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混合编队是拓展师范教学实习空间的有效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黄美桦[1](2021)在《师范生教育实践性课程改进研究》文中认为“实践取向”是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培养我国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反思能力,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教育部多次通过政策条例要求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落实双导师制来提升实践的质量。然而,我国当前存在着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分离的问题。近些年,组织教师教育的高校针对此问题,多通过完善教育实习、教育课程设置等方式以优化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然而,以课程缩小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差距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为此,本文选取五所高师院校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例并结合师范生与高校教师关于教育实践性课程的访谈结果,分析了教育实践性课程的发展现状。课程现状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学业评价、课程保障六方面进行阐述。第一,教育实践性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核心知识要素匹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知识要素融合度高;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偏向技能学习;课程目标的表述模糊不清。第二,教育实践性课程的设置现状具有校际课程分数悬殊,必修选修课程学分比重失衡;课程类型丰富多样,选修课程类型过于集中;实践课程分段渐进,地位提高,但课程编排凌乱无序,见习研习实施效果不佳等特征。第三,教育实践性课程的实施运行在制度管理上忽视师生需求,缺乏人文关怀;在导师职责上,分工不均,指导能力不强;在学生学习上,基本掌握技能,但课程学习缺乏主动性。第四,教育实践性课程的学业评价倡导多元主体、重视课堂表现、表现评价方式使用率提升、评价结果调节目标与改进教学。与此同时,教育实践性课程的学生学业评价存在忽略评价目的、评价主体以教师评价为主、评价内容期末笔试占主导、评价方式偏重终结性评价、评价工具缺少、评价效用对于学生的发展重视程度不高等问题。第五,教育实践性课程的运行保障在师资力量、资源、制度上存在教师知行分离、资源利用率低、制度落实不佳等问题。针对以上教育实践性课程出现的问题,结合高校教师与师范生访谈结果,文章尝试探索出以上教育实践性课程的问题的原因,即存在理论作用的认识误区、国家政策落实不佳、课程设置中理论与实践课程融合度不高、师资力量具有时空局限性且合作形式化。最后,基于全实践理念,构建教育实践性课程的质量提升模型,为完善我国师范生教育实践性课程提出改进建议,包括确立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目标、统整以实践为核心的课程结构、完善以人为本的保障系统、提高学生为主的教学效能、构建以评促学的评价体系、建立以问题驱动的调节机制。
彭上观,赵艺,熊建文[2](2020)在《互联网+视角下“五结合”教育实习指导模式的实践探索——以华南师范大学砺儒实习工作坊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师范生教育实习质量不高的问题,基于Moodle课程系统和"互联网+"技术,将工作坊模式应用于师范生教育实习指导,依托实习工作坊平台,建构了线上指导与线下指导相结合、大学教师指导与中小学教师指导相结合、教师引领与同伴互助相结合、预设指导与问题驱动相结合、集中研讨与分散实习相结合的"五结合"教育实习指导模式。该模式创新了师范生教育实习指导路径,构建了大学、中学、小学教师与实习生协同发展共同体;建立了创生性教师教育平台,汇聚了优秀实践教学资源;构建了师范生专业成长空间,记录师生专业发展轨迹。
李梦林[3](2020)在《师范生教育实习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实习指导老师是影响师范生教育实习效果的重要关键人物,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师范生的教育教学信念、职业认同感、自我效能感,实现高效的实习指导是教师教育一直以来的追求。到目前,有关教育实习的研究已有不少,但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实习效果的指导老师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实习指导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本研究正是基于此现状探求教育实习指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剖析问题出现的原因,结合现状力求为实习指导提出有效建议。通过文献法、访谈法和作品分析法发现,在现有的实习指导过程中,指导老师对师范生“求”的漠视和无力感等问题的出现影响了师范生和指导老师“供”“求”之间的完美契合;师范生与学生之间的亲密度与疏离感、师范生与指导老师之间的疏离感等问题阻碍了积极和谐融洽师生关系的建立;指导老师和师范生自身教育研究意识的淡漠与积极性是实习指导过程中研究指导缺失的主要原因;综合反思局限于思考与空想而不做出实际行动与改变直接导致了反思效果的低下。因此实习指导应当在倡导亲切友好、关注需求、勇于放权、平等合作原则的基础上完善实习指导老师的遴选与分配机制;协调多方关系,全力打造指导老师之间、指导老师和师范生之间的实习指导共同体;实施有效的指导策略,追求高效的实习指导;树立优秀教师榜样,以身作则;以期在各项优化策略的基础上真正做到实习指导的高效,从而真正实现教育实习的意义与价值。
杨芳芳[4](2020)在《高师院校教育实习质量的制度保障体系研究》文中认为师范生教育实践是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师院校教师培养的必要环节。教育实习作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必修课,能够帮助师范生通过直接参与实践性教学深入体验教育教学工作,增强师范生的教学技能、班级管理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等;教育实习也能够帮助师范生形成良好的师德素养和职业认同,加深师范生对基础教育的理解。师范生教育实习质量的提升有赖于科学、合理的教育实习制度,为此,本研究构建了包括教育实习质量标准、教育实习组织制度、教育实习导师制度和教育实习经费制度的制度保障体系。本研究主要从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本研究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的目的、研究的重难点以及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等;对与本研究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和理论依据等也作出了梳理和介绍。第二部分是理论探讨,针对高师院校教育实习质量的制度保障体系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教育实习质量的制度保障体系的基本内容,解释了构建这一制度保障体系的原因。第三部分对高师院校教育实习质量的制度保障体系的基本内容展开了探讨,是本研究的重点部分。其中,第三章介绍了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的质量标准,这是实现教育实习质量的目标保障。具体阐述了师范生通过教育实习应实现的价值取向和达到的质量标准以及高师院校教育实习应遵循的工作标准。第四章论述了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的组织制度,组织制度是提升教育实习质量的体制保障。具体介绍了由教育实习的决策组织、执行组织、监督组织和咨询组织形成的组织体系,并明确了这四种组织的职责权限以及内部人员的岗位职责等。第五章重点探讨了高师院校教育实习导师制度,导师制度是教育实习质量提升的师资保障,导师制度主要涉及教育实习指导教师的选拔、培训以及激励等。第六章则介绍了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的经费制度,经费制度是教育实习质量提升的财力保障。教育实习经费制度主要探讨了教育实习经费的来源、分配以及使用等问题。第四部分是结语,对高师院校教育实习质量的制度保障体系进行总结,同时针对本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阐述,最后对高师院校形成教育实习制度保障体系进行了展望。
