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选用高三英语复习资料(论文文献综述)
张婉钰[1](2021)在《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数学复习课是完善认知结构、促进思想方法的形成、促进能力的提升的重要课型。研究构建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一方面为复习课教学目标设计量化评价提供标准,另一方面为教师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提供帮助。研究问题为:(1)合理的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是什么?(2)基于研究中评价指标体系的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模型是什么?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基本步骤为: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已有教学目标设计及其评价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初步构建指标体系;然后运用Tableau软件和NVivo11软件对高中数学优秀复习课教学目标样本进行分析,筛选、整理、分析出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要素;运用德菲尔法,修订完善指标体系,确定指标体系权重系数,得出指标体系的评价模型;最后,进行信效度检验。研究结论为:(1)“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共设3个一级指标(目标设置、目标实施、目标达成)和9个二级指标(课标要求、学生基础、知识结构、学生主体、达成途径、综合应用、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素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效度、信度良好,具有有效性和可靠性,可以作为评价高中阶段数学复习课教学目标设计的测评工具使用。(2)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模型为:I=0.095T1+0.089T2+0.049T3+0.188T4+0.100T5+0.178T6+0.112T7+0.071T8+0.118T9(其中,I表示总分,T1-T9依次表示各二级指标的得分)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目标设计建议:目标设置符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要求,符合学生基础,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以学生为主体;达成途径详细具体,注重知识的综合应用;清晰可测,表述出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学生素养能力的学习要求。
马丽沙[2](2021)在《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复习中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的研究是建立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和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得以展开的,同时,又结合国内外大量的参考文献和研究成果,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验研究法等,最终以思维导图的形式予以呈现。本文的研究主要进行了以下探讨:一,在生物课的教学之中,思维导图是否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二,在生物课的教学中,思维导图的使用是否能够起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作用;三,在生物课的教学中,思维导图的使用是否能够增强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最终明确本文的研究路线,具体如下:首先,针对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学习兴趣展开调查,通过思维导图应用前后生物学学习兴趣调查结果的变化探究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生物复习中对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影响;其次,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设计了对照班和实验班,二者的区别在于后者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而前者则不使用,在此基础上再针对两个班级学生的成绩差异进行比较,探究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生物复习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再次,通过核心素养评价试题的编制,探究运用思维导图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影响。最后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且总结本次研究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通过在生物课程中引用思维导图,并围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强化学科核心素养展开研究,既丰富了思维导图与学科核心素养相结合的研究理论体系,也能为高中生物教学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张春苗[3](2021)在《学校变革情境下中学教研组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教育改革遍地开花的浪潮,学校变革也会是一个持续且必要的过程。中学教研组是学校管理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织形式,在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专业发展、保障学校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担负着教育改革推进的使命。本研究以质性研究理论为基础、从微观政治学的视角,聚焦我国基层农村中学的教研组现状,关注其在教育改革大潮中所面临的生存压力与发展瓶颈,为学校变革研究提供基层组织样本,为教研组研究增添普通乡村中学样本,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法,选取笔者所在的一所农村高中为研究对象,以英语教研组为主,兼顾语文、数学等其他教研组。研究主要采用参与式观察法,利用局内人的参与优势,笔者深入B校英语教研组的日常生活中,掌握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的开展以及组内教师专业成长的情况。