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音高结构历史演化概要(论文文献综述)
赵丹蕾[1](2021)在《智化寺京音乐“阿口”研究 ——兼论《音乐腔谱》译解及曲调考证问题》文中指出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乐种,智化寺京音乐在佛事仪轨中遵循着相对稳定的传承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原貌代代相传并延续至今。智化寺京音乐传承过程中遵循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因而保持着韵谱的传统。韵谱过程中补充的“阿口”虽未被记录下来,却是乐曲的“灵魂”和“血肉”,对京音乐的旋律构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如今智化寺京音乐第27代传承人尚可演奏37首曲牌,传世谱本记录的曲牌中有近200首由于不能韵唱而失传,阿口如何对骨干谱进行润饰?口传心授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对于以上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国传统器乐的创作与传承特征。本文以智化寺京音乐第26代传人于20世纪50年代录制的京音乐曲牌音频与曲谱为基础,对京音乐阿口的润饰规律进行总结,寻找润腔中制约着旋律构成的隐性规律,并依据归纳得出的规律尝试展开《音乐腔谱》中失传曲牌的古谱译读。译解古谱虽存在主观性,但这是探寻古乐原貌、聆听历史回响需要做出的尝试。笔者通过对智化寺京音乐第26代传人演奏的[金字经][五声佛][撼动山]等曲牌阿口润饰规律的总结,发现智化寺京音乐看似灵活自由的润腔背后隐藏着某种约定俗成的、隐性的规则。从阿口的音高来看,音高的选择受五声调式基因影响,与其前后谱字构成的音程大小一般保持在四度范围内,呈现出以级进为主、跳进为辅的润饰规律,阿口的补充使旋律连接更具流动性、连续性;从阿口的运动的方向来看,最常见的基本规律是:当阿口所润饰的前后两谱字为级进音程距离时,首先看谱字运动方向为上行还是下行。若为上行,阿口则要做反向运动,先下行、后上行至后一谱字;若为下行,阿口则要先上行、后下行至后一谱字;两谱字为跳进音程距离时,为使谱字之间连接流畅,阿口一般作为经过音加入;两谱字为同度音程距离时,阿口一般为上助音或下助音。根据阿口的运动规律,可将阿口式别分为基本式别和复合式别。基本式别即遵循基本规律的式别,复合式别是对基本式别的再次装饰,复合式别可分解为多个基本式别,复合式别的阿口一般出现在两谱字间隔时值较长之处;从阿口的音长来看,阿口的节奏型取决于所润饰两谱字间的时值,时值长则节奏型丰富;时值短则节奏型因无发展空间而较为单一。这些规则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制约着京音乐的旋律展开,传承人的韵谱和演奏亦被规则所指引。从智化寺京音乐活态传承的曲牌韵谱中寻找阿口的润饰规律并作理论上的总结,不仅有助于我们从更深层次了解智化寺京音乐的旋律构成,还能推进失传曲牌的复原工作。从实践意义上讲,基于传统音乐中的旋律润腔而展开的古谱试译工作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靠性。与以往前辈学者的译谱成果相比,传承人身上所负载的活态信息是本译谱工作的有力抓手,这是传承稳定的乐种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对润腔风格的把握将古谱译解推进至细微之处,是从微观角度对黄翔鹏先生曲调考证的一点补充。在进行传统音乐失传曲牌古谱译解工作时,可考虑将旋律润腔风格纳入曲调考证的途径。完全复原古乐是难以实现的,我们只能在尽力保证译谱方案可靠的前提下,无限地接近古乐原貌。
王乙婷[2](2021)在《优选论视角下黔南小片单双字调声学研究 ——以贵定、龙里、福泉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贵定、龙里、福泉方言属于汉语方言西南官话中的黔南小片,在《贵州省志:汉语方言志》一书中,也有学者将这三个地区的方言划归为过渡区方言。关于该小片的声调研究,以往主要以传统研究和单个方言点的研究为主。本文以贵定、龙里、福泉方言的单双字调作为调查对象,包括43个单字和125组双字,18位调查对象。涉及的研究运用田野调查法、实验语音学方法、语言接触理论、音系学方法、社会语言学方法、统计学方法,研究方言点的语音共性及差异。对静态和动态视角下的声调情况、双字组的连读变调情况、新老派演变情况进行描写、比较和分析,采用优选论(Optimality Theory)的方法,对方言点双字组内部的连读变调现象进行解释。通过比较和分析,深化对黔南小片(贵定、龙里、福泉方言)声调面貌、内部的共性和个性以及声调的演变情况的认识。本文一共分为五章,其中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分章介绍如下:第一章,本章共有三小节。首先,介绍了黔南小片三个方言点基本的地理、人口、历史沿革情况;其次,总结了黔南小片三个方言点的语言研究情况并说明了选题缘由;最后,考察了黔南小片三个方言点的声韵调情况并交代了实验研究的内容及方法。第二章,本章主要讨论的是黔南小片(贵定、龙里、福泉方言)单字调的情况。首先对三个方言点的单字调进行音高和时长上的分析;之后对三地古入声调进行声学考察;在此基础上,结合单字调和入声的分析,得出了三地单字调的声调格局,认为三个方言点的单字调T1~T4的调值和调型基本一致,T5入声演变情况不完全一致的结论。具体而言,T1是半高平调、T2是降调、T3是高平调、T4是低升调,降调入声T5基本归并为T2阳平,但方言点之间归并程度有别(龙里T5>福泉T5>贵定T5)。第三章,本章主要讨论的是黔南小片(贵定、龙里、福泉方言)双字调的情况。首先对双字调音高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同一调类作前字和后字两种情况下的音高变化;其次对三个方言点的双字调组合情况进行描写,并考察双字调动态组合的特点;最后从时长的角度,分析黔南小片三个方言点双字调的前字、后字时长情况,并与单字调情况下的时长作对比分析。总结出双字组合中各调类的动态变化及调位变体的情况。认为贵定双字组合不发生调位性变调,龙里T2、T3、T4在部分组合中发生变调,福泉T4在部分组合中也发生变调。另外,三个方言点的双字组合时长变化亦有差别。其中,贵定方言双字调长与单字调长之间呈梯度排序:单字调长>后字调长>前字调长,龙里方言双字调长中前字最短,后字与单字调长差异不明显,福泉方言双字调长中前后字差异不明显,而单字调长明显比前后字调长更长。第四章,本章是对黔南小片(贵定、龙里、福泉方言)连读变调进行优选论分析。对双字组合中发生调位性变调的组合进行音系学分析。龙里双字组共发生6次调位性变调,福泉双字组共发生2次调位性变调。在对连读变调进行音系表征的基础上,对变调情况进行了优选论分析。发现龙里双字组变调情况稍有复杂,存在左向变调、右向变调和双向变调;福泉双字组只有右向变调,分析结果验证了制约条件对推导过程有效。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发现三个方言点双字组合中,有一个调值为/33/的声调非常活跃,它既是现有某个或某两个调类的变体,也是某两个调类的调位性变调。这究竟是与地域内少数民族语言接触而产生的,还是另有它因,还有待作进一步分析。第五章,本章主要讨论的是黔南小片(贵定、龙里、福泉方言)新老派演变情况。从单字调、双字调两个方面对方言点的新老派进行逐一分析。首先,从单字调的新老派演变来看,认为三个方言点新老派之间调型基本不变,调域的宽窄存在新老差异。另外,我们发现新派入声存在读如他调的情况,认为这是归并为T2阳平之后再次演化的,是语言接触及强势语言影响的结果。其次,从双字调的新老派演变来看,我们分析了新老派的组合情况及变调差异,并认为三个方言点双字调老派基本上不发生连读变调,连读变调情况多出现在新派组合中,其中又以龙里新派发生次数最多,福泉新派次之,贵定新派不存在调位性变调。
