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玉米种子纯度不达标的原因以及提高的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柴莉英,郭志军,马宝玲,张珂珂,周关印[1](2021)在《棉花杂交种纯度SSR分子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作者简要介绍了我国棉花产业现状和品种检测的发展历史,阐述了中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棉种业)在棉花生产、销售中利用SSR分子标记的优越性,此项检测技术对企业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陈超[2](2021)在《甘肃敦煌种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蒋赟[3](2021)在《小麦品种专业化生产及农户决策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成品及半成品主食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推动了主食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对小麦的品质稳定性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但由于目前我国小麦多品种插花种植现象较为普遍,严重影响了小麦的质量,使之无法满足加工要求。基于此,近年来,全国多地开展小麦“专种专收专储专用”工作,而品种专业化生产即专种是实现“四专”的第一个环节,对于推动小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农户行为理论、专业化分工理论、风险分散理论等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并对国内外现有的研究进行回顾;其次,利用宏观数据对我国小麦生产现状以及专业化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并对小麦专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再次,聚焦小麦种植户这一微观主体,基于河北、山东、河南三省的实地调研,对农户的小麦种植情况和品种选择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并构建Multinomial Logit模型,从农户基本特征、农业生产基本情况、种植风险预期、农业服务四个方面对影响小麦品种专业化生产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并结合我国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我国小麦专业化生产的可行性对策和建议,以推动小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小麦供需总量基本平衡,但品种品质要求还需进一步完善,高品质、高质量小麦供给仍需要靠进口来补充,小麦供给结构性不足的矛盾较为突出;小麦质量达标率较低,强筋不强、弱筋不弱问题突出;当前我国小麦品种专业化生产程度相对较低,各省情况差异较大,河南的小麦种植规模较大,但品种专业化程度低于山东和河北。从调研情况来看,种植年限、种植作物种类数与小麦品种专业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小麦地块数与专业化程度呈负相关关系;种植风险预期会显着影响农户的专业化种植行为;签订小麦收购订单或合同能显着促进麦农的品种专业化种植行为。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建议:加强优质小麦良种繁育研究,提高小麦的质量和抗性,严格规范小麦种子审定标准,确保小麦生产安全;加强基础建设引导形成集中连片种植,通过土地流转和农田整治加快土地的均质化,实现土地的集中连片,以解决农地细碎化问题;以需求为导向引导规范种植;重视市场需求,从需求端出发制定小麦的供给政策,以需求为导向实施订单化的购销;在专种的基础上切实做好后续的小麦的单品种收获和单品种储运,落实小麦的专种专收专储专用;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小麦中介组织,形成中介服务体系。
施丽霞[4](2021)在《基于半导体纳米材料光学性质的油相和水相食品分析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食品检测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对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人类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不同食品基质需要特定的检测探针,油相食品基质需要前处理简单、检测结果稳定且能够适合油相检测的探针,水相食品基质需要适合水相体系下高信号强度、抗干扰和准确灵敏的检测探针。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在油相基质中荧光性质稳定。长余辉纳米材料由于余辉性质可避免水相基质干扰。因此,本论文以半导体纳米材料——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和长余辉纳米材料为研究对象,设计荧光探针、SERS传感器及荧光-SERS双模态传感器,实现食用油理化指标和有害因子以及水相中食源性致病菌肠毒素(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SEC)的灵敏准确检测。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全无机钙钛矿纳米材料,构建食用油品质多模态传感分析方法。通过调控卤化铅投料比及反应时间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发射的油溶性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All-inorganic perovskite quantum dots,Cs Pb X3 QDs)。Cs Pb Br1.5I1.5 QDs的橙色荧光在食用油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基于Cs Pb Br1.5I1.5 QDs遇酸破坏钙钛矿结构导致荧光猝灭的原理,设计荧光猝灭型传感器用于食用油的酸值检测,酸值的检出限为0.71 mg KOH/g。且基于在甲苯试剂中3-氯-1,2-丙二醇(3-MCPD)易与Cs Pb Br1.5I1.5 QDs发生卤素交换反应的原理,构建荧光偏移型传感器用于检测食用油中的3-MCPD,检出限为39.81μg/m L。此外,基于遇水荧光易猝灭的介孔二氧化硅包覆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Cs Pb Br1.5I1.5@MSNs)与水稳定性的二维钙钛矿纳米片Cs Pb Br3 NSs,构建了检测食用油中水分含量的比率荧光探针,检出限为0.45%。制备的一系列不同性质的钙钛矿材料,实现了食用油中有害因子的便捷、灵敏和裸眼检测,为多模态油相食品安全监测提供了新材料和新途径。2、构建基于全无机钙钛矿材料的SERS传感器,用于检测水相食品基质中的SEC。通过高温去溶剂法制备绿色发射的Cs Pb Br3@MSNs,介孔二氧化硅的引入使得该材料可以在水中均匀分散并为生物分子的修饰提供反应位点,且遇水转变为无荧光的Cs Pb2Br5@MSNs半导体纳米材料。基于Cs Pb2Br5@MSNs与Au-Ag Janus NPs复合材料构建的SERS传感器表现出增强的SERS信号。该SERS传感器可以实现牛奶样品中SEC的灵敏检测,检出限可达0.83 pg/m L。3、开发了基于长余辉纳米材料和等离子体纳米材料复合结构的荧光-SERS双模态光学传感器,用于水相基质中SEC的灵敏准确检测。通过水热法合成红色发射的长余辉纳米材料ZGGO NPs,与等离子体纳米材料Au NBPs经SEC抗体/抗原组装成复合材料SEC-composites。基于等离激元增强荧光及ZGGO NPs独特的上转换荧光增强SERS机理,SEC-composites具备增强的荧光信号及SERS信号。开发的荧光-SERS双模态光学传感器,提供了两个可以相互验证的独立检测信号,根据荧光信号和SERS信号分别得到检出限为7.5 pg/m L、8.9 pg/m L,进一步提高了SEC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该双光学信号传感器避免了食物基质的干扰并有效提高SEC检测的可靠性。
