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质量、创品牌,促进我省茶叶的可持续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武旭[1](2021)在《陕西怡泽茯茶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茯茶作为中国传统茶品之一,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养生的关注,茯茶作为一种传统、环保而又健康的绿色饮品越来越被消费者所重视。作为中国茯茶产业重要代表的陕西泾阳茯茶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随着国际、国内茶品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陕西泾阳茯茶不仅面临着绿茶、红茶等其它茶品的竞争,而且,同行业间的竞争也初见端倪。陕西怡泽茯茶有限公司作为陕西泾阳地区一家有代表性的茯茶生产企业,资本雄厚、实力不凡,近年来生产能力不断提升,产品也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销售收入逐年增加。但是,通过实际调研和对消费者的问卷调查来看,陕西怡泽茯茶公司在实际的市场营销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营销方式落后、品牌意识不强、产品竞争力弱、定价机制简易、销售渠道狭窄以及促销宣传不足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该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司的健康发展。怡泽茯茶公司需要从传统销售向现代营销的深刻转变,从而实现自身的市场营销策略创新,以便能抓住机遇,扩大市场份额。针对该公司目前市场营销策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本文在PEST、五力分析、SWOT分析的基础上,基于STP分析的框架对怡泽公司的茯茶产品重新进行了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并从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增加产品形式种类、更新产品形制包装、差异化定价、优化网络销售渠道、完善现代网络促销方式等思路和建议,旨在补充和完善怡泽茯茶有限公司的市场营销策略,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同时,为保证该公司的市场营销策略能落到实地,本文也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从公司组织和制度两个方面提出了建议:提高对市场营销的重视、加大营销的财务支持、优化重组市场营销团队、建立人才培训体系、工作汇报制度和员工激励机制、建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产品供应体系等等的保障措施,以期为该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的具体实施保驾护航。
蔡熙乾,陆毅,周颖刚[2](2020)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角下安溪脱贫实践与理论思考》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减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刻,对我国的脱贫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基于安溪县实现从贫困县摘帽到基本小康,再到全国百强县的历史性跨越的成功实践,从县域发展的视角回顾了安溪县改革开放40年来不同阶段的减贫历程,并对安溪县的脱贫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包容性发展与普惠性增长推动减贫,以及在扶贫过程中重视政府与市场协同发力是可推广的中国经验,对全球减贫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高颖[3](2019)在《“一带一路”战略下江西产业升级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产业结构升级是当前江西省面临的重大问题,是突破当前发展瓶颈的根本措施,更是实现经济强省的关键举措。江西省当下正处在工业化中后期,准备从投资导向时期向创新时期转变。因此,产业升级是江西省这一时期发展的重要任务。然而,长期的产业结构偏差及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并没有发生变化,经济快速发展与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原有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与此同时,“一带一路”的建设带来了重大机遇,江西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迫在眉睫。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首先,在综述国内外有关“一带一路”战略和产业升级的基础上,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是江西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策应国家战略,抢抓重大机遇,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创新对外开放新优势,促进发展升级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其次,从江西产业总体与内部结构分析来阐述江西产业的演变历程,通过此战略下对江西产业结构的效应及国内比较,探讨江西产业结构的不足,探索江西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的结论如下:第一产业基础相对薄弱,虽然内部结构有了一定的优化,但距离农业强省还有一定的距离;第二产业是江西省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产值比重过高,重工业比例过大,工业结构发展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离理想的“三、二、一”结构还有一些差距;三产发展不均衡,三次产业的劳动力结构为“三、二、一”和产值结构为“二、三、一”存在失调的问题,有很大劳动力仍散落在第一产业还未完全释放出来,所以未来应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吸纳更多的农村闲散劳动力。最后,根据前文的结论与江西省产业升级的实际,从加强对外贸易投资、提升进出口结构、加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动与京津冀协同效应、充分利用开放平台等方面提出促进产业升级的针对性对策、建议。
