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框架开发过程研究

软件框架开发过程研究

一、软件框架开发过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坤[1](2021)在《基于javaEE的BIM综合管理平台框架技术研究及实现》文中研究说明自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在不断突破世界纪录。但与之而来的是建筑行业面临的高新技术更新与快速迭代等巨大压力,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许多问题亟待解决。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工程项目各参与方都希望借助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机遇解决工程项目管理问题,因此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成为了建筑领域发展的焦点。2003年,自BIM技术传入中国,使得我国的建筑行业领域再次出现了一次革命,加快我国建筑行业信息化发展的速度。近年来,BIM技术与传统综合管理平台的结合成为热点,传统管理平台中对BIM技术的引入,可对工程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并且充分利用BIM技术的各项优势及特点,进而提高工程项目信息化水平。因此本文将对BIM综合管理平台涉及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对BIM综合管理平台开发所涉及的技术进行研究并选型,从而在技术与理论的支撑下,根据实际工程项目对BIM综合管理平台进行初步实现。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并梳理了“BIM综合管理平台”进化过程与其涉及的相关概念理论;(2)对市场现有的网站开发技术进行研究选型并学习,本BIM综合管理平台开发选择Java EE企业级开发技术,平台后端开发的框架技术为SSH(Spring-Spring MVC-Hibernate),平台前端开发主要技术为j Query、j Query Easy UI;(3)根据实际工程项目管理需求,初步开发BIM综合管理平台,管理模块有BIM平台用户管理、平台登录日志管理、项目施工日志管理、BIM模型在线浏览模块、项目劳务人员管理模块等;(4)以象山大桥施工图纸为依托,利用Revit软件进行桥梁参数化建模,并且在自主开发的BIM管理平台中通过引进关联达BIMFACE轻量化引擎,实现桥梁BIM模型在网页端的在线浏览。限于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现实客观因素,该平台开发了部分功能模块,即本文称之为“BIM综合管理平台框架”,本文提供了该平台的构建过程与开发思路等,有助于突破市场技术壁垒的局限性,在已经选择的技术和理论支持下,便于后期学者投入更多的时间用于深入了解实际工程项目需求,通过此需求便对该平台再次开发,进而完善该BIM综合管理平台,本文旨在开发一款适用于大多数管理平台的使用框架,为今后研究BIM综合管理平台领域的人员提供技术支持与参考。

孙婧鑫[2](2021)在《基于Selenium的Web功能自动化测试框架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为了保证Web应用程序使用过程中的正确性、安全性、稳定性以及良好的用户体验,软件测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对Web应用程序的测试仍然以手工测试为主,这种方式不但测试效率很低,也满足不了软件系统快速迭代的需求。因此,如何综合应用自动化测试技术,改进现有的自动化测试方法是目前软件测试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通过搭建自动化测试框架的方式进行自动化测试是目前实施自动化测试最常见的方式之一,但是由于现有的测试框架普遍存在适用性不强、脚本开发难度大且难以维护等问题,使得自动化测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推广受到阻碍。为此,本文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更加优化的测试框架帮助更好地完成针对Web应用功能的自动化测试任务。本文对现有测试框架进行了优化,通过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Selenium对应用的自动化测试框架进行设计,并进行实际应用。该框架结合了数据驱动技术和关键字驱动技术两者的优势,形成了一种混合型自动化测试框架。本框架在设计过程应用了面向对象的设计理念,根据Selenium中已有的自动化测试框架对要实现的Web应用程序测试框架进行二次封装,将页面元素的定位方式和定位表达式存储在对象库中,以方便后续测试脚本进行调用和操作。设置了多个驱动器,通过数据驱动方式实现数据和测试脚本分离,通过关键字驱动实现了业务逻辑和应用程序的分离。在脚本设计中采用了Page Object设计思想将测试脚本分为5层,进一步提高了测试用例的可维护性。并在最终的自动化测试阶段,通过运用单元测试框架Test NG与集成平台Jekins共同进行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测试过程中可达到随时测试、快捷测试的优异效果。最后,用已搭建好的Web应用自动化测试框架对MIMS系统进行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手工测试结果进行对比,通过对两种方法下对同种对象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前者在测试过程中效率远大于后者,极大节约了Web应用程序测试的时间成本,同时也较大得节约了软件的测试成本。通过对本文搭建的自动化测试框架进行具体对象的应用实践,进一步表明了测试框架的现实应用合理性。

