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芝超声系列彩色多普勒

东芝超声系列彩色多普勒

一、东芝超声系列的彩色多普勒(论文文献综述)

周永霞[1](2019)在《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诊断价值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40例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的患者术前均实施过超声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不同时期的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诊断符合率。结果: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80%,单纯导管扩张型、囊肿型、实性团块型、囊实混合型和脓肿型等疾病不同时期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100.00%、80.00%、75.00%、85.71%、71.43%;以上结果均与病理检查结果差别不大(P> 0.05)。结论:超声检查对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断符合率比较高,还能比较准确分辨疾病的不同时期,与其他乳腺疾病相鉴别,能够较好地为下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蓝晓锋[2](2019)在《多普勒超声与SMI技术在血管性ED阴茎海绵体动脉成像中的对比分析》文中认为目的男性阴茎血管性勃起功能异常,是男性不孕不育征中常见的病因之一,超声目前是其诊断的主要影像学筛查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发现阴茎动、静脉的血流动力学状况,但是,由于受血流敏感性的限制,对于低速、细微的小血管显示有时比较困难。超微血流成像技术(superfine blood flow imaging,SMI)能保留最精确的低速血流信号,属超声设备中一种技术软件,可显示出速度极低的细小血管,其效果甚至不亚于超声造影,是一种无创、便捷、可以反复使用的超声显示技术。目前国内关于使用SMI技术评估阴茎海绵体血流动力学的资料较少,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旨在研究超微血流成像技术(SMI)在血管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成像及诊断中的应用优势及价值,以期能为临床诊治及广大患者带来福音,并在以后的工作中,以期达到推广的目的。方法1、选取来我院就诊,经超声诊断患者均为血管性ED的72例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的患者,再随机选取25例健康男性作为对照组。应用SMI技术对以上入组人员进行检测,留取阴茎海绵体深动脉的血流频谱,记录频谱参数包括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期流速(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及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分析比较三类血管性E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频谱参数。2、对72例血管性ED患者,分别应用SMI技术和常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CDFI)进行检测,将获得的72例阴茎海绵体动脉血流情况分成四个等级,比较两种技术在血管分级中的差异。3、另外分别记录采用两种技术同时分别记录对这72例患者采用两种技术分别获得满意血流频谱并能获取血流参数的所需要的时间,并进行比较,回顾性分析总结,这两种技术在成像过程中的优异。结果1.72例血管性ED中,有19例为动脉性ED,18例为静脉性ED,35例为混合性ED。分别将这三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动脉性ED组和混合性ED组应用SMI技术测出的PSV值均小于诊断标准,且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静脉性ED组和混合性ED组测出的EDV值均大于诊断标准、RI均小于诊断标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阴茎海绵体动脉的CDFI和SMI技术成像。对72例血管性ED患者的两种检查技术获得的血流图像进行分级,共分为4级。CDFI技术检出的血流情况按分级标准从低到高分分别为:26例,32例,10例,4例;SMI技术检出的血流情况按分级标准从低到高分分别为:3例,6例,43例,20例。两种技术获得的血流分级结果分析。结果发现,SMI技术的血流显示效果明显优于CDFI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MI技术显示的血流以3级、4级为主,占总数约87.5%[(43+20)/72],而CDFI技术显示的血流以1级、2级为主,占总数的约80.6%[(26+32)/72],SMI对阴茎海绵体动脉的显示效果明显优于CDFI技术。3.阴茎海绵体动脉血流频谱获得所需时间结果分析。对获得满意的血流频谱所需要的时间进行比较,3级(1.52±0.18)min、4级(1.21±0.11)min血流所需时间明显小于1级(5.23±0.44)min、2级(4.46±0.65)min,SIM技术所需时间(1.32±0.42)min明显小于CDFI技术所需时间(4.53±0.6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证明,与传统的常规彩色多普勒(CDFI)技术相比,SMI技术对阴茎海绵动脉的血流情况显示更佳。对获取满意的频谱多普勒血流参数,SMI技术也能明显缩短检查所需时间,对诊断血管性ED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和应用推广价值。