袁超群[4](2019)在《基于蜂窝模型的磐安云峰品牌价值构成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磐安县地处浙江中部,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是我省26个欠发达地区之一。磐安自古产茶,对茶的开发和利用较早,茶文化氛围浓厚。近年来,茶叶已经成为磐安县的农业支柱产业,磐安云峰成为磐安茶叶中心品牌,历届磐安县党委、政府把茶产业作为农业支柱产业来抓,带领农民增收致富。在国家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尤其是2019年国家1号文件中又提到“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本文通过研究磐安云峰品牌价值,可以为我国欠发达地区尤其是我省其它几个欠发达县的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在磐安云峰茶叶行业发展现状基础上,运用蜂窝模型对磐安云峰品牌价值构成及提升策略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分析磐安云峰品牌发展现状和查阅大量农产品区域品牌、品牌价值、品牌价值评估等相关文献资料,进一步分析磐安云峰品牌价值发展变化趋势。其次通过电通蜂窝模型对磐安云峰品牌价值构成要素进行定性研究,发现构成磐安云峰品牌价值主要由品牌核心价值,品牌显着度、品牌个性、品牌利益、典型顾客形象等要素,找到影响磐安云峰品牌价值提升的主要因素。再从定量角度验证上述构成要素,主要运用spss21.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得到品牌核心价值、品牌显着度、品牌个性、品牌利益、典型顾客形象四个主因的各因子得分。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的结果,针对性提出一些建议,为磐安云峰品牌价值培育发展及提升提供新思路。
毕婉婉[5](2019)在《包装设计对茶叶品牌价值的影响研究 ——以安徽四大名茶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产品的包装设计是体现企业的经营理念、产品特征和用途,甚至是企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信息,更为关键的是,它是消费者接触该产品的第一印象。而且随着消费市场的转型升级,人们对产品包装以及由此延伸品牌效应有更高要求,产品消费越来越多的由普通消费转向品牌消费和身份消费,这就对包装提出差异化的需求。实践证明,发展较好的企业往往越重视品牌建设,而品牌建设过程中优良的包装设计不仅能够提升产品形象,也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因此,如何利用茶叶包装设计提升茶叶品牌价值从而更好的建立茶叶品牌,达到品牌与包装设计相辅相成,使茶产品更具吸引力,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运用安徽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课题组中的数据,采用市场调查法、案例分析法以及定性分析法针对包装设计对茶叶品牌价值的影响进行了以下研究:(1)从安徽省茶叶品牌与包装发展现状问题入手,分析安徽茶叶消费市场的现状及茶叶品牌类型,比较安徽省不同地区茶叶品牌,通过实地调研了解消费市场茶叶包装、品牌销售现状。(2)通过茶叶品牌的承载地域文化功能、引领消费升级功能、提高价值创新功能的分析,研究影响茶叶品牌价值因素,并从包装设计角度探讨茶叶消费需求导向。(3)对比分析国内外茶叶包装现状以及优秀茶叶品牌的优势与弊端,探索通过包装设计来提升茶叶品牌价值之路。
张智丽[6](2019)在《汉寿甲鱼地理标志品牌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农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改变农业的发展方式,促使“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地理标志产品作为国家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在促进农村特色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积极探索并实行地理标志品牌发展战略,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汉寿甲鱼作为湖南省着名的地理标志产品,研究其品牌现状及品牌优化和发展战略,不仅为甲鱼产业提供第一个品牌发展战略系统理论,而且可以丰富和延伸品牌战略理论研究内容,拓宽品牌战略研究范围,提升品牌战略研究理论价值,更重要的是为汉寿甲鱼的品牌发展决策提供理论基础,为汉寿县经济发展提供助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梳理汉寿甲鱼的发展历史,分析汉寿甲鱼品牌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在一系列文献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地理标志品牌尤其是国内水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成功发展经验,同时结合当前国家对产业的新要求以及市场化需求,从品牌的质量保障、营销宣传、品牌延伸、精深加工、休闲旅游、文化内涵建设、基本保障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从而为汉寿甲鱼的品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全国其他地理标志产品如何快速有效地建立和发展品牌提供借鉴。论文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本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章对地理标志及品牌相关概念与理论进行了综述。第三章介绍了国内外知名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发展经验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第四章通过实地考察和调查问卷详细介绍和分析了汉寿甲鱼的产业概况和品牌现状。第五章重点阐述了汉寿甲鱼的品牌发展战略。第六章对如何实现这些发展战略提出了保障措施。
