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微生物防治研究与微生物农药产业化的进展(1980-1999)(论文文献综述)
张胜兰[1](2020)在《斜纹夜蛾高毒力棒束孢属菌株的筛选及其致病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属鳞翅目夜蛾科,具有寄主多、分布广、迁飞性强等特点,是世界性的重要农业害虫之一。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南亚、美洲、非洲等地,其中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为害较为严重。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农业产区,严重影响了白菜、棉花、甘薯和烟草等经济作物的生产和收益,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生物防治中昆虫病原真菌对斜纹夜蛾的持续控制成为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本文主要研究了棒束孢属Cordyceps sp.菌株对斜纹夜蛾的致病性,筛选出一株较高毒力的菌株,优化其培养条件,探究该菌株对斜纹夜蛾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并测定其被侵染后体内3种保护酶活性的变化,为今后研究利用该菌株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斜纹夜蛾高毒力棒束孢属菌株的筛选为了测定9株棒束孢菌株:凤冈蝉花、雷山细角、蝉花SLGY-2、斜链、环链拟青霉1、环链拟青霉2、环链拟青霉6、环链拟青霉8、环链拟青霉12对斜纹夜蛾的致病性,采用浸渍法筛选出在3个浓度(1×106个/mL、1×107个/mL、1×108个/mL)对斜纹夜蛾具有较高毒力的菌株。其中,蝉花SLGY-2孢子悬浮液浓度为1×108个/mL时,处理6 d对斜纹夜蛾致死率为53.06%,7 d时致死率为65.62%,较其他几株昆虫病原真菌致死率相对较好。2优效棒束孢蝉花SLGY-2培养条件的优化为进一步研究已筛选出对斜纹夜蛾具有较高毒力菌株蝉花SLGY-2的产孢量,提高产孢活力。实验选择对培养基营养成分含量、pH值、温度以及光照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以产孢量为指标,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最佳产孢条件。结果表明:培养基营养成分含量为38.3 g、pH值6.55、温度25.21℃、光照18.04 h条件下,产孢量可达到5.70×108(±0.49)个/m L。该培养材料易得,方法简单,可用于孢子批量生产。3棒束孢蝉花SLGY-2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为探究棒束孢蝉花SLGY-2感染斜纹夜蛾后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将该菌的孢子悬浮液配置以下3个浓度:1×106个/mL、1×107个/mL、1×108个/mL。采用浸渍法处理斜纹夜蛾2龄幼虫,观察幼虫发育历期、蛹历期、蛹重、化蛹率、羽化率、雌性比、成虫寿命、产卵量以及卵孵化率等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蝉花SLGY-2对斜纹夜蛾幼虫期的生长发育有延迟作用,浓度越高,幼虫发育历期越长,其中1×108个/mL处理后发育历期较对照延迟了2.50 d。同时,随着孢子悬浮液浓度的增大,蛹历期也随之延长,但对蛹重无显着性影响。浓度越高化蛹率和羽化率呈现显着降低趋势,相比对照,处理组的化蛹率降低11.11%~37.37%,羽化率降低11.11%~37.36%。孢子悬浮液处理后对成虫寿命无显着影响,但显着抑制了雌虫的单雌产卵量,且产卵高峰期都在2 d~3 d。不同浓度孢子悬浮液处理对卵孵化率的影响无显着差异。4感染棒束孢蝉花SLGY-2后斜纹夜蛾体内保护酶活性变化的测定用不同浓度的蝉花SLGY-2孢子悬浮液侵染斜纹夜蛾2龄幼虫,测定其体内保护酶的变化。将斜纹夜蛾2龄幼虫用3个浓度1×106个/mL、1×107个/mL、1×108个/mL的蝉花SLGY-2孢子悬浮液浸渍处理不同时间段,测定其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三种保护酶活性。斜纹夜蛾2龄幼虫感染蝉花SLGY-2处理72 h内,随着3个浓度孢子悬液的分生孢子在虫体内萌发、增殖,酶活性变化均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且处理浓度越高,酶活力提前达到峰值。孢子悬液浓度在1×108个/mL时,虫体内SOD活性在处理16 h时达到最高,为75.98 U/mg,酶的比活力为同期对照组的2.49倍,CAT活性为88.46 U/mg;处理24 h时,POD活性为7.56 U/mg,3种酶活性的值都大于前两个浓度,且与同期对照处理结果差异显着。结果表明:斜纹夜蛾在抵御蝉花SLGY-2侵染过程时,虫体内3种保护酶均做出了应激反应,且随着菌株孢子浓度增加,酶活性逐渐上升,但最终表现为下降。
刘晓[2](2018)在《放线菌SPRI-0518次级代谢产物中除草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及鉴定》文中指出生物源除草剂在农业防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分为植物源、动物源和微生物源3种类型除草剂,但目前人们研究的重点实际是以微生物源除草剂为主。近年来,随着化学除草剂的大量开发和使用,其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日益得到人们重视,研究开发利用有益微生物代谢产物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已成为国内、外植物保护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针对这一现象,本论文将以土壤放线菌SPRI-0518为研究对象,从其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纯化出单一且具有除草活性的物质来开展微生物源除草剂这一工作。从上海南方农药创制中心获得土壤放线菌SPRI-0518,针对土壤放线菌SPRI-0518次级代谢产物中除草活性物质的研究,本文将围绕以下四个方面来展开工作。首先,对除草活性物质进行了早期鉴定。将土壤放线菌SPRI-0518接入发酵培养基进行摇瓶发酵,用马唐种子做生物活性跟踪测试,确定了活性组分的分布。然后,用马唐、稗草、紫苏、反枝苋为测试种子,浓缩发酵液,测量其对不同种子的抑制率。同时对活性组分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发酵液上清和菌丝体中均有除草活性组分,其对马唐的抑制率分别为75%和100%。(2)经计算,浓缩后的发酵液对马唐、稗草、紫苏、反枝苋的抑制率分别为:100%、100%、57%和78%。(3)活性物质在p H值分别为3、7、10、7.8(原液)的条件下各进行沸水浴15min后,其对马唐的抑制率分别为68%、74%、66%、74%。综上所述: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菌丝体中,且对单子叶植物抑制率较好且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良好。然后,利用层析色谱技术进一步分离纯化活性组分,依次经过硅胶柱层析、薄层层析、高效液相制备技术逐步分离。结果显示:在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1 m L/min,保留时间分别为17 min和27.5 min时分离所得的组分A1(13.2 mg)、A2(14.9 mg)对稗草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抑制率分别为100%和86%,且组分A2纯度达到89.9%。其次,对活性组分进行初步鉴定,通过LC/MS确定活性组分A2的分子质量为337。这为今后该组分的大规模生产制备提供了技术性指导。最后,将少量纯品配制成浓度分别为25 ppm,50 ppm,100 ppm,200 ppm的药液做活性研究。结果显示:活性组分A1、A2均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对稗草、马唐、紫苏、黄瓜、反枝苋等均有抑制生长的作用。当浓度为50 ppm时,除草活性组分A1能基本抑制各种子的发芽,而A2组分对紫苏抑制较高,其余抑制效果比较小。因此,A2的除草活性没有A1强。
蒋春号[3](2016)在《蜡质芽胞杆菌AR156诱导植物对丁香假单胞菌及南方根结线虫抗性机理研究》文中指出蜡质芽胞杆菌AR156(缩写为Bc AR156)是本实验室前期从森林树木根围土壤中分离的一株植物根围促生细菌(PGPR),可广谱性防治茄劳尔氏菌引起的蔬菜青枯病、辣椒疫霉引起的疫病、尖孢镰刀菌引起的枯萎病和南方根结线虫引起的根结线虫病。目前该菌株已经获得相关专利,完成全基因组解析,获得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害的生物农药正式登记证。前期研究发现Bc AR156能够诱导拟南芥产生对丁香假单胞菌番茄致病变种(Pseudomonassyringae pv.tomato,以下简称Pst)DC3000系统抗性;机理研究表明,Bc AR156诱导拟南芥产生的系统抗性是通过同时激活水杨酸以及茉莉酸/乙烯两条信号通路,同时具有NPR1依赖性。为什么Bc AR156能同时激活拟南芥体内这两条信号通路,而其他生防因子如荧光假单胞菌、部分芽胞杆菌只能激活其中的某一条信号途径?Bc AR156如何被植物体识别,从而激活植物体的系统抗性?在Bc AR156诱导抗性过程中植物内源small RNA的调控作用是什么?除了上述广谱抗病机理外,既然根结线虫与其他病原物的致病机理完全不同,Bc AR156又是如何高效特异性地防治蔬菜根结线虫病害的?这些关于Bc AR156的生防机理问题的解决,将能更有效地推广使用生物农药活菌制剂,推动微生物农药产业的发展。本研究以Bc AR156为生防菌,以拟南芥、番茄为模式植物,以Pst DC3000、南方根结线虫为模式病原,进行三者互作研究,探究生防菌防病机理。本研究首先从转录因子角度出发,清楚地解析了 Bc AR156诱导抗病性机理,最终筛选发现Bc AR156分泌的胞外多糖(EPS)能够作为一种微生物相关分子模式(MAMPs),被植物体表面模式识别受体识别,进而激活植物体自身防卫反应;同时发现植物内源miRNA:miR472和miR825/825*也参与调控Bc AR156诱导系统抗性过程。