李志勇[3](2019)在《超声新技术在睾丸扭转筋膜室减压治疗实验研究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在超声监测下,构建睾丸扭转/复位+筋膜室减压术模型,以术后睾丸生精组织变化及生精功能为评价标准,探讨睾丸筋膜室减压术对睾丸扭转复位后生精功能保护效应及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和超声造影(CEUS)表现。方法将32只兔子随机分为对照组(S组)、睾丸扭转复位组(I组)、睾丸扭转复位+白膜切开(1cm)联合鞘膜瓣修补治疗组(T1组)及睾丸扭转复位+白膜切开(2cm)联合鞘膜瓣修补治疗组(T2组),共4组,每组8只。S组解剖暴露兔一侧精索后穿线但不结扎。I、T1、T2组解剖并结扎兔一侧精索,建立术侧睾丸完全扭转模型,I组结扎4h后对术侧睾丸进行复灌注2h,T1组结扎4h后先复灌注,后再行白膜切开(1cm)减压,再获取鞘膜瓣补片修补白膜切口后观察2h,T2组扭转4h后先复灌注,后再行白膜切开(2cm)减压,再获取鞘膜瓣补片修补白膜切口后观察2h。各组兔子建模成功后继续饲养30天。各组兔子术前、术后建模成功及30天后均采用手持压力计监测睾丸筋膜室内压,及行二维灰阶、彩色多普勒及SWE检查,观察其声像图变化并记录睾丸被膜区域及睾丸实质的Emean值,同时,各组兔子均行超声造影,观察其造影表现并分析各组造影参数的变化。实验结束后取术侧睾丸行HE染色切片检查,部分睾丸组织行HE染色切片及Johnsen’s评分标,部分睾丸组织行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及凋亡指数计算,部分睾丸组织行丙二醛(MDA)检测,对比观察各组间组织病理学改变、凋亡指数及MDA水平的变化。结果1.睾丸体积的变化:术前各组术侧睾丸体积基本一致,各组术侧睾丸体积无显着差异(P>0.05)。扭转后2小时及4小时I组(3.77±0.51cm3、4.27±0.45cm3)、T1组(3.92±0.53cm3、4.44±0.41cm3)及T2组(3.72±0.48cm3、4.01±0.44cm3)术侧睾丸体积均大于S组(3.06±0.45cm3、3.15±0.40cm3)(P<0.05),I组、T1组及T2组无显着差异(P>0.05)。复灌注后2小时I组(4.55±0.36cm3)、T1组(5.24±0.44cm3)及T2组(5.49±0.40cm3)术侧睾丸体积均大于S组(3.09±0.39cm3)(P<0.01),T1组及T2组大于I组(P<0.01),T1组较T2组术侧睾丸体积无明显差异(P>0.05)。30天后I组(1.39±0.33cm3)、T1组(2.35±0.34cm3)及T2组(2.49±0.43cm3)术侧睾丸体积均小于S组(3.22±0.35cm3)(P<0.01),T1组及T2组术侧大于I组(P<0.01),T1组较T2组无明显差异(P>0.05)。2.睾丸筋膜室压力的变化:术前各组术侧睾丸筋膜室压力基本一致,各组术侧睾丸筋膜室压力无显着差异(P>0.05)。扭转后2小时及4小时术侧睾丸筋膜室压力I组(21.48±1.01mm Hg、24.20±1.27mm Hg)、T1组(20.64±1.28mm Hg、23.55±1.19mm Hg)及T2组(21.81±1.25mm Hg、23.93±1.47mm Hg)大于S组(11.14±1.29mm Hg、11.45±1.37mm Hg)(P<0.01),I组、T1组及T2组无显着差异(P>0.05)。复灌注后2小时I组术侧睾丸筋膜室压力(34.53±1.34mm Hg)大于S组(10.95±1.09mm Hg)、T1组(11.43±1.46mm Hg)及T2组(11.53±1.18mm Hg)(P<0.01),S组、T1组及T2组无显着差异(P>0.05)。30天后I组(17.21±1.36mm Hg)、T1组(13.23±1.36mm Hg)及T2组(13.80±1.32mm Hg)术侧睾丸筋膜室压力均大于S组(11.11±1.06mm Hg)(P<0.01),T1组及T2组均小于I组(P<0.01),T1组较T2组无显着差异(P>0.05)。3.SWE图像表现:术前各组双侧睾丸SWE图像颜色分布大致相同、对称,睾丸被膜区域呈浅绿色或蓝绿色,睾丸实质呈蓝色。术前各组术侧睾丸实质及睾丸被膜区域Emean值无显着差异(P>0.05)。扭转后2小时及4小时,I组(7.44±1.12k Pa、8.91±1.16k Pa)、T1组(7.77±1.11k Pa、8.92±1.07k Pa)及T2组(7.93±1.06k Pa、9.21±0.96k Pa)术侧睾丸实质Emean值均较S组(4.56±0.69k Pa、4.68±0.81k Pa)升高(P<0.05),扭转后2小时及4小时,I组(39.62±3.06k Pa、45.90±3.44k Pa)、T1组(40.48±3.40k Pa、48.07±2.72k Pa)及T2组(40.90±3.54k Pa、47.20±3.42k Pa)术侧睾丸被膜区域Emean值均较S组(27.63±3.32k Pa、28.31±3.64k Pa)升高(P<0.05),I组、T1组及T2组术侧睾丸实质及睾丸被膜区域Emean值无显着差异(P>0.05)。扭转后4小时I组、T1组及T2组术侧睾丸实质及睾丸被膜区域Emean值分别较扭转后2小时I组、T1组及T2组升高(P<0.05)。