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多相流泵送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张怡青,陈家庆,丁国栋,蔡小垒,关顺[1](2021)在《3种内筒溢流型溶气罐结构改进设计方案的溶气性能对比分析》文中提出溶气罐是溶气释放式微气泡发生系统的关键设备,其中内筒溢流型溶气罐具有结构简单、成泡粒径小等优点。提出了3种内筒溢流型溶气罐的结构改进设计方案,并对其在不同操作参数下的溶气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为克服通过测量释气量间接表征溶气量所带来的系统误差,建立了在线带压测量溶解氧的方法,并以空气在水中溶解量的变化率(即溶气效率)来直接表征溶气罐的溶气性能。结果表明:溶气效率随气液比和溶气压力的增大而增加,随液位比的升高而减小;在相同气液比、液位比及溶气压力下,气液切向进口加螺旋导叶片型溶气罐的溶气效率最高。采用响应曲面法对溶气性能相对最佳的内筒溢流型溶气罐的操作参数进行优化,预测最高溶气效率为72.43%时的最佳操作参数为:气液比为0.25,液位比为0.36,溶气压力为0.26 MPa。所得回归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为0.87%,表明该模型可较好地分析和预测溶气罐的溶气性能。
鞠玲[2](2021)在《气浮设备性能评估与除污染机理研究》文中提出针对低温低浊高藻水的处理,气浮技术逐渐应用于给水处理中。加压溶气气浮工艺作为一种固液分离技术,在去除水中的轻质胶体颗粒方面具有优势。气浮设备作为溶气系统的关键,设备性能直接决定了气浮工艺粘附效率、除污染效能,目前气浮设备存在参数参差不齐、性能不稳定及评估技术欠缺等问题。为了探究影响气浮设备的因素,对气浮设备性能和除污染效果进行实验室、中试和生产性评估研究,优化工艺参数,考察气浮设备性能参数与除污染效能之间的关系,并对微气泡与絮体的粘附和夹气絮体的去除机理进行研究,为水厂气浮设备的运行评估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对气浮设备性能参数进行优选,并在小试和中试条件下分别对不同气浮设备的设备性能和除污染效能进行研究,测得两种设备的溶气效率均在55%左右,气泡平均粒径均低于30μm,一定压力条件下气泡稳定时间均在4min以上,气浮后水中溶解氧含量明显提升。研究结果表明,设备性能影响着除污染效能,微气泡大小是影响气浮工艺除污染效能的主要因素,实验得出微气泡的粒径与溶气压力和溶气效率有关,溶气效率越高,溶气压力越大,产生的微气泡粒径越小,气泡数密度越大。除污染效能的变化规律与设备性能参数指标的变化规律一致,均在溶气压力为0.4MPa时达到最优工况,小试常规气浮工艺对浊度、叶绿素a、TOC、UV254的最高去除率分别为95.76%、96.41%、34.21%、65.96%,改性微气泡气浮技术对污染物的去除率高于普通气浮;中试气浮工艺对浊度、叶绿素a、TOC、UV254、CODMn的最高去除率分别达到56.49%、50.23%、23.73%、28.75%、23.98%,连续运行时效果稳定。对玉清水厂、南康水厂、白浪河水厂、眉村水厂的气浮设备进行评估研究,整体能够满足正常的工艺运行,各水厂气浮设备的溶气效率在58.4%~78.7%;气泡粒径均低于30μm,且随着上升高度的增加,微气泡的平均粒径有所增加,微气泡的数密度逐渐减少;气泡稳定时间基本稳定在4min以上。各水厂应用气浮工艺后,出水水质大幅度提升。气浮工艺的运行产生的较高的电能和药剂消耗能够通过其他指标的降低相互抵消,提高了出水水质,所以采用气浮工艺后的总能耗增加的相对较少,这样也为气浮工艺的推广提供了经济基础。气浮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特性机理探究发现,微气泡对藻类及有机物的去除主要是针对疏水性较强的高分子量的物质,去除作用主要依靠微气泡与藻类及有机物之间的疏水作用,改性微气泡气浮技术的去除效果明显提升,而且类腐殖酸等大分子物质被转化为腐殖酸降解产物,说明微气泡破裂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具有氧化还原的作用。表面改性剂分子的长链结构有助于形成更大的附着网络,增加了微气泡的扫描面积和附着点位,为微气泡和絮体颗粒物的粘附提供了架桥作用,强化了常规气浮的作用机理,且改性剂会随微气泡进入浮渣中带走。夹气絮体的分离依靠表面负荷与上升流速的关系,表面负荷应低于最小夹气絮体的上升速度才能保证良好的出水效果。
付强,王国荣,周守为,钟林,王雷振[3](2020)在《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与装备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天然气水合物尤其是海洋天然气水合物是有望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一种新型清洁非常规能源,全球储量丰富,目前对其开采仍处于研究阶段,商业化、规模化开采面临诸多技术与装备挑战。本文针对现有水合物开采方法,围绕日本和我国的海洋天然气试采工程案例,对降压和固态流化法两种试采模式涉及的关键技术和工艺进行了分析;综合国内外相关技术与装备的发展现状,提出了适合我国储层与装备技术的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的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研究发现,在以深海采矿车、疏松浅表层双梯度钻井技术等为代表,用于水合物–油气–海底金属矿开采的通用关键技术装备领域,我国的整体水平落后于国外;在以防砂技术装备、浅层水合物开采的预斜导向钻进技术、"三气合采"技术装备等为代表的专用关键技术装备领域,我国综合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但仍然距商业化开采技术装备需求较远。面向2035年,我国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与装备发展的战略目标为进入全面领跑阶段,建立商业化开发的工程装备体系。研究建议,从国家层面制定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技术与装备研发计划,推动水合物的商业化开发进程,开展海洋非成岩水合物开采专用和通用技术装备的研发及应用。