李君[5](2021)在《玉米抗圆斑病QTL分析及候选基因发掘》文中研究指明除作为粮食作物外,玉米在饲料、工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感病玉米杂交种的推广和大面积种植,该病在多个地区流行爆发,成为影响玉米生产的病害之一。一般地块发病率为70%,重度地块病株率达100%,甚至颗粒无收。关于玉米圆斑病研究缓慢且有限,因此,明确玉米圆斑病抗性的遗传机制,挖掘玉米圆斑病抗性QTL,为选育优良抗病玉米品种奠定基础。本研究利用高抗圆斑病自交系BSSS53-B和高感圆斑病自交系Mo17-476杂交,配制抗感组合F1,再以Mo17-476为轮回亲本构建的BC3F1和BC4F1两个世代为作图群体,利用双亲间多态性SSR标记,构建连锁标记遗传图谱并结合表型鉴定进行抗圆斑病QTL定位。同时利用F4、F5高世代RIL群体构建抗、感池,经BSA-Seq法进行关联分析,挖掘抗病候选基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BC3F1和BC4F1群体的遗传连锁图谱总长分别为2108.1 c M和2045.2c M,SSR标记间平均距离分别为11.0 c M和10.5 c M;两群体分别有195、197个标记分布于10条染色体上,不同连锁群上分布着13~38个SSR多态性标记。(2)采用QTL Ici Mapping 4.1对BC3F1、BC4F1群体进行QTL定位,共定位到34个QTL,分别定位在1、2、3、4、5、6、8和10号染色体上。其中LOD值﹥3.0、贡献率﹥7%的QTL共有12个并分布在4、8和10号染色体上,贡献率﹥10%的QTL有7个。两个回交群体QTL共同定位在umc1101F-umc1707F与umc1180F-umc1707F相互重叠的区间、bnlg2190F-umc1084F区间内。(3)利用BSA-seq法构建抗感池进行测序,共得到289.89 Gbp数据量,过滤后获得的有效数据为288.17 Gbp,平均有效率为99.41%,Q30达到90%以上。样品与参考基因组平均比对率为98.52%,平均测序深度为20.92×,基因组1×覆盖度为92.40%。基于SNP-index的关联算法,最终将目标区间定位在1号染色体,区间大小为16.3Mb。(4)结合QTL定位和BSA-Seq结果,共同定位于2号染色体上。QTL结果显示q Zm TOP-3的物理位置位于2号染色体的210 145 608与210 145 454范围区间内,F5群体在BSA-Seq结果中被定位于2号染色体的209 920 001与212 400 000物理区间内。但筛选出的候选基因并未在2号染色体上。(5)通过基因功能注释分析,预测出11个玉米圆斑病抗性候选基因,分别为GRMZM2G068028、GRMZM2G471348、GRMZM2G058872、GRMZM2G308687、GRMZM2G395354、GRMZM2G019799、GRMZM2G141473、GRMZM2G083964、GRMZM2G100776、GRMZM6G748721和GRMZM6G435553。其中GRMZM2G058872和GRMZM2G100776与细胞死亡、防御反应及毒素活性功能有关,初步预测这两个基因与玉米圆斑病抗性具有较大相关性。(6)对候选基因GRMZM2G058872和GRMZM2G100776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GRMZM2G058872_P01含有一个GLTP结构域,可催化糖脂的跨膜转移;GRMZM2G100776_P01含有1个RIP结构域,该结构域具有rRNA N-糖苷酶活性。
刘曼[6](2021)在《资丘独活的核心种质库构建》文中认为药材独活为伞形科药用植物重齿毛当归(Angelica biserrate(Shan et Yuan)Yuan et Shan)的干燥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因“一茎直上,不为风摇”而得名,应用历史悠久,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炎症,风湿性关节炎及头痛等。独活中所含香豆素类化合物为主要药用成分,且种类丰富,其中蛇床子素及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为《药典》中独活质量评价的指标化合物。目前独活市场供应来源主要以家种资源为主,湖北、重庆、甘肃、四川等省作为主产区产量较大,但近年来由于产地土壤退化及天气因素等多种原因导致独活品质不足产量降低,各地采收加工方法参差不齐导致市场上的独活品质良莠不齐,在当前独活市场流通中,多地品种混种,抗性降低,含量不达标,导致种质资源品质下降。核心种质库保存了种质资源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能有效地促进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目前独活尚无核心种质库构建,无法有效进行提高产量和质量的育种以及其他分子遗传特性等研究。“资丘独活”作为湖北的道地药材,具有品质好、产量高的特征,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进行保护。因此,开展对野生资丘独活遗传资源的评估以及核心种质库的构建,能避免或减少我国传统中药材独活种质资源的进一步流失与破坏,有利于促进对该物种野生遗传资源的有效保护与科学管理,为未来独活资源开发利用、新品种培育以及生态栽培奠定基础。湖北长阳及周边地区作为资丘独活的道地产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与生态环境。本研究收集了资丘独活道地产区3个野生独活居群共208份样品,首次对重齿毛当归进行转录组测序,根据转录组开发高多态性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分子标记,利用SSR标记对208份独活种质进行全面的遗传多样性评价,根据文献报道选择6种香豆素类化合物对与遗传评价材料对应的208份独活药材进行特征代谢物多样性评价,最后结合遗传多样性与代谢物多样性数据构建资丘独活的核心种质库。本研究首先对重齿毛当归转录组进行了数据库功能注释与SSR分布特征概括,并基于该转录组数据开发了17对高多态SSR分子标记,利用分子标记数据对3个居群独活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遗传分化程度等进行分析探讨。在本研究中,17个SSR位点共扩增出132个等位基因,17个位点的主要遗传参数值(有效等位基因数量:3.89,香农信息指数:1.52,多态性信息含量:0.67)表明本研究收集的独活野生种质资源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3个居群主要划分为2组,其中璞岭与高峰为一组,榔坪为单独另外一组,3个居群中榔坪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高;独活居群内的遗传变异(94%)远高于居群间的遗传变异(6%);3个独活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程度较小,基因流较大。在208份独活药材中,6种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含量具有差异。榔坪独活中蛇床子素的平均含量在3个居群中最高,但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平均含量最低,相反的是,璞岭和高峰独活中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平均含量是榔坪独活的2-3倍,而蛇床子素平均含量仅为榔坪独活的十分之一。根据以上遗传和代谢数据,采用最小距离逐步取样策略(The Least Distance Stepwise Sampling Strategy,LDSS),确定取样比例为40%~10%,构建了独活7个初步核心种质,以遗传多样性为主、代谢成分为辅筛选了以20CC库(20%抽样比例、42份种质材料)作为独活最终核心种质库来保存核心代表性材料。经T检验证明,20CC库与原始种质之间主要遗传多样性指标在α=0.05水平上无显着性差异,并能保留原始种质90%以上的遗传多样性,且20CC种质库的总香豆素类化合物平均含量相对于原始种质有所提升。在本研究中,基于转录组开发的SSR分子标记可为重齿毛当归种质鉴定、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遗传图谱构建等提供更丰富的标记来源,全面评价重齿毛当归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评估该物种的基因多样性,挖掘优良基因等提供重要线索,可以更高效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该种质资源;全面评价独活不同居群、不同样品间的含量代谢差异,有利于优良种群及种质的筛选,为后期新品种选育提供数据支持;资丘独活的核心种质库的成功构建将有助于有效保存及管理重齿毛当归野生种质资源,并为该药用植物的新品种培育提供物质基础。
