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迎接标准化工作的第二个春天——中国机械工业标准化工作会议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孟亮亮[1](2021)在《至远而至近:两岸电影交流研究(1987-2020)》文中认为
范媛媛[2](2021)在《2010年以来中韩电影“翻拍”现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桑新峰[3](2016)在《RQ集团发展战略方案设计》文中认为电线电缆是我国的国民产业中重要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因此受国内需求影响较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房地产行业历经了二十年几年的迅猛发展,如今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同时国家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一大批产业的迅猛发展,随着社会发展,政府调控机制不断改变,工业4.0的到来,需求的改变对传统加工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要求企业必须要及时调整战略方案,树立创新理念,加强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才能维持企业长效发展。在本文中,作者首先梳理了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经过梳理,作者对战略管理有了一个清晰地认识,包括战略理论、分析模型、解决方法等。其次,作者运用PEST对线缆宏观环境进行分析,然后采用威胁一机会一弱点—优势(SWOT)分析及BCG矩阵分析等方法,详细深入地对RQ集团的各种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外部环境,阻碍发展的劣势、可以促进发展的优势等,一一进行了分析,认识自身不足之后,结合RQ公司的实际情况,着眼于业务、组织、融资等层面,帮助企业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解决企业现有问题,为RQ集团量身打造了切合其实际的发展方案。最后,作者提出了RQ集团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关键要素及注意事项,通过对各种因素分析后提出了组织结构,文化,资金,生产,技术,市场销售,人力资源等保障措施,确保战略方案能够行之有效,对企业有所帮助。
张幼松[4](2011)在《闽台制造业竞合研究 ——以机械、石化与电子产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闽台两地具有深厚的“五缘”文化联结,经济贸易往来由来已久。在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深入发展、两岸关系不断缓和的大背景下,推动闽台制造产业发展新型竞合关系,对于促进两地产业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产业的竞合也必将会进一步加强闽台经济文化联系,加速两地经济一体化进程,对于促进两岸统一大业也有深远的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闽台两地制造产业的相对竞争优势;同时,在此基础上揭示两地制造业实现竞合发展的空间和前景,并对相关政策举措提出建设性意见。研究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理论与实证结合的方式。通过对传统的双钻石模型进行修正,选取5个产业竞争力要素解构成14个构念并建立量表和问卷,实证分析闽台制造业的总体相对竞争优势;同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两地制造业的竞合的要素层面、可能发生的业务领域与模式。通过单钻石模型结合竞合价值网络和博弈理论分析的方式,定性分析和揭示闽台制造业在机械、石化、电子三大主导产业,研究其相对竞争优势、竞合的前景与途径。研究结果显示台湾制造业总体上明显强于福建,福建制造业的总体竞争优势在于生产成本、劳动力资源、市场需求和政府的政策支持;台湾的优势主要在管理、技术与服务。由于两地各自存在发展的瓶颈,并且具有优势互补的特点,因此具有发展竞合关系的动力和空间。就具体产业的竞争与合作而言,在福建重点对接台湾的三大产业上,机械产业、电子产业台湾比福建具有竞争优势;而石化行业两地出现两强互补的局面。机械产业中下游产品制造方面福建具有成本优势,但在上游产品的研发设计方面,台湾具备领先地位,因此在产业链上下游之间两地仍然存在合作空间;石化产业上,台湾具有在资金和管理服务方面的优势,同时掌握某些高水平工艺技术。福建具备庞大而成长迅速的市场、充沛的人力资源与坚实的科技基础,因此石化业上两地更可能实现竞合双赢局面;在电子业上,台湾拥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但也需要寻求生产制造的代工和研发的合作。两地政府应该在认真分析地区产业的特性与优劣势基础上,制定合适的政策进一步促进闽台制造业进一步发展更深层次的竞合关系,共同促进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徐亚纯[5](2008)在《温州民营企业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温州是我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温州许多民营企业缺乏优秀的企业文化,这已成为制约21世纪温州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深刻原因。21世纪的企业竞争是企业文化力的竞争,因此,温州民营企业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者在阅读大量参考文献的基础上,首先,总结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接着,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温州民营企业文化的主要特点以及形成的原因,然后提出了温州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主要内容和主要措施。最后,以奥康集团为例,进行了温州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个案分析。
