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潜在课程的性质

论潜在课程的性质

一、论潜在课程的本质(论文文献综述)

方艳[1](2019)在《小学普通教室物质环境的教育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室物质环境是由桌椅布局环境、橱柜设置环境、物品陈设环境、墙面布置环境等可见物质构成的综合环境。对教室物质环境的组织一直是我国小学教育阶段教师的常态化工作之一,是教师在教育观、学生观、教学观等影响下的能动性行为,其实质是教育理念与教育价值的外显,代表着一种无声的教育。但是,在现实学校教育中,教室环境的创设仍旧得不到应有的关注,以致于缺失了其应有的教育意蕴。所以本次研究基于教育性视角,通过非参与式观察与半结构式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实证调查现实教室物质环境背后内含的教育意图以及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创设教室物质环境时遵循的行动逻辑。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教育发展主流价值取向,提出教室物质环境的创设过程应当主要遵循教育价值取向的思路。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的源起、界定了相关概念,梳理了已有的研究现状,最后说明研究者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为教室物质环境的现实考察,调查分析了来自不同地区学校教室物质环境的整体格局、具体内容与综合特征,并结合访谈内容,明晰了具体不同教室单元所体现与可能产生的教育作用。第三章是对教室物质环境教育性不足的问题与原因分析,从教育性出发,基于现实调查情况来看,教师观念深处对教室的纯粹场所观念、以应对检查或指令的管理导向布置具体内容以及现实空间的条件限制是造成教室物质环境教育性不足的主要原因。第四章为教育性教室物质环境的创设,从教育学角度提出创设教育性教室物质环境应当遵循教育逻辑,回归育人的价值取向、遵循身心发展规律并深度开发活动过程中的价值的基本原则。最后,以一些教师对教室物质环境的创设行动为例,展示在教室物质环境的创设中融入教育理念的实践落实。第五章为结语,总结了全文的核心内容,并对本次研究作了自我反思与展望。

叶泽权[2](2019)在《优化教育环境视角下的高校思政类潜在课程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思政类潜在课程,是目前思政类正规课程之外不可忽视的隐性教育载体,对提升大学思政教育的效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高校思政类潜在课程教育功能的发挥,需要依托具体的优质教育环境,因而在物质、文化、社会关系结构三个层面对该类类课程进行开发探索,定能为当下高校思政类课程内容的丰富打下坚实的基础。

