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谷地无农药污染柑橘生产探讨

三峡谷地无农药污染柑橘生产探讨

一、三峡河谷地区无农药污染柑橘生产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蒲昌权,何才智,张乃华[1](2021)在《柑橘果园水肥药一体化防治面源污染技术集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柑橘果园传统施肥和施药方式造成大量氮、磷等营养元素流失和农药残留,在污染土壤的同时通过渗漏、地表径流造成水环境污染。以水、土为载体,肥、药为核心,通过集成水肥药一体化技术,采取"减、控、治"措施有效防治柑橘果园面源污染,能增强柑橘果园生产的经济性和生态性。

罗义峰[2](2021)在《次降雨过程中不同土地利用配置对小流域氮流失的影响》文中指出水土流失及不合理施肥造成的面源污染是三峡库区目前需紧迫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三峡库区的空间位置、社会经济情况、人口分布等问题使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更加困难,水土流失导致的养分流失是面源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的流失途径为径流和泥沙携带。目前国内外关于次降雨过程中不同土地利用下径流与泥沙氮流失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径流小区观测试验以及数字模拟等方法对单一土地利用类型氮素流失途径展开的研究,而自然次降雨过程中,综合考虑土地利用配置体系下氮流失途径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以三峡库区石盘丘小流域农林水复合集水区(A)与传统农业集水区(B)作为研究区开展野外监测试验,在小流域的A、B集水区出口配置流量计,通过人工采集次降雨过程中径流和泥沙样品,测定径流和泥沙中不同形态氮素含量,探究监测期次降雨过程中不同土地利用配置下径流不同形态氮和泥沙氮的流失特征和规律以及土地利用配置对径流氮和泥沙氮流失的影响,对比径流氮与泥沙氮的流失关系,以期为三峡库区农业小流域面源污染中不同携带方式下的氮流失防控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次降雨过程中,传统农业集水区B的径流TN流失浓度(1.3715.17 mg2L-1)>农林水复合配置集水区A(0.849.28 mg2L-1),以TN作为水质评价指标,石盘丘小流域径流属于地表水质劣Ⅴ类。次降雨过程中,A和B集水区的径流峰值时间基本一致,但径流TN峰值时间有所差异;缺少前期降雨和次降雨引起的流量暴增将会影响农业小流域污染物流失峰值出现时间。与传统农业集水区相比,农林水复合集水区配置的水土保持措施体系能有效地减少氮素流失,明显消减第一次TN峰值。(2)A集水区径流中TN、DN、NN和AN的平均EMC分别为2.09±1.02)mg2L-1、(1.31±0.35)mg2L-1、(0.86±0.24)mg2L-1和(0.12±0.05)mg2L-1,B集水区径流中TN、DN、NN和AN的平均EMC分别为(3.66±1.88)mg2L-1、(2.63±1.15)mg2L-1、(2.10±0.88)mg2L-1和(0.23±0.21)mg2L-1。A集水区DN/TN平均为69%,NN/DN平均为67%,AN/DN平均为10%;B集水区DN/TN平均为75%,NN/DN平均为80%,AN/DN平均为9%。B集水区的TN、DN和NN显着大于A集水区(P<0.05)。在石盘丘小流域,径流中氮主要以溶解态氮为主,NN为溶解态氮的主要形式;相较于B集水区,A集水区配置的水土保持措施体系能减少小流域TN流失浓度,并减少NN在溶解态氮中的占比。完善的土地利用配置能更好地控制氮素流失。(3)A、B集水区次降雨过程中泥沙氮浓度与泥沙质量呈现出显着正相关(P<0.05)和极显着正相关(P<0.01),表明次降雨过程中泥沙氮浓度变化趋势与泥沙质量变化趋势一致,泥沙流失量越多,泥沙氮流失越多。A集水区泥沙氮浓度(0.043.39 mg2L-1)<B集水区泥沙氮浓度(0.0912.35 mg2L-1)。因此,A集水区配置林草地、生态沟渠、生态池塘、生态湿地以及梯级稻田构成的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在不同次降雨过程中的消纳拦截能力均要优于B集水区,综合改良措施体系对氮流失的控制具有积极作用。(4)A集水区径流迁移的平均TN浓度是泥沙迁移的5.7倍,B集水区径流迁移的平均TN浓度是泥沙迁移的4.1倍,石盘丘小流域以径流氮流失为主,B集水区泥沙氮的流失对泥沙的响应能力高于A集水区,A和B集水区泥沙氮峰值均早于径流氮峰值。石盘丘小流域泥沙氮与径流总氮之间极显着相关(P<0.01),A集水区的水土保持措施和土地利用配置通过消减地表径流及径流中泥沙含量进而减少径流氮和泥沙氮。径流氮和泥沙氮在流失过程中相互影响,在实际氮素流失的防控中,需要配置综合措施体系以应对多种途径的氮流失。

陈茜[3](2018)在《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价值研究 ——以花垣县子腊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几十年来,中国扶贫攻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2011年国务院公布中国仍有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说明现阶段中国仍然存在较大面积、“久扶难脱贫”的经济洼地。值得强调的是,在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竟有10个为少数民族地区,这就意味着当前中国的贫困问题中,少数民族的贫困现象在贫困范围、贫困规模、贫困程度、脱贫难度等多方面可能存在相对更为艰巨的困难和强大的阻力,这是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与此同时,中国贫困地区范围与生态脆弱区范围的面积大部分重合,以往扶贫工作中重经济、轻生态等扶贫问题也屡见不鲜,而不少曾经生态环境优良的少数民族地区竟也出现生态衰退或生态灾变伴生的生态贫困现象。着眼于中国民族地区扶贫的特殊难题和生态扶贫的长远目标,对于以自身传统文化作为关键区别的各少数民族而言,民族文化对本民族的全面发展是否产生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尤其对本民族当前经济增长和生态维护是否产生阻碍作用,在以往扶贫攻坚过程中是否成为脱贫阻力或生态制约,又或者在什么情况下、什么原因使得民族文化无法发挥出原本具有的经济与生态正效应,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认真研究的现实问题。当前,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和不少学者深入研究少数民族贫困问题,提出生态扶贫或者绿色扶贫理念,积极探寻兼顾经济与生态双重效益的扶贫新路径。在上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中,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苗族贫困群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既然特定民族文化与相应民族的贫困关联是一个宏大的课题,哪怕仅着眼苗族及其文化进行研究,也是一个无法短期完成的艰巨任务。那么,不如聚焦于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苗族村寨,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梳理和验证相关的扶贫理论与观点,分析当地苗族传统文化资源对其生态扶贫实践的价值,以期达到“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的目的。与此想法最契合的,正是民族学常用的“解剖麻雀”的方法,指明了由点及面的思路。通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麻雀”,逐步逐层、认真细致地解剖,了解“器官”组成、位置、关联及功能等方方面面,然后分析总结出鸟类的共性,从而为认识其他鸟类提供理论指导或者有益参考。遵循民族学这一成熟可靠的方法,就可以让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价值研究,在子腊村这只“麻雀”的认真解剖下成为可能。要想做好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当代价值研究这一问题,基本遵循如下思路:苗族文化资源在田野点的生态扶贫中是否存在价值?如果存在价值,那么具体有哪些文化资源,分别具有哪些价值?这些苗族文化资源中,哪些内容可以应用于生态扶贫实践,以及如何应用来解决当地生态贫困等问题?上述思路可以通过在田野点调研和分析来逐层理清:一是全面了解田野点概况,尤其是当地苗族文化现状,当地生境情况,苗族文化与当地经济和生态状况的关联,以及苗族文化中与生态扶贫关联紧密或者值得关注的资源要素等内容;二是深入调查田野点整体贫困的根源,尤其需要关注当地是否存在与苗族文化及其变迁而导致的贫困原因,如果存在则需要找出具体内容、作用途径、以及影响后果;三是从田野点现有苗族文化资源中认真遴选出有利于自然环境维护和整体脱贫致富的文化资源和要素,探讨将这些苗族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现实路径,或者提出这些文化要素如何参与、推动生态扶贫的方法或构想;四是研究田野点苗族文化在生态扶贫实践中的博弈,分析国家权力、市场资本、民间力量等多方博弈之中的苗族文化,了解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现实作用、可借助力、以及可能阻力,探讨苗族文化资源如何参与其中才能更有利于推动生态扶贫进程。在众多符合要求的苗族村寨中,花垣县子腊村是与该课题比较契合,调研条件相对成熟的田野点。通过文献查询、访谈调查、参与观察等得知,子腊村作为一个苗族文化底蕴深厚、传承较好的纯苗族村寨,其生产与生计仍然大多依循着当地苗族传统,但也面临着外来文化的渗透与冲击。历史上,子腊村曾经远近闻名,村民们普遍比较富裕,并拥有“子腊贡米”等众多的苗族文化珍品。随着时代的前进和文化的变迁,子腊村的生态环境大不如前,成为影响该村整体经济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时至今日,在花垣县这一国家级贫困县的众多贫困村中,子腊村属于位置偏远、经济落后、贫困程度较深、脱贫难度较大的类型。不论从田野调查资料分析,还是从杨庭硕、罗康隆等学者的生境或“文化生态共同体”视角分析,都可以发现该田野点的长期贫困、难断“穷根”的现象,不仅是经济和生态双重因素相互影响、导致整体状况下行的问题,而且还有苗族文化等因素在其中产生了重要的排斥或阻碍作用,主要包括传统文化变迁与生态环境脱嵌,传统文化变迁与生态环境演替背向,国家权力的在场与民族文化的无序以及资本市场的牵引与民族文化的错位四个方面的内容。对该贫困村而言,苗族文化在生态衰退、经济困顿等生态贫困要素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在当地现有的众多苗族文化资源中,相对成熟、可资利用、适合应用于生态扶贫的资源或要素,主要包括“子腊贡米”、苗族刺绣、苗族歌舞和苗族宗教等。机缘巧合下,“湖南花垣子腊贡米复合种养系统”于2017年6月成功入选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从此,子腊村不再是当地众多贫困村中毫不起眼的一员。而是凭借“子腊贡米”等苗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和苗族文化资本的开发,终于跃入相关扶贫部门、资本市场和公众的视野聚焦区,并有望获得更多扶贫资源汇聚的扶贫重点村。在“子腊贡米”生态产业的带动下,其余苗族文化资源和要素也可能成为丰富当地生态扶贫思路和推动整体发展的有益助力。然而,苗族文化资源应用于生态扶贫实践不可能一帆风顺,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子腊村多年来扶贫攻坚的实践,以及当前生态扶贫探索中发生的众多博弈案例,就是较好的证明。幸而,在错综复杂的多方博弈中,苗族文化仍然大有用武之地。在子腊村的田野调查和扶贫实践中,传统苗族文化对子腊村的生态修复、经济增长、整体发展等方面的良好作用从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和体现,那么苗族文化资源对生态扶贫的当代价值也就可见一斑。通过对子腊村开展田野调查,再借助相关理论的指导和分析,可知苗族文化作为指导当地苗族生存、发展、延续的信息体系,既是经过长期检验的、认可度高的、行之有效的、并能兼顾当地生态与经济双重目标的调和剂,又是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的、潜力巨大的宝贵文化资源。大力发展蕴含苗族生态文化精髓的苗族生态文化产业,是目前当地修复生态环境、整体增收脱贫、保持生态扶贫实效和长效的良好途径。最终,在获得苗族文化资源对生态扶贫具有生态和经济价值的肯定答案的同时,子腊村苗族文化资源挖掘和应用于生态扶贫的经验、教训、案例分析及理论总结,对其他苗族贫困群体而言,甚至对其它民族贫困地区而言,有可能成为其发展生态经济、提高贫困群体长久收益、推动生态扶贫进程的有益参考和借鉴。

