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整矿产开发战略,保证资源安全供应(论文文献综述)
王江[1](2021)在《论中国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安全的法律监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是矿产资源中的关键少数。一方面,因其直接且深度地关涉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国际竞争等战略性问题而具有重大战略价值;另一方面,其对国家关键技术的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的满足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具备关键性属性。保障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安全既是保障中国国家资源安全的核心要义,又是实现并长久地维护中国国家安全的"牛鼻子"。以保障中国国家安全为目标,梳理中国现行的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安全法律监管体系,发现在监管规则的功能性构造和监管效能的制度性提升上还有完善空间。从规则供给来看,以《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国家安全法》《外商投资法》以及《出口管制法》等为代表的现行法尚不完备,表现为因价值彰显缺损而导致法律规定呈现零散和细碎的状况;因基本原则的缺位而影响安全价值的承载和安全规则的体系化生成;因关键安全规则的缺失而致核心安全制度失位。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引下,应从法律价值、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三个维度分层建构中国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安全的监管规则体系。在法律价值层面,应凸显安全为首要价值追求;在法律原则层面,增列"国家主导原则""储备优先原则"和"减缓耗竭原则"方能承载安全价值的法理意蕴,并为安全监管规则的体系化生成提供原则依循;在法律规则层面,应补救在名录清单、控制性开发以及矿业权外资准入的国家安全审查等关键规则的缺失。如此,才能形成"价值-原则-规则"的法规范闭环,为中国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安全的法律监管提供坚实的法规范基础。
吴初国,汤文豪,张雅丽,陈从喜,马永欢,曹庭语,赵晓宇,陈静[2](2021)在《新时代我国矿产资源安全的总体态势》文中研究说明矿产资源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矿产资源安全是新时代国家安全体系中重要的非传统安全领域,因此必须谨防战略性、颠覆性错误。本文从我国历史发展和现实国情出发,梳理了我国自然资源安全观的三个发展阶段及其时代特色,指出当前我国矿产资源安全形势趋于复杂严峻,国内重要矿产资源产业链、供应链仍面临核心技术受限和结构性短缺等问题,国际矿产资源权益受贸易保护主义影响和霸权主义遏制。根据世界各国矿产资源安全战略措施和实践经验,提出我国应以科技自立自强为支撑,实施产业链、供应链双链协同驱动的矿产资源安全战略,从加强国内地质找矿力度、构建矿产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完善国家战略矿产资源储备体系、拓展国际矿产资源市场、重视矿产资源安全监测预警等五个方面防范抵御我国矿产资源安全风险。
朱永光[3](2021)在《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以来,以新一代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和绿色环保为代表的新兴战略产业将成为世界各国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的核心竞争力,是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世界各国重塑全球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标志。以新金属材料、精细陶瓷和光纤等为代表的新材料是支撑新兴战略产业发展的基石,是支撑国家崛起的物质基础。研发新材料所需的矿产资源被国际组织和学术界称为关键矿产(原材料)。近些年,美国、欧盟等西方发达国家和经济体先后颁布了关键矿产(原材料)清单,制定了一系列的国家战略保障关键矿产的可持续供应。我国自然资源部也于2016年在《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中首次官方颁布了战略性矿产资源目录,首次明确提出了战略性矿产概念。战略性关键矿产是指涉及中国及西方发达国家和经济体的经济利益和国家安全且未来存在较大供需矛盾的矿产资源,一方面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大宗矿产,如铜等,也包括了新兴产业亟需的三稀矿产,如铟、锂、钴、稀土等。与传统的大宗矿产相比,战略性关键矿产在地质属性上具有共伴生、精细化、三稀等特征。由于其独特的地质特征,导致其在经济属性展现了高成本、高技术以及高垄断等“三高”特点。矿产资源可供性研究是经济学家和地质学家长期关注的科学问题,是经济、地质、矿业工程领域的交叉科学问题。当前的矿产资源可供性研究方法可以分类两大类:以最终可采资源量为核心的物理研究范式和以资源开发利用的机会成本为核心的经济学研究范式。在经济学领域,典型的研究方法有自然资源经济领域的Hotelling模型和能源经济领域的Hubbert模型。经济学中一般生产理论假设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取决于其供需曲线的交点,供需两侧往往有不同的影响因素,Hubbert模型是其中的特例。Hubbert模型假定供应曲线是最终可采资源量的指数形式生产函数,存在峰值和拐点。Hotelling模型则是假定矿产资源稀缺性随着资源开发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导致价格上涨。因此,Hotelling模型的价格成本曲线应当存在一个随着时间上涨的趋势。然而,历史数据显示出战略性关键矿产的最终可采资源量并没有随着时间而减少,而是在不断增加,实际价格也存在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些事实表明,虽然传统的Hotelling模型和Hubbert模型在评估传统大宗矿产可供性上有效的,但一方面传统的理论无法完全解释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另一方面随着地质勘探开发领域的发展,战略性关键矿产也有了一些新特征,不再适用传统可供性模型的基本假定。随着战略性关键矿产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社会的关注,如何科学评估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受到哪些因素影响等等,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因此,本文以矿产资源经济理论为基础,以战略性关键矿产的主要特征研究为重点,研究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提出适用于战略性关键矿产的可供性测度方法。本文从地质、经济、技术、突发事件四个维度分别研究了不同维度下战略性关键矿产的主要特征对可供性的影响,主要有以下结论:第一,研究了地质因素对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影响。共伴生是战略性关键矿产的主要地质特征。