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诗》出版

《白露诗》出版

一、《白露诗选》出版(论文文献综述)

郑珂[1](2015)在《钱锺书的唐诗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钱锺书着述宏富,其文学创作和学术撰着都享有盛名。其学术涉猎范围从先秦至清末,内容磅礴,视野开阔,《管锥编》由先秦至唐,《谈艺录》由唐纵至清末,《宋诗选注》又是二者的衔接,融贯古今,厚重沉实,涉及训诂学、文献学、文学、哲学美学、历史学、社会人类学、宗教学、比较文化学等,几乎囊括所有人文学科。钱先生曾言:“穷气尽力,欲使小说、诗歌、戏剧与哲学、历史、社会学等为一家。”这也是其学术宗旨“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的一个体现。学界总把钱锺书的诗歌创作划为宋诗派,认为钱主宋诗,而忽略其对唐诗的整体研究。殊不知钱先生有关唐诗的见解也包含着非常丰厚的内容。本文从文本细读出发,把钱先生着述中吉光片羽的观点和见解进行分类整理,在文献的基础上对钱锺书唐诗观作全面、细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文章首先从诗歌发展的文学史观入手,来分析钱锺书的诗史观,论文拈出三个基本范畴,也是钱氏唐诗观的三个关键词,“诗具史笔”辨、“诗分唐宋”论、“两唐”说与“就诗论诗”说。钱锺书正是以这样通观圆览的眼光去分析诗歌现象,并从这些现象中提出一般性规律来。接着又从唐诗的角度来论述钱锺书的诗学创作理念,并提炼出钱锺书对于唐诗创作规律和诗艺理论的一些重要课题,如师法自然与笔补造化、即物生情与执情强物、含蓄与兴寄、理趣,钱先生对这些命题的讨论都是着眼于诗与自然、性情之间的关系,这也是钱锺书“就诗论诗”的一个体现。再次,从语言艺术方面对钱锺书的唐诗观进行探讨,分别从语法与用字、修辞两个方面切入。其中语法与用词包括两大基本范畴,一是从语法层面,来说“诗分唐宋”,唐诗既存在超脱语法的现象,又有以文为诗的风气。一是从哲学层面,来分析唐人喜用代词的偏好。论文就钱锺书着述中以唐诗为主要论述对象所进行的修辞研究,拈出了六种修辞格,分别为:比喻、炼字、通感、俪偶、用典和仿拟。钱先生对每一种修辞格都有比较深入、透彻的看法,并上升到哲学、理论层面进行分析。最后从鉴赏家的角度来谈谈钱锺书的唐诗品鉴观,他把传统的直觉体验、主观鉴赏,提升到艺术理论的高度,本文主要从诗家应具“诗家眼”、谈艺之“圆”、“静与天语”、“好诗似曾相识”四个方面来讨论钱锺书对唐诗的品评与审美,并以钱锺书对李贺、李商隐诗歌的具体品评,来说明他的品鉴观。学界一般的观念总是认为钱锺书重在宋诗的研究,通过此课题的研究,对钱锤书唐诗史观、唐诗创作理念、唐诗语言艺术、唐诗品鉴等五个方面进行新的探析,可以看出钱锺书的诗学观中对唐诗的整体观照,这有助于深入钱锺书整体的诗学观研究,并且这些研究成果也可以推进并深化唐诗学研究,对整个唐诗研究也有所裨益。

祖秋阳[2](2015)在《曹操诗歌唐前接受研究》文中提出曹操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逯钦立先生认为“曹操在建安时代是第一流的文学家。”本文以曹操诗歌为对象,试图从接受研究的角度考察唐前对曹操诗歌接受的情况。接受美学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在联邦德国兴起的理论体系,本文无意照搬西方理论于古代文学研究之中,但尝试以曹操诗歌对后世影响的角度出发,纵向考察不同时代读者对曹操其人其作的接受情况,横向梳理曹操诗歌在同一时代的接受特点,在历史的链条上以读者的角度考察曹操的诗歌,更全面的了解曹操诗歌的发展轨迹以及曹操的诗史地位。困于学力有限,本文未能实现对曹操诗歌接受的整体研究,只撷取建安、两晋以及南北朝三个时间段,从读者对曹操诗歌接受方式、批评家对曹操诗歌的认知、文学家对曹操诗歌的理解等角度进行尝试性的探讨。建安时代是曹操生活的时期,建安时代对曹操的接受属于曹操在当时的接受,这就决定了建安时代对曹操诗歌的接受不同于两晋和南北朝时期的接受。因此,本文以较大篇幅探讨建安时期对曹操诗歌接受的情况。在考察建安时期曹操接受的同时,论述曹操其人以及曹操诗歌本体的若干问题,这也是对曹操诗歌接受原因的思考。第一章考察曹操其人及建安时期的接受,重点在于论述曹操生平中的两大矛盾属性,即宦官家族的家庭背景与士人情结,这两种属性的矛盾性成为后世对曹操其人接受态度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曹操诗歌皆为乐府,因此第二章从乐府角度阐发建安文人对曹操乐府的接受,同时通过对曹操音乐创制的考察,分析建安时期曹操诗歌的传播情况。第三章从曹操诗歌题材入手,论述曹操诗歌题材对建安文人的影响,重点讨论曹操山水题材和游仙题材。第四章论述两晋时期对曹操诗歌的接受,重点考察两晋时期曹操诗歌接受的方式以及两晋诗人对曹操诗歌创作的接受。第五章首先考察曹操诗歌的传播方式,即音乐传播和文本传播,其中文本传播以乐志类专着、总集和别集对曹操诗歌的着录为主要角度。此外以刘勰《文心雕龙》和钟嵘《诗品》对于曹操的阐释为中心,探讨曹操诗歌在南北朝时期的接受。最后勾勒南北朝诗人对曹操诗歌创作的接受之特征。

刘雪梅[3](2015)在《明清之际遗民逃禅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界定明清之际遗民“逃禅”之释义角度切入,从文学、社会学、史学、民俗学、宗教学及文化人类学等角度给予明清之际遗民“逃禅”现象多角度、多视野、多层次的综合考察。在研究过程中,将综合运用文学、社会学、史学、民俗学、宗教学及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的研究理念和研究方法,对明清之际遗民“逃禅”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述。本研究意在通过对明清之际遗民“逃禅”现象的系统梳理,摸索出明清之际遗民“逃禅”现象产生的原因、发展进程、象征意涵以及对遗民生活、诗文以及诗文理论创作所产生的影响及作用。总体讲,本论文仍将以文学与史学的研究方法为主,采用叙述、论析、比较等多种形式,力求以尽可能翔实、完整、准确的文献资料展现明末清初社会现状、变革、演进过程对遗民“逃禅”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据此分析和论辩其对“逃禅”遗民生活、文学创作以及文学理论的衍生、发展所产生的作用。研究过程中以文献史料的搜集、梳理和考辨为基础,力求所有观点都以较为充足的文献资料为依据,避免牵强以符理论的推衍和阐述。本论文研究将以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撰作的宗旨和努力的方向。本研究共有九个部分,其中绪论部分共有三个小节,第一小节是对目前学界关于明清之际遗民“逃禅”研究现状的疏理,从宏观理论角度、政治背景分析、背景分析、个案分析、作品分析等五个方面展开,对学术界的研究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和归纳。第一章对明清逃禅遗民的内涵进行了认定和界定,从明清逃禅遗民得名的由来、明清逃禅遗民概念的认定、明清逃禅遗民群体的认定并研究了明清逃禅遗民的历史沿革,从理论和历史的角度对遗民文化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梳理。第二章研究明清之际遗民逃禅现象生成、进程与类型,首先由明清之际遗民逃禅现象的产生切入,分析明清之际遗民逃禅的特点、交游、现实生存方式,最后论列明清之际遗民逃禅者的类型。出于不同的背景和逃禅意图,将遗民逃禅者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终身出家并嗣承住持者、终老寺院者并未开堂付法者、出家而中途还俗者、“饮酒食肉如故”者,并分别每一种逃禅者的文化、生活与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介绍。相对于第一章比较理论和历史的角度,第二章的内容更加地贴近“逃禅”遗民的生活。第三章介绍了明清之际遗民逃禅现象产生的社会原因,首先介绍了明清之际遗民逃禅现象产生的政治背景,之后分别从明清之际遗民逃禅现象产生的经济背景、文化背景、明清两代的佛教制度及佛教经济状况、逃禅者自身背景分别进行分析。试图从不同的角度使“逃禅”产生根源更加明确和清楚。第四章对明清之际遗民“逃禅”的“剩人情态”进行研究,因明清之际遗民身处变革动荡的年代以常“剩人”自居,其所欲表现的正是遗民痛失故国、内心悲愤郁结之情绪的外化反应,是以称之为“剩人情态”。本章分别以“怨——天地之义气、忘——沙门不敬王者、逸——遁世以游方外、逃——大道失而求诸禅、救——菩提心即忠义心”五个角度进行分析,以逃禅遗民的文学创作为基础,从文化及思想的角度分析、论辩逃禅现象的象征意涵。第五章与第六章是对“逃禅”遗民文学创作的研究,第五章是从“逃禅”遗民的诗、词创作进行研究,第六章从逃禅遗民的散文创作。通过以上两章的研究论述,探讨了“逃禅”对遗民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第七章研究逃禅遗民的文学理论及学术思想,主要是通过对“逃禅”遗民的文学理论及学术思想的研究与分析,论证“逃禅”对遗民创作的影响,为本研究做一个理论上的总结和概括。结语,将根据以上七个章节的研究论述,总结明清之际遗民“逃禅”对遗民生活及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