张艳敏[6](2008)在《哈尔滨啤酒集团营销战略》文中认为本论文首先借助啤酒行业的基本数据,对我国啤酒行业概况、市场特征、竞争格局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主要得出了啤酒市场供过于求、行业分散和竞争激烈等三大结论。其次,通过对全国啤酒行业的竞争格局分析以及黑龙江省啤酒行业经营状况的诊断,详细地阐述了该公司的优势、劣势,及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然后,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成熟的市场营销理论,从新产品和新品牌的整体营销方面出发,对哈尔滨啤酒的产品定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对EFE, IFE矩阵的权重采用了层次分析法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充分收集行业信息、了解国家产业政策,对哈尔滨啤酒集团公司的营销战略与营销组合策略的选择和实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王永[7](2007)在《构建中国摩托车行业战略联盟的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首先介绍战略联盟的基础理论,以及战略联盟目前的研究状况与发展历程,通过具体分析得出战略联盟的优势所在。针对我国摩托车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可以看出,行业整合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而战略联盟为这一整合行动提供了最有效的理论基础。因而,提出了在我国摩托行业构建战略联盟的构想。在分析了我国摩托行业存在的问题后,得出战略联盟是行业整合的最佳选择,而且就我国摩托行业战略联盟的具体构建提出了有关的想法和建议,并运用了数学与经济学方法理论分析,对这一结论加以了论证。并且在文章的最后,对建立战略联盟后的中国摩托车行业前景进行了展望。
程宝栋[8](2006)在《中国木材产业安全研究 ——基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考察》文中认为木材是绿色、可再生、环境友好型材料,以木材为基础原料的木材产业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常青产业。国外林业发展经验表明,凡是具有完整经济体系的国家,木材产业均在其国民经济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发展木材产业,提升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位置,已成为很多国家提高国际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木材产业取得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已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木材产业大国。然而,木材产业大国并不等同于木材产业强国。中国木材产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资源基础薄弱、布局分散、规模水平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共同制约着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在国内不断增长的木材消费需求的吸引下,世界各国木材企业将会纷纷抢滩中国市场,中国木材产业面临着国外同类产业的激烈竞争。由于尚处于低层次的发展阶段,再加上政府产业保护功能的逐渐弱化,中国木材产业安全问题日益突显。在这种背景下,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角度来系统考察木材产业安全问题就成为一个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际现实意义的课题。在问题分析和中外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展开对中国木材产业安全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产业安全评价标准;木材产业安全状态评价;木材产业安全实现。在产业安全评价标准中,论文在产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以及政府行为约束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在评述传统的、以保护为主的产业安全观的基础上,通过借助于博弈论以及辨证法的思想,提出了建立在国际竞争力基础之上的新的产业安全观,并以此为依据,得出了新的产业安全定义,即产业安全是指在开放的竞争环境中,本国产业能够积极有效地开展国际贸易与利用外资,同时又能够保证产业权益、产业控制力不受损害,并使产业国际竞争力得到不断提高的状态。依据新的产业安全观,论文通过结合定性与定量方法对中国木材产业安全状态进行评价。首先通过回顾改革开放前后木材产业的发展历程,得出了中国木材产业不太安全的感性判断。然后,在借鉴一般产业安全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木材产业的发展特性,创新性地构建了以产业国内生存环境、产业国际竞争力、产业对外依存度和产业受控制度为一级指标的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并结合数据对中国木材产业安全进行了实证评价,得出了中国木材产业处于不安全状态的理性判断。
黄立[9](2006)在《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196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49-1965年的中国现代城市规划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时间单元,由于新的社会制度的实验和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的影响,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在思想、理论、技术、体系等方面均呈现了比较独特的形态,是近代城市规划的结束和现代城市规划的开始。 论文的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对本文研究对象和范围进行界定,并在国内研究状况、选题意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阐明本研究的目的是力图全面考察1949-1965年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历史地位。第二章在回顾中国近现代城市规划历史轨迹基础上,对其进行分代、分期、分段的划分,并重点界定1949-1965年相对独立的历史单元的分段与内容、城市和城市规划的类型;第三、四、五章从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背景与城市化发展历程着手,分三个阶段详细考察城市规划从近代规划的自发延续开始,到苏联规划的全面引入,直至规划的摸索与反思的发展历程,对各阶段的典型城市规划活动进行案例分析,并总结各期主要历史特征。 第六章回顾了历史城市保护与旧城改造的历史,考察了二者的辨证关系,探寻了导致历史城市保护失败与旧城改造方式泛滥的根源,认为其发展的历史特征是社会主义的文物保护观、实用主义的文化观影响、激进主义的现代化进程的结果。 