王帅[3](2021)在《成山方言语音变异研究》文中指出成山方言属于胶辽官话登连片烟威小片,它的形成与明代以来的驻军有关。今成山方言是在军屯移民方言、原住民方言和普通话三重影响下竞争性演变的产物,在胶辽官话中具有代表性。本文以成山方言为研究对象,以语音变异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综合运用方言学、社会语言学和实验语音学的研究方法,选取成山方言声韵调中具有代表性的语音特点作为调查对象,以时间变异和地域差异为横纵轴,对成山方言中的语音变异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调查发现,成山方言老派音系的主要特点为:声母方面,分尖团,团音有尖音化的趋势;古知庄章组字由二分开始呈现出三分的迹象;止摄开口三等字外的日声母多读零声母;韵母方面,果摄开合口一等见系字存在文白异读;蟹止山臻四摄合口端系字u介音脱落;部分咸山摄ian韵字和深臻摄in韵字读音混同;声调方面,清声母的平声字今读阴平,全浊声母的平声字今读阳平,次浊声母的平声字今读阴平与阳平,且分化无规律可循;全浊上声归入去声;入派三声,其中清入多归上声,全浊入多归阳平,次浊入多归上声和去声。在语音变项的年龄差异调查上,成山方言呈现出以下特点:声母上,古知庄章组字由老派中多读舌叶音和舌尖后音发展到在新派中多读舌尖后音和舌面前音。韵母上,老派中咸山摄ian韵字的“异调分韵”现象在新派中已逐渐消失。声调上,新老派调型较为一致,调值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阴平调由53>51,阳平调由342>243>242>131,上声调由3241>3231>2131,去声调由441>331。调阶在新派中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系统性下降的趋势。新老派的声调时长模式一致,即上声>去声>阳平>阴平。在语音变项的地理差异比较中,成山方言老派呈现出以下特点:声母上,东、中、西三片老派古知庄章组字的读音较为一致,按照等呼主要分为舌尖后音和舌叶音两大类,此外部分遇摄合口三等字和入声字在老派中存在读舌面前音的情况。韵母上,东部和西部老派咸山摄ian韵字的“异调分韵”现象相对接近,中部则较为独立,呈现出不同的变韵类型;遇臻通摄合口三等u韵字变读?u韵的现象在今成山半岛上自西向东呈现出递增的趋势。声调上,中部和东部老派的声调格局更为接近,东、中、西三片老派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声调时长模式,其中西部和东部老派的时长模式一致,为阴平<阳平<去声<上声,中部老派的时长模式为阴平<去声<阳平<上声。根据语音变项在时间和地域上的变化结果,可以看出成山方言正处于“进行中的语言变化”阶段。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是引起成山方言语音发生变异的原因,其中内部因素包括语音系统内部的调整以及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外部因素包括普通话强有力的影响以及当地人的语言态度。外部因素在引起成山方言语音变异的原因中占有主导地位。随着时间的发展变化,成山方言会继续朝着普通话的方向发展演变。
林远洋[4](2020)在《粤东闽语陆丰话语音特征的实验语音学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田野调查方法和实验语音学的方法相结合对陆丰话的语音特征进行一个系统的描写和总结。本文由六个章节组成,第一章节为绪论,主要是对陆丰话的概貌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及阐述研究方法和实验过程。第二章为元音语音特征的研究,主要通过元音的声学格局图确定五个主要元音的音值,接着借助元音声学图、元音的动程图、共振峰模型图和时长分布图进行分析二合元音和三合元音的音值,同时分析发音过程的动态变化、元音受协同发音的影响,最后确定真性复合元音为iu、ei、oi,前响复合元音是au、ai、ou;后响复合元音是ua、ue、io、ia、ui,中响复合元音是iau、uai。第三章为VC结构的讨论,主要通过元音声学图和时长分布图分析元音和辅音韵尾的相互影响,得出元音受辅音韵尾影响不大,受韵头的影响较大。第四章节研究辅音的语音特征,以发音方法为纲,通过分析语图、VOT、过渡音征等来研究塞音、塞擦音的声学特征,得出可以根据VOT对塞音、塞擦音进行分类,而且从过渡音征上看元音和辅音互相影响。其次通过对比辅音时长、强频区的中心频率和下限频率、音强等参数,区分出f、h两个擦音。通过分析语图和比较共振峰值,对鼻音m、n、?进行区分和定性。第五章是对声调的研究,主要根据单字调音高图和连读变调音高图分析陆丰话声调系统和连续变调的特点。我们得出陆丰话拥有七调系统和八调系统,并确定它们的调值,同时分析前置变调的特点。并且借助古四声到陆丰话声调演变的音高图,确定陆丰话声调的演变规则。第六章是对四个塞音韵尾的专题研究,探求不同塞音韵尾在气流气压计上的表现,以及借助EGG信号研究韵尾是否对其前面的主要元音是否产生影响,同时讨论不同塞音韵尾在声学、气流机制以及嗓音类型的相互关系。得出可以根据口流值对它们进行划分,而且从EGG的信号分析上,塞音韵尾都能对元音产生影响,不过不同塞音韵尾对元音的影响程度不同,p、t、?是一类,k是一类。第七章总结。总结本论文的观点和创新点,以及指出不足和可以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苏思思[5](2020)在《粤东闽语海丰话的实验语音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结合方言田野调查和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对粤东闽语海丰话的语音系统进行描写和讨论。全文分为七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海丰话的研究现状和本文研究过程。第二章是辅音研究。通过分析VOT时长、过渡音征等声学特征观察不同发音部位塞音、塞擦音的特点:探讨了不同发音方法辅音的能量曲线分布。第三章是元音研究,从单元音、复合元音、元辅结构三种类型的元音组合入手对粤东海丰话的单元音格局、复合元音的音质、舌位动程、共振峰模式以及时长比例特征进行分析。第四章是声调研究,使用T值法对基频进行归一化处理,整理海丰话单字调系统,对各调类调值、时长进行分析描写。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文章的专题部分。第五章是采用熊子瑜博士的方言字音系统实验软件和脚本,基于系统数据考察古今海城话的调类演变规律;第六章是从声学数据、鼻音度、鼻音对比度等角度观察海丰话中片单元音及鼻化元音的特点,并与其他相近闽语点对比,确定海丰话鼻化元音的属性特点。第七章是结论,对文章的主要观点进行总结,提出文章的不足之处和尚未解决的问题。