谢焯俊[3](2021)在《面向增材制造的柔性数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指明增材制造技术又称3D打印,该技术自1986年首次商业化至今,已经过去了35年,而其真正的高速增长期是从2012年开始的。笔者认为,该现象主要由两个重要因素所致:一个是具有低成本优势的FDM技术专利到期,另一个则是因为一个称为Rep Rap的由低成本嵌入式板卡驱动的低成本3D打印机开源项目的出现。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3D打印技术以以往不可想象的低成本和低门槛进入了大众消费者群体中。而近几年基于LCD光固化技术的3D打印设备也出现了颇为明显的增长。光固化方案早在1986年就已推出市场,但早期的光固化工艺其材料、设备、软件和控制系统的成本对于市场而言还是过于高昂,故未能引发与如今之热度相提并论的高速增长。近几年光固化类设备的迅速增长可归功于市场在上述个方面上获得了大幅降本的突破。由此可见,AM行业对于成本是非常敏感的,但凡实现了低成本的突破即可在全新的技术方向上带来高速的增长。未算上仍存在于各科研实验室中的创新型AM技术,目前已出现的AM技术种类不下30种之多。这些技术无不蕴藏着巨大的潜力,若能够从各个方面降低其成本,使之能够以低的成本进入其所适用的行业,将有可能带来巨大的价值。本文从控制系统的方向入手,希望能够为上述种类多样的行业应用级AM技术提供一种使之可从原型设备转化为可以面向普通用户的产品的低成本控制系统——AM专用柔性嵌入式数控系统(AM Specific Flexible NC,简称ASFENC)。ASFENC系统是一个集成了一个“数字-模拟-映射多轴控制器”和一系列可自定义、可复用的“参量-状态检测控制器”的集中控制式嵌入式数控系统。其模块化、通用化设计的软/硬件在经过用户配置后便可适用于大多数已有的各类AM技术,乃至应用到未来有可能出现某些AM技术上,具备了跨多种AM设备平台的“柔性”。ASFENC系统是由本文称为“系统世界对象”的软件对象和另一种称为“虚拟控制器”的软件对象共同驱动的。这些软件对象均以实时操作系统的线程为运行载体,是支持一个完整控制功能的运行单位。同时,这些对象还会利用实时操作系统的线程通信机制来实现对象之间的同步、通信和协作。本文先从对AM领域开展领域建模的工作出发,分析了大量AM技术的控制需求,并总结出了AM控制系统领域的领域模型。基于该模型设计了ASFENC系统的总体功能和技术方案;基于STM32F429+XC7K160T的“MCU+FPGA硬件架构”为ASFENC系统设计了全套嵌入式硬件板卡;面向AM专用柔性控制系统设计了一套柔性指令集(代号为“Pcode”)及其解析器;研究了柔性嵌入式固件的实现机制;研究了面向AM领域的“数字-模拟-映射多轴控制器”和“参量-状态检测控制器”的部分关键控制技术。最终,将本文设计的ASFENC系统应用于一面向高温、高强度PEEK耗材的高温FDM打印机的控制系统中,进行了PEEK样件的打印,获得了良好的效果。该实验初步验证了ASFENC系统的柔性集成功能。可以认为其基本能够兼容多种AM技术差异较大的成形机制控制过程和繁多的物理参量定义。而通过Pcode指令,用户或上位机程序可对ASFENC系统开展较为灵活的重构和控制。可充分满足新型行业应用级AM设备的开发者构造自定义的经济型嵌入式控制系统的需要。但是ASFENC系统目前仍处于原型阶段,后续仍有大量的优化和开发工作,仍需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实现其最终的愿景。

贾明皓[4](2020)在《面向天文观测设备的远程自主观测中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时域天文学、系外行星搜寻、空间碎片监测是当今天文及相关应用的研究热点方向,由此需要天文观测设备有更高分辨率、更灵敏的探测能力,并且可以更持续地监测目标。这些需求需要天文设备硬件技术和自主观测控制软件技术配合发展。为了获得更好的视宁度、更长的观测时间,越来越多的天文观测设备会选择在高原、极地、太空等环境建设,这些环境人类难以常驻,决定了设备必须支持自主观测的能力,并可以被远程控制。同时,天文观测设备数量越来越多,并向网络协同观测的趋势发展。为了减少人员维护成本,集中统一管理,提高观测效率,需要加强远程自主观测的发展,建设一个更高层次的网络观测平台。另一方面,望远镜口径越来越大,设备模块越来越多,层级越发复杂,为了降低使用复杂度,兼顾不同使用场景,并且加强数据采集和故障分析平台的建设,需要建设具备多接口层次的控制软件系统。相比于国际上BOOTES、LCOGT等项目中成功实施智能化的自主观测以及远程控制组网,国内远程自主观测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与国际存在一定差距。国内已有围绕RTS2技术,在南极亮星巡天望远镜、圆顶结合气象站自动化控制、量子1.2米望远镜天文成像端控制系统,LAMOST及丽江2.4m望远镜升级改造等方向取得了一定进展。同时也有各个单位围绕各自设备开展对远程自主观测技术的探索,包括对南极天文观测,空间碎片观测平台,大型望远镜观测设备自主控制等,但在完全无人值守的自动化观测,以及望远镜组网观测方面,还需要有进一步的突破。本文围绕南极天文台的进一步建设、空间碎片监测网的组建、以及WFST拼接相机控制子系统这些新课题开展远程自主观测中关键技术的研究。首先对于小型望远镜种类多,设备不尽相同,需要提高软件实现的复用性,从自上而下的角度对业务进行建模;对于南极天文,需要增加远程控制的稳定性,在高延迟低带宽的卫星网络下提高控制效能;对于空间碎片监测灵活的观测需求,要完善远程自主观测控制的构架,采用更先进的框架开发,完善自主观测过程,为站点组网打好基础;对于国内首个大型拼接相机的硬件平台,需要针对其多种使用场景提出完备的控制平台方案。本论文首先明确了自主观测和控制的重要性,介绍了国内外自主观测控制技术发展现状,并介绍了南极天文、空间碎片监测和大视场巡天望远镜相机这三个需要重点发展自主观测技术的场景。本文对自主观测以及远程控制的整体架构做了定义:硬件设备层、设备控制层、观测控制层、用户服务层。为了降低模块开发复杂度,本文对设备控制层中的不同设备模块做了通用化的定义和设计,对典型设备模块做状态机分析和故障场景分析,对自主观测业务做建模,论述了一般化的观测业务,对自主观测流程中的调焦、平场、导星提出实现方案。对于南极天文,本文在南极亮星巡天望远镜等项目中实现了一套远程自主观测控制框架,对框架依赖的RTS2技术做了分析,介绍了 RTS2的接口扩展方法以及面向远程自主观测的模块开发。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在南极高延迟低带宽网络条件下主-从架构的远程控制。该框架可以作为南极天文台运控的原型。对于碎片观测,本文分析其业务及所需功能,明确其组网构架,基于ZeroMQ和Protobuf的望远镜自主观测控制框架RACS2,实现了碎片自主观测的业务功能,并以兴隆碎片观测望远镜为例,提出一种云量分析方案,用于完善自主观测的天气判断。对于恒星观测模式,实现了碎片目标信息提取方法。对于WFST相机控制系统,本文设计其远程控制框架,基于微服务的设计思想,划分设备功能模块和业务模块,并对相机、配置、数据存储等关键模块做了初步设计。针对拼接相机的特点,设计基于MEF(multi-extension FITS)的文件存储方式,兼顾了对现有天文软件的兼容性。本文的创新之处如下:1)完善了自主观测平台的一般化架构定义和功能设计,提炼了南极天文以及碎片观测涉及的望远镜的各设备模块特性,给出了基本属性、状态机、故障事例的定义与分析。对于自主观测业务流程也加以分类并介绍了实现方法。基于RTS2框架,提出基于REDIS对其消息接口做扩展,并将RTS2和Tornado WEB服务框架结合,针对南极低带宽高延迟网络,构建了南极天文设备组网运行控制的原型。2)针对碎片观测业务,基于ZeroMQ和Protobuf的观测控制框架(RACS2)完成了首个碎片自主观测控制平台,配合Python脚本灵活使用,很好地满足碎片观测的功能需求。3)针对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大型望远镜拼接相机,对其远程控制平台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场景的功能需求和关键约束,对相机控制做了多层次多接口形式的设计,基于微服务的思想将功能模块做拆分,方便模块独立开发和调试。