基于战略性关键矿产的共伴生的地质特征,提出利用Copula函数拟合共伴生矿产资源之间的相关性,构建了一个包括Copula函数的共伴生关键矿产生产函数,称之为Copula-Hubbert生产函数。考虑到关键矿产铟全球大约95%的产量是从金锌精炼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因此选取金属铟作案例研究,金属锌作为主矿种加入模型中。比较了三种Copula函数拟合结果和传统Hubbert模型的估计结果,预测了全球铟的峰值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全球锌的峰值将在2050年之后达到。同时,本文也发现伴生矿产与主矿产之间存在不对称的影响关系,主矿产的生产不容易受到伴生矿产的影响,但伴生矿产的生产主要依赖于主矿产的生产。实证研究表明,将Copula函数引入到Hubbert生产函数中是解决共伴生相关关系度量的有效方法。第二,研究了宏观经济因素对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影响。宏观经济因素通过需求影响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产业结构演进是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结构和规模变动的主要驱动力。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品种也从早期的大宗战略性关键矿产到后来的工业关键金属矿产,再到现在高技术关键矿产。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构建的面板门限回归模型,选取世界26个主要国家的历史数据,分析产业结构变化、技术进步对矿产资源可供性影响。结果显示,能源消耗、经济增长、技术进步等基本影响因素均有显着地影响作用。产业演进过程中,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品种显着增加,存在着多阶段的门限效应。战略性关键矿产品种从早期的铁、铜、铝等大宗矿产,到后来的铅、锌、锡等工业金属,再到后来的高技术矿产。实证研究表明,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中国目前的战略性关键矿产还处于工业关键金属矿产阶段,而不是高技术关键矿产阶段。第三,研究了采矿技术因素对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的影响。从技术演进视角,推导了采矿技术与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的地质因素和市场因素之间的关系。从地质维度的物理机制和市场维度的经济机制两个维度分别构建了关键矿产可供性指标,提出了一个二维可供性潜力评价坐标系。其中,物理机制维度选取的是采矿技术的边际效应作为未来可供性潜力评价的指标,市场机制维度选取的储量生产者价格弹性与产量市场价格弹性之比。用上述两个指标构建平面坐标系,将战略性关键矿产分为四个象限对应的四大类:强潜力型、偏技术型、偏市场型以及弱潜力型。在此基础上,选取我国13种战略性关键矿产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锡、铅是强潜力型战略性关键矿产,铁、铝、铜是弱潜力型战略性关键矿产。另外,锆、铬、锂、钴、钨、镍是偏技术型战略性关键矿产,钼是偏市场型战略性关键矿产。第四,研究了突发事件对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的影响。基于新冠疫情这一突发事件,分析了新冠疫情对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影响。与传统大宗矿产不同,战略性关键矿产的下游消费部门在此次疫情期间受到较大影响,如航空、汽车等行业。战略性关键矿产的影响规模和强度与新冠疫情在空间地理上的位置和规模直接相关。非洲、南美等主要战略性关键矿产供应地区,虽然未发生大规模停工停产活动,但是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潜在风险较大,尤其是对依赖于手工小规模矿山的高技术矿种,如钴等。价格低弹性是关键矿产可供性短期影响小的原因,同时也是未来不确定性下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受到较大影响的成因。由于疫情的不可预期性,因此未来的关键矿产供应很难定量预测。目前的流行强度下,至少也要一到两年才有可能逐步恢复到疫情之前的状态。然而,考虑到矿业投资的长周期性,这将对未来5-10年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产生较大影响。最后,本文从战略性关键矿产基础信息数据、统计标准和分类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并对本领域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在理论和应用上主要有以下创新点:第一,基于关键矿产共伴生的主要地质特征,在传统的Hubbert模型基础上,用Copula函数刻画共伴生关键矿产间的相关关系,建立了包含Copula函数的共伴生关键矿产生产函数,并用实证方法证明了其有效性。第二,基于战略性关键矿产的高技术特征,利用技术增长、价格弹性等经济学原理,研究了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物理机制和市场机制的关系,建立了战略性关键矿产二维可供性潜力评价模型,完善了矿产资源可供性的评价理论与方法。第三,基于宏观经济因素研究发现,战略性关键矿产供应品种存在大宗战略性关键矿产、工业关键金属、高技术关键矿产三个阶段。我国战略性关键矿产正处于工业关键金属阶段,而不是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技术关键矿产阶段。进而对我国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潜力进行评估,提出了我国战略性关键矿产的分类管理目录,为我国战略性关键矿产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周娜,吴巧生,薛双娇[4](2020)在《新时代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文中认为保障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事关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新时代背景下,一方面经济全球化进程持续加快,世界经济高度融合和相互依赖的内在特征逐渐显现;另一方面全球矿业市场供求格局不断调整,"黑天鹅"事件不断涌现,给矿产资源安全带来诸多挑战;此外,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实现战略性矿产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强调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坚持开放开发促进全球矿业合作共赢,使其成为国家安全与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与重要支撑,在满足矿产资源自身安全的同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文章阐述了新时代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的内涵,并就其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的构建进行了讨论与实证分析。结果显示:①新时代中国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的内涵为以国家资源安全利益为目标,以"优态共存"为原则,统筹国家自身安全与全球共同安全,综合考虑国家意志与市场力量的双重协同,实现全球环境治理和国内社会经济可持续的协同发展。