鼓等民间艺术的即时性跟进,从审美现代性和启蒙现代性两个视角阐释了艺术民俗在现代社会中的双重机能,揭示出作者力图在文学世界中重新建构起一隅健康的民间文化生态体系的决心。正文第二章是“乡贤文化的抽茧式重塑”。这一章以乡贤文化为中心,以马克思·韦伯所提出的“合理性”概念为理论立足点展开论述,阐释通过重塑乡贤形象再建乡贤文化对于民间文化固本培元的深远意义。此章首先论述了民间文化作为文化中的“小传统”,主要活跃并承载于乡村地域,而在这一自治色彩浓厚的集体无意识空间中,乡贤群体实际上处于社会文化的主导地位,并成为乡贤文化的主要践行者。其次,论文在对关仁山小说中所塑造的三类乡贤形象——即年弥高而德弥坚的“逝去的一代”、具有浓烈枭雄色彩的“乡村能人”和重新定义乡村社会秩序的“文化英雄”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挖掘新时期乡贤文化的核心要髓。经过探讨揭示出,在唯价值理性的第一代乡贤文化观和唯目的理性的第二代乡贤文化观之间找到平衡,抽取“逝去的一代”所坚守的价值理性并将其从乌托邦的虚幻之中解救出来,吸纳“乡村能人”所践行的目的理性并使之锻造成为反抗腐朽文化的一剂助力,便构成了新时期乡贤文化的精神内核。正文第三章是“民间信仰的蚕蜕式再建”。这一章深入至精神信仰民俗层面,探索以原生态的形式呈现的、发端于原始社会文化传统的民间信仰作为民间文化的深层结构——精神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与现代性的追求相对接的问题。此章重新审视了土地崇拜、祖先崇拜和神秘经验崇拜等传统民间信仰与现代社会的关系,考察它们的兴衰消长、嬗变更新,探寻其间蕴含的现代性的或反现代性的精神和伦理,努力挖掘民间信仰中的某些价值观念与现代意识的相通或相悖之处,并在此基础上将传统民间信仰体系中具有显在惰性的文化因子予以剔除,保留其中富含生命力的积极因子并融注时代内涵,对之进行现代性转化,探索将之重铸为新的民族精神文化资源的可行路径。结语部分主要探讨关仁山对民间文化探索的价值和不足。作为一个有着浓烈的现实品格的作家,关仁山以己之笔记录下底层民众点滴生活中所承载的民间文化微末,并使其在现代性的语境中得到重新阐释。他对民间文化的深度关怀为当代文学注入一剂野性与活力,让民间文化散发出经久不衰的永恒魅力。然而,作家创作主体的价值失范及在文学实践中不时流露出的道德理想主义倾向,冲淡了文本的批判锋芒,扼制了其对现代性精神的深刻表达。这宣告着作家的文学探索之径依旧长路漫漫,任重道远。
二、钟敬文: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开拓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钟敬文: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开拓者(论文提纲范文)
(1)钟敬文的客家歌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结缘:天时地利人和的必然 |
第一,“五四”背景下歌谣运动的召唤。 |
第二,生活环境的渲染。 |
第三,对客家歌谣生活语境的考察。 |
二、转向:研究视角的多元化 |
三、回归:回到民间的坚守 |
(2)俄罗斯汉学家阿列克谢耶夫的中国民俗画片收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价值 |
二、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三、本研究依据的理论和方法 |
第一章 阿列克谢耶夫及其对中国民俗画片的收集与研究 |
一、阿列克谢耶夫与中国民俗画片 |
二、阿列克谢耶夫的中国考察及民俗画片的收集 |
第二章 俄藏“阿列克谢耶夫中国民俗画片”考释 |
一、俄罗斯国立宗教历史博物馆 |
二、阿列克谢耶夫民俗画片藏品的基本构成 |
第三章 从阿列克谢耶夫的收藏看中国民俗画片的文化价值 |
一、民俗画片的概念界定 |
二、中国民俗画片的起源与发展 |
三、中国民俗画片的文化价值 |
第四章 阿列克谢耶夫民俗画片所反映的中国民俗 |
一、阿列克谢耶夫民俗画片藏品中的岁时节令 |
二、阿列克谢耶夫民俗画片藏品中的人生礼俗 |
三、阿列克谢耶夫民俗画片藏品中所蕴含的民俗观念 |
第五章 阿列克谢耶夫民俗画片中的民间精神“狂欢”意蕴 |
一、欲望的释放 |
二、叛逆的表达 |
三、生死的跨越 |
第六章 经由图像艺术展开的中俄文化交流 |
一、17世纪以来俄罗斯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的过程 |
