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如既往助推民营经济(论文文献综述)
冉昕[1](2021)在《习近平发展民营经济重要论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婕[2](2021)在《基于注意力视角的汽车产业制度逻辑与企业发展逻辑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企业发展的过程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国家政策与市场趋势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关注的因素,处在相同外部环境的不同企业其最终企业发展的走向表现出明显差异,已有学者研究环境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但对于企业发展走向差异的根本原因尚未做出清晰解释。汽车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纵观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史,外资品牌汽车一直是在汽车消费市场中占有较大份额,我国汽车企业与外资合作开始于加入世贸组织后,而最初一批与外企合作的汽车企业以国有企业为主,民营企业多是白手起家。汽车市场经过了多年的激烈角逐,最先获得外企合作机会的国企在市场上的表现却不如后起之秀的民企;同时,在国家正式大力倡导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关键历史节点之时,最先响应与做出实际回应的依旧是民企,如今,在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上,民企占有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处于相同的外部环境中,汽车企业的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却在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显着差异,最终导致不同的市场竞争局面。根据已有研究,注意力对于企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是否能从注意力视角切入,对此现象进行研究呢?由此,本研究聚焦对于以下三个问题的解释与研究:(1)不同组织身份的汽车企业发展过程中注意力的分布是怎样的?(2)市场与政策对企业注意力配置的影响是什么?(3)制度逻辑与企业发展导向之间的关系是什么?通过双案例分析方法,选取一汽与吉利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以企业注意力为切入点,探究制度逻辑对于企业注意力的影响机理;对于企业外部情境以市场因素与国家因素为主,深入剖析汽车产业的市场逻辑与政策逻辑演变过程,同时总结提炼企业各自的发展逻辑,进而探究以市场逻辑和政策逻辑为代表的外部制度逻辑与企业发展逻辑之间的联结关系。通过研究,本文得出(1)汽车企业发展过程中关注与企业利润直接相关的业务板块以及与企业利润非直接相关的非业务板块因素,民企与国企在注意力的聚焦方面有着本质差别,国企因为其特殊的组织身份对非业务板块的注意力配置要重于民企(2)市场因素反映出的市场逻辑以及国家政策因素反映出的政策逻辑对于企业注意力的配置产生重要影响,国企的注意力配置呈现注意力稀释的特征而民企呈现注意力聚合的特征(3)制度逻辑与企业发展逻辑呈现显着相关关系,民企国企由于自身发展资源基础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企业发展逻辑,在以市场因素和国家因素为重要影响因素的情境中,导致了企业发展逻辑不同的走向,同时通过矩阵关系图更够更好的反映出市场逻辑政策逻辑与企业发展逻辑之间的联结关系。以一汽为代表的国有企业在发展中呈现出从中高端品牌向中低端品牌渗透的发展路径,以吉利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则呈现出从低端品牌向中高端品牌延伸的发展路径。
暴占杰[3](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减贫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党中央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历史性地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而这其中,中国共产党对西藏贫困问题的治理实践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原因在于,西藏地处青藏高原,集我国边疆地区、边缘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落后地区于一体,加之和平解放前长期遭受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蹂躏,导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就贫困状况而言,西藏贫困人口多且分布广泛,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而且还存在严重的贫困代际传递问题,2011年,西藏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此外,作为国家战略安全屏障,西藏存在境内分裂势力和境外敌对势力相勾结,威胁国家统一与安全的稳定问题。鉴于此,党中央、国务院将西藏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来把舵定向,谋篇布局。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体现了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解决西藏的贫困问题能够为推进西藏持续稳定和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综合上述因素,西藏在党和国家扶贫工作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西藏的扶贫工作既在国家总的扶贫战略框架内开展,又有党中央、国务院超常规的特殊扶持政策的推动。长期以来,学术界偏重于在经济学和社会学视角下对西藏反贫困实践进行实证研究,而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对象,纵向宏观考察我们党在西藏扶贫工作中的具体实践较为薄弱。2019年,西藏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2020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2021年,又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不管是从学术视角来看,还是从时间节点来讲,研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对西藏乃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长足发展意义深远。有鉴于此,本文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基于西藏深度贫困这一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探讨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为主线,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交叉学科研究法等方法。依托包括党和国家以及西藏地方历史文献、着作、期刊、报纸等各类文献资料,并参考相关会议纪要、政策文件、统计年鉴、地方志等材料,历史地、系统地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逻辑,进而总结经验,为今后更好地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和推动西藏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启示,提出了建议。