孙彤彤[7](2021)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受农业经营规模、技术进步程度、国际环境形势等条件变化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仍然面临很大挑战。当前,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把握新的趋势和格局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是关键,而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农业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均得到了一定发展,其中,美国的农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美国农业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塑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强国,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及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在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确定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及分析框架,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理论为基础,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为背景,综合评价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详细分析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深入探讨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针对中国农业发展困境提出对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回顾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1)1860年至1945年是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美国农业先后经历了农业半机械化(1860-1914年)与农业机械化(1915-1945年)阶段,美国农业完成了由手工到半机械化、基本机械化、再到全面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简单机械化来维持。(2)1945年至2000年间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以后,美国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社会结构,美国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更加明显,并实现了农业科学化,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提升。(3)2000年以后美国农业进入“新时代经济”。在此期间,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农业贸易迅速扩张并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外部市场需求来支撑。本文建立了包含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分别对应竞争力结果、竞争力维度、竞争力来源三个层面。第一部分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方面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与评价。基于显示性指标的评价: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看,美国农业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但有减弱趋势,其中植物产品比较优势最为突出,其次是活动物及动物产品、食品及饮料等;从净出口情况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为美国对农业进口依赖程度也很高,其中谷物产品、稻草秸秆及饲料具有较强净出口能力。基于解释性指标的评价:从建立的国际竞争力“基础——形成过程——结果”三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结果来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在18个观察对象中排名第一,其中,美国农业在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指标上表现最好,可以发现美国充足且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及雄厚的研究开发资金,有效地将美国现有技术和自然资源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同时美国在农业适用技术和专利开发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这大幅提升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第二部分从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两个维度探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取路径。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美国较高的农业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被其更高产量所抵消,同时较低的内陆运输成本和装卸成本弥补了其较高的农场价格劣势,促使美国农业获得成本优势,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第二,美国在食品供应安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各种农产品质量附加值均较好,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专业化的农业营销方式促进美国农业差异化优势快速形成,农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三部分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两方面讨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本因素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业需求条件、农业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辅助因素包括政府因素和历史机遇。通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获得由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健全的相关支持产业和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等多个方面综合决定。然而,美国农业仍面临长期产能过剩、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启示。相较于美国农业,中国农业尚面临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有许多不足、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等问题。基于中国农业发展困境及上述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入研究,现阶段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来实现。
