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思想的怀疑和意义

他思想的怀疑和意义

一、他心知问题上的怀疑论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关超[1](2020)在《感觉影像的知识本质辩护》文中研究指明关于视觉的哲学问题历来都是哲学探讨的主要问题。然而,传统的知识论哲学一直都没有真正找到人类如何通过视觉获得知识的答案。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视觉技术的普及让大众日益陷入了视觉信息的大爆炸之中,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视觉及其衍生物具有不可估量的认知作用和社会功能。但视觉认知的本质、具体的发生机制、科学的解释方案等问题都还不甚清晰。所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视觉的哲学考察和哲学评价变得越来越紧迫,正在成为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重要课题。本文尝试选择感觉的角度作为切入点,因为视觉感觉是视觉发生的最初阶段,比视觉经验还要更早,其结果被呈现为一种在场的影像。影像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更强调视觉感觉发生时所具有的那种即时感和现场感,是视觉感觉活动的直接对象,也包含了外在视觉对象所拥有的真实属性。而与影像类似的图像、意象、图式等内容,都是由影像派生而来,所以只有选择感觉影像才能真正实现对视觉的完整考察。知识论作为哲学的基本论域之一,从感觉影像出发的知识论研究对主体、哲学、科学等不同维度的认知价值,具有最大化的统摄效力。为此,本文确定了视觉感觉影像在知识论研究历程中存在的问题,即在传统知识论研究中,感觉影像的认知价值没有得到前人的普遍认同,特别在哲学的语言转向和科学实在论的兴起之后,感觉影像因为主流哲学对语言和科学拥护,而被认定为没有逻辑属性的非概念性感觉材料。这是本文不能同意的。如果这种反对是正确的,那我们将无法解释心灵如何能获得关于真实世界的知识之问题,人类知识系统的客观性也会面临被丢失的威胁。故而有必要重新审视视觉感觉及其影像在知识论证中可能发挥的认知功能,这样不仅能使人清晰明白地了解视觉的认知机制,还能保护人类知识的根基不被动摇。故此,本文立足于康德直观理论和当代概念论理论,讨论了感觉影像在定义问题中存在的分歧和混乱,从词源学的角度界定了影像概念的应有之意;之后,尝试对感觉影像可能具有的认知功能进行了哲学论证,重点分析了影像的概念性特征和逻辑性本质,对感觉影像在科学知识系统中的框架基础地位进行了辩护;回应、答辩了感觉影像在传统哲学中可能遇到的理论争议,最后得出如下结论:(1)自笛卡尔以来,大部分讨论视觉的哲学家都区分了视觉在不同认知阶段中的不同表征,可能是缺少关注的原因才导致了Image概念的混乱,且要理解其真正的概念需要建立在相关论点的本体论基础上才能实现。影像不仅是人类与世界直接接触的重要媒介,其内部本质也是包含了理性运作的概念性命题内容,正常的感觉主体可以直接通过感觉影像对世界做出客观判断。(2)感觉影像及其技术性的延伸所具有的逻辑性应用价值,已经体现在现代科学理论研究的观察、确证和交流等步骤中,感觉影像的直接认知能力为这些应用的可靠性奠定了基础。在科学中,影像不仅承担着意义的表征功能,还为科学理论的整体系统提供了方法论的框架基础。(3)虽然影像的知识论价值在传统哲学的语境中没有被广泛接受,但从朴素实在论的本体论立场出发的感觉影像,可以合理地为自身提供有效的哲学辩护,这种辩护立足于博物式自然主义观念,以还原论和非还原论的论战、他心可知和不可知的争论、心灵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为切入口,反驳了来自物理主义和科学自然主义的理论批判,论证了感觉影像在主流哲学语境中依然具有合法的认识论地位。总之,视觉感觉影像,是感受性的、现象性的、逻辑性的认知存在,从它出发,可以更新我们对自我的认知,可以夯实我们的知识根基,还可以在科学哲学层面服务于哲学思辨和科学推理,从而实现影像、主体、哲学和科学的多赢。