姜世伟[4](2017)在《三峡库区典型小流域面源污染特征研究》文中认为面源污染是当前三峡库区面临的一重大的环境问题。三峡水库蓄水后,大量耕地淹没,库区人地矛盾突出。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粮食生产压力的不断增大,客观上推动了化肥、农药等施用量的增加。广泛的污染物来源、较大的潜在污染负荷、较多的发生条件为库区可能发生严重农业面源污染提供了有利条件,三峡水库的水环境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本论文以三峡库区典型小流域--申家河小流域为研究对象,依托中国科学院三峡库区水土保持与环境研究试验站,以完善的侵蚀泥沙径流观测小区(可同时测定地表径流和壤中流)和小流域泥沙观测堰为平台,开展野外原位观测实验。研究内容有:(1)林地、村落、坡耕地、水稻田等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径流、泥沙和养分的流失特征、途径和通量;(2)集水区和小流域的径流损失特征、侵蚀泥沙与氮磷养分的损失途径与通量。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坡耕地TN的流失通量为42.30kg·hm-2,TP为1.99kg·hm-2。柑橘林地的TN流失通量为7.95kg·hm-2,TP的对应值为2.60kg·hm-2。自然林地的TN和TP的对应值分别为4.29kg·hm-2和0.41kg·hm-2。农村居民点的TN排放通量为23.31kg·hm-2,TP为3.85kg·hm-2。水稻田的TN和TP的流失通量分别为3.04kg·hm-2和0.62kg·hm-2。由此可知,坡耕地对小流域TN和TP流失通量的贡献率分别为52.3%和21%;柑橘林地的TN和TP的贡献率分别为9.8%和27.5%;居民点的对应值分别为28.8%和40.7%。因此,三峡库区典型小流域最主要的污染源是坡耕地、柑橘林地和居民点。(2)坡耕地产流过程中前期随径流量的增大,TN和PN浓度迅速升高,表明表层土壤累积的氮素迅速流失,到产流45min时,TN和PN均达到最高,分别为7.26mg·L-1和6.03mg·L-1。TN和PN的峰值出现在径流峰值之前。之后,随径流量升高,TN和PN浓度下降,但变化幅度不大。壤中流中硝态氮(NN)随着径流的流失过程呈先快速上升,在110min时达到峰值,然后缓慢降低并趋于稳定,能够持续很长的时间。典型降雨事件中NN浓度较高,均超过10mg·L-1的饮用水安全标准。次降雨过程中,地表径流和壤中流中TN的平均流失浓度分别为1.02kg·L-1和3.10kg·L-1。坡耕地产流过程中总磷(TP)与颗粒态磷(PP)的时间-浓度曲线变化趋势接近,产流过程中TP与PP呈极显着的正相关(r=0.968**,N=12),可知在暴雨条件下,泥沙结合是坡耕地磷随地表径流流失的最主要形态。在产流的最后阶段,径流溶解态的总氮(DTP)的时间-浓度曲线与TP的几乎重合。由此说明,随着降雨的减少,径流的携沙能力减弱,径流中的磷以可溶性磷为主。次降雨过程中,地表径流和壤中流TP的平均流失浓度分别为0.069kg·L-1和0.004kg·L-1。(3)径流过程中氮磷浓度呈先上升后降低的变化,与径流量流失过程具有相似性,但浓度峰值出现在径流量峰值之前。径流量和污染物浓度变化过程呈单峰趋势。次降雨事件的氮素流失平均浓度TN为8.42mg·L-1,可溶性氮(DN)为5.61mg·L-1,颗粒态氮为2.81mg·L-1。TP的平均浓度为1.23mg·L-1,可溶性总磷(DTP)的平均浓度为0.37mg·L-1,颗粒态磷平均浓度为0.86mg·L-1。颗粒态磷占总磷污染物都在60%以上,且浓度变异均不大。(4)旱坡地养分年流失通量为13.48kg·N·hm-2和1.58kg·P·hm-2。石盘丘集水区养分年流失通量为13.11kg·N·hm-2和2.02kg·P·hm-2,申家河小流域养分年流失通量为9.89kg·N·hm-2和0.71kg·P·hm-2。三峡库区紫色土地块尺度上氮磷流失主要以颗粒态(PN、PP)为主,而在集水区和小流域尺度上氮素以硝态氮(NN)为主,磷的流失仍以颗粒态(PP)为主,说明径流、泥沙与氮磷的作用机理不同导致氮磷流失机制的差异,表明面源污染过程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大,林地、耕地和居民点的氮磷流失通量下降。因此氮磷流失具有时间和空间尺度的变异性,评价氮磷流失的环境效应也有一定的尺度效应。