李文兴[4](2015)在《晚清诗僧寄禅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诗僧研究作为佛禅与文学关系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近些年已取得斐然的成就,尤其以晚唐五代、明末清初这两个阶段的诗僧研究最为显着,但对晚清至民初诗僧的关注却相对较少。因此,本文选取晚清诗僧的标志性人物寄禅(八指头陀)作为系统研究的对象,试图填补目前晚清民初诗僧研究的不足。寄禅一生都与佛禅和诗歌结下了难解之缘。他幼失怙恃,感念于尘世无常,遂慨然出家,曾于佛前燃两指示佛,因自号八指头陀。先后任七大寺院住持,守护法度,弘倡佛法,振兴佛门,终成高僧大德,最终亦为佛教利益献身;自悟作诗并与诗友往来唱和,诗禅互融,自成风格,数量颇丰,时诗坛巨擘多有褒扬之辞。因此,以《晚清诗僧寄禅研究》为题对寄禅的佛禅思想和诗歌艺术作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旨在为晚清民初诗僧研究提供一个典型案例,并梳理诗僧创作的历史脉络。绪论部分首先说明选题的缘起,指出寄禅作为晚清佛教界的领袖和诗坛的重要成员,对佛禅与诗歌都充满了高度的真诚,其佛禅思想和诗歌艺术均有极大的研究空间。其次回顾了本课题的研究现状,认为虽有同期诗人的评价及当代学人的论述,但大多简略而微观,系统或宏观的研究非常少见,因此对寄禅作整体的宏观研究非常必要。最后说明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范畴。第一章:寄禅的人生经历与诗歌交游。首先通过文献的比对,确定寄禅出家的时间。其次厘清寄禅与湖湘诗派、“同光体”诗人、中晚唐诗派等不同派别或文学团体之间广泛而友好的交游关系,并管窥在唐宋诗之争的背景下晚清的诗坛格局和文学风貌。第二章:寄禅的佛禅思想及流变。以寄禅主要生活经历发生转折、文学风格出现显着变化的时间段作为思想形成和转变的节点,将其佛禅思想的流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光绪十四年之前,其出世思想逐步形成,佛禅思想逐渐深化;第二阶段为光绪十五年至光绪二十四年,其出世思想和入世思想陷入纠结;第三阶段为光绪二十五年之后,其佛禅观念逐步淡化、入世思想开始形成。从出世到纠结再到入世,其佛禅思想的变化饱含了沉痛而浓烈的家国情怀和人生悲苦。第三章:寄禅的诗歌类型及审美特征。为避免重复已有的研究,主要分析四类诗歌。一是体现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圆融印合的山水田园诗,其审美特征为自然清丽、空寂旷淡、含蓄天成、我梵一如。二是体现佛禅映照和人格意趣的咏梅诗,作为寄禅最具个性特色的代表性作品,其审美特征为禅意通透、意趣盎然,其“清而不冷”、“幽而不怨”、“孤而不独”、“淡而不枯”的咏梅诗特色,是寄禅诗情、禅思、人性杂糅融汇的结果。三是体现佛禅生命意识和人生况味的哀悼诗,这部分作品历来无人论及。其中,哀悼禅友的诗歌体现了探寻“本性”、追逐“自心”的生命意识,超越生死、“明心见性”的终极观念和“生死自知”、“来去自如”的生死观;哀悼诗友的诗歌体现了情同骨肉、断手断足的人情真性之伤;哀悼官员的诗歌体现了尘世之念和社会意识、参与意识的流痕。他的至真性情渗透到哀悼诗中,呈现出了鲜明的个性特征,从整体上体现了他的慈悲心怀、社会意识和世俗倾向。四是体现佛禅修为与艺术修养、个性才情融合的题画诗,这部分作品极少有人论及。其中,山水类题画诗表达了活泼愉悦的林泉之恋、洒脱忘机的禅隐之悦;怀旧、感事类题画诗抒发怀旧、感时、伤世的悲戚愁苦;自题自画诗体现自在洒脱、生死淡然的人生志趣;佛禅故事类题画诗诠释随缘任运、自性本觉的佛禅旨趣。最后简略分析了寄禅的抒怀诗。第四章:僧诗源流下的寄禅诗歌艺术特色。首先确定本文采用的“诗僧”与“僧诗”两个概念,并梳理诗僧创作的历史脉络,推断出以寄禅为核心并引领的诗僧创作第三次高峰的结论。其次以“月”和“影”两意象为例分析对僧诗典型意象的继承与开拓,以“月”喻永恒存在之佛旨与禅法,以“月”喻宁静澄澈之自性与禅心,以“月”喻天然自得之意境与理事圆融之禅境;以“影”塑造意象的静态美和动态美,以“影”抒发孤寂寥落的心态,以“影”喻示不落言筌、自性清净的禅悟。“月”、“影”意象展现了寄禅强烈的生命意识、丰富的情感体验和佛禅体验,是对僧诗意象的开掘与创造。再次分析对僧诗清雅诗风传统的继承,对应其佛禅思想流变的三个阶段,将其诗风划分为清丽、清闲与清瘦的早期诗风,清苦与清寒的中期诗风,清寂与清旷的晚期诗风三个较为明显的层级,综合而言,寄禅的诗风仍延续僧诗“清雅”主流,有盛唐之清丽,又有晚唐之荒寒。最后通过寄禅论诗的《唐宋诗别说》分析他尊唐抑宋的诗歌理论,梳理出对僧诗创作理论和湖湘派诗论的继承,从一个侧面展示晚清诗坛流派纷争,诗体变革暗流涌动的局面。几点体会和感受:一、通过论述寄禅的佛禅思想和诗歌艺术,意欲明确寄禅所引领的第三次诗僧创作高峰,确立他在文学史和佛禅史上的地位和价值,并通过其文学活动的辐射较为宏观地俯察晚清民初的诗坛格局,力图填补晚清民初诗歌研究的某些空白。二、从佛禅的角度,选取佛禅与诗歌融合密切的山水诗、咏梅诗、哀悼诗、题画诗来分析寄禅诗歌的审美特征,不取既往研究所依重的禅理诗和爱国诗,尤其对哀悼诗和题画诗的研究是以往僧诗研究的空白,可视为本文的创新,能够为今后诗僧文学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三、在以往所作的个体研究、群体研究和断代研究的基础上,从僧诗源流的历史脉络中考察寄禅对僧诗创作的继承与创新,将会增加结论的严密性和可靠性,丰富诗僧文学研究的方法。

冯雪冬[5](2015)在《宋代笔记词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宋代社会是我国历史上的高速发展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族交往等各领域全面繁荣。尤其是理学的兴起,标志着传统思想文化的革新。社会的发展,必然推动语言前进的步伐。从而,宋代成为汉语史上的关键一环,是汉语古今转变和文白此消彼长的关键时期,由此,汉语开启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社会上一切细微变化,也无一遗漏地反映在当时的语言尤其是语言中的词汇上面。然而,保存下来的宋代口语文献与其时代地位相比较而言却显得十分逊色,这对於学术研究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宋代笔记文献数量庞大,反映面广泛,语言文白夹杂,又多有作者精心考辨的材料,无疑令後人足以用来从各自角度汲取、利用,并加以发挥。史学家藉以证史实、补阙失,文学家藉以窥测文坛之面貌、汲取文学思想,文化学者藉以深入当时社会生活、采各地民风,语言学家则可以此为语料勾勒一时代之语言面貌、整理语言研究的零散成果、归纳语言研究的理论方法,扩大语言研究的视野。这决定了我们的研究思路:以宋代笔记文献为基础语料,以汉语词汇发展史为研究视野,以宋代笔记词汇研究为中心,以语言、历史、文化、文献等领域的综合研究为旨归。我们的研究是在封闭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选定宋代笔记文献中各类词汇的词语考释、词汇系统、词汇理论和词汇价值的研究;是由选定笔记覆盖至其他笔记文献,进而,结合历代文献语料的词汇史研究;是以词汇学为中心,部分地延伸至历史、文化、文献等领域的综合研究。宋代笔记文献语料,考证与行文材料并举,通语与方言材料同现,共时与历时材料互证,零散与系统研究共存,在汉语史研究上无疑弥足珍贵。就词汇而言,宋代词汇的共时层面,是古今中外、文白雅俗历时沉淀的堆叠。浩瀚纷繁的宋代笔记文献中保存了当时语言中大量的新词新义、方俗词、宗教词、外来词、熟语和日常口语词,弥补了宋代口语文献数量上的不足,与《朱子语类》、禅宗语录等语料在语体上形成互补。针对语料特徵,我们确立了利用宋代笔记文献从事词汇研究所坚持的原则:以文献学的眼光看待词汇问题;正确认识宋代笔记中口语成分;围绕生活习俗进行俗语词汇研究;词语考释注重词义演变、成词理据和定型过程的描摹和解释;方言、俗语研究的过程中,兼顾现代汉语方言的溯源工作。我们所进行的是从词汇考释到词汇系统,从事实描摹到方法论总结,从理论分析到实际应用的逐层深入的研究。词语考释的工作需要以个体为基础分类进行。宋代笔记中的新词、新义客观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工商业的繁荣,科举制度的完善,军事防御的内忧外困,在词汇中都有充分地体现。同时,新词、新义的内容也是宋代帝王将相的衣食住行,精英文化阶层的讲摩之风,形式各异的民间习俗等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总体看来,宋代笔记中的新词新义在语言学上的主要特徵体现在新义新词、旧义新词并存,类推造词形成系列词群,语言规律外的动因促进新词、新义的产生等几个方面;方俗词语考释既有词义及词义演变的考探,又有立足语言本身,认字辨音,参照史实,考证词语原形,揭示成词依据,追溯词汇衍生的脉络的词汇理据的解析。既有宋代方言词的考察,又有对现代北方方言词语的溯源。同时,从部分词语入手,展现了岭南地区人群概貌、物产工艺、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人际信仰等独特的风土人情;至宋代,宗教传播和文化交流已有漫长的历史,“三教合一”的文化格局已经形成,其间,大量的宗教词汇、外来词词汇得以沉淀。宋代笔记中既有佛、道专用词汇,又有经历从一般中土文献到佛道文献,再到中土文献中的一般词汇。专用词汇由於语体的限制,意义相对单一,即便有引申也是发生在宗教环境内部。一般词汇词义的发展,实现了跨越宗教环境的引申,多半是中土词汇经过宗教熔炉提炼後而发生的两次词义“改造”。另有部分词汇是在佛道文化影响下产生并完成的词义演变。笔记中外来词汇体现了来源多样性的特徵,有伴随佛教传入者,有来自其他外国语者,有来自少数民族语言者;宋代笔记中的熟语材料十分丰富,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成语、谚语、惯用语和行话隐语。成语、谚语、惯用语的定型过程,以及文人隐语、民间隐语的不同特徵,体现了汉语文白雅俗对立、相融、互动发展的趋势;宋代笔记虽然以文言为主,然而,文白夹杂,其中包含大量反映日常生活的常用口语词,反映了汉语口语词发展的状态,提供了口语词的层次信息。归纳笔记文献中的日常口语词群,剥离客观存在的词汇层次,是词汇系统研究的需要,而且,断代的日常口语词汇层次研究与常用词演变研究可以互为补充。口语词层次研究是词汇断代、归类、探源、考辨、求理、综合的全面考察。我们以此为方法,进行了宋代笔记亲属称谓和人体名词的词群层次的个案研究。词汇理论的研究是在词汇考释基础上进行的。一方面我们归纳了宋代笔记作者考证材料中的词汇学研究方法,因声求义、求证方言、钩沉古注、认字辨音、追求语词源流、探究理据、古今对比、二重证据等现代学术研究的方法,在考证语料中都有体现;另一方面,结合我们的研究结论,尝试揭示了几条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规律:“天人合一”“文如其人”观念与词义引申,“喜怒形於色”与身体行为短语的词汇化,语言俗解与词义演变,以及语言的对称性与汉语词汇的发展演变等。对宋代笔记来说,其中的词汇研究必然为笔记文献整理提供语言学上的依据。我们以词汇研究结论为依据,结合调查的已整理的笔记材料,指出了其中因不明词义,词形相近而意义相关,不明词或词形产生时代而导致的误点、误校和漏校问题。同时,宋代笔记词汇研究也具有极大的辞书学研究价值,在大型语文辞书编纂、修订中的词条收录、义项设置、引证释义等方面发挥重要的补充作用。

