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娄底市农业环境现状及农业环保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蒋海舲[1](2021)在《绿色发展背景下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要素。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人们在土地开发利用中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风险不断凸显,高粗放、高污染、低效率的土地开发模式严重制约了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工业用地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如何转变工业用地利用方式粗放,实现工业用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效率最大化,已成为当前政府、学界亟待解决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绿色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十四五”规划提出“高质量发展”这一发展理念为工业用地的可持续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思路。因此,提升工业用地的经济环境承载力,深入研究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在系统梳理绿色发展演变由来的基础上,深刻阐述了绿色发展的内涵,建立了更加科学、全面地反映中国工业用地绿色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运用超效率EBM模型和GML指数测算了2003—2018年间中国288个地市(州)的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并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探究其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判断其效率差异的收敛性及动态演进趋势,并在探索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识别影响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以期为政府部门制定工业用地利用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促进中国工业用地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利用。本文主要内容和相关结论如下。(1)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测算及时空演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从总体特征来看,2003—2018年间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但总体水平偏低,绿色发展仍任重道远。(2)从空间分布格局来看,中国华东和华南地区的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大于其他地区,这两个地区率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污染防治工作提高了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空间不均衡化发展差异明显,且具有集聚性特征,呈现“东高西低”逐层递减式分布特征。此外,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值达到“1”的合理水平的城市从2003年的9个提高至2018年的34个,占总城市百分比由3.1%提升至11.8%,而纯技术效率值从2003年的23个提高至2018年的67个,占总城市百分比由7.9%提升至23.3%。(3)从效率分解情况来看,工业用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各地市(州)呈现出不同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的“单轨”或“双轨”驱动模式。(2)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空间收敛性分析。借助收敛假说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从绝对收敛、条件收敛、PS收敛以及俱乐部收敛四个方面分别对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区域差距的收敛性及其动态演进趋势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不存在σ收敛而存在绝对β收敛、条件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各地市初始条件相同地区效率存在“追赶效应”,朝着它们自身稳态水平进行收敛,但高效率与低效率地区之间的差距将长期客观存在,不会在短期内自动消弭。(3)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空间相关性分析。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凭借Moran’s I指数和LISA集聚图探索了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全局及局部空间相关性特征。结果表明:(1)全局上,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2)局部上,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呈现高—高型(H-H)聚集和低—低型(L-L)聚集的空间聚集性特征,在空间地理分布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难以摆脱当前的集聚类别。(3)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与工业用地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空间关联效应,但未表现出良好的空间协调性。(4)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在效率影响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将空间地理因素(空间交互效应)纳入回归分析框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对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发现:(1)空间地理因素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具有显着的正相关性,随着中国工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社会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地区间各类要素、信息等交叉越来越频繁,各地市(州)之间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空间依赖性明显增强。(2)全国尺度。本地区地方经济水平、产业结构优化程度、工业环境污染源治理投入程度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具有显着的正影响,而人口聚集程度、土地财政收入、工业发展水平、工业能源消耗程度则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具有抑制作用。本地区对接地区间的空间溢出效应所产生的显着影响主要有土地财政收入、外商投资水平、工业发展水平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3)区域尺度。每个区域的所受的影响不一样,在当前工业绿色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欠发达地区应基于自身的优势条件,科学合理地规划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提高劳动力素质,通过加大工业环境治理的力度、改良工业生产方式等对工业生产环境进行有效改造,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和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一系列措施。基于上述情况,本文从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优化工业用地开发格局;发挥空间溢出效应,推动跨区域联动与合作;遵循城际差异,推进实施因城施策;构建监管机制,合理控制用地规模;优化要素配置,加快技术创新;盘活土地二级市场,促进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综上所述,与已有研究成果相比,本文的创新之处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在研究视角上,本文综合考虑工业用地利用过程中面临的资源消耗与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为绿色发展背景下的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研究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分析框架,完善了效率研究的理论体系与应用。(2)研究内容上,对288个地市(州)开展多空间尺度、多层次的深入研究,丰富了中国工业用地多空间层面的研究。(3)研究方法上,运用前沿经济计量模型进行研究,如运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EBM和GML指数测算工业用地利用效率;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ESDA)从全局和局部探索其空间相关性;运用空间杜宾经济模型(SDM)将空间地理因素纳入影响因素回归分析框架中,使得研究结论更具科学性。