张国昕[5](2017)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西北宁陕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和生态文明理念视野下,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已成为当前亟需开展研究的领域。本文针对西北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移民面临的实际问题,选择建国以来移民历史最长的宁夏西海固山区和移民规模最大的陕南秦巴山区作为研究区域。在研究区域5个市、11个县(区)、13个镇(乡)、16个移民点开展现场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生态学、系统学、规划学、建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从理论、历史、实践、技术四个层面开展了西北宁陕地区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形成了本文研究的基本框架。重点探讨生态移民宜居环境空间演变规律、空间开发规划优化、宜居建筑设计理念更新、社会融合和社会成本分析等问题,意欲为优化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推动移民安置工作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支撑。针对移民搬迁安置过程面临的各种挑战,本文首先开展了移民宜居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通过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内涵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生态文明理念剖析,归纳和分析了移民人居环境空间演变的基本规律和移民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依据;通过对人类和自然、主体和客体、现代和传统、全球和本土、有序和无序、传承和创新六对关系的分析,从哲学、历史学和动力学三个维度解读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探讨构建了移民生态文明建设三维结构优化调控体系。三维结构包括:由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调控目标维,由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公众行为构成的调控对象维,由观念转变、制度保障、技术更新构成的调控任务维。通过对中国历史上人口迁徙的回顾和研究区域传统村落、传统建筑的案例分析,开展了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历史的研究。在开展传统村落依山傍水而建的空间分布特征基础上,总结了凤堰明清古梯田农耕模式;在开展传统建筑特征分析基础上,总结了生土建筑结构与营建技术的本土化特色;在开展宁夏吊庄四代移民建筑分析基础上,总结了吊庄移民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典型案例分析为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提供了地域文化传承的历史启迪。通过调查移民规划实施过程在观念转变和行为规范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主要障碍,开展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开发规划实践的研究。通过开展研究区域移民安置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环境影响分析、移民产业发展规划和经济收入分析、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分析、以及移民安置成本和社会融合分析,从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展开技术经济评价和故障分析,尝试建立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实践综合评价方法体系。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了以满足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为核心,包括规划3个阶段、9项生态文明制度、29项具体指标构成的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全过程控制的“3929”制度保障体系,并通过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开发规划实践案例分析,进一步论证了制度保障的重要性。针对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移民生态、生产、生活三大空间开发实践过程反映的技术需求,开展了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和建筑设计理念更新的技术研究。重点针对研究区域传统文化传承及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持续发展等问题,探索构建传承地域文化特色,包括三大空间组团设计、生态农业产业化设计、本土化建筑设计、整体性设计和分类指导设计等5项策略和27项技术措施组成的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设计更新的技术策略体系,并通过分散安置移民传统民居建筑更新工程和集中安置移民新村设计更新工程的案例分析,为技术策略体系应用提供工程示范。

吴东[6](2016)在《三峡库区兰陵溪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养分流失控制》文中指出三峡库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2000年以来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建设等一系列工程的实施使三峡水库生态屏障区土地利用/覆被发生显着变化,通过选择适宜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构建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与空间布局,以实现有效地控制三峡库区土壤侵蚀及土壤养分流失的目标。本研究以三峡库区沿江低山丘陵区兰陵溪小流域为研究对象,以揭示退耕还林后土地利用类型及格局变化,以及该变化对土壤侵蚀和土壤氮磷养分输出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小区对照试验,结合长期定位监测与GIS空间分析,从地块、集水区和小流域尺度对典型土地利用类型水土流失及氮磷养分输出特征及差异加以研究,分析氮磷养分形态及其输出途径,揭示小流域土壤养分输出与土地利用结构之间关系,对土壤养分流失的主要来源加以识别,并通过典型降雨对小流域径流养分输出过程加以探究,为流域面源污染控制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首先,地块尺度揭示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之间径流和土壤侵蚀量显着性差异。以坡耕地退耕后形成的茶园地、板栗林地和柑橘园地三种典型土地利用/覆被类型,与原有坡耕地进行比较。退耕后年径流和泥沙输出负荷大大减小,径流量为板栗林地(110.71m3·hm2)<柑橘园地(164.16m3·hm2)<茶园地(171.74m3·hm2)<坡耕地(181.38m3·hm2),退耕还林地相对于耕地平均径流输出减少了17.92%;土壤侵蚀量为板栗林地(141.92kg·hm2)<柑橘园地(343.78kg·hm2)<茶园地(394.79kg·hm2)<坡耕地(1210.77kg·hm2),退耕还林地相对于耕地土壤侵蚀量减少了75.76%。退耕还林后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得到较大改善,土壤容重降低,土壤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增加,有利于水土保持功能的发挥,对流域水土流失控制效应明显。其次,退耕还林后土壤养分氮磷年流失负荷(径流、泥沙中养分流失量之和)显着减少,总氮(TN)年输出量大小依次为坡耕地(5034.31g·hm-2)>茶园地(3284.15g·hm-2)>柑橘园地(2656.35g·hm-2)>板栗林地(1801.81g·hm-2);总磷(TP)为坡耕地(1977.93g·hm-2)>茶园地(629.72g·hm-2)>柑橘园地(614.36g·hm-2)>板栗林地(205.13g·hm-2)。退耕还林类型TN、TP年输出负荷分别减少了48.74%和75.58%。土壤养分速效态氮方面,硝态氮(NO3--N)年输出量由大到小顺序为坡耕地(616.04g·hm-2)>茶园地(568.91g·hm-2)>板栗林地(302.75g·hm-2)>柑橘园地(242.09g·hm-2),铵态氮年输出总量大小关系为:坡耕地最大(385.89g·hm-2),茶园地次之(340.96g·hm-2),柑橘园地第三(311.39g·hm-2),板栗林地最少(205.26g·hm-2)。总氮、硝态氮、铵态氮主要输出途径为地表径流,占总量比例分别为67.49%、98.56%和97.91%;总磷主要以泥沙结合态输出,占总量比例为90.60%。退耕还林等措施使该地区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显着减少,土壤养分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第三,集水区尺度上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土壤养分输出控制效应加以分析。利用Arc GIS水文分析模块将小流域划分为S1S9共9个集水区,并将小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6大类,即林地、园地、耕地、住宅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通过自然降雨条件下各集水区氮素养分输出监测结果分析发现,不同集水区各形态氮素输出存在差异,氮素指标空间聚类分析结果表明,9个集水区大致可以分为3类,且3类之间差异显着:S1、S2为第I类,受人为活动影响小,氮素养分输出浓度低;S3、S4、S8、S9为第II类,受到一定农事活动和居民生活的影响,氮素养分输出浓度较第I类高;S5、S6、S7为第III类,受农事活动以及居民生活影响最大,氮素输出浓度最高,NO3--N浓度超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TN浓度超过V类地表水水质标准。氮素输出源汇分析结果表明,住宅用地、园地对氮素输出起显着源作用,林地、未利用地则起显着汇作用。综合考虑小流域生态效益和当地居民经济收益,结合土地利用类型的源汇分析结果,第II类应成为小流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所追求的方向,即优先增加林地面积,适当控制园地发展,且将住宅用地面积比例控制在5%以下,并通过林茶、林果间作等方式改变小流域部分园地单一类型片状分布格局。总体上,根据流域出口三角堰处流量、养分日监测数据分析得出,兰陵溪小流域汛期径流量、泥沙量分别为180246.73m3、199.10t,径流、泥沙最大输出月份均为5月,最小为8月。按汛期泥沙输出量推算,小流域泥沙侵蚀模数约为331.83 t·km-2·a-1,侵蚀强度属于微度侵蚀。5月11日特大暴雨所造成的泥沙输出量占汛期小流域泥沙输出总量的44.91%,暴雨次数及强度对泥沙输出量大小具有决定性作用。流域汛期总氮、总磷、铵态氮和硝态氮输出量分别1879.76kg、217.85kg、37.71kg、1213.32kg,氮素主要通过径流输出,速效态氮以硝态氮为主,磷素主要以泥沙结合态形式输出。NH4+-N、NO3--N、T N、TP平均输出浓度分别为0.21、7.62、10.75、0.10mg·L-1,其中NH4+-N、TP浓度均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NO3--N浓度低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TN浓度超过V类地表水水质标准。典型降雨过程中,按照降雨历时将整个降雨事件划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研究结果表明降雨中期流量和养分输出负荷占整个降雨过程的绝大部分,流量、NH4+-N、NO3--N、TN及TP占比分别为67.17%、75.99%、62.59%、63.41%和75.95%,上述指标输出总量大小关系均为中期>后期>初期;养分浓度方面,NH4+-N为中期浓度最高,其次为初期,后期最低,NO3--N和TN均为后期>初期>中期,TP浓度由初期到后期逐渐下降。经回归分析发现,氮磷输出负荷与径流量间能够通过多项式模拟,可以通过该经验方程对小流域面源污染负荷进行估算。