第七章从城市规划体系建构的角度,对其子系统城市规划法规体系、城市规划管理体系、城市规划编制体系进行历史考察,从国家政权建构、法律规范颁布、技术编制磨合等方面来综合讨论城市规划作为政府行为、法律规范、技术手段的时代特征。 第八章从范型的角度,对苏联、近代与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理论和规划活动进行历史比较,指明近代城市规划的隐性延续和苏联城市规划的显性导入两种范型的影响途径,总结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源与流关系,即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是近代与苏联的交集、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统一的自主过程。 第九章从城市规划学科与教育的历史渊源中,阐明了中国现代学科的城市规划核心内容、学科基础扩展的历程,通过规划教育来疏理城市规划学科在中国的形成脉络,并总结了规划学科与教育的共生关系和历史特征。 第十章对这一时期城市规划历史特征进行全面总结,并探讨了后续研究方向。
李虹霖[10](2006)在《基于创业视角的民营企业成长规律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由十章内容构成。第一章是绪论部分,在阅读和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民营企业及企业成长的研究现状,确定了论文的研究结构和技术路线。第二章,企业成长理论研究,包括主流的经济学理论、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演进理论、企业战略模型及其他相关理论。第三章,我国民营企业创业概况分析。第四章,我国民营企业创业环境研究,对GEM所提出的创业环境要素进行了研究,然后对我国创业环境的现状进行了研究,最后运用13个城市的调查报告,运用聚类的方法对我国主要城市创业环境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五章,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创业资源配置的含义、原则和功能。从宏观角度探讨了民营企业创业资源配置的目标和创业资源区域集群化配置的基本方式,结合创业过程中创业资源的需求特征和投入特点,研究了创业资源企业组织的一般路径,分析了创业资源配置中政府的作用。第六章,根据企业规模和所处的发展阶段对民营企业进行划分,包括初创期和小规模民营企业的内部管理体制、企业家族化阶段的内部管理体制、家族企业化阶段的内部管理体制、公司制民营企业的内部管理体制进行具体分析,使得我们对民营企业内部管理体制的发展规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第七章,从企业家角度对我国民营企业的成长进行了研究,分析我国转型时期民营企业家成长的特点,并对我国民营企业家成长环境进行了系统分析,从中挖掘出企业家成长环境的规律和环境的变化轨迹。第八章,对我国民营企业创业战略(产业整合战略)进行了研究。第九章,本章分别从三个创业发展水平层次的区域中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案例进行研究,来分析中国民营企业成长规律。最后,系统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的研究内容进行了展望。
二、迎接标准化工作的第二个春天——中国机械工业标准化工作会议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迎接标准化工作的第二个春天——中国机械工业标准化工作会议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3)RQ集团发展战略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战略管理基本理论 |
2.1.1 战略的定义 |
2.1.2 战略管理的定义 |
2.1.3 战略管理的过程 |
2.1.4 战略管理的层次 |
2.2 企业战略管理 |
2.2.1 企业发展战略的构成 |
2.2.2 企业战略管理的意义 |
2.3 企业战略管理的分析方法 |
2.3.1 PEST分析方法 |
2.3.2 SWOT分析方法 |
2.3.3 BCG分析方法 |
第3章 RQ集团发展环境分析 |
3.1 RQ集团概况 |
3.2 影响公司发展的环境分析 |
3.2.1 宏观环境分析 |
3.2.1.1 国际环境变化的影响 |
3.2.1.2 国内环境变化的影响 |
3.2.2 行业环境分析 |
3.2.2.1 有利因素 |
3.2.2.2 不利因素 |
3.3 企业市场环境SWOT分析 |
3.3.1 优势分析 |
3.3.2 劣势分析 |
3.3.3 机会分析 |
3.3.4 威胁分析 |
3.4 企业业务BCG分析 |
第4章 RQ集团发展战略方案设计 |
4.1 指导思想、设计原则和战略目标 |
4.1.1 RQ集团发展战略指导思想 |
4.1.2 RQ集团发展战略设计的原则 |
4.1.3 RQ集团总体战略目标 |
4.2 RQ集团发展业务层战略 |
4.3 RQ集团职能战略 |
4.3.1 投、融资战略 |
4.3.2 组织变革战略 |
4.3.3 人力资源战略 |
第5章 RQ集团战略方案实施的关键要素及保障措施 |
5.1 RQ集团战略实施的关键要素及注意事项 |
5.1.1 RQ集团战略实施的关键要素 |
5.1.2 RQ集团战略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
5.2 RQ集团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
5.2.1 营销,生产,技术保障措施 |
5.2.1.1 营销保障措施 |
5.2.1.2 生产保证措施 |
5.2.1.3 技术保障措施 |
5.2.2 资金保障措施 |
5.2.3 组织结构保障措施 |
5.2.4 人力资源保障措施 |
第6章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6.1 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闽台制造业竞合研究 ——以机械、石化与电子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方法、研究路径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路径 |
1.3 论文特色与创新 |
1.4 论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竞合理论 |
2.1.1 竞合理论的涵义 |
2.1.2 竞合理论的东方文化渊源 |
2.1.3 竞合关系产生的原因 |
2.1.4 竞合战略成功实施的要素与文化条件 |
2.1.5 竞合关系的分析工具——价值网络 |
2.2 竞争优势理论 |
2.2.1 竞争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
2.2.2 竞争优势理论的演化发展 |
2.3 两岸产业竞合文献综述 |
2.3.1 产业竞合相关文献 |
2.3.2 两岸及闽台产业竞合研究相关文献 |
2.3.3 小结 |
第3章 闽台制造业概况 |
3.1 福建制造产业概况 |
3.2 台湾制造产业概况 |
3.3 闽台重点规划的三大主导制造业 |