李春昱[2](2019)在《新二元论探析 ——基于马克思主义意识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诞生于100多年前的马克思主义意识论在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前提下对意识的产生、本质及其功能都分别给予了宏观上的论述,而当代心灵哲学的意识观与这些观点的某些层面或内容有不谋而合之处。与笛卡尔式实体二元论不同,当今的“二元论”肯定了心灵哲学中占主流的物理主义(据斯坦福百科全书中斯多亚(Daniel Stoljar)对“物理主义”和“唯物主义”词条的解释,这两者实际上是可以互换的。)的本体论承诺,但不同意将一些特殊的心理现象还原为物质实体。作为传统西方哲学分支的当代心灵哲学,在对意识问题的研究中尽管就意识的某些具体问题产生了分歧和纷争,但普遍否认肇始于笛卡尔的心身实体二元论,倾向于认为意识在本体论层面上是唯物主义的观点。当代心灵哲学家们就“世界的整体图景是遵守物理规则”这一点达成了一致,心灵哲学从传统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转向物理主义、自然主义化的演变。但二元论并没有就此绝迹,相反,近年来,随着意识研究中“感受性”问题的提出,曾一度销声匿迹的二元论以新的形式再度出现,并大有与物理主义分庭抗礼之势。(美国着名哲学家罗蒂(Richard Rorty)在其着作《哲学和自然之镜》中恰当地称这种二元论为“新二元论”)围绕着“感受性”能否进行本体论上的还原,当代心灵哲学分为两派:物理主义和反物理主义。前者主要包括:行为主义、心身同一论、取消主义等。后者包括:功能主义、心身随附论。他们利用逻辑和思想实验等手段从不同角度对意识的“感受性”进行论证,从而提出了一系列经典的二元论新论证。反物理主义者试图在坚持物理主义的世界图景下为意识找到一个合适的非还原的物理主义的途径。国内一些从事心灵哲学研究的学者认为,心灵哲学中新二元论的崛起会对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马克思主义意识论形成挑战。反物理主义针对物理主义观点的质疑也就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论的质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如何理解“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问题。“机能”和“属性”概念界定不清,对这个结论缺乏论证。如果按心灵哲学中的相关理论去理解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属性”,均会得出二元论的结果。如何理解“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问题。用心灵哲学中的随附性理论将其理解为意识与物质间的因果作用,必定会违反物理因果封闭原则,从而导出“二元论”的结果。如何理解“感受性”问题。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表明,从两个层面来考察马克思主义意识论与当代心灵哲学意识论之间的关系更为妥当:知识论层面和马克思主义实践本体论层面。在知识论层面,反物理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意识论的质疑通过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和相关哲学观点进行了有效回应和反驳。在实践本体论层面,思维与存在、意识与物质的二元对立已通过现实历史中的人的物质实践得到了彻底消解。故,当代西方心灵哲学中的反物理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意识论的质疑是不成立的,同时,马克思主义实践本体论或许为解决当今心灵哲学中关于意识问题的物理主义和反物理主义之争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启示和致思路径。