宋豪[7](2015)在《生态涵养背景下的渝东北经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既是三峡库区,又是秦巴山区,肩负着国家“水源涵养重要生态功能区”的责任,其生态安全早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放在首位,同时也重视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必须融入生态因子。但目前,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生态环境脆弱、水体污染较严重,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扶贫攻坚任务重,用生态涵养促进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探析渝东北生态涵养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分为四大部分,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论有:1.渝东北生态涵养与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研究。一是,渝东北生态涵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表现为城乡生产生活环境较差,如城镇和农村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农业面源污染加大,水体污染较严重,森林覆盖率低下,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二是,渝东北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表现为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较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产业支撑明显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低,工业规模小、效益差;扶贫攻坚任务艰巨,生态扶贫搬迁人口多、成本高、农民搬迁意愿未被充分激发、安置效果与农民期盼有差距;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农村人口转移较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三是,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提出及意义,重庆“五大功能区”是全市功能区定位的4.0版本,是全市新的区域发展战略,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定位划分有利于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全市功能的互补和协调发展,有利于渝东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2.渝东北生态涵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一是,渝东北生态涵养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联,两者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生态涵养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需要经济发展的支撑,经济发展又离不开生态涵养的保障。渝东北生态涵养目标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表现为生态环境的弱自然条件不利于经济发展、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制约经济发展、过度的生态涵养观制约经济发展;渝东北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涵养环境,如经济发展的任务破坏生态涵养环境、经济发展的方式破坏生态涵养环境、经济发展的结构影响生态环境。二是,基于万州区水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视角,定量分析渝东北生态涵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从模拟结果可见,不同的水体污染物指标与人均GDP的关系具有不同的特征,运用不同的方程模拟,结果有所不同。大部分污染指标与人均GDP的二次函数模型模拟结果最优,两者均呈现出“U型”关系。因此,目前万州区整体处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水体污染程度还在不断加深的阶段。三是,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是渝东北生态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践探索,通过调研云阳县沙市镇等地,实证分析得出其可以带来生态和经济效益。3.生态涵养背景下渝东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五大路径促进生态涵养背景下的渝东北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一: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生态资源的有效利用,按照生态补偿的主体,加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设置差异化补偿政策、完善生态补偿立法;按照流域、森林、自然保护区和矿产等生态补偿的客体,设计不同的生态补偿机制。路径二:合理运营生态资本,实现生态经济的高效运作,开发生态产品、发展生态产业,实现生态资本的价值转化。按照市委四届三次会议要求,实施分块发展战略,打造农产品生态经济发展轴、生态产业集群区、生态旅游经济带。路径三:加大生态扶贫开发力度,实现移民脱贫发展,加大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生态移民工程,推进生态文明化;加大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扶贫开发力度,推进移民脱贫化。路径四:促进人口转移,推进人口小城镇化,需要促进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人口按时间和空间梯度转移;需要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鼓励个人的自由流动;建设绿色村镇,打造生态涵养型村镇,村镇建设融入地域文化特征,村镇建设与生态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五:创新生态涵养模式,夯实经济发展环境。构筑森林、水域等生态屏障,提升涵养功能;控制城乡污染,改善生活环境。4.生态涵养背景下渝东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研究。四大保障措施助推生态涵养背景下的渝东北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措施一:树立和践行生态涵养发展观,养成正确行为方式。社会要树立生态涵养促进经济发展的理念,城乡居民要不断改善日常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保障措施二:提高生态涵养发展区的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能力,用要素保障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措施三:完善生态涵养发展法治体系建设,用法治保障生态经济发展。保障措施四:政府要转变职能,改革并建立绿色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绿色政府,引导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赵龙华[8](2012)在《三峡重庆库工我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建设期长达17年,它为三峡重庆库区农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难题。作为全国连片贫困地区,三峡重庆库区的农业经济总体上仍处于欠发达状态,广大农村地区人多地少的基础性矛盾、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还相当突出,库区15个区县的农业发展还很不均衡。三峡水库作为国家战略性淡水资源库,必须确保其水体安全。发展库区农业经济既要因地制宜,统筹兼顾,促进各区县均衡协调发展,又要确保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安全和三峡水库的水体安全。研究三峡重庆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区域发展非均衡理论为基础,从中观视角详细分析了三峡重庆库区在整个长江流域防洪、生态、环境保护、全国淡水资源供给的特殊地位。着重分析了现代农业的种种弊端及其与“后现代”农业的联系和区别,指出所谓“后现代”农业本质上应该是可持续农业。重点分析了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状况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环境质量状况随经济增长“先恶化后改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对自然生态环境存在恶化和改善两种效应关系。论述了可持续影响因素产生的根源是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具体分析三峡重庆库区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从环境容量、库区水土流失和农村面源污染几个方面阐明库区农业发展的不可持续,指出库区农业走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离散差异分析法、协整关系法和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深入剖析重庆库区县域差异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库区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状况的内在逻辑关系。本文可能的创新点是:重庆库区农业发展不可持续影响因素产生的根源分析,重庆库区县域发展不均衡产生的主要因素分析,重庆库区农业经济发展与农业面源污染关系的实证分析。本文的主要结论是:三峡重庆库区农业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移民投资的不均衡是造成库区县域农业经济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三峡重庆库区仍处在农业生态环境状况随农业经济发展而恶化的阶段。

吴磊[9](2012)在《三峡库区典型区域氮、磷和农药非点源污染物随水文过程的迁移转化及其归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大部分次级河流回水区“水华”现象频发。农业生产使用的化肥、农药是破坏库区次级河流水质的主要原因,农村人畜粪便、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也是造成库区次级河流污染的重要原因。据不完全统计,三峡库区次级河流中总磷、总氮、有机物等污染物有52%59%来自农业面源污染,三峡库区氮、磷和农药面源污染已成为威胁库区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因此,开展对三峡库区典型区域氮、磷和农药非点源污染迁移转化和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对于三峡库区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库区生态和谐以及保障库区水环境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根据三峡库区气候、地形、地质、地貌、土地利用类型和紫色土坡地壤中流极为发育等特点,分别构建基于地表径流和壤中流的分布式溶解态非点源氮磷污染模型、基于不确定性理论的分布式吸附态氮磷污染灰色模型、和根据面源污染产生的动力学机制构建农药非点源污染综合迁移转化模型,并利用研究区水质实测数据进行模型验证。分别以三峡库区小江流域和忠县石宝镇新政村柑橘果园与菜地为例模拟库区典型区域总氮、总磷和农药面源污染物随水文过程的迁移转化和时空分布规律,并对污染负荷来源的关键源区进行识别,对流域氮、磷和农药面源污染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价。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非点源污染耦合模型,实现了氮、磷和农药非点源污染的综合模拟。主要研究成果如下:①考虑到壤中流产生的氮、磷非点源污染,引入具有物理机制的、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为研究单元的SLURP分布式水文模型,构建基于地表径流和壤中流的分布式溶解态非点源污染模型。通过参数的校准和优化,20032008年径流量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在20%以内,Nash-Sutcliffe系数为0.8左右,改善了地表径流量和壤中流量的模拟精度,提高了溶解态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估算的准确性。②鉴于降雨侵蚀因子和泥沙输移比因子的时空变化,建立能反映流域输沙量逐年变化的动态模型。结合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中各因子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运用不确定性理论把各因子定义为盲因子,由土壤表层氮磷含量和污染物泥沙富集系数构建基于不确定性理论的分布式吸附态氮磷污染灰色动态模型,实现了GIS技术、不确定性理论和吸附态非点源污染模型的动态耦合。③为了准确模拟流域输沙量,以与泥沙输移比密切相关的泥沙搬运力为切入点,以数字流域像元内和上游来水形成的累积径流量为突破口,根据累积径流量和泥沙搬运力的数学关系,把累积径流量分别与地形指数和流水累积量耦合,且假定具有最大泥沙搬运力像元的泥沙输移比为1,提出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的流域坡面和河道泥沙输移比新计算方法。为流域尺度土壤流失量的准确估算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④污染物在植物冠层和土壤亚环境系统中的迁移机理有本质的不同,前者主要是植物冠层区农药的挥发,动力主要是蒸发,对应的方程为一阶微分方程;后者主要是农药在大气、水和土壤环境中的降解,动力主要是水势梯度和浓度梯度,对应的方程为二阶偏微分方程。根据污染物在不同媒质中迁移转化的动力学机制构建农药非点源污染综合迁移转化模型,用来描述气、水和土壤环境中农药污染物迁移转化的时空分布规律与输出过程。⑤把流域氮、磷和农药非点源污染模型进行耦合,构建具有物理机制的、分布式的流域非点源污染综合动态模型,来模拟氮、磷和农药面源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污染物输出量,进而对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定量估算与分析评估。将更有利于准确全面地定量分析和评估三峡库区典型区域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动态变化规律,实现了农业氮、磷和农药非点源污染的综合模拟。⑥论文以三峡库区小江流域和忠县石宝镇新政村农业用地为研究对象,在GIS技术支持下,借助构建的分布式综合模型,分别对氮、磷和农药非点源污染迁移转化及其趋向过程进行动态模拟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模型构建方法合理,模拟效果良好。并据此对研究区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时空分布规律、来源构成、贡献率、关键源区、径流和侵蚀输出分别进行分析和评估。就年均情况而言,小江流域总氮负荷的来源贡献率大小依次为化肥施用(64.01%)>水土流失(26.48%)>畜禽养殖(5.14%)>生活污染(4.37%),总磷负荷的来源贡献率大小依次为化肥施用(68.2%)>水土流失(28.22%)>畜禽养殖(2.64%)>生活污染(0.94%);三峡库区地表水体和表层土壤农药残留浓度水平取决于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降雨量、径流量、农药施用和农田灌溉状况。