②从全球资源供应稳定性、国内资源经济安全性和优态共存性三个维度构建的新时代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有效评价中国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水平。③中国钴资源安全指数与优态共存指数在研究期内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表明国内外钴资源市场融合度的改善对提高中国钴资源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李燕玉[5](2020)在《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推进措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资源形势的不断变化,世界各国围绕着全球资源控制权进行着激烈博弈,部分国家则制定实施了相应的海外资源开发战略。战后,日本为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国际资源供求形势的不断变化,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海外资源开发战略及配套措施体系,在高效开发利用海外资源的过程中成效显着。在政府、独立行政法人机构、企业三方组成的良性互动机制下,日本政府主导的海外资源开发支援体系发挥着对内稳定资源供给、保证资源安全,对外增强日本资源开发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积极影响,这对于中国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制定及实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近年来,中国资源开发国际合作范围不断扩大,从最初以石油、天然气为主,逐步扩展到了煤炭、电力、风能、生物质燃料、核能、能源科技等领域,合作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同时,也面临着西方国家恶意狙击、资源民族主义影响以及国际资源市场剧烈波动的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了特点鲜明、成效显着的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推进措施作为研究对象,以国际投资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资源外交理论、国际地缘政治理论为支撑,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背景、特征、实施过程及体系构成,重点研究了日本实施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组织、经济、外交、技术等措施,并通过评价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措施的成效,总结其经验,并对我国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采用史论结合的方法,简要回顾了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形成历程,系统梳理了日本海外资源开发现状及战略体系实施现状,分析得出,日本获取海外资源的形式从单纯购买,逐渐转变为融资开发、合作开发及自主开发,且自主开发比率在不断上升,在战略布局上通过几十年的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推动和政策演变,已经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海外资源布局,其海外资源的开发和并购遍布世界各大洲。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体系经过形成、确立、完善阶段,目前已形成扶持领域全面无缝隙、扶持力度强;政府引领、行政法人协调、企业组织实施,三驾马车齐头并进;资源外交全方位的战略体系特点。(2)重点探讨了日本实施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推进措施,分析得出,作为组织措施,具体包括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加强各参与机构的内部协作;作为经济措施,具体包括实施海外资源基地补贴政策、建立海外资源风险勘查补助金制度等财政援助措施,投融资、债务担保等金融援助措施,实施备用金制度、税费特别扣减制度、税收抵免制度、资源开发亏损准备金制度等税收援助措施,以及设立资源能源综合保险、海外投资保险等保险援助措施;作为外交措施,包括推行综合性、多层次性资源外交策略,实施发挥技术、产业优势的资源外交策略,以及积极参与各类国际组织加强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合作;作为技术措施,包括针对不同资源改良和提高开发技术,对资源开发作业现场进行技术援助,实施技术支持与咨询及技术人才培养,向资源国提供技术援助,以及大力支持环保技术的开发和应用。(3)采用定量分析方法,理性评估了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推进措施的成效,研究证明,推进措施的有效实施拓宽了海外资源开发范围、提升了资源自主开发比率、增加了企业参与海外资源开发项目与权益。在提高资源开发效率方面,基于DEA数据包络分析法,得出的结果是,在总效率分析上,1995、2005、2012这三个年份效率最高,此外,从2013年到2018年也体现出规模报酬递增,说明资源产出的增加比例是大于政府的投入增加比例,即政府的政策措施达到了提高资源开发效率的效果,从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中也可以发现除了2016年之外,其它年份都表现出较高水平。(4)借鉴日本海外资源战略推进措施的经验教训,结合中国海外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层面、行业层面、企业层面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推进措施建议。建立一套包括政府、独立行政法人机构、企业三方有效联动的海外资源开发国际化战略体系,以政府牵头做好开发前期合作关系的确立,做好人力资本、技术安全、基础设施服务等方面的政策保障;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海外资源开发活动,出台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除产业链上的行政垄断现象,加速市场化改革进程;提高资源开发企业的公关能力建设,加强与资源国的深度合作,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资,做好长期、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
葛建平,刘佳琦[6](2020)在《关键矿产战略国际比较——历史演进与工具选择》文中研究说明关键矿产安全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重要保障,关键矿产战略是实现资源安全的必要路径。世界主要国家均制定了关键矿产战略举措,中国相关矿产需求量大、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制定关键矿产战略尤为迫切。本文基于澳大利亚、日本、欧盟、美国4个国家(地区)2006—2019年关键矿产的政策文本,从关键矿产战略的国际背景、制定依据、历史演进与政策工具选择角度开展比较研究,提出主要国家关键矿产战略的演进规律、驱动因素以及工具选择依据。研究发现:4个国家(地区)"关键性"指标选择均包含供应风险,并根据国情选取了经济重要性、可操作性等不同的指标;同时,4个国家(地区)关键矿产相关政策文本数量稳步上升,美国、日本、欧盟政策关注点不断系统化,且定期更新与完善关键矿产清单;4个国家(地区)主要选择规制型政策工具,以经济激励型政策工具为辅,社会型政策工具作用日渐增强。在此基础上,建议中国在建立关键矿产目录的基础上,通过完善矿产储备体系、促进替代和回收技术研发、实施"资源外交"等举措,制定合理有效的关键矿产战略。
