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颜色词的比喻义比较英汉语言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谭硕[1](2020)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颜色词及其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颜色词是文章中经常出现的一类词,具有描摹画面、形成对比、展现变化以及表达情感等多种作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就有很多文章运用了颜色词。颜色词在其中充满丰富的客观色彩、感情色彩、形象色彩以及引申义与象征义等,富有解读价值。(1)同时,颜色词本身的色彩性,使其在表述上体现出很大的语言魅力。因此,学习和品鉴运用颜色词展开的描写,可以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起到促进作用。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颜色词完全可以作为一种独特的教学资源被重视。尤其是在构建特色课堂的过程中,对课文中颜色词的赏析不失为一个充满趣味的切入点。但是,从教学情况的反馈来看,颜色词在文章中的作用却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教师使用颜色词的教学力度不够。颜色词在语文教学中,还有很大的挖掘和利用空间。正文一共分为五部分,绪论与四个章节。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的缘起、颜色词研究的现状以及本课题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论述的是颜色词教学的理论依据以及颜色词教学的意义。第二章论述的是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颜色词的使用情况与特点。笔者首先将教材中含有颜色词的文章进行了统计,而后依托《教师教学用书》以及名师讲课实录,将具有颜色词教学价值的文章筛选出来,并按照作用的不同进行了分类,为探究教学策略打下基础。第三章主要论述颜色词的教与学现状,笔者分别对老师与学生展开了多种形式的调查,从中总结出现阶段使用颜色词进行教学的得与失。最后,结合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教学现状的研究,依托冯忠良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阶段理论,对使用颜色词进行教学的策略进行了梳理与整合,构成了正文第四章的内容。对颜色词的解读与运用,首先可以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形象的视觉表象,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作者表达出来的情感与文章中蕴含的深刻含义,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其次,通过对文章中颜色词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体会到语言表达的魅力,并结合写作教学,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比起常规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着力点更实且可利用性、可操作性也更强。
巴西娅[2](2020)在《汉语和马达加斯加语中颜色词比较》文中研究说明
马苏彦[3](2020)在《《醒世姻缘传》颜色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颜色词是汉语词汇中标记性很强的一类词,作为汉语语言系统中的子系统,其发展轨迹也从侧面反映了汉语词汇的变化过程。《醒世姻缘传》作为明清时期一部重要的且极具地域色彩的长篇白话小说,其语言过渡性特点鲜明,具有较强的断代性,是研究近代汉语及方言的珍贵语料。本文选取1981年版《醒世姻缘传》(西周生撰、黄肃秋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1月第1版出版,1985年2月第2次印刷)作为封闭文本,对其中出现的颜色词进行穷尽式分析,据统计,《醒世姻缘传》中颜色词共有146条,涉及用例共1044例,大致可分为红、黄、黑、白、绿、蓝、紫、褐、灰,这九大色系。为了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醒世姻缘传》颜色词系统的概貌,本文结合语义场理论,运用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等方法从颜色词的词义、引申义、构词方式、语法特点等方面对《醒世姻缘传》的颜色词进行探究:绪论介绍了颜色词的国内外发展概况,梳理了《醒世姻缘传》颜色词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文章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的步骤与方法,同时对颜色词的分类依据进行了介绍。