教育部[6](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认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汪玲[7](2020)在《环鄱阳湖方言声调研究》文中指出鄱阳湖的地理位置较为独特,周边语言环境复杂。从地理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环鄱阳湖地区众多县市的方言声调呈现出较为典型的特点,如学术界较为关注的气流分调等现象在这区方言中就有着广泛的分布。声母送气与否影响调类分化,这是汉语方言声调演变的一个独特之处,单字调依据声母的送气与否分化为不同的调类,学术界一般称之为“气流分调现象”,这一现象是声调依据声母清浊分化之后经历二次演变的结果。本文通过对环鄱阳湖11个县市方言的田野调查,搜集第一手环鄱阳湖地区赣方言语音材料;结合前人的研究基础,深入分析环鄱阳湖地区赣语的声调特点;运用地理语言学的知识,对环鄱阳湖地区的赣语开展较为密集性地调查,保存该区方言语言资料;同时通过绘制方言特征图,全面展示环鄱阳湖地区赣方言声调的面貌,促进赣语以及相关方言的深入研究,并着重探讨了环鄱阳湖地区声调的特殊现象及其地理分布,运用实验语音学等方法对于环鄱阳湖地区方言的声调进行微观考察,可以为深入研究气流分调等特殊语音现象的演变和发展提供佐证。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环鄱阳湖的基本概况,包括地理概况、建制沿革、行政交通等,同时描述了环鄱阳湖地域方言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内容及运用的材料和方法等。第二章主要是通过对环鄱阳湖地区县市方言的田野调查,获取第一手环鄱阳湖地区方言的语音材料,描写了11县市代表点的音系,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了该区方言的共同特点和内部差异。第三章是声调类型研究,结合所调查的材料以及已刊文献材料,考察环鄱阳湖地区方言的声调类型与地理分布,其中主要包括调类、调值、调型等共时特征及其古今演变的情况。第四章重点对环鄱阳湖地区方言的气流分调现象进行考察,归纳出了气流分调的主要类型及其地理分布,并试图结合实验语言学的方法对气流分调的性质、特点及其发展演变进行综合考察。
王晰[8](2020)在《大兴安岭南段巴彦包勒格矿床银多金属成矿作用及外围成矿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巴彦包勒格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境内,是大兴安岭南段东坡突泉-林西晚古生代、中生代铁(锡)-铜-铅-锌-银-铌(钽)成矿带上新发现的典型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矿体主要产于早白垩世花岗闪长斑岩与二叠系林西组的接触带内及附近的地层中,明显受北东向断裂控制,主要呈脉状产出,在走向和倾向上延伸均较稳定,整体上呈现“西银东锌”、“上银下锌”的特征。根据野外调研和室内岩相学、矿相学研究,将巴彦包勒格银多金属矿床的成矿过程划分为热液成矿期和表生氧化期,其中热液成矿期可划分为石英-毒砂-黄铁矿阶段(Ⅰ)、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Ⅱ)和方解石-硫化物-银矿物阶段(Ⅲ),其中,第Ⅲ成矿阶段为银的主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及C、H、O同位素结果显示,巴彦包勒格矿床的成矿流体属于中低温、中低盐度的NaCl-H2O-CO2热液体系,成矿早期以岩浆热液为主,晚期有少量大气降水混入;流体不溶混作用是导致金属硫化物析出沉淀成矿的主要机制。闪锌矿和黄铁矿等硫化物中S、Pb及Rb-Sr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成矿物质部分源自壳幔混合的中酸性岩浆,部分来自于二叠系林西组。巴彦包勒格矿区内花岗闪长斑岩与银多金属成矿作用在时间、空间及成因上具有密切的关系,应为成矿岩体。LA-MC-ICP-MS锆石U-Pb法测年结果表明,成矿岩体花岗闪长斑岩和矿区内的闪长玢岩脉成岩年龄分别为130±1Ma和125±1Ma;矿床外围规模较大的花岗斑岩和碱长花岗岩的侵位年龄分别为135±1Ma和133±1Ma;矿石中8件硫化物样品(闪锌矿和黄铁矿)的Rb-Sr等时线法测年结果为130.4±2.3 Ma(其中6件闪锌矿样品的Rb-Sr等时线法年龄为129.9±2.9 Ma),表明矿区及外围的成岩成矿时代集中在早白垩世。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矿区的花岗闪长斑岩和闪长玢岩为典型的I型花岗岩,外围的花岗斑岩和碱长花岗岩为A型花岗岩。花岗闪长斑岩全岩Sr-Nd-Pb同位素及锆石Hf同位素组成示综其成岩物质来自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幔源新生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结合成矿成岩时代及构造背景判别结果,认为巴彦包勒格矿床形成于与古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有关的俯冲后陆壳伸展环境。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巴彦包勒格银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及大兴安岭南段多金属矿床区域成矿模式。