二、阿列克谢耶夫对中国民俗画片的认知、研究与解读 |
三、阿列克谢耶夫的文化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基础材料 |
二、专着 |
三、文章 |
致谢 |
(4)钟敬文的客家民间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钟敬文客家民间文学研究的学术缘起与理论来源 |
(一)生活经验与学术经历规约着钟敬文早期客家民间文学的收集与整理 |
(二)生活环境与氛围促成钟敬文收集客家山歌 |
(三)钟敬文客家民间文学研究的资料来源与理论方法 |
二、钟敬文客家民间文学研究的主要学术观点 |
(一)秉持客家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的三个原则 |
1. 全面搜集 |
2. 忠实记录 |
3. 慎重整理 |
(二)倡导对客家民间文学进行多角度的综合研究 |
(三)强调客家民间文学研究应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 |
(四)反映客家劳动儿女的爱情观以及客家妇女的特征 |
三、钟敬文客家民间文学学术研究的影响 |
(一)对20世纪20年代歌谣学运动的影响 |
(二)对民间文学本身发展的影响 |
四、钟敬文客家民间文学学术研究亦有不足之处 |
结语 |
(5)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确立与缘起 |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三、文献研究综述 |
第一章 从才子到闯将:跳出“鸳蝴派”与骂倒王敬轩们的双簧信 |
第一节 刘半农与“鸳鸯蝴蝶派”的距离 |
第二节 现代通俗小说创作理念的改良 |
第三节 平民的启示与“平民文学”的生成 |
第四节 文学革命中的无畏斗士:从《双簧信》说起 |
第二章 新诗之开拓 |
第一节 “不可无一,不能有二”:刘半农的新诗理念与创新 |
第二节 《瓦釜集》、《扬鞭集》的实践 |
第三节 “误读”下的散文诗 |
第四节 浮出历史地表的“她”与“它” |
第三章 “跑入与落伍”:以散文创作和理论为中心 |
第一节 现代散文的界说:启蒙、批判与审美 |
第二节 投入《新青年》的阵营与散文“杂感”的凸显 |
第三节 “斗士的重现”:《语丝》时期批判的再延续 |
第四节 《论语》时期的“潜隐与疏离” |
第五节 从传统到现代:刘半农散文“体制”的建构 |
第四章 启蒙视域下的着译小说文本 |
第一节 文学、历史与荒诞的启蒙建构 |
第二节 穷人命运的思考与国民性批判 |
第三节 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与认同 |
第四节 新女性形象的塑造 |
第五章 新文化视野中的历史考察与定位 |
第一节 刚劲操守者的批判与呐喊 |
第二节 “我手写我口”:矢志不移的“真”与“诚” |
第三节 博才多艺的学教生涯 |
第四节 叫我如何不想“他”:30年代以来的毁誉褒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刘半农研究和纪念文献辑要 |
附录二 :刘半农的发表在《世界日报·副刊》(1926-1933 年)及其相关栏目上的小说、杂文、译诗、民歌 |
附录三 :刘半农发表在《人间世》(1934 年)上的杂文、诗歌 |
附录四 :刘半农发表在《北京大学日刊》和《北京大学月刊》(1918-1925 年)上的信函、杂文及其他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歌谣》周刊中的儿歌研究 ——以《歌谣》周刊第一册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
二、《歌谣》周刊相关研究概述 |
(一) 北大歌谣运动研究 |
(二) 《歌谣》周刊研究 |
(三) 歌谣与新诗的关系研究 |
(四) “五四”儿歌研究 |
第一章 《歌谣》周刊中的儿歌概况 |
第一节 北大歌谣运动的兴起与《歌谣》周刊 |
一、北大歌谣运动的发生 |
二、歌谣研究会与《歌谣》周刊 |
第二节 《歌谣》周刊中的儿歌 |
一、《歌谣》周刊儿歌概览 |
二、《歌谣》周刊儿歌分类 |
第二章 《歌谣》周刊儿歌与“五四”启蒙教育 |
第一节 歌谣运动与清末民初语言运动 |
一、歌谣征集与国语变革 |
二、走向民间的时代歌谣 |
第二节 《歌谣》周刊儿歌与“五四”大众思想启蒙 |
一、儿童个体意识的发现 |
二、妇女问题折射“人”的意识 |
第三节 《歌谣》周刊儿歌与儿童现代教育 |