本论部分为第一章至第六章,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主要对《醒世姻缘传》中出现的颜色词进行穷尽式地归纳与整理,对涉及的“红、黄、黑、白、绿、蓝、紫、褐、灰”等9个颜色范畴进行探究。第七章为专题研究。对《醒世姻缘传》中颜色词的文化义加以重新审视,探究其深层次的情感义与色彩义,挖掘其蕴含的文化内涵。结语对本次研究的结论与不足之处进行归纳与总结,并对未来加以展望。文章创新之处在于,指出了《醒世姻缘传》中以红、白、黑这三种色系为主,其中红色系颜色词的种类及使用数量居于所有颜色词色系之首位,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崇尚红色密切相关。此外,文章还区分了上古、中古、近代颜色词的层级发展系统,体现了历时与共时研究相结合的特点;同时指出了颜色词、同音词、区别词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为后续颜色词的研究提供参考。对《醒世姻缘传》中颜色词的研究,不仅可以展现明末清初这一时期颜色词系统的大致面貌,还可在汉语史的角度上对颜色词的源流演变情况进行整体感知;不仅可以窥探这一时期的文化传统及风土民情,还可从颜色词的使用结构上与现代山东方言、东北、西北方言相对照,为《醒世姻缘传》作者里居等问题提供重要借鉴意义。
奥卡(Soyombo-Erdene Uuganber)[4](2020)在《基于HSK三级词汇汉蒙词义对比研究》文中认为目前,蒙古国的汉语材料除了《汉蒙词典》《蒙汉词典》,很少有别的辅助材料。但是蒙古国学习汉语的人却越来越多,因此对于汉语资料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学习汉语的经历,包括笔者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遇到的问题,对HSK3级词汇的汉蒙词义进行对比研究,通过逐条分析汉蒙词汇的差异,可以得出一套更为准确的词汇表,从而为蒙古国的汉语学习者提供直接的指导和帮助,有利于学习者更有效地提高汉语水平。经过阅读相关文献和调研,本文以“HSK三级词汇”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汉语与蒙语词汇的异同。论文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选题依据、研究目标,本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笔者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第二章是对HSK三级词汇进行汉蒙对比,将词义对比分为汉蒙词义一一对应、汉语多义对蒙语单义和汉语单义对蒙语多义三部分。第三章是对蒙语词义缺失的补释。第四章分析词义中包含的汉蒙文化差异。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汉蒙词汇的意义对比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由于多数的汉语学习资料里没有专门涉及汉蒙两种语言词汇意义的对比,都是单种语言的词义分析。因此,本篇论文将会在最大程度上弥补汉蒙词汇意义对比研究的薄弱和不足,为广大的蒙古国汉语学习者提供参考资料,为中蒙两国的文化交流铺路搭桥。
付琪琦[5](2019)在《《发展汉语》综合系列教材对中文颜色词的处理研究》文中认为颜色词作为词汇系统中一大特殊类别,常用且特点鲜明,它们除了含有基本义外,往往还伴随着独特的文化内涵。而中文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有必要占有一席之地的,因为它们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含义,对外国人了解中国的色彩文化与民族心理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本文研究的对象是教材对中文颜色词的处理,学习者使用的汉语教材不仅仅是连接教与学的桥梁,更担负着一份传播中国文化的责任。而研究教材中的颜色词有利于审视中国人自身对颜色词的重视程度;有利于发现教材编写的优点、缺憾与不足;有利于留学生了解并掌握颜色词的正确用法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中国人的民族心理,在跨文化交际中减少文化冲突,从而促进世界各个民族友好相处与文化交融。本文将以《发展汉语》综合系列教材为例,研究教材对颜色词的处理,从分析颜色词出现在教材中的位置和形式入手,结合对应教材的编写原则、教材目标和《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分析教材对其如此编排的目的,从而进一步研究颜色词在对应教材中处理的合理性,并由此试着提出相关教学建议。有鉴于此,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是有关颜色词的研究现状;第三和第四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三部分是分析《发展汉语》综合系列的六本教材中的颜色词,结合教材目标和《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从颜色词的构词、语义和语用上,分析教材对特定颜色词的选取和这样安排的目的以及整体对颜色词处理的特点;在第四部分根据第三部分的分析结果,对《发展汉语》综合系列教材中对颜色词的编排和颜色词的教学提出建议;第五部分是本文结语。