李志刚,方志,李军[4](2020)在《液相和多相环境下环形动密封泄漏流动和转子动力特性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为保证泵和压气机的全负荷、高效和稳定运行,针对运行在液相和多相环境下的环形动密封特殊的泄漏流动和流体激振转子动力特性,研究人员开展了大量的理论和实验研究。首先,对液相和多相环形动密封的应用背景、密封流体激振力产生机理和转子动力特性系数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然后,分别对纯液相环境下的环形动密封技术性能分析方法和结构设计研究进展,气液两相环境下环形动密封的泄漏流动、转子耗功和动力特性的研究现状,以及湿气环境下环形动密封技术的泄漏流动和转子动力特性的实验测量和数值模拟方面的研究结论进行了综述;最后,基于目前液相和多相环境下环形动密封性能在实验测量、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方面的研究结论,展望了环形动密封技术在多相环境下的泄漏流动和流体激振转子动力特性方面需要深入开展的研究课题。针对纯液相环形动密封,研究人员已开发了相应的实验测试方法和基于BULK FLOW模型和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的数值预测方法,还需进一步开展高效抑振方法和高阻尼液相动密封技术研究;针对气液两相环形动密封,研究人员主要通过实验测量方法获得气相组分和液相组分对密封泄漏和转子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还需进一步开展气液两相密封高精度数值预测方法和密封微小间隙内两相流动机理研究。
王彦莹[5](2020)在《基于超声波调质下微细气泡促进污泥降解与脱水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污水处理厂的增加,污泥的产量也逐年增加,如果不经过适当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必须对其首先进行减量化处理。预处理措施可改善污泥的脱水特性,从而使之达到最优的减量化效果。超声波及微细气泡技术具有效率高、环境友好等特点,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的关注。通过超声波预处理方式对市政污泥的脱水特性进行研究,测定了不同条件下超声波氧化性的变化。超声波单独作用时,对提高脱水特性较为有利的条件是作用时间为120 s,超声波功率为450 W,处理量为80 m L。同时超声波处理后污泥CST明显变大,粒径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并在超声波时间为120 s、功率为450 W时分别达到最低点。为了提高减量化、促进污泥厌氧处理的效果,搭建了连续流动状态下超声波协同微细气泡处理污泥实验装置,分别进行了微细气泡预处理和超声波协同微细气泡预处理实验。在微细气泡预处理实验中,通过测定微细气泡的氧化性及处理后污泥各项参数的变化分析了微细气泡预处理的作用机理。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氧化性进行测定后发现,I3-浓度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通过直接表征和间接表征相结合分析了微细气泡对污泥脱水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脱水率与泥饼含水率变化趋势基本相反;对EPS采取分层测试,发现表面积平均粒径与LB-EPS层多糖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分形维数与总多糖含量呈二次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2=0.9285,膜池回流污泥VFA含量由90.95 mg/L增加到162.70 mg/L。在超声波协同微细气泡预处理实验中,通过测定脱水率与含水率、EPS中多糖、VFA和三维荧光光谱分析了超声波协同微细气泡预处理技术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显示,处理后污泥中VFA含量最大值为204.64 mg/L。且不同处理条件对EPS的破解和DOM中有机物分布影响不同,其中蛋白质类在三层EPS中占比为SEPS层30%~40%、LB-EPS和TB-EPS层40%~50%。采用响应曲面法实验分析了三个因素对VFA含量变化的影响程度,得出气泡处理时间>超声波时间>超声波功率。基于以上研究,进一步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法对超声波、微细气泡、超声波协同微细气泡处理后污泥的化学性质和微观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污泥上清液中存在多糖和蛋白质的特征峰,经过超声波和微细气泡作用后污泥中有机物的化学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原污泥较为完整的絮体结构在超声波和微细气泡的作用下也被打散,孔隙度增大,促进了有机物的溶出。主要在以下方面的研究中取得进展,首先设计了一种能够实现在连续流动状态下使用超声波和微细气泡处理污泥的实验装置。其次针对多糖、粒径、分形维数等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实验发现表面积平均粒径与LB-EPS层多糖、分形维数与总多糖含量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通过各个指标的单独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污泥脱水特性进行了更全面的研究。
张崇剑[6](2018)在《剩余污泥介体强化混凝气浮预处理煤制气废水的研究》文中认为煤制气废水经脱酚蒸氨后仍含有大量油类污染物,考虑到油类污染物对微生物代谢活性的抑制作用较大,通常需要在生物处理单元前设置除油工艺使其油含量低于20 mg/L。混凝破乳-气浮除油是针对该水质最为有效的手段,为解决低浑浊度废水混凝气浮药剂投加量大、效率低的问题,本课题首次开展剩余污泥为介体强化混凝气浮预处理煤制气废水的研究。课题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首先通过混凝气浮小试试验,确定剩余污泥投加方式,混凝药剂和剩余污泥的最优投加量,以及溶气气浮的最优运行参数;再通过调试混凝气浮中试试验设备,利用中试现场常见的三种剩余污泥强化混凝气浮并验证其处理效果;最后分析剩余污泥在强化过程中絮体结构的变化,及其与气浮微气泡的相互作用机制。混凝气浮小试试验阶段,确定剩余污泥的最佳投加方式为将剩余污泥与混凝剂一起投加,剩余污泥的最佳投加量为1200 mg/L。确定聚合氯化铝的最适加药量为150 mg/L,聚丙烯酰胺最适加药量为2 mg/L。调试加压溶气气浮装置,得其最佳运行参数为溶气压力0.4 MPa,回流泵流量0.8 L/min,溶气时间15 min。