曹俭[2](2021)在《湖南省14地州市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指出新时期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环境在国家和区域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越发凸显。生态环境竞争力是测度区域发展模式先进性及其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区域综合实力的基础因子与关键要素,对区域发展影响深远。湖南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省份,《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2016)提出“一轴、两翼、三极、多点”发展新格局,给湖南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通过研读国内外生态环境竞争力文献和政策法规,界定生态环境竞争力的基本内涵,以湖南14地州市生态环境竞争力为指标层,选取生态资源、环境状况、经济社会、管理响应和发展潜力5个标准层,筛选森林覆盖率、水资源总量、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和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等27个指标,构建湖南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收集2009年-2018年10年原始指标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湖南生态环境竞争力进行测算评价;然后利用SPSS和Arc-GIS软件分析原始数据,引导出图表,结合时间和空间演变进行比较分析;以便分析各地州市的比较优势和相对优势。分析结果表明:(1)湖南各地州市生态环境竞争力差距较大,整体上有待增强;(2)从总体生态环境竞争力得分来看,排名序列两端的地州市比较稳定,变化幅度不大。省会长沙市的综合生态环境竞争力一直位居全省第一,在湖南省处于“一枝独秀”的地位,总体竞争力呈现“东强西弱”;(3)就单项竞争力来看,多数地州市在各分项竞争力得分都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低水平集聚”现象明显。通过对提取的主成分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影响湖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在10年时间内没有发生颠覆性的转变。但根据湖南省生态环境综合竞争力得分,将湖南省14个地州市划分为五个级别进行生态环境竞争力空间演变分析,发现湖南省的生态环境竞争力体系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过度,整体生态环境竞争力将逐步增强。借助反距离插值方法对湖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进行空间演变分析。得出结论是:湖南省地州市形成了“一南一北”两个扩展中心,但总体是仍然呈现“东强西弱”的不平衡结构。对湖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的评价和时空演变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因地制宜的对策,为湖南“三高四新”战略提供生态环境治理措施。
杨斌[3](2021)在《生态文明背景下国土空间利用效率研究 ——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芳,谢剑,游训龙[4](2020)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发展路径探析——以湖南娄底市娄星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湖南娄星区整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是以"一乡三镇四带五片多点"美丽宜居乡村示范建设为抓手,以提升农村环境面貌和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为核心,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全面提升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公共服务水平、社会治理水平,满足全区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环境需要下的总体战略。在此背景下,文章根据娄星区农业的现状,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调查法,利用SWOT分析方法对娄星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以及威胁进行系统分析,并据此从政策和产业两个层面提出新时期加快农业发展的建议。
彭世良[5](2020)在《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以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为例》文中认为地质公园是以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为主,并包含生物景观、人文景观等其他景观资源的自然区域或国土空间。经过多年的开发与建设,我国大部分地质公园内景观资源与环境或景观生态系统均已遭受一定程度的退化或破损,必须进行生态修复,才能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目前,学术界已开展过较多有关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评价与保护开发的研究,而关于地质公园内其他景观资源的研究内容较少,特别是把各类景观资源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综合研究及其生态修复方面的研究在国内近乎为一片空白,这与我国当前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形势是不相吻合的。事实上,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景观、生物景观和人文景观等各类景观资源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地质公园的建设、管理和保护开发等均应当把各类景观资源紧密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即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来考虑,并对受损的景观资源与环境或景观生态系统在科学评价基础上进行生态修复。因此,本文以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围绕该系统进行理论分析、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研究。首先,基于系统视角,提出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概念,并运用系统科学方法,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系统分析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要素组成、相互关系、演化规律及驱动机制。然后,根据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内涵及综合评价指标筛选的原则与依据,并运用问卷调查、层次分析、熵值和模糊数学等方法,构建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接着,在构建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和景观生态修复理论基础,以及分析当前生态修复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地质公园景观多层次系统生态修复理论模式,并从要素、系统、管理、文化4个层面提出景观生态修复策略和技术方法。最后,以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为例,在介绍公园景观资源类型、景观单元评价等级等情况的基础上开展上述研究理论的实证研究:(1)系统分析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2)进行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3)根据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公园景观生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针对性地提出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策略与措施。通过上述研究,本文主要获得以下成果和认识:(1)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是由特定地质公园内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各类景观资源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组成要素分为5个大类(地质遗迹景观、生物景观、其他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硬质景观)、12个中类、55个小类和数百个子类。系统整体与要素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以及系统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和外部环境可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即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环境系统。