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习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学习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国书斋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庆旭[1](2021)在《书法竞技论——由书斋到展厅的反思》文中提出书法原本乃文人余事,自逐渐与实用脱离而走向艺术道路,竞技似乎成了必然,由此衍生诸多时代书法现象。然而,作为表达人的精神世界与价值追求的艺术种类之一的书法,其至高境界并非仅限于竞技场的三六九等。它应该能够真实反映创作者的人格修为与价值取向。

章顺凯[2](2021)在《明代中后期江南文人书斋陈设艺术风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明代中后期,江南文人引领了一场影响深远的书斋陈设艺术风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不仅反映了特定时代、特定区域、特定群体的思想观念,更展现出中国传统设计的智慧与审美趣味。文章从艺术学的视角,运用文献研究法与图像分析法,对照现存实物,认为明代中后期江南文人书斋陈设艺术风尚的出现,与江南的全国文化与艺术中心地位、文人人生价值取向的转变、家具市场的繁荣以及市镇经济的发达等紧密相关。阐述了这场书斋陈设艺术风尚的多元表现样态,归纳出其典型内容与江南特色,即反映江南地域人文特色的藏书与名人字画、苏作明式家具以及体现江南文人书斋生活意趣的雅玩清供。

陆潇潇,邓莉文[3](2021)在《宋代书斋家具中的文人意趣探究》文中研究指明宋代是一个儒雅文化盛行的时代,书斋不仅是宋代文人艺术创作、文学活动的场所,也是文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重要场所。文人在书斋中开展了藏书读书、写字作画、品茶论道等一系列活动。因文人思想、生活方式、审美风格的渗透,书斋家具表现出不同于其他时代的审美特点,呈现出简洁隽永、素洁雅致、天然质朴的风格特征。本文通过对宋代书斋家具的造型、色彩、材质的分析,讨论文人意趣对书斋家具产生的影响,并分析宋代文人意趣形成的原因。

申思迪[4](2021)在《明代晚期建筑起居空间形态研究 ——基于《长物志》及相关文献的解读》文中研究说明如今,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全球文化的不断交流,以及网络时代获得信息的便利性,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审美、生活方式等呈现趋同性。在这个过程中,大量西方建筑理论、建筑语言涌入国内,带来了新的建筑和空间形式,丰富了以往传统的建筑体系,被国人所推崇;室内家具陈设、尺度模数大多参照西方审美和人体工程学进行设计,充斥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工作环境之中。在接受这些西方文化的同时,有越来越多青年建筑师开始追寻本土化建筑,试图通过剖析我国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来展现本民族特色,使其在建筑层面得到延续和发展。我国古代传统民居建筑与山泉林木完美契合,其天人合一、遵循自然的建造理念,在世界上建筑形式和表达上独树一帜。在我国整个建筑史中,明代园林文化在中国园林历史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尤以明代末期文人园林最为繁盛,明代家具更是达到了顶峰。文人参与造园活动,借助山水、花木、鱼石等抒情言志,将自身品格与情操融于园林内意境,其营造的园内空间环境和怡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值得当代人去借鉴与学习。关于古代传统园林设计理论方面的着作数不胜数,其中明代最具代表性的有《园冶》、《长物志》、《考盘余事》、《遵生八笺》,清代有《闲情偶寄》等,这些文字对园林的记载大到相地选址、掇山置石,小到家具陈设、书画器具、花木鱼水的选择和安置,为园林、建筑设计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目前对于《长物志》的文献研究有几类评述,涉及到造园思想、设计美学、造物原则和家具设计等方面,但针对《长物志》起居空间形态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有待挖掘。《长物志》内记载了大量园林内起居空间中各种建筑构件色彩、样式的选择和家具、陈设的样式评论与位置摆放,这些室内空间中的功能要素无不对室内空间形态营建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试图通过《长物志》这一园林着作来研究明代晚期园林内的日常起居空间形态,通过文震亨描述的各种造物细节、设计美学和审美情趣的篇幅,并结合明代晚期的其他文学着作、诗篇画集等文献,整理、总结出明代晚期园林建筑中起居空间的组成要素和表达手法,并以建筑空间复原的方式直观展现出明代晚期的起居空间的形态,以及其所表达的传统文化意境。

