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北省环保产业发展状况及对策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曾杨梅[1](2020)在《环境规制、社会规范与畜禽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在朝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由此,加大源头减量、过程控制和末端资源循环利用,推进畜禽养殖清洁生产,对促进现代畜牧业绿色转型和确保国家畜产品安全均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国家环境政策日益趋紧、公众绿色意识日益增强的现实背景下,环境规制、社会规范在畜禽养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尤其需要重点关注。一方面,政府监督、激励养殖户行为的各种环境规制措施,会对农户生产行为产生影响;另一方面,社会规范作为一种“软约束”,同样会调整规模养殖户的生产意愿和行为决策。事实上,环境规制和社会规范往往同时存在于农村社会,厘清和分析它们各自的功能作用以及对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的影响,有助于为畜禽养殖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但是,现有研究大多只关注了环境规制或社会规范的某一指标对规模养殖户相关行为的作用与影响,且鲜有学者剥离和剖析环境规制、社会规范对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强度以及行为的家庭经济效应和个人幸福感效应的影响,从而降低了分析的系统性和全面性。那么,环境规制、社会规范对规模养殖户畜禽养殖清洁生产行为决策的影响究竟如何?对规模养殖户不同类型清洁生产行为的家庭经济效应和幸福感心理效应的影响如何?不同环境规制和社会规范强度下,规模养殖户不同类型清洁生产行为的家庭经济水平和幸福感心理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与解答,有利于系统地深入了解影响我国农村地区畜禽规模养殖清洁生产行为的关键因子,从而为推进我国农村地区畜禽规模养殖清洁生产发展政策的实施提供依据。鉴于畜禽清洁养殖环节较多和按照有限目标的原则,本研究以生猪规模养殖户为研究对象,瞄准畜禽养殖清洁生产末端利用这一重要环节,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湖北省9市(区)实地调研数据,深入分析了样本区畜禽养殖的发展现状和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的现实情形,构建了环境规制、社会规范的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测度,运用多种数理模型与方法,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社会规范对生猪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意愿、粪污清洁处理行为水平(包括实际行为和行为强度)以及粪污清洁处理行为的家庭经济效应和幸福感心理效应的影响。本研究各部分的章节布局如下:第一部分(第1、2章)主要论述研究背景,介绍研究内容,构建研究理论。第二部分(第3、4章)主要介绍我国畜禽养殖清洁生产发展的历史沿革和趋势,分析样本区畜禽养殖清洁生产推广和养殖户参与现状,构建并测度环境规制和社会规范细分指标。第三部分(第5、6、7章)为实证分析章节。该部分利用湖北省生猪规模养殖户调研数据,实证分析环境规制、社会规范对生猪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意愿、粪污清洁处理行为水平(包括实际行为和行为强度)以及粪污清洁处理行为的家庭人均年收入经济效应和幸福感心理效应的影响,并考察了不同特征规模养殖户组间影响差异。第四部分(第8章)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所示:(1)大多数规模养殖户愿意采用粪污制沼气、制有机肥、制饲料和种养结合技术;实际将畜禽粪污直接还田、制沼气处理的规模养殖户较多,而将粪污制有机肥、制饲料、制培养基、出售卖钱处理的规模养殖户较少;部分规模养殖户的清洁生产行为强度有待提高。当前样本区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的政策约束较弱,清洁生产技术的推广力度不够,规模养殖户对清洁生产的认知较低且实际参与有限,畜禽养殖清洁生产的社会约束不足。(2)样本区环境规制和社会规范的整体水平较高。细分指标中,监督型环境规制水平高于激励型环境规制水平,社会责任规范水平高于个人道德规范、公众认可规范和群体行为规范。与不愿意采用的规模养殖户相比,愿意采用粪污制有机肥、制沼气、制饲料、种养结合技术规模养殖户的环境规制和社会规范水平均较高。规模养殖户粪污清洁处理行为强度越大,其监督型环境规制、个人道德规范、社会责任规范和公众认可规范水平均越高。(3)通过对细分指标的分析发现,激励型环境规制、社会责任规范均显着正向影响规模养殖户粪污制沼气、制有机肥、制饲料和种养结合技术的采用意愿;监督型环境规制仅显着正向影响规模养殖户粪污制饲料采用意愿;个人道德规范对规模养殖户粪污制沼气、制有机肥和种养结合技术采用意愿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公众认可规范和群体行为规范均显着正向影响规模养殖户粪污制有机肥、制饲料的采用意愿,且公众认可规范还显着正向影响规模养殖户种养结合技术的采用意愿。环境规制各指标、社会规范各指标对不同特征规模养殖户四类清洁生产技术采用意愿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4)规模养殖户对粪污丢弃、直接还田、制沼气等七类处理方式的行为选择之间具有相关关系,且七类粪污处理行为选择受环境规制各指标、社会规范各指标的影响不一。规模养殖户粪污清洁处理行为强度显着受激励型环境规制、监督型环境规制、群体行为规范的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相较于高教育水平组不受影响,低教育水平组清洁处理行为强度显着受监督型环境规制的正向影响;区别于低风险组不受影响,高风险组清洁处理行为强度显着受个人道德规范的正向影响;相较于小规模组不受影响,群体行为规范显着正向影响中大规模组清洁处理行为强度,但与中大规模组相比,小规模组清洁处理行为强度受激励型环境规制的影响更甚。(5)环境规制、社会规范并不显着影响规模养殖户高清洁处理行为的家庭人均年收入水平,但均显着正向影响其幸福感心理水平。在考虑环境规制、社会规范条件下,粪污高清洁处理规模养殖户若对粪污低清洁处理,其家庭人均年收入水平和个人主观幸福感均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反之则反。分组估计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和社会规范强度越小,规模养殖户粪污高清洁处理的家庭人均年收入和幸福感效应均越大。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认为政府应加大对畜禽养殖清洁生产的宣传力度,完善清洁生产技术推广机制,提高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认知水平和清洁生产能力;应根据规模养殖户个体、家庭和养殖特征差异,制定并实施恰当的激励型或监督型环境规制政策,以提高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的经济和幸福感水平;应积极搭建社会舆论监督平台和清洁生产示范平台,增强他人在言行方面对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的软约束;应加强对规模养殖户社会责任感和个人道德感的培育,充分发挥社会责任规范和个人道德规范对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的引导作用。
田纪锋[2](2020)在《湖北省典型化工园区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化工行业的发展壮大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但是,在化工行业取得发展和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由于近年来化工园区爆发的安全事故和造成得恶劣社会影响使得化工园区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相关政府部门采取的一些措施目前还无法完全遏制各类化工园区的安全事故。随着“十二五”期间,湖北省石油化工行业在贯彻落实“工业强省”、“两计划一工程”战略部署上的转型升级,已经使得湖北省化工产业规模稳居中部第1位,在主营业务收入和资产总量上分别实现翻倍的目标,奠定了中部省份石油和化学工业基地的重要地位。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化工产业赖以生存的化工园区的安全问题逐渐凸显,风险也在不断加大,危机一触即发。因此,当前发展湖北省化工产业的当务之急便是加强化工园区安全管理工作,控制风险,进而遏制各类化工园区内的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化工产业得以高质量发展。本文创新性的结合公共管理和安全管理的理论,将湖北省化工园区的安全管理工作看做一个公共管理的现实实践,选取4家典型的化工园区作为现实案例,利用公共管理的理论分析化工园区的安全管理工作的整体框架和各个层级,结合安全管理理论着重分析、阐述4家典型化工园区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规划布局、区域安全风险、安全生产管理层级、应急管理、法律法规等内容,然后将公共管理理论和安全管理理论结合起来以点带面的分析湖北省化工园区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包括缺乏合理的安全规划,风险分级管控体制不健全、安全管理不到位、治理合理未形成、应急救援能力差、法律法规不健全等普遍性问题。