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通信业50年巨变(论文文献综述)
姜永斌[1](2018)在《从书信到微信:通信业40年巨变》文中研究指明1978年底的中国,固定电话用户仅193万;2018年6月底,全国移动电话用户达15.1亿,微信月活跃账户10.58亿。以改革开放40年的视角来俯瞰,中国通信业的发展堪称奇迹。40年通信业巨变,记录了中国改革开放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如今,中国在网络规模、网民数量、手机用户、移动支付等方面均在世界领先。无处不在
臧江嫚[2](2015)在《产品族群设计规划研究 ——以诺基亚Lumia系列产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全球化的市场经济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而企业竞争的核心与焦点已经集中于如何满足消费者需求,也就是如何拉拢用户并让用户留存。在保证企业经济效益不受损害的前提下,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个性化的商品产出已成为同行业的生产竞争模式。这其中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产品规划与产品对外的形象价值。产品规划是企业价值有效传播、品牌获取用户认可、企业长久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在在设计方法研究领域,针对产品规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方法探索和理论系统构建上,对具体的规划方式的应用,尤其是针对特定行业特定产品族群的规划探索相对较少。本论文以设计学、社会学、经济管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为理论基础,以及结合最有代表性的移动设备行业经典案例,从产品规划体系和产品族群规划出发,深入探索产品规划的本质、规划过程中对产品形成的影响因素,总结归纳产品族群基于规划工作而达到的族群形象特点,并对产品族群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探究。本文中案例研究对象诺基亚和诺基亚Lumia,研究主要集中在产品族群、产品线两层;主要分析诺基亚基于怎样的规划导向决定了产品线的组合战略,形成了怎样的产品基因及产品基因与变因对Lumia产品族群产生做了怎样的铺垫;以及根据现有产品族群规划特征,提炼Lumia的产品基因与变因,去验证上一步对诺基亚基因的沿用及对变因的战略性选择。研究结论第一点是分析诺基亚占产品规划战略上的经验与趋势,总结其规划基因,剖析其变因,论证诺基亚产品规划过程中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研究结论第二点,首先对Lumia族群规划进行分解,提取规划因素划定基因与变因,根据基因与变因匹配出Lumia族群的形成特点,并根据基因的遗传性和变因的战略性对Lumia产品族群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浅层的分析。因为各个关键环节中存在很多可变因素,所以此框架的严谨性有一定缺失,但是不影响整体框架的正确性。最后对论文所提出的产品族群规划的有效性和应用价值加以验证和评估。
毕燕茹[3](2010)在《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研究 ——基于产业结构国际化视角》文中认为在当代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推动下,通过贸易、投资等国际经济活动,不仅拓展了一国产业活动的地域空间,而且改变了产业结构演进的特点。一国产业结构演进日益受到国际分工和他国产业结构演进的深刻影响,国家间产业结构演进形成客观互动关系,即产业结构的国际化演进趋势。在经济区域化主流发展态势下,产业结构国际化更多表现为国际区域化特征。随着国家间产业结构互动程度的深入,国与国之间形成紧密的产业分工关系,最终形成区域内产业结构的整体演进,在实践中通常表现为区域经济合作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的演进。中国是开放的大国,中国产业结构的国际化是一个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趋势。在产业结构国际化演进背景下,应突破以往以民族国家为立场的“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思维定势,立足中国产业结构国际化演进的视角,将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地缘经济战略联系在一起,扩大中国参与国际分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范围。在实践中表现为中国积极参与各种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如东向的东盟、亚太经济组织等,西向的上海合作组织。我国与中亚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就是在上海合作组织大框架下进行的,除土库曼斯坦外中亚国家都加入了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与中亚国家具有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有利条件,如地理相邻,经济结构强烈的互补,双方开展合作的良好意愿等,但目前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合作还处于初级阶段,深层次的产业合作尚未展开。