朱晓强[7](2020)在《矿产资源基地划界与综合评价研究 ——以大兴安岭中南段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矿产资源基地是矿业经济的主要载体,能够统筹矿产资源集中勘查开发、保证矿物原料高效生产利用和促进下游产业集聚,从而保障国家矿产资源的安全供应。然而,我国矿产资源基地只有名称没有边界,导致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时没有充分考虑资源基地的空间位置,这既压缩了矿业活动范围,也不利于矿政管理以及“三区三线”的划定。因此,急需开展矿产资源基地的划界与综合评价研究,明确基地的边界,为将矿产资源基地纳入我国“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实现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双赢。矿产资源基地划界与综合评价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区位论、矿产资源安全、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为基础,对基地划界与综合评价进行了深入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界定矿产资源基地的内涵并进行了分类,明确基地划界的原则、依据和方法,建立了划界理论框架。2.从地质资源、技术经济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构建了矿产资源基地划界与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了适用于划界的7个指标和适用于综合评价的15个二级指标。3.从基地、重点区和限制区、核心区三个层次构建矿产资源基地划界等级体系,提出了我国矿产资源基地划界与综合评价方案。4.以大兴安岭中南段有色金属资源基地为例开展实证研究。以研究区所在的大兴安岭Sn-Cu-Pb-Zn-Ag-Au-Nb-Ta矿床Ⅲ级成矿带为依据,分析区域断裂构造、成矿规律、矿床分布等信息,初步划定基地边界。在对划界指标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运用GIS核密度分析和空间叠置法确定矿产资源密集区,并结合断裂构造、化探异常等要素修正基地的边界。综合考虑区域内的自然保护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等因素,最终确定大兴安岭中南段有色金属基地的边界。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划定的基地进行评价,结合实际情况,认为基地边界划定合理。最后,提出管理政策建议,为制定差别化矿政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曾涛[8](2020)在《中国铜资源供应安全预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铜是工业发展重要的原材料,也是重要的国家战略储备资源。目前,我国精炼铜的年消费量超过全球的50%,然而我国铜矿资源并不丰富,需要大量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70%。铜资源供应的安全性直接影响到铜工业乃至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亟需准确把握国家铜资源供应的安全状况,预判风险,并提出合理措施,对国家经济发展既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也有其实际意义。首先,从国内供应、进口安全和市场因素三个维度建立中国铜资源供应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共有对外依存度、进口集中度、进口来源国稳定程度、储采比、储量增长潜力、生产增长率、消费强度、消费增速、价格稳定性九个预警指标。在此基础上,对各项预警指标数据历史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指出铜资源供应安全面临的挑战主要有进口来源过于集中、海上运输路线存在隐患和铜价格受到牵制三个方面。其次,应用BP神经网络方法,根据预警指标体系构建九个神经元完成预测预警研究,并使用训练好的模型对各项预警指标进行预测,得到2019年和2020年的安全程度分别为0.3856、0.3267。同时采用灰色预测模型进行横向比较,从而对预测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估。对比BP神经网络和灰色预测模型得到的结果,各指标平均误差的绝对值均在10%以内,说明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可信,2019-2020年我国铜资源供应安全均处于重警状态。最后,针对未来两年我国铜资源供应安全都将处于危险状态,在我国铜资源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的背景下,提出建立铜资源供应安全预警体系、拓展运输航线、逐步扩大资源外交以及境外投资力度等建议,对分散风险,防范危机有着积极作用。本研究尚有不足,未来的研究中将探索对预警指标设立相应的警限,从而能够根据预警结果对预警指标进行反向追踪,大幅度提高预警的准确程度,同时还能提高预警研究的工作效率。
欧强[9](2020)在《中国铌资源需求趋势分析及供应风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铌是重要的战略新兴矿产,且有“工业味精”之称。主要用以生产高强度低合金钢级铌铁(铌铁合金HSLA)、铌化学品、铌合金和金属等。我国是全球铌资源第一大消费国,但受资源约束,中国几乎没有可供经济开发利用的铌矿资源,且全球范围内没有经济可行的替代品,铌资源保障程度低。随着我国钢铁产业升级和产品调整,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未来铌资源需求将持续增长,解决我国铌资源的安全供应问题极为迫切。首先,本文从铌资源的需求入手,详细分析铌资源的主要消费领域。通过分析各部门的消费情况,得出受全球疫情的影响短期中国铌的需求增速将放缓,但仍将保持着快速增长。分析发现,少数几个国家掌握着铌资源,全球范围的铌消费国竞争着有限的铌资源,因而资源供给和贸易渠道对供应风险研究至关重要。在供给环节,通过分析储量、矿山铌产量、中国铌资源生产,分析其中的风险因素;在贸易概况分析,研究世界主要贸易格局发现中国和巴西铌资源贸易关系紧密,进而着重分析中国与巴西的贸易关系及巴西的供应不稳定因素,然后探讨铌的定价机制和铌资源两次资源回收与利用,并分析整个贸易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其次,在风险评价研究时,从铌资源的全产业链角度出发,找出全产业链上中下游存在的供应风险,选出对供应风险影响较大,且便于量化的指标。引入熵权法思想对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对每个指标的风险值进行量化分析,结合评价指标的权重,对铌资源的供应风险进行测算。最后,通过铌资源各部门的需求分析,发现铌资源消费从2018年的2.02万吨,到2025年需求量将达到2.97万吨,年平均增速为6.72%。高于全球铌资源平均增速。中国铌资源需求量快速增长,将会对中国铌资源的供应造成巨大压力。供应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我国铌资源的供应长期处于高风险状态。总结出供应风险长期过高的主要原因;我国铌资源矿产品进口集中度过高中国铌资源资源匮乏、需求量大,导致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主要资源国巴西基础设施不健全、铁路、公路和港口系统发展滞后;矿山生产集中度高,生产地区及市场呈现寡头垄断;定价权缺失,价格波动增加供应风险;主要资源国不稳定,给供应风险带来不利因素。