蔡哲[5](2020)在《泛在对象接入框架与融合网构造方法的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从最初的计算机之间的相互联接,到如今的趋向于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时代,互联的对象越来越丰富多样。但由于物联网各方面的异构性,目前的物联网生态仍处于一个碎片化、孤立化的状态。目前物联网系统的开发没有一种成熟并被普及的物联网开发标准,容易形成信息孤岛,难以达到真正的万物互联与互操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更好地将异构的、海量的“泛在对象”接入到互联网中,本文提出了新的泛在对象的相关概念与接入框架。该框架也为构建大型的网络分布式软件提供一种方法和思路,对解决当前软件开发中所遇到的软件服务扩充困难、代码量剧增以及容易形成信息孤岛等问题的解决具有积极意义。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有:首先在分析了现有的物联网发展现状和物联网的应用系统结构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软件容器OAA(Object Access Agent,即对象访问代理)技术,提出并实现了基于OAA技术的泛在对象UO(Ubiquitous Object)接入框架OUO(OAA泛在对象OAA-UO)模型。设计了OUO框架模型的各个组成部分,给出了OUO模型的描述方法和一般的实现方法。为泛在对象的接入提供了一整套的开发规范。接着总结提出了OUO网络模型,设计了OUO的集中管理工具。多个OUO之间的功能调用和协作,构成了一个OUO软件应用网络,这将为分散在各处的泛在对象背后所代表的资源和服务通过网络相互融合提供了一种方式。最后给出了所提出的OUO模型框架中的主要相关软件系统的具体设计实现,同时也给出了实际的应用示例,验证了该模型框架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以后的进一步工作与研究提示了方向。

程亮[6](2020)在《可复用物联网Web3D框架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软件工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简单地说就是如何以最小的代价生产出最大效用的软件。解决该问题的基本途径之一,是研发具有高度灵活性和扩展性等特点的可复用软件及方法,其中框架就是典范。如果能够设计出一款具有高度可复用性的Web3D框架或平台,对于推动数据中心等物联网领域应用的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做了以下尝试:(1)基于面向对象理论与方法的可复用Web3D框架设计。目前的Web3D应用大都使用了基于Web GL技术的Java Script软件包(如Three.js)进行开发,与其他主流的Web前端应用类似,都是使用传统的结构化编程语言实现,往往难以扩展与复用。因此,本文通过引入支持面向对象的ES6语言,充分发挥面向对象软件设计的重要理论、原则和方法等优势,并基于设计模式等相关理论,使用抽象工厂模式、模板方法模式、策略模式、单例模式、装饰者模式、发布-订阅模式等多种设计模式设计实现了一个全新并可适用于多个行业的可复用框架。(2)基于数据中心场景的可复用Web3D模型方法研究。首先,不同物体的3D模型往往不同,而且模型的格式、位置、角度、大小等属性和加载、呈现等方式的变化都会导致不同Web3D项目之间难以复用,所以,本文针对数据中心的场景建立了一套可用于不同项目的3D模型规范和加载呈现方案。其次,针对数据中心通常需要呈现设备之间关联和场景漫游等功能特点,分别研究建立了可复用的模型间连线算法和3D场景漫游算法。(3)本框架的优势分析。以数据中心的场景作为案例,通过应用本框架与传统方法于不同项目,分别从代码质量与开发效率等方面做了比较。首先,重复代码大大减少;其次,可复用性与可扩展性大大增强;最后,应用于新项目,开发时间也大大缩短。

吴云云[7](2020)在《基于测试驱动的脉冲发生器软件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脉冲发生器是一种可以产生标准脉冲的数字信号源,在现代电子测量技术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脉冲发生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希望脉冲发生器具有优秀的人机交互能力,还希望其拥有更高的技术指标以满足不断提升的技术需求,所以脉冲发生器的软件设计也成为重点关注对象。于是本文就脉冲发生器的软件设计展开详细讨论。本课题采用作为极限编程最佳实践的测试驱动开发(Test-Driven Development,TDD)技术进行脉冲发生器的软件开发,有效地解决了使用传统开发模式进行脉冲发生器软件设计时会遇到的难题,比如瀑布型模式。软件基于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使用跨平台C++图形用户界面应用程序开发框架Qt作为开发工具,并且采用“分层模块化”的设计理念,将软件分为人机交互层、网络传输层、参数管理层以及驱动调用层。每个层面又可划分为多个功能模块,最终将脉冲发生器的软件系统划分为人机交互模块、网络传输模块、参数管理模块、键盘消息处理模块、驱动调用模块。本文在进行软件开发时对软件功能进行了详细的需求分析,遵循测试驱动开发的步骤分别对每个功能模块进行独立设计,在代码编写过程中首先为功能模块设计测试用例,根据测试用例编写测试代码,然后以通过测试为目的编写功能代码,测试通过之后再进行代码重构以消除重复设计,确定功能正确和优化代码之后,再编写下一个测试用例的代码,直到完成整个功能模块的设计。以此循环最终完成整个软件系统的功能设计。本文分别从代码质量、软件测试、开发者心态、用户体验四个方面分析了测试驱动开发技术对软件设计带来的影响,并且使用了一种软件可测性评估方法对软件进行了可测性评估,结果表明软件的可测性良好,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软件的可测性和代码质量。测试驱动开发技术能够为脉冲发生器的软件设计带来积极影响。