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分为六章对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展开研究。第一章是绪论。回顾了关于西藏贫困问题与扶贫工作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主题。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能从中把握学术界研究进展,找准研究角度,借鉴前人研究经验,趋避其研究不足之处。这样既可以做到查漏补缺,又可以避免重复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和述评,确立了从中国共产党治理西藏贫困问题实践角度着手研究。第二章是关于西藏贫困问题的相关概述。对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念、贫困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阐释。从西藏区情出发,结合当地经济、地理、社会、宗教、民族等特点探讨西藏面临的贫困问题。纵向梳理西藏不同阶段的贫困特征,同时横向对比西藏贫困问题与全国其他区域的差异。这既可以有效衔接下文中国共产党西藏贫困治理所做的有针对性工作,也凸显了西藏扶贫工作的复杂性与紧迫性,同时还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何采取超常规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开展西藏的扶贫工作。第三章是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在理论上系统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反贫困思想,借鉴中国传统反贫困思想和国外有益的反贫困理论,能够为研究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贫困治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从实践层面看,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对西藏扶持、支援和建设为此后的扶贫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该部分主要梳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扶贫工作的具体实践。以中央和西藏地方扶贫政策和取得的成效为标准,将西藏扶贫工作细化为三个阶段,包括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扶贫攻坚阶段、扶贫开发深化阶段,分别论述中央政府以及西藏地方党委、政府都出台了哪些政策,如何具体开展工作,有什么特点,取得了哪些成效。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这一章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具体阐述中央关于西藏的脱贫攻坚政策与西藏精准脱贫具体实践。本章与上一章节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这两章将中国共产党关于西藏扶贫工作的演进脉络,历史经验清晰地呈现出来,为总结经验和启示提供研究基础。具体来说,这一章主要探究中国共产党为推进新时代西藏发展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的战略规划,构建的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以及施策路径,并总结了脱贫攻坚阶段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所取得的工作成效。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本章在梳理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反贫困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解决西藏贫困问题的经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工作的强大合力,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的与时俱进,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在汲取经验的基础上还应该展望未来,明确今后推动西藏的扶贫工作和发展应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在脱贫攻坚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人民通过扶贫工作历史性地消除西藏绝对贫困问题,对西藏的发展和稳定意义重大,创造了中国减贫治理的“西藏样本”,是中国共产党解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光辉典范。探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路径,总结经验和启示,以期对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有所裨益。
李今果,谢汪送[4](2020)在《常熟农商行普惠金融助推“和美乡村”建设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指示精神,苏州市委市政府颁布了《苏州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2022年)》,把乡村建设成为现代化苏州的亮点和底色,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高水平实现。笔者根据苏州经济社会相对发达的实际,提出了以建设现代化"和美乡村"为载体,以实现苏州农村"产业和谐、城乡和谐、社会和诣、生态和谐"为目标,全面打造乡村振兴的"苏州版"。实现苏州乡村的全面振兴,苏州市广大涉农金融机构的金融支持发挥着"输血造血"的核心作用。本文以常熟农商银行为例,以常熟农商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事实为依据,探讨发展普惠金融助推苏州"和美乡村"建设的具体路径和对策,在目前这个阶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王令金[5](2020)在《新常态下统一战线如何助推经济发展》文中认为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从而助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统一战线联系着一大批优秀人才,拥有助推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条件,找准发力目标,采取科学方法,助推经济发展。
武宵旭[6](2020)在《资本错配对中国上市企业行为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企业作为经济体供给端的基本单元以及社会财富和价值的主要创造者,其投资活动和生产经营行为直接关乎宏观经济层面的供给质量。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从经济增长数量向经济发展质量转变的攻坚期。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是新常态下中国“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经济体制的重要保障。然而,资本要素市场改革滞后所引致的资本价格扭曲、资本错配严重掣肘了中国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并成为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社会整体生产效率中一块不容忽视的“绊脚石”。鉴于此,本文从资本结构性配置视角,利用2007-2018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微观数据,探究资本错配对中国上市企业行为的影响。