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钱柳多糖降血糖作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均,李强,谭蓉[1](2021)在《青钱柳降血糖作用及其在辅助降血糖代用茶开发上的应用前景》文中提出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目前尚无治愈方法,从天然植物中获取有效成分用于治疗糖尿病是当前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青钱柳属于胡桃科、青钱柳属植物,同时也属于古老珍稀树种,仅存于中国,科学研究表明青钱柳具有显着降血糖的功能特性。本文综述了青钱柳及其提取物对血糖影响、青钱柳降血糖功能活性物质基础与青钱柳多糖、黄酮、三萜酸等主要功能物质对血糖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研究进展,以及青钱柳配方配伍在辅助降血糖代用茶产品开发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前景分析,指出了今后该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方向。
贺海波,朱丽金,罗思旭,何毓敏,邹坤[2](2021)在《青钱柳功能性多糖的研究现状及展望》文中研究指明青钱柳叶是一种古老茶饮,也是国家卫健委认定的新食品原料。青钱柳多糖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免疫调节等多种功能,在食品、医药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应用市场潜力巨大。通过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报道,对青钱柳叶所含功能性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构特征、药理活性及开发应用的研究现状进行较系统的归纳和分析,并对青钱柳多糖未来研究方向作了展望,拟为开发高活性青钱柳多糖保健食品或药物提供理论依据及研究支撑。
安琪[3](2020)在《青钱柳多糖对RAW264.7细胞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及机理探究》文中认为青钱柳多糖是一种从青钱柳叶中提取出来的天然活性物质,具有多种活性功能。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明确其结构特点,探究其抗氧化活性与抗炎的活性的作用机理,文中的试验材料是经过水提醇沉、除蛋白和DEAE-纤维素柱分离纯化后,用0.05 M的Na Cl溶液洗脱的青钱柳多糖组分,对该组分的理化性质和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RAW 264.7细胞为体外细胞模型,研究了青钱柳多糖作用于细胞的抗氧化和抗炎活性,以及可能的作用机理,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青钱柳多糖在经过DEAE-纤维柱分离纯化后,蛋白质含量降低,总糖的含量上升,纯化前的青钱柳多糖(CPP)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摩尔比为0.021:0.237:0.020:0.036:0.454:0.231;经DEAE-纤维柱纯化后得到的CPP-D由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摩尔比为0.235:0.677:0.088。青钱柳多糖的分子量在经DEAE-纤维柱分离后变小,CPP的平均Mw为1.5×105 Da,CPP-D平均Mw为9.1×103 Da。通过NMR的分析得到了青钱柳多糖的骨架结构为:→(4)-β-D-Glc-(1)7→(2)-β-D-Man-(1)2→4)-β-D-Gal。2.青钱柳多糖在6.25-200μg/m L的浓度范围内对RAW 264.7细胞无毒害作用,并促进其增殖。青钱柳多糖能够降低RAW 264.7细胞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量,并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Hydrogen peroxidase,CAT)的活性,增强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能够降低RAW 264.7细胞氧化应激时产生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水平,对RAW 264.7细胞中与抗氧化有关的SOD1和CAT的m RNA具有调节作用。能够激活RAW 264.7细胞中与抗氧化有关的信号通路核因子E2相关因子/血红素加氧酶(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Heme oxygenase,Nrf2/HO-1),对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具有调节作用。3.青钱柳多糖能够降低LPS刺激的RAW 264.7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水平,提高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水平,能够降低RAW 264.7细胞中炎症相关的TNF-α、IL-1β和IL-6的m RNA表达水平,抑制RAW 264.7细胞中与抗炎有关的信号通路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对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具有调节作用。
石晨[4](2020)在《青钱柳系列保健品的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不同消解方法处理青钱柳中各元素的含量差异,开发青钱柳补锌钙口服液;开发青钱柳和芦荟降糖组方的硬胶囊剂并进行质量检查和质量控制;开发青钱柳单方饮料并进行体外功能性评价。方法:1青钱柳补锌口服液的开发1.1青钱柳中有益元素的含量研究本实验选取了三种前处理方法处理青钱柳,分别为湿消化法、干消化法和石墨消化法,用ICP-OES同时测定6种有益元素的含量,并进行方法学验证,比较各元素在不同前处理方法之间的含量差异。1.2青钱柳补锌钙作用动物实验对青钱柳水提物进行动物补锌钙作用实验,用缺锌钙饲料造缺锌钙模型,通过灌胃给药对缺锌钙幼鼠模型补充锌钙,用相应评价指标评价补锌钙效果。2青钱柳降糖胶囊的开发2.1水提工艺的优选本试验以出膏率和多糖的含量为评价指标,选取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作为考察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最佳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2.2浓缩温度考察取5份相同的青钱柳水提液,用旋转蒸发仪分别选取40°C、50°C、60°C、70°C、80°C、90°C浓缩至60ml的浓缩液,记录浓缩时间并测定浓缩液多糖含量,进行比较。2.3成型工艺的筛选将青钱柳茶叶浸膏粉和芦荟粉按原料重量份1:1的比例混合,再将混合药粉与辅料混匀制粒,以颗粒的指标进行评价,先后进行单辅料筛选、双辅料筛选、药料比、辅料比以及润湿剂浓度的筛选,最终确定最佳成型工艺。2.4质量检查与质量控制对青钱柳降糖胶囊进行外观、水分、崩解时限、装量差异的质量检查,初步建立用TLC鉴别槲皮素、山奈酚,用HPLC测定槲皮素、山奈酚含量的方法。3青钱柳单方饮料的开发3.1水提工艺的优选本试验以多糖得率和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选取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作为主要因素进行考察,通过单因素试验、混料设计试验、验证试验对青钱柳单方饮料进行水提工艺优选。3.2调配工艺的研究以口感、色泽、气味和组织状态为评价指标,添加适量甜菊糖苷和柠檬酸进行调配,对青钱柳单方饮料进行调配工艺优化。3.3抗氧化功能性评价将青钱柳单方饮料制备成不同浓度,对各浓度样品进行自由基清除实验,以评价此单方饮料的抗氧化能力。结果:1实验所测的6种人体必需营养元素在青钱柳茶叶中含量丰富。其中常量元素K、Ca、Mg的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5444、14344、10122mg·kg-1,均超过10000.0mg·kg-1,微量元素Mn的含量837mg·kg-1,Zn、Cu的含量分别为50.4mg·kg-1和12.5mg·kg-1。各元素平均含量高低顺序为:Ca>K>Mg>Mn>Zn>Cu。对青钱柳水提物进行动物补锌钙作用实验,结果缺锌该模型造模效果不理想,推测可能是不同饲料配方差异较大。给药补锌钙效果也不理想,推测可能是青钱柳水提物成分复杂,其他药效成分抑制甚至掩盖了补锌钙的药效。2青钱柳降糖胶囊的最佳水提条件为:提取时间1.0h,提取温度90°C,料液比1:40;水提液浓缩温度选取60°C,此时浓缩600ml需要60min;宜选取冷冻干燥法作为青钱柳浸膏的干燥工艺;青钱柳降糖胶囊的最佳成型工艺为:主药、微晶纤维素、乳糖按重量20:5:9的比例混合,用50%乙醇溶液作为润湿剂;经检验,所制得的胶囊均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0103)对胶囊剂的要求;初步确定了对该胶囊的定性、定量检查方法。3青钱柳单方饮料以多糖得率和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得到的最佳理论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1.85h,提取温度96.4°C,料液比1:42.5,此时的理论多糖得率为2.34%,黄酮得率为2.51%。最佳调配工艺为:甜菊糖苷0.015%、柠檬酸0.012%,此时饮料的感官评分最高,产品呈现的甜酸比最佳。该饮料通过体外抗氧化功能性评价,表明具有抗氧化的能力。结论:1不同消解方法对青钱柳中元素含量影响差异不大,具体还应根据样品和所测元素种类进行确定消解方法。2初步确定了青钱柳降糖胶囊的制备工艺,并进行硬胶囊剂质量检查及定性、定量检查;3对青钱柳单方饮料的水提、调配工艺进行优化并通过抗氧化实验证实该饮料具有明显抗氧化作用。
