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事新编之出关篇》:从《出关》到“出关”(论文文献综述)
许艳东[1](2021)在《鲁迅《故事新编》表达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故事新编》是鲁迅从中国古老神话、历史传说中选取故事改编而成的一部小说集,它涉及诸多中国传统文化。但文本的表达含蓄隐晦,读者在第一时间很难把握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需要通过适合文本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方能获得深刻理解。本文选择表达机制的文本分析法介入《故事新编》,力图从作品组织元素的方式、处理现实与文本的关系以及叙事策略等角度出发,把握文本思想内涵,窥探鲁迅独特的精神世界,发掘鲁迅后期创作向中国古典传统文化靠拢的倾向,探索传统文化在现代世界中的命运和意义。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论述表达机制文本分析法的提出及其介入《故事新编》的分析过程。中西思维方式差异是中西文艺表达不同的主要根源,不同的思维方式致使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及得出的结论不同,二者表达的内容自然也不同,即文艺目的不同。具体而言,由于地理环境、语言文字及哲学观念等因素影响,中国形成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思维方式偏向整体思维,文艺服务于言志抒情和说理;西方为主客二分的认识论,形成概念思维,文艺主要服务于认识。在文艺目的驱使下,中西文艺产生不同的表达方式和风格。对此,研究者提出表达机制分析法,它是文艺创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各种方法和手段的综合。《故事新编》是典型的中国文艺作品,它涉及诸多民族传统文化,文本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和表达很难用西方文艺理论解释清楚,故引入表达机制分析法进行研究。第二章通过分析各篇小说故事情节的特征、中国古今语言和外来语并置的现象以及小说之间的内在逻辑,分别阐释文本故事情节的拼接、文本语体的拼接以及文本主题的拼接,从而概括《故事新编》的拼接表达机制。文本的拼接表达机制展现了创作主体反复思考的结果:一方面,鲁迅沿着《呐喊》、《彷徨》的路子,继续批判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反思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价值体系,深刻剖析国民性;另一方面,鲁迅不再一味批判中国传统文化,而是挖掘其中的优秀成分予以肯定与继承。第三章论述鲁迅在《故事新编》以描摹油画、漫画以及营造戏剧化场景的方式来叙述故事、表达思想情感,这些表达思想的方式和手段形成了图像呈现表达机制。从图像呈现表达机制中,不仅可以看到文本对传统象思维、空间思维的运用,也能体会到作家对传统文化及社会问题的思考。第四章主要论述《故事新编》的时空汇集表达机制。文本的诸多元素取自于古代和现代,造成时空的含混交错。时空汇集表达机制主要体现在聚类、穿越以及物语的表达方式,创作主体以这些方式对文化、历史、哲学及伦理等问题进行反思,打破了传统的线性叙事模式,文本意义不再局限于特定时空,具有超越时空的深刻内涵。文章通过文本细读、图表分析及历史研究等方法,分析各种表达机制生成的内在原因、具体表现及表达效果,解读创作主体的内在思考,挖掘文本的深刻思想。从表达机制的角度研究《故事新编》,不仅可以准确把握文本的思想意蕴,展现中国文艺作品表达的独特魅力,也为世界理解中国文艺提供思路。
张宝华[2](2020)在《无为而无不为——谈室内歌剧《出关》的语言符号空间及音乐向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室内歌剧《出关》创作于2015年10-11月,是当年"中国室内歌剧创作推动计划"优秀作品之一。该剧剧本是根据鲁迅《故事新编》中的最后一篇《出关》改编而成,戏剧时间设定为春秋时期的函谷关关口,老子出关途中与关口的巡警们发生的误会和矛盾。由于"计划"对时长和人物角色数量的限制,作曲家张艺馨将编剧董芳芳原剧本中的人物和时长进行了减缩,
李本红[3](2020)在《鲁迅的图像意识和视觉文化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鲁迅先生的美术素养颇高,对图像文化一直表现出甚于他人的关注和思考。他一生注重对图像资料的收集和评论,文学创作实践中的图像性叙述表现较为突出,文学史研究中也大量运用了图像资料,自觉采用"实物图像与遗文互相释证"的二重证据法等;文学图像意识也使得他对文学发展的思想文化背景分析别有新见。鲁迅先生高度自觉的图像意识和成功的视觉文化实践为当代图文关系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典范。
