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体疣皮下包埋治疗尖锐湿疣35例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聂如枭,陈丽[1](2021)在《复发性尖锐湿疣的评判与综合治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阐述了尖锐湿疣的相关概念,尝试提出复发性尖锐湿疣的标准,并对复发性尖锐湿疣的物理治疗、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作一综述。希望能为医务人员减少尖锐湿疣的复发,提高治愈率提供一定的参考。
车熙贞[2](2019)在《火针外治多发性寻常疣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文中指出目的1.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客观评价火针外治多发性寻常疣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2.探讨火针外治多发性寻常疣的临床价值及可推广性。方法选择门诊确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多发性寻常疣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火针注射治疗组)、对照组(聚肌胞注射对照组),每组38例。治疗组采用火针疣体表面反复刺入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聚肌胞针剂疣体底部刺入法治疗,治疗均每周一次,14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并观察12周,停药2周后随访皮损复发情况。每2周评价并录入靶皮损大小及厚度、皮损数目、压痛情况、每次注射时患者疼痛度及患者的不良反应,同时评价并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标(DLQI评分)、血常规及肝肾功能,以此客观论证火针法外治多发性寻常疣的临床疗效、注射对患者疼痛度、对患者生活质量、治疗安全性的影响。结果1.临床疗效:治疗12周时,火针治疗组的痊愈率31%,有效率为66%;聚肌胞对照组的痊愈率30%,有效率为57%,P=0.69,两组的临床疗效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单项体征疗效比较: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12周后两组在靶皮损大小、靶皮损厚度、皮损数目、压痛情况四项单项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1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四项单项体征积分差值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3.注射时患者疼痛度评价:治疗12周后,治疗组注射时患者平均疼痛度为4.7分,对照组为6.1分,治疗组的注射平均疼痛度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DLQI评分表:与治疗前相比较,在治疗12周以后,两组DLQI评分均有明显的降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1)。但在治疗1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DLQI评分差值的比较则无显着差异(P>0.05)。5.安全性评价:治疗组2例出现注射部位轻度感染,对照组1例出现注射部位轻度感染。结论1.火针外治多发性寻常疣可显着改善患者的临床体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多发性寻常疣患者采用火针治疗时的疼痛度显着低于聚肌胞局部注射,火针外治更容易被临床患者接受。3.火针外治多发性寻常疣临床疗效与传统的聚肌胞局部注射相比无显着差异,提示火针外治治疗多发性寻常疣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佳,且治疗操作简单,更适宜于向缺医少药的边远地区及战时艰苦环境下罹患多发性寻常疣的官兵推广应用。
朱琳,彭贤容[3](2019)在《女性尖锐湿疣高频电切联合自体疣体包埋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女性尖锐湿疣采用高频电切联合自体疣体包埋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女性尖锐湿疣患者1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给予对照组高频电切治疗,给予观察组高频电切联合自体疣体包埋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86.15%)明显高于对照组(66.1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18.46%)明显低于对照组(38.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女性尖锐湿疣患者高频电切联合自体疣体包埋治疗的临床疗效显着,复发率低,对患者的身心恢复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覃巍,阙冬梅,张皓[4](2016)在《自体疣包埋治疗尖锐湿疣疗效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自体疣包埋对尖锐湿疣的治疗效果。方法:在Pubmed、《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检索符合标准的关于自体疣包埋治疗尖锐湿疣的随机对照试验,应用Review Manager 5.3.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入选文献发表偏倚较小,无明显异质性(P=0.25)。Meta分析结果显示,自体疣包埋联合CO2激光治疗对尖锐湿疣的治愈率显着高于单用CO2激光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54,P<0.001,RR=1.50,95%CI=1.381.63)。结论:自体疣包埋联合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疗效优于单用CO2激光治疗。