邓佳[3](2019)在《高校美育课程研究 ——助力大学生身心协调发展》文中研究表明美育虽然在我国全面发展教育方针中经历了一段起起伏伏的状态,但随着1999年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美育才比较稳定地设置于全面发展教育目的之中,而在最近6年,更是进入了发展盛世。特别是2013年年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42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提到“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标志着美育从缺失、提倡、落实,并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对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发挥重要作用。2015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首先从如何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进行了建议。同年,美育被纳入《教育法》以及《高等教育法》中,有了法律的保障,美育在学校中,特别是在高校中,成了必须要进行落实的教育。2019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高校美育做了新的部署和规划,明确提出到2035年,要形成多样化高质量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高等学校美育体系。虽然美育在政策上得到了重视,但在对大学生美育课程选修情况以及大学生美育观念的实践调研中发现,目前学校美育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开设不够齐全,课程设置缺乏顶层设计,学生美育选修较为随意,美育观念比较狭隘,对美育内容不太熟悉,对传统艺术接受兴趣不强等。因此,根据以上背景与现实问题,需追问的是:目前不再是开不开设高校美育课程的问题,而是如何开设高校美育课程?开设高校美育课程目的是什么?高校美育课程应基于什么理念进行开设?高校美育课程目标是什么?其内容如何构成?教学实施方式?评价方式?高校应该开设哪些美育课程(课程门类)?这些美育课程门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课程结构)?课程的学分如何构成?以及当前是否有开课案例值得我们借鉴?因此,本文着重对高校美育课程进行了研究。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问卷调查法、文献法,实验法。本项研究遵循“问题提出——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美育促进身心协调发展的理论——基于身心协调发展构建高校美育课程目标、内容、门类、结构——高校美育课程效应初步验证”的思路。首先本文以国家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和近几年有关加强改进美育和高校美育的系列政策为背景,通过对若干高校大学生美育观念和高校美育课程开设及学习情况的调查,提出并分析了当前高校美育课程设置缺乏顶层设计、随意和零散等问题,并在对中外学者关于美育之于人格整体发展(身心协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和特殊功能的理论阐述的基础上,提炼出基于大学生身体(生理)和心理基础,及其未来身心发展、专业发展、个性与创造性发展等目标为指向,设计高校美育课程体系的构想。对这一高校美育课程体系的五圈课程门类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论证,对公共艺术美育课程、专业审美课程、活动审美课程(如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审美化改造)、综合美育课程(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技美、人生美等的跨界整合建构)和潜在美育课程(大学文化、环境、校训、氛围的审美建构与鉴赏)分别进行了论述,对中外大学在这五圈课程中某类课程的开设和实践案例,进行了简介和分析。提出了高校美育课程智能化建设的初步构想。在最后的第七章中,还对高校美育课程体系中的《高校美育-美的人生设计与创造》综合美育课程的学生学习效果,进行了实验验证。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一、高校美育课程的终极目标在于塑造完美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不仅具体到“审美素质、人文素养、全面素质以及专业素质”的具体发展目标中,更细化为“审美感觉系统的开发、审美认知系统开发、审美体验系统发展、审美表现技能运动系统发展、审美创造与全脑、全身心开发”的发展目标中,以及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人文素养、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等全面素养、和培养专业审美鉴赏力、表现力以及创造力等”发展目标中。二、高校美育课程内容既需要传授美的高深知识(美的本质与规律),同时还需要补足美的基本知识(美的特征与分类)。并且目标与内容的选择应有所对应。三、构建了高校美育五圈课程体系以促进身心协调发展。第一圈高校美育综合课程:以系统培养学生基本审美素质为目标,囊括了美育基础知识、美的高深知识、审美生理心理方法性知识,及其各种美的特征及其相互联系的内容,综合培养学生的身心素质协调发展。第二圈公共艺术选修课程:在于促进学生艺术审美素养的发展,这类课程又可分为四大类型。第一类:艺术与审美综合课程。该门课程的目标在于系统介绍艺术种类及其审美方式方法。第二类:艺术鉴赏类课程。目标在于提高艺术感知能力、体验能力、想象联想与理解能力。这一类课程又可以细化为两大类,一是艺术感知理论类课程,二是艺术体验与阐释性理解类课程。艺术感知理论类课程:在于从各种艺术门类中训练学生的视觉感知、听觉感知、触觉感知、综合感知能力。艺术体验与阐释性理解类课程则要求学生能够体验艺术美,解释艺术,评论艺术,阐释艺术与人文的关系,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第三类:艺术表现技能训练类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是提高学生艺术表现能力,协调身心发展,塑造优美形体,开发运动机能。第四类:艺术创作理论与实践类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遵循美的规律与技巧进行美的创造,促进大脑认知、情绪系统发展。第三圈课程为专业课程审美化:目的在于激发专业学习热情和创新动机,培养专业审美素质。其中应特别注重艺术教育专业与文化素养结合的培养模式,艺术师范教育专业艺术实践能力与审美素质的提升训练,以及其余各专业应开设更多相关专业的审美欣赏类课程。第四圈为美育实践活动课程:这类活动课程在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审美个性。第五圈为潜在课程:则是形成审美育人环境,创造身心协调发展的“场域”。总之,五圈课程从不同角度开发学生认知、情绪、运动系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愉悦、健康、协调发展。而如此庞大的课程体系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设全市各级各类高校互联互通的MOOC平台,打造高校美育MOOC群,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制度,扩大优质美育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并加强移动美育课程建设,以APP为终端;以及采取VR技术,加强审美体验。四、本文第七章,对综合性的《高校美育》课程的效应进行了初步验证。实验后得出结论:《高校美育》课程在有效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审美与人文素养)同时,能对受教育者人生价值观产生显着积极的影响。对其中的维度1人生目的、维度2生活方式、维度3人生手段、维度4人生态度的影响速度不同,影响最快的是“人生态度”。人生价值观是人的观念取向和行为选择尺度,伴随着人一生的成长和演变过程。短期教育(一门《高校美育》课程)可能动摇人生价值观中的易变成分尤其是人生态度产生短期效果,可以推断,长期而系统的教育(高校美育课程系统)就可能逐渐动摇人生价值观中的比较稳定的成分从而产生长期而系统的效果,这正好证明长期进行审美教育的必要性。总之,高校美育课程应对大学生精神世界进行“建构”,促进大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同时,审美是最为深刻的一种教养,是人人都应该接受的教育。

曾艳侠[4](2014)在《化学教育中的潜在课程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教育的拓展,越来越多的学科教育中开始重视并通过对潜在课程的开发来达到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的目的,因此潜在课程已经正成为当今课程改革的一个趋势。潜在课程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较晚的一种学习与教学活动。本文从基础入手,较为详细地分析了潜在课程的一门分支—化学潜在课程。文章从潜在课程的概念、由来以及意义等方面介绍,并结合潜在课程的四大功能研究了化学潜在课程的功能及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并根据潜在课程的特点讨论了化学潜在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方式,提出了对化学潜在课程的发展趋势即为了使化学潜在课程广泛开展,在资源开发研究和使用上的简单评价。

王聪慧[5](2014)在《班级中潜在课程研究 ——以邯郸市某县城中学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国家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人们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开始反思以往应试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开始探索新的教育改革方式,潜在课程的开发与应用已逐渐成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新亮点。潜在课程强调教育性经验和校园文化环境等要素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很多学者认为,只有将正式课程与潜在课程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完整的、适合当代学生发展的教育方式。本研究首先从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开始,分析潜在课程国内外研究情况,并对潜在课程研究中的涉及到的概念班级和潜在课程进行解析和说明。进而确定本研究的对象某中学班级中的潜在课程,并对主要的研究方法加以说明。之后从心理学、社会学、教育人类学、生态学和美学的角度去探讨潜在课程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研究在个案调研部分以河北邯郸市某中学班级为案例,分析潜在课程在实际应用中的影响,通过分析课前仪式、班级规章制度、实体环境和师生互动的现状及其所显现的潜在课程。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发现班级中潜在课程规范着学生的行为实现学生的个体社会化,有利于学生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但同时也发现班级中的潜在课程加强了对学生的监督和控制,学生的主体性被削弱,学生变得保守、盲从。根据潜在课程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提出班级中潜在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应采用的具体策略,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最后本研究对班级中的潜在课程进行了总结和反思。班级中的潜在课程应一方面显现出对学生的控制,另一方面对学生个性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潜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加强正式课程与潜在课程之间的联系;学校领导应该认识到建设班级潜在课程的重要性;教师要充分挖掘并利用潜在课程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加强教育引导,关注潜在课程对学生产生的积极功能。潜在课程要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才能充分发挥其教育的效应。