戴天放[10](2010)在《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紧紧围绕鄱阳湖流域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互动关系这一核心,主要采用历史研究为主,结合生态学、农学和经济学等跨学科研究的方法,探索农业开发与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互动规律,总结经验教训并借鉴传统生态农业思想、模式和技术,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提供对策。考诸鄱阳湖流域农业开发和生态环境变迁史,可以发现历史上鄱阳湖流域农业开发经历了一个由开发不足、到开发适度再到开发过度和环境治理的阶段。相应的,其生态环境也经历了一个由封闭到平衡,再到开始失衡、逐步恶化,再到逐步改善的变迁过程。其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在古代突出地表现为由于垦殖过度所致水土流失所带来的频繁的水旱灾害;到现代,除了上述历史时期存在的自然灾害以外,还有受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其农业环境变迁史可以概括为:远古至秦汉时期,是生态环境由荒凉向开化发展的阶段;隋唐五代时期,是生态环境平衡发展阶段;宋元时期,是生态环境开始失衡阶段;明清时期,是生态环境逐渐破坏恶化的阶段;近代以来,生态环境呈现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建国以来生态环境经历了一个恶化——治理——改善的过程。在此,我们可以得出历史的经验教训:农业开发必须适应复杂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只有全面地把握自然生态环境的总体,才能使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充分地持续地发挥作用,经济社会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相反,如果不顾自然生态环境的复杂性,掠夺性开发资源,就必然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处理好农业开发与环境治理之间的关系,必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我国传统生态农业中“三才论”、“三宜说”、精耕细作、培肥地力、基塘农业、用养结合等农业思想、模式和技术,值得继承和发扬。自宋至清,鄱阳湖流域传统农业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符合生态农业原理的技术和模式。建国以来鄱阳湖流域生态农业发展历程经历了自发型生态农业阶段、资源型生态农业阶段、高产型生态农业阶段、优质型生态农业阶段和持续型生态农业阶段等5个阶段,创造的“猪—沼—果”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成为我国南方唯一重点推广的生态农业模式,标志着鄱阳湖流域生态农业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鄱阳湖流域现代生态农业的成效是显着的,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发展生态产业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经济基础,建设高效生态农业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产业的优势所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可区划为3个不同的区域;其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可设计为4大类、18小类;其高效生态农业技术体系构成包括生态结构合理化技术体系及农业系统功能强化(集约化)技术体系。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离不开建立与健全政府扶持政策与实施体系,此外,还要突出围绕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目标与主要障碍因素,对主要组织与制度(政策)安排进行研究、设计与创新。

二、三峡河谷地区无农药污染柑橘生产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峡河谷地区无农药污染柑橘生产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柑橘果园水肥药一体化防治面源污染技术集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柑橘果园污染源
    1.1 柑橘果园污染源及其路径
    1.2 肥料污染成因及危害
    1.3 农药污染成因及危害
2 柑橘果园水肥药一体化防治面源污染集成技术体系
    2.1 面源污染防治目标
    2.2 集成技术体系
    2.3 集成技术效果
3 肥料农药减量施用技术
    3.1 化肥减量施用
        3.1.1 测土配方施肥综合技术
        3.1.2 有机肥与无机肥平衡施用技术
        3.1.3 缓/控释肥料技术
    3.2 农药减量控害
        3.2.1 农业防治技术
        3.2.2 物理防治技术
        3.2.3 生物防治技术
        3.2.4 生物农药技术
4 肥料农药精准高效施用技术
    4.1 节水灌溉与水肥一体化工程
    4.2 水药一体化工程
    4.3 水溶性肥料施用
    4.4 科学用药与统防统治
        4.4.1 科学用药技术
        4.4.2 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
5 生态截蓄减量排放与回收利用技术
    5.1 果园生草与间种栽培
    5.2 生态拦截
        5.2.1 人工湿地技术
        5.2.2 山地果园生态护坡拦截技术
        5.2.3 生态截蓄沟渠技术
    5.3 径流截蓄再利用

(2)次降雨过程中不同土地利用配置对小流域氮流失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面源污染
        1.2.2 氮流失来源、方式及影响因素
        1.2.3 氮流失的防控
    1.3 目前研究有待深入研究之处
第2章 研究目标与内容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2.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2 样品采集
    3.3 样品测定
    3.4 数据处理
第4章 次降雨过程中不同土地利用配置对径流氮流失的影响
    4.1 次降雨过程中不同土地利用配置下径流量与径流总氮变化特征
    4.2 次降雨过程中不同土地利用配置下径流不同形态氮流失特征
    4.3 讨论
        4.3.1 石盘丘小流域水质标准
        4.3.2 不同土地利用配置对径流总氮的影响
        4.3.3 不同土地利用配置对不同形态氮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次降雨过程中不同土地利用配置对泥沙氮流失的影响
    5.1 次降雨过程中不同土地利用配置下泥沙量与泥沙氮变化特征
    5.2 讨论
        5.2.1 次降雨过程中泥沙质量与泥沙氮的关系
        5.2.2 不同土地利用配置对泥沙氮流失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次降雨过程中径流氮和泥沙氮的交互关系
    6.1 次降雨过程中不同土地利用配置下径流氮与泥沙氮流失特征
    6.2 次降雨过程中不同土地利用配置下径流氮与泥沙氮的占比
    6.3 次降雨过程中不同土地利用配置下径流氮与泥沙氮的相关性
    6.4 讨论
        6.4.1 不同土地利用配置对径流氮和泥沙氮峰值的影响
        6.4.2 次降雨过程中径流氮和泥沙氮的相互关系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与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3)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价值研究 ——以花垣县子腊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创新
    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苗族文化的概念界定
        二、生态贫困的概念界定
        三、生态扶贫的概念界定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贫困与反贫困的研究
        二、文化与贫困的研究
        三、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本的研究
        四、民族文化与生态扶贫的研究
第二章 子腊村概况
    第一节 选点理由
    第二节 子腊村的生态、生产与生计
        一、子腊村的生态
        二、子腊村的生产
        三、子腊村的生计
    第三节 子腊村的民族与文化
        一、子腊村的民族
        二、子腊村的文化
    第四节 子腊村的“贡米”
        一、“子腊贡米”的含义
        二、“子腊贡米”的发现
        三、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第三章 传统文化变迁与生态环境脱嵌
    第一节 “子腊贡米”系统嵌合关键环节的衰落
    第二节 传统文化价值兑现受阻推动偏离
    第三节 外来不契合文化的偏离影响
第四章 传统文化变迁与生态环境演替背向
    第一节 无法成钢的废铁与自然灾害的频发
    第二节 工业文化的冲击与生态污染的加剧
    第三节 苗族织绣的衰落与生物多样性的弱化
    第四节 苗族歌舞边缘化与相关文化传承隐忧
第五章 国家权力的误伤与民族文化的无序
    第一节 国家粮食政策变迁与贡米文化混乱
    第二节 国家林业政策实行与传统林、猎文化衰败
    第三节 过往扶贫政策的遗憾与传统文化的错位
    第四节 国家权力博弈对生态扶贫的利与弊
第六章 资本市场的牵引与民族文化的错位
    第一节 市场需求锐减与传统文化产品裁汰
    第二节 经济观念影响与传统教育观念改变
    第三节 市场资本博弈对生态扶贫的利与弊
    第四节 民间力量博弈对生态扶贫的利与弊
第七章 子腊村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应用
    第一节 “子腊贡米”与子腊村的生态扶贫
        一、“子腊贡米”系统的生态与经济价值
        二、复兴“子腊贡米”系统促进生态扶贫的对策
    第二节 苗族织绣与子腊村的生态扶贫
        一、子腊村苗族织绣的生态与经济价值
        二、苗族织绣助推生态扶贫潜力的挖掘
    第三节 苗族歌舞与子腊村的生态扶贫
        一、子腊村苗族歌舞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二、开发苗族歌舞产业推进生态扶贫的思路
    第四节 苗族宗教与子腊村的生态扶贫
        一、子腊村苗族宗教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二、苗族宗教参与生态扶贫的思路
    第五节 生态扶贫的文化资本
        一、文化资本与生态扶贫
        二、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原则
        三、生态扶贫中文化资本的运用和转化
第八章 生态扶贫中的文化博弈
    第一节 生态扶贫中的国家权力机构
        一、各级国家权力机构的角色定位、权力及职能
        二、国家权力在生态扶贫中的博弈行为分析
        三、借助国家权力推进生态扶贫的建议
    第二节 生态扶贫中的市场资本
        一、市场资本博弈的立场分析
        二、市场资本在生态扶贫中的博弈行为分析
        三、苗族文化借助市场资本参与生态扶贫的建议
    第三节 生态扶贫中的民间力量
        一、民间力量博弈的立场分析
        二、民间力量在生态扶贫中的博弈行为分析
        三、苗族文化借助民间力量推进生态扶贫的建议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1 花垣县森林年末实有面积表