魏晓菲[6](2019)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比喻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章对《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收录的451个双音节比喻词进行了全面考察和统计分析。我们首先阐释了比喻词的内涵和性质,并运用对比分析法,辨析了比喻词和比喻义词的联系和区别,然后把比喻词分为了前喻式比喻词、后喻式比喻词和全喻式比喻词三大类别。我们也从语用的角度概括总结了比喻词所具有的特点,分析了比喻词的作用。最后,根据比喻词的语言事实和使用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如何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更系统、更科学地处理与比喻词相关的问题。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比喻词有四种不同的释义方式,但比喻词的释义可能还存在一些值得我们去推敲和探讨的问题,其系统性和规范性或许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考察分析比喻词,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现代汉语本体的研究,另一方面对语言教学和语言的习得也有很大的帮助。
张若楠[7](2018)在《对外汉语基本颜色词教学研究 ——以《新实用汉语课本》为例》文中指出人类的色彩感知用自然语言表达和固定下来就是自然语言中的各类颜色词语。颜色词的教学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从颜色词可以窥探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本文运用文献阅读法、调查问卷法、比较研究法,结合《现代汉语大词典》《新华大字典》,对《现代汉语词典》中的6种基本颜色词,即白、黑、红、黄、蓝、绿的义项进行分析,指出白有表示光亮,没有加上什么东西,没有什么效果,象征反动,象征丧事等14个义项;黑有表示黑暗,隐秘的、非法的,狠毒、坏等5个义项;红有表示喜庆,象征革命等12个义项;黄有表示尊贵、庄严、皇权,事情失败,内容色情等8个义项;蓝有表示事物发展的依据等3个义项;绿有表示环境保护,通行、允许,妻子有外遇等4个义项。在此基础上,笔者对颜色词的教学要求和教材编排进行分析,发现《新实用汉语课本》教材中这6种基本颜色词全都出现了,但对颜色词教学仍不够重视。根据笔者在山东科技大学实习时做的问卷调查显示,零基础、初级阶段、中级阶段留学生掌握颜色词文化义不够的原因主要有汉语颜色词义项繁多复杂、教学过程中对颜色词重视不够、学生自身因素三个方面,而对颜色词教学需要注意分阶段教学、重视文化对比,利用共同性教学、精讲多练三个原则。有鉴于此,笔者尝试提出三种零基础阶段的颜色词趣味性教学法,即颜色抱一抱、颜色蹲、拍苍蝇;两种初级阶段的教学方法,即展示法、情景法;两种中级阶段的教学方法,即知识树总结法、文化对比法。希望能对零基础、初级阶段、中级阶段留学生的颜色词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共分为6个部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二部分是文章的第一章,探究基本颜色词的数量以及对颜色词的语法功能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是文章的第二章,主要是对《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里基本颜色词的义项进行梳理和分类。第四部分是文章的第三章,也是本文的重点和核心,介绍颜色词的调查与分析情况,对各阶段留学生掌握颜色词义项的程度进行汇总。第五部分是文章的第四章,是基于颜色词调查结果提出教学建议和教法参考。第六个部分是结语。
闫晓[8](2016)在《峨山岔河乡彝语颜色词语研究》文中指出颜色词存在于每一种语言中,是重要的基本词汇,产生时间早,稳定性高,具有能产性,既能反映颜色词所属的特定词类的语言规律,又能揭示一个民族认识世界的方式。不同民族语言中的颜色词反映了不同的语言规律,也体现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因此颜色词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然而少数民族语言颜色词的研究成果并不丰硕。笔者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一对一记音、深度访谈等方法对峨山县岔河乡的彝语进行实地调查,收集整理当地彝语中的颜色词语,运用词汇学、社会语言学、对比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分析峨山岔河彝语颜色词语,并进行语言间的对比研究。