刘芳,王忠先[6](2013)在《潜在因素对校园文化管理的影响——基于全人视角下的潜在课程分析》文中提出潜在课程是现代课程论的一个重要议题。由于早先人们对课程的研究更多地关注于显露课程,而忽略了伴随其间的、对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有更大持续影响作用的潜在课程,因此,自其诞生之日起,人们对它的研究兴趣就处于与日剧增之中。1.源

牛丽丽[7](2013)在《论语文潜在课程的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从新课改颁布实施以来,语文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教育成果。随着人们对语文课程认识的不断深化,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如火如荼的展开。而语文潜在课程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一部分,开始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它一直存在于语文教育活动之中。只是受传统语文以知识为中心的、过分理性化的课程的影响,一直未得到重视与开发。为此,本文试从宏观层面对语文潜在课程做一些探索和研究,主要从语文潜在课程的价值与设计开发方面进行论述,系统地促进语文潜在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本文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为绪论,通过归纳梳理潜在课程的发展历程及其观点,特别是对语文潜在课程方面的研究现状,寻找到语文潜在研究的薄弱环节,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价值,促进语文潜在课程的开发。第二章主要论述了语文潜在课程的内涵及特点。由人们对潜在课程的不同认识总结出规律,结合具体的语文学科来探讨语文潜在课程的内涵:语文潜在课程是指学校规定的正规语文学科课程之外的,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态度、情感及价值观念的非预期的语文课程。作为语文课程的一部分它与显性课程对立又统一。在课程内容、影响方式、结果评价上具有内隐性,广阔的语文潜在课程资源决定了语文潜在课程教育者的广泛性、丰富了语文学习内容。而语文潜在课程浓厚的人文精神为学生的人文品质、人文情怀的塑造,提供广阔的文化资源。并以一定的美的物质承担者,传递语文经验,在提高学生审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语文潜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通过间接、暗示的方式,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因而学生所接收到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这种偏于情意、非理性方面影响的语文潜在课程的评价是难以量化的。第三章重点阐释了语文潜在课程的内容及意义。语文潜在课程涉及到语文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对其的理解应从多角度、多层面入手。在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语文潜在课程存在的物理空间将其划分为: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潜在课程、语文教学之外的潜在课程与语文教科书中的潜在课程。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潜在课程包括课堂内的语文潜在课程和课堂外的语文潜在课程。语文教学活动之外的潜在课程有校园物质的环境和校园精神文化环境。语文教材作为语文教学的媒介传递着特定文化时代的时代价值理念,承载着传统文化的文化精神。如此广阔的语文潜在课程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和潜能、陶冶学生情感、锻炼学生意志、习得语文知识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设计开发语文潜在课程,拓展补充了语文课程资源、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了语文生活化的步伐。第四章重点论述了语文潜在课程的开发原则及途径。在因校制宜、优选性、适应学生差异性、考虑整体,关注系统性、多元主体,重点开发的原则之下,分别从教室外的物质环境,建筑、雕塑、校园绿化与教室内的物质环境,桌椅的排列、黑板报设计、及盆栽等方面,创设和谐优美的校园物质环境。通过对语文教材的时代性与人文性的挖掘、语文教师自身人格的塑造、以及语文教师的教态、教学语言的完善和优化,建构积极健康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并加强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交往,建构合作友好的交往关系。为语文潜在课程的设计开发开拓广阔的发展之路。第五章主要论述了语文潜在课程设计开发的现代启示。在新课改的不断推动下和语文潜在课程的广阔性、松散性特点的启示下,在语文潜在课程设计开发中应注重动态过程、加强学生开发中的主体性、重视语文潜在课程的时代性、提高语文教师的潜在课程开发意识与能力。发挥语文课程的最大效益,促进语文教师的不断成长,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秦明福[8](2013)在《中学生物潜在课程及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学校课程按其形态载体可分为显性课程和潜在课程。显性课程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潜在课程没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和计划,以有意或无意的方式作用于学习者。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其潜在的课程与显性的课程相互交融,对中学生物学教学实践活动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在传统的中学生物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桎梏的存在,中学生物课程的教学偏重于课堂理论的传授,大多数教师不太重视潜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使得学生的全面发展收到影响。在科学、技术、教育普及化的21世纪,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潜在课程在中学生物教学实践中的作用。本文主要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此部分主要阐述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以及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第二部分为中学生物潜在课程涵义、构成要素及其特征。此部分主要从物质、制度、文化以及教与学四个层面阐述了中学生物潜在课程的构成要素,并根据其要素组成论述了中学生物潜在课程的特征。第三部分为课题的研究价值。此部分指出中学生物潜在课程对于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以及生物课程的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第四部分主要是对中学生物潜在课程的现状进行分析。此部分通过对大量的高中学生和高中生物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生物课程中物质层面、制度层面、文化层面、教与学层面的现状以及生物教师对生物潜在课程认知度分析。第五部分为中学生物潜在课程建设的原则和策略。此部分主要指出中学生物潜在课程开发利用应注意的问题。