王新芳[6](2015)在《查慎行诗歌批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查慎行是清初着名诗人,被推为“国朝六家”之一,关于其诗歌创作的特色与成就,学界已经有不少有分量的研究成果,然而对其诗歌批评理论却很少有人提及。这是因为查慎行的《敬业堂诗集》自清初开始便已风行海内,对其后诗坛学界的影响亦较为显着;而其诗学批评文献《初白庵诗评十二种》、《敬业堂文集》却一直流布不彰,故导致当今学界对查慎行的诗学批评理论一直未能有清晰的了解,一些着名的诗学史着作在论及浙派诗歌时甚至对查慎行一字不提。为了扭转这一认识的偏颇,本论文通过对查慎行文集的辑补及对《初白庵诗评十二种》的详细剖析,力图将查慎行《敬业堂诗集》中的论诗诗与其《敬业堂文集》、《初白庵诗评十二种》等三种文献相互印证、相互补充,从而最大限度地还原查慎行诗歌批评理论的原貌。查慎行的诗学理论倾向,与其出身经历和时代文化的熏染有密切关系,其中钱谦益、黄宗羲、钱澄之、王士禛、陆嘉淑、查继佐、朱彝尊等师友的诗学理论和观念,对查慎行“唐宋互参”诗学思想的最终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清初诗宗唐宋的激烈论争中,查慎行通过与诸种诗学思潮长期砥砺,提出“三唐两宋须互参”的主张,这是一条折衷唐宋,同时兼法历代诸名家的诗学途径。不过其中也包含了宋诗派名唐而实宋的策略,即在不对抗传统主流诗学的基础上,为宋诗派的发展争得发展机会和空间。从《初白庵诗评十二种》评点的篇幅及用力程度来看,于唐代诗人中以杜甫为最,于宋代诗人中则以苏轼之诗评语最为详细,因此本论文认为学杜、学苏应是查慎行“唐宋互参”主张的具体体现和主要内容。通过对查慎行诗歌的解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字法句法,还是章法风格、文化精神,查慎行对杜甫、苏轼两大诗人的模仿与继承都是全面而深刻的,这乃是其“唐宋互参”理论倾向在诗歌创作中的具体体现。然而传统观念多以为查慎行诗歌主要师法苏轼和陆游,这其实是一种偏颇认识,未能深入到查慎行的诗学批评体系中去正确把握其真正的诗法对象。查慎行论诗歌理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提倡“熟处求生”与“追险搜奇”;其次,提倡白描,反对用典;第三,主张诗歌的“意厚”、“气雄”、“空灵”、“淡脱”。对查慎行“熟处求生”的含义,目前学界均理解为一种创新精神,有学者进而提出查慎行诗歌中“熟处求生”有两个表现途径:一是吟咏古人未曾吟咏或较少吟咏过的事物,二是对同一题材反复吟咏中的求新求变。其实查慎行所谓“熟处求生”与传统诗论中“生”与“熟”之辩证关系并不完全相同,经过详细考察后发现,此论乃是得益于明清画论中关于书画“生”、“熟”之理论,并将之移植、借用到诗论之中所致。所谓“熟处求生”有绚烂之极,乃造平淡之意,故而查慎行“熟处求生”理论,虽从字面上很容易被解读成艺术创新,然而若从明清画论的角度来看,“熟处求生”与其对“白描”的艺术追求恰可相互通融。另外,查慎行论诗提倡白描、反对用典和藻饰,在明末清初诗学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向。从中折射出查慎行对虞山诗派中“二冯”倡导的昆体之风有着特别的警惕与反感,同时也蕴含着查慎行对黄庭坚及江西诗派的复杂态度。因此提倡“白描”既是对诗坛流弊的反拨与矫正,也是对宋诗优劣深刻反思的结果。此外,《莲坡诗话》所载查慎行“意厚”、“气雄”、“空灵”、“淡脱”之论,具有极高的辩证性与较为丰富的诗学内涵,且与竟陵派、神韵说和性灵派都有一定的关联,故其论虽至为简易,却恰可与《初白庵诗评十二种》和《敬业堂文集》互为补充、相互印证,成为查慎行诗歌批评理论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除了“唐宋互参”、“熟处求生”、提倡“白描”这些学界已经熟知理论倾向之外,查慎行在其文集和诗评中还体现出以下几种倾向:重视诗格与人品,提倡以学济才,认为“天资必从学力到”。他还非常反对当时诗坛上模拟剽窃之习,反对包括集句诗在内的任何形式的模拟或抄袭,这是其“熟处求生”、力主创新倾向的重要补充。另外,通过对其某些诗序和诗歌评点的分析可以看出,查慎行对当时诗人诗学蹊径与宗法对象,采取了相当宽厚包容态度,可见其论诗并不单单以唐宋诗为圭臬,而是能兼容并包、并行不悖,这种兼容并包的精神才是“唐宋互参”的核心与实质。

