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行业政府监管效率分析

基础设施行业政府监管效率分析

一、基础设施产业政府规制的效率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周志波[1](2019)在《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研究》文中指出当前,全球农业资源环境呈现总体持续恶化趋势,农业生产基础环境不断遭到侵蚀和破坏,特别是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威胁到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形势也不容乐观,同时面临内源性面源污染和外源性面源污染的双重压力,这将严重制约农业增产、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改小组会议审议农业绿色发展的文件时指出,“农业发展不仅要杜绝生态环境欠新账,而且要逐步还旧账”。因此,研究农业面源污染规制问题,具有宏大的时代背景和重大的战略意义。理论研究表明,环境税在点源污染规制方面比较有效,发达国家的政策实践也证实,环境税规制点源污染具有有效性。但是,环境税制度能否向农业面源污染延伸呢?如果可行,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是否有效呢?由此,提出本文研究的科学问题——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是否具有有效性?本文将在既有文献的研究基础上,建立基准分析框架,利用实验经济学、博弈论、制度经济学等方法,分析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性问题,随后放松相关经济假设,寻求最优的环境税政策工具组合,并就具体的制度设计提出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农业面源污染现状趋势、经济规制理论基础及规制工具选择。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全球和国内农业面源污染发展态势,阐述农业面源污染产生和规制的相关理论,分析各种规制政策工具的比较优势。(2)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性。在外部性内生化和有条件的完全信息情境下,构建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基准分析框架,主要运用博弈论、实验经济学等方法,从效率性和稳定性两个维度比较分析不同类型环境税机制和集体罚款机制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性。进一步放松基准模型假设,引入减排成本信息不对称和污染者异质性,采用实验经济学方法,研究集体罚款和污染总量型环境税机制下污染者的合作共谋行为,对两种机制的有效性进行再检验。(3)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最优政策工具组合。进一步细化农业生产过程,在一个局部均衡分析框架下,研究基于环境税和环保补贴的两部门规制工具组合的政策效应,并据此得出最优的政策工具组合。(4)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制度设计。根据理论研究结果,就中国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制度模式选择、制度要素设计和配套制度建设等提出具体建议。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可行性。从技术层面讲,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技术可行性,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自发调节作用的比较优势。从政治层面讲,只要制度设计科学合理,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政治可行性。(2)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有效性。基于实验经济学方法的比较分析发现,要素投入型环境税、产出水平型环境税两种机制在效率性和稳定性方面都令人满意。以规制效率性、实验组间稳定性和博弈轮次间稳定性三个指标为依据,对几种机制的优先级按由高到低排序为:要素投入型环境税→产出水平型环境税(与要素投入型环境税基本相当)→污染总量型环境税→集体罚款→污染总量型环境税—补贴。(3)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双向激励。实现社会最优的方法很多,但最优的环境税规制政策组合包含三大工具,即要素投入型环境税、产出水平型环境税、绿色农业发展补贴。(4)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科学的制度设计以确保合意性。在制度模式选择层面,要坚持财政中性改革原则,实行政策预告、试运行、专款专用等制度,并防止出现“框架效应”。在税制要素设计层面,需要重点关注规制对象、规制标准和规制手段,可以通过间接规制达到政策目标。在配套制度建设层面,需要从法律法规、财政预算、农业技术推广认证、工程技术和强制管制等方面加强保障。本文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结果,对农业面源污染规制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1)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分类施策。农业面源污染的规制应当根据面源污染的不同特征和各种规制政策的适用范围,进行分类规制、综合施策。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制度性比较优势,在污染排放弹性大、污染损害小且环境破坏可逆的情境下才能得到有效发挥。(2)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双向激励。农业面源污染的规制,需要从正向和反向两个方面同时给予面源污染者激励,建立一种双向激励机制,以更好地实现环境政策目标。(3)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纠正政策偏差。本文的研究表明,要素投入型环境税和产出水平型环境税,在规制农业面源污染方面具有效率性和稳定性,并且相对其他机制具有比较优势。因此,建议调整当前关于污染性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品和农业产出品的增值税政策,实行统一的增值税税率。一方面,理论上的增值税制度要求实行单一的税率,并尽量减少免税和不征税的环节,以保持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完整。另一方面,对污染性要素投入品和产生污染较多的农产品征收统一的增值税,有利于纠正免税或实行低税率政策可能诱导面源污染过度排放的政策偏差。本文的研究可能存在四个方面的创新:(1)信息约束下的间接规制。鉴于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随机性和不易观测性,在信息不对称的约束条件下,突破传统庇古税(Pigouvian tax)理论的直接规制框架,按照间接规制思路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规制,规避了对农业面源污染排放的相关信息需求。(2)面源污染外部性的内生化。在有条件的信息不对称情境下,考虑污染者与环境之间的反馈效应,假设农业面源污染者本身受到污染的影响,将面源污染的环境负外部性内生化,比较分析不同类型环境税机制及集体罚款机制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性。(3)实验经济学方法的适切应用。在环境税并未针对农业面源污染排放实际单独征收的背景下,采用实验经济学方法对政策情境进行模拟,使得研究结论更具可信性、政策建议更具可行性。(4)统一框架下的政策模拟。构建一个基准框架,将四种环境税机制和集体罚款机制放在同一框架内进行比较分析,以无规制的情境为基准,模拟了各种规制机制的政策效应,并根据效率性和稳定性两个层面的三个指标,对各种规制机制进行排序。