(2)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稳定性是由其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稳定性所决定的。在没有大的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过程或地质公园生命周期基本上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即原始探索阶段、初步形成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平稳发展阶段和渐趋衰落阶段。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演化是各种驱动力相互作用和协同驱动的结果。驱动力分为自然驱动力和人为驱动力,其中,前者分为自然渐变作用力和自然突变干扰力,后者分为人为基本驱动力、政府宏观调控力和人为突变干扰力。应当对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的驱动机制进行适当调控,从而保证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健康、和谐和相对稳定。(3)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就是根据一定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对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质量状况及其发展演化趋势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和预测。综合评价指标选择的依据,一是体现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功能或价值,二是体现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及其环境保护状况,三是体现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发展演化的主要调控因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为4个层次,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21个三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法获取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数学法求得各层次指标(要素层、准则层、目标层)综合评价得分并确定综合评价等级,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和差5个等级。应当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和过程进行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问题诊断和原因分析,从而为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4)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一定格局、功能及动态变化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可认为由3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要素(子系统)组成,即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环境系统、游客和当地居民。(5)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态修复,而是属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生态修复对象是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从要素层面来说,则重点是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及其各类景观资源。根据修复对象受损程度的不同,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分为生态恢复、生态整治和生态重建等三类。(6)基于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和景观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以及现有生态修复理论模式的分析,提出了地质公园景观多层次系统生态修复理论模式。该模式具有4个特征,一是生态修复内容的完整性,二是生态修复措施的综合性,三是生态修复过程的多层次化,四是生态修复状态的动态性。该模式包括要素、系统、管理和文化等4个层层递进,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阶段或层面。要素层面生态修复属单纯技术层面上的生态修复,按要素分为地质遗迹景观修复、生物景观修复、人文景观修复、河流地貌修复及景观水体修复等。系统层面生态修复属综合技术层面上的生态修复,以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协同运用多种修复技术,是基于全要素、全因素、全过程、全范围、统筹布局的生态修复。管理层面生态修复是指利用社会、经济、政治、法律等多方面的措施共同促进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文化层面生态修复是对人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的修复,其目标是通过改变全社会民众的思想意识,树立生态文明观等有利于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文化观念或意识。(7)本文最后以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为例,开展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实证研究。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是以岩溶地貌景观为主的综合性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分为2个中类、5个小类和23个子类,省级以上景观单元23个;生物景观资源分为2个中类、8个小类和18个子类,二级以上景观单元2个;人文景观资源分为2个中类、11个小类和19个子类,二级以上景观单元5个;其他自然景观资源分为3个中类、6个小类,二级以上景观单元1个;硬质景观资源分为2个中类、9个小类,二级以上景观单元2个。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生命周期)已历经原始探索、初步形成、快速发展和平稳发展等4个阶段,人为驱动力是其主要驱动因素。利用构建的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对公园景观资源系统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得分为70.9分,评价等级为“一般”。分析得出公园现状条件下突出的景观生态系统问题主要有:(1)生物景观资源价值偏低;(2)景观资源保护状况不良;(3)公共环境卫生状况不佳;(4)常住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强度较大。其中,常住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强度较大是公园景观生态系统问题的重要根源。最后,针对公园景观生态系统受损状况及主要问题,提出了各个层面(要素层面、系统层面、管理层面和文化层面)拟采用的生态修复策略和措施。本文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基于系统视角,提出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概念,系统分析其要素组成、相互关系、演化规律及驱动机制;(2)从系统价值、系统保护、系统调控3个一级指标出发,构建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针对地质公园各类景观资源群体价值和多样性指标(8个三级指标)的单项评价,提出8个数学模型,提高定量化研究水平;(3)构建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和景观生态修复基本理论,提出地质公园景观多层次系统生态修复理论模式,从要素、系统、管理、文化等4个层层递进,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层面制定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策略和措施。
章晓[6](2020)在《资江干流污染现状分析与防治对策》文中研究说明