针对根结线虫的特异性生防机理研究发现,Bc AR156一方面能够改变番茄根系结构,促进番茄根系的快速成熟,从而降低根结线虫对番茄根系的侵染概率;另一方面Bc AR156还能抑制根结线虫某些效应因子编码基因的表达,降低其对番茄的致病力,最终达到高效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的效果。1.转录因子WRKY70和WRKY11在调控蜡质芽胞杆菌AR156诱导系统抗性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研究以拟南芥为模式植物探寻转录因子WRKY70和WRKY11在Bc AR156诱导系统抗性过程中所起作用。结果表明,Bc AR156处理拟南芥后,能够显着提升植物体内转录因子WRKY70的表达量,同时显着抑制WRKY11的表达。研究还发现转录因子WRKY70和WRKY11为Bc AR156诱导细胞防卫反应以及防卫相关基因的表达所必须。过量表达转录因子WRKY70和WRKY11能够影响Bc AR156诱导拟南芥产生对Pst DC3000的抗性。突变体验证结果显示:Bc AR156诱导抗性的能力在转录因子WRKY70和WRKY11单突变体拟南芥植株中能够保留,但抗性能力略微下降,然而在WRKY70和WRKY11双突变体植株中则完全丧失。以上结果表明,转录因子WRKY70和WRKY11是通过两条不同途径调控Bc AR156诱导系统抗性的,并且这两条途径之间具有协调作用。转录因子WRKY70和WRKY11靶标分析结果表明:WRKY70通过水杨酸信号通路,WRKY11通过茉莉酸信号通路来调控Bc AR156诱导的系统抗性,而且这两条调控通路之间具有NPR1的依赖性。综合上述结果,发现转录因子WRKY70和WRKY11在调控Bc AR156诱导系统抗性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也是首次从转录因子角度出发,阐明根围有益微生物如何同时激活水杨酸、茉莉酸/乙烯两条信号通路,来诱导寄主植物对病原菌的抗性。2.蜡质芽胞杆菌AR156胞外多糖作为一类MAMPs激活植物系统免疫在诱导系统抗性过程中,植物体对Bc AR156的早期识别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Bc AR156分泌的胞外多糖能够诱导拟南芥产生对Pst DC3000的系统抗性;在此过程中,能够提升防卫相关基因PR1、PR2、PR5以及MAPK激酶MPK6的上调表达;另外,也能够激活植物体细胞防卫反应如活性氧爆发、胼胝质沉积以及防卫相关酶活性的提升。基因上位性分析结果显示,Bc AR156胞外多糖仍能够在信号通路突变体jar1、etr1中诱导对Pst DC3000的系统抗性,与野生型Col-0相比,其在突变体jar1、etr1中诱导抗性能力略有降低;在NahG转基因植物以及npr1突变体中,Bc AR156胞外多糖的诱导抗性能力丧失。以上结果表明,Bc AR156胞外多糖诱导的系统抗性依赖MAMPs信号识别和水杨酸信号通路转导,并且具有NPR1依赖性。综上所述,Bc AR156胞外多糖在Bc AR156诱导系统抗性过程中,作为一类MAMPs,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Sma11 RNAs在生防菌诱导植物抗病中的调节作用为研究植物内源small RNA在调控植物诱导抗性的机理,本研究利用deep sequencing以及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获得一些参与调控植物诱导抗性的miRNA。Northern Blot验证试验结果显示,在Bc AR156诱导拟南芥产生对Pst DC3000的抗性过程中,miR472,miR825和miR825*三种miRNA在Bc AR156处理的拟南芥叶片内被显着下调。对上述miRNA靶标预测结果显示,miR472,miR825和miR825*的靶标主要参与植物基础免疫,其中miR825靶标主要一些泛素蛋白连接酶;miR472和miR825*的靶标主要是一些参与ETI途径的R基因。研究发现上述预测的靶基因的表达受到miRNA负向调控。另外,miRNA缺失突变体表现出对病原细菌Pst DC3000的抗性。与此相反,miRNA过表达转基因植株对病原菌更敏感。综上所述,BcAR156通过抑制miR472、miR825和miR825*三种miRNA的表达,引起其靶标基因的上调,从而激活植物体自身的防卫反应,诱使植物产生系统抗性。4.蜡质芽胞杆菌AR156调控植物根系发育防治根结线虫病害的机理研究本研究发现,Bc AR156处理番茄根系能够诱导其结构变化;加速根系的成熟化(如根毛增多,根毛区比例显着增加),从而降低根结线虫进入植物体内的概率;减少植物根系内根结线虫的虫口数,从而获得防治根结线虫的效果。为探究Bc AR156防治根结线虫的机理,我们从植物根系结构发育角度出发,利用转录组学分析技术,探究Bc AR156改变植物根系结构防治根结线虫的分子机理。转录组结果显示,Bc AR156能够引起植物体内一系列与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其中最为显着的是与脱落酸、乙烯、热激蛋白相关的基因,定量PCR验证结果与预测结果相同。综上所述,Bc AR156能够调控一些与脱落酸、乙烯、热激蛋白相关的基因,来调控植物根系的发育;加速根系的成熟化,进而诱导植物抵抗根结线虫的侵染。5.蜡质芽胞杆菌AR156调控根结线虫效应因子表达防治病害的机理研究研究发现利用Bc AR156预处理植物后接种根结线虫,能够显着降低线虫的侵染,为深入探究其生防机理,本研究利用转录组学分析技术进行研究。结果显示,Bc AR156处理能够抑制根结线虫效应因子编码基因的下调表达;Q-RT-PCR验证发现有11个效应因子的表达受到Bc AR156的抑制。本研究首次发现,生防菌能够通过抑制根结线虫效应因子的表达而降低根结线虫的致病力,以达到防治目的。
袁磊[4](2016)在《高毒力杀葱蝇真菌的筛选及其培养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葱蝇Delia antigua是一种危害大葱、小葱、洋葱、大蒜、青蒜、韭菜等百合科蔬菜的世界性害虫。由于该害虫多数时间在土中栖息,危害的周期较长,是国内外公认的较难防治的一种害虫。在葱蝇的防治中,目前主要使用化学农药,由于其见效快、杀虫方式多样、杀虫谱广等优点被生产上广泛应用。然而化学药剂普遍存在残留期长,选择性差,污染环境以及害虫易产生抗性等问题。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对各种农副产品的农药污染问题的重视,化学农药的使用受到限制。而害虫的生物防治技术由于其专一性强、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对人畜安全等优点,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各种真菌农药制剂陆续出现,白僵菌、绿僵菌等真菌生物农药不断被人们开发利用,但高效的杀葱蝇的真菌菌株极少。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本实验已有的微生物资源,筛选对葱蝇侵染力较高的真菌菌株;确定该菌株生长和产孢最适培养条件和营养需求;实验室内盆栽实验初步测定该菌株对葱蝇的防治效果,为该真菌大规模发酵和田间应用提供基础数据。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筛选对葱蝇毒力较高的真菌菌株;研究所筛选出的菌株对葱蝇各个时期的毒力;研究该菌株的生物特征、确定其分类学地位;探索该菌株的最适培养条件以及营养需求,在此基础上,初步确定其培养基成分;最后以室内盆栽实验测定该菌株的生防效果。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利用葱蝇幼虫接种实验从本实验室的菌种库中成功筛选出一株对葱蝇幼虫具有较高毒力的CQBb119菌株。结合该菌株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以及菌株ITS序列比对的结果进行菌株鉴定,确定了该菌株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2)以浸渍法测定了球孢白僵菌CQBb119菌株对葱蝇各个虫态的毒力,结果表明该菌株对葱蝇的幼虫、成虫、蛹均有一定的毒力,在1.0×109孢子·mL-1浓度的孢子悬浮液处理下,14d后葱蝇各虫态的累积死亡率分别达到87.78%、46.67%、32.31%,幼虫的LT50为4.94d,可以作为杀葱蝇的潜力菌株。(3)采用单因素实验对CQBb119菌株的最适培养温度、pH、最适碳源、氮源以及微量元素对产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CQBb119菌株最适培养温度为25℃,固体平板培养的最适pH值为6.0;最佳碳源、氮源、微量元素分别为麦芽糖、酵母粉、Mn2+。采用正交实验对营养成分进行优化,结合成本考虑,得出CQBb119固体培养最佳的培养基组分为米粉10.0g/L、硝酸钾2.5 g/L、氯化钙0.01g/L、酵母膏5.0 g/L、氯化钾0.5 g/L、七水硫酸镁0.5 g/L、磷酸二氢钾0.5 g/L、磷酸氢二钠0.65 g/L、琼脂粉20 g/L。(4)室内盆栽葱蝇的三种寄主植物韭菜、洋葱和小葱,将3龄葱蝇幼虫接种到土壤中,使用CQBb119菌株处理,14d后观察葱蝇幼虫的活虫数。室内盆栽实验结果表明,使用CQBb119菌株孢子悬浮液处理能够有效控制洋葱、韭菜、小葱上的葱蝇的危害,三者虫口减退率均能达60%以上,说明CQBb119菌株对于不同的寄主上的葱蝇,均能起到较好地防治效果,可以使用CQBb119菌株防治葱蝇。结论:本次试验成功的筛选出对葱蝇具有较高毒力的球孢白僵菌CQBb119菌株,研究了该菌株对葱蝇各个虫态的毒力,并探索该菌株的培养特性,初步测定其防治效果。结果表明,CQBb119菌株培养特性良好,对葱蝇各个虫态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盆栽实验中防治效果良好,是一株可用于葱蝇防治田间应用的具有开发应用价值的生防菌株。