王雨佳[2](2019)在《纵向关系视角下煤电产业链竞争性改革的效率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能源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对煤炭、石油、电力等能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各国相继进行能源产业改革,力争以市场机制主导能源供需。对于中国来讲,具有强依赖性的煤炭和电力两个能源产业的竞争性改革进程并不同步,煤电产业链上游的煤炭产业基本实现完全市场化,下游的电力产业仍处于政府规制之下,结果导致煤、电供需矛盾日渐突出。作为调控宏观经济的政府逐渐认识到,在改革中人为割裂产业链上下游市场进行单一产业改革会造成严重不平衡的危害。因此,随着2002年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启动,政府开始实施以电煤价格为主要切入点的煤电产业链整体的竞争性改革。2002年,国家取消了电煤指导价,煤电产业之间的行政壁垒被打破,允许有条件的煤炭和电力企业相互进入;2005年颁布的《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正式提出推行煤电一体化政策;2012年,国家发布《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取消重点合同和电煤价格双轨制,鼓励煤炭和电力企业签订中长期合同;2016年,发改委颁布了《关于发展煤电联营的指导意见》,正式提出鼓励煤、电双方建立长期战略合作机制,随后制定了详细的优惠措施。尽管中国煤电产业链竞争性改革的进程在不断加深,但煤电矛盾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因此,辨识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煤电产业链竞争性改革的效率是深化煤电产业链竞争性改革、缓解煤电能源紧张关系的迫切需要与关键所在。本文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视角考察了中国煤电产业链竞争性改革的效率,对目前煤电产业链的整体竞争状况、产业链纵向整合政策的效率进行了实证检验,对新一轮煤电联营中的长期战略合作机制实施的效率进行了理论与博弈模拟分析。全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中国煤电产业链整体宏观竞争状况的评估。中国煤电产业链竞争性改革的最直接目的是将市场竞争引入产业链的发展中,本文结合新实证产业组织理论,以相对市场势力作为评估中国煤电产业链竞争状况的指标,并从价格传导的视角评估产业链竞争性改革政策的宏观效率。首先,通过对中国电煤价格的传导机制及价格扭曲成因的梳理,将政策因素引入电煤价格的传导中,提出煤电产业链竞争性改革政策引起的市场结构的变化是影响电煤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在NEIO的框架下测算了煤炭和电力两个产业的市场势力,发现两产业在自身的市场上均不存在损害各自竞争的市场势力,但是电力产业相比于煤炭产业具有相对市场势力,即前者的市场势力溢价大于后者,这不利于产业链整体的市场竞争。最后,采用电煤的价格扭曲率衡量电煤与市场煤之间的价格偏误程度,进一步通过ADF单位根检验和Johansen协整关系检验,构建了市场结构与电煤价格扭曲率的协整方程。结果显示,电煤的价格扭曲率和电力产业的市场集中度成正比,同煤炭产业的市场集中度成反比,并且煤炭产业的市场集中度越高,电煤与市场煤价格之间的偏误程度越小,即对电煤的价格扭曲之间的修正作用越显着。第二,煤电产业链的纵向整合政策对微观企业短期生产效率的影响。截止到目前,煤电产业链竞争性改革政策实施的主要表现是打破煤电产业之间的行政壁垒,促进煤、电企业的纵向整合。本文首先建模分析了煤电产业链纵向整合政策的竞争与反竞争效应,得出煤企和电企的纵向整合会带来有利于竞争的效率效应,也会带来阻碍竞争的市场圈定效应。其次,通过I-O法测算了煤炭产业和电力产业的纵向整合指数,发现两者的纵向整合指数均是波动上升的,初步显示了我国煤电产业链纵向整合政策的执行状况良好。再次,采用半参数LP法对煤炭产业和电力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和时序分析,得出煤炭产业和电力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在2002-2017年间均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并且电力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上升趋势更显着。最后,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多元二次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煤电产业链纵向整合政策对煤、电企业生产效率的非线性影响,结果显示我国煤电产业链的纵向整合政策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但目前煤电产业链尚未出现过度整合状况,煤电产业链的纵向整合政策短期内仍会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第三,煤电产业链的战略联盟政策对微观企业长期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由于纵向整合政策在长期会阻碍市场竞争,因此我国煤电产业链竞争性改革的深化阶段应该以纵向整合政策为辅,大力推广以战略联盟为代表的中间型纵向关系。本文首先以网络组织理论与资源依赖理论两者为基础,从理论层面分析了煤、电企业战略联盟的资源配置效率,得出由于煤、电企业的交易存在“竞争+合作”的关系,煤电战略联盟政策可以通过资源的有效配置规避交易中的不确定性,实现长期的最大化价值创造。其次,构建收益模型从成本与收益权衡的角度分析了煤企和电企选择战略联盟这种纵向关系的效率性,发现煤电战略联盟相比于市场交易,可以通过成本降低和价值创造两方面增加煤、电企业的利益。再次,通过构建市场交易的非合作博弈模型和战略联盟交易的合作博弈模型分析两者对煤、电企业专用性投资的激励程度,模拟结果显示市场交易非合作博弈下的专用性投资激励不足,煤电战略联盟政策能更有效地促进煤电资源的配置,防止出现投资不足和浪费的情况。最后,建立行为博弈模型考察包含惩罚条款的长期契约对煤、电企业行为决策的影响,发现该类契约能很好地规避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有效缓解中国的煤电紧张局面。

张小燕[3](2018)在《寡头市场下政府和企业在污染治理中的博弈分析》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腾飞和工业的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不断加剧。由于环境保护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存在着复杂的博弈关系,致使环境污染严重事件时常发生,不少地方环境污染在治理后不久即又反弹,环境保护陷入了困境。环境治理政策的制定以及在治污政策下企业的决策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府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和推动者,企业作为政策的实施者,两者的博弈行为共同决定了污染治理的实施效果。因此,对污染治理中政府和企业的博弈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参考环境经济学等相关理论,运用博弈论研究方法,以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赢为目标,基于寡头市场,对称信息下考虑政府税率、企业减排率以及消费者绿色偏好等因素,分别建立了排污收费和排污权交易下政府规制与两个寡头生产商之间的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在不对称信息下考虑企业减污努力水平、环境质量标准、政府激励政策、政府监督行为等因素,分别建立了排污收费和排污权交易下政府与两寡头企业之间的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上述模型进行求解分析,得到政府最优税率和企业的减排率,政府的激励强度及企业的努力水平,进一步表明了政府的监督行为能有效提高企业排污的努力水平,消费者绿色满意度越高企业的努力水平也越大。在得到各个模型下行为主体的最优决策下,应用数值算例加以灵敏度分析,深入探讨外部参数对政府及企业最优决策的影响,为政府政策制定与企业的生产决策提出合理化建议。

张碧波[4](2018)在《PPP扶贫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贫困治理过程是不断追求扶贫效率提升的过程,精准扶贫理念下,扶贫效率被放在核心位置,PPP模式旨在提高公共产品及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效率,在扶贫领域推广PPP模式是扶贫改革的重要方面。PPP扶贫模式是PPP模式在贫困治理领域的具体运用,具有多方面的效率性,也有其特征、运用原则及难点。提升PPP模式扶贫效率,需要充分保障社会资本的适当利益,更好地发挥政府在贫困治理中的主导作用,注重扶贫对象的项目参与度,创新PPP扶贫绩效考核。

孙洪敏[5](2017)在《地方政府绩效管理评价体系趋向性研究》文中认为地方政府绩效管理评价体系的趋向性,主要体现在评价主体的公众趋向、评价内容的民生趋向、评价程序的法理趋向以及评价方法的实证趋向。评价主体的公众趋向,体现在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变化,公众参与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范围逐渐扩大,公众满意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绩效管理评价的主旋律;评价内容的民生趋向,是由地方政府的职能和性质所决定的;评价程序的法理趋向,主要表现在评价程序的法治化与规范化倾向;评价方法的实证趋向,主要表现在地方政府绩效管理评价,更加重视绩效评价的科学性,更加重视逻辑模型与数学模型设计。

吴静[6](2015)在《秦岭生态旅游成本和效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旅游在我国的发展十分迅速,这种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游客生态责任意识和社区参与,力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于一体的可持续旅游形式也是我国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但是旅游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始终存在于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许多正成为生态旅游开发热门场所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由于其相对原始独特的物种和自然景观资源十分脆弱,在开发利用时不可避免地与生态环境产生矛盾。如何认识在生态旅游过程当中,开发者、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等利益相关者的收益及贡献,以及生态旅游中的主要成本,特别是资源与环境成本,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系统的分析生态旅游的效益和成本代价,不仅有利于生态旅游未来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谋求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协调发展的旅游经济关系。基于以上背景,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生态旅游的成本和效益加以计量和分析,是目前生态旅游研究的难点和重点。本研究在借鉴和参考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以生态旅游的成本效益分析为主线的全新视角,结合经济学、生态学和地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首先对秦岭生态旅游开发和经营现状进行了概述,针对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定性总结,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一手调研数据以及二手统计资料分别对秦岭生态旅游的主要效益和主要成本进行了计量。其次,本研究从收益是一种发展,成本是一种责任的视角,拓展相关成本效益研究的内涵,在研究内容中一方面结合收益分析将旅游开发带来的区域和社区的贡献进行分析用以反映生态旅游的效益问题;另一方面从生态成本的角度对游客碳排放的生态成本加以研究,从而系统的反映旅游地潜在的成本问题。最后在整体的效益和成本代价分析的基础上,对现行的生态旅游政策及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本研究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秦岭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由旅游从业部门、当地社区、招商企业、游客和其他相关团体共同构成了一个综合系统;自然景观多样性与人文景观多样性的有机组合是秦岭生态旅游资源的突出特点;秦岭生态旅游主要的开发模式有政府主导的招商引资开发模式、社区参与模式、非政府组织和生态旅游区联盟模式。2.通过秦岭生态旅游主要效益分析发现:该地区的生态旅游主要效益为16.98亿元,总体表现为经济效益最多,其次是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最少。从社区居民生态旅游获益的视角来看:生态旅游作为一项生计策略已经产生了显着的生计结果,给社区居民带来了一定的效益,但同时还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还存在社区参与对居民生态旅游效益提升的驱动力不足,社区参与程度限制生态旅游效益的获取,导致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另外,秦岭生态旅游开发和经营对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发挥了显着的作用,生态旅游效益获取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关联作用较强。3.对生态旅游主要成本的估算结果表明:秦岭生态旅游年投入的主要成本约合人民币2.52亿元;其中直接成本约为2.08亿元,约占总成本的82%,而社会和生态等间接成本的投入约为0.44亿元,仅占总成本的18%。在生态旅游的成本分析中,游客产生的碳排放问题也会越来越突出,调查区域生态旅游一年共产生了3.53×1010g的C02排放,其中旅游交通是生态旅游碳排放的最大“贡献者”;随着游客的增多导致碳排放量的加大,未来对保护区内的植被和野生动物栖息地破坏的生态成本也会进一步提升。4.从生态旅游效益和成本的关联分析可以看出,秦岭生态旅游整体的效益成本比约为6.56;其中不同层级政府的生态旅游收益成本比最大且净收益最多,是生态旅游最大的受益主体;其次是自然保护区与景区从业单位;而承担了较多的生态旅游成本的社区居民,却得到了非常少的生态旅游收益。从生态旅游产生的主要效益、成本的一般分析中可以发现,我国的生态旅游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生态旅游利益分配不均、生态旅游成本的承担不合理和景区环境保护投入不足这几个方面。5.本研究基于生态旅游成本效益分析和生态旅游相关政策的梳理,指出秦岭生态旅游总体的开发管理还有待完善、生态旅游效益和成本的分配不均导致利益主体的矛盾冲突以及生态旅游潜在成本易被忽视等问题,最后,具体给出了生态旅游未来发展的针对性建议。可以说,本研究以一个典型区域生态旅游的成本效益系统分析,是对以往侧重某个方面,缺乏整体性研究的一个发展和创新。同时,将碳核算、可持续生计等方法引入研究,是一种新的尝试,较以往相关研究是一个较大拓展,也更符合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大背景下对生态旅游的更深层次的研究。