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经济合作有两个问题要注意:一是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产品结构失衡问题,即中国长期向中亚国家出口工业制成品,从中亚国家进口原材料等初级产品,这种贸易失衡已经引起中亚国家心理失衡;二是中国新疆在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经济合作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但与中亚国家相比,中国新疆的综合竞争力并不占优势,尤其是产业竞争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实践经验证明,区域经济合作深化将带动产业转移和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促使区域内产业重新整合,各国(地区)都必将以不同方式和比较优势参与这一进程,谁掌握了产业整合的先机,谁就将在区域经济合作中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显然中国应该力争掌握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产业整合的主导权。本文正是基于产业结构演进国际化互动的大背景下,对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进行研究,通过加强双边的产业联系,深化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经济合作。本文首先在理论上对产业合作定义、合作机制、内容进行了界定。产业合作是三次产业的全面合作,产业合作需借助贸易、投资、金融等产业合作互动机制实现。本文主体内容部分主要阐述了以下内容:第一通过对中亚国家产业发展及结构演进的定量、定性分析,得出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结构具有梯度差异和强烈互补性,具备开展产业合作的动力和物质基础;第二,通过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互动机制——贸易、投资以及金融合作的研究分析,得出各种机制在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强化,贸易合作是我国与中亚国家目前最主要的产业合作形式;第三从三次产业层次,梳理了中国与中亚国家已有产业合作的实践,并对其进行评价。中国与中亚国家三次产业合作都已经起步,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合作的深度、合作领域亟待拓展。最后本文在对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实践和互动机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影响因素分析,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提出目前深化产业合作思路:宏观上要畅通产业合作互动机制,即贸易自由化、投资扩大化;中观上梳理出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契合点,以拓宽双边产业合作的领域;微观上提出企业参与产业合作的思路。在分析中亚国家经济发展特点,以及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践特点基础上,提出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推进路径:以哈萨克斯坦为产业合作突破口,将中国新疆作为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重要落脚点,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构筑中国东部——中国西部——中亚国家的产业转移雁行模式。最终通过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使中国的专业化生产在中亚国家区域内若干层次上展开,形成良性互动中的产业结构整体性演进,提高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实现区域产业合作的互利共赢。
牛文涛[4](2010)在《中国移动电话扩散趋势及动力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基于扩散模型对我国移动电话扩散趋势及决定因素的研究,为理解移动通信市场的变革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移动电话在文中被视作移动通信市场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力量,移动电话的扩散(即移动电话这项服务,其采纳的用户愈来愈多)在本质上扩张了移动通信市场的边界,这一有利条件无论对于产业链上游的MEP(移动设备供应商)、中游的MNO(移动网络运营商)或者下游众多的SP(服务供应商)、而言都至关重要。本文对我国1987年至2008年22年来移动电话扩散的研究,其实就是对我国移动通信市场扩张及变迁的研究,而这一研究由文中的四个部分构成。对我国移动通信业22年间变革历程的回顾属于本文的第一个部分,此部分沿改革之阶段而展开,共分四个小点,包括1998年之前的改革,以邮电分营、政企分开以及中国联通的成立为基本内容;第二个小点分析了我国移动通信业以业务分营为特征的第一轮重组改革,后两个小点则是关于第三轮、第四轮改革的内容。此部分的分析构成了我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的改革背景,以此为基础,本文在第二部分对22年来我国移动通信市场(主要是移动网络运营市场)的市场结构演进做出了分析。这一分析表明我国自1987年开通移动业务以来,移动通信市场的马歇尔冲突趋于改善,1987至1994年间我国移动通信市场处于完全垄断的局面,1995年中国联通具备运营能力后开始真正颠覆我国移动市场传统的垄断格局,并自此之后开启了我国移动电话扩散的加速阶段。