李晓宇[10](2019)在《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评价指标体系与管理制度研究》文中提出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是1986年《矿产资源法》规定的一类特殊矿种。30多年来,国际、市场和资源等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的战略定位、矿种确定原则和实施的管理政策进行与时俱进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资源、战略、安全、竞争、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分析了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的内涵,界定了“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与“优势矿产”、“战略性矿产”、“关键矿产”等概念的差异。从资源代际安全和竞争优势出发,提出了当前设立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的目的及战略定位。强调资源的普遍稀缺性与我国的相对优势性,将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定义为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内,在全球范围内稀缺,我国具有相对资源优势,对国际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在军事和国防装备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终端应用中具有难以替代的重要战略价值,需对其实施保护性开发管理的矿种。从我国主要优势矿产资源入手,筛选了稀土、钨、锡、锑、钼、金、石墨、锂、萤石和磷10个矿种,分析了其资源形势和供求趋势。基于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战略定位,结合指标体系所具有的特征和原则,综合考虑各类要素,系统构建了三级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评价指标体系模型。首次运用AHP层次分析法结合熵权法对矿种评价指标进行了优化赋权,增加了指标评价的客观性。利用筛选出的10个我国优势矿种的基础数据,对参与评价矿种相对重要性进行计算并给出排序。同时结合专家问卷调查法和相关影响因素评价分析法,综合提出新时期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名录的调整建议,为我国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下一步调整提供参考依据。结合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开发管理实践,对以调控存量为目标的开采总量控制政策和以调控增量为目标的矿业权管理政策执行效果进行了评估。分析了当前实施保护性开采的稀土矿和钨矿在资源勘查开采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开发管理机制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开发管理机制要点,其关键是平衡“保障资源安全”和“促进市场竞争”两个方面,把握好安全和效率的尺度,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而提出与当前形势相适应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原则,总结为安全优先、市场竞争、规模经营、调控宏观、放活微观。
二、调整矿产开发战略,保证资源安全供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调整矿产开发战略,保证资源安全供应(论文提纲范文)
(1)论中国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安全的法律监管(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综述 |
2 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的概念生成与诠释 |
2.1 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的概念梳正 |
2.2 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的内涵诠释 |
3 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安全法律监管的价值 |
3.1 安全价值的彰显 |
3.2 安全价值的表达 |
4 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安全法律监管的原则 |
4.1 原则生成的功能和方式 |
4.2 原则的具体内容及其展开 |
5 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安全法律监管规则的构建 |
5.1 制定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的名录清单规则 |
5.2 构建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的控制性开发规则 |
5.3 完善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矿业权外资准入的国家安全审查规则 |
6 余论 |
(2)新时代我国矿产资源安全的总体态势(论文提纲范文)
1 矿产资源安全居于国家资源安全观的突出地位 |
1.1 我国国家资源安全观的时代演进 |
1.2 矿产资源安全的基本要义 |
2 我国矿产资源安全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2.1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的核心技术短缺 |
2.2 十余种矿产资源供应链长期存在结构性短缺 |
2.3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霸权主义横行的新挑战 |
3 国外矿产资源安全保障的经验借鉴 |
3.1 列出关键矿产清单,把握发展战略重点 |
3.2 占据全球矿产资源行业主导地位 |
3.3 提升本土矿业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
3.4 加强信息化支撑体系建设 |
4 加强矿产资源安全能力建设的对策 |
4.1 加强国内地质找矿,保持探明储量供给能力 |
4.2 推动绿色能源消费,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
4.3 完善战略资源储备体系,增强市场调节能力 |
4.4 开拓国际合作渠道,增强海外权益能力 |
4.5 开展安全形势监测,提高风险预判能力 |
(3)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键矿产的概念 |
1.2.2 可供性的定义 |
1.2.3 Hubbert模型 |
1.2.4 财务模型 |
1.2.5 地质类比法 |
1.2.6 现有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资源产业理论 |
2.2 Hotelling模型 |
