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土资源配置宏观调控需要解决的八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白彦锋[1](2021)在《“十四五”时期我国财政安全运行面临的风险挑战与应对策略》文中认为"十四五"时期,我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财政安全运行也将面临四个方面的风险挑战:一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之后,横亘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的"中等收入陷阱"和"高收入之墙",即财政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二是危及我国财政汲取能力和宏观调控边界的数字经济、数字贵族;三是在财政管理过程中对财政风险认识的意识问题;四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和经济全球化程度提高后,传统的税基萎缩、纳税人税负相对上升,而对新涌现税基的调控不足、调节乏力的问题,消费税的"污染抑制型"向"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型"的转变需要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事例。这些问题都可能使我国财政发展面临"降维打击"的风险,是我国沿着传统发展模式所无法预见的、更是难以克服的,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因此,建议政府从五个方面做好应对措施:一是积极应对新发展阶段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成本",通过财税手段激励创新,实现经济发展动力转换;二是创新数字税收征管模式,构建适应数字经济的税收制度;三是尽快放开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消除战略性发展隐患;四是推动消费税转型,构建现代绿色税收体系;五是完善应急财政机制,防范瞬时冲击风险。
张海明[2](2019)在《当代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研究(1949—2015)》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土地政策史就是一部土地产权制度不断调整的历史。这种调整的脉络有两条主线,一条明线是土地私有向土地公有的嬗变,体现在农民土地所有制向集体土地所有制和城市私有土地所有制向国家土地所有制的演变;一条暗线是由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转向,体现在土地产权结构由作为阶段斗争的目标和手段向成为经济发展的要素和对象转移。根据新中国成立以来土地产权制度本身的变化及其变化的主被动关系,迄今为止,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历程大体可分为自为性变迁时期、自发性变迁时期和自觉性变迁时期等3个不同的阶段。土地产权制度自为性变迁的历程涵盖土地改革时期(1949—1952)、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7)、社会主义曲折发展时期(1958—1978)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3个不同时期,这一阶段的主体特征是公有土地产权的建立。通过国家强制性改造,土地产权制度实现由建国初期公私并存向公有土地产权的转变。土地产权制度的自发性变迁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调整时期(1979—1985)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时期(1986—2006)这两个阶段,其主体特征是自下而上的实践探索推进了公有土地产权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两权分离。土地产权制度的自觉性变迁时期自2007年起,主要体现在国家确立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开始主动强化包括土地产权制度在内的国家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2007年《物权法》的出台,标志着土地产权制度从此进入物权制度体系时代。土地产权形态的持续变迁深刻反映了国家对农村和城市土地产权制度安排的演进轨迹。土地改革时期,农村土地私有和土地国有并存的二元产权结构,反映出中央政府既承认农民土地所有权,又试图探索农业集体化道路的意图;城市私有土地、国有土地和私人土地所有制并存的多元复合结构,反映了新政权对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工商业资本和城市居民的不同政治态度和政治策略。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经过合作化运动,农民土地所有制完成向集体土地所有制事实上的转变;社会主义改造形成了城镇集体所有土地、小私有土地和国有土地等多种土地所有制并存的局面,改变了以往城市以私有土地房地产为主体的格局。社会主义曲折发展时期,人民公社化运动彻底消灭了农民土地所有权,土地归集体所有;经过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城市土地呈现国有、集体所有和土地私人所有并存的状态,国家对改造私人土地进行了尝试和努力,但并未完全消灭城市土地的私有产权,尽管城市私人土地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非法强制收为国有,但七五宪法和七八宪法事实上回避了城市土地的所有制性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调整时期,集体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实现两权分离,在土地产权服务城市建设和国家发展的现实考虑下,城市私有土地被国有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时期,集体土地产权虚置,为事实上的国家所有背书;国家上地所有权的范围得以界定,法律明确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土地所有权。物权体系时期,国家将国有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纳入了物权的范畴,并限定了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能,体现了对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特殊保护。土地产权权能在不同时期持续调整变化并体现出鲜明的特点。土地改革完成后,农村土地和城市私人土地所有者均享有占有、使用、买卖、租赁等各种权利。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农民事实上丧失了土地的经营权,买卖土地的行为也受到限制;此时工商业者已经实际丧失对土地的支配权。社会主义曲折发展时期,农民只拥有宅基地和自留地的使用权,城市私有土地所有者已无法自主支配和使用土地。社会主义探索调整时期,农民被赋予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农村和城镇居民亦可申请宅基地使用权,城镇居民同时还拥有城市宅基地的使用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时期,用地单位和个人拥有土地使用权,除承包经营权可以流转外,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权能受到严格限制。物权体系时期,《物权法》改变了以往土地使用权的分类方式,由依据土地所有权性质分为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国有土地使用权两类,变为根据土地的用途分为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但同时也严格限制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主体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建国以来土地产权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探索前行而不断变迁,经历了一个私有土地产权逐渐消亡和公有土地产权逐步扩张直至完全取代私有土地产权的此消彼涨过程。建国以来土地产权制度的发展演变,具有简单化、虚置化和碎片化的鲜明特征。所谓简单化,是指在将多种形式的私有土地所有制改造为公有制的过程中,工作过粗,要求过急,界限不清,没有针对具体情况实行差别化的政策,对原有土地产权人造成损害。虚置化,一方面是指国有土地所有权没有真正实现,公民作为国家土地所有权人无法享有所有权收益;另一方面是指“农民集体”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无法行使土地的经营管理权,无法行使实质上的权能。碎片化,是指国家层面的土地产权制度一直处于应对、修补的状态,土地产权制度的探索实践在国家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总是在良性违法甚至是良性违宪的情况下,逆向推动国家层面的制度立法。土地产权立法一直处于立法和修法的恶性循环之中,国家层面缺乏对土地产权制度体系全局性、根本性、前瞻性的顶层设计。
王宏亮[3](2017)在《城镇化背景下建设用地利用强度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合理调控建设用地利用强度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国土空间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尽管建设用地的快速扩张有效地促进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但也造成了城镇土地低效、低强度利用的问题,严重威胁城市建设的有序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调控建设用地利用强度,本文首先从建设用地利用强度的概念及内涵出发,构建了基于AHP-TOPSIS模型的建设用地利用强度评价体系,分析了 2001~2015年内蒙古建设用地利用强度的时空差异,并探讨了强度变化的驱动机制;其次,通过与城镇化进程相结合,剖析了强度变化与城镇化水平的动态关系;最后,提出了调控建设用地利用强度的路径与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结合三个国民经济发展阶段,内蒙古建设用地利用强度呈现出总体下降的“V”型变化趋势。绝对水平上强度变化经历了较高强度—中强度—低强度—中强度的变化过程,而相对水平经历了快速下降、上下波动、缓慢攀升的变化过程。建设空间的投入产出、社会服务和开发利用三个子系统的利用状况差异明显并存在显着的阶段性特征;体现经济特征的投入产出子系统与综合强度的变化趋势相似,而社会服务子系统持续增强,说明社会服务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但开发利用系统易受国家政策的影响。通过重点要素分析,发现单位建设用地能耗度(F3)、单位农村居民点用地产值(F6)、地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F13)、土地建设率(F15)、水利设施用地比重(F19)分别对投入产出、社会服务和开发利用强度子系统影响较大。(2)内蒙古建设用地利用强度变化的区域差异不仅反映了盟市土地建设空间的区域差异,也体现了城镇化过程中盟市发展的不均衡状况。时序分析表明内蒙古建设用地利用强度的区域差异呈现出较为显着的扩张趋势。收敛性趋势验证了内蒙古及分区的强度变化不存在收敛性特征,意味着随着强度差异的逐步扩大,区域发展的不均衡程度仍将扩大,即便是加大地区之间经济、社会、资源等要素的流动,短期内难以改变盟市之间强度差异的不均衡状况。通过空间分析发现,内蒙古建设用地利用强度的空间效应较弱,呈现出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特征,但由于大部分的盟市处于空间非典型特征区域内,空间集聚效应不强。(3)通过建设用地利用强度区域差异的驱动机制分析,发现内蒙古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经济增长尚未摆脱资源粗放的利用模式;人口规模的增长,尤其是城镇人口的大量增加对城市土地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促进了建设用地利用强度的提升;由于内蒙古科技创新水平偏低,导致科技创新指标并未对建设用地利用强度提升起到促进作用。资源禀赋表明耕地资源的挤占,建设用地的扩张,造成土地城镇化的增速大于人口城镇化的增速,耕地消耗、建设用地人口承载力的下降,一定程度削弱了建设用地利用强度;政府调控表明地方政府的用地策略是朝着城市土地集约高效的方向发展,但就固定资产投入而言,由于经济落后,内蒙古城镇化发展仍属于建设用地大规模扩张阶段,其城镇化质量有待提高。(4)通过强度变化与城镇化水平之间的互动作用,发现利用强度并未与经济、人口和土地城镇化之间形成明显的耦合关系,实证了城镇化过程中内蒙古经济城镇化减少了对土地资源的过度依赖,土地城镇化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以及土地城镇化增速与城镇化质量提升相脱节的客观事实。从构成综合城镇化的要素中发现,经济效益不能完全决定城镇化发展的质量,人的作用才是城镇化提升的关键,土地的资源保障作用较为明显。内蒙古城镇化发展不断提升的原因在于城镇化发展方式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变,根源在于土地资源利用与城镇化发展的协同互动;但是二者之间的协同变换造成了不同盟市分异的城镇化发展路径,为有效缩小盟市之间的城镇化发展差异需要出台并实施差异化的用地措施来促进内蒙古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5)破解城镇土地低效、低强度利用的难题,需要实施差异化的管控措施并结合相关发展规划,创新土地管控措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及优化国土空间等多方面探索调控建设用地利用强度的路径与策略。
曾凡慧[4](2016)在《我国投资结构失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总量扩张,而且也是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投资结构是经济结构的基础。投资结构影响甚至决定着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投资结构优化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经济结构的基本动力和有效手段。优化投资结构能够使国民经济结构互相协调,有助力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全文共分八章,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如下:导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外有关投资结构的文献综述和国内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结构安排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一章介绍了投资结构的含义和分类,论述了投资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总结了影响投资结构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自然条件、需求结构、技术进步、社会发展战略、制度因素和对外贸易等。第二章梳理了马克思的投资结构思想,总结了其对我国投资结构优化的现实意义。马克思把投资所用的预付资本进行不同的分类,形成不同的投资结构,包括不变资本投资和可变资本投资、固定资本投资和流动资本投资、物的投资和人的投资等。马克思认为资本投资的目的是占有剩余价值。投资的对象除产业资本外,还有股票等虚拟资本。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要求生产生产资料的资本和生产消费资料的资本要按比例划分,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马克思还论述了科技进步对投资结构的影响以及消费不足对投资的制约。其丰富的投资结构思想启示我们投资有不同类别、投资内部要保持合理比例关系,而且投资受技术、消费等因素影响。第三章梳理了西方经济学中的投资结构思想,总结了这些思想对我国当前优化投资结构的现实意义。亚当·斯密提出投资的主体是理性的经济人,市场机制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他提出资本的四种用途,认为资本投资受利润指引,在“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私人投资能促进社会利益。凯恩斯认为在经济危机期间单靠市场机制的调节不能消除失业,政府要承担起公共投资的职责,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扩大投资和总需求,带动私人资本投资。