温媛媛[3](2019)在《知识论视阈下理解的本质问题探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知识论领域,尤其是自葛梯尔问题提出以来,绝大多数的目光都聚焦在对知识地研究上,而对理解问题地研究,则呈出一种时有时无的状态。然而,近二三十年来,基于对知识问题地研究陷入了困境,以及理解本身的重要性被重新认识,对理解问题地研究又死灰复燃,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本文试图对理解的本质问题做一个深入地介绍和探究。与传统的知识三元定义相对应,对理解问题地研究,笔者也主要从三个大的视角切入。首先是理解与事实性的关系问题,笔者将对已有的事实性的理解观,非事实性的理解观,基于一定条件的事实性理解观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笔者指出,尽管这几种事实观各有其合理之处,但是在对理解的事实性问题地探讨上,仍然采取与知识相对应的方式,只关注单个信息是否为真,而非与理解所对应的“关系是否为真”。其次是对理解的心理状态地探究,主要从理解与信念的关系,理解的心理状态这两个大的视角入手,分别探讨理解需要信念和理解无需信念地论证;以及分析掌握的本质,探究其本质到底是一种纯粹的心理状态,还是能力或者扩展型能力;或者直接摒弃对掌握地讨论,将理解的心理状态解释为创造性心理行动,或有特殊的正确技能,或可操作的表征。在对这些理论进行探究之后,笔者将提出理解的心理状态是蕴含认知、倾向、实践的多层次动态状态。再次是理解的确证问题。在确证问题上,一般可以分为三大领域:内在主义、外在主义、融贯主义。笔者以这三个角度分别进入,探究内在主义理解观及其反对、区分式的整体性融贯主义、基于反思平衡的融贯主义等各类的融贯主义理解观,以及类融贯主义观。除此之外,有些知识论者还从证据主义视角、合理性视角进行了探究。在这一问题上,笔者坚持理解为“融贯型”的确证关系。对理解的确证问题上,还需要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就是理解与运气的关系。笔者首先澄清了何为运气,分别从理解与运气的兼容论、非兼容论、部分兼容论入手,进行介绍。在此问题上,笔者赞同部分兼容论。基于理解的本质问题,进一步关注理解的价值问题。一般认为,理解是有价值的,甚至是有独特价值的,并从丰富现象视角、认知控制视角、过程视角、德性知识论视角对之进行说明。然而,学界存在对这些视角和观点的反对,笔者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承认理解的独特价值。理解的对象繁多,在对以自然世界为对象的理解进行探究之后,笔者试图进一步探究以其它对象为视角的理解观,尤其是理解人的行动这一视角。首先指出理解人与理解自然世界之间有差别:前者需要对人的心理层面进行探究。人的心理层面涉及主观内在的东西,笔者指出主观内在的东西不可完全地被还原为客观地说明和解释。最后提出了“心理体验”的重要性。此外,由于学者们对理解地探究才刚刚开始,因此仍有许多问题不清楚,仍有许多领域未涉及,等待着有志之士去澄清,去发现。

王钰[4](2018)在《休谟《人性论》的心灵哲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休谟是西方哲学历史上重要人物之一,《人性论》作为其代表着作,能集中反映休谟心灵哲学思想。对休谟心灵哲学思想的研究,丰富哲学理论之余,亦能对当今社会的人性与心灵问题起到一定启示作用。休谟受苏格兰启蒙运动影响,坚持经验观察和实验归纳的研究方法,试图运用人性来解决知识何以可能的问题。休谟认为一切科学都或多或少关乎人性,而人性的科学在于研究心灵的本质。人的知觉分为印象和观念,知觉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它们借助于记忆和想象联结起来,并依靠因果关系和习惯相互作用,从而获得知识。休谟《人性论》的心灵哲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因果问题、人格同一性问题和他心问题。因果关系的发生没有必然,而是依赖于信念。对于人格同一性问题,休谟认为是人格的接续不断,并且休谟可以区分自我与他人。休谟《人性论》的三个部分“论知性”、“论情感”以及“论道德”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从而心灵通过意志、情感、道德判断,最后影响行为的选择。尽管休谟心灵哲学思想在克服传统二元论弊端、反对形而上学以及重视道德伦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其自身所处时代的局限性,在信念理论和心灵结构的表述以及经验的研究方法上尚有欠缺。在休谟心灵哲学启示下构建心灵哲学方法论体系,需要结合多学科、多文化的各种研究方法,以及借鉴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方法。论文运用跨学科研究法,结合心理学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休谟关于心灵结构认识的局限性;运用比较研究法,在构建心灵哲学方法论体系时,分析休谟经验方法的局限并结合马克思实践方法;运用综合分析法,结合休谟整体哲学思想以及在哲学史中休谟思想的地位等方面综合分析休谟心灵哲学思想。

罗莉,周婷[5](2017)在《基于心灵哲学的马克思主义意识论解读》文中认为意识论是以意识或心灵为对象的哲学理论,它集中探讨意识的起源、本质、特征与作用等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对心灵的本质、心理与大脑的关系、意识的作用与机制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所作的揭示与解答,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独特的心灵哲学理论。