最后,结合我省实际和查看的文献,提出强化化工园区的整体规划、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强化安全管理队伍建设、强化综合治理、不断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以期解决我省化工园区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湖北省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罗恒[3](2020)在《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测度及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生态文明愈发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内容,同时生态安全也已成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的一部分,体现着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竞争力。如何提升国家及地区间生态安全水平,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并行的难题,保障人民健康生活,已成为经济转型期间亟待解决的问题。有鉴于此,本文以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区域一一长江经济带作为研究对象,就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两阶段测度模型构建及生态安全演变阶段划分,长江经济带经济带生态安全实证分析、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保护调控模型构建及实施三个核心主体部分进行布局。第一部分,对生态安全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并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生态安全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进行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两阶段测度模型的构建及安全阶段划分。将种群共生理论引入生态安全研究领域,构建两阶段生态安全测度模型,第一阶段构建社会经济——自然生态Lotka——Volterra共生模型,结合DPSIR模型,利用聚类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完善并检验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指标体系,并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然后构建生态安全综合特征指数及生态安全二维动态演化模型,划分生态安全演变阶段。第二阶段构建生态安全绿值指数“二步测度”模型,进一步测度生态安全成熟度。第二部分,进行实证分析,得到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基本指数及综合特征指数测度结果,诊断生态安全状况并分析其演变格局,然后进行指标回溯分析探究生态安全问题成因。第三部分,依据测度结果及问题成因分析,构建了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四大保护调控模型并提出了实施建议,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将共生理论引入生态安全研究具有可行性,本文在共生理论基础上构建的两阶段测度模型能综合特征指数法与指标体系法优势,有利于准确分析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状况。(2)从生态安全演变时间格局上看,整体而言长江经济带社会经济系统发展迅猛,尤其是社会经济驱动力得到强化,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明显提升,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改善状况幅度并不明显,长期处于自然生态偏害发展模式。从生态安全演变空间格局而言,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生态安全格局差异显着,呈现“东西较高,中间偏低”格局。从绿值指数测度结果来看,生态安全成熟度较低。(3)通过指标回溯发现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污染严重、人口过度聚集、自然资源过度利用是造成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4)构建的四大生态安全保护调控模型及其实施建议具有问题针对性和可行性,能给长江经济带相关部门的生态安全保护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李婉芊[4](2020)在《基于治理理论的湖北农村生态治理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九届四中全会我国提出了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实现现代化治理的重要战略。在我国治理现代化体系中,生态治理现代化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发展离不开生态治理现代化。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补齐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了总抓手。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是生态振兴,而生态振兴需要对农村生态进行治理。如何推进农村生态治理、提高生态治理的效能,助力乡村振兴,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基于治理理论,立足于湖北农村生态治理的现实,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对湖北农村生态治理的历史、现状及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优化农村生态治理的对策,以期为提高农村生态治理能力、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借鉴。首先,本文在梳理学界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治理、生态治理现代化理论,提出良好的农村生态治理应该具备三方面的特征,为本文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其次,本文对湖北农村生态治理现状及问题进行了研究。湖北农村生态治理是在国家生态治理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梳理其历史发展脉络对分析当前农村生态治理及问题具有基础意义。湖北农村生态治理取得良好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社会发展与生态治理的矛盾、政府生态治理成效较低、政府环境治理监管能力较弱、生态环保责任意识不够,生态治理观念滞后。最后,本文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基于治理理论,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依据良好农村生态治理的三个基本要求,提出了在乡村规划引领、管理机制、制度保障、治理主体、治理理念等方面优化农村生态治理的对策建议。
李兰兰[5](2020)在《长江中游地区产业发展的生态效应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产业是经济运行的载体,产业发展的生态效应问题,一直是政府和民众关注的热点。长江经济带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长江中游地区在长江经济带中具有连接东西、承上启下的独特地位,研究长江中游地区产业生态效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梳理现有文献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长江中游四省的产业与生态环境现状,选取长江中游四省53个城市的相关数据,运用SBM-DEA模型对其产业生态效率进行测度,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对影响该地区产业生态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长江中游地区产业与生态环境主要存在农林牧业稳步发展,但效率较低;工业支持地区发展,但污染较大;服务业发展力度不足等三个方面的问题。该地区各省的产业生态效率存在较大的差别,产业结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研投入额、城镇化率、人均GDP以及人口规模是造成这些差别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总体要求,针对地区产业现状及生态水平情况,文章分别从省域和区域两个角度提出了进一步提高长江中游地区产业生态效率的对策:即,在省域内,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增加金融、互联网科技相关企业以及其他服务业的发展力度;增加产业科研投入,特别是工业企业节能减排等方面的研发投入;继续推进地区城镇化;加大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地区居民的整体素质;加强环境污染治理等。在长江经济带区域内,应加强全流域交流与合作,运用产业链和产业群,建立产业协作共同体,推进产业协同发展;建立相应的发展平台,推进区域深度合作,引导产业生态化发展。
