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大先锋科技公司新型VPSA制氧设备试制成功(论文文献综述)
李响[1](2019)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研究(1949-1957)》文中认为在新中国的建设史上,沈阳具有“东方鲁尔”之称号和“共和国工业的长子”之美誉。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这一时段内,妥善接收城市并迅速恢复各项功能之后,在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影响和推动下,沈阳城市发展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不仅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工业城市和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城市,而且对此后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以历史学为基础,兼用城市社会学、城市形态学、城市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以沈阳城建档案和当时报刊为主要资料,研究了这一时期沈阳城市的发展背景、历程、建设成果及其影响,并对这一时段的城市发展做出评价,以期为当今城市建设和深入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启示。除绪论和结论外,本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探讨解放后到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沈阳城市的恢复建设,为沈阳城市大规模建设奠定了基础。沈阳解放后,沈阳军管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的完成了接收和管理工作,成为全国大城市接收的典范。在国家的支持和城市人民的努力下,沈阳恢复和新建了市内工厂,使其在规模上和技术上达到或超过建国前水平。在工业恢复的同时,残破的城市得以修复,社会重新运转并进一步走向安宁有序,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这一时期的恢复建设,不仅壮大了沈阳工业经济实力,更为此后大工业发展计划的确立、规划和实施创造了条件。第二章论述了沈阳城市发展的规划设计。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工业发展战略思想指导下,城市建设的方针和计划是围绕工业化制定和实施的。基于国内外现实条件和沈阳自身基础,国家在此布置了较多重点工业建设项目和配套项目。为与工业化建设相适应,沈阳的城市建设和城市化也有了新的规划,将城市发展计划与工业建设协调起来。因此沈阳不仅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建立了城市现代工业体系,而且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现代城市骨架结构,为城市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三章论述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的城市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历程。沈阳的工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全市范围内形成了4个完整的工业区,完成建设项目近1500项,其中重点项目50多项,形成了以机床、电机电器制造工业和航空工业为核心的国家重工业基地。作为工业建设的载体,城市道路、排水基础设施建设焕然一新,交通、供水、供电公共事业建设大幅度改善,公园、广场、文体场馆等公共空间丰富多样,以大型工业企业为中心的现代化城市居住社区的呈现成为沈阳城市建设的一大亮点。沈阳被苏联专家誉为当时“中国八大城市之一,中国独一无二的大工业城市。”第四章论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空间形态的重构。随着工业建设和市政建设的发展,城市空间也获得了超常规发展,形成了现代城市发展中的沈阳模式。从城市整体布局的调整出发,扩建成铁西和大东两个工业体系较为完整、生产规模宏大的工业区,新建陵北工业区和沈海工业区;配合工业发展,形成了南北两个文教区,教育科研机构规模和数量较为庞大;按照社会主义的城市空间布置调整了行政中心位置;逐渐形成了市、区、住宅区3层商业中心。城市以市政府为新的城市中心,构建了南北和东西轴线,沿轴线、铁路和陆路交通线向外拓展趋势明显。城市内部结构得到重构,外部形态得以扩展,重塑了沈阳作为东北工业化首位城市的空间形貌。第五章论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社会的更新。“一五”计划的胜利完成使中国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上迈出一大步,也促进沈阳城市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动,出现了与计划经济体制和工业城市水平相吻合的城市社会基层管理机制——单位制,城市人口的数量和结构变动,科学教育事业突飞猛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符合社会主义工业城市特征。