复灌注后2小时,I组(10.32±1.06k Pa、56.41±3.40k Pa)术侧睾丸实质及睾丸被膜区域Emean值较S组升高(P<0.01),T1组、T2组及S组术侧睾丸实质及睾丸被膜区域Emean值无显着差异(P>0.05)。复灌注后2小时I组术侧睾丸实质及睾丸被膜Emean值较扭转4小时I组升高(P<0.01)。复灌注后2小时T1组及T2组术侧睾丸实质及睾丸被膜区域Emean值分别较扭转4小时T1组及T2组下降(P<0.01)。30天后,S组术侧睾丸实质及睾丸被膜区域Emean值相较30天前无明显差异(P>0.05),I组(7.37±1.16k Pa)、T1组(6.02±0.86k Pa)及T2组(5.83±0.97k Pa)术侧睾丸实质Emean值均较S组升高(P<0.05),I组(38.44±3.83k Pa)、T1组(32.50±2.69k Pa)及T2组(33.64±3.78k Pa)术侧睾丸被膜区域Emean值均较S组升高(P<0.05),I组术侧睾丸睾丸实质及被膜区域Emean值较T1组及T2组升高(P<0.05),T1组较T2组术侧睾丸睾丸实质及被膜区域Emean值无明显差异(P>0.05)。4.超声造影表现:术前各组各项超声造影参数无显着性差异(P>0.05)。30天后S组睾丸各项超声造影相较术前无显着差异(P>0.05)。复灌注后2小时,I组较S组造影参数,PI((16.28±3.53)10E-5AU)、Slope、AUC明显增大(P<0.01),TP(10.95±1.78s)明显缩短(P<0.01),MTT、DT/2(28.36±2.76s)明显延长(P<0.01);T1组较I组造影参数,PI((13.49±2.72)10E-5AU)、Slope减小(P<0.05),AUC显着减小(P<0.01),TP(13.63±2.13s)延长(P<0.05),MTT缩短(P<0.05),DT/2(22.99±1.96s)显着缩短(P<0.01);T2组较I组造影参数,的PI((13.05±2.78)10E-5AU)减小(P<0.05),Slope、AUC显着减小(P<0.01),TP(13.09±2.89s)延长(P<0.05),MTT缩短(P<0.05),DT/2(22.99±3.68s)显着缩短(P<0.01);T1组与T2组各项造影参数无显着差异(P>0.05)。30天后,I组较S组造影参数,PI((3.39±0.94)10E-5AU)、Slope、AUC明显减小(P<0.01),TP(23.21±3.24s)、MTT、DT/2(26.08±3.43s)明显延长(P<0.01);T1组较I组造影参数,PI((5.08±1.30)10E-5AU)、Slope、AUC显着增大(P<0.01),TP(19.53±4.77s)、MTT、DT/2(22.09±4.41s)缩短(P<0.05);T2组较I组造影参数,PI((5.48±1.13)10E-5AU)、Slope、AUC显着增大(P<0.01),TP(19.05±2.89s)、MTT、DT/2(21.00±2.48s)缩短(P<0.05);T1组与T2组各项造影参数无显着差异(P>0.05)。5.HE染色病理结果:光镜下,S组睾丸组织睾丸生精小管各级生精细胞排列整齐,管腔内侧可见大量精子细胞和少量精子产生;I组生精小管精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排列紊乱,仅见少-大量精母细胞及精原细胞形成,部分可见少量精子细胞,睾丸间质及血管纤维化;T1组及T2组生精小管生精细胞数量减少,排列紊乱,可见中大量精子细胞生成,少数可见精子生成,少数仅见精母细胞生成,睾丸间质及血管轻度纤维化。I组(5.21±1.56)、T1组(7.33±1.07)及T2组(7.54±1.01)术侧睾丸组织Johnsen’s评分均小于S组(9.17±0.62)(P<0.01)。T1组及T2组I组术侧睾丸组织Johnsen’s评分均大于I组(P<0.01)。T1组术侧睾丸组织Johnsen’s评分较T2组无显着差异(P>0.05)。6.MDA检测:I组(7.57±0.56nmol/mgprot)、T1组(4.79±0.53nmol/mgprot)及T2组(5.19±0.63nmol/mgprot)术侧睾丸组织MDA含量较S组(2.62±0.70nmol/mgprot)均增高(P<0.01)。I组术侧睾丸组织MDA相较T1组及T2组均增高(P<0.01)。T1组术侧睾丸组织MDA含量较T2组无显着差异(P>0.05)。7.凋亡指数(AI):I组(38.58±2.95%)、T1组(15.00±2.89%)及T2组(14.04±2.28%)术侧睾丸组织AI较S组(4.46±0.97%)均增高(P<0.01)。I组术侧睾丸组织AI相较T1组及T2组均增高(P<0.01)。T1组术侧睾丸组织AI较T2组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1.睾丸筋膜室综合征(TCS)贯穿于睾丸扭转及复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睾丸筋膜室减压术针对引起TCS的直接原因,直接减低睾丸筋膜室压力,缓解TCS对睾丸组织的损害,对生精功能具有一定保护效应。2.TCS的不同阶段,其微循环功能状态会有不同的变化,相应的超声造影也会有不同表现。3.TCS的不同阶段,睾丸组织的硬度也会随着改变,相应的剪切波弹性成像也会有不同的表现。