强强[7](2018)在《陕西老付的茶有限公司营销策略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茶业贡献了极为重要的力量,中国有许多茶叶产区,其中汉中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汉中地区具有优良的茶叶生态环境,例如纬度高、海拔高、并且远离污染等特点,汉中茶有众多优点:味浓、保健、形美、耐泡、香高等,自古以来,它都被当作贡茶及名优茶。陕西老付的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老付的茶)是汉中市新兴的一家茶产品种植、生产、销售企业,其主要产品是“春来了、岚、灵犀、煦”四大系列、7种单品新派茶叶产品。该企业产品以产自陕西省优质茶叶产区西乡县的自有茶园所种植采摘的茶叶为基础原料,经过特殊工艺制成色泽好、香味好、形状好、口感好的新派茶产品,在市场中受到许多消费者的欢迎。但在实际调研中发现,现在的市场竞争环境对老付的茶企业带来很大挑战:首先,汉中地区茶叶产品知名度同西湖龙井、安息铁观音、云南普洱茶等还有差距;第二,传统茶产品品牌繁多,消费者多为35岁以上人群,消费选择余地大,难以锁定老付的茶品牌和产品;第三,老付的茶主打新派茶产品,主要面向年轻消费者,特别是都市白领,但该群体对茶产品消费需求不足。这篇文章的观点是:之所以出现以上问题,根本原因是老付茶企业所选择的营销计划及方案与现下的竞争环境不相符,因此必须要对营销策略进行优化升级。这篇文章是在营销组合理论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研究,并采用PEST分析等多种分析手段,对这家企业的营销状况进行调查,并获取主要信息,在当前市场中的销售与竞争环境的基础上,对调研所获得的数据进行SWOT分析,发现老付的茶在市场营销策略上存在的问题。本文的研究成果在予,帮助老付的茶企业进行营销方案的优化升级。这篇文章的研究主题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分析老付的茶企业销售状况,并在分析过程中发现营销策略所存在的缺陷;第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统计信息及购买决策,对老付的茶产品的市场需求等,根据调研结论设计了STP营销策略,为老付的茶选择合适的细分市场,并进行针对性的定位。第三,运用4P(包括定价,促销、渠道及产品)理论,从不同方面制定在当前市场竞争环境下适合企业发展需求的营销策略。第四,本文为老付的茶设计了新营销策略的实旋保障方案。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充分了解老付的茶产业特点和营销现状,发现其市场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分析总结产生问题的原因,为企业营销策略的改进提供可行性建议,有助于企业增强自身市场竞争能力。不仅要从拓展细分市场方面支持企业的发展,更应该帮助其寻找提高市场占有量的途径与方法;另外,还应当帮助企业对当前的营销策略进行优化升级,这样才能使其在细分市场中获得更强大的竞争力,并以此扩大销售规模。在对营销策略进行优化升级时,可参考同行企业的相关策略及方案,但由于不同企业的发展境遇有差别,在改善营销策略的同时,应该以该企业的具体情况为基础调整侧重点。
郭思琳[8](2017)在《安溪茶产业发展的融资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安溪被誉为“中国茶都”,在我国支持农业产业发展和促进海西经济建设的宏观政策支持下,外加安溪县地方政府对于本地民生产业的重视度高,安溪县的茶叶产业这几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在全国乃至国际茶叶市场的影响力都得到了提高。但是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当前安溪县茶叶企业的发展也遇到了许多困难,特别是融资方面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与安溪县茶企本身的因素有关,例如茶叶企业自身生产规模较小,企业的专业生产技术不高,茶企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低,经营管理不规范等。同时,安溪县茶叶企业也兼具了农业产业的弱点,在获取金融信贷方面没有足够可以依赖的抵押物,很难通过金融借贷的方式获得资金改善企业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因此,如何突破当前的发展瓶颈,建设新的发展格局,是安溪县茶叶企业在新形势下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以安溪县茶产业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等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开展问卷调查、访谈企业人员的方式,分析安溪县茶产业的融资现状。研究发现,安溪县茶产业融资虽然得到了一定力度的支持,但是仍然存在大的问题,如企业融资环境不乐观、获得融资的渠道少、金融机构接受的信用抵押品种类单一、政府对于茶企的专项财政资金支持的力度不够、融资资金用途有限等。在探析了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之后,通过借鉴日本、印度、云南和广州地区在茶产业融资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分别在两方面提出了构建安溪县茶产业发展的融资体系及对策建议。一是在根据安溪茶产业成熟度制定合理的金融支持措施方面提出:加大安溪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投入、整合茶产业资源实力、做好茶产业链条各环节的信贷扶持、完善茶产业保险服务以加强融资保障、强化企业自身融资能力建设的建议。二是在服务安溪茶产业发展的融资对策建议方面提出:实现金融服务多元化、借力泉州金改区区域优势作用、借助互联网金融新型模式转型升级、依托互助融资缓解资金压力、破解茶园产权抵押融资问题的建议。