此时,剩余污泥强化混凝气浮小试试验对含油量、总酚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66.4%、30.4%和22.2%。混凝气浮中试试验阶段,调试多相流泵溶气气浮装置,确定其最佳运行参数为溶气压力0.5 MPa,进气流量0.67 L/min,气水比20%,溶气水回流比100%。在设计进水流量0.2 m3/h下,好氧剩余污泥强化凝气浮中试试验对含油量、总酚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84.0%、27.9%和39.1%,出水含油量15.7 mg/L,满足后续生物处理单元对含油量低于20 mg/L的进水要求。通过扫描电镜分析剩余污泥强化前后絮体结构的变化,研究发现污泥絮体结构越松散,对水中油类污染物的吸附效果越好。好氧剩余污泥能有效增加气浮微气泡的稳定性,经好氧污泥强化,微气泡的平均直径相对未强化的微气泡平均粒径小了约33%,其稳定时间也较不投加剩余污泥长了近1.5倍。本文所建立的剩余污泥介体投加方法,可有效提升混凝气浮工艺对煤制气废水油量、总酚和COD的去除效果,改善了废水的可生化性,并使其达到后续生物处理单元的进水水质要求,对煤制气废水处理实际工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高国华[7](2018)在《二次旋流气浮含油污水处理装置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旋流气浮含油污水处理工艺具有结构紧凑、处理效果好等优势。本文基于二次旋流的思想,对旋流气浮装置的结构进行了设计,对关键结构要素进行了模拟优化,在此基础上加工了二次旋流气浮装置样机,进行了除油特性实验研究,最终建立了二次旋流气浮含油污水处理装置的设计准则。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对旋流气浮系统中分散相粒子受力和运动规律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旋流场对浮选效果强化机理,提出了二次旋流气浮思想:通过内部构件将旋流气浮装置内部流场划分为两级,形成旋流强度较大的一次旋流分离区域,和旋流强度小、流场稳定的二次弱旋流浮选区域。基于二次旋流气浮思想,进行了二次旋流气浮含油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概念设计。对旋流气浮含油污水处理装置高径比,内筒直径和高度,导板倾角、周角和宽度,隔板倾角和宽度,锥形台直径,入口管径等结构要素进行了数值模拟优化。通过模拟结果中的切向速度分布和溢流口气相体积分数,分析不同模型下流场特性和气泡浮选效率,并以此为评价标准确定出旋流气浮装置的最优结构尺寸。设计了一套旋流气浮含油污水处理系统,基于该系统对旋流气浮装置样机的污水处理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处理量测试范围内(0.6 m3·h-12.2 m3·h-1),Q=1.0 m3·h-1时除油效率最佳;当污水含油率一定时,存在最佳含气率,最佳含气率随污水含油率增加而增大;在分流比测试范围内(00.15),随分流比增加,除油效率增大,且增速减小;随油滴粒径增加,除油效率增大,增速减小;含气率一定的旋流气浮污水处理系统中存在饱和含油率,随含气率增加,饱和含油率增大。确定了旋流气浮装置尺寸设计准则:当单个装置的处理量需求为Q时,旋流气浮装置筒体直径:(?),入口直径:din(28)0.0296Q0.5×D-0.25,其他尺寸可由直径D和模拟优化得到的无量纲尺寸确定。确定了旋流气浮装置串联级数计算准则:旋流气浮装置串联级数:(?),当净化水水质要求含油率小于30 mg·L-1,装置在最佳处理量下工作时,若污水含油率小于150 mg·L-1,采用单级;若污水含油率在150mg·L-1405 mg·L-1,采用二级串联,若污水含油率在405 mg·L-11350 mg·L-1,采用三级串联。
王宁[8](2018)在《臭氧—气浮联用工艺运行特性及除污染效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饮用水水源受污染的程度和污染物的种类不断增加,给传统的水处理工艺带来巨大的压力,如何保障供水安全成为大家不断追求的目标。气浮作为一种应用时间较长的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技术,目前在给水处理中特别是针对低温低浊水及高藻水的处理上应用较为广泛。论文在分析了济南市四种水源水的水质特征的基础上,用臭氧化空气作为气浮工艺的气源强化常规气浮工艺,提出了臭氧-气浮联用工艺,并对该工艺的运行参数、运行特性以及去除污染物的机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对济南地区的主要地表饮用水水源的浊度、颗粒物、有机物、和藻类及其胞内物质等指标进行试验分析,结果显示四种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有机物污染和藻污染。主要饮用水水源水有:引黄水库水(鹊山水库、玉清湖水库)、山区水库水(卧虎山水库)和南水北调引江水(济平干渠)。针对四种不同类型的水源水,通过臭氧-气浮联用工艺参数优化试验确定了不同水质条件下的最优工况。并选取济平干渠水进行响应曲面(RSM)分析,对运行参数进一步进行优化。结果显示,鹊山水库水混凝剂投加量4mg/L,气浮回流比18%,臭氧投加量1.4mg/L;玉清湖水库水混凝剂投加量4mg/L,气浮回流比18%,臭氧投加量2.2mg/L;卧虎山水库水在混凝剂投加量4mg/L,气浮回流比18%,臭氧投加量1.8mg/L;济平干渠在混凝剂投加量5mg/L,气浮回流比17%,臭氧投加量2.0mg/L,气浮压力值为0.40.5MPa时,对污染物的去除有较好效果。研究通过臭氧-气浮联用工艺对济南市4种水源水的浊度、有机污染物、藻类等进行去除试验,同时与传统溶气气浮工艺的去除效率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对浊度、DOC、UV254、高锰酸盐指数4个指标的去除率,鹊山水库为52.1%、21.4%、19.7%、15.4%;玉清湖水库为47.0%、18.8%、26.6%、23.7%;卧虎山水库为57.2%、26.6%、23.2%、29.6%;济平干渠为70.4%、20.8%、31.5%、30.5%。对藻类总数的去除率为88.8%,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臭氧-气浮联用工艺处理后水中剩余藻类的数量明显减少,对叶绿素a的去除率为89.26%。相比传统气浮工艺,臭氧-气浮联用工艺对各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通过对胞外嗅味物质的去除试验得出结论,臭氧-气浮出水的嗅味物质含量高于传统气浮工艺。通过对臭氧-气浮工艺去除污染物机理进行分析发现,臭氧主要通过氧化分解有机物及强化混凝两个方面增强气浮的运行效率。两种工艺处理后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特性,可以看出臭氧-气浮对于大分子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较好,对于小分子有机物没有去除效果甚至增多。荧光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臭氧-气浮对蛋白质类物质的去除具有较好的效果。利用马尔文3000E激光粒度分析仪对浮渣层絮体进行测量,得出结论,臭氧-气浮联用工艺处理后的絮体粒径比传统气浮处理后的絮体粒径小更容易上浮。