在此基础上城市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和丰富,这一过程不仅深刻反映中国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历程,也映射在今天的生活范式中。第六章阐述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的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业绩成就了沈阳中国重工业第一城和东北首位城市的地位,也决定了城市发展方向;以工业建设为依托,沈阳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空间形貌得到重塑,也奠定此后城市发展格局结构;城市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市民生活水平提高,也造就了辉煌的工业历史和独具魅力的工业精神。同时,这一时期沈阳城市发展也具有局限性,体现在城市建设落后于工业化,单位制度和企业办社会存在弊端,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和改善,设备与技术更新缓慢,三大改造后城市发展缺乏动力等,这些问题对当今城市发展也产生了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沈阳乃至东北城市发展史上的最重要时期,是巨大的更新也是辉煌的起点。在铭记昔日成就的同时,经验与教训均值得汲取,更需要对历史遗留问题进行深思,寻求解决之道。要深入推进东北振兴,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沈阳,如何发挥辽宁精神,重塑环境、重振雄风,形成对国家重大战略的坚强支撑?研究探讨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历程可获得借鉴和启示。
黄温钢[2](2014)在《残留煤地下气化综合评价与稳定生产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残留煤资源储量巨大、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现有复采技术难以适用所有类型残留煤资源的条件,煤炭地下气化作为一种新型残留煤复采技术,可以与传统复采技术形成优势互补,对构建完善的残留煤复采技术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残留煤地下气化复采技术为背景,综合采用文献调研、实验室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以及工业性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国内残留煤资源量及分布特点、残留煤地下气化综合评价、不同注气工艺的地下气化特性以及燃空区围岩稳定性控制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取得了如下创新性成果:(1)调查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煤炭资源的平均采出率仅为34.45%,形成的残留煤资源量达到1266.44亿t,残留煤资源分布广泛。根据成因和特点,可划分为“三下”残留煤资源、薄煤层残留煤资源、保护性煤柱残留煤资源、因条件复杂而无法开采的残留煤资源、采空区残留煤资源等五种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残留煤资源,构建了残留煤资源复采技术体系。(2)从资源条件、技术方案、经济效益、环境影响、安全保障、能耗水平等六个方面对残留煤地下气化可行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选取了89项因素作为煤炭地下气化项目可行性评价指标,构建了残留煤地下气化项目可行性评价的多层次结构模型,并建立了残留煤地下气化变权-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3)现场试验表明,变换注气工艺过程中,气化炉内状态会经历“平衡—破坏—再平衡”三个阶段,从而影响产气的稳定性,故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尽量维持注气工艺的稳定性。单纯改变鼓风速度对地下气化的产气效果影响有限,而提高氧气浓度能显着提升煤气热值,且配注蒸汽时效果更好,故富氧蒸汽连续法气化工艺适合于地下气化的产业化生产。此外,构建了一个适宜煤炭地下气化过程的半理论计算模型,可用于地下气化项目的前期研究。(4)在现有条带开采极限跨距预测方法基础上,引入热应力,并考虑地下气化高温对围岩的影响,推导出了地下气化条带的开采宽度计算公式。同时,基于统一强度理论(UST),建立了地下气化条带开采的煤柱极限强度、屈服宽度和煤柱宽度的统一计算公式。对地下气化燃空区超高水充填工艺进行了初步设计。提出了一种地下气化“条带+充填+跳采”开采工艺,可实现地下气化大规模生产时的围岩稳定性控制。(5)结合山脚树煤矿地下气化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合理的气化工艺和条带尺寸,并借助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地下气化条带开采后燃空区围岩的温度场、应力场和变形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火焰工作面向前推进,开切眼处围岩表面的温度迅速降低,岩体内部约2m区域的温度先升高后降低,但温度传导范围逐渐扩大。与常规条带开采相比,地下气化条带开采后,主断面处的煤柱承受载荷显着提高,顶底板所受压应力增大、拉应力减小、剪应力升高,同时燃空区附近区域的围岩变形量增大,但远离开采区域的岩体变形量却减小。
