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工人》创刊20周年读者阅读奖试题(论文文献综述)
邵金远[1](2014)在《近代加拿大传教使团在豫北医学传教活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关于基督教在中国的医学传教活动,目前国内外研究者虽然众多,但针对中国内陆闭塞落后地区的区域性案例研究还极为匮乏,同时关于加拿大传教使团在中国医学传教的研究更为罕见,所以,本论文选取加拿大长老会在近代豫北的医学传教进行研究便具有以上两方面填补一定空白的意义。另外,相较欧美各国,加拿大传教使团登场较晚甚至是最晚,又因当时是英国的殖民地,从而较少带有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功利目的,而更多地是基于传播上帝“福音”的纯宗教活动。同时,加拿大传教使团医学传教的目的地——近代豫北又是一块封闭、落后的尚待“开垦”的处女地。这就使得本选题又具有了作为中西科学文化交流的一个纯粹、典型案例的学术研究价值。明确了选题的价值,本论文便从问题出发,根据档案资料、口述史料、实物资料、加拿大传教士后人提供的资料这“四位一体”的大量第一手资料,循着历史的线索,在近代中国的大背景下,发掘、梳理和尽可能地还原加拿大长老会在豫北60年(1888-1947年)的医学传教活动,分析其分期、走向、特色、规律、影响以及与近代豫北社会的互动关系,厘清了社会福音运动在从以“疗灵”为主向以“疗身”为主转变中的作用、河南基督教“本色化”运动在西医本土化进程中的地位以及加拿大传教使团“四进四出”豫北对其医学传教活动的影响等等问题。为此,本论文选取从加拿大长老会传教使团进入豫北进行医学传教的1888年为开端,到1947年加拿大长老会传教使团永久地撤离豫北,这60年的时间跨度作为研究对象,将加拿大长老会在豫北医学传教活动划分为五大时期:即1888-1903年间的创业期(巡诊、诊所)、1903-1927年间的发展期(医院)、1927-1937年间的鼎盛期、1937-1945年间的动荡期以及1945-1947年间的恢复-撤退期。不过,在具体分门别类的论述中,又不完全拘泥于以上的五大分期时间,而是遵循着西学东渐从器物到制度再到精神三个层面的大的走向,即遵循西方医学在豫北的体制化进程。本论文由绪论、八章正文和结语共十部分组成。绪论介绍选题的意义,相关的研究进展,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是全文的一个总纲;第一章介绍豫北医学传教的背景,即加拿大长老会何以会选择豫北;第二章介绍西方医学在豫北的植入,为生存而战的艰辛历程,即近代豫北医学传教是怎样开始的;第三章介绍近代豫北医院的雏形,即近代豫北医学传教是怎样发展的;第四章介绍正规化医院(以托管制、住院医疗为标志)的建立,即近代豫北医学传教是怎样深入的;第五章介绍近代豫北的医学教育,即近代豫北医学传教是怎样支撑的;第六章介绍公共卫生事业和农村医疗网建设,即发掘近代豫北医学传教是怎样拓展的;第七章介绍近代豫北医学传教的衰落与医院的新生,即教会医学的终结与新中国医学的诞生;第八章则是关于近代豫北医学体制化、本土化的特征及其历史影响,即豫北医学传教留给今天的有形和无形的遗产;最后是结语,对加拿大长老会在豫北60年一个甲子的医学传教历程、特点、规律、影响和当今的启示进行了回顾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认为加拿大长老会在豫北医学传教活动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西方医学在豫北体制化、本土化的历程,也大致遵循着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精神层面三个层次的发展大主轴。所以,本论文的撰写思路既是历史的脉络,也是西方医学在豫北体制化、本土化的脉络,是逻辑和历史的统一。本论文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创新:第一,本研究在材料的搜集上是一个创新,根据档案资料、口述史料、实物资料、加拿大传教士后人提供的资料,以“四位一体”的方式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拿材料的方式新,取得的材料新。不仅如此,本研究是国内外首次对加拿大长老会在华即豫北医学传教活动的系统整理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加拿大长老会在豫北的医学传教活动,无论是外在的器物,还是内在的制度和精神,给今天豫北、河南乃至中国的医院经营、医学教育和公共卫生管理等事业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遗产。本文对这笔遗产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发掘、整理和展示,特别是人文关怀、人道主义的精神和实践力量。第二,本研究以问题为导向和出发点,提出了诸如加拿大长老会为什么会选择豫北作为传教基地、何以会长期独霸豫北、其成功的秘诀何在(医院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公共卫生、医学教育等)、社会福音运动与河南基督教“本色化”运动在其中有怎样的影响以及豫北医学传教的分期、进程、特点、规律和影响是什么等问题,然后通过实证的分析和系统的研究尽可能地解答了这些问题,这种解答的过程与答案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第三,本研究以实证材料阐明了这样一个结论,即加拿大长老会在豫北的医学传教是西方医学体制化(医院、管理、制度、护理、护校、公共卫生理念、护理分会等)与本土化(男护士、男女合校、中文教材、汉语讲授、不办医学高等教育、寄宿制人才培养模式、农村医疗网等)相结合的产物,是中西间的妥协、折中和融合,双方都有改变,既不是完全的体制化(因规模和目的的局限,不可能是全面的体制化,如缺乏豫北的医学“共同体”及其制度和章程,也没有专门固定的出版物等),也不是完全的本土化(尽管中方教职人员多方争斗,也未做到完全由中国人管理、运作;特别是,这种本土化始终是在西方医学体制化的大框架下进行的),其结果就是豫北特色的西医体制化。中西两种文化在西医东渐的历史演进中不断冲突与磨合,不断寻找一种平衡点,遵循矛盾-冲突-妥协-融合-平衡出出的不断循环演进的过程和规律。第四,本研究不仅是西方医学在中国体制化、本土化的一个典型和纯粹的研究标本,填补了西医东渐个案研究以及近代豫北医学传教研究的空白,而且以实证的案例揭示和证明了西学东渐中的一个现象和规律,即相对于科学技术的其他门类如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质学以及各类应用技术和实用工程等,医学是兼科技与人道于一身的“仁术”,所以,西方医学的传播相对较少受到经济、交通、文化等发展水平的制约,而能在相对封闭、落后的乡村地区如近代的豫北迅速、深入并全面的展开和深入。究其原因,是传教士传教的需要与中国底层百姓求医祛病最现实、最迫切的诉求能够最直接对接的结果。本论文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对西方医学在豫北的体制化、本土化的历程及其与‘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民俗、中西学关系等互动的系统相关性分析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董倩[2](2013)在《断裂与延续:《新民晚报》与社会主义上海日常生活空间建构(1949-1966)》文中指出本研究通过1949-1966年《新民晚报》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约25000个文本,综合专门史、官方出版物、地方档案以及口述史访谈等资料,探讨《新民晚报》如何建构“文革前十七年”的上海日常生活空间,以及报纸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新民晚报》通过对上海日常生活空间和日常生活方式的再现,在消费、居住、饮食、服饰、休闲等日常生活的基本方面,表现出“热点时刻”中的共同趋势以及权力规训程度的差异。