林伟达[5](2020)在《青钱柳不同发育时期叶片多糖理化性质、生物活性及其生物合成分子机制的研究》文中提出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Batal.)Iljinskaja]系胡桃科青钱柳属植物,是仅存于我国的单种属植物,是集药用、保健、材用和观赏等多种价值于一身的珍贵树种。多糖是青钱柳叶中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之一,其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增强免疫力、抗疲劳、抗菌、抗癌等。本研究以青钱柳不同发育时期叶片为材料,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多糖,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含量,然后利用脱蛋白、脱色等除杂方法精制青钱柳多糖,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探究青钱柳不同发育时期叶片(从最小的完全展开叶片至最大宽度和厚度的叶片,分为F1、F2、F3、F4等四个发育时期)中多糖含量变化以及理化性质差异;对不同发育时期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多糖生物合成和积累有关的基因,阐明青钱柳叶片中多糖的生物合成途径;对青钱柳不同发育时期叶片多糖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进行测定,探究青钱柳不同发育时期叶片中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差异;对不同发育时期叶片多糖的脂肪酶活性抑制能力、甘氨胆酸钠和牛磺胆酸钠结合能力进行测定,探究青钱柳不同发育时期叶片中多糖的体外降血脂能力的差异。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在青钱柳不同发育时期的叶片中,其多糖含量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F3时期叶片的多糖含量最高,达到16.373 mg/g(1.637%),而F1时期叶片的多糖含量最低,仅为10.572 mg/g(1.057%)。不同发育时期的叶片多糖中糖醛酸含量无显着性差异;其结合蛋白质含量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中F1时期叶片多糖中结合蛋白质含量最高(2.944%),而F2时期含量最低(0.715%)。不同发育时期叶片多糖的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均证实多糖中含有结合蛋白质。红外光谱的结果还表明其多糖中含有糖醛酸以及β-糖苷键构型。四个发育时期叶片多糖的红外光谱具有相似性,表明其碳链的骨架基本一致,只是多糖的相对分子量、单糖组成比例以及部分糖链连接方式可能不同。(2)四个发育时期叶的转录组测序总共获得了70386240613个测序数据,组装成296593个单基因。使用Swissprot、NR、NT、PFAM、GO、KEGG、KOG、CDD和Tr EMBL数据库注释单基因,分别得到118930、173809、104770、57649、145508、10104、64021、89954和118930个注释序列,其中191829个序列注释到至少一个数据库中。在F1和F2时期的叶片之间总共鉴定出880个差异表达基因;在F2和F3时期的叶片之间总共鉴定出690个差异表达基因;在F3和F4时期的叶片之间总共鉴定出3649个差异表达基因。结果表明:在叶片的不同发育时期之间,其基因表达存在差异。(3)通过CAZy数据库基于基因序列相似性,鉴定出470个糖基转移酶基因,556个糖苷水解酶基因,173个碳水化合物酯酶基因,99个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基因和35个多糖裂解酶基因。其中470个糖基转移酶基因分为57个家族,包括40个差异表达基因,分别属于13个家族。青钱柳多糖生物合成途径中的每种酶都由多个基因编码,并在四个发育时期中具有不同的表达量变化。相关性分析发现共有150个差异表达转录因子的表达量与多糖含量具有相关性,并将其分为38个转录因子家族。此外1个编码UDP-葡萄糖4-表异构酶的基因的表达量与多糖含量显着正相关,而6个多糖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基因的表达量则与多糖含量显着负相关。(4)在一定的多糖浓度范围内,青钱柳不同发育时期叶片多糖的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率以及铁离子还原能力均与其多糖浓度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其多糖浓度越高,自由基清除率以及铁离子还原能力越高,但是并不呈线性关系。F1时期叶片多糖相比于其它三个时期具有更高的抗氧化活性,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与维生素C(Vc)相接近,且均高于其它三个时期,而F4时期叶片多糖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低于50%;F1、F2和F3时期叶片多糖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随着其多糖浓度升高而相接近,且均低于Vc,而F4时期低于其它三个时期,且不超过50%;F1时期叶片多糖的羟自由基清除率高于其它三个时期,但四个发育时期均低于Vc,且不超过50%;四个发育时期叶片多糖的铁离子还原能力为F1>F3>F2>F4。综合考虑多糖含量和叶片形态、产量等因素,本研究认为F3时期为最佳采摘时期,其叶片较适宜作为开发青钱柳多糖抗氧化产品的原料。(5)青钱柳不同发育时期叶片多糖的体外降血脂活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青钱柳不同发育时期叶片多糖的脂肪酶活性抑制能力和甘氨胆酸钠、牛磺胆酸钠结合能力均与其多糖浓度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其多糖浓度越高,脂肪酶活性抑制能力和甘氨胆酸钠、牛磺胆酸钠结合能力越高,但并不呈良好的线性关系。F1和F2时期叶片多糖的脂肪酶活性抑制率均低于其它两个时期,并且在高浓度时(6 mg/m L),F3和F4时期叶片多糖的脂肪酶活性抑制率比其它两个时期高两倍。四个发育时期叶片多糖的甘氨胆酸钠结合率和牛磺胆酸钠结合率在不同浓度时存在差异,F3时期叶片多糖具有较高的甘氨胆酸钠结合能力;F4时期叶片多糖表现出较高的牛磺胆酸钠结合能力。综合三个降血脂指标的测定结果,本研究认为F3和F4时期叶片多糖具有较高的体外降血脂活性,其叶片适宜作为开发青钱柳多糖降血脂产品的原料。