陶虹宇[5](2019)在《实践共同体视域下美国城市教师驻校培养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教师教育改革历来是各国关注的重点问题。21世纪以来,为解决城市学区学校教师资源不足及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美国大力开展由大学、学区中小学、第三方非政府联合组织并招收具有从事教学工作意愿的大学本科毕业生进行驻校培训的教师职前培养项目。驻校地点为学区学校,在一年的驻校期内驻校生将参加由地方大学提供的硕士课程并接受中小学提供的实地指导。驻校期结束后,考核合格者将获得相应的硕士学位以及教师资格证。此外,该培养项目要求驻校生在驻校结束后至少在地方学区工作3年。美国城市教师驻校培养项目解决了美国学区学校教师资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因此得到美国各州的广泛推行并被誉为21世纪新型的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目前国内外对城市教师驻校培养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该模式的整体概况的描述分析,对该模式所呈现的特点与价值的深层次研究较少。本研究以美国人类学家莱夫(Jean Lave)与温格(Etienne Wenger)提出的实践共同体理论为分析视角,对美国城市教师驻校培养模式进行系统研究。在对该模式产生背景及现状进行概述的基础上,本研究深挖该模式的身份认同理念、反思实践教育理念、师徒制理念以及合作学习理念。并以实践共同体理论为基础,构建出微观层面——身份、中观层面——实践、宏观层面——合作的分析框架,对纽瓦克蒙特克莱尔城市教师驻校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该模式在运行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实践共同体特征,同时,具有实践共同体特征的教师驻校培养模式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立足我国教师职前培养现状,美国城市教师驻校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为我国教师职前培养提供了宝贵借鉴——师徒制的回归。
赵姿羚[6](2019)在《实习生实践性知识现状调查研究 ——以Z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为例》文中提出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是教师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实习作为实习生走向教育实践并亲自走上教育讲台的开始,有利于他们实践性知识的发展。作为未来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重视实习生实践性知识的发展有利于他们快速渡过职初阶段,缩短适应期,保证实习生顺利走上教育教学岗位。本研究以Z大学2015级小学教育专业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实践性知识现状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整个年级对实践性知识的掌握和认知情况,并运用SPSS24.0进行数据处理,发现Z学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实习生实践性知识的认知状况良好,特别是对有关自我的知识和有关教育手段知识的认知。在对实践性知识的影响因素的调查中发现,实习生实践性知识的发展现状与教育实习中的活动最为相关,而本科院校的学习以及实习生个人的特点也会对实习生实践性知识产生重要影响。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实习生获得实践性知识的途径主要是与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的交流、教育实习过程中的教学和班级管理、自我的反思和课后与实习同伴之间的交流。最后,结合访谈法对个别实习生进行访谈进一步获得有关实践性知识更加细致和深入的内容以弥补调查问卷收集资料的不足。针对Z学校小学教育专业实习生的实践性知识现状以及访谈的深入了解,本研究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首先是加深四年一贯制的实践培养模式,重视分析实习生在教育实习后的成果;关注有关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开发。其次是本科院校和实习学校重视对教育实习带队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的选拔;要减轻他们其他工作上的负担,加大双方教师对教育实习的重视以及实习指导采取师徒结对的方式等;从实习带队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生三者的紧密交流获得实践性知识的发展。最后是实习生通过自我反思与他人反馈相结合提高反思效率。
杨纳名[7](2016)在《整体提升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研究 ——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形成了世界性的潮流,进行以教师专业化为核心的教师教育的改革,已成为国际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我国《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就把“实践取向”作为三大基本理念之一,十分强调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因此,对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养进行研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议题。教师个体专业化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基础和源泉,是教师专业化的根本,整体提升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是师范院校人才培养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基于实践哲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学习理论、系统论等理论基础,审视师范生专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和问题,试图为解决问题提供积极的思路和有价值的应对策略。本研究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个案,通过行动研究的方法对西北师大整体提升师范生专业能力的实践过程开展了全面完整的研究。同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西北师范大学4个年级8个学院的727名学生、10个学院的150名导训员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访谈的方法和实习征文的形式对教育实习基地学校的校长、指导教师,实习带队教师和实习学生进行调查;还对近年来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进行了整理归因。