笔者希望通过个案研究,丰富彝语颜色词汇系统,为当地彝语的保留尽一份绵薄之力,并通过语言间的对比填补彝汉颜色词语对比研究的空缺,增加语言学中民族语言的对比语种和对比内容,以求促进民族间语言和文化的交流。最终根据个案研究和对比研究的结论,总结出峨山岔河彝语颜色词语系统的独特语言风貌和颜色词的普遍特性。本文共分六章分论述:第一章绪论,总结回顾前人的研究成果,交待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写作目的;第二章调查情况说明与分析,笔者结合实地调查的资料,介绍调查地峨山的历史、现状和当地彝汉民族交融史,并根据实地调查结果分析当地彝族居民对彝语颜色词汇和汉语颜色词汇的使用情况;第三章峨山岔河彝语颜色词语分析,笔者整理收集到的峨山岔河彝语颜色词语,总结其语音特点并进行结构、语义和文化方面的分析;第四章和第五章,笔者将峨山岔河彝语颜色词语分别与凉山喜德彝语颜色词语、汉语颜色词语对比,分析其产生异同的原因;第六章,结合上述研究结论概括峨山岔河彝语颜色词语的独特语言风貌,并归纳颜色词的特性。
周运会[9](2015)在《汉字构造的隐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以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概念合成理论和转喻理论为分析工具,先从总体上论述了汉字构造表词所体现的认知理据;接着在对《说文解字》所录的9353个汉字逐一溯源的基础上,考察了每一个汉字的早期构造在文字形体造意、文字读音的语源义、文字字素意义这三个方面和文字本义之间的意义联系,收集构造隐喻表词的汉字并归纳了相应的汉字隐喻,论述了汉字构造隐喻的类别和隐喻汉字的结构;最后对汉字构造中的概念隐喻进行了梳理分类和逐字分析,探讨了汉字概念隐喻的生理基础和文化动因,并将汉字概念隐喻与汉语语言表达层面的同类隐喻、英语中目标域或源域相同的隐喻分别进行了对比,探讨了汉字概念隐喻的普遍性和文化特殊性。论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和发现:(1)目前汉字层面的认知隐喻研究成果寥寥,论文较系统全面地探讨了汉字构造中的隐喻理据,丰富和加强了这一方面的研究。(2)将认知隐喻理论和古汉字研究结合起来,提出了汉字构造隐喻的判定方法。(3)以探寻汉字在创造之初的隐喻理据为目的,从文字字形、读音语源、字素与本义之间的意义联系出发,在对《说文》所录的9353个汉字逐一溯源的基础上,首次较全面地研究了汉字构造表词中的隐喻理据,收集了隐喻表词的汉字,并归纳了相应的隐喻模式。(4)将所总结的汉字构造隐喻分为概念隐喻和意象隐喻两大类,对共66例汉字概念隐喻进行了系统的深入分析和汉汉、汉英对比研究。(5)为了发现汉字概念隐喻的特点,创造了同一语言中不同层面隐喻的对比和跨语言隐喻对比并行的研究方法;在汉英隐喻对比中,以尽可能地寻找与汉字概念隐喻的隐喻模式相同或相似的英语隐喻为目标,层层搜索、多方探寻对比研究所用的英语语料,力图打破语料来源单一所造成的局限。(6)在汉字概念隐喻的汉英对比研究中,优先选择了英语词源隐喻进行对比。从汉字隐喻出发,系联英语词源隐喻并将两者进行对比,有助于填补汉英字词构造层面隐喻对比研究的空白。
唐甜甜[10](2014)在《《金瓶梅词话》颜色词计量研究》文中指出颜色词是汉语词汇中一种标记性很强的词汇类聚,《金瓶梅词话》是一部描写家庭伦理关系的世情小说。小说中大量使用了各种颜色词,其种类之多、频率之高,在明代的白话文献中首屈一指,构成了《金瓶梅词话》词汇应用的一大特色。本文穷尽性地搜罗了《金瓶梅词话》中的所有颜色词应用案例,通过整理、爬梳和归纳,对《金瓶梅词话》颜色词系统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察。《金瓶梅词话》的颜色词大致可以分为红、黄、绿、蓝、紫、灰、褐、黑、白9个色系,共有颜色词189个,使用次数共计2098次。本文对这189个颜色词的使用频率、构词特点、词义特点、句法特点、着色域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在考察中全程应用了计量统计的方法,从而真实而又详尽地展示了《金瓶梅词话》的颜色词系统以及单个形容词的所有特点。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为绪论,简要交代《金瓶梅词话》颜色词研究的目的、意义,历史、现状、研究步骤、方法等。第二章第七章依次讨论了红、黄、绿、蓝、紫、灰、褐、黑、白等九大类颜色词在《金瓶梅词话》中的种种表现。第八章为结语,整理归纳了主体部分六章的基本结论。文章指出,在《金瓶梅词话》九大色系的颜色词中,红白黑三个色系的颜色词最为常用,构成了《金瓶梅词话》颜色词的主体部分,尤其是红色系的颜色词,竟占《金瓶梅词话》颜色词总量的四分之一强,这不仅与汉民族尚红的特点有关,也与明代中后期市井家庭女性服饰及家庭环境布置的尚红特点有关。汉语词汇史的建构,是汉语学界几代人的梦想。那些有特殊标记的词汇类聚,可以成为汉语词汇史建构中的排头兵。汉语颜色词,就是这么一种有特殊标记的词汇类聚。因此,汉语颜色词史的描写,可以先走一步,为汉语词汇史的书写提供参考和依据,而汉语颜色词史的建构,又依赖于汉语颜色词的断代描写,《金瓶梅词话》颜色词系统的讨论,是明代汉语颜色词断代描写的基础,在汉语颜色词史的建构中意义重大。这是本文写作的动力和目标,也是本文实现的意义和价值。