张苇莉[6](2019)在《巴拉吉红米复合青钱柳保健酒生产工艺研究》文中指出青钱柳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尤其是青钱柳多糖和黄酮,在降血糖和抗氧化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巴拉吉红米富含蛋白质、氨基酸、γ-氨基丁酸和矿质元素等。本研究以贵州雷山野生种植的青钱柳和巴拉吉红米为原料开发巴拉吉红米复合青钱柳保健酒,主要取得了以下结果:(1)对青钱柳原叶和青钱柳茶叶中黄酮、多糖、总酚和硒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原叶中含有的黄酮和多糖含量更高,因此选择青钱柳原叶进行后续试验。(2)参照国标规定方法对巴拉吉红米中的5种基本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其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别为9.18g/100g、2.7g/100g。(3)用氨基酸分析仪对巴拉吉红米中16种氨基酸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含有的缬氨酸、苏氨酸、赖氨酸和异亮氨酸4种必需氨基酸以及γ-氨基丁酸的含量要高于其他地区红米。(4)对巴拉吉红米7种矿质元素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其含有的Ca、Mg、Zn含量分别为152mg/kg、1390mg/kg、22.4mg/kg,要远高于其他地区的红米。(5)以黄酮和多糖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青钱柳的最佳水浸提条件为浸提温度为70℃,浸提时间25min,固液比为1:50。(6)将青钱柳浸提液添加到红米中进行糖化发酵,以酒精度、总酸和总酯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巴拉吉红米复合青钱柳保健酒发酵的最佳工艺组合为酒曲添加量1%,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10d,青钱柳浸提液添加比为1:1。(7)对巴拉吉红米复合青钱柳保健酒的澄清进行研究,确定了合适的澄清剂为壳聚糖,浓度为0.5g/L,时间为18h。并对澄清后的保健酒进行理化指标、功能性成分、矿质元素以及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所得的保健酒中4种功能性成分的含量分别为黄酮196.3mg/100g、多糖573.2mg/100g,γ-氨基丁酸24.2mg/100g、总酚201.2 mg/100g,而且还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和氨基酸。
刘洋[7](2019)在《环境与基因型对青钱柳叶活性成分积累及其功效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室外天然居群的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Batal)Iljinskaja)结合室内控制试验(光强与光质、光质与基因型交互试验)的青钱柳为研究材料,系统探索了环境和基因型对青钱柳叶生物活性物质积累及其药理活性的影响,旨在为青钱柳人工林的定向培育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天然居群青钱柳叶的乙醇提取物中含有丰富的酚酸及黄酮类、三萜类化合物,主要成分为:3-O-咖啡基奎尼酸(0.041.38 mg g-1)、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0.302.38 mg g-1)和山奈酚-3-O-葡糖醛酸(0.302.38 mg g-1)等。而不同天然居群青钱柳叶的水提物含有丰富的多糖组分(18.7253.59 mg g-1)。2.不同天然居群青钱柳叶的降糖及降脂效果差异显着,且醇提效果明显优于水提效果。典型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降糖效果较好的居群处理组中含有较高含量的黄酮类化合物,而降脂效果较好的居群处理组中含有含量较高的总三萜、异槲皮素、青钱柳酸B和齐墩果酸。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青钱柳提取物及阳性对照处理使肝肾指标的水平显着降低。3.不同天然居群青钱柳叶水溶性多糖含量(18.7253.59 mg g-1)及体外抗氧化能力存在显着差异,且其含量及抗氧化活性与年均降雨量呈显着正相关(P<0.05)。不同居群青钱柳叶的酚类含量存在显着性差异(2.777.89 mg g-1),年平均温度和日照时数较高的居群含量较高。不同居群青钱柳的酚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总酚及总黄酮含量和青钱柳的抗氧化能力呈显着正相关(P<0.05),且不同酚类单体对抗氧化能力的贡献存在显着的差异。4.光强和光质及二者的交互作用显着影响了青钱柳的生物量积累、光合能力、叶绿素含量及比例等(P<0.05)。高光强和红蓝光处理下的青钱柳生长较好,其苗高和地径增长量、生物量积累及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等均较高于其他处理。光强及与光质的交互作用显着影响了青钱柳叶活性组分的积累(P<0.05)。总体来看,高光强的红光处理有助于青钱柳叶中多糖的积累,而中高光强的蓝光处理有助于青钱柳叶中黄酮类及三萜类化合物的积累。5.较高光强下的光质处理使不同基因型青钱柳的初生生长和次生代谢等都发生了变化,青钱柳植株表现出从形态、解剖结构、光合能力、光系统II活性调节、保护酶系统、化学组分改变等一系列活动来适应光环境的改变。与白光(WL)相比,其他光处理(蓝光BL;绿光GL;红光RL)下的青钱柳总生物量、光合能力、叶绿素含量都显着下降。GL和RL处理下的青钱柳显示出一定程度上的光抑制和膜脂过氧化。安吉家系的青钱柳总生物量、光合能力、光系统II最大量子产额Fv/Fm及性能指数显着高于其他基因型(P<0.05)。6.光质处理显着影响了不同基因型青钱柳叶的活性组分含量及其单株产量,且不同基因型对光质的响应存在显着差异(P<0.05)。白光和红光处理的青钱柳多糖含量和单株产量显着高于蓝光和绿光处理;总酚和总黄酮的单株产量与其含量的趋势一致,且最大值在蓝光和绿光处理下观测到,而总三萜含量和单株产量的最高值都在白光处理下获得。金钟山6号的青钱柳叶总酚含量及产量显着高于其他基因型,而金钟山7号的青钱柳叶的多糖及三萜类物质的含量及产量显着高于其他基因型。从组织化学定位中未能看出光质和基因型对青钱柳叶活性组分组织定位的明显影响。总体来看,多糖、黄酮及三萜类化合物在青钱柳叶中的积累部位较为一致,其中在表皮、栅栏组织及韧皮部最多。7.光质和基因型显着影响了青钱柳的酚类合成途径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且相关酶活性与总酚、总黄酮及总酚酸含量都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酚类合成的相关基因PAL、4CL和CHS的相对表达量都在GL处理下最高。研究结果表明青钱柳叶三萜类物质的合成是由甲羟戊酸和磷酸亚甲基红糖醇途径两个途径共同主导。8.光环境和基因型影响到青钱柳叶的药用价值,如体外抗氧化功效。WL处理的青钱柳叶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最弱,而RL和GL等处理显着增加了青钱柳叶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沐川基因型的青钱柳叶体外抗氧化能力最高。
栗静[8](2019)在《青钱柳预防糖尿病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青钱柳因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等生理活性,可有效防治糖尿病。然而,关于青钱柳防治糖尿病的作用机制,并未被充分揭示。本课题在青钱柳提取物防治糖尿病药效学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转录组学方法在基因表达及其转录后调控水平上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医理论的配伍规律,以青钱柳为君药,石斛和桑白皮为臣药,陈皮为佐药,组成青钱柳复方制剂,研究其防治糖尿病的作用,并进一步利用转录组学方法研究其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⑴青钱柳提取物可以显着降低高脂饲料及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并能改善糖耐量、增加胰岛素的水平。检测结果表明,青钱柳提取物可以改善血脂紊乱、降低氧化应激损伤、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组织病理学结果表明,青钱柳提取物可以保护胰岛细胞、降低肝脏细胞的脂质堆积。胰腺组织的转录组学研究表明,青钱柳提取物上调了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负调控以及糖代谢等过程中相关基因的表达;下调了与胰岛素抵抗通路、化学致癌通路等相关基因的表达。另外,转录组学及RT-PCR的实验结果都证实,青钱柳提取物可以上调和胰腺细胞功能与存活相关的关键基因(Ddit4、Fgf21、Ins1、Ins2)的表达。胰腺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青钱柳提取物可以促进胰岛细胞增殖。肝脏组织的转录组学研究表明,青钱柳提取物下调了脂肪酸代谢、依赖于细胞色素P450的异物代谢、化学致癌通路等基因的表达过程。mi R-200-3p、mi R-375-3p、转录因子Hes1作为调控网络的主要节点参与了青钱柳提取物调控肝脏脂类代谢的过程。同时RT-PCR实验结果也证实青钱柳提取物下调了mi R-200a-3p、mi R-100-3p、mi R-221-5p和mi R-375-3p的表达水平。以上结果说明,青钱柳提取物可以通过保护胰岛、促进胰岛细胞增殖、改善肝脏组织的异常代谢来预防糖尿病。⑵青钱柳复方制剂可以显着降低高脂饲料及地塞米松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并能改善糖耐量、增加肝糖原含量。胰腺组织的病理学及TUNEL检测结果表明,青钱柳复方制剂可以保护胰岛、减少胰岛细胞凋亡;胰岛素水平的检测结果表明,青钱柳复方制剂增加了胰岛素水平。肝脏组织病理学结果表明,青钱柳复方制剂降低了肝脏细胞的脂质堆积,生化检测结果也证实青钱柳复方制剂降低了肝脏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并抑制肝功能损伤。