鲁东东[3](2014)在《制氧吸附剂的合成与双回流真空变压吸附空分模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采用水热交换法对13X型分子筛进行Li+改性,考察了分子筛种类、交换次数、锂钠比(锂的摩尔量与分子筛中的钠的摩尔量的比值)对交换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粘结剂和田菁粉比例、活化温度、活化气氛对吸附剂吸附量的影响。经考察,得到合成LiX型制氧吸附剂的最佳条件:反应体系压力为0.2Mpa(表)、130℃、氯化锂浓度为2mol/L、锂钠比为4、交换4次、每次3h、粘结剂比例为5%、田菁粉比例为2%、活化温度450℃、活化气氛干燥Air。通过SEM、EDS表征分别得到交换前后分子筛结构形貌保持一致和Li+交换度较高。测的了不同温度下改性前后吸附剂的吸附等温线,得到在室温0.12MPa下,N2的吸附量0.75mmol/g,氮氧分离因子为6.2。分离性PSA(Stripping PSA)和富集型PSA(Enriching PSA)分别只能得到一种轻组分和重组分产品,双回流变压吸附过程(Duplex PSA)能同时得到两种轻重组分产品,是Stripping PSA和Enriching PSA的结合体。Duplex VPSA是一种中间位置进料,塔顶和塔底分别采用轻、重组分回流的变压吸附过程,能够同时得到较高纯度、较高回收率的轻、重组分产品。按照原料气进入低压PL塔或高压PH塔和用轻组分产品A或重组分产品B进行压力重置(Pressure resetting)可分为4种类型。利用Aspen Adsorption模拟软件,以实验室测得自制Li-X氧分子筛的性能参数,分别对低压进料和高压进料两塔Duplex VPSA空气分离进行了模拟研究。低压进料Duplex VPSA每个循环包含进料/轻组分回流,均压升,重组分产品升压,重组分回流/吸附,均压降,逆向降压六个步骤,在吸附压力2bar和解吸压力0.57bar下能够得到浓度98.08%的氧气和浓度97.57%的氮气,回收率分别为90.32%和98.89%。研究了不同进料位置,均压方式,均压程度和回流比对产品气的纯度和回收率的影响,并与文献上的过程性能进行了对比。同时简单考察了进料位置、回流比对六步骤高压进料的Duplex PSA过程产品纯度和回收率的影响,表明高压进料Duplex PSA同样能得到较高纯度、较高回收率的轻重组分产品。通过对低压进料和高压进料Duplex PSA过程对比,表明两过程均能得到较高纯度、高回收率的轻重组分产品。但在相同进料位置下,低压进料的DuplexPSA一个循环的进料量约为高压进料量的3倍;低压进料Duplex PSA的单位能耗要约为高压进料单位能耗的1/3。结果表明低压进料Duplex PSA过程能够同时得到较高纯度和回收率的氧气和氮气,并且具有较大进料量和较低能耗。
吴迪[4](2014)在《变压吸附制氧新工艺及吸附剂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当前,用于工业生产的石油、煤、天然气的总储量正在不断减少。虽然我国燃料存储量巨大,但是燃料价格也是与世界燃料价格同步增长。很多依赖于这些燃料的生产企业的利润在不断降低。因此,人们不但在开发新能源,而且也在研究如何提高现有能源利用率。在化工等领域中,富氧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现有能源利用率。变压吸附制氧技术作为一种制取低成本富氧的有效手段,其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变压吸附制氧,对扩大富氧来源和降低制氧能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对现在的制氧方法进行了介绍,重点对变压吸附制氧技术进行阐述,并对变压吸附制氧吸附剂的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第二部分设计并建立了一套两塔真空变压吸附制氧实验装置,确立了实验分析方法并测出了氮气、氧气的相对体积校正因子。第三部分通过已建立的实验装置对相关工艺参数进行了制氧实验研究,确定了影响真空变压吸附制氧纯度、产量的关键工艺参数,并对制氧吸附剂的吸附热效应进行了初步实验探索。第四部分以第三部分实验数据为依据,并根据相关设计资料,初步设计了一套两塔真空变压吸附制氧工业装置,介绍了工艺流程并给出了设备的基础参数,最后作出了真空变压吸附制氧工艺流程图。
吴迪,李天文,孙烈刚,尚念刚,孙晓辉[5](2014)在《变压吸附制氧吸附剂的发展状况》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变压吸附制氧的原理方法及流程特点,回顾了变压吸附制氧吸附剂的发展状况并重点介绍了LiX分子筛,进一步指出了制氧吸附剂的选择原则,提出了未来制氧吸附剂的研究方向,最后并对变压吸附制氧的发展做了展望。
洪淑蕊[6](2014)在《急救车制压氧系统结构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氧气是救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急救用品,在急救车救治病人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现急救车的实时移动式制氧、充氧、供氧,可随时保证急救过程中用氧需求,增加连续供氧能力,改变现有急救车依赖氧气瓶供氧的现状,可增强急救能力。因此,研制急救车制压氧系统,实现急救车连续不间断供氧,对保障氧气安全供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变压吸附制氧和气动压缩氧气灌充原理,建立了制压氧和充供氧的工艺流程;通过对空气压缩机、氧气压缩机、控制阀的选型,以及吸附塔、储氧罐、氧桥、充氧管路、供氧管路结构设计和布局设计,设计出制压氧单元和充供氧单元;基于PLC控制系统和印制电路板的模态分析,通过Solidworks模拟仿真,进行了制压氧单元与充供氧单元一体化结构设计,完成了急救车制压氧系统的结构设计,研制出制压氧系统样机。