通过大兴安岭南段已知中-大型银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类型、成岩成矿时代等方面资料系统收集和综合分析,总结了区域银多金属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时间上,银多金属矿床主要集中在270-230Ma和150-130Ma两个成矿期,且多数矿床形成于晚侏罗-早白垩世(150-130Ma);空间上,银多金属矿床的赋矿地层主要为二叠纪沉积地层或中生代火山岩地层,受NW向或NE向构造控制明显,且多与早白垩世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巴彦包勒格银多金属矿区及外围的二叠系林西组沉积岩、侏罗系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和中酸性脉岩等112件岩石样品中Au、Ag、Cu、Pb、Zn、Mo、W、Sb、Sn等9种成矿元素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巴彦包勒格矿区内的花岗闪长斑岩是银多金属矿化成矿物质的主要贡献者,其次为二叠系林西组地层;北东向断裂构造为成矿提供运输和储存的通道和空间。综合区域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以及近年在矿区及外围矿产地质调查中获得的基础地质、矿化蚀变、激电异常和高精磁异常特征等多元异常信息,开展综合信息成矿预测,在矿区的南部外围圈定出2个具有良好找矿潜力的找矿靶区。
黄若然[9](2020)在《中国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分析与文化透视》文中指出文学和音乐自古互渗,民间音乐故事是一条贯连两者的重要通道。作为以音乐事象为主题的散文体叙事作品,它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民众当中广泛流传。目前我国的音乐文学研究尚需拓展,民间叙事中的音乐内容尤待垦拾。本文通过整理“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省卷本所收录的民间音乐故事,辅以部分县卷本、各类民间文学选集和古籍文献,结合问卷调查、个人访谈和田野调查,力图以故事类型及其结构的研究作为文化透视的基础,对中国民间音乐故事进行内部文本和外部语境的综合探讨。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从两千余篇音乐故事中按重复情节序列抽取出212个类型,主类含“音乐创制类”“音乐传承类”“音乐表演类”“音乐风俗类”共四种,下设20个系列,分为199个主型和13个亚型。在212个类型中有60个复合类型以因果、并列、条件、转折、递进的逻辑关系而产生顺序连缀、乱序连缀、叠缀或混合连缀的样态。音乐故事和宝物、禁忌、机智人物等其他主题故事的交集形成了叙事母题的异类互融,显出音乐故事的兼容性和独特性。各个故事类型可按故事功能、行动元和符号矩阵析出三重结构,展现出民间音乐故事的本质内涵——音乐是通向新生活的舟楫。由此可导出后四章的研究方向,包括故事的文化意蕴、构建机制和当代应用。第二章,探讨民间音乐故事中的音乐观念,包含音乐认知、音乐审美、音乐伦理和音乐信仰。首先,民众的乐感基于时空形式和想象力,以有限的数字探求音乐的无限,并借助五感的联觉达到听觉与视、味、嗅、触觉的融通。其次,音乐生成了合于人“心”的自然之“象”,依靠“感官宣泄”“超越功利”和“悬置雅俗”的审美体验得以与音声相区别,并通过“疯癫”“知音”和“热闹”回旋出主体间的情感共鸣。再次,音乐沟通的过程中应当尽量发出乐音且避免噪音,这一义务惠及了目的性的欲望和功利,从自发和自觉进往无限的自由追求。最后,音乐作为巫术的媒介,以“乐风孕世”“音乐通天”和“乐人升仙”的途径从信仰载体上升至信仰对象。该章在分析民众音乐观点之余,也隐证着第一章的结论,即音乐是助人从物质到情感、从个体到社会、从功利到义务、从生存到道德过渡的一条舟楫。第三章,阐释民间音乐故事中的主题文化,基于音乐创制、音乐传承、音乐表演和音乐风俗这四大类故事探讨相关活动的运作秩序及意义。从农耕到游牧的创制环境、从帝王到平民的创制人物、从物质到精神的动机,各种多维的创制条件归于民众对音乐的融通性共赏。传承作为一种再创造需遵循社会秩序,这既影响了行业秩序中相互转化的师徒之“义”和同行之“利”,也对表演方式的革新产生促进或制约作用。音乐的传统生成于现场表演的过程中,乐人和听众凭借情感互动而体会音乐之“美”,由彼此会意而敞开关系之“真”,且以情补技地收获现实之“善”。音乐表演既助益也遵循着各地的风俗活动,音乐的异能感为音乐仪式、音乐行规和音乐禁忌平添了权威的力量并强化认同。该章从民间文本剖析我国音乐文化,体现出民众渴望搭乘音乐之舟以通往理想的生活。第四章,分析民间音乐故事的构建机制。在时间和空间、群体和个体、本土和他者的关系中,历史、地域、族群和口承主体是四项主导性的文本生成要素。首先,个人讲述的故事需要与时代或人物的特征相符合,而不同时期的民众对乐人存有主观认知,所以口头叙事、文人书写和史家记录共同构建出层累性的互文记忆。其次,民间音乐故事类型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北、西南共七大圈层,每一类型在不同地区弥散出异文,而文本内部衍生出有别于真实地域情貌的本土想象,展现了空间区隔和地方认同对故事文本的影响。再次,民间音乐故事的地域性伴随着族群性,演化出以英雄制乐为代表的叙事情节,体现着主观塑形的族群记忆。最后,以“唱歌的心”型故事的25篇异文为例,讲述者的性别、阅历和所处环境使口承主体对同类故事进行各异的陈述。音乐故事作为目的由客观素材和主体意识合力铺陈,这解答了第一章引出的问题“民间音乐故事从何而来”。第五章,考察民间音乐故事在城市建设、乐曲创作、义务教育、行业信仰四个层面的实践应用。首先,湖北汉阳区和蔡甸区将“知音”故事打造为城市名片,依托于当地景观记忆而分据市场,促进了民众对知音文化的认知,但制衡关系束缚了双方的发展前景,而突破掣肘且维护稳定的合理方式是共建记忆。其次,童年记忆和故里情怀被谱写出乡愁音乐,齐·宝力高的马头琴曲《苏和的白马》表达了对草原家国的乡愁,在寓教于乐的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传说的扩展和再造。再次,《伯牙鼓琴》和《月光曲》进入部编版小学课文,通过文本探源以及对安徽宿州瓦坊乡中心学校的问卷调查,可知两篇课文具有通识和伦理两方面的教育意义。最后,音乐产业离不开行业信仰,田公元帅是戏曲界的通行神只,它在闽西一带粘附于口头传说、田公堂庙宇和田公戏偶的互动关系中,衍生出整顿行业秩序和保障艺人权益的戏班组织田公会,至今仍对当地不同唱腔的傀儡戏艺人具有精神规束和交流维系的双重效力。音乐故事作为手段以文化和产业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了社会的良性发展,这解答了第一章引出的问题“民间音乐故事通往何方”。综上所述,民间音乐故事在文本的内外都表现为一条通向彼岸的舟楫,显示出故事主人公以及现实中的讲述者和听众对于和谐生活的追求。关于音乐故事的各个类型、异文和主题文化均可供深入剖析,而民间故事的涉乐母题也待于搜集补阙。本文仅从故事的类型结构、音乐观念、文化意蕴、构建机制和当代实践这五个方面大致探讨民间音乐故事对于民众生活的意义,为民间故事学和民族音乐学拓宽研究视野并提供相关例证,以此助力于凿通文学研究和音乐学之间的学科壁垒,推进两门学科的交汇繁荣。