虽然阶级性深深地镶嵌在解放后的日常生活空间中,但即使是政治权力也不能对日常生活方式的延续性视而不见。《新民晚报》对饮食空间的建构相对来说最自由,而对居住空间的呈现则表现出高度的单一性,这是由于日常生活方式在不同的日常生活空间中的延续性不同以及距离政治权力中心的远近造成的。消费空间、休闲娱乐空间与空间中的服饰由于其本身性质的复杂,《新民晚报》对它们的建构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在1950年代初期、1956年左右和1962年左右这三个“热点时刻”,《新民晚报》中的上海日常生活以及报纸的相关话语都呈现出“紧——松——紧”的大致趋势,这说明《新民晚报》对解放后上海日常生活空间的建构仍然是基本上在政治意识形态的框架里进行。同时,由此趋势可知,1950年代初期的“紧”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们面对政治巨变的权宜之计;在1962年以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才真正走进上海日常生活方式和日常生活空间的核心。在对上海日常生活的呈现中,作为一种“关于空间的思想”,权力规训中的《新民晚报》通过对上海都市空间的再现,再生产出一套异常复杂的、甚至相互矛盾的对都市生活的想象和阐释,是当时社会现实复杂性的映射。同时,《新民晚报》多次通过报道事实,表达舆论直接干预都市空间的构成.参与空间的实践。
董海涛[3](2012)在《全球化语境下我国对外传播中的平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外传播因国家的形成而逐步产生,因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衍进,对每个主权国家都具有非同一般的战略意义。概而言之,这种战略意义主要体现在努力提升本国的国际形象和打压竞争对手的国际形象,以及关键时刻的利益诉求表达和危机时刻的国际公关等。“全球化”这一术语则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一次政治大讨论,由美国着名政治家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在《两代人之间的美国》一书中首次提出。虽然学界对其定义和内涵莫衷一是,但毋庸置疑的是,“全球化”已然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对外传播所面临的共同语境。在全球化语境下,对外传播能力已经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和硬实力,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互为促进。而且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对外传播能力对于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建构所作出的贡献将远远超出经济等硬实力。全球化背景下的对外传播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往往关系国家的存亡发展。在很多情况下,对外传播中的传受双方都是主权国家,因此传播过程中“度”的把握显得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中国而言,经济实力已经位居世界第二,而媒体实力却严重滞后,在对外传播中我们更应当做到平衡有术,外圆而内方。本文首先指出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国际对外传播体系中的相对边缘位置,而西方发达国家则占据了中心位置。他们按照自己的利益需要控制国际新闻的流量和流向,建立了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全球对外传播秩序。与此同时,本文还分析了全球化对多元语境形成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辩证地提出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既会在短期内加剧不同国家对外传播的失衡,也将最终促成国际社会的对外传播趋向平衡的观点。接着,本文简要梳理了我国对外传播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脉络,列举了对外传播失衡的具体表现,分析了造成我国对外传播落后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语言、传播手段等方面的原因,并指出因为对外传播失衡而导致的国家形象摇摆、对外交往中的尴尬、信息控制能力下降、文化误读和文化焦虑等严重后果。有鉴如此,当代中国的对外传播除了要尊重新闻事实和新闻价值等基本原则外,还要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前提,巧妙避开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合理运用西方话语设置议题,积极引导国际舆论,取得更多国际话语权,建构我们的良好国家形象,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随后,本文从宏观和微观等层面对我国对外传播中的平衡原则和平衡策略进行了深讨。宏观层面的平衡原则包括统与分的平衡、质与量的平衡、刚与柔的平衡、远与近的平衡。而微观层面的平衡策略则包括对外传播中不同意识形态的平衡、政治色彩和社会情感的平衡、不同文化的平衡、不同地域的平衡、不同地缘国家的平衡,不同声音的平衡(赞成和反对的声音、民间和官方的声音、明星和民众的声音、中国和国际的声音)、不同媒介选择的平衡(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中国媒体和外国媒体)等具体平衡手法。本文结语部分探讨了平衡传播的发展趋势,希望在相关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入的同时,努力打破理论和实践、专业和通识教育之间的现有藩篱,让传播学者的研究与社会现实需求紧密结合,让更多的传播学者能为国家的高层决策服务。同时不断反思我国现行对外传播体制,注重学术研究的传承和青年学者的培养,努力做强自己的对外传播媒体,在国际事务中发出自己的强音,取得更为平衡的话语权,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国策提供充分的思想保障和理论支撑。