另外,本研究还通过文献分析法、历史研究法、理论分析法对整体提升师范生专业能力问题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分析西北师大教师教育改革中整体提升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的历程发现,通过多年的行动研究与探索,逐渐形成了以板书与规范汉字书写、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表达、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信息化教学、课堂教学设计组织与实施、班级活动组织与管理等六个模块能力训练,强化“微格教学”为抓手,完善“多学科联合编队”、“民族地区实习支教”、“顶岗支教”等三种实习方式,以“师范毕业生教学大赛”为综合提高路径的“6131”培养训练模式,该模式以“人人都来参与、个个都有提高”为宗旨,以“分步实施、注重实效、鼓励创新、整体提升”为原则,在先期对学生导训员进行培训的基础上,再由导训员带领15人左右的培训小组利用周末时间,以学生“自主、自助”训练为主、学校及中学优秀教师指导为辅的方式,充分利用学校“教师专业能力训练实验中心”平台和多媒体教室进行具有专业特色的培训工作,效果明显。在调查中也发现,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训中还存在以下问题:缺少专业教师系统指导,培训管理还不够严格,一些学生比较散漫;学生导训员组织管理能力有待提高,导训员与学生的交流不够;培训内容过于形式化与专业结合度不高,培训方式单一,一些学生积极性不高;培训设备不足;培训过程中的实践机会太少影响学习效果。而对学生“导训员”的调查发现,导训员队伍思想稳定,参与工作积极性高;导训员培训工作开展顺利,培训效果明显;导训员工作开展顺利,培训气氛融洽,对培训工作组织安排满意度高。从中学校长、中学指导教师、实习学生、新入职教师访谈中发现他们对学校开展的整体提升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6131”模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良好的建议。在对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整理中也呈现同样的评价。这些实证研究为整体提升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提供了经验库,也为整体提升师范生的专业能力建构了一种可供选择的工作模式,同时也使西北师范大学学生真正收益并在实际工作中得以体现和认可。研究发现,对待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应当处理好历史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理论借鉴与实践创新的关系,建立课程、课外活动与教育实践相接合的整体提升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策略。一是尊重并坚持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的传统文化,重视教育实践、培育教师教育文化、培养师范生的教育信念和职业道德、构建完整合理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活动的“师范”特色、班级干部轮流制、完善并加强各种技能大赛工作;二是建立师范生专业能力培养“学习共同体”,要借鉴并优化“参与式”训练的方式方法、以能力训练为重点,搭建整体提升训练发展平台;三是突出反思理念的培养方式和培养以反思能力为主的教师素养,培养学生以实践为导向的反思能力;四是科学设计训练的体制机制,探索完善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校内模式、督查与指导师范生的培训过程、强化资格认证考试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建立有效的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协作机制、建设师范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师资队伍;五是利用教育信息化整体提升师范生的教师专业能力;六是加强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研究。
陈飞[8](2015)在《师范生教育实习关键事件质化研究》文中认为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促进教育优质、良好发展的源动力。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社会对于人才培养需求的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日益成为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热点。教育实习是师范生职前培养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是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当前,国内外关于教育实习相关问题的研究已颇为丰富,但基于教育实习关键事件的师范生成长价值研究尚为数不多。本文以东北师范大学2011级赴教师教育创新东北实验区参加教育实习的部分师范生记录的教育实习关键事件为资料展开研究。通过归纳与分析,依据不同标准对师范生教育实习关键事件做出类型划分,描述不同类型教育实习关键事件的属性与特征,揭示师范生对不同类型教育实习关键事件的行为与心理反应;在此基础上,辅以事件记录者访谈,得出教育实习关键事件对师范生的专业成长价值,并形成师范大学教育实习工作的质量提升策略与建议。本研究由八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引言。此部分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缘起、研究的目的、研究的问题以及开展本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第二部分: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此部分从宏观视角和微观视角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与状况进行了总结,并做出评介,为本研究的展开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教育实习关键事件与教师专业成长概述。此部分对教育实习关键事件的概念及内涵做出了界定与解读,对教育实习的目标、内容、实施途径以及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涵、类型、内容与途径进行了介绍与说明。第四部分: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此部分阐明了本研究的研究设计、研究思路以及研究的实施过程。具体包括:研究假设的确立、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方法的选用、研究过程的展开以及取样标准与取样原则的制定。第五部分:师范生教育实习关键事件的类型划分。此部分通过对师范生教育实习关键事件记录进行追踪、收集、分析,依据不同分类标准对教育实习关键事件做出类型划分,并描述了不同类型教育实习关键事件的特征。第六部分:基于不同类型教育实习关键事件的师范生反应特征。此部分研究了师范生对不同类型教育实习关键事件所产生的心理与行为表现,总结了师范生对不同类型教育实习关键事件的心理与行为反应特征,并对此做出例证与分析。第七部分:师范生教育实习关键事件成长价值分析。此部分依据前期究结论,在对部分教育实习关键事件记录者进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展开论述,提出了教育实习关键事件对师范生的成长价值。第八部分:反思与建议。此部分以师范生教育实习关键事件的内容描述、研究结论以及师范生的访谈反馈结果为依据,形成了师范大学教育实习工作的质量提升策略与建议,为完善教育实习工作安排、优化教育实习实施方案、构建教育实习质量保障机制提供参考。
李诺[9](2014)在《提升高师院校教育实习成效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将教育实习覆盖四年本科全学程以保证实习时间;通过强化实习的研习环节以巩固提升实习效果;通过全校统筹成建制地混合编队到中小学实习以解决中小学相关诉求等途径,以适应新形势下全面提升师范院校教育实习成效的目的,成为实现师范院校体现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要确保教育实习的时间足够,构建教育实习的信息平台,将地方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基地延伸地域外,构建教育实习成效监控的多元主体,探索教育实习体系立体贯通,来保障教育实习模式取得预期成效。