发展经济学注重对结构问题的研究,有均衡投资理论和非均衡投资理论,认为随着收入和需求的变化,经济结构也会改变,工业化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投资,结构转型与经济增长关系密切。西方的投资结构思想为我国的投资结构优化提供了理论启示,但我国的投资结构问题要比西方的复杂。第四章论述了建国以来我国投资结构的历史演变过程。投资主体结构由单一趋于多元,形成包括政府、私营、个体、外资在内的多元投资主体格局。投资的产业结构也不断优化,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降到目前的10%以下,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超过50%。从区域结构来看,投资重心经历了从内地到沿海、然后又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转移的过程。从整体演进过程看,我国投资结构的演变与制度变革和技术进步密切相关。第五章分析了近年我国投资结构的变化趋势,总结了当前投资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近年国有投资比重下降,民间投资比重上升;第二产业投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投资比重上升;中西部投资增加;政府投资更多向公共产品和基础设施领域倾斜。尽管投资结构在不断优化,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不强,各投资主体平等竞争的局面还没有真正形成;制造业领域重复投资、产能过剩问题严重,高端产品投资不足;公共产品投资不足、高投资率和低投资效率并存等。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重工化优先的传统发展战略、市场机制不健全、政府越位和缺位、有效制度供给不足、转轨时期的路径依赖等。第六章提出判断投资结构合理化的主要标准和我国投资结构调整的方向。投资结构是否合理没有绝对标准,但合理的投资结构要与需求结构相适应,要符合产业结构演变规律、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能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能满足居民对公共产品的基本需要。优化我国投资结构还需要加强在科技创新、人力资本、公共产品、现代农业等方面的投资,需要激活民间资本投资,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第七章论述了英国、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投资结构的演变过程,总结了其演变规律。发达国家的投资结构成长经历了主要投资农业——采矿业、运输业、加工业——重工业、耐用消费品业——第三产业——科技和知识密切型产业的投资结构变迁过程。英国和美国投资结构演变是以市场为主导,而日本和韩国投资结构升级除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外,还加强了政府的指导和支持。第八章提出我国投资结构优化需要市场市场和政府共同发挥作用,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功能,主要战略包括:继续完善市场机制,形成投资结构优化的内在长效机制;深化体制改革,加强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使企业成为真正的投资主体;完善市场体系、健全市场规则,形成各投资主体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简化投资审批、保护产权、提供社会基础设施、保证教育机会、支持技术创新、进行制度创新方面为投资结构调整提供激励和支持环境。
邓沛琦[5](2015)在《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混合所有”、“混合所有制”及“混合所有制经济”概念于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和十五大报告等党的文件中先后被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实践探索中,针对传统所有制结构的弊端和转轨中存在的问题,逐步突破所有制界线,提出公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以及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大改组和大转型的产物,它是多元化产权投资主体跨行业、跨所有制、跨产业的多样化经营的一种企业发展模式。作为一种新的组织经营模式和经济形态,在我国20多年实践发展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规模。截止2012年底,从全国整体看,混合所有制经济占我国500强企业的80%。混合所有制企业法人为122.9万个,占企业登记总数的15%,混合所有制企业投资规模占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3%,其税收贡献比占47%。其中,央企及其子公司中,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公司制企业户数的比例接近57%,有少数中央企业的子公司占比达到了80%。由此可见,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态,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实践中表现出了强大生命力,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目前,在我国经济增长处在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等“三期叠加”的“新常态”下,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重提“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调:“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形式”。在中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已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作为国企改革发展的新战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新形势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头戏,是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选择。混合所有制是由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产权主体相互投资、交叉持股、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企业产权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其基本表现有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合资联营等形式。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在我国经历了初步发展、基本形成和深化完善三个阶段。多种所有制的共存与共同发展、国家层面的理论创新和政策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资本市场与产权市场的发育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创造了基本条件。根据所有制、所有制结构和所有制实现形式的辨证关系分析,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混合所有制”的具体实践形式。而混合所有制则是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所有制实现形式上的制度安排。混合所有制经济寓于混合经济之中,是混合经济的基础。而混合经济是混合所有制经济深度融合的结果。事实上,从世界潮流来看,现代市场经济是在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共同作用下的混合经济。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进一步深化,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使得各国投资主体之间的经济混合程度不断提高,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混合日新月异。包括英国在内的西方各国先后告别单一所有制而共同走上了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道路。虽然各国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特色不同,但是混合所有制以适应各国经济发展转变的需要,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这种必然趋势是“生产社会化规律”、资本社会化发展规律、市场经济从“自发”走向“自觉”的规律,以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等共同作用下促使了世界经济走向公私混合的市场经济新时代。英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搞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国家有着200多年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在经历了数百年放任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后发展到在国家干预下的、以私有制为主体的混合市场经济体制。二战后,随着国有企业的出现和国家干预经济的加强,英国开始实行国有和私有动态发展,相互依存,由此出现了混合经济或混合所有制经济形态。中国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和英国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都是特定历史背景和条件的产物,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特征各不相同,因而有其借鉴与启示,但不能照抄照搬。在我国,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对于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促进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激发一切积极因素推动社会财富创造,调整理顺社会利益关系,尤其是进一步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当前,我国国有企业仍然存在活力不足、经营机制不灵活以及民营企业实力不强等问题,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再次成为本轮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是以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为主线,以产权制度为核心,为抓住改革的战略机遇,必须继承和总结我国以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经验成果,并进一步开拓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视角与路径。在新的时期,面对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上的问题,关于混的分类、混的模式、混的时机等问题亟需研究。本文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与调研访谈相结合法、历史分析与比较研究相结合法,并更加注重经验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形成了一套全面的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比较研究体系。本文共分七章,各章的安排如下:第一章为绪论。本章内容首先介绍了本文研究背景与意义。其次,对本研究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根据文献分析,阐述了本研究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根据全文研究,提炼出创新点,并提出研究展望。第二章为混合所有制经济相关概念及其理论渊源。首先综述了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内涵、性质和特征,以及混合经济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区别与联系。其次,进行混合所有制相关概念辨析。最后,着重论述了中西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理论基础,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相关理论与西方学者的相关理论。本章为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比较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为英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历程及模式。首先,探讨了英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历程,主要探讨国有化、私有化、中间道路、“大社会”等时期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其次,总结了英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动因与条件。最后,着重分析了英国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模式与特征。第四章为中国混合所有制经济探索历程与模式。首先,分别从宏观政策和微观实践两个层次探讨了中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历程。其次,总结归纳了中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动因与条件。最后,着重归纳和分析了中国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模式及特征。第五章为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理论思想演进及模式定性比较。综述了英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理论基础和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理论基础。比较了两国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性质与特征。着重对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进行全方位比较,包括宏观运行情况、微观操作、股权结构、利益相关者安排等方面。第六章为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运行量化评价与比较。首先,针对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运行的总体情况进行比较。其次,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层面建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曲线,以进一步考察中英社会经济发展轨迹。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耦合评价模型和柯布-道格拉斯函数的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分别针对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基础环境与现状进行评价。最后,运用边际分析法对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第七章为中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路径选择及政策建议。首先,归纳出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比较的启示。而后,运用路径依赖分析,通过构建路径的锁定与突破模型,探讨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发展现状,构建出我国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运行的升级模型与范式框架。最后,基于启示与改革的路径突破、升级与范式,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政策建议。