3.3.1 福建机械、石化与电子产业 |
3.3.2 台湾机械、石化与电子产业 |
3.3.3 两地三大主导制造业对接规划 |
第4章 闽台制造业相对竞争优势总体性评价 |
4.1 研究方法与过程 |
4.1.1 研究对象与资料收集 |
4.1.2 量表设计 |
4.1.3 抽样与资料分析方法 |
4.2 结果 |
4.2.1 建构效度的检验 |
4.2.2 因子分析:钻石构念的重新抽取 |
4.2.3 闽台制造业相对竞争优势 |
第5章 基于竞争优势的闽台制造业竞合一般性分析 |
5.1 生产要素层面的竞合 |
5.2 业务领域层面的竞合 |
5.3 竞合的基本准则与模式 |
第6章 闽台机械产业竞争优势与竞合空间 |
6.1 机械产业特点 |
6.2 福建机械产业的竞争优势 |
6.3 台湾机械产业的竞争优势 |
6.4 两地机械产业的竞合空间 |
第7章 闽台石化产业竞争优势与竞合空间 |
7.1 石化产业特点 |
7.2 福建石化产业的竞争优势 |
7.3 台湾石化产业的竞争优势 |
7.4 两地石化产业的竞合空间 |
第8章 闽台电子产业竞争优势与竞合空间 |
8.1 电子产业特点 |
8.2 福建的电子产业竞争优势 |
8.3 台湾电子产业的竞争优势 |
8.4 闽台电子产业的竞合空间 |
第9章 闽台三大主导制造业竞合博弈与启示 |
9.1 闽台机械、电子产业之间的博弈 |
9.1.1 博弈模型的设定 |
9.1.2 博弈模型分析 |
9.1.3 小结 |
9.2 闽台石化产业之间的博弈 |
9.2.1 博弈模型的设定 |
9.2.2 博弈模型的分析 |
9.2.3 小结 |
9.3 策略启示 |
第10章 结论与建议 |
10.1 研究发现 |
10.2 理论反思 |
10.3 前瞻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闽台制造业相对竞争优势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温州民营企业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评价 |
1.4 本文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方法 |
1.4.1 本文的写作思路 |
1.4.2 本文的写作方法 |
第二章 企业文化、民营企业概述及我国民营企业文化现状 |
2.1 企业文化概述 |
2.1.1 企业文化的界定 |
2.1.2 企业文化的作用 |
2.2 我国民营企业概述 |
2.2.1 民营企业的界定 |
2.2.2 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历程 |
2.2.3 我国民营企业的现状 |
2.3 我国民营企业文化现状 |
2.3.1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 |
2.3.2 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温州民营企业文化主要特点及影响因素 |
3.1 温州民营企业的特点 |
3.2 温州民营企业文化现状调查 |
3.2.1 样本描述 |
3.2.2 问卷内容及结果统计 |
3.2.3 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分析 |
3.2.4 问卷调查和访谈结论 |
3.3 温州民营企业文化的主要特点 |
3.3.1 缺乏明确的价值观 |
3.3.2 家族主义文化 |
3.3.3 唯功利性 |
3.3.4 老板文化 |
3.3.5 弱遗传性和较随意性 |
3.4 影响温州民营企业文化形成的主要因素 |
3.4.1 温州民营企业发展的历程 |
3.4.2 本土永嘉文化的影响 |
3.4.3 温州民营企业家的素质 |
第四章 温州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主要内容和措施 |
4.1 温州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原则 |
4.1.1 兼容并蓄原则 |
4.1.2 行业共性和企业个性相结合原则 |
4.1.3 循序渐进原则 |
4.1.4 全员参与原则 |
4.2 温州民营企业文化各部分建设的主要内容 |
4.2.1 温州民营企业精神文化建设 |
4.2.2 温州民营企业制度文化建设 |
4.2.3 温州民营企业行为文化建设 |
4.2.4 温州民营企业物质文化建设 |
4.3 温州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
4.3.1 提炼企业价值观 |
4.3.2 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
4.3.3 提升民营企业家素质 |
4.3.4 扬长避短永嘉文化 |
第五章 个案分析——奥康企业文化研究 |
5.1 奥康集团简介 |
5.2 奥康集团企业文化概述 |
5.2.1 奥康集团企业文化现状 |
5.2.2 奥康集团企业文化主要特点 |
5.3 奥康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改进建议 |
5.3.1 创建学习型组织 |
5.3.2 创新奥康集团企业文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6)哈尔滨啤酒集团营销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理论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结构学派 |
1.2.2 能力学派 |
1.2.3 资源学派 |
1.3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啤酒行业的概况、现状及发展趋势 |
2.1 啤酒的概述 |
2.1.1 啤酒的生产过程 |
2.1.2 啤酒的种类 |
2.1.3 我国啤酒行业发展的历史周期 |
2.2 我国啤酒市场的特征、现状分析 |
2.2.1 啤酒市场特征 |
2.2.2 啤酒市场现状 |
2.3 啤酒市场趋势分析 |
2.3.1 国际啤酒市场分析 |
2.3.2 国内市场分析 |
2.3.3 出口市场分析 |
第三章 哈尔滨啤酒的内竞争力分析 |
3.1 哈尔滨啤酒集团简介 |
3.2 哈尔滨啤酒集团的外部环境 |
3.2.1 哈尔滨啤酒集团外部宏观环境分析 |
3.2.2 行业结构及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3.2.3 行业外部环境关键因素评价矩阵分析 |
3.3 哈尔滨啤酒集团内部环境分析 |
3.3.1 企业内部优势分析 |
3.3.2 企业劣势分析 |
3.3.3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分析 |
3.4 哈尔滨啤酒集团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 |
3.4.1 哈尔滨啤酒集团内外部环境的熵值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3.4.2 罗兰贝格战略矩阵分析 |
第四章 哈尔滨啤酒集团的市场营销战略 |
4.1 哈尔滨啤酒的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 |
4.1.1 市场细分 |
4.1.2 目标市场的选择 |
4.1.3 市场定位 |