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实物分析,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包括学校以及教研组内成员的现实处境、学校变革的缘起和实施、变革给教研组带来的压力以及不同阶段教研组成员应对的行为策略。在变革初期,教研组承担着变革的传达和解读作用。在变革中期,教研组承担着变革的推进作用。在变革后期,教研组承担着变革的经验反思总结作用。通过对个案学校教师的心理需求满足进行分析,笔者发现了个案学校教研组对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态度演变,即从初期的勉强配合到最后的应付了事的原因--教研组成员的自主需求满足度不高以及组织自身的学习型维度建设不够导致创新动力不足。本研究在发现组织创新局限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化建议,对我国教研组发展问题研究有所突破。通过访谈、问卷调查以及实物分析,本研究得出四方面的结论:一是,学校变革是常态,教研组承担着重要作用;二是,教研组的日常有很多变革良机,但发展的不完善导致错失良机;三是,面对变革,教研组成员的不同行为策略对其有不同的影响;四是,个人的心理需求满足度以及组织学习型维度建设是教研组创新的条件。本研究通过个案学校改革实施的实践以及每次教研活动和备课组活动研讨的现状,教研组能够掌握改革的优势和不足,从优势中总结经验,在不足中反思。为学校以后的改革积累经验。本研究从微观政治视角来研究学校变革发生时,教研组成员的行为策略。为教研组研究提供微观政治视角,理论视角独特。
冯春艳[4](2021)在《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今时代的科学教育也越来越强调实效性,科学教育的目标由只关注知识的获得转向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观念性思考在聚合碎片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形成科学素养的过程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高阶思维。《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这四个学科核心素养,其中“生命观念”置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首位,生命观念最具学科特色属性,是这四个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标志和关键。然而,教师们仍未真正进入教学改革的浪潮之中,他们的教学仍旧停留于传统概念教学范式之内:重内涵轻外延、重结果轻过程、重传授轻探查、重表象轻深度。在培养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时代,高中生物碎片化教学必须要改革,传统概念教学必须要转型,那么,为落实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概念教学将是一个必然的选择,通过生命观念这样一个概念聚合器将相关概念关联起来,交织成概念网络,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内容的深度理解。本研究聚焦于生命观念,依据概念转变理论、知识结构理论以及逆向教学设计理论构建出生命观念的认知路径和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三轮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并证明了利用“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是可行的。首先,本研究利用文献法梳理了与学科观念、生命观念、概念教学相关的研究,并对观念、生命观念、概念教学进行概念界定,明确指出生命观念是对生命现象和生命本质的纵观性认识和理解,是在生物学事实、概念基础之上对概念之间关系的高度概括或对核心概念的概括性表述和系统阐释。其次,本研究以S学校为个案,通过访谈法、课堂观察法对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进行问题诊断,分析、概括出一线生物学教师们在落实“生命观念”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理解上,一线生物学教师对生命观念的内涵认识模糊;在实践上,教师们滞于传统的概念教学范畴之内:缺少促进学生自我构建观念的教学过程,缺乏对概念关系的抽象概括,探查生命观念的过程仍存在不足。再次,本研究基于对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问题诊断的深入思考,构建出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路径,包括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价值意蕴、目标定位、内容分析,并基于与学科观念相关的理论、逆向教学设计理论,构建出生命观念形成的认知路径和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最后,本研究在S学校的高一年级的X班级,利用“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教学实施流程”进行了三轮行动研究,通过“确定问题——制定计划——行动实施——效果检测——总结反思”的步骤程序,不断改进和完善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培养学生形成“系统观”、“结构与功能观”等生命观念。通过对整个研究过程的深入总结、反思,本研究得出这样五条结论:生命观念是集知识、思想与意识为一体的结构化认识体系、生命观念是以生物学事实和概念为基础经由图式构建形成、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生命观念需激发学生的主动认知、学生形成生命观念最终表现为基于概念性理解的表达与应用、在概念教学中渗透生命观念能够促进教师对教学设计的重构。提出这样四条建议:《课标》应进一步明确生命观念的基本内涵及具体内容、生物学科的师范教育应关注对师范生的生命观念的培养、学校应为教师开展生命观念素养的评价提供一定的空间、高中生物学教师应在概念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生命观念。