刘东方,王琪[4](2020)在《论鲁迅小说语言的画面感》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鲁迅研究的不断深入,"鲁迅与美术"论题现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譬如鲁迅与中国现代木刻的关系①,鲁迅的美术思想②,鲁迅与民间美术的关系探讨③、鲁迅与浮世绘研究④、鲁迅与汉画像研究⑤,以及鲁迅的图像与语像研究⑥等。鲁迅对美术抑或美术对于鲁迅确有较大的影响,但鲁迅作为一位杰出的小说家,其美术元素首先应表现在小说作品中,表现在小说作品的语言中,表现在小说作品语言所形成的画面感中。
胡娜[5](2020)在《深圳实验戏剧的审美特征与文化求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实验戏剧在中国异军突起。改革开放后三十余年的的文化开放氛围中,深圳实验戏剧呈现出了深圳这座城市特有的文化与艺术特征。作为城市发展的文化符号,都市戏剧成为了城市物质与精神文明发展的见证者。本项研究以深圳的实验戏剧为对象,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探究实验戏剧在深圳的发展状况以及艺术特征,最终呈现出实验戏剧背后的深圳文化发展脉络。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序论部分介绍选题背景及意义,针对实验戏剧、都市文化等相关理论进行文献梳理,对相关概念进行阐释,呈现论文研究方法及研究范围;第一章从历时性的角度展现深圳实验戏剧发展的三段历程;第二章从共时性的维度出发,从戏剧人、戏剧剧目、戏剧空间以及戏剧观众四个方面分析都市文化脉络下深圳实验戏剧的格局;第三章从戏剧艺术本体出发,依托戏剧文本进一步论述深圳实验戏剧的审美特征与艺术特色;第四章从创新、包容、消费主义、自由四个层面呈现实验戏剧与深圳的文化精神;结论部分是对深圳实验戏剧发展现状的总结,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学理层面的反思。都市是实验戏剧发展的社会背景与创作来源,而实验戏剧也见证了都市文明发展的历程。深圳实验戏剧经历了艰难拓荒的过程,成为城市文化生态中的一片绿洲,但是在肯定其发展成果的同时,也需要对实验戏剧的生存环境以及发展前景进行批判性反思。
张乃午[6](2020)在《鲁迅语象中的色彩群类及其运用》文中指出鲁迅语象的色彩是通过语言唤起的色彩联想,从而形成文学语象和图像的"统觉共享"。具体而言,鲁迅作品主要包括黑色系、白色系、红色系三种主要语象群类,其运用大胆而奇特,时而光影交错、黑白对比,时而斑斓色彩、奇崛炫目,时而动态流转、变化无常。总体而言,鲁迅文学作品中表现出独特的视觉思维方式,把启蒙意识和生命体验融入其中,形成一幅幅不可思议的视觉画面。
李俊尧[7](2019)在《试论《坟》与《故事新编》的解构意义》文中提出在中国的现当代文学史上,鲁迅一直是一座高峰。他的作品无论是在思想的深度、艺术的高度还是表现的宽度方面,都已经达到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一流水准,对“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鲁迅研究也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热门的话题,可谓是众说纷纭。伴随着一些西方批评理论的传入,也为国内鲁迅研究者提供了独特的研究视角。本文将以解构主义理论为支撑,对《坟》与《故事新编》中所蕴含的解构意义进行深入地分析,进而阐释鲁迅思想主题的多元化,力图对鲁迅作品中的解构意义作尽可能全面的整体研究。本文分为五大部分,将《坟》与《故事新编》放置于以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为代表的解构主义视域下进行研究、探讨。引言部分主要是对《坟》与《故事新编》研究现状的分析概括、所运用理论的简要概述以及对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将《坟》与《故事新编》这两部作品并列研究的原因进行可行性分析。第一章从思想内涵方面进行论述,主要来源于德里达对解构理论的阐释。其中包括对传统观念的解构、文本中二元对立的消解、“宽恕”的不可能性三个方面。第二章从语言艺术方面进行论述,主要来源于德里达对“延异性”、J.希利斯·米勒(J.Hillis Miller)对“反讽性”以及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对“经典性”概念的阐释。语言艺术的解构性主要表现在“延异性”、“多样性”、“经典性”三个方面。第三章从结构形式方面进行论述,主要来源于米勒对“重复性”概念和布鲁姆对“互文性”概念的阐释。结语部分对《坟》与《故事新编》的解构意义进行归纳总结,在形式上采用解构主义理论的同时,将以德里达为主的解构理论和后来的耶鲁学派的解构理论巧妙地整合在一起,重新对《坟》与《故事新编》进行系统地探讨,创造性“误读”,以期拓宽鲁迅研究的思路。
蒋永国[8](2019)在《《呐喊》《彷徨》延长线上的《故事新编》——以权力结构中的“人”为视点》文中认为鲁迅小说研究长期以来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把《呐喊》《彷徨》与《故事新编》分开讨论;二是不能把它们放在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中进行整体考量。从《呐喊》《彷徨》到《故事新编》的历史过程,不仅是鲁迅小说创作运演轨迹的展现,也是鲁迅探寻中国人出路的艰难跋涉。鲁迅在三部小说集中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对权力结构中的"人"进行了客观展现。从这个角度考察《呐喊》《彷徨》延长线上的《故事新编》,可找到鲁迅小说的演变轨迹和内在统一性,明晰鲁迅对权力结构中的"人