李茜茜[7](2014)在《元末明初吴中文人群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元末明初吴中文人群主要由玉山文人群和北郭文人群组成,这两大文人群先后兴起于元末至正八年(1348)和至正十一年(1351)。其中,玉山雅集于至正二十年(1360)趋向衰歇,而北郭文人群的交往一直持续入明。元末明初的吴中地区是一个极其重视个体精神自由的地区,与此同时,吴中文人群的思想和创作皆表现出他们注重个体情性自适的特点。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学界并未将此两大群体作为元末明初吴中文人群的共同组成部分,忽略了此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事实上,此二者的诗作皆具有情性自适的创作趋向,同时亦表现了元末明初吴中文人群所经历的雅集性质由“娱乐性”到“文学性”,雅集方式由形式上的精神追慕到内心世界的艺术研磨的发展路径。在诗论主张方面,以高启为代表的北郭文人群着重强调的以唐诗作为主要宗法对象的诗论主张,事实上开启了明代改革柔靡诗风的先声,而北郭文人群注重诗歌创作中情性自适的表达,亦使其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艺术的品味。尤其是高启所主张的“兼师众长,随事摹拟”是从性灵和格调两方面对诗歌提出的要求。在思想方面,玉山文人和北郭文人皆以个体情性自适作为其人生的精神趋向,玉山文人群的成员身份各异,顾瑛主凭借其雄厚的财力一手打造了文人倾慕的精神家园,而北郭文人群的思想世界涉及儒、释、道三方面内容,是一个思想矛盾的结合体。在诗歌创作方面,玉山文人和北郭文人皆因时局朝代的更替而表现出或对现实的逃避,或对当局的指斥,或对仕途的热情,或对隐逸的向往等。无论是何种诗风,皆体现了元末明初吴中文人注重于诗歌创作中表现情性自适的精神趋向,以及身处朝代更替之际难以避免的时代尴尬性。第一章介绍吴中文人群概况,即吴中文人群的界定、吴中地域人文概况及吴中文人群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其中,第一节主要根据史料梳理了“吴中”这一称谓的由来,并厘清了元末明初时它所指的具体范围。接着,分析了不能够将元末明初吴中文人视为“流派”,而是“文人群”的原因,并重新解释了对于“吴派”、或“吴中派”的理解。基于上述结论,结合相关史料,如《列朝诗集小传》、《明诗纪事》、《草堂雅集》、《玉山名胜集》等整理出160余位吴中文人。同时,认为元末明初吴中文人群主要由玉山雅集和“北郭十友”两大文人群体组成,其中玉山雅集以顾瑛作为实质主持人,“北郭十友”以高启、杨基、张羽、徐贲为杰出代表。第二节分析了吴中的地域人文概况,经济、政治因素与吴中文人的人生趋向和诗歌创作之间的关系。第二章分析玉山雅集的酬唱概况。主要考察玉山雅集的精神领袖和实质主持人、酬唱概况及活动内容。第一节指出杨维祯作为玉山雅集酬唱的精神领袖,他的到来不仅带来了崛起和发展阶段的古乐府运动,亦带来其重视情性的精神旨趣;顾瑛的个人性格、思想、家世等方面得天独厚的特点使之成为雅集的实质主持人。第二节通过对玉山文人身份的多元化、雅集场所的精致高雅、雅集的高频率、唱和诗作流传的完整的书写,体现了玉山雅集的鼎盛;同时,本节以元末玉山雅集的活动时间为线索,将其发展路径分为兴起、鼎盛、衰歇三个阶段,初步梳理玉山雅集的兴衰过程,并对其中部分的雅集时间作出修正。第三节针对玉山雅集的繁盛状况,分析其主要活动内容,如诗歌酬唱、书画音乐等。第三章论述顾瑛的思想、诗歌创作。第一节通过分析顾瑛的政治态度、思想倾向,揭示其思想深处始终不变的本真情怀。玉山雅集与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分析顾瑛对元朝、张吴、朱明三个政权的态度,可以把握到其思想轨迹的演变历程,及玉山雅集最终趋向衰歇的政治因素。同时,顾瑛为了保持个体情性自适,对于释、道亦是兼收并容。可以说,无论顾瑛对于当时变化多端的政局是持有支持,或拒绝征辟的态度,对于释道所倡导的精神世界是如何真诚地追慕,其思想世界中始终不变的是他的本真情怀。第二节分析了顾瑛诗歌的三种风格,即清绝冲淡、纤裱柔靡、悲悯质实,同时着力探讨顾诗中耽于享乐、令人诟病之处的原因,指出这是顾瑛的人生理想遭遇现实的阻隔,自觉远离外部世界的精神保护方式。第四章通过零星史料的爬梳,分析玉山文人与北郭文人之间隐秘的交谊,北郭文人们在古乐府创作和诗歌创作上对玉山文人的接受和批评,从而说明在元末明初吴中文化圈内,各个文人群体之间本身就是一个相互交融、流动的过程。而不同文人群体之间的交谊,并由一个文人群体转移至另一个文人群体的行为,如周砥、杨基等与玉山文人和北郭文人皆有往来,恰恰说明了元末明初吴中文学的兴变历程,即由对外在形式的追慕到内心艺术的研磨。但是,贯穿始终的仍是吴中文人们不断地追求实现情性自适的最佳途径。第五章分析北郭文人群的酬唱活动。第一节厘清两个问题,即北郭唱和成员之名的由来和未能将北郭文人视为“流派”的原因。根据相关史料梳理,认为北郭文人群的唱和成员之名先后经历了“十友”、“十才子”、“北郭十友”及“北郭十子”的发展路径,其中隐含了对前贤雅集精神的追慕。“北郭十友”因缺少统一的诗歌理论、艺术风貌及文学盟主,不能够被视为文学流派。第二节通过梳理零散的史料,论述元末和明初两个阶段北郭文人的酬唱活动。认为元末北郭酬唱活动的兴起是逐渐兴盛发展的过程,考证其兴起时间约为至正十一年(1351)及其之后的几年之内,并主要基于西园雅集、绿水园雅集、张羽宅赏月、鹤瓢山房等雅集活动展开阐述。明初北郭酬唱活动虽渐趋衰歇,但却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以精神的契合作为其交流的根本。第三节分析了北郭文人思想的矛盾性,即儒家仕进情怀和山林隐逸思致,指出这是北郭文人保持个体精神独立、情性自适的有效途径。同时,亦分析了北郭文人犹宗唐诗的诗学主张,认为他们所努力宗法的盛唐诗歌实已开启了明代改革柔靡诗风的先声,而以高启为首的北郭文人群对个体情性自适的重视,实已令其诗作具有了性灵的色彩。第六章阐释高启的思想历程、诗论主张和诗歌创作。第一节主要基于高启少年时期、张士诚据吴时期、朱明王朝时期三个不同阶段的人生选择考察其思想演变历程,探讨其根本的人生价值取向,认为高启的肯定自我,重视个体精神的个性注定了他不能够实现其儒家仕进理想,惟有在逍遥无拘的生活中方能获得精神的超逸。第二节从兼师众长、随事摹拟,格、意、趣,以情性为主导精神等三方面分析高启的诗论主张,认为高启在兼师众长、随事摹拟的基础上,以格、意、趣作为其艺术创作的追求,将情性的真实抒发自觉地融入诗歌的创作之中,实已具有独立的艺术品格,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元末纤秾诗风。第三节集中探讨以下三种高启的诗歌风格,即风人激刺、沉郁幽远,浪漫诡奇、雄健骋辞,清丽隽永、思致清远。指出高启的诗作或控诉当局,或抒写怀抱,或描写景致等,皆无一例外地表现了其内心的真实的精神趋向和情感需求。第七章分析杨基、张羽、徐贲等北郭文人的诗歌创作。第一节论述了杨基的诗歌题材取向和艺术特色,关于其生平经历,由于史料所载略微存在差异,故对之作初步的梳理。同时,分析杨诗尤其重视个体情性的自然解放,认为杨诗之纤秾色彩部分原因来自其个体情感的充分抒发,从而令其诗有纵情之嫌,被认为有纤裱的创作趋向。第二节分析张羽的三种不同体制的诗风,即歌行雄放、音节谐畅,五古的低昂婉转、沉雅质实,及部分律诗和绝句中的诗作。第三节分析徐贲的诗歌创作,并根据相关史料,整理出其他北郭文人的生卒、经历、着述及相关评价。结语从横向和纵向的不同角度,将元末明初吴中文人与同时期的浙东文人、闽中文人、江右文人、岭南文人,与明代文学史上的几个重要诗歌流派,如“吴中四才子”、前后七子、唐宋派的唐顺之及“童心说”的倡导者李贽等相比较,以凸显元末明初吴中文人群体的文学史地位。

陈淑娅[8](2015)在《《陆机集》与陆机文学文献研究》文中指出无论是有关陆机生平重大问题的论断,还是评说陆机在特定作品中显示出来的思想或写作基调,都是建立在传本《陆机集》这一基础之上。然而《陆机集》散佚严重,由晋葛洪所见五十余卷,至梁时的四十七卷,又至唐时的十四卷或十五卷,又至北宋时编辑成书流传至今的十卷,仅余五分之一。故而对传本《陆机集》进行全面深入研究,明其流传之迹、考其篇目来源、梳理其成书与《三国志》裴注、《晋书》等史书、《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等类书、《文选》等总集的关系,正定文字、辑其佚文并考释,为陆机研究奠定坚实的文本基础,便成为我们研究的首要课题。本论文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在全面占有文献、史料的前提下,理清古本《陆机集》的存世、流传情况、传本《陆机集》的结集时间、流传情况、传本《陆机集》的篇目来源及与《文选》关系,同时对其佚文进行辑考。在此基础上,考证陆机生平中的重大问题。第一章《陆机集》的结集与流传稽考。据《陆机集》结集、存世时间和实际存世情况,将其分为古本和传本。古本指史志着录或古书引文所称《陆机集》,已经散佚。传本《陆机集》主要有两种:明正德间陆元大翻刻徐民瞻本《陆士衡文集》至今犹存,《四部丛刊》本即据以影印(称《四部丛刊》本);影宋钞本,现藏国家图书馆。除此二种之外,明人所编总集中的《陆士衡集》,都是在明陆元大翻宋本基础上,捃拾陆机若干佚遗重加编次而成。本章梳理、述论古本《陆机集》的结集时间、卷目和内容的演变及传本《陆机集》编辑的时间、内容,勾勒出古本原结集至亡佚整个流传过程、传本结集时间及流传情况。第二章传本《陆机集》篇目来源考校。笔者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将传本《陆机集》篇目与《文选》、《玉台新咏》等总集,《三国志》裴松之注、《晋书》等史书,《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御览》等类书相对照,更深入地探讨传本《陆机集》的篇目来源。揭示《艺文类聚》因其“文弃浮杂,删其冗长”的编选宗旨,有意识地将陆机作品进行删略改造,致使所录的大量作品只是残篇,使后来的研究者很难探究陆机作品的原初状态。在理清篇目来源的基础上,以《四部丛刊》影印明陆元大翻宋本《陆士衡文集》为底本,以影宋钞本、《北堂书钞》(中国书店影印本)、宋本《艺文类聚》、《初学记》(中华书局排印本)为参校本,对来源于《艺文类聚》及《初学记》的作品进行校勘,以期正定文字,推测传本《陆机集》与《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等类书的关系。笔者通过校勘后推测,在唐时,《陆机集》似有不同的版本流传。另外,较之《北堂书钞》、《初学记》,传本《陆机集》文字更接近于宋本《艺文类聚》,但与宋本《艺文类聚》仍有较多不同之处。第三章传本《陆机集》的结集与《文选》关系稽考。《文选》收录陆机作品111篇。这些作品,与传本《陆机集》(《四部丛刊》本、影宋钞本)相比,有不少文字之差异。因此乍看,《文选》与《陆机集》的正文似乎来自不同文本。然经过笔者的研究,传本《陆机集》的编者在编辑文集时,首先依据的乃是《文选》。另外,《四部丛刊》本文字更接近李善注本(北宋国子监本、尤刻本)、李善五臣注本(赣州本),影宋钞本文字更接近五臣李善注本(奎章阁本、明州本)。通过对《四部丛刊》本、影宋钞本、《文选》各版本的相互校勘,可以正定传本《陆机集》的文字,为陆机的研究奠定坚实的文本基础。第四章陆机佚文辑考。南宋徐民瞻所刻《晋二俊文集》存《陆士衡集》10卷,此l O卷本为后世各种陆集之祖本。后来张燮《七十二家集》、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严可均《全三国两晋南北朝文》、钱培名《小万卷楼丛书·陆士衡集》之《札记》、逯钦立《汉魏晋南北朝诗》、程章灿《先唐赋辑补》、金涛声点校《陆机集》、刘运好整理校注《陆士衡文集校注》又陆续对陆机作品进行辑补和考证,为陆机的研究提供了新材料,虽逐步精细,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现今的《陆机集》各种版本在陆机佚文的整理上都不够完善。笔者通过广泛搜罗,新辑陆机零章短笺佚文17篇,并对此佚文进行考释。又对前人所辑陆机佚文的真伪、佚文篇题问题和有目无文的佚文存目进行考辨。第五章陆机生平考辨。陆机生平问题是研究陆机绕不开的话题,而其生平研究存在颇多争议问题。笔者从《陆机集》所载作品及陆机辑佚作品出发,对作为第一手材料的文本进行详细、深入研读,对学术界关注的关于陆机生平事迹中的热点问题如吴亡后的行迹、何时入洛仕晋、元康四年随吴王之淮南后的行迹、元康六年是否回乡、元康七年是否再次入洛、出狱至任平原内史之间的行踪等问题加以重新加以审视、考辨,再稽之以史书记载,清晰勾勒陆机生平经历。总之,通过对《陆机集》相关问题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陆机集》在流传过程中存在的散佚、被删略改造等问题。陆机作品111篇赖《文选》而完整保存,但亦有文本流传过程中存在的借字、错字、错置、脱漏、衍文等种种问题。而赖《艺文类聚》保存的部分,因《艺文类聚》有意识地删削改动,文本出现了严重的异化,致使我们难以探究陆机作品的原初状态,造成全面、深入研究陆机文本缺失的困难。因而我们必在广泛、认真、严谨地清理史料的基础上,进行“史料还原”,为陆机的研究提供坚实的文本支持,进而在“史料还原”的基础上进行“思辨索源”。