胡怡[5](2020)在《运用错误分析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行动研究 ——以定语从句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写作历来被看作是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体现,能激发学生运用语言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语言能力对于写作表达尤为重要,很难想象有思想深刻、观点新颖,但是文笔不通、错误百出的好文章。然而,由于目前语言教学脱离语篇应用、忽略错误的价值等问题,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表达能力是多数英语教师的一个难题。为了改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表达能力,本研究以定语从句为例,采用行动研究的研究方法,将错误分析法应用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学生在日常写作中使用定语从句频率较高,但由于母语负迁移等原因,使得学生产生不少错误。错误分析理论,引导人们关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让人们看到了这些错误的价值,使其为我们提供可供观察的研究对象,让语言学习者和教授者提高效率。本研究主要采用教育行动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内容是:1.错误分析理论应用于高中英语写作中能否减少高三学生写作中定语从句句内的错误?2.错误分析理论应用于高中英语写作中能否减少高三学生写作中定语从句篇章的错误?3.错误分析理论应用于高中英语写作中能否提高高三学生写作中定语从句的应用?整个行动研究历时约半年,研究对象是高三两个班87名学生。行动研究前期分析学生定语从句错误阶段分类、定语从句错误类型以及出现的频率并基于错误分析形成了教学策略。基于此,行动研究共分为三个轮次:第一轮是以定语从句为例的错误分析法应用于高中英语写作应用的尝试和探索阶段,主要侧重于解决错误分析法应用于高中英语写作中能否减少高三学生写作中定语从句句内的错误;第二轮是调整和改进阶段,主要聚焦于错误分析法应用于高中英语写作中能否减少高三学生写作中定语从句篇章的错误;第三轮行动研究是完善和应用阶段,主要针对错误分析法应用于高中英语写作中能否提高高三学生写作中定语从句的应用?本研究结论主要为:1.错误分析法应用于高中英语写作中能减少高三学生写作中定语从句句内的错误。通过分析关系代词误用、关系副词误用、介词+关系代词误用、限定性和非限定性误用四方面错误频率,基于错误频率分析学生错误发展阶段,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教学素材、采取对应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设计,在应用文写作中进行实践,最终减少了高三学生写作中定语从句句内的错误。2.错误分析法应用于高中英语写作中能减少高三学生写作中定语从句篇章的错误。通过分析定语从句在语篇中下定义、补充说明、修饰限定等作用,让学生认知自己写作时使用定语从句冗长、多余、无意义、不连贯等四方面错误,教师得以选择合适教学素材、采取对应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设计,在说明文等文体基础上进行概要性写作中进行实践,最终减少了高三学生写作中定语从句篇章的错误。3.错误分析法应用于高中英语写作中能提高高三学生写作中定语从句的应用。通过减少定语从句在写作中句内的错误和篇章的错误,让高三学生在议论文中使用定语从句并分析定语从句在文中的错误,发现了学生此时不仅能正确使用定语从句语法规则,即写对句子,还能使用定语从句在议论文中起到相应的下定义、补充说明和限定修饰的作用,即支撑全文。从综合的角度,本研究具有的意义在于:提高学生在写作中使用定语从句的能力、提高学生在写作中语言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胡晓霞[6](2020)在《近五年全国卷高考英语书面表达试题分析及其课堂实用调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高考是为高等学校选拔人才的全国性重要考试,英语是其中的核心考试科目之一。书面表达是高考英语科目的必考题型。它是高考英语试题里的关键题型,也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英语语言输出的重要形式之一,能有效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它还是我国现阶段高考英语试卷中占分比重最多的主观题型,是广大高中英语教师和学生关注的重点题型。书面表达的命题对高中英语写作课堂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与导向作用。本研究结合了试题分析、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了2015—2019年高考英语全国卷共14道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题目,从试题内容、命题形式和情景设计三大方面对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题的命题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发现高考英语全国卷中的书面表达题目,其试题的内容丰富多样;写作的主题涵盖面广;其中还有文化体现,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逐渐增强;命题形式多为文字提纲式;情景设计多贴近学生生活现实,具有真实性。然后深入桐梓一中高三年级的课堂,进行了为期四个月左右的课堂观察记录,分析发现学生在英语写作方面的常见错误和问题并思索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综合全文调查研究结果,笔者想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一些建议,如教师应认真分析高考试题的命制特点;研读课程标准与考纲;结合高考考查知识设计教学内容;关注学生;注重学生英语语言的积累、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书写训练等,望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江碧琴[7](2020)在《高三英语总复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剖析及应对策略》文中提出本文根据高三英语总复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剖析影响复习质量提高的不利因素,并力图找到正确的应对策略。
成小方[8](2020)在《思维导图在高三语文复习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思维导图通过简洁的方式将复杂的知识有条理地呈现出来,能够以最为直观、形象、简洁的方式表征知识,拓展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已有研究能够证实思维导图在阅读、写作、文言文等新授课教学中的重要价值,但思维导图其实也可以拓展到高三语文复习中来。考虑到高三语文的知识结构较为复杂,复习需要查漏补缺等问题,思维导图在高三语文复习教学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从安排时间整体规划,到设定具体复习目标;从提高学生语文复习效率,到减轻教师教学的工作量。论文根据时间进度、知识目标、教学方式等,结合高三语文复习具体教学案例及其对比,探讨思维导图在高三语文复习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论文由四部分构成,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讨论如何利用思维导图规划并合理利用复习时间。高三语文复习时间的规划是利用思维导图的形象性、直观性,按年、月、周的形式分层次对高三语文的复习时间做了详细的安排,以期为学生每一阶段的复习时间做好定位。第二章讨论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明确语文复习的具体目标。在综合分析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和考查建议的基础上,结合考试大纲对语文各部分的考查要求,论文利用思维导图拟定详细、具体、可量化的复习目标,指导学生有序安排阅读、写作、基础知识三个部分复习内容。第三章比较传统形式与思维导图形式的语文复习案例。从复习目标、复习过程、复习效果等方面比较传统形式与思维导图形式的语文复习案例的异同,旨在优化高三语文复习的具体教学模式。第四章针对高三语文复习教学的思维导图应用进行反思。本章从从学生的个性化复习方案和教师的教学指导能力提升两个方面,对高三语文复习教学的思维导图应用提供具体的建议。论文认为,思维导图复习教学有其自身优势和创新性,能够提高语文复习的效率;思维导图在语文复习中的教学应用依赖于学生和教师对思维导图的接受与熟悉程度;推广思维导图复习教学也并不意味排斥传统复习模式,教师应该立足于语文复习教学实践,灵活地选择最有效率的语文复习方法。