吴新春[7](2020)在《STS视域下娄底市汛期应急管理大数据的社会效应研究》文中指出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遭受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长江九江段决堤,鄱阳湖全线告急,湖南省娄底市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同样遭受重大损失。娄底市在此后的汛期应急管理建设中,大数据技术的介入对“防灾、减灾、救灾”的顺利实施起到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使得大数据的工具理性功能得到有效施展,并促进大数据技术自身的发展与创新,这一相辅相成的关系实质上便是科技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互动中所产生的社会效应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本文试图从STS(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去分析大数据技术介入娄底市汛期应急管理工作的现状,指出其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并对这一经验展开反思。目前,研究大数据和汛期应急管理的学者很多,但在STS视域下将二者置于一起研究其社会效应的少之又少。本文基于STS视角,采用学科交叉法、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等研究方法展开论述。选取大数据这一技术在汛期应急管理上的应用,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并对汛期应急管理大数据进行STS视角解析,从科学、技术和社会三个方面阐述汛期应急管理大数据需要“以什么样的理论为指引,以什么样的技术为基础、以什么样的制度为保障”来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阐述了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了关于STS、大数据和汛期应急管理的相关研究综述,说明了研究方法、思路和可能存在的创新点,介绍了STS的基本内容,界定了大数据、汛期应急管理、社会效应等相关概念;第二章阐述了大数据技术与娄底市汛期应急管理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相互关系,并从科学技术和社会视角解析汛期应急管理大数据的现状及内在联系;第三章主要论述娄底市汛期应急管理大数据的双重境遇,归纳其遇到的机遇与挑战,从技术维度、伦理维度和社会维度分析其产生的共性影响,并依据娄底市汛期应急大数据应用实际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第四章是归纳STS视角下娄底市汛期应急管理大数据的社会效应与对策,围绕其衍生的社会效应归纳出思想转变的示范效应、技术发展的聚合效应、技术应用的扩散效应等三个正效应,以及技术应用的马太效应、技术监管的滞后效应和技术教育的木桶效应等三个负效应,并就消解负效应提出解决路径,即强化STS整体观点的指导、坚持技术与主体意识的协调发展和坚持科技与社会协调发展,以此促进娄底市汛期应急管理大数据的持续发展。
倪筱珈[8](2020)在《湖南省农业低碳化发展评价与优化》文中认为近些年来,温室气体排放增多导致的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球日益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与此同时,对我国广大区域而言,农业生产所导致的碳排放大幅增加以及引发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政界、学界的广泛关注,实现农业低碳化发展将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新时期助推乡村振兴实施的关键之举。本文在系统阐述相关概念及理论的基础上,以湖南省为研究对象,2003年~2017年为研究时限,测算了全省及2017年14个市州的农业碳排放总量、农业碳排放强度,分析了时空格局;在构建农业低碳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等方法对全省及2017年14个市州的农业低碳化发展进行了定量评价和空间分异分析,运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了2018年~2022年农业低碳化发展指数;基于Pearson相关系数法、LMDI模型、OLS方法研究了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最后结合湖南省省情及农业发展实际,提出了农业低碳化发展的优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湖南省农业碳排放总量时序变化总体呈“先升后降”三个阶段:2003年~2013年为高速增长期,共增长104.537万吨;2013年~2014年为低速增长期,增长0.938万吨;2014年~2017年为下降期,共下降3.103万吨。农业碳排放强度时序变化总体呈“先升后降、再升再降”的五个阶段。从2017年截面数据来看,湖南省农业碳排放总量及强度呈现较为明显的空间差异:农业碳排放总量总体上呈现为“南北高、中部低”,最高是常德市,最低是张家界市;农业碳排放强度总体呈现为“西低东高”,最高是岳阳市,最低是怀化市;(2)从时间进程来看,2003年~2017年,湖南省农业低碳化发展指数从0.359增长到0.580,共增加0.221。一级评价指标中,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涨幅最大,共增长0.242;农村社会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共增长0.094;能源低碳化利用水平整体呈先降后升、再持平,共增长0.006;生态环境水平整体呈下降趋势,2003年~2013年共下降0.153,2014年开始上升;从空间分异来看,2017年湖南省农业低碳化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为“东高西低”,发展指数低值区主要集中在大湘西地区,中值区集中在环长株潭城市群,高值区只有长沙市;2018年~2022年农业低碳化发展水平有小幅度波动,发展状态不够稳定,湖南省的农业低碳化的发展潜力巨大。(3)从湖南省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来看,本文所选影响因素均合理且具有较高精度,其中,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和农业产业结构因素对湖南省农业碳排放起正向驱动作用,15年间效应贡献值分别是611.676万吨和29.565万吨;农业生产效率因素以及劳动力规模因素对湖南省农业碳排放起逆向抑制作用,15年间分别累计实现了434.109万吨和104.762万吨碳减排;(4)基于湖南省省情、省域农业发展实际以及前述研究结论,新时期湖南省农业低碳化发展的优化建议主要包括:积极发展优势农业,大力推进产业融合;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发展高效现代农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推动农企规模发展;完善相关法规政策,优化农业管理体系。
马肖迪[9](2020)在《基于PSR修正模型的湖南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安全评价与调控》文中认为作为温室气体排放中重要的碳排放源之一,土地利用碳排放及其安全问题已成为国内外生态学、经济学、地理学等学科的重点研究领域及研究热点。作为我国中部六省之一的湖南省正稳步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如何以土地利用为研究对象减少其碳排放量,保证土地利用碳排放安全水平,进行土地利用碳排放安全预测,提出土地利用碳排放安全调控措施和建议,对促进湖南省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以及土地利用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结合湖南省实际情况,依托生态学、经济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理论框架,分省、地州市两个区域,时间、空间两个维度,系统梳理了研究土地利用碳排放安全问题所依托的理论基础,定量测算了湖南省及其各地州市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分析了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以及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格局,并采用PSR修正模型对湖南省及各地州市土地利用碳排放安全水平进行了评价,同时应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湖南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安全进行了预测,进而提出湖南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安全调控措施和建议。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2005~2017年,湖南省土地利用碳排放总量为64193.64万吨,碳吸收总量为10132.34万吨,碳排放净增量为811.74万吨,平均增长率为2.07%;2017年,湖南省14个地州市土地利用碳排放平均水平为271.84万吨,其中岳阳市的土地利用碳排放量最高(1127.79万吨),怀化市土地利用碳排放量最低(-53.18万吨),各地州市土地利用碳排放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差异;(2)2005~2017年,湖南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安全水平呈现增长趋势,安全水平表现为不安全等级(2005年)~病态等级(2006~2007年)~不安全等级(2008~2012年)~临界安全等级(2013~2016年)~亚安全等级(2017年);2017年,湖南省14个地州市土地利用碳排放安全水平整体不高。其中:张家界市和郴州市处于亚安全等级,地理位置上没有关联性;株洲市、湘潭市、衡阳市、邵阳市、常德市、永州市、怀化市和湘西自治州均处于临界安全等级,地理位置上具有一定的关联性;长沙市、岳阳市、益阳市和娄底市安全等级表现为不安全状态,地理位置基本相邻;(3)对湖南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安全水平进行预测可知:2018~2022年,湖南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安全指数近似直线上升,安全值范围在0.7088~0.9172之间,安全等级由亚安全上升至安全,安全状态持续增强;(4)制约湖南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安全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能源利用情况、农业生产环境,主要促进因素为生态资源储备量、高新技术研发以及环境治理经费投入。因此,基于上述因素提出了新时期优化湖南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安全水平的措施及建议。