刘佳丽[7](2013)在《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机制、体制、制度功能耦合研究》文中认为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在电信、电力、民航、铁路等几大自然垄断行业密集展开政府监管改革,到本世纪初达到最高潮。此后,改革渐趋于平稳,并呈现出停滞的态势。到目前为止,经济学界对于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体系改革的相关研究基本上是遵循传统分析范式,即从监管主体、监管客体及监管手段的角度进行监管改革路径设计。据此,我国自然垄断监管改革在监管机构(主体)、监管对象(客体)、监管工具、手段及方法等几个方面均作出过大胆的改革与尝试。从2003年7月我国自然垄断产业中第一个专业性监管机构“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的建立,到从“所有制结构调整”、“引入竞争机制”和“企业治理结构”等不同侧面对监管客体进行改革,再到城市水务等公用事业产业对特许经营权招投标等激励性监管机制的广泛运用,改革不可谓不系统。从表面上看,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体系似乎已经面面俱到、无“制”可改。但是,自然垄断行业事故频发、问题不止、争议不断的事实表明,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而造成目前进入“胶着”状态的原因可能就是“主体、客体、手段”的分析范式:一方面,片面地将政府监管体系简单地肢解为主体、客体及手段三个板块难免存在断章取义、以偏概全之嫌;另一方面,主体、客体与手段之间的关联互动性很难在现有分析框架内得以体现与关注。因此,推进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的当务之急是破除以往基于“主体、客体、手段”片面的、局限的、平面式分析思维框架,重建一种全方位的、系统的、多维的、动态研究框架与分析范式,即以界区更准确、涵义更广泛、关联更紧密且能全面覆盖以往研究对象及其相互之间互动关系为原则,将自然垄断行业政府体系重新界区为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三个功能模块,并以提升政府监管质量为宗旨,探索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功能耦合问题,实现政府监管改革顶层设计。本文的理论价值是:首先,在理论上提出围绕提升政府监管质量为核心的推进中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的新思路,即突破对监管主体、监管手段与监管客体的片面研究,建立在三者之间关系的适应性研究基础上进行关于监管制度、监管体制、监管机制相互匹配问题这样一个更高层次的研究。其次,在对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公共管理学、法学等学科进行综合运用的基础上,提出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功能耦合论,为政府监管理论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最后,将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功能耦合研究置于法经济学语境下,推进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理论研究的本土化,拓展政府监管理论的研究视野。本文的现实意义是:首先,进行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问题的创新研究,构建起适应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背景下城市公用事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体系。其次,触及自然垄断行业改革天花板,从监管改革的顶层设计高度把监管机制、监管体制和监管制度改革通盘加以考量,深化我国转轨时期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再次,从我国自然垄断行业市场化改革的现状和问题入手,一方面,为转型期的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筛选更具本土适应性的个性化监管机制,另一方面,同步考虑监管体制搭建和监管制度匹配问题,实现自然垄断行业市场化改革在更高层面上的推进。最后,稳步推进自然垄断行业民营化、市场化进程,切实提高自然垄断产品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为社会整体福利水平增加和公共利益提供现实保障。本文首先对国内外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的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创新性地将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理论划分为监管迷信、监管质疑和监管重构三个阶段,继而提出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改革应予关注的几个问题。其次,构建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功能耦合的理论基础。在清晰界定监管机制、体制和制度的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构建功能耦合模型,探讨在理论层面上如何建立自然垄断行业最优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以及如何实现三者的功能耦合。再次,分别以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监管体制和监管制度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改革历程、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等多方面内容展开论述,并提供国际经验借鉴。最后,综合上述研究,在系统阐述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的目标及现存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推进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进一步深化的新思路及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有四:首先,在文献资料的梳理方面,一改以往学者对国外有关政府监管理论及监管实践研究按照时间顺序的简单铺陈。遵循监管思想史和监管改革史梳理并重的原则,将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的发展与演变创新性地归结为三个阶段,即基于市场失灵考量的监管迷信期、基于政府失灵考量的监管质疑期和引入激励性监管的监管重构期。在充分咀嚼世界范围内监管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为中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准确定位。其次,在对监管机制、监管体制和监管制度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清晰界区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引用“耦合”这一物理学概念,积极探索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三个系统之间,以及系统内各组成要素之间在功能上的相互关联,并因此形成对监管机制、监管体制和监管制度的“功能耦合”研究。再次,重塑监管理念,在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将提升政府监管质量作为中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的核心目标,并以此为基础通盘考量监管机制、监管体制和监管制度功能耦合问题。最后,运用法经济学分析范式,解决新监管经经济学中理想化的最优监管机制设计向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监管制度安排转换的难题,弥补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理论“供给”与垄断行业监管制度现实“需求”之间的缺口,同步做好与监管机制相适应的监管体制搭建、监管制度安排。

许丽丽[8](2013)在《我国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医疗卫生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公认的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对国民生活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医疗卫生体制建设和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问题也一直都是世界各国努力想要完善和解决的社会热点问题。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通过对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来发掘更加完善合理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模式,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运行机制和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筹资方式,从而深化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构建“人人享有医疗保障”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以本文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从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历史演进和发展现状出发,阐述了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运用供给与需求关系以及公平和效率关系等理论分析了我国医疗卫生资源的经济属性及其配置机制,并对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究竟是应该侧重公平性还是要更加注重效率性进行了探讨,最后结合对其他国家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模式的比较分析和借鉴,从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与需求的角度提出了对完善我国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建议。本文的结构框架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问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及其国际和国内研究现状,并就本文研究的创新和不足进行了简要概述;第二部分从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历史演进和发展现状出发,总结了我国卫生资源配置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三部分就我国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机制和配置目标进行分析,并简要阐述了政府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作用和手段;第四部分主要是对其他国家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期望能够获得对我国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有益借鉴;第五部分主要是从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建设的角度和医疗卫生保健制度建设的角度提出了对我国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和体制完善的建议和对策。最后的结论部分对全文所阐述的内容进行了全局性的概括和总结。