钟柠穗[6](2017)在《信息整合理论:托诺尼意识思想简论》文中研究表明意识是什么?这是认知科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人类对于意识的探索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不同文明的早期哲学中都有关于意识的思考。早期哲学对意识的探索,基本上源自直观经验的理解和理智思辨。随着近代科学的出现和不断发展,尤其是在19世纪实验心理学的建立,人们开始将意识纳入科学的实验研究。现代意识科学的发展,标志着人类对于意识的探索进入到一个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新阶段。面对极为复杂的意识现象,新阶段要求意识理论不仅需要对生物脑进行全面整合研究,还要对意识进行相关属性量化研究。在意识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朱利奥·托诺尼(Giulio Tononi)提出一个信息整合理论(information integration theory,简称IIT)。在当代诸多意识理论中,IIT有其独到之处。IIT在提出和发展之初便获得学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讨论,但目前国内学者对它的了解和讨论还较少,因此本文将IIT放在当代意识科学的大背景中,重点介绍和论述IIT的主要内容、学界对它的反应、它的哲学意蕴以及笔者对IIT的思考和评价。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论述意识科学新阶段的研究背景和IIT的理论来源。意识科学发展新阶段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从对局部神经相关物的研究转向系统整体的整合研究,从而揭示意识的机制。IIT延续了埃德尔曼(GeraldM.Edelman)的整合观和马赫(Ernst Mach)的量化思想,在对待意识问题上始终坚持着一种整体主义和复杂系统论的立场。第二章主要探讨IIT的理论要点。IIT以意识体验作为起点,以五个现象学公理作为基础,由此衍生出五个与意识物理基础相关的公设,并构建了一套几何式的现象学公理化系统来解释意识现象。IIT认为,意识的出现与否取决于物理系统内的复合体能否在极短时间内对大量信息进行整合。此外,基于实验研究,IIT解释了当前意识领域中的一些颇具争议的问题,比如,产生意识的究竟是大脑还是小脑、哲学僵尸等。第三章聚焦于学界对IIT的看法,依据争论焦点的不同,这些看法可大致分为四类。第四章通过梳理IIT与泛心论之间的关系探讨了 IIT的若干哲学意蕴,同时讨论了 IIT与人工智能的关联性。第五章再次呼应前文中的量化和整合问题,并陈述了笔者对这个理论的一些见解。IIT将实证研究与现象学研究结合在一起,构建了一个公理化的理论框架,这为意识研究开拓了一条新思路。但IIT还是一个发展中的理论,其理论的具体结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验证。总的来说,信息整合理论体现了哲学与科学在探索意识难题上的一个重要进展。

束海波[7](2016)在《他心知问题的现象学与认知科学解答》文中指出对于他心的认识往往取决于我们所持的心灵观,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时至今日笛卡尔式的二元论的心灵观在我们在认识他心的时候依然有着挥之不去的影响。但是这并不表明我们的心灵观只有这一种,相反,目前比较流行的具身的心灵观可以说是对笛卡尔式心灵观的一种反叛。具身的心灵观主张我们的心灵是内嵌于身体之内的,并且身体、心灵和环境是结合在一起的,并且这种具身的心灵观对于我们认识他心有着独特的作用。

刘畅[8](2015)在《理解心灵》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旨在考察的主题是:我们实际上是以何种方式理解各种各样的心灵现象的,以及我们这样理解的理由是什么。在这个大的主题下,本文对如下论题展开了一些研讨:"心灵"作为"内在(内部)之物"的隐喻;"成形化"的理解与"定型"的理解;理解与知识的关联;与疼痛相关的"他心之知"问题;身体活动与行动;观察与理解的关联。当然,所有的内容都涉及对"理解"概念和"心-身问题"的探讨。