陈哲[10](2020)在《多拉·汉尼宁“分割与关联组织”音乐分析理论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美国音乐理论家多拉·汉尼宁在2012年所着书籍《音乐分析理论:分割与关联组织》中正式提出“分割与关联组织”音乐分析理论,本文以此作为研究对象。汉尼宁音乐分析理论与其他分析理论不尽相同,“分割与关联组织”音乐分析理论关注的不是具体对谱面进行参数分析的方法,而是给分析者提供分析的思路。将多拉·汉尼宁中提出的“分割与关联组织”作为研究重点,即多拉·汉尼宁提出音乐分析理论是指什么。进一步研究“分割与关联组织”的核心是什么?“分割与关联组织”的逻辑脉络如何显现?如何运用这个音乐分析理论分析作品?与其他音乐分析理论的区别在哪?本文由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组成,正文共有四个章节:第一章“分割与关联组织”音乐分析理论框架与阐释。第二章对汉尼宁的实例分析进行解读,探究她的实际分析中运用了哪些分析思路和技法,以及如何与其他音乐分析理论结合运用。第三章是实践与推演,笔者根据汉尼宁的思路,选择四首作品进行分析,讨论该分析理论的实践感受。第四章基于前三章的基础上,对该分析理论的价值进行讨论,并对该分析理论展开评述。
二、音高结构历史演化概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音高结构历史演化概要(论文提纲范文)
(1)智化寺京音乐“阿口”研究 ——兼论《音乐腔谱》译解及曲调考证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方法 |
(一) 研究现状 |
(二) 研究方法 |
三、研究目标及内容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智化寺京音乐的旋律构成、曲牌整理及阿口的种类构成 |
第一节 智化寺京音乐的历史脉络与旋律构成 |
一、智化寺京音乐的历史脉络 |
二、传统器乐的旋律构成方式 |
三、声乐曲牌的器乐化趋势 |
第二节 智化寺京音乐可奏曲牌基本信息整理 |
一、智化寺京音乐可奏曲牌基本信息 |
二、智化寺京音乐基本信息的论证 |
第三节 智化寺京音乐的韵谱传统及阿口的种类构成 |
一、智化寺京音乐的韵谱传统与阿口的种类构成 |
二、本文阿口研究范围界定 |
第二章 智化寺京音乐阿口的润饰规律 |
第一节 阿口音高组织的式别类归及特征 |
一、阿口音高组织的基本规律 |
二、阿口音高组织的式别归纳 |
三、阿口音高组织的影响因素 |
四、各式别阿口的线性特征 |
第二节 各式别阿口的音长构成 |
一、各式别阿口的节奏型类归 |
二、其他需明确的问题 |
第三节 乐句衔接句阿口的润饰规律 |
第三章 智化寺京音乐可奏曲牌的阿口分析案例 |
第一节 [金字经]阿口案例分析 |
一、[金字经]基本信息 |
二、[金字经]阿口式别分析 |
三、[金字经]节奏型分析 |
第二节 [五声佛]阿口案例分析 |
一、[五声佛]基本信息 |
二、[五声佛]阿口式别分析 |
三、[五声佛]节奏型分析 |
第三节 [撼动山]阿口案例分析 |
一、[撼动山]基本信息 |
二、[撼动山]阿口式别分析 |
三、[撼动山]节奏型分析 |
第四章 智化寺京音乐失传曲牌试译举隅 |
第一节 [望江南]译谱案例 |
一、[望江南]基本信息梳理 |
二、[望江南]译谱过程说明 |
第二节 [普庵咒]译谱案例 |
一、[普庵咒]基本信息梳理 |
二、[普庵咒]译谱过程说明 |
第三节 [小梁州]译谱案例 |
一、[小梁州]基本信息梳理 |
二、[小梁州]译谱过程说明 |
第五章 对译谱工作及黄翔鹏先生曲调考证方法论的思考 |
第一节 同名曲牌的参照意义 |
一、曲牌原型的意义 |
二、同名曲牌的相通性、一致性 |
第二节 译谱工作的反思 |
第三节 曲调考证的理念方法与古谱译解的微观形态 |
一、黄翔鹏先生曲调考证的基本理念与方法 |
二、古谱译解的微观形态研究 |
结语 |
附录 |
一、智化寺京音乐其他可奏曲牌阿口分析案例 |
二、胡庆学老师采访记录(关于《音乐腔谱》曲牌的传承及复原) |
三、与本文相关的考察图片资料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优选论视角下黔南小片单双字调声学研究 ——以贵定、龙里、福泉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贵定县、龙里县、福泉市地理人口、历史沿革 |
1.1.1 贵定县地理人口、历史沿革 |
1.1.2 龙里县地理人口、历史沿革 |
1.1.3 福泉市地理人口、历史沿革 |
1.2 研究现状及选题缘由 |
1.2.1 贵定、龙里、福泉声调研究综述 |
1.2.2 选题缘由 |
1.3 贵定、龙里、福泉方言的语音特点 |
1.3.1 声母特点 |
1.3.2 韵母特点 |
1.3.3 声调特点 |
1.3.4 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 |
第二章 贵定、龙里、福泉单字调结构研究 |
2.1 贵定、龙里、福泉的单字调声学分析 |
2.1.1 单字调音高分析 |
2.1.2 单字调时长分析 |
2.2 贵定、龙里、福泉入声声学分析 |
2.2.1 贵定入声情况分析 |
2.2.2 龙里入声情况分析 |
2.2.3 福泉入声情况分析 |
2.3 单字调分析小结 |
第三章 贵定、龙里、福泉双字调组合研究 |
3.1 双字调音高分析 |
3.1.1 贵定双字调音高分析 |
3.1.2 龙里双字调音高分析 |
3.1.3 福泉双字调音高分析 |
3.2 双字调组合分析 |
3.2.1 贵定双字调组合分析 |
3.2.2 龙里双字调组合分析 |
3.2.3 福泉双字调组合分析 |
3.2.4 小结 |
3.3 双字调的时长分析 |
3.3.1 贵定双字调时长分析 |
3.3.2 龙里双字调时长分析 |
3.3.3 福泉双字调时长分析 |
第四章 贵定、龙里、福泉连读变调的优选论分析 |
4.1 优选论视角下的声调研究 |
4.1.1 SPE理论 |
4.1.2 优选论(Optimality Theory) |
4.2 三地方言连读变调之优选论分析 |
4.2.1 连读变调的类型及音系表征 |
4.2.2 连读变调优选论分析 |
4.2.3 小结 |
第五章 贵定、龙里、福泉声调的演变研究 |
5.1 贵定、龙里、福泉的单字调新老派分析 |
5.1.1 贵定单字调新老派分析 |
5.1.2 龙里单字调新老派分析 |
5.1.3 福泉单字调新老派分析 |
5.1.4 三地入声字读作他调的新老派分析 |
5.1.5 小结 |
5.2 贵定、龙里、福泉的双字调新老派分析 |
5.2.1 贵定双字调新老派分析 |
5.2.2 龙里双字调新老派分析 |
5.2.3 福泉双字调新老派分析 |
5.2.4 小结 |
结语 |
5.1 总结及讨论 |
5.2 结论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贵定、龙里、福泉单双字调语音比较 |
附录2:贵定、龙里、福泉单字调T值汇总 |
附录3:贵定、龙里、福泉双字调T值汇总 |