洪钦阳[5](2014)在《源于芒萁的苏云金芽胞杆菌的分离及新型cyt1Aa7基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采用醋酸钠-抗生素-热处理的方法,从118份蕨类植物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叶面分离到 1 株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sis),编号 BRC-HQY1。为了解新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对BRC-HQY1进行形态学和生理生化反应鉴定。该菌株具有Bt的菌落形态特征,30℃培养72 h后显微镜观察,营养体为杆状,所产伴胞晶体为圆形或不规则形。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显示营养体两端钝圆,表面饱满光滑,周生鞭毛。使用细菌鉴定分析试剂板测定该菌株的生理生化反应,包括糖发酵(蔗糖、甘露糖、葡萄糖)、淀粉水解、乙酰甲基甲醇、脲酶水解、七叶灵利用等指标,发现该菌能利用葡萄糖,能水解淀粉,与乙酰甲基甲醇反应显阴性,与脲酶水解显阳性,能利用七叶灵,能产生精氨酸脱羧酶,与明胶解朊反应阳性。利用10对cry基因通用引物及相应限制性内切酶进行PCR-RFLP检测发现,BRC-HQY1含有cry4Aa、cry4Ba、cry10Aa和cry11Aa 4种亚类基因;利用2对cyt基因特异引物,检测发现该菌株含有cyt1和cyt2共2类基因。SDS-PAGE检测出该菌株具杀蚊活性的130 kDa、75 kDa和27 kDa晶体蛋白。生物测定表明,该菌株对致倦库蚊(Culex quinquefasciatus)和埃及伊蚊(Aedes albopictus)均有较高毒性,对前者的活性比后者高。由于Cyt1蛋白在蚊虫防治中能延缓高抗性的产生,因而对该菌的杀虫基因cyt1进行了克隆、测序,结果发现该基因和已报道的cyt1Aa基因同源性高达99%,是一类杀虫谱较广且毒力较高的杀蚊基因,与已知cyt1Aa基因序列有3~4个的碱基差异,其中编码的2个氨基酸均不同于其他Cyt1Aa蛋白。将该基因全长序列登录NCBI,获得登录号KF152888,并提交Bt毒素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cyt1Aa7。对cyt1Aa7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ORF有750 bp,编码249个氨基酸。Cyt1Aa7蛋白分子量约为27.3841 kDa,等电点为4.77,是一种弱酸性蛋白质。Cyt1Aa7蛋白具有1个典型的结构域Bacthurtoxin(Lys18 to Leu249),由23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Cyt1Aa7蛋白是一种混合型蛋白,在它的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35.34%,β-折叠占22.49%,β-转角占8.03%,无规则卷曲占34.14%。基于同源建模对Cyt1Aa7蛋白的三维结构进行预测。
关雄,蔡峻[6](2014)在《我国苏云金杆菌研究60年》文中指出综述了我国近60年来的苏云金杆菌研究进展,包括资源收集及分类鉴定、Bt新基因的发掘及组学研究、病理学与作用机制、毒力测定、产品标准化、产业化,并就Bt生物农药存在的问题及改善途径进行了探讨。
丁麟[7](2012)在《基于文献计量的水稻三种主要病害研究水平的国际比较与实证分析》文中提出在以信息经济、生物经济为标志的新经济浪潮推动下,各种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与快速应用,为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全球气候变暖,特别是粮食安全危机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撑。在信息经济、生物经济向基因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食品安全、粮食安全越来越成为困扰人类发展难题的时期,水稻生产作为全球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科研活动的快速推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稻作为世界上食用人口最多的农作物,同时也越来越成为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随着世界各国对水稻在未来全球粮食安全与竞争中将要发挥的决定性作用的重视程度的提高,水稻病害控制及其对水稻高产、稳产和优质生产的价值和意义随之凸显出来。面对以基因技术为先导的现代水稻病害及其防控技术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成果不断涌现,水稻病害研究面临重大的历史机遇。对全球水稻病害研究展开系统归纳、深入分析、多方比较,将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水稻病害研究水平、提升水稻产业发展水平,最终实现整个水稻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研究广泛运用文献计量学、竞争情报学的理论与方法,通过使用Web of Science的检索平台,辅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的相关检索,采用文本挖掘技术对2000-2009年10间收录的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等国以水稻病害研究为主的科学研究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以上述10年来发表的论文和引文为主要衡量指标,进行研究论文的比较与评价(实证研究部分扩展到1898-2011年期间)。通过关键词词频分析,比较世界主要标杆国家以及国内相关研究的现状、趋势。同时对重点国家和我国的主要水稻病害研究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对国内在水稻病害研究领域的有利因素和不利条件进行分析,并对我国水稻病害研究的总体发展战略的制定提出了建议。经统计,2000-2009年由Web of science收录的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三种水稻病害的研究论文共计36164篇。发表的论文主要来自美国、印度、中国、日本、韩国、巴西、菲律宾等国家。在发文最多的25个研究机构中,9个来自美国。国内在水稻病害研究领域的主要机构有南京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大学和科研单位。在高被引论文中,美国研究人员发表了849篇,显示了美国研究论文的影响力。来自中国国内的的文献发文量居于第2位。在水稻病害研究领域,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相关研究走在国内前沿。在词频分析上选择影响因子、立即指数、总引用数、发文量、被引频次、发文机构、高被引作者、专利等为主要研究对象。词频分析表明,我国在水稻病害研究方面与美国及世界其他国家有相近之处,特别是在“稻瘟病菌”、“致病性”、“生理小种”、“遗传宗谱”、“分子标记”、“基因定位”、“杂交水稻”、“基因组”、“抗药性”、“抑制中浓度”等为关键词的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比较明显的优势。而“基因飘移”、“基因修复”、“转基因污染”等在世界上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在以我国专家为主要作者发表的论文中较少出现,反映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力量较薄弱。我国水稻病害研究的主要优势为开展基础研究较早、长期与国外保持学科交流、有长期战略规划、资金(基金)支持项目多样等;劣势主要是研究力量分散、尖端科研成果缺乏、科技推广相对滞后等。经过文献计量分析,国外期刊—《PHYTOPATHOLOGY》、《CROP PROTECTION》、《PLANTDISEASE》、《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EUPHYTICA》;国内期刊—《中国农业科学》、《垦殖与稻作》、《北方水稻》、《植物保护学报》、《中国水稻科学》、《植物保护》、《植物病理学报》、《中国农学通报》等关于水稻病害的发文量最高。本研究应用文献计量学的相关方法,对以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等为代表的水稻病害学科领域发表的研究论文数量排前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引文分析,确定了各国在水稻,特别是水稻病害领域的研究期刊以及实证领域方面的研究实力的综合排名。应用词频分析法分析了世界主要国家以及我国的相关论文中的关键词,归纳了目前世界上水稻病害,如稻瘟病研究等方面的研究热点。此外,还将竞争情报理论和相关方法应用于水稻病害研究之中。在研究的过程中广泛使用Benchmarking分析、SWOT分析等典型的竞争情报研究方法,在同类研究中具有明显的创新性。这一研究对于拓展和深化我国水稻病害研究范围和领域具有一定的意义。
刘振华[8](2011)在《多粘类芽孢杆菌和海洋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的研制及其加工工艺的优化与放大》文中指出可湿性粉剂是我国微生物农药剂型的主要种类,但有关微生物农药可湿性粉剂配方及其加工工艺优化与放大方面的研究鲜有报道。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可以防治多种植物土传病害的多粘类芽孢杆菌细粒剂,是国内外唯一以类芽孢杆菌属菌株为生防菌的微生物农药,但由于使用不方便而难以大面积推广;此外,海洋微生物农药的研制尚未见报道,而以海洋芽孢杆菌为有效成分的微生物农药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针对这两种微生物农药,亟待开展可湿性粉剂研制与产业化方面的研究。本文以多粘类芽孢杆菌HY96-2和海洋芽孢杆菌B-9987为研究对象,在可湿性粉剂配方、粉碎、喷雾干燥以及多粘类芽孢杆菌抗菌物质的分离纯化等方面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建立了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工业化生产工艺和海洋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中试生产工艺。研究结果不仅为国内外首创的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及海洋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的产业化提供了技术依托,同时也可为其它微生物农药可湿性粉剂的创制与产业化提供参考。悬浮率是可湿性粉剂最重要的性质之一,但悬浮率较低曾是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产业化的瓶颈。研究结果表明,气流粉碎和添加表面活性A可以协同提高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M-1000-P1(载体M-1000和工厂多粘类芽孢杆菌HY96-2发酵液P1混合干燥后所得制剂)的悬浮率。另一方面,气流粉碎过程中M-1000-P1活菌含量没有受到明显影响,而表面活性剂A与多粘类芽孢杆菌HY96-2之间的生物相容性明显好于表面活性剂EFW(?)