高思美[9](2015)在《弗朗西斯·克里克意识观的历史考察 ——以《惊人的假说》为中心》文中认为20世纪70年代后期,英国着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开始从分子生物学领域转向专攻意识问题。1994年,他的意识研究代表作《惊人的假说》出版,更是将意识研究推向了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本文以《惊人的假说》为中心,对克里克的意识观进行历史考察。首先,探讨了克里克的意识研究历程,并通过对《惊人的假说》的解读,概括和分析了克里克的意识观。他坚持还原论,主张以意识的神经相关物(NCC)为基础,以视觉觉知为突破口,从而获得对意识的科学认识。其次,探讨了克里克意识观的思想来源。意识的神经相关物这一思想概念,不仅来源于哲学家的思想积累,更是跨学科融合交汇的产物。反功能主义思潮以及当时学术界对行为主义的批判都对克里克的思想具有重要影响,而内格尔的还原理论则是克里克主张还原论的直接思想来源。克里克自身提倡的"闲聊试验"(GossipTest)及其对宗教的态度,也对他的意识观的形成具有间接影响。最后,探讨了克里克意识观的影响和局限性。克里克所提倡的用科学实验来研究意识的概念打破了以往意识研究所采用的黑箱或者类比的方法策略,在意识问题解释上比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更胜一筹。同时,它也促进了多学科的融合并且开辟了科学研究意识的新道路,使得意识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家所能触及的领域。当然,克里克意识思想的理论本身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塞尔反对这种分块研究的模式,认为这种方法不适用于意识的研究。查尔默斯则认为,克里克的意识研究仅仅停留在"易问题"上而并没有涉及到意识的"难问题"。此外,克里克相对缺乏与哲学领域的跨学科研究。

柯文涌[10](2014)在《副现象论在当代心灵哲学的发展路径及其争鸣》文中研究指明副现象论假定了一种事件二元论。这种事件二元论既有包括脑在内的物理事件又有心理事件。它有三个基本观点:(1)心理属性相对于物理属性而言,是不可还原的,(2)这些心理属性为物理属性所决定,(3)而不同的是,这些心理属性没有效应。这是一种不可理喻的观点,当它一经提出就被许多浪漫主义哲学家视为荒唐的还原。因为谁都不会否认心灵、精神和意识之类的东西是有因果作用的——这是一种大众常识。而副现象论却认为这种民间心理学接受了行为的因果关系的一种不恰当的图景。如果副现象论是正确的,那么现象状态对我们的物理地解释的行为就没有任何作用。比如说,疼痛感觉在我的手从火焰上移开中就没有起因果作用;我的导师昨天通知我今天去开会的记忆可能对我也起不了什么因果作用;我当然也很高兴再也不怕导师的批评了,因为这种批评的体验对我的行为起不了什么因果作用。副现象论的提出,通常既尊重了意识又尊重了科学:它同时容纳了关于意识的反唯物主义论证和物理的因果封闭性。同时,副现象论通常由于极其违背直觉而受到了抵制。副现象论在当代心灵哲学领域是一个很时髦的话题,却并不很新鲜。本文分为六部分,正本清源地勾勒副现象论的缘起、发展、争论的焦点和启示,摆正讨论副现象论的意义和它在心灵哲学这一领域的地位。第一部分介绍副现象论在古希腊哲学诞生和争论,柏拉图主张实体二元论,论证灵魂不朽,驳斥西米阿斯的灵魂的“谐和理论”;亚里士多德是一位具有科学主义倾向的经验主义哲学家,提出“质料因”应该作为宇宙本体论之一,通过对灵魂的“谐和理论”的再思考,得出副现象论的结论。然而,这与他的“形式因”和“目的因”发生了剧烈冲突。第二部分介绍十八十九世纪的副现象论的思想。笛卡尔是机械论的始作俑者,有力地推进了当时科学的迅速扩张,但是他把心灵和物质完全割裂开来对心灵哲学的研究带来了无穷的灾难。赫胥黎就是这种心身二分法的明显的受害者之一。他首先是一位科学家,其次他也深谙哲学家。他试图将一边是关于心身的一种二元论信念,而另一边是涉及到一种身体行为作用于另一种身体行为的科学自然主义和机械论信念同等地糅合在一起。第三部分介绍副现象论的当代发展。副现象论是一种自洽的理论,至少目前没有什么致命的问题,因而应该得到认真的对待。杰克逊等人从知识论证的角度提出一种弱副现象论;N.布洛克利用副现象论思想发展功能主义;戴维森的异态元论引发副现象论的再思考;麦克劳格林提出了着名的个例副现象论和类型副现象论的区分,而N.坎贝尔提出了形而上学副现象论和解释副现象论;麦金的新神秘主义陷入副现象论困境;W.S鲁滨逊的“统一二元论”的副现象论思想。第四部分介绍论证当代副现象论的三个因果论证:心理异常性论证,反个体主义论证;因果排斥论证。第五部分介绍五个有力对副现象论的反驳:反直觉论证,内省论证,进化论证,反他心知性论证、反辩护论证。第六部分介绍副现象论给我们的有益启示。