郑秀敏[9](2013)在《危机与良机:教学偶然事件的潜在课程资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教育领域开始发生了重要的“范式转换”,即由探究普适性的教育规律转向了寻求情境化的教育意义。而这一转换使课堂教学的研究方向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由探究教学规律转向教学的情境性,由关注教学的必然性、确定性转向了教学的偶然性与不确定性。教学偶然事件被称之为“偶然”事件,但却是现实教学活动之中的“必然”事件。基于此,本文聚焦教学偶然事件,围绕五个问题展开研究:第一,教学偶然事件是什么?第二,教学偶然事件是教学的“危机”还是“良机”?第三,教学偶然事件是不是潜在课程?第四,教学偶然事件蕴藏着哪些潜在课程资源?第五,如何通过教师的课程化干预将教学偶然事件的潜在课程资源转化为教学实施中的课程?在正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会伴随产生一些偶然的、意外的教学事件,这些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之外的教学事件即为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偶然事件。从本体特征来看,教学偶然事件的发生具有偶然性,教学偶然事件的存在具有必然性,教学偶然事件的爆发具有突发性,教学偶然事件的表现具有危机性。教学偶然事件是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事件,其影响因素可能是教学中的任何一个要素。教师的专业素质、人格特征、教学风格、个人情绪和学生的人格、性格、性别差异是可能引发教学偶然事件的主体因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是可能引发教学偶然事件的载体因素,班级规模、座位编排、教室环境、教学设施、人际关系、教学氛围是可能引发教学偶然事件的环境因素。教学偶然事件产生于预设与生成的冲突。从外在表象看,教学偶然事件更多被认为是一种干扰教学的危机,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对教师自身和顺利开展教学活动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胁,对完成教学任务带来了“干扰”。从内在本质看,教学偶然事件蕴藏着教学契机,是一种潜在课程。它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对学生的智育、德育、美育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推动作用。教学偶然事件作为一种潜在课程的形态存在。它通过解构原有的课程秩序,在师生的互动之中,共同重新建构新的课程秩序。其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依据为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课程目标,与之相应,教学偶然事件的潜在课程资源以认知、方法和情意三种形态存在。基于认知目标的教学偶然事件潜在课程资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拓展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还可以创生知识与建构知识,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提高其认知水平和能力。基于方法目标的教学偶然事件潜在课程资源,不仅可以引导促成精彩的教学过程,还可以帮助教师调整教学方法和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基于情意目标的教学偶然事件潜在课程资源,可以和谐师生关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影响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使学生成为兼具丰富智慧和情感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教学偶然事件可以作为潜在课程资源而存在,但要使教学偶然事件真正彰显价值,必须通过教学偶然事件的课程化干预,转变为实施中的课程。教学偶然事件的课程化干预需要教师树立基于事件的课程观,具有敏感性、课程生成意识和资源意识,并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技术去感知、理解、确认与处理,对教学偶然事件做出机智的反应,彰显教学偶然事件的课程价值与力量,使整个课堂因教学偶然事件的存在而充满生机和活力。总之,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教学偶然事件是不可回避的必然教学事件,是不可或缺的潜在课程资源,教学偶然事件能够赋予教学鲜活的“生命力”。一个智慧的教师应该勇敢地面对教学偶然事件,变“危机”为“良机”,充分发掘和利用其中的潜在课程资源,让教师和学生双方在教学偶然事件的消解过程中共同发展,这样的课堂才是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课堂。

王世红[10](2012)在《台湾九年一贯课程研究 ——兼论课程学者之课程政策角色》文中提出全球性课程改革趋势使特定地区的课程改革研究有重要意义,台湾课程研究渐成为现时代华人地区研究热点,课程改革的台湾与大陆比较研究成为学界重要课题,“台湾九年一贯课程”是研究台湾课程改革的理想切入点。本研究以我国台湾为区域研究对象,以台湾九年一贯课程改革为核心视点,将九年一贯课程置入台湾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之中,并经由对台湾课程改革历史沿革的梳理与分析,全面总结九年一贯课程改革的缘起、课程目标内涵、改革的推进策略以及遇到的具体问题,适时引入课程学者在课程政策中的角色分析,藉借台湾着名课程学者欧用生的课程思想为研究个案,唤起对课程改革的理性规范与思考,深化对台湾九年一贯课程改革的理解,以为大陆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提供借鉴。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研究绪论。阐述研究的背景与目的、研究过程与方法、核心概念与论文内容架构、已有文献整理与分析等具体问题。第二章着重进行台湾社会发展研究。台湾社会历史文化渊源流变呈多元样貌,原住民文化、闽粤文化、殖民文化、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欧美文化、海洋文化,都作为台湾文化的有机元素,沉淀、糅合于台湾文化之中,形成台湾独有的文化风貌,成为抚育课程变革的胚基。第三章梳理台湾课程改革史。台湾九年一贯课程的实效性验证,应从历史的视角分析,探索台湾光复以来课程改革的演进历程,是从历史的观点回答为什么要推动九年一贯课程的重要途径。第四章聚焦台湾九年一贯课程研究。九年一贯课程是继台湾九年国教之后的课程改革的里程碑,被称为台湾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课程改革。九年一贯课程撞击着台湾课程模式的既定框架,但教育改革并非一蹴而就,九年一贯课程的推进也伴生了许多问题,改革仍需努力。第五章是关于台湾课程学者课程思想与理论研究。台湾九年一贯课程走过了十几个年头,台湾教育当局对其不断地调整与修缮。教育理论来源于特定的教育实践,其功能也在于解释其源于的那些特定的题材范畴。探求台湾本土课程学者的课程思想,是关注台湾课程改革的合理路径。第六章为欧用生课程思想研究。以台湾本土着名课程学者欧用生教授课程研究的学术经历和其课程思想为个案,具体分析欧用生的课程本质观、课程价值论、课程方法论、课程转型论,更为具体地、深层次地考察台湾九年一贯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欧用生的课程研究历程也是台湾课程研究发展历史和九年一贯课程研究历程的写照。第七章是基于上述六章研究内容提出的对大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启示。在本章中进行了大陆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十余年的反思,并以台湾九年一贯课程经验为启发,对课程改革做更为深入地思考。