(3)成山方言语音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成山人文地理及方言概况 |
1.1.1 成山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人文概况 |
1.1.2 成山方言的历史形成与区域归属 |
1.1.3 成山方言的内部分片 |
1.2 相关文献研究 |
1.2.1 山东胶辽官话研究现状 |
1.2.2 荣成方言研究现状 |
1.2.3 成山方言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成山方言音系 |
2.1 成山方言声韵调系统 |
2.1.1 声母系统 |
2.1.2 韵母系统 |
2.1.3 声调系统 |
2.1.4 声韵配合情况 |
2.2 成山方言与中古音比较 |
2.2.1 声母的比较 |
2.2.2 韵母的比较 |
2.2.3 声调的比较 |
2.3 成山方言与普通话比较 |
2.3.1 声母的比较 |
2.3.2 韵母的比较 |
2.3.3 声调的比较 |
2.4 成山方言同音字汇 |
第三章 成山方言语音变项的年龄差异调查 |
3.1 声母的语音变项调查 |
3.2 韵母的语音变项调查 |
3.3 声调格局 |
3.3.1 声调格局的实验说明 |
3.3.2 单字调的音高分析 |
3.3.3 单字调的时长分析 |
3.3.4 单字调实验结果与传统方言学研究结果的比较 |
3.3.5 成山方言声调中的降尾问题 |
3.3.6 成山方言“异调分韵”现象的探讨 |
第四章 成山方言老派语音变项的地理差异比较 |
4.1 声母的语音变项比较 |
4.2 韵母的语音变项比较 |
4.2.1 咸山摄ian韵字 |
4.2.2 遇臻通摄u韵字 |
4.3 声调格局比较 |
4.3.1 单字调的音高分析 |
4.3.2 单字调的时长分析 |
第五章 成山方言语音变异的进程及原因分析 |
5.1 成山方言语音变异的进程 |
5.2 成山方言语音变异的原因 |
5.2.1 内部原因 |
5.2.2 外部原因 |
5.3 成山方言的发展趋势 |
第六章 结语 |
6.1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 |
6.2 本文的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成山方言语音变项调查 |
附录二:调查问卷 |
附录三:发音合作人名单 |
(4)粤东闽语陆丰话语音特征的实验语音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陆丰话概貌 |
1.2 陆丰话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创新之处 |
1.4 实验过程及发音人情况 |
2.陆丰话元音的语音特征 |
2.1 陆丰话的元音系统 |
2.2 单元音的定性分析 |
2.3 复合元音的定性描写和动态分析 |
2.4 单元音和复合元音的鼻音度分析 |
2.5 小结 |
3.VC结构韵母中的元音声学分析 |
3.1 VC结构韵母系统 |
3.2 VC结构韵母中的元音声学元音分布格局 |
3.3 陆丰话VC结构韵母中的主要元音定性分析 |
3.4 VC结构韵母中的元音时长分析 |
3.5 陆丰韵母系统跟其他闽语点的对比 |
3.6 小结 |
4.陆丰话辅音的语音特征 |
4.1 陆丰话的声母系统 |
4.2 塞音、塞擦音的VOT和过渡音征 |
4.3 擦音的能量分布 |
4.4 鼻音、边音的共振峰模型和鼻音的鼻音度分析 |
4.5 ??的讨论 |
4.6 小结 |
5.陆丰话声调的语音分析 |
5.1 陆丰话声调系统 |
5.2 单字调的实验分析 |
5.3 古四声到陆丰话声调系统演变的实验研究 |
5.4 两字组连读调研究 |
5.5 小结 |
6.不同塞音韵尾的气流机制和嗓音类型分析 |
6.1 VC音节后过渡段的声学特征 |
6.2 塞音韵尾的气流气压表现 |
6.3 不同塞音韵尾前接元音的嗓音类型 |
6.4 塞音韵尾的声学表现、气流气压机制以及与元音嗓音类型的相互关系 |
6.5 小结 |
7.结语 |
7.1 结论 |
7.2 不足之处及尚未解决的问题 |
尾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陆丰话音节全表 |
附录二 :陆丰音系调查表 |
附录三 :塞音专项调查表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5)粤东闽语海丰话的实验语音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汕尾海丰的概况 |
1.2 海丰话与粤东闽语的语音研究概况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4 实验过程与发音人情况 |
第二章 海丰话辅音的语音特征研究 |
2.1 海丰话的声母系统 |
2.2 海丰话塞音、塞擦音的VOT时长测量 |
2.3 海丰话清浊塞音的过渡音征和音轨方程 |
2.4 海丰话辅音的频带能量 |
2.5 小结 |
第三章 海丰话元音的语音特征研究 |
3.1 海丰话的韵母系统 |
3.2 海丰话单元音的定性分析 |
3.3 海丰话复合元音的声学分析 |
3.4 海丰话辅音结尾音节中元音的声学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海丰话单字调的语音实验研究 |
4.1 海丰话声调概况 |
4.2 实验设计与实验过程 |
4.3 海丰话单字调的实验语音学研究 |
4.4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系统数据的海城话声调演变实验研究 |
5.1 数据与方法 |
5.2 海城话声调与中古声调的对应 |
第六章 海城话单元音的鼻化与非鼻化——基于声学与鼻流计数据的研究 |
6.1 粤东闽语海丰话鼻化元音的研究现状 |
6.2 实验设计 |
6.3 海丰话单元音与鼻化元音的音系分布特点 |
6.4 海丰话单元音鼻化与非鼻化的鼻音度特征 |
6.5 海城话单元音在鼻音环境下的鼻化特点 |
6.6 与其他闽语点的鼻音度对比 |
第七章 结语 |
7.1 结论 |
7.2 不足之处及尚未解决的问题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海丰话调查字表 |
附录二 :海丰话鼻化专项调查字表 |
附录三 :海丰话音节全表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7)环鄱阳湖方言声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鄱阳湖的基本概况 |
1.1.1 地理概况 |
1.1.2 鄱阳湖区域的建置沿革 |
1.1.3 鄱阳湖区域的行政交通 |
1.1.4 环鄱阳湖地区县市的历史沿革 |
1.2 鄱阳湖区域县市的方言声调研究现状 |
1.2.1 鄱阳湖区域县市方言的分区 |