二、他心知问题上的怀疑论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他心知问题上的怀疑论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感觉影像的知识本质辩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框架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1.1 传统感知知识论路径的困境
        1.1.1 直接性和所予性的概念争论
        1.1.2 感觉材料论
        1.1.3 非概念论
        1.1.4 副词理论
        1.1.5 意向理论
    1.2 外在实在的确证危机
        1.2.1 现象主义
        1.2.2 表象主义
        1.2.3 直接实在论
    1.3 感觉影像的形而上学困难
        1.3.1 怀疑主义
        1.3.2 物理主义还原论
        1.3.3 科学自然主义
    1.4 为什么是感觉影像
        1.4.1 视觉的进化论地位
        1.4.2 科学实践中感觉影像
        1.4.3 感知觉之别
    1.5 小结
第二章 影像的本体论辩护一:界定定义
    2.1 影像的概念:从笛卡尔出发
        2.1.1 影像的中外词源考察
        2.1.2 笛卡尔的态度
    2.2 影像概念的历史演进:从德谟克利特到休谟
        2.2.1 古希腊时期的影像
        2.2.2 传统经验主义的影像
    2.3 影像概念问题的当代方案
        2.3.1 认知科学的态度
        2.3.2 对认知科学态度的哲学辩护
        2.3.3 影像概念的应有之意
    2.4 小结
第三章 影像的本体论辩护二:概念论的正当性
    3.1 非概念论感觉影像及其困难
        3.1.1 非概念论者的路径
        3.1.2 影像的内容转换困难
        3.1.3 古典经验主义的态度及其困难
        3.1.4 塞拉斯的概念论及其困境
        3.1.5 康德直观观念的真实态度
    3.2 自然的概念性影像之辩护
        3.2.1 辩护一:从麦克道尔出发
        3.2.2 辩护二:以康德的直观纲领为基
        3.2.3 辩护三:对传统感觉理论的反驳
        3.2.4 辩护四:对语义逻辑的反驳
    3.3 小结
第四章 影像的知识论辩护一:以概念论为基
    4.1 辩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4.1.1 被默认的非认知影像
        4.1.2 世界的丢失和非概念的空想
        4.1.3 单向依赖和两极化问题
    4.2 对感觉影像的知识辩护
        4.2.1 命题性感觉的合理性
        4.2.2 直接实在论的影像
        4.2.3 感觉知识的判断和信念
        4.2.4 对错觉的反驳
    4.3 小结
第五章 影像的知识论辩护二:可能的回应及反驳
    5.1 实在论间对感觉影像的争论
        5.1.1 直接实在论的可能回应及问题
        5.1.2 间接实在论的可能回应与问题
        5.1.3 朴素实在论的辩护:以析取论之矛
    5.2 还原论对感觉逻辑的批判
        5.2.1 还原论的主张
        5.2.2 整体论的反还原论辩护
    5.3 他心知可能吗?
        5.3.1 他心问题的可能反驳
        5.3.2 他心问题的不可知辩护
    5.4 由感觉而起的形而上学论战
        5.4.1 博物学自然主义及其心物关系
        5.4.2 对等级秩序哲学观的批判
        5.4.3 进化论、连续性和实用主义
    5.5 科学确定性危机的影像解释
        5.5.1 确定性的立场:从牛顿到维特根斯坦
        5.5.2 视觉影像:基础性的私人知识
        5.5.3 知识多样性反驳和答辩
        5.5.4 影像知识论:对随机性的辩护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新二元论探析 ——基于马克思主义意识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与不足
2.新二元论的理论渊源
    2.1 西方心灵哲学中的二元论问题
    2.2 新二元论及其“感受性”问题
        2.2.1 杰克逊的知识论证
        2.2.2 意识的分类和“困难问题”的提出
3.新二元论的论证和质疑
    3.1 二元论的新论证
    3.2 二元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论的质疑
        3.2.1 关于“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与属性”问题
        3.2.2 关于“意识对物质世界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问题
        3.2.3 关于“感受性”的问题
4.新二元论未能动摇马克思主义意识论基础
    4.1 关于物理主义和唯物主义概念
    4.2 对“意识的本质”的阐释
        4.2.1 意识如何作为人脑的机能与属性
        4.2.2 意识如何对物质世界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5.新二元论研究中的两个启示
    5.1 对“思维与存在”问题的启示
    5.2 对当代西方意识论研究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3)知识论视阈下理解的本质问题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节 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节 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需要澄清的问题
第一章 理解与事实性
    第一节 “事实性”理解观
    第二节 理解与非事实性的“理想化”模型
    第三节 理解与“接近真”理论
    第四节 理解与“有效性”理论
第二章 理解与认知主体的心理状态
    第一节 理解与信念
    第二节 理解与掌握
    第三节 作为创造性心理行动的理解
    第四节 作为有正确技能的理解
    第五节 理解作为一个可操作的表征
第三章 理解与确证
    第一节 理解的内在主义与外在主义之争
    第二节 理解的融贯主义与非融贯主义之争
    第三节 对说明性理解的证据主义解释路径
    第四节 理解的合理性说明
    第五节 理解与运气
第四章 理解与价值
    第一节 基于丰富现象视角的理解价值观
    第二节 基于认知控制视角的理解独特价值观
    第三节 基于过程视角的理解独特价值观
    第四节 基于透明性视角的理解无独特价值论
    第五节 基于强认知成就视角的理解价值论
    第六节 基于认知成就视角的理解无特殊价值论
第五章 对理解问题的重构及可能的研究方向
    第一节 理解的本质之我见
    第二节 理解本质问题的进一步延伸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学术成果
致谢