二、论潜在课程的本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潜在课程的本质(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普通教室物质环境的教育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源起
        1.1.1 现实感知教室的触动
        1.1.2 超越单纯场所作用的教室
        1.1.3 教育性之于学校的意义
    1.2 研究价值
    1.3 概念明晰
        1.3.1 教育性
        1.3.2 教室物质环境
    1.4 文献综述
        1.4.1 关于教育性的研究
        1.4.2 关于教室物质环境创设的研究
        1.4.3 对研究具有启发的理论来源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对象与调研过程
        1.6.1 研究对象
        1.6.2 调研过程
2 教室物质环境的现实考察
    2.1 基于观察、访谈的结果
        2.1.1 杭州萧山某小学
        2.1.2 杭州上城某小学
        2.1.3 安徽巢湖某小学
        2.1.4 江苏徐州某小学
        2.1.5 山东邹平某小学
        2.1.6 上海市某小学
    2.2 教室物质环境的具体分析——基于教育视角
        2.2.1 改变中的教室环境
        2.2.2 座位布局的教育意图
        2.2.3 作品展示的教育意蕴
        2.2.4 教室书籍的教育信号
        2.2.5 标语背后的教育理念
3 教室物质环境教育性不足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3.1 教师观念:场域功能性固着
    3.2 具体内容:管理导向的布置
    3.3 限制因素:教室现有空间条件
4 教育性教室物质环境的创设
    4.1 教育性教室物质环境创设的原则
        4.1.1 目的观:回归育人价值取向
        4.1.2 方法论:遵循身心发展规律
        4.1.3 实践观:深度开发活动价值
    4.2 教育性教室物质环境的学校实践
        4.2.1 学校的支持是基础
        4.2.2 理念的指导是保障
        4.2.3 动态的变化是升华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2)优化教育环境视角下的高校思政类潜在课程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一、潜在课程的历史发展
二、潜在课程的本质特征分析
三、深入研究高校思政类潜在课程的重要价值
    (一) 能促进高校思政课程理论建设的活跃与发展
    (二) 能助力大学生品德和人格的全面发展与提升
四、高校思政类潜在课程的开发路径探索
    (一) 优化校园物质环境以开发物质层面的高校思政类潜在课程
    (二) 重视文化氛围以开发文化层面的高校思政类潜在课程
        1. 对学校规章制度和校园制度文化加以严格规范。
        2. 建构和培育大学精神以提升学校魅力。
    (三)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开发校内高校思政类潜在课程
        1. 建立良好的领导与师生之间的关系。
        2. 融洽师生关系, 注重情感效应。
        3. 引导学生之间形成互助友爱的同学关系。