吴宇轩[10](2020)在《湖南省绿色增长质量评价和空间差异研究》文中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崛起工作座谈会时明确提出:“要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乘势而上,扎实工作,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再上新台阶”。湖南省作为促进中部发展的重要省份,近年来,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环境下,不断深化生态文明改革,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在绿色湖南、生态强省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在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阶段,湖南省更应着力探索以减促增、以质取胜的绿色增长、高质量发展新路。本文研究的绿色增长质量可作为衡量转型时期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故测度湖南省绿色增长质量对建设绿色湖南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回顾与评述,重点对绿色增长质量的内涵与概念进行阐述与辨析。接着概述了研究所依托的经济增长、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指标体系的构建逻辑,说明指标体系构建依据,结合理论内涵和现实背景构建了包括经济增长绿化度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两个子系统的绿色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进行解释说明。然后,基于熵值法的综合评价方法测算了湖南省及13地级市2008—2019年的绿色增长质量综合指数。利用动态综合评价模型研究截面视角下各地级市绿色增长质量得分及各目标层的得分情况,进而着重分析湖南省13地级市绿色增长质量的差异变化。以此为基础,利用ArcGIS 10.7软件绘制了湖南省13地级市绿色增长质量空间格局图,对不同年份的空间格局图进行详细的比较,并对绿色增长质量排名的时序和空间变化加以研究,分析湖南省绿色增长质量的空间格局差异特征。之后得出结论:(1)湖南省整体和各地级市2009—2018年的绿色增长质量综合评价值呈现稳定上升趋势。(2)从空间区域视角看,湖南省各地级在空间上表现出较大的区域差异。(3)从指标层面来看,湖南省及各地级市仍然存在一些城市能源消耗较大、环境治理问题待改善、绿色增长质量不高的问题。最后针对湖南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薄弱环节,分别从加快绿色产业发展、坚持创新引领战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三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湖南绿色增长质量的对策建议。
二、娄底市农业环境现状及农业环保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娄底市农业环境现状及农业环保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绿色发展背景下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1.6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工业用地 |
2.1.2 效率 |
2.1.3 环境效率 |
2.1.4 工业用地利用效率 |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1 关于绿色发展的研究 |
2.2.2 关于土地利用评价的研究 |
2.2.3 关于土地利用效率的研究 |
2.2.4 关于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研究 |
2.2.5 研究述评 |
2.3 相关理论 |
2.3.1 环境经济学理论 |
2.3.2 投入产出理论 |
2.3.3 区位理论 |
2.3.4 土地报酬递减理论 |
2.3.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 分析框架 |
2.4.1 理论分析 |
2.4.2 实证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发展背景下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测算及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3.1 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测算方法与模型构建 |
3.1.1 静态效率方法与模型构建 |
3.1.2 动态效率方法与构建 |
3.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3.2.1 研究区概况 |
3.2.2 数据来源 |
3.2.3 变量选取与说明 |
3.3 基于超效率EBM模型的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3.3.1 时序演变特征分析 |
3.3.2 空间演变特征分析 |
3.4 基于GML指数的工业用地全要素生产率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
3.4.1 总体分析 |
3.4.2 差异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绿色发展背景下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空间收敛性分析 |
4.1 收敛性理论及其方法类别 |
4.1.1 收敛性理论 |
4.1.2 收敛性分析方法类别 |
4.2 绝对收敛性检验 |
4.2.1 σ收敛检验及结果 |
4.2.2 绝对β收敛检验及结果 |
4.3 条件收敛性检验 |
4.3.1 条件收敛检验方法 |
4.3.2 条件收敛检验结果 |
4.4 PS收敛检验 |
4.4.1 PS收敛检验方法 |
4.4.2 PS收敛检验结果 |
4.5 俱乐部收敛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绿色发展背景下中国工业用地效率空间相关性分析 |
5.1 空间相关性的理论分析 |
5.2 空间相关性检验方法 |
5.2.1 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 |
5.2.2 空间权重矩阵选择 |
5.3 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空间相关性检验 |
5.3.1 空间分布特征 |
5.3.2 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分析 |
5.4 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空间相关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绿色发展背景下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 |
6.1 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6.2 空间计量模型和方法 |
6.2.1 空间面板模型概述 |
6.2.2 空间面板模型估计方法 |
6.2.3 空间面板模型检验及模型选择 |
6.3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6.3.1 变量选取及处理 |
6.3.2 数据来源 |
6.3.3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
6.4 空间计量结果分析 |
6.4.1 空间面板模型的检验和选择 |
6.4.2 全国尺度空间面板模型估计的结果 |
6.4.3 区域尺度空间面板模型估计的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不足之处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湖南省14地州市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及路线 |
1.4 研究方法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 研究现状 |
2.1 竞争力理论 |
2.2 生态环境竞争力 |
2.3 竞争力与生态环境竞争力 |
2.4 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模型研究 |
2.5 评价指标和方法的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3 生态环境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构建原则 |
3.1.1 综合性原则 |
3.1.2 代表性原则 |
3.1.3 客观性原则 |
3.1.4 可操作性原则 |
3.2 构建步骤 |
3.2.1 评价指标选取 |
3.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3 评价方法的选取 |
3.2.4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3.3 指标意义与处理 |
3.3.1 生态资源 |
3.3.2 环境状况 |
3.3.3 经济社会 |
3.3.4 管理响应 |
3.3.5 生态环保潜力 |
3.4 本章小结 |
4 湖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测算与评价 |
4.1 区域概况和数据来源 |
4.1.1 区域概况 |
4.1.2 数据来源 |
4.2 评价方法 |
4.2.1 主成分分析法 |
4.2.2 基本步骤 |
4.3 湖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的测算 |