蒋忠永[9](2012)在《买方垄断与供给寡头之间的超市场契约分析 ——以电力继保行业为例》文中提出本文在分析买方垄断与供给寡头的市场结构基础上,探讨上下游企业的竞争优势与契约的关系,提出超市场契约是供需双方的最优选择,结合上下游企业资产专用性引起的机会主义行为,分析超市场契约中专用性投资的自我实施。论述企业招投标动机和行为准则,从路径依赖的角度对超市场契约的多重均衡进行解释,并对动态情形下超市场契约的稳定性作了进一步讨论。论文首先文回顾了买方垄断理论和供给寡头理论的相关文献,指出超市场契约契约是企业网络或企业与市场的中间状态,是关系型契约的一个特殊类别。各种不同形式的企业网络的共同依靠关系型契约联结各成员企业,但是各种关系契约的类型和性质有所不同。超市场契约的性质是在价值链或产业中拥有关键性资源的企业,以行使控制权和指挥权的方式与其他企业进行交易。这种交易具有以往企业间交易所不曾有的若干特征,其内容是整个交易过程伴随着生产过程逐步充实和展开,被交易的产品是双方多重复合交易的结果。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引入买方垄断和供给寡头之间的契约框架,分析中国电力继保行业的市场结构。一方面国家电网的自然和行政垄断促成了买方垄断的形成,另一方面电力继保行业存在着较高的卖方进入壁垒。在这样的市场结构下,一种上下游间长期稳定协调合作关系的"超市场契约"能够使特有的买方势力与卖方势力在存在高昂的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相互博弈,在路径依赖和重复博弈下,基于超市场契约的柔性化网络组织可以克服包括机会主义行为在内的不合作行为,促进整体利益的提高;可以分享信息和市场,减少不确定性;利用交易对方的资源(包括知识资源)延展自身的能力边界等等。这些都会极大地促进组织租金的创造和节约交易成本。自然垄断行业的资产具有高度的资产专用性。资产专用性不一定导致敲竹杠,依赖于具体的博弈环境。在超市场契约模式下,双方虽然仍保持着市场合约关系,但这种合约关系具有了长期稳定、互利合作的特点,可以使合作在高资产专用性的行业中长期、稳定的存在下去。在可自我实施条件下,关系专用性投资已经成为解释超市场契约等企业生产组织方式的一个重要的外生变量。超市场契约不仅可以应投资方的要求,保护关系专用性投资,而且可以借助于契约在提升交易关系价值,强化承诺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机制,进一步促进交易双方的关系专用性投资。关系专用性投资具有承诺效应,在确定的经济环境下,超市场契约具有激励交易双方追加关系专用性投资的性质。在电力设备采购中,采用招投标的采购方式与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是实现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形式。一旦形成了买方垄断和供给的寡头的市场格局,超市场契约能够促进招投标双方的交易成本最小化,同时,在长期合作中,这种市场的均衡也能够保持长期稳定。电力继保设备厂商与电网在纵向关系的产业链中相互依赖,显然为了稳定地实施契约并提升交易效率,达到长期较好的收益,从而自然而然的达成这种超市场契约,这是对招投标方式的良好补充,也是制度博弈多重均衡中路径依赖的结果。超市场契约是契约不完全的选择之一。在特定的市场结构下,卖方寡头在市场中通过竞争或是行政性垄断而脱颖而出,但是买方垄断者更具竞争优势。在这样的市场结构下,选择超市场契约无疑是一种契约优化的选择。本文通过行业典型公司的具体财务数据证明,目前中国电力继保行业超市场契约是有效率的。从我国电力继保行业四家典型企业净利润率可以发现,它们的盈利状况是可观的。但是制度的薄弱和公平契约的缺失,会带来许多低效率问题。只有通过不断优化契约模式,才能减少垄断带来的福利损失,提高超市场契约的效率。超市场契约的稳定性是通过对造成不稳定的外部因素的适应和对内部不稳定因素的控制来实现的。超市场契约目标是实现各方利益增大,提高个体和全局竞争力,但其本身存在着不稳定性。原因包括内部的和外部的,这些因素影响成员合作的继续和效率。影响超市场契约稳定性的内部因素,主要是成员内部的问题可能造成的对自身利益不满而提出离开,从而对整个供应链联盟的稳定性造成威胁,外部因素主要是来自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其他供应链的竞争对供应链联盟的影响。在我国,由于电力行业行政垄断仍然存在,国家电网拥有较大的公共权力和行政职能,超市场契约的稳定性事实上很难长期维持。

陈玮[10](2011)在《山西省水完全成本测算及定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充分吸收国内外有关完全成本研究成果,综合运用系统工程理论、经济学理论、成本管理理论和统计学理论,对山西省水完全成本体系框架进行研究和探讨,同时对水完全成本的各个构成要素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未确知测度模型、信息熵理论对山西省水资源价值进行评价,运用基于业务流程的作业成本法对山西省水工程成本和水环境成本进行核算和研究,进而得到山西省供水方的水完全成本,为山西省水完全成本定价提供依据。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山西省供水方和用水方可承受水价进行评价研究,确定了综合可承受水价,并给出了综合水价实施的相关制度,为山西省综合水价的制定及实施提供指导。