结合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既定战略目标、当下日益凸显的“脱实向虚”格局、开放型经济体制构建的发展新模式以及“减税降费”政策等事实,分别从企业创新、企业金融化、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企业税负四个维度,深入而全面地考察资本错配对中国上市企业行为动态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资本错配所导致的企业资本使用成本与生产率“错位”,虽然使得一部分企业因资本使用成本过低而获得了比较优势,但这一非市场力量维持的竞争优势并不具备可持续性,且进一步恶化了企业间的要素禀赋结构,在整体上降低了中国上市企业的发展质量。具体地:(1)资本错配抑制了企业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的增长,提高了企业创新风险,造成创新的实质性损失。相比于中小板和创业板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外资企业,资本错配对主板上市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和国内企业创新活动的冲击更加严重。表面上,融资约束的正向中介效应削弱了资本错配对国有企业创新数量的负向作用,提高了民营企业创新质量,降低了整体企业创新风险,但在实质上,资本错配通过变相提高高生产率民营企业的资本使用成本,加剧民营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进一步提高了民营企业的创新风险,造成其创新数量的下降和社会整体的创新损失。加快矫正金融要素市场扭曲,建立健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和监管体系,充分推动资本要素市场化,是有效化解当前中国企业创新投融资困境,减少企业创新损失的关键所在。(2)资本错配助推了企业金融化行为,并造成金融渠道获利减少。该效应存在非对称性,在国有企业、第二产业企业、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金融化更为凸显;在民营企业、小规模企业、第一和第三产业企业以及劳动密集型企业,金融渠道获利更减少更为明显。进一步地,结合企业生产率,发现资本错配主要通过提高低生产率企业的金融化程度而加剧了整体企业的金融化,通过降低低生产率企业的金融渠道收益而减少了整体企业金融渠道收益,对高生产率企业则不存在显着影响。机制研究表明,资本错配增强企业金融化的作用主要通过降低企业实体利润率、增加企业短期贷款渠道而实现。同时,实体利润率的减少和短期贷款的增加可以弱化资本错配对企业金融渠道获利的负向影响。因此,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资本错配所导致的企业资本使用成本与生产率错位对企业金融化的助推,进一步提高企业实体利润率,化解企业生产投资中所面临的“短贷长投”现象。(3)资本错配促进了中国企业OFDI水平的提高,且对国内企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大规模企业的促进作用更为突出。同非避税投资、“顺梯度”投资相比,国内企业的“逆梯度”投资和避税投资显着上升,即资本错配所引致的部分OFDI存在制度逃离和避税动机。此外,资本错配显着降低了企业的OFDI决策、非避税投资决策以及向低、中、高收入国家进行海外直接投资的可能性,但明显提高了企业的避税投资倾向。由资本错配所引致的OFDI会对国内投资产生明显的“挤出”效应,按照企业所有制、要素密集度和企业规模划分样本发现,该替代作用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大规模企业中更为严重;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中存在异质性,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其海外投资水平的提升会缓解资本错配对国内投资的负向影响。在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背景下,我们不仅需要关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数量,还要认识到其OFDI可能存在的风险及“质量”问题。加快现代金融体系建设、降低行业内企业间的资本错配,结合中国企业“走出去”需求,完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措施,是提高中国企业OFDI质量,充分发挥内引外联作用,实现国内投资与海外投资良性互动,减少中国资本外逃的关键所在。(4)资本错配弱化了“减税降费”政策的有效性,显着提高了上市企业的实际税负,且主要提高了民营上市企业、小规模上市企业、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企业这类“弱势”企业的税负水平。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创新产出以及金融化水平的提升均可以缓解资本错配对企业实际税负的提升作用,帮助企业降低税负。政府补贴对企业税负的降低作用会随着资本错配程度的加重而有所下降。在资本错配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政府补贴越多,企业税负越高,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中国纳税实务中“列收列支”问题的存在。在财政分权大框架下,进一步推动金融市场化改革,优化税制结构,是扩大中国整体税基水平,实现“减税降费”政策持续有效发挥的重要抓手。本研究所得结论揭示了资本错配和企业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为更深刻地理解当前上市企业行为动机提供了新视角。在丰富和拓展有关要素资源配置、企业创新、企业金融化、对外直接投资和企业税负等相关文献的同时,也为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增加了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
任航[7](2020)在《《世界画报》中的都市“侧影” ——1928-1937《世界画报》的北平十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庚子事变后,北京的各项新学迅速勃兴,民间兴起了办学、办报的热潮,北京的画报业也在此时发展起来。自彭翼仲创办《启蒙画报》开始,画报便作为一种通俗的传播形式,受到民众的喜爱。此后,北京画报的办刊数量平稳增长,至1928-1937年形成了北平“画报热”。其中,《世界画报》得益于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渐显现代性特征的社会环境,并因其专业的编排理念、精准的经营策略在北平的画报业中脱颖而出,发行长达十二年,出刊共计607期,成为华北地区销量第一的画报,也是北方摄影画刊中出版时间最长,期数最多的一个刊物。作为一份恪守新闻专业理念的画报,《世界画报》以图像为主的记录方式构筑了一部北平的社会图像志,其中既有技术力量、思想观念以及物质景观的不断发展,也有大众群体与都市的成长。它不仅记录了北平城市发展变迁的重要信息,也持续关注着北平都市文化的发展。本论文系统梳理了北京画报业的历史发展脉络,整理了1902年至1949年间所有现存可考的北京画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画报研究“南热北冷”现象的研究缺陷。在基本掌握北京画报历史的前提下,重点探求了1928‐1937年“画报热”中北平画报的发展状况和文化定位。采用社会文化史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把画报视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文化现象,将《世界画报》作为都市文化的表述者,从媒体视角切入,探讨《世界画报》所展示出的都市“侧影”。自1928年6月20日,北京丧失了数百年来未曾中断的首都身份,经历了长达21年的非国都时代。在这21年中,1928-1937年的“北平十年”是北平由政治中心向现代化城市转型的重要时期,不仅呈现了独特的城市表现,也最能呈现出北平的都市文化特色。在这十年间,《世界画报》一直保持着对北平都市文化的关注,记载了北平都市文化转型与变迁的大量历史信息。