汪惠青[6](2020)在《大气污染治理的生态补偿及投融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位置。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目前,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已步入科学化和精细化阶段,各项政策措施正在积极推进,但由于我国存在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交通运输结构不合理等现实情况,导致出现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大、排放强度高、治理资金不足等问题,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在此背景下,建立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机制,不仅能够协调大气污染治理各参与方的利益,提高大气污染治理效率,而且有利于发挥金融手段对市场的激励和引导作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事业长足发展。由于大气污染的成因复杂,且具有明显的跨区域流动性,相对于生态补偿的传统领域(流域、土壤、森林等)而言,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对区域间的协同合作要求更高,是生态补偿的难点领域,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均较少。基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作了深入的阐述和部署,强调要“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因此,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对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索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机制,重点要解决“谁补偿谁”“补偿标准”和“资金来源”这三个关键问题。“谁补偿谁”回答的是生态补偿主体的问题,即在大气污染难以界定责任方和受益方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地确定生态补偿的补偿主体和受偿主体。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充分考虑了不同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工业化发展路径中存在的差异性,通过聚类分析法将我国27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按照工业化发展阶段划分为5类,为确定补偿主体和受偿主体提供依据。以期在实现大气污染治理目标的同时,最大限度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补偿标准”是生态补偿的核心问题,涉及到生态补偿金额的计算和分配。对大气污染进行生态补偿的关键是要明确受偿主体为实现大气污染治理的共同目标,替补偿主体承担的额外治理任务,及其付出的社会经济成本。本文从大气污染治理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出发,通过构建PSTR模型,分析处于不同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城市进行大气污染治理的经济成本。从大气污染的扩散范围和程度出发,以京津冀及周边“26+2”城市为例,构建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建立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的“协同治理圈”的合理性;构建污染物衰退模型,对大气污染的扩散程度进行核算,为计算生态补偿标准提供依据。“资金来源”是生态补偿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对资金供需的调节作用,通过完善大气污染治理投融资机制,为社会资金参与大气污染治理提供渠道,在解决大气污染治理融资需求的同时,也能满足社会资金对相关绿色项目的投资需求。本文从大气污染治理行业的投融资特征、大气污染治理的财政和金融支持、大气污染治理的金融工具和资金来源等角度出发,对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投融资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最后,基于相关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本文从促进生态补偿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拓展市场化、多元化补偿途径,健全大气污染治理投融资机制,完善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制度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韦丙龙[7](2020)在《湖北省绿色经济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1978年这个节点起,中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洗礼,创造出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令人惊叹的奇迹。纵观四十年间,单从国内生产总值,2018年900309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与1978年的3645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相比较而言,是依托人口红利,促成经济总量的提升,使得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看似卓越的成果背后,实际上也蕴藏着很多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隐患。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在经济发展中一直追求经济数量,而并没有真正意识到经济质量的重要性,由此带来了比如过剩的产能以及社会供需矛盾等问题。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湖北是长江经济带重要省份,有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和三峡坝区所在地,是长江流域重要水源涵养地和国家重要生态屏障,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艰巨。湖北的八个城市覆盖了长江干流沿线,在长江经济带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任务异常艰巨,根据国家提出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路,湖北省积极谋划,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对推动整个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实现精准扶贫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选取的决策单元是湖北省13个城市,即包括12个地级市和自治州恩施州。首先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北省13个城市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随后运用聚类分析,再将13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分为三类区域。Ⅰ类区域包括武汉市,Ⅱ类区域包括十堰、宜昌、襄阳、鄂州、黄石,Ⅲ类区域包括荆州、黄冈、咸宁、荆门、随州、恩施州、孝感。这些城市虽然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较多的发展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占比过大,第三产业占比过小。二是不同城市间产业协调不足,难以形成发展的合力;三是资源要素发展的制约明显。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基于DEA-SBM模型对湖北省13个城市2010-2017年的绿色经济效率进行测算,结果显示:(1)湖北省绿色经济效率整体水平并不乐观并且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在13个城市中,荆门、荆州、孝感和黄石绿色经济效率值较低;(2)高污染排放是造成湖北省绿色发展效率整体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3)湖北省部分城市绿色发展效率呈不断下降趋势,部分城市从2010-2017这八年来绿色经济效率处于高位或者趋于改善,但是荆门、孝感、荆州这三个地市从2012年呈现出降低的趋势。在随后对可能影响湖北省各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的因素进行Tobit回归后发现,湖北地区的绿色发展效率受到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本的正向影响,受到能源消耗、对外开放程度和金融发展水平的负向影响。基于以上的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湖北省整体绿色经济效率水平不平衡;(2)湖北省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存在“U型”关系;(3)湖北省各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程度、对外开放程度、金融发展水平以及人力资本。据此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1)将生态文明建设程度纳入到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中,弱化唯GDP至上思想;(2)不遗余力的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3)技术和创新的双向推动;(4)提高对外开放程度的同时,注重提升引入外资的门槛。