杨益军,张波[8](2021)在《2021年全球氨基酸类除草剂发展概况和趋势综述》文中指出氨基酸类除草剂主要包含草甘膦、草铵膦、双丙氨膦和草硫膦等品种。由于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崛起,此类除草剂市场得以飞速发展,其中草甘膦长期扮演着市场主力军的角色,1996年以来,氨基酸类除草剂一直处于23类除草剂的首位。根据agbioinvestor数据监测,近10年全球氨基酸类除草剂市场复合增长率为3.8%。2020年,氨基酸类除草剂市场规模为67.15亿美元,其中,草甘膦、草铵膦市场规模分别为56、10.5亿美元。随着草铵膦市场快速发展以及草甘膦表现更加稳定,预计氨基酸类除草剂市场将保持小幅增长的态势,到2025年市场有望达到78亿美元。
罗茜[9](2021)在《耐锰内生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对小麦响应锰胁迫的影响》文中提出植物内生菌与宿主长期共生,能够增强植物抵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能力。锰是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重要微量元素,但高浓度的锰会对植物产生严重毒害,筛选耐锰内生菌并接种于植物中,是提高植物耐锰的有效手段。本文从龙葵等植物中分离、鉴定出具有耐锰性的内生菌,并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开发了快速鉴定的分子标记,随后对其最高耐受浓度、锰离子去除率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最后探究耐锰内生菌对小麦锰胁迫的响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平板划线的方法对实验室保藏的365株细菌进行初步筛选,其中165株内生细菌对锰具有耐受能力,经过鉴定,可知165株菌分别属于4个属:沙雷氏菌属(Serratia liquefaciens,MTEB-1)、芽孢杆菌属(Bacillus aerius,MTEB-2)、产碱杆菌属(Alcaligenes faecalis,MTEB-3)和肠球菌属(Enterococcus gallinarum,MTEB-4)。在高达2000 mg/L锰离子浓度胁迫下,4株高耐锰内生菌仍对锰有良好的耐受性,耐受能力最强的菌株MTEB-1能在锰离子浓度为5000mg/L环境下生长。进一步设置了实验测定4株高耐受菌株的在2000 mg/L锰离子浓度胁迫下的锰离子去除能力,结果表明4株细菌的锰离子去除率在72h时处于10.64%-11.46%之间,其中MTEB-1锰离子去除率最高且其48 h至72 h之间锰去除能力提升幅度最大达到5.85%。并开发了LAMP标记进行快速检测,结果显示所设计的引物能够快速并特异地鉴定MTEB-1。(2)定殖实验表明EGFP标记的菌株MTEB-1经蓝光激发后能发出亮绿色的荧光,并在小麦体内能清晰地观察到荧光产生,表明菌株MTEB-1可以在小麦内部存活和定殖。统计小麦在不同锰浓度梯度下MTEB-1菌液浸种对其发芽率、根长、芽长、生物量、形态的影响,结果发现MTEB-1菌液浸种对小麦种子的发(3)芽率、根长、芽长、生物量、形态的影响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锰胁迫浓度为0、700 mg/L锰胁迫浓度下菌液浸种以后,发芽率从95%提升至98%,且经过浸种处理以后,小麦在锰胁迫下的黄化现象得到缓解。(4)采用水培实验探究小麦在不同锰浓度梯度下对其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以及H2O2含量、叶绿素含量、锰吸收含量等的影响,结果发现MTEB-1菌液浸种对小麦种子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以及H2O2含量、叶绿素含量、锰吸收含量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不同处理时间、不同浓度锰胁迫下的内生细菌MTEB-1对小麦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均有一定影响,浸种处理组比对照组SOD、POD、CAT活性显着提高;在各浸种处理与对照小麦叶片中MDA和脯氨酸的含量随着锰离子浓度增加而增加,MTEB-1浸种以后,小麦MDA和脯氨酸的含量均有一定的降低,但是随着处理时间和浓度的增加,小麦受损伤程度加剧,M DA和脯氨酸的含量均达到最高含量;在不同浓度锰胁迫处理后,MTEB-1能促进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增加;DAB染色观察小麦体内H2O2含量变化,在锰胁迫条件下,处理组与对照组小麦体内的H2O2含量都随锰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锰浓度越大H2O2含量越高;在不同浓度锰胁迫处理下小麦地上部、地下部锰含量随着锰胁迫浓度增加而增加,经过浸种处理以后,小麦地上部、地下部锰含量均上升,说明MTEB-1可以促进小麦吸收锰。本研究中耐锰内生细菌能够显着提升小麦的锰吸收能力,为提高小麦的锰含量提供了新的思路。利用内生微生物促进小麦在锰污染土壤中的生长,使其能够正常生长的同时富集重金属,实现边生产边修复,为重金属修复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绿色修复替代方法。
石泽平,蒋银涛,陈飞[10](2021)在《玉米杂交制种的纯度控制》文中认为纯度是玉米杂交种主要的质量指标之一。玉米杂交制种的纯度控制主要包括下列环节:亲本繁殖的质量控制和纯度鉴定;精准决定杂交制种的隔离方案,保证空间隔离距离不低于1000m,时间隔离播种时差不小于40d;在苗期、抽雄吐丝期和收获期根据相应的农艺性状差异,拔除杂株、弱株,剔除杂穗、弱穗;在雄穗开始抽穗前1周安排去雄,每天至少去雄1次;去雄后期要拔除所有迟发株、分蘖苗;父本授粉结束,及时清理全部父本植株,并将其搬运至远离制种田的地方封闭处理;杂交种子在脱粒、翻晒和入库过程中,必须有专人管理和登记,以免和其他材料混杂;发货时必须仔细核对品种名称和发货数量。
二、浅析玉米种子纯度不达标的原因以及提高的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玉米种子纯度不达标的原因以及提高的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棉花杂交种纯度SSR分子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棉花产业现状 |
2 我国棉花品种检测技术发展 |
2.1 形态鉴定 |
2.2 DNA分子标记鉴定技术 |
3 利用SSR检测技术的优势 |
4 SSR检测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 |
(3)小麦品种专业化生产及农户决策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关于小麦产业发展的研究 |
1.5.2 关于小麦生长特性和加工特性的研究 |
1.5.3 关于农业专业化发展的研究 |
1.5.4 文献评述 |
1.6 创新点与不足 |
1.6.1 创新点 |
1.6.2 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业专业化 |