因此,从北平都市文化语境中感受《世界画报》的文化张力,从《世界画报》中见证北平都市文化的现代性,在大众媒介与社会变迁的话语框架下,探究《世界画报》的城市叙事方式,及《世界画报》与北平都市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是本文的思维平台与研究立场,也是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具体而言,《世界画报》作为北平的都市文化样本,给予了北平更加多元化的叙事与解读方式。它凭借视觉媒体的再现,将各阶层市民原本彼此疏离的各式生活样貌拼剪于一体,其中既有新旧权贵、豪门巨贾、文人学者、青年学子的都市体验,也有普通市民、贩夫走卒的日常生活。不同的市民阶层构成了不同的休闲娱乐方式,不论是戏园、庙会等传统娱乐场所,还是电影院、公园等新式游乐项目,都在这座新旧并重、中西交融的北平城各放光彩。《世界画报》作为都市文化的生产媒介,以摄影、绘画、漫画等多种艺术形式自由穿行在各个文化维度中,不论是西方艺术的西风东渐,还是传统文化的渐进式改良,都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看待艺术的视角,构造出既蕴含高雅又不吝世俗的都市空间。此外,《世界画报》极为关注女性议题,以图文并茂的传播样式充分展示了当时都市女性生活,把女性推向具有高密度话语的平台,塑造了美丽、时尚、独立的现代女性形象。通过画报详尽的叙事重构,我们看到它对于许多对立的事物都能包容与接纳,“传统的”与“现代的”、“本土的”与“外来的”多种元素在其中融于一体,又相对独立。本文通过深度挖掘《世界画报》在参与市民日常生活、都市休闲娱乐、都市艺术以及对现代女性形象建构时所表现出的巨大力量,探究画报对北平都市文化的表达方式与建构功能,以及都市文化与画报内容之间表现出的双向作用,以媒体视角探讨北平城市发展与转变的主轴,多维度地建构了20世纪20、30年代北平的都市文化。可以说,《世界画报》为都市群体叩启了一扇探索现代生活的大门,成为当时人们追求现代性的“软性入口”,并在潜移默化的渗透中,推进了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文化心态的发展变迁。这一过程,也正从一个侧面透射出北平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本文在对《世界画报》解读的过程中,试图刻画出一个不同于上海的“现代性”的可能,最大限度地想像、构建与呈现一个交织于媒介记忆与历史现实之间的拟态化的“北平十年”。
孙佳路[8](2020)在《《看电影》趣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看电影》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及大众文化转型时期的产物。它是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期刊业开始市场化进程的过程中,以市场为导向,以趣味为策略,由文学类期刊成功进行变身的通俗娱乐类电影期刊。曾打着“中国影迷第1刊”口号的《看电影》,坚持以电影为灵魂,以受众为中心,以客观体现电影工业现状为己任。同时,在面对网络媒介的强力冲击和大众阅读方式发生改变的情况下,《看电影》能够审时度势,整合媒介资源,多次进行改版,成为21世纪以来发展较为迅速的通俗娱乐类电影期刊之一。它的迅猛发展,一方面体现了营销团队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战略决策能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其适应大众审美文化变迁的趣味传播。本文以《看电影》为研究对象,在市场经济、文化转型与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对期刊的发展历程、出版形态和文本进行梳理和阐释。并在综合吸收大众传播学、社会学、美学、电影学等学科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看电影》趣味的生成、发展和演变的背景、过程与原因。力图揭示社会和文化转型时期我国大众娱乐期刊的发展策略和大众审美趣味与媒介发展的关系。论文主体分为五章:第一章从历史的角度对中国电影期刊的发展历程和《看电影》的创刊时机、出版形态、改版状况进行阐述。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其艺术形态,创作手段,表现主题在很大程度上受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的影响。中国电影期刊是伴随着中国电影的发展而发展的,它既是中国电影发展史的记录者,又是中国电影发展史的见证者。它一方面展示着电影的时代特征,另一方面也书写着社会的文化变迁。通过对中国电影期刊发展史的爬梳,阐述不同时期中国电影业的发展形态,意趣风尚及电影期刊对不同时期社会文化思潮的助推,为当代电影期刊的研究提供依据。与此同时,引出于20世纪90年代末社会文化转型时期成功改版的《看电影》。通过对《看电影》创刊背景及发展历程的梳理,分析其迅速脱颖而出,占领大部分读者市场的原因,以及其如何在信息变革时期、阅读方式发生改变的大环境下,抓住时代特征,进行生存策略的演化。为接下来的趣味研究做好铺垫。第二章分别从静态和动态的视角,讨论《看电影》趣味的生成、演变及与趣味群体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其趣味生成和传播的内在逻辑,进一步考察趣味与文化语境之间的关系,探究其媒介发展的策略。20世纪90年代,传统媒介由大众传播向分众化传播转型。这种改变使得传播媒介与受众之间形成了以趣味为核心的互动模式。因此,对《看电影》趣味的生成研究,要将其还原到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分析促使其趣味生成的外部动力因素和内在传播逻辑。这种动因和逻辑既是现实的,又是空间历史的。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看电影》采取了受众定位策略,锁定自己的目标受众群体,并通过对目标受众群体和趣味群体进行趣味层面的互动,引导和型塑,来建构富有时代性审美风尚的趣味文化。随着媒介传播形态的改变,传统媒介趣味与受众趣味趋向异化。作为媒介和文化商品的《看电影》在时代的变革中,所呈现和传播的趣味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与创新,这亦是一种生存策略的体现。第三章以当代视觉传播和文化消费为视角,以期刊封面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从期刊封面的设计、图片的审美趣味、版式中的电影味三个方面,讨论《看电影》作为文化商品的趣味呈现。在大众文化审美形态由日常生活审美化向审美日常生活化过渡的视觉文化消费时代。对于大众期刊,文字逐渐被图像僭越。“读图时代”到来,期刊的外在符号系统,即期刊的封面、版式设计成为适应视觉消费的主要手段。电影期刊相较于其他类型期刊,有着得天独厚的图片资源。《看电影》的封面从创刊之初就极具视觉冲击力,当然这也成为其快速占领读者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看电影》封面和版式设计变迁的过程中,既体现了期刊作为文化商品的时尚趣味,又体现出了期刊的定位和审美趣味的变迁。第四章以期刊创刊时的社会文化转型为背景,大众审美形态为前提,以期刊的内在传播符号——栏目为研究对象,探讨《看电影》作为媒介的趣味呈现。分析期刊随电影发展和文化变迁所折射出的媒介趣味。在媒介快速发展时期,被当代传播媒介型塑的趣味群体普遍具有娱乐性、大众性、时尚性的消费特征。通俗娱乐类电影期刊恰好反映出大众的这些趣味特征。因此,将《看电影》放在宏观的、大众的电影信息分类范围中,通过对栏目名称的演变,经典栏目的个案分析,能更好地阐释《看电影》的大众媒介属性。进而探寻《看电影》在报道开放式的电影资讯时所呈现出的基于媒介形态的趣味策略。即它是如何在大众和娱乐的基础之上提炼出高级娱乐,提升媒介价值,以区别于其他同类电影期刊。第五章从趣味文化意蕴的视点出发,并通过对《看电影》正刊经典栏目和增刊《午夜场》的文本分析,阐释其迷影文化旨趣,论述《看电影》迷影场域的打造和对受众迷影文化的导向。美国批评家苏珊·桑塔格在纪念电影诞生一百周年,发表的文章中提到因“迷影”的消失将导致电影的衰亡,致使这个诞生于电影艺术萌芽时期的词汇,又重新出现在大众视野。从而引发部分学者对迷影文化的正面讨论,使得在电影发展史叙事中,被忽略的影迷群体再次被关注。在迷影文化史叙述中,电影期刊曾作为早期迷影文化的主要推手之一。电影期刊是迷影文化的体现。因此,《看电影》从文化内涵上说是迷影的。同时,以受众为核心的《看电影》也是中国唯一本以影迷对电影的迷恋程度而进行分众化出版的电影期刊。通过《看电影》正刊中的迷影元素,增刊《午夜场》的迷影导向,共同助推迷影文化。