管红燕[8](2020)在《湖北省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论阐述以来,经过近15年的发展和完善,形成重要的“两山”发展理论,成为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念,其本质强调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最大程度上实现自然、生态、社会和经济财富的综合效益化。推动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协调发展,使得兼顾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这一现实问题再次成为焦点,旨在为人类生活水平提升、生态环境改善,经济建设开展提供新思路。本文从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两方面入手,研究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发展水平及两者耦合关系的表现形式和规律,进一步丰富“两山”理论及相关研究。首先综述了与其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结合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的相关成果,了解掌握相应的概念与理论;其次以湖北省作为实证研究对象,构建了湖北省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客观赋权法中的熵值法计算确定各指标权重,借助耦合协调关系模型,分析2009-2018年湖北省及2010年、2015年和2018年三个代表研究年份湖北省17个地市州的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发展水平,以及二者的耦合协调水平。并基于ArcGIS平台,进行空间数据的可视化处理,更直观、更清晰显示出发展水平、耦合协调水平的区域分布情况,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两个角度,探究其时间变化规律和空间演变特征。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数据及结果,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湖北省的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第二,湖北省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发展均存在空间差异。湖北省17个地市州的金山银山发展水平与绿水青山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整体处于向好发展趋势,但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区域差异。第三,湖北省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且空间格局分布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呈现出一定的演变规律。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耦合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孟志宇[9](2020)在《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9年4月8日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关于《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这确立了新型城镇化的地位。中部地区是我国“三农”问题最为集中的地区,也是扩大内需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新型城镇化是中部地区发展的关键。传统的城镇化存在城市建设不合理、城市区域发展不协调、城市生态恶化、城市社会管理问题突出、“土地的城镇化”与“人口的城镇化”的不同步等问题,因此只有新型城镇化才能解决中部地区城镇化中存在的问题。对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综合研究,从不同角度找出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对促进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充分了解新型城镇化相关概念、相关理论以及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经济、人口、社会、城乡统筹、环境质量和基础设施6个方面选取指标构建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熵值法对中部地区总体的新型城镇化水平以及中部六省的新型测城镇化水平进行评价分析。评价结果显示: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在2014年—2018年期间在全国四大区域中排名第二,落后于东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新型城镇化水平增长迅速,增速全国第一,五年来与东部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和全国平均水平差距在不断缩小;在中部地区内部,2014年—2018年中部六省的新型城镇化水平都呈上升趋势,其中,2018年,湖北省发展水平最高,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他省份都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中部各省五年来的排名基本稳定,其中湖北稳居第一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对评价结果以及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中部地区存在问题为:经济发展水平低且质量不高、人口发展水平和人口素质不高、社会发展水平较低且社会资源供给不足、环境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针对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创新驱动经济增长并优化产业结构、引导农村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并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社会资源供给主体多元化、环境治理与社会发展并驾齐驱、全面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事业。
潘科[10](2020)在《漳河非法采砂治理研究》文中提出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控制性要素。河流是地球上水文循环的重要路径,是水资源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是泥沙、盐类和化学元素等进入湖泊、海洋的通道。漳河是我国华北地区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水系支流,是山西、河南、河北三省边界地区的重要水源地,担负着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的供水任务。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河北省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特别以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为代表的经济部门对砂子等基础建筑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大,导致漳河河砂滥采乱采现象愈演愈烈。河道中砂石是缓冲河道水流、涵养水源以及保护堤防的重要屏障。长期采砂加剧了河水对堤防等水利工程的冲刷,在洪水期加大了堤防等防洪工程被冲毁的危险,对漳河两岸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从根源上彻底解决漳河非法采砂问题,从而保护漳河堤防安全和水源地地位,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漳河非法采砂产生的内在机制,指出漳河非法采砂是一种低效的砂石资源配置活动,受到市场经济价格机制调节,根源在于砂石供需关系中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结构性矛盾。本文运用治理理论,指出要综合运用市场和政府手段,从河砂需求侧和供给侧两侧发力,化解漳河河砂供需关系中不平衡不充分的结构性矛盾,从而彻底解决漳河非法采砂问题。