申琳,皮红英[5](2016)在《皮肤疣治疗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皮肤黏膜引发的一种皮肤良性病变,儿童及青少年多发[1],成年人发病率相对偏低[2]。根据疣的临床表现和发病位置又分为寻常疣、扁平疣、跖疣、尖锐湿疣及疣状表皮发育不良等。皮肤疣的传染源为患病者及病毒携带者,多由HPV1、2、4型感染引起,HPV 2型可能是引起人群手、足寻常疣的最常见HPV分型[3]。皮肤疣病损部位触压有痛感,也可无任何症状;皮肤显微镜下可见淡黄色丘疹、增厚角质环及圆形乳头状角质增生,其间伴有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形成的小黑点;病程与机体自身免疫力有重要关系,免疫力低下者发病率高,部分
李香桃,柳晓斌,牛桃香[6](2013)在《CO2激光联合疣体埋植及中药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自体疣皮下埋植联合中药、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行自体疣皮下埋植、CO2激光及中药口服和外敷联合治疗;对照组38例行CO2激光治疗。治疗后每4周复查一次,随访6月,复发者再次同法治疗。结果治疗组1次治疗治愈率为47.4%,3次以内治愈率为97.4%;对照组1次治疗治愈率为21.1%,3次以内治愈率为8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76,P=0.006<0.01),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CO2激光联合自体疣皮下埋植及中药治疗尖锐湿疣临床疗效好,可提高治愈率,降低治疗后的复发率。
陈仲[7](2013)在《自体疣皮下包埋预防尖锐湿疣早期复发的疗效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评价自体疣皮下包埋预防尖锐湿疣早期复发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将本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确诊为尖锐湿疣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自体疣皮下包埋,并且使用二氧化碳激光清除病灶;对照组:单纯采用二氧化碳激光清除病灶,术后每2周复查一次,连续随访3个月。结果:治疗组早期治愈率为87.5%,早期复发率为12.5%,对照组早期治愈率为62.5%,早期复发率为37.5%,治疗组的早期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早期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早期治愈率和早期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疣皮下包埋术提高了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抗病毒能力,能够有效地预防尖锐湿疣的早期复发,对治疗和预防尖锐湿疣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黄琼,覃吉高[8](2012)在《自体疣种植爱宝疗浓缩液联合电离子治疗尖锐湿疣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自体疣种植外擦爱宝疗浓缩液联合电离子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取患者自体新鲜疣体种植于上臂三角肌处皮下组织内,同时用电离子一次性祛除所见全部疣体,并外擦爱宝疗浓缩液,隔日1次,连用2周;对照组用电离子祛除全部疣体,并每日局部注射重组基因干扰素α-2b100万U,共14次。两组均每周随诊1次,了解创面愈合及病疣复发情况,观察3个月,按痊愈和复发来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58例,治愈率为91.38%;对照组58例,治愈率为60.3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体疣种植爱宝疗浓缩液联合电离子治疗尖锐湿疣疗效显着,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小。
张战胜,侯定辉,李丽芳[9](2011)在《自体疣皮下包埋联合咪喹莫特治疗尖锐湿疣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自体疣皮下包埋联合咪喹莫特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方法:102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自体疣组织皮下包埋,二氧化碳激光清除病灶,外擦5%咪喹莫特乳膏,每周3次,疗程8周;对照组单纯用二氧化碳激光清除病灶。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6.28%,复发率13.72%;对照组治愈率65.38%,复发率34.62%,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极显着者性(X2=5.855,P<0.05)。结论:自体疣皮下包埋联合咪喹莫特治疗尖锐湿疣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梁广智,王俊伟,雍磊,王静[10](2008)在《自体疣接种对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自体疣接种对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取患者自体一新鲜疣体接种于上臂皮下组织内,同时局麻下用CO2激光一次性祛除所见全部疣体;对照组局麻下用CO2激光祛除全部疣体,并隔日局部注射白介素-Ⅱ40万u,共7次。两组患者均每周随访1次,了解创面愈合及疣体复发情况,观察12周,按痊愈和复发二级来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89.09%(49/55),复发率为10.91%(6/55);对照组痊愈率为67.31%(35/52),复发率为32.69%(17/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疣接种是一种理想的自体免疫疗法,该疗法与CO2激光配合治疗尖锐湿疣可显着降低其复发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二、自体疣皮下包埋治疗尖锐湿疣35例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体疣皮下包埋治疗尖锐湿疣35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复发性尖锐湿疣的评判与综合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复发性尖锐湿疣的评判 |
2 复发性尖锐湿疣的综合治疗 |
2.1 CO2激光联合白介素治疗 |
2.2 CO2激光联合阿维A治疗 |
2.3 CO2激光联合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 |