血清及胰腺组织中氧化应激及炎症因子的检测结果表明,青钱柳复方制剂显着降低了氧化损伤和炎症水平。胰腺组织的转录组学研究表明,青钱柳复方制剂主要下调了炎症和凋亡通路中相关基因的表达,转录因子NF-κB、STAT,mi R-9a、mi R-148、mi R-200作为调控网络的主要节点参与了复方制剂对炎症诱导的凋亡过程的调控。RT-PCR实验结果表明,青钱柳复方制剂下调了NF-κB、STAT、TNF-α、IL-1β、IL-6、Bax基因的表达,上调了胰岛素合成基因Ins1、Ins2和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肝脏组织差异基因的功能富集结果表明,复方制剂上调了脂肪酸代谢、PPAR信号通路、肝脏发育和器官再生等;下调了非酒精性脂肪肝、糖原异生等相关基因的表达;转录因子Srebf1、Mlxipl,mi R-122、mi R-128、mi R-192作为调控网络的主要节点参与了复方制剂对肝脏组织脂质代谢的调控过程。以上结果说明,青钱柳复方制剂主要是通过抑制炎症诱导的胰岛细胞凋亡、增加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减少肝脏组织的脂肪堆积、减少糖异生、增加糖原合成来预防糖尿病。本文运用转录组学研究探讨了青钱柳提取物预防糖尿病的作用机制,证实了青钱柳提取物可以通过保护胰岛、促进胰岛细胞增殖、改善肝脏组织的异常代谢来预防糖尿病;同时以青钱柳为君药,研制了青钱柳复方制剂,证实了该复方制剂对糖尿病具有预防作用,其机制主要是抑制炎症诱导的胰岛细胞凋亡、增加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减少肝脏组织的脂肪堆积、减少糖异生、增加糖原合成。以上研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青钱柳预防糖尿病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见解,并为研究传统中草药防治复杂疾病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思路。
姚瑶[9](2019)在《青钱柳及其组方抗Ⅱ型糖尿病研究与机制探讨》文中提出目的:优化青钱柳多糖提取工艺,观察青钱柳及其组方对T2DM模型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的探讨。方法:1.采用水提醇沉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来研究青钱柳中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2.采用高脂饲料联合低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Ⅱ型糖尿病模型,检测大鼠的基本状态、体重、血糖、血脂及观察胰腺组织的病理学状态。3.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股四头肌肌肉组织中IRS-1、PI3K、AKT、GLUT-4 mRNA含量表达。结果:1.青钱柳多糖提取工艺优化结果:最佳的提取工艺是提取温度为90℃,料液比为1:40,提取时间为1h,此条件下青钱柳多糖提取率最高,为2.45%。2.(1)大鼠基本状态:正常对照组大鼠在实验期间持续保持稳定良好的状态,精力充沛,活动灵敏,性格温顺,毛色白亮。给药前T2DM模型大鼠,慵懒少动,行为暴躁,毛色发黄脱落,出现明显的多食,多饮,多尿,消瘦症状。给药后,给药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三多一少”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减轻。(2)各组大鼠体重的变化:造模前各组间大鼠体重无显着性差异。喂食高脂饲料4周后各组大鼠体重均上升,造模组尤甚。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体重明显减轻。给药8周后,给药组(除青钱柳多糖高剂量组外)、阳性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的体重都有所增加。(3)各组大鼠血糖的变化:注射STZ前各组间大鼠血糖无显着性差异。给药前,造模组大鼠血糖明显升高。给药后,与模型组比较,青钱柳多糖低剂量组,青钱柳组方低、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对大鼠的血糖下降明显。青钱柳水提物组和青钱柳多糖高剂量组大鼠血糖小幅度下降。(4)各组大鼠血脂的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下降。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和阳性对照组的TC、TG和LDL均小于模型组,HDL均大于模型组。(5)大鼠胰岛细胞形态学观察:正常对照组大鼠胰腺内胰岛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数量较多,细胞核大而圆,排列整齐,边界清晰。模型组大鼠胰岛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胰岛结构遭到严重破坏,形状不规则,边界模糊。胰岛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排列紊乱,出现萎缩、纤维化和炎性浸润。给药组和阳性对照组胰岛结构较完整,边界较清晰,呈近椭圆,胰岛细胞排列较整齐,细胞形态较完整,胞浆丰富且核居中,只见少数细胞变性或坏死。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IRS-1、PI3K、AKT、GLUT-4的表达水平均下调。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物组、青钱柳多糖低剂量和青钱柳组方低、中、高剂量对IRS-1、PI3K、AKT、GLUT-4表达水平显着上调。结论:1.青钱柳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为90℃,料液比为1:40,提取时间为1h。2.青钱柳及其组方能对T2DM大鼠有降血糖作用,并且对血脂也有调节作用。3.青钱柳及其组方可以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其机制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上调IRS-1、PI3K、AKT、GLUT-4 mRNA含量表达,降低外周胰岛抵抗,增强胰岛功能。
莫丽萍[10](2018)在《青钱柳叶提取物的研制》文中提出目的:青钱柳叶在民间常泡茶饮用,具有治疗糖尿病等功效。本课题以青钱柳叶为原料,研制青钱柳叶提取物。通过对其制备工艺、质量标准(草案)、初步稳定性、初步药效学等进行研究,为其今后开发成降血糖制剂提供依据。方法:(1)提取工艺研究:采用水煎煮法,通过单因素考察法并结合L9(34)正交试验法,以异槲皮苷含量和干膏率为考察指标,以加水倍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优选青钱柳叶提取物的最佳提取工艺。(2)成型工艺研究:采用冷冻干燥法,通过单因素考察以水分含量、溶解性为评价指标,以真空度、干燥时间、干燥温度为考察因素,优选青钱柳叶提取物的成型工艺。(3)质量标准研究: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项下相关规定,建立药用青钱柳叶提取物质量标准(草案),并测定青钱柳叶提取物中异槲皮苷的含量,制定其含量限度;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建立食用青钱柳叶提取物质量标准(草案),制定感官、理化指标和微生物等要求。(4)稳定性研究: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的规定,对青钱柳叶提取物进行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考察其稳定性。(5)降血糖作用初步研究:采用四氧嘧啶诱导小鼠成2型糖尿病模型,考察青钱柳叶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小鼠降血糖的作用。结果:(1)确定了青钱柳叶提取物的提取工艺。其最佳提取工艺为:青钱柳叶药材提取2次,每次加入20倍水,每次提取1h,提取前药材浸泡30min。(2)确定了青钱柳叶提取物的成型工艺。其最佳成型工艺为:取含固量为4.2的青钱柳叶浓缩液进行冷冻干燥,干燥室真空度为90Pa,干燥时间为48h,干燥温度为-45℃,干燥得粉末,包装,即得。(3)建立青钱柳叶提取物的质量标准(草案)。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异槲皮苷成分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所得色谱图斑点较清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异槲皮苷进行定量分析,方法可靠,稳定可行;对提取物的性状、粒度、外观均匀度、水分、装量差异、含量、微生物等进行考察,结果符合相关规定。(4)青钱柳叶提取物的稳定性良好。由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结果显示,青钱柳叶提取物在性状、鉴别、检查、含量等均无明显变化,符合相关规定。(5)青钱柳叶提取物具有较好的降血糖作用。青钱柳叶提取物的低、中、高剂量均能明显降低小鼠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其中高、中剂量较为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1)青钱柳叶提取物的制备工艺安全可靠,重复性良好。(2)青钱柳叶提取物的质量标准(草案)可行,质量可控,并且定性、定量分析分离度好、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各项检查符合相关规定。(3)青钱柳叶提取物的初步稳定性良好,为制备工艺及包装材料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4)青钱柳叶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小鼠具有降血糖作用。