二、湖北省环保产业发展状况及对策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北省环保产业发展状况及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环境规制、社会规范与畜禽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1 国内外研究梳理 |
1.3.2 国内外研究评价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可能的创新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环境规制 |
2.1.2 社会规范 |
2.1.3 规模养殖户 |
2.1.4 畜禽养殖清洁生产 |
2.1.5 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资源稀缺性理论 |
2.2.3 外部性理论 |
2.2.4 公共物品理论 |
2.3 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的机理分析 |
2.3.1 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的不同阶段 |
2.3.2 机理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现状剖析 |
3.1 我国畜禽养殖清洁生产发展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 |
3.1.1 我国畜禽养殖的历史发展情况 |
3.1.2 我国畜禽养殖清洁生产发展的历史沿革 |
3.1.3 我国畜禽养殖清洁生产的发展趋势 |
3.2 畜禽养殖清洁生产政策、措施和推广现状 |
3.2.1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
3.2.2 畜禽养殖清洁生产的政策和措施分析 |
3.2.3 畜禽养殖清洁生产推广现状分析 |
3.3 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认知与参与现状 |
3.3.1 规模养殖户对清洁生产的认知情况 |
3.3.2 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意愿情况 |
3.3.3 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水平情况 |
3.4 畜禽养殖清洁生产推广及规模养殖户行为中存在的问题 |
3.4.1 政府相关政策、技术推广有待完善 |
3.4.2 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认知较低、实际参与有限 |
3.4.3 畜禽规模养殖清洁生产的社会约束不足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环境规制与社会规范的测度与解析 |
4.1 环境规制与社会规范的指标体系 |
4.1.1 指标设计原则 |
4.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 环境规制与社会规范的指标测度 |
4.2.1 数据说明 |
4.2.2 指标测度方法 |
4.2.3 指标测度与评价结果 |
4.3 环境规制与社会规范的特征分析 |
4.3.1 环境规制的特征分析 |
4.3.2 社会规范的特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环境规制、社会规范对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意愿的影响 |
5.1 研究假说的提出 |
5.2 实证分析 |
5.2.1 模型设定 |
5.2.2 数据来源及样本描述 |
5.2.3 变量选择与说明 |
5.2.4 二元Logistic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5.3 稳健性检验 |
5.4 异质性分析 |
5.4.1 规模养殖户粪污制沼气采用意愿的组间影响差异分析 |
5.4.2 规模养殖户粪污制有机肥采用意愿的组间影响差异分析 |
5.4.3 规模养殖户粪污制饲料采用意愿的组间影响差异分析 |
5.4.4 规模养殖户种养结合技术采用意愿的组间影响差异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环境规制、社会规范对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水平的影响 |
6.1 研究假说的提出 |
6.2 环境规制、社会规范对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的影响 |
6.2.1 模型设定 |
6.2.2 数据及样本特征 |
6.2.3 变量选择与说明 |
6.2.4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6.3 环境规制、社会规范对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强度的影响 |
6.3.1 实证分析 |
6.3.2 稳健性检验 |
6.3.3 异质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环境规制、社会规范对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家庭经济效应和幸福感心理效应的影响 |
7.1 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划分及其家庭经济效应和幸福感效应测度 |
7.1.1 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划分 |
7.1.2 规模养殖户家庭经济水平和幸福感水平测度 |
7.2 理论分析与模型选择 |
7.2.1 理论分析 |
7.2.2 模型选择 |
7.2.3 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
7.3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7.3.1 随机优势分析 |
7.3.2 内生转换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7.3.3 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家庭人均年收入和幸福感的处理效应分析 |
7.4 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家庭经济效应和幸福感效应的组间差异分析 |
7.4.1 环境规制强度不同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家庭经济效应和幸福感效应差异 |
7.4.2 社会规范强度不同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家庭经济效应和幸福感效应差异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未来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规模养殖户畜禽养殖清洁生产行为现状 |
8.1.2 规模养殖户感知环境规制、社会规范特征 |
8.1.3 环境规制、社会规范对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意愿的影响 |
8.1.4 环境规制、社会规范对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水平的影响 |
8.1.5 环境规制、社会规范对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家庭经济效应和幸福感效应的影响 |
8.2 政策建议 |
8.2.1 加大政府宣传力度,完善技术推广机制 |
8.2.2 科学制定环境规制政策,完善激励与监督机制 |
8.2.3 培育、建设支持性社会规范,鼓励养殖户交流互鉴 |
8.2.4 强化公众环保意识,完善自我监督机制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8.3.1 研究不足 |
8.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湖北省典型化工园区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和思路 |
四、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化工园区安全管理涉及的相关概念及管理理论 |
一、公共管理理论 |
二、安全管理理论 |
三、理论综述 |
第二章 湖北省典型化工园区安全管理工作现状 |
一、规划布局 |
二、区域安全风险 |
三、安全生产管理层级 |
四、应急管理现状 |
五、法规制度 |
第三章 湖北省化工园区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典型问题 |
一、化工园区规划建设不规范 |
二、风险分级管控体制不健全 |
三、化工园区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 |
四、应急救援保障不足 |
五、化工园区安全监管法规制度不健全 |
第四章 对策及建议 |
一、强化化工园区的统筹规划 |
二、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 |
三、强化园区安全生产管理机制 |