刘俊平[10](2014)在《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研究(1931-1937)》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自清末即开始出现航空事业,但一直到北洋政府时期,空军发展仍十分迟滞。国民政府建政以后也致力于发展空军,1931年到1937年是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黄金”时期。抗战爆发时,国民政府已建有正式的航空工厂和航空学校,并相应改善了一些空军基础设施,空军部队经扩充后也初具规模,不仅为抗战提供了重要的人力与物力支持,也对以后的空军现代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和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是国民政府建设空军的重要分水岭。其时,世界各国早已将国防的方向纷纷从海上转移到空中,以加强空军国防力量。日本在对华侵略态势下,已形成明显的空军优势。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空军轰炸东北锦州,揭开了日机轰炸中国重要城市的历史。四个月后,“一二八”淞沪战役爆发,日机肆虐上海,而中国空军毫无办法。中国人此时才对空中战争有了相当的印象和认识,开始发出“航空救国”的呼声。面对严峻形势,国民政府开始募集航空捐款,并制定空军建设计划与空军对日作战计划。根据既定方针,国民政府主要从空军军备和空军人才两个方面来着手空军建设。在空军军备上,国民政府首要任务是发展航空工业。在资金和技术短缺的情况下,国民政府实行自行建造和中外合资相结合的办厂方式,引进美国、意大利和德国的生产、管理技术,并购置先进生产设备,对已有的航空工厂进行改造,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在当时中国整体工业基础先天不足的条件下,国民政府并不能实现飞机批量生产,而且大多航空工厂只能仿造、修理和装配飞机,因此中国空军使用的飞机主要还是购自海外。“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开始扩建空军基础设施,1934年后机场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不仅追求机场的数量,同时也注重它的实战功能;空军气象和通信设施在抗战前也初步建立。但空军基础设施总体上还是非常薄弱,很多场站设备不健全,地勤指挥和通信能力也存在严重问题。此外,国民政府还积极扩充空军,不仅积极整合地方空军资源,还努力购置飞机装备,空军部队的编制不断扩大。在完成对广东空军的收编后,国民政府的空军力量日趋统一,空军部队初具规模。不过,由于中日空军实力上的巨大差距,国民政府不得不把防空建设作为急务来抓,通过组建地面防空部队,实施防空演习和举办防空展览等方式,来增强防空能力。在空军人才建设上,国民政府十分注重空军的精神和技术教育,主要依托国内空军学校来培养空军人才。1932年成立的中央航空学校是当时中国空军人才的摇篮,它有严格的选拔、考核机制和良好的培养环境。学员分别由美国和意大利顾问团成员来培训、管理,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实施不同的训练,接受空军信念教育和思想控制相结合的精神教育方式。空军学员的训练时间通常是一到两年,其培养成本十分高昂。防空学校是国民政府培养防空人才的一所学校,它组建于1934年,其在师资力量和管理上不如航校,学员的出路也十分困难。此外,国民政府还通过派遣留学生的方式培养航空相关人才,抗战前派往留学的国家主要是美国和意大利,这些留学生归国后在国内航空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总的说来,国民政府空军建设为抗战做出巨大贡献,中国空军在抗日战场上以绝对劣势的兵力歼灭了日本空军的有生力量,振奋了抗日精神。但与此同时,空军在抗战中也暴露出其在战略战术、基础设施、飞行员训练及军制等方面的严重问题,并因此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失误和损失。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对今天的空军建设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混合编队是拓展师范教学实习空间的有效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混合编队是拓展师范教学实习空间的有效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师范生教育实践性课程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 研究方案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三 概念界定 |
(一)全实践理念 |
(二)教育实践性课程 |
四 研究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三)文献综述小结 |
第二章 教育实践性课程的历史沿革 |
一 教育实践性课程的历史沿革 |
(一)初创与完善时期:1896-1948年 |
(二)改革与重建时期:1949-1957年 |
(三)重创与恢复时期:1958-1984年 |
(四)改革与实践时期:1985-2010年 |
(五)实践为取向时期:2011 年-至今 |
二 教育实践性课程的历史启示 |
第三章 教育实践性课程的现状与问题 |
一 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现状与问题 |
(一)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设置匹配 |
(二)理论与实践知识要素融合度高 |
(三)课程目标与内容偏向技能学习 |
(四)课程目标表述缺乏目标引领性 |
二 教育实践性课程的设置现状与问题 |
(一)校际课程分差悬殊,必选课程比重失衡 |
(二)课程类型丰富多样,选修课程过于集中 |
(三)实践课程分段渐进,课程编排凌乱无序 |
(四)实践课程地位提高,见习研习效果不佳 |
三 教育实践性课程的实施运行现状与问题 |
(一)管理忽视师生需求,缺乏人文关怀 |
(二)导师职责分工不均,指导能力不强 |
(三)学生掌握基本技能,课程学习被动 |
四 教育实践性课程的学业评价现状与问题 |
(一)评价目的:忽略评价目的,缺失目标导向 |
(二)评价主体:倡导多元主体,教师评价为主 |
(三)评价内容:重视课堂表现,期末笔试主导 |
(四)评价方式:表现评价上升,偏重终结评价 |
(五)评价工具:缺少评价工具,教师评判主导 |
(六)评价效用:调节目标教学,忽视学生引导 |
五 教育实践性课程的运行保障现状与问题 |
(一)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知行分离 |
(二)资源设施日渐完备,利用率低 |
(三)保障制度趋向规范,落实不佳 |
第四章 教育实践性课程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观念认识:理论是实践的直接工具 |
二 国家政策:执行不力而落实形式化 |
三 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课程之分离 |
(一)教育理论课程学习的表层化 |
(二)教育实践课程学习的技术化 |
四 师资力量:时空局限与合作形式化 |
第五章 全实践视角下师范生教育实践性课程的改进策略 |
一 目标:确立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目标 |
(一)规定目标达成程度 |
(二)强调反思能力培养 |
二 课程:统整以实践为核心的课程结构 |
(一)丰富实践性选修课,引入时代性课程 |
(二)统整教育实践课程,实现见研习一体 |
三 资源:完善以人为本的保障系统 |
(一)制度保障:以专业认证为抓手,丰富评价内容 |
(二)师资保障:以学生评价为监督,建学习共同体 |
(三)资源保障:以学校即课堂理念,提高设施效用 |
四 实施:提高学生为主的教学效能 |
(一)加强三位一体,提高反思水平 |
(二)建立学习社群,凝聚同伴力量 |
(三)融合人工智能,创造课堂情境 |
(四)创新教学教法,激发课堂活力 |
五 评估:构建以评促学的学业评价体系 |
(一)评价理念:多样性与主体性 |
(二)评价目标:全面性与发展性 |
(三)评价内容:综合性与具体性 |
(四)评价主体:多元化与个性化 |
(五)评价方式:技术性与过程性 |
(六)评价效用:激励性与导向性 |
六 调整:建立以问题驱动的调节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师范生访谈提纲 |