杨晓星[8](2020)在《基于Qt的工业机器人示教器交互界面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提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对工业生产自动化的要求也逐步提高,首先体现在工业机器人方面。工业机器人的出现及逐步发展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一定程度上,也确保了操作人员的安全。为了使工业机器人更好的服务于人类,同时也能够让人类更加安全高效的操作机器人,功能全面、界面友好、操作方便的示教器软件系统,是目前科技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交互界面是操作人员和控制器之间传递和交换信息的媒介,是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开发平台的多样化要求设计出来的软件系统能够在不止一种类型的操作系统上运行,因此交互界面是否能够跨平台使用也是决定性能好坏的因素之一。Qt是一个用于图形界面程序跨平台开发的C++工具包,使用“一次编写,随处编译”的方式,用于构建多平台图形用户界面程序,为跨平台人机交互软件系统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支持。本文首先阐述了工业机器人和示教器的发展现状以及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对比各种操作系统和开发软件的性能,最终选择以Linux为开发平台、Qt为开发软件研究设计工业机器人示教器的交互界面。然后介绍了Qt在图形界面方面“所见即所得”的开发优势和能够跨平台操作的开发环境,以及用于对象间通信的信号与槽机制,其中着重介绍了交互界面设计中常用的Qt的三个基类:QObject类、QApplication类和QWidget类,其中QObject类是所有Qt库中所有类的基类,是Qt对象模型的核心。之后介绍了人机交互界面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框架思想的开发优势以及交互界面的设计框架和流程。接着详细介绍了交互界面的具体实现方式,结合Qt在图形界面开发方面的独特优势和丰富的函数库,将交互界面的设计方法和设计风格分为八个模块逐一详细介绍,分别是坐标系模块、拖动示教模块、IO控制模块、记录点模块、伺服控制模块、软PLC模块、程序编辑模块、焊接模块。最后介绍交互界面和控制器之间的通讯协议,即使用效率高成本低的Modbus/TCP协议,以及具体的通讯方式:socket连接。结合以上理论和设计,旨在研究开发出一款功能齐全、操作方便、界面美观的交互界面软件系统。

周娇媚[9](2020)在《分布式并行网格生成软件框架研制及其应用》文中提出网格是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的输入,网格的大小和质量都会对模拟结果造成影响。随着高保真模拟技术的不断发展,CFD计算网格的规模越来越大,这对交互式网格生成软件的开发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目前主流的桌面CFD端交互式网格生成软件普遍存在以下不足:受主机计算资源的限制,个人电脑的计算能力是十分有限的,难以满足大规模CFD应用对网格量的巨大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基于现有网格生成软件(NNW-GridStar)的框架模式,融合服务型软件的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并利用消息中间件技术,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并行网格生成软件框架PadMesh,作为后续开发各种交互式网格生成软件(如结构化的、非结构化的和笛卡尔的)的基础软件架构。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分布式并行网格生成软件框架所需要的关键技术,包括并行计算技术和消息中间件技术等;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种分布式并行网格生成软件框架(PadMesh),并利用RabbitMQ实现了网格生成中间件;(2)针对NNW-GridStar软件的并行化,首先提出了结构网格的可视化数据管理和分布式数据存储策略,然后实现了分布式网格读取和网格线并行加密两个基础功能,从而验证了PadMesh在分布式并行结构网格生成软件研制中的可用性;(3)针对典型网格,利用所研制的分布式并行结构网格生成原型系统(NNWPGridStar)将网格规模逐步从100万加密到300亿,测试了NNW-PGridStar软件在网格生成、网格加密、人机交互操作等方面的优秀性能。