于跃,于东恩[9](2019)在《《故事新编》中“油滑”的戏剧化冲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故事新编》是鲁迅在历史小说乃至整个小说领域的独特创造,在这八篇小说中鲁迅选历史传说为纲,突破时代背景与时下社会现实交融,加以时不时的"油滑",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深意。本文具体分析了他所说的这种"油滑"的内容和应用。
朱崇科[10](2018)在《鲁迅作品中的老人话语》文中研究说明毫无疑问,作为长子长孙的鲁迅从个人际遇来说,他和老人是息息相关的。少年时期,父亲去世后他曾经面对家族中长辈的施压,要求压缩住房,但鲁迅坚持己见不肯屈服,"在日记中,他对族中长辈们,特别是对玉田公公表示了愤慨。同是一个家族,每一房还有利害冲突,在没有别的进益的时候,只好在族内互相挤轧。"(1)而新文化运动前后,鲁迅更是猛烈批判传统糟粕,也曾写下《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1919年),并提出从旧阵
二、《故事新编之出关篇》:从《出关》到“出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故事新编之出关篇》:从《出关》到“出关”(论文提纲范文)
(1)鲁迅《故事新编》表达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作为文本分析法的表达机制 |
第一节 中西思维方式不同 |
第二节 中西文艺目的差异 |
第三节 表达机制的提出与运用 |
第二章 《故事新编》的文本拼接表达机制 |
第一节 文本情节的拼接 |
第二节 文本语体的拼接 |
一、古今语体交汇与文化隔膜 |
二、外来语介入与文化交融 |
第三节 文本主题的拼接 |
第三章 《故事新编》的图像呈现表达机制 |
第一节 油画感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
一、色彩运用与传统象思维 |
二、立体空间转换与传统空间思维 |
第二节 漫画感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重估 |
一、夸张手法 |
二、简笔白描 |
三、特殊名号 |
第三节 戏剧场景与社会文化反思 |
一、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
二、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
第四章 《故事新编》的时空汇集表达机制 |
第一节 聚类与中国传统伦理观思考 |
第二节 穿越与文化批判 |
一、时间穿越与虚无哲学批判 |
二、身份符号与国民性批判 |
第三节 物语与生存问题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无为而无不为——谈室内歌剧《出关》的语言符号空间及音乐向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有关剧本的几点说明 |
二、《出关》的语言符号空间 |
三、《出关》的音乐向度 |
1. 人声与乐队既要水乳交融又要相辅相成。 |
2. 人物本身的内心冲突与人物间的冲突,决定着音乐发展的方向和维度(时间和空间)。 |
结语 |
(3)鲁迅的图像意识和视觉文化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鲁迅对图像资料的收集和评论 |
1.鲁迅的图像意识 |
2.鲁迅对文学图像功能的认识 |
二、中国古代文学图像对鲁迅文学研究的启发 |
1.视觉史料的发掘与文献研究的建树 |
2.文学图像与文学史研究的开拓 |
3.文学图像与神话研究的创见 |
三、视觉实践和鲁迅的文学创作 |
1.艺术构思的灵感触发 |
2.图像艺术的精神影响 |
3.图文互动的创作实践 |
(4)论鲁迅小说语言的画面感(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5)深圳实验戏剧的审美特征与文化求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辨析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一章 深圳实验戏剧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萌芽发轫(1985年至1995年) |
第二节 拓荒耕耘(1996年至2007年) |
第三节 实验绿洲(2008年至2019年) |
第二章 深圳舞台中的实验戏剧格局 |
第一节 戏剧人:移民个体与聚落 |
第二节 剧目题材:都市漫游者的生活与心灵反馈 |
第三节 剧场空间:生活与剧场的交织 |
第四节 戏剧观众:知识青年的文化选择 |
第三章 深圳实验戏剧的艺术创新与审美特征 |
第一节 创作方式:艺术工作坊的“集体”与“即兴” |