时玉龙[9](2017)在《多相流泵溶气气浮组合工艺除污染效能及强化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机物与胶体颗粒物的有效去除是当今饮用水处理领域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气浮工艺(DAF)在去除有机物与胶体颗粒物形成的小尺寸轻质絮体方面具有优势。气浮工艺在国外饮用水领域发展速度很快,相比之下其在国内的研究与应用相对滞后,并且已有研究更多的关注气浮除浊效能,而气浮去除天然有机物(NOM)和有机微污染物的研究却鲜有涉及。本研究基于课题组前期在微气泡去除有机物方面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围绕多相流泵溶气气浮技术,分别对气浮与沉淀、外压式超滤膜和膜生物反应器联用工艺去除水中污染物的效能与机理进行研究;考察了微气泡表面改性技术去除水中有机物的可行性,研究壳聚糖分别用作助凝剂与微气泡改性剂时,对气浮工艺去除有机污染物的促进作用,并利用有机物组分筛分、三维荧光光谱(E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多种手段对不同有机物组分与微气泡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分析。本文首先研究了不同原水水质条件下沉淀-气浮串联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效能,对EDUR多相流泵气浮工艺的微气泡浓度进行了测定,利用气浮混合区粘附效率模型与分离区夹气絮体上浮速率模型分析了絮体颗粒的理论分离效率,考察了沉后水二次投加混凝剂对后续气浮工艺除污染效能的影响,对嗅味物质的去除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区微气泡平均直径20.1μm,分离区气泡床厚度59±8 cm;沉淀-气浮工艺可以有效地削减水中固体颗粒物浓度,浮后水浊度接近1.7 NTU,对2200μm颗粒物的去除率维持在85%左右;EEM结果表明沉淀-气浮工艺可以较好地去除水中大分子腐殖酸类NOM,而对小分子NOM组分效果有限;沉淀、气浮出水浊度与其总铝含量线性相关,沉淀-气浮工艺可以有效去除混凝段外加铝盐;在沉后水中二次投加混凝剂可以进一步提高小尺寸颗粒物(23μm)的气浮分离效率,但是对NOM的去除无明显提升;混合区粘附效率模型可以很好地反映工况参数变化对颗粒物气浮分离效率的影响,模型分析与实测数据均证实絮体颗粒尺寸在≤100200μm范围内,较利于其上浮分离;此外,包括沉淀-气浮在内的示范工程工艺体系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土臭素、2-甲基异莰醇以及吡啶、吡嗪、硫醚、醛酮等嗅味物质。为解决沉淀-气浮工艺对NH4+-N及小分子NOM去除效果有限以及浮后水中仍有大量小尺寸颗粒物残留的问题,本文将DAF分别与外压式超滤膜组件(UFM)、上向流复合滤料膜生物反应器(MBF)组合,研究了DAF-UFM、DAF-MBF组合工艺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能,分析了DAF作为前处理工艺时对超滤膜组件膜污染发展速率的影响,同时考察了DAF-MBF工艺对有机微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DAF与超滤膜在不同尺寸絮体颗粒物的去除上具有很好的互补性,DAF对微米级颗粒物的有效去除,降低了膜组件的固体颗粒物负荷,UFM与MBF则将可截留颗粒物尺寸扩展到纳米级,两种组合工艺膜后水浊度均保持在0.1 NTU左右,2200μm颗粒数浓度均<200个/m L,同时膜后水中病原微生物均基本无检出。在DAF-MBF工艺中,MBF通过下部沸石层对NH4+-N的化学吸附与上部活性炭层的生物氮循环作用使出水NH4+-N浓度降至0.1 mg/L。浮后水中丰富的溶解氧含量有力地保障了MBF内生物膜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与降解。EEM显示浮后水经过MBF处理后小分子富里酸及蛋白质类物质的含量明显降低。此外,DAF-MBF工艺可以有效去除水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及嗅味物质。与UFM相比,MBF反应器中帘式超滤膜的膜污染发展速率明显减慢。为了强化多相流泵溶气气浮工艺对有机物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本研究采用阳离子聚合物对微气泡进行表面改性,验证了微气泡改性技术去除水中有机物的可行性。依托常规混凝-气浮工艺,其中混凝剂为聚合氯化铝(PACl),考察了壳聚糖分别用作助凝剂与微气泡改性剂时对不同NOM组分及三卤甲烷生成势(THMFP)和卤乙酸生成势(HAAFP)的去除效能。结果表明,在气浮泵溶气系统回流水中投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ADMAC)与壳聚糖可以对微气泡进行表面改性,浮后水zeta电位及收集浮渣FTIR分析均证实大部分壳聚糖分子粘附在微气泡表面,并进入到上层浮渣层中。在PACl单混凝剂与壳聚糖双混凝剂气浮体系中,大分子疏水性NOM在疏水性结合的作用下会优先粘附到微气泡表面,从而获得较高的气浮分离效率,而小分子亲水性NOM的去除率较低。在壳聚糖改性气浮体系中,当回流水p H值减小到低于壳聚糖分子等电点时(如p H5.5和p H4.0),改性微气泡表面壳聚糖分子正电荷密度的升高会促进其对带负电性小分子亲水性NOM的去除,这一过程中静电引力及氢键结合均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THMFP与HAAFP的去除率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李国华[10](2017)在《多相流热物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多相流热物理技术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对多相流热物理技术的研究方向及研究成果进行了说明,并进一步阐述了多相流热物理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二、新型多相流泵送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多相流泵送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3种内筒溢流型溶气罐结构改进设计方案的溶气性能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溶气罐结构设计及溶气性能表征 |