潘泠[9](2015)在《汉唐间南北诗人对地域意象的不同形塑 ——以《乐府诗集》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拟以汉唐历史变迁及南北区域变化为叙事背景,从《乐府诗集》中选取若干地域意象,探讨南北诗人对特定地域意象的不同形塑。从这些地域意象的演进发展中观察其后作者心态与社会变化,说明南北文人对隋唐地域文化形象塑造的贡献与局限。乐府诗中的“江南”地域描写,经历了汉末古辞奠定基调、萧梁文人雅化与唐代重回现实风俗三个阶段,形成了以“采莲”与“采莲女”为基本要素的经典“江南意象”,这一意象的提炼与转变体现着梁代创作者的文化意图。“江南”是南方诗人塑造本地区域意象的典型。南朝形塑的江南意象在帝国大一统后被基本继承下来,而唐代诗人对江南描写的“新旧”差异则透露出自中唐后文学与社会风气的好尚。乐府诗中的“邺城”,其全新的文化内涵是在建安时代由曹操创造、奠定,经曹丕、曹植及建安诸子丰富、升华而来。南朝诗人对邺城历史文化的典型化描写,凝结为“铜雀台/铜雀妓”的核心意象。邺城意象是南方诗人塑造北方地域意象进而影响北方地域认识的一个范例。北朝诗人力图承继曹魏传统,在邺城重建北方文化中心却始终未能实现。南朝诗人塑造的邺城意象与南朝风格的“铜雀”乐府诗在很大程度上规范、制约着南北统一后唐代诗人的邺城写作。乐府诗中的“泰山”意象主要由南方诗人塑造。他们形塑的泰山意象,内涵之一是功成封禅,天下一统;又因泰山兼具仙都与鬼域的文化之义,在东汉时逐渐发展出“伤逝”主题,在曹魏时旁逸出“游仙”主题。原为泰山封禅地点的“梁父”、“蒿里”,与“薤露”、“北邙”一起构成乐府诗中的丧歌系列,由汉至唐传达着“伤逝”之情。而《梁甫吟》在保留伤逝之义后,成为西晋以来诗人寄托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情绪的主题篇章。这组泰山的复合意象中,生与死、个人情感与家国意识自然地交融在一起。乐府诗中的“两京”意象由唐人主导创造。以西晋王朝正统继承者自居的南朝诗人,用“两京”主题来模写中原故都,塑造出“采桑女”与“狭斜道”的主题意象,这种对长安、洛阳的南朝式改造没有被北方都城的实际生活者接受。生活于两京的唐人塑造出的两京典型意象是“侠少年”,它由汉以来长安人物的历史记忆、南朝风情与唐人对“侠”的具体理解综合而成。这一典型意象在中唐后内涵发生变化,折射出唐代政治对诗人心态的影响。汉唐间大一统体制的建立、瓦解与重建,在乐府诗人对地域意象的营构过程中也有反映,特别是南北作者对同一乐曲主题(如“江南”、“泰山”、“两京”)的不同把握,对同一地域意象(如“铜雀台/铜雀妓”)的相似形塑,表现得尤为清楚。另如本文结论中提到的四个地域个案之外的边塞主题,实亦形成于南朝,原本出于南朝人在意识上将北方(北朝)视为夷狄所居的边塞,从而借用汉代伐胡来表达南方前承汉魏西晋正统的独特地域身份。及至唐代,“边塞”不再是区隔“我”与“他”的媒介,而是诗人以主人的心境,借汉代故事诉说拓边耀武、守边御敌以及其中利害互见的矛盾心理。可以说乐府诗两京意象和边塞意象的形成过程,最典型地反映出从南人视角到唐人视角的转变。这种视角的转换,地域意象的变化,正是凸显了汉唐间南北关系的变化。

夏飘飘[10](2014)在《厉鹗与康乾诗坛》文中研究说明本篇论文的首要目的,是全面探讨厉鹗与康熙末年至乾隆初期诗坛之间的关系。在厉鹗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尽可能全面地了解他参与的诗歌活动以及与他密切交往的诗人,并对厉鹗所处的诗歌群体有一个立体而深入的分析。将厉鹗的诗歌活动、诗歌理论、诗歌创作等放置到康乾诗坛的大背景中,进而考察厉鹗的诗坛地位与诗史意义。第一章是厉鹗生平考辨,包括其生平经历、家世背景、性情特征等方面。生平经历主要选取厉鹗入京与入仕作为专题进行研究。家世考述交代了厉鹗的至亲与妻妾的相关情况。性情特征的考辨则主要是针对目前学界公认的“不谐于俗”的论调,尝试对厉鹗的性情形象进行新的诠释。最后针对现存的两部相关年谱(朱文藻《厉樊榭先生年谱》、陆谦祉《厉樊榭年谱》)中的舛误之处,予以考辨与校正。第二章是厉鹗创作及其思想研究。第一、第二节概述厉鹗诗歌创作在题材上与思想上的特点。在题材方面,则重点论述了两类诗歌:生存境遇诗和咏物抒怀诗。总体诗学思想方面,大体包括诗主学问、主清丽、主性情三个要点。第三节以厉鹗诗学思想中宗唐宗宋说为专题,对学界已有的“唐宋互参论”提出质疑、剖析,并得出自己的结论。第四节以《宋诗纪事》为个案,通过对《宋诗纪事》成书体例的分析来考察厉鹗诗学思想中的朴学思想。第三章是厉鹗与康乾诗坛社事研究。将厉鹗置身于康乾诗坛的大背景中,以厉鹗个人的诗名成长为主要线索,描述其主要的诗坛活动。第一阶段是诗名鹊起时期(康熙末年至雍正初期),厉鹗主要通过参与《南宋杂事诗》的编撰在杭州诗坛赢得一席之地。第二阶段是蓄力成长时期(雍正初期至乾隆初年),厉鹗将活动范围扩展到扬州并且得以立足,诗名渐振。首先探究厉鹗寓居扬州的客观与主观原因,包括扬州的区位优势与厉鹗的个人遭遇两个方面。其次从活动类型与唱和诗作来分析厉鹗如何融入扬州诗坛社事。再次以厉鹗与扬州“二马”为中心来分析雍正时期扬州诗坛出现的士商互动的现象,主要通过商人品味的雅化与寒士生活的改善两方面来呈现。最后是通过厉鹗诗风的成熟以及具体的诗学观念的传播来探讨他在扬州诗坛的影响力。第三阶段是诗名鼎盛、总持诗坛风雅期(乾隆初年起至其下世)。这个阶段厉鹗在杭州、扬州、天津诗坛都有文学活动,并且都能持一方风雅,俨然诗坛之盟主。主要以南屏诗社、韩江雅集、沽上题襟这三次大型雅集为切入点。厉鹗除了召集各种诗歌活动外,其最突出的贡献在于改变了自清初以来杭州诗坛的诗学宗尚,由清初“西泠十子”的宗唐转向承接黄宗羲等人的宗宋。厉鹗之于韩江雅集的意义主要是体现在他与程梦星等致仕诗人的交往中。厉鹗作为布衣诗人的代表,却能与从庙堂告归的致仕诗人水乳交融,形成朝、野诗群合流之势,这是乾隆改元后才独有的文学现象,其背后的原因、具体表现都值得深入考察。至于沽上题襟,则主要体现在厉鹗与查为仁同撰《绝妙好词笺》,这确立了厉鹗在天津诗坛的作用与地位。第四章是厉鹗的文学史地位研究。首先,厉鹗是康乾杭州诗坛的承先启后者。厉鹗在康熙末年至乾隆初期杭州诗坛的代兴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他曾师从周京、徐逢吉、蒋淑,取其精华却又另辟蹊径,最终形成独具一格的“厉氏”创作风格(浙派诗风)。这种风格又直接影响到了他的诗学传人汪沆、符之恒、吴颖芳等人,使得乾隆中后期诗坛一直在厉鹗诗风遗韵笼罩之中。其次,厉鹗是康乾江浙寒士诗人的掌纛者。他作为寒士布衣诗人的代表,具备了寒士诗人共有的性格特征与人生经历。但他同时又是寒士诗人中的典型,因为唯独他具备称首寒士诗群的条件:强烈的自我意识、独特的创作个性、鲜明的诗学观念、非凡的创作才能,成为寒士诗群中集普遍共性与独立个性于一体的人物。同时透过厉鹗这一个案,还能进一步探究寒士诗群在康乾时期文学史上的意义。

二、《白露诗选》出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白露诗选》出版(论文提纲范文)