(4)三峡库区典型小流域面源污染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面源污染的概念、来源与特点
        1.3.1 面源污染的概念
        1.3.2 面源污染的来源
        1.3.3 面源污染的特点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三峡库区面源污染研究
        1.4.2 三峡库区面源污染机理研究
    1.5 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三峡库区概况
        2.1.2 试验区概况
    2.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2.1 研究思路
        2.2.2 技术路线
    2.3 研究方法
        2.3.1 试验小区设置
        2.3.2 种植制度
        2.3.3 施肥方式
        2.3.4 试验小区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2.3.5 氮磷径流损失途径与通量观测
    2.4 数据处理与计算
        2.4.1 径流小区计算
        2.4.2 石盘丘集水区与申家河小流域计算
3 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氮磷流失特征及通量
    3.1 坡耕地降雨径流、泥沙特点
        3.1.1 坡耕地降雨与径流
        3.1.2 坡耕地产沙特征
    3.2 坡耕地氮素随径流的流失过程、形态与通量
        3.2.1 坡耕地氮素随地表径流的流失过程、形态与通量
        3.2.2 坡耕地氮素随壤中流的流失过程、形态与通量
        3.2.3 水文路径对坡耕地氮素流失通量的贡献
        3.2.4 不同施肥量对紫色土坡耕地氮素流失的影响
        3.2.5 小结
    3.3 坡耕地磷素随径流的流失过程、形态与通量
        3.3.1 坡耕地磷素随地表径流的流失过程、形态与通量
        3.3.2 坡耕地磷素随壤中流的流失过程、形态与通量
        3.3.3 水文路径对坡耕地磷素流失通量的贡献
        3.3.4 不同施肥量对三峡库区紫色土坡地磷素流失的影响
        3.3.5 小结
4 三峡库区林地、居民点和水稻田氮磷流失特征
    4.1 柑橘林地氮磷随径流的流失特征
        4.1.1 柑橘林地降雨与产流特征
        4.1.2 柑橘林地氮素随径流的流失特征
        4.1.3 柑橘林地磷素随径流的流失特征
        4.1.4 小结
    4.2 自然林地氮磷流失特征
        4.2.1 自然林地氮素随径流的流失特征
        4.2.2 自然林地磷素随径流的流失特征
        4.2.3 小结
    4.3 农村居民点氮磷流失特征
        4.3.1 农村居民点降雨量径流污染过程特征
        4.3.2 农村居民点污染物流失形态、浓度与通量
        4.3.3 农村居民点径流水质与污染物通量估算
        4.3.4 小结
    4.4 水稻田氮磷流失特征
        4.4.1 水稻田氮磷流失形态与浓度
        4.4.2 水稻田氮磷流失通量
        4.4.3 小结
5 石盘丘集水区与申家河小流域面源污染研究
    5.1 降雨和径流变化特征
    5.2 径流和泥沙对降雨响应特征
    5.3 暴雨径流过程中氮磷形态与浓度变化特征
        5.3.1 暴雨过程中氮素形态与浓度变化特征
        5.3.2 暴雨过程中磷素形态与浓度变化特征
    5.4 小流域氮磷流失通量
        5.4.1 小流域暴雨径流氮磷流失特征
        5.4.2 小流域平均径流氮磷流失通量
    5.5 小流域的尺度效应
        5.5.1 地块尺度
        5.5.2 集水区和小流域尺度
        5.5.3 小结
6 治理措施
    6.1 源头控制
    6.2 过程阻断
    6.3 增汇控制与生态拦截
7 结论与创新
    7.1 主要结论
    7.2 特色与创新
    7.3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生态文明理念下西北宁陕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代西北地区生态移民的缘起和发展
        1.1.2 当前生态移民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态势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启示
    1.3 项目研究意义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和典型案例选择
    2.1 研究区域选择
        2.1.1 生态移民概念界定
        2.1.2 研究区域和研究范围选择
    2.2 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特征
        2.2.1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特征
        2.2.2 陕西省生态环境特征
    2.3 研究区域生态移民规划
        2.3.1 宁夏“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规划
        2.3.2 陕南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2011-2020 年)
    2.4 典型案例选择
    2.5 本章小结
3 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
    3.1 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内涵和行为主体
        3.1.1 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内涵和功能定位
        3.1.2 移民宜居环境空间行为主体
    3.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理念
        3.2.1“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念
        3.2.2“体国经野”的宜居环境系统规划理念
        3.2.3“师法自然”的建筑设计理念
    3.3 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生态文明理念
        3.3.1“以人为本”的环境伦理观
        3.3.2 以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为核心的生态学原理
        3.3.3 建筑设计理念更新的生态学原理
    3.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理念内涵解读
        3.4.1 生态文明的哲学思考
        3.4.2 文明冲突的历史思考
        3.4.3 生态文明的动力学思考
        3.4.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内涵解读
    3.5 移民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调控体系构建
        3.5.1 移民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调控体系构建原则
        3.5.2 移民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调控体系构建框架
    3.6 本章小结
4 研究区域移民居住环境空间开发历史的研究
    4.1 移民居住环境空间的历史演变
        4.1.1 中国历史上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变化和人口迁徙
        4.1.2 宁夏西海固山区移民人口迁徙和空间开发的历史回顾
        4.1.3 陕南秦巴山区移民人口迁徙和空间开发的历史回顾
    4.2 研究区域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4.2.1 传统村落与传统村落保护
        4.2.2 宁夏西海固山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4.2.3 陕南秦巴山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4.3 研究区域传统民居建筑特征及其文化传承内涵
        4.3.1 传统民居建筑和传统民居建筑保护
        4.3.2 宁夏西海固山区传统民居建筑特征
        4.3.3 陕南秦巴山区传统民居建筑特征
    4.4 宁夏吊庄移民居住环境建设的历史回顾
        4.4.1 宁夏吊庄移民的历史背景
        4.4.2 银川市月牙湖吊庄移民居住环境建设案例分析
    4.5 宁陕生态脆弱山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的历史启示
        4.5.1 对爱辉——腾冲直线的重新认识
        4.5.2 凤堰明清古梯田的生态文明启示
        4.5.3 传统民居建筑的历史启示
        4.5.4 宁夏吊庄移民“四代建筑”的历史启示
    4.6 本章小结
5 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实践的研究
    5.1 宁夏地区“十二五”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5.1.1 银川市移民安置区建设“十二五”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5.1.2 彭阳县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5.2 陕南地区“十二五”移民规划实施现状案例分析
        5.2.1 陕南地区“十二五”移民搬迁安置工作进展情况
        5.2.2 安康市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建设案例分析
        5.2.3 陕南地区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规划实施现状
    5.3 研究区域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实践综合评价
        5.3.1 安置区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及空间开发环境影响分析
        5.3.2 迁出区生态空间修复规划实施影响分析
        5.3.3 生态移民经济收入统计分析
        5.3.4 生态移民住宅建筑满意度分析
        5.3.5 生态移民安置社会成本和社会融合分析
    5.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存在问题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5.4.1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再认识
        5.4.2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和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
    5.5 本章小结
6 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技术策略研究和工程实践
    6.1 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技术策略选择原则
        6.1.1 技术策略选择基础
        6.1.2 技术研究的主要领域
        6.1.3 技术策略选择原则——“一优先三结合”原则
    6.2 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技术策略体系构建
        6.2.1 生态优先特色的三大空间组团设计技术策略
        6.2.2 满足资源条件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技术策略
        6.2.3 符合当地人文特色的本土化建筑设计适宜技术策略
        6.2.4 结合系统控制的整合性设计技术策略
        6.2.5 按照安置模式特点分类指导的设计技术策略
    6.3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工程实践
        6.3.1 分散安置移民传统民居建筑改造更新工程
        6.3.2 集中安置移民新村宜居环境建设设计更新工程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论文总结—对移民宜居环境持续发展的再认识
        7.1.1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7.1.2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历史的研究
        7.1.3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实践的研究
        7.1.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和建筑设计更新的技术研究
    7.2 主要结论——论文的创新点
    7.3 建议——对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7.4 展望——对后续研究的思考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研究工作及成果