牟林钢[10](2020)在《微服务环境下在线教育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系统业务逐渐变得复杂,传统的软件单体开发框架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在业务驱动和传统单体开发框架固有的缺陷下,需要一种高可用、高可靠、技术栈不受限和可细粒度扩展的开发框架来满足人们的需求。作为一种新型的架构思想,微服务将多个技术栈进行组合。它以服务拆分来降低软件开发的复杂度,将复杂的业务逻辑拆分成单个服务。拆分后的服务可独立扩展、自由伸缩,各服务的开发可不受技术栈、开发团队的制约。作为一种架构模式,微服务并没有固定的定义和规范。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根据自身需求使用微服务架构开发出合适的产品仍然是一个热门话题。因此,利用微服务对软件开发框架进行研究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对微服务开发框架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基础上,针对微服务的跨服务数据查询等问题,提出了统一数据处理方案。微服务在拆分业务基础上,数据库也进行了拆分。结合具体应用场景,使用统一数据处理方案,可以避免频繁的跨库访问这一问题,使微服务可以方便的进行数据连接操作。其次,本文优化了负载均衡的调度策略,通过数学证明、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论证了该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经过测试,该策略可以将过于集中的访问请求分散开,降低服务器的压力。另外,本文对服务通信和分布式事务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最后,本文将微服务软件架构应用于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在线教育平台中,该平台是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成果。以该平台为例,从总体结构设计、服务划分、系统设计与实现三个方面来展示微服务的开发流程。通过理论支撑和实际的设计开发,论证方案的有效性。同时,展示微服务在大型系统中降低系统复杂度和软件重用的优势,为企业级的系统应用开发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二、软件框架开发过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软件框架开发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javaEE的BIM综合管理平台框架技术研究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2 BIM技术在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BIM技术在国外研究现状
        1.2.2 BIM技术在国内研究现状
        1.2.3 BIM综合管理平台领域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BIM综合管理平台相关理论介绍
    2.1 BIM介绍
        2.1.1 BIM概念
        2.1.2 BIM技术特点
        2.1.3 BIM工具软件介绍
        2.1.4 BIM轻量化引擎介绍
    2.2 传统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
        2.2.1 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概述
        2.2.2 信息化管理内容
        2.2.3 建筑工程信息化的现状及改善策略
    2.3 基于BIM技术的全寿命周期管理
        2.3.1 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
        2.3.2 基于BIM技术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应用
    2.4 基于BIM技术的综合管理平台概述
        2.4.1 BIM综合管理平台构建思路
        2.4.2 BIM综合管理平台框架设计
        2.4.3 BIM综合管理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BIM综合管理平台框架开发技术选型
    3.1 B/S网络结构模型
    3.2 JAVAEE简介
    3.3 框架技术选型
        3.3.1 Hibernate
        3.3.2 Spring
        3.3.3 Spring MVC
    3.4 前端技术介绍
    3.5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
    3.6 JAVAEE开发环境搭建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BIM综合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过程
    4.1 BIM综合管理平台的设计
        4.1.1 工程项目背景
        4.1.2 平台功能模块规划
    4.2 BIM系统架构的搭建
        4.2.1 Maven工程项目的创建
        4.2.2 SSH框架整合
    4.3 非功能模块开发与实现
        4.3.1 系统用户子模块的开发
        4.3.2 登录日志子模块的开发
    4.4 部分功能模块开发与实现
        4.4.1 项目人员管理模块
        4.4.2 施工日志功能模块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BIM模型在线浏览模块开发
    5.1 桥梁BIM模型的搭建
        5.1.1 Revit参数化族创建
        5.1.2 基于Revit的象山大桥参数化建模
        5.1.3 桥梁BIM模型的建成
    5.2 广联达BIMFACE的应用
        5.2.1 BIMFACE介绍
        5.2.2 BIMFACE轻量化引擎功能及使用
    5.3 BIM模型在线浏览模块开发
        5.3.1 BIM模型源文件的上传且转换
        5.3.2 模型浏览的临时凭证——view Token
        5.3.3 桥梁BIM模型网页端的展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工作回顾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于Selenium的Web功能自动化测试框架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工作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软件测试概要
    2.1 自动化测试理论
        2.1.1 理论基础
        2.1.2 自动化测试优缺点
        2.1.3 自动化测试的引入
    2.2 自动化测试框架
        2.2.1 测试脚本模块化框架
        2.2.2 测试库架构框架
        2.2.3 数据驱动测试框架
        2.2.4 关键字(表格)驱动测试框架
    2.3 常见Web功能自动化测试工具对比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自动化测试框架需求分析