(1)钱锺书的唐诗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依据及意义
    二、本项课题的研究现状
    三、本论文的思路、方法及内容
    四、本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钱锺书的唐诗史观
    一、“诗具史笔”辨
    二、“诗分唐宋”论
    三、“两唐”说与“就诗论诗”说
    小结
第二章 钱锺书论唐诗创作理念
    一、“师法自然”与“笔补造化”
    二、“即物生情”与“执情强物”
    三、“含蓄”与“兴寄”
    四、“理趣”
    小结
第三章 钱锺书论唐诗语言艺术(一)
    一、论唐诗的超脱语法
    二、虚字与以文为诗的风气
    三、唐人好用代词
    四、李贺的字法与艺术特色
    小结
第四章 钱锺书论唐诗语言艺术(二)
    一、比喻
        (一) 曲喻
        (二) 博喻
        (三) “喻”之柄边
    二、炼字与诗眼
    三、通感
    四、俪偶
    五、用典
    六、仿拟
    小结
第五章 钱锺书论唐诗品鉴
    一、读诗应具“诗家眼”
    二、论谈艺之“圆”
    三、“静与天语”
    四、好诗似曾相识
    五、“笔补造化天无功”——论李贺
    六、一篇《锦瑟》解人难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曹操诗歌唐前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第一章 曹操其人及建安时期的接受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曹操生平中的两大属性
        一、 宦官家庭背景
        二、 士人情结
    第三节 建安士人对曹操其人的接受
        一、 “甚薄其人”之不屑
        二、 “文武并用,英雄毕力”之赞誉
第二章 建安时期对曹操乐府诗的接受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建安时期曹操的音乐创制与传播
        一、 以荆州为中心的宫廷雅乐创制
        二、 以邺城为中心的宫廷俗乐创制
    第三节 曹操乐府诗及其开创意义
        一、 曹操开文人拟乐府古辞之先河
        二、 曹操对乐府新题的创制
    第四节 建安时期对曹操乐府诗的效仿及拟乐府诗群体创制的兴起
        一、 建安时期对曹操拟乐府古辞的接受
        二、 建安时期对曹操乐府新题的接受
        三、 建安时期奉命而制的乐府
第三章 建安时期对曹操诗歌题材的接受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建安时期对曹操山水诗的接受
    第三节 建安时期对曹操游仙诗的接受
        一、 对曹操游仙观念的接受
        二、 对曹操游仙诗的接受
第四章 两晋时期对曹操诗歌的接受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两晋时期曹操诗歌的传播
        一、 通过音乐传播
        二、 《荀氏录》对曹操诗歌的传播
    第三节 两晋诗人对曹操诗歌的接受
        一、 傅玄和陆机对曹操诗歌的接受
        二、 张骏对曹操诗歌的接受
        三、 晋《拂舞歌》对曹操诗歌的接受
第五章 南北朝时期的曹操接受
    第一节 南北朝时期曹操诗歌的传播
        一、 通过音乐传播
        二、 通过文本传播
    第二节 南北朝时期批评家对曹操的阐释
        一、 刘勰《文心雕龙》对曹操的阐释
        二、 钟嵘《诗品》对曹操的阐释
    第三节 南北朝时期对曹操诗歌的接受
        一、 概说
        二、 谢惠连等人对曹操诗歌的接受
        三、 沈约对曹操诗歌的接受
    第四节 《铜雀台》、《铜雀妓》诸题的出现
        一、 铜雀台的修建
        二、 “伎人着铜雀台”本事考
        三、 《铜雀台》诗题的兴起
结语
附录
    附录一:《魏武帝集》结集及着录考
    附录二:曹操诗歌集评
    附录三:唐前与曹操同题诗歌创作情况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明清之际遗民逃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目前研究现状综述
    第二节 研究目标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一章 明清逃禅遗民的内涵认定
    第一节 明清逃禅遗民得名的由来
        一、 “逃禅”一词的释义
        二、 明清之际“逃禅”遗民的由来
    第二节 明清逃禅遗民的概念
    第三节 明清逃禅遗民群体的划定
    第四节 明清逃禅遗民的历史沿革
第二章 明清之际遗民逃禅现象的生成、进程与类型
    第一节 明清之际遗民逃禅现象的产生
    第二节 明清之际遗民逃禅的特点
    第三节 明清之际逃禅遗民的交游
        一、 以诗会友
        二、 出世淡远
    第四节 明清之际逃禅遗民的现实生存方式
        一、 “有托而逃”型逃禅遗民的生存方式
        二、 “陶渊明式”隐居类型的生存方式
        三、 “云游四方”型逃禅者的生存方式
    第五节 明清之际遗民逃禅的类型
        一、 终身出家并嗣承住持者
        二、 终老寺院,并未开堂授法者
        三、 出家而中途还俗者
        四、 不守清规“饮酒食肉如故”者
第三章 明清之际遗民逃禅现象产生的社会原因
    第一节 明清之际遗民逃禅现象产生的政治背景
    第二节 明清之际遗民逃禅现象产生的经济背景
    第三节 明清之际遗民逃禅现象产生的文化背景
        一、 禅宗的盛行
        二、 王阳明心学的兴起
        三、 传统“家国”观念的影响
    第四节 明清的佛教制度与寺院经济状况
        一、 明初佛教状况
        二、 明中后期佛教状况
        三、 清初佛教状况
    第五节 明清之际遗民逃禅者自身背景
        一、 适世行乐、随缘素位——逃禅遗民的生活理念
        二、 磊傀儶逸——遗民逃禅者的审美情趣与癖好
第四章 明清之际逃禅遗民的“剩人情态”
    第一节 怨——天地之义气
        一、 怨气之愤懑
        二、 怨气之眷恋
    第二节 逃——大道失而求诸禅
    第三节 忘——沙门不敬王者
    第四节 逸——遁世以游方外
    第五节 救——菩提心即忠义心
第五章 逃禅遗民的诗、词创作研究
    第一节 诗禅互融、空灵蕴藉——逃禅遗民诗歌创作论析
        一、 诗禅互融之禅诗论略
        二、 沉雄浑茫、空灵蕴藉——明清之际逃禅遗民诗歌创作
        (一)诗禅互融之禅境诗作
        (二)沉郁自然之咏物诗作
        (三)沉雄浑茫之兴亡诗作
    第二节 苍劲悲凉、笔力健举——明清之际逃禅遗民词作简论
        (一)苍劲悲凉、痛切凄厉——今释澹归之词
        (二)苍凉惨淡,笔力健举——方以智之词
第六章 逃禅遗民的散文创作研究
    第一节 浩瀚磅礴,自成其气——屈大均散文研究
        一、 注重叙述描写,长于刻画人物、景致
        二、 擅长议论、理性论说
        三、 重音律、语言形式繁复
    第二节 空灵晶映、冰雪之气——张岱散文作品研究
        一、 张岱散文的类型
        二、 冰雪之气、不落依傍——张岱散文的独特魅力
第七章 逃禅遗民的文学理论与学术思想
    第一节 逃禅遗民的文学理论
        一、 平澹静和、诗禅互证——今释澹归的诗文理论
        二、 辩证融通、声以通神——方以智文论
        三、 沉浸秦汉,高古不凡——屈大均之诗文理论
    第二节 逃禅遗民的学术思想
        一、 “存道以存天下”的救世之理
        二、 “救民以言”的经世之理
结语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4)晚清诗僧寄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学界的研究状况
        一、 寄禅诗文集的整理出版情况
        二、 近人对寄禅的评价情况
        三、 今人论着中的研究情况
        四、 论文研究情况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范畴
第一章 寄禅的人生经历和诗歌交游
    第一节 寄禅出家的时间
    第二节 寄禅的诗歌交游考
        一、 与四明诗社的交游
        二、 与四明酬唱集团的交游
        三、 与湖湘诗派的交游
        四、 与中晚唐诗派的交游
        五、 与“同光体”诗人的交游
第二章 寄禅的佛禅思想及流变
    第一节 出世思想的形成和佛禅思想的深化(光绪十四年前)
        一、 “心地本无尘可扫,花香唯有蝶来分”——对随缘任运、自性本觉的认识
        二、 “风流回首余青冢,始信从来色是空”——对色空观的认识
        三、 “不许微尘生净土,欲移定石坐禅天”——禅净双修中的净土思想
    第二节 出世与入世思想的纠结(光绪十五年至光绪二十四年)
        一、 “禅心本无住,何事欲沾衣”——自性本觉与尘俗牵羁的矛盾纠结
        二、 “天上人间尽惆怅,与师惟有证无生”——天地两难的无奈窘境
    第三节 佛禅观念的淡化和入世思想的形成(光绪二十五年后)
        一、 “我虽学佛未忘世,公乃悲天更悯人”——济世救民的家国情怀
        二、 “象法久云灭,我生何太迟。一花开已落,五叶愿重芳”——兴学卫教的自我救赎和佛教改革的探索之路
第三章 寄禅的诗歌类型及审美特征
    第一节 内心世界与外部宇宙的圆融印合——寄禅的山水田园诗及其审美特征
        一、 “流水半江月,松风万壑琴”——自然清丽
        二、 “落叶下枯树,微阳生暝愁”——空寂旷淡
        三、 “岁岁雁南渡,年年水北流”——含蓄天成
        四、 “春风不到处,枯树自生花”——我梵一如、浑然通透
    第二节 佛禅映照与人格意趣的融合——寄禅的咏梅诗及其审美特征
        一、 “本来无色相,何处解横斜”——白梅之禅意
        二、 “三冬无暖气,一悟见春心”——诗禅之顿悟
        三、 “意中微有雪,花外欲无春”——白梅之神气、正气与灵气
    第三节 佛禅生命意识与人生况味的融合——寄禅的哀悼诗及其审美特征
        一、 “多情最是江头月,夜静依然照讲堂”——佛禅生命意识的超越:禅友之哀悼
        二、 “一种情怀同骨肉,那堪中道忽分离”——泣血呕肝的人情真性之伤:诗友之哀悼
        三、 “功罪一时原难定,春秋千古岂能私”——尘世之念与社会意识的流痕:官员之哀悼
    第四节 佛禅修为与艺术修养、个性才情的融合——寄禅的题画诗及其审美特征
        一、 “遥望图画里,别有好林泉”——山水类题画诗
        二、 “披图意凄恻,不觉泪沾裳”——怀旧、感事类题画诗
        三、 “虚空击碎浑无事,大地何曾有一尘”——自画自题诗
第四章 僧诗源流下寄禅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僧诗创作的源流梳理——僧诗创作的三次高峰
    第二节 对僧诗典型佛禅意象的继承与开拓
        一、 “此心不动随来去,一月千江普映圆”——“月”意象解析
        1、月喻佛法
        2、月喻禅心
        3、月喻天然自得之意境与理事圆融之禅境
        二、 “黄昏独坐谁为伴,月借梅花瘦影来”——“影”意象解析
        1、清幽淡逸的静态美和飘逸灵动的动态美
        2、寥落心态的“影”射
        3、以“影”喻“相”,禅悟的媒介
    第三节 对僧诗清雅诗风传统的继承
        一、 清闲与清瘦的早期诗风(同治十二年至光绪十四年)
        二、 清苦与清寒的中期诗风(光绪十五年至光绪二十四年)
        三、 清寂与清旷的晚期诗风(光绪二十五年之后)
    第四节 对僧诗理论的继承——《唐宋诗别说》辨析
        一、 从诗歌的音乐性对唐宋诗予以比较
        二、 从诗风、格调、气韵等整体特征对唐宋诗予以区别
        三、 对诗歌“不可言传”的“景外之致”的讲求
        四、 对诗歌韵律的认识和对诗歌革新的表达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宋代笔记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宋代笔记词汇研究现状
    二、宋代笔记词汇研究的价值
    三、宋代笔记词汇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宋代笔记文献的词汇学研究价值
    第一节 宋代笔记文献语言材料的基本特征
        一、考证与行文材料并举
        二、通语与方言材料同现
        三、共时与历时材料互证
        四、零散与系统研究共存
    第二节 宋代笔记文献在词汇学研究中的价值
        一、保存大量反映社会生活的新词新义
        二、揭示过渡时期汉语的各类词汇面貌
        三、包含丰富的词语考释材料
        四、拥有系列日常口语词群
    第三节 如何利用宋代笔记文献从事词汇研究
        一、以文献学的眼光看待词汇问题
        二、正确认识宋代笔记中的口语成分
        三、围绕生活习俗进行俗语词汇研究
        四、考探方俗词语源流,做现代汉语方言的溯源工作
        五、追踪宗教词汇、外来词汇来龙去脉
        六、系连零散材料作系统研究
第二章 宋代笔记新词新义研究
    第一节 宋代笔记新词新义的语言学特徵
        一、新义新词、旧义新词并存
        二、类推造词形成系列词群
        三、外因促进新词、新义的产生
    第二节 新词新义与宋代社会的大发展
        一、工商业的繁荣
        二、科举制度的完善
        三、内忧外困下的军事防御
    第三节 新词新义与宋人的日常生活
        一、帝王将相的衣食住行
        二、精英文化阶层的讲摩之风
        三、形式各异的民间习俗
第三章 宋代笔记方俗词汇研究
    第一节 宋代笔记方俗词义考
    第二节 宋代笔记方俗词理据考
        一、认字辨音,考探原形
        二、参照史实,揭示依据
        三、立足语言本身,追溯词汇衍生脉络
    第三节 宋代笔记方俗词研究与岭南风土人情
        一、人群概貌
        二、物产工艺
        三、衣食住行
        四、婚丧嫁娶
        五、人际信仰
    第四节 宋代笔记方俗词与方言研究
        一、方言词
        二、方俗词汇中所见现代北方方言词
第四章 宋代笔记佛道词汇与外来词汇研究
    第一节 宋代笔记中的佛道专用词汇
        一、佛教专用词汇
        二、道教专用词汇
        三、佛道共用专有词汇
    第二节 宋代笔记所见佛道一般词汇之发展演变研究
        一、中土固有而借入佛道文献的词汇
        二、生於佛道语境而跨境引申的佛道词汇
        三、佛道文化影响下的词汇演变
    第三节 宋代笔记中的外来词
        一、来自佛教的外来词
        二、来自外国语的外来词
        三、来自少数民族语言的外来词
第五章 宋代笔记熟语研究
    第一节 宋代笔记所见成语研究
        一、成语之基本面貌
        二、前代成语之定型考
        三、新生成语之流变考
        四、同源成语考
    第二节 宋代笔记中的惯用语、谚语
        一、惯用语考
        二、谚语考
    第三节 宋代笔记所见隐语材料研究
        一、作者对隐语的探讨
        二、文人隐语
        三、民间隐语
第六章 宋代笔记日常口语词汇层次研究
    第一节 宋代笔记日常口语词汇层次研究的几点思考
        一、为什麽要进行汉语日常口语词汇层次的断代研究
        二、为什麽要进行宋代笔记日常口语词层次研究
        三、怎样从事日常口语词汇层次研究
    第二节 宋代笔记亲属称谓类口语词层次研究
        一、父母称
        二、舅姑称
        三、兄姊称
    第三节 宋代笔记人体名称类口语词层次研究
        一、脸面、牙齿和五官
        二、头脑和腿脚
        三、臀和肩臂
        四、皮和肚
第七章 宋代笔记词汇研究与汉语词汇学理论
    第一节 宋代笔记考证材料中的词汇学方法论
        一、因声求义
        二、求证方言
        三、钩沉古注
        四、认字辨音
        五、追求语词源流
        六、探究理据
        七、古今对比
        八、二重证据
    第二节 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几个特征
        一、“天人合一”“文如其人”观念与汉语词义引申
        二、“喜怒形於色”与身体行为短语的词汇化
        三、语言“俗解”与汉语词汇演变
    第三节 语言的对称性与汉语口语词汇的发展演变
        一、“对称规约”与汉语常用词的历时替换
        二、“对称规约”与词义的发展变化
        三、“对称规约”与汉语的古今文白转换
第八章 宋代笔记词汇研究的价值
    第一节 宋代笔记词汇研究与文献整理
        一、不明词义者
        二、词形相近而意义相关者
        三、不明词或词形产生时代者
    第二节 宋代笔记词汇研究与辞书编纂
        一、补《大词典》词条
        二、补《大词典》义项
        三、补《大词典》之引证
        四、《大词典》释义、引证商榷
结语
附录:引用宋代笔记文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後记