本文前两个部分的分析构成了我国移动电话扩散的改革背景以及市场背景,为后文对其进行模型分析提供了背景基础,而对我国移动电话扩散趋势的分析属于本文有关模型分析的第一阶段,也是全文的第三部分。文中基于五个经典的扩散模型对我国移动电话的扩散进行了趋势分析,回答了我国移动市场的市场容量、市场扩张的速度以及拐点等问题,并依据扩散模型对我国移动市场未来五年(2009-2013)的需求做出了预测,为理解我国移动通信业的未来特征提供了基本的参考。依据趋势分析所得结论进行的估算,我国未来将有89%左右的人口会采纳移动电话这项服务,其期望累积采用用户数为118193.8万户,这也就意味着我国移动市场的剩余容量尚有54070.78万户之巨,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市场的优势在数年之内不会改变。趋势分析并未提供移动电话扩散完全的信息,对移动电话扩散更为深刻的认识,由本文在第五章对我国移动电话扩散决定因素的分析来完成。因素分析主要基于时变扩散模型进行,本文通过将非时变模型的三个参数表达为经济、社会因素的函数,建立了移动电话扩散与上述因素的数量关系。趋势分析与因素分析共同构成了本文对移动电话扩散的模型分析,为认识移动电话扩散提供了实证基础,而模型分析与前述两个部分的背景分析构成了本文对我国移动电话扩散的研究,同时也完成了对我国移动通信市场的重新理解。文中对我国移动通信业改革的述评以及移动通信市场结构演进的分析,表明了改革对我国移动市场的巨大颠覆作用,而渐趋优化的市场环境推动了移动电话扩散以及市场边界的扩张。这一推论在本文有关移动电话扩散的因素分析中得到了说明,改革对移动电话扩散的推动作用约在0.03左右,比之于其他的因素诸如经济发展水平或者数字技术的采用而言,更为重要。这一基本结论为拥护改革的呼声提供了有利的论证。此外,因素分析同样揭示了引入竞争的改革与移动电话扩散之间的作用呈现一个倒U过程,文中对我国最优市场结构指标的估计值约在2.409左右(这里的市场结构指标采用的是HHI指数的变形n指数),意味着竞争强度高于此值的市场环境反而对移动电话的扩散不利。我国22年来的市场结构n指数在(1,、1.82)间浮动,表明我国目前依旧处于移动电话扩散的有利市场环境之中,不过,竞争并不充分,引入竞争的改革亟待继续。本文对改革在移动电话扩散中的作用的分析,为反对改革以及盲目引入竞争的改革提供了反思。本文基于扩散模型对我国移动电话扩散趋势及决定因素的分析,构成了扩散模型在移动通信市场变革与发展实证研究中一次应用,延伸了扩散分析方法的应用领域,也为分析移动通信市场提供了新的视角。传统的扩散研究,往往忽略了对扩散结论经济学寓意的分析,本文基于扩散模型对移动电话扩散的研究,所得基本结论被应用到对我国移动通信市场以及移动通信业发展的研究中,这应当属于本文在扩散分析层面与以往文献不同的地方。本文关于我国移动电话扩散的研究,其实主要分析了我国移动电话扩散的市场背景、扩散的趋势以及扩散的基本动力,对上述问题的分析中,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首次对我国移动通信市场1987年至2008年共22年的市场结构进行了完整的分析,获得了第一手关于首位运营商市场控制力CR1指数、移动通信市场HHI指数、H指数、n指数22年的完整数据,并基于Bain的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我国22年来移动通信市场的进入壁垒做出了完整分析。第二,本文趋势分析中对经典的扩散模型进行了特征分析,获得了模型的拐点、极值以及递增和递减区间,丰富了有关模型数学特征的结论,为依据数据特点选择模型提供了便利。第三,本文计算了扩散模型的结构特征指标值,包括扩散拐点的发生时间、最大扩散速度、拐点处累积采用率水平,将其与移动电话扩散的实际历史数据对比,作为模型评价与选择的依据,传统扩散文献中,仅计算特征值,并未作为模型选择的依据。第四,对扩散模型中的参数b进行了重新分析和定义,将其视作扩散水平的变化率关于潜在用户余额变化率(剩余市场容量变化率)的敏感性,也可以理解为t期扩散水平关于剩余潜在采用水平的弹性系数,即尚未采用创新的潜在采用者的相对变化率与扩散速率的比较。第五,对市场结构的分析,首次使用n指数代替传统的虚拟变量如运营商数目、进入方式等,获得了更丰富的信息。第六,首次计算了市场结构的均衡n指数,验证了其与移动电话扩散的关系满足一个倒U过程,构成了适度竞争理论的一次证明。最后,将扩散模型与产业分析结合,延伸了扩散分析的领域,丰富了产业分析的方法,也是本文的特色所在。
王建蒙[5](2008)在《通信卫星的五彩缤纷——卫星带给中国电视的巨变》文中研究说明在以后的日子里,不论我走到哪里,就是出差在地球另一侧遥远的欧洲、地球另一头的南美,每当看到或者听到通信卫星、电视节目这些话题时,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当时突击攻克发射电视信号和第一次为西昌卫星发射场官兵成功传送彩色电视时的难忘情景,五彩缤纷、色彩斑斓、天翻地覆、洒满人间!这也是我对中国电视传输巨变30年难忘的亲历见证。
孟翀[6](2008)在《面对未来中国移动通信业发展的浅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移动通信业发展21年,面对目前的金融危机和网络更新换代,中国移动通信业将何去何从,步步为营的发展未必会个中国移动通信业另一个发展的春天,而在恰当时机寻找市场切入点不失为中国移动通信业的另一种务实的态度。