杨青贵[6](2015)在《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的困境及其出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集体土地所有权是集体所有制的基本法律实现形式。研究表明,集体土地所有权在本质上是私法中的财产权,却负载来自公权力施加的诸多"社会义务"。即使在当下仍然具备有效实现集体土地所有权之必要性。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是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物质来源和调节农村收入分配的重要保障。在多元价值体系中,由经济效益、实质公平、经济安全构筑的价值序列,是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方面相关立法的价值目标。针对当前面临的主体立法不足、权能限制过多、收益不当流失、相关法律机制缺位等困境,必须以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属性为逻辑起点,坚持国家适度干预的法治进路,探寻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的法治出路。
吴明场[7](2014)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其流转法律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资源配置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实行土地“二元”管理体制,即土地分为国家所有和农村集体所有,并适用使用不同的法律。在我国城镇化战略推进中,城乡建设用地资源存在供给严重不足的问题,一方面,大量建设用地存在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和利用效率低下的现象;另一方面,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进行严格限制,进行再次开发高效利用存在很大困难,这就导致了存量低效的集体建设用地资源尚未进行优化配置利用,宝贵的集体建设用地资源存在浪费现象。改革开发以来,由于土地市场化观念已逐渐深入人心,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先行先试,勇于探索创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现象在经济较发达的乡镇逐渐盛行。正因为如此,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已成为近几年来学术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本文通过考察我国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历史,深入分析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现状和问题,剖析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主要权利构造,找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动力机制与意愿因素,总结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成功经验,设计集体建设用地的制度框架和相关配套制度,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其流转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支撑,为国家制定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和政策提供立法建议。本文章节研究内容如下:第1章导论。本章主要介绍论文选题的背景、目的、意义和界定概念,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阐明论文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各章主要内容。第2章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历史考察与现状检讨。本章主要考察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历史演变和检讨现实中问题。首先全面考察梳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历史演变,在此基础上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检讨,最后从宏观上提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改革的未来方向。第3章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权利构造。本章主要研究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权利构造,并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首先,分析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性质和特点,然后重点通过使用权主体思考(主体类别和成员身份)、客体管理(规划和计划)、内容完善(价格和收益分配)等方面剖析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权利构造,提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法理基础。第4章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动力机制与意愿因素。本章主要采取模型实证分析的方法,一方面,通过构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动力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将年鉴中各省宏观数据代入模型进行分析,找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主要动力;另一方面,通过构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意愿因素的研究假设和模型,采取实地个体调查的方式,将实地调查的微观数据代入模型进行检测分析,弄清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意愿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为后续的制度设计提供了实证分析依据。第5章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实践探索。本章分析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理论依据、法律依据和现实基础,并全面总结各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地方规章、主要做法及其主要经验,并重点分析广州市“城中村”改造在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中的政策创新,为后续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制度创新提供实践经验与可行性支撑。第6章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制度设计。本章首先提出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设计的总体要求,指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范围和条件,重点论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程序保障,并侧重分析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收益分配和使用,最后提出了完善配套制度的相关要求。
杨青贵[8](2014)在《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法律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是长期困扰学术界的研究命题。我们既不能直接沿用传统物权法知识进行分析,也不能纯粹依据现实作出判定。事实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在文本结构上已经确认,集体土地所有权是成员集体享有的“所有权”。不过,现行法律、政策至今未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如何才能得以实现。对此,学界至今重视不够,研究成果匮乏。尽管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作为全体集体成员的集合,并非法律主体,但是,这并不能成为否定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必要性的理由。同时,《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继续提出坚持承包关系保持长久不变的基本方针。在此背景下,我国农村社会中已出现了未获取或少获取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集体成员。殊不知,伴随着“三提五统”的取消,这些集体成员几乎丧失了通过参与集体土地所有权收益分配而获取基本生存权保障所需物质资料的机会。对此,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对于弱势集体成员基本生存权保障以及集体成员之间集体土地收益分配不公与收入差距问题的回应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的本质,在于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如何实现对集体土地所依法享有的占有、利用、收益、处分等权利。对此,法律规制与成员自治的协同作用是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的基本保障;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法律机制,则具有统筹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相关法律制度与弥补主要法律机制缺失的兼容优势。基于上述考虑,本文以经济安全、经济效益、经济公平为价值目标,研究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法律机制。除绪论和结论外,全文共分为七章;在逻辑上,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篇(第一章),主要探究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性质与实现现状;第二部分(第二章),从总体上构思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法律机制,主要探讨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的现实需求、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法律机制的价值目标、基本功能、基本原则以及基本体系;第三部分(第三、四、五、六、七章),主要是结合我国实际,探索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各项权能的法律化及实现机制。第一章“集体土地所有权的阐释及实现现状”,乃是通过对集体土地所有权历史变迁中相关法律、政策的文本分析,厘清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基本性质,并以此为基础,探析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现状。目前,尽管法律实际上已确定集体土地所有权是私法上的财产权,但是,我国尚未建立起科学、完善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法律制度和法律机制。在此背景下,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主要面临着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规范不足、对集体土地所有权权能过度限制、集体土地所有权收益流失以及相关法律机制缺失等现实困境。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相关法律政策的理性不足、相关理论研究的指导理念偏差、公权力对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不当干预以及乡村文化的退化等方面。第二章“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法律机制的总体构思”,旨在为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法律机制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在本质上,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的利益属于所有者的物质利益。在当代,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仍然是现实的需求。以法律机制为视角研究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具有突出的兼容优势。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法律机制需要建立起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经济安全和实质公平为主的价值体系;在价值目标的指导下,生成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功能。当然,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法律机制的价值目标与基本功能的实现,需要坚持法律规制与乡村自治协调、法律保障与政策指导互动、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均衡等基本原则,并以此指导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法律机制的建设。第三章“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主体与决策”,旨在探究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主体以及相关决策的形成与实施机制。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在法律上是成员集体,在事实上则是全体集体成员。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特殊性质,决定了确立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主体的必要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具有较之于村民委员会或村民小组的诸多优势,最适宜成为法定的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主体;同时,村民委员会或村民小组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普遍建立起来前,仍然具有替代价值。在此模式之下,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相关重大事项的集体决策,应当由集体成员参与的民主会议机制形成,由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主体执行;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一般事项则由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主体决定并实施。第四章“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利用权的实现”,旨在探讨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有效利用集体土地的权利及其实现的法律机制。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同样享有直接利用集体土地的权利。这项利用权的实现承载了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使命,应当从不同类型集体土地所负担的价值与功能差异出发,探讨多样化的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利用权的实现形式。