附录B:指导教师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互联网+视角下“五结合”教育实习指导模式的实践探索——以华南师范大学砺儒实习工作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为何提出“五结合”教育实习指导模式 |
(一)教育实习混合编队模式已在国内高师院校广泛采用 |
(二)教育实习混合编队模式中学科教师指导不足问题凸显 |
(三)工作坊模式已在诸多领域得到有效应用 |
(四)“互联网+”技术手段已渗透到社会诸多方面 |
二、何为“五结合”教育实习指导模式 |
(一)线上指导与线下指导相结合 |
(二)大学教师指导与中小学教师指导相结合 |
(三)教师引领与同伴互助相结合 |
(四)预设指导与问题驱动相结合 |
(五)集中研讨与分散实习相结合 |
三、“五结合”教育实习指导模式的实施路径 |
(一)创建“互联网+实习工作坊”,汇聚分享优质实习资源 |
(二)创新实习远程指导方式,突破时空限制提升效率 |
(三)组建实习指导教师团队,促进师生专业协同发展 |
(四)设计系统性的指导内容,强化实习互动针对性 |
(五)建构多元实习评价体系,有效促进学生专业成长 |
四、“五结合”教育实习指导模式的实践成效 |
(一)师范类实习生受益面广 |
(二)实习生实践技能训练实 |
(三)师范教育同行关注度高 |
(四)工作坊平台成师生好帮手 |
五、“五结合”教育实习指导模式的意义价值 |
(一)构建了“五结合”教育实习指导新模式 |
(二)构建了大、中、小教师与实习生协同发展共同体 |
(三)构建了创生性教师教育平台,汇聚优秀实践教学资源 |
(四)构建了师范生专业成长空间,记录师生学习发展轨迹 |
六、结语 |
(3)师范生教育实习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国家政策层面的牵引 |
(二)教育实习指导是教育实习质量的重要保证 |
(三)师范生教育实习指导现实问题的凸显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师范生教育实习的研究 |
(二)师范生教育实习指导的研究 |
四、概念界定 |
(一)教育实习 |
(二)教育实习指导 |
(三)师范生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师范生教育实习指导概述 |
第一节 实习指导的价值取向 |
一、培养师范生坚定的教师信念 |
二、培养师范生熟练的教学技能 |
三、培养师范生基础的教育研究能力 |
四、培养师范生成为反思性实践者 |
第二节 实习指导的主体 |
一、实习指导老师 |
二、师范生 |
三、其他相关主体 |
第三节 实习指导的维度 |
一、课堂教学 |
二、班级管理 |
三、教育研究 |
四、综合反思 |
第二章 师范生教育实习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课堂教学:指导老师“供”与师范生“求”之间的错位 |
一、课堂教学指导面窄,只关注上课指导 |
二、教学指导粗略,缺少详细的反馈信息 |
三、指导老师提供的实践机会两端化 |
第二节 班级管理:指导老师缺乏积极师生关系的引导 |
一、指导老师未在学生面前帮助师范生树立有效的权威 |
二、指导老师没有为师范生提供充足的了解学生的方法 |
第三节 教育研究:研究指导缺失 |
一、指导老师很少主动引导师范生发现教育问题 |
二、指导老师忽视帮助师范生解决其面临的教育难题 |
第四节 综合反思:反思指导成效不佳 |
一、指导的反思方法单一 |
二、师范生缺乏足够的反思机会 |
第三章 师范生教育实习指导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指导老师对师范生“求”的漠视和无力 |
一、指导老师未曾深入了解师范生的“求” |
二、指导老师不具备满足师范生“求”的条件 |
三、指导老师对师范生教学能力的不信任 |
第二节 实习主体之间的疏离感与高亲密度 |
一、师范生和指导老师之间的疏离感 |
二、师范生和学生之间的疏离感 |
三、师范生和学生之间亲密度过高 |
第三节 实习主体缺乏教育研究的意识与探索精神 |
一、指导老师缺乏满足教育研究指导的条件 |
二、师范生缺乏对教育问题深入探讨的积极性 |
第四节 反思停留在“思想的巨人”层面 |
一、指导老师自身反思方法对师范生的消极影响 |
二、指导老师忽视师范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
第四章 改善师范生教育实习指导的对策 |
第一节 师范生教育实习指导应坚守的原则 |
一、亲切友好:消除师范生的心理尴尬与羞涩 |
二、关注需求:弹性回应师范生的差异化需求 |
三、勇于放权:给予师范生充足的发挥空间 |
四、平等合作: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
第二节 完善指导老师的遴选和分配机制 |
一、强化指导老师遴选与培训,致力于用优秀创造更优秀 |
二、打破随机分配传统,提倡指导老师和师范生的双向选择机制 |
第三节 协调多方关系,全力打造教育实习共同体 |
一、为师范生提供持续追踪指导,打造指导老师和师范生之间的共同体 |
二、强调指导老师之间的相互合作,打造教育实习指导共同体 |
第四节 实施有效的指导策略,追求高效的实习指导 |
一、注重行为背后隐性机制的显性化,聚焦于深层次指导 |
二、提高师范生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其内在潜能的发挥 |
第五节 树立优秀教师榜样,以身作则 |
一、对教学注入热爱,唤醒师范生对教学艺术的追求 |
二、规范自身言行,传递教师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师范生访谈提纲(最终版) |
指导老师访谈提纲(最终版)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高师院校教育实习质量的制度保障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的重难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重难点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理论依据 |
一、制度变迁理论 |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二章 制度体系:高师院校教育实习质量的制度保障 |
第一节 高师院校教育实习制度的概念 |
一、高师院校教育实习 |
二、高师院校教育实习制度 |
三、高师院校教育实习制度的作用 |
四、教育实习制度与教育实习模式 |
第二节 高师院校教育实习制度体系 |
一、高师院校教育实习制度体系的界定 |
二、高师院校教育实习制度体系的内容分析 |
三、高师院校教育实习制度体系的原因探讨 |
第三章 质量标准:高师院校教育实习质量的目标保障 |
第一节 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目标的价值取向 |
一、实践取向 |
二、终身发展 |
第二节 高师院校教育实习质量标准 |
一、知识与技能的目标 |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
第三节 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的工作标准 |
一、坚持育人为本的师德体系 |
二、探索创新发展的培养模式 |
三、开发精准合宜的应用资源 |
四、批判融合科学的实践反思 |
第四章 组织制度:高师院校教育实习质量的体制保障 |
第一节 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组织制度概述 |
一、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组织 |
二、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组织制度 |
第二节 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组织及职责 |
一、高师院校教育实习决策组织及职责 |
二、高师院校教育实习执行组织及职责 |
三、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监督组织及职责 |
四、高师院校教育实习咨询组织及职责 |
第五章 导师制度:高师院校教育实习质量的师资保障 |
第一节 高师院校教育实习导师制度概述 |
一、高师院校教育实习指导教师 |
二、高师院校教育实习导师制度 |
第二节 高师院校教育实习指导教师的选拔制度 |
一、教育实习指导教师选拔制度的意义 |
二、教育实习指导教师的选拔标准 |
第三节 高师院校教育实习指导教师的培训制度 |
一、教育实习指导教师培训制度的意义 |
二、教育实习指导教师的培训内容 |
第四节 高师院校教育实习指导教师的激励制度 |
一、教育实习指导教师激励制度的意义 |
二、教育实习指导教师的激励措施 |