4.2 哈尔滨啤酒集团营销战略的制定 |
4.2.1 营销战略制定的指导思想 |
4.2.2 哈尔滨啤酒的战略目标 |
4.2.3 哈尔滨啤酒的营销战略选择 |
第五章 哈尔滨啤酒集团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
5.1 品牌定位 |
5.2 价格策略 |
5.3 渠道策略 |
5.4 促销策略 |
5.5 公关策略 |
5.6 服务策略 |
第六章 营销战略的执行 |
6.1 建立适应市场竞争的组织结构 |
6.2 提高营销队伍素质 |
6.3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6.4 加强经销商培训 |
6.4.1 帮助经销商树立先进的经营理念 |
6.4.2 提供必要的协助管理和指导 |
6.4.3 加强经销商间的学习交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构建中国摩托车行业战略联盟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论文的写作的主要内容 |
1.4 论文采用的理论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企业战略联盟的理论综述 |
2.1 战略联盟的基本理论 |
2.2 形成战略联盟的因素分析 |
2.3 关于战略联盟的理论分析 |
2.4 战略联盟的一般类型模式 |
第三章 国内外战略联盟演变历史及实例分析 |
3.1 战略联盟发展现状 |
3.2 战略联盟实例分析——失败的结盟:中国彩电峰会 |
3.3 战略联盟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
第四章 中国摩托行业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
4.1 中国摩托车行业结构现状 |
4.2 中国摩托车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
第五章 建立中国摩托车行业的战略联盟的构想 |
5.1 中国摩托行业建立战略联盟的动因 |
5.2 中国摩托车行业战略联盟的设计分析 |
5.3 摩托车行业结盟后的利润成本变化——几何图形分析 |
5.4 建立摩托车行业的售后服务联盟 |
5.5 建立摩托车行业战略联盟需注意的问题 |
第六章 中国摩托车行业建立战略联盟的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8)中国木材产业安全研究 ——基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动因 |
1.1.1 经济全球化与产业安全 |
1.1.2 木材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1.1.3 中国木材产业安全问题的现实性 |
1.1.4 木材产业安全与生态安全的关系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4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4.1 理论演绎法 |
1.4.2 比较分析法 |
1.4.3 理论与实证结合法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回顾与评价 |
2.1 国内外木材产业研究综述 |
2.1.1 相关概念的辨析 |
2.1.2 国内木材产业研究回顾 |
2.1.3 国外木材产业研究回顾 |
2.1.4 国内外木材产业研究评述 |
2.2 国内外产业安全问题研究综述 |
2.2.1 国内产业安全问题研究回顾 |
2.2.2 国外产业安全问题研究综述 |
2.2.3 国内外产业安全问题研究评述 |
2.3 本章小结 |
3 新的产业安全观的提出 |
3.1 产业安全的经济思想追溯 |
3.1.1 重商主义的贸易保护思想 |
3.1.2 历史学派的保护幼稚产业思想 |
3.1.3 中心—外围理论 |
3.1.4 战略性贸易政策 |
3.1.5 产业安全的经济思想归纳 |
3.2 主要发达国家维护产业安全的实践 |
3.2.1 美国维护产业安全的实践 |
3.2.2 欧盟国家维护产业安全的实践 |
3.2.3 日本维护产业安全方面的实践 |
3.2.4 发达国家产业安全维护总结 |
3.3 中国产业安全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
3.3.1 跨国公司的竞争压力 |
3.3.2 产业总体竞争力水平的低层次性 |
3.3.3 政府行为能力的有限性 |
3.3.4 产业发展的现实困境 |
3.4 新的产业安全观的提出 |
3.4.1 从“斗鸡模型”说起 |
3.4.2 进攻与防守的辩证关系 |
3.4.3 新的产业安全观的提出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木材产业发展沿革 |
4.1 改革开放前中国木材产业发展 |
4.1.1 产业发展与资源培育的矛盾 |
4.1.2 产业发展的低附加价值特征 |
4.2 改革开放后中国木材产业发展 |
4.2.1 改革开放后中国木材产业发展概述 |
4.2.2 改革开放后中国木材产业发展的不协调性 |
4.3 本章小结 |
5 中国木材产业安全评估 |
5.1 产业安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1.1 综合性与系统性 |
5.1.2 易获得性 |
5.1.3 简明性 |
5.1.4 阶段性 |
5.1.5 实用性 |
5.2 产业安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5.2.1 系统论核心思想 |
5.2.2 木材产业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5.3 产业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
5.3.1 产业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的说明 |
5.3.2 产业国内生存环境指标 |
5.3.3 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标 |
5.3.4 产业对外依存度指标 |
5.3.5 产业受控制评价指标 |
5.4 木材产业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的权重分配及分值评定 |
5.4.1 权重计算方法简述 |
5.4.2 木材产业安全指标权重计算 |
5.4.3 木材产业安全值的测定 |
5.5 木材产业安全评估实证 |
5.5.1 产业国内生存环境指标 |
5.5.2 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标 |
5.5.3 对外依存度指标 |
5.5.4 产业受控制评价指标 |
5.5.5 木材产业安全评估的总体结论 |
5.5.6 中国木材产业安全的动态模拟 |
5.6 本章小结 |
6 实现中国木材产业安全理论模型的构建 |
6.1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优势理论 |
6.1.1 比较成本理论 |
6.1.2 要素禀赋理论 |
6.1.3 比较优势理论评价 |