(6)三峡库区兰陵溪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养分流失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 研究目标、内容和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特征
    2.4 植被分布
    2.5 土地利用/覆被状况
第三章 典型退耕还林模式水土保持功能研究
    3.1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3.1.1 试验地概况
        3.1.2 研究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退耕还林模式径流输出和泥沙侵蚀差异
        3.2.2 退耕还林模式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差异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典型退耕还林模式土壤养分流失控制
    4.1 研究方法
        4.1.1 径流小区布设
        4.1.2 样品采集与测定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土壤养分氮磷流失
        4.2.2 土壤养分速效态氮流失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小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及其氮素输出控制效应
    5.1 材料与方法
        5.1.1 研究区概况
        5.1.2 研究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土地利用结构状况
        5.2.2 集水区氮素养分输出特征
        5.2.3 集水区土地利用结构对氮素养分输出影响
        5.2.4 集水区氮素输出差异
    5.3 讨论
        5.3.1 流域土地利用类型源汇功能分析
        5.3.2 流域土地利用结构与氮素输出
    5.4 小结
第六章 基于过程监测的典型小流域氮磷养分输出特征分析
    6.1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6.1.1 研究区域概况
        6.1.2 量水堰的设置及流量监测
        6.1.3 流域出口水样采集与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典型降雨过程氮磷养分浓度随径流变化特征
        6.2.2 氮磷养分输出负荷与流量输出关系
        6.2.3 小流域汛期降雨、流量、泥沙量变化特征
        6.2.4 小流域汛期养分输出特征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与不足
    7.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7)生态涵养背景下的渝东北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课题资助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技术路线和研究思路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1.4.1 研究的重难点
        1.4.2 可能的创新点
2 理论借鉴及文献综述
    2.1 生态涵养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2.1.1 生态涵养发展的内涵特征
        2.1.2 生态涵养发展的理论基础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3 渝东北生态涵养与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3.1 渝东北生态涵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1 渝东北生态涵养的现状
        3.1.2 渝东北生态涵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3.2 渝东北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2.1 渝东北经济发展的现状
        3.2.2 渝东北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3.3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提出及战略意义
        3.3.1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提出
        3.3.2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提出的战略意义
4 渝东北生态涵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4.1 渝东北生态涵养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定性分析
        4.1.1 生态涵养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
        4.1.2 渝东北生态涵养对经济发展的制约
        4.1.3 渝东北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4.2 渝东北生态涵养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定量分析——基于三峡库区万州区水资源保护视角
        4.2.1 研究假设的提出——基于EKC理论
        4.2.2 计量模型的建立
        4.2.3 模拟结果及分析
    4.3 渝东北生态涵养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探索——以高山生态扶贫搬迁为例
        4.3.1 调查对象及概况
        4.3.2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的主要举措
        4.3.3 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的效益分析
5 生态涵养背景下渝东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
    5.1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生态资源的有效利用
    5.2 合理运营生态资本,实现生态经济的高效运作
        5.2.1 打造农产品生态经济发展轴,探索渝东北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5.2.2 打造生态产业集群区,壮大临港和航空产业
        5.2.3 打造生态旅游经济带,建立民俗风情体验目的地
    5.3 加大生态扶贫开发力度,实现移民脱贫发展
        5.3.1 加大渝东北地区的生态移民,推进生态文明化
        5.3.2 加大渝东北地区的扶贫开发,推进移民脱贫化
    5.4 促进人口转移,推进人口小城镇化
        5.4.1 促进人口按时间和空间有序转移
        5.4.2 营造良好环境,鼓励个人自由流动
        5.4.3 建设绿色村镇,提升生活品质
    5.5 创新生态涵养模式,夯实经济发展环境
        5.5.1 构筑生态屏障,提升涵养功能
        5.5.2 控制城乡污染,改善生活环境
6 生态涵养背景下渝东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研究
    6.1 树立和践行生态涵养发展理念观
        6.1.1 社会要树立生态涵养促进经济发展的理念
        6.1.2 城乡居民要不断改善日常生产生活行为方式
    6.2 提高生态涵养发展要素保障能力
    6.3 完善生态涵养发展法治体系建设
    6.4 建设生态涵养发展区的绿色政府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8)三峡重庆库工我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实践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1.3.2 国外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数据来源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经济发展阶段与农业可持续影响因素的关系
    2.4 经济发展对农业环境质量的双向效应
        2.4.1 经济发展对农业环境质量的恶化效应
        2.4.2 经济发展对农业环境质量的改善效应
    2.5 经济发展与不可持续影响因素的倒“U”理论与模型
        2.5.1 经济发展与不可持续影响因素的倒“U”型理论
        2.5.2 经济发展与不可持续影响因素的倒“U”型模型
    2.6 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产生的经济学根源
        2.6.1 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产生的市场失灵根源
        2.6.2 导致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产生的政府失灵根源
    2.7 可持续农业的几种形态
        2.7.1 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
        2.7.2 有机农业
    2.8 现代农业与“后现代”农业
        2.8.1 现代农业的不可持续性
        2.8.2 “后现代”农业
第三章 三峡重庆库区农业经济发展总体分析
    3.1 三峡工程及其移民
    3.2 三峡重庆库区农业经济总体状况
    3.3 三峡重庆库区农村移民安置状况
        3.3.1 农村移民安置政策
        3.3.2 农村移民安置状况
        3.3.3 库区农村移民安置中的矛盾和问题
    3.4 三峡重庆库区农业现状分析
        3.4.1 三峡重庆库区农业环境分析
        3.4.2 三峡重庆库区的土地承载力分析
        3.4.3 三峡重庆库区的土地利用状况及安置容量分析
    3.5 三峡重庆库区农业经济发展背景
        3.5.1 三峡重庆库区农业发展的特殊背景
        3.5.2 三峡重庆库区农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3.5.3 三峡重庆库区发展农业经济的定位
第四章 农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4.1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4.1.1 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
        4.1.2 农业面源污染的引发途径和危害
    4.2 三峡重庆库区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4.2.1 农药、化肥等总体施用情况分析
        4.2.2 化肥投入污染现状分析
        4.2.3 农药施用污染现状分析
        4.2.4 水土流失现状分析
    4.3 点、面源污染残留对库区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4.4 库区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措施
第五章 三峡重庆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证检验
    5.1 引言
    5.2 数据来源与变量的选取
    5.3 各因素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的检验
        5.3.1 协整检验
        5.3.2 因果关系检验
        5.3.3 模型结果分析
    5.4 农业面源污染与经济发展的 EKC 曲线估计
        5.4.1 模型建立与指标选取
        5.4.2 实证检验
        5.4.3 结果分析
第六章 三峡重庆库区农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与非均衡分析
    6.1 引言
        6.1.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6.1.2 指标选择的原则
    6.2 评价分析方法
        6.2.1 主成分分析法
        6.2.2 对重庆 15 个区县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主成分分析
        6.2.3 三峡重庆库区各区县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分析
    6.3 各区县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与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的关系分析
        6.3.1 各区县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与化肥和农药施用量的关系分析
        6.3.2 各区县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与水土流失及治理面积的关系分析
    6.4 三峡重庆库区区县农业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分析
        6.4.1 库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的非均衡分析
        6.4.2 库区内部各区县经济发展水平非均衡分析
    6.5 三峡重庆库区农业经济结构分析
        6.5.1 库区整体经济结构分析
        6.5.2 库区各区县农业经济结构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加大对三峡重庆库区的投资力度,以投资带动库区协调可持续发展
    7.3 控制面源污染,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农业
    7.4 突出区位特色,促进县域协调互补的农业经济
    7.5 建立配套保障体系,促进三峡重庆库区农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7.6 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的管控体系建设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9)三峡库区典型区域氮、磷和农药非点源污染物随水文过程的迁移转化及其归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的必要性
        1.1.1 课题提出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1.1.2 非点源与非点源污染的概念
        1.1.3 非点源污染的来源和特征
        1.1.4 非点源污染现状
    1.2 国内外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进展
        1.2.1 国外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进展
        1.2.2 国内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进展
        1.2.3 非点源污染模型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研究展望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2 三峡库区小江流域概况及其环境数据库的建立
    2.1 小江流域自然环境概况
        2.1.1 流域地理位置
        2.1.2 流域地形地貌
        2.1.3 流域植被现状
        2.1.4 流域水系及河流形态
        2.1.5 流域气候概况