1.2.2 鄱阳湖区域县市的方言声调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意义、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材料 |
1.3.4 研究方法 |
1.4 体例说明 |
2 环鄱阳湖地区方言语音概况 |
2.1 环鄱阳湖地区十一个县市方言音系 |
2.1.1 南昌县方言音系(以莲塘镇小蓝邓埠村方言为代表) |
2.1.2 新建县方言音系(以石岗镇上坪村方言为代表) |
2.1.3 进贤县方言音系(以钟陵乡双莲村方言为代表) |
2.1.4 都昌县方言音系(以万户乡长岭村方言为代表) |
2.1.5 湖口县方言音系(以城山镇大塘村方言为代表) |
2.1.6 永修县方言音系(以涂埠镇杨家坪方言为代表) |
2.1.7 德安县方言音系(以蒲亭镇雁家湖社区方言为代表) |
2.1.8 星子县方言音系(以南康镇方言为代表) |
2.1.9 万年县方言音系(以陈营镇方言为代表) |
2.1.10 余干县方言音系(以社庚乡三文塘村方言为代表) |
2.1.11 鄱阳县方言音系(以凰岗镇匡家村方言为代表) |
2.2 环鄱阳湖地区方言声调的共同特点 |
2.3 环鄱阳湖地区方言声调的内部差异 |
3 环鄱阳湖地区方言的声调类型与地理分布 |
3.1 调类 |
3.1.1 五调型方言 |
3.1.2 六调型方言 |
3.1.3 七调型方言 |
3.1.4 八调型方言 |
3.1.5 九调型方言 |
3.1.6 十调型方言 |
3.1.7 十一调型方言 |
3.1.8 十二调型方言 |
3.2 调值与调型 |
3.2.1 调值格局与调型概况 |
3.2.2 调型分说 |
3.3 古今声调的演变 |
4 环鄱阳湖地区方言气流分调现象研究 |
4.1 气流分调类型 |
4.2 气流分调现象的实验语音学研究 |
4.3 气流分调的演变与发展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附录 |
附录一.主要发音人简况表 |
(8)大兴安岭南段巴彦包勒格矿床银多金属成矿作用及外围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区范围及地理概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3.1 低温热液矿床研究现状 |
1.3.2 研究区区域成矿作用研究现状 |
1.3.3 基础地质与矿产勘查现状 |
1.3.4 成矿预测研究 |
1.3.5 存在问题 |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项目依托与实物工作量 |
1.6 主要进展与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成矿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元古界 |
2.1.2 古生界 |
2.1.3 中生界 |
2.1.4 新生界 |
2.2 区域构造 |
2.2.1 褶皱构造 |
2.2.2 断裂构造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古生代侵入岩 |
2.3.2 中生代侵入岩 |
2.4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
2.5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2.6 区域矿产特征 |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时代 |
3.1 矿区地质 |
3.1.1 地层 |
3.1.2 构造 |
3.1.3 岩浆岩 |
3.2 矿体特征 |
3.3 矿石特征 |
3.4 围岩蚀变特征 |
3.5 成矿期次及成矿阶段 |
3.6 成岩成矿时代 |
3.6.1 样品和测试方法 |
3.6.2 测试结果 |
3.6.3 成岩成矿时代 |
第4章 矿床成因及成矿机制 |
4.1 花岗闪长斑岩与银多金属成矿的关系 |
4.2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与成矿流体特征 |
4.2.1 样品和测试方法 |
4.2.2 测试结果 |
4.2.3 成矿流体性质及来源 |
4.3 成岩成矿物质来源 |
4.3.1 样品和测试方法 |
4.3.2 测试结果 |
4.3.3 成矿物质来源 |
4.4 成因类型与成矿机制 |
4.4.1 矿床成因类型 |
4.4.2 成矿机制 |
第5章 区域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 |
5.1 区域早白垩世岩浆作用 |
5.1.1 样品描述 |
5.1.2 测试方法 |
5.1.3 测试结果 |
5.1.4 岩石成因及源区特征 |
5.1.5 成岩成矿构造背景及演化 |
5.2 区域成矿作用 |
5.2.1 成矿流体特征 |
5.2.2 成矿物质来源 |
5.2.3 区域成岩成矿过程 |
5.3 区域成矿规律 |
5.3.1 区域成矿地质条件 |
5.3.2 空间分布规律 |
5.3.3 时间分布规律 |
5.4 巴彦包勒格矿区成矿规律 |
5.4.1 地层、岩体含矿性分析 |
5.4.2 地层控矿规律 |
5.4.3 岩浆控矿规律 |
5.4.4 构造控矿规律 |
第6章 综合信息成矿预测 |
6.1 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标志 |
6.2 示矿信息提取 |
6.2.1 地质信息 |
6.2.2 物探信息 |
6.2.3 化探信息 |
6.3 靶区圈定及评价 |
第7章 主要结论 |
7.1 结论 |
7.2 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中国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分析与文化透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研究现状和意义 |
三、研究方法及目的 |
第一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概况 |
第一节 音乐故事的类型简目 |
一、音乐创制类 |
二、音乐传承类 |
三、音乐表演类 |
四、音乐风俗类 |
第二节 复合类型的连缀规则 |
一、连缀结构的四种形态 |
二、连缀形态的逻辑关系 |
三、连缀组频和类型属性 |
第三节 叙事母题的异类融合 |
一、宝物与妙音 |
二、禁忌与沉默 |
三、乐人与智者 |
第四节 故事类型的三维结构 |
一、功能、行动元和符号矩阵 |
二、212个型式结构 |
三、结构的意义 |
第二章 民间音乐故事中的音乐观念 |
第一节 音乐认知:乐感的要素 |
一、时空:感官的形式 |
二、数字:有限代无限 |
三、联觉:五感的相通 |
第二节 音乐审美:情感的复调 |
一、心象:人化的自然 |
二、悲欢:合情的奏听 |
三、共鸣:主体间对话 |
第三节 音乐伦理:理欲的扬弃 |
一、自发:为人欲而音乐 |
二、自觉:为社会而音乐 |