(3)高校美育课程研究 ——助力大学生身心协调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背景与问题
        (一)政策背景
        (二)实践背景:高校美育课程修习情况与大学生美育观念调研
        (三)问题
    二、概念界定
        (一)美与美育
        (二)高校美育课程
        (三)身心协调发展
    三、文献综述
        (一)高校美育课程目标层次研究
        (二)高校美育课程门类与内容研究
        (三)公共艺术课程研究
        (四)中西高校美育课程比较研究
        (五)身体美育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
        (六)审美心理与效应研究——认知、体验、价值观、意象
        (七)审美生理与效应研究——感知系统、大脑皮质、边缘系统、运动系统
        (八)美育心理、生理研究
        (九)借鉴与不足
    四、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一)目的
        (二)思路
        (三)方法
    五、价值与创新
第一章 美育促进身心协调发展的理论
    一、美:多样统一与和谐人格
        (一)美的本质:和谐(多样统一)
        (二)教育的理念:人的本质力量和谐统一
        (三)美与人格内外和谐
    二、西方关于美育促进身心协调发展的理论
        (一)古希腊:美与健全、和谐人格
        (二)鲍姆嘉通:美育与感性认识的完善
        (三)康德:美沟通真与善
        (四)席勒:美育培养感性与理性有机统一
        (五)霍华德·加德纳:重塑真善美
        (六)马克思:人也按照美的规律建造
    三、国内美育教育家与健全人格教育理论
        (一)先秦:乐教诗教与“仁”、“礼”
        (二)蔡元培:美育是“津梁”、“神经系”
        (三)现代美育理论奠基者:梁启超、王国维
        (四)现代美育理论家:陶行知、丰子恺、朱光潜
        (五)当代美育理论家:蒋孔阳、李泽厚、刘兆吉
    小结
第二章 基于身心协调发展
    一、基于生理机制
        (一)神经系统机制:感觉系统、中枢系统、情绪系统、运动系统
        (二)其他生理系统
    二、基于心理机制
        (一)审美认知:感觉、知觉、记忆、联想、想象、思维
        (二)美感体验:情绪、价值判断
        (三)审美表现技能
        (四)审美创造
    三、基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现状
        (一)生理系统发展特征
        (二)心理发展特征
    四、基于大学生身心未来发展
        (一)高等教育法规定
        (二)美育政策规定
第三章 高校美育课程目标与内容
    一、高校美育课程目标
        (一)审美素质:审美认知力、审美体验力、审美表现力、审美创造力
        (二)人文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美育精神、大美与大爱
        (三)全面素质:以美育美、以美寓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
        (四)专业素质:专业审美鉴赏力、表现力、创造力
    二、高校美育课程内容
        (一)高校美育课程内容:高深知识(美的本质与规律)
        (二)高校美育课程内容补充:基本知识(特征与分类)
        (三)高校美育课程目标与内容关系
    三、高校美育课程教学与方法参考
        (一)视点结构教学法
        (二)多元教学法
    四、高校美育课程评价参考
        (一)质化评价方式
        (二)量化评价方式
第四章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提升艺术审美与人文素养
    一、政策推进
        (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教体艺厅[2006]3 号)
        (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 号)
        (三)《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体艺[2019]2号)
    二、公共艺术课程
        (一)限定性艺术选修课程
        (二)公共艺术鉴赏类课程门类多样
        (三)艺术技能课程
    三、艺术教育与艺术美育
第五章 高校美育五圈课程体系——促进身心全面协调发展
    一、五圈课程结构
    二、五圈课程门类
        (一)综合美育课程 ——促进身心协调发展
        (二)艺术审美与训练选修课程——促进艺术审美素养发展
        (三)专业课程审美化——促进专业审美素质发展
        (四)兴趣小组与社团活动课程审美化——促进个性化发展
        (五)潜在课程审美化——营造身心和谐发展“场域”
    三、互联网+各类美育课程
        (一)互联网+教育时代
        (二)高校美育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设计
        (三)移动美育课程:以APP为终端
        (四)VR:加强审美体验
    四、学分制是保障
第六章 国内外高校美育课程举隅
    一、美国哈佛大学:《审美阐释理解》与美育课程体系
    二、英国伦敦艺术大学:专业艺术课程体系
    三、北京大学:文科专业,理科专业审美课程
    四、清华大学:理工专业审美课程
    五、西北工业大学:艺术通识课程体系
    六、北方工业大学:公共美育课程——大学美育
    七、西南大学:美育传统与开放课程体系
    八、重庆8所本科美育实验校特色美育课程
第七章 高校美育课程效应初步验证——《高校美育》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影响的实验研究
    一、《高校美育》课程——以美的人生设计与创造为主旨
    二、《高校美育》课程内容构成与实验设计
    三、《高校美育》人生价值观效应分析
    四、实验结论与讨论
结语:新时代,新使命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美育定义一览表
    附录 2:高校美育课程修习情况与大学生美育观念调查问卷维度、项目
    附录 3:高校美育课程修习情况与大学生美育观念调查问卷
    附录 4:高校美育课程修习情况与大学生美育观念调查问卷数据统计结果
后记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4)化学教育中的潜在课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潜在课程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教育资源
二、化学潜在课程的性质
三、化学潜在课程的主要功能
四、关于化学潜在课程的形式

(5)班级中潜在课程研究 ——以邯郸市某县城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潜在课程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潜在课程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
        (二) 国内研究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 班级
        (二) 潜在课程
    四、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本研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潜在课程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潜在课程研究的心理学基础
    二、潜在课程研究的社会学基础
    三、潜在课程研究的教育人类学基础
        (一) 文化与人格理论
        (二) 文化传播理论
    四、潜在课程研究的生态学、美学基础
        (一) 潜在课程与生态学
        (二) 潜在课程与美学
第三章 班级中的潜在课程现状透视及分析
    一、课前仪式中潜在课程的现状透视及分析
        (一) 课前仪式的现状透视
        (二) 课前仪式显现的潜在课程
    二、班级规章制度中潜在课程的现状透视及分析
        (一) 班级规章制度中潜在课程的现状透视
        (二) 班级规章制度中显现的潜在课程
    三、班级的实体环境(Physical Environment)中潜在课程的现状透视及分析
        (一) 班级实体环境中潜在课程的现状透视
        (二) 实体环境中显现的潜在课程
    四、师生互动现状透视及分析
        (一) 师生关系的现状透视
        (二) 师生关系中显现的潜在课程
第四章 班级中潜在课程实施应采用的策略
    一、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
        (一) 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二) 创设良好的班级规章制度
        (三) 设计合体的校服
    二、创建良好的实体环境
        (一) 美化教室环境
        (二) 恰当安排座位排列
    三、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一) 形成良好的教风
        (二) 发扬教育民主
        (三) 了解并关注学生的发展
        (四) 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
第五章 总结与反思
    一、潜在课程与社会控制
    二、潜在课程与学生发展
    三、班级潜在课程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一) 认识潜在课程的重要性
        (二) 要加强教育引导,关注潜在课程的正向功能
        (三) 处理好潜在课程与正式课程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6)潜在因素对校园文化管理的影响——基于全人视角下的潜在课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源
2. 流
3. 质