第六章 经费制度:高师院校教育实习质量的财力保障 |
第一节 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经费制度概述 |
一、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经费 |
二、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经费制度 |
第二节 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经费的来源 |
一、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经费来源的界定 |
二、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经费来源的分类 |
三、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经费来源的建议 |
第三节 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经费的分配 |
一、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经费分配的界定 |
二、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经费分配的原则 |
三、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经费分配的建议 |
第四节 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经费的使用 |
一、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经费使用的界定 |
二、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经费使用的原则 |
三、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经费使用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5)实践共同体视域下美国城市教师驻校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1.3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核心概念 |
1.3.1 共同体与实践共同体 |
1.3.2 驻校培养模式 |
1.3.3 城市教师 |
1.4 文献综述 |
1.4.1 关于实践共同体的研究 |
1.4.2 关于美国城市教师驻校培养模式的研究 |
1.4.3 关于教育实习的研究 |
1.4.4 对已有研究的思考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比较研究法 |
1.5.3 案例研究法 |
1.6 理论基础 |
1.6.1 实践共同体的内涵 |
1.6.2 实践共同体的核心概念 |
1.7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7.1 研究思路 |
1.7.2 技术路线 |
2 美国城市教师驻校培养模式的产生与发展 |
2.1 产生背景 |
2.1.1 时代背景 |
2.1.2 政策背景 |
2.1.3 文化背景 |
2.2 实施机制 |
2.2.1 招生选拔 |
2.2.2 驻校时期 |
2.2.3 资金保障 |
2.3 发展现状 |
3 美国城市教师驻校培养模式的理念 |
3.1 身份认同理念 |
3.2 师徒制理念 |
3.3 反思实践理念 |
3.4 合作学习理念 |
4 美国城市教师驻校培养模式的运行 |
4.1 微观层次——身份 |
4.1.1 共同愿景 |
4.1.2 参与人员 |
4.1.3 身份认同 |
4.2 中观层次——实践 |
4.2.1 共同介入 |
4.2.2 反思实践 |
4.2.3 情境学习 |
4.3 宏观层次——合作 |
4.3.1 共享知识 |
4.3.2 合作学习 |
4.3.3 平等对话 |
5 美国城市教师驻校培养模式的作用与挑战 |
5.1 美国城市教师驻校培养模式的作用 |
5.1.1 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
5.1.2 为教师提供身份转变的合理契机 |
5.1.3 培育合作文化 |
5.1.4 发挥实践共同体的示范作用 |
5.2 美国城市教师驻校培养模式的挑战 |
5.2.1 学校的制度 |
5.2.2 可持续的挑战 |
5.2.3 成员的积极性 |
6 结论与启示 |
6.1 主要结论 |
6.2 对我国教师职前培养的启示 |
6.2.1 加强以师带徒,促进实践性知识习得 |
6.2.2 完善聘任办法,实现指导教师的质量保证 |
6.2.3 优化激励机制,实现“师傅愿教”,“徒弟愿学” |
6.2.4 转变教学观念,实现教学相长,合作共赢 |
6.2.5 强化培养内容,注重培养研究型学习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实习生实践性知识现状调查研究 ——以Z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1.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诉求 |
2.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脱节 |
3.教育实习对实习生实践性知识形成的重要性 |
(二) 核心概念界定 |
1.教育实习 |
2.实习生 |
3.实践性知识 |
(三) 文献综述 |
1.实践性知识的研究 |
(1) 教师实践性知识内涵的研究 |
(2)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特征研究 |
(3)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内容研究 |
(4)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影响因素研究 |
(5) 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机制的研究 |
2.实习生实践性知识研究 |
3.小结 |
一、研究设计与过程 |
(一) 研究的目的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 研究内容 |
(四) 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法 |
3.访谈法 |
(五) 研究对象的选择 |
(六) 研究工具 |
二、研究结果 |
(一) 实习生实践性知识的认知现状 |
1.有关实习生自我知识的认知现状 |
2.有关学生知识的现状 |
3.有关教育内容知识的现状 |
4.有关教育方法知识的现状 |
5.有关教育手段知识的现状 |
6.有关教育组织形式知识的现状 |
7.有关教育环境知识的现状 |
(二) 实习生实践性知识的掌握情况 |
1.对实习生教育实习“帮助最大”的知识 |
2.实习生在教育实习中“收获最多”的知识 |
3.实习生在教育实习中“最欠缺”的知识 |
(三) 实习生获取实践性知识的途径 |
(四) 实习生获取实践性知识的影响因素 |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
(一) 结论 |
1.认知方面 |
2.掌握方面 |
3.获得途径方面 |
(二) 建议 |
1.继续挖掘四年一贯制的实践培养模式 |
2.发挥教育实习中的“铁三角”作用 |
3.实习生的自我提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整体提升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研究 ——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问题提出 |
(一)研究的背景 |
1.时代大环境下对教师专业化的吁求 |
2.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现状不容乐观 |
3.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养进展不平衡 |
4.教育博士的实践取向 |
5.个人的研究经历和兴趣 |
(二)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能力的内涵 |
1.教师专业化 |
2.教师专业能力 |
3.教师专业标准 |
(二)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研究现状 |
1.艺徒式时期的能力培训 |
2.技能训练式时期的能力培训 |
(三)国外和国内其他院校的做法 |