通过以上建议,力求能够为完善安溪茶产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杨兴怀[9](2017)在《基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湖南农业标准化建设研究》文中认为“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加之受传统经营模式的影响,因大量使用农药、化肥致以有毒有害残留物超标,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针对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研究,有助于提升农产品质量,打造湘字号品牌,维护消费者安全,增强市场竞争力。本课题着眼关注民生、关切民愿,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切入点,以相关概念界定为基础,对比分析国内外农业标准化建设情况,深刻阐述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标准化建设的关系,在认真分析湖南农业标准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湖南农业标准化建设存在标准体系不健全、标准化生产规模小、标准技术落后等方面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从标准宣贯、执法体系和资金投入等方面查找了具体原因,并以玲珑茶农业标准化建设为示例,借鉴桂东县推进玲珑茶标准化建设,助推玲珑茶产业发展和茶产品质量安全的成功经验,研究提出保障湖南农产品质量安全,必须着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重点要在农业标准宣贯、标准化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标准实施、示范区建设和资金投入等方面下功夫、做文章。
中共福安市委党校课题组,黄斯克[10](2017)在《突出特色优势,做精做优现代农业——福安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十三五"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决胜阶段的关键五年,而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突出特色优势,做精做优福安现代农业,就是要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本课题研究在肯定福安现代农业发展成效、正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围绕突出特色优势,进一步探索做精做优福安现代农业的思路与对策。
二、抓质量、创品牌,促进我省茶叶的可持续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抓质量、创品牌,促进我省茶叶的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陕西怡泽茯茶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概述 |
2.1 市场营销相关概念 |
2.1.1 市场和市场营销 |
2.1.2 市场营销策略 |
2.2 市场营销相关理论 |
2.2.1 STP理论 |
2.2.2 4Ps营销理论 |
2.3 外部环境分析 |
2.3.1 PEST分析法 |
2.3.2 波特五力模型 |
2.3.3 SWOT分析法 |
第三章 陕西怡泽茯茶有限公司市场营销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陕西怡泽茯茶有限公司概况 |
3.1.1 公司基本情况 |
3.1.2 公司组织结构 |
3.1.3 公司产品介绍 |
3.2 陕西怡泽茯茶有限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3.2.1 调查问卷的收集与检验 |
3.2.2 陕西怡泽茯茶有限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现状分析 |
3.3 陕西怡泽茯茶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问题分析 |
3.3.1 产品方面的问题 |
3.3.2 价格方面的问题 |
3.3.3 渠道方面的问题 |
3.3.4 促销方面的问题 |
第四章 陕西怡泽茯茶有限公司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4.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4.1.4 技术环境分析 |
4.2 行业环境分析 |
4.2.1 同行竞争者分析 |
4.2.2 潜在进入者分析 |
4.2.3 替代品分析 |
4.2.4 消费者分析 |
4.2.5 供应商分析 |
4.3 SWOT分析 |
4.3.1 机会与威胁 |
4.3.2 优势与劣势 |
4.3.3 SWOT矩阵 |
第五章 陕西怡泽茯茶有限公司STP分析和市场营销策略制定 |
5.1 陕西怡泽茯茶有限公司STP分析 |
5.1.1 市场细分(S) |
5.1.2 目标市场选择(T) |
5.1.3 产品市场定位(P) |
5.2 陕西怡泽茯茶有限公司市场营销策略制定 |
5.2.1 产品策略 |
5.2.2 价格策略 |
5.2.3 渠道策略 |
5.2.4 促销策略 |
第六章 市场营销策略的实施保障措施 |
6.1 组织上的保障措施 |
6.2 制度上的保障措施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陕西怡泽茯茶公司茯茶产品市场营销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角下安溪脱贫实践与理论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开放以来安溪县的减贫历程及成就 |
(一)1978-1984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阶段 |
(二)1985-1996年:开发式扶贫阶段 |
(三)1997-2010年:实施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阶段 |
(四)2011-2019年: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阶段 |
二、改革开放以来安溪县减贫的典型实践与经验 |
(一)一颗初心: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
(二)一片茶叶: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产业,通过产业带动脱贫 |