二、从颜色词的比喻义比较英汉语言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颜色词的比喻义比较英汉语言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1)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颜色词及其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源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颜色词教学的理论依据及意义 |
第一节 颜色词教学的理论依据 |
一、心理学理论 |
二、阅读教学理论 |
三、写作教学理论 |
第二节 颜色词教学的意义 |
一、丰富知识储备与促进文章理解 |
二、加深对文章中心的把握 |
三、增强学生写作能力 |
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
第二章 颜色词的使用情况及特点 |
第一节 颜色词使用情况 |
一、颜色词使用率高 |
二、颜色词教学价值丰富 |
第二节 颜色词的使用特点 |
一、营造画面感 |
二、形成颜色对比 |
三、运用颜色象征 |
四、丰富语言的表现力 |
五、丰富阅读的感知力 |
第三章 颜色词的教学现状 |
第一节 学生学习情况 |
一、认可度与使用率存在脱节 |
二、使用特点与含义认知不精确 |
三、颜色描写具有单调性 |
第二节 教师教学情况 |
一、教学价值认识不足 |
二、教学资源挖掘力度不大 |
三、教学方式创新性不够 |
第四章 颜色词的教学策略 |
第一节 颜色词的原型定向教学 |
一、树立颜色词意识 |
二、巩固颜色词意识 |
第二节 颜色词的原型操作教学 |
一、建立操作性规则 |
二、丰富教学方式 |
三、树立全局观念 |
第三节 颜色词的原型内化教学 |
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
二、在情境中进行写作 |
结语 |
附录 A 初中语文颜色词教学的现状调查 |
附录 B 部编本初中语文颜色词教学现状调查 |
附录 C 初中语文颜色词篇目统计 |
附录 D 含颜色词典型篇目汇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醒世姻缘传》颜色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三、研究步骤与方法 |
四、颜色词的分类依据 |
第一章 红色系 |
第一节 传统颜色词 |
第二节 近代新生颜色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黄色系 |
第一节 传统颜色词 |
第二节 近代新生颜色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黑色系 |
第一节 传统颜色词 |
第二节 近代新生颜色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白色系 |
第一节 传统颜色词 |
第二节 近代新生颜色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绿、蓝色系 |
第一节 传统颜色词 |
第二节 近代新生颜色词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紫、褐、灰色系 |
第一节 紫色系 |
第二节 褐色系 |
第三节 灰色系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醒世姻缘传》颜色词语语用文化研究 |
第一节 颜色词语的审美情调 |
第二节 颜色词语的情绪特征(构成状态词主观化特征) |
第三节 颜色词语的文化内涵 |
第四节 《醒世姻缘传》作者问题探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醒世姻缘传》颜色词词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基于HSK三级词汇汉蒙词义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目标 |
1.2 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方法、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2章 HSK600词汉蒙对比现状 |
2.1 HSK词汇的汉蒙词义一一对应 |
2.2 汉语多词对蒙语一词 |
2.3 蒙语多词对汉语一词 |
2.4 小结 |
第3章 补释缺失的蒙语词义 |
3.1 实词 |
3.1.1 名词 |
3.1.2 动词 |
3.1.3 形容词 |
3.1.4 数词 |
3.1.5 代词 |
3.1.6 副词 |
3.2 虚词 |
3.2.1 连词 |
3.2.2 介词 |
3.2.3 助词 |
3.3 小结 |
第4章 汉蒙词义文化差异分析 |
4.1 颜色词 |
4.2 数词 |
4.3 亲属称谓语 |
4.4 量词 |
4.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发展汉语》综合系列教材对中文颜色词的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2 有关颜色词的研究现状 |
2.1 汉语本体中颜色词的研究 |
2.1.1 对汉语颜色词纵向发展演变的研究 |