李长江[7](2008)在《效率视角的企业产权结构进化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产权结构是企业的重要制度特征之一。从13~14世纪西欧出现集中私有产权制企业至今,世界各国曾产生过纷繁复杂的产权结构类型,但各类企业的发展命运迥然而异。其中,有的经历了萌芽、发展、壮大的过程,有的则经历了萎缩、反复起伏或消亡的过程。通过探索企业产权结构的演化规律和演进动力,可以合理解释企业制度的变迁过程,科学设计或选择企业的组织形式,并指导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提高企业效率。从分析范式上,企业产权制度的变迁过程可以借喻生物进化论的自然选择机制。根据生物与企业的本质特征相似性和生物进化论的逻辑结构,可以演绎提出企业产权结构进化机制所必需的三个假设命题,即:企业产权结构的变异机制、产权结构的效率筛选机制、产权结构的延续机制。为逐一论证这三个命题,本文采用了严密的逻辑推理与历史经验、实证检验相结合的分析方法。(a)在生产力发展、经济社会环境变化等条件的诱导下,企业产权结构也具有突变或重组的机制,能自发地产生变异或主动进行创新,形成多样化的特征。通过追踪历史过程,查证了产权结构变异的途径及其具体类型,从而为系统演进提供了众多可能性。多样化变异的产权结构进入市场后,其初始安排、集中程度、公有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影响激励约束机制的发挥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及利用程度,作用于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生产和管理成本、产出水平、技术进步、规模经济等方面,带来企业投入产出效率的分化。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企业的产权结构对效率的影响作用;(b)市场的过度进入和经济资源的稀缺引起企业的竞争。在生存竞争中,企业效率在某种程度上起着筛选标准的作用,使不同产权结构的企业优胜劣汰,此消彼长,较低效率的组织形式的企业让位于具有更高效率形式的企业。对全国工业企业整体的现实观察和对贸易、建筑、家电等行业的实证检验,都体现了企业效率对产权结构类型的优胜劣汰和相对消长这两种筛选效应;(c)企业产权结构的遗传因子具有与生物遗传物质相似的特征,使得被市场效率选择的产权结构能通过纵向传承、规模成长与外部扩散三种方式实现延续。实证分析检验了企业产权结构的扩散过程符合Pearl曲线,典型案例研究也证实了某产业内的产权结构创新可以从一个地区向其它地区扩散。通过选取合适的竞争性行业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产权结构的调整改革起到了提升企业效率的作用。幸存的变种被复制、扩散或发展壮大,逐渐成为优势类型。当众多企业接受了某种变异并在市场中占有显着的地位后,就从概率意义上显示了其效率优势和生命力,促进了企业产权结构的不断进化。总之,通过对上述三个命题的论证,得出了企业产权结构的进化机制及其效率动因。在企业进化过程中,环境变化首先起着诱导和刺激的作用,迫使企业调整自身结构与功能,形成产权结构的多样化变异。然后再通过比较、选择、同化等多种角色的作用,使效率相对较高的产权结构得到规模扩张和数量增长,效率较低的其它变种则越来越萎缩,甚至被淘汰,促进企业群体不断地向着更高效率的方向前进。另一方面,企业种群的变化又会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使企业产权结构在遗传的基础上产生新的重组和变异。通过不断的学习、创新与环境选择,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化的过程,推动了企业产权结构不断进化和发展,并实现了企业适应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趋势。
何楠,李瑞芳[8](2008)在《移动通信20年:沧海桑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年,移动用户从零发展到4.6亿,平均每1.4秒增加一个新用户!这种发展速度居世界首位。1987年岁末,广州街头开始有一些"大款"手里拿着一个砖头样的玩意对着它说话,引起众人围观,好奇者问曰:此乃何物?答曰:大哥大也。
吴重阳[9](2007)在《辉煌的中国光纤光缆30年》文中指出文章提出中国光纤光缆三十年的发展在我国构织了一张巨大的光缆网,从而造就了世界第一大固话网、第一大移动网、第二大互联网,促使我国进入信息社会;简述了世界光纤通信的起步;分析了世界光纤技术进步的三个阶段及其我国光纤光缆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四个阶段。
王洪林[10](2004)在《江苏联通服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信业积极适应市场的变化,打破垄断,参与市场竞争,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骄人业绩,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特别是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伴随国民经济稳定而快速的增长,中国电信业更是以数倍于GDP的增长速度高速发展,其中移动通信的增长势头最为强劲,2003年10月移动通信用户首次超过了固定电话用户数。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竞争的进一步加剧,移动通信正呈现出ARPU值不断下降、用户离网率增加、量收不匹配、经营成本增加、利润增长趋缓的特点。 面对竞争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的变化趋势,特别是面对加入WTO后给中国电信业带来的巨大影响,重新审视江苏联通的经营战略,找准自己的定位,对于江苏联通的下一步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全面回顾了中国电信业改革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加入WTO后对中国电信业带来的影响以及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对中国电信业的现状及变化趋势作了较为详尽的剖析。重点对江苏移动市场的特点、业务特征、变化趋势、用户结构、存在问题作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述,运用SWOT分析法对江苏联通的现状进行了诊断,并就江苏联通的服务营销策略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二、中国通信业50年巨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通信业50年巨变(论文提纲范文)