二、基础设施产业政府规制的效率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础设施产业政府规制的效率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总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标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理论框架
        1.3.3 研究内容
        1.3.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可能的创新点
        1.4.1 信息约束下的间接规制
        1.4.2 面源污染外部性的内生化
        1.4.3 实验经济学方法的适切应用
        1.4.4 统一框架下的政策模拟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理论借鉴与术语界定
    2.1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主流研究
        2.1.1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研究的发轫
        2.1.2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效应机制
        2.1.3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效率问题的质疑
        2.1.4 农业面源污染者的合作共谋问题
    2.2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理论前沿
        2.2.1 合作共谋因素和团队绩效机制的引入回应质疑
        2.2.2 实验经济学研究方法引领理论前沿
        2.2.3 政治经济学视角的研究得到更多关注
    2.3 相关研究评述
        2.3.1 国内外研究对比
        2.3.2 相关研究的贡献
        2.3.3 相关研究的不足
        2.3.4 今后研究的方向
        2.3.5 本文研究的理论贡献
    2.4 理论借鉴
        2.4.1 农业面源污染产生的相关理论
        2.4.2 农业面源污染规制的相关理论
    2.5 基本概念界定
        2.5.1 污染
        2.5.2 环境税
        2.5.3 规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规制政策工具比较
    3.1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和发展趋势
        3.1.1 农业面源污染的特征
        3.1.2 全球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和发展趋势
        3.1.3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和发展趋势
    3.2 农业面源污染规制政策工具类型
        3.2.1 基于命令控制的规制政策
        3.2.2 基于市场机制的规制政策
        3.2.3 基于工程技术的规制政策
        3.2.4 基于公众参与的规制政策
    3.3 农业面源污染规制的关键问题及政策工具选择
        3.3.1 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三大关键问题
        3.3.2 农业面源污染规制政策工具的适用范围和比较优势
        3.3.3 农业面源污染规制政策工具(组合)的选择
    3.4 农业面源污染经济规制的常规政策工具
        3.4.1 农业面源污染常规经济规制机制的基本类型
        3.4.2 农业面源污染常规经济规制机制的比较优势
        3.4.3 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经济规制工具
    3.5 农业面源污染经济规制政策需要突破的难题
        3.5.1 信息不对称
        3.5.2 污染排放与污染结果间的随机性
        3.5.3 面源污染对污染者的负外部性
        3.5.4 面源损害对污染者的反馈效应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基准框架
    4.1 基准框架
        4.1.1 研究基础
        4.1.2 研究方法
        4.1.3 研究框架
    4.2 理论模型
        4.2.1 基本假设
        4.2.2 理论预测
        4.2.3 合作共谋行为
    4.3 实验设计
        4.3.1 实验描述
        4.3.2 实验参数设定
        4.3.3 评估标准:效率性和稳定性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4.4.1 农业面源污染者的要素投入决策
        4.4.2 各种规制机制的效率性和稳定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污染总量型环境税和集体罚款机制有效性再检验
    5.1 公共物品供给“志愿者困境”与农业面源污染者合作共谋
        5.1.1 公共物品供给与面源污染减排
        5.1.2 公共物品供给“志愿者困境”
        5.1.3 公共物品供给“志愿者困境”的实验经济学研究
        5.1.4 面源污染减排“志愿者困境”的实验经济学研究设计
    5.2 博弈模型和实验设计
        5.2.1 理论模型
        5.2.2 实验设计
    5.3 理论预测
        5.3.1 完全信息情境
        5.3.2 不完全信息情境
    5.4 实验结果分析解释
        5.4.1 实验结果
        5.4.2 完全信息情境的分析
        5.4.3 不完全信息情境的分析
        5.4.4 路径依赖效应
        5.4.5 偏好类型的作用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最优政策工具组合
    6.1 研究基础
        6.1.1 环境税两部门规制工具组合的发端
        6.1.2 环境税两部门规制工具组合的设计
    6.2 两部门规制工具组合基本模型
        6.2.1 模型假设
        6.2.2 模型设定
        6.2.3 社会最优问题
        6.2.4 私人利润最大化问题
    6.3 最优环境税两部门规制工具组合
        6.3.1 情境1:最优庇古税情境
        6.3.2 情境2:完全信息情境
        6.3.3 情境3:可以观测投入数量的有限信息情境
        6.3.4 情境4:可以观测部分产出和投入的有限信息情境
        6.3.5 情境5:可以观测产出数量的有限信息情境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制度设计
    7.1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制度模式选择
        7.1.1 坚持财政中性改革原则
        7.1.2 实行政策预告和试运行
        7.1.3 选择合意的环境税政策工具组合
        7.1.4 对环境税收入实行专款专用
        7.1.5 减少环境税改革政策描述的“框架效应”
    7.2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制度要素设计
        7.2.1 规制谁(规制对象)——差异化规制
        7.2.2 规制什么(规制标准)——间接规制
        7.2.3 如何规制(规制方法)——双向激励
    7.3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配套制度建设
        7.3.1 法律法规制度配套建设
        7.3.2 财政预算制度配套建设
        7.3.3 农业技术推广认证配套制度建设
        7.3.4 工程技术和强制管制制度建设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1.1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可行性
        8.1.2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有效性
        8.1.3 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最优政策组合包含三种工具
        8.1.4 科学的制度设计让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合意性
    8.2 政策启示
        8.2.1 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分类施策
        8.2.2 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双向激励
        8.2.3 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纠正政策偏差
        8.2.4 规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关注现实困难
    8.3 研究的贡献、不足和未来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第4章实验统计数据
    附录2 第4章渐进值估计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2)纵向关系视角下煤电产业链竞争性改革的效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前提:基本概念界定
        1.2.1 煤电产业链
        1.2.2 竞争性改革
        1.2.3 改革效率
        1.2.4 纵向关系
    1.3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框架
    1.5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煤电产业链改革的现实及研究现状分析
    2.1 煤电产业链的研究现状述评
        2.1.1 煤电产业链纵向关系的研究
        2.1.2 中国煤电产业链改革的研究
        2.1.3 文献述评
    2.2 中国煤电产业链现实及关联性分析
        2.2.1 中国煤炭产业分析
        2.2.2 中国电力产业分析
        2.2.3 煤电产业关联性分析
    2.3 中国煤电产业链竞争性改革的演进历程
        2.3.1 昨天:煤炭订货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2.3.2 今天:煤、电纵向整合成为主导关系
        2.3.3 明天:煤、电战略联盟犹如旭日东升
第3章 煤电产业链竞争性改革效率的分析框架和影响机理
    3.1 竞争性改革效率的分析框架
        3.1.1 基于产业链的ISCP分析框架
        3.1.2 纵向关系的治理模式及效率权衡
    3.2 分析案例、评价指标及方法选取
        3.2.1 竞争性改革效率分析的案例选取
        3.2.2 竞争性改革效率的评价方法
    3.3 煤电产业链竞争性改革效率的影响机理分析
        3.3.1 竞争性改革对煤电产业链竞争的影响
        3.3.2 竞争性改革对企业短期生产效率的影响
        3.3.3 竞争性改革对企业长期配置效率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煤电产业链的竞争状况评估:基于电煤价格扭曲的视角
    4.1 引言
    4.2 产业链中间产品市场的价格传导机制与扭曲
        4.2.1 中国电煤价格形成机制的变迁
        4.2.2 中国电煤价格扭曲的成因
    4.3 基于相对优势地位的煤电产业链市场势力的测度
        4.3.1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4.3.2 基于NEIO框架的模型设计
        4.3.3 样本选择与变量描述
        4.3.4 实证结果分析
    4.4 产业链相对市场势力对电煤价格扭曲的实证检验
        4.4.1 研究假设及方法选取
        4.4.2 单位根及Johansen协整关系检验
        4.4.3 市场结构对电煤价格扭曲的修正效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产权关系下的纵向整合政策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程度及趋势分析
    5.1 纵向整合的竞争与反竞争效应分析
    5.2 基于I-O方法的纵向整合政策执行度分析
        5.2.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2.2 产业链纵向整合指数的测算方法和数据选取
        5.2.3 煤电产业链纵向整合程度的趋势分析
    5.3 煤电产业链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及变动趋势分析
        5.3.1 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方法及数据选取
        5.3.2 煤炭产业生产率变动趋势分析
        5.3.3 电力产业生产率变动趋势分析
    5.4 纵向整合政策对煤电产业链生产率影响程度的实证分析
        5.4.1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5.4.2 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5.4.3 非线性实证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契约关系下的战略联盟政策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分析
    6.1 战略联盟政策与资源配置的理论分析
        6.1.1 煤、电企业的战略联盟理论
        6.1.2 资源配置效率与专用性投资
        6.1.3 煤电战略联盟的履约机制:长期契约
    6.2 基于成本与收益的煤电战略联盟选择分析
        6.2.1 交易成本与组织成本的权衡
        6.2.2 煤电战略联盟的收益模型分析
        6.2.3 煤、电企业战略联盟的效率性分析
    6.3 煤电战略联盟政策资源配置效率的博弈分析
        6.3.1 博弈时序与基本假定
        6.3.2 市场交易下的非合作博弈
        6.3.3 战略联盟下的合作博弈
    6.4 包含惩罚机制的长期契约有效性分析
        6.4.1 基本假设与契约设计
        6.4.2 煤炭企业的决策行为分析
        6.4.3 电力企业的决策行为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寡头市场下政府和企业在污染治理中的博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寡头市场的研究现状
        1.2.2 环境规制政策的研究现状
        1.2.3 环境污染治理博弈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2 相关基本理论
    2.1 政府环境规制政策的定义和类型
        2.1.1 政府环境规制政策的定义及特点
        2.1.2 政府环境规制政策的类型
    2.2 排污收费制度的概念及问题分析
        2.2.1 排污收费的概念及功效
        2.2.2 排污收费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2.3 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概念及问题分析
        2.3.1 排污权的概念及特点
        2.3.2 排污权交易的应用及程序
        2.3.3 排污权交易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2.4 寡头市场的概念及其效率性分析
        2.4.1 寡头市场的概念及特征
        2.4.2 寡头市场的形成原因及效率性分析
    2.5 博弈的分类和模型
        2.5.1 博弈论的概念及分类
        2.5.2 典型的博弈模型
    2.6 本章小结
3 污染治理的利益主体行为分析
    3.1 环境污染成因分析
    3.2 政府的行为分析
        3.2.1 政府污染治理的行为措施
        3.2.2 政府污染治理行为存在的问题分析
    3.3 企业的行为分析
        3.3.1 企业污染治理的行为措施
        3.3.2 企业污染治理行为存在的问题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寡头市场下基于对称信息的污染治理政企博弈
    4.1 排污收费下政企博弈分析
        4.1.1 参数假设及模型构建
        4.1.2 企业与地方政府博弈的均衡及分析
        4.1.3 数值算例及灵敏度分析
    4.2 排污权交易市场下政企博弈分析
        4.2.1 参数假设及模型构建
        4.2.2 企业与地方政府博弈的均衡及分析
        4.2.3 数值算例及灵敏度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寡头市场下基于不对称信息的污染治理政企博弈
    5.1 排污收费下政企博弈分析
        5.1.1 参数假设及模型构建
        5.1.2 模型求解分析
        5.1.3 数值算例及灵敏度分析
    5.2 排污权交易市场下政企博弈分析
        5.2.1 参数假设及模型构建
        5.2.2 模型求解分析
        5.2.3 数值算例与灵敏度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4)PPP扶贫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扶贫模式演进与PPP扶贫模式的提出
    (一) 我国扶贫模式演进———扶贫效率的视角
    (二) PPP扶贫模式的提出
二、PPP扶贫模式的特征与运用原则
    (一) PPP扶贫模式的特征
    (二) PPP扶贫模式的运用原则
三、PPP扶贫模式的效率性及其难点
    (一) PPP扶贫模式的效率性分析
    (二) PPP扶贫模式的难点分析
四、改进完善PPP扶贫模式的建议
    (一) 充分保障社会资本的适当利益
    (二) 更好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三) 注重扶贫对象的项目参与度
    (四) 创新PPP扶贫绩效考核
结语