2.1.2 对现代汉语颜色词的研究 |
2.1.3 汉语与外语中颜色词的对比研究 |
2.1.4 新兴颜色词的研究 |
2.2 对外汉语教学中颜色词的研究 |
2.2.1 颜色词文化内涵教学研究 |
2.2.2 颜色词在教材中的编排研究 |
2.2.3 新兴颜色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研究 |
3 《发展汉语》综合系列教材中的颜色词分析 |
3.1 《发展汉语·初级综合》中的颜色词分析 |
3.1.1 《初级综合》(Ⅰ)中的颜色词分析 |
3.1.2 《初级综合》(Ⅱ)中的颜色词分析 |
3.2 《发展汉语·中级综合》中的颜色词分析 |
3.2.1 《中级综合》(Ⅰ)中的颜色词分析 |
3.2.2 《中级综合》(Ⅱ)中的颜色词分析 |
3.3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中的颜色词分析 |
3.3.1 《高级综合》(Ⅰ)中的颜色词分析 |
3.3.2 《高级综合》(Ⅱ)中的颜色词分析 |
4 对《发展汉语》综合系列教材中颜色词编排及其教学的建议 |
4.1 对《发展汉语》综合系列教材中颜色词编排的建议 |
4.1.1 从教材对颜色词选取的角度 |
4.1.2 从教材对颜色词词义处理的角度 |
4.1.3 从加深学习者记忆的角度 |
4.1.4 小结 |
4.2 对颜色词教学的建议 |
4.2.1 应加强对颜色词文化内涵的教学 |
4.2.2 应注重对颜色词具体意义和用法的教学 |
4.2.3 应充分利用基本颜色词词义的聚合组合关系进行教学 |
4.2.4 应注重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颜色词教学 |
4.2.5 小结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6)《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比喻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对象及语料来源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比喻词的界定与统计分析 |
第一节 比喻词的内涵及性质 |
一、比喻词的内涵 |
二、比喻词的性质 |
第二节 比喻词的统计数据与数据分析 |
一、比喻词的统计数据 |
二、比喻词的数据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比喻词与比喻义词的对比分析 |
第一节 比喻义词 |
一、比喻义词的内涵及性质 |
二、比喻义词的统计分析 |
第二节 比喻词与比喻义词的联系和区别 |
一、比喻词与比喻义词的联系 |
二、比喻词与比喻义词的区别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比喻词的分类分析 |
第一节 前喻式比喻词 |
一、前喻式名词性比喻词 |
二、前喻式动词性比喻词 |
三、前喻式形容词性比喻词 |
四、前喻式副词性比喻词 |
第二节 后喻式比喻词 |
一、后喻式名词性比喻词 |
二、后喻式动词性比喻词 |
三、后喻式形容词性比喻词 |
第三节 全喻式比喻词 |
一、全喻式名词性比喻词 |
二、全喻式动词性比喻词 |
三、全喻式形容词性比喻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比喻词的特点及作用 |
第一节 比喻词的特点 |
一、形象性特点 |
二、能产性特点 |
三、书面语体特点 |
第二节 比喻词的作用 |
一、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
二、使语言精炼简洁 |
三、促进词汇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比喻词释义的考察 |
第一节 比喻词释义方式的分析 |
一、仅释出比喻意义 |
二、字面解释和比喻意义并置 |
三、来源典故和比喻意义并置 |
四、多个意义分别立项 |
第二节 比喻词释义内容的分析 |
一、例句分析 |
二、符号标识分析 |
三、系统性和规范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对外汉语基本颜色词教学研究 ——以《新实用汉语课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基本颜色词的界定与语法功能 |
(一)基本颜色词的界定 |
(二)基本颜色词的语法功能分析 |
二、《现代汉语词典》基本颜色词义项分析 |
(一)白 |
(二)黑 |
(三)红 |
(四)黄 |
(五)蓝 |
(六)绿 |
三、留学生颜色词的教学现状 |
(一)教学大纲对颜色词的教学要求 |
(二)《新实用汉语课本》中颜色词的编排情况 |
(三)颜色词的教学现状 |
四、对外汉语教学中颜色词偏误分析 |
(一)颜色词问卷调查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三)对颜色词教学的启示 |
(四)基本颜色词教学法举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峨山岔河乡彝语颜色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一) 汉语颜色词研究现状 |