2.3 Hubbert模型 |
2.4 累积可供曲线 |
2.5 联合生产理论 |
2.6 品位吨位理论 |
第三章 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影响因素 |
3.1 主要特征 |
3.1.1 地质属性 |
3.1.2 经济属性 |
3.1.3 环境属性 |
3.2 影响因素 |
3.2.1 地质因素 |
3.2.2 经济因素 |
3.2.3 技术因素 |
3.2.4 环境因素 |
3.2.5 突发事件 |
3.3 耦合作用机制 |
3.3.1 物理机制 |
3.3.2 市场机制 |
3.3.3 外生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质因素对可供性影响机制研究 |
4.1 问题描述 |
4.2 Copula-Hubbert生产函数 |
4.2.1 理论假设 |
4.2.2 函数形式 |
4.3 实证研究 |
4.3.1 铟的伴生特征 |
4.3.2 参数估计 |
4.3.3 峰值模拟 |
4.3.4 结果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经济因素对可供性影响机制研究 |
5.1 问题描述 |
5.2 理论模型 |
5.2.1 理论假设 |
5.2.2 门限模型 |
5.3 实证研究 |
5.3.1 变量与数据 |
5.3.2 平稳性检验 |
5.3.3 门限效应估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技术因素对可供性影响机制研究 |
6.1 问题描述 |
6.2 理论模型 |
6.2.1 理论分析 |
6.2.2 地质维度 |
6.2.3 市场维度 |
6.3 实证研究 |
6.3.1 数据及变量 |
6.3.2 参数估计结果 |
6.3.3 评价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突发事件对可供性影响机制研究 |
7.1 问题描述 |
7.2 市场影响 |
7.2.1 国际市场 |
7.2.2 中国市场 |
7.3 可供性影响 |
7.3.1 理论分析 |
7.3.2 在险产量 |
7.3.3 未来的不确定性及对策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门限效应检验结果 |
B新冠疫情下国际金属市场预测 |
(4)新时代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1 新时代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的内涵 |
2 新时代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安全指数测算 |
2.1 指标体系构建 |
2.2 新时代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指数的计算 |
2.3 敏感性分析 |
3 新时代中国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评价:以钴为例 |
3.1 指标体系调整 |
3.2 指标量化及原始数据 |
3.3 主要结果 |
4 研究结论 |
(5)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推进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3 简要评述 |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4 基本内容和框架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1.5.2 主要不足 |
第2章 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一般分析和理论基础 |
2.1 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一般分析 |
2.1.1 资源的概念界定及分类 |
2.1.2 海外资源开发的概念界定及形式 |
2.1.3 资源外交的概念界定 |
2.2 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 |
2.2.2 国际投资理论 |
2.2.3 资源外交理论 |
2.2.4 国际地缘政治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实施背景及海外资源开发现状 |
3.1 日本实施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背景 |
3.1.1 对海外资源依赖度不断加大 |
3.1.2 海外资源开发面临新的挑战 |
3.2 战后日本海外资源开发现状 |
3.2.1 战后30年海外资源开发情况 |
3.2.2 20世纪90年代之后海外资源开发现状 |
3.3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布局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确立及实施现状 |
4.1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
4.1.1 1950~1960年代:探索阶段 |
4.1.2 1970~1980年代:初步形成阶段 |
4.1.3 1990年代:确立阶段 |
4.1.4 21世纪后:完善阶段 |
4.2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体系的特点 |
4.2.1 强有力的政策扶持体系 |
4.2.2 政府、独立行政法人机构和企业三者良性互动体系 |
4.2.3 全方位资源外交体系 |
4.3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实施现状 |
4.3.1 在中东地区的实施现状 |
4.3.2 在非洲地区的实施现状 |
4.3.3 在其他地区的实施现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组织措施 |
5.1 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 |
5.1.1 领导机构 |
5.1.2 服务机构 |
5.1.3 推进机构 |
5.1.4 执行机构 |
5.2 加强各职能机构的内部协作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经济措施 |
6.1 财政政策措施 |
6.1.1 实施海外资源基地补贴政策 |
6.1.2 建立海外资源风险勘查补助金制度 |
6.2 金融政策措施 |
6.2.1 金融政策的具体内容 |
6.2.2 金融政策的具体成果 |
6.3 税收政策措施 |
6.3.1 实施备用金制度 |
6.3.2 实施税费特殊减免制度 |
6.3.3 实施税费抵扣制度 |
6.3.4 实施资源开发亏损准备金制度 |
6.4 保险政策措施 |
6.4.1 设立海外事业资金贷款保险 |
6.4.2 设立海外投资保险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外交措施 |
7.1 推行综合性、多层次性资源外交策略 |
7.1.1 以加强高层往来为引领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
7.1.2 以技术资金援助为手段树立良好国家友好形象 |
7.1.3 积极利用国际合作平台拓展开发空间 |
7.2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外交措施的效果 |
7.2.1 中东地区资源开放程度及合作模式 |
7.2.2 日本在中东地区的资源外交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技术措施 |
8.1 针对不同资源改良和提高开发技术 |
8.1.1 石油天然气资源 |
8.1.2 金属矿产资源 |
8.2 对资源开发作业现场进行技术援助 |