1.1 内筒溢流型溶气罐的结构设计 |
1.2 溶气性能测试表征系统 |
1.3 溶气效率的表征方法 |
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1 操作参数对溶气效率的影响 |
2.1.1 不同结构下气液比对溶气效率的影响 |
2.1.2 不同结构下液位比对溶气效率的影响 |
2.1.3 不同结构下溶气压力对溶气效率的影响 |
2.1.4 不同结构下的成泡特性 |
2.2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操作参数优选 |
3 结论 |
(2)气浮设备性能评估与除污染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源水质现状 |
1.1.2 水处理工艺现状 |
1.2 气浮工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气浮工艺概述 |
1.2.2 气浮工艺发展现状 |
1.2.3 气浮机理研究 |
1.3 气浮设备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气浮设备生产应用现状 |
1.3.2 气浮设备发展现状 |
1.3.3 气浮设备存在的问题 |
1.4 气浮设备评估方法的选择 |
1.4.1 气泡粒径观测分析技术 |
1.4.2 溶释气效率测量技术 |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1 课题来源及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水质 |
2.1.2 主要设备及试剂 |
2.2 试验装置及方法 |
2.2.1 各部分试验内容 |
2.2.2 溶气效率测定试验 |
2.2.3 气泡稳定时间测定试验 |
2.2.4 气泡粒径测定试验 |
2.3 主要检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
2.3.1 常规指标 |
2.3.2 其他检测指标 |
第3章 气浮设备性能研究及除污染效能分析 |
3.1 气浮设备性能主要评价参数的优选 |
3.1.1 溶气效率 |
3.1.2 气泡粒径 |
3.1.3 气泡稳定时间 |
3.1.4 溶解氧 |
3.2 气浮设备小试设备的性能评估与除污染研究 |
3.2.1 气浮设备性能参数研究 |
3.2.2 气浮工艺除污染效率研究 |
3.3 气浮设备中试设备的性能评估与除污染研究 |
3.3.1 气浮设备性能参数研究 |
3.3.2 气浮工艺除污染效率研究 |
3.4 小结 |
第4章 水厂生产性气浮设备评估 |
4.1 评估的水厂简介 |
4.1.1 玉清水厂 |
4.1.2 南康水厂 |
4.1.3 白浪河水厂 |
4.1.4 眉村水厂 |
4.2 气浮设备性能评估 |
4.2.1 溶气效率 |
4.2.2 气泡稳定时间 |
4.2.3 气泡粒径 |
4.2.4 溶解氧含量 |
4.3 气浮设备运行效果分析 |
4.3.1 气浮工艺对藻类和浊度的去除效能 |
4.3.2 气浮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效能 |
4.4 经济性分析 |
4.4.1 吨水投资对比分析 |
4.4.2 吨水电耗对比分析 |
4.4.3 吨水药耗对比分析 |
4.5 给水厂气浮设备运行建议 |
4.5.1 运行参数建议 |
4.5.2 设计优化建议 |
4.5.3 运行维护建议 |
4.6 小结 |
第5章 气浮除污染特性及泡絮粘附去除机理研究 |
5.1 气浮除污染特性研究 |
5.1.1 藻类的去除特性 |
5.1.2 有机物的去除特性 |
5.1.3 出水浮渣的特性 |
5.1.4 THMFP的去除特性 |
5.2 夹气絮体粘附与去除机制研究 |
5.2.1 微气泡与絮体粘附机理图像分析 |
5.2.2 微气泡与絮体粘附机理的表征 |
5.2.3 夹气絮体上浮去除机理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3)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与装备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案例分析 |
(一)日本Nankai海槽天然气水合物降压法开采 |
(二)中国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降压法试采 |
(三)中国南海固态流化法试采 |
三、国内外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与装备发展现状 |
(一)通用技术装备 |
1. 深海采矿车 |
2. 疏松浅表层双梯度钻井技术 |
3. 高强度轻质柔性管 |
4. 海底矿浆举升泵 |
5. 海底/井下气-液-固多相分离器 |
(二)专用关键技术装备 |
1. 防砂技术装备 |
2. 浅层水合物开采的预造斜导向钻进技术 |
3. 水合物破碎、回收与分离一体化钻采技术及装备 |
4. 水合物开采实验模拟平台 |
5.“三气合采”技术装备 |
四、我国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的发展思路与建议 |
(一)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开发技术与装备发展的战略目标 |
(二)通用关键技术与装备的发展方向建议 |
1. 研发适用于深海海底矿产资源和水合物协同开发的智能采掘车 |
2. 研发我国深水油气和水合物协同开发的双梯度钻井技术及装备 |
3. 海洋深水水合物、海底矿产资源开采和深水油气开发多相流泵送举升及高效分离装置的研发与应用 |
(三)专用关键技术与装备的发展方向建议 |
1. 开展深水水合物持续开采高效防砂技术及装备的研发与应用 |
2. 研发深水海洋非成岩水合物高效破碎、回收分离与泵输一体化钻采技术及装备 |
3. 研发大科学实验装置 |
4. 研发“三气合采”立体开发工程实施的配套核心技术及装备 |
五、结语 |