(5)地方政府绩效管理评价体系趋向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评价主体的公众趋向
    (一) 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价值取向产生了巨大变化
    (二) 公众参与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范围逐渐扩大
    (三) 公众满意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绩效管理评价的主流倾向
二、评价内容的民生趋向
    (一) 地方政府绩效管理评价内容的民生趋向, 是通过地方政府的职能体现出来的
    (二) 地方政府绩效管理评价内容的民生趋向, 是渗透在政府社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中的
    (三) 建立科学的GDP指标体系, 是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
三、评价程序的法理趋向
    (一) 地方政府绩效管理评价程序的法治化倾向
    (二) 地方政府绩效管理评价程序的规范化倾向
    (三) 完善地方政府绩效管理评价程序的法理途径
四、评价方法的实证趋向
    (一) 地方政府绩效管理评价方法的科学性
    (二) 地方政府绩效管理评价方法更加注重逻辑模型
    (三) 地方政府绩效管理评价方法更加注重数学模型

(6)秦岭生态旅游成本和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数据来源及研究区域
        1.5.1 数据来源
        1.5.2 研究区域
    1.6 可能的研究创新
2 研究基础与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分析
    2.1 概念界定
        2.1.1 生态旅游
        2.1.2 森林生态旅游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3 福利经济学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2.3.1 生态旅游对社区居民的影响研究
        2.3.2 生态旅游效益评价研究
        2.3.3 生态旅游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研究
        2.3.4 生态旅游开发管理问题研究
        2.3.5 研究评述
    2.4 生态旅游的利益相关者研究
        2.4.1 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及分类
        2.4.2 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追求与约束
        2.4.3 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与协调
        2.4.4 政府在生态旅游开发中的责任和义务
    2.5 本章小结
3 秦岭生态旅游现状及开发模式分析
    3.1 国内外生态旅游的发展情况
        3.1.1 世界生态旅游的发展情况
        3.1.2 中国生态旅游的发展情况
    3.2 秦岭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3.2.1 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3.2.2 生态旅游区周边社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3.3 秦岭生态旅游资源及特点
        3.3.1 生态旅游资源情况
        3.3.2 生态旅游资源特点
    3.4 秦岭生态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
        3.4.1 政府为主导的招商引资开发模式
        3.4.2 社区参与模式
        3.4.3 非政府组织和生态旅游区联盟的开发模式
    3.5 本章小结
4 秦岭生态旅游主要效益计量
    4.1 生态旅游主要效益的内涵
        4.1.1 生态旅游主要效益的概念界定
        4.1.2 生态旅游主要效益内涵分析
    4.2 生态旅游主要效益的基本构成
        4.2.1 生态旅游的经济效益
        4.2.2 生态旅游的社会效益
        4.2.3 生态旅游的生态效益
        4.2.4 生态旅游不同效益的关联分析
    4.3 生态旅游主要效益计量的指标和方法选择
        4.3.1 指标体系构建的步骤与方法
        4.3.2 生态旅游主要效益计量方法及指标说明
    4.4 生态旅游主要效益计量
        4.4.1 生态旅游经济效益计量
        4.4.2 生态旅游社会效益计量
        4.4.3 生态旅游生态效益计量
    4.5 生态旅游主要效益计量结果分析
    4.6 秦岭生态旅游资源的游憩价值评估
        4.6.1 研究方法
        4.6.2 数据来源
        4.6.3 游憩价值估算
    4.7 本章小结
5 秦岭生态旅游对社区及地区经济发展贡献的效益分析
    5.1 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
        5.1.1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现状
        5.1.2 基于SEM的农家乐经营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5.2 生态旅游对社区居民生计的影响
        5.2.1 生计结果的指标体系构建
        5.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5.2.3 生计结果分析
    5.3 生态旅游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分析
        5.3.1 生态旅游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
        5.3.2 生态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灰色关联分析
    5.4 基于贡献的生态旅游效益问题
        5.4.1 社区参与对居民生态旅游效益提升的驱动力不足
        5.4.2 生态旅游效益获取与地区经济发展相互作用
    5.5 本章小结
6 秦岭生态旅游主要成本计量
    6.1 生态旅游成本内涵
        6.1.1 成本的定义
        6.1.2 生态旅游成本概念界定
    6.2 生态旅游主要成本的主要构成
    6.3 生态旅游成本计量的指标和方法选择
        6.3.1 成本计量的指标体系构建
        6.3.2 成本计量指标解释与计量方法说明
    6.4 生态旅游成本计量
        6.4.1 生态旅游经济成本计量
        6.4.2 生态旅游社会成本计量
        6.4.3 生态旅游生态成本计量
    6.5 成本计量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秦岭生态旅游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成本分析
    7.1 旅游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构成因子分析
        7.1.1 旅游交通
        7.1.2 旅游住宿
        7.1.3 旅游餐饮
        7.1.4 旅游活动
    7.2 旅游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评估方法
        7.2.1 “自下而上”法
        7.2.2 “自上而下”法
    7.3 秦岭生态旅游能源消耗和CO_2排放量初步估算
        7.3.1 研究框架
        7.3.2 方法选择及模型构建
        7.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7.3.4 秦岭生态旅游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估算结果分析
    7.4 主要研究结论
        7.4.1 主要结论
        7.4.2 生态成本启示
    7.5 本章小结
8 秦岭生态旅游成本和效益的关联分析
    8. 成本和效益比较分析
        8.1.1 计量结果分析
        8.1.2 计量结果的误差分析
    8.2 生态旅游经营的外部性分析
    8.3 收益与相关利益者关联分析
        8.3.1 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取向
        8.3.2 生态旅游受益者分析
    8.4 成本与相关责任主体分析
        8.4.1 成本承担者
        8.4.2 成本与成本承担者分析
    8.5 利益相关者效益和成本的对比分析
    8.6 基于成本和效益比较的生态旅游问题分析
        8.6.1 利益分配不均
        8.6.2 成本的承担不合理
        8.6.3 环境保护投入不足
    8.7 本章小结
9 生态旅游政策问题及政策优化
    9.1 现行生态旅游政策概述
        9.1.1 主要的资源保护政策
        9.1.2 主要的开发管理政策
        9.1.3 主要问题分析
    9.2 秦岭生态旅游发展的问题分析
        9.2.1 秦岭生态旅游总体的开发管理还有待完善
        9.2.2 生态旅游成本和效益的分配不均导致利益主体的矛盾冲突
        9.2.3 生态旅游潜在成本易被忽视
    9.3 生态旅游发展的政策优化
        9.3.1 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管理的政策优化
        9.3.2 提升生态旅游效益的政策优化
        9.3.3 控制生态旅游成本的政策优化
    9.4 本章小结
10 研究结论和展望
    10.1 研究结论
    10.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成果目录清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附录