李冬[5](2021)在《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高校建设呈现持续增长态势的背景下,针对老校区中的旧建筑及其环境的再利用成为建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建成至今已有六十余年,保留有建校前留存的营房以及其他旧建筑。然而,整体校园面临空间布局单一、场所记忆流失等问题,需要进行适度的改扩建以满足使用需求。本文以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为研究对象,以理论研究、相关案例分析与太平园校区现状调研为基础,提出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与设计方案,并总结设计经验。首先,通过对当下老校区改扩建现状、规划与建筑再利用相关文献、校园改扩建发展历程以及老校区旧建筑价值认知等研究背景的阐述,明确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其次,以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相关的理论为基础,以价值认知与建筑现象学为依据,建构了包含空间布局、场所重塑以及技术支持三个主要方面的改扩建设计策略框架。此外,选取以老校区中旧建筑及其环境的、再利用相关案例进行分析与设计经验的总结。同时,通过对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历史沿革、现状建筑与环境等方面的调查与分析,明确改扩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改扩建设计目标与指导思想。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并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设计策略包含外部空间布局、建筑空间布局、空间形式表达以及相关技术支撑四大方面,设计内容从外部空间的整合、旧建筑空间的整合、航空限高下新建筑设计、环境场所重塑以及相关技术运用五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总结老校区旧建筑及其环境再利用的设计经验以期为相似案例提供参考,并进行反思与展望。

水利芹[6](2021)在《文徵明园林题材绘画中的文人闲居生活研究》文中提出明代造园之风兴盛,随之也促进了园林画的发展。文徵明作为明代画家之典范,绘制了大量的园林题材绘画。重要的是,其园林题材绘画中有着丰富的文人闲居生活的表现。本文力图从图像学、社会学的角度去探知文徵明园林题材绘画中的文人闲居生活及其内在文化寓意。论文从人物活动、活动空间和空间环境三个部分分析文徵明的园林题材绘画中的文人闲居生活。将画面与现实文人生活场景进行对比分析,探析文徵明绘画所反映的理想文人生活状态。最后讨论文徵明这类反映文人生活图景的园林题材绘画的图绘意义。论文将主要分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分析文徵明的园林题材绘画。从社会背景、文人心态等方面引出园林作为文人隐逸思想寄托之地及其身份地位的象征。园主的邀请与文人自身的财力缺乏,使得文人乐于参与造园事宜。其中园林题材绘画便是造园事宜之一,园林题材绘画来源于园林又为园林提供图样,至于明代发展到高峰。文徵明的园林题材绘画,画面极具文人气息,他创立了一种以人为主,以园为辅的画面表达,是具有承上启下性质的园林画家。第二部分分析文徵明园林题材绘画中呈现的文人闲居生活图景。从画面中的文人闲居生活、现实中的文人闲居生活以及文徵明理想中的文人闲居生活三个方面,从画中人物与人物活动、活动空间和环境方面,剖析文人闲居生活图景与现实中文人生活场景的艺术化反映的关系。得出文徵明用这样的画面以期达到表达出文人的隐逸理想与高尚人格的效果。第三部分总结文徵明描绘文人闲居生活图景的意义。园林题材绘画本就有着隐逸情怀的寄托以及对实景与文人生活的记录作用。文徵明描绘这样的园林题材绘画就是想用这样的画面去标榜画中文人的身份同时也是标榜自己的身份,并以此化解雅俗难分带给精英文人的焦虑。他树立了一个雅致的标准,并表明文人难以被模仿的心境。园林是有生命的,它的生命来自于人类的参与,它的意义与活力来自于人类的赋予。文人为将园林中的精神传递下去,绘制园林题材绘画,于园画园,雅逸之上又能达到一定的现实作用。对园林题材绘画的研究以及画中文人生活的研究,都有助于园林之中蕴藏着的古人优秀文化传统和精神得以传承和发展。