        2.1.6 小江水文特征
        2.1.7 流域土地资源
    2.2 流域社会经济状况
    2.3 流域生态环境状况
        2.3.1 流域面临重大生态环境问题
        2.3.2 流域水土流失现状及成因分析
    2.4 小江流域基本特点分析
    2.5 流域环境数据库的构建
        2.5.1 基础数据种类和来源
        2.5.2 基础数据的处理方法
        2.5.3 环境数据库的实现
    2.6 本章小结
3 分布式溶解态非点源氮磷负荷动态模型构建及其应用
    3.1 SLURP 水文模型
        3.1.1 SLURP 水文模型及其特点
        3.1.2 SLURP 水文模型原理和结构
        3.1.3 SLURP 模型的水文过程
        3.1.4 SLURP 水文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
        3.1.5 SLURP 水文模型参数校准/优化
    3.2 SLURP 水文模型的模拟运行
        3.2.1 SLURP 水文模型主要数据准备
        3.2.2 小江流域信息提取结果
        3.2.3 小江流域水文模型参数的率定和优化
        3.2.4 SLURP 模型模拟效果评价
        3.2.5 SLURP 模型模拟效果验证
        3.2.6 小江流域历年径流量模拟
    3.3 不同土地利用溶解态氮磷非点源污染输出
        3.3.1 土地利用溶解态污染物输出模型的构建
        3.3.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上溶解态氮磷输出浓度的确定
        3.3.3 历年土地利用溶解态氮磷污染物输出
        3.3.4 各子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氮磷负荷源强
        3.3.5 各区县不同土地利用氮磷输出源强
        3.3.6 流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用输出氮磷磷污染负荷荷源强的空空间分布
    3.4 农村居民点非点源氮磷污染输出
        3.4.1 农村居民点非点源污染研究背景和来源
        3.4.2 农村居民点非点源污染模型的建立
        3.4.3 排泄系数与产污系数的确定
        3.4.4 农村居民点氮磷污染输出估算
    3.5 流域溶解态非点源氮磷污染总输出
        3.5.1 流域土地利用和农村居民点氮磷输出及其贡献率
        3.5.2 各区县不同来源溶解态非点源氮磷输出及其贡献率
        3.5.3 不同子流域溶解态非点源氮磷污染输出
        3.5.4 流域溶解态非点源氮磷污染总输出
        3.5.5 紫色土坡耕地氮素输出验证
    3.6 小江流域出口溶解态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
        3.6.1 溶解态氮磷污染负荷模型的构建
        3.6.2 非点源污染物入河系数的确定
        3.6.3 流域出口溶解态氮磷非点源污染负荷的估算
    3.7 小江流域出口溶解态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模拟结果分析
        3.7.1 溶解态氮磷污染负荷的年际变化
        3.7.2 溶解态氮磷污染负荷的空间分布
        3.7.3 溶解态氮磷污染负荷的来源构成
        3.7.4 溶解态氮磷污染负荷的子流域贡献率
    3.8 本章小结
4 分布式土壤流失非点源氮磷负荷动态模型及其应用
    4.1 流域吸附态氮、磷负荷动态模型
        4.1.1 年土壤侵蚀量和泥沙输出量动态模型
        4.1.2 流域吸附态氮磷污染负荷动态模型
        4.1.3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各因子算式
    4.2 盲数理论及其运算法则
        4.2.1 盲数的基本概念
        4.2.2 盲数运算法则
        4.2.3 盲数均值计算
    4.3 GIS 与不确定性信息下的流域吸附态污染负荷估算
        4.3.1 基于盲数理论的氮磷污染负荷动态模型
        4.3.2 流域多年平均现实土壤侵蚀量和输沙量的估算
        4.3.3 流域各年现实土壤侵蚀量与输沙量的估算
        4.3.4 流域多年平均潜在土壤侵蚀量与输沙量的估算
        4.3.5 流域各年潜在土壤侵蚀量与输沙量的估算
        4.3.6 流域各年土壤保持量和泥沙保持量的估算
        4.3.7 流域出口吸附态氮磷非点源污染负荷的估算
        4.3.8 模型的验证
    4.4 小江流域出口吸附态非点源氮磷负荷模拟结果分析
        4.4.1 吸附态氮磷污染负荷的年际变化
        4.4.2 吸附态氮磷污染负荷的空间分布
        4.4.3 吸附态氮磷污染负荷的子流域贡献率
    4.5 本章小结
5 小江流域氮磷非点源污染现状分析与评估
    5.1 流域出口历年非点源氮磷负荷
        5.1.1 流域非点源氮磷污染总负荷估算结果
        5.1.2 流域出口实测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推求
        5.1.3 非点源污染负荷模型模拟效果评价
    5.2 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模拟结果分析
        5.2.1 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年际变化分析
        5.2.2 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形态构成分析
        5.2.3 不同土地利用非点源污染负荷现状分析
        5.2.4 各子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现状分析
        5.2.5 各区县非点源污染负荷现状分析
        5.2.6 非点源污染负荷来源贡献率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三峡库区坡耕地农药面源污染迁移转化模拟研究
    6.1 三峡库区农药面源污染概况
        6.1.1 库区农药施用情况
        6.1.2 农药面源污染的危害
        6.1.3 库区农药面源污染的特点
    6.2 农药面源污染迁移转化的研究方法
        6.2.1 农药迁移转化模型原理
        6.2.2 农药在植物冠层和土壤下渗区系统迁移转化方程的构建
        6.2.3 农药迁移转化综合模型方程的半离散求解方法
    6.3 农药迁移转化模型在三峡库区典型区域的应用
        6.3.1 研究区概况
        6.3.2 研究区土壤质地类型
        6.3.3 研究区土壤类型
        6.3.4 模型参数估算
    6.4 农药面源污染在坡地迁移研究结果与分析
        6.4.1 杀虫剂在柑橘地的时空分布
        6.4.2 杀虫剂在柑橘地的径流输出和侵蚀输出
        6.4.3 除草剂在番茄菜地的时空分布
        6.4.4 除草剂在番茄菜地的径流输出和侵蚀输出
        6.4.5 农业用地水质管理策略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研究的不足之处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Contents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学术回顾
    三、研究目标
    四、写作框架
    五、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六、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农业环境与生态农业理论基础
    第一节 流域生态学理论
        一、流域生态学的基础
        二、流域的结构和功能
        三、流域生态系统的特征理论
        四、流域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节 农业环境理论
        一、农业环境的概念和特点
        二、农业环境问题
    第三节 生态农业理论
        一、生态农业的概念与特征
        二、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 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与农业开发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研究区域的界定
        一、若干地理概念的解释
        二、研究区域说明
    第二节 鄱阳湖的形成、演变及其影响
        一、鄱阳湖的形成
        二、鄱阳湖的演变过程
        三、鄱阳湖演变所带来的影响
    第三节 鄱阳湖流域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
        一、鄱阳湖流域的原始农业与生态环境(5万年前~前21世纪)
        二、夏商西周鄱阳湖流域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前21世纪~前771)
        三、春秋战国鄱阳湖流域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前770~前221)
        四、秦汉六朝鄱阳湖流域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前220年~589)
        五、隋唐五代鄱阳湖流域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581~959)
        六、宋元鄱阳湖流域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960~1368)
        七、明及清前期鄱阳湖流域的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1380~1840)
        八、近代鄱阳湖流域的农业经济演变与生态环境(1840~1949)
        九、新中国鄱阳湖流域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变动(1949~今)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鄱阳湖流域生态农业发展历史考察
    第一节 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生态农业精华的必要性
        一、农业生产和农业技术的历史沿袭性特点
        二、农业技术与特定环境条件相适应的特点
        三、农业技术具有民族性特点
    第二节 中国传统生态农业精华对鄱阳湖流域生态农业的启示
        一、"三才论"启示必须注重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
        二、"三宜说"启示生态农业模式必须灵活多样
        三、精耕细作传统启示生态农业生产技术应以劳动集约型为主
        四、培肥地力传统启示发展生态农业必须重视土地资源
        五、基塘农业传统启示生态农业必须建立循环生态系统
        六、用养结合思想传统启示保护农业生态资源的重要性
    第三节 鄱阳湖流域生态农业的发展历史
        一、鄱阳湖流域"原始"生态农业模式和技术发展概况
        二、新中国鄱阳湖流域生态农业发展历程
    第四节 鄱阳湖流域现代生态农业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
        二、生态农业科技含量不高
        三、生态农业投资短缺
        四、生态农业建设的配套机制不健全
        五、生态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体系构建
    第一节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内涵与发展框架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内涵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框架
    第二节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的分区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区划图及各区命名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区划结果分析
    第三节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模式设计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模式设计的原则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主要模式设计
    第四节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创新
        一、构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的基本原则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技术体系构成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技术开发主要内容
    第五节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政府扶持体系与制度创新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政府扶持目标与发展策略选择
        二、建立与健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政府扶持政策与实施体系
        三、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的组织制度创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一、主要结论
    二、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三峡河谷地区无农药污染柑橘生产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柑橘果园水肥药一体化防治面源污染技术集成研究[J]. 蒲昌权,何才智,张乃华. 南方农业, 2021(22)
  • [2]次降雨过程中不同土地利用配置对小流域氮流失的影响[D]. 罗义峰. 西南大学, 2021(01)
  • [3]苗族文化资源在生态扶贫中的价值研究 ——以花垣县子腊村为例[D]. 陈茜. 吉首大学, 2018(02)
  • [4]三峡库区典型小流域面源污染特征研究[D]. 姜世伟. 重庆师范大学, 2017(01)
  • [5]生态文明理念下西北宁陕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D]. 张国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6)
  • [6]三峡库区兰陵溪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养分流失控制[D]. 吴东.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5)
  • [7]生态涵养背景下的渝东北经济发展研究[D]. 宋豪.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2015(11)
  • [8]三峡重庆库工我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赵龙华.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0)
  • [9]三峡库区典型区域氮、磷和农药非点源污染物随水文过程的迁移转化及其归趋研究[D]. 吴磊. 重庆大学, 2012(02)
  • [10]鄱阳湖流域农业环境变迁与生态农业研究[D]. 戴天放.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8)

标签:;  ;  ;  ;  ;  

三峡谷地无农药污染柑橘生产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