三、自由:为音乐而音乐 |
第四节 音乐信仰:神圣的话语 |
一、孕世:乐风贯生息 |
二、通天:天道和天意 |
三、升仙:乘乐往永生 |
第三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文化阐释 |
第一节 音乐创制:多维的融通 |
一、创制环境:农耕与游牧 |
二、创制人物:乐者无贵贱 |
三、创制动机:生存与生活 |
四、创制结果:乐归于民众 |
第二节 音乐传承:变动的秩序 |
一、行业秩序:师徒义与同行利 |
二、表演秩序:守正统和翻花样 |
三、社会秩序:天下平与美名扬 |
第三节 音乐表演:真与善归美 |
一、真:以情达意 |
二、善:由情生益 |
三、美:唯情而已 |
第四节 音乐风俗:权力的声麦 |
一、认同:权力的话语 |
二、权力:歌颂的对象 |
三、音乐:至高的权柄 |
第四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构建机制 |
第一节 乐人形象的互文层累 |
一、乐人形象的四重阶段 |
二、乐人形象的互文叙事 |
三、乐人形象的历时层累 |
第二节 空间区隔与地方认同 |
一、故事类型的分布圈层 |
二、故事异文的空间弥散 |
三、故事情节的地方想象 |
第三节 英雄制乐与族群塑形 |
一、族群英雄的分工制乐 |
二、族群分界与英雄选择 |
三、族群形象的音乐基调 |
第四节 口承主体的表演视域 |
一、讲述者的性别分界 |
二、讲述者的个人阅历 |
三、讲述者的地域视角 |
第五章 民间音乐故事的转化应用 |
第一节 知音名片:故里之争与记忆重构 |
一、知音景观的记忆再造 |
二、品牌博弈的记忆分据 |
三、制衡发展与记忆共建 |
第二节 乡愁作曲:齐·宝力高与《苏和的白马》 |
一、草原家国:乡愁的过去式 |
二、曲式结构:乡愁的现在式 |
三、现场互动:乡愁的进行式 |
四、传统再造:乡愁的未来式 |
第三节 寓教于乐:《伯牙鼓琴》和《月光曲》的教学实践 |
一、民与士:课文的来源 |
二、古和今:教学的策略 |
三、学与乐:问卷的分析 |
四、伪与诚:社会的反响 |
第四节 行会凝聚:闽西傀儡戏的田公信俗 |
一、两派唱腔的田公传说 |
二、庙宇戏偶的互文叙事 |
三、田公会及行业规约 |
四、诞辰仪式与行会共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民间音乐故事类型(212个) |
一、音乐创制类(1-4系列) |
二、音乐传承类(5-8系列) |
三、音乐表演类(9-17系列) |
四、音乐风俗类(18-20系列) |
附录二 《伯牙鼓琴》和《月光曲》教学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 |
(10)多拉·汉尼宁“分割与关联组织”音乐分析理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专题相关论着和理论形成过程 |
二、研究现状概述 |
三、论文结构与逻辑思路 |
第一章 “分割与关联组织”音乐分析理论的框架和阐释 |
第一节 主要观点和相关术语 |
一、导向、标准、分割 |
二、关联集合、关联情境 |
小结 |
第二节 跨学科理论观点 |
一、关于哲学 |
二、关于心理学 |
小结 |
第三节 与申克尔分析理论和十二音理论之间的差异性与关联性以及一些概念上的差异阐释 |
一、与申克尔理论和十二音理论之间的差异性与关联性 |
二、一些概念上的差异阐释——“关联”与“延长” |
小结 |
第二章 “分割与关联组织”音乐分析理论实例分析之分析及效果评价 |
第一节 “分割”理论实例分析之分析及效果评价 |
一、对汉尼宁的分析之分析:梅西安《末日四重奏“鸟的深渊”Ⅲ》 |
二、对汉尼宁的分析之分析:贝多芬《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
第二节 “分割与关联组织”理论实例分析之分析及效果评价 |
一、对汉尼宁的六篇作品分析之分析 |
小结——“分割”理论和“分割与关联组织”理论实例分析之效果评价 |
第三章 对“分割与关联组织”音乐分析理论实践运用的实例推演 |
第一节 “分割“理论的运用——对德彪西《为钢琴而作》之二《萨拉班德》之实践运用的实例推演 |
第二节 关联组织和音高音色发展——对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第二乐章之实践运用的实例推演 |
第三节 关联组织和丰富的主题与多层次的调式调性——对德彪西《大海》第一乐章“在海上—从黎明到中午”之实践运用的实例推演 |
第四节 关联组织和复杂的节奏组合——对利盖蒂《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之实践运用的实例推演 |
小结 |
第四章 对“分割与关联组织”音乐分析理论的价值讨论及评述 |
第一节 对“分割与关联组织”音乐分析理论的价值讨论——对功能价值的思考 |
一、音乐分析理论的三个职责 |
二、实例运用时产生的局限性 |
三、小结 |
第二节 对“分割与关联组织”音乐分析理论的评述——对评价体系的思考 |
一、音乐分析运行的有效性 |
二、与其他理论融合的合理性 |
三、分析思路的科学性 |
四、推演过程的应用性 |
五、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标准术语原文 |
二、文中所涉概念的原版翻译 |
三、汉尼宁分析莱利《IN C》的谱例 |
四、音高结构历史演化概要(论文参考文献)
- [1]智化寺京音乐“阿口”研究 ——兼论《音乐腔谱》译解及曲调考证问题[D]. 赵丹蕾.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2)
- [2]优选论视角下黔南小片单双字调声学研究 ——以贵定、龙里、福泉地区为例[D]. 王乙婷.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3]成山方言语音变异研究[D]. 王帅.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1)
- [4]粤东闽语陆丰话语音特征的实验语音学研究[D]. 林远洋. 暨南大学, 2020(04)
- [5]粤东闽语海丰话的实验语音学研究[D]. 苏思思. 暨南大学, 2020(04)
- [6]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7]环鄱阳湖方言声调研究[D]. 汪玲.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8]大兴安岭南段巴彦包勒格矿床银多金属成矿作用及外围成矿预测[D]. 王晰. 吉林大学, 2020(08)
- [9]中国民间音乐故事的类型分析与文化透视[D]. 黄若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10]多拉·汉尼宁“分割与关联组织”音乐分析理论的研究[D]. 陈哲. 上海音乐学院,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