四、强化应急救援保障 |
五、健全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3)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测度及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
2.相关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生态安全概述 |
2.1.1 生态安全的概念 |
2.1.2 生态安全特点 |
2.2 生态安全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系统理论 |
2.2.2 生态系统理论 |
2.2.3 共生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5 非均衡发展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国外研究综述 |
2.3.2 国内研究综述 |
3.长江经济带基本概况及生态安全现状分析 |
3.1 经济带的形成及特征 |
3.1.1 经济带的形成 |
3.1.2 经济带的特征 |
3.2 长江经济带区域概况 |
3.2.1 长江经济带区位地理概况 |
3.2.2 长江经济带自然环境及经济社会概况 |
3.3 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现状分析 |
3.3.1 长江经济带生态现状 |
3.3.2 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4.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测度模型构建 |
4.1 测度方法选择与测度思路 |
4.1.1 常用测度方法 |
4.1.2 测度方法确定及思路 |
4.2 Lotka-Volterra共生模型构建 |
4.2.1 社会经济——自然生态作用机理分析 |
4.2.2 Lotka-Volterra共生模型原理 |
4.2.3 竞争系数测算 |
4.3 DPSIR模型构建 |
4.3.1 指标构建原则 |
4.3.2 指标初选 |
4.3.3 指标筛选 |
4.3.4 指标赋权 |
4.4 特征指数计算、二维共生演化模型构建及生态安全等级划分 |
4.4.1 特征指数计算 |
4.4.2 二维共生演化模型构建及生态安全等级划分 |
4.5 生态安全绿值指数“二步测度”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5.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测度模型应用及分析 |
5.1 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测度及生态安全状况 |
5.1.1 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综合基本指数测度 |
5.1.2 长江经济带综合特征指数测度及生态安全状况分析 |
5.2 各省市生态安全指数测度及演变格局分析 |
5.2.1 各省市生态安全基本指数测度 |
5.2.2 各省市特征指数测度及生态安全演变格局 |
5.3 生态安全绿值指数“二步测度”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保护研究 |
6.1 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保护调控模型构建 |
6.1.1 自然环境层面保护调控模型 |
6.1.2 经济环境层面保护调控模型 |
6.1.3 社会环境层面保护调控模型 |
6.1.4 政策环境层面保护调控模型 |
6.2 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保护调控实施建议 |
6.2.1 生态保护调控实施建议 |
6.2.2 生态资源调控实施建议 |
6.2.3 经济环境调控实施建议 |
6.2.4 社会环境调控实施建议 |
6.2.5 政策环境调控实施建议 |
6.3 本章小结 |
7.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
(4)基于治理理论的湖北农村生态治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创新点 |
第2章 核心概念与相关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乡村振兴 |
2.1.2 生态治理 |
2.1.3 农村生态治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治理理论 |
2.2.2 治理现代化 |
2.2.3 生态治理现代化 |
第3章 湖北农村生态治理现状 |
3.1 湖北省农村生态治理发展历程 |
3.1.1 探索阶段(1949-1978):探索环境、资源和水利问题 |
3.1.2 开拓阶段(1978-1989):开始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
3.1.3 创新阶段(1989-2002):可持续发展观下的湖北环境保护创新 |
3.1.4 发展阶段(2002-2012):“人与自然和谐”下的湖北农村生态建设 |
3.1.5 深化阶段(2012- ):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下的生态治理阶段 |
3.2 湖北农村生态治理现状及成就 |
3.2.1 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取得成效 |
3.2.2 美丽乡村建设向纵深推进 |
3.2.3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效果明显 |
3.2.4 农村污染治理取得良好成效 |
3.2.5 农村生态进一步恢复 |
第4章 湖北农村生态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湖北农村生态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
4.1.1 社会发展与生态治理的矛盾 |
4.1.2 政府生态治理成效较低 |
4.1.3 政府环境治理监管能力较弱 |
4.1.4 生态环保责任意识不够 |
4.2 湖北农村生态治理问题原因分析 |
4.2.1 社会原因: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
4.2.2 经济原因:地方经济发展有限 |
4.2.3 政治原因:政府生态治理行为不足 |
4.2.4 科技原因:生态科技供给不足 |
4.2.5 文化原因:环保意识较淡薄 |
第5章 他山之石:国外乡村生态治理经验借鉴 |
5.1 法国、美国、日本、韩国乡村生态治理和生态振兴经验 |
5.1.1 法国:以“生态农业”带动乡村生态发展 |
5.1.2 美国:以“生态农业”带动农村生态保护与发展 |
5.1.3 日本、韩国:东亚新兴国家的乡村生态治理做法与经验 |
5.2 国外农村生态治理经验启示 |
5.2.1 法国生态农业的启示 |
5.2.2 韩国“新村运动”的启示 |
第6章 基于治理理论的湖北农村生态治理优化对策 |
6.1 加强规划引领 |
6.1.1 坚持政府规划主导地位 |
6.1.2 加强乡村产业振兴规划 |
6.2 完善监管机制 |
6.2.1 严格落实监管责任 |
6.2.2 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 |
6.2.3 建立政府治理沟通协调机制 |
6.3 构建制度保障体系 |
6.3.1 完善生态治理相关法律法规 |
6.3.2 加大环保资金投入 |
6.3.3 加大生态环保科技投入 |
6.4 形成治理主体多元化 |
6.4.1 推动多主体共同参与格局 |
6.4.2 充分调动多主体参与积极性 |
6.5 加强各治理主体的生态责任意识 |
6.5.1 增强政府生态责任意识 |
6.5.2 增强企业生态责任意识 |
6.5.3 增强公民生态责任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长江中游地区产业发展的生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述评 |
1.2.2 国内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产业生态化 |
2.1.2 生态约束、生态支撑 |
2.1.3 生态效应 |
2.2 相关理论 |
2.2.1 外部性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工业生态理论 |
2.2.4 循环经济理论 |
第3章 长江中游四省的产业经济发展与环境现状 |
3.1 长江中游四省产业发展的水平及结构分析 |
3.1.1 长江中游四省产业发展水平 |
3.1.2 长江中游四省产业结构 |
3.2 长江中游四省的环境状况 |
3.3 长江中游四省产业—环境特征评价 |
第4章 长江中游四省产业生态效率的测度分析 |
4.1 生态效率及测度方法 |
4.1.1 生态效率 |
4.1.2 生态效率的测度方法 |
4.2 产业生态化效率测度实证分析 |
4.2.1 数据来源 |
4.2.2 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变量选取 |
4.2.3 生态效率测算结果及分析 |
第5章 长江中游四省产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1 研究方法 |
5.2 偏最小二乘法模型 |
5.2.1 数据来源 |
5.2.2 变量选取 |
5.2.3 模型检验结果及分析 |
5.3 产业结构对生态效率的影响 |
5.3.1 各省地级市主要产业对生态效率的影响 |
5.3.2 四省各地级市生态效率的层次分布 |
5.3.3 地级市产业生态发展中的共性问题 |
5.4 其他因素对产业生态效率的影响 |
第6章 长江中游四省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对策 |
6.1 省域层面的产业生态化发展对策 |