易图强[4](2011)在《新中国畅销书历史嬗变及其与时代变迁关系研究(1949.10-1989.5)》文中研究说明“畅销书”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畅销书”,是指在图书市场中通过读者的购买行为而产生的畅销书;广义的“畅销书”,既可以是在图书市场中通过读者的购买行为而产生,也可以是通过行政手段发放或摊派而产生。畅销书的本质是,在一定的时间里迅速形成了对某类或某种图书的群体性追捧、阅读的社会行为。只要具备这一特点,任何图书都可以视为畅销书。图书的畅销,不仅是经济现象,而且是政治现象、文化现象,在素来重视政治、文化的中国更是如此。拙文以广义畅销书为视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40年间(有时酌情延伸至1989年以后)畅销书的出版传播活动进行纵向研究。新中国40年间畅销书的出版传播可以划分为五个历史时期:1949.10—1957.5,1957.6—1966.4,1966.5—1976.10,1976.11—1982.9,1982.10—1989.5。每个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历史特征与历史主题。受此制约,每个历史时期畅销书出版传播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历史原因各不相同,每个历史时期出版的畅销书所产生的历史作用、影响也各不相同。1949.10—1957.5,是中国社会制度发生转变的时期——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具有以下特点:文学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丰富多彩,俄苏译着的大量出版与畅销成为时代标签,爱情与性知识图书的出版传播热成了奇特风景。废旧立新、蓬勃向上、“多元并举”、“百花齐放”的时代精神,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整体上呈现生动活泼的气象。例如,20世纪50年代尤其50年代的早期、中期,文学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丰富多彩。革命文学图书成为文学畅销书出版传播的主干,中国古典文学图书、以新中国建立前进步作家的作品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文学图书乃至西方资本主义文学图书的出版传播也都枝繁叶茂,这是20世纪60年代前期难得一见,更是“文革”时期根本见不到的现象。根本原因在于当时意识形态对文艺的控制比较宽松。革命文学图书的空前畅销产生了巨大影响:培植了广大民众的革命英雄崇拜情结,传播了爱国、爱共产党、爱人民,反侵略、反压迫、反剥削的主流价值观。1957.6—1966.4,是中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时期。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发生了新的变化:中国革命文学图书继续大量出版发行但遭受挫折,苏联译着的出版传播暗淡下来;和平年代英模事迹畅销书骤然增多,影响巨大;阶级教育畅销书的出版传播热前所未有;科学技术尤其是中医药畅销书成为图书市场一道亮丽风景。“斗志昂扬”、“火药弥散”的时代特征,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呈现曲折发展的态势。例如,从20世纪50年代末起,中国引进出版的俄苏译着急剧减少,1960年之后几乎绝迹。这是1956年后中苏关系日益恶化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翻译界、出版界有意识地破除对苏联的迷信之反映;1963.4—1964.11,专门的阶级教育读物纷纷出版并广为流传,这是当时阶级斗争迅速扩大化的直接表现,是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对图书出版业提出的必然要求。专门的阶级教育读物使青少年儿童增强了阶级观念,提高了革命警惕性,但历史尘埃落定之后,就会发现,这种畅销书为“左”倾错误的蔓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让仇恨的种子种植于稚嫩、纯洁的少年儿童的心灵。1966.5—1976.10(“文革”时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罕见的疯狂年代,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噩梦岁月。这一时期畅销书出版传播的特点是:毛泽东着作泛滥成“灾”,“大批判”文集铺天盖地,“样板戏”图书独一无二,浩然作品的畅销成为奇迹,“赤脚医生”图书成为时代标志。迷信盛行、万马齐喑的时代特点,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呈现畸形、扭曲的局面——品种极其单一,极不平衡。例如,这一时期,毛泽东着作的出版发行发展到疯狂的地步,这是因为:“文革”开始后出版发行毛泽东着作成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林彪对毛泽东着作别有用心的鼓吹与奉承,人们盲目崇拜毛泽东。“文革”时期疯狂出版发行毛泽东着作,加剧了个人崇拜,强化了现代迷信,为林彪捞取了政治资本,客观上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传播知识的作用。科学技术图书是“文革”时期的一大畅销板块,最具个性的科学技术图书是“赤脚医生”图书。“赤脚医生”图书大量出版发行的基本原因是:贯彻毛泽东“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响应毛泽东“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赤脚医生”图书是“赤脚医生”获得医药知识的重要途径,甚至成了他们现学现用、现查现医的救急书。1976.11—1982.9,是拨乱反正时期,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时代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具有以下特点:严重“书荒”之后国民“大补”文学名着,文化教育图书猛然增多并形成销售热潮,以拨乱反正为主题的一批畅销书应运而生,出现了工具书、通俗文学作品、日常生活图书、经济图书和少儿读物的出版传播热。拔乱反正、初步改革的历史主题,解放思想、渴望知识的时代精神,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呈现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景象。例如,文化教育图书空前畅销,这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全社会重视教育、崇尚知识、尊重人才的体现。这一时期出版的中小学教辅、大中专教材和工具书等方面的畅销书,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的恢复与发展,广泛地传播了文化科技知识。这一时期出版的最具轰动效应的文学畅销书是《第二次握手》,它突破了“文革”时期强加于文艺创作的清规戒律,解放了思想,解放了人性,推动了拨乱反正,促进了科技发展。1982.10—1989.5,是改革开放全面展开、向纵深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具有以下特点:邓小平着作发行量巨大;经济学着作、教材继续热销;法律图书的出版传播开始掀起了高潮;金庸的武侠小说与琼瑶的言情小说如火山般爆发;严肃文学作品与通俗文学作品分庭抗礼;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着作大行其道。改革开放、思想启蒙的历史主题,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呈现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景象。这是国民阅读的沸腾岁月,是图书出版传播的黄金时代。例如,1979—1989,经济学着作、教材纷纷出版并畅销起来,原因在于:高等院校的恢复与高等教育的发展,为经济学教材提供了稳定的读者群;经济的调整、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推进,为经济学着作、教材的出版传播提供了直接的推动力;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时代主题,为经济学着作、教材的面世与流行创造了宽松的政治环境;行政力量的参与和媒体的宣传,让经济学着作、教材的流传如虎添翼。