二、青钱柳多糖降血糖作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钱柳多糖降血糖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青钱柳降血糖作用及其在辅助降血糖代用茶开发上的应用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青钱柳及其提取物的降血糖作用 |
2 青钱柳的功能活性物质 |
2.1 青钱柳的功能活性物质基础 |
2.2 青钱柳的主要功能活性物质 |
2.2.1 青钱柳多糖 |
2.2.2 青钱柳黄酮 |
2.2.3 青钱柳三萜酸 |
3 青钱柳配伍在辅助降血糖代用茶开发上的应用 |
4 展望 |
(2)青钱柳功能性多糖的研究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青钱柳多糖提取工艺方法 |
2 青钱柳多糖结构特性 |
3 青钱柳多糖的生物活性 |
3.1 降糖作用 |
3.2 降脂作用 |
3.3 抗氧化作用 |
3.4 免疫调节作用 |
3.5 其他作用 |
4 开发应用现状 |
5 总结与展望 |
(3)青钱柳多糖对RAW264.7细胞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及机理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 青钱柳多糖的研究进展 |
1.1 青钱柳的简介及研究背景 |
1.1.1 青钱柳简介 |
1.1.2 青钱柳叶的化学成分 |
1.2 青钱柳多糖的研究进展 |
1.2.1 降血糖作用 |
1.2.2 降血脂作用 |
1.2.3 免疫调节作用 |
1.2.4 抗氧化作用 |
1.2.5 抗炎作用 |
1.2.6 其他作用 |
2 植物多糖抗氧化作用的研究进展 |
3 植物多糖抗炎作用的研究进展 |
4 植物多糖结构的分析方法 |
5 课题来源和研究目的及意义 |
5.1 课题来源 |
5.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青钱柳多糖结构表征 |
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2 试验方法 |
2.1 青钱柳多糖的制备 |
2.2 青钱柳多糖的成分鉴定 |
2.2.1 青钱柳多糖中总糖含量的测定 |
2.2.2 青钱柳多糖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2.2.3 青钱柳多糖中糖醛酸含量的测定 |
2.3 青钱柳多糖结构特征分析 |
2.3.1 扫描电镜分析 |
2.3.2 红外光谱分析 |
2.3.3 单糖组成分析 |
2.3.4 分子量分析 |
2.3.5 核磁共振分析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青钱柳多糖的洗脱曲线 |
3.2 青钱柳多糖的成分鉴定结果 |
3.2.1 标准曲线的制作 |
3.2.1.1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作 |
3.2.1.2 蛋白质标准曲线的制作 |
3.2.1.3 糖醛酸标准曲线的制作 |
3.2.2 青钱柳多糖中总糖、蛋白质和糖醛酸的含量 |
3.3 青钱柳多糖结构特征分析 |
3.3.1 扫描电镜分析结果 |
3.3.2 红外光谱分析结果 |
3.3.3 单糖组成分析结果 |
3.3.4 分子量分析结果 |
3.3.5 核磁共振分析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青钱柳多糖对RAW 264.7细胞中的抗氧化作用及其机制 |
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2 试验方法 |
2.1 试验试剂配制 |
2.2 细胞培养 |
2.3 试验分组 |
2.4 青钱柳多糖对RAW 264.7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2.5 RAW 264.7细胞中 MDA 含量及 SOD、T-AOC 和 CAT 活力测定 |
2.6 青钱柳多糖对RAW 264.7 细胞中ROS水平的影响 |
2.7 q-PCR试验 |
2.7.1 RAW 264.7 细胞总RNA的提取及c DNA的合成 |
2.7.2 引物设计 |
2.7.3 q-PCR反应条件 |
2.8 Western-Blot试验 |
2.8.1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8.2 RAW 264.7细胞中蛋白质的提取 |
2.8.3 制备SDS-PAGE胶 |
2.8.4 电泳 |
2.8.5 转膜 |
2.8.6 封闭 |
2.8.7 杂交 |
2.8.8 增强化学发光 |
2.8.9 图像分析与统计 |
2.9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青钱柳多糖对RAW 264.7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3.2 青钱柳多糖RAW 264.7细胞中 MDA 含量及 SOD、T-AOC 和CAT 活力影响 |
3.3 青钱柳多糖对RAW 264.7 细胞中ROS水平的影响 |
3.4 青钱柳多糖对RAW 264.7细胞抗氧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5 青钱柳多糖对RAW 264.7 细胞内Nrf2/HO-1 蛋白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章 青钱柳多糖对RAW 264.7细胞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 |
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2 试验方法 |
2.1 青钱柳多糖对RAW 264.7细胞中 TNF-α、IL-1β、IL-6 和 IL-10 水平的影响 |
2.2 青钱柳多糖对RAW 264.7细胞中NO水平的影响 |
2.3 q-PCR试验 |
2.3.1 RAW 264.7细胞总 RNA 提取及 cDNA 的合成 |
2.3.2 引物设计 |
2.3.3 q-PCR反应条件 |
2.4 Western-Blot试验 |
2.4.1 试剂的配制 |
2.4.2 RAW 264.7细胞中蛋白质的提取 |
2.4.3 制备SDS-PAGE胶 |
2.4.4 电泳 |
2.4.5 转膜 |
2.4.6 封闭 |
2.4.7 杂交 |
2.4.8 增强化学发光 |
2.4.9 图像分析与统计 |
2.5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青钱柳多糖对RAW 264.7细胞中 TNF-α、IL-1β、IL-6、和 IL-10 水平的影响 |
3.2 青钱柳多糖对RAW 264.7细胞中NO水平的影响 |
3.3 青钱柳多糖对RAW 264.7细胞中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4 青钱柳多糖对RAW 264.7细胞中炎症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1 全文总结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学习成果 |
(4)青钱柳系列保健品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综述 |
第一章 青钱柳的保健功能及其产品开发研究进展 |
1 化学成分 |
2 保健功能 |
3 专利 |
4 产品开发 |
5 小结与展望 |
第二章 青钱柳补锌钙口服液的开发 |
第一节 青钱柳有益元素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3 分析与讨论 |
第二节 青钱柳水提物补锌钙作用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实验讨论 |
第三章 青钱柳降糖胶囊的开发 |
第一节 配方药材提取工艺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二节 配方药材成型工艺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3 结论与分析 |