金春贵[9](2020)在《依附型政商关系的历史分析与当代启示 ——基于明清时期徽商兴衰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依附型政商关系是权力和资本异化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畸形关系,具体表现为权力主体对资本主体的“控制”和资本主体对权力主体的“依附”。这种政商关系曾在我国历史上长期存在,并在明清时期一度发展成为政商关系的主流。由于我国特定的历史因素影响,从古代社会演化而来的依附型政商关系依然在当代社会存在,并造成职权滥用、权力寻租、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频频出现,严重制约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本文选取明清时期徽商的兴衰史为研究对象,分析依附型政商关系在我国皇权官僚专制社会后期与政治经济制度同步变迁的演化路径,主要目的是探寻治理当代政商关系的应有之策,并试图为我国在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形势下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徽商作为明清时期在商界叱咤风云的大商帮,与皇权官僚阶级之间形成了一种典型的依附型政商关系,其兴衰过程亦与我国古代社会后期王朝的兴衰更迭过程趋于一致。本文分析认为,形成依附型政商关系的直接原因有两个:一是徽商所处的明清时期专制主义逐渐走向顶峰,加剧了政商之间权力结构的不对称,徽商“被迫”依附皇权;二是统治阶级推动社会资本再分配的过程存在广阔的寻租空间,巨大的利益诱惑驱动徽商主动依附皇权、缔结关系,并使其沦为皇权官僚阶级分配社会资本的“代理人”。资源依赖理论认为,“一个组织最重要的存活目标,就是要想办法降低对外部关键资源供应组织的依赖,并且寻求一个可以影响这些供应组织,以使关键资源能够稳定掌握的方法。”基于此,本文分析认为:明清时期,商人致富的关键资源被牢牢掌握在皇权官僚阶级手中,徽商通过贿赂诱惑等手段主动依附皇权、攫取财富的过程,实际也是徽商提升皇权官僚阶级对其依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徽商对皇权官僚阶级的依赖与皇权官僚阶级对徽商的依赖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相互抵消”,缩小了政商之间的“地位差”,并使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控制——依附”关系,亦即“依附型政商关系”。显然,这种政商关系是畸形的,有着严重的负外部性。从“政”“商”两方面来看:对“政”而言,“控制——依附”体系下的明清统治阶级极力压制国内资本主义萌芽和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限制国内外资本交流,使我国在世界资本经济大发展的浪潮中逐渐没落了;对“商”而言,徽商通过依附皇权获得垄断特权,虽形成了“百年繁荣”,但“繁荣”背后的负效应又成为徽商由盛转衰的决定性因素,徽商“失势”后,便因失去竞争能力而迅速衰亡。基于以上分析,本文研究认为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要以史为镜,着重加强对当代依附型政商关系的治理。政府有关部门要正视依附型政商关系在当代社会客观存在的事实,明悉危害、防微杜渐,时刻警惕畸形政商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同时,要不断强化制度建设,完善权力结构,加强权力的制衡与约束,让权力和资本在阳光下运行,加快构建形成健康、清廉、公开、透明的新型政商关系。
杜尚昧[10](2019)在《优化营商环境 助推辽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文中研究指明民营经济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又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优化营商环境,助推辽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对于振兴辽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拟从辽宁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探究辽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以便为辽宁新时期的振兴作出贡献。
二、一如既往助推民营经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如既往助推民营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注意力视角的汽车产业制度逻辑与企业发展逻辑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方法 |
1.2.4 技术路线 |
1.3 研究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制度逻辑相关研究 |
2.1.1 制度逻辑概念及内涵 |
2.1.2 国家因素与制度逻辑 |
2.1.3 市场因素与制度逻辑 |
2.2 企业注意力相关研究 |
2.2.1 注意力概念及内涵 |
2.2.2 注意力的聚焦 |
2.2.3 注意力的情境化 |
2.2.4 注意力的结构性配置 |
2.3 企业发展逻辑相关研究 |
3 汽车企业注意力分布与配置 |
3.1 研究设计 |
3.1.1 案例选择 |
3.1.2 数据收集 |
3.2 案例描述 |
3.2.1 一汽集团案例描述 |
3.2.2 吉利集团案例描述 |
3.3 企业注意力分布 |
3.3.1 一汽注意力分布 |
3.3.2 吉利注意力分布 |
3.4 汽车企业注意力分析 |
3.4.1 一汽注意力分析 |
3.4.2 吉利注意力分析 |
3.5 汽车企业注意力配置特征 |
4 制度逻辑与企业发展逻辑分析 |
4.1 数据来源 |
4.2 汽车产业政府逻辑 |
4.3 汽车产业市场逻辑 |
4.4 汽车企业发展逻辑 |
4.4.1 一汽发展逻辑 |
4.4.2 吉利发展逻辑 |
4.5 制度逻辑与企业发展逻辑联结关系 |
4.5.1 市场逻辑与政府逻辑 |
4.5.2 制度逻辑与国企发展逻辑 |
4.5.3 制度逻辑与民企发展逻辑 |
4.6 制度逻辑与企业发展逻辑关系矩阵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贡献 |
5.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研究不足 |
第2章 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述 |
2.1 贫困理论基本释义 |
2.1.1 贫困的定义 |
2.1.2 贫困的标准 |
2.1.3 贫困的分类 |
2.1.4 扶贫的内涵 |
2.2 西藏贫困问题的基本状况 |
2.2.1 贫困人口较多且分布广 |
2.2.2 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 |
2.2.3 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严重 |
2.3 西藏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 |
2.3.1 严酷的自然生存环境 |
2.3.2 低下的经济发展水平 |
2.3.3 落后的基础服务设施 |
2.3.4 突出的健康风险问题 |
2.3.5 严重的精神文化贫困 |
2.4 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 |
2.4.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
2.4.2 筑牢党在西藏执政根基的需要 |
2.4.3 实现西藏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
3.1 理论基础 |
3.1.1 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关于反贫困理论 |
3.1.2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扶贫工作的论述 |
3.1.3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反贫困的思想 |