2.1.2 品种专业化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专业化分工理论 |
2.2.3 风险分散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小麦专业化生产现状及主要问题 |
3.1 我国小麦生产基本情况及变化 |
3.1.1 我国小麦种植面积及产量波动变化 |
3.1.2 我国小麦生产区域分布集聚变化 |
3.1.3 我国主产区小麦品质质量及变化 |
3.1.4 我国小麦供需形势变化及趋势 |
3.1.5 我国小麦主推品种演变情况 |
3.1.6 国内典型地区小麦品种专业化发展情况 |
3.2 我国小麦专业化生产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小麦生产经营存在的问题 |
3.2.2 小麦生产方式存在的问题 |
3.2.3 小麦生产结构存在的问题 |
3.2.4 小麦产业体系存在的问题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户决策下小麦专业化生产分析 |
4.1 研究区域选择及数据来源 |
4.2 调研设计 |
4.3 农户及家庭基本特征 |
4.4 样本农户小麦生产情况 |
4.4.1 小麦种植基本情况 |
4.4.2 小麦品种数目与小麦生产成本收益情况 |
4.4.3 小麦收购订单签订情况 |
4.5 小麦品种选择情况 |
4.5.1 小麦品种选择数目 |
4.5.2 小麦品种选择原因 |
4.5.3 小麦品种知晓途径 |
4.5.4 小麦品种获得途径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户小麦品种专业化生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变量选择 |
5.1.1 被解释变量的确定 |
5.1.2 解释变量的选择及预期变化 |
5.2 模型构建 |
5.3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基于半导体纳米材料光学性质的油相和水相食品分析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食品安全现状 |
1.1.1 食用油品质现状 |
1.1.2 食源性病原体肠毒素现状 |
1.2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概述 |
1.2.1 食用油中酸值、水分含量及3-MCPD的检测方法概述 |
1.2.2 食品中肠毒素的检测方法概述 |
1.3 半导体纳米材料 |
1.3.1 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简介 |
1.3.2 长余辉纳米材料简介 |
1.4 基于半导体纳米材料的荧光光谱 |
1.4.1 荧光光谱概述 |
1.4.2 半导体纳米材料的荧光光谱 |
1.5 基于半导体纳米材料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
1.5.1 拉曼光谱概述 |
1.5.2 半导体纳米材料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
1.5.3 荧光-SERS双模探针 |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工作 |
第二章 钙钛矿纳米材料的制备及食用油品质多模态传感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及仪器 |
2.2.2 油溶性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的制备及发射波长调控 |
2.2.3 介孔SiO_2包覆的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Cs PbBr_(1.5)I_(1.5)@MSNs)的制备 |
2.2.4 水稳定性二维钙钛矿纳米片(CsPbBr_3 NSs)的制备 |
2.2.5 食用油酸值的荧光猝灭型传感器的构建及准确性评估 |
2.2.6 食用油中3-MCPD的荧光偏移型传感器的构建及特异性、准确性评估 |
2.2.7 食用油水分含量的比率荧光传感器的构建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油溶性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的制备及性质表征 |
2.3.2 CsPbBr_(1.5)I_(1.5)@MSNs的制备及性质表征 |
2.3.3 水稳定性二维CsPbBr_3 NSs的制备及光学性质表征 |
2.3.4 多模态食用油品质监测方法的建立 |
2.3.5 食用油酸值检测及准确性评估 |
2.3.6 食用油中3-MCPD的检测及特异性、准确性评估 |
2.3.7 食用油水分含量的检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sPb_2Br_5@MSNs的 SERS增强效应及食品中肠毒素的检测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及仪器 |
3.2.2 Au-Ag Janus NPs的合成 |
3.2.3 Cs Pb Br3@MSNs的制备 |
3.2.4 实验条件的优化 |
3.2.5 Au-Ag Janus NPs表面肠毒素抗原(SEC-2)的修饰 |
3.2.6 CsPb_2Br_5@MSNs表面肠毒素抗原(SEC-1)的修饰 |
3.2.7 肠毒素检测的拉曼传感器的构建 |
3.2.8 特异性和实际样品检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Au-Ag Janus NPs的合成及性质表征 |
3.3.2 CsPbBr_3@MSNs的合成及性质表征 |
3.3.3 实验条件的优化及可行性研究 |
3.3.4 检测SEC的拉曼传感器的构建 |
3.3.5 SEC的定量检测 |
3.3.6 SEC检测的特异性和准确性评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PLNPs-Au NBPs纳米结构荧光-SERS双模态光学信号的SEC检测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及仪器 |
4.2.2 ZGGO NPs的合成及表面氨基化 |
4.2.3 ZGGO NPs表面肠毒素抗原(SEC-1)的修饰 |
4.2.4 Au NBPs的制备 |
4.2.5 Au NBPs表面肠毒素抗原(SEC-2)的修饰 |
4.2.6 荧光-SERS双模态光学传感器的构建 |
4.2.7 特异性评估 |
4.2.8 准确性评估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ZGGO NPs及 Au NBPs的制备与性质表征 |
4.3.2 基于ZGGO NPs和 Au NBPs的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质表征 |
4.3.3 SEC-composites_((690nm))的荧光增强机理 |
4.3.4 SEC-composites_((690nm))的SERS增强机理 |
4.3.5 用于肠毒素检测的荧光-SERS双模态光学免疫传感器的构建 |
4.3.6 特异性和准确性 |
4.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玉米抗圆斑病QTL分析及候选基因发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玉米病害 |
1.2 玉米圆斑病研究进展 |
1.2.1 玉米圆斑病分布与危害 |
1.2.2 玉米圆斑病的病害症状和发病规律 |
1.2.3 玉米圆斑病菌生理小种及毒素 |
1.2.4 玉米圆斑病的防治 |
1.2.5 玉米圆斑病抗性基因研究进展 |
1.3 QTL定位研究 |
1.3.1 遗传图谱的构建 |
1.3.2 作图群体 |
1.3.3 分子标记 |
1.3.4 QTL定位原理及方法 |
1.4 高通量测序技术 |
1.4.1 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进展 |
1.4.2 BSA-seq技术及应用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田间设计管理及取样 |
2.2.2 性状调查 |