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制压氧系统的产氧流量为5L/min,氧气浓度为93%±3%,压氧流量为2L/min,充瓶压力为13MPa,重量为90.1Kg,外形尺寸为543×370×1260mm,功率为350w。为满足车载要求,进行了减振设计理论分析,建立了振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完成了减振器选型和布局设计,进行了减振器和制压氧系统相结合的随机振动和正弦扫频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机振动试验产生的最大功率谱密度为0.1167g2/Hz,正弦扫频试验在24.830Hz时最大功率谱密度为5.12g2/Hz。制压氧系统主要由制压氧和充供氧单元组成,具有制氧、压氧、充瓶、供氧和参数显示、故障报警、自动停机等功能,实现了急救车连续不间断供氧,保障了用氧安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杨健[7](2013)在《微型变压吸附制氧装置工艺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变压吸附(PSA)制氧正成为一种日趋成熟的制氧技术,此技术在中小型规模制氧装置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正广泛被推广使用。本文重点介绍了PSA制氧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制氧新工艺等,同时介绍了国内外微型变压吸附制氧机产品的开发、生产和使用概况。本文用微型变压吸附制氧实验装置(吸附塔高径比=4.8),研究了上均压、上下均压、交叉均压和下均压四种均压方式对制氧浓度和能耗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1)均压时测得从吸附塔出气端流出的气体氧浓度高出从进气端流出的气体氧浓度50%多,表明用吸附塔出气端的气体进行均压对提高产品气氧浓度非常有利;(2)四种均压方式都能提高制氧浓度,最高排氧浓度都超过92%,其中上均压方式和上下均压方式提高排氧浓度显着,结果表明均压方式对制氧效果影响很大;(3)四种均压方式制氧都能降低制氧系统能耗,节能率在30%以上,其中上下均压方式和上均压方式节能效果最明显,节能率超过40%。本文在微型变压吸附制氧实验装置基础上,添置少量设备,组装了一套微型真空变压吸附(VPSA)制氧实验装置(吸附塔高径比=2.5),并根据制氧工艺流程设计了相应的控制程序。用这套装置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排氧、反吹、均压和抽真空对最高制氧浓度、氧浓度达标时间、系统能耗等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1)排氧因素、抽真空因素对制氧浓度上升影响显着,均压因素对制氧能耗影响较显着,反吹因素无显着影响。(2)真空解吸能够加快制氧浓度上升速度,但不能提高最高制氧浓度。(3)微型VPSA制氧时,充压压力增大,达标氧气产量增大,制氧能耗及成本降低,最高制氧浓度先增高后降低,充压压力为0.29MPa时最高氧浓度达94.7%。(4)采用真空解吸制氧能降低能耗,在微型制氧机中有应用价值。
韦向攀[8](2010)在《吸附剂改性实验与富氧工艺过程模拟》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主要是为开发利用余热生产燃烧用富氧工艺及其专用吸附剂所进行的基础研究,首先考查了现有的商业化制氧分子筛在不同的制氧工艺中的富氧效果及其制氧工艺操作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是探讨了几种开发新型制氧分子筛的离子改性途径,改性原料主要为5A-2、13X-1、自制LSX分子筛,采取的改性途径有钙(或锶或锂)离子直接交换法、(钾/碱)-铵-锂途径、(碱)-钙-锂途径,并测定改性分子筛的吸附性能、离子交换度、进行了XRD表征等;然后利用ASPEN ADSIM对其改性最好的吸附剂进行动态穿透模拟,预测动态分离效果,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两塔真空富氧模拟试验。在富氧工艺实验中,要想取得好的富氧效果,不仅要有性能优良的吸附剂,还需要有配套的工艺路线,这两个要素必不可少。富氧工艺选择UOP、上海化工研究院的富氧分子筛在目前使用较多的两塔、三塔工艺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富氧工艺实验,在低压下吸附时,解吸方式、吸附时间、均压时间等均是吸附循环的重要运行参数,目前的商业化分子筛比热大,分离性能较差,不适合用于余热富氧工艺。通过离子改性实验可以得知采用钙-锂途径改性分子筛,交换次数少,样品吸附量有较大的提高,0.1MPa、常温下CaX3-100的氮气吸附量达到0.89mmol/g,Li-X7′的氮气吸附量达到了0.78mmol/g;采用(钾)-铵-锂途径,所用锂的量少,并且锂改性步骤只需进行一次即可达到90%以上的交换度。这为余热富氧工艺新型吸附剂的开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通过借助ASPEN ADSIM进行动态穿透和两塔富氧模拟试验,可知CaX3-100对氮氧有较好的分离性能,两塔富氧模拟氧气平均浓度达到了91.5%,回收率达到44.3%。