此外,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利用权的实现与股份制具有一定的契合性,通过股份制实现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利用权,同样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第五章“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收益权的实现”,旨在建立集体土地上所有者收益的实现与公平分配的法律机制。收益权是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依法享有的获取集体土地收益的权利。成员集体、集体成员在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中具有不同的利益需求。成员集体既要在对外关系中实现集体土地所有权收益,也要基于在集体范围内供给公共产品的需要而参与集体土地所有权收益分配;集体成员则在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中享有收益权。集体成员的集体土地收益权实现,既需要在立法上将该权利法定化,也需要建立以集体成员主导的集体土地所有权收益分配机制。第六章“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处分权的实现”,主要探讨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是否享有处分权以及如何实现处分权。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处分权是集体土地所有权之处分权能的法律化。在现代法治社会,即使集体土地所有权负有重要的价值和功能,也不能以此否定处分权存在与实现的必要性。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同样应当享有处分权。集体土地处分权的实现,既需要法律从行使主体、行使方案、行使边界、行使方式等方面予以保障,又需要加强集体土地处分权实现的监管。当然,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处分权的实现,必定是一个漫长的渐进改革过程。第七章“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的妨害排除”,旨在探索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的妨害排除相关法律机制。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排他性是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的妨害排除的权利来源。尽管妨害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的原因和类型较多,但是,政府公权力和农村集体组织是最典型、最主要的妨害力来源。对政府公权力妨害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的防治,需要加强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增强政府行为的可识别性以及完善土地管理共同责任制度;对农村集体组织妨害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的防治,则需要明确农村集体组织的权责利、建立集体成员主导的综合监督机制、完善集体资产经营管理的信息披露制度。同时,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直接诉讼制度、集体成员代表诉讼制度、支持诉讼制度,构成了通过司法途径排除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的妨害的主要内容。
韩连贵,李振宇,韩丹,吴庆岚,杨微,易继平,王恒,张照利,鲁川[9](2013)在《关于探讨农业产业化经营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方略规程的思路》文中认为从1990年至今已20多年,我们一直注意调研、探讨全国各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方略规程。1990年,山东省诸城县从建立农业产品生产、加工、供销社会化服务体系,形成种养加、产供销、产加销一条龙产业链实体,到2011年,全国各地区形成了农业产品种养加、产供销、产加销一条龙产业链,结成了农工商、贸工农、内外商、农科教一体化产业经营体系,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工业、商业、服务业转移,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农工商企业共同发展,开辟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永续
胡伟伟[10](2012)在《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现行土地制度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城市国有土地的有偿使用制度;二是集体所有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是农村集体土地向城市建设用地的转用制度。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集体土地转为城市建设用地制度显得最为关键,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重点。由于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导致了农村集体土地转用为城市建设用地的现行制度既不公平又缺乏效率,亟待进行新一轮的改革。为加强实证研究,本文综合运用数理模型分析、经济计量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我国现行土地制度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但也使得我国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固定资产投资,经济发展方式粗放。(2)我国现行土地制度对土地的利用产生了不正确的激励,使得其缺乏效率,又显失公平,亟待改革。(3)耕地异地占补平衡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对目前土地制度的修正,还应进一步放宽空间限制,释放级差地租的潜力。(4)打破土地供应政府垄断的局面,让集体建设用地直接进入交易市场,是未来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5)建立在维护和固化现行不合理的土地制度框架基础之上的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这一命题,不符合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正确方向。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1)运用经济增长理论、产权理论、财政分权理论、级差地租理论、许可交易理论、博弈论对我国现行土地制度的成就和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拓展了对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理论思考。(2)大量的定量研究和案例分析,弥补了现有研究的不足。(3)对近年来土地政策领域出现的热点问题即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进行了理论上的重新探讨和实证分析,而且分析均建立在对我国现行土地制度全面和深入的研究之上
二、国土资源配置宏观调控需要解决的八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土资源配置宏观调控需要解决的八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十四五”时期我国财政安全运行面临的风险挑战与应对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降维打击”与行为财政学中的“框架效应” |
(一)“降维打击”:新形势和新经济对传统财政的挑战 |
(二)框架效应:打破财政困境的路径依赖 |
三、“十四五”时期我国财政安全运行面临的风险挑战 |
(一)财政经济可持续风险:“中等收入陷阱”与“高收入之墙” |
1. 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的安全挑战 |
2. 制约“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面临的安全挑战 |
(二)财政汲取能力风险:数字经济带来的国内和国外“双重”安全挑战 |
1.“虚拟货币”成为“地下经济”的升级版 |
2.“一鸟在手”远胜“两鸟在林”带来的税收征管与宏观调控的“双重困境” |
3. 数字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因其用工形式的不规范获得了不正当的竞争优势,但却给财政收支带来了“近虑”和“远忧” |
(三)财政安全运行理念风险:对财政赤字率3%的不断挑战 |
(四)财政潜在外部约束风险:资源环境约束、老龄化趋势与突发事件 |
1.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建立绿色税收体系 |
(1)成品油消费税税源在生态文明建设下面临转型挑战 |
(2)资源税等税源面临“腾笼换鸟”的挑战 |
(3)环境保护税 |
2. 人口老龄化增加财政“兜底”压力 |
3. 突发公共事件增加短期财政压力 |
四、解决“十四五”时期我国财政安全运行风险的应对之策 |
(一)关注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风险成本”,推动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转变 |
(二)创新数字税收征管模式,构建适应数字经济的税收制度 |
(三)调整人口、养老、医疗政策,消除战略性发展隐患 |
(四)推动消费税转型,构建现代绿色税收体系 |
(五)完善应急财政机制,应对瞬时冲击风险隐患 |
(2)当代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研究(1949—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难点和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编 自为性变迁时期的土地产权制度(1949-1978) |
第一章 建国前中共地权政策的回顾 |
第一节 土地国有化政策的确立与演变 |
第二节 土地国有到耕地农有的政策变迁 |
第三节 土地政策的调和与减租减息 |
第四节 解放区土地改革与“耕者有其田” |
小结 |
第二章 土地产权制度的自为性变迁 |
第一节 自为性变迁的背景 |
第二节 自为性变迁的过程 |
第三节 自为性变迁的特点 |
小结 |
第三章 土地改革与地权剧变 |
第一节 土地改革的动因 |
第二节 土地改革的历程 |
第三节 城乡地权结构的变化 |
第四节 地权转移与确认 |
小结 |
第四章 三大改造与地权变动 |
第一节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
第二节 合作化运动与农村地权变动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改造与城市地权变革 |
第四节 土地产权登记及转让 |
小结 |
第五章 土地公有的曲折探索 |
第一节 认识分歧与土地公有 |
第二节 人民公社化运动与地权的急剧变革 |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中的土地产权制度 |
第四节 徘徊时期的土地产权制度 |
第五节 土地征用与地权变动 |
小结 |
第二编 自发性变迁时期的土地产权制度(1979—2006) |
第六章 土地产权制度的自发性变迁 |
第一节 自发性变迁的背景 |
第二节 自发性变迁的过程 |
第三节 自发性变迁的特点 |
小结 |
第七章 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两权分离” |
第一节 “两权分离”动因和背景 |
第二节 农村土地制度的松动 |
第三节 城市土地的国有化 |
第四节 产权转移与登记发证 |
小结 |
第八章 地权革新与立法规制 |
第一节 地权变化的时代背景 |
第二节 《土地管理法》的制定与修改 |
第三节 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规定 |
第四节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历程 |
第五节 土地征用与产权转换 |
小结 |
第三编 自觉性变迁时期的土地产权制度(2007—2015) |
第九章 土地产权制度的自觉性变迁 |
第一节 自觉性变迁的背景 |
第二节 自觉性变迁的过程 |
第三节 自觉性变迁的特点 |
小结 |
第十章 土地物权体系的建构 |
第一节 《物权法》出台的背景 |
第二节 《物权法》起草的曲折历程 |
第三节 土地物权的有关规定 |
小结 |
第十一章 土地物权权能的完善 |
第一节 土地物权的现状 |
第二节 土地用益物权的完善 |
第三节 土地担保物权的扩能 |
第四节 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建立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城镇化背景下建设用地利用强度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辨析 |
2.2 理论支撑 |
2.3 分析框架 |
第三章 建设用地利用强度评价 |
3.1 数据方法及指标构建 |
3.2 建设用地利用强度变化 |
3.3 建设用地利用强度关联分析 |
3.4 建设用地利用强度重点因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设用地利用强度时空差异分析 |
4.1 时序变化分析 |
4.2 收敛趋势分析 |
4.3 空间差异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设用地利用强度驱动机制 |
5.1 建设用地利用强度的驱动机理分析 |
5.2 驱动因素的选择及处理 |
5.3 驱动因素的实证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强度变化与城镇化水平的互动关系 |
6.1 强度变化与城镇化水平的耦合特征 |
6.2 强度变化与城镇化水平的动态效应 |
6.3 强度变化与城镇化发展的脱钩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调控建设用地利用强度的路径与策略 |
7.1 实施区域差异管控,提升建设用地利用强度 |
7.2 创新土地管控措施,盘活低效存量建设用地 |
7.3 结合相关发展规划,优化分类建设用地布局 |
7.4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严控建设用地扩张规模 |
7.5 协调优化空间规划,推进城镇化质量全面提升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可能的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我国投资结构失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本文的结构安排 |
四、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投资结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投资结构的含义及种类 |
一、投资和投资要素 |
二、投资结构及其分类 |
第二节 投资结构与经济增长 |
一、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 |
二、投资结构与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
三、投资结构与投资效益 |
第三节 投资结构的决定因素 |
一、自然条件 |
二、需求结构 |
三、经济发展战略 |
四、技术进步 |
五、制度因素 |
六、对外贸易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投资结构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
第一节 马克思投资结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
一、马克思的投资结构思想 |
二、马克思投资结构思想的特征 |
三、马克思投资结构思想的现实意义 |
第二节 列宁的投资结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
一、列宁的投资结构思想 |
二、列宁投资结构思想的现实意义 |
第三节 毛泽东的投资结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
一、毛泽东的投资结构思想 |
二、毛泽东投资结构思想的现实意义 |
第四节 简要评述 |
一、理论之间的继承和发展 |
二、理论之间的异同 |
第三章 西方经济学投资结构理论及其启示 |
第一节 亚当·斯密投资结构理论及启示 |
一、亚当·斯密的投资结构理论 |
二、亚当·斯密投资结构理论的启示意义 |