第二节 艺术表达:谐谑怪诞与神话叙事 |
第三节 舞台呈现:剧场性与“去文学化” |
第四章 深圳实验戏剧的城市文化精神 |
第一节 创新:移民聚落的价值取向 |
第二节 包容:新都市文化生态的内在机理 |
第三节 功利主义:深圳实验戏剧的两难选择 |
第四节 自由:实验戏剧的边界 |
余论 |
参考文献 |
深圳大学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
深圳大学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鲁迅语象中的色彩群类及其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鲁迅语象的主要色彩群类 |
(一)黑色系语象 |
1.“黑色人”: |
2.“夜”: |
3.“铁屋子”: |
(二)白色系语象 |
1.“庸众”/“独异个人”: |
2. 月亮: |
3. 雪: |
(三)红色系语象 |
1. 红鼻子: |
2. 死火: |
3. 血: |
二、鲁迅语象的色彩运用 |
(一)光影交错,黑白对比 |
(二)斑斓色彩,奇崛炫目 |
(三)动态流转,变化无常 |
三、结语 |
(7)试论《坟》与《故事新编》的解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综述 |
(一)作品整体性研究 |
(二)思想主题研究 |
(三)叙事艺术研究 |
二、解构主义理论——德里达、米勒、布鲁姆对解构主义的阐释和发展 |
三、选题意义以及将《坟》与《故事新编》并列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第一章 思想内涵的解构意义 |
一、对传统观念的解构 |
(一)等级制度 |
(二)俭啬文化 |
(三)“愚民专制” |
二、文本中二元对立的消解 |
(一)对男性/女性二元对立的解构 |
(二)对父母/子女二元对立的解构 |
(三)对集体/个人二元对立的解构 |
三、“宽恕”的不可能性 |
(一)作品中“宽恕”的不可能性 |
(二)宽恕的“被要求” |
(三)宽恕的“时效性” |
第二章 语言艺术的解构意义 |
一、语言表达的“延异性” |
(一)死亡意识 |
(二)复仇意识 |
(三)“月亮”意象 |
二、艺术手法的“多样性” |
(一)“油滑”的艺术手法 |
(二)反讽的艺术手法 |
(三)荒诞的艺术手法 |
三、语言艺术的“经典性” |
(一)“陌生性”特征 |
(二)“普遍性”特征 |
(三)“焦虑性”特征 |
第三章 结构形式的解构意义 |
一、“重复性”特征 |
(一)言语的重复 |
(二)情景的重复 |
(三)构思的重复 |
二、“互文性”特征 |
(一)对历史小说的戏仿和颠覆 |
(二)对先秦文化的吸收 |
(三)历史与现实的交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
后记 |
(8)《呐喊》《彷徨》延长线上的《故事新编》——以权力结构中的“人”为视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一) 权力结构及中国传统社会的权力结构类型。 |
(二) 鲁迅对中国传统社会权力结构的认识。 |
二 |
(一) 权力结构覆灭的“革命者”。 |
(二) 权力结构扭曲的“士”。 |
(三) 权力结构御制的“民众”。 |
三 |
(一) 王权体系中的王和臣。 |
(二) 与王权共谋的“士”。 |
(三) 王权脚下的“民”。 |
四 |
(一) 追击文化始祖, 从文化源头上反思权力结构中的“人”。 |
(二) 冲破权力结构中的“人”, 探索“人”的新生。 |
(三) 突围国家压抑个人的文学描写, 建构个人到国家的生长关系。 |
五 |
(9)《故事新编》中“油滑”的戏剧化冲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补天》的“小丈夫” |
二、《奔月》的小黑母鸡 |
三、《理水》的“文化山” |
四、《采薇》的小穷奇 |
五、《出关》《非攻》与《起死》 |
四、《故事新编之出关篇》:从《出关》到“出关”(论文参考文献)
- [1]鲁迅《故事新编》表达机制研究[D]. 许艳东. 河北师范大学, 2021
- [2]无为而无不为——谈室内歌剧《出关》的语言符号空间及音乐向度[J]. 张宝华. 音乐生活, 2020(12)
- [3]鲁迅的图像意识和视觉文化实践[J]. 李本红.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4]论鲁迅小说语言的画面感[J]. 刘东方,王琪. 鲁迅研究月刊, 2020(06)
- [5]深圳实验戏剧的审美特征与文化求索[D]. 胡娜. 深圳大学, 2020(10)
- [6]鲁迅语象中的色彩群类及其运用[J]. 张乃午. 惠州学院学报, 2020(02)
- [7]试论《坟》与《故事新编》的解构意义[D]. 李俊尧. 云南民族大学, 2019(09)
- [8]《呐喊》《彷徨》延长线上的《故事新编》——以权力结构中的“人”为视点[J]. 蒋永国. 鲁迅研究月刊, 2019(03)
- [9]《故事新编》中“油滑”的戏剧化冲突分析[J]. 于跃,于东恩. 北方文学, 2019(03)
- [10]鲁迅作品中的老人话语[J]. 朱崇科. 鲁迅研究月刊,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