(6)查慎行诗歌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查慎行生平简介
    二、查慎行研究现状述评
    三、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查慎行诗学批评文献研究
    第一节 查慎行诗学理论隐而不彰之原因分析
        一、查慎行诗学批评文献的三个组成部分
        二、查慎行诗学理论隐而不彰之表现
        三、查慎行诗学理论隐而不彰之原因
    第二节 查慎行《敬业堂文集》研究
        一、查慎行文集的流传与整理
        二、查慎行佚文辑补
    第三节 《初白庵诗评十二种》研究
        一、《初白庵诗评》的作者问题
        二、《初白庵诗评》入选诸家辨析
        三、《初白庵诗评》的相关文献问题
第二章 查慎行之平生交游与诗学渊源
    第一节 钱谦益、黄宗羲、钱澄之、王士禛等师长的影响
        一、钱谦益
        二、黄宗羲、徐倬、郑梁
        三、钱澄之、纳兰性德
        四、王士禛
    第二节 陆嘉淑、查继佐、朱彝尊等亲友的影响
        一、陆嘉淑
        二、查继佐
        三、朱彝尊
第三章 查慎行“唐宋互参”的诗学主张与创作实践
    第一节 明末清初的诗学论争背景
        一、唐宋诗学精神异同辨析
        二、浙派内外对取法唐宋问题的看法
        三、清初诗人的学诗蹊径概述
    第二节 查慎行折衷唐宋、兼法历代诸名家的诗学途径
        一、查慎行“唐宋互参”理论的提出
        二、学杜、学苏是查慎行“唐宋互参”的主要体现
        三、“唐宋互参”体系中的王安石
        四、“唐宋互参”体系中的陆游
        五、“唐宋互参”体系中的元好问
    第三节 查慎行对杜诗的评点与学习
        一、《初白庵诗评》中的杜诗评点
        二、查慎行诗歌学杜论析
    第四节 查慎行对苏诗的评点与学习
        一、《初白庵诗评》中的苏诗评点
        二、查慎行诗歌学苏论析
第四章 查慎行的几个重要诗学理论
    第一节 查慎行论“熟处求生”
        一、“熟处求生”与艺术创新
        二、历代诗论中关于“生熟”之讨论
        三、“熟处求生”与明清书画理论之关联
    第二节 查慎行论白描与用典
        一、查慎行对“白描”之提倡
        二、白描与用典之争的历史回顾
        三、查慎行提倡白描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查慎行论“意厚”、“气雄”、“空灵”、“淡脱”
        一、“诗之厚,在意不在辞”
        二、“诗之雄,在气不在直”
        三、“诗之灵,在空不在巧”
        四、“诗之淡,在脱不在易”
第五章 《敬业堂文集》和《初白庵诗评》的论诗倾向
    第一节 《敬业堂文集》中体现的诗学观念
        一、论诗格与人品
        二、论“天资必从学力到”
        三、论诗歌创作与“江山之助”
        四、对诗法宗尚的宽容态度
        五、对集句诗的否定态度
    第二节 《初白庵诗评十二种》的论诗倾向
        一、以杜诗作为诗歌评点的终极参照系
        二、对宋人取法唐诗的关注
        三、对唐诗发展四个阶段的看法
        四、对江西诗派领袖诗人的批评
        五、提倡高格,反对浅俗
        六、提倡创新,反对抄袭剽窃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元末明初吴中文人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吴中文人群概况
    第一节 吴中文人群的界定
        一、“吴中”及“吴中文人群”的定义
        二、活动分期与成员概况
    第二节 吴中地域人文概况及吴中文人群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一、吴中地域人文概况
        二、吴中文人群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第二章 玉山雅集研究
    第一节 玉山雅集的精神领袖和实质主持
        一、玉山雅集的精神领袖
        二、玉山雅集的实质主持
    第二节 玉山雅集酬唱活动
        一、玉山雅集酬唱
        二、吴中文人与玉山雅集的兴衰
    第三节 玉山雅集活动内容
        一、诗歌酬唱
        二、书画音乐
第三章 顾瑛研究
    第一节 顾瑛的思想心态
        一、顾瑛的政治态度
        二、顾瑛的思想倾向
        三、顾瑛的本真情怀
    第二节 顾瑛的诗歌创作
        一、清绝冲淡之诗
        二、浪漫、诡奇、纤秾之诗
        三、悲悯质实之诗
第四章 玉山文人与北郭文人的联系
    第一节 玉山文人与北郭文人的交谊
    第二节 北郭文人对玉山文人的接受与批评
    第三节 玉山文人与北郭文人的活动异同
第五章 北郭文人群研究
    第一节 北郭文人群的基本概念
        一、北郭唱和成员之名的由来
        二、未能视为“流派”之因
    第二节 北郭文人群酬唱活动
        一、元末北郭酬唱活动
        二、明初北郭酬唱活动
    第三节 北郭文人群的思想特点和诗歌主张
        一、思想矛盾的结合体
        二、诗歌主张
第六章 高启研究
    第一节 高启思想演变历程
        一、少年时期:仕进情怀的凸显与隐逸情怀的潜隐
        二、张士诚据吴时期:儒家仕进与道家无为的矛盾与纠结
        三、朱明王朝时期:君臣遇合的幻灭
    第二节 高启的诗论主张
        一、兼师众长、随事摹拟
        二、格、意、趣
        三、以情性为主导精神
    第三节 高启的诗歌创作
        一、风人激刺、沉郁幽远
        二、浪漫诡奇、雄健骋辞
        三、清丽隽逸、思致清远
第七章 北郭文人的诗歌创作
    第一节 杨基的诗歌创作
        一、诗歌题材取向
        二、诗歌艺术特色
    第二节 张羽的诗歌创作
        一、歌行雄放,音节谐畅
        二、低昂婉转,沉雅质实
        三、律诗与绝句
    第三节 徐贲等北郭文人的诗歌创作
        一、徐责的诗歌创作
        二、北郭其他文人的诗歌创作
结语
附录1、元末明初吴中文人群成员表
附录2、玉山雅集活动表
附录3、玉山雅集分韵赋诗诗题表
附录4、同为铁雅派、玉山雅集宾客
参考文献
后记