(1)从书信到微信:通信业40年巨变(论文提纲范文)
从书信到微信, 通讯工具折射社会变迁 |
从“王谢堂前燕”到“寻常百姓家”, 全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
从“追赶”到“引领”, 技术创新带来无限机遇 |
(2)产品族群设计规划研究 ——以诺基亚Lumia系列产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产品与产品规划关系 |
1.1.2 产品规划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 |
1.1.3 产品规划中的产品族群规划行业研究 |
1.1.4 研究意义 |
1.2 课题来源与目标 |
1.2.1 课题来源 |
1.2.2 课题研究目标 |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3.1 研究分析方法介绍 |
1.3.2 论文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论述 |
2.1 产品分层和产品族群概念提取 |
2.1.1 产品概念 |
2.1.2 产品分层 |
2.1.3 产品层次关系 |
2.1.4 产品族群概念研究 |
2.2 产品规划及产品族群规划 |
2.2.1 产品规划目的 |
2.2.2 产品规划功能 |
2.2.3 产品规划过程中的要素分析 |
2.2.4 基于产品规划的产品族群规划过程提炼 |
2.2.5 产品族群规划工作阻碍因素 |
2.3 产品族群规划中的研究方法应用 |
2.3.1 PEST分析方法应用 |
2.3.2 SWOT分析方法应用 |
2.3.3 波特五力分析方法应用 |
2.3.4 3种分析方法的差异及综合作用 |
2.4 产品族群规划过程中的基因与变因分析 |
2.4.1 产品可沿用基因分析提炼 |
2.4.2 影响产品发展的变因分析 |
2.4.3 因素作用的评价方法 |
2.5 小结——框架建构 |
第3章 诺基亚产品线规划与产品基因提取 |
3.1 诺基亚战略转型 |
3.2 诺基亚产品群特点分析 |
3.2.1 诺基亚产品形象特点 |
3.2.2 诺基亚产品广告特点 |
3.2.3 诺基亚产品定位特点 |
3.2.4 诺基亚产品交互系统的迭代 |
3.3 诺基亚产品线规划因素提取 |
3.3.1 诺基亚产品PEST分析 |
3.3.2 诺基亚的SWOT分析 |
3.3.3 诺基亚产品五力分析 |
3.3.4 诺基亚产品规划因素提取 |
3.4 诺基亚产品规划因素评估 |
3.4.1 诺基亚产品规划基因—延续性 |
3.4.2 诺基亚产品规划变因—战略性 |
3.5 诺基亚产品规划经验与教训 |
3.5.1 诺基亚产品规划教训 |
3.5.2 诺基亚产品规划趋势 |
第4章 诺基亚Lumia族群设计规划研究 |
4.1 基于诺基亚基因的Lumia族群问世 |
4.2 Lumia产品族群规划因素分析 |
4.2.1 Lumia产品族群PEST分析 |
4.2.2 Lumia产品族群SWOT分析 |
4.2.3 Lumia产品族群五力分析 |
4.3 Lumia产品族群规划因素提取与评估 |
4.3.1 Lumia产品族群基因提取 |
4.3.2 Lumia产品族群基因评估 |
4.3.3 Lumia产品族群变因提取 |
4.3.4 Lumia产品族群变因评估 |
4.4 基于基因与变因的Lumia产品族群特点形成 |
4.4.1 Lumia产品族群造型特点生成 |
4.4.2 Lumia产品族群操作系统特色 |
4.4.3 Lumia产品族群广告特点 |
4.4.4 Lumia产品族群功能定位特点 |
4.4.5 Lumia产品族群消费人群特点 |
第5章 Lumia族群规划趋势研究 |
5.1 产品族群设计规划的价值 |
5.2 Lumia族群设计规划发展趋势 |
5.3 总结 |
5.3.1 研究总结 |
5.3.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研究 ——基于产业结构国际化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导言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有关中亚问题的研究综述 |
(一) 国内关于中亚问题的研究综述 |
(二) 国外关于中亚问题的研究综述 |
三、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可行性分析 |
(一) 中国与中亚国家具有要素禀赋互补性 |
(二) 中国与中亚国家具有产业结构互补性 |
(三)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具有良好外部条件 |
四、本文研究思路、方法、内容及创新和难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本文研究创新和难点 |
(四) 研究内容 |
第二节 区域产业合作相关理论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 产业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 国际区域产业合作 |
二、国际区域产业合作的互动机制 |
(一) 国际贸易 |
(二) 国际投资 |
(三) 国际金融 |
三、国际产业合作相关理论研究 第二章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结构演进及互补性分析 |
第一节 中亚五国产业发展及结构演进 |
一、哈萨克斯坦产业发展及结构演进 |
(一) 哈萨克斯坦经济发展战略 |
(二) 哈萨克斯坦产业发展 |
(三) 哈萨克斯坦产业结构演进 |
二、吉尔吉斯斯坦产业发展及结构演进 |
(一) 吉尔吉斯斯坦经济发展战略 |
(二) 吉尔吉斯斯坦产业发展 |