3.1.4 西方学者关于反贫困的理论探索 |
3.2 实践基础 |
3.2.1 1949-1958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
3.2.2 1959-1977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
第4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 |
4.1 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1978-1993) |
4.1.1 出台西藏农牧民休养生息的政策 |
4.1.2 改革制约农牧区发展的经济体制 |
4.1.3 初步开启西藏扶贫开发的新模式 |
4.1.4 体制改革阶段西藏扶贫成效总结 |
4.2 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 |
4.2.1 西藏扶贫攻坚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
4.2.2 新的特殊优惠政策的出台与落实 |
4.2.3 扶贫攻坚阶段西藏脱贫工作成效 |
4.3 扶贫深化阶段(2001-2011) |
4.3.1 探索适宜西藏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
4.3.2 明确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目标 |
4.3.3 夯实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
4.3.4 扶贫开发政策落地与基本成效总结 |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 |
5.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发展的战略抉择 |
5.1.1 规划新时代富民兴藏路线 |
5.1.2 加快推进西藏高质量发展 |
5.2 构建西藏精准扶贫的实施机制 |
5.2.1 西藏精准扶贫的瞄准机制 |
5.2.2 西藏精准扶贫的政策机制 |
5.2.3 西藏精准扶贫的责任机制 |
5.2.4 西藏精准扶贫的投入机制 |
5.2.5 西藏精准扶贫的退出机制 |
5.2.6 西藏精准扶贫的监督考核机制 |
5.3 明确西藏精准扶贫的施策路径 |
5.3.1 特色产业开发:撬动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杠杆 |
5.3.2 易地扶贫搬迁:打破恶劣生存环境的束缚 |
5.3.3 生态保护扶贫:破解“富饶的贫困”陷阱 |
5.3.4 大力发展教育:阻断西藏贫困的代际传递 |
5.3.5 社会保障兜底:兜住西藏脱贫攻坚的底线 |
5.4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工作成效 |
5.4.1 第六次座谈会推动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 |
5.4.2 “三不愁三有三保障”脱贫目标基本实现 |
5.4.3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创新与发展 |
第6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
6.1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历史经验 |
6.1.1 始终坚持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 |
6.1.2 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
6.1.3 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持续革新 |
6.1.4 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 |
6.2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对西藏未来减贫与发展的启示 |
6.2.1 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 |
6.2.2 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 |
6.2.3 在脱贫攻坚基础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6.2.4 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4)常熟农商行普惠金融助推“和美乡村”建设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常熟农商银行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 |
2 常熟农商银行发展普惠金融助推“和美乡村”建设的策略与成效 |
2.1 倾力“支农支小支实体”,助推“产业和谐” |
2.1.1 倾力服务实体经济,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
2.1.2 发展不忘“支农”“支小”初心,转型不忘服务实体本源 |
2.2 践行普惠金融理念,助推“社会和谐” |
2.2.1 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
2.2.2 聚焦三农助力乡村振兴 |
2.2.3 促进农业农村融合发展 |
2.2.4 统筹农村信贷资源分配 |
2.2.5 建设三资系统智能服务 |
2.2.6 推动“两权”抵押贷款落地 |
2.2.7 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壮大 |
2.3 致力社会公益,助推“城乡和谐” |
2.3.1 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
2.3.2 开展金融精准扶贫 |
2.4 践行绿色发展,助推“生态和谐” |
2.4.1 推行绿色信贷建设 |
2.4.2 低碳银行绿色办公 |
3 常熟农商银行发展普惠金融助推“和美乡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
4 常熟农商银行发展普惠金融助推“和美乡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
4.1 大力创新金融产品,做实普惠金融,提升“和美乡村”建设的助推能力 |
4.2 完善服务体系、扩面增量,以“薄利多销”来解决普惠性和商业性之间的矛盾 |
4.3 拥抱金融科技、狠抓风险防控,不断提高资产质量,增强助推“和美乡村”建设的持久力 |
4.4 培养和引进复合型金融人才,增强助推“和美乡村”建设的后劲 |
(5)新常态下统一战线如何助推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经济新常态与新常态下的经济形势 |
(一)如何认识经济新常态 |
(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 |
二、统战部门助推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
(一)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 |
(二)统战部门助推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
三、统战工作助推经济发展的工作思路 |
(一)发力目标 |
(二)工作方法 |
1.调查研究,摸清实际。 |
2.工作培训,提高素质。 |
3.切身体验,以身作则。 |
(6)资本错配对中国上市企业行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述评 |
2.1 资本错配的研究动态 |
2.1.1 资本错配的形成原因研究 |
2.1.2 资本错配的经济后果研究 |
2.2 资本错配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研究动态 |
2.2.1 金融发展与企业创新 |
2.2.2 要素错配与企业创新 |
2.3 资本错配与企业金融化的研究动态 |
2.3.1 影响企业金融化的宏观因素 |
2.3.2 影响企业金融化的微观因素 |