(三)一种精神:靠自己的骨头长肉 |
(四)一份乡情: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脱贫攻坚 |
三、改革开放40年安溪减贫经验的国际借鉴意义 |
(一)包容性发展与普惠性增长推动脱贫致富 |
(二)政府与市场在扶贫中协同发力 |
(3)“一带一路”战略下江西产业升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一带一路”战略相关文献综述 |
1.2.2 产业升级相关文献综述 |
1.2.3 “一带一路”战略下产业升级相关文献综述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一带一路”战略和产业升级的理论概述 |
2.1 “一带一路”战略内涵和目标概述 |
2.2 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与表现形式 |
2.2.1 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 |
2.2.2 产业结构升级的表现形式 |
2.3 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依据 |
2.3.1 比较优势理论 |
2.3.2 雁行理论 |
2.3.3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
2.3.4 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
第3章 “一带一路”战略下江西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 |
3.1 江西产业结构演变历程 |
3.1.1 江西省产业结构总体分析 |
3.1.2 江西省产业结构内部分析 |
3.1.3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3.2 “一带一路”战略下江西产业结构分析 |
3.2.1 江西省产业结构效应分析 |
3.2.2 江西省产业投资结构分析 |
3.2.3 江西产业结构国内比较 |
3.3 “一带一路”战略下江西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分析 |
3.3.1 “一带一路”战略下民营经济与江西产业升级的关系 |
3.3.2 “一带一路”战略下江西省外商投资与江西产业升级的关系 |
3.3.3 “一带一路”战略下产业转移与江西产业升级的关系 |
3.4 “一带一路”战略下江西产业选择 |
3.4.1 “一带一路”战略下江西优势产业的定位 |
3.4.2 “一带一路”战略下江西主导产业的选择 |
第4章 “一带一路”战略下江西产业结构存在问题分析 |
4.1 三产发展不均衡 |
4.2 省内各地区产业结构水平参差不齐、省间产业结构同化严重 |
4.3 投资结构相对失衡 |
4.4 传统产业产能过剩严重 |
4.5 产业集群受限发展 |
第5章 “一带一路”战略下推进江西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 |
5.1 加强对外贸易的投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
5.2 提升进出口结构,转移产能过剩 |
5.3 加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和京津冀协同效应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
5.4 充分利用开放平台,优化“引进来”与“走出去” |
5.5 利用要素资源的双向流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
致谢 |
(4)基于蜂窝模型的磐安云峰品牌价值构成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文献综述 |
1.3.1 农产品区域品牌的研究综述 |
1.3.2 品牌价值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磐安茶产业发展现状 |
2.1 磐安县概况 |
2.2 磐安茶产业历史渊源 |
2.3 磐安茶产业发展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3 磐安云峰品牌及品牌价值发展现状 |
3.1 磐安云峰品牌发展优势 |
3.2 磐安云峰品牌发展成效 |
3.3 磐安云峰品牌价值发展状况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蜂窝模型的磐安云峰品牌价值构成研究 |
4.1 磐安云峰品牌价值定性研究 |
4.1.1 方便抽样研究法 |
4.1.2 蜂窝模型图 |
4.1.3 明确核心价值 |
4.1.4 象征符号 |
4.1.5 权威基础 |
4.1.6 情感利益和功能利益 |
4.1.7 典型顾客形象 |
4.1.8 品牌个性 |
4.1.9 亟待解决的问题 |
4.2 磐安云峰品牌价值实证研究 |
4.2.1 问卷调查研究法 |
4.2.2 数据来源 |
4.2.3 数据检验 |
4.2.4 实证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蜂窝模型的磐安云峰品牌价值提升策略 |
5.1 磐安云峰品牌存在问题 |
5.1.1 品牌核心价值不明确 |
5.1.2 品牌显着度尚不突出 |
5.1.3 典型顾客不明确 |
5.1.4 品牌个性有待进一步塑造 |
5.2 磐安云峰品牌价值提升策略 |
5.2.1 明确品牌核心价值 |
5.2.2 加强品牌传播,提升品牌显着度 |
5.2.3 通过市场细分明确目标顾客 |
5.2.4 打造磐安云峰鲜明的品牌个性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访谈记录 |
附录二: 关于磐安云峰品牌价值构成要素的问卷调查 |
致谢 |
(5)包装设计对茶叶品牌价值的影响研究 ——以安徽四大名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数据来源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分析和内涵界定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消费需求理论 |
2.1.2 竞争优势理论 |
2.1.3 品牌价值理论 |
2.1.4 包装设计原理 |
2.2 本研究界定 |
2.2.1 包装设计理念 |
2.2.2 品牌价值属性 |
2.2.3 研究范围界定 |
第三章 安徽省茶叶品牌和包装发展现状 |
3.1 安徽省茶叶品牌发展现状分析 |
3.1.1 安徽省茶叶品牌类型 |