、D42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茶皂素。以5%的比例添加表面活性剂A可使M-1000-P1气流粉碎制剂的悬浮率从58.3%提高到81.1%。在进风口温度为210-230℃、出风口温度为80~90℃的范围内,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在小型干燥塔(最大水蒸发量5kg/h)、中型干燥塔(最大水蒸发量50kg/h)和大型干燥塔(最大水蒸发量800kg/h)上具有相同的干燥规律:制剂活菌存活率均大于75%,含水量均小于5%,表明小型或中型喷雾干燥塔中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干燥工艺成功放大到工业生产规模。此外,在相同的粉碎条件(气流压力0.8MPa,粉碎腔温度为常温)下,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的气流粉碎过程可成功地从小试规模(5kg/h)放大到工业规模(50kg/h)。在上述干燥和粉碎研究结果基础上,建立了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工业化生产工艺,产品的活菌含量(2.1×109CFU/g)、水含量(3%)、润湿时间(95秒)、悬浮率(76.1%)和细度(100%通过325目筛)等指标均达到农药可湿性粉剂的质量要求,并且该产品对番茄青枯病、西瓜枯萎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和西瓜炭疽病的田间防效分别为91.66%、83.75%、81.14%和77.01%,表明它是一种广谱性植病生防微生物农药。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多粘类芽孢杆菌HY96-2多糖粗提物可以明显提高高岭土、M和N这3种载体的悬浮率,且对多粘类芽孢杆菌芽孢具有热保护和紫外保护功能。据此,本文提出利用多粘类芽孢杆菌多糖提高其可湿性粉剂悬浮率,并将多糖作为制剂热保护和紫外保护助剂的策略。利用多糖助悬浮作用和新发现的助剂S改善制剂润湿性的作用,对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配方重新进行了筛选,并首次将混料实验设计运用于微生物农药可湿性粉剂的配方优化,进而建立了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新的配方和加工工艺,所加工出的可湿性粉剂的润湿时间(99秒)和悬浮率(71.7%)均达到农药可湿性粉剂要求。新工艺省去粉碎操作单元,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杀镰孢菌素(fusaricidin)是多粘类芽孢杆菌菌株产生的一种抗真菌脂肽类物质。本文首次从商业化菌株——多粘类芽孢杆菌HY96-2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杀镰孢菌素A(fusaricidin A),并发现其对盆栽中的黄瓜灰霉病具有较好防治效果:浓度为250μg/ml和62.5μg/ml的杀镰孢菌素A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5.0%和63.3%,明显好于对照药剂嘧霉胺。上述研究结果为将多粘类芽孢杆菌制剂中代谢产物抑菌活性或抗生素含量作为一项新的质量控制指标奠定了基础。海洋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配方研究结果表明,载体N有利于该制剂悬浮率的提高,而高岭土则会延长其润湿时间;有机硅与海洋芽孢杆菌B-9987之间的生物相容性较好并可以提高海洋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以N为载体)的悬浮率。干燥研究结果表明,小型喷雾干燥塔生产工艺可成功地放大至中型喷雾干燥塔;当中型干燥塔进风口温度为230℃,出风口温度在80~90℃时,海洋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的活菌存活率高于70%,含水量低于5%。在上述研究结果基础上,建立了海洋芽孢杆菌B-9987可湿性粉剂中试生产工艺,产品的活菌含量(1.5×1010CFU/g)、水含量(3.5%)、润湿时间(56秒)、悬浮率(84.4%)和细度(100%通过325目筛)等指标均达到农药可湿性粉剂质量要求,并且该产品对番茄青枯病和甜瓜炭疽病的防效分别为74.42%和63.31%,表明其在植物病害防治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巩洁[9](2010)在《红提葡萄白腐病拮抗微生物的选育及生物防治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前,白腐病已成为我国红提葡萄生产中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在我国各红提葡萄主要产区均有发生,且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直接影响红提葡萄的质量和产量,危害巨大。本研究对广谱拮抗菌株PT2进行了菌株分类鉴定、拮抗菌株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菌株的复合诱变选育、混合菌种发酵研究、工业发酵培养基优化、田间防治等红提葡萄白腐病生物防治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地研究,以期为红提葡萄白腐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奠定应用基础,旨在探索一条绿色、高效、可持续的红提葡萄白腐病病害防治途径。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以及16SrRNA序列分析等手段,对广谱拮抗菌株PT2进行分类鉴定,确认其为一株枯草芽孢杆菌。做PT2对白腐病菌的平板拮抗试验来初步确定其拮抗范围。采用紫外线、He-Ne激光及二者复合诱变的方法,分别处理枯草芽孢杆菌PT2,以提高其抑菌效果。结果表明,紫外线和He-Ne激光单独作用,所筛菌株UV10与HN14抑菌效果提高率分别为15.0%与21.7%。而经过对复合诱变条件确定,在紫外线照射90s后,再用15mw的He-Ne激光辐照10min,筛选出最佳正变菌株PT21,抑菌效果提高30.9%,明显高于单因素诱变,经25代传代试验证明其拮抗能力可以进行稳定遗传。将PT21与另一株具有广谱拮抗性的枯草芽孢杆菌QM34进行混合培养,包括平板交叉划线、液体摇瓶培养等方法,观察混合培养条件下生长量A660及拮抗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PT21与QM34能共存于同一生长环境,且二者在生长与拮抗能力两方面均出现互补提高的效应。通过改进玉米粉液体培养基成分配比,来摸索适合PT21与QM34混合培养的工业发酵培养基。综合考虑生长量A660和抑菌圈Φ两个指标,设计了L18(3)6正交表,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得到了最优发酵条件组合A2B2C2D2E1F2。根据专利《果渣发酵生产生化黄腐酸复合微生物菌肥技术》的研究,确定了多级发酵工艺,以苹果渣作为原料,多级发酵生产优质生化黄腐酸复合微生物菌肥。将黄腐酸菌肥与拮抗菌剂进行合理复配,研发出红提葡萄白腐病专用的生化黄腐酸复合微生物菌肥。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生化黄腐酸复合微生物菌肥能够有效防治红提葡萄白腐病的发生,防效和肥效均令人满意。与对照组相比,平均叶绿素含量高出21.2%,试验组发病率降低了67%,且果实的感官评价、农药残留量、重金属残留量均符合国家无公害食品的要求。
段永兰,侯金丽,邢文会[10](2010)在《我国微生物农药的研究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生物农药包括活体微生物农药和农用抗生素两大类。前者主要包括Bt制剂、病毒杀虫剂、真菌杀虫剂和真菌除草剂;后者主要指微生物所产生的一些有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化学修饰物。随着越来越多的化学农药被禁止或有限制地使用,微生物农药作为目前应用最多的一大类生物农药有着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主要就几类微生物农药在国内的研究应用状况进行了阐述,并对国内微生物农药的发展前景作出了展望。
二、我国微生物防治研究与微生物农药产业化的进展(1980-1999)(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微生物防治研究与微生物农药产业化的进展(1980-1999)(论文提纲范文)
(1)斜纹夜蛾高毒力棒束孢属菌株的筛选及其致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昆虫病原真菌概述 |
2 棒束孢菌研究进展 |
3 斜纹夜蛾的发生与防治 |
4 立题依据 |
第二章 斜纹夜蛾高毒力棒束孢属菌株的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的培养 |
1.2 棒束孢菌株孢子悬浮液的配制与计数 |
1.3 孢子悬浮液对斜纹夜蛾幼虫的致病力测定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9株棒束孢菌对斜纹夜蛾2龄幼虫毒力测定 |
2.2 棒束孢菌株对斜纹夜蛾的致病性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优效棒束孢蝉花SLGY-2培养条件的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培养基配制和产孢量测定 |
1.2 不同pH值条件下产孢量测定 |
1.3 不同温度条件下产孢量的测定 |
1.4 不同光照时间下产孢量的测定 |
1.5 响应面分析及验证实验 |
1.6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单因素产孢量试验结果 |
2.1.1 不同培养基营养成分含量的产孢量 |
2.1.2 不同pH值的产孢量 |
2.1.3 不同温度的产孢量 |
2.1.4 不同光照时间的产孢量 |
2.2 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及曲面分析结果 |
2.2.1 响应面试验设计分析 |
2.2.2 响应面曲面分析 |