陈致泰,李世刚,韩光瑶,谢有畅[9](2008)在《采用微气泡纯氧曝气技术处理工业废水》文中研究表明纯氧曝气活性污泥工艺处理工业废水在国外已有长足进展。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迅猛发展,污水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解决目前污水处理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问题,用纯氧曝气活性污泥工艺取代现有的空气曝气活性污泥工艺不失为一个良策。论述了纯氧曝气活性污泥工艺的优越性,比较了各种制氧方法和曝气方法,指出采用PU-8吸附剂变压吸附制氧和敞开式微气泡纯氧曝气活性污泥工艺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应尽快加以推广应用。
张文涛,韩光瑶,唐伟[10](2008)在《大型变压吸附制氧在富氧喷煤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高炉富氧喷煤具有提高产量、增加煤比、降低焦比的作用。变压吸附制氧装置与传统的深冷装置比较具有工艺流程简单、运行可靠、启动时间短、启动灵活、负荷转换速度快、运行能耗低、全自动控制、可实现无人化运行、投资少、建造周期短等优点。本文通过对比深冷制氧技术介绍大型VPSA制氧技术在高炉富氧鼓风中的应用及所取得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二、北大先锋科技公司新型VPSA制氧设备试制成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大先锋科技公司新型VPSA制氧设备试制成功(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研究(1949-195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
二、研究对象和内容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资料、研究方法和创新 |
第一章 解放后沈阳城市的接收和恢复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沈阳城市接收 |
一、城市接收前的准备工作 |
二、城市接收的过程与实施 |
第二节 城市管理和建设工作次第开展 |
一、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建立 |
二、市政建设恢复 |
三、教育、卫生事业进步 |
第三节 城市工业的恢复和改造 |
一、解放前沈阳工业状况 |
二、国营工业的恢复和新建 |
三、私营工商业的恢复和改造 |
第四节 配合抗美援朝战争动员的城市社会生产运动 |
一、全市对抗美援朝战争的支援 |
二、配合战争动员进行劳动竞赛和增产节约运动 |
第五节 新政权的巩固与城市社会秩序的稳定 |
一、收缴武器弹药,确保城市安全 |
二、进行城市救济、收容散兵、乞丐和无业游民 |
三、封闭妓院,教育改造妓女和暗娼 |
四、严禁贩毒吸毒,肃清烟毒流害 |
五、镇压反革命运动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规划 |
第一节 “重点工业城市”落户沈阳的过程和原因 |
一、国家工业发展策略中沈阳地位的确立 |
二、“重点工业城市”落户沈阳的原因 |
第二节 新的城市规划设计 |
一、《沈阳市城市初步规划》的制定基础 |
二、《沈阳市城市初步规划》的形成过程 |
三、《沈阳市城市初步规划》的具体内容和评价 |
第三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工业发展与城市建设 |
第一节 城市工业飞速发展 |
一、铁西区工业的扩充 |
二、大东区工业的调整 |
三、新工业区的工业建设 |
第二节 城市建设逐步完善 |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焕然一新 |
二、城市公共事业建设大幅度改善 |
三、城市公共空间丰富多样化 |
四、以大型工业企业为中心的现代化城市居住社区呈现 |
第四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空间形态重构 |
第一节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 |
一、原有工业区的充实和调整 |
二、新工业区和工业居民点的规划和兴建 |
三、文教区的新建 |
四、行政区域迁移和构建 |
五、等级化商业区的出现 |
第二节 城市空间总体形态及特点 |
一、更新与拓展——总体城市形态 |
二、扩张与重构——城市形态特征 |
第三节 城市发展的动力和演变逻辑 |
一、城市发展动力综合分析 |
二、城市空间形态演变逻辑 |
第五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沈阳城市社会变迁 |
第一节 单位制在城市社会基层管理中占主导 |
一、单位制的形成 |
二、沈阳地区单位制的特征 |
第二节 城市社会人口结构变化 |
一、城市人口数量增长 |
二、城乡人口结构变动 |
三、人口经济结构的变化 |
四、女性劳动人口增加及意义 |
第三节 科学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突出 |
一、科学和教育事业突飞猛进 |
二、医疗卫生条件有质的飞跃 |
第四节 城市居民生活变迁 |
一、城市居民物质生活变迁 |
二、城市居民文体娱乐活动丰富 |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评述 |
第一节 沈阳城市发展成就与历史影响 |
一、谱写辉煌时代,建成新中国重点工业城市 |
二、形成以沈阳为核心的辽宁中部城市产业集群 |
三、重构工业城市形态,奠定城市发展格局 |
四、城市精神初步形成 |
第二节 沈阳城市发展的局限性 |
一、城市建设和市民生活水平落后于工业化 |
二、单位制度和企业办社会存在弊端 |