2.4 资本错配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动态 |
2.4.1 制度环境、政府干预与企业OFDI |
2.4.2 金融发展、要素扭曲与企业OFDI |
2.5 资本错配与企业实际税负的研究动态 |
2.5.1 公司治理与企业税负 |
2.5.2 外界环境与企业税负 |
2.6 文献评论 |
第三章 资本错配对上市企业行为影响的理论框架 |
3.1 资本错配的理论分析 |
3.1.1 资本的定义 |
3.1.2 资本错配的内涵及形成机理 |
3.2 资本错配影响上市企业行为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2.1 资本错配影响企业创新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2.2 资本错配影响企业金融化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2.3 资本错配影响企业OFDI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3.2.4 资本错配影响企业税负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四章 资本错配、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损失的实证分析 |
4.1 问题提出 |
4.2 实证研究设计 |
4.2.1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4.2.2 资本错配的典型事实 |
4.2.3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
4.3 资本错配与企业创新的实证研究 |
4.3.1 基准模型 |
4.3.2 稳健性检验 |
4.3.3 内生性讨论 |
4.3.4 异质性研究 |
4.4 基于融资约束的机制研究: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的对比分析 |
4.4.1 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数量的中介效应分析 |
4.4.2 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质量的中介效应分析 |
4.4.3 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风险的中介效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资本错配与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实证分析 |
5.1 问题提出 |
5.2 实证研究设计 |
5.2.1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5.2.2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
5.3 资本错配与企业金融化的实证研究 |
5.3.1 主要实证结果 |
5.3.2 稳健性检验 |
5.3.3 内生性讨论 |
5.3.4 异质性分析 |
5.4 资本错配影响企业金融化的传导机制:实体利润率与短贷长投 |
5.4.1 实体利润率 |
5.4.2 短贷长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资本错配、企业海外投资与国内投资的非平衡发展 |
6.1 问题提出 |
6.2 实证研究设计 |
6.2.1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6.2.2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
6.3 资本错配与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 |
6.3.1 基准模型 |
6.3.2 稳健性检验 |
6.3.3 内生性讨论 |
6.3.4 异质性分析 |
6.4 资本错配影响了何种海外投资? |
6.4.1 资本错配与海外投资的避税动机 |
6.4.2 资本错配与海外投资区位选择 |
6.4.3 资本错配与海外投资决策 |
6.5 进一步的考察:资本错配引致的海外直接投资挤出了国内投资吗? |
6.5.1 资本错配和海外投资对国内投资的影响 |
6.5.2 资本错配和海外投资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国内投资的影响 |
6.5.3 资本错配和海外投资对不同要素密集度企业国内投资的影响 |
6.5.4 资本错配和海外投资对不同规模企业国内投资的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资本错配对企业实际税负影响的实证分析 |
7.1 问题提出 |
7.2 实证研究设计 |
7.2.1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7.2.2 实证研究设计 |
7.3 资本错配对企业实际税负的影响 |
7.3.1 基准模型 |
7.3.2 稳健性检验 |
7.3.3 内生性讨论 |
7.3.4 异质性分析 |
7.4 进一步研究:资本错配背景下,企业如何应对实际税负过高问题? |
7.4.1 资本错配与OFDI对企业税负的交互影响 |
7.4.2 资本错配与创新对企业税负交互影响 |
7.4.3 资本错配与企业金融化对企业税负的交互影响 |
7.4.4 资本错配与政府补贴对企业税负的交互影响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含义 |
8.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世界画报》中的都市“侧影” ——1928-1937《世界画报》的北平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1.1 北平画报的独特文化意义 |
0.1.2 北平历史发展的特殊性 |
0.2 相关学术史回顾 |
0.2.1 中国近现代画报相关研究 |
0.2.2 中国大众媒体与都市文化相关研究 |
0.2.3 民国北京/北平都市文化相关研究 |
0.3 研究对象、内容及视角 |
0.3.1 研究对象 |
0.3.2 研究内容 |
0.3.3 研究视角 |
0.4 研究思路、创新点及研究框架 |
0.4.1 研究思路 |
0.4.2 创新点 |
0.4.3 研究框架 |
第1章 北平画报业的成长与《世界画报》 |
1.1 从“京城”“国都”到“故都”:1928‐1937 年的北平 |
1.1.1 政治地位的起落浮沉 |
1.1.2 时局演变下的商业形势 |
1.1.3 发达的现代教育体系 |
1.1.4 城市消费新主力及其表现 |
1.1.5 兼容并蓄的“文化古城” |
1.2 从北京到北平:画报业的发展状况和文化定位 |
1.2.1 北京画报的早期发展 |
1.2.2 1928 -1937 北平阶段的“画报热” |
1.2.3 补说:1938-1949 北平画报基本走向 |
1.3 都市文化的表述者——《世界画报》 |
1.3.1 《世界画报》的发展阶段 |
1.3.2 《世界画报》的主编及创作群体 |
1.3.3 《世界画报》的出版困境与生存策略 |
1.3.4 《世界画报》的经营策略 |
第2章 都市生活:《世界画报》中的市民休闲生活与游乐想像 |
2.1 《世界画报》中的市民日常生活叙事 |
2.1.1 形色生活:中上层阶级的都市人生 |
2.1.2 校内校外:青年学子的新式生活 |
2.1.3 “另一个都市”:下层贫苦市民的都市体验 |
2.2 西风东渐下的休闲娱乐空间 |
2.2.1 异彩纷呈的新式游乐 |
2.2.2 备受追捧的传统娱乐 |
2.2.3 作为平民游乐场的天桥地带 |
2.3 岁时节日与习俗的变迁 |
2.3.1 传统节日与习俗变迁 |
2.3.2 新式城市民俗与现代节令习俗新貌 |
2.3.3 婚丧嫁娶中的新风尚 |
第3章 :都市艺术:《世界画报》中的中西文化记忆 |
3.1 西方文化与艺术的西风东渐 |
3.1.1 摄影文化:艺术与写实并存 |
3.1.2 漫画艺术:都市空间的多棱镜 |
3.2 传统文化的渐进式文化改良 |
3.2.1 北平画坛:欧美风雨下的吐故纳新 |
3.2.2 戏曲艺术:“中西对话”中的竞相争荣 |
第4章 都市女性:《世界画报》中的现代女性形象 |
4.1 对女性身份与身体的展现 |
4.1.1 女性身份的类别 |
4.1.2 以艺术之名:女性身体的公开 |
4.1.3 女性身体“健康美”观念的表达 |
4.1.4 舞蹈艺术与舞动的女性身体 |