韩如雪[4](2019)在《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研究核心结局指标集的构建》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参考国际上核心结局指标集的构建方法与程序,运用德尔菲法及专家共识会议方法建立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核心结局指标集,为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结局指标的选择提供参考资料,为该类中医药临床评价选择适宜的结局指标提供借鉴。方法:本研究首先通过系统、全面的文献回顾,收集国内外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相关的结局指标,进一步整理出备选结局指标条目池,再根据国际公认的德尔菲法,经过连续三轮进阶式调查对每一个候选结局指标的重要程度达成初步共识。通过由核心利益相关成员组成的专家组(咨询小组)进行面对面会议,讨论并最终确定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核心结局指标集,为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结局指标的选择提供参考,填补此方面研究的空白,以促进更多高质量中医药干预研究的开展。因研究生阶段的课题研究时间有限,本文的研究仅完成第一轮德尔菲调查。结果:通过系统评价国内外相有关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结局指标,最终筛选符合标准的文献3547篇,其中包括中文文献3461篇、英文文献86篇。整理归纳得到437个结局指标,通过删选、合并,最终纳入专家咨询小组(SAG)问卷的结局指标总共分为8大类,包含355个指标。根据SAG小组对每个结局指标的打分情况,再经SAG小组讨论,最后补充SAG认为重要且应当纳入的结局指标,以及ClinicalTrails注册数据库及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数据库近三年的关于高脂血症临床研究的结局指标。最终,纳入德尔菲调查的结局指标共71个,分为8大类。第一轮德尔菲调查结果显示,共有70位利益相关者参与此轮调查中,71个结局指标评分均多4分,将全部纳入至第二轮德尔菲调查中。经过SAG咨询补充2个结局指标,最终形成第二轮德尔菲调查问卷的初稿。结论:对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结局指标进行系统评价,发现其结局指标种类繁多,且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结局指标的名称无规范统一的标准,构建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核心结局指标集成为促进中医药临床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德尔菲调查结果提示本研究存在不足:(1)不同的利益相关群体,可能会因为其教育背景、利益侧重点等不同而产生一定的选择偏倚;(2)每个利益相关群体的纳入人数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可能会影响每个结局指标的评分结果。