2.2.3 产孢条件确定及验证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棒束孢蝉花SLGY-2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不同浓度处理对斜纹夜蛾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 不同浓度处理对斜纹夜蛾繁殖的影响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浓度处理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
2.2 不同浓度处理对斜纹夜蛾繁殖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感染棒束孢蝉花SLGY-2后斜纹夜蛾体内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待测酶活斜纹夜蛾处理 |
1.2 酶液提取 |
1.3 总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1.4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 |
1.5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 |
1.6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测定 |
1.7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斜纹夜蛾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 |
2.2 斜纹夜蛾体内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 |
2.3 斜纹夜蛾体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1 主要结果和结论 |
2 主要创新点 |
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版 |
(2)放线菌SPRI-0518次级代谢产物中除草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及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微生物除草剂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
1.1.1 微生物除草剂的分类及作用机制 |
1.1.2 微生物除草剂的优势 |
1.1.3 微生物除草剂的主要研究成果 |
1.1.4 国内研究状况与展望 |
1.2 微生物杀虫剂和杀菌剂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1 微生物杀虫剂 |
1.2.2 微生物杀菌剂 |
1.3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方案与流程 |
2.1 活性组分的初步鉴定 |
2.2 活性组分的分离提纯 |
2.2.1 发酵液预处理 |
2.2.2 溶剂萃取 |
2.2.3 吸附层析法 |
2.2.4 高效液相分离纯化 |
2.3 活性组分的结构鉴定 |
2.4 生物活性测试跟踪 |
第三章 放线菌 SPRI-0518 活性物质的早期鉴定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仪器 |
3.1.2 实验菌种、试剂及药品 |
3.2 实验方法 |
3.2.1 除草活性室内测定方法 |
3.2.2 放线菌 SPRI-0518 的菌种活化 |
3.2.3 菌株发酵培养 |
3.2.4 活性物质的分布 |
3.2.5 不同 PH 值条件下温度对发酵液稳定性的影响 |
3.2.6 活性物质萃取剂的选择研究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活性物质在发酵液中的分布 |
3.3.2 不同p H条件下SPRI-0518 活性物质的热稳定性 |
3.3.3 活性物质萃取剂的选择 |
3.3.4 浸取料液比的选择 |
3.3.5 浸取时间的选择 |
3.4 本章小结 |
3.4.1 活性物质的分布 |
3.4.2 活性物质的稳定性 |
3.4.3 SPRI-0518 活性物质的萃取剂 |
3.4.4 SPRI-0518 活性物质料液浸取的探索 |
第四章 放线菌SPRI-0518 活性组分的分离纯化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仪器 |
4.1.2 实验菌种与试剂 |
4.2 土壤放线菌SPRI-0518 活性组分粗品的制备 |
4.2.1 除草活性菌株SPRI-0518 的发酵培养 |
4.2.2 除草活性菌株SPRI-0518 的发酵液预处理 |
4.3 TLC条件探索 |
4.3.1 实验方法 |
4.3.2 实验结果 |
4.4 柱层析色谱 |
4.4.1 实验方法 |
4.4.2 硅胶柱层析结果与分析 |
4.5 制备薄层层析 |
4.5.1 制备薄层层析实验方案 |
4.5.2 制备TLC实验结果 |
4.6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 |
4.6.1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的建立 |
4.6.2 高效液相分析的结果与讨论 |
4.7 活性组分的高效液相制备及纯度分析 |
4.7.1 组分A2 的高效液相色谱制备及纯度分析 |
4.8 活性产物纯品制备工艺 |
第五章 放线菌SPRI-0518 活性组分的初步鉴定 |
5.1 实验仪器 |
5.2 放线菌SPRI-0518 活性组分A2 的质谱图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活性组分A1、A2 除草活性研究 |
6.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6.1.1 实验材料 |
6.1.2 实验步骤 |
6.2 实验结果 |
6.2.1 活性组分A1 的除草活性 |
6.2.2 活性组分A2 的除草活性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蜡质芽胞杆菌AR156诱导植物对丁香假单胞菌及南方根结线虫抗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文献综述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微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的机理研究进展 |
第一节 |
1 国内外芽胞杆菌的研究及其应用现状 |
1.1 国内芽胞杆菌的生防研究概况 |
1.2 国外芽胞杆菌的生防研究进展 |
2 芽胞杆菌生防机理研究 |
2.1 抗菌作用 |
2.2 溶菌作用 |
2.3 竞争作用 |
2.4 诱导系统抗病性 |
3 芽胞杆菌在农业生产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
3.1 芽胞杆菌生物农药面临的问题 |
3.2 针对芽胞杆菌生物农药问题的解决方法 |
3.3 芽胞杆菌生物农药未来发展展望 |
第二节 蜡质芽胞杆菌生防机理研究进展 |
1 国内外芽胞杆菌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2 蜡质芽胞杆菌生防机理研究 |
2.1 竞争作用 |
2.2 拮抗作用 |
2.3 诱导系统抗病性 |
3 问题与展望 |
第二章 植物防卫系统与诱导抗性 |
第一节 植物防卫系统与诱导抗性概述 |
1 根围免疫信号 |
2 植物系统获得性抗性(SAR) |
3 诱导系统抗病性(ISR) |
4 关键调控因子 |
4.1 NPR1调节因子 |
4.2 WRKY转录因子 |
4.3 植物诱导抗病过程中的Priming |
第二节 微生物胞外多糖的功能研究概述 |
1 多糖的种类 |
1.1 按照多糖的来源 |
1.2 按照微生物分泌的多糖部位 |
2 微生物胞外多糖的生物活性 |
2.1 保护作用 |
2.2 识别作用 |
2.3 储存能量 |
2.4 粘合作用 |
2.5 提升机体免疫力 |
2.6 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
3 微生物胞外多糖的应用 |
3.1 微生物胞外多糖在农业领域内的应用 |
4 总结 |
第三节 Small RNAs在植物内源免疫中的调控作用 |
1. 参与small RNAs合成的基本成分及作用 |
1.1 Dicer酶 |
1.2 AGO蛋白 |
1.3 RNA依赖性RNA聚合酶 |
2 Small RNAs的种类及生物合成 |
2.1 microRNAs的生物合成 |
2.2 siRNAs的生物合成 |
3. Small RNAs的作用机制 |
4. Small RNAs在植物内源免疫中的抗病作用 |
5. 总结 |
第三章 蔬菜根结线虫病害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
1 根结线虫的分类学地位 |
2 根结线虫的发生规律 |
3 根结线虫的寄主范围和传播途径 |
4 根结线虫的为害特点及症状 |
5 根结线虫病害的防治策略 |
5.1 农业防治措施 |
5.2 物理防治措施 |
5.3 化学防治措施 |
5.4 生物防治措施 |
6 目前根结线虫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
第四章 根结线虫病害的生防机理研究进展 |
1 根结线虫病害的生防机理 |
1.1 寄生作用 |
1.2 捕食作用 |
1.3 毒杀作用 |
1.4 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病性 |
2 问题和展望 |
第五章 植物线虫效应因子在调控病害防治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
1 线虫效应因子注入寄主植物细胞的调控 |
2 线虫效应因子作为植物细胞生物学的探针 |
2.1 细胞周期与骨架 |
2.2 细胞壁结构 |
2.3 新陈代谢 |
3 效应因子的功能性研究 |
3.1 基因沉默 |
3.2 寄主靶标识别 |
4 线虫效应因子分类 |
5. 线虫效应因子的识别研究 |
6 线虫效应因子在全球范围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下篇 研究内容 |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转录因子WRKY70和WRKY11在调控蜡质芽胞杆菌AR156诱导系统抗性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植物 |
1.2 供试菌株 |
1.3 培养基 |
1.4 转录因子WRKY11与WRKY70基因克隆及过表达载体构建过程 |
1.5 转录因子WRKY11与WRKY70基因过表达拟南芥以及转录因子WRKY11,WRKY70双突变体植株的构建 |