(二) 彝语颜色词研究现状 |
(三) 汉彝颜色词对比研究现状 |
三、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四、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调查情况说明与分析 |
一、调查情况说明 |
(一) 调查地情况 |
(二) 调查对象 |
(三) 调查方式和内容 |
(四) 语料来源 |
二、调查情况分析 |
(一) 岔河乡彝族居民的语言使用现状 |
(二) 岔河乡居民汉语颜色词语使用情况分析 |
(三) 岔河乡居民彝语颜色词语使用情况分析 |
(四) 小结 |
第三章 峨山岔河彝语颜色词语分析 |
一、岔河彝语颜色词语统计及语音特点 |
二、岔河彝语颜色词语的结构分析 |
(一) 岔河彝语颜色词语的结构 |
(二) 岔河彝语中颜色词语的搭配使用及表达 |
小结 |
三、岔河彝语颜色词语的语义分析 |
(一) 分析说明 |
(二) “元语言”颜色词语义分析 |
(三) 岔河彝语颜色词语的语义分析 |
小结 |
四、峨山彝族的颜色文化与颜色词语 |
第四章 峨山岔河彝语与凉山喜德彝语颜色词语对比 |
一、峨山岔河彝语与凉山喜德彝语颜色词语对比 |
(一) 结构方面 |
(二) 语义方面 |
(三) 文化方面 |
小结 |
二、峨山岔河彝语与凉山喜德彝语颜色词语存在异同的原因分析 |
第五章 峨山岔河彝语颜色词语与汉语颜色词语对比 |
一、汉语颜色词语的语言特点和文化内涵概括 |
二、峨山岔河彝语颜色词语与当地汉语方言颜色词语对比 |
(一) 结构方面 |
(二) 语义方面 |
(三) 使用方面 |
(四) 文化方面 |
小结 |
三、峨山岔河彝语与当地汉语方言颜色词语存在异同的原因分析 |
第六章 结语 |
一、峨山岔河彝语颜色词语的独特语言和文化风貌归纳总结 |
二、从峨山岔河彝语颜色词语的对比研究总结颜色词语的特性 |
三、余论 |
附录一:调查问卷 |
附录二:采访问题 |
附录三:调查对象信息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汉字构造的隐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理由、目标和意义 |
第二节 论文研究对象说明 |
第三节 汉字构造隐喻理据的研究现状 |
第四节 论文的结构 |
第一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一节 概念隐喻理论 |
1.1.1 什么是概念隐喻 |
1.1.2 概念隐喻映射的恒定性原则 |
1.1.3 隐喻的相关性和相似性基础 |
1.1.4 基本隐喻 |
1.1.5 隐喻的普遍性(universality)和多样性(variation) |
1.1.6 概念隐喻理论的哲学基础 |
第二节 概念合成理论 |
第三节 隐喻和范畴化 |
第四节 意象和意象图式 |
第五节 认知转喻 |
第六节 小结 |
第二章 汉字构造的认知理据 |
第一节 汉字的起源 |
第二节 汉字与意象 |
2.2.1 物象、意象、字象 |
2.2.2 汉字基本字符的取象类别 |
第三节 汉字构造中的意象图式 |
2.3.1 构造体现意象图式的汉字字例 |
2.3.2 对以上字例的综合分析 |
第四节 汉字的构形模式与隐喻、转喻思维 |
2.4.1 象形字、指事字中的隐喻思维和转喻思维 |
2.4.2 会意字中的隐喻思维和转喻思维 |
2.4.3 形声字中的隐喻思维和转喻思维 |
2.4.4 小结 |
第五节 《说文》部首字构造中的转喻和隐喻 |
第六节 汉字构造中转喻和隐喻的共现 |
第七节 汉字构造与概念整合思维 |
第三章 隐喻汉字语料的收集与分类 |
第一节 汉字构造隐喻的判定方法 |
3.1.1 汉字最初的构造和本义 |
3.1.2 根据意义联系寻找汉字构造的隐喻理据 |
3.1.3 排除不合理的汉字构造隐喻理据说解 |
3.1.4 在隐喻和转喻这两种解释之间做正确的判断 |
第二节 汉字构造隐喻的类别 |
3.2.1 以认知功能为基础的隐喻分类 |
3.2.2 汉字构造隐喻的类别 |
第三节 隐喻汉字的结构分析 |
3.3.1 形体造意隐喻表词的汉字 |
3.3.2 语源隐喻表词的汉字 |
3.3.3 字素意义隐喻表词的汉字 |
3.3.4 小结 |
第四章 汉字概念隐喻的分析与对比 |
第一节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第二节 时间是空间 |
4.2.1 “时间是空间”隐喻的普遍性 |
4.2.2 汉字构造与英文词源中时间隐喻的对比 |
4.2.3 汉字构造与汉语表达中时间隐喻的对比 |
4.2.4 小结 |
第三节 纵向空间方位隐喻 |
4.3.1 已往的汉英纵向空间方位隐喻研究 |
4.3.2 汉字构造与英文词源中纵向空间方位隐喻的对比 |
4.3.3 汉字构造与汉语表达中纵向空间方位隐喻的对比 |
4.3.4 小结 |
第四节 “直”与“非直”意象的隐喻投射 |
4.4.1 “直”与“非直”隐喻投射的相关研究 |
4.4.2 汉字构造中的“直”与“非直”隐喻 |
4.4.3 “直”与“非直”汉字隐喻的汉汉、汉英对比 |
4.4.4 小结 |
第五节 汉字构造中以“圆”为喻的女性美 |
4.5.1 汉语文化中的尚圆心理 |
4.5.2 源于“圆”的女部汉字 |
4.5.3 “圆”与女子隐喻联系的文化渊源 |
第六节 关于死亡的隐喻 |
4.6.1 汉英语言表达层面的生死隐喻 |
4.6.2 汉字死亡隐喻的分析与对比 |
4.6.3 汉字意义引申层面的生命隐喻 |