冯闻捷[9](2020)在《基于泰国高中《体验汉语》教学的例句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例句是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用来讲解语言点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例句设计是否体现出了词汇在结构和用法上的特征,能不能使学生清楚、明白地理解词汇的意义和用法、把握教师的意图也对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学效果的好坏有较大的影响。对于教师们来说,设计例句是进行教学设计时的重点,也是一大难点。目前泰国与我国合作共建孔子学院16所,孔子课堂11个,泰国学习汉语的人数从2003年的8.05万,增加到100多万,每年需要的汉语教师和汉语教师志愿者数量极大。在泰汉语教师志愿者人数截至2019年3月累计达到17185人次,主要分布在1000多所大、中、小学校,2018年在泰汉语教师志愿者达到了 1700人。为了帮助在泰的汉语教师更好地了解泰国的汉语教学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和进行例句设计,我们针对泰国汉语学习者进行了汉语课堂例句需求调查,在此基础上以调查对象使用的《体验汉语》高中3教材为例进行了例句的教学设计实践和研究,同时我们对在泰任教的中国汉语老师进行了汉语例句设计调查,将对本土教师的访谈作为补充,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针对泰国汉语教学特点的例句设计建议。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详细说明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并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外语例句设计研究、对外汉语例句设计研究,泰国汉语例句设计研究以及《体验汉语》教材研究。第二章是对泰国汉语教学情况的介绍和分析,主要介绍了 Triam Udom Suksa Patthanakarn Suvarnabhumi学校(以下简称TUPP学校)的汉语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对《体验汉语》高中3教材进行分析,分为教材简介、教材内容分析和教材特点总结,教材内容分析主要包括对教材词汇的数量和难度、语法点数量和难度、教材语言功能项目的数量与难度及其涉及的话题,并将《体验汉语》高中3与教材前一册和学生的汉语水平相比较进行分析。第三章是对泰国学生的例句需求调查和对现在泰任教和曾在泰任教的中国汉语教师的汉语例句设计实践进行的调查。首先,我们使用问卷调查分析了学校高三学生对汉语课堂例句的需求,内容包括例句的难度、数量、呈现方式和涉及的话题。其次,对教师例句设计实践的调查内容包括例句设计的必要性、例句设计的原则、例句的呈现方式、例句的有效性以及教师们在例句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和需要的帮助,并就调查中涉及的有关问题对泰国本土教师和中国籍汉语教师进行了访谈。第四章是我们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例句的编写和呈现方式两大方面进行的例句设计实践,并将调查的结果与我们的例句设计实践相结合,为对泰汉语教学例句设计的实施提出了建议。第五章结语,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并提出了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孙婧婷[10](2020)在《交际法在泰国Nakprasith学校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课堂观察法对泰国Nakprasith学校汉语教学现状以及高中汉语专业班交际法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同时通过对Nakprasith学校的泰国本土汉语教师及志愿者的访谈,了解Nakprasith学校汉语教师应用交际法的现状及其对交际法运用于汉语教学的态度,并将交际法的实际理论应用于泰国Nakprasith学校汉语专业班的教学之中。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总结概括出交际法应用于教学中的优势、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旨在通过自身的实践,总结相应的经验,为交际法的发展及应用于泰国汉语教学之中提供可借鉴的案例。
二、如何选用高三英语复习资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选用高三英语复习资料(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1.7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2 理论基础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工具的构建 |
3.2 研究方法的选择与数据处理 |
第四章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初建 |
4.1 一级指标的设立依据 |
4.2 二级指标的设立依据 |
4.3 全国高中数学优秀复习课展示教学目标的质性分析 |
4.4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初建 |
第五章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修订完善及评价模型的构建 |
5.1 基于专家咨询的评价指标的筛选修订 |
5.2 指标体系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六章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检验 |
6.1 信度检验 |
6.2 内容效度检验 |
6.3 研究结果 |
第七章 讨论、结论与建议 |
7.1 讨论 |
7.2 结论 |
7.3 应用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修订意见问卷 |
附录2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权重确定问卷 |
附录3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信度检验 |
附录4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内容效度检验 |
附录5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使用指南 |