第三节 质量标准的建立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3 实验讨论与分析 |
第四章 青钱柳单方饮料的开发 |
第一节 青钱柳提取工艺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二节 青钱柳调配工艺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结论 |
第三节 抗氧化功能性评价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5)青钱柳不同发育时期叶片多糖理化性质、生物活性及其生物合成分子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青钱柳研究进展 |
1.1.1. 青钱柳生物学特性与资源分布 |
1.1.2. 青钱柳繁育技术 |
1.1.3. 青钱柳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1.1.4. 青钱柳产品开发 |
1.2. 青钱柳多糖研究概况 |
1.2.1. 青钱柳多糖的提取工艺 |
1.2.2. 青钱柳多糖的分离纯化 |
1.2.3. 青钱柳多糖的单糖组成 |
1.2.4. 青钱柳多糖的生物活性 |
1.3. 转录组研究概况 |
1.3.1. 转录组研究进展 |
1.3.2. 多糖生物合成的转录组研究 |
1.4. 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概况 |
1.4.1. 抗氧化作用 |
1.4.2. 降血糖、降血脂作用 |
1.4.3. 抗肿瘤作用 |
1.4.4. 其它作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 |
1.5.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青钱柳不同发育时期叶片多糖提取纯化、含量测定及理化性质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青钱柳多糖的提取与精制 |
2.2.2. 青钱柳不同发育时期叶片多糖含量的测定 |
2.2.3. 青钱柳不同发育时期叶片多糖中糖醛酸含量的测定 |
2.2.4. 青钱柳不同发育时期叶片多糖中结合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2.2.5. 青钱柳不同发育时期叶片多糖红外光谱分析 |
2.2.6. 青钱柳不同发育时期叶片多糖紫外光谱分析 |
2.2.7. 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青钱柳不同发育时期叶片多糖含量 |
2.3.2. 青钱柳不同发育时期叶片多糖中糖醛酸含量 |
2.3.3. 青钱柳不同发育时期叶片多糖中结合蛋白质含量 |
2.3.4. 青钱柳不同发育时期叶片多糖红外光谱分析 |
2.3.5. 青钱柳不同发育时期叶片多糖紫外光谱分析 |
2.4.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青钱柳不同发育时期叶片多糖生物合成转录组分析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RNA-seq测序 |
3.2.2. 糖基转移酶的鉴定 |
3.2.3. 多糖生物合成相关基因与转录因子相关性分析 |
3.2.4. qRT-PCR验证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测序和装配 |
3.3.2. 功能注释与分类 |
3.3.3.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3.3.4. 糖基转移酶的鉴定 |
3.3.5. 青钱柳叶片多糖生物合成的途径预测 |
3.3.6. 多糖生物合成相关基因与转录因子相关性分析 |
3.3.7. qRT-PCR验证 |
3.4.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青钱柳不同发育时期叶片多糖的抗氧化活性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2.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4.2.2.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4.2.3. 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4.2.4. 铁离子还原能力的测定 |
4.2.5.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
4.3.2.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 |
4.3.3. 羟自由基清除能力 |
4.3.4. 铁离子还原能力 |
4.4.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青钱柳不同发育时期叶片多糖的体外降血脂能力 |
5.1. 实验材料 |
5.2. 实验方法 |
5.2.1. 脂肪酶活性抑制能力的测定 |
5.2.2. 甘氨胆酸钠结合能力的测定 |
5.2.3. 牛磺胆酸钠结合能力的测定 |
5.2.4. 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脂肪酶活性抑制能力 |
5.3.2. 甘氨胆酸钠结合能力 |
5.3.3. 牛磺胆酸钠结合能力 |
5.4. 讨论与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6)巴拉吉红米复合青钱柳保健酒生产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保健酒概述 |
1.2 小曲半固态发酵 |
1.3 青钱柳概述 |
1.3.1 青钱柳简介 |
1.3.2 青钱柳降血糖作用研究进展 |
1.3.3 青钱柳抗氧化以及其他作用研究进展 |
1.4 黄酮类化合物概述 |
1.5 植物多糖概述 |
1.6 红米营养成分及功效 |
1.7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7.1 研究背景 |
1.7.2 研究意义 |
1.8 研究目的 |
1.9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9.1 研究内容 |
1.9.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原料成分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原料 |
2.1.2 试验药品 |
2.1.3 试验仪器 |
2.1.4 试验方法 |
2.1.4.1 青钱柳功能性成分分析 |
2.1.4.2 红米营养及功能性成分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青钱柳功能性成分 |
2.2.2 红米营养及功能性成分 |
第三章 巴拉吉红米复合青钱柳保健酒工艺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原料 |
3.1.2 试验药品 |
3.1.3 试验仪器 |
3.1.4 试验方法 |
3.1.4.1 青钱柳最佳浸提条件研究 |
3.1.4.2 巴拉吉红米复合青钱柳发酵工艺优化 |
3.1.4.3 澄清工艺优化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青钱柳浸提条件优化 |
3.2.1.1 青钱柳添加固液比对青钱柳浸提效果的影响 |
3.2.1.2 浸提时间对青钱柳浸提效果的影响 |
3.2.1.3 浸提温度对青钱柳水浸提效果的影响 |
3.2.1.4 正交实验 |
3.2.2 巴拉吉红米复合青钱柳发酵工艺优化 |
3.2.2.1 青钱柳浸提液添加比对发酵的影响 |
3.2.2.2 酒曲添加量对发酵的影响 |
3.2.2.3 温度对发酵的影响 |
3.2.2.4 时间对发酵的影响 |
3.2.2.5 发酵正交试验 |
3.2.3 澄清工艺优化 |
第四章 保健酒品质分析 |
4.1 试剂和方法 |
4.1.1 原料 |
4.1.2 试验药品 |
4.1.3 试验仪器 |
4.1.4 试验方法 |
4.1.4.1 氨基酸成分分析 |
4.1.4.2 功能性成分分析 |
4.1.4.3 矿质元素分析 |
4.1.4.4 理化指标分析 |
4.1.4.5 安全指标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氨基酸 |
4.2.2 功能性成分 |
4.2.3 矿质元素 |
4.2.4 理化指标 |
4.2.5 安全性指标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1.1 青钱柳和巴拉吉红米成分分析 |
5.1.2 巴拉吉红米复合青钱柳发酵工艺优化 |
5.1.3 保健酒品质分析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试验药品 |