第二节 凯恩斯投资结构理论及启示 |
一、凯恩斯的投资结构理论 |
二、凯恩斯投资结构理论的启示意义 |
第三节 当代西方经济学家投资结构理论及启示 |
一、均衡投资理论 |
二、非均衡投资理论 |
三、收入带动投资结构变动 |
四、工业化的不同阶段投资结构不同 |
五、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
六、投资高级和专业生产要素 |
七、投资与区位优势理论 |
八、启示意义 |
第四章 建国以来我国投资结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投资主体结构的变化 |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一五”期间(1949‐1957 年) |
二、单一投资主体时期 (1958—1978 年) |
三、多元投资主体时期(1979 年至今) |
第二节 投资部门结构的变化 |
一、以重工业为主体的投资结构(1949—1978 年) |
二、轻工业和农业投资增加(1979—1999 年) |
三、重工业化特征显现(2000 年—至今) |
第三节 投资区域结构的变化 |
一、投资以内地为重心(1949‐1978 年) |
二、投资以沿海地区为重心(1979‐1995 年) |
三、投资向中西部转移、区域协调发展时期(1996 年—至今) |
第四节 我国投资结构演变的经验总结 |
一、优先发展重工业是由建国后的历史环境决定的 |
二、投资结构的演变与制度创新关系密切 |
三、城镇化进程滞后制约了投资结构升级 |
四、居民收入增长慢、差距大影响了投资结构合理化 |
第五章 我国投资结构近年变动趋势、问题与成因 |
第一节 我国投资结构近年的变动趋势 |
一、从投资主体看,国有控股投资比重下降,私人控股投资比重上升 |
二、从投资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投资比重上升 |
三、制造业、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是固定资产投资的重心 |
四、从区域投资看,投资的重心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 |
五、政府投资更多投向基础设施、教育卫生和高新技术行业 |
第二节 当前我国投资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不牢 |
二、不同所有制投资主体平等竞争的局面并未真正形成 |
三、工业品低水平重复投资严重、高端投资不足 |
四、政府投资错位、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投入不足 |
五、高投资率和低投资效率 |
第三节 我国投资结构失衡的原因分析 |
一、内部积累和赶超型工业化战略 |
二、政府职能错位 |
三、市场机制不完善 |
四、体制和制度原因造成结构失衡 |
五、经济转轨时期的路径依赖 |
第六章 投资结构合理化的标志和调整方向 |
第一节 衡量投资结构优化的标志 |
一、投资结构要与需求结构相适应 |
二、投资结构要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
三、投资结构要能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四、投资结构要满足居民基本的公共产品需要 |
五、投资结构要充分利用一国的资源禀赋 |
第二节 我国投资结构调整的方向 |
一、从投资主体看,重点激发民间资本投资 |
二、从产业结构看,增加对现代农业和新兴战略产业的投资 |
三、从投资区域看,增加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 |
四、从城乡关系看,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投资 |
五、从投资领域看,增加对科技创新、人力资本和公共产品的投资 |
第七章 投资结构的国际比较及经验借鉴 |
第一节 英国、美国等工业先行国的投资结构及其发展 |
一、美国投资结构的演变 |
二、英国投资结构的演变 |
第二节 日本、韩国的投资结构变迁 |
一、日本的投资结构变迁 |
二、韩国的投资结构变迁 |
第三节 发达国家投资结构演变的经验借鉴 |
一、投资主体以私人企业为主 |
二、投资结构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升级 |
三、投资结构演的市场主导 |
四、海外投资的发展 |
五、投资结构调整伴随着制度调整和组织变革 |
第八章 我国投资结构优化的基本思路和战略选择 |
第一节 我国投资结构优化的基本思路 |
一、形成由市场主导的投资结构 |
二、优化投资结构需要需求带动 |
三、投资结构升级要靠科技创新推动 |
第二节 真正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 |
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使国有企业成为独立的投资主体 |
二、加强民营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 |
第三节 完善市场机制,建立投资结构优化的内在机制 |
一、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
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
第四节 转变和完善政府职能 |
一、政府职能转变是投资结构优化升级的前提 |
二、正确履行政府职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关于英国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研究 |
1.2.2 关于中国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研究 |
1.3 研究目的、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 |
1.4 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
1.4.1. 创新点 |
1.4.2 研究展望 |
2 混合所有制相关概念及其理论渊源 |
2.1 所有制及混合所有制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
2.1.1 所有制、所有制结构与所有制形式 |
2.1.2 混合所有制的内涵 |
2.1.3 混合所有制的性质与特征 |
2.1.4 混合经济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联系与区别 |
2.1.5 产权与所有权 |
2.2 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理论 |
2.2.1 马克思恩格斯所有制及其实现形式理论 |
2.2.2 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 |
2.2.3 马克思的资本社会化理论 |
2.3 西方学者的相关理论 |
2.3.1 现代产权理论 |
2.3.2 国家干预理论 |
2.3.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 英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历程、模式及其特征 |
3.1 英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历程 |
3.1.1 国有化——“混合所有制经济”形成(1945-1978) |
3.1.2 私有化——混合所有制经济结构调整(1979-1996) |
3.1.3 中间道路——“新混合经济”开启(1997至2010) |
3.1.4 “大社会”运动——“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继续推进(2010至今) |
3.2 英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动因与条件 |
3.2.1 英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动因 |
3.2.2 英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条件 |
3.3 英国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 |
3.3.1 公私混合经营模式 |
3.3.2 出售国企股权模式 |
3.3.3 引入私人资本模式 |
3.3.4 MBO模式 |
3.3.5 员工持股计划(ESOP)模式 |
3.3.6 “黄金股”模式 |
3.3.7 PPP与PFI模式 |
3.4 英国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运行特征 |
3.4.1 公私并存,私有制占主体 |
3.4.2 混合产权明晰,产权交易市场化 |
3.4.3 公司治理结构健全,法律体系完备 |
3.4.4 混合型资源配置,政府投资力度大 |
3.4.5 分散决策与集中决策并存 |
4 中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历程、模式及其特征 |
4.1 中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历程 |
4.1.1 宏观层面混合所有制经济探索与实践 |
4.1.2 微观层面混合所有制经济探索与实践 |
4.2 中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动因与条件 |
4.2.1 中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动因 |
4.2.2 中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条件 |
4.3 中国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 |
4.3.1 中国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分类 |
4.3.2 混合型整合上市模式 |
4.3.3 混合型合资联营模式 |
4.3.4 混合型产权联盟模式 |
4.3.5 混合型项目制模式 |
4.3.6 混合型基金模式 |
4.3.7 产品分成模式 |
4.3.8 员工持股与MBO模式 |
4.4 中国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运行特征 |
4.4.1 以产权多元化为基本导向 |
4.4.2 以国有资本监管体系变革为基点 |
4.4.3 以实现包容性增长为追求 |
4.4.4 以打造利益共同体为目的 |
5 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思想理论演进及性质与特征比较 |
5.1 英国混合所有制经济思想理论演进 |
5.1.1 英国工党经济思想演进 |
5.1.2 凯恩斯经济学理论 |
5.1.3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 |
5.1.4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 |
5.1.5 “第三条道路”理论 |
5.2 中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思想理论演进 |
5.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计划与市场的思想 |
5.2.2 毛泽东的经济思想理论 |
5.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基础(1978-至今) |
5.3 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性质与特征比较 |
5.3.1 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性质比较 |
5.3.2 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特征比较 |
5.4 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定性比较 |
5.4.1 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宏观面比较 |
5.4.2 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运行微观比较 |
5.4.3 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股权结构与利益相关者安排 |
6 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运行量化评价与比较 |
6.1 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运行总体情况 |
6.1.1 中英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情况比较 |
6.1.2 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结构比较 |
6.2 中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比较 |
6.2.1 中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曲线 |
6.2.2 指标设立、模型假设与数据采集 |
6.2.3 样本选取与描述性分析 |
6.2.4 实证分析及结论 |
6.3 基于边际分析法的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
6.3.1 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宏观运行分析 |
6.3.2 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产权多元化分析 |
7 中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路径优化及政策建议 |
7.1 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比较后得到的启示 |
7.1.1 打造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理论体系 |
7.1.2 以有为的政府为支撑,推动有效的市场 |
7.1.3 引入竞争机制,激励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内生动力 |
7.1.4 创新混合所有制模式,构建混合发展范式 |
7.1.5 发展PPP模式,推广员工持股,适度采用“黄金股” |
7.2 中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路径依赖分析 |
7.2.1 中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路径锁定与突破 |
7.2.2 中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运行升级 |
7.2.3 中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运行范式框架 |
7.3 政策建议 |
7.3.1 加强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顶层设计 |
7.3.2 深化现代产权制度改革 |
7.3.3 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
7.3.4 转变政府职能与规范资本市场建设 |
7.3.5 强化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法治基础建设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后记 |
(6)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的困境及其出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集体土地所有权及其实现的现实需求 |
( 一)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基本属性 |
( 二) 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的现实需求 |
二、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的制度价值 |
( 一) 经济效益 |
( 二) 实质公平 |
( 三) 经济安全 |
( 四) 价值顺位 |
三、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面临的现实困境 |
( 一)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立法缺失 |
( 二) 集体土地所有权权能被过度限制 |
( 三) 集体土地所有权收益不当流失 |
( 四) 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相关机制缺位 |
四、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的法治出路 |
( 一) 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的立法思路 |