    3.1 测试框架的功能需求分析
    3.2 非功能需求分析
    3.3 自动化测试框架搭建工具介绍
        3.3.1 常用自动化测试框架对比
        3.3.2 Selenium工具集
        3.3.3 TestNG
        3.3.4 Jenkins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Selenium的 Web功能自动化测试框架的设计
    4.1 自动化测试框架总体设计
    4.2 自动化测试框架服务层设计
    4.3 自动化测试框架执行体系设计
        4.3.1 配置文件
        4.3.2 混合驱动模块
        4.3.3 分层式测试脚本
        4.3.4 测试结果和日志
    4.4 测试脚本分层架构设计
        4.4.1 UI层
        4.4.2 Page层
        4.4.3 Test层
        4.4.4 Utility层
        4.4.5 Test Suite层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自动化测试框架的实现与应用
    5.1 项目概述及分析
    5.2 自动化测试框架的实现
        5.2.1 公共库模块实现
        5.2.2 页面对象管理模块实现
        5.2.3 用例管理模块实现
        5.2.4 自动化测试实施模块实现
    5.3 测试框架的使用效果评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3)面向增材制造的柔性数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增材制造专用数控系统行业现状
        1.2.1. 低端专用控制器
        1.2.2. 工业级专用控制器
        1.2.3. 基于工控机的通用控制器
    1.3. 增材制造专用数控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增材制造专用柔性数控系统研究现状
        1.3.2. 柔性数控系统开发技术研究现状
    1.4. 增材制造柔性嵌入式数控系统研究方案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论文结构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增材制造数控系统领域模型分析与总体设计
    2.1. 领域工程
    2.2. 增材制造控制系统领域分析
        2.2.1. 成形机制分析
        2.2.2. 供料方式分析
        2.2.3. 过程参量控制需求
        2.2.4. 成形环境控制需求
        2.2.5. 系统支持类控制需求
    2.3. 增材制造控制系统领域模型
        2.3.1. 成形控制系统
        2.3.2. 供料控制通道
        2.3.3. 成形环境控制系统
        2.3.4. 参量与状态检测控制器
        2.3.5. 该模型对成形工艺闭环控制系统的描述
    2.4. 总体功能与方案设计
    2.5. 硬件总体设计
        2.5.1. 硬件总体布局设计
        2.5.2. 主芯片选型
        2.5.3. 芯片间通信方案设计
        2.5.4. 系统存储空间设计
        2.5.5. 电源分配系统设计
    2.6. 柔性指令集设计
        2.6.1. RS274/NGC解析器
        2.6.2. RS274/NGC解析逻辑
        2.6.3. RS274/NGC解析器的限制
        2.6.4. Pcode指令集的提出
    2.7. 固件总体设计
        2.7.1. 固件设计原则
        2.7.2. 固件层次结构
        2.7.3. 硬件调用库(HCL)
        2.7.4. 用户功能库(CFL)
    2.8. 应用程序框架设计
        2.8.1. 固件对象类图
        2.8.2. 应用程序框架数据流
        2.8.3. 系统状态机
        2.8.4. 中断处理机制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实现柔性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3.1. 柔性系统数据结构
        3.1.1. 系统世界模型SWM(System World Model)
        3.1.2. SWO数据结构
        3.1.3. VC数据结构
        3.1.4. 系统对象数据树
    3.2. Pcode解析器设计
        3.2.1. Pcode指令格式
        3.2.2. Pcode宏指令
        3.2.3. Pcode产生式
        3.2.4. Pcode解析流程
        3.2.5. Pcode预处理(Tokenizer)
        3.2.6. Pcode词法分析(Tokenizer)
        3.2.7. Pcode翻译
    3.3. 柔性机制设计
        3.3.1. VC服务协议
        3.3.2. VC抽象模型
        3.3.3. 系统重构机制
        3.3.4. 系统Boot Loader设计
        3.3.5. 新构件的开发与添加
第4章 成形控制器关键技术研究
    4.1. 成形轴与空间坐标变换
        4.1.1. DAMAC成形轴的定义
        4.1.2. 数模混合空间坐标系
        4.1.3. 空间逆变换
        4.1.4. 工具头旋转补偿控制
        4.1.5. 坐标变换补偿控制
    4.2. 多轴联动控制流水线
        4.2.1. DAMAC流水线控制过程
        4.2.2. 精插补器(FI)
    4.3. 系统误差补偿机制
        4.3.1. SEM补偿器
        4.3.2. Backlash补偿器
    4.4. 自动供料控制
        4.4.1. 连续供料模式
        4.4.2. 按需喷射供料模式
    4.5. 模拟轴关键技术
        4.5.1. ABD模块
        4.5.2. DDS模块
        4.5.3. 输出信号分配系统
        4.5.4. 模拟轴驱动电路(ABDDS)设计
第5章 参量-状态检测控制器关键技术研究
    5.1. PSDC常用逻辑框架设计
        5.1.1. PSDC检测器(Detector)
        5.1.2. PSDC开环调节器(Regulator)
        5.1.3. PSDC闭环控制器(Controller)
    5.2. PSDC功能电路复用机制
        5.2.1. PSDC虚拟IO口(VIOP)
        5.2.2. ADMC电路设计
        5.2.3. DAMC电路设计
        5.2.4. NFot通道和PFM/PWM通道设计
第6章 增材制造专用柔性数控系统应用实例
    6.1. ASFENC硬件板卡实现与测试
        6.1.1. ASFENC硬件板卡实现
        6.1.2. ASFENC硬件板卡测试
    6.2. 基于ASFENC控制器实现PEEK高温FDM打印机控制系统
        6.2.1. 聚醚醚酮(PEEK)介绍
        6.2.2. PEEK高温FDM打印机功能介绍
        6.2.3. PEEK高温FDM打印机控制系统设计
        6.2.4. PEEK高温FDM打印机控制效果展示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附录