8.2.1 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作业现场 |
8.2.2 金属矿物资源开发作业现场 |
8.2.3 煤炭资源开发作业现场 |
8.3 技术支持及国内技术人才培养 |
8.3.1 技术支持 |
8.3.2 开放技术中心实验室 |
8.3.3 国内技术人才培养 |
8.4 向资源国提供技术援助与人才培养 |
8.4.1 提供技术方面的解决方案 |
8.4.2 实施技术转移 |
8.4.3 举办产油气国技术人员研修 |
8.4.4 向资源国提供资源信息 |
8.4.5 提供专门面向海外的技术教材 |
8.5 大力支持环保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
8.5.1 采取节能激励政策 |
8.5.2 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 |
8.5.3 明确政府、企业和公众的责任 |
8.6 本章小结 |
第9章 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推进措施的成效 |
9.1 资源开发权益方面的成效 |
9.1.1 拓宽了海外资源开发范围 |
9.1.2 提高了资源自主开发比率 |
9.1.3 增加了企业参与海外资源开发项目与权益 |
9.2 资源开发效率方面的成效 |
9.2.1 模型与方法介绍 |
9.2.2 变量的选择与数据收集 |
9.2.3 结论与分析 |
9.3 本章小结 |
第10章 日本推进海外资源开发战略对中国的启示 |
10.1 日本推进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经验教训 |
10.1.1 经验 |
10.1.2 教训 |
10.2 中国海外资源开发实施现状及问题分析 |
10.2.1 中国海外资源开发实施现状 |
10.2.2 中国海外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
10.3 积极推进中国海外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
10.3.1 政府层面的对策建议 |
10.3.2 行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
10.3.3 企业层面的对策建议 |
10.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关键矿产战略国际比较——历史演进与工具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关键矿产战略的国际背景:低碳发展与地缘博弈 |
3 关键矿产战略的依据:“关键性”的界定 |
3.1 共有的“关键性”指标 |
3.2 独有的“关键性”指标 |
4 关键矿产战略的历史演进:国家对比 |
4.1 政策数量增加 |
4.2 政策关注点系统化 |
4.3 清单的定期更新与完善 |
5 关键矿产战略的工具选择:国家对比 |
5.1 规制型政策工具 |
5.2 社会型政策工具 |
5.3 经济激励型政策工具 |
6 中国关键矿产战略选择 |
6.1 中国关键矿产的“关键性”界定 |
6.2 中国关键矿产战略的工具选择 |
7 结论 |
(7)矿产资源基地划界与综合评价研究 ——以大兴安岭中南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区划理论研究现状 |
1.2.2 矿产资源区划研究现状 |
1.2.3 保护区与矿产资源基地研究现状 |
1.2.4 划界与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1.2.5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基本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工作量 |
1.6 创新点 |
第2章 矿产资源基地划界与综合评价理论框架 |
2.1 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区位理论 |
2.2.3 区域产业集聚理论 |
2.2.4 矿产资源安全理论 |
2.2.5 地域分工理论 |
2.2.6 综合评价理论 |
2.3 理论框架 |
2.3.1 划界原则 |
2.3.2 划界依据 |
2.3.3 划界方法 |
第3章 矿产资源基地划界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 |
3.1 影响因素 |
3.1.1 资源 |
3.1.2 技术经济 |
3.1.3 环境 |
3.2 指标构建原则 |
3.3 指标的选取和解释 |
3.3.1 划界指标的选取 |
3.3.2 综合评价指标的选取 |
3.3.3 指标的解释 |
3.4 指标的标椎化 |
3.5 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型 |
3.5.1 层次分析法(AHP) |
3.5.2 模糊综合评价法(FCE) |
第4章 矿产资源基地划界与综合评价方案 |
4.1 基地分类 |
4.2 基地划界等级体系构建 |
4.3 基地划界与综合评价方案 |
第5章 大兴安岭中南段有色金属基地划界与综合评价 |
5.1 研究区概况 |
5.1.1 自然地理条件 |
5.1.2 地质调查工作程度 |
5.1.3 地质资源条件 |
5.1.4 生态环境条件 |
5.1.5 技术经济条件 |
5.2 基地划界 |
5.2.1 划界指标权重 |
5.2.2 划界指标标准化 |
5.2.3 基地划界 |
5.3 基地综合评价 |
5.3.1 综合评价指标权重 |
5.3.2 指标数据资料处理 |
5.3.3 综合评价 |
5.4 勘查开发布局 |
第6章 矿产资源基地管理政策建议 |
6.1 统一管理政策建议 |
6.2 差别化管理政策建议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中国铜资源供应安全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铜资源供应安全概念界定 |
1.2.1 铜资源 |
1.2.2 铜资源供应安全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铜资源研究现状 |
1.3.2 矿产资源供应安全研究现状 |
1.3.3 预警应用的研究现状 |
1.3.4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2 铜资源供应安全预警相关理论 |
2.1 预警的相关理论 |
2.1.1 预警的基本概念 |
2.1.2 预警基本要素 |
2.1.3 矿产资源供应安全预警机制 |
2.2 铜资源供应安全预警流程 |
2.3 预警的主要方法 |
2.3.1 BP神经网络的基本理论 |
2.3.2 灰色预测模型 |
2.3.3 预警方法比较 |
3 铜资源供应安全预警体系构建 |
3.1 预警指标体系内涵 |
3.1.1 指标体系的构成和功能 |
3.1.2 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2 铜资源供应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选取指标的依据 |
3.2.2 预警指标体系的设计 |
3.2.3 预警指标的解释和内涵说明 |
3.2.4 数据来源 |
3.3 预警指标的历史变化 |
3.3.1 进口因素指标 |
3.3.2 国内供应指标 |
3.3.3 市场因素指标 |
3.4 铜资源出口变化 |
3.5 铜资源安全状况分析 |
3.6 中国铜资源供应安全面临的挑战分析 |
3.6.1 铜资源进口来源过于集中存在的风险 |
3.6.2 铜资源运输存在安全隐患 |
3.6.3 主要的资源出口国对价格具有牵制作用 |
3.7 预警警限的划分 |
4 铜资源供应安全预警模型计算 |
4.1 基于BP神经网络对铜资源供应安全预警 |
4.1.1 BP神经网络预警流程 |
4.1.2 应用BP神经网络进行铜资源供应安全预警 |
4.1.3 模型预测 |
4.1.4 模型预警分析 |