(7)论语文潜在课程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缘起及意义
    1.2 有关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第2章 语文潜在课程的内涵及特点
    2.1 潜在课程的发展及内涵
    2.2 语文潜在课程的内涵
    2.3 语文潜在课程的特点
        2.3.1 语文潜在课程的内隐性
        2.3.2 语文潜在课程的广阔性
        2.3.3 语文潜在课程的人文性
        2.3.4 语文潜在课程的美育性
        2.3.5 语文潜在课程的不确定性和难以量化性
第3章 语文潜在课程的内容和意义
    3.1 语文潜在课程的内容
        3.1.1 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潜在课程
        3.1.2 语文教学活动之外的潜在课程
        3.1.3 语文教材中的潜在课程
    3.2 语文潜在课程的意义
        3.2.1 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和潜能
        3.2.2 益于陶冶学生情感,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
        3.2.3 利于完善语文课程结构,习得语文知识
第4章 语文潜在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和途径
    4.1 语文潜在课程开发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4.1.1 因校制宜
        4.1.2 优选性原则
        4.1.3 适应学生差异性
        4.1.4 考虑整体,关注系统性
        4.1.5 多元主体,重点开发
    4.2 语文潜在课程开发的途径
        4.2.1 创设和谐优美校园物质环境
        4.2.2 建构积极健康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
        4.2.3 建立合作友好的交往关系
第5章 语文潜在课程设计开发的现代启示
    5.1 注重语文潜在课程设计开发的动态过程
    5.2 加强学生在语文潜在课程设计开发中的主体性
    5.3 重视语文潜在课程的时代性
    5.4 提高语文教师的潜在课程开发意识和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8)中学生物潜在课程及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的依据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的理论意义
        1.2.3 研究的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潜在课程研究综述
        1.3.1 国外潜在课程研究的产生与发展
        1.3.2 国内潜在课程研究综述
    1.4 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2 中学生物潜在课程的涵义、构成要素及特征
    2.1 潜在课程的涵义
    2.2 中学生物潜在课程的构成要素
        2.2.1 物质层面的潜在课程
        2.2.2 制度层面的潜在课程
        2.2.3 文化层面的潜在课程
        2.2.4 教与学层面的潜在课程
    2.3 中学生物潜在课程的特征
        2.3.1 广泛性
        2.3.2 潜在性
        2.3.3 易接受性
        2.3.4 难量化性
        2.3.5 持久性
3 中学生物潜在课程的功能
    3.1 促进教师重新审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3.2 改变传统中学生物学教师的教学理念
    3.3 重视教科书中折射的价值观、道德观
4 中学生物潜在课程现状分析
    4.1 调查目的
    4.2 调查对象及方法
    4.3 调查内容
        4.3.1 问卷设计方法
        4.3.2 问卷内容
    4.4 调查结果及分析
        4.4.1 中学生物教师对生物潜在课程认知度分析
        4.4.2 中学生物潜在课程的物质层面现状分析
        4.4.3 潜在课程的制度层面现状分析
        4.4.4 中学生物潜在课程的文化层面现状分析
        4.4.5 中学生物潜在课程的教与学层面现状分
5 中学生物潜在课程建设的原则与对策
    5.1 中学生物潜在课程建设的原则
        5.1.1 适用性原则
        5.1.2 协调性原则
        5.1.3 层次性原则
        5.1.4 因校制宜原则
    5.2 中学生物潜在课程建设的对策
        5.2.1 加强对中学生物潜在课程的理论研究
        5.2.2 创设人文自然的生物学习环境
        5.2.3 开发中学生物教与学的潜在资源
        5.2.4 完善生物课程评价制度
        5.2.5 改进学校领导方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5.3 中学生物潜在课程开发利用应注意的问题
        5.3.1 注意生物潜在课程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
        5.3.2 注意克服生物潜在课程的负面影响
        5.3.3 正确处理潜在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关系
        5.3.4 重视生物教师的作用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危机与良机:教学偶然事件的潜在课程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图表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提出
    二、文献述评
    三、研究价值
    四、研究设计
第一章 教学偶然事件的本体特征与影响因素
    一、教学偶然事件的基本内涵
    二、教学偶然事件的本体特征
    三、教学偶然事件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 教学偶然事件的“危机”之象与“良机”之本
    一、教学偶然事件的产生:预设与生成的冲突
    二、教学偶然事件的危机表象:教学干扰
    三、教学偶然事件的良机本质:潜在课程
第三章 作为潜在课程的教学偶然事件
    一、潜在的认知类教学偶然事件课程资源
    二、潜在的方法类教学偶然事件课程资源
    三、潜在的情意类教学偶然事件课程资源
第四章 基于认知目标的教学偶然事件潜在课程资源
    一、基于知识获取的教学偶然事件潜在课程资源
    二、基于技能掌握的教学偶然事件潜在课程资源