附录2 试验仪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环境与基因型对青钱柳叶活性成分积累及其功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青钱柳研究进展 |
1.1.1 青钱柳概述 |
1.1.2 青钱柳的化学成分 |
1.1.3 青钱柳的药用价值 |
1.1.4 青钱柳的种子休眠及有性繁殖 |
1.1.5 青钱柳的无性繁殖 |
1.1.6 青钱柳的人工林培育技术 |
1.1.7 青钱柳的遗传多样性 |
1.2 植物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
1.2.1 环境因子对植物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 |
1.2.2 遗传因子对植物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 |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标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天然居群青钱柳叶活性成分积累及功效差异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及试验设计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多糖含量的地理变异及抗氧化能力差异 |
2.2.2 小鼠体内降糖降脂及抗氧化功效差异 |
2.3 结论与讨论 |
2.3.1 不同居群青钱柳叶活性组分差异 |
2.3.2 青钱柳叶活性组分与功效的关系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光强和光质对青钱柳生长及叶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及试验设计 |
3.1.2 研究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光强和光质对青钱柳生长的影响 |
3.2.2 光强和光质对青钱柳叶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
3.3 结论与讨论 |
3.3.1 光强和光质对青钱柳苗期生长的影响 |
3.3.2 光强和光质对青钱柳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光质对不同基因型青钱柳叶活性成分积累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及试验设计 |
4.1.2 研究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光质对不同基因型青钱柳生长的影响 |
4.2.2 光质对不同基因型青钱柳叶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 |
4.2.3 光质和基因型对青钱柳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4.3 结论与讨论 |
4.3.1 光质及基因型对青钱柳苗期生长的影响 |
4.3.2 光质及基因型对青钱柳叶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 |
4.3.3 光质及基因型对青钱柳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8)青钱柳预防糖尿病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青钱柳概述 |
1.2 青钱柳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1.2.1 多糖类 |
1.2.2 黄酮类化合物 |
1.2.3 三萜及皂苷类化合物 |
1.2.4 有机酸类化合物 |
1.2.5 其他类化合物 |
1.3 青钱柳药理学研究进展 |
1.3.1 降血糖作用 |
1.3.2 降血脂作用 |
1.3.3 抗氧化作用 |
1.3.4 降血压作用 |
1.3.5 其他作用 |
1.4 青钱柳抗糖尿病的机制研究 |
1.5 转录组测序及其应用 |
1.5.1 转录组学概述 |
1.5.2 转录组学在中草药防治疾病中的应用 |
1.6 本文研究目的以及主要内容 |
1.6.1 本文的研究目的 |
1.6.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青钱柳提取物预防糖尿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实验分组及模型建立 |
2.3.2 CPAE的制备 |
2.3.3 空腹血糖的测定 |
2.3.4 口服糖耐量的测定 |
2.3.5 胰岛素水平的测定 |
2.3.6 胰腺组织蛋白浓度测定 |
2.3.7 血清TC和TG的检测 |
2.3.8 血清FFA的检测 |
2.3.9 胰腺、肝脏组织的H&E切片 |
2.3.10 血清ALT和 AST的检测 |
2.3.11 氧化应激指标的检测 |
2.3.12 炎症因子的检测 |
2.3.13 胰腺和肝脏组织总RNA的提取 |
2.3.14 RNA样品的质量检测 |
2.3.15 转录组测序技术路线 |
2.3.16 测序数据的分析 |
2.3.17 miRNA的差异表达分析 |
2.3.18 胰腺组织Ddit、Fgf21、Ins1和Ins2 m RNA的表达 |
2.3.19 石蜡切片免疫荧光实验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CPAE对糖脂代谢的影响 |
2.4.2 CPAE对胰腺、肝脏组织的影响 |
2.4.3 CPAE对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
2.4.4 CPAE对胰腺组织转录组学的影响 |
2.4.5 CPAE对肝脏组织转录组学的影响 |
2.4.6 本章小结 |
3 青钱柳复方制剂预防糖尿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青钱柳复方制剂的制备 |
3.3.2 CPE剂量的选择 |
3.3.3 实验分组及模型建立 |
3.3.4 空腹血糖的检测和口服糖耐量实验 |
3.3.5 肝脏组织糖原的检测 |
3.4 实验结果及讨论 |
3.4.1 CPE对糖代谢的影响 |
3.4.2 CPE对胰腺、肝脏组织的影响 |
3.4.3 CPE对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
3.4.4 CPE对胰腺组织转录组学的影响 |
3.4.5 CPE对肝脏组织转录组学的影响 |
3.4.6 本章小结 |
4 总结与展望 |
4.1 主要结果 |
4.2 创新点 |
4.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附录Ⅱ 主要缩写词表(按字母顺序排列) |
(9)青钱柳及其组方抗Ⅱ型糖尿病研究与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文献综述 青钱柳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第一部分 青钱柳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青钱柳多糖的提取方法 |
2.2 青钱柳多糖的含量测定 |
2.3 单因素试验 |
2.4 提取工艺条件优化 |
3 实验结果 |
3.1 单因素试验结果 |
3.2 提取工艺条件优化结果 |
4 验证试验 |
5 讨论 |
第二部分 青钱柳及其组方抗T2DM药效评价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药材 |
1.2 实验动物 |
1.3 饲料配制 |
1.4 实验试剂 |
1.5 实验仪器 |
1.6 主要试剂配置 |
2 实验方法 |
2.1 药物配制 |
2.2 建立T2DM大鼠模型 |
2.3 给药方法 |
2.4 指标检测 |
2.5 病理切片的制备 |
2.6 组织病理学观察 |
2.7 统计学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大鼠的基本状态及体重变化 |
3.2 各组大鼠血糖的变化 |
3.3 各组大鼠血脂的变化 |
3.4 大鼠胰岛细胞形态学观察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青钱柳及其组方对T2DM大鼠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药材与动物 |
1.2 饲料配制 |
1.3 实验试剂 |
1.4 实验仪器 |
1.5 主要试剂配置 |
1.6 实验准备 |
2 实验方法 |
2.1 RNA提取 |
2.2 RNA的浓度和纯度 |
2.3 cDNA的合成 |
2.4 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 |
2.5 统计学分析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答辩委员会名单 |
(10)青钱柳叶提取物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青钱柳叶提取物提取工艺的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
2.2 溶液的制备 |