1.国外教师教育改革中的教师专业能力培养 |
2.国内教师教育改革中的教师专业能力培养 |
3.近年来国内师范大学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探索 |
(四)总结 |
三、研究的理论框架、思路与方法 |
(一)理论框架 |
1.知识观的转变 |
2.教师教育范式的转变 |
3.教师专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变迁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历史研究法 |
3.理论分析法 |
4.问卷调查法 |
5.访谈法 |
(四)个人的行动研究 |
(五)总结 |
四、理论探寻:整体提升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的路径探索 |
(一)整体提升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的理论基础 |
1.构建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哲学基础 |
2.整体提升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学习心理学基础 |
3.整体提升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的组织行为学基础 |
4.整体提升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的系统论基础 |
(二)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目标和内容 |
1.基本教学能力 |
2.信息化教学能力 |
3.专业认同感和专业精神 |
(三)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组织与实施 |
1.整体提升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的原则 |
2.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组织实施的要点 |
3.建立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学习共同体 |
(四)总结 |
五、实践探索:整体提升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的行动研究 |
(一)西北师大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历程梳理 |
1.建校初期的学校师范教育 |
2.学校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工作沿革 |
3.20 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教师教育实践工作 |
4.近年来西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实践过程中具体行动 |
(二)行动研究:“6131”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养训练计划的生成 |
1.6 个模块的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形成 |
2.加大微格教学培训力度 |
3.推行3种形式的教育实习方式 |
4.推行全员参与基础上的竞赛提升 |
5.“6131”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养模式形成 |
(三)“6131”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行动与反思 |
1.全面动员努力促成观念的转变——反思行动之一 |
2.6 个训练模块的整体设计——反思行动之二 |
3.“人人都来参与,个个都有提高”的整体提升策略——反思行动之三 |
4.创新完善“导训员”制(“小先生”制)——反思行动之四 |
5.重视“自主、自助”、激励创新——反思行动之五 |
6.及时的跟进专业支持与督导——反思行动之六 |
7.教育实习后的全员比赛——反思行动之七 |
8.体制机制和硬件经费的保障——反思行动之八 |
9.培训模式的理论化与推广——反思行动之九 |
10 .培训模式形成中个人自觉的成长 |
(四)西北师范大学整体提升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情况的调查 |
1.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养训练的现状问卷调查研究 |
2.访谈不同群体对师范生专业能力培养的认识 |
3.实习征文中师生反映出的成绩与问题 |
4.用人单位对西北师范大学师范类毕业生的评价反馈 |
(五)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的思路 |
1.“6131”模式存在的不足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
2.进一步完善深入的思考与设计 |
(六)总结 |
六、整体提升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
(一)尊重并坚持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的传统文化 |
1.重视教育实践,强化师范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
2.培育教师教育文化,推动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训练常态化 |
3.培养师范生的教育信念和职业道德 |
4.构建完整合理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
5.拓展课外实践活动的“师范”特色 |
6.实行大学班级干部轮流制 |
7.进一步完善并加强各种技能大赛工作 |
(二)建立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学习共同体” |
1.以“学习共同体”为指导,变革教育理念与方法 |
2.借鉴并优化“参与式”训练的方式方法 |
3.以能力训练为重点,搭建整体提升训练发展平台 |
(三)突出反思理念的培养方式和培养以反思能力为主的教师素养 |
1.将反思作为一种教学实践的理念 |
2.培养学生以实践为导向的反思能力 |
(四)科学设计训练的体制机制 |
1.探索并完善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校内模式 |
2.督查与指导师范生的培训过程 |
3.强化资格认证考试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 |
4.建立有效的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协作机制 |
5.建设师范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师资队伍 |
(五)利用教育信息化整体提升师范生的教师专业能力 |
(六)加强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研究 |
(七)总结 |
七、研究的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一)研究的结论 |
(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附件 1:西北师范大学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训调查问卷 1—4 年级卷 |
附件 2:西北师范大学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训调查问卷导训员卷 |
附件 3:西北师范大学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指导教师访谈提纲 |
附件 4:西北师范大学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学生访谈提纲 |
附件 5:“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表达”训练项目2013年秋季学期训练活动指南(例) |
附件 6:“课堂教学设计组织与实施”训练项目2013年秋季训练活动指南(例)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师范生教育实习关键事件质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目的 |