1.6 植物内源水杨酸、茉莉酸含量检测 |
1.7 引物信息 |
1.8 转录因子WRKY11与WRKY70亚细胞定位 |
1.9 Bc AR156对拟南芥促生作用表型测定 |
1.10 Bc AR156诱导拟南芥对Pst DC3000抗病性表型测定 |
1.11 Bc AR156诱导拟南芥对Pst DC3000抗病性的分子水平检测 |
1.12 Bc AR156诱导拟南芥对Pst DC3000抗病性的细胞水平检测 |
1.13 Western blot |
1.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转录因子WRKY11和WRKY70参与调控Bc AR156诱导系统抗性 |
2.2 转录因子WRKY11和WRKY70都定位于细胞核 |
2.3 转录因子WRKY11和WRKY70参与调控Bc AR156诱导拟南芥产生的系统抗性 |
2.4 转录因子WRKY11和WRKY70参与调控Bc AR156诱导拟南芥内细胞防卫反应 |
2.5 转录因子WRKY11和WRKY70是Bc AR156诱导拟南芥内防卫相关基因的上调表达所必需的 |
2.6 转录因子WRKY11和WRKY70靶标基因在Bc AR156诱导拟南芥产生的系统抗性过程中的表达情况 |
2.7 水杨酸、茉莉酸/乙烯信号通路,以及NPR1参与转录因子WRKY11和WRKY70调控Bc AR156诱导的系统抗性 |
2.8 Bc AR156诱导拟南芥产生的系统抗性并非通过影响植物内源激素的合成 |
3 讨论 |
第二章 蜡质芽胞杆菌AR156胞外多糖作为一类MAMPS激活植物系统免疫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植物 |
1.2 供试菌株 |
1.3 培养基 |
1.4 Bc AR156胞外多糖的提取与纯化 |
1.5 过敏性反应(HR)分析 |
1.6 Bc AR156各组分对Pst DC3000的平板拮抗试验 |
1.7 蜡质芽胞杆菌胞外多糖诱导抗性表型验证试验 |
1.8 Pst DC3000在拟南芥上的定殖量测定 |
1.9 Bc AR156胞外多糖诱导拟南芥对Pst DC3000抗病性的细胞水平的检测 |
1.10 拟南芥总RNA提取与Q-RT-PCR分析 |
1.11 拟南芥叶片总蛋白的提取与Western blotting分析 |
1.12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Bc AR156胞外多糖能够诱导植物产生过敏性反应 |
2.2 Bc AR156胞外多糖诱导拟南芥产生对Pst DC3000的系统抗性 |
2.3 Bc AR156胞外多糖诱导拟南芥防卫相关基因的表达 |
2.4 Bc AR156胞外多糖激活植物体免疫诱导活性氧的积累、胼胝质的沉积以及防卫相关酶活性增加 |
2.5 AR156胞外多糖在拟南芥中诱导的系统抗性通过SA信号途径,并依赖NPR1 |
2.6 Bc AR156胞外多糖在拟南芥中诱使的系统抗性通过MAPK信号途径。 |
2.7 Bc AR156胞外多糖的化学分析及结构鉴定 |
3 讨论 |
第三章 SMALL RNAS在生防菌诱导植物抗病中的调节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植物 |
1.2 供试菌株 |
1.3 培养基 |
1.4 转基因植物的构建 |
1.5 Bc AR156诱导拟南芥对Pst DC3000抗病性表型测定 |
1.6 miRNA靶基因的预测 |
1.7 拟南芥总RNA提取与Q-RT-PCR分析 |
1.8 Northern Blot |
1.9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miRNA参与调控Bc AR156诱导拟南芥产生对Pst DC3000系统抗性 |
2.2 miR472,miR825/825*参与调控Bc AR156激活的ISR |
2.3 miR472、miR825/825*过表达或者缺失能够影响植物基础免疫 |
2.4 miR472、miR825/825* target植物内源R基因,调控植物基础免疫 |
3 讨论 |
第四章 蜡质芽胞杆菌AR156调控植物根系发育防治根结线虫病害的机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植物 |
1.2 供试菌株 |
1.3 培养基 |
1.4 根结线虫二龄幼虫(J2)悬浮液的制备 |
1.5 蜡质芽胞杆菌引起番茄根系变化观察 |
1.6 线虫对番茄根系侵染率检测 |
1.7 温室防效实验 |
1.8 转录组测序与分析 |
1.9 番茄根组织总RNA提取与Q-RT-PCR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Bc AR156高效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 |
2.2 Bc AR156诱导番茄根系结构变化,加速番茄根系得成熟化 |
2.3 Bc AR156诱导番茄根系结构变化,降低根结线虫侵染 |
2.4 Bc AR156调控番茄根系相关基因的表达 |
2.5 转录组学预测相关调控基因Q-RT-PCR验证 |
3 讨论 |
第五章 蜡质芽胞杆菌AR156调控根结线虫效应因子表达防治病害的机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植物 |
1.2 供试菌株 |
1.3 培养基 |
1.4 根结线虫二龄幼虫(J2)悬浮液的制备 |
1.5 转录组测序与分析 |
1.6 效应因子分析和预测 |
1.7 番茄根组织总RNA提取与Q-RT-PCR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 |
2.2 Q-RT-PCR结果验证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及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专利 |
致谢 |
(4)高毒力杀葱蝇真菌的筛选及其培养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真菌杀虫剂的研究进展 |
1.1.2 葱蝇的危害与防治现状 |
1.1.3 白僵菌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 |
1.1.4 真菌杀虫剂的前景展望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之处 |
2 高毒力杀葱蝇菌株的筛选 |
2.1 主要材料 |
2.1.1 供试昆虫和菌株以及菌株的分离纯化 |
2.1.2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
2.1.3 主要培养基及溶液的配制 |
2.2 主要实验方法 |
2.2.1 各种虫生真菌的分离、纯化培养及保存 |
2.2.2 高毒力杀葱蝇菌株的筛选 |
2.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菌株对葱蝇幼虫的致病力 |
3 菌株CQBb119对葱蝇毒力的测定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菌株和供试昆虫 |
3.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CQBb119菌株的菌种鉴定 |
3.2.2 白僵菌菌株CQBb119对葱蝇各虫态的毒力测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菌株CQBb119的菌种鉴定 |
3.3.2 菌株CQBb119对葱蝇不同虫态的毒力 |
4 菌株CQBb119培养特性的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主要的实验试剂 |
4.1.2 主要的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各个参数的测量与计算 |
4.2.2 CQBb119菌株最优的培养条件及营养物质的筛选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CQBb119菌株的最适宜培养条件 |
4.3.2 CQBb119菌株的最适宜营养条件的筛选 |
5 菌株CQBb119杀虫效果盆栽生测 |
5.1 实验材料 |
5.1.1 菌株和供试的植物 |
5.1.2 主要仪器 |
5.2 试验方法 |
5.2.1 供试植物的种植 |
5.2.2 CQBb119菌株防治效果的测定 |
5.2.3 实验数据的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6 讨论 |
6.1 高毒力杀葱蝇菌株 |
6.2 菌株CQBb119对葱蝇各虫态的毒力 |
6.3 菌株CQBb119培养特性 |
6.4 盆栽实验中菌株 CQBb119 的对葱蝇的防治效果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的研究结论 |
7.2 后续试验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源于芒萁的苏云金芽胞杆菌的分离及新型cyt1Aa7基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微生物资源 |
2 微生物农药 |
3 苏云金芽胞杆菌 |
3.1 Bt研究历史 |
3.2 Bt资源收集 |
3.2.1 昆虫 |
3.2.2 土壤 |
3.2.3 植物材料 |
3.2.4 水环境 |
3.2.5 贮藏环境与粉尘 |
3.2.6 食物 |
3.2.7 动物体 |
3.2.8 排泄物 |
3.2.9 其他分离来源 |
3.3 Bt分类与鉴定 |
3.3.1 血清型鉴定 |
3.3.2 生理生化、酯酶型鉴定及热解气相色谱法 |
3.3.3 PCR鉴定 |
3.3.4 杂交鉴定 |
3.3.5 蛋白质鉴定 |
3.3.6 高分辨熔解曲线 |
3.3.7 高通量测序与全基因组测序 |
3.4 Bt生物活性蛋白基因 |
3.4.1 生物活性成分 |
3.4.2 新基因挖掘 |
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Bt分离与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培养基 |
1.2 药剂与仪器 |
1.3 对照菌株 |
1.4 样本采集 |
1.5 Bt分离 |
1.6 菌株初步鉴定 |
1.6.1 形态学观察 |
1.6.2 生理生化鉴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菌种的筛选分离 |
2.2 菌株鉴定 |
2.2.1 形态学 |
2.2.2 生理生化 |
3 讨论 |
第三章 Bt分离株蛋白基因及杀虫活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菌株 |
1.1.2 酶与试剂 |
1.1.3 供试虫源 |