4.3.1 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4.3.2 生态环境竞争力测算 |
4.3.3 各地州市综合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湖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时空演变 |
5.1 时间演变分析 |
5.1.1 总体竞争力变化特征 |
5.1.2 经济社会和生态环保潜力演变特征 |
5.1.3 生态管理响应竞争力演变特征 |
5.1.4 生态环境主成分竞争力演变特征 |
5.2 影响因素变化分析 |
5.3 结果比较分析 |
5.3.1 长沙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3.2 株洲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3.3 湘潭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3.4 衡阳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3.5 邵阳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3.6 岳阳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3.7 常德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3.8 张家界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3.9 益阳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3.10 郴州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3.11 永州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3.12 怀化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3.13 娄底市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3.14 湘西州生态竞争力结果分析 |
5.4 湖南省生态环境竞争力的空间演变分析 |
5.4.1 生态环境竞争力空间分异演变 |
5.4.2 生态环境竞争力的空间扩散演变 |
5.4.3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与建议 |
6.2.1 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6.2.2 协同“长江经济带”加强对内对外新兴产业交流与合作 |
6.2.3 加快构建“以点带面”的区域带动生态环境发展体系 |
6.2.4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改革创新 |
6.2.5 加强生态环境意识宣传教育和培育生态环境潜力 |
6.3 创新点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4)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发展路径探析——以湖南娄底市娄星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娄星区基本情况及农业现状 |
(一)娄星区基本情况 |
1. 自然资源条件 |
2.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二)娄星区农业现状 |
三、娄星区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 |
(一)优势 |
1. 地理区位优势 |
2. 自然资源优势 |
3. 文化优势 |
4. 特色农业优势 |
(二)劣势 |
1. 农业贡献率不大 |
2. 社会资本下乡积极性不高 |
3. 农业保险补贴品种少 |
(三)外部机会 |
1. 重金属污染耕地综合治理新政策 |
2. 农业产品消费需求呈现新特征 |
3. 渔业增殖放流,保证生物多样性 |
(四)威胁 |
1. 农业生产成本持续走高 |
2. 区域竞争对手实力增强 |
四、娄星区农业发展路径优化 |
(一)创新农业科技,支撑现代可持续农业 |
1. 产学研结合的研发模式激发创新动力 |
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现科技创新多元化 |
(二)推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 |
1. 建设优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品牌,打造一批农产品知名品牌,让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经营主体都拥有自己的知名品牌,具体可以从三个层面做起: |
2.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
3. 建立和完善风险防范机制。 |
(三)涉农资金整合精准管理 |
(四)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
(5)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以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2.1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
1.3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
2.1 地质遗迹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地质遗迹概念 |
2.1.2 地质遗迹类型 |
2.1.3 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 |
2.2 地质公园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地质公园概念 |
2.2.2 地质公园与其他类型保护区或自然保护地的对比 |
2.2.3 地质公园突出属性分析 |
2.2.4 地质公园保护与开发 |
2.3 景观资源系统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3.1 景观和景观生态系统 |
2.3.2 景观资源和景观资源系统 |
2.3.3 系统理论 |
2.4 生态修复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4.1 生态修复概念 |
2.4.2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及其理论基础 |
第三章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及其理论分析 |
3.1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概念及其组成 |
3.1.1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概念 |
3.1.2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要素组成 |
3.2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相互关系 |
3.2.1 系统整体与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
3.2.2 要素与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
3.2.3 系统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
3.3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演化 |
3.3.1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变动与稳定性 |
3.3.2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演化 |
3.4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的驱动机制及调控 |
3.4.1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的驱动机制 |
3.4.2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驱动机制的调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研究 |
4.1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综合评价指标筛选的基本原则 |
4.1.2 综合评价指标选择的依据 |
4.1.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4.1.4 综合评价指标内涵解析及度量 |
4.2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评述 |
4.2.2 层次分析法获取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 |
4.2.3 熵权法计算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 |
4.2.4 层次分析-熵权法计算评价指标的复合权重 |
4.3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 |
4.3.1 各层次指标综合评价得分 |
4.3.2 综合评价等级划定 |
4.4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及问题诊断 |
4.4.1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4.4.2 问题诊断及原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