(4)液相和多相环境下环形动密封泄漏流动和转子动力特性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环形动密封的泄漏和转子动力特性 |
2 液相环境下环形动密封技术 |
3 气液两相环境下环形动密封技术 |
4 湿气环境下环形动密封技术 |
5 结语与展望 |
5.1 结语 |
5.2 展望 |
5.2.1 实验测量平台和测试技术 |
5.2.2 多相环境下密封性能数值预测方法 |
5.2.3 低温流体环形动密封技术 |
(5)基于超声波调质下微细气泡促进污泥降解与脱水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污泥预处理技术发展历史及现状 |
1.2.2 超声波预处理技术的应用 |
1.2.3 微细气泡预处理技术的应用 |
1.2.4 超声波协同微细气泡的应用 |
1.2.5 本课题组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装置介绍 |
2.1 超声波处理污泥实验装置 |
2.2 协同作用处理污泥实验装置 |
第3章 超声波预处理污泥实验研究 |
3.1 超声波的产生及机理 |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2.2 预处理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3.3.1 超声波声压分布测试 |
3.3.2 超声波氧化性测试 |
3.3.3 污泥脱水特性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微细气泡预处理污泥实验研究 |
4.1 微细气泡受力分析 |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4.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4.3.1 微细气泡的形成与表征 |
4.3.2 污泥脱水特性的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超声波协同微细气泡预处理污泥实验研究 |
5.1 超声场下气泡受力分析 |
5.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5.2.1 超声波声压分布测试 |
5.2.2 单因素实验方法 |
5.2.3 响应曲面实验方法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储泥池污泥脱水特性表征 |
5.3.2 超声波声压分布规律测试 |
5.3.3 超声波时间对污泥的影响 |
5.3.4 超声波功率对污泥的影响 |
5.3.5 气泡处理时间对污泥的影响 |
5.3.6 基于VFA的响应曲面法结果 |
5.3.7 污泥预处理机理实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剩余污泥介体强化混凝气浮预处理煤制气废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煤制气废水预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2.1 脱酚蒸氨预处理 |
1.2.2 除油预处理 |
1.3 混凝工艺研究进展 |
1.3.1 混凝工艺的机理 |
1.3.2 混凝剂的种类 |
1.3.3 剩余污泥介体强化混凝研究进展 |
1.4 气浮工艺研究进展 |
1.4.1 气浮工艺的机理 |
1.4.2 气浮工艺的分类 |
1.4.3 气浮预处理含油废水研究进展 |
1.5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1 课题来源 |
1.5.2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3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用水来源及水质特征 |
2.1.2 试验用污泥 |
2.1.3 试验化学药剂 |
2.1.4 试验仪器 |
2.2 试验装置 |
2.2.1 小试试验装置 |
2.2.2 中试试验装置 |
2.3 检测分析方法 |
2.3.1 主要检测项目 |
2.3.2 含油量的测定 |
2.3.3 总酚的测定 |
2.3.4 微气泡粒径 |
2.3.5 扫描电镜实验分析方法 |
第3章 剩余污泥介体强化混凝气浮小试效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药剂投加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
3.2.1 污泥投加方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
3.2.2 污泥投加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
3.2.3 PAM投加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
3.2.4 PAC投加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
3.2.5 PFS投加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
3.3 加压溶气气浮运行参数的影响 |
3.3.1 溶气压力对混凝气浮效果的影响 |
3.3.2 气浮时间对混凝气浮效果的影响 |
3.4 剩余污泥介体强化混凝气浮小试效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剩余污泥介体强化混凝气浮中试效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多相流泵溶气气浮运行参数的影响 |
4.2.1 多相流泵溶气压力的影响 |
4.2.2 气浮气水比的影响 |
4.2.3 溶气水回流比的影响 |
4.3 剩余污泥介体强化混凝气浮效能分析 |
4.3.1 对含油量去除效率的影响 |
4.3.2 对总酚去除效率的影响 |
4.3.3 对COD去除效率的影响 |
4.4 剩余污泥介体强化混凝气浮中试效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剩余污泥介体强化混凝气浮机理分析 |
5.1 引言 |
5.2 剩余污泥与浮渣絮体结构分析 |
5.2.1 浮渣外观形态对比 |
5.2.2 剩余污泥絮体结构 |
5.2.3 浮渣絮体结构 |
5.3 剩余污泥对微气泡生成及成长的影响 |
5.3.1 剩余污泥对微气泡稳定性的影响 |
5.3.2 剩余污泥对微气泡平均粒径的影响 |