单舒扬[7](2021)在《中国古代阅读思想若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有着悠久的阅读历史,灿烂的阅读文化,深厚的阅读传统,丰富的阅读思想。从我国数千年以来历史中的阅读行为里,从自古以来多如繁星的阅读相关话语着述里,研究中国古代阅读思想,对于中国图书馆学理论发展、全民阅读社会构建、书香中国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树立俱有重要价值和意义。中国古代阅读思想生长于“中国古代”的特定时空下,具有鲜明的历史印记和民族特色,本文研究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石,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基础决定思想政治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为思维主线,使用以古鉴今、西为中用的研究方法,先从沿历史轨迹梳理着手,大体上以时代为脉络,以各时期代表性学术流派为划分,梳理并总结各历史时期的阅读思想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科学性与局限性,而后从宏观上对中国古代阅读思想加以总结,从阅读取向、阅读阐释、阅读目的三个方面归纳中国古代阅读思想的特点,最后立足现代,从阅读研究、阅读活动、阅读推广、经典阅读、文化自信树立五方面获得现代启示。

李琳锋[8](2021)在《宋代书斋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书斋,是文人藏书、读书、创作、研究学问、讲学授徒乃至宴会宾客的场所。书斋与文人读书、修身等密切相关,书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容身之所,更重要的是,它是文人净化心灵、修身养性之地。宋代记体文创作空前繁荣,建斋活动增多,书斋记创作在宋代大盛。文人雅士多为书斋作记,并借以表抒其以斋自警、修身养性,劝学劝进、释经释典等情趣和意旨。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书斋记的文体渊源与文学传统。按时间顺序梳理了记体文的发展过程,归纳和总结了宋代以前书斋记的创作情况。魏晋南北朝时期尚未出现书斋记;至唐,始出现书斋记;至宋,书斋记创作兴盛。唐代书斋记与宋代书斋记的区别:唐代重实录,注重书写书斋这一客体。而宋代书斋记则将眼光投射于人,着重表现人的情感精神、思想观念。第二部分,书斋名称的拟撰及其文化意蕴。本节总结了题名书斋的三种方式,归纳书斋命名方式的共性:据事立意,度象取喻;藉典比类,循名求实;借名抒怀,以名表志。书斋主人或根据书斋外在形态,或借用历史典籍中个别字句,或抒发内在心绪感情等对书斋命名。这样的命名方式具有浓浓的文化意蕴。第三部分,书斋记的内容旨趣与思想意蕴。首先,作为记事之文,书斋记有记事写人的内容,记叙建斋始末,载录文人懿行,记载家规家训。同时,书斋记宣扬了贤臣的政治功绩,仁人贤士的贤行贤德。其次,书斋记还包括劝导他人自警自戒,修身养德之旨。最后,书斋记中包含劝导学行,弘扬儒学的内容,展现了宋代浓厚的尚学氛围。第四部分,宋代书斋记的文学特征。研读宋人的书斋记,发现其在创作上有如下特点:首先,书斋记叙中有议,记中含论,且从北宋到南宋书斋记中的议论成分逐步增多。另外,有些书斋记体制短小,发意深邃,短韵而成佳构。此外,作者往往博采经史,引经据典,因物取喻,书斋主人通过书斋名表现其品格、性情。最后,书斋记有以韵语为记者,有篇末系以诗歌者,骈散相间,文学色彩浓重。第五部分,宋代书斋记的意义和价值。书斋记中所记载的文人生平故实、交往事迹,所收录的诗文、语录等,以及所传达的学术品格与追求等,都是十分宝贵的文学史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意义。这些材料为研究文人和文学集团的相关活动提供了基础依据,对于开掘宋代文学史料多有助益。此外,书斋记中传达了宋人的学术观念和学术品格,展现了有宋一代的学术氛围。