(三) 吉尔吉斯斯坦产业结构演进 |
三、塔吉克斯坦产业发展及结构演进 |
(一) 塔吉克斯坦经济发展战略 |
(二) 塔吉克斯坦产业发展 |
(三) 塔吉克斯坦产业结构演进 |
四、乌兹别克斯坦产业发展及结构演进 |
(一) 乌兹别克斯坦经济发展战略 |
(二) 乌兹别克斯坦产业发展 |
(三) 乌兹别克斯坦产业结构演进 |
五、土库曼斯坦产业发展及结构演进 |
(一) 土库曼斯坦经济发展战略 |
(二) 土库曼斯坦产业发展 |
(三) 土库曼斯坦产业结构演进 |
六、中亚五国独立后产业结构演进的总体评价 |
第二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互补性分析 |
一、中国与中亚五国产业梯度差距 |
(一) 中国与中亚五国产业产出结构比较 |
(二)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结构变动对比分析 |
二、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结构互补性分析 |
三、小结 第三章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互动机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互动机制之一:贸易合作 |
一、中国与中亚国家整体贸易情况 |
二、中国与中亚各国的贸易情况 |
(一)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贸易 |
(二) 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的贸易 |
(三) 中国与塔吉克斯坦贸易 |
(四) 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贸易 |
(五) 中国与土库曼斯坦贸易 |
三、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潜力实证分析 |
(一) 贸易结合度分析 |
(二) 显性比较优势分析 |
(三) 贸易互补性分析 |
(四) 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
四、小结 |
第二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互动机制之二:投资合作 |
一、中亚国家吸引外资特点 |
(一) 外资来源国 |
(二) 投资领域 |
二、中国对中亚国家的投资状况 |
(一) 中国在中亚国家的直接投资 |
(二) 中国在中亚的间接投资 |
(三) 中亚国家对我国的投资 |
三、小结 |
第三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互动机制之三:金融合作 |
一、中亚国家金融业发展概况 |
二、中国与中亚国家金融合作 |
(一) 上合组织框架下的金融多边合作 |
(二) 中国与中亚国家金融双边合作 |
三、中国与中亚国家金融合作特点 |
四、小结 第四章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实践与评价 |
第一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第一产业合作 |
一、中亚五国农业概况 |
(一) 中亚五国农业概况 |
(二) 中亚五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二、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合作 |
(一) 中国与中亚国家农产品贸易概述 |
(二)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棉花贸易 |
(三) 中国与中亚国家农产品贸易潜力 |
三、中国与中亚国家农业技术与项目合作 |
四、小结 |
第二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第二产业合作 |
一、中亚国家独立初与中国第二产业的合作 |
二、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 |
(一)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能源合作 |
(二) 中国和土库曼斯坦的能源合作 |
(三) 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的能源合作 |
三、小结 |
第三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第三产业合作 |
一、我国与中亚国家电信业合作 |
(一) 中亚各国电信业发展概况 |
(二) 中国与中亚国家电信业合作现状 |
(三) 中国与中亚国家电信业合作评价 |
二、中国与中亚国家交通运输业合作 |
(一) 中亚国家交通运输业发展概况 |
(二) 中国与中亚国家交通运输合作 |
(三) 中国与中亚国家交通运输合作的机制建设 |
(四) 中国与中亚国家交通运输合作水平评价 |
(五) 中国与中亚国家交通运输合作的前景 |
三、小结 第五章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战略思考 |
第一节 影响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因素分析 |
一、大国对中亚市场争夺 |
二、中亚国家经济实力和经济环境 |
(一) 中亚国家经济实力 |
(二) 中亚国家经济环境 |
三、中亚国家复杂心态 |
第二节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战略思考 |
一、中国与中亚产业合作推进路径 |
(一)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战略突破点——哈萨克斯坦 |
(二)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中战略承接地—中国新疆 |