致谢 |
(2)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复习中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和研究背景 |
1.1.1 思维导图教学方法的启发和对当前学生学情现状的思考 |
1.1.2 课标要求 |
1.2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思维导图国外研究现状 |
1.3.2 思维导图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核心素养国外研究现状 |
1.3.4 核心素养国内研究现状 |
1.3.5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
1.3.6 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
第2章 思维导图相关概念 |
2.1 思维导图的概念 |
2.2 思维导图的特征 |
2.3 思维导图常见类型 |
第3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的理论基础 |
3.1.1 脑科学理论 |
3.1.2 信息加工理论 |
3.1.3 图式理论 |
3.1.4 建构主义理论 |
3.2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教学理论 |
第4章 研究对象确定和研究方法选择及研究前期准备 |
4.1 研究方法 |
4.1.1 文献研究法 |
4.1.2 问卷调查法 |
4.1.3 实验研究法 |
4.1.4 观察法 |
4.2 研究对象的确定 |
4.2.1 实验班和对照班前测成绩分析 |
4.2.2 实验班和对照班前测学习兴趣统计分析 |
第5章 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三生物复习课中培养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 |
5.1 实验实施前期准备 |
5.2 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三生物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
5.2.1 思维导图应用在专节知识点复习中培养核心素养 |
5.2.2 思维导图应用在关联知识点复习中培养核心素养 |
5.2.3 思维导图应用在综合知识复习中培养核心素养 |
5.3 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后测成绩统计及结果分析 |
5.4 实验前后学生生物学习兴趣问卷结果统计分析 |
5.5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考评试题的编制和测试成绩分析 |
5.5.1 编制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评价试题 |
5.5.2 实验班和对照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成绩分析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1.1 利用思维导图策略进行复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生物学习兴趣 |
6.1.2 利用思维导图策略进行复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生物学业成绩 |
6.1.3 利用思维导图策略进行复习有利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
6.2 研究讨论 |
6.2.1 研究中的创新和优势 |
6.2.2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6.2.3 研究改进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生物学习兴趣调查问卷 |
附录 B 前测试卷 |
附录 C 后测试卷 |
附录 D 学生前测成绩和后测成绩 |
附录 E 学生生物学习兴趣问卷分值数据 |
附录 F 核心素养测评试题卷 |
附录 G 学生核心素养测试成绩 |
附录 H 学生绘制部分思维导图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3)学校变革情境下中学教研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学校变革 |
二、中学教研组 |
第四节 思路框架 |
一、微观政治学视角 |
二、个案研究方法 |
三、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伦理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学校变革研究 |
一、学校变革的背景和理论研究 |
二、学校变革的路径和策略研究 |
三、学校变革的障碍和发展研究 |
四、述评 |
第二节 教研组研究 |
一、教研组历史研究 |
二、教研组性质研究 |
三、教研组现状研究 |
四、教研组发展研究 |
五、述评 |
第三章 B校教研组日常的工作角色 |
第一节 各级任务的承接者 |
一、领导眼中的教研组 |
二、组长眼中的教研组 |
三、组员眼中的教研组 |
第二节 学科活动的组织者 |
一、集体备课制 |
二、备课组常规 |
第三节 专业成长的助力者 |
一、青蓝结对 |
二、骨干帮扶 |
第四章 B校教研组承受的变革压力 |
第一节 学校的发展瓶颈 |
一、地理位置劣势 |
二、生源质量下滑 |
三、教师流动性大 |
第二节 教师的生存选择 |
一、老年教师的健康期待 |
二、中年教师的生活期待 |
三、青年教师的专业期待 |
第三节 校长的改革行动 |
一、以教学模式改革为抓手 |
二、以教研组活动为推进器 |
三、两种领导方式适时切换 |
第五章 B校教研组应对的行为策略 |
第一节 变革中教师行为策略的类型排序 |
一、采用最多的“合作结盟”与“形象示范”策略 |
二、采用较多的“职权压力”与“赞美施恩”策略 |
三、采用较少的“交涉磋商”“条件交换”与“理性说服”策略 |
四、采用很少的“回避推诿”策略 |
第二节 变革中教师行为策略的角色差异 |
一、采用“交涉磋商”行为的差异 |
二、采用“职权压力”行为的差异 |
三、采用“条件交换”行为的差异 |
第三节 变革中教师行为策略的阶段变化 |
一、改革初期,“顺从”的教师和“示范”的组长 |
二、改革中期,“交换”的教师和“说服”的组长 |
三、改革后期,“结盟”的教师和“磋商”的组长 |
第四节 变革中教师行为策略的归类比较 |
一、影响型策略与保护型策略基本持平 |
二、积极性策略明显多于消极性策略 |
三、专业合作策略多于权力交易策略 |
第六章 B校教研组创新的条件分析 |
第一节 组织对个人心理需求的满足 |
一、“关系需求”基本满足 |
二、“能力需求”比较满足 |
三、“自主需求”较低满足 |
第二节 组织自身的学习型建设导向 |
一、从个人努力走向团队建设 |
二、从内在反思走向外部协作 |
第七章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4)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一)科学教育对于深度理解的需要 |
(二)落实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诉求 |
(三)高中生物学教学改革的迫切需求 |
(四)传统概念教学转型的现实指向 |