5.3.3 微气泡与絮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7)二次旋流气浮含油污水处理装置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旋流气浮技术微观理论基础 |
1.2.2 旋流气浮技术的发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二次旋流气浮装置结构概念设计 |
2.1 基本分离原理 |
2.1.1 分散相粒子受力分析 |
2.1.2 旋流场对浮选效率的影响 |
2.2 旋流气浮装置结构概念设计 |
2.2.1 两级旋流气浮思想 |
2.2.2 总体结构概念设计 |
2.2.3 结构功能构件 |
2.3 旋流气浮装置结构尺寸 |
2.3.1 旋流气浮装置关键结构要素 |
2.3.2 旋流气浮装置结构尺寸初选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二次旋流气浮装置结构模拟优化 |
3.1 物理模型与计算方法 |
3.1.1 物理模型与网格划分 |
3.1.2 边界条件 |
3.1.3 确定计算模型 |
3.1.4 确定离散格式 |
3.1.5 网格独立性检验 |
3.2 结构模拟优化 |
3.2.1 结构优化方案 |
3.2.2 高径比 |
3.2.3 内筒 |
3.2.4 旋流导板 |
3.2.5 隔板 |
3.2.6 锥形台 |
3.2.7 入口管直径 |
3.2.8 模拟优化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旋流气浮含油污水处理实验系统 |
4.1 实验系统介绍 |
4.1.1 实验样机 |
4.1.2 溶气系统 |
4.1.3 乳化系统 |
4.1.4 计量与测量系统 |
4.2 含油污水制备 |
4.2.1 实验介质物性 |
4.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4.2.3 配置含油污水 |
4.3 实验流程与实验方案 |
4.3.1 实验流程 |
4.3.2 实验参数 |
4.3.3 实验步骤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旋流气浮含油污水处理分离特性研究 |
5.1 操作参数对除油性能的影响 |
5.1.1 处理量对除油性能的影响 |
5.1.2 含气率对除油性能的影响 |
5.1.3 分流比对除油性能的影响 |
5.2 污水特性参数对除油性能的影响 |
5.2.1 油滴粒径分布对除油性能的影响 |
5.2.2 污水含油率对除油性能的影响 |
5.2.3 含油污水特性边界 |
5.3 旋流气浮装置适用性分析 |
5.3.1 旋流气浮除油性能对比测试 |
5.3.2 旋流气浮装置稳定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二次旋流气浮装置设计准则 |
6.1 二次旋流气浮装置尺寸设计准则 |
6.2 二次旋流气浮装置串联级数计算准则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臭氧—气浮联用工艺运行特性及除污染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水资源现状 |
1.1.2 饮用水处理现状 |
1.2 气浮净水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1 气浮净水技术 |
1.2.2 强化气浮技术的发展 |
1.2.3 臭氧-气浮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装置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及装置 |
2.1.1 试验药品 |
2.1.2 试验水质 |
2.2 实验装置 |
2.2.1 小试试验装置 |
2.2.2 中试试验装置 |
2.3 检测方法与仪器 |
2.3.1 检测指标及仪器 |
2.3.2 指标检测方法 |
第三章 臭氧-气浮联用工艺参数优化 |
3.1 混凝运行条件优化 |
3.1.1 静态混凝实验分析 |
3.1.2 混凝剂投加量的确定 |
3.2 气浮条件优化 |
3.2.1 气浮压力值的影响 |
3.2.2 气浮回流比的影响 |
3.3 臭氧投加量 |
3.4 响应曲面分析法优化运行参数 |
3.4.1 因素及水平的选取 |
3.4.2 BBD实验设计方案 |
3.4.3 回归模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臭氧-气浮联用工艺净水效能研究 |
4.1 臭氧-气浮联用工艺对浊度与颗粒物的去除效能 |
4.1.1 浊度去除效能 |
4.1.2 颗粒数去除特性 |
4.2 臭氧-气浮联用工艺去除有机物效能研究 |
4.2.1 对DOC去除效果研究 |
4.2.2 对UV254去除效果研究 |
4.2.3 对高锰酸盐指数去除效果研究 |
4.3 臭氧-气浮联用工艺除藻效能研究 |
4.3.1 对藻类总数的去除规律 |
4.3.2 对叶绿素a的去除规律 |
4.3.3 对嗅味物质的去除规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臭氧化气浮去除污染物的机理研究 |
5.1 臭氧对有机物的影响 |
5.1.1 分子量分布特征分析 |
5.1.2 荧光特性分析 |
5.2 臭氧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9)多相流泵溶气气浮组合工艺除污染效能及强化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水中的天然有机物与颗粒物 |
1.1.1 天然有机物及危害 |
1.1.2 颗粒物及危害 |
1.2 沉淀与气浮技术 |
1.2.1 沉淀技术 |
1.2.2 气浮技术 |
1.2.3 气浮技术在水中有机物与颗粒物去除方面的优势 |
1.2.4 气浮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 |
1.3 气浮与其他技术的组合工艺 |
1.3.1 沉淀与气浮联用 |
1.3.2 气浮与生物过滤联用 |
1.3.3 气浮与超滤联用 |
1.4 混凝预处理优化与微气泡改性强化气浮除污染效能 |
1.4.1 NOM与混凝剂的相互作用 |
1.4.2 微气泡表面改性 |
1.5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5.1 课题的现实来源 |
1.5.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6 课题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多相流泵溶气气浮工艺实验系统 |
2.1.1 沉淀-EDUR气浮泵气浮串联工艺 |
2.1.2 EDUR气浮泵气浮与超滤组合工艺 |
2.1.3 Nikuni气浮泵气浮实验系统 |