2.3 基于SSR标记的QTL定位 |
2.3.1 基因型鉴定 |
2.3.1.1 DNA提取 |
2.3.1.2 多态性SSR标记筛选 |
2.3.1.3 PCR扩增 |
2.3.2 表型数据整理及分析 |
2.3.3 遗传图谱构建与QTL定位分析 |
2.4 BSA-Seq分析 |
2.4.1 DNA混池构建及建库测序 |
2.4.2 信息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多态性SSR标记的筛选及连锁图谱的构建 |
3.2 玉米圆斑病性状的表型分析 |
3.2.1 不同群体病害等级分析 |
3.2.2 不同群体圆斑病表型分析 |
3.3 回交群体的圆斑病性状QTL定位 |
3.3.1 BC_3F_1群体的圆斑病性状QTL定位 |
3.3.2 BC_4F_1群体的圆斑病性状QTL定位 |
3.3.3 抗圆斑病QTL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
3.4 基于BSA-Seq的抗圆斑病候选基因发掘 |
3.4.1 RIL群体极端株系的筛选 |
3.4.2 数据质控 |
3.4.3 质控后的数据与参考基因组比对分析 |
3.4.4 SNP的变异检测和注释 |
3.4.5 关联分析 |
3.4.5.1 F_4子代SNP频率差异分析 |
3.4.5.2 F_5子代SNP频率差异分析 |
3.4.6 基于BSA-Seq的候选基因挖掘 |
3.5 QTL定位和BSA-Seq的共同覆盖区间 |
3.6 玉米圆斑病抗性候选基因的功能预测分析 |
3.6.1 玉米抗圆斑病候选基因的功能预测分析 |
3.6.2 与圆斑病抗性相关性较大的两个候选基因的生信分析 |
3.6.2.1 蛋白一级结构预测 |
3.6.2.2 蛋白二级结构预测 |
3.6.2.3 蛋白三级结构预测 |
第四章 讨论和结论 |
4.1 讨论 |
4.1.1 环境条件对表型数据的重要性 |
4.1.2 不同世代中抗病QTL的比较 |
4.1.3 BSA重测序在QTL定位中的优势 |
4.1.4 候选基因分析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资丘独活的核心种质库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独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试剂及配制 |
1.3 实验仪器 |
2 方法 |
2.1 基于转录组数据开发重齿毛当归的SSR分子标记 |
2.1.1 转录组测序及组装注释 |
2.1.2 总DNA的提取及检测 |
2.1.3 SSR位点开发,引物设计及合成 |
2.1.4 SSR-PCR反应体系及扩增程序建立 |
2.1.5 SSR多态性引物的筛选 |
2.2 独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2.2.1 PCR扩增及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 |
2.2.2 数据处理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转录组拼接及注释结果 |
3.1.1 转录组拼接结果 |
3.1.2 转录组注释结果 |
3.2 重齿毛当归转录组SSR分布特征 |
3.3 重齿毛当归转录组SSR引物开发 |
3.4 独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3.4.1 独活多态性位点检测结果 |
3.4.2 独活居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
3.4.3 独活种质资源居群结构分析 |
4 讨论 |
第二章 HPLC法测定独活中6 个香豆素化合物含量 |
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与内容 |
2.1 色谱条件 |
2.2 溶液配制 |
2.2.1 对照品溶液配制 |
2.2.2 供试品溶液配制 |
2.3 方法学考察 |
2.3.1 线性关系考察 |
2.3.2 阴性干扰实验 |
2.3.3 精密度实验 |
2.3.4 重复性实验 |
2.3.5 稳定性实验 |
2.3.6 加样回收率实验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独活药材的香豆素含量分布情况 |
3.2 3 个独活居群的香豆素含量分布情况 |
4 讨论 |
第三章 独活种质资源的核心种质库构建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试剂 |
2 实验内容与方法 |
2.1 取样比例的确定 |
2.2 取样方法的确定 |
2.3 基于遗传和代谢数据构建初步核心种质 |
2.4 初步核心种质的检测及评价 |
2.5 最终核心种质库的确认及检验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初步核心种质的构建及评价 |
3.2 最终核心种质的确定 |
3.3 最终核心种质的检验及评价 |
4 讨论 |
结语与创新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7)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基本概念的研究 |
1.2.2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研究 |
1.2.3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
1.2.4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
1.2.5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6 关于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
1.2.7 研究述评 |
1.3 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文章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产业的内涵 |
2.1.2 农业的内涵 |
2.1.3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1.4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2 理论基础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竞争优势理论 |
2.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
2.3.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
2.3.2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
2.3.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2.3.4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 |
3.1 农业机械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860-1945 年) |
3.1.1 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大发展 |
3.1.2 农业半机械化与农业基本机械化的实现 |
3.1.3 以简单机械化维持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2 农业现代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945-2000 年) |
3.2.1 家庭农场成为美国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主体 |
3.2.2 农业机械化全面进步与农业科学化的实现 |
3.2.3 以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3 新时代经济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2000 年以后) |