(五)个人对于生命观念的研究旨趣 |
二、 研究问题 |
(一)研究的基本问题 |
(二)研究的具体问题 |
三、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四、 概念界定 |
(一)核心概念 |
(二)相关概念 |
(三)小结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 有关学科观念的研究 |
(一)学科观念基本内涵的研究 |
(二)学科观念构建的教学的研究 |
二、 有关生命观念的研究 |
(一)生命观念内涵的研究 |
(二)生命观念教学的研究 |
(三)生命观念评价的研究 |
三、 有关概念教学的研究 |
(一)关于前概念的研究 |
(二)国外概念转变理论的研究 |
(三)国外概念转变教学的相关研究 |
(四)国内概念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对象的选取 |
(一)S学校的基本情况介绍 |
(二)选取S学校的原因分析 |
三、 研究取向 |
(一)质的研究 |
(二)个案研究 |
四、 具体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访谈法 |
(三)观察法 |
(四)文本分析法 |
(五)行动研究法 |
五、 研究过程与资料分析 |
(一)身处研究现场——研究者的双重身份 |
(二)资料搜集与整理 |
六、 研究的效度与伦理 |
(一)研究的效度 |
(二)研究的伦理 |
第三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问题诊断 |
一、 理解上的偏颇:对内涵认识模糊 |
(一)对生命观念定义的理解偏于一隅 |
(二)对生命观念的具体内容认识不清 |
二、 实践上的退缩:滞于传统概念教学 |
(一)单向度传授概念,缺少学生自我构建观念的过程 |
(二)面面俱到理概念,缺乏对概念关系的抽象概括 |
(三)重重测试考概念,探查生命观念的过程仍不足 |
三、 理解与实践困境之因 |
(一)自身之维:思维与行为的怯于尝试 |
(二)环境之维:学校与社会的压力制约 |
第四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路径 |
一、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理论基础 |
(一)概念转变理论 |
(二)知识结构理论 |
(三)逆向教学设计理论 |
二、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价值意蕴 |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事物的深度理解 |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迁移应用能力 |
(三)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科学的世界观 |
(四)有利于教师精简教学内容 |
(五)有利于教师重构教学方式 |
三、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目标定位 |
(一)高中生物学中生命观念的内涵 |
(二)确定高中生物学中的观念目标 |
(三)对观念素养层级水平的分析 |
(四)基于“理解”指向表达与应用 |
(五)生命观念教学目标的具体表述 |
四、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的内容分析 |
(一)高中生物学科内容特点分析 |
(二)系统分析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生命观念 |
(三)解析高中生物学教学内容中的生命观念 |
五、 生命观念形成的认知路径分析 |
(一)对生命观念形成的认知路径的整体性分析 |
(二)本研究构建的生命观念形成的认知路径模型 |
六、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 |
(一)单元教学是实现生命观念整体素养的优选路径 |
(二)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的系统分析 |
(三)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实施流程的阶段阐释 |
第五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第一轮行动研究:尝试与探索 |
一、 对教与学的分析 |
(一)教学分析 |
(二)学情分析 |
二、 第一轮行动研究的研究问题 |
三、 制定行动计划 |
(一)确定行动目标 |
(二)确定研究对象 |
(三)制定行动计划 |
四、 行动实施 |
(一)系统提取 |
(二)揭示前概念 |
(三)激发元认知 |
(四)抽象概括 |
五、 效果检测 |
(一)通过集体审议确定观念性试题 |
(二)对观念性试题测试结果的分析 |
六、 总结反思 |
(一)研究成效 |
(二)反思不足 |
第六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第二轮行动研究:调整与改进 |
一、 第二轮行动研究的研究问题 |
二、 制定行动计划 |
(一)确定行动目标 |
(二)制定行动计划 |
三、 行动实施 |
(一)任务型预习的教学实施 |
(二)活动化教学策略的实施 |
(三)加强表达指导的教学实施 |
(四)精简教学内容的教学实施 |
四、 效果检测 |
(一)通过集体审议确定观念性试题 |
(二)对观念性试题测试结果的分析 |
五、 总结反思 |
(一)研究成效 |
(二)反思不足 |
第七章 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第三轮行动研究:提升与应用 |
一、 第三轮行动研究的研究问题 |
二、 制定行动计划 |
(一)确定行动目标 |
(二)制定行动计划 |
三、 行动实施 |
(一)设计任务型学习活动 |
(二)针对任务型学习活设计表现性评价 |
(三)角色扮演学习活动的实施 |
(四)方案设计学习活动的实施 |
四、 效果检测 |
(一)对任务型学习活动的效果分析 |
(二)对观念性试题测试的效果分析 |
五、 基于整体行动研究的总结反思 |
(一)研究成效 |
(二)研究反思 |
第八章 结论与反思 |
一、 研究结论 |
(一)生命观念是集知识、思想与意识为一体的结构化认识体系 |
(二)生命观念是以生物学事实和概念为基础经由图式而构建形成 |
(三)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生命观念需激发学生的主动认知 |
(四)学生形成生命观念最终表现为基于概念性理解的表达与应用 |
(五)在概念教学中渗透生命观念能够促进教师对教学设计的重构 |
二、 研究建议 |
(一)《课标》应进一步明确生命观念的基本内涵及具体内容 |
(二)生物学科的师范教育应关注对师范生的生命观念的培养 |
(三)学校应为教师开展生命观念素养的评价提供一定的空间 |
(四)高中生物学教师应在概念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生命观念 |
三、 研究不足 |
(一)缺乏对更大范围内的高中生物学教师的调查 |
(二)教学行动研究的范畴需进一步扩大 |
(三)在考查学生生命观念形成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 |
四、 研究展望 |
(一)促使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与深度学习的有机融合 |