(7)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机制、体制、制度功能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
    0.2 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0.2.1 理论价值
        0.2.2 现实意义
    0.3 研究方法
        0.3.1 归纳与演绎分析
        0.3.2 比较研究
        0.3.3 案例分析
        0.3.4 博弈分析
        0.3.5 法经济学分析
        0.3.6 耦合分析
    0.4 研究内容和创新
        0.4.1 研究内容
        0.4.2 创新
第1章 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研究文献综述
    1.1 国外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研究
        1.1.1 监管迷信:基于市场失灵考量的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理论及监管实践
        1.1.2 监管质疑:基于政府失灵考量的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理论及监管实践
        1.1.3 监管重构:激励性监管理论及监管实践
    1.2 国内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研究
        1.2.1 关于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手段的研究
        1.2.2 关于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主体的研究
        1.2.3 关于自然垄断行业监管制度的研究
    1.3 文献综述简评
第2章 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机制、体制、制度功能耦合分析
    2.1 监管机制、体制、制度的内涵与外延
        2.1.1 监管机制、体制、制度的内涵
        2.1.2 监管机制、体制、制度的外延
    2.2 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机制、体制、制度功能耦合
        2.2.1 耦合的涵义
        2.2.2 耦合的理论模型
        2.2.3 监管机制、体制、制度功能耦合理论分析框架
    2.3 法经济学语境下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体制与制度关系
        2.3.1 监管机制、体制、制度的法经济学解释
        2.3.2 法经济学语境下监管机制、体制、制度功能耦合
第3章 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嬗变及其适用性分析
    3.1 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嬗变
        3.1.1 自然垄断的动态性
        3.1.2 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的嬗变
    3.2 主要发达国家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的适用性分析
        3.2.1 “全方位、立体式”放松监管改革
        3.2.2 垂直分解和剥离重组结合,引入竞争机制
        3.2.3 放开市场准入,为竞争开辟通道
        3.2.4 实行非对称监管,维护、保证公平竞争
        3.2.5 激励性监管机制的运用
        3.2.6 放松监管的成效
        3.2.7 关于自然垄断产业监管机制适用性的若干思考
    3.3 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嬗变及其适用性分析
        3.3.1 价格监管机制嬗变及其适用性
        3.3.2 市场准入监管机制嬗变及其适用性
        3.3.3 激励性监管机制嬗变及其适用性
        3.3.4 非对称监管机制嬗变及其适用性
第4章 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体制分析
    4.1 中国主要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体制改革实践
        4.1.1 电信产业:逐步走向监管下的竞争
        4.1.2 电力产业:弱监管下的强垄断
        4.1.3 铁路运输产业:政企双重角色缺位下的业内垄断
        4.1.4 航空运输产业:竞争下的过度监管
        4.1.5 邮政产业:垄断经营模式下的体制改革滞后
        4.1.6 城市公用事业:政府监管缺失下的公益性矛盾
    4.2 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体制的基本类型、问题及成因
        4.2.1 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体制的基本类型
        4.2.2 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
    4.3 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体制问题的成因
        4.3.1 行政体制缺陷
        4.3.2 监管体制自身的缺陷
    4.4 国外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体制改革经验借鉴
        4.4.1 监管机构的独立性
        4.4.2 监管机构的权力配置与协调
        4.4.3 监管机构的动态调整
        4.4.4 监管机构的外部监督体系
        4.4.5 对中国的启示
第5章 自然垄断行业监管制度研究
    5.1 中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的法律制度框架
        5.1.1 针对监管主体考量的法律制度安排
        5.1.2 针对监管客体考量的法律制度安排
    5.2 自然垄断行业价格听证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5.2.1 自然垄断行业价格监管制度与价格听证制度
        5.2.2 价格听证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5.2.3 中国自然垄断行业价格听证制度的改进
    5.3 中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制度的若干缺陷
        5.3.1 监管体制层面的法律制度缺失
        5.3.2 监管客体层面的法律制度缺失
        5.3.3 监管机制层面的法律制度缺失
    5.4 美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制度建设的经验借鉴
        5.4.1 美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法律制度的变迁
        5.4.2 美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法律制度分析
        5.4.3 美国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法律制度的特点
        5.4.4 对中国的启示
第6章 完善中国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机制、体制、制度的政策建议
    6.1 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目标
        6.1.1 以提升政府监管质量为核心目标
        6.1.2 公平与效率的博弈与协调
        6.1.3 监管改革与城镇化步伐的同步
        6.1.4 消费者话语权的制度保障
        6.1.5 垄断一般和特殊的权衡
        6.1.6 综合性的研究领域,开阔的研究视角
    6.2 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的制约因素
        6.2.1 监管理念及理论发展的滞后
        6.2.2 并未真正破除的原有垄断格局和垄断利益
        6.2.3 “俘获”现象严重,监管执行不力
        6.2.4 政府职能转变迟缓
        6.2.5 法治的薄弱
        6.2.6 改革的参差不齐、互不配套
        6.2.7 转轨时期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压力
        6.2.8 国际竞争环境对国内经济的压力
        6.2.9 改革实践和理论研究相背离
        6.2.10 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改革的不匹配
    6.3 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新思路
        6.3.1 监管主体和监管客体的转化
        6.3.2 监管机制调整要求监管体制、监管制度的适应性变化
        6.2.3 监管制度、监管体制改革需要监管机制支撑
        6.3.4 监管体制传动、整合监管机制和监管制度
        6.3.5 监管机制、监管体制、监管制度功能耦合路径
    6.4 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改革的实施路径
        6.4.1 以提升政府监管质量为核心,通盘考量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机制、体制与制度功能耦合问题
        6.4.2 完善自然垄断行业监管机制设计,同步考虑监管体制搭建和监管制度匹配问题
        6.4.3 搭建合理的自然垄断行业监管体制,衔接监管机制的实施与监管制度安排
        6.4.4 进一步健全自然垄断行业监管制度,充分考量其与监管体制、机制的匹配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8)我国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1.1 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
        1.1.2 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1.2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1.2.1 国际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
        1.3.1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结构
        1.3.2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第2章 我国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研究内容及其配置目标
        2.1.1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研究内容和范围
        2.1.2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目标
    2.2 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历史演进与发展现状
        2.2.1 计划经济时期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1949-1978)
        2.2.2 经济转型时期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1978-1992)
        2.2.3 市场经济时期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1992 至今)
    2.3 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问题和不足
        2.3.1 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
        2.3.2 医疗卫生资源布局结构不合理
        2.3.3 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
        2.3.4 公共医疗资源供给失衡,运行机制过度市场化
        2.3.5 社会资本进入困难
第3章 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的经济学依据
    3.1 医疗卫生资源的经济属性及其配置机制分析
        3.1.1 医疗卫生资源的经济属性
        3.1.2 政府机制配置医疗卫生资源
        3.1.3 市场机制配置医疗卫生资源
        3.1.4 第三部门机制配置医疗卫生资源
        3.1.5 混合机制配置医疗卫生资源
    3.2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与效率性目标的选择分析
        3.2.1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分析
        3.2.2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效率性分析
        3.2.3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与效率的矛盾统一
    3.3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中的政府规制效应及其规制手段
        3.3.1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政府规制效应分析
        3.3.2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政府规制手段
第4章 国际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模式比较分析和借鉴
    4.1 英国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模式(全民福利型医疗体制)
    4.2 美国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模式(完全市场化医疗体制)
    4.3 新加坡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模式(共同负担医疗体制)
    4.4 中国对其他国家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模式的借鉴
第5章 完善我国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建议
    5.1 完善医疗服务机构的运行机制
    5.2 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制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和致谢