2.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3 考察指标的选择 |
2.3.1 干膏率的测定 |
2.3.2 含量测定 |
2.4 方法学考察 |
2.4.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4.2 精密度试验 |
2.4.3 重复性试验 |
2.4.4 稳定性试验 |
2.4.5 加样回收试验 |
2.4.6 青钱柳叶异槲皮苷的含量测定 |
2.5 吸水率的测定 |
2.6 单因素试验考察青钱柳叶提取物提取工艺的因素水平 |
2.6.1 加水倍量的考察 |
2.6.2 提取时间的考察 |
2.7 正交试验法优选青钱柳叶提取物的最佳提取工艺 |
2.7.1 正交设计 |
2.7.2 验证试验 |
2.8 青钱柳叶提取物最佳提取工艺验证试验 |
2.9 青钱柳叶提取物最佳提取工艺的确定 |
3 小结与讨论 |
3.1 提取工艺筛选试验中考察指标的选择 |
3.2 提取工艺考察因素的选择 |
3.2.1 提取溶剂的选择 |
3.2.2 提取时间的选择 |
3.2.3 提取次数的选择 |
3.3 工艺筛选方法的选择 |
3.3.1 单因素试验法 |
3.3.2 正交试验法 |
第二部分 青钱柳叶提取物成型工艺的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1 青钱柳叶提取物的制备流程图 |
2.2 操作 |
2.2.1 浸泡与提取 |
2.2.2 过滤 |
2.2.3 浓缩 |
2.2.4 离心 |
2.2.5 冷冻干燥 |
2.3 青钱柳叶提取物的评价指标 |
2.3.1 水分的测定 |
2.3.2 溶解性的测定 |
2.4 单因素试验考察青钱柳叶提取物冷冻干燥工艺的因素水平 |
2.4.1 真空度的考察 |
2.4.2 干燥时间的考察 |
2.4.3 干燥温度的考察 |
2.4.4 验证试验 |
2.5 青钱柳叶提取物最佳成型工艺的确定 |
2.6 青钱柳叶提取物最佳制备工艺的确定 |
2.7 中试试验 |
2.7.1 水分的检查 |
2.7.2 溶解性的检查 |
2.7.3 粒度的检查 |
2.7.4 青钱柳叶提取物临界相对湿度的测定 |
3 小结与讨论 |
3.1 成型工艺方法的选择 |
3.2 冷冻干燥法关键参数的选择 |
3.2.1 真空度的考察 |
3.2.2 干燥时间的考察 |
3.2.3 干燥温度的考察 |
3.3 成型工艺中其他其参数的选择 |
3.4 中试试验 |
第三部分 青钱柳叶提取物质量标准(草案)的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药用青钱柳叶提取物质量标准(草案) |
3 药用青钱柳叶提取物质量标准(草案)起草说明 |
3.1 名称 |
3.2 处方 |
3.3 制法 |
3.4 性状 |
3.5 鉴别 |
3.6 检查 |
3.6.1 粒度 |
3.6.2 外观均匀度 |
3.6.3 水分 |
3.6.4 装量差异 |
3.7 青钱柳叶提取物中异槲皮苷的含量测定 |
3.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
3.7.2 测定方法 |
3.7.3 线性试验 |
3.7.4 精密度试验 |
3.7.5 重复性试验 |
3.7.6 稳定性试验 |
3.7.7 加样回收试验 |
3.7.8 供试品含量的测定 |
3.8 微生物 |
3.8.1 细菌总数 |
3.8.2 霉菌和酵母菌总数 |
3.8.3 大肠埃希菌 |
3.9 功能与主治 |
3.10 用法与用量 |
3.11 规格 |
3.12 贮存 |
4 食用青钱柳叶提取物质量标准(草案) |
4.1 范围 |
4.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4.3 要求 |
4.3.1 植物原料 |
4.3.2 工艺过程 |
4.3.3 感官要求 |
4.3.4 理化指标 |
4.3.5 微生物要求 |
4.4 试验方法 |
4.4.1 色泽和外观 |
4.4.2 气味 |
4.4.3 鉴别 |
4.4.4 异槲皮苷含量 |
4.4.5 粒度 |
4.4.6 水分 |
4.4.7 铅 |
4.4.8 镉 |
4.4.9 砷 |
4.4.10 汞 |
4.4.11 铜 |
4.4.12 六六六和滴滴涕 |
4.4.13 五氯硝基苯 |
4.4.14 菌落总数 |
4.4.15 霉菌和酵母菌总数 |
4.4.16 大肠埃希氏菌 |
4.4.17 金黄色葡萄球菌 |
4.4.18 志贺氏菌 |
4.4.19 沙门氏菌 |
4.5 贮存 |
5 讨论与小结 |
5.1 薄层鉴别 |
5.2 含量测定 |
5.2.1 提取条件的选择 |
5.2.2 含量限度 |
5.3 检查项目 |
第四部分 青钱柳叶提取物初步稳定性的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初步稳定性考察 |
2.1 检测方法 |
2.1.1 性状 |
2.1.2 鉴别 |
2.1.3 水分 |
2.1.4 含量测定 |
2.1.5 粒度 |
2.1.6 外观均匀度 |
2.2 影响因素试验 |
2.2.1 高温试验 |
2.2.2 高湿试验 |
2.2.3 强光照射试验 |
2.3 加速试验 |
2.4 长期试验 |
3 小结与讨论 |
3.1 影响因素试验结果的讨论 |
3.1.1 高湿试验结果的讨论 |
3.1.2 高温试验、强光照试验结果的讨论 |
3.2 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结果的讨论 |
第五部分 青钱柳叶提取物降血糖作用的初步药效学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1.1 实验仪器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动物 |
1.4 受试药物 |
2 实验方法 |
2.1 四氧嘧啶注射液的配制 |
2.2 给药溶液的配制 |
2.3 动物模型建立方法 |
2.4 动物分组 |
2.5 给药方法 |
2.6 测定方法 |
2.7 指标检测与方法 |
2.7.1 动物一般状态 |
2.7.2 FBG的检测 |
2.7.3 血清TG、T-CHO、LDL-C的检测 |
2.7.4 糖耐量的检测 |
2.7.5 统计学处理 |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1 一般观察结果 |
3.2 青钱柳叶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小鼠FBG的影响 |
3.3 青钱柳叶提取物对 2 型糖尿病小鼠糖耐量的影响 |
3.4 青钱柳叶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小鼠T-CHO、TG和LDL-C的影响 |
4 小结与讨论 |
4.1 四氧嘧啶建立实验性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的评价 |
4.2 青钱柳叶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小鼠糖代谢的影响 |
4.3 青钱柳叶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小鼠脂代谢的影响 |
第六部分 总结与展望 |
1 总结 |
2 创新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综述 青钱柳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四、青钱柳多糖降血糖作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青钱柳降血糖作用及其在辅助降血糖代用茶开发上的应用前景[J]. 刘均,李强,谭蓉. 茶叶通讯, 2021(04)
- [2]青钱柳功能性多糖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贺海波,朱丽金,罗思旭,何毓敏,邹坤. 生物资源, 2021(02)
- [3]青钱柳多糖对RAW264.7细胞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及机理探究[D]. 安琪. 江西农业大学, 2020
- [4]青钱柳系列保健品的开发[D]. 石晨.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5)
- [5]青钱柳不同发育时期叶片多糖理化性质、生物活性及其生物合成分子机制的研究[D]. 林伟达.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7)
- [6]巴拉吉红米复合青钱柳保健酒生产工艺研究[D]. 张苇莉. 广西大学, 2019(01)
- [7]环境与基因型对青钱柳叶活性成分积累及其功效的影响[D]. 刘洋.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7)
- [8]青钱柳预防糖尿病的作用机制研究[D]. 栗静.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9]青钱柳及其组方抗Ⅱ型糖尿病研究与机制探讨[D]. 姚瑶.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10]青钱柳叶提取物的研制[D]. 莫丽萍.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