(二)持续推进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运用错误分析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行动研究 ——以定语从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错误分析的概念 |
2.1.1 错误分析的概念 |
2.1.2 错误分析的应用 |
2.2 国内外错误分析用于写作的相关研究 |
2.2.1 国外错误分析用于写作的相关研究 |
2.2.2 国内错误分析用于写作的相关研究 |
2.2.3 研究评述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对比分析理论 |
3.2 中介语理论 |
3.3 错误分析理论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
4.2 研究样本选择与轮次设计 |
4.3 研究材料 |
4.4 研究方法 |
第5章 错误分析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方案首轮实验 |
5.1 问题和分析 |
5.2 制定和实施研究计划 |
5.2.1 教学材料的选择 |
5.2.2 定语从句错误类型对应的教学内容 |
5.2.3 定语从句写作应用类型的选择 |
5.3 第一轮行动研究典型课例 |
5.3.1 教学分析 |
5.3.2 教学设计 |
5.3.3 教学反思 |
5.4 第一轮行动研究总结和反思 |
5.4.1 学生访谈问题和数据收集 |
5.4.2 访谈结果 |
5.4.3 总结和反思 |
第6章 错误分析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方案修正 |
6.1 问题和分析 |
6.2 制定和实施研究计划 |
6.2.1 定语从句教材的选择 |
6.2.2 写作方式的选择 |
6.3 第二轮行动研究典型课例 |
6.3.1 教学分析 |
6.3.2 教学设计 |
6.3.3 教学反思 |
6.4 第二轮行动研究总结和反思 |
6.4.1 学生访谈问题和数据收集 |
6.4.2 访谈结果 |
6.4.3 总结和反思 |
第7章 错误分析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方案完善 |
7.1 问题和分析 |
7.2 制定和实施研究计划 |
7.2.1 教材的选择 |
7.2.2 写作练习的选择 |
7.3 第三轮行动研究典型课例 |
7.3.1 教学分析 |
7.3.2 教学设计 |
7.3.3 教学反思 |
7.4 前三轮行动研究初步回顾 |
7.4.1 回顾与总结 |
7.4.2 反思和进步 |
第8章 研究结论 |
8.1 研究的主要发现 |
8.2 研究的不足与问题 |
8.3 对未来研究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一 |
附录二 课前定语从句测试样题 |
附录三 定语从句错误统计样例 |
附录四 调查问卷二 |
附录五 疫情期间作文批改样例 |
致谢 |
(6)近五年全国卷高考英语书面表达试题分析及其课堂实用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论文研究思路及基本框架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高考 |
2.1.2 书面表达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建构主义 |
3.2 有意义学习理论 |
3.3 注意假说理论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方法 |
4.3.1 课堂观察法 |
4.3.2 问卷调查法 |
4.3.3 访谈法 |
4.4 研究调查过程 |
4.5 研究数据的收集 |
第5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高考试题的命题特点分析 |
5.1.1 命题形式 |
5.1.2 题目文字长度 |
5.1.3 试题体裁 |
5.1.4 试题主题 |
5.1.5 中国文化体现 |
5.1.6 情景设计 |
5.2 课堂观察结果与分析 |
5.2.1 课堂观察记录示例 |
5.2.2 学生写作常见错误分析 |
5.2.3 教师提升学生写作的措施 |
5.3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5.4 教师访谈结果与分析 |
第6章 结语 |
6.1 对写作教学建议 |
6.2 本论文的不足 |
6.3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2015—2019年高考全国卷书面表达题目 |
附录二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三 部分听课记录表 |
附录四 教师访谈转录样本 |
致谢 |
(7)高三英语总复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剖析及应对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师把高三复习被当作新课的重复 |
二、高考怎么考,教师就怎么教,学生就怎么练 |
三、教师完全抛开教材进行复习教学 |
四、复习资料的选择及使用方面的问题 |
五、教师评讲课中只讲不练,讲而不精 |
六、学生除了死记硬背,强化记忆外,不会对所记知识的灵活运用 |
七、教师注重语法知识点的讲解分析,忽视学生对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的通篇理解 |
八、教师重视学生的写作训练,积极批改,却很少对学生习作进行分析总结 |
九、学生的学习压力大,抗挫折能力差 |
十、高三教学不再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
2. 强化学生的英语听力训练。 |
3. 通过积累对比和归纳总结的方法,提高学生词汇和语法的综合运用的能力。 |
4. 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的解题能力。 |
5. 创建英语写作模板,指导学生英语书面表达写作技巧。 |
(8)思维导图在高三语文复习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界定 |
二、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的对象与研究目的 |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思维导图规划高三语文复习时间 |
第一节 按年计划的高三语文复习时间 |
第二节 按月计划的高三语文复习时间 |
第三节 按周计划的高三语文复习时间 |
第二章 思维导图细化高三语文复习目标 |
第一节 思维导图细化阅读复习目标 |
第二节 思维导图细化写作复习目标 |
第三节 思维导图细化基础知识复习目标 |
第三章 高三传统语文复习与思维导图语文复习教学案例比较 |
第一节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教学案例概述 |
第二节 从几个维度来比较两种形式复习教学的不同 |
第三节 两种案例比较对高三语文复习教学的启示 |
第四章 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三语文复习的反思 |
第一节 思维应用于高三语文复习中学生的个性化问题 |
第二节 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三语文复习中教师的素养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思维导图复习:“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教学案例 |