4.6.4 小结 |
第七节 水之法与路之律 |
4.7.1 “灋”与“律”的构造隐喻 |
4.7.2 汉英语言中的道路隐喻 |
4.7.3 小结 |
第八节 无形的“网” |
4.8.1 汉字“网”隐喻的分析及汉汉对比 |
4.8.2 汉字“网”隐喻与英语中的“网”隐喻的对比 |
4.8.3 小结 |
第九节 关于言语的隐喻 |
4.9.1 汉英语言表达层面的“话语”隐喻研究 |
4.9.2 汉字“话语”隐喻的分析与对比 |
4.9.3 小结 |
第十节 关于欲望的隐喻 |
4.10.1 汉字欲望隐喻的分析与对比 |
4.10.2 小结 |
第十一节 关于理智的隐喻 |
4.11.1 汉英语言表达层面的理智隐喻研究 |
4.11.2 汉字理智隐喻的分析与对比 |
4.11.3 小结 |
第十二节 “黑”的隐喻投射 |
4.12.1 中西文化中“黑”与其他概念的联系 |
4.12.2 源于“黑”的汉字隐喻及相关对比分析 |
4.12.3 小结 |
第十三节 以温度域为源域的隐喻 |
4.13.1 温度隐喻的研究成果 |
4.13.2 汉字温度隐喻的分析与对比 |
4.13.3 小结 |
第十四节 源于丝线的隐喻 |
4.14.1 汉字“丝连”隐喻的分析与对比 |
4.14.2 汉字“乱丝”隐喻的分析与对比 |
4.14.3 汉字“结”隐喻的分析与对比 |
4.14.4 小结 |
第十五节 “心”为何物 |
4.15.1 汉英语言文字中“心”隐喻的研究成果 |
4.15.2 汉字“心”隐喻的分析与对比 |
4.15.3 小结 |
第十六节 大存在链隐喻 |
4.16.1 大存在链隐喻的定义及其在汉英语言中的体现 |
4.16.2 汉字大存在链隐喻的分析与对比 |
4.16.3 小结 |
第十七节 总结 |
第五章 结论 |
第一节 创新和发现 |
第二节 理论方面的思考 |
第三节 不足与后续研究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金瓶梅词话》颜色词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 研究历史和现状 |
三、 研究步骤与方法 |
第二章 红色调颜色词系统 |
第一节 红类颜色词 |
第二节 非红类的红色调颜色词 |
第三节 临时借用表示红色调的词语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黄色调颜色词系统 |
第一节 黄类颜色词 |
第二节 金类颜色词 |
第三节 其他黄色调颜色词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绿色调颜色词系统 |
第一节 绿_1类颜色词 |
第二节 非绿_1类绿色调颜色词以及临时借用颜色词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蓝、紫、褐、灰色调颜色词 |
第一节 蓝色调颜色词 |
第二节 紫色调颜色词 |
第三节 褐色调颜色词 |
第四节 灰色调颜色词 |
第六章 黑色调颜色词系统 |
第一节 黑类颜色词 |
第二节 乌类颜色词 |
第三节 青_3类颜色词 |
第四节 翠_2类颜色词 |
第五节 其他黑色调颜色词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白色调颜色词系统 |
第一节 白类颜色词 |
第二节 非白类白色调颜色词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附录《金瓶梅词话》颜色词词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从颜色词的比喻义比较英汉语言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 [1]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颜色词及其教学研究[D]. 谭硕.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2]汉语和马达加斯加语中颜色词比较[D]. 巴西娅. 绍兴文理学院, 2020
- [3]《醒世姻缘传》颜色词研究[D]. 马苏彦.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4]基于HSK三级词汇汉蒙词义对比研究[D]. 奥卡(Soyombo-Erdene Uuganber). 河北科技大学, 2020(10)
- [5]《发展汉语》综合系列教材对中文颜色词的处理研究[D]. 付琪琦. 重庆大学, 2019(09)
- [6]《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比喻词研究[D]. 魏晓菲.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7]对外汉语基本颜色词教学研究 ——以《新实用汉语课本》为例[D]. 张若楠. 曲阜师范大学, 2018(12)
- [8]峨山岔河乡彝语颜色词语研究[D]. 闫晓. 云南大学, 2016(02)
- [9]汉字构造的隐喻研究[D]. 周运会.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2)
- [10]《金瓶梅词话》颜色词计量研究[D]. 唐甜甜. 苏州大学, 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