(4)休谟《人性论》的心灵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背景
        1.1.3 课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1.3 课题研究的理论框架、内容与方法
        1.3.1 课题研究的理论框架
        1.3.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3.3 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2章 从“人性”到“心灵”
    2.1 哲学首先是研究人性的科学
        2.1.1 研究人性的背景
        2.1.2 研究人性的价值
    2.2 人性的科学在于研究心灵的本质
        2.2.1 人性科学的原则
        2.2.2 心灵哲学的主要内容
    2.3 研究心灵是获得知识的基本要素
        2.3.1 心灵接受知觉
        2.3.2 知觉获得知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人性论》中的心灵哲学问题
    3.1 因果问题
        3.1.1 因果关系是观念与印象的联结
        3.1.2 因果关系的根据是信念
        3.1.3 因果关系是随附性的主要体现
    3.2 人格同一性问题
        3.2.1 关于人格同一性的前后矛盾
        3.2.2 人格同一性与“类似关系”、“因果关系”
        3.2.3 人格同一性问题的本质
    3.3 他心问题
        3.3.1 休谟关于自我与他人的区分
        3.3.2 他心与怀疑论
        3.3.3 认识他心的依据是类比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从“心灵”到“人性”
    4.1 心灵哲学的人性旨趣
        4.1.1 意志与情感的关系
        4.1.2 心灵对人性的指导
    4.2 情感是道德判断的来源
        4.2.1 道德属于心灵的结构
        4.2.2 人性的完善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4.3 情感与行为选择
        4.3.1 知觉与情感的相互影响
        4.3.2 情感对行为选择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休谟心灵哲学思想的评价与延伸
    5.1 休谟心灵哲学的局限性
        5.1.1 休谟关于信念理论的局限性
        5.1.2 休谟关于心灵结构的局限性
        5.1.3 休谟关于经验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5.2 休谟心灵哲学思想的积极作用
        5.2.1 克服了传统二元论弊端
        5.2.2 反对形而上学
        5.2.3 重视道德与行动
    5.3 休谟心灵哲学对当代心灵哲学的启示
        5.3.1 休谟心灵哲学启示下分析当代心灵哲学困境
        5.3.2 休谟心灵哲学启示下分析当代心灵哲学方法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6)信息整合理论:托诺尼意识思想简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新阶段的意识科学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理论来源
2. 信息整合理论
    2.1 公理化方法的运用
    2.2 IIT的公理公设与核心等式
        2.2.1 公理
        2.2.2 公设
        2.2.3 IIT的核心等式
    2.3 信息整合理论的解释、推断和验证
3. 学界评价
    3.1 约翰·塞尔等人对“信息”概念的争论
    3.2 保罗·萨迦德等人对IIT在量化计算上的建议
    3.3 汉弗莱等人对IIT在演化观层面的批判
    3.4 主要赞成者的观点
    3.5 小结
4. 关于IIT的哲学思考
    4.1 IIT与泛心论的关系
    4.2 IIT与人工智能
5.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他心知问题的现象学与认知科学解答(论文提纲范文)