邸玮[5](2016)在《湘南某部队医院大型医学装备使用效益的研究》文中提出现代化医院的建设,人才是基础、医学装备是条件、管理才是关键,高效的医学装备管理方式是医院提高效益、降低成本的关键手段。医院拥有了现代化医学装备的同时,还必须提高医学装备的管理水平,以适应医院现代化管理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要求。对大型医学装备的成本效益、临床使用效果及质量进行分析,对提高大型医学装备的使用效益、提升医院设备管理水平、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和促进和谐社会主义社会都有着重要和积极的意义。因此,大型医学装备的管理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大型医学装备的管理是围绕大型医学装备所开展的一系列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工作的总称,包括了医学装备的论证采购、安装验收、保养维修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效益分析、淘汰报废整个过程。其管理的目的是要为医疗服务、教学科研提供最恰当的大型医学装备,并保障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发挥出大型医学装备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论文以湘南某部队医院为研究调查对象,从医院的实际情况出发,纵览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对大型医学装备宏观管理的情况,结合我国的特色管理方式,基于工程管理学的理论,对大型医学装备成本效益、临床使用效果及质量分析相关理论作了阐述。通过对9台大型医学装备的实例分析,详细分析了大型医学装备运行收入、总支出、效益和效益率,临床应用质量及风险分析、临床应用效果分析及临床应用效果再评估,使用效果工作量、确诊阳性率、使用率和故障率,提出了大型医学装备在管理使用过程中要注重科学、合理、经济和有效的管理理念和方式,以及提高大型医学装备的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的方式和注意的问题,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及展望。实践结果表明,本课题研究成果为大型医学装备使用效益提供了科学可行的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对提高大型医学装备管理水平具有实际意义,使大型医学装备的管理更加具有规范性、科学性、准确性和量化性,对同类医院的大型医学装备管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蔡菁华[6](2012)在《CS公司进入美国超声诊断仪器市场战略研究》文中指出专业研制医用超声诊断仪器和超声换能器的中国高新技术企业CS公司,经过几年的积累,决定进入美国超声诊断仪器市场,因为美国作为全球超声第一市场,是全球超声厂商兵家必争之地,同时也是实现CS公司国际化战略的重要市场。超声医学影像设备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医学、机械材料、计算机、电子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超声诊断仪器的性能日益提高、功能日益完善、用途日益扩展。超声影像诊断具有高空间分辨率、高软组织对比、实时快速成像、操作方法简便、无禁忌、无损伤、可重复、可提携和经济等特点,它与CT、MRI、同位素扫描(PET)一起构成了临床医学中至关重要的四大影像诊断技术。目前我国的中低端超声仪器已经能够与国外大公司抗衡,但高端彩超技术仍被美国、日本等大公司垄断。CS公司作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内具有领先超声产品研发制造技术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业研制医用超声诊断仪器和超声换能器。CS公司经营战略在于通过自主创新,进入高端超声技术领域,引领中国医疗超声从黑白B超到彩超的产业升级。通过成本管理创新,降低高端超声仪器价格,使更广大的人民群众能够享用高科技的4D彩超诊断服务。通过精心部署的国际化战略,进入海外市场,提高我国高端医疗设备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目前全球超声市场容量大约为50亿美金。根据预测,全球医学超声设备市场将在2015年达到62亿美元的销售收入,并将以每年6%-8%的增长率不断增长。美国超声诊断仪器市场作为全球第一市场,市场容量大约为15亿美金,占据全球市场容量的30%,是全球医疗器械厂商梦寐以求的目标,其技术、产品发展趋势是全球市场的风向标。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运用国际化市场进入战略管理理论,采用PEST分析模型研究拟进入的美国超声诊断仪器市场的宏观和微观环境,运用波特五力分析模型对产业竞争状况进行分析,同时通过总结SWOT分析模型,进行精确的市场定位和差异化的产品定位,配合具体的市场进入方式,制定系统化的市场进入战略规划,为CS公司决策层提供有益的参考。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7](2011)在《2010年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评估选型产品入选品目》文中指出根据卫生部卫办规财函【2009】373号文件,"今后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将按照自愿有偿原则,继续自主开展医学装备评估选型相关工作,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专业优势,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做好技术服务工作"的精神,我会已完成2010年度的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MRI)、X线机、超声诊断仪、急救