4.2 追求自立与自新的新时代女性 |
4.2.1 独立:知识化的职业都市女性 |
4.2.2 时尚:走在消费潮流之上的女性 |
4.2.3 美丽:自信的精神与健康的体魄 |
4.3 图说女性:焦虑中的两性关系与都市想像 |
结论 想像与构建:《世界画报》中的北平都市叙事 |
一、画报是城市现代生活的“文化符号” |
二、《世界画报》中的现代性想像 |
三、《世界画报》对社会矛盾冲突的“逃避”与“面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看电影》趣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机缘及其价值 |
二、研究基础 |
(一)关于趣味 |
(二)关于媒介趣味 |
(三)关于电影趣味 |
三、关于《看电影》的趣味研究 |
四、关于《看电影》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一)关于电影期刊的研究 |
(二)关于《看电影》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电影期刊与《看电影》 |
第一节 当期刊遇上电影:中国电影期刊概说 |
一、中国电影期刊的诞生:1920——1930年代 |
二、中国电影期刊的曲折成长:1940年代 |
三、新中国电影期刊的复兴:1950——1980年代 |
四、新时期电影期刊的革新:1990年以来 |
第二节 《看电影》的前世今生 |
一、历史的时代机遇:创刊背景 |
二、电影的二维书写:《看电影》的发展历程 |
第二章 内外交互的趣味共振与嬗变 |
第一节 浸入趣味的光影空间 |
一、《看电影》的趣味之源 |
二、《看电影》的趣味生成 |
第二节 “使用与满足”理论中的趣味互动 |
一、电影期刊与受众的审美互动 |
二、《看电影》与受众的趣味共振 |
第三节 大众审美视野中的趣味流变与创新 |
一、趣味的流变 |
二、趣味的创新 |
第三章 视觉消费视域下的商品趣味 |
第一节 《看电影》封面的商品视觉呈现 |
一、封面商品属性的视觉传播 |
二、《看电影》封面的视觉表征 |
三、《看电影》封面的消费符号象征性 |
第二节 《看电影》封面图片的审美趣味 |
一、封面图片的时尚趣味 |
二、封面图片的电影趣味 |
第三节 《看电影》版设中的趣味带入 |
一、“看”出来的电影即视感 |
二、富于情绪的色彩变迁 |
第四章 大众传播语境下的媒介趣味 |
第一节 基于大众传播的栏目构建 |
一、《看电影》的栏目概况 |
二、经典栏目的审美倾向 |
第二节 基于媒介形态的趣味表达 |
一、以前沿资讯凸显大众趣味 |
二、以多元风格打造娱乐趣味 |
三、以独家报道提升媒介价值 |
第五章 当代审美文化形态下的“迷影”趣味 |
第一节 区隔与导向的迷影文化 |
一、区隔:“影迷”——“大众”——“迷影”的定位 |
二、导向:助推迷影文化 |
第二节 打造“迷影”旨趣——《看电影·午夜场》 |
一、策划纸上“白日梦” |
二、精英式的品味表达 |
三、表现“迷”认知的年度总结 |
结论 |
引用和参考文献 |
附录1 《看电影》出版形态进化表(1999—2019) |
附录2 《看电影》栏目进化表(1999—2019) |
附录3 《看电影》封面影片与内地总票房汇总列表(2000—2019)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依附型政商关系的历史分析与当代启示 ——基于明清时期徽商兴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 |
(一)主要理论 |
(二)相关概念 |
四、主要内容和方法 |
(一)主要内容 |
(二)研究流程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明清徽商的兴衰史概述 |
第一节 徽商的发展情况 |
一、徽商简介 |
二、徽商的发展历程 |
三、徽商的主要特点 |
第二节 明朝中后期徽商的兴起 |
一、“四大宗”商人的全面崛起 |
二、徽商第一次大规模崛起的主要优势 |
第三节 明朝末年徽商的衰败 |
一、从三大典故看徽商衰败之惨象 |
二、徽商衰败的主要因素 |
第四节 清朝初年徽商的复兴 |
一、徽商“百年繁荣”的具体表现 |
二、徽商复兴的客观原因 |
第五节 清朝中后期徽商的全面衰败 |
一、盐商与茶商的相继衰落 |
二、徽商走向彻底失败的几个重要原因 |
第二章 徽商与皇权的双向关系分析 |
第一节 徽商对皇权的依附 |
一、“趋同进化”式依附 |
二、“攀炎附势”式依附 |
三、“贿赂诱惑”式依附 |
四、“勾结合谋”式依附 |
五、“捆绑共生”式依附 |
第二节 皇权对徽商的控制 |
一、“限制排斥”式控制 |
二、“胁迫利用”式控制 |
三、“与商争利”式控制 |
四、“恣意操控”式控制 |
五、“打击迫害”式控制 |
第三节 政商关系的变化对徽商兴衰的影响 |
一、政商“合流”促使徽商兴盛 |
二、政商“分裂”加速徽商衰败 |
第三章 徽商与皇权之间依附型政商关系的变迁路径 |
第一节 依附型政商关系的形成 |
一、形成依附型政商关系的主要原因 |
二、依附型政商关系形成过程的理论分析 |
第二节 依附型政商关系的发展 |
一、依附型政商关系得以发展的历史分析 |
二、依附型政商关系发展的理论分析 |
第三节 依附型政商关系的破裂 |
一、依附型政商关系走向破裂主要原因 |
二、依附型政商关系走向破裂的理论分析 |
第四章 徽商与皇权间依附型政商关系的外部影响 |
第一节 依附型政商关系的经济影响 |
一、非经营性资本消耗严重 |
二、生产力变革受到遏制 |
三、行政干预降低市场活力 |
第二节 依附型政商关系的社会影响 |
一、社会秩序陷入混乱 |
二、道德秩序出现失衡 |
第三节 依附型政商关系的其他负外部性 |
一、官场腐败严重 |
二、老百姓麻木不仁 |
第五章 徽商的兴衰对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启示 |
第一节 当代依附型政商关系的存在现状 |
一、基本情况 |
二、当代依附型政商关系存在的原因分析 |
第二节 以徽商的兴衰为鉴审视新型政商关系之构建 |
一、完善法治建设,制约行政权力 |
二、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公共服务 |
三、规范企业行为,提升创新能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优化营商环境 助推辽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辽宁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 市场问题 |
(二) 融资问题 |
(三) 转型问题 |
(四) 营商环境问题 |
(五) 政策扶持问题 |
(六) 人才培养问题 |
二、辽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一) 奋力开拓市场 |
(二) 做好融资服务 |
(三) 引导市场转型 |
(四) 优化营商环境 |
(五) 制定扶持政策 |
(六) 加强人才培养 |
四、一如既往助推民营经济(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发展民营经济重要论述研究[D]. 冉昕.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2]基于注意力视角的汽车产业制度逻辑与企业发展逻辑关系研究[D]. 刘婕.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D]. 暴占杰. 吉林大学, 2021(01)
- [4]常熟农商行普惠金融助推“和美乡村”建设路径研究[J]. 李今果,谢汪送. 中国商论, 2020(22)
- [5]新常态下统一战线如何助推经济发展[J]. 王令金. 济宁学院学报, 2020(03)
- [6]资本错配对中国上市企业行为的影响研究[D]. 武宵旭. 西北大学, 2020(06)
- [7]《世界画报》中的都市“侧影” ——1928-1937《世界画报》的北平十年[D]. 任航. 吉林大学, 2020(08)
- [8]《看电影》趣味研究[D]. 孙佳路.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9]依附型政商关系的历史分析与当代启示 ——基于明清时期徽商兴衰的研究[D]. 金春贵.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5)
- [10]优化营商环境 助推辽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J]. 杜尚昧.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