一、日常生活知识教育 |
二、人生价值观的启蒙 |
第三章 《歌谣》周刊儿歌与“五四”白话诗歌语言 |
第一节 《歌谣》儿歌与现代白话诗歌语言 |
一、活泼多趣的儿歌语言 |
二、清新真切的叙事语言风格 |
第二节 《歌谣》儿歌与白话新诗音乐形式 |
一、自然的节奏韵律 |
二、歌唱性特征 |
第四章 《歌谣》周刊儿歌与“五四”白话诗歌的审美趣味 |
第一节 自由活泼的文体 |
一、自由自在的民间情趣 |
二、多样化的新诗体式 |
第二节 生动多趣的表现方法 |
一、譬喻、拟人和白描 |
二、白话新诗对儿歌的艺术借鉴 |
第三节 率真朴实的情感特征 |
一、真挚自然的抒情 |
二、童真童趣的诗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论北大《歌谣周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写作思路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一章 《歌谣周刊》的创刊和发展过程 |
第一节 创刊背景 |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潮流 |
二、西学东渐 |
三、歌谣征集处与歌谣研究会的促进作用 |
第二节 创刊、发展和停刊 |
一、《歌谣周刊》的创刊 |
二、《歌谣周刊》的中断与恢复 |
三、《歌谣周刊》的停刊及影响 |
第三节 参与主体 |
一、主要参与者 |
二、一般撰稿者 |
三、社会呼应者 |
第二章 《歌谣周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与搜集 |
第一节 《歌谣周刊》调查与搜集非遗文本的原则与方法 |
一、《歌谣周刊》搜集非遗文本的原则 |
二、《歌谣周刊》搜集非遗文本的方法 |
第二节 《歌谣周刊》搜集所得非遗文本的类型 |
一、内容分类 |
二、地域分布 |
第三节 《歌谣周刊》所存非遗文本的独特价值 |
一、非遗自然变异性所造成的保护困难 |
二、《歌谣周刊》文本对变异性的弥补 |
第四节 妙峰山香会调查实践个案分析 |
一、妙峰山香会调查活动源起 |
二、妙峰山香会调查方法实践 |
第三章 《歌谣周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 |
第一节 多维度的理论研究方法 |
一、比较研究法 |
二、地理空间研究法 |
三、整体性研究法 |
四、母题研究法 |
第二节 孟姜女故事研究的理论贡献 |
一、顾颉刚孟姜女研究的贡献 |
二、顾颉刚孟姜女研究的影响 |
第四章 《歌谣周刊》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价值与地位 |
第一节 《歌谣周刊》开启了近代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 |
第二节 《歌谣周刊》初步探索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和原则 |
第三节 《歌谣周刊》奠定了现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学科范式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歌谣周刊》目录 |
附录二:歌谣选录(收集歌谣) |
附录三:歌谣集录(歌谣汇编)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物质生活民俗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成果 |
(二)国内研究成果 |
(三)研究现状分析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物质生活民俗概述 |
一、概念界定 |
(一)研究对象 |
(二)行为主体 |
二、物质生活民俗的分类 |
(一)服饰民俗 |
(二)饮食民俗 |
(三)住居民俗 |
(四)交通民俗 |
三、物质生活民俗特性及功能 |
(一)物质生活民俗的特性 |
(二)物质生活民俗的功能 |
第二章 物质生活民俗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理论依据及其呈现 |
一、理论依据 |
二、教科书内容呈现 |
三、近五年高考题呈现 |
第三章 物质生活民俗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现状调查分析 |