经济学畅销教材、着作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为经济学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增加了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金庸与琼瑶的小说为代表的港台通俗文学作品的出版传播如火山般爆发,这是由于:从1984年下半年开始,以城市为中心的改革全面铺开,形成了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和市民阶层;从1985年开始,以市场为取向的出版经营体制改革有了实质性突破,迫使出版社不得不重视经济效益;版权保护意识的缺乏,民营书业的兴起,客观上促进了琼瑶与金庸小说出版传播的繁荣;金庸与琼瑶的小说契合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的审美需要和阅读心理。以金庸和琼瑶的小说为代表的港台通俗文学畅销书,解放了国人的人性,为大众提供了文化营养,促使编辑出版人员开始转变观念,推动了中国大陆本土通俗文学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晦涩难懂的西方人文社会科学译着也大行其道,这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启蒙的需要,是协作出版结下的硕果。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畅销书对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大学生)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而且泽惠于后世,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精神资源。“文革”结束以前和改革开放以后,畅销书在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传播效果五个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例如,就传播内容而言,“文革”结束前,主要流行政治理论读物和革命文学作品,而改革开放后,主要流传文化教育读物、经济读物和娱乐休闲读物。就文学畅销书而言,“文革”结束前,革命文学经典、俄苏文学作品洛阳纸贵,而改革开放后,港台文学作品、西方文学作品风行中国。在新中国40年间,最稳定的两类畅销书是政治理论类和科学技术类,起伏最大的两类畅销书是文学类和文化教育类。新中国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与时代变迁之间具有密切关系。一方面,时代制约着、决定着畅销书,另一方面,畅销书反映着时代、影响着时代。前者是指,畅销书是时代的产物。时代的迫切需要催生了体现这种时代要求的畅销书,时代创造了某种图书得以畅销的条件。时代的特点与需要,决定着畅销书的选题结构,决定着畅销书的主题与功能,决定着畅销书的文本。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依托于时代、依赖于时代;后者是指,一定时代的畅销书体现该时代的历史特征、历史主题,映射该时代的社会心理、大众心态,体现该时代的政治、意识形态的要求,体现该时代经济发展的特点,体现该时代国民的知识水平、思维水准与精神高度。图书的畅销又影响着时代的发展,或是推动社会发展,或是阻碍历史前进。总之,时代作用于畅销书,畅销书又反作用于时代,即畅销书离不开时代,时代又呼唤畅销书。畅销书是时代的符号、标志,是反映历史特征、历史主题的载体,是记录时代精神、大众心态的媒介。畅销书是社会变化的睛雨表,是时代变迁的映射,是观察历史发展的窗口。因而,畅销书嬗变的过程,折射出时代变迁、社会演变的轨迹;畅销书的文本,浓缩了所在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心理的面貌与国民的阅读水准。新中国畅销书的出版传播史,是新中国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的缩影。勾勒新中国畅销书的历史嬗变,剖析其形成的历史原因,分析其产生的历史作用、影响,解读其文本(包括内容与形式),是考察新中国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的特点与规律的非常有效的途径。
颜敏[5](2008)在《在杂语共生的文学现场 ——“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在中国大陆文学期刊中的传播与建构(1979-2002)》文中研究表明时间上的连续性与空间上的杂生性使得文学期刊构成了鲜活流变、杂语共生的文学现场,能够呈现文学历史及其存在样貌的复杂多变性。从这一基点出发,本论文爬梳了“台湾、香港、澳门与海外的华文文学”在大陆文学期刊中传播与建构的相关情况与若干问题,对有关“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大陆流播的刻板印象进行了质疑与否定。一是梳理了“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在大陆文学期刊中的传播概况。纵向来看,从197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大陆文学期刊的相关传播活动大体可分为窗口期、高峰期,转型期和整合期四个阶段,同时,“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的整体感也经历了从隐约、凸显、分化和消失的过程。横向来看,首先,由于受众定位的差异,文学期刊中衍生出了有关“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的三种基本传播模式:学术的、纯文学的和大众的;其次,由于“地缘意识”、中国意识与“世界意识”组合关系的差异,文学期刊中形塑出三种“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的结构模式——主次分明型、众生平等型和含混重叠型。大陆文学期刊中“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的存在形态与价值意义的多元流变,否定了那种认为“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是政治需要之产物的观点。二是鉴定了文学期刊传播“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时主体性的显现方式。首先,文学期刊通过栏目形制等期刊语言,将选取文本重新组合,并赋予其新的价值意义,使之融入期刊的整体氛围之中,从而体现出建构性力量。其次由于处在多重视角多种力量的纠缠之中,特定文学期刊总是以一种调和协商的方式,寻找不同力量之间的空隙与契合点,以实现对“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的个性化传播。那种忽略对具体传播媒介的考察,只从宏观层面去把握“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大陆流播的研究思路,难免就会失之笼统与偏颇。三是分析了文学期刊的传播活动对“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与“汉语文学”的影响。文学期刊的现场感源于不同文本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渗透,它呈现和促进了不同性质文学的融合生长过程。因此,文学期刊对于“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的传播促进了不同区域与国家华文文学的整合过程,有利于整合性文学观念的形成。随着文学交流的日趋深入,“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这一划地为界的术语也被世界华文文学、汉语文学、华文文学、中文文学等整合性概念所超越。