( 二) 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相关立法应着力回应的问题 |
(7)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其流转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和概念界定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1.4 概念界定 |
1.2 相关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现状、问题的研究 |
1.2.2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机理和动力机制的研究 |
1.2.3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资源配置效应与收益分配的研究 |
1.2.4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与制度创新的研究 |
1.2.5 研究现状评价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安排及其主要内容 |
2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其流转的历史考察与现状检讨 |
2.1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集体建设用地制度的历史考察 |
2.1.1 维持建设用地原有的占有和使用关系不变时期(1949—1957年) |
2.1.2 农村建设用地归集体所有,免费使用时期(1958—1981年) |
2.1.3 加强用地规划、用地审批和面积控制,并试行补偿时期(1982—1986年) |
2.1.4 部分建设用地实行补偿制度或有偿使用制度时期(1987—1998年) |
2.1.5 禁止农村集体土地出让、转让或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时期(1999—2007年) |
2.1.6 允许符合条件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2008年—至今) |
2.1.7 小结与启示 |
2.2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及其问题 |
2.2.1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 |
2.2.2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必然性 |
2.2.3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存在的问题 |
2.3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改革的未来方向 |
2.3.1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实现“同地、同权、同价” |
2.3.2 加强总量控制与用途管制,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配置节约利用 |
2.3.3 合理分配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兼顾国家、集体和农民个人利益 |
2.3.4 建立农村土地产权与流转信息系统,逐步完善国家土地法律政策体系 |
3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权利结构 |
3.1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性质与特点 |
3.1.1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性质 |
3.1.2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特点 |
3.2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主体的思考——主体类别与成员身份 |
3.2.1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原始主体 |
3.2.2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继受主体 |
3.2.3 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的特点 |
3.2.4 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立法存在的问题 |
3.2.5 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界定的规则 |
3.2.6 小结 |
3.3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客体的管理——加强规划和计划管控 |
3.3.1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划的法律问题 |
3.3.2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计划的法律问题 |
3.3.3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划制度的完善 |
3.3.4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计划制度的完善 |
3.3.5 小结 |
3.4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内容的完善——价格与收益分配 |
3.4.1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价格制度比较分析 |
3.4.2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收益分配制度比较分析 |
3.4.3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中的利益博弈分析 |
3.4.4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价格制度的完善 |
3.4.5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收益分配制度的完善 |
3.4.6 小结 |
4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动力机制与意愿因素 |
4.1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动力机制的分析框架 |
4.1.1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动力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 |
4.1.2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动力机制的供给与需求因素 |
4.2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动力因素的实证分析 |
4.2.1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动力因素的计量经济模型及变量解释 |
4.2.2 模型估计的结果 |
4.2.3 结论与讨论 |
4.3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因素的研究模型 |
4.3.1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因素的研究假设与模型 |
4.3.2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因素的问卷设计与调研说明 |
4.4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因素的实证分析 |
4.4.1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因素预测试阶段 |
4.4.2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因素正式测试阶段 |
4.4.3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
5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实践探索 |
5.1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理论依据 |
5.1.1 制度变迁理论 |
5.1.2 土地产权理论 |
5.2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依据 |
5.2.1 既有法律法规提供了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余地 |
5.2.2 既有政策也提供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空间 |
5.3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地方实践 |
5.3.1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地方模式 |
5.3.2 模式比较分析 |
5.3.3 小结与启示 |
5.4 我国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政策创新——广州“三旧”改造之城中村改造 |
5.4.1 广州市“三旧”改造之城中村改造的主要做法 |
5.4.2 “三旧”改造政策对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创新分析 |
5.4.3 “三旧”改造政策中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政策评估 |
5.4.4 小结与启示 |
6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制度设计 |
6.1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设计的总体要求 |
6.1.1 明确并保障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的同等法律地位 |
6.1.2 明确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用益物权属性 |
6.1.3 改进完善现有土地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
6.2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范围和条件 |
6.3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一级市场程序保障 |
6.3.1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程序的法理基础 |
6.3.2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程序遵循的基本原则 |
6.3.3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程序的设计 |
6.3.4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程序保障机制 |
6.4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二级市场程序保障 |
6.4.1 登记的基本原则 |
6.4.2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二级市场的程序设计 |
6.4.3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登记效力选择 |
6.5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收益分配 |
6.5.1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初次流转收益形成及分配 |
6.5.2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再次流转收益形成及分配 |
6.5.3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的使用 |
6.6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配套制度 |
6.6.1 集体建设用地地籍管理与登记 |
6.6.2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期限 |
6.6.3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社会保障制度 |
结束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1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意愿预测试问卷 |
附录2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意愿调查问卷 |
(8)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法律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本文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二、 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研究现状述评 |
(一) 研究现状综述 |
(二) 现有研究存在的共性问题 |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基本限定 |
(一) 本文的研究方法 |
(二) 本文研究的基本限定 |
第一章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阐释及实现现状 |
一、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历史变迁 |
(一)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孕育(1949 年至 1953 年) |
(二) 事实意义上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形成(1953 年至 1958 年) |
(三) 事实意义上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发展(1958 年至 1978 年) |
(四) 法律文本上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发展(1978 年至今) |
二、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基本性质 |
(一) 集体土地所有权性质之观点介评与启示 |
(二) 集体土地所有权是私法上的财产权 |
(三) 集体土地所有权是负有“社会义务”的财产权 |
三、 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的立法概况 |
(一)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双重性 |
(二) 集体土地所有权客体的明确性 |
(三) 集体土地所有权权能的有限性 |
(四) 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形式的多样性 |
四、 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的现实困境及成因 |
(一) 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的现实困境 |
(二) 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之困境成因 |
第二章 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法律机制的总体构思 |
一、 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及其所有者利益 |
(一) 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的是受法律保护的物质利益 |
(二) 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中的成员集体与集体成员利益 |
二、 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的现实需求与法治路径 |
(一) 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的现实需求 |
(二) 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的路径选择 |