陈希洋[9](2021)在《明中晚期的文人清供题材绘画研究》文中指出明代中晚期,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与文人审美的世俗化转向,清玩之风盛行一时,文人绘画中出现了大量日常生活物象,清供画也表现出更多样的形式,相关长物鉴赏类着作极多。“清供”在《辞源》中被释为“清雅的供品”,也称作“清玩”,即供文人观赏把玩的清雅之物,或置于案头或摆放庭院,其中包括书画、盆景、文房用具、古器鼎彝、插花等物象。文人将这些物象频繁引入绘画之中,在内容上表现出更多样的寄情元素,在形式上寻求探索与创新,着眼于玩物品鉴的趣味和生命精神的思考。因此,可以认为明中晚期文人清供题材绘画不仅仅是一种遣兴寄情的艺术表达,更是古代艺术家对于生命、生活、自我的一种思考和态度,对于清供题材绘画的研究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其中蕴含的艺术魅力与文人审美情感的表达。正文主要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节介绍清供的概念、缘起及发展,并根据画面图式的艺术语言特点将其划分为佳节、博古、文房这三类较为有代表性的清供题材。第二章从明代中晚期特定的时代背景出发,分析文人的生存环境、思想文化、审美生活这三个方面的变化,以及其对于清供绘画盛行的推动作用。第三章从文人绘画中的清供图像出发,探讨清供元素在绘画中的表现运用。第四章结合清供绘画探究明代中晚期文人在生活、思想和审美方面表现出的意趣与审美精神。以明中后期出现的器物、文人生活的相关理论着作及史料为主要资料,分析明代中晚期出现的清供题材绘画里蕴含的文人趣味与精神内涵、内涵嬗变与情感寄托。

田源[10](2021)在《清乾隆时期清漪园书房类场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漪园即颐和园前身,始建于1750年(乾隆十五年),至1764年(乾隆二十九年)完工。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改称颐和园。乾隆皇帝在园中建造了大量书房类场所,其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以清漪园书房类场所为研究对象,以书房陈设入手,对书房类场所加以界定,分析其分布与类别,进一步研究各类书房场所的陈设与室内空间关系,探析书房类场所园林活动及文化内涵。本文对《嘉庆十二年清漪园各处陈设清册》进行全面的整理与统计,结合《乾隆御制诗》、《活计档》等相关历史文献档案的收集与整理,通过文献研究、统计分析等方法,首先结合传统书房室内陈设分类方式将清漪园书房陈设进行分类,结合《故宫经典》记载的书房陈设的尺寸、材质等展开具体研究;其次,通过书房陈设在场所中的占比情况筛选出书房类场所,进一步分析在园内的分布规律及分类;再次,探析书房陈设与室内空间、内檐装修的关系,进一步分析陈设与室内空间的布局规律以及内檐装修的分隔方式,并浅析对当代书房室内设计的借鉴;最后,根据各类书房场所中陈设的布置与御制诗的记载,分析乾隆皇帝在书房类场所的的园林活动,如读书、品茶、赏鉴等,并探究其原因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如:乾隆皇帝兼容并蓄、克己复礼的儒家思想以及自我感悟的禅学文化等。本文以期丰富清漪园的相关历史研究,解读中国传统书房室内空间、陈设布置及园林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文化内涵,为清代皇家书房建筑及其室内环境的遗产保护、复原及当代书房的室内设计提供借鉴。

二、中国书斋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书斋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书法竞技论——由书斋到展厅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书斋文化到展厅书写
二赛场炫技
三书写为啥

(2)明代中后期江南文人书斋陈设艺术风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明代中后期江南文人书斋陈设艺术风尚兴起的主要根源
    (一)江南地区的全国文化与艺术中心地位
    (二)江南文人人生价值取向的转变
    (三)江南地区家具市场的繁荣
    (四)江南地区市镇经济的发达
二、明代中后期江南文人书斋陈设艺术风尚的多元表现样态
    (一)文人纷纷营建书斋并精心布局内部陈设
    (二)文人着述文学作品专论书斋陈设之道
    (三)画家创作绘画或插图描绘书斋题材
三、明代中后期江南文人书斋陈设的典型内容与江南特色
    (一)反映江南地域人文特色的藏书与名人字画
    (二)构建书斋古雅、简朴意境的苏作明式家具
    (三)体现江南文人书斋生活意趣的雅玩清供
结语