(4)面向天文观测设备的远程自主观测中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天文设备观测概述
        1.1.1 自主观测战略意义
        1.1.2 自主观测的发展
    1.2 南极天文观测
        1.2.1 观测优势
        1.2.2 南极天文台建设
        1.2.3 南极天文运行控制平台
    1.3 空间碎片监测
        1.3.1 空间碎片监测概况
        1.3.2 国内外建设
        1.3.3 空间碎片全球联测网
    1.4 大视场巡天望远镜
    1.5 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远程自主观测技术
    2.1 观测系统架构
    2.2 天文设备的抽象与控制
        2.2.1 望远镜装置
        2.2.2 调焦设备
        2.2.3 滤光片设备
        2.2.4 焦面设备
        2.2.5 圆顶设备
        2.2.6 环境信息设备
        2.2.7 授时设备
        2.2.8 电源管理
    2.3 自主观测流程
        2.3.1 一般化观测模型
        2.3.2 自动调焦流程
        2.3.3 平场测量流程
        2.3.4 导星流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面向南极天文的远程观测控制
    3.1 基于RTS2与EPICS框架的开发
        3.1.1 RTS2核心类开发
        3.1.2 RTS2和EPICS集成
        3.1.3 RTS2的WEB接口分析
        3.1.4 基于REDIS的消息推送模块
    3.2 远程控制服务技术
        3.2.1 服务设计原则
        3.2.2 远程控制服务基础架构
        3.2.3 基于Tornado的网络服务
        3.2.4 数据实时更新技术
        3.2.5 多用户访问的约束
        3.2.6 接口设计的幂等性
        3.2.7 服务代理
        3.2.8 网络服务前端技术
    3.3 通用信息采集管理
        3.3.1 日志搜集
        3.3.2 进程管理
    3.4 南极天文设备的远程自主观测实现
        3.4.1 南极亮星巡天望远镜
        3.4.2 近红外天光背景测量仪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碎片观测望远镜观测平台
    4.1 业务与架构定义
        4.1.1 设备控制层
        4.1.2 观测控制层
        4.1.3 服务接口层
    4.2 基于RACS2框架的自主观测实现
        4.2.1 RACS2简介
        4.2.2 RACS2模块设计
        4.2.3 RACS2设备模块支持
        4.2.4 望远镜校准模块
    4.3 云量分析
        4.3.1 图像特征提取
        4.3.2 数据标记
        4.3.3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分类
        4.3.4 基于云量识别结果的自主观测
        4.3.5 改进方向
    4.4 碎片数据处理技术
        4.4.1 处理流程
        4.4.2 实现方案
    4.5 基于Sentry的应用异常监控平台
        4.5.1 平台功能简介
        4.5.2 应用平台部署
        4.5.3 软件集成方法
    4.6 平台组网设计
    4.7 碎片自主观测的实现
        4.7.1 硬件接口适配
        4.7.2 系统实测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视场巡天望远镜相机控制系统
    5.1 系统构架
        5.1.1 需求及约束分析
        5.1.2 架构设计
    5.2 设备控制层
        5.2.1 相机通信协议
        5.2.2 相机控制软件开发工具包
        5.2.3 焦面热控与真空维持
    5.3 综合控制服务
        5.3.1 配置服务
        5.3.2 监控预警
    5.4 相机数据存储
        5.4.1 CCD编号信息
        5.4.2 FITS文件存储
        5.4.3 坐标系统
    5.5 对外控制接口
        5.5.1 接口形式
        5.5.2 接口安全性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WFST相机原始数据FITS头定义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5)泛在对象接入框架与融合网构造方法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本文主要工作和组织架构
        1.3.1 本文主要工作与研究内容
        1.3.2 本文组织架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2.1 软件框架的概念
    2.2 物联网应用系统体系层次结构与现有的应用系统框架
    2.3 软件容器供件OAA
        2.3.1 OAA的基本功用
        2.3.2 OAA方法概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OAA泛在对象OUO的构造
    3.1 OAA基的实现
    3.2 OAA界面及其实现
        3.2.0 按钮
        3.2.1 端口
        3.2.2 管道
    3.3 OUO的形成
        3.3.1 OUO的组成
        3.3.2 OUO的面承IPP
        3.3.3 形成OUO的基本连接方式
    3.4 OUO描述规范
        3.4.1 OUO描述分类
        3.4.2 OUO工作自述
        3.4.3 OUO发布自述
    3.5 OUO的实现方法
        3.5.1 OUO实现方法概述
        3.5.2 OUO界面接口规范
        3.5.3 OUO客户端访问消息规范
        3.5.4 OUO内存映像
        3.5.5 OUO访问消息
        3.5.6 OUO服务端支撑环境及其访问操作的支撑模块
        3.5.7 OUO使用过程
        3.5.8 OUO创建模式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OUO网络模型
    4.1 OUO网
        4.1.1 OUO网的定义
        4.1.2 OUO网的构造方法
        4.1.3 OUO网的相关理论
    4.2 OUO管理工具
        4.2.1 OAA-Servo管理器
        4.2.2 OUO管理器
        4.2.3 OAPP-OUO统一监控器
    4.3 OAPP体系
        4.3.1 OAPP体系概述
        4.3.2 OAPP服务端编程
        4.3.3 OAPP客户端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主要软件系统的具体设计实现与案例展示
    5.1 基于EIO/Servlet的 OUO支撑环境的具体设计与实现
        5.1.1 OUO内存映像的设计与实现
        5.1.2 OUO访问消息处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5.1.3 客户端访问OUO的消息格式
        5.1.4 OUO界面接口的实现规范
    5.2 OUO管理器与OUO统一监控器
        5.2.1 OUO管理器
        5.2.2 OUO统一监控器
    5.3 案例展示
        5.3.1 环境监测无人机接入例子
        5.3.2 OUO网络应用场景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OUO工作自述XML文件的Schema描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可复用物联网Web3D框架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物联网研究与应用现状
        1.2.2 Web3D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
        1.2.3 物联网Web3D框架发展与应用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
    1.4 论文组织结构
2 软件复用与相关技术
    2.1 概述
    2.2 面向对象设计原则
    2.3 设计模式
        2.3.1 设计模式发展现状
        2.3.2 设计模式分类
        2.3.3 设计模式对可复用框架的意义
    2.4 使用框架增强软件复用性
    2.5 使用支持面向对象的ES6语言开发前端应用
    2.6 本章小结
3 需求分析
    3.1 物联网Web3D应用业务流程
    3.2 功能需求分析
        3.2.1 核心应用功能
        3.2.2 基础业务组件
        3.2.3 基础页面组件
    3.3 框架非功能性需求
    3.4 本章小结
4 框架的设计与实现
    4.1 总体架构设计
    4.2 框架运行流程
    4.3 核心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4.3.1 场景初始化模块
        4.3.2 模型加载模块
        4.3.3 场景交互模块
        4.3.4 信息呈现模块
        4.3.5 场景漫游模块
        4.3.6 设备连线模块
        4.3.7 异常告警模块
    4.4 基础组件设计与实现
        4.4.1 基础业务组件
        4.4.2 基础页面组件
    4.5 本章小结
5 Web3D模型与关键算法复用研究
    5.1 模型文件复用方案研究
        5.1.1 模型制作方案
        5.1.2 模型命名方案
        5.1.3 模型格式方案
    5.2 模型定位方案
    5.3 模型加载方案
    5.4 关键功能复用算法研究
        5.4.1 通用连线算法
        5.4.2 通用场景漫游算法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数据中心场景的应用案例分析
    6.1 药监数据中心应用设计与实现
        6.1.1 系统用例
        6.1.2 系统开发环境
        6.1.3 系统功能实现
    6.2 系统比较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工作总结
    7.2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学期间完成的工作