6.2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竞争优势理论 |
6.2.1 波特“钻石”模型基本内容 |
6.2.2 “钻石”模型的验证及拓展 |
6.3 木材产业安全实现的理论模型 |
6.3.1 对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理解 |
6.3.2 中国木材产业竞争力的理论选择 |
6.3.3 实现木材产业安全理论模型的提出及验证 |
6.4 本章小结 |
7 资源基础与中国木材产业安全 |
7.1 对建立在自然资源优势基础上产业发展模式的反思 |
7.1.1 中国工业发展历程回顾 |
7.1.2 中国工业发展模式反思 |
7.2 发展木材产业的资源条件 |
7.2.1 木材资源供给分析 |
7.2.2 木材资源需求分析 |
7.2.3 发展木材产业资源条件 |
7.3 木材产业新的资源基础的构筑 |
7.3.1 现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7.3.2 人工林资源再造 |
7.3.3 国际木材资源利用 |
7.3.4 木材产业资源基础的综合分析 |
7.4 木材产业资源基础的转换 |
7.4.1 微笑曲线与产业发展的资源基础 |
7.4.2 木材产业自身视角的资源基础转换 |
7.4.3 政府的作用 |
7.5 本章小结 |
8 产业集聚与中国木材产业安全 |
8.1 豪泰林模型与产业集聚 |
8.1.1 豪泰林模型简介 |
8.1.2 产业集聚的博弈分析 |
8.2 产业集聚对于木材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8.2.1 产业的区位品牌效应 |
8.2.2 资源共享效应 |
8.2.3 产业的分工与合作 |
8.2.4 产业的创新能力 |
8.3 木材产业集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8.3.1 木材产业集聚现状 |
8.3.2 木材产业集聚存在的问题 |
8.4 木材产业集聚的策略设计 |
8.4.1 企业 |
8.4.2 产业 |
8.4.3 政府 |
8.5 本章小结 |
9 产业规模化经营与中国木材产业安全 |
9.1 规模化经营与产业成长 |
9.1.1 规模经济理论的提出 |
9.1.2 规模化经营与产业成长的关系 |
9.2 规模化经营对木材产业变革的意义 |
9.2.1 产业升级 |
9.2.2 资源培育规模化的实现 |
9.2.3 产业市场的进入壁垒 |
9.2.4 产业国际化程度 |
9.3 木材产业规模化经营现状及问题 |
9.3.1 木材产业规模化经营现状 |
9.3.2 木材产业规模化经营存在的问题 |
9.4 实现木材产业规模化经营的策略设计 |
9.4.1 木材产业规模化经营的实现途径 |
9.4.2 政府的作用 |
9.5 本章小结 |
10 案例研究 |
10.1 嘉善木业发展基本现状 |
10.2 嘉善木业发展的资源基础 |
10.2.1 零资源经济现象的形成 |
10.2.2 木材资源获取的压力 |
10.2.3 产业资源基础的转换 |
10.3 嘉善木业的产业集聚发展 |
10.3.1 起步阶段 |
10.3.2 发展阶段 |
10.3.3 提升阶段 |
10.4 嘉善木业规模经营的演变 |
10.4.1 小规模经营阶段 |
10.4.2 向规模化经营转变 |
10.5 嘉善木业发展的启示 |
10.6 本章小结 |
11 结论与创新 |
11.1 结论概括 |
11.1.1 新的产业安全观的提出 |
11.1.2 生产大国并非生产强国 |
11.1.3 中国木材产业尚处于不太安全的状态 |
11.1.4 实现木材产业安全理论模型的构建 |
11.1.5 中国木材产业安全实现路径的确立 |
11.2 论文创新 |
11.2.1 选题 |
11.2.2 研究思路 |
11.2.3 研究观点 |
11.3 论文的不足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
附表1 1953~2004 年中国主要木材产品产量 单位:万 M~3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9)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196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缘起与经纬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城市规划历史研究的回顾 |
1.3.1 关于中国近代城市规划的研究 |
1.3.2 关于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重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重点 |
1.5 研究方法与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有关概念与用法 |
1.6.1 都市计划、城市规划与城乡规划 |
1.6.2 苏联与前苏联的用法 |
第二章 政治经济脉络之演变与现代城市规划的历史分期 |
2.1 政治经济脉络的演变 |
2.2 近现代整体视野下的现代城市规划分段 |
2.2.1 近现代城市规划的历史分代 |
2.2.2 现代城市规划的分段与分期 |
2.2.3 1949-1965年现代城市规划的三大阶段 |
2.3 1949-1965年各阶段的内容 |
2.3.1 城市规划的恢复与起步阶段(1949-1952) |
2.3.2 城市规划的引入与调整阶段(1953-1957) |
2.3.3 城市规划的波动与徘徊阶段(1958-1965) |
2.4 现代城市规划及其建设的类型 |
2.4.1 城市类型 |
2.4.2 城市规划类型及其性质 |
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恢复与起步(1949-1952) |
3.1 社会背景 |
3.1.1 “生产性城市”建设方针 |
3.1.2 城市化起步与城市制度 |
3.1.3 城市改造与新村建设 |
3.2 城市规划的起步 |
3.2.1 都市计划方案的迅速出台 |
3.2.2 苏联专家参与和逐步影响 |
3.3 首都北京城市规划 |
3.3.1 都市计划委员会的成立 |
3.3.2 两种不同的城市建设思想 |
3.3.3 行政中心留在旧城——巴兰尼克夫方案 |
3.3.4 行政中心移往西郊——梁陈方案 |
3.3.5 肯定行政区留旧城——朱赵方案 |
3.3.6 规划方案的共识与分歧 |
3.4 沿海地区城市规划——以上海与天津为例 |
3.4.1 上海都市计划初期草案第三稿与上海市发展方向图草案 |
3.4.2 天津的建设计划与城市规划 |
3.5 内地地区城市规划——以西安与兰州为例 |
3.5.1 西安市都市计划三稿 |
3.5.1 兰州市都市建设计划草案概要 |
3.6 小结 |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引入与调整(1953-1957) |
4.1 社会背景 |
4.1.1 “经济恢复”胜利完成 |
4.1.2 “一五”计划开始实施 |
4.1.3 城市化与城市制度的发展 |
4.2 城市规划的“第一个春天” |
4.2.1 苏联规划的全面引入 |
4.2.2 城市规划的全面展开 |
4.3 “论十大关系”与规划调整 |
4.3.1 “一五”计划的总结——“论十大关系” |
4.3.2 苏联规划模式的反思——“反四过” |