(3)宋代书斋家具中的文人意趣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雅意盎然的宋代书斋
2 器以载道的书斋家具
3 书斋家具中的文人意趣
    3.1 简洁隽永的书斋家具造型
    3.2 素洁雅致的书斋家具色彩
    3.3 天然质朴的书斋家具用材
4 结语

(4)明代晚期建筑起居空间形态研究 ——基于《长物志》及相关文献的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相关概念概述
        1.5.1 时间范畴
        1.5.2 地域范围
        1.5.3 尺寸换算
        1.5.4 起居空间的界定
第二章 室庐有制
    2.1 居室形制
        2.1.1 会客类
        2.1.2 文艺类
        2.1.3 其他类
    2.2 构件样式
        2.2.1 门
        2.2.2 窗
        2.2.3 栏杆
        2.2.4 台阶
        2.2.5 隔断
        2.2.6 其他(墙、地、顶)
第三章 位置有定
    3.1 居室
    3.2 家具
第四章 几榻有度
    4.1 承具
        4.1.1 桌
        4.1.2 案
        4.1.3 几
    4.2 坐具
        4.2.1 椅
        4.2.2 杌
        4.2.3 凳
    4.3 卧具
        4.3.1 榻
        4.3.2 床
    4.4 储具
        4.4.1 架
        4.4.2 柜
        4.4.3 橱
        4.4.4 箱
第五章 随方制象,各有所宜
    5.1 建筑尺度
    5.2 建筑构件
    5.3 家具陈设
        5.3.1 平面布置
        5.3.2 单体选择
        5.3.3 书斋还原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A 图片来源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多因素作用下高校建设呈持续增长态势
        1.1.2 老校区优势与劣势并存
        1.1.3 老校区中旧建筑改扩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1.4 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的改扩建需求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内容界定
        1.2.1 高校老校区
        1.2.2 旧建筑与新建筑
        1.2.3 校园环境
        1.2.4 改扩建与再利用
        1.2.5 研究内容的界定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校园规划与设计相关文献综述
        1.3.2 建筑再利用相关文献综述
        1.3.3 我国近代校园改扩建发展历程
        1.3.4 老校区旧建筑及其环境的价值认知
    1.4 研究意义、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理论研究与策略体系建构
    2.1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理论依据
        2.1.1 可持续的发展观
        2.1.2 有机更新理论——循序渐进的小规模更新
        2.1.3 共生理论——新旧元素共生
        2.1.4 强调文化性与场所性的设计理论
    2.2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体系建构
        2.2.1 设计策略体系建构的原则
        2.2.2 设计策略体系构建的现实依据
        2.2.3 设计策略体系建构的理论依据——建筑现象学
        2.2.4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体系建构
    2.3 本章小节
3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相关案例研究
    3.1 四川藏语佛学院改扩建
        3.1.1 藏语佛学院的空间布局
        3.1.2 藏语佛学院的形式表达
        3.1.3 藏语佛学院的技术支持
    3.2 宾夕法尼亚大学休梅克绿地改造
        3.2.1 休梅克绿地的空间布局
        3.2.2 休梅克绿地的形式表达
        3.2.3 休梅克绿地的技术支持
    3.3 华东师范大学丽娃河畔化雨书斋改造
        3.3.1 化雨书斋的空间布局
        3.3.2 化雨书斋的形式表达
        3.3.3 化雨书斋的技术支持
    3.4 哈佛大学人类学系馆改造