(7)基于测试驱动的脉冲发生器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趋势
        1.2.1 脉冲发生器
        1.2.2 测试驱动开发技术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测试驱动开发与敏捷开发
    2.1 敏捷开发
    2.2 极限编程
    2.3 测试驱动开发
        2.3.1 测试驱动开发简介
        2.3.2 测试驱动开发的过程
        2.3.3 测试驱动开发的测试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脉冲发生器软件的设计
    3.1 脉冲发生器软件需求分析
    3.2 软件设计的关键问题分析
    3.3 脉冲发生器软件总体设计
        3.3.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3.3.2 系统平台与开发工具选择
        3.3.3 软件工作流程设计
        3.3.4 软件层次结构划分
    3.4 脉冲发生器软件模块设计及实现
        3.4.1 交互模块设计
        3.4.2 网络传输模块设计
        3.4.3 参数管理模块设计
        3.4.4 键盘消息处理模块设计
        3.4.5 仪器驱动调用模块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测试驱动开发的应用
    4.1 脉冲发生器软件环境搭建
        4.1.1 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搭建
        4.1.2 Qt开发环境搭建
        4.1.3 开发板系统部署
    4.2 测试驱动开发框架
        4.2.1 单元测试
        4.2.2 Qt单元测试框架
    4.3 测试驱动开发具体设计
        4.3.1 软件框架设计
        4.3.2 参数管理模块设计
        4.3.3 其它模块的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脉冲发生器软件性能评估
    5.1 测试驱动开发的影响
        5.1.1 代码质量方面
        5.1.2 软件测试方面
        5.1.3 开发者心态方面
        5.1.4 用户体验方面
    5.2 软件可测性评估
        5.2.1 故障被执行的概率
        5.2.2 数据状态感染概率
        5.2.3 被感染数据状态传播到输出的概率
        5.2.4 软件故障可测性
    5.3 软件功能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8)基于Qt的工业机器人示教器交互界面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
    1.4 课题研究意义
第二章 软件技术背景
    2.1 Qt的开发优势
    2.2 Qt的开发环境
    2.3 信号与槽机制
    2.4 Qt的三个基类
        2.4.1 QObject类
        2.4.2 QApplication类
        2.4.3 QWidget类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交互界面的设计
    3.1 人机交互界面的发展
    3.2 框架的概念及优点
    3.3 交互界面的设计分析
    3.4 交互界面的设计流程和框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交互界面的实现
    4.1 基础类的使用
    4.2 具体功能实现
        4.2.1 坐标系模块
        4.2.2 拖动示教模块
        4.2.3 IO控制模块
        4.2.4 记录点模块
        4.2.5 伺服控制模块
        4.2.6 软PLC模块
        4.2.7 程序编辑模块
        4.2.8 焊接模块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示教器和控制器之间的通讯
    5.1 通讯协议的制定
    5.2 具体实现方式
    5.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9)分布式并行网格生成软件框架研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文章的组织结构
2 基于消息中间件网格分布生成技术研究
    2.1 前言
    2.2 结构网格软件分布式并行技术研究
        2.2.1 多进程信息传递技术研究
        2.2.2 MPI/OpenMP两级并行网格生成
        2.2.3 人机交互数据的收集与分发技术
    2.3 网格专用消息中间件技术研究
        2.3.1 数据的序列化技术
        2.3.2 网格软件的消息传递机制
        2.3.3 软件设计原则
        2.3.4 大数据传输中的数据压缩技术
    2.4 分布式并行软件框架PadMesh
        2.4.1 PadMesh软件框架的设计
        2.4.2 面向消息的中间件实现
    2.5 小结
3 PadMesh在网格生成软件上的应用
    3.1 前言
    3.2 NNW-GridStar简介
        3.2.1 软件概述
        3.2.2 体系结构
        3.2.3 功能结构
    3.3 开发NNW-PGridStar客户端
        3.3.1 设计模式
        3.3.2 可视化数据管理
        3.3.3 客户端与RabbitMQ之间的通信
    3.4 开发NNW-PGridStar服务器
        3.4.1 执行模式
        3.4.2 分布式网格数据管理
        3.4.3 功能控制器实现:并行读取本地工程文件
        3.4.4 功能控制器实现:修改网格线维度
        3.4.5 服务器和RabbitMQ之间传输的数据的序列化
    3.5 NNW-PGridStar初始版本信息
    3.6 小结
4 算例验证
    4.1 前言
    4.2 结构网格生成测试
    4.3 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微服务环境下在线教育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背景分析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2 软件开发框架体系理论
    2.1 软件开发框架概论
        2.1.1 软件开发框架起源
        2.1.2 软件开发框架定义
        2.1.3 软件开发框架意义
    2.2 软件开发框架演进
        2.2.1 单体架构
        2.2.2 SOA架构
        2.2.3 微服务架构
    2.3 微服务体系架构
    2.4 本章小节
3 微服务开发框架研究与优化
    3.1 基于微服务开发架构的设计方法
        3.1.1 微服务开发框架的定义
        3.1.2 微服务总体结构
        3.1.3 服务划分
    3.2 微服务统一数据处理方案
        3.2.1 背景分析
        3.2.2 方案实现
    3.3 关键技术研究
        3.3.1 开发框架选型
        3.3.2 服务通信研究
        3.3.3 服务调用方案设计
        3.3.4 分布式事务方案设计
        3.3.5 服务部署
    3.4 本章小节
4 基于微服务的系统设计-以职教云教育平台为例
    4.1 系统概述
    4.2 总体目标
    4.3 需求分析
    4.4 系统结构设计及服务划分
        4.4.1 总体结构设计
        4.4.2 服务划分
    4.5 本章小节
5 系统详细设计及实现
    5.1 数据存储设计
    5.2 基础服务的设计与实现
        5.2.1 支撑服务的设计与实现
        5.2.2 系统基础服务的设计与实现
    5.3 业务服务的设计与实现
    5.4 LVS负载均衡模块的实现
    5.5 系统部署
    5.6 本章小节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下一步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四、软件框架开发过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javaEE的BIM综合管理平台框架技术研究及实现[D]. 陈坤. 华东交通大学, 2021(01)
  • [2]基于Selenium的Web功能自动化测试框架的设计与实现[D]. 孙婧鑫.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3]面向增材制造的柔性数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谢焯俊. 四川大学, 2021(02)
  • [4]面向天文观测设备的远程自主观测中关键技术的研究[D]. 贾明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5]泛在对象接入框架与融合网构造方法的研究及应用[D]. 蔡哲.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可复用物联网Web3D框架的设计与实现[D]. 程亮.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7]基于测试驱动的脉冲发生器软件设计[D]. 吴云云.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8)
  • [8]基于Qt的工业机器人示教器交互界面的研究与设计[D]. 杨晓星.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6)
  • [9]分布式并行网格生成软件框架研制及其应用[D]. 周娇媚.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10]微服务环境下在线教育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牟林钢.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2020(04)

标签:;  ;  ;  ;  ;  

软件框架开发过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