二、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思路 |
(一) 完善产业合作互动机制 |
(二) 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契合点 |
(三) 企业参与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思路 |
三、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产业竞争力分析 |
(一) 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产业结构相似性 |
(二) 中国新疆工业产品出口能力分析 |
(三) 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产业竞争力比较 |
四、构筑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的雁行模式 |
(一) 雁行模式的实现前提 |
(二) 雁行模式的构筑方式 后记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
(4)中国移动电话扩散趋势及动力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论文写作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论文写作的背景 |
1.1.2 论文写作的意义 |
1.2 论文写作的思路和基本框架 |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述评 |
1.3.1 创新与扩散的概念 |
1.3.2 创新的扩散阶段:采用者分类 |
1.3.3 扩散研究的范例 |
1.3.4 扩散模型 |
1.3.5 移动电话扩散的传统扩散学分析 |
1.3.6 移动电话扩散的模型分析 |
1.4 移动通信技术基础 |
2. 我国移动通信业变革 |
2.1 1998年之前的改革:邮电分营、政企分开与中国联通的成立 |
2.2 第一轮重组改革:业务分营 |
2.3 第二轮重组改革:南北分治 |
2.4 第三轮重组改革:全业务经营 |
3. 我国移动通信市场结构演进分析 |
3.1 市场集中度 |
3.1.1 CR_n指标 |
3.1.2 HHI指数 |
3.2 产品差别化 |
3.3 进入壁垒 |
4. 我国移动电话扩散趋势分析—非时变模型 |
4.1 扩散模型 |
4.1.1 Bass模型 |
4.1.2 Gompertz模型 |
4.1.3 Fisher-Pry模型 |
4.2 数据描述 |
4.3 参数估计结果与分析 |
4.3.1 参数估计结果 |
4.3.2 模型的预测能力分析 |
4.4 主要结论 |
5. 我国移动电话扩散的因素分析 |
5.1 时变扩散模型 |
5.2 模型设定 |
5.3 数据描述与预处理 |
5.3.1 数据来源 |
5.3.2 平稳性检验 |
5.3.3 数据描述性分析以及参数符号预期 |
5.4 参数估计、检验与分析 |
5.5 主要结论 |
6. 移动通信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 |
6.1 模仿特征是我国移动市场的基本特征:重视普通用户在市场发展中的价值 |
6.2 立足最大的移动市场做文章 |
6.3 将引入竞争的改革进行到底 |
6.4 实现经济增长与移动通信市场发展的统一 |
6.5 合理引导3G业务的发展 |
6.6 缩小农村和城市的信息鸿沟,将农村市场视作我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的新起点 |
6.7 建立规范、有效的规制制度 |
7.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2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7)效率视角的企业产权结构进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决定企业产权结构发展命运的经济原因 |
1.1.2 不同产权结构的企业效率分化 |
1.1.3 国有企业产权变革中的效率困惑 |
1.2 相关研究概况及研究目的、意义 |
1.2.1 相关研究概况 |
1.2.2 本文的研究目的 |
1.2.3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1.3.2 研究手段 |
第二章 产权结构进化视角的研究轨迹 |
2.1 产权与交易成本 |
2.2 股权结构与治理机制 |
2.3 制度变迁规律 |
2.4 经济组织的演化分析 |
2.5 组织生态论 |
2.6 企业效率理论及有关实证研究 |
2.6.1 有关企业效率理论 |
2.6.2 企业效率的评价方法 |
2.6.3 产权结构与企业效率关系的实证研究 |
2.7 小结 |
第三章 生物进化的启示及企业产权结构进化的假设命题 |
3.1 企业产权结构进化的理论溯源:生物进化规律 |
3.2 企业与生物的相似性比较 |
3.2.1 生命周期性 |
3.2.2 有机能动性 |
3.2.3 环境依存性 |
3.2.4 种群延续性 |
3.2.5 发展阶段性 |
3.3 生物进化规律的启示及企业产权结构进化假设命题的提出 |
3.3.1 生物的进化规律对企业制度变迁的启示 |
3.3.2 产权结构进化的条件之一:变异 |
3.3.3 产权结构进化的条件之二:生存竟争与选择 |
3.3.4 产权结构进化的条件之三:延续 |
3.3.5 产权结构进化命题中的企业效率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企业产权结构的变异机制及其效率差异的形成 |
4.1 企业产权结构变异的内在动因 |
4.1.1 企业惯例的创新 |
4.1.2 企业惯例变异的发生条件 |
4.2 企业产权结构的变异方式 |
4.2.1 原生型变异 |
4.2.2 衍生型变异 |
4.2.3 产权结构的归纳与分类 |
4.3 企业产权结构的效率差异形成 |