        3.4.1 人类系馆的空间布局
        3.4.2 人类系馆的形式表达
        3.4.3 人类系馆的技术支持
    3.5 本章小结
4 太平园校区旧建筑及其环境调研分析
    4.1 太平园校区整体分析
        4.1.1 校区区域位置
        4.1.2 校区发展历史
        4.1.3 校园整体形态
    4.2 太平园校区现状环境调查分析
        4.2.1 校园周边环境现状
        4.2.2 校园整体空间秩序分析
        4.2.3 校园公共空间分析
    4.3 太平园校区旧建筑调查分析
        4.3.1 现状建筑平面特征
        4.3.2 现状建筑立面特征
        4.3.3 现状建筑结构特征
        4.3.4 现状建筑功能用房指标分析
    4.4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面临的主要问题
        4.4.1 校园外部空间缺乏系统性布局
        4.4.2 建筑空间布局单一
        4.4.3 场所记忆的流失
        4.4.4 规划条件的限制
    4.5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目标
        4.5.1 空间优化,寻求新旧整合
        4.5.2 场所重塑,再现场地记忆
    4.6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指导思想
        4.6.1 选择较小的建设规模
        4.6.2 最大化利用旧建筑及其环境
        4.6.3 适度开发地下空间
    4.7 本章小结
5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研究
    5.1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外部空间布局策略
        5.1.1 梳理新旧空间秩序
        5.1.2 融合新旧文脉肌理
        5.1.3 延续原有场地特征要素
    5.2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建筑空间布局策略
        5.2.1 织补建筑外部空间
        5.2.2 重组建筑内部空间
        5.2.3 整合新旧建筑空间
    5.3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空间形式表达策略
        5.3.1 协调新旧形式关系
        5.3.2 延续建筑界面特征
        5.3.3 场景再现与场所暗示
    5.4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技术支持策略
        5.4.1 结构与材料技术
        5.4.2 生态与节能技术
    5.5 本章小节
6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
    6.1 太平园校区外部空间整合设计
        6.1.1 空间构架的调整
        6.1.2 交通流线的更新
        6.1.3 节点空间的优化
    6.2 太平园校区空间形式表达设计
        6.2.1 原有树木利用下的氛围塑造
        6.2.2 景观小品营造下的场所暗示
        6.2.3 色彩与构图要素的延续
        6.2.4 材质肌理的延续
        6.2.5 新旧尺度的协调与统一
    6.3 太平园校区旧建筑空间整合设计
        6.3.1 场地空间的围合修补
        6.3.2 平面组织与空间重塑
        6.3.3 建筑卫生服务空间改造
        6.3.4 室内外过渡空间的优化
    6.4 太平园校区新建建筑空间设计——以新建食堂为例
        6.4.1 设计目标的建立
        6.4.2 场地流线更新与肌理融合
        6.4.3 功能复合下的平面空间设计
        6.4.4 航空限高下的竖向空间设计
    6.5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技术选择
        6.5.1 建筑原有结构的加固
        6.5.2 建筑新结构体系的引入
        6.5.3 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改善
        6.5.4 外部空间改造相关技术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归纳与总结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附录
附录
    附录 Ⅰ:2001 年太平园校区地形图
    附录 Ⅱ:太平园校区现状建筑调研情况汇总表
    附录 Ⅲ:太平园校区现状环境调研情况汇总表
    附录 Ⅳ:本文改扩建设计方案相关图纸