三、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和改善 |
四、三大改造后城市发展缺乏自下而上的动力 |
结论 |
一、革新与辉煌:建国初期城市整体风貌变革 |
二、辐射与担当:城市职能的转变 |
三、反思与梦想: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与当代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残留煤地下气化综合评价与稳定生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图清单 |
表清单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目标 |
2 我国残留煤资源量、分布特征及分类 |
2.1 残留煤资源的定义 |
2.2 残留煤资源量及特征 |
2.3 残留煤资源的类型划分及复采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3 残留煤地下气化可行性影响因素分析 |
3.1 资源条件 |
3.2 技术方案 |
3.3 经济效益 |
3.4 环境影响 |
3.5 安全因素 |
3.6 能耗水平 |
3.7 本章小结 |
4 残留煤地下气化变权-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 |
4.1 综合评价方法选择 |
4.2 变权-模糊层次综合评价的基本原理与建模方法 |
4.3 残留煤地下气化变权-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 |
4.4 评价实例 |
4.5 本章小结 |
5 不同注气工艺的地下气化特性 |
5.1 资源条件与试验系统 |
5.2 试验方法、过程及结果 |
5.3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5.4 地下气化过程的计算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6 燃空区围岩稳定性的控制技术 |
6.1 气化条带合理采留宽度 |
6.2 燃空区充填工艺 |
6.3 地下气化大规模开采方法 |
6.4 本章小结 |
7 工程设计 |
7.1 资源条件概况 |
7.2 气化工艺 |
7.3 气化条带采留宽度 |
7.4 地下气化条带开采数值模拟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制氧吸附剂的合成与双回流真空变压吸附空分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空分制氧技术简介 |
1.1.1 深冷法 |
1.1.2 变压吸附法 |
1.1.3 膜分离法 |
1.2 制氧吸附剂 |
1.2.1 分子筛的结构与性质 |
1.2.2 分子筛的离子交换方法 |
1.2.3 制氧吸附剂综述 |
1.3 变压吸附 |
1.3.1 吸附分离机理 |
1.3.2 变压吸附富氧工艺路线 |
1.3.3 变压吸附富氧工艺发展 |
1.3.4 变压吸附步骤 |
1.4 双回流变压吸附 |
1.5 变压吸附模拟 |
1.6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LiX吸附剂的合成 |
2.1 实验试剂和设备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设备 |
2.2 表征设备 |
2.2.1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
2.2.2 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 |
2.2.3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 |
2.2.4 偏振塞曼原子吸收光谱仪 |
2.2.5 热重分析(TGA) |
2.3 离子改性基本实验方案 |
2.3.1 原粉预处理 |
2.3.2 水热交换法分子筛改性 |
2.3.3 造粒 |
2.3.4 活化 |
2.4 吸附剂吸附性能 |
2.4.1 吸附等温线的测定 |
2.4.2 氮氧分离系数的测定 |
2.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5.1 不同分子筛的改性 |
2.5.2 交换次数对吸附剂吸附量的影响 |
2.5.3 锂钠比对交换的影响 |
2.5.4 造粒对吸附量的影响 |
2.5.5 活化温度对吸附量的影响 |
2.5.6 活化气氛对吸附量的影响 |
2.5.7 吸附等温线测定 |
2.5.8 分离因子 |
2.5.9 SEM谱图 |
2.5.10 EDS谱图 |
2.6 小结 |
第三章 双回流变压吸附模型建立及性能评价 |
3.1 双回流变压吸附模型建立 |
3.1.1 质量平衡模型 |
3.1.2 动量平衡模型 |
3.1.3 能量平衡模型 |
3.1.4 吸附动力学模型 |
3.1.5 吸附平衡方程 |
3.1.6 微分方程计算方法 |
3.1.7 气体性质假设 |
3.2 变压吸附过程性能评价 |
3.3 小结 |
第四章 双回流真空变压吸附空气分离模拟 |
4.1 双回流变压吸附过程简介 |
4.2 低压进料双回流变压吸附模拟 |
4.2.1 模拟流程简介 |
4.2.2 压力变化 |
4.2.3 进料位置(ZF/HB)影响 |
4.2.4 均压方式及均压程度的影响 |
4.2.5 进口流量的影响 |
4.2.6 轴向N2浓度分布及吸附量分布 |
4.2.7 回流比的影响 |
4.2.8 过程能耗 |
4.3 高压进料双回流变压吸附模拟 |
4.3.1 模拟流程简介 |
4.3.2 压力变化 |
4.3.3 进料位置(ZF/HB)影响 |
4.3.4 回流比影响 |