任谢元[6](2006)在《1970年代以来的澳大利亚华人新移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澳大利亚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白澳政策”的废除,华人移居澳大利亚者增多,从而为华人社会注入了新的血液。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中澳关系的日益密切,新移居澳大利亚的华人逐年增加,使华人移民群成为仅次于希腊移民的最大少数民族之一,同时,华语也逐渐成为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大语言”。 本文以人口的变化为切入点,来展开对华人新移民这一群体的研究,即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层面,由表及里、由点到面分析。由于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的发展和华人新移民素质的提高,不论在哪一个层面上,这一群体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向主流社会显示了华人社区的旺盛生命力和勃勃生机之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群体己打破传统的血缘、地缘、业缘的限制,开始走向联合,在积极参入当地国各种事务的同时,还支持祖籍国的和平统一大业。这种空前的大团结,使主流社会听到了华人的声音,提高了华人的社会地位。
胡志坚[7](2005)在《自我统摄下的心理与行为 ——蔡元培、黄炎培和陶行知的社会心理与行为特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理解历史、研究历史的一种新视角、新方法,心理史学自20世纪80年代真正被中国史学界接受、应用以来,拓宽了中国史学研究的视野和思路,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心理史学取向的中国教育史研究,也已初露端倪。但在已有的研究中,也存在着概念界定模糊,研究范畴不明确,研究方法不当等问题。本研究试图尝试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通过对蔡元培、黄炎培和陶行知三位教育家社会心理和行为特点的分析和探讨,构建一种以社会心理学概念、范畴为基础的心理史学研究范式。同时,试图通过对三位教育家社会心理和行为特点的分析和探讨,拓宽中国教育史学研究的视野和思路,扩大中国教育史理解的范围,增强中国教育史研究的生动性,并希望通过这种研究,能对当今中国教育和教育者,提供某些新的借鉴和启迪。 本研究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第一章)。通过对西方心理史学产生、发展的历史回顾,本研究简略介绍了西方心理史学的涵义、研究领域和发展趋势等问题。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历史学、教育史学等领域相关研究的特点和不足,进行了梳理和概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的论题和研究设想。 第二部分:蔡元培、黄炎培和陶行知社会心理与行为特点的具体分析和研究(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本研究以自我概念为出发点,探讨了三位教育家的成长历程与自我概念形成之间的关系;在自我概念影响下独特的行为方式;以自我为“锚定点”的社会认知、社会态度和归因风格;论证了研究对象走上“教育救国”道路的社会心理基础;分析了研究对象对他人社会认知和态度的特点以及具体教育实践的社会心理动机等。 第三部分:结语(第五章)。通过具体分析,本研究确立了以社会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一套心理史学研究范式,具体操作程序为:首先,根据教育学和社会心理学已有的研究成果,确定取样标准,选取研究对象;其次,根据心理学和历史学研究的基本要求,确定史料选择的基本原则;再次,以社会心理学为基础,确定具体研究领域和范畴;最后,根据已经确定的研究领域和范畴,进行具体分析,进而得出结论。本研究得出结论认为:第一,就自我概念而言,蔡、黄、陶都以儒家君子为理想自我追求,但由于理论基础的不同,三位教育家的君子理想自我,又有些许的差异。蔡元培认为“难进易退”亦君子,“外圆内方”在黄炎培看来不失君子风范,而对于陶行知来说,惟有“力行”方为君子。第二,就社会认知、社会态度和归因风格而言,由于所处历史时期的差异,蔡、黄、陶对中国社会的认知和态度也不尽相同,但都表现出把中国社会问题归因于内部的、不稳定的和可控的因素的归因风格。正是由于这种归因风格,才使得三位教育家都把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目光落在了教育上。第三,就“教育救国”的行为方向而言,由于蔡、黄、陶成长经历的不同和自我概念上的差异,三位教育家又各自具有自己的教育主张和具体行为方向。以“注重学术”为自我概念的蔡元培选择了高等教育,并以培养“大
王风考[8](2000)在《谁是《建筑工人》的忠实读者》文中提出 这次出的阅读奖试题,我觉得好像是摸一摸谁痴迷、珍爱、关心我们的《建筑工人》。20周年——235册——80cm 高,光一页一页地翻就得好几天。这次如果谁获得名次,都可以给他一顶“忠实读者”的桂冠,并给他们自
本刊编辑部[9](2000)在《《建筑工人》创刊20周年读者阅读奖征答纪念活动评选揭晓》文中认为 为纪念《建筑工人》创刊20周年,本刊举办了读者阅读奖征答活动。试题和读者调查征答表在2000年第1期刊出后,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响应。很多读者利用业余时间和节假日,翻阅查找了全部或大部分《建筑工人》杂志,重睹了《建筑工人》的历史面貌与风采,重温了那些自己喜爱的精品佳作,进一步
李乐平[10](2000)在《2000年,良师益友愿你走好》文中指出 时光如箭。1981年,《建筑工人》刚创刊不久,当时我在山东莱芜钢铁厂建筑工程处宣传科工作。由于对这份杂志还不十分熟悉,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当年全处仅订阅了10份。结果刊物很受欢迎,大家争相传阅。这对久旱逢雨的建筑工人来说,渴望学技术、长知识的迫切愿望由《建筑工人》这本小
二、《建筑工人》创刊20周年读者阅读奖试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筑工人》创刊20周年读者阅读奖试题(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加拿大传教使团在豫北医学传教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的意义 |
2 文献资料与先行研究 |
2.1 建国前关于在华医学传教活动的相关资料与研究 |
2.2 建国后国内学者关于在华医学传教活动的研究 |
2.3 港台和海外学者关于在华医学传教活动的研究 |
2.4 国内外关于河南和豫北医学传教活动的研究 |
3 研究思路 |
4 研究方法 |
5 创新与不足 |
5.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5.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近代豫北医学传教的背景 |
1.1 时代与文化背景 |
1.1.1 医疗服务与宗教福音事业 |
1.1.2 中国沿海初期的医学传教 |
1.1.3 豫北医学传教的特殊之处 |
1.2 豫北:何以成为加拿大人的必然选择 |
1.2.1 基督教深入河南腹地传教 |
1.2.2 近代豫北的医疗卫生实况 |
1.2.3 医疗需求与加拿大的选择 |
本章小结 |
附:勇敢的乡村冒险者——古约翰、史密斯 |
第二章 近代豫北医学传教活动的肇始 |
2.1 古约翰:开径辟路初入豫北 |
2.2 初显身手,用医学敲开家门 |