肖竹影[8](2008)在《黑龙江省超声医学发展史回顾》文中指出2008年我国超声界将迎来一特大喜事——即中国超声医学创建50年华诞。在这可喜可贺的盛事来临之际,我愿意将我省超声医学的创建与发展作一简要回顾。一、A型超声诊断值得载人黑龙江省超声医学发展史册的1960年,是黑龙江省超声事业诞生之年。于1960年6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简称哈医大一院)在我国超声诊断发源地

张军[9](1994)在《彩色多普勒血流定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血流会聚与射流》文中研究说明自从超声心动图发展以来,在短短的40余年时间里这一无创诊断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二维超声心动图、频谱多普勒及彩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心血管疾病的定性、定位及半定量诊断价值已经得到肯定。虽然频谱多普勒对返流和分流性疾病的血流定量诊断具有一定价值,但有时检测比较繁琐,并且常常因湍流及联合瓣膜损害影响其准确性及广泛应用。自彩色多普勒1984年应用于临床以来,在迅速检测返流、分流及定位和半定量诊断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彩色多普勒射流法对返流及分流性疾病的价值仍停留在定性、定位及半定量诊断水平。自从1991年首次正式报导应用射流口近端加速区的彩色多普勒血流会聚法以来,发现这一方法在血流定量方面具有很大价值及优越性。然而,在半球血流会聚法计算流量一致性方面仍有不同报导。因此有必要对其血流定量的原理、影响因素、可行性及其价值,以及与彩色多普勒射流法的比较等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本研究的目的: (1)建立射流及血流会聚离体和动物模型,研究实验方法。 (2)观察仪器条件对射流法及血流会聚的影响,分析其内在原因。 (3)通过离体模型实验观察射流对血流定量的意义、影响因素及分析其定量原理。 (4)通过离体模型及动物实验观察血流会聚对血流定量的意义、可行性、准确性及其决定因素,分析其定量原理。 (5)研究射流法及血流会聚法在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返流定量诊断中的价值及对两者进行比较。 (6)研究血流会聚法对二尖瓣狭窄患者定量诊断的方法及价值。 (7)研究血流会聚法对室间隔缺损患者分流量定量分析的方法及价值。 研究方法: (1)应用有机玻璃盒与脉冲泵连接成闭路循环系统。分别采用1.5、2.3、3.1mm2射流口径及平坦、凸形和凹形界面分别置于距射流口0、2、4mm处。用彩色多普勒和激光萤光染料技术测量不同射流口径及其在不同界面射流的大小,并进行比较。

张罗颖,张燕[10](2022)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疑似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及内镜检查,以24 h食管pH监测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24 h食管pH监测结果显示,100例患者中95例反流阳性,5例反流阴性,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反流阳性的检出率高于内镜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食管pH监测得到的95例反流阳性患者中,生理性反流12例,病理性反流83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生理性反流、病理性反流的检出率均高于内镜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内镜检查相比,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直观性强、患者痛苦小、检出率高等优势,可作为临床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重要方式。

二、东芝超声系列的彩色多普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芝超声系列的彩色多普勒(论文提纲范文)

(1)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诊断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2结果
    2.1 浆细胞性乳腺炎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
    2.2 不同时期浆细胞性乳腺炎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的比较
    2.3 不同时期浆细胞性乳腺炎超声声像图表现
        2.3.1 正常乳腺
        2.3.2 单纯导管扩张型
        2.3.3 囊肿型
        2.3.4 实性团块型
        2.3.5 囊实混合型
        2.3.6 脓肿型
3讨论