4.4 低压与高压进料双回流变压吸附对比 |
4.4.1 纯度和回收率对比 |
4.4.2 进料量和能耗对比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变压吸附制氧新工艺及吸附剂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课题背景 |
1.2 现有技术进展 |
1.2.1 深冷分离法 |
1.2.2 变压吸附法 |
1.2.3 膜分离法 |
1.2.4 结论 |
1.3 变压吸附制氧 |
1.3.1 原理方法 |
1.3.2 变压吸附制氧关键技术 |
1.4 真空变压吸附(VPSA)制氧 |
1.4.1 VPSA制氧基本原理 |
1.4.2 VPSA制氧工艺特点 |
1.4.3 吸附塔数的确定 |
1.5 变压吸附制氧吸附剂 |
1.5.1 制氧吸附剂 |
1.5.2 吸附剂的改性 |
1.5.3 吸附剂的发展 |
1.5.4 锂分子筛制备技术难点 |
1.5.5 吸附剂的组合 |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2 实验工作 |
2.1 原料及仪器 |
2.2 实验装置设计计算 |
2.2.1 实验要求及设计数据 |
2.2.2 压缩空气耗气量Q31]a 的计算[ |
2.2.3 吸附塔设计 |
2.2.4 输气管路直径的计算 |
2.3 实验流程设计 |
2.4 PLC控制系统设计 |
2.5 实验装置构建 |
2.5.1 实验装置实物图 |
2.5.2 吸附塔装配图 |
2.5.3 吸附剂装填图 |
2.6 VPSA制氧实验过程 |
2.6.1 实验装置检漏 |
2.6.2 锂分子筛装填 |
2.6.3 原料预处理 |
2.6.4 工艺流程操作说明 |
2.7 实验分析 |
2.7.1 分析原理 |
2.7.2 色谱分析条件 |
2.7.3 校正因子测定 |
3 吸附剂选型及实验研究 |
3.1 吸附剂选型 |
3.2 实验研究内容 |
3.2.1 真空解吸压力对制氧性能的影响 |
3.2.2 均压时间对制氧性能的影响 |
3.2.3 清洗时间对制氧性能的影响 |
3.2.4 吸附塔操作压力对制氧装置的影响 |
3.2.5 吸附热效应 |
4 工艺设计 |
4.1 工艺计算 |
4.1.1 工艺条件及参数 |
4.1.2 工艺计算过程 |
4.2 工艺流程 |
4.3 工艺流程图 |
4.4 工艺控制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Ⅰ 作者简介 |
附录Ⅱ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5)变压吸附制氧吸附剂的发展状况(论文提纲范文)
1变压吸附制氧技术 |
1. 1原理方法 |
1.2流程特点 |
2变压吸附制氧吸附剂 |
2. 1吸附剂的分类 |
2. 2沸石分子筛 |
2. 3吸附剂的发展 |
2. 4技术难点 |
2. 5吸附剂的组合 |
3结语 |
(6)急救车制压氧系统结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车载制氧设备 |
1.2.2 氧气灌充设备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课题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制压氧单元设计 |
2.1 设计原则 |
2.2 技术工艺设计 |
2.2.1 变压吸附制氧技术 |
2.2.2 工艺流程 |
2.3 结构布局设计 |
2.3.1 结构布局 |
2.3.2 设备选型 |
2.4 吸附分离模块结构设计 |
2.4.1 吸附塔 |
2.4.2 储氧灌 |
2.4.3 氧桥 |
2.5 单元结构总成及分析 |
2.5.1 Solidworks 模拟仿真 |
2.5.2 结构装配图 |
第三章 充供氧单元设计 |
3.1 设计原则 |
3.2 技术工艺设计 |
3.2.1 氧气灌充技术 |
3.2.2 工艺流程 |
3.3 结构布局设计 |
3.3.1 结构布局 |
3.3.2 设备选型 |
3.3.3 连接管路 |
3.3.4 控制系统 |
3.4 单元结构总成及分析 |
3.4.1 Solidworks 模拟仿真 |
3.4.2 结构装配图 |
第四章 制压氧系统一体化结构设计与性能评价 |
4.1 整机一体化结构 |
4.1.1 机架设计 |
4.1.2 制压氧系统模拟仿真 |
4.1.3 控制系统 |
4.2 制压氧单元有限元分析及优化 |
4.2.1 模型的建立 |
4.2.2 模型分析及优化 |
4.3 印制电路板模态分析 |
4.3.1 理论分析基础 |
4.3.2 模态分析结果 |
4.3.3 优化分析 |
4.5 性能评价 |
4.5.1 样机试制 |
4.5.2 制压氧单元性能测试 |
4.5.3 充供氧单元性能测试 |
4.5.4 技术参数 |
第五章 制压氧系统振动分析与控制 |
5.1 动力学模型建立 |
5.2 减振系统设计 |
5.2.1 减振器的选择 |
5.2.2 减振器布局 |
5.3 振动冲击试验 |
5.3.1 测试方法 |
5.3.2 试验设计 |
5.3.3 随机振动试验 |
5.3.4 正弦扫频振动试验 |
5.4 振动控制与分析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微型变压吸附制氧装置工艺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空气分离制氧技术简介 |
1.3 变压吸附制氧原理及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2 实验研究用微型变压吸附制氧装置 |
2.1 装置系统组成 |
2.2 气路系统设计 |
2.3 控制系统 |
2.4 数据采集系统 |
3 微型变压吸附制氧均压方式的实验和能耗研究 |
3.1 均压方式实验设计 |
3.2 均压气氧浓度测定 |
3.3 各均压方式制氧效果实验 |