(8)《陆机集》与陆机文学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陆机集》结集与流传稽考
    第一节 古本《陆机集》的结集时间
    第二节 古本《陆机集》的流传(从结集后至宋初)
    第三节 宋传本《陆机集》的结集与流传稽考
第二章 传本《陆机集》篇目来源考校
    第一节 传本《陆机集》篇目来源考
    第二节 传本《陆机集》与《艺文类聚》、《初学记》等类书
第三章 传本《陆机集》与《文选》关系稽考
    第一节 传本《陆机集》作品首据《文选》而编
    第二节 传本《陆机集》与李善注及五臣注《文选》
第四章 陆机佚文辑考
    第一节 前人辑佚成果综述
    第二节 新辑陆机佚文考释
    第三节 陆机佚文辨伪
    第四节 陆机佚文篇题考
    第五节《陆机集》补遗
    第六节 陆机佚文存疑待考篇与陆机佚文存目考
第五章 陆机生平考辨
    第一节 由《赠弟士龙》(十章)考辨陆机吴亡后行迹
    第二节 陆机入洛仕晋行迹考辨
    第三节元康四年秋至元康六年陆机行迹考辨
    第四节 元康七年陆机三入洛考辨
    第五节 永宁元年陆机入狱后行迹考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9)汉唐间南北诗人对地域意象的不同形塑 ——以《乐府诗集》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对象与研究思路
        1 乐府与乐府诗
        2 地域意象
    二 相关学术前提
        1 乐府诗
        2 区域文学地理
        3 感觉文化区与地理意象
    三 各章思路及要旨
第二章 萧梁雅化的生活世界:《乐府诗集》中的“江南”
    一 汉末古辞《江南》中的劳作场景
    二 萧梁《江南弄》雅化“江南”
        1 语言与风情
        2 景物与人物
        3 实写与虚指
    三 中唐回归风土的“江南”
        1 新的疆土
        2 忆旧乡
    四 结语
第三章 南朝诗人对铜雀台的营建:《乐府诗集》中的“邺城”
    一 文化新城的形成:曹操的邺城
    二 简易与繁华:《三都赋》正统话语中的西晋邺城
    三 追忆与重建:南北诗人对邺城的不同记录
        1 追忆中的城市:南方诗人笔下的邺城
        2 文治与武功的重建:北方诗歌里的邺城
    四 “宫怨”与怀古:唐人的现实关怀
        1 变化了的哀怨:奉陵主题
        2 虚实交错的怀古主题
    五 结语
第四章 南方诗人摹写的仙都与鬼域:《乐府诗集》中的“泰山”
    一 两大主题:封禅与伤逝
        1 陆机的“泰山之吟”
        2 谢灵运的“泰山之议”
    二 封禅主题的演绎及其变奏
        1 封禅主题的演绎:封禅
        2 封禅主题的变奏:游仙
    三 伤逝主题的演绎及其变奏
        1 伤逝主题的演绎:丧歌
        2 伤逝主题的变奏:怀才不遇
    四、结语
第五章 南朝诗人的京洛想象与唐人的帝都重塑:《乐府诗集》中的“两京”
    一 《乐府诗集》中“京洛”指向的统计
    二 两京道上的风景:梁陈诗人对中原都城的追忆与美化
        1 《洛阳道》
        2 《长安道》
    三 两京道上的人与路:唐人弃用的南朝想象
        1 采桑女
        2 狭斜道
    四 两京道上的侠少年:两京典型意象的形成
        1 少年
        2 侠
    五、结语
第六章 结论
    一 区域意象的南北视角及其差异、流变
        1 “江南”
        2 “邺城”
        3 “泰山”
        4 “两京道”
    二 中心与边缘的设定与想象:区域认识与整体形象
参考文献
后记

(10)厉鹗与康乾诗坛(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一 论述范围的界定
    二 研究价值与意义
    三 研究现状
    四 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厉鹗生平考辨
    第一节 入京与入仕
        一 康熙六十年辛丑(1721)会试
        二 雍正二年甲辰(1724)会试
        三 雍正十一年癸丑(1733)博学鸿词省试
        四 乾隆元年丙辰(1736)博学鸿词
        五 乾隆十三年戊辰(1748)以举人入都谒选知县
        六 小结
    第二节 家世考述
        一 至亲
        二 妻妾
    第三节 “不谐于俗”辨——厉鹗形象与性情重读及阐发
        一 “不谐于俗”说的由来与展开
        二 “不谐于俗”说的几点质疑与讨论
        三 “不谐于俗”是先天性格与后天遭遇相结合的产物
    第四节 《朱谱》、《陆谱》订误六则
第二章 厉鹗创作及其思想研究
    第一节 厉鹗诗题材平议
        一 研究回顾
        二 生存境遇诗
        三 咏物抒怀诗
        四 余论
    第二节 厉鹗诗学思想探析
        一 诗主学问
        二 诗主清
        三 诗主性情
    第三节 “唐宋互参论”辨——厉鹗“宗唐说”献疑
        一 “唐宋互参论”举隅及其逻辑分析
        二 承认唐音不等于宗唐
        三 厉鹗与唐音的渊源
        四 小结
    第四节 诗纪事体视阈下的《宋诗纪事》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唐诗纪事》之启发
        三 清初朴学与诗纪事体的关联
        四 诗纪事体之沿袭与创新
第三章 厉鹗与康乾诗坛社事
    第一节 初步崛起——以《南宋杂事诗》为中心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初期诗名寂寂
        三 《杂事诗》的写作与初步崛起
        四 余论
    第二节 蓄力成长——立足扬州诗坛
        一 时间界定
        二 寓扬原因
        (一) 客观原因
        (二) 主观原因
        三 雅集唱和
        (一) 活动类型
        (二) 唱和诗作
        四 士商互动
        (一) 商人品味的雅化
        (二) 寒士生活的改善
        五 诗坛影响
    第三节 总持风雅—从“南屏诗社”到“沽上题襟”
        一 南屏诗社
        (一) 社集活动
        (二) 诗坛宗尚之流变
        二 韩江雅集
        (一) 雅集活动
        (二) 朝野诗群之合流
        三 沽上题襟
第四章 厉鹗的诗坛地位与诗史意义
    第一节 康乾杭州诗坛的承先启后者
        一 对前辈的传承与嬗变
        (一) 承周京衣钵
        (二) 受教于徐逢吉
        (三) 与蒋淑论交
        二 对厉门弟子及后世的影响
        (一) 汪沆
        (二) 符之恒
        (三) 张旸
        (四) 吴颖芳
        (五) 其他
    第二节 康乾江浙寒士诗群的掌纛者
        一 康乾江浙寒士诗群特征概述
        二 厉鹗称首寒士诗群原因探析
        三 以厉鹗为首的寒士诗群的文学史意义
附录一 厉鹗作品系年表
附录二 厉鹗年谱新编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白露诗选》出版(论文参考文献)

  • [1]钱锺书的唐诗观研究[D]. 郑珂. 西北大学, 2015(12)
  • [2]曹操诗歌唐前接受研究[D]. 祖秋阳. 吉林大学, 2015(08)
  • [3]明清之际遗民逃禅研究[D]. 刘雪梅. 吉林大学, 2015(08)
  • [4]晚清诗僧寄禅研究[D]. 李文兴. 吉林大学, 2015(08)
  • [5]宋代笔记词汇研究[D]. 冯雪冬. 上海师范大学, 2015(10)
  • [6]查慎行诗歌批评研究[D]. 王新芳. 河北大学, 2015(10)
  • [7]元末明初吴中文人群体研究[D]. 李茜茜. 复旦大学, 2014(12)
  • [8]《陆机集》与陆机文学文献研究[D]. 陈淑娅. 郑州大学, 2015(11)
  • [9]汉唐间南北诗人对地域意象的不同形塑 ——以《乐府诗集》为中心[D]. 潘泠. 华东师范大学, 2015(10)
  • [10]厉鹗与康乾诗坛[D]. 夏飘飘. 浙江大学, 2014(12)

标签:;  ;  ;  ;  ;  

《白露诗》出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