2.2.1 初到豫北,屡遭冷遇 |
2.2.2 仁术仁心,融化坚冰 |
2.2.3 入乡随俗,扎根豫北 |
2.3 屡挫屡奋,为生存立教而战 |
2.3.1 在与疾病抗争中前进 |
2.3.2 用知识诚意战胜暴力 |
2.3.3 为传教豫北不懈奋斗 |
本章小结 |
附:为了信仰而坚守——第一代医疗女传教士马多士、科玉贞 |
第三章 近代豫北医学传教活动的开展 |
3.1 豫北三处教会医院的初建 |
3.1.1 使团兴办医院的原因 |
3.1.2 安阳广生医院的初建 |
3.1.3 卫辉博济医院的初建 |
3.1.4 怀庆教会医院的初建 |
3.2 豫北教会医院的初步效果 |
3.2.1 提供有序的医疗服务 |
3.2.2 形成了医疗诊治群体 |
3.2.3 改善医务人员的生活 |
3.2.4 拓展维系各界的关系 |
3.2.5 促进卫生系统的形成 |
3.3 向正规化近代医院的转型 |
3.3.1 二三十年代医院扩建 |
3.3.2 集体正规化转型启动 |
3.3.3 传教与传医重心转换 |
本章小结 |
附:为了信仰而前仆后继——孟恩赐医生夫妇和他们的后代 |
第四章 近代豫北医学传教活动的深入 |
4.1 豫北正规化医院集体转型 |
4.1.1 医患比例及护理水平 |
4.1.2 医疗卫生设施与服务 |
4.1.3 分科意识建辅助部门 |
4.1.4 主要病例和治疗成果 |
4.1.5 正规化医院的主指标 |
4.2 豫北医院医教关系的变迁 |
4.2.1 早期投入与医教纷争 |
4.2.2 宗教狭隘与医院紧身 |
4.2.3 去宗教化与医院发展 |
4.3 医院管理权限的易主冲突 |
4.3.1 医院管理权两次易主 |
4.3.2 传教医务人员的情感 |
4.3.3 管理权限争夺的原因 |
本章小结 |
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麦克卢尔父子的中国情结 |
第五章 近代豫北医学传教活动的教育支撑 |
5.1 本土医学人才培养三阶段 |
5.1.1 识字扫盲阶段的培训 |
5.1.2 教会中小学校的教育 |
5.1.3 教会正规的医学教育 |
5.2 豫北正规医学教育的开展 |
5.2.1 东西医学体系的差异 |
5.2.2 惠民护士学校的特色 |
5.2.3 豫北护理体系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附:近代豫北护理事业的创建者——饶秀贞、布莱登 |
第六章 近代豫北公共卫生事业的发端 |
6.1 豫北公共卫生理念的传播 |
6.1.1 传教与公共卫生事业 |
6.1.2 公共卫生运动在豫北 |
6.1.3 易俗中的女传教护士 |
6.2 怀庆“农村医疗网”建设 |
6.2.1 乡村建设与卫生宣传 |
6.2.2 传教士对农村的影响 |
6.2.3 农村医疗网:新构想 |
6.2.4 罗光普的“人生公式” |
本章小结 |
附:近代豫北公共卫生意识的传播者——盖麻姑、彭纯修 |
第七章 加拿大传教使团的撤离与医院重生 |
7.1 加拿大传教使团的“四进四出” |
7.1.1 义和团运动中的撤出 |
7.1.2 北伐战争中的大撤离 |
7.1.3 反英运动中的大撤离 |
7.1.4 因内战而永久的撤离 |
7.2 内忧外患中缓而痛的解体 |
7.2.1 反复撤离中遭受重创 |
7.2.2 外部的支持不断削弱 |
7.2.3 内部的矛盾逐渐激化 |
7.3 豫北三所教会医院的重生 |
7.3.1 安阳广生医院的沿革 |
7.3.2 卫辉惠民医院的新生 |
7.3.3 平原省立医院的筹建 |
本章小结 |
附:近代豫北本土的医护领军人物——段美卿、李素英 |
第八章 豫北医学体制本土化及其影响 |
8.1 豫北医学体制本土化表现 |
8.1.1 器物层面本土化表现 |
8.1.2 制度层面本土化表现 |
8.2 豫北医学体制本土化影响 |
8.2.1 中西文化磨合与创新 |
8.2.2 有形遗产的历史影响 |
8.2.3 无形遗产的挖掘利用 |
本章小结 |
附:中西文化交流的促进者——季理斐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缩略语查询目录 |
附录2 近代豫北地区传教活动大事记 |
附录3 本研究所涉及的近代在豫北的加拿大传教士名单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断裂与延续:《新民晚报》与社会主义上海日常生活空间建构(1949-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日常生活研究 |
二、社会空间、日常生活空间与生活方式 |
第三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意义 |
一、上海史和上海日常生活、1950年代研究 |
二、媒介、大众文化与日常生活 |
三、《新民晚报》相关文献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文章框架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方法 |
三、文章框架 |
四、研究的局限性 |
注释 |
第一章 《新民晚报》与新旧交替中的上海日常生活 |
第一节 《新民晚报》(1946-1966)变迁史:权力规训中的社会主义晚报 |
一、《新民报》的发行 |
二、读者对象的逐步确定与历年版面变迁 |
三、为什么是《新民晚报》? |
第二节 《新民晚报》与社会主义上海空间氛围的变化 |
一、名称之变 |
二、土洋之变 |
三、建构新的社会风气:学习、节约 |
四、新社会中的商业氛围:“生意经”和“老实”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延续、规训与溢出:《新民晚报》中的社会主义上海日常消费空间 |
第一节 变幻中的城市商业地标 |
一、作为社会主义城市的上海 |
二、外滩 |
三、从跑马厅到人民广场 |
四、(作为城市商业地标的)南京路 |
第二节 上海消费空间的延续:霓虹灯和第一百货 |
一、时而辉煌,时而黯淡:霓虹灯的生命史 |
二、第一百货:一个个案 |
第三节 上海消费空间中的规训与溢出 |
一、街头 |
二、橱窗 |
三、商场和百货公司中的消费空间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新民晚报》与社会主义上海的居住空间 |
第一节 棚户区:正面而片面的呈现 |
第二节 工人新村叙事的“单纯性与坚贞性” |
一、工人新村概况 |
二、曹杨新村:社会主义的客厅 |
第三节 上海里弄的新气象:空间氛围的巨变 |
一、《新民晚报》中的里弄 |
二、里弄组织的建立 |
三、学习 |
四、集体化生活 |
五、爱国卫生运动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新民晚报》与社会主义上海的饮食空间 |
第一节 物产与主食 |
一、物产的新陈代谢 |
二、主食:“标准米”的阶级属性和健康效用 |
第二节 外食空间的转型与延续:饭店、食品公司、食摊、食堂 |
一、饭店 |
二、食品商店中的西式风格 |
三、食摊:合作化与复兴 |
四、新的饮食空间:食堂 |
第三节 家中饮食 |
一、菜场:统一议价和公私合营 |
二、家中饮食:“既要省得钱,又要吃得好”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实用、阶级和审美:《新民晚报》与社会主义上海日常生活空间的服饰与时尚 |
第一节 解放初的新旧交融:转型期的服饰 |
一、人民装的兴起 |
二、街头的时髦人士和时尚制造者 |
第二节 1955-1956的服装改革运动 |
一、服装改革运动的特点 |
二、服装展览会 |
第三节 关于穿旧衣的讨论 |
第四节 服饰式样由繁琐到实用的讨论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六章 《新民晚报》与社会主义上海休闲娱乐空间 |
第一节 大世界:空间氛围的转变 |
一、接管前:清洗与残留 |
二、接管后 |
第二节 公园:休闲、历史与政治 |
一、1949后上海公园的发展 |
二、作为休闲空间的公园 |
三、作为历史和政治空间的公园 |
四、1964年“公园里应吹什么风”的大讨论 |