3.1.2 不同地区茶叶品牌发展差异分析 |
3.2 安徽省茶叶包装及销售现状 |
3.2.1 包装类型及其差异 |
3.2.2 茶叶销售的地区分布 |
第四章 包装设计功能及消费导向分析 |
4.1 茶叶品牌价值功能 |
4.1.1 承载地域文化功能 |
4.1.2 引领消费升级功能 |
4.1.3 提高价值创新功能 |
4.2 包装设计的消费取向 |
4.2.1 绿色健康消费取向 |
4.2.2 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取向 |
4.2.3 物质精神消费取向 |
第五章 包装设计对茶叶品牌价值影响的案例分析 |
5.1 案例概况 |
5.1.1 “徽六”与“谢裕大” |
5.1.2 “立顿”与“Whittard of Chelsea” |
5.2 案例的比较分析 |
5.2.1 茶叶消费群体特征 |
5.2.2 茶叶品牌价值分析 |
5.3 案例的启示 |
第六章 基于包装设计的安徽茶叶品牌价值提升对策 |
6.1 拓展包装设计的功能 |
6.1.1 利用包装设计拓展品牌形象 |
6.1.2 利用包装设计传达品牌意念 |
6.1.3 包装设计推动传承与创新 |
6.2 提升茶叶的品牌价值 |
6.2.1 整合品牌资源 |
6.2.2 品牌组合策略 |
6.2.3 拓宽销售渠道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18年茶叶消费市场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 |
(6)汉寿甲鱼地理标志品牌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对比分析法 |
1.4.3 调查问卷法 |
1.4.4 实地访查法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地理标志品牌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品牌 |
2.2 地理标志品牌 |
2.2.1 地理标志品牌的概念与特点 |
2.2.2 地理标志品牌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
2.2.3 地理标志品牌发展的不同观点 |
2.3 品牌管理 |
2.4 品牌营销 |
2.4.1 品牌定位 |
2.4.2 品牌要素 |
2.4.3 品牌资产 |
2.5 品牌农业 |
2.6 农产品品牌战略 |
第三章 国内外地理标志品牌的发展经验与启示 |
3.1 国内知名地理标志品牌发展案例及分析 |
3.1.1 阳澄湖大闸蟹 |
3.1.2 军山湖大闸蟹 |
3.1.3 安溪铁观音 |
3.1.4 余姚甲鱼 |
3.2 国外知名地理标志品牌发展案例及分析 |
3.2.1 法国波尔多葡萄酒 |
3.2.2 澳大利亚澳洲虎葡萄酒 |
3.3 国内外地理标志品牌发展的主要启示 |
第四章 汉寿甲鱼产业概况及品牌建设现状 |
4.1 汉寿甲鱼的产业概况 |
4.1.1 养殖历史 |
4.1.2 养殖环境 |
4.1.3 品质特点 |
4.1.4 荣誉认证 |
4.1.5 地理标志的使用 |
4.2 汉寿甲鱼的品牌建设情况 |
4.2.1 品牌建设已采取的措施 |
4.2.2 品牌建设已取得的成效 |
4.3 汉寿甲鱼品牌发展存在的问题 |
4.3.1 品牌知名度不高 |
4.3.2 品牌质量参差不齐 |
4.3.3 品牌营销不得力 |
4.3.4 品牌文化缺失 |
4.3.5 品牌其他问题 |
第五章 汉寿甲鱼地理标志品牌发展思路及战略措施 |
5.1 汉寿甲鱼品牌发展的思路 |
5.2 汉寿甲鱼品牌发展的战略措施 |
5.2.1 严控产品质量 |
5.2.2 加强品牌营销 |
5.2.3 延伸升级品牌产业链 |
5.2.4 塑造强化品牌文化建设 |
第六章 汉寿甲鱼品牌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 |
6.1 加强品牌发展的组织领导 |
6.1.1 做好统筹规划 |
6.1.2 强化责任完善机制 |
6.2 加强地理标志品牌发展的人才队伍建设 |
6.3 加强对品牌龙头企业的资金扶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B 调查问卷 |
(7)陕西老付的茶有限公司营销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的内容 |
1.2.2 研究的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论文的创新点 |
1.4 相关理论概述 |
1.4.1 营销及营销策略的定义 |
1.4.2 STP理论 |
1.4.3 4P营销理论 |
1.4.4 SWOT分析 |
1.4.5 PEST分析 |
第2章 陕西老付的茶营销策略现状及问题分析 |
2.1 产品策略现状 |
2.2 定价策略现状 |
2.3 渠道策略现状 |
2.4 促销策略现状 |
2.5 现有营销策略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章 陕西老付的茶营销环境分析 |
3.1 外部环境PEST分析 |
3.1.1 政治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环境分析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2 内部环境分析 |
3.2.1 企业资源与能力分析 |
3.2.2 企业组织结构分析 |
第4章 陕西老付的茶战略及市场定位 |
4.1 SWOT分析 |
4.1.1 优势分析 |
4.1.2 劣势分析 |
4.1.3 机遇分析 |
4.1.4 威胁分析 |
4.1.5 SWOT分析 |
4.2 STP分析 |
4.2.1 老付的茶市场细分 |
4.2.2 老付的茶目标市场 |
4.2.3 老付的茶品牌定位 |
第5章 陕西老付的茶营销策略优化设计 |
5.1 产品策略优化 |
5.1.1 提升质量品质 |
5.1.2 提高产品产量 |
5.1.3 做强产品品牌 |
5.1.4 美化产品包装 |
5.2 价格策略优化 |
5.2.1 影响定价的因素 |
5.2.2 定价步聚 |
5.2.3 定价策略 |
5.3 渠道策略优化 |
5.3.1 健全分销渠道 |
5.3.2 完善客户管理 |
5.3.3 进驻大型商超 |
5.3.4 扩大网络分销渠道 |
5.4 促销策略优化 |
5.4.1 广告促销 |
5.4.2 优惠活动促销 |
5.4.3 品牌形象促销 |
5.4.4 人员推销 |
第6章 陕西老付的茶营销策略优化方案实施与保障 |
6.1 加强员工培养 |
6.2 改善经营管理模式 |
6.3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
总结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安溪茶产业发展的融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 |