2.4 光动力治疗 |
2.5 光动力联合CO2激光治疗 |
2.6 光动力联合电灼治疗 |
2.7 电灼联合干扰素治疗 |
2.8 微波联合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 |
2.9 包皮环切术联合CO2激光治疗 |
2.10 中西医结合治疗 |
3 总结 |
(2)火针外治多发性寻常疣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语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临床体内实验 |
1.1 临床资料 |
1.1.1 病例来源 |
1.1.2 诊断标准 |
1.1.3 病例筛选标准 |
1.1.4 随机分组 |
1.1.5 临床治疗方案 |
1.1.6 观察周期、评价时间节点及随访 |
1.2 试验观察资料 |
1.2.1 一般临床情况 |
1.2.2 生物学指标 |
1.3 疗效观察指标 |
1.3.1 主要疗效观察指标 |
1.3.2 次要疗效观察指标 |
1.4 疗效指标 |
1.4.1 疗效判定标准 |
1.4.2 安全性指标 |
1.5 伦理审查 |
1.6 统计学处理 |
1.7 技术路线图 |
2.研究结果 |
2.1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
2.1.1 年龄 |
2.1.2 性别 |
2.1.3 病程 |
2.1.4 治疗前两组患者单项症状的比较 |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
2.3 两组患者单项体征积分分析 |
2.3.1 疣体数目分析 |
2.3.2 疣体直径(靶皮损直径)分析 |
2.3.3 疣体厚度分析 |
2.3.4 疣体挤压痛分析 |
2.4 两组患者DLQI指数评分分析 |
2.5 两组患者治疗疼痛强度分析(NRS) |
2.6 两组痊愈患者停治疗2周后随访分析 |
2.7 安全性评价 |
3.分析与讨论 |
3.1 寻常疣临床表现及西医发病机制研究 |
3.2 西医对寻常疣的治疗 |
3.3 中医对寻常疣的认识及治疗 |
3.4 临床研究总结 |
3.5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数字疼痛分级表(NRS) |
附录2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调查表(DLQI) |
附录3 :伦理审查批件 |
附录4 :文献综述 寻常疣的概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5 :发表文章 |
(3)女性尖锐湿疣高频电切联合自体疣体包埋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疗效评定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2.2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
3讨论 |
(5)皮肤疣治疗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局部外用药物治疗 |
1.1 咪喹莫特 |
1.2水杨酸 |
1.3 干扰素 |
1.4 斑蝥素 |
2 局部注射药物治疗 |
2.1 平阳霉素 |
2.2 氟尿嘧啶 |
3 免疫治疗 |
3.1 免疫调节剂 |
3.1.1 卡介菌多糖核酸 |
3.1.2 西咪替丁 |
3.1.3 阿维A |
3.2 中药 |
4 物理治疗 |
4.1 液氮冷冻治疗 |
4.2 激光治疗 |
4.2.1 二氧化碳激光 |
4.2.2 Q开关Nd |
4.3 微波治疗 |
5 5-氨基酮戊酸(ALA)光动力疗法治疗 |
6 外科切除 |
7 自体疣植入 |
8 发展趋势 |
(6)CO2激光联合疣体埋植及中药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疗效观察及判定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7)自体疣皮下包埋预防尖锐湿疣早期复发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评判标准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早期治愈率与早期复发率比较 |
2.2 不良反应 |
3 讨论 |
(8)自体疣种植爱宝疗浓缩液联合电离子治疗尖锐湿疣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结 果 |
讨 论 |
(9)自体疣皮下包埋联合咪喹莫特治疗尖锐湿疣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结 果 |
讨 论 |
四、自体疣皮下包埋治疗尖锐湿疣35例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复发性尖锐湿疣的评判与综合治疗[J]. 聂如枭,陈丽. 皮肤科学通报, 2021(05)
- [2]火针外治多发性寻常疣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D]. 车熙贞.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
- [3]女性尖锐湿疣高频电切联合自体疣体包埋的疗效分析[J]. 朱琳,彭贤容. 基层医学论坛, 2019(08)
- [4]自体疣包埋治疗尖锐湿疣疗效的Meta分析[J]. 覃巍,阙冬梅,张皓.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6(06)
- [5]皮肤疣治疗研究进展[J]. 申琳,皮红英. 临床误诊误治, 2016(05)
- [6]CO2激光联合疣体埋植及中药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观察[J]. 李香桃,柳晓斌,牛桃香. 中国优生优育, 2013(04)
- [7]自体疣皮下包埋预防尖锐湿疣早期复发的疗效分析[J]. 陈仲. 中国医学创新, 2013(01)
- [8]自体疣种植爱宝疗浓缩液联合电离子治疗尖锐湿疣临床疗效观察[J]. 黄琼,覃吉高.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15)
- [9]自体疣皮下包埋联合咪喹莫特治疗尖锐湿疣临床观察[J]. 张战胜,侯定辉,李丽芳.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29)
- [10]自体疣接种对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疗效观察[J]. 梁广智,王俊伟,雍磊,王静.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08(02)
标签:尖锐湿疣的治疗方法论文; 寻常疣论文; 火针论文; 健康论文; 药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