5.1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的内涵和特征 |
5.1.1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系统的内涵 |
5.1.2 格局与功能及依存性特征 |
5.1.3 变化及脆弱性特征 |
5.2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内涵和原则 |
5.2.1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内涵 |
5.2.2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基本原则 |
5.3 地质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理论模式 |
5.3.1 现有生态修复模式分析 |
5.3.2 地质公园景观多层次系统生态修复模式的构建 |
5.4 地质公园景观多层次系统生态修复策略 |
5.4.1 要素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技术和方法) |
5.4.2 系统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技术和方法) |
5.4.3 管理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技术和方法) |
5.4.4 文化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实证研究 |
6.1 公园概况 |
6.1.1 自然地理概况 |
6.1.2 区域地质背景 |
6.1.3 区域社会经济概况 |
6.1.4 公园建设发展概况 |
6.2 公园景观资源概况 |
6.2.1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 |
6.2.2 生物景观资源 |
6.2.3 人文景观资源 |
6.2.4 其他景观资源 |
6.3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与驱动机制 |
6.3.1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组成 |
6.3.2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的形成与演化 |
6.3.3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演化的驱动因素 |
6.4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问题诊断 |
6.4.1 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 |
6.4.2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及问题诊断 |
6.5 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策略 |
6.5.1 要素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 |
6.5.2 系统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 |
6.5.3 管理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 |
6.5.4 文化层面的生态修复策略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咨询问卷 |
(7)STS视域下娄底市汛期应急管理大数据的社会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STS的相关理论与应用研究 |
1.2.2 大数据在汛期应急管理中的应用现状研究 |
1.2.3 大数据技术对社会系统的影响研究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可能的创新点 |
1.4 STS及相关概念界定 |
1.4.1 STS的理论渊源 |
1.4.2 STS的研究对象 |
1.4.3 相关名词概念界定 |
第2章 娄底市汛期应急管理大数据的STS视角解析 |
2.1 娄底市汛期应急管理大数据的相互关系 |
2.1.1 大数据技术推动汛期应急管理水平提升 |
2.1.2 汛期应急管理为大数据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
2.1.3 大数据技术科研与应用的有机统一 |
2.2 大数据介入娄底市汛期应急管理的社会视角解析 |
2.2.1 娄底市汛期自然灾害概况 |
2.2.2 汛期应急管理响应机制 |
2.2.3 娄底市汛期应急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情况 |
2.3 大数据介入娄底汛期应急管理的科学技术视角解析 |
2.3.1 海量化汛期数据需要大数据技术应对 |
2.3.2 大数据技术发展需要汛期应急管理积累经验 |
2.3.3 大数据研究促进汛期应急管理现代化 |
第3章 娄底市汛期应急管理大数据的双重境遇 |
3.1 娄底市汛期应急管理大数据的发展要素 |
3.1.1 大数据技术是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引擎 |
3.1.2 大数据技术驱动应急管理机制改革转型 |
3.1.3 大数据应用为汛期应急管理提供经验借鉴 |
3.2 娄底市汛期应急管理大数据产生的共性影响 |
3.2.1 技术维度的影响 |
3.2.2 伦理维度的影响 |
3.2.3 社会维度的影响 |
3.3 娄底市汛期应急管理大数据的个性问题及其原因 |
3.3.1 技术应用建设具有局限性 |
3.3.2 技术应用缺乏STS整体观点指导 |
3.3.3 技术应用与社会预警体系不相适应 |
第4章 娄底市汛期应急管理大数据的社会效应及对策 |
4.1 娄底市汛期应急管理大数据的正效应 |
4.1.1 思维转变的示范效应 |
4.1.2 技术发展的聚合效应 |
4.1.3 技术应用的扩散效应 |
4.2 娄底市汛期应急管理大数据的负效应 |
4.2.1 科技应用的马太效应 |
4.2.2 科技监管的滞后效应 |
4.2.3 科技教育的木桶效应 |
4.3 娄底市汛期应急管理大数据负效应的对策 |
4.3.1 强化STS整体观点的指导 |
4.3.2 坚持技术与主体意识协调发展 |
4.3.3 坚持科技与社会协调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湖南省农业低碳化发展评价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农业碳排放对于气候影响的研究 |
1.2.2 农业碳排放估算 |
1.2.3 低碳农业发展评价 |
1.2.4 低碳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
1.2.5 农业碳减排机制与政策研究 |
1.2.6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创新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碳排放 |
2.1.2 碳汇 |
2.1.3 农业碳排放 |
2.1.4 低碳农业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低碳经济理论 |
2.2.3 生态农业理论 |
2.2.4 循环农业理论 |
第三章 湖南省农业碳排放测算及时空格局分析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畴界定 |
3.1.2 自然地理概况 |
3.1.3 社会经济概况 |
3.1.4 农业发展概况 |
3.2 农业碳排放测算方法 |
3.3 农业碳排放的时间演进分析 |
3.3.1 农业碳排放总量的时间演进 |
3.3.2 农业碳排放强度的时间演进 |
3.4 农业碳排放的空间格局分析 |
3.4.1 农业碳排放总量的空间格局 |
3.4.2 农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格局 |
第四章 基于复合指标体系的湖南省农业低碳化发展评价与预测 |
4.1 评价方法介绍 |
4.1.1 评价方法选择 |
4.1.2 熵值法的基本原理 |
4.1.3 熵值法的计算步骤 |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4.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3 评价指标解释 |
4.3 农业低碳化发展的时序分析 |
4.3.1 农业低碳化发展指数计算 |
4.3.2 发展水平的时序分析 |
4.4 农业低碳化发展的空间分异分析 |
4.4.1 总体发展的空间分异分析 |
4.4.2 空间分异的具体分析 |
4.5 农业低碳化的发展预测 |
4.5.1 灰色预测模型GM(1,1)与精度检验 |
4.5.2 预测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基于LMDI模型的湖南省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
5.1 研究方法介绍 |
5.1.1 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法介绍 |
5.1.2 LMDI模型介绍 |
5.1.3 OLS方法介绍 |
5.2 农业碳排放与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
5.3 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贡献值测算 |
5.4 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具体分析 |
5.5 农业碳排放与影响因素的拟合关系分析 |
5.5.1 基于OLS方法的回归分析模型构建 |
5.5.2 农业碳排放与影响因素的拟合结果分析 |
第六章 湖南省农业低碳化发展的优化建议研究 |
6.1 积极发展优势农业,大力推进产业融合 |
6.2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发展高效现代农业 |
6.3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推动农企规模发展 |