6.1.1 优化产业结构 |
6.1.2 有针对性增加科研投入 |
6.1.3 促进城镇化进程 |
6.1.4 合理控制人口规模 |
6.1.5 加强环境污染治理 |
6.2 区域层面的产业生态化发展对策 |
6.2.1 建立产业协作共同体,推进产业协同发展 |
6.2.2 建立地区发展平台,推进区域深度合作 |
6.2.3 搭建工作平台,推进环境共治 |
6.2.4 加强全流域合作,推动绿色发展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大气污染治理的生态补偿及投融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研究评述 |
1.5 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的概述 |
2.1 大气污染治理的实践经验 |
2.1.1 国外实践 |
2.1.2 国内实践 |
2.2 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的发展现状 |
2.2.1 生态补偿理论的阶段发展特征 |
2.2.2 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的探索 |
2.2.3 建立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 |
2.3 建立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机制的关键问题 |
2.3.1 关键问题之一:谁补偿谁 |
2.3.2 关键问题之二:补偿标准 |
2.3.3 关键问题之三:资金来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谁补偿谁:协调大气污染治理与工业化进程 |
3.1 工业化进程下的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 |
3.2 我国城市工业化进程的聚类分析——以27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例 |
3.2.1 城市的工业化进程与分类 |
3.2.2 K-means聚类算法 |
3.2.3 指标构建与数据来源 |
3.2.4 聚类结果与Z检验 |
3.3 我国城市工业化进程的空间分布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补偿标准之一:厘清大气污染治理的经济成本 |
4.1 大气污染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 |
4.2 不同工业化阶段下大气污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基于PSTR模型 |
4.2.1 模型介绍 |
4.2.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4.3 实证分析 |
4.3.1 描述性检验 |
4.3.2 模型设定检验 |
4.3.3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补偿标准之二:核算大气污染的扩散范围与程度 |
5.1 大气污染的空间相关性 |
5.1.1 大气污染的空间聚集与跨区域传输 |
5.1.2 大气污染与城市类型的空间分布分析 |
5.2 生态补偿“协同治理圈”的构建——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为例 |
5.2.1 空间自相关模型 |
5.2.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5.2.3 结果分析 |
5.3 大气污染的空间溢出性 |
5.4 大气污染空间溢出的核算——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为例 |
5.4.1 污染衰退模型 |
5.4.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5.4.3 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资金来源:拓宽大气污染治理的投融资渠道 |
6.1 大气污染治理行业的投融资特征 |
6.2 大气污染治理的财政和金融支持 |
6.2.1 大气污染治理的财政和金融政策 |
6.2.2 大气污染治理的金融工具 |
6.2.3 大气污染治理的资金来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机制 |
7.1 促进生态补偿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 |
7.2 拓展市场化、多元化的补偿途径 |
7.3 健全大气污染治理的投融资机制 |
7.4 完善大气污染治理生态补偿制度体系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城市工业化进程分类 |
附录 B 国民经济行业合并分类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湖北省绿色经济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褐色经济向绿色经济转轨 |
二、数量型增长向效率型增长的转变 |
三、区域绿色发展尤为重中之重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绿色经济效率的测算 |
二、绿色经济效率影响因素 |
三、文献述评 |
第四节 研究内容的创新和不足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四、创新点和不足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绿色经济理论 |
第二节 绿色经济效率的概念 |
第三节 经济效率与投入产出理论 |
第四节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第五节 EKC假说 |
第三章 湖北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一节 经济与社会发展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 |
一、经济与社会发展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一、经济与社会发展程度评价指标体系 |
二、经济与社会发展程度分析 |
第二节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绩 |
一、经济快速增长 |
二、特色产业初步形成 |
三、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 |
第三节 绿色经济发展现状 |
一、绿色产业现状 |
二、节能减排状况 |
三、环保措施实施现状 |
四、生态建设状况 |
第四节 问题及制约因素 |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第三产业占比普遍偏低 |
二、产业发展协调性不足 |
三、绿色第三产业附加值低和环保形势严峻 |
第四章 绿色发展效率评价 |
第一节 模型的选择 |
第二节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
第三节 绿色经济效率测算及结果分析 |
第四节 投入产出冗余度与不足度分析 |
第五章 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模型选择 |
第二节 影响因素的选择 |
一、经济发展水平 |
二、金融发展水平(FD) |
三、产业结构(ISG) |
四、人力资本(EI) |
五、能源消耗(EC) |
六、对外开放程度 |
第三节 变量统计性描述 |
一、描述性统计 |
二、相关性分析 |
三、共线性检验 |
第四节 回归结果及分析 |
一、模型结果 |
二、结论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研究结论湖北省整体绿色发展情况不平衡 |
二、高投入和高排放粗放式的发展方式有一定改善效果 |
三、湖北省的经济发展与绿色经济效率存在“U”型关系 |
四、实现全面绿色发展仍需做出多方面努力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一、弱化唯GDP至上思想 |
二、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
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
四、技术和创新的双向推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湖北省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发展的相关研究 |
二、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相关研究 |
三、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测度方法的相关研究 |
四、指标体系及权重确定方法的相关研究 |
五、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五节 创新点与难点 |
一、创新点 |
二、难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 |
二、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两山”发展理论 |
二、生态经济理论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
四、协调发展理论 |
五、系统耦合理论 |
第三章 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发展耦合协调评价模型构建 |
第一节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