一、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
(一)基本情况 |
(二)学生对物质生活民俗的态度 |
(三)物质生活民俗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融合 |
(四)民俗文化内容教学的影响 |
二、教师访谈问卷分析 |
(一)物质生活民俗与历史课堂教学问题 |
(二)乡土史资源开发与利用问题 |
(三)历史教师专业化成长问题 |
第四章 物质生活民俗在高中历史教学运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
一、物质生活民俗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剖析 |
(一)传统教育体制下物质生活民俗文化的缺失 |
(二)物质生活民俗资源在运用中系统性与适度性的把握 |
(三)家庭与社会对物质生活民俗教育的忽视 |
二、物质生活民俗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对策 |
(一)提高对物质生活民俗的重视度 |
(二)合理运用素材,完善教学理念 |
(三)依托乡土资源,组织研学旅行 |
(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
第五章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教学设计 |
一、教材分析 |
二、学情分析 |
三、设计思路 |
四、教学目标 |
五、教学重难点 |
六、教学方法 |
七、教学过程 |
八、板书设计 |
九、教学反思 |
十、教学设计特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教师访谈 |
附录B 学生问卷 |
致谢 |
(10)民间文化的再现与突围 ——关仁山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综述 |
(二)民间文化概念界定 |
(三)新文学史中的民间文化资源 |
一、乡风民俗的还原与新变 |
(一)古朴奇特的物质民俗 |
(二)驳杂浩繁的礼仪民俗 |
(三)凋敝激荡的节日民俗 |
(四)汲古出新的艺术民俗 |
二、乡贤文化的抽茧式重塑 |
(一)扞卫“逝去的一代”的价值理性 |
(二)锻造“乡村能人”的目的理性 |
(三)沐浴时代风气的“文化英雄” |
三、民间信仰的蚕蜕式再建 |
(一)打造新土地崇拜 |
(二)承继祖先崇拜 |
(三)掘进神秘经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钟敬文: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开拓者(论文参考文献)
- [1]钟敬文的客家歌谣研究[J]. 张蕊.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1(04)
- [2]俄罗斯汉学家阿列克谢耶夫的中国民俗画片收藏研究[D]. 周峪竹.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3]中国民俗学的学派、流派与门派[J]. 施爱东.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6)
- [4]钟敬文的客家民间文学研究[J]. 钟俊昆,刘芸芸. 中华文化论坛, 2020(04)
- [5]新文学闯将 ——刘半农论[D]. 张承志. 吉林大学, 2020(08)
- [6]《歌谣》周刊中的儿歌研究 ——以《歌谣》周刊第一册为中心[D]. 魏蒙.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7]大工匠神鲁班故事新论——从跨文化民间叙事学的角度切入[J]. 董晓萍. 西北民族研究, 2019(03)
- [8]论北大《歌谣周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D]. 陈燕玉.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9]物质生活民俗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 王鸿翡. 河南大学, 2019(01)
- [10]民间文化的再现与突围 ——关仁山小说研究[D]. 常优. 湖北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