3.3.1 新世纪以来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 |
3.3.2 农业贸易迅速扩张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 |
3.3.3 以外部市场需求支撑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 |
4.1 基于显示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4.1.1 显示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测定 |
4.2 基于解释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 |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4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
4.2.5 样本与数据来源 |
4.2.6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分析 |
5.1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分析 |
5.1.1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总体变化 |
5.1.2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分析 |
5.1.3 美国农业成本优势分析——以大豆和玉米为例 |
5.1.4 一个案例:美国与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分析 |
5.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化优势分析 |
5.2.1 以农业质量获取差异化优势 |
5.2.2 以农业安全保障获取差异化优势 |
5.2.3 以农业专业化营销获取差异化优势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影响因素分析 |
6.1 生产要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1.1 丰富的天然资源为美国农业提供竞争基础 |
6.1.2 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提高美国农业生产效率 |
6.1.3 技术创新是美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
6.2 需求条件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2.1 国内需求助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快速形成 |
6.2.2 国际需求驱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
6.2.3 新兴市场促使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得以维持 |
6.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3.1 种子培育体系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
6.3.2 农产品加工业使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得到强化 |
6.3.3 冷链物流业促进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扩张 |
6.4 农业经营主体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4.1 家庭农场在美国农业经营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
6.4.2 独资经营是美国农场类型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 |
6.4.3 专业化农场经营创造和保持美国农业竞争优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辅助影响因素分析 |
7.1 政府因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7.1.1 美国农业价格支持政策 |
7.1.2 美国农业资源支持政策 |
7.1.3 美国农业出口市场计划 |
7.1.4 美国农业信贷和税收政策 |
7.1.5 美国农业保险补贴机制 |
7.2 历史机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7.2.1 西进运动给美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契机 |
7.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提速 |
7.2.3 科技革命加快了美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
7.2.4 世界人口暴增使美国农业继续蓬勃发展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
8.1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经验 |
8.1.1 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
8.1.2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
8.1.3 强势的相关支持产业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
8.1.4 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
8.2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教训 |
8.2.1 长期产能过剩易使美国爆发农业经济危机 |
8.2.2 农业企业垄断使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 |
8.2.3 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
8.3 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困境 |
8.3.1 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
8.3.2 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 |
8.3.3 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 |
8.3.4 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 |
8.4 对提升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
8.4.1 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
8.4.2 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 |
8.4.3 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8.4.4 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2021年全球氨基酸类除草剂发展概况和趋势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全球除草剂市场总体发展情况及预测 |
2 氨基酸类除草剂主要品种和市场展望 |
2.1 氨基酸类除草剂主要品种和作用机制 |
2.2 全球氨基酸类除草剂市场展望 |
3 全球氨基酸类除草剂主要品种供求状况及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