(6)文徵明园林题材绘画中的文人闲居生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徽明的园林题材绘画
    第一节 社会背景及文人思想转变
    第二节 园林与园林题材绘画
    第三节 文徵明园林题材绘画特征
第二章 文徵明园林题材绘画中的文人闲居生活之呈现
    第一节 画面中的文人闲居生活
    第二节 现实中的文人闲居生活
    第三节 理想的文人闲居生活
第三章 文徵明园林题材绘画中文人闲居生活图景意义
    第一节 保存故实的方式
    第二节 双重的身份标榜
    第三节 立雅的实施途径
结语
参考文献
文徵明园林题材绘画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中国古代阅读思想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内容及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三、创新点
    第三节 中国古代阅读研究现状
        一、古代阅读史及阅读方法、思想的研究现状
        二、古代治学家训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中国古代阅读思想诸面相
    第一节 儒学与道学
        一、孔孟的读书劝学
        二、荀学的以学养心
        三、老庄的阅读道学
    第二节 玄学与家学
        一、魏晋玄学与清谈风尚
        二、南北朝家学与士人读书
        三、女性阅读与女性思想解放
    第三节 理学与心学
        一、程朱的读书明理
        二、陆王的精深涵泳
        三、从心学理学异同到新儒学阅读思想变化
    第四节 虚学与实学
        一、空疏学风下的书斋笔记
        二、从事功之学到颜李学派
        三、经世致用下的乾嘉考据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古代阅读思想的特征
    第一节 读物选择上的伦理取向
        一、古人选择什么书
        二、什么影响了选择
    第二节 意义诠释上的以意逆志
        一、“主体间性”:主体心性与志业的传递
        二、“相对客观”:文字内涵与意义的限制
    第三节 阅读目的上的实用理性
        一、学以修身
        二、学以齐家
        三、学以致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古代阅读思想的当代启示
    第一节 以古代阅读思想推动现代阅读研究
    第二节 以古代阅读思想启发现代阅读活动
    第三节 以古代阅读思想启发现代阅读推广
    第四节 以中国古代阅读思想启发现代经典阅读
    第五节 以中国古代阅读思想启示文化自信树立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学术着作
    期刊论文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8)宋代书斋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1.有关宋人记体文的研究
        2.有关宋人书斋记的研究
一、书斋记的文体渊源与文学传统
    (一)记体文流变概述
        1.唐前:“记”的文体观念模糊
        2.至唐:“记”体始繁荣
    (二)宋前书斋记创作情况
    (三)宋代书斋记创作情况
二、书斋名称的拟撰及其文化意蕴
    (一)据事立意,度象取喻:斋名拟撰的一般范式
        1.依形取名
        2.据植称斋
    (二)藉典比类,循名求实:斋名拟撰的儒学情结
        1.引《诗经》《论语》名言名斋
        2.取《周易》卦象名斋
        3.以《孟子》养气说名斋
        4.采前贤名言名斋
    (三)借名抒怀,以名表志:斋名拟撰的心绪暗示
        1.忠贞不二的家国情怀
        2.守静自修的处世哲学
        3.谦恭令德的伦理追求
三、宋代书斋记的内容旨趣与思想意蕴
    (一)劝导学行,弘扬儒学
    (二)宣扬功绩,赞美贤德
        1.载录美政德行,颂扬功绩
        2.赞美仁人贤士,勋名节行
    (三)自警自戒,修身养德
    (四)记事写人,以备流传
        1.记叙建斋始末,颂美斋室之效
        2.载录文人懿行,演叙文坛故实
        3.留存家规家训,警戒后世子孙
四、宋代书斋记的文学特征
    (一)记事之文,杂以议论
    (二)体制虽小,发意深邃
    (三)博采经史,因物取喻
    (四)运诗入文,骈散相间
五、宋人书斋记的意义和价值
    (一)再现文学事迹,为研究文人活动提供了基础依据
    (二)载录诗歌书札,对于开掘宋代文学史料多有助益
    (三)记叙文人生平行实,有助于补充传世文献之不足
    (四)传达学术观念和学术品格,展现宋人的学术氛围
        1.以文叙学,文以明道
        2.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3.追求雅致,崇尚雅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明中晚期的文人清供题材绘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缘起
    2.文献综述
        (1)关于清供题材绘画及相关物象的研究
        (2)关于明代中晚期的玩物风气与文人审美思想变化的研究
        (3)关于明代中晚期文人清供题材绘画的个案研究
1 清供的起源及其发展概况
    1.1 清供的概念及缘起
    1.2 清供图像在绘画中的发展概况
        1.2.1 明中期之前的发展
        1.2.2 明中晚期的发展
    1.3 清供图的题材分类
        1.3.1 佳节清供图
        1.3.2 博古清供图
        1.3.3 文房清供图