1 他心知问题的缘起
2 他心知问题的当代争论
    2.1“心灵理论论”及其困境
    2.2“心灵的模拟理论”及其困境
3 现象学对他心知问题的回应
    3.1 舍勒对类比论证的拒斥
    3.2 胡塞尔对完全地认识他心的否定
    3.3 海德格尔对于他心知问题的存在论回答
    3.4 梅洛庞蒂对于他心知问题的回应
4 认知科学对于他心知问题的回应
5 结论

(9)弗朗西斯·克里克意识观的历史考察 ——以《惊人的假说》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目标
2 克里克的科研人生
    2.1 克里克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2.2 从分子生物学转向神经科学
    2.3 《惊人的假说》的出版
    2.4 克里克晚年的科学活动
3 从《惊人的假说》看克里克的意识观
    3.1 还原论立场
    3.2 基于NCC的理论框架
    3.3 基于实验建立理论的研究方法
4 克里克意识观的思想来源
    4.1 对行为主义的批判
    4.2 反对功能主义
    4.3 对欧内斯特·内格尔的还原论的认识
    4.4 "闲聊"测试及对宗教态度
5 克里克意识观的影响及其局限性
    5.1 NCC概念的提出
    5.2 对相关研究者意识理论影响及现实意义
    5.3 克里克意识观的局限性
6 结语
7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副现象论在当代心灵哲学的发展路径及其争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导言
第一章 副现象论在古希腊的萌芽
    一、柏拉图的反对
    二、亚里士多德的反对
第二章 副现象论在十八、十九世纪的兴起
    一、机械论与唯物主义
    二、赫胥黎时代的副现象论思想
    三、赫胥黎的副现象论的思想
    四、对赫胥黎的副现象论的评论
第三章 副现象论的当代多样发展
    一、K.坎贝尔的新副现象论
    二、杰克逊:感受性质副现象论
    三、功能主义副现象论
    四、麦克劳和林的类型-个例副现象论N.坎贝尔的解释副现象论
    五、麦金的神秘主义副现象论
    六、鲁滨逊的副现象论二元论
第四章 论证副现象论的三个因果论证
    一、心理异常性的论证
    二、反个体主义论证
    三、因果排斥论证
第五章 反对副现象论的论证
    一、反直觉论证
    二、内省论证
    三、进化论证
    四、他心知的不可能论证
    五、反辩护论证
第六章 我们从副现象论当中学到什么?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他心知问题上的怀疑论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感觉影像的知识本质辩护[D]. 关超. 山西大学, 2020(10)
  • [2]新二元论探析 ——基于马克思主义意识论[D]. 李春昱.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3]知识论视阈下理解的本质问题探究[D]. 温媛媛. 厦门大学, 2019(08)
  • [4]休谟《人性论》的心灵哲学思想研究[D]. 王钰. 燕山大学, 2018(09)
  • [5]基于心灵哲学的马克思主义意识论解读[J]. 罗莉,周婷.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7(24)
  • [6]信息整合理论:托诺尼意识思想简论[D]. 钟柠穗. 浙江大学, 2017(01)
  • [7]他心知问题的现象学与认知科学解答[J]. 束海波. 皖西学院学报, 2016(05)
  • [8]理解心灵[J]. 刘畅.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 [9]弗朗西斯·克里克意识观的历史考察 ——以《惊人的假说》为中心[D]. 高思美. 浙江大学, 2015(07)
  • [10]副现象论在当代心灵哲学的发展路径及其争鸣[D]. 柯文涌.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9)

标签:;  ;  ;  ;  ;  

他思想的怀疑和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