(三) 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法律机制改革的优势与预期 |
三、 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法律机制的价值目标与基本功能 |
(一) 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法律机制之价值目标与基本功能界定 |
(二) 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法律机制的价值目标 |
(三) 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法律机制的基本功能 |
四、 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法律机制的基本原则 |
(一) 法律规制与乡村自治协调 |
(二) 法律保障与政策指导互动 |
(三) 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均衡 |
五、 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法律机制的基本体系 |
第三章 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主体与决策 |
一、 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模式 |
(一) 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的基本模式 |
(二) 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的模式比较 |
(三) 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模式的优先方案 |
二、 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主体 |
(一) 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主体的优选 |
(二)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律制度完善 |
三、 集体土地所有权决策的形成与实施 |
(一) 集体土地所有权决策的形成 |
(二) 集体土地所有权决策的实施 |
第四章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利用权的实现 |
一、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利用权及其实现基础 |
(一)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利用权 |
(二)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利用权的实现基础 |
二、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利用权实现的基本使命 |
(一)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利用权实现的政治使命 |
(二)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利用权实现的经济使命 |
(三)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利用权实现的社会使命 |
三、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利用权的实现形式 |
(一) 集体建设用地的利用权实现形式 |
(二) 集体农用地的利用权实现形式 |
(三) 集体未利用地的利用权实现形式 |
四、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利用权实现——以股份制改革为分析中心 |
(一) 集体土地经营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
(二) 集体土地股份制改革的基本路径 |
(三) 集体土地股份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
第五章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收益权的实现 |
一、 集体土地收益权及其主体权益 |
(一) 集体土地收益权及其制度价值 |
(二) 集体土地收益权主体的评判标准 |
(三) 集体土地收益权主体的收益权利 |
二、 成员集体的集体土地所有权收益实现 |
(一) 成员集体的集体土地所有权收益实现 |
(二) 成员集体对集体土地所有权收益的分配与使用 |
三、 集体成员的集体土地收益权实现 |
(一) 集体成员的集体土地收益权法定化 |
(二) 集体成员的集体土地收益权实现机制 |
(三) 集体成员的集体土地收益权实现限度 |
第六章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处分权的实现 |
一、 集体土地处分权及其基本特征 |
(一) 集体土地处分权及其立法 |
(二) 集体土地处分权的基本特征 |
二、 集体土地处分权实现的保障 |
(一) 集体土地处分权行使主体 |
(二) 集体土地处分权行使方案 |
(三) 集体土地处分权行使边界 |
(四) 集体土地处分权行使方式 |
三、 集体土地处分权实现的监管 |
(一) 集体土地处分权实现的监管理念 |
(二) 集体土地处分权实现的实体监管规则 |
(三) 集体土地处分权实现的监管程序 |
四、 集体土地处分权实现的展望 |
第七章 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的妨害排除 |
一、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排他性与妨害排除 |
(一)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排他性 |
(二) 妨害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的成因 |
(三) 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的妨害类型 |
二、 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的妨害排除方式 |
(一) 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妨害排除方式多元化 |
(二) 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妨害排除的主要方式 |
三、 政府公权力妨害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的防治 |
(一) 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科学性 |
(二) 政府行为的可识别性 |
(三) 土地管理共同责任制度 |
四、 农村集体组织妨害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的防治 |
(一) 农村集体组织的权责利 |
(二) 集体资产经营管理的信息披露制度 |
(三) 集体成员主导的综合监督机制 |
五、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诉讼制度 |
(一) 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直接诉讼制度 |
(二) 集体成员代表诉讼制度 |
(三) 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的支持诉讼制度 |
结论 |
(一) 本文的基本观点 |
(二) 本文的主要创新 |
(三)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关于探讨农业产业化经营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方略规程的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起源 |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标准 |
(一) 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体系建设的原因。 |
(二) 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体系建设的任务。 |
1. 坚持以农业现代化为目标, 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 |
2. 坚持以农业综合效益为中心,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
3. 坚持以农业科技进步为动力, 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
4. 坚持以农业产品市场需求为导向, 开辟农业产业化经营。 |
5. 坚持兴办农业龙头企业, 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
6. 坚持发展农民流通队伍, 搞活农业产业化经营。 |
(三) 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体系建设的要求。 |
1. 要科学规范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的内容。 |
2. 要建立健全农业产品生产标准体系。 |
3. 要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示范区建设。 |
4. 要组织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化宣传教育。 |
5. 要不断加大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化投资力度。 |
6. 要切实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
(四) 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体系建设的方略。 |
1. 因地制宜确定需求范围。 |
2. 科学合理开辟途径创新。 |
3. 全面推进标准体系完善。 |
4. 切实加强政府引导协调。 |
5. 组织发动农民自觉遵守。 |
6. 建立健全完备保障体系。 |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性质 |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点 |
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范围 |
(一)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业范围。 |
1. 农林种植业产业、牧渔养殖业产业。 |
2. 农林牧渔各业产品加工产业。 |
3. 农林牧渔各业生产经营前、中、后全过程服务产业。 |
4. 农林牧渔各业产品销售产业。 |
(二)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品范围。 |
1. 农林种植业生产、加工的产品范围包括: |
2. 牧渔养殖业生产、加工的产品范围包括: |
(三)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途径范围。 |
1. 农业产业化经营产品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生态化途径。 |
2. 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科技化、合作化、市场化、国际化。 |
六、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类型 |
七、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标 |
(一) 科学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农业主导产品、支柱产业。 |
1. 培育和发展农业主导产品生产, 奠定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坚实基础。 |
2. 培育和发展农业支柱产业, 形成区域传统和特色产业经济优势。 |
3. 培育和发展农业新兴产业, 促进地方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经济实力。 |
4. 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 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
(二) 科学安排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全方位培育和发展农业优势、特色、短缺产业。 |
(三) 科学组织农业产品基地建设, 逐步形成农业产品基地生产集约化、规模化和区域化布局。 |
1. 组织加强农业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
2. 组织推进农业产品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 |
3. 组织落实农业产品基地建设的区域化布局。 |
(四) 科学开拓农业产品市场建设, 不断培育农业产品统一开放市场体系。 |
1. 科学掌握农业产品市场导向。 |
2. 科学培育农业产品市场主体, 这是指通过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多元化联合组织形式, 不断提高农户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经营水平, 科学培育农户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在市场上的主体地位, 享受与其他工商业者同样的经营自主权, 参与市场的平等竞争。 |
3. 科学开拓农业产品市场空间。 |
4. 科学构筑农业产品市场载体。 |
(五) 科学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 促使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
1. 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环节。 |
2. 增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功能。 |
3. 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高起点发展。 |
4. 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联合组建和创办企业集团公司。 |
(六) 科学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资金投入多元化渠道, 坚持建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利益与风险紧密联结关系。 |
1. 科学开辟农业产业化经营资金投入不断增强的多元化渠道。 |
2. 坚持建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的利益与风险紧密联结关系。 |
(七) 科学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体系, 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科技创新能量。 |
1. 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体系, 强化全方位服务功能。 |
2. 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科技创新能量。 |
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任务 |
九、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 |
(一) 坚定树立农业产业化经营全新观念。 |
1. 农业产业化经营系列、一体化的全面发展观念。 |
2. 农业产业化经营集约、专业化规模发展观念。 |
3. 农业产业化经营生态、社会化的综合发展观念。 |
4. 农业产业化经营科技、现代化的永续发展观念。 |
(二) 严格遵循农业产业化经营基本原则。 |
1. 严格遵循市场导向的准则。 |
2. 严格遵循自愿互利的准则。 |
3. 严格遵循协调指导的准则。 |
4. 严格遵循“龙头”带动的准则。 |
5. 严格遵循全产业链的准则。 |
6. 严格遵循企业兼并重组的准则。 |
(三) 要引导带动广大农民建设农业产品生产基地。 |
1. 组织建成确保农业产品有效供应的生产基地。 |
2. 组织建成农业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生产基地。 |
(四) 要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经营资源综合利用优势。 |
1. 科学认识农业产业化经营资源的特点、优势和问题。 |
2. 科学开发利用农业产业化经营资源的优势与劣势互补问题。 |