3.4 各均压方式对最高氧浓度及最大达标流量的影响 |
3.5 不同均压方式的制氧能耗 |
3.6 小结 |
4 微型真空变压吸附制氧工艺正交实验和制氧能耗研究 |
4.1 正交实验方案设计 |
4.2 正交实验结果及极差分析 |
4.3 正交实验结果方差分析 |
4.4 真空解吸与常压解吸对比及实验结果分析 |
4.5 真空变压吸附制氧能耗及产品气成本分析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2 微型 PSA 制氧交叉均压 PLC 程序 |
附录 3 微型 VPSA 制氧 PLC 程序 |
附录 4 正交实验所用数学理论模型 |
附录 5 不同均压方式制氧浓度记录表 |
附录 6 微型 VPSA 制氧不同解析方式制氧浓度变化表 |
附录 7 真空解吸制氧能耗及达标流量数据表 |
(8)吸附剂改性实验与富氧工艺过程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富氧技术简介 |
1.2 吸附富氧工艺及理论基础 |
1.2.1 吸附的基本理论基础 |
1.2.2 变压吸附气体分离的应用 |
1.2.3 变压吸附富氧工艺 |
1.3 沸石分子筛及其改性 |
1.3.1 沸石分子筛的基本结构 |
1.3.2 沸石分子筛的吸附性能及影响因素 |
1.3.3 沸石分子筛的改性及其性能评价 |
1.4 吸附富氧过程模拟计算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二章 吸附富氧工艺探索 |
2.1 富氧工艺实验原料、仪器及相关计算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主要仪器 |
2.1.3 氧气回收率计算 |
2.2 两塔富氧工艺 |
2.2.1 常压及产品气吹扫解吸富氧工艺 |
2.2.2 抽真空解吸富氧工艺 |
2.3 三塔富氧工艺 |
2.3.1 UOP分子筛三塔富氧工艺 |
2.3.2 上海化工研究院富氧分子筛富氧工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富氧吸附剂离子改性研究 |
3.1 实验方案及相关设备 |
3.1.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3.1.2 实验方法 |
3.2 离子交换途径的选择 |
3.2.1 5A-2 分子筛离子改性 |
3.2.2 自制LSX型分子筛离子改性 |
3.2.3 13X-1 分子筛离子改性 |
3.3 钙-锂途径改性分子筛 |
3.3.1 实验条件 |
3.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3 实验小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SPEN ADSIM模拟试验 |
4.1 ASPEN ADSIM模拟变压吸附数学模型设置 |
4.1.1 模拟吸附床微分计算方法 |
4.1.2 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 |
4.1.3 吸附平衡模型 |
4.1.4 其它假设及吸附床参数设置 |
4.2 穿透模拟试验 |
4.2.1 试验流程图及条件 |
4.2.2 试验结果 |
4.3 两塔富氧模拟试验 |
4.3.1 富氧流程图及条件 |
4.3.2 试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采用微气泡纯氧曝气技术处理工业废水(论文提纲范文)
1 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的优越性 |
(1) 氧转移率高。 |
(2) 剩余污泥量少。 |
(3) 改善了污泥的沉降性能。 |
(4) 有利于生物硝化。 |
(5) 污水处理效率高。 |
(6) 无异味散发。 |
(7) 抗有机物冲击性能高。 |
2 纯氧曝气的氧气来源 |
3 纯氧曝气方式的选择 |
4 用纯氧曝气活性污泥工艺建设和改造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方案 |
5 纯氧曝气活性污泥工艺技术经济指标初估 |
6 结论 |
四、北大先锋科技公司新型VPSA制氧设备试制成功(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研究(1949-1957)[D]. 李响.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2]残留煤地下气化综合评价与稳定生产技术研究[D]. 黄温钢. 中国矿业大学, 2014(04)
- [3]制氧吸附剂的合成与双回流真空变压吸附空分模拟[D]. 鲁东东. 天津大学, 2014(12)
- [4]变压吸附制氧新工艺及吸附剂的应用研究[D]. 吴迪. 烟台大学, 2014(01)
- [5]变压吸附制氧吸附剂的发展状况[J]. 吴迪,李天文,孙烈刚,尚念刚,孙晓辉. 现代化工, 2014(01)
- [6]急救车制压氧系统结构设计[D]. 洪淑蕊. 天津理工大学, 2014(03)
- [7]微型变压吸附制氧装置工艺实验研究[D]. 杨健.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7)
- [8]吸附剂改性实验与富氧工艺过程模拟[D]. 韦向攀. 天津大学, 2010(03)
- [9]采用微气泡纯氧曝气技术处理工业废水[J]. 陈致泰,李世刚,韩光瑶,谢有畅. 工业水处理, 2008(10)
- [10]大型变压吸附制氧在富氧喷煤中的应用[A]. 张文涛,韩光瑶,唐伟. 2008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议暨炼铁年会文集(下册),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