第五章 基于方法目标的教学偶然事件潜在课程资源
    一、基于过程探究的教学偶然事件潜在课程研究
    二、基于方法学习的教学偶然事件潜在课程资源
第六章 基于情意目标的教学偶然事件潜在课程资源
    一、教学偶然事件中的情意互动
    二、基于情感和态度培养的教学偶然事件潜在课程资源
    三、基于价值观引导的教学偶然事件潜在课程资源
第七章 教学偶然事件的课程化干预
    一、教学偶然事件课程干预的理念
    二、教学偶然事件课程干预的基础
    三、教学偶然事件课程干预的技术
结论
    一、存在的必然性:教学偶然事件是不可回避的必然教学事件
    二、开发的必要性:教学偶然事件是不可或缺的潜在课程资源
    三、意义的生成性:教学偶然事件赋予教学鲜活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台湾九年一贯课程研究 ——兼论课程学者之课程政策角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 文献搜集
    二、 实地考察
    三、 学术交流
第三节 相关文献与文献探讨
    一、 课程政策与制度相关文献探讨
    二、 课程理论及实践研究相关文献探讨
    三、 学者课程政策角色研究相关文献探讨
第四节 概念释义与内容架构
    一、 概念释义
    二、 内容架构
注释 第二章 台湾社会发展研究
第一节 台湾社会历史
    一、 祖国大陆与台湾早期历史关系
    二、 西方殖民统治及台湾建省
    三、 日本殖民统治及台湾光复
    四、 台湾“戒严”及台湾思潮嬗变
    五、 台湾解严后社会多元性变迁
第二节 台湾社会文化
    一、 台湾地理环境文化
    二、 台湾殖民文化
    三、 台湾族群文化
    四、 台湾中华文化
    五、 台湾抗争意识文化
    六、 台湾情结文化
    七、 台湾政争文化
    八、 台湾经企文化
第三节 台湾社会发展与课程改革
    一、 尊重多元价值
    二、 政治主导课程
    三、 符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注释 第三章 台湾课程改革史研究
第一节 课程党化控制阶段
    一、 党化控制阶段课程政策
    二、 党化控制阶段课程内涵
    三、 党化控制阶段课程运作
    四、 党化控制对课程影响
第二节 课程威权松动阶段
    一、 威权松动阶段课程政策
    二、 威权松动阶段课程内涵
    三、 威权松动阶段课程运作
    四、 威权松动对课程的影响
第三节 课程多元变迁阶段
    一、 多元变迁阶段课程政策
    二、 多元变迁阶段课程内涵
    三、 多元变迁阶段课程运作
    四、 多元变迁对课程影响
第四节 课程多元开放阶段
    一、 多元开放阶段课程政策
    二、 多元开放阶段课程内涵
    三、 多元开放阶段课程运作
    四、 多元开放对课程影响
注释 第四章 台湾九年一贯课程研究
第一节 九年一贯课程的历程
    一、 九年一贯课程的背景
    二、 九年一贯课程的设计特点
    三、 九年一贯课程的实施
第二节 九年一贯课程内涵
    一、 九年一贯课程统整规划
    二、 九年一贯课程创新教学
    三、 九年一贯课程协同教学
    四、 九年一贯课程问题导向教学
    五、 课程学校本位
    六、 课程与教师知能
第三节 九年一贯课程各领域因应与检讨
    一、 语文领域因应与检讨
    二、 健康与体育领域因应与检讨
    三、 社会领域因应与检讨
    四、 艺术与人文领域因应与检讨
    五、 自然与生活科技领域因应与检讨
    六、 数学领域因应与检讨
    七、 综合活动领域因应与检讨
第四节 重大议题与学习领域
    一、 重大议题意涵分析
    二、 重大议题与学习领域融合
    三、 领域教学实践
第五节 九年一贯课程评鉴
    一、 九年一贯课程的三级评鉴
    二、 九年一贯课程多元评鉴
第六节 九年一贯课程理论基础
    一、 九年一贯课程理论基础的官方陈述
    二、 对官方陈述的深度剖析
注释 第五章 台湾课程学者课程思想与理论研究
第一节 课程思想与理论研究发展
    一、 戒严期课程思想与理论研究概况
    二、 解严后课程思想与理论研究概况
    三、 课程学者九年一贯课程理论研究举要
第二节 课程学者课程政策角色分析
    一、 课程政策中课程学者角色素描
    二、 课程政策中课程学者角色期待
注释 第六章 欧用生课程思想
第一节 欧用生课程研究心路历程
    一、 台北:课程启蒙之旅
    二、 东京:课程批判之旅
    三、 再回台北:课程再概念化之旅
第二节 欧用生课程思想解读
    一、 课程本质论
    二、 课程价值论
    三、 课程方法论
    四、 课程转型论
注释 第七章 大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借镜:代结论
第一节 大陆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反思
    一、 关于课程改革的本质研究
    二、 关于课程改革的基础理论研究
    三、 关于课程改革的基本条件研究
    四、 关于课程改革的基本概念研究
    五、 关于课程改革的中国化研究
    六、 关于师资质量问题研究
第二节 台湾九年一贯课程改革经验启示
    一、 台湾九年一贯课程改革经验
    二、 台湾九年一贯课程改革启示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谢辞

四、论潜在课程的本质(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普通教室物质环境的教育性研究[D]. 方艳. 浙江大学, 2019(05)
  • [2]优化教育环境视角下的高校思政类潜在课程开发[J]. 叶泽权.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9(02)
  • [3]高校美育课程研究 ——助力大学生身心协调发展[D]. 邓佳. 西南大学, 2019(01)
  • [4]化学教育中的潜在课程研究[J]. 曾艳侠. 环球人文地理, 2014(24)
  • [5]班级中潜在课程研究 ——以邯郸市某县城中学为例[D]. 王聪慧.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2)
  • [6]潜在因素对校园文化管理的影响——基于全人视角下的潜在课程分析[J]. 刘芳,王忠先. 管理观察, 2013(25)
  • [7]论语文潜在课程的开发[D]. 牛丽丽.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3)
  • [8]中学生物潜在课程及其策略研究[D]. 秦明福. 重庆师范大学, 2013(05)
  • [9]危机与良机:教学偶然事件的潜在课程资源研究[D]. 郑秀敏. 西南大学, 2013(02)
  • [10]台湾九年一贯课程研究 ——兼论课程学者之课程政策角色[D]. 王世红.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2(09)

标签:;  ;  ;  ;  ;  

论潜在课程的性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