(三)研究的问题 |
(四)研究的意义 |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一)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
(二)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
二、教育实习关键事件与教师专业成长概述 |
(一)教育实习关键事件 |
(二)教师专业成长 |
三、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 |
(一)研究设计 |
(二)研究过程 |
四、教育实习关键事件的类型划分 |
(一)教育实习关键事件的筛选原则 |
(二)教育实习关键事件的类型划分 |
五、基于不同类型教育实习关键事件的师范生反应特征 |
(一)师范生不同实习阶段关键事件反应特征 |
(二)师范生不同实习内容关键事件反应特征 |
(三)师范生不同发生状态关键事件反应特征 |
(四)师范生不同角色发展阶段关键事件反应特征 |
六、基于教育实习关键事件的师范生成长价值 |
(一)师范生专业反思价值 |
(二)师范生专业合作价值 |
(三)师范生专业信念价值 |
(四)师范生专业知识价值 |
(五)师范生专业能力价值 |
(六)师范生专业情感价值 |
七、反思与建议 |
(一)研究反思 |
(二)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提升高师院校教育实习成效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传统教育实习模式与成效受到挑战 |
二、部分师范院校提升教育实习成效的实践探索 |
(一)探索四年全学程教育实习模式,形成有梯度的渐进式实习模式 |
(二)探索见习、实习、研习三阶段一体化的教育实习模式,强化反思实习效果环节,培养有思想的教师 |
(三)探索全校各专业混合编队的教育实习模式,提升实习的规模效益,加强师范院校、实习的中小学对师范生实习的管理 |
三、保障教育实习模式成效的几个问题 |
(一)确保教育实习的时间足够 |
(二)构建教育实习的信息平台 |
(三)将地方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基地延伸地域外 |
(四)构建教育实习成效监控的多元主体 |
(五)探索教育实习体系立体贯通 |
(10)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研究(1931-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与特色 |
五、研究重点、难点、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背景 |
第一节 国民政府空军的创建与初步发展 |
一、国民政府空军的建立 |
二、国民政府空军建设初露端倪 |
三、“九一八”事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之成就 |
第二节 20世纪30年代后欧美空军的发展 |
一、一战后欧美列强日益向空军倾斜的国防体系 |
二、20世纪30年代后欧美列强积极扩建空军 |
三、欧美空军发展对中国空军建设的影响 |
第三节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事航空的强化及其空军势力的扩充 |
一、日本的航空事业 |
二、空军战备训练 |
三、空军教育:飞行学校与空军人员之养成 |
四、空军实力扩充 |
五、日本空军对华侵略态势 |
第二章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酝酿与决策 |
第一节 国内航空救国运动的兴起 |
一、“航空救国”意识的觉醒 |
二、各种航空救国组织的建立 |
三、举办“航空救国”宣传活动 |
四、捐款购机:民众对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响应 |
第二节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思想基础 |
一、孙中山与蒋介石的空军建设思想 |
二、“七七”事变前时人对空军建设的认识 |
第三节 全国航空会议的召开 |
第四节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计划与防日计划 |
一、空军内部提出对空军的改革与建议 |
二、国民政府空军建设计划的出台与演变 |
三、国民政府空军对日作战计划 |
第三章 空军军备建设 |
第一节 航空工业的艰难起步 |
一、中国发展航空工业的条件分析 |
二、先天不足的早期中国航空工业 |
三、国民政府自主建厂与中外合资办厂 |
四、推进航空工程教育与研究发展 |
第二节 空军基础设施的投入与扩建 |
一、扩大与改造航空场站 |
二、增办其他空军设施 |
三、设置航空禁航区域 |
第三节 扩充空军部队 |
一、整合地方空军 |
二、增编作战飞机 |
三、抗战爆发时空军部队实力及部署情况 |
第四节 空军建设的当务之急:防空建设 |
一、防空的紧迫性与防空问题的严重性 |
二、组建防空部队,发展“积极防空” |
三、实施防空演习 |
四、举办防空展览活动—以1935年武汉防空展览为例 |
第四章 空军教育与人才建设 |
第一节 国民政府对空军人才的培养要求 |
一、空军学员的准入资格 |
二、对空军人员的精神要求与指导思想 |
三、对空军人员的技术训练培养要求 |
第二节 空军人才的摇篮—中央航空学校 |
一、航校的成立 |
二、严格学员选拔与考核机制 |
三、重视学员的培养 |
四、航校的精神教育 |
五、航校的人才培养成本与薪阶制度 |
第三节 防空学校人才培养概况 |
一、防空训练与培训 |
二、主要负责人及师资力量 |
三、学员的选拔、管理与出路 |
第四节 向海外派遣留学生 |
一、“九一八”事变前国民政府对空军留学生的规范化管理及派遣尝试 |
二、派遣赴意大利留学的学生学习概况 |
三、派遣留学生赴其他国家学习概况 |
第五章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评价与检讨 |
第一节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对抗战的贡献 |
一、中国空军歼灭了日本空军的有生力量,并从战略上牵制了日军 |
二、铸就“笕桥精神”,鼓舞抗战士气 |
三、为抗战后期争取美国对华空军援助打开窗口 |
第二节 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的问题检讨 |
一、缺乏正确的空军战略战术 |
二、空军基础建设极其薄弱 |
三、飞行员缺乏训练导致事故 |
四、空军军制不良,航委会人事混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混合编队是拓展师范教学实习空间的有效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师范生教育实践性课程改进研究[D]. 黄美桦.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互联网+视角下“五结合”教育实习指导模式的实践探索——以华南师范大学砺儒实习工作坊为例[J]. 彭上观,赵艺,熊建文. 高教论坛, 2020(08)
- [3]师范生教育实习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李梦林. 湖南师范大学, 2020(12)
- [4]高师院校教育实习质量的制度保障体系研究[D]. 杨芳芳. 信阳师范学院, 2020(07)
- [5]实践共同体视域下美国城市教师驻校培养模式研究[D]. 陶虹宇.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6]实习生实践性知识现状调查研究 ——以Z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为例[D]. 赵姿羚.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7]整体提升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研究 ——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D]. 杨纳名. 西北师范大学, 2016(01)
- [8]师范生教育实习关键事件质化研究[D]. 陈飞. 东北师范大学, 2015(01)
- [9]提升高师院校教育实习成效的探讨[J]. 李诺. 龙岩学院学报, 2014(05)
- [10]抗战前国民政府空军建设研究(1931-1937)[D]. 刘俊平. 南京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