2 明中晚期文人清供题材绘画流行的社会文化背景
    2.1 明中晚期文人的生存环境之变
        2.1.1 商品经济发展下的造物之盛
        2.1.2 士商界限消弭下的自我标榜
        2.1.3 清玩时代发展下的精英文化
    2.2 明中晚期文人的思想文化之变
        2.2.1 个性解放思潮与主体意识觉醒
        2.2.2 文人审美诉求与主情尚趣表现
    2.3 明中晚期文人的审美生活之变
        2.3.1 尊崇富侈的风气与收藏热
        2.3.2 文会雅集的泛滥与休闲化
3 明代中晚期文人清供绘画的审美特征
    3.1 画面元素:“物”自身与被凝视的“物”
    3.2 形式分析:对比与调和中的创新突破
    3.3 意向传达:静观下的“物我同一”
4 明代中晚期清供图中的文人趣味探析
    4.1 遣兴寄情的生活之趣
        4.1.1 文房清玩
        4.1.2 茗赏插花
        4.1.3 品鉴古物
    4.2 乘物游心的精神之趣
        4.2.1 从“格物”到“玩物”——器物承载的愉悦
        4.2.2 心与物游——生命本源的美学思想
    4.3 雅俗互融的审美之趣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清乾隆时期清漪园书房类场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缘起
    1.2 研究对象
    1.3 课题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已有研究回顾
        1.4.1 相关历史文献
        1.4.2 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内檐装修及陈设方面研究
        1.4.3 对清代传统书房类场所研究
        1.4.4 已有研究不足
    1.5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创新点
    1.6 课题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法
        1.6.2 比较互证法
        1.6.3 统计分析法
第2章 清漪园书房陈设分类及特点
    2.1 书房陈设含义
    2.2 书房陈设分类
        2.2.1 传统书房陈设分类
        2.2.2 清漪园书房陈设分类
    2.3 清漪园书房陈设特点
    2.4 清漪园书房陈设与室内空间的关系
        2.4.1 书房陈设布置特点
        2.4.2 书房陈设在室内空间的作用
    2.5 小结
第3章 清漪园书房场所分布及分类
    3.1 书房场所含义及界定
        3.1.1 书房场所含义
        3.1.2 书房场所界定
    3.2 清漪园书房场所分布
        3.2.1 分布规律
        3.2.2 位置特点
    3.3 书房场所分类
        3.3.1 有称谓书房
        3.3.2 无称谓书房
        3.3.3 书房场所的功能
    3.4 小结
第4章 清漪园书房陈设与场所空间
    4.1 书房场所空间
    4.2 书房陈设及室内空间
        4.2.1 藏书型书房场所陈设及室内空间
        4.2.2 鉴赏型书房场所陈设及室内空间
        4.2.3 阅览书画型书房场所陈设及室内空间
        4.2.4 宗教型书房场所陈设及室内空间
        4.2.5 复合型书房场所陈设及室内空间
    4.3 书房场所空间与内檐装修
        4.3.1 内檐装修
        4.3.2 内檐装修的分隔形式
    4.4 对当代书房室内空间及陈设设计的借鉴
        4.4.1 室内空间划分的借鉴
        4.4.2 陈设布置的借鉴
    4.5 小结
第5章 清漪园书房场所园林活动及园林文化
    5.1 书房场所与品茗活动
    5.2 书房场所与参禅活动
    5.3 书房场所与鉴赏活动
    5.4 书房场所与文事活动
    5.5 书房场所与园林文化
    5.6 小结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中国书斋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书法竞技论——由书斋到展厅的反思[J]. 庆旭. 书法, 2021(11)
  • [2]明代中后期江南文人书斋陈设艺术风尚研究[J]. 章顺凯. 齐鲁艺苑, 2021(05)
  • [3]宋代书斋家具中的文人意趣探究[J]. 陆潇潇,邓莉文.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1(09)
  • [4]明代晚期建筑起居空间形态研究 ——基于《长物志》及相关文献的解读[D]. 申思迪.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5]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D]. 李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6]文徵明园林题材绘画中的文人闲居生活研究[D]. 水利芹. 扬州大学, 2021(09)
  • [7]中国古代阅读思想若干问题研究[D]. 单舒扬.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8]宋代书斋记研究[D]. 李琳锋.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9]明中晚期的文人清供题材绘画研究[D]. 陈希洋. 湖北美术学院, 2021(09)
  • [10]清乾隆时期清漪园书房类场所研究[D]. 田源. 天津城建大学, 2021(08)

标签:;  ;  ;  ;  ;  

中国学习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