(9)买方垄断与供给寡头之间的超市场契约分析 ——以电力继保行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的意义
    1.3 论文的结构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述评
    2.1 买方垄断与供给寡头的市场结构
        2.1.1 买方垄断理论及相关文献回顾
        2.1.2 供给寡头理论及相关文献回顾
    2.2 超市场契约的相关文献
        2.2.1 关系契约
        2.2.2 关系契约的特殊类型——超市场契约
    2.3 电力行业的产业组织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买方垄断与供给寡头之间的契约框架
    3.1 卖方垄断势力与买方垄断势力
        3.1.1 衡量和识别卖方势力的方法
        3.1.2 衡量和识别买方势力的方法
        3.1.3 电力继保行业的卖方寡头
        3.1.4 电力继保行业的买方垄断
    3.2 纵向一体化与买方垄断和供给寡头间的契约模式
        3.2.1 纵向一体化和超市场契约间的选择
        3.2.2 电力继保行业达成超市场契约的必然
    3.3 我国电力继保行业供需两方对超市场契约的选择
        3.3.1 供给方对超市场契约的选择
        3.3.2 需求方对超市场契约的选择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资产专用性、机会主义行为与超市场契约选择
    4.1 交易中的资产专用性
        4.1.1 资产专用性的涵义
        4.1.2 自然垄断行业的高资产专用性
    4.2 资产专用性与机会主义行为
        4.2.1 费舍车身的案例
        4.2.2 资产专用性与敲竹杠模型的建立
        4.2.3 电力继保行业的机会主义行为
    4.3 关系型投资与超市场契约选择
        4.3.1 关系型投资的内涵和定义
        4.3.2 关系型投资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买方招标、路径依赖及多重均衡
    5.1 招投标动机与上下游企业的行为准则
        5.1.1 招投标动机
        5.1.2 上下游企业行为准则
        5.1.3 电力继保行业招投标的特征
    5.2 招投标动机与博弈均衡结果的背离
        5.2.1 合作与非合作的博弈均衡
        5.2.2 招投标动机与博弈均衡结果的背离
    5.3 路径依赖——对多重均衡的一个解释
        5.3.1 多重均衡与路径依赖理论
        5.3.2 电力继保行业的多重均衡与路径选择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契约优化及超市场契约的福利状况
    6.1 契约优化与上下游企业的竞争优势
        6.1.1 超市场契约——契约优化的选择
        6.1.2 上下游企业的竞争优势
    6.2 超市场契约的福利状况
        6.2.1 超市场契约框架
        6.2.2 基于上述框架的超市场契约福利状况
        6.2.3 基于上述框架的超市场契约和正式契约的福利状况
    6.3 电力继保行业超市场契约是有效率的吗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动态情形下超市场契约的稳定性研究
    7.1 动态情形下契约稳定性的概念和逻辑
        7.1.1 超市场契约稳定性的概念
        7.1.2 动态情形下超市场契约稳定的模型
    7.2 超市场契约稳定性的决定因素分析
    7.3 基于知识溢出的超市场契约动态稳定性研究
        7.3.1 模型假设
        7.3.2 假设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知识溢出水平的分析
        7.3.3 基于知识溢出的超市场契约稳定性分析
    7.4 电力继保行业的超市场契约稳定性案例——许继电气"联姻"国家电网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
附录
    案例1:直流输电控制保护系统研究开发情况
    案例2:工程服务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
    案例3:广东电网2011年220kV线路保护装置测试技术服务合同
    案例4:国家电网公司集中招标活动输变电项目
参考文献
后记

(10)山西省水完全成本测算及定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论文内容安排
2 水完全成本核算及定价研究理论体系框架
    2.1 水完全成本核算及定价理论体系框架
    2.2 未确知测度理论
        2.2.1 水资源价值评价的特点
        2.2.2 未确知测度的优点
        2.2.3 水资源价值评价的方法选择
    2.3 作业成本法
        2.3.1 作业成本法基本原理和计算步骤
        2.3.2 作业成本法的优缺点及其应用范围
        2.3.3 水工程成本的特点及核算方法选择
        2.3.4 水环境成本的特点及核算方法选择
    2.4 层次分析法
        2.4.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4.2 层次分析法的优缺点及其应用范围
        2.4.3 综合水价制定的特点及方法选择
    2.5 本章小结
3 山西省水完全成本体系框架
    3.1 山西省水成本核算框架现状
        3.1.1 山西省水价改革历程
        3.1.2 山西省水成本核算存在问题
    3.2 完善山西省水成本核算的基本思想
        3.2.1 山西省水成本核算的主要依据
        3.2.2 山西省水完全成本核算的主要原则
    3.3 水完全成本的概念及其构成
        3.3.1 水完全成本的概念
        3.3.2 完全成本定价法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3.3.3 水完全成本的构成要素
    3.4 基于空间结构的山西省水完全成本体系构建
        3.4.1 霍尔三维空间结构方法论
        3.4.2 基于霍尔三维结构的山西省水完全成本体系构建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未确知测度的山西省水资源价值评价
    4.1 山西省水权交易环境分析
        4.1.1 山西省水权交易的工程环境
        4.1.2 山西省水权交易的法制环境
        4.1.3 山西省水权流转的市场环境
        4.1.4 山西省水权流转的体制环境
    4.2 基于未确知测度的水资源价值评价模型设计
        4.2.1 水资源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2 单指标未确知测度
        4.2.3 基于信息熵的指标权重确定模型
        4.2.4 基于未确知测度综合评价系统
        4.2.5 评价准则
    4.3 山西省水资源价值评价
        4.3.1 山西省水资源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4.3.2 山西省水资源价值评价指标数据获取
        4.3.3 山西省水资源价值指标隶属度测算
        4.3.4 山西省水资源价值评价
        4.3.5 山西省水资源价格计算模型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作业成本的山西省水工程成本核算
    5.1 水利工程成本的费用范围
    5.2 水利工程作业划分及成本动因确定
        5.2.1 水利工程作业及作业中心划分
        5.2.2 水利工程作业动因确定
    5.3 基于作业成本的水利工程成本核算模型设计
        5.3.1 归集水管理单位的资源费用到相应的资源中心
        5.3.2 按照资源动因将资源费用归集到相应作业
        5.3.3 按照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归集到相应的成本对象
        5.3.4 基于业务流程的水利工程作业成本核算模型
    5.4 算例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作业成本的山西省水环境成本核算
    6.1 水环境成本的费用项目
    6.2 基于作业成本的水污染处理成本核算模型设计
        6.2.1 污水处理企业的作业划分
        6.2.2 按照资源动因将资源费用归集到相应的作业中心
        6.2.3 按照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归集到相应的成本对象
        6.2.4 算例
    6.3 生态成本的计量
        6.3.1 生态成本的性质
        6.3.2 生态成本的计量模型
    6.4 排污费的计量
        6.4.1 排污费的性质
        6.4.2 排污费的计量方法
        6.4.3 排污费的收费标准
    6.5 本章小结
7 山西省综合可承受水价确定及水价制度实施
    7.1 山西省供水方价格确定
    7.2 用水方可承受水价的确定
        7.2.1 居民生活用水水费支出的一般标准
        7.2.2 居民生活用水可承受水价的确定
        7.2.3 工业用水水费支出的一般标准
        7.2.4 工业用水可承受水价的确定
    7.3 综合可承受水价的确定
        7.3.1 综合可承受水价测算方法
        7.3.2 综合可承受水价的测算
    7.4 阶梯式水价和两部制水价的实施
        7.4.1 阶梯式水价—居民用水
        7.4.2 两部制水价—工业用水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有待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

四、基础设施产业政府规制的效率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环境税规制农业面源污染研究[D]. 周志波. 西南大学, 2019(05)
  • [2]纵向关系视角下煤电产业链竞争性改革的效率分析[D]. 王雨佳. 山东大学, 2019(09)
  • [3]寡头市场下政府和企业在污染治理中的博弈分析[D]. 张小燕. 西安工程大学, 2018(02)
  • [4]PPP扶贫模式研究[J]. 张碧波. 理论导刊, 2018(01)
  • [5]地方政府绩效管理评价体系趋向性研究[J]. 孙洪敏. 学术界, 2017(08)
  • [6]秦岭生态旅游成本和效益研究[D]. 吴静. 北京林业大学, 2015(10)
  • [7]自然垄断行业政府监管机制、体制、制度功能耦合研究[D]. 刘佳丽. 吉林大学, 2013(08)
  • [8]我国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学分析[D]. 许丽丽. 吉林大学, 2013(09)
  • [9]买方垄断与供给寡头之间的超市场契约分析 ——以电力继保行业为例[D]. 蒋忠永. 南京大学, 2012(07)
  • [10]山西省水完全成本测算及定价研究[D]. 陈玮.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1(12)

标签:;  ;  ;  ;  ;  

基础设施行业政府监管效率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