3.1 草甘膦供求状况和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
3.1.1 草甘膦的发展历程 |
3.1.2 全球草甘膦供求关系 |
3.1.3 中国草甘膦市场行情和成本影响因素分析⑴2020年中国草甘膦市场行情分析 |
3.1.4 全球草甘膦主要细分市场及预测 |
3.1.5 影响全球草甘膦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 |
3.2 草铵膦供求状况和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
3.2.1 草铵膦的发展历程和作用机制 |
3.2.2 草铵膦及L-草铵膦工艺技术发展状况 |
3.2.3 2020年全球草铵膦行业供求状况分析 |
3.2.4 全球草铵膦行情回顾 |
3.2.5 全球草铵膦细分市场及预测 |
3.2.6 影响全球草铵膦市场的主要因素 |
(9)耐锰内生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对小麦响应锰胁迫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重金属锰研究现状 |
1.1.1 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 |
1.1.2 重金属锰研究现状 |
1.2 锰耐受菌研究进展 |
1.3 内生菌研究进展 |
1.4 内生菌对植物生长影响研究进展 |
1.5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 |
1.6 研究意义与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可培养锰耐受内生细菌筛选、鉴定及特性研究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1.1 筛菌来源 |
2.1.2 培养基 |
2.1.3 常用溶液 |
2.1.4 试剂盒 |
2.1.5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内生细菌的活化、纯化 |
2.2.2 耐锰内生细菌的筛选 |
2.2.3 耐锰内生细菌的鉴定 |
2.2.4 耐锰内生细菌的耐受浓度检测 |
2.2.5 重金属胁迫下耐锰内生细菌生长曲线测定 |
2.2.6 耐锰内生细菌的锰去除能力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耐锰内生细菌筛选 |
2.3.2 耐锰内生细菌的耐受性 |
2.3.3 4 株内生细菌的最高耐受浓度(MTC) |
2.3.4 耐锰内生细菌鉴定 |
2.3.5 耐锰内生细菌的LAMP检测 |
2.3.6 耐锰内生细菌的生长曲线测定 |
2.3.7 耐锰内生细菌的锰去除能力测定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耐锰内生细菌S.liquefaciens在小麦体内定殖研究 |
3.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1.1 菌株与载体 |
3.1.2 植物材料 |
3.1.3 培养基 |
3.1.4 常用溶液 |
3.1.5 试剂盒 |
3.1.6 主要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耐锰内生菌株S.liquefaciens定殖检测 |
3.2.2 小麦生长指标测定 |
3.2.3 小麦幼苗生理指标测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转化株EGFP基因的PCR检测 |
3.3.2 耐锰内生菌株S.liquefaciens小麦体内定殖 |
3.3.3 耐锰内生菌株S.liquefaciens对小麦发芽率的影响 |
3.3.4 耐锰内生细菌S.liquefaciens对小麦生理指标的影响 |
3.3.5 耐锰内生菌株S.liquefaciens对小麦形态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锰胁迫下内生细菌S.liquefaciens对小麦幼苗的影响 |
4.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1.1 菌株与载体 |
4.1.2 植物材料 |
4.1.3 培养基 |
4.1.4 常用溶液 |
4.1.5 主要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小麦叶片生化指标测定 |
4.2.2 过氧化氢染色观察 |
4.2.3 耐锰内生菌株S.liquefaciens对小麦锰含量的影响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耐锰内生细菌S.liquefaciens对小麦幼苗生化指标的影响 |
4.3.2 耐锰内生菌株S.liquefaciens对小麦过氧化氢含量(H_2O_2)的影响 |
4.3.3 耐锰内生细菌S.liquefaciens对小麦幼苗锰含量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附录 |
(10)玉米杂交制种的纯度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 杂交亲本纯度的控制 |
1.1 使用成熟严谨的技术繁殖自交系 |
1.1.1 严控种子的衰退和繁育操作 |
1.1.2 亲本种子的田间纯度检测 |
1.2 对亲本进行严格的生物学纯度检测 |
1.2.1 室内种子形态特征鉴定 |
1.2.2 电泳法测定种子纯度 |
1.3 对亲本不断提纯复壮,防止种性退化 |
2 玉米杂交制种田间的纯度控制 |
2.1 制种基地的选择 |
2.1.1 选择符合要求的制种基地 |
2.1.2 严格的隔离措施 |
2.2 亲本播种 |
2.2.1 播种时间 |
2.2.2 父母本行数配制 |
2.2.3 严把播种质量关 |
2.3 亲本去杂除劣 |
2.3.1 苗期去杂 |
2.3.2 去雄前去杂 |
2.3.3 花期田检 |
2.4 母本去雄 |
2.4.1 去雄方法 |
2.4.2 去雄注意事项 |
2.5 割除并清运父本 |
2.6 种子收获 |
3 产后处理过程中纯度的把控 |
3.1 确保收购质量合格的种子 |
3.1.1 种子纯度室内抽样检验 |
3.1.2 收购运输过程中纯度控制 |
3.2 确保“零污染”的成品运作 |
3.2.1 种子分品种进行烘干、脱粒、等级筛选 |
3.2.2 种子入库 |
4 加强团队建设和技术管理 |
4.1 加强技术队伍建设 |
4.2 制定科学的制种技术规程和管理制度 |
四、浅析玉米种子纯度不达标的原因以及提高的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棉花杂交种纯度SSR分子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J]. 柴莉英,郭志军,马宝玲,张珂珂,周关印. 农业科技通讯, 2021(11)
- [2]甘肃敦煌种业发展战略研究[D]. 陈超. 武汉轻工大学, 2021
- [3]小麦品种专业化生产及农户决策行为研究[D]. 蒋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4]基于半导体纳米材料光学性质的油相和水相食品分析应用[D]. 施丽霞. 江南大学, 2021(01)
- [5]玉米抗圆斑病QTL分析及候选基因发掘[D]. 李君. 延边大学, 2021
- [6]资丘独活的核心种质库构建[D]. 刘曼.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7]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彤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8]2021年全球氨基酸类除草剂发展概况和趋势综述[J]. 杨益军,张波. 世界农药, 2021(04)
- [9]耐锰内生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对小麦响应锰胁迫的影响[D]. 罗茜.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10]玉米杂交制种的纯度控制[J]. 石泽平,蒋银涛,陈飞. 中国种业,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