二、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二节 数据来源与标准化处理 |
一、数据来源 |
二、数据标准化处理 |
第三节 评价模型 |
一、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二、耦合协调关系模型构建 |
第四章 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分析 |
第一节 湖北省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发展综合评价分析 |
一、湖北省金山银山发展水平评价 |
二、湖北省绿水青山发展水平评价 |
第二节 17地市州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发展综合评价分析 |
一、金山银山综合评价指数空间变化分析 |
二、绿水青山综合评价指数空间变化分析 |
第五章 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发展水平耦合关系评价研究 |
第一节 时间序列变化分析 |
第二节 空间变化分析 |
一、17地市州耦合协调度格局分析 |
二、17地市州耦合协调度空间演变分析 |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一、加大两类投入,提高创新发展能力与环境治理能力 |
二、强化人才支撑,增强协调发展持续动力 |
三、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联动和融合发展水平 |
四、增强区域协同,提高整体耦合协调发展水平 |
五、加强政府引导,健全协调发展保障机制 |
第三节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
一、研究局限性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结构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相关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 城镇化 |
二 新型城镇化 |
三 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区别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一 可持续发展理论 |
二 新兴古典城市化理论 |
三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四 城乡一体化理论 |
第三章 评价指标与方法 |
第一节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一 科学性原则 |
二 系统性原则 |
三 代表性原则 |
四 可比性原则 |
五 动态性原则 |
六 可操作性原则 |
第二节 评价指标的确定 |
一 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制定的依据 |
二 评价指标的选取 |
三 指标解释 |
第三节 评价方法 |
第四章 中部地区总体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 |
第一节 中部地区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
第二节 中部地区总体人口发展水平评价 |
第三节 中部地区总体社会发展水平评价 |
第四节 中部地区总体城乡统筹水平评价 |
第五节 中部地区总体环境质量水平评价 |
第六节 中部地区总体基础设施水平评价 |
第七节 中部地区总体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 |
第五章 中部六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 |
第一节 中部六省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
第二节 中部六省人口发展水平评价 |
第三节 中部六省社会发展水平评价 |
第四节 中部六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评价 |
第五节 中部六省环境质量水平评价 |
第六节 中部六省基础设施水平评价 |
第七节 中部六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 |
第六章 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 经济发展水平低且质量不高 |
二 人口发展水平和人口素质不高 |
三 社会发展水平较低且社会资源供给不足 |
四 环境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 |
五 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
第二节 提高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对策建议 |
一 创新驱动经济增长并优化产业结构 |
二 引导农村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并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
三 社会资源供给主体多元化 |
四 环境治理与社会发展并驾齐驱 |
五 全面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事业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漳河非法采砂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 研究内容、思路和技术路线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思路 |
3 技术路线 |
(四) 研究方法和创新与不足 |
1 研究方法 |
2 创新与不足 |
二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一) 概念界定 |
1 砂石及采砂 |
2 采砂管理和采砂治理 |
3 非法采砂 |
(二) 理论基础 |
1 治理理论 |
2 公共物品理论 |
三 漳河非法采砂治理现状 |
(一) 漳河砂资源状况 |
1 漳河概况 |
2 采砂情况 |
(二) 漳河非法采砂治理情况 |
1 采砂危害 |
2 治理情况 |
四 漳河非法采砂治理存在问题及原因 |
(一) 漳河非法采砂治理现存问题 |
1 非采现象难以杜绝 |
2 采砂管理理念落后 |
3 采砂执法力量薄弱 |
4 采砂管制滋生腐败 |
(二) 原因分析 |
1 市场需求催生非采 |
2 忽视市场公民作用 |
3 采砂治理投入不足 |
4 政府监管引发寻租 |
五 漳河非法采砂治理对策 |
(一) 稳定砂石供需关系 |
1 推进砂石需求侧改革 |
2 推进砂石供给侧改革 |
(二) 引入采砂治理理念 |
1 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
2 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
3 两种制度绩效比较 |
4 充分发挥公共作用 |
(三) 加大采砂治理投入 |
1 安排采砂治理水政执法专项经费 |
2 安排采砂治理水政执法专项编制 |
3 安排采砂治理水政执法专项设备 |
(四) 加强渉砂腐败监督 |
1 发挥党内监督作用 |
2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
3 发挥民主监督作用 |
4 发挥法律监督作用 |
六 结论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湖北省环保产业发展状况及对策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环境规制、社会规范与畜禽规模养殖户清洁生产行为研究[D]. 曾杨梅.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4)
- [2]湖北省典型化工园区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 田纪锋.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 2020(12)
- [3]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测度及保护研究[D]. 罗恒.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4]基于治理理论的湖北农村生态治理对策研究[D]. 李婉芊. 湖北工业大学, 2020(12)
- [5]长江中游地区产业发展的生态效应研究[D]. 李兰兰. 湖北工业大学, 2020(12)
- [6]大气污染治理的生态补偿及投融资机制研究[D]. 汪惠青.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7]湖北省绿色经济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 韦丙龙.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2020(08)
- [8]湖北省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D]. 管红燕.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2020(08)
- [9]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研究[D]. 孟志宇. 郑州大学, 2020(02)
- [10]漳河非法采砂治理研究[D]. 潘科.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