(2)多普勒超声与SMI技术在血管性ED阴茎海绵体动脉成像中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引言
2.材料和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仪器与设备
    2.3 检查方法
    2.4 超声诊断血管性ED的标准
    2.5 统计学方法
3.结果
    3.1 阴茎海绵体动脉血流参数分析
    3.2 阴茎海绵体动脉的CDFI和 SMI技术成像
    3.3 两种技术获得的血流分级结果分析
    3.4 阴茎海绵体动脉血流频谱获得所需时间结果分析
4.讨论
    4.1 阴茎的解剖结构、阴茎勃起有关的解剖、生理和勃起及勃起消退的机制。
    4.2 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
    4.3 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分类
    4.4 血管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诊断方法
    4.5 SMI技术对血管性ED的诊断价值
    4.6 SMI技术与CDFI技术对血管性ED的诊断价值的比较
    4.7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血管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中应用
    4.8 超微血流成像技术(SMI)在血管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4.9 关于本次研究中的药物诱导
    4.10 测定阴茎血流动力学相关参数的意义
5.结论
6.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3)超声新技术在睾丸扭转筋膜室减压治疗实验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普通脂质微泡的制备与检测
    2 模型的建立与SWE成像、超声造影
    3 实验数据处理
实验结果
    1 微泡的物理学性质及相关性能
    2 睾丸筋膜室内压、二维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
    3 SWE图像表现
    4 超声造影表现
    5 病理结果
讨论
    1 睾丸筋膜室综合征概述
    2 睾丸扭转/复位后的睾丸筋膜室综合征
    3 睾丸筋膜室减压术对睾丸扭转复位后生精功能保护
    4 睾丸筋膜室综合征的超声造影表现
    5 睾丸筋膜室综合征的剪切波弹性成像表现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4)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研究核心结局指标集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
        1.1.1 中医对高脂血症病名的认识
        1.1.2 中医对高脂血症病因的认识
        1.1.3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病机
        1.1.4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辨证分型
        1.1.5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治疗
    1.2 核心结局指标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核心结局指标集的概念
        1.2.2 核心结局指标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核心结局指标的发展趋势
    1.3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核心结局指标集的现状
        1.3.1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核心结局指标集的意义
        1.3.2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核心结局指标集的难点及对策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方法
    2.2 文献系统评价
        2.2.1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2.2.2 文献来源与检索
        2.2.3 文献筛选
        2.2.4 数据提取
        2.2.5 数据整理
        2.2.6 成立SAG小组
        2.2.7 建立备选核心结局指标条目池
    2.3 德尔菲调查
        2.3.1 第一轮调查的目的
        2.3.2 建立核心结局指标集遴选组
        2.3.3 第一轮德尔菲调查问卷的形成
        2.3.4 第一轮德尔菲调查
    2.4 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
        2.4.1 文献系统评价
        2.4.2 第一轮德尔菲调查
    2.5 研究注册
    2.6 伦理审查
    2.7 工作安排
第三章 结果
    3.1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研究结局指标的系统评价
        3.1.1 文献检索结果
        3.1.2 纳入文献来源的基本特征
        3.1.3 文献报告的结局指标
        3.1.4 结局指标的特点
    3.2 SAG问卷调查
        3.2.1 整理合并结局指标
        3.2.2 SAG评分结果
    3.3 第一轮德尔菲调查
        3.3.1 纳入第一轮德尔菲的结局指标
        3.3.2 第一轮德尔菲应答情况
    3.4 形成第二轮德尔菲调查问卷初稿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主要发现及其意义
    4.2 COS研究的方法学体系有待完善
    4.3 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结局指标的问题
    4.4 本研究的局限性
        4.4.1 结局指标整理不充分
        4.4.2 调查方式不完善
        4.4.3 利益相关者分布不均匀
    4.5 结论
    4.6 后续研究设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5)湘南某部队医院大型医学装备使用效益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医学装备使用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的概述
        2.1.1 医学装备的概念
        2.1.2 医学装备管理的特点
        2.1.3 医院医学装备管理的任务
    2.2 医学装备管理流程
        2.2.1 购置论证
        2.2.2 到货验收
        2.2.3 医学装备临床正常使用运行管理
        2.2.4 质控管理
        2.2.5 经济管理
        2.2.6 医学装备预防维修、预防维修及定期巡检
        2.2.7 淘汰报废
第三章 军队大型医学装备管理模式
    3.1 军队大型医学装备管理种类目录
    3.2 大型医学装备配置与应用管理
    3.3 大型医学装备成本效益管理
    3.4 大型医学装备临床使用效果管理
    3.5 大型医学装备质量管理
    3.6 大型医学装备故障紧急替代
第四章 医院大型医学装备使用效益分析
    4.1 医院的概况
    4.2 医院医学装备现状
    4.3 2012-2015 年医院的大型医学装备的效益分析
        4.3.1 2012-2015 年度大型医学装备收入
        4.3.2 2012-2015 年度大型医学装备总支出
        4.3.3 2012-2015 年度大型医学装备效益
    4.4 2012-2015 年医院的大型医学装备的质量分析和临床效果分析
        4.4.1 临床使用效果工作量的分析
        4.4.2 确诊\阳性率的分析
        4.4.3 大型医学装备使用率的分析
        4.4.4 大型医学装备故障率的分析
        4.4.5 大型医学装备使用效益分析结论
第五章 影响大型医学装备使用效益的因素及对策建议
    5.1 影响大型医学装备使用效益的基本因素
        5.1.1 大型医学装备的购置价格
        5.1.2 大型医学装备的消耗
        5.1.3 大型医学装备的维修
        5.1.4 重视大型医学装备的社会效益
    5.2 提高大型医学装备使用效益的对策及建议
        5.2.1 加强大型医学装备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5.2.2 大型医学装备的质量控制
        5.2.3 重视大型医学装备引入后管理
        5.2.4 大型医学装备专业人才队伍培养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十万元以上医学装备申请论证表
    2 军队大型医学装备配置申请表
    3 大型医学装备临床使用效果和质量分析调查表
    4 医院大型医学装备综合效益分析表
    5 医学装备巡检记录表
    6 医院大型医学装备综合效益分析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6)CS公司进入美国超声诊断仪器市场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超声诊断仪器行业的发展现状
        1.2.1 超声诊断技术概述
        1.2.2 超声诊断仪器技术发展趋势概述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及论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CS 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2.1 CS 公司简介
    2.2 CS 公司的发展历程
    2.3 CS 公司超声诊断仪器产品结构综述
    2.4 CS 公司内部战略能力分析
        2.4.1 经营战略分析
        2.4.2 研发能力分析
        2.4.3 市场营销能力分析
        2.4.4 CS 公司竞争优劣势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美国超声诊断仪器市场环境分析
    3.1 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治环境分析
        3.1.2 经济环境分析
        3.1.3 社会环境分析
        3.1.4 技术环境分析
    3.2 竞争状况分析
        3.2.1 供应商议价能力
        3.2.2 购买者议价能力
        3.2.3 潜在的市场进入者
        3.2.4 替代品的威胁
        3.2.5 现有的主要竞争对手
    3.3 机会与威胁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S 公司的市场定位及进入策略
    4.1 SWOT 分析
    4.2 市场细分
        4.2.1 按照目标客户规模细分
        4.2.2 按照临床应用目的细分
    4.3 目标市场选择
        4.3.1 细分市场评估
        4.3.2 选择细分市场
    4.4 产品及市场定位
    4.5 市场进入组合策略
        4.5.1 价格策略
        4.5.2 渠道策略
        4.5.3 促销策略
        4.5.4 竞合策略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S 公司进入美国市场的保证措施
    5.1 CS 公司在美国的组织架构设置
    5.2 CS 公司美国的组织人力资源保障
    5.3 品牌建设
    5.4 风险管理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7)2010年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评估选型产品入选品目(论文提纲范文)