1.2 方法 |
1.2.1 总DNA的提取 |
1.2.2 cry和cyt基因型鉴定 |
1.2.3 晶体蛋白制备 |
1.2.4 SDS-PAGE |
1.2.5 生物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cry和cyt基因型鉴定 |
2.2 蛋白电泳鉴定 |
2.3 生物测定 |
3 讨论 |
第四章 新型基因cyt1Aa7的克隆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菌株 |
1.1.2 试剂 |
1.2 方法 |
1.2.1 碱裂解法提取质粒DNA |
1.2.2 PCR |
1.2.3 琼脂糖凝胶回收DNA |
1.2.4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1.2.5 连接体系 |
1.2.6 转化 |
1.2.7 菌落PCR鉴定重组质粒 |
1.2.8 测序 |
2 结果与分析 |
2.1 PCR扩增及重组质粒验证 |
2.2 测序 |
3 讨论 |
第五章 cyt1Aa7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1 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
1.1 DNA序列分析 |
1.2 蛋白质理化性质的预测 |
1.3 疏水性分析 |
1.4 结构域预测 |
1.5 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 |
1.6 蛋白质三维结构预测 |
2 分析结果 |
2.1 DNA序列分析 |
2.2 蛋白质理化性质的预测 |
2.3 疏水性分析 |
2.4 结构域预测 |
2.5 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 |
2.6 蛋白质三维结构预测 |
3 讨论 |
第六章 小结与展望 |
1 小结 |
2 创新点 |
3 下一步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文献计量的水稻三种主要病害研究水平的国际比较与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3.1 资料来源 |
1.3.2 检索方法 |
1.3.3 分析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1.5.1 研究创新点 |
1.5.2 研究难点 |
第二章 水稻病害研究概论 |
2.1 水稻病害的种类与分布 |
2.1.1 水稻病害种类 |
2.1.2 水稻主要病害的世界分布 |
2.1.3 我国水稻的区划分布 |
2.1.4 我国水稻三种主要病害分布 |
2.2 水稻病害造成的危害与损失 |
2.3 水稻病害研究的目的意义 |
2.3.1 世界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
2.3.2 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的重要保证力量 |
2.3.3 提高国家粮食品质,打破国际农产品贸易壁垒的重要支撑 |
2.3.4 促进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体现 |
2.4 当前水稻病害研究的进展 |
2.4.1 国外水稻病害防治研究的主要进展 |
2.4.2 我国水稻病害发展与研究概况 |
2.5 水稻三种主要病害研究的发展趋势 |
2.5.1 充分利用多样性抗病资源控制水稻病害 |
2.5.2 利用水稻基因工程研究控制病害 |
2.5.3 生物防治应用 |
2.6 水稻三种主要病害研究面临的问题 |
2.6.1 全球气候变暖和种植结构的调整 |
2.6.2 转基因水稻对病害防治的贡献 |
2.6.3 粮食安全问题对水稻病害研究的考验 |
第三章 文献计量学与竞争情报学的发展概况 |
3.1 文献计量学综述 |
3.1.1 文献计量学的概念 |
3.1.2 文献计量学的应用现状 |
3.1.3 文献计量学的发展趋势 |
3.2 竞争情报学综述 |
3.2.1 竞争情报学概念 |
3.2.2 我国竞争情报学的应用现状 |
3.2.3 竞争情报学的国际发展趋势 |
第四章 基于文献计量理论的国际水稻病害研究水平分析 |
4.1 研究词频分析 |
4.2 国际水稻病害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
4.2.1 国际相关期刊总体分析 |
4.2.2 有关文献计量分析 |
4.3 国际水稻病害实证研究 |
4.3.1 水稻稻瘟病 |
4.3.2 水稻白叶枯病 |
4.3.3 水稻纹枯病 |
4.4 中国水稻病害研究的国内文献计量实证研究 |
4.4.1 水稻稻瘟病 |
4.4.2 水稻白叶枯病 |
4.4.3 水稻纹枯病 |
第五章 国内外水稻病害应用研究与技术研发水平比较 |
5.1 水稻病害预测预报水平的比较 |
5.1.1 国内外水稻病害预测预报软件的研发数量 |
5.1.2 国内外水稻病害预测预报准确度的比较 |
5.1.3 国内水稻病害预测预报系统的主要不足 |
5.2 水稻病害化学防治水平的比较 |
5.2.1 国际农药新品种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
5.2.2 国内外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农药品种的研发与应用 |
5.2.3 近年来国内外广泛使用的主要农药新品种 |
5.2.4 国内外化学防治新方法比较 |
第六章 基于竞争情报的水稻病害研究水平分析 |
6.1 典型机构的定标比超分析 |
6.1.1 评价指标的选择 |
6.1.2 评价指标的定义 |
6.2 水稻病害防治研发中的优势以及发达国家关键成功因素分析 |
6.3 我国水稻病害防治研发中的劣势或不足 |
6.4 我国水稻病害防治研发中的机会与威胁 |
第七章 全文讨论 |
7.1 水稻病害应用基础研究与技术研发策略 |
7.1.1 学科专家与情报专家相互结合,密切跟踪国际前沿动态 |
7.1.2 深入开展调研工作,为各时期病害发生量提供预测预报服务 |
7.1.3 加强对水稻病害研究科研课题立项工作的专业指导 |
7.1.4 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 |
7.1.5 进一步加强病害研究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
7.1.6 加强对科研骨干力量的培训,提高参与国际大协作的能力 |
7.2 我国水稻病害研究的对策建议 |
7.2.1 建立健全我国水稻病害管理制度与法规 |
7.2.2 成立国家级水稻病害专业防控指导监督委员会 |
7.2.3 加强对外来水稻病害的管理与防控 |
7.2.4 建立国家级水稻病害评估指标体系及预警系统 |
7.2.5 注重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
7.2.6 强化科研中坚力量建设,增强公益性研究的主导力量 |
7.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后续工作 |
7.3.1 主题词的进一步完善 |
7.3.2 进一步细化学科分类 |
7.3.3 拓宽语种研究范围 |
7.3.4 进一步拓宽实证分析范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附件 |
(8)多粘类芽孢杆菌和海洋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的研制及其加工工艺的优化与放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微生物农药研究概况 |
1.1.1 微生物杀虫剂 |
1.1.2 微生物除草剂 |
1.1.3 微生物杀菌剂 |
1.2 微生物农药剂型 |
1.2.1 剂型的功能 |
1.2.2 剂型的主要种类 |
1.3 微生物农药可湿性粉剂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1 微生物农药可湿性粉剂的主要成分及制备方式 |
1.3.2 微生物农药可湿性粉剂载体研究概况 |
1.3.3 微生物农药可湿性粉剂助剂研究概况 |
1.3.4 微生物农药可湿性粉剂干燥过程研究概况 |
1.3.5 微生物农药可湿性粉剂粉碎过程研究概况 |
1.4 多粘类芽孢杆菌和海洋芽孢杆菌研究概况 |
1.4.1 多粘类芽孢杆菌及其制剂研究概况 |
1.4.2 海洋芽孢杆菌研究概况 |
1.5 论文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配方的优化及粉碎对制剂性质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仪器 |
2.2.2 载体润湿时间和悬浮率测定 |
2.2.3 可湿性粉剂制备及性质测定 |
2.2.4 粉碎实验 |
2.2.5 表面活性剂生物相容性实验 |
2.2.6 表面活性剂A对制剂悬浮率的影响 |
2.2.7 表面活性剂A对制剂润湿性的影响 |
2.2.8 制剂悬浮率测定方法的比较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载体筛选 |
2.3.2 粉碎对制剂性能的影响 |
2.3.3 表面活性剂筛选 |
2.3.4 悬浮率测定方法的比较 |
2.4 小结 |
第3章 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加工工艺的优化与放大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菌株、仪器和材料 |
3.2.2 不同培养时间发酵液对制剂活菌含量的影响 |
3.2.3 可湿性粉剂制备过程中不同干燥方式的比较 |
3.2.4 不同规模喷雾干燥 |
3.2.5 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气流粉碎 |
3.2.6 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毒性考察 |
3.2.7 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产品田间防治效果考察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不同培养时间发酵液对制剂活菌含量的影响 |
3.3.2 干燥方式对可湿性粉剂活菌含量和含水量的影响 |
3.3.3 喷雾干燥工艺条件优化与放大 |
3.3.4 粉碎过程放大 |
3.3.5 制剂毒理学实验结果 |
3.3.6 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的田间防治效果 |
3.4 小结 |