2.2 淮河原水中典型的有机微污染物 |
2.2.1 淮河原水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
2.2.2 淮河原水中的嗅味物质 |
2.3 主要试剂、分析仪器及检测方法 |
2.3.1 主要试剂与分析仪器 |
2.3.2 检测方法 |
2.4 气浮混合区与分离区数学模型 |
2.4.1 混合区粘附效率模型 |
2.4.2 分离区夹气絮体上浮速率模型 |
第3章 沉淀-气浮串联工艺除污染效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淮河原水季节性、阶段性污染特征 |
3.3 EDUR气浮泵气浮工艺微气泡浓度与气泡床厚度 |
3.3.1 EDUR气浮泵气浮工艺混合区微气泡浓度 |
3.3.2 EDUR气浮泵气浮工艺分离区气泡床厚度 |
3.4 污染期沉淀-气浮串联工艺除污染特性 |
3.4.1 对常规污染物指标的去除效能 |
3.4.2 各工艺段进出水三维荧光分析 |
3.4.3 各工艺段进出水总铝含量变化情况 |
3.5 微污染期沉淀-气浮串联工艺除污染特性 |
3.5.1 对常规污染物指标的去除效能 |
3.5.2 各工艺段进出水三维荧光分析 |
3.5.3 对固体颗粒物的去除效能 |
3.5.4 各工艺段进出水中总固体、CODMn类型与含量变化情况 |
3.6 沉后水二次加药混凝对后续气浮工艺除污染效能的影响 |
3.7 气浮工艺混合区与分离区数学模型分析 |
3.7.1 混合区微气泡与絮体颗粒的粘附效率模型分析 |
3.7.2 分离区夹气絮体上浮速率模型分析 |
3.8 示范工程工艺体系对嗅味物质的去除效能 |
3.8.1 淮河原水中嗅味物质的定性分析 |
3.8.2 示范工程对嗅味物质的去除效能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气浮-超滤组合工艺除污染效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DAF-UFM工艺除污染特性 |
4.2.1 DAF-UFM工艺除污染效能 |
4.2.2 UFM运行参数变化情况 |
4.3 DAF-MBF工艺除污染特性 |
4.3.1 对有机物与氨氮的去除效能 |
4.3.2 溶解氧变化情况 |
4.3.3 对浊度与颗粒物的去除效能 |
4.3.4 对生物安全性的保障作用 |
4.3.5 MBF帘式超滤膜运行参数变化情况 |
4.4 DAF-MBF工艺对有机微污染物的去除效能 |
4.4.1 DAF-MBF工艺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能 |
4.4.2 DAF-MBF工艺对嗅味物质的去除效能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相流泵溶气气浮工艺强化除污染措施研究 |
5.1 引言 |
5.2 微气泡改性技术去除水中NOM的可行性研究 |
5.2.1 微气泡表面改性剂的筛选 |
5.2.2 壳聚糖改性微气泡除污染特性 |
5.2.3 壳聚糖在微气泡表面的粘附特性 |
5.2.4 壳聚糖改性微气泡对不同NOM组分的去除效能 |
5.2.5 壳聚糖改性微气泡对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去除效能 |
5.3 壳聚糖对气浮泵气浮工艺除污染效能的强化作用 |
5.3.1 壳聚糖用作助凝剂时对气浮除污染效能的强化作用 |
5.3.2 壳聚糖用作微气泡改性剂时对气浮除污染效能的强化作用 |
5.3.3 壳聚糖促进气浮工艺对有机微污染物的去除 |
5.4 壳聚糖强化气浮泵气浮工艺处理低温低浊原水 |
5.4.1 淮河原水中NOM组分的季节性变化 |
5.4.2 不同药剂投加方案下低温低浊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情况 |
5.4.3 浮后水中余铝含量变化情况 |
5.4.4 壳聚糖在水处理工艺中的迁移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多相流热物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多相流热物理技术概述 |
二、多相流热物理技术的研究 |
(一) 在自然循环过冷沸腾、传热规律及多维汽液两相流动方面的研究 |
(二) 在能质传输机理、非线性多相流界面动力、数理模型方面的研究 |
(三) 在高压、高温、高热负荷环境下汽液两相流及安全传热规律方面的研究 |
(四) 在高温气因两相流方面的研究 |
(五) 多组分多相流理论与测试领域的研究 |
三、多相流热物理技术的应用 |
(一) 在石油领域的应用 |
(二) 在流化床领域的应用 |
(三) 在换热器上的应用 |
(四) 在多相流泵上的应用 |
(五) 在液力与气力运输中的应用 |
(六) 在测量方面的应用 |
四、结语 |
四、新型多相流泵送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3种内筒溢流型溶气罐结构改进设计方案的溶气性能对比分析[J]. 张怡青,陈家庆,丁国栋,蔡小垒,关顺. 环境工程学报, 2021
- [2]气浮设备性能评估与除污染机理研究[D]. 鞠玲. 山东建筑大学, 2021
- [3]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与装备发展研究[J]. 付强,王国荣,周守为,钟林,王雷振. 中国工程科学, 2020(06)
- [4]液相和多相环境下环形动密封泄漏流动和转子动力特性的研究进展[J]. 李志刚,方志,李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20(09)
- [5]基于超声波调质下微细气泡促进污泥降解与脱水实验研究[D]. 王彦莹.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6]剩余污泥介体强化混凝气浮预处理煤制气废水的研究[D]. 张崇剑.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7]二次旋流气浮含油污水处理装置结构优化研究[D]. 高国华.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8]臭氧—气浮联用工艺运行特性及除污染效能研究[D]. 王宁. 山东建筑大学, 2018(02)
- [9]多相流泵溶气气浮组合工艺除污染效能及强化措施研究[D]. 时玉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01)
- [10]多相流热物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 李国华. 智库时代,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