说明
一、X线机类
二、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 (CT) 类
三、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 (MRI) 类
四、超声波诊断仪类
五、急救设备类
六、临床检验设备类

(9)彩色多普勒血流定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血流会聚与射流(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词表
本研究已发表、即将发表及参加国际会议发言的论文
摘要
ABSTRACT
1.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超声心动图基本原理
        1.2.1 二维及M型超声心动图基本原理
        1.2.2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基本原理
        1.2.3 彩色多普勒基本原理
    1.3 超声心动图在瓣膜病及分流性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1.3.1 超声心动图诊断瓣膜狭窄
        1.3.2 超声心动图诊断瓣膜关闭不全
        1.3.3 超声心动图在分流性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1.4 彩色多普勒定量诊断瓣膜返流及其影响因素
        1.4.1 彩色多普勒半定量诊断瓣膜返流的指标及其意义
        1.4.1.1 返流长度
        1.4.1.2 返流面积
        1.4.1.3 返流与心腔大小比值
        1.4.2 影响彩色多普勒返流大小的有关因素
        1.4.2.1 血流动力学因素
        1.4.2.2 仪器条件因素
    1.5 彩色多普勒血流会聚定量新方法
        1.5.1 流体会聚原理
        1.5.2 彩色多普勒血流会聚法原理
        1.5.3 血流会聚法的研究与应用
    附图
2.研究目的
3.实验原理和方法
    3.1 主要仪器设备及药剂
        3.1.1 超声心动图仪
        3.1.2 录像机
        3.1.3 图像打印机
        3.1.4 摄像机
        3.1.5 流量泵
        3.1.6 离体模型
        3.1.7 氩离子激光发生器
        3.1.8 呼吸机
        3.1.9 其它
    3.2 沿壁射流的实验方法
        3.2.1 实验模型
        3.2.2 彩色多普勒图像
        3.2.3 激光萤光染料法
        3.2.4 射流大小的测量
        3.2.5 统计学处理
        3.2.6 观察者差异的检测方法
    3.3 适和半球血流会聚(FC)法会聚流速选择的实验方法
        3.3.1 实验模型
        3.3.2 彩色多普勒FC图像记录及传输
        3.3.3 测量和资料分析
        3.3.4 统计学分析
    3.4 仪器条件对射流法和血流会聚影响的实验方法
        3.4.1 实验模型
        3.4.2 彩色多普勒记录方法
        3.4.3 射流测量及FC法测量、原理及计算
        3.4.4 统计学分析
    3.5 血流会聚动物模型的实验方法
        3.5.1 动物模型的制作
        3.5.2 测量实际二尖瓣返流量
        3.5.3 彩色多普勒FC测量及计算
        3.5.4 统计学分析
    3.6 血流会聚定量法临床研究
        3.6.1 血流定量原理
        3.6.1.1 主、肺动脉瓣环血流量测定
        3.6.1.2 二尖瓣口血流量测定
        3.6.1.3 2DE左室容积法测定排出量
        3.6.2 仪器条件及图像记录
        3.6.3 正常组
        3.6.3.1 纳入标准
        3.6.3.2 研究对象
        3.6.3.3 研究方法
        3.6.3.4 统计学分析
        3.6.4 二尖瓣关闭不全(MI)组
        3.6.4.1 纳入标准
        3.6.4.2 研究对象
        3.6.4.3 研究方法
        3.6.4.4 统计学分析
        3.6.5 二尖瓣狭窄(MS)组
        3.6.5.1 纳入标准
        3.6.5.2 研究对象
        3.6.5.3 研究方法
        3.6.5.4 统计学分析
        3.6.6 室间隔缺损(VSD)组
        3.6.6.1 纳入标准
        3.6.6.2 研究对象
        3.6.6.3 研究方法
        3.6.6.4 统计学分析
    附图
4.结果(第一部分:离体模型)
    4.1 离体模型彩色多普勒及激光萤光染料法无界面及沿界面射流的研究
        4.1.1 不同射流口径对射流大小的影响
        4.1.2 沿界面射流对射流大小的影响
        4.1.3 彩色多普勒与激光萤光染料法射流大小的比较
        4.1.4 射流大小与每搏量的关系
        4.1.5 两观察者之间及同一观察者两次测量的差异
    4.2 适于半球FC公式的最佳NL的选择
        4.2.1 会聚流速与至会聚口距离的关系
        4.2.2 计算流量和实际流量比值与FC流速的关系
        4.2.3 压力阶差与FC流速选择的关系
    4.3 超声仪器条件对射流及FC的影响
        4.3.1 仪器条件对射流的影响
        4.3.2 仪器条件对FC的影响
    附表
    附图
5.结果(第二部分:动物模型)
    5.1 动物模型返流的一般参数
    5.2 第一、二、三混叠界面FC计算流量
    5.3 不同NL计算的返流量
    5.4 平均计算返流量
    5.5 两观察者之间及同一观察者两次测量差异
    附表
    附图
6.结果(第三部分:临床研究)
    6.1 正常人主动脉(AO)、肺动脉(PA)、二尖瓣口(MVO)流量及改良Simpson(Sim.)法每搏量比较
    6.2 MI组
        6.2.1 MR一般结果
        6.2.2 MR射流众参数与返流量及返流分数的关系
        6.2.3 不同NL计算的FC对MR返流量及返流分数估价的影响
        6.2.4 有效返流口面积
        6.2.5 MR射流参数及FC对MR分级的预报
    6.3 MS组
        6.3.1 MS一般结果
        6.3.2 FC法计算的二尖瓣口面积与2DE和PHT法二尖瓣口面积比较
        6.3.3 NL对FC计算瓣口面积的影响
    6.4 VSD组
        6.4.1 VSD一般结果
        6.4.2 FC法测量VSD分流量与频谱多普勒分流量及Qp/Qs的关系
        6.4.3 不同NL对FC计算VSD分流量的影响
    附表
    附图
7.讨论
    7.1 彩色多普勒血流定量方法
    7.2.血流动力学对彩色多普勒射流法血流定量的影响
        7.2.1 彩色多普勒射流的含义
        7.2.2 射流面积的流体力学影响因素
        7.2.3 射流的空间几何形态与分布
    7.3 仪器条件对射流的影响
    7.4 血流会聚定量及其混叠速度的选择
        7.4.1 血流会聚原理
        7.4.2 半球形血流会聚公式在血流会聚定量中的作用及定量效果
        7.4.3 血流会聚区等速表面的几何形态
        7.4.4 血流会聚混叠极限速度的选择
    7.5 仪器条件对血流会聚定量的影响
    7.6 彩色多普勒M型超声心动图在血流会聚定量中的作用和限制
    7.7 射流法与血流会聚法在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返流定量中的作用及比较
        7.7.1 二尖瓣返流的定量诊断技术
        7.7.2 彩色多普勒返流射流参数在二尖瓣返流定量诊断中的作用
        7.7.3 血流会聚在二尖瓣返流定量中的作用
        7.7.4 二尖瓣关闭不全射流及血流会聚各参数的比较与评价
    7.8 血流会聚法在二尖瓣狭窄患者定量诊断中的作用
    7.9 血流会聚法在室间隔缺损分流量确定中的作用
    7.10 血流会聚法应用的注意事项
    7.11 血流会聚法的限制
    7.12 血流会聚法的临床意义
    附图
8.结论
9.致谢
10.参考文献

(10)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与方法
        1.2.1 检查仪器
        1.2.2 检查前准备
        1.2.3 检查方法
    1.3 评价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种方法对反流阳性、阴性的检出率比较
    2.2 两种方法对生理性反流和病理性反流的检出率比较
3 讨论

四、东芝超声系列的彩色多普勒(论文参考文献)

  • [1]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诊断价值分析[J]. 周永霞.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22)
  • [2]多普勒超声与SMI技术在血管性ED阴茎海绵体动脉成像中的对比分析[D]. 蓝晓锋.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8)
  • [3]超声新技术在睾丸扭转筋膜室减压治疗实验研究中的应用[D]. 李志勇.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4]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研究核心结局指标集的构建[D]. 韩如雪.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5]湘南某部队医院大型医学装备使用效益的研究[D]. 邸玮. 南华大学, 2016(04)
  • [6]CS公司进入美国超声诊断仪器市场战略研究[D]. 蔡菁华.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1)
  • [7]2010年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评估选型产品入选品目[J].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 中国医学装备, 2011(04)
  • [8]黑龙江省超声医学发展史回顾[A]. 肖竹影. 中国超声医学发展回顾与展望——庆祝中国超声诊断50年征文选编, 2008
  • [9]彩色多普勒血流定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血流会聚与射流[D]. 张军. 第四军医大学, 1994(03)
  • [10]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诊断价值[J]. 张罗颖,张燕. 医疗装备, 2022(02)

标签:;  ;  ;  ;  ;  

东芝超声系列彩色多普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