4.3.1 影响企业效率的基本因素分析 |
4.3.2 产权作用于企业效率的功能途径 |
4.3.3 产权结构特征与企业效率的形成机理 |
4.3.4 各种产权结构的企业效率差异对比分析 |
4.4 产权结构影响企业效率的实证分析 |
4.4.1 实证分析基础 |
4.4.2 实证分析模型 |
4.4.3 股权分置改革前产权结构影响企业效率的实证分析 |
4.4.4 股权分置改革后产权结构影响企业效率的实证分析 |
4.4.5 产权结构影响企业效率的实证分析说明 |
4.5 企业产权结构的变异机制小结 |
第五章 企业产权结构的效率筛选机制 |
5.1 效率筛选机制的现实基础—企业的生存竞争 |
5.2 企业效率对产权结构类型的筛选机制 |
5.2.1 筛选方式之一:优胜劣汰效应 |
5.2.2 筛选方式之二:相对消涨效应 |
5.3 企业产权结构的效率筛选机制经验研究 |
5.3.1 工业企业中的效率筛选情况 |
5.3.2 商业零售行业的效率筛选情况 |
5.3.3 其他行业的效率筛选情况 |
5.4 企业产权结构的效率筛选机制实证研究 |
5.4.1 各类产权结构的企业效率测度 |
5.4.2 优胜劣汰效应的实证分析 |
5.4.3 相对消涨效应的实证分析 |
5.5 企业产权结构的效率筛选机制小结 |
第六章 企业产权结构的延续机制及企业效率的提升 |
6.1 产权结构延续的基础 |
6.1.1 企业性状的遗传基因 |
6.1.2 企业遗传基因的特征 |
6.2 企业产权结构延续的实现途径 |
6.2.1 产权结构变异的纵向传承 |
6.2.2 产权结构变异的规模扩张 |
6.2.3 产权结构变异的外部扩散 |
6.3 产权结构延续后的企业效率提升 |
6.3.1 电力行业产权结构扩散及其效率变化 |
6.3.2 产权结构延续及企业效率提升的实证分析 |
6.4 企业产权结构的延续机制小结 |
第七章 改善企业效率的产权结构制度构建 |
7.1 根据产权结构的进化规律来指导投资者选择合适的产权结构 |
7.2 引导产权结构创新和产权流动,促进效率筛选机制发挥自动择优作用 |
7.3 优化公有产权与私有产权的组合方式,鼓励混合产权制度 |
7.4 改革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机制以提高企业效率 |
7.5 结合传统文化特征,掌握产权结构的演进路径 |
7.6 产权结构的制度构建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1.1 企业产权结构的进化规律 |
8.1.2 进化过程中产权结构与企业效率的互动机制 |
8.1.3 启发与建议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企业产权结构变动对企业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基本数据 |
附表1 商业上市公司1996-2006年度投入产出指标一览表 |
附表2 商业上市公司1996-2006年度基于投入的相对效率计算结果 |
附表3 商业上市公司1996-2006年度产权结构类型及企业相对效率的变化情况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10)江苏联通服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 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本文的研究路线 |
第二章 加入WTO后中国电信业面临的形势 |
2.1 中国电信业发展与改革历程 |
2.2 中国电信业的发展现状 |
2.3 世界贸易组织及相关协议 |
2.4 加入WTO与中国电信业市场竞争环境分析 |
第三章 我国移动业务市场研究 |
3.1 移动通信市场的总体竞争情况 |
3.2 移动业务的特征 |
3.3 影响经营业绩的几大因素 |
第四章 江苏移动业务市场分析 |
4.1 市场情况 |
4.2 用户结构分析 |
4.3 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江苏联通公司的SWOT分析 |
5.1 优势分析(S) |
5.2 劣势分析(W) |
5.3 机会分析(O) |
5.4 威胁分析(T) |
5.5 江苏联通战略类型的动态选择 |
第六章 江苏联通的服务营销策略 |
6.1 转变营销观念,营造以顾客为导向的服务营销理念 |
6.2 服务营销体系的建立 |
6.3 服务质量管理 |
6.4 服务产品组合营销策略 |
第七章 对江苏联通服务营销策略的进一步思考 |
7.1 正确认识服务营销策略的内涵 |
7.2 理性思考,科学决策 |
7.3 集中一点,寻求突破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中国通信业50年巨变(论文参考文献)
- [1]从书信到微信:通信业40年巨变[J]. 姜永斌. 党员文摘, 2018(12)
- [2]产品族群设计规划研究 ——以诺基亚Lumia系列产品为例[D]. 臧江嫚. 武汉理工大学, 2015(01)
- [3]中国与中亚国家产业合作研究 ——基于产业结构国际化视角[D]. 毕燕茹. 新疆大学, 2010(11)
- [4]中国移动电话扩散趋势及动力因素研究[D]. 牛文涛.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6)
- [5]通信卫星的五彩缤纷——卫星带给中国电视的巨变[J]. 王建蒙. 卫星与网络, 2008(12)
- [6]面对未来中国移动通信业发展的浅思[J]. 孟翀. 现代经济信息, 2008(10)
- [7]效率视角的企业产权结构进化机制研究[D]. 李长江. 中南大学, 2008(02)
- [8]移动通信20年:沧海桑田[J]. 何楠,李瑞芳. 创造, 2008(01)
- [9]辉煌的中国光纤光缆30年[A]. 吴重阳. 全国第十三次光纤通信暨第十四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7
- [10]江苏联通服务营销策略研究[D]. 王洪林. 天津大学,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