4.4 政治中心北京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
4.4.1 总体规划方案的讨论 |
4.4.2 政治中心区的规划 |
4.5 工业城市规划与建设 |
4.5.1 工业城市与规划的类型 |
4.5.2 已有实施规划的工业城市 |
4.5.3 首次实施规划的工业城市 |
4.6 小结 |
第五章 城市规划的波动与徘徊(1958-1965) |
5.1 从“大跃进”到“大调整” |
5.1.1 自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
5.1.2 反城市化的发展进程 |
5.2 城市规划的波动与徘徊 |
5.2.1 城市规划的“大跃进”(1958-1960) |
5.2.2 “三年不搞城市规划”(1960-1963) |
5.2.3 城市规划的短暂恢复(1963-1965) |
5.3 区域规划的高潮——通化与朝阳区域规划 |
5.3.1 吉林通化地区区域规划 |
5.3.2 辽宁朝阳地区区域规划 |
5.4 分散与组团布局——三种类型城市规划 |
5.4.1 “工农结合”的分散布局——大庆城市规划 |
5.4.2 “三翼伸展、田园楔入”的风车状组团布局——合肥城市规划 |
5.4.3 “带状组团”的分散布局——攀枝花城市规划 |
5.5 城乡与工农并举——人民公社规划 |
5.5.1 农村人民公社规划 |
5.5.2 城市人民公社规划 |
5.5.3 对首都北京的影响 |
5.6 小结 |
第六章 历史城市保护与旧城改造 |
6.1 历史城市保护与旧城改造的历史概念 |
6.1.1 历史城市保护 |
6.1.2 旧城改造 |
6.2 历史城市保护与旧城改造的历史考察 |
6.2.1 历史城市保护的开始与城市环境的整治(1949-1952) |
6.2.2 文物建筑保护的发展与旧城利用和改造(1953-1957) |
6.2.3 历史城市的破坏与旧城改造的“大跃进”(1958-1965) |
6.3 历史城市保护与旧城改造的思想理论 |
6.3.1 中国专家的历史保护与思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
6.3.2 苏联专家的历史古迹保护思想——改建、扩建和新建 |
6.4 历史文化保护与旧城改造的历史特征 |
6.4.1 社会主义的文物保护观 |
6.4.2 实用主义的文化观影响 |
6.4.3 激进主义的现代化进程 |
第七章 城市规划体系建构与嬗变 |
7.1 城市规划体系的结构与功能 |
7.2 城市规划法规体系 |
7.2.1 城市规划法规与政策 |
7.2.2 土地管理法律规范 |
7.2.3 文物保护法律规范 |
7.2.4 房产管理法律规范 |
7.2.5 建设工程与市政工程管理 |
7.2.6 规划法规体系的历史特征 |
7.3 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
7.3.1 总体规划 |
7.3.2 详细规划 |
7.3.3 区域规划 |
7.3.4 城市设计 |
7.3.5 城市规划编制与审批程序 |
7.3.6 规划编制体系的历史特征 |
7.4 城市规划管理体系 |
7.4.1 规划管理建构的起步(1949-1952) |
7.4.2 城市规划机构的健全(1953-1957) |
7.4.3 规划管理体系的调整(1958-1965) |
7.4.4 规划管理体系的历史特征 |
7.5 小结 |
第八章 城市规划范型导入与影响 |
8.1 城市规划的思想类型 |
8.1.1 中国传统大同思想 |
8.1.2 苏联城市规划思想 |
8.2 城市规划的理论范型 |
8.2.1 古典主义规划 |
8.2.2 功能主义规划 |
8.2.3 有机疏散理论 |
8.2.4 卫星城理论 |
8.2.5 带型城市理论 |
8.2.6 区域规划理论 |
8.2.7 居住区规划理论 |
8.2.8 绿地带规划理论 |
8.3 城市规划的实践范型 |
8.3.1 首都城市的城市规划 |
8.3.2 树为典型的城市规划 |
8.4 城市规划范型的影响途径 |
8.4.1 近代城市规划的隐性延续 |
8.4.2 苏联城市规划的显性导入 |
8.5 1949-1965年城市规划理论的源与流 |
第九章 城市规划学科形成与发展 |
9.1 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历史背景 |
9.1.1 城市规划学科的历史纵览 |
9.1.2 城市规划教育的近代背景 |
9.2 城市规划学科的基础 |
9.2.1 城市规划核心内容的确定 |
9.2.2 城市规划相关学科的交叉 |
9.3 城市规划教育 |
9.3.1 城市规划教育的发展历程 |
9.3.2 城市规划院校的发展 |
9.3.3 城市规划教材的使用 |
9.3.4 城市规划课程的设置 |
9.4 小结 |
第十章 总结与展望 |
10.1 1949-1965年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历史总结 |
10.2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后续研究 |
附录1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2 论文图表目录 |
附录3 1949-1965年中国出版的城市规划书籍与译着一览表 |
附录4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大事记 |
附录5 《城市规划编制暂行办法》(1956) |
附录6 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项目 |
后记 |
(10)基于创业视角的民营企业成长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 论 |
1.1 论题的提出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3 研究综述 |
1.3.1 民营企业的研究述评 |
1.3.2 企业成长理论研究述评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企业成长理论分析 |
2.1 企业成长的理论 |
2.1.1 主流的经济学理论 |
2.1.2 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 |
2.1.3 演进理论 |
2.1.4 企业战略模型 |
2.1.5 其他理论 |
2.2 影响创业企业成长的关键问题 |
2.2.1 创业企业成长的主要障碍 |
2.2.2 创业企业成长障碍的分类 |
2.2.3 影响创业企业成长的关键因素 |
2.3 高速成长企业的特征 |
2.3.1 创业企业的活力 |
2.3.2 短命企业的症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创业视角的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基于创业政策环境的民营企业发展历程分析 |
3.1.1 恢复及初步发展阶段(1979-1988 年) |
3.1.2 稳定发展及原始积累阶段(1989-1992 年) |
3.1.3 快速发展阶段(1993 年以来) |
3.2 我国民营企业创业的历史成就和经验总结 |
3.2.1 民营企业创业的历史成就 |
3.2.2 民营企业创业的经验总结 |
3.3 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创业活动的特征 |