1.5 论文的创新性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基本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茶叶企业 |
2.1.2 融资 |
2.1.3 融资途径和融资方式 |
2.2 基本理论基础 |
2.2.1 农业产业化理论 |
2.2.2 金融支持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互动关系 |
2.2.3 权衡理论 |
2.2.4 优序融资理论 |
第3章 安溪县茶叶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分析 |
3.1 安溪县茶叶产业发展的总量分析 |
3.2 安溪县茶叶企业特点 |
3.2.1 依托地理优势形成产业片区 |
3.2.2 区域特色经济特点显着 |
3.2.3 品牌优势明显 |
3.2.4 茶企业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
3.2.5 企业管理不够规范 |
3.3 安溪县茶叶企业发展遇到的机遇和挑战 |
3.3.1 机遇 |
3.3.2 挑战 |
第4章 安溪茶产业融资现状及融资困难原因分析 |
4.1 安溪县茶叶企业的融资现状分析 |
4.1.1 宏观融资环境困难 |
4.1.2 主要融资渠道狭窄 |
4.1.3 银行贷款融资抵押品单一 |
4.1.4 财政资金支持茶企业发展力度有限 |
4.1.5 融资资金用途有限 |
4.2 安溪县茶叶企业的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分析 |
4.2.1 内部原因分析 |
4.2.2 外部原因分析 |
第5章 国内外茶产业发展融资的经验与启示 |
5.1 国外茶产业发展融资的经验 |
5.1.1 印度茶产业融资的主要做法 |
5.1.2 日本茶产业融资的主要做法 |
5.2 国内茶产业融资的经验 |
5.2.1 云南茶产业融资的主要做法 |
5.2.2 广东茶产业融资的主要做法 |
5.3 国内外茶产业发展融资的主要启示 |
5.3.1 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 |
5.3.2 完善相关体制 |
5.3.3 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
5.3.4 有效加强融资风险防范手段 |
第6章 构建安溪茶产业融资体系的探讨及对策建议 |
6.1 根据安溪茶产业成熟度制定合理的金融支持措施 |
6.1.1 加大安溪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投入 |
6.1.2 整合茶产业资源实力 |
6.1.3 做好茶产业链条各环节的信贷扶持 |
6.1.4 完善茶产业保险服务加强融资保障 |
6.1.5 强化企业自身融资能力建设 |
6.2 服务安溪茶产业发展的融资对策建议 |
6.2.1 实现金融服务多元化 |
6.2.2 借力泉州金改区区域优势作用 |
6.2.3 借助互联网金融新型模式转型升级 |
6.2.4 依托互助融资缓解资金压力 |
6.2.5 破解茶园产权抵押融资问题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安溪县茶叶企业融资问题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基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湖南农业标准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食品与农产品 |
2.1.2 农产品质量安全 |
2.1.3 农业标准化 |
2.1.4 “三品一标”认证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系统工程理论 |
2.2.2 价值链理论 |
2.2.3 农业标准化理论及经济效应 |
2.3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业标准化的关系 |
2.3.1 农业标准化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 |
2.3.2 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农业标准化建设为保障 |
2.3.3 农业标准化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标识 |
2.4 推行农业标准化的意义 |
2.4.1 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
2.4.2 保障消费者安全 |
2.4.3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
3 湖南农业标准化建设的现状 |
3.1 湖南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
3.1.1 化学残留物品超标 |
3.1.2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
3.1.3 质量安全问题下的出口贸易受阻 |
3.2 湖南农业标准化建设现状 |
3.2.1 初步建成了农业标准体系 |
3.2.2 推进了农业标准监测体系建设 |
3.2.3 推进了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 |
3.3 湖南农业标准化建设成效 |
3.3.1 推进了农业标准化工作机制的形成 |
3.3.2 标准化意识显着提升 |
3.3.3 建立了比较健全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
3.3.4 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周期短 |
3.3.5 龙头企业带动打造农产品认证品牌 |
3.3.6 废物利用产业延伸,农业生态效益初显 |
3.4 湖南农业标准化建设存在主要问题 |
3.4.1 农业标准体系不健全 |
3.4.2 农业标准实施体系待完善 |
3.4.3 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小 |
3.4.4 农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分散 |
3.4.5 农产品标准与国际标准差距较大 |
3.5 湖南农业标准化建设问题存因 |
3.5.1 农业标准化宣贯不到位 |
3.5.2 农业标准化执法工作有待加强 |