第4章 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配方的进一步优化与新加工工艺的建立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2 营养助剂对活菌生长及制剂防效的影响 |
4.2.3 多粘类芽孢杆菌多糖在制剂中功能的研究 |
4.2.4 多粘类芽孢杆菌HY96-2培养工艺的改进 |
4.2.5 可湿性粉剂配方优化 |
4.2.6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营养助剂对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活菌增殖及防效的影响 |
4.3.2 多粘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配方和加工工艺的进一步优化 |
4.4 小结 |
第5章 多粘类芽孢杆菌HY96-2抗真菌活性物质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化学试剂和仪器 |
5.2.2 多粘类芽孢杆菌HY96-2培养 |
5.2.3 抗真菌物质抑菌活性检测 |
5.2.4 抗真菌物质提取和纯化 |
5.2.5 物质结构鉴定 |
5.2.6 生物活性测定 |
5.2.7 制剂中活性物质检测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抗真菌物质的提取和分离纯化 |
5.3.2 抑菌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 |
5.3.3 抑菌物质结构鉴定 |
5.3.4 抑菌物质的盆栽生物活性 |
5.3.5 制剂中杀镰孢菌素类物质抑菌活性检测 |
5.4 小结 |
第6章 海洋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的研制及其加工工艺的建立与中试放大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6.2.2 活菌、代谢产物及发酵液的剂型化 |
6.2.3 不同培养时间的发酵液对制剂中活菌存活率的影响 |
6.2.4 实验室规模载体筛选 |
6.2.5 表面活性剂生物相容性考察 |
6.2.6 中试规模配方筛选 |
6.2.7 紫外保护剂筛选 |
6.2.8 海洋芽孢杆菌喷雾干燥工艺优化与放大 |
6.2.9 海洋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田间防效评估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活菌与代谢产物对制剂性质的影响 |
6.3.2 发酵液中的芽孢率对制剂中活菌存活率的影响 |
6.3.3 海洋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配方的筛选与优化 |
6.3.4 喷雾干燥工艺优化与放大 |
6.3.5 海洋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质量检测 |
6.3.6 海洋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田间防治效果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特色与创新之处 |
7.3 展望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撰写的论文 |
(9)红提葡萄白腐病拮抗微生物的选育及生物防治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红提葡萄白腐病研究进展 |
1.1 红提葡萄简介 |
1.2 红提葡萄白腐病 |
1.3 发病症状 |
1.4 发病因素 |
1.5 病害的传统防治方法 |
2 芽孢杆菌的生防应用 |
2.1 芽孢杆菌拮抗作用的物质基础 |
2.2 芽孢杆菌拮抗作用的机制 |
2.3 芽孢杆菌生防制剂的前景 |
3 微生物物理因子诱变育种 |
3.1 紫外线诱变育种 |
3.2 激光诱变育种 |
3.3 电离辐射 |
3.4 离子注入 |
3.5 微波 |
3.6 航天育种 |
3.7 复合诱变 |
4 生物菌肥 |
4.1 微生物菌肥的种类 |
4.2 微生物菌肥的作用 |
4.3 微生物菌肥的施用方法 |
4.4 微生物菌肥推广前景 |
第二章 细菌PT2的种属鉴定及拮抗性研究 |
引言 |
1 试验材料 |
1.1 目标菌株 |
1.2 病原菌 |
1.3 培养基 |
1.4 实验器材 |
2 试验方法 |
2.1 拮抗细菌PT2的形态鉴定 |
2.2 生理生化鉴定 |
2.3 拮抗细菌PT2的16S rDNA序列分析 |
2.4 数据分析 |
2.5 菌株PT2的拮抗性能和拮抗范围的研究 |
3 实验结果 |
3.1 拮抗菌鉴定 |
3.2 16S rDNA序列分析 |
3.3 拮抗性测试结果 |
4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复合诱变提高PT2的拮抗能力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紫外线诱变结果 |
2.2 He-Ne激光诱变结果 |
2.3 激光—紫外复合诱变结果 |
2.4 拮抗突变株遗传稳定性研究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拮抗菌株的混合发酵及工业发酵培养基的探索 |
引言 |
1 实验材料 |
1.1 菌种 |
1.2 培养基 |
1.3 仪器设备 |
2 试验方法 |
2.1 拮抗菌株培养共存性验证 |
2.2 工业发酵培养基探索及培养条件的优化 |
3 结果分析 |
3.1 拮抗菌共存性验证结果 |
3.2 振荡液体培养菌数变化结果 |
3.3 抑菌效果观察 |
3.4 玉米粉液体培养的优化 |
4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发酵生产复合微生物菌肥的研究 |
引言 |
1 实验材料 |
1.1 菌种 |
1.2 培养基 |
2 试验方法 |
2.1 菌种的活化 |
2.2 摇瓶培养 |
2.3 发酵罐培养 |
2.4 复合菌肥固体混合菌剂制备 |
2.5 复合菌肥半固体发酵混合菌剂制备 |
2.6 复合菌肥固体发酵 |
2.7 复合菌肥半固体发酵 |
2.8 生化黄腐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
2.9 活菌数测定方法 |
2.10 苹果渣发酵生产复合微生物菌肥工艺流程 |
2.11 生化黄腐酸复合菌肥复配技术 |
2.12 田间施用方法 |
3 试验结果 |
3.1 生化黄腐酸复合菌肥指标 |
3.2 生化黄腐酸复合菌肥复配结果 |
4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红提葡萄生物综合防治大田试验 |
引言 |
1 试验条件 |
1.1 试验时间 |
1.2 试验地点 |
1.3 试验作物 |
1.4 供试药剂 |
2 试验方法 |
2.1 试验组 |
2.2 对照组 |
2.3 叶绿素含量的检测 |
2.4 拮抗微生物数量的检测 |
2.5 病情分级标准 |
2.6 果实感官的评价 |
2.7 果实农药残留的检测 |
2.8 果实重金属残留的检测 |
3 试验结果 |
3.1 叶片叶绿素水平检测结果 |
3.2 红提葡萄叶片拮抗微生物数量检测结果 |
3.3 病情统计结果 |
3.4 果实评价 |
3.5 果实农药残留检测结果 |
3.6 果实重金属残留检测结果 |
4 结论与讨论 |
结论与讨论 |
1 主要研究成果 |
2 主要创新点 |
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生化黄腐酸复合微生物菌肥叶面肥检测报告(3页) |
附录2:生化黄腐酸复合微生物菌肥冲施肥检测报告(3页) |
附录3:复合微生物菌肥冲施肥和叶面肥重金属无害化检测报告(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我国微生物农药的研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活体微生物农药的研究、应用现状 |
1.1 细菌农药的研究与应用 |
1.1.1 Bt制剂的研究与应用。 |
1.1.2 其他细菌农药的研究与应用。 |
1.2 病毒杀虫剂的研究与应用 |
1.3 真菌杀虫剂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4 真菌除草剂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
2 农用抗生素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2.1 农用抗生素中杀菌剂的研制与应用现状 |
2.2 农用抗生素中杀虫剂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2.3 农用抗生素中除草剂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3 国内微生物农药的前景展望 |
四、我国微生物防治研究与微生物农药产业化的进展(1980-1999)(论文参考文献)
- [1]斜纹夜蛾高毒力棒束孢属菌株的筛选及其致病性研究[D]. 张胜兰. 贵州大学, 2020(01)
- [2]放线菌SPRI-0518次级代谢产物中除草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及鉴定[D]. 刘晓.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3]蜡质芽胞杆菌AR156诱导植物对丁香假单胞菌及南方根结线虫抗性机理研究[D]. 蒋春号.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5)
- [4]高毒力杀葱蝇真菌的筛选及其培养特性的研究[D]. 袁磊. 重庆大学, 2016(03)
- [5]源于芒萁的苏云金芽胞杆菌的分离及新型cyt1Aa7基因分析[D]. 洪钦阳. 福建农林大学, 2014(05)
- [6]我国苏云金杆菌研究60年[J]. 关雄,蔡峻. 微生物学通报, 2014(03)
- [7]基于文献计量的水稻三种主要病害研究水平的国际比较与实证分析[D]. 丁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08)
- [8]多粘类芽孢杆菌和海洋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的研制及其加工工艺的优化与放大[D]. 刘振华. 华东理工大学, 2011(05)
- [9]红提葡萄白腐病拮抗微生物的选育及生物防治的应用[D]. 巩洁. 西北大学, 2010(10)
- [10]我国微生物农药的研究与展望[J]. 段永兰,侯金丽,邢文会. 安徽农业科学,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