3.3.1 我国民营企业创业活动的现状 |
3.3.2 我国民营企业创业活动的特征 |
3.4 我国民营企业创业的模式及类型 |
3.4.1 我国民营企业的创业模式 |
3.4.2 我国民营企业创业的类型及各种类型的发展趋势 |
3.5 民营企业创业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3.5.1 民营企业创业存在的问题 |
3.5.2 促进民营企业创业的建议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民营企业创业环境研究 |
4.1 创业环境要素构成以及各环境要素研究 |
4.1.1 金融支持要素分析 |
4.1.2 政府政策要素分析 |
4.1.3 政府项目要素分析 |
4.1.4 教育和培训要素分析 |
4.1.5 研发转移要素分析 |
4.1.6 商业环境和有形基础设施要素分析 |
4.1.7 进入壁垒要素分析 |
4.1.8 文化和社会规范要素分析 |
4.1.9 创业机会与创业能力 |
4.2 我国创业环境现状研究 |
4.2.1 我国创业环境历史演进 |
4.2.2 我国创业环境与其他GEM 成员国对比分析 |
4.3 我国主要城市民营企业创业环境的实证研究 |
4.3.1 聚类分析的指标选择 |
4.3.2 聚类分析的对象 |
4.3.3 民营企业创业环境的聚类研究 |
4.3.4 各层次创业环境的特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民营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创业资源配置规律研究 |
5.1 民营企业创业资源配置的内涵与原则 |
5.1.1 资源配置的含义 |
5.1.2 创业资源配置的内涵及原则 |
5.1.3 创业资源配置的功能 |
5.2 创业资源配置的目标和方式 |
5.3 创业资源的企业配置 |
5.3.1 创业过程的资源需求特征 |
5.3.2 民营企业创业资源的组织 |
5.3.3 民营企业创业资源的整合 |
5.4 创业资源配置中政府的作用 |
5.4.1 市场配置的局限 |
5.4.2 政府在创业资源配置中调控的着力点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民营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内部管理体制演进规律研究 |
6.1 初创期和小规模民营企业的内部管理体制 |
6.2 企业家族化阶段的内部管理体制 |
6.3 家族企业化阶段的内部管理体制 |
6.4 公司制民营企业的内部管理体制 |
6.5 民营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未来发展的新思路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民营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企业家特征研究 |
7.1 企业家与创业活动 |
7.1.1 企业家及其分类 |
7.1.2 企业家的性格特性分析 |
7.1.3 企业家的素质与创业活动 |
7.2 企业家对创业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
7.3 我国民营企业家的成长环境分析 |
7.3.1 影响企业家的环境因素 |
7.3.2 我国民营企业家成长环境分析 |
7.4 基于企业家因素的创业企业快速成长分析 |
7.4.1 创业者的创业动机与企业家的成长欲望 |
7.4.2 企业家在创业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重点 |
7.4.3 合理的治理结构与企业家团队建设 |
7.4.4 企业家应对超竞争环境的措施 |
7.5 我国民营企业成长过程中企业家的特征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我国民营企业成长过程中的创业战略研究——产业整合战略 |
8.1 民营企业产业整合的战略意义 |
8.2 民营企业产业整合的模式 |
8.2.1 基于企业能力提升的产业整合模式 |
8.2.2 基于市场开拓的产业整合模式 |
8.2.3 基于品牌延伸与运营的产业整合模式 |
8.2.4 基于技术创新的产业整合模式 |
8.2.5 基于资本运营的产业整合模式 |
8.2.6 基于合作与共享的网络组织整合模式 |
8.3 民营企业实施产业整合战略的基本思路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我国成长性民营企业案例研究 |
9.1 “A 类区域”典型民营企业案例——万向集团(杭州) |
9.1.1 万向集团的创业背景 |
9.1.2 万向集团创业发展历程 |
9.1.3 万向集团创业战略研究 |
9.1.4 万向集团国际创业战略研究 |
9.1.5 结论 |
9.2 “B 类区域”典型民营企业案例——联想集团(北京) |
9.2.1 联想集团企业家要素研究 |
9.2.2 联想集团创业过程研究 |
9.2.3 联想集团创业环境要素研究 |
9.2.4 联想集团创业组织要素研究 |
9.2.5 结论 |
9.3 “C 类区域”典型民营企业案例——红嘴集团(吉林) |
9.3.1 红嘴集团创业背景 |
9.3.2 红嘴集团创业发展历程 |
9.3.3 红嘴集团创业战略研究 |
9.3.4 结论 |
9.4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10.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附件2 |
致谢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摘要 |
ABSTRACT |
四、迎接标准化工作的第二个春天——中国机械工业标准化工作会议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至远而至近:两岸电影交流研究(1987-2020)[D]. 孟亮亮.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2010年以来中韩电影“翻拍”现象研究[D]. 范媛媛. 上海大学, 2021
- [3]RQ集团发展战略方案设计[D]. 桑新峰. 西北大学, 2016(04)
- [4]闽台制造业竞合研究 ——以机械、石化与电子产业为例[D]. 张幼松. 华侨大学, 2011(03)
- [5]温州民营企业文化研究[D]. 徐亚纯. 湖南工业大学, 2008(01)
- [6]哈尔滨啤酒集团营销战略[D]. 张艳敏.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8(02)
- [7]构建中国摩托车行业战略联盟的问题研究[D]. 王永. 吉林大学, 2007(04)
- [8]中国木材产业安全研究 ——基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考察[D]. 程宝栋. 北京林业大学, 2006(03)
- [9]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949-1965)[D]. 黄立. 武汉理工大学, 2006(12)
- [10]基于创业视角的民营企业成长规律研究[D]. 李虹霖. 吉林大学, 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