4.2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预测 |
4.2.1 主要步骤 |
4.2.2 对预警指标的计算 |
4.3 预测结果对比分析 |
4.4 应对我国铜资源供应安全的建议 |
4.4.1 建立铜资源供应安全预警体系 |
4.4.2 运输航线的扩展 |
4.4.3 逐步扩大资源外交以及境外投资力度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对研究的建议和未来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中国铌资源需求趋势分析及供应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矿产资源供应安全 |
1.2.2 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铌资源需求特征分析 |
2.1 铌的性质及用途 |
2.1.1 基本特性 |
2.1.2 应用领域 |
2.2 各国铌消费概况 |
2.3 各消费部门需求趋势分析 |
2.3.1 部门需求预测法 |
2.3.2 建筑及大型钢结构 |
2.3.3 汽车工业 |
2.3.4 油气管道 |
2.3.5 不锈钢 |
2.3.6 铌化学制品消费情况 |
2.3.7 铌金属和合金消费情况 |
2.4 中国铌需求趋势 |
2.5 铌的替代品 |
3 供给特征分析 |
3.1 铌成矿介绍 |
3.2 全球铌储量分布 |
3.3 铌矿山的开采供应情况 |
3.4 中国铌资源生产 |
3.5 铌资源二次资源回收与利用 |
4 贸易特征分析 |
4.1 贸易情况概述 |
4.1.1 全球铌资源贸易 |
4.1.2 中国与巴西贸易关系密切 |
4.2 巴西的铌资源 |
4.2.1 巴西投资环境及和资源政策 |
4.2.2 巴西企业生产情况 |
4.3 铌资源的历史价格 |
4.3.1 铌铁价格 |
4.3.2 铌精矿价格 |
5 铌资源供应风险评价 |
5.1 供应风险的理解 |
5.2 评价指标的建立 |
5.3 基于熵权法的供应风险评价 |
5.3.1 熵权法介绍 |
5.3.2 供应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5.3.3 供应风险值计算 |
5.3.4 评价结果分析 |
6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评价指标体系与管理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存在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3.4 完成工作量 |
1.4 主要认识与创新点 |
2 研究理论基础 |
2.1 价值理论 |
2.2 比较优势理论 |
2.3 信息熵理论 |
2.4 需求理论 |
2.5 规模经济理论 |
3 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战略定位 |
3.1 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的法定含义 |
3.1.1 法律层面 |
3.1.2 文件层面 |
3.1.3 内涵分析 |
3.2 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新时期战略定位 |
3.2.1 优势矿种 |
3.2.2 相关概念界定 |
3.2.3 设立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的目的 |
3.2.4 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的战略定位 |
4 我国主要优势矿产资源形势及供求趋势 |
4.1 我国主要优势矿产资源选择 |
4.1.1 全球资源概况 |
4.1.2 我国资源状况 |
4.1.3 优势矿产选择 |
4.2 我国主要优势矿产资源形势分析 |
4.2.1 稀土资源 |
4.2.2 钨资源 |
4.2.3 锡资源 |
4.2.4 锑资源 |
4.2.5 钼资源 |
4.2.6 金资源 |
4.2.7 石墨资源 |
4.2.8 锂资源 |
4.2.9 萤石资源 |
4.2.10 磷资源 |
4.3 我国主要优势矿产资源供求分析 |
4.3.1 主要需求预测方法 |
4.3.2 数据基础 |
4.3.3 供需分析结论 |
5 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5.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5.2 评价指标体系 |
5.2.1 评价指标简介 |
5.2.2 各三级指标含义 |
5.3 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评价 |
5.3.1 基于AHP和熵权的数学评价法 |
5.3.2 专家问卷调查法 |
5.3.3 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评价法 |
5.3.4 矿种调整建议名录 |
6 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开发管理机制探索 |
6.1 已有政策执行效果 |
6.1.1 已有政策梳理 |
6.1.2 开采总量控制政策 |
6.1.3 矿业权政策 |
6.2 稀土矿开发管理机制 |
6.2.1 我国稀土资源特点 |
6.2.2 我国稀土产业特点 |
6.2.3 问题与分析 |
6.2.4 我国稀土矿开发管理机制 |
6.3 钨矿开发管理机制 |
6.3.1 我国钨资源特点 |
6.3.2 我国钨产业特点 |
6.3.3 问题与分析 |
6.3.4 我国钨矿开发管理机制 |
6.4 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开发管理机制要点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调整矿产开发战略,保证资源安全供应(论文参考文献)
- [1]论中国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安全的法律监管[J]. 王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1
- [2]新时代我国矿产资源安全的总体态势[J]. 吴初国,汤文豪,张雅丽,陈从喜,马永欢,曹庭语,赵晓宇,陈静. 中国矿业, 2021(06)
- [3]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朱永光.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4]新时代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J]. 周娜,吴巧生,薛双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0(12)
- [5]日本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的推进措施研究[D]. 李燕玉. 吉林大学, 2020(01)
- [6]关键矿产战略国际比较——历史演进与工具选择[J]. 葛建平,刘佳琦. 资源科学, 2020(08)
- [7]矿产资源基地划界与综合评价研究 ——以大兴安岭中南段为例[D]. 朱晓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8]中国铜资源供应安全预警研究[D]. 曾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0)
- [9]中国铌资源需求趋势分析及供应风险研究[D]. 欧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1)
- [10]保护性开采特定矿种评价指标体系与管理制度研究[D]. 李晓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