第三节 书场和影院 |
一、书场:从自由散漫到井然有序 |
二、影院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语 |
一、报纸、历史与城市日常生活 |
二、权力规训中的“反向解读” |
三、内容上的区分 |
四、时间上的共性:以“热点时刻”视角看《新民晚报》对日常生活空间的呈现 |
五、断裂与延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全球化语境下我国对外传播中的平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全球化语境下我国对外传播中的平衡策略研究 |
1 导论 |
1.1.1 核心概念解读 |
1.1.2 研究意义 |
1.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1.4 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
2 全球化语境下的对外传播 |
2.1 全球化与多元语境 |
2.1.1 “全球化”的定义 |
2.1.2 全球化与多元语境 |
2.1.3 多元语境下的对外传播 |
2.2 全球化多元语境与对外传播失衡 |
2.2.1 全球信息鸿沟的扩大 |
2.2.2 强势国家媒介霸权的形成 |
2.2.3 弱势国家话语权力的缺失 |
2.3 全球化多元语境与对外传播平衡 |
2.3.1 全球化多元语境促进对外传播平衡 |
2.3.2 弱势国家的发展促进对外传播平衡 |
2.3.3 发达国家的对抗促进对外传播平衡 |
3 我国对外传播的历史沿革及现状 |
3.1 古代的对外传播 |
3.1.1 我国古代的人际传播 |
3.1.2 古代对外传播的局限 |
3.2 近现代的对外传播 |
3.2.1 对外传播日趋失衡 |
3.2.2 中共对外传播拉开序幕 |
3.3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期间的对外传播 |
3.3.1 建国初期的对外传播 |
3.3.2 文革期间的对外传播 |
3.4 改革开放后的对外传播 |
3.4.1 对外传播机构的建立和完善 |
3.4.2 对外传播的不足和改进之处 |
4 我国对外传播失衡的表现、后果及原因 |
4.1 我国对外传播失衡的表现及导致的后果 |
4.1.1 国家形象的摇摆 |
4.1.2 对外交往中的尴尬 |
4.1.3 信息控制能力的下降 |
4.1.4 文化误读和文化焦虑 |
4.2 我国对外传播失衡的原因探析 |
4.2.1 制度差异导致对外传播失衡 |
4.2.2 观念不同导致对外传播失衡 |
4.2.3 传播实力悬殊导致对外传播失衡 |
5 我国对外传播的平衡策略 |
5.1 对外传播平衡的基本原则 |
5.1.1 统分结合 |
5.1.2 质量并重 |
5.1.3 刚柔并济 |
5.1.4 远近协调 |
5.2 对外传播平衡的具体策略 |
5.2.1 不同意识形态的平衡 |
5.2.2 政治色彩和社会情感的平衡 |
5.2.3 不同文化的平衡 |
5.2.4 不同地域的平衡 |
5.2.5 不同地缘政治国家的平衡 |
5.2.6 不同声音的平衡 |
5.2.7 不同媒介选择的平衡 |
5.3 对外传播的新话语体系构建 |
5.3.1 思想输入的选择性 |
5.3.2 主流意识形态之争 |
5.3.3 对外传播的渠道选择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4)新中国畅销书历史嬗变及其与时代变迁关系研究(1949.10-1989.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畅销书"概说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主旨与内容 |
四、研究的意义、创新点与方法 |
五、研究的难点与步骤 |
第一章 "改天换地"、"多元并举"时代的畅销书(1949.10—1957.5) |
一、时代的历史特征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49.10—1957.5) |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
三、文学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丰富多彩 |
四、俄苏译着的大量出版与畅销成为时代标签 |
五、爱情与性知识图书的出版传播热成了奇特风景 |
六、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
第二章 "斗志昂扬"、"火药弥散"时代的畅销书(1957.6—1966.4) |
一、时代的历史特征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57.6—1966.4) |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
三、革命文学图书出版传播遭受曲折,苏联译着出版传播暗淡下来 |
四、和平年代英模事迹畅销书骤然增多 |
五、阶级教育畅销书的出版传播热前所未有 |
六、科学技术尤其是中医药畅销书成为亮丽风景 |
七、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
第三章 迷信盛行、万马齐喑时代的畅销书(1966.5—1976.10) |
一、时代的历史特征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66.5—1976.10) |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
三、毛泽东着作泛滥成"灾" |
四、"样板戏"图书独一无二 |
五、浩然作品的畅销成为奇迹 |
六、"赤脚医生"图书成为时代标志 |
七、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
第四章 拨乱反正、初步改革时代的畅销书(1976.11—1982.9) |
一、时代的历史主题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76.11—1982.9) |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
三、国民"大补"文学名着 |
四、文化教育图书猛然增多并形成销售热潮 |
五、以拨乱反正为主题的一批畅销书应运而生 |
六、《第二次握手》个案剖析 |
七、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
第五章 改革开放、思想启蒙时代的畅销书(1982.10—1989.5) |
一、时代的历史主题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82.10—1989.5) |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
三、邓小平着作发行量巨大 |
四、经济学教材、着作继续畅销 |
五、法律图书的出版传播开始掀起了高潮 |
六、金庸与琼瑶小说的出版传播如火山般爆发 |
七、严肃文学作品与通俗文学作品分庭抗礼 |
八、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着作大行其道 |
九、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
第六章 "文革"结束前与改革开放后畅销书的比较 |
一、传播者比较 |
二、传播内容比较 |
三、传播渠道比较 |
四、受众比较 |
五、传播效果比较 |
第七章 新中国畅销书与时代变迁之关系的整体评析 |
一、时代制约着畅销书 |
二、畅销书反映着时代 |