附录2:传统模式复习:“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教学案例 |
致谢 |
(9)基于泰国高中《体验汉语》教学的例句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问卷调查法 |
1.3.2 访谈法 |
1.4 研究综述 |
1.4.1 关于英语教学例句的研究 |
1.4.2 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例句的研究 |
1.4.3 泰国汉语教学例句设计研究 |
1.4.4 《体验汉语》教材研究 |
第二章 泰国高中汉语教学概述与教材分析 |
2.1 TUPP学校汉语教学情况介绍 |
2.2 学生学习特点介绍 |
2.3 泰国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
2.3.1 汉语课时少、间隔时间长 |
2.3.2 学生积极性不高 |
2.3.3 汉语学习难度较大 |
2.4 《体验汉语》高中3教材分析 |
2.4.1 教材简介及选用依据 |
2.4.2 教材内容分析 |
2.4.3 教材特点总结 |
第三章 对泰汉语教学例句需求和设计调查 |
3.1 针对泰国学生的例句需求调查 |
3.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1.2 调查对象 |
3.1.3 调查数据分析 |
3.1.4 调查结果小结 |
3.2 针对在泰汉语教师的例句设计调查 |
3.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2.2 调查对象 |
3.2.3 调查数据分析 |
3.2.4 对问卷调查的补充访谈 |
3.2.5 调查结果小结 |
第四章 泰国高中《体验汉语》例句设计实践和建议 |
4.1 例句的编写 |
4.1.1 控制难度和实用性的设计 |
4.1.2 复现的设计 |
4.1.3 例句语境的设置 |
4.1.4 话题内容的设计 |
4.2 例句设计的呈现方式 |
4.2.1 例句的排列 |
4.2.2 练习的设置 |
4.2.3 提示词义和创设情境的设计 |
4.3 泰国汉语教学例句设计建议 |
4.3.1 例句难度与学生汉语水平相符 |
4.3.2 通过趣味性和实用性增强汉语学习内部动机 |
4.3.3 增强例句的解释性功能 |
4.3.4 通过适当的提示和反例辅助例句的呈现 |
4.3.5 例句与练习设计相结合 |
4.3.6 充分备课和总结,关注汉泰语言差异 |
第五章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汉语例句需求调查学生问卷(中文版、泰文版) |
附录2: 泰国汉语教学例句设计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交际法在泰国Nakprasith学校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交际法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交际法的定义 |
第二节 交际法的特点 |
一、以意念功能为大纲 |
二、以学生为中心创造接近真实的交际环境 |
第三节 交际法的原则 |
一、进行有意义的交际 |
二、正视交际中产生的信息差 |
三、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泰国Nakprasith学校及汉语教学的基本情况 |
第一节 泰国Nakprasith学校基本情况 |
一、Nakprasith学校概况 |
二、Nakprasith学校师资力量 |
三、Nakprasith学校学生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Nakprasith学校中学汉语教学指标、内容及教学情况 |
一、Nakprasith学校汉语教学的指标与教学内容 |
二、Nakprasith学校汉语教学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Nakprasith 学校交际法应用情况调查分析—以高中汉语专业班为例 |
第一节 高中汉语专业班学生的问卷调查及分析 |
一、调查设计 |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二节 高中汉语汉语教师的访谈调查及分析 |
一、访谈方案 |
二、访谈内容及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交际法在Nakprasith学校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
第一节 交际法运用于Nakprasith学校汉语教学的形式 |
一、课堂教学 |
二、教学实践 |
第二节 交际法的应用实践——以《苹果多少钱一斤》为例 |
一、教材及教学对象 |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 |
三、教学重难点、课室安排及教具 |
四、具体教学步骤 |
五、教学反馈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交际法应用于泰国Nakprasith学校汉语教学中的反思及建议 |
第一节 交际法应用于Nakprasith学校汉语教学中的反思 |
一、交际法应用于教学中的优点 |
二、交际法应用于教学中的缺点 |
第二节 交际法用于Nakprasith学校汉语教学的相关建议 |
一、教师方面 |
二、学生与课后练习及考核方面 |
三、语言环境方面 |
四、其他方面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四、如何选用高三英语复习资料(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张婉钰. 天津师范大学, 2021(09)
- [2]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复习中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D]. 马丽沙.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学校变革情境下中学教研组个案研究[D]. 张春苗. 喀什大学, 2021(07)
- [4]指向生命观念形成的高中生物学概念教学行动研究[D]. 冯春艳.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运用错误分析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行动研究 ——以定语从句为例[D]. 胡怡. 西南大学, 2020(05)
- [6]近五年全国卷高考英语书面表达试题分析及其课堂实用调查分析[D]. 胡晓霞. 西南大学, 2020(05)
- [7]高三英语总复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剖析及应对策略[J]. 江碧琴. 校园英语, 2020(29)
- [8]思维导图在高三语文复习中的应用研究[D]. 成小方.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9]基于泰国高中《体验汉语》教学的例句设计研究[D]. 冯闻捷. 山东大学, 2020(12)
- [10]交际法在泰国Nakprasith学校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 孙婧婷. 黑龙江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