(五) 要鼓励农民及其组织参加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条龙产业链、一体化现代农业产业集团经营体系。 |
1. 因地制宜地布局农业区域化产业。 |
2. 科学合理地建立农业主导产品规模化生产基地产业。 |
3. 实事求是地扶持农业集约、专业化支柱产业。 |
4. 坚持不断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健全化基础产业。 |
5. 坚定不移地培育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条龙产业链产业。 |
6. 遵纪守法地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社会化产业。 |
7. 广泛深入地开展农业科技开发、创新、推广应用产业。 |
8. 全面系统地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产业。 |
9. 全方位地建立农工商、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集团产业。 |
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措施 |
(一) 树立农业产业化经营全新观念、自觉意识。 |
1. 正确认识、理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概念和内涵。 |
2. 正确划分、确定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范围和内容。 |
3. 正确树立农业产业化经营全新观念、自觉意识。 |
(二) 转变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领导、调节控制职能。 |
1. 改革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管理机构和经营体制。 |
2. 转变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领导的方式、方法。 |
3. 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领导、调节控制的职能、责任。 |
(三) 组织推动广大农民参加农业产品生产基地工程建设。 |
1. 组织落实农业产品生产基地。 |
2. 组织落实农业产品标准化生产。 |
(四) 组织推动各地区创造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结构的条件。 |
1. 组织推动各地区划分、界定农业产业化经营结构的类型。 |
2. 组织推动各地区合理确定农业产业化经营结构的体制。 |
(五) 组织推动各地区鼓励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壮大。 |
1. 要组织采取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多元形式。 |
2. 要组织落实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多种政策措施。 |
3. 要组织推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骨干带动功能。 |
(六) 组织推动各地区开拓农业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途径。 |
1. 组织把握农业产品市场的导向。 |
2. 组织增强农业产品市场竞争力。 |
(七) 组织促进各地区增强农业科学技术创新、进步的动力。 |
(八) 组织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收益分配组织体制。 |
1. 组织引导农民自主建立各种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股份合作组织及其他形式的联合体。 |
2. 组织推动农民与农业龙头企业等单位建立产销合同、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分担机制。 |
(九) 组织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调控约束机制的纽带。 |
1. 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宏观调控机制。 |
2. 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具体约束机制。 |
3. 建立健全农业劳动力合理流动的转移机制。 |
4. 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资金多元化投入机制。 |
5. 建立健全国家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资金投入机制。 |
6. 建立健全国家银行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信贷资金投入机制。 |
7. 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资金管理机制。 |
8. 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分配机制。 |
(十) 组织开辟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渠道。 |
1. 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法制化。 |
2. 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环保化。 |
3. 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资源化。 |
4. 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社区化。 |
(十一) 组织提供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保险的保障。 |
1.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保险的保障必要性。 |
2.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保险的保障现状及制约因素。 |
3.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保险的保障范围。 |
4.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保险的保障内容。 |
5. 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保险的保障职责。 |
6. 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保险的保障原则。 |
7. 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保险的保障要求。 |
8. 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保险的保障措施。 |
(十二) 组织推进现代农业标准化、城乡一体化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
1.现代农业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
2.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标准化体系。 |
3.现代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
4.现代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 |
5.现代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
十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成效 |
(一) 推进了农业各种产业化经营发展。 |
(二) 形成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骨干力量。 |
(三) 增强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持续发展的能力。 |
(四) 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科技进步。 |
(五) 促进了农业生产经营要素科学组合。 |
(六) 完善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 |
(七) 健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 |
(八) 建成了农业产品市场体系。 |
(九) 加快了传统农业转变现代农业的进程。 |
(十) 加强了城乡一体化、现代化和谐经济社会建设。 |
(10)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内容和结构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1.6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
1.6.1 土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1.6.2 土地市场与宏观经济运行的关系 |
1.6.3 对“土地财政”的研究 |
1.6.4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研究 |
1.6.5 产权理论综述 |
1.7 西方发达国家的土地制度与土地政策 |
1.7.1 美国的土地制度与土地政策 |
1.7.2 欧洲的土地制度与土地政策 |
第2章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制度的演进与政策框架 |
2.1 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土地制度框架 |
2.2 农地产权的比较清晰的界定 |
2.3 国有建设用地市场的发展演变 |
2.4 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的政策框架 |
2.5 城市化过程中的级差地租 |
第3章 现行土地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
3.1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 |
3.2 现行土地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 |
3.3 土地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经济计量分析 |
3.4 长期经济增长的不可持续性:修正索洛模型分析 |
第4章 现行土地利用制度问题及其制度根源分析 |
4.1 我国现行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 |
4.1.1 耕地面积的大量减少 |
4.1.2 偏离公益的目标 |
4.1.3 土地财政的依赖 |
4.1.4 金融和债务风险 |
4.1.5 忽视农民权利,积累大量的社会矛盾 |
4.1.6 土地供应与房地产价格的计量分析 |
4.2 中国现行土地制度的深层分析 |
第5章 耕地占补平衡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分析 |
5.1 耕地占补平衡 |
5.1.1 政策框架 |
5.1.2 耕地占补平衡的案例分析:以成都为例 |
5.1.3 耕地占补平衡的跨省效率 |
5.1.4 土地政策领域的许可交易 |
5.2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
5.2.1 政策框架 |
5.2.2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一个案例分析 |
5.2.3 评价与总结 |
第6章 农村集体土地直接参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
6.1 案例分析 |
6.1.1 案例一:以土地股份制为特征的“南海模式” |
6.1.2 案例二:集体土地上的民营工业园—成都蛟龙工业港 |
6.1.3 案例三:“小产权房”现象分析 |
6.1.4 案例四:重庆“地票”制度 |
6.2 农村集体土地直接入市的好处和可能问题 |
6.2.1 农村集体土地直接入市的好处 |
6.2.2 可能存在的问题 |
6.2.3 将合理的事情合法化 |
第7章 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
7.1 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提出和实践 |
7.2 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缺陷分析 |
7.2.1 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缺乏理论基础 |
7.2.2 土地参与宏观调控违背了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 |
7.2.3 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内在缺陷 |
7.3 近年来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效果分析 |
7.3.1 土地调控房价的特点和效果分析 |
7.3.2 土地调控产能过剩的特点和效果分析 |
7.4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土地调控政策借鉴 |
7.5 对我国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简要评述 |
第8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对本文结论的总结 |
8.2 政策建议 |
8.2.1 进一步完善耕地异地占补平衡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 |
8.2.2 打破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从根本上改革征地制度 |
8.2.3 完成农村土地和房屋的确权,为未来改革奠定基础 |
8.2.4 改革财税制度,为地方政府建立长期稳定的财政来源 |
8.2.5 土地参与宏观调控不符合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大方向,应该重新界定 |
8.2.6 推进深层次改革,为土地改革打好基础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国土资源配置宏观调控需要解决的八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十四五”时期我国财政安全运行面临的风险挑战与应对策略[J]. 白彦锋. 当代财经, 2021(06)
- [2]当代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研究(1949—2015)[D]. 张海明. 山东大学, 2019(09)
- [3]城镇化背景下建设用地利用强度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D]. 王宏亮.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2)
- [4]我国投资结构失衡问题研究[D]. 曾凡慧.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5]中英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比较研究[D]. 邓沛琦. 武汉大学, 2015(03)
- [6]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的困境及其出路[J]. 杨青贵. 现代法学, 2015(05)
- [7]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其流转法律问题研究[D]. 吴明场. 武汉大学, 2014(01)
- [8]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法律机制研究[D]. 杨青贵. 西南政法大学, 2014(07)
- [9]关于探讨农业产业化经营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方略规程的思路[J]. 韩连贵,李振宇,韩丹,吴庆岚,杨微,易继平,王恒,张照利,鲁川. 经济研究参考, 2013(03)
- [10]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研究[D]. 胡伟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11)
标签:混合所有制经济论文; 建设用地论文; 土地产权论文; 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论文; 投资结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