三、畅销书影响着时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在杂语共生的文学现场 ——“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在中国大陆文学期刊中的传播与建构(1979-200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正文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确立与重要术语的梳理 |
第二节 研究现状概述与问题的提出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述要 |
第二章 大陆文学期刊与"华文文学"之关联 |
第一节 大陆文学期刊作为传播"华文文学"的重要媒介 |
第二节 大陆文学期刊作为"华文文学"大陆化的结构性因素 |
第三章 传播活动的基本阶段与主要趋势 |
第一节 窗口期(1979年——1984年左右) |
第二节 高峰期(1985年——1988年左右) |
第三节 转型期(1989年——1993年左右) |
第四节 整合期(1994年——2002年左右) |
第四章 期刊的受众策略与"华文文学"的传播模式 |
第一节 学术视野下的文学传播——《华文文学》研究 |
第二节 纯文学视野下的"华文文学"——《收获》[朝花夕拾]栏研究 |
第三节 大众视野下的文学传播——《台港文学选刊》研究 |
第五章 期刊的地缘、中国与世界意识和"华文文学"的结构模式 |
第一节 《特区文学》的地缘情结与期刊中的"华文文学" |
第二节 《四海——世界华文文学》的"世界性"及其限度 |
第三节 上海情境与《小说界》中的"华文文学" |
第六章 结语:在杂语共生的文学现场 |
一 变动的文学景观——"华文文学"在大陆文学期刊中的传播概况 |
二 重组与调和——文学期刊建立主体性的两种方式 |
三 在遮蔽和敞开之外——整合性文学观念的形成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与邮件电话来往时间概要 |
附录2 孟伟哉的来信 |
大陆主要文学期刊中的"华文文学"作品"索引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其他科研成果 |
后记 |
(6)1970年代以来的澳大利亚华人新移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arct |
前言 |
一、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二,研究的现状 |
三,研究的方法和架构 |
第一章 澳大利亚的华人新移民 |
第一节 华人新移民的类型 |
第二节 华人新移民的特点 |
第二章 华人新移民的社团组织 |
第一节 新移民社团组织及其作用 |
第三章 华人新移民的经济活动 |
第一节 新移民的主要经济行业 |
第二节 新移民职业特点 |
第三节 影响和展望 |
第四章 华人新移民的参政活动 |
第一节 华人参政的活动的发展 |
第二节 华人参政的活动的展望 |
第五章 华人新移民的文化教育 |
第一节 华人新移民与华文传媒 |
第二节 新移民与华文教育 |
结语 |
注释 |
参考书目 |
后记 |
(7)自我统摄下的心理与行为 ——蔡元培、黄炎培和陶行知的社会心理与行为特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心理史学:一种新的研究取向 |
二、我国历史学、教育史学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心理史学取向的历史学的已有研究 |
(二) 心理史学取向的教育史学的已有研究 |
三、问题的提出 |
(一) 弥补和解决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和缺点 |
(二) 拓宽中国教育史学研究的视野和思路 |
(三) 个人兴趣和对现实教育、教育者的观照 |
四、研究原则和研究范式 |
(一) 研究原则 |
(二) 研究范式 |
第二章 蔡元培的社会心理与行为特点研究 |
一、蔡元培的自我概念与行为方式 |
(一) 蔡元培的认知自我、他观自我和理想自我 |
(二) 蔡元培的成长历程与自我概念的形成 |
(三) 蔡元培“难进易退”的行为方式特点 |
二、蔡元培的社会认知、社会态度与行为方向 |
(一) 抛弃京职:传统仕途上的转向 |
(二) 社会认知、态度的转变与行为方向上的探索 |
(三) 教育救国思想和行为方向上的确立 |
(四) “学问”中心:对他人的认知和态度特点 |
三、蔡元培的行为动机与教育实践——以北京大学的改革为例 |
(一) 注重“学术”的自我特点和“鼓励造就大学问家的志愿” |
(二) 对传统教育弊端的痛恶和对树立新学风的渴望 |
(三) 对大学教育重要性的认知和对民主化、制度化大学组织建设的追求 |
第三章 黄炎培的社会心理与行为特点研究 |
一、黄炎培的自我概念与行为方式 |
(一) 黄炎培的认知自我、他观自我和理想自我 |
(二) 黄炎培的成长历程与自我概念的形成 |
(三) 黄炎培“外圆内方”的行为方式特点 |
二、黄炎培的社会认知、社会态度与行为方向 |
(一) 南洋公学: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转折点 |
(二) 社会认知、态度的转变和行为方向的探索 |
(三) 职教救国思想与行为方向上的确立 |
(四) “朴诚”与“节取”:对他人的认知和态度特点 |
三、黄炎培的行为动机与教育实践 |
(一) 自存、自强、自立观念的推动力 |
(二) “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目标牵引力 |
第四章 陶行知的社会心理与行为特点研究 |
一、陶行知的自我概念与行为方式 |
(一) 陶行知的认知自我、他观自我和理想自我 |
(二) 陶行知的成长历程与自我概念的形成 |
(三) 陶行知“求真力行”的行为方式特点 |
二、陶行知的社会认知、社会态度与行为方向 |
(一) 社会认知、态度的转变和行为方向的探索 |
(二) 教育救国思想和行为方向上的确立 |
(三) “真与行”:对他人的认知和态度特点 |
三、陶行知的行为动机与教育实践 |
(一) 保持自我概念一致性的推动力 |
(二) 提高国民素质,建立民主共和国家的目标牵引力 |
第五章 结语 |
一、结论 |
(一) 研究范式的确立 |
(二) 三位教育家的同与异 |
二、讨论 |
(一) 不容忘却的历史 |
(二) 中国近现代教育家(知识分子)的独特性 |
(三) 三位教育家的社会心理与行为方向对今日教育者的启示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建筑工人》创刊20周年读者阅读奖试题(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加拿大传教使团在豫北医学传教活动研究[D]. 邵金远. 山西大学, 2014(01)
- [2]断裂与延续:《新民晚报》与社会主义上海日常生活空间建构(1949-1966)[D]. 董倩. 复旦大学, 2013(02)
- [3]全球化语境下我国对外传播中的平衡策略研究[D]. 董海涛. 武汉大学, 2012(06)
- [4]新中国畅销书历史嬗变及其与时代变迁关系研究(1949.10-1989.5)[D]. 易图强. 湖南师范大学, 2011(07)
- [5]在杂语共生的文学现场 ——“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在中国大陆文学期刊中的传播与建构(1979-2002)[D]. 颜敏. 暨南大学, 2008(03)
- [6]1970年代以来的澳大利亚华人新移民研究[D]. 任谢元. 暨南大学, 2006(06)
- [7]自我统摄下的心理与行为 ——蔡元培、黄炎培和陶行知的社会心理与行为特点研究[D]. 胡志坚. 华中师范大学, 2005(06)
- [8]谁是《建筑工人》的忠实读者[J]. 王风考. 建筑工人, 2000(06)
- [9]《建筑工人》创刊20周年读者阅读奖征答纪念活动评选揭晓[J]. 本刊编辑部. 建筑工人, 2000(06)
- [10]2000年,良师益友愿你走好[J]. 李乐平. 建筑工人, 2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