6.4 完善相关法规政策,优化农业管理体系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基于PSR修正模型的湖南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安全评价与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地利用碳排放测算研究 |
1.2.2 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研究 |
1.2.3 土地利用碳排放安全评价研究 |
1.2.4 土地利用碳排放预测与调控研究 |
1.2.5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土地 |
2.1.2 土地利用 |
2.1.3 碳排放 |
2.1.4 土地利用碳排放 |
2.1.5 土地利用碳排放安全评价 |
2.2 理论基础 |
2.2.1 土地生态学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低碳经济理论 |
2.2.4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
第三章 湖南省土地利用碳排放测算与时空格局分析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研究范围界定 |
3.1.2 自然地理概况 |
3.1.3 社会经济概况 |
3.1.4 土地利用概况 |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3 土地利用碳排放测算 |
3.3.1 土地利用类型碳排放系数确定 |
3.3.2 土地利用碳排放测算方法 |
3.4 湖南省土地利用碳排放水平与强度时间演变分析 |
3.4.1 土地利用碳排放时间演变分析 |
3.4.2 人均碳排放强度时间演变分析 |
3.4.3 地均碳排放强度时间演变分析 |
3.4.4 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时间演变分析 |
3.5 土地利用碳排放空间格局分析 |
3.5.1 人均碳排放强度空间格局分析 |
3.5.2 地均碳排放强度空间格局分析 |
3.5.3 单位GDP碳排放强度空间格局分析 |
第四章 基于PSR修正模型的湖南省土地利用碳排放 |
4.1 土地利用碳排放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PSR模型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势 |
4.1.2 PSR模型的修正与改进 |
4.1.3 评价指标初选 |
4.1.4 评价指标体系最终确定建立 |
4.1.5 评价指标具体解释 |
4.2 指标权重及评价标准的确定 |
4.2.1 标准化处理 |
4.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3 评价综合指数的确定 |
4.2.4 评价标准的确定 |
4.3 湖南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安全时间演变与空间差异分析 |
4.3.1 湖南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安全时间演变分析 |
4.3.2 各子系统土地利用碳排放安全时间演变分析 |
4.3.3 湖南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安全空间差异分析 |
4.3.4 各地州市各子系统土地利用碳排放安全空间差异分析 |
第五章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湖南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安全水平预测 |
5.1 灰色预测模型及残差修正模型构建程序 |
5.1.1 GM(1,1)模型构建程序 |
5.1.2 GM(1,1)模型计算过程 |
5.1.3 残差修正GM(1,1)模型建模过程 |
5.2 湖南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安全水平预测结果分析 |
5.2.1 湖南省土地利用碳排放综合安全水平预测与分析 |
5.2.2 湖南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各子系统安全水平预测与分析 |
第六章 湖南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安全调控 |
6.1 湖南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各系统安全现状水平分析与调控重点 |
6.1.1 压力系统安全分析与调控 |
6.1.2 状态系统安全分析与调控 |
6.1.3 响应系统安全分析与调控 |
6.2 湖南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安全具体优化调控对策 |
6.2.1 碳减排措施 |
6.2.2 碳増汇措施 |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10)湖南省绿色增长质量评价和空间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回顾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评述 |
1.3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论文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绿色增长质量的概念界定 |
2.2.1 概念来源与内涵 |
2.2.2 相关概念辨析 |
2.2.3 概念界定 |
2.2 绿色增长质量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经济增长理论 |
2.2.2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 |
2.2.3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第3章 绿色增长质量的指标体系构建 |
3.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2 指标体系的构建逻辑 |
3.3 指标体系的构建参考 |
3.4 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 |
3.4.1 经济增长绿化度 |
3.4.2 资源环境承载力 |
第4章 湖南省绿色增长质量综合评价 |
4.1 数据来源 |
4.2 数据预处理 |
4.3 指标赋权方法选择 |
4.4 指标权重 |
4.5 湖南省绿色增长质量综合评价 |
4.5.1 经济增长绿化度指数变化 |
4.5.2 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数的变化 |
4.5.3 绿色增长质量综合指数的变化 |
4.6 湖南省绿色增长存在的问题 |
4.6.1 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有待优化 |
4.6.2 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约束收紧 |
第5章 湖南省分地区的绿色增长质量综合评价 |
5.1 分地区的综合得分与动态综合评价 |
5.2 不同子系统指标的分地区得分 |
5.2.1 经济增长绿化度 |
5.2.2 资源环境承载力 |
5.3 湖南省分地区绿色增长质量的时序变化分析 |
5.3.1 绿色增长质量排名及排名变化 |
5.3.2 不同子系统指标排名及排名变化 |
5.4 湖南省分地区绿色增长质量的空间格局差异分析 |
5.4.1 绿色增长质量的空间格局差异分析 |
5.4.2 绿色增长质量变化幅度的空间格局差异分析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提升湖南省绿色增长质量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部分地级市原始数据与计算指标 |
附录B 绿色经济效率指标相关计算结果 |
致谢 |
四、娄底市农业环境现状及农业环保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绿色发展背景下中国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蒋海舲.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2]湖南省14地州市生态环境竞争力评价研究[D]. 曹俭.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3]生态文明背景下国土空间利用效率研究 ——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D]. 杨斌.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4]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发展路径探析——以湖南娄底市娄星区为例[J]. 张芳,谢剑,游训龙. 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0(04)
- [5]地质公园景观资源系统综合评价及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以湖南湄江国家地质公园为例[D]. 彭世良.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6]资江干流污染现状分析与防治对策[D]. 章晓. 湖南农业大学, 2020
- [7]STS视域下娄底市汛期应急管理大数据的社会效应研究[D]. 吴新春. 湘潭大学, 2020(02)
- [8]湖南省农业低碳化发展评价与优化[D]. 倪筱珈.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2)
- [9]基于PSR修正模型的湖南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安全评价与调控[D]. 马肖迪. 湖南工业大学, 2020
- [10]湖南省绿色增长质量评价和空间差异研究[D]. 吴宇轩.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