3.5.3 农业标准化专业技术人才短缺 |
3.5.4 农业标准体系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
4 国内外农业标准化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
4.1 国内外农业标准化建设的经验 |
4.1.1 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水平,有助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共识的形成 |
4.1.2 目的明确地制定农业标准,发挥市场导向作用 |
4.1.3 标准的制修定以法规为基础,以保障农产品标准的法律效力 |
4.1.4 以市场需求为基础,制定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强的农产品标准 |
4.1.5 完善配套措施,保障标准的实施 |
4.1.6 建立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标准化实施 |
4.1.7 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体系,落实责任追究 |
4.2 国内农业标准化的建设情况 |
4.3 国内外农业标准化建设的启示 |
4.3.1 明确各管理主体的分工和职责 |
4.3.2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 |
4.3.3 建立高效的检验检测体系 |
4.3.4 建设多层次的质量认证体系 |
4.3.5 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 |
4.3.6 加大对农业标准化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农业标准化的意识 |
5 湖南农业标准化建设实例分析:玲珑茶业 |
5.1 玲珑茶业公司的生产现状 |
5.2 玲珑茶业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5.2.1 主要问题 |
5.2.2 原因分析 |
5.3 玲珑茶业公司农业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做法 |
5.3.1 制修订标准体系 |
5.3.2 建立完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
5.3.3 构建完整系统的标准培训、宣贯体系 |
5.3.4 完善监测体系 |
5.3.5 全力保障茶产品质量安全 |
5.4 玲珑茶业公司农业标准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
5.5 玲珑茶业农业标准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
6 湖南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
6.1 加大农业标准化建设的宣传培训力度 |
6.2 加强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
6.2.1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
6.2.2 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 |
6.2.3 加快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 |
6.2.4 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督力度 |
6.3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
6.3.1 产地环境 |
6.3.2 农业投入品 |
6.3.3 生产过程 |
6.3.4 市场准入 |
6.4 加强农产品安全标准实施 |
6.5 加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力度 |
6.6 加大农业标准化建设资金支持力度 |
6.7 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组织经营主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抓质量、创品牌,促进我省茶叶的可持续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陕西怡泽茯茶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武旭.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角下安溪脱贫实践与理论思考[J]. 蔡熙乾,陆毅,周颖刚. 中国经济问题, 2020(04)
- [3]“一带一路”战略下江西产业升级问题研究[D]. 高颖.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9(03)
- [4]基于蜂窝模型的磐安云峰品牌价值构成及提升策略研究[D]. 袁超群.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6)
- [5]包装设计对茶叶品牌价值的影响研究 ——以安徽四大名茶为例[D]. 毕婉婉.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6]汉寿甲鱼地理标志品牌发展战略研究[D]. 张智丽.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 [7]陕西老付的茶有限公司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 强强. 兰州理工大学, 2018(09)
- [8]安溪茶产业发展的融资对策研究[D]. 郭思琳. 华侨大学, 2017(01)
- [9]基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湖南农业标准化建设研究[D]. 杨兴怀.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7(01)
- [10]突出特色优势,做精做优现代农业——福安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证研究[J]. 中共福安市委党校课题组,黄斯克. 厦门特区党校学报,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