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生素D_3和维生素K_3对实验性肾结石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上官聪聪[1](2021)在《犬肾结石疾病的诊断治疗及术后营养调控》文中研究指明肾结石是宠物临床常见疾病,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因为一些因素造成尿液中成石物质不同浓度水平升高或溶解度降低,呈过饱和状态,从而析出结晶形成结石,导致部分患者表现出一系列以泌尿系统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在犬上对肾结石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研究尚不够深入,本试验旨在综合临床所见病例,通过对不同病例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过程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出系统的犬肾结石诊疗方法,并对肾结石术后的营养调控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实验中通过问诊、视诊、触诊对临床患犬进行初步诊断;血液生化检查对患病动物机体状况进行分析;尿液检查及B超等影像学检查进行详细的鉴别诊断。根据患者患病阶段及机体状态选择治疗方案,对于症状较轻病畜可采取消炎、药物排石等保守治疗方案,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病动物根据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案进行治疗;对于手术的动物术后要进行精心护理,调整饮食营养结构进行防治,痊愈后进行定期复查。结果表明,肾切开术对治疗肾结石有着一定的疗效,本次试验的患犬其中1只术后发生肾衰竭死亡。术后对动物进行了营养调控试验的对比,通过复查患病动物的血常规、生化、尿检、DR、腹部B超,验证了动物肾结石疾病营养调控的重要性。30只患犬,其中20只用了营养调控,机体各方面生命体征正常,肾结石消失,而未经营养调控的10只患犬,由试验数据可知,恢复不理想,甚至有加重的迹象。改善动物的营养状况,可通过减少成石营养物质的摄入,或在此基础上添加中药成分,起到预防肾结石溶解肾结石的作用,通过实验可以看到泌尿道处方粮在溶石排石中的作用。肾结石大多是由于日常不当的饲喂方式所致,因此宠物主人应积极消除致病因素,预防该疾病的发生。本研究通过系统分析肾结石的发生、诊断及治疗,以及在宠物肾结石疾病过程中营养调控的作用,提供一定的临床数据,以期改变宠物的生活品质。
刘思琪,王苏,吴亚平,赵一璟,左志华,刘超,王昆[2](2021)在《补充维生素D治疗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影响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估维生素D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患者自身抗体水平的影响。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所有评估接受维生素D治疗的AIT患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变化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项随机对照试验(RCTs)研究,包含344例AIT患者。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经过6个月维生素D治疗的AIT患者TPO-Ab及Tg-Ab滴度显着降低,无严重不良反应报道。结论:补充维生素D可以在短期内(约6个月)降低AIT患者的血清TPO-Ab和Tg-Ab滴度。
赵安达,刘希鹏,王鑫,孙娟,吴巧敏,张美芳[3](2019)在《维生素与泌尿系结石关联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之一,其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但确切的病因尚未明确。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营养状况、特别是维生素摄入与泌尿系结石形成相关。本文就维生素与泌尿系结石关联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要介绍。
徐燕红,殷太岳,王宝维,王晓伟,李文立[4](2019)在《饲粮维生素K3添加水平对五龙鹅胫骨发育、免疫器官指数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文中认为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维生素K3添加水平对五龙鹅胫骨发育、免疫器官指数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试验分为2个阶段,1~4周龄阶段,选用1日龄五龙鹅360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维生素K3含量为1.23 mg/kg),Ⅱ~Ⅵ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2、4、8和16 mg/kg的维生素K3。5~16周龄阶段,选用28日龄五龙鹅288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鹅。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维生素K3含量为1.18 mg/kg),Ⅱ~Ⅵ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4、8、16和32 mg/kg的维生素K3。试验期16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1~4周龄阶段,饲粮中添加4 mg/kg维生素K3显着提高了胫骨粗灰分含量、骨密度、骨强度和骨重(P<0.05),极显着提高了胫骨钙、磷含量(P<0.01); 5~16周龄阶段,饲粮中添加8 mg/kg维生素K3极显着提高了胫骨粗灰分、钙、磷含量及骨密度、骨强度(P<0.01),骨小梁和成骨细胞发育更好。2)饲粮中添加维生素K3对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无显着影响(P>0.05)。3)与对照组相比,1~4周龄阶段,饲粮中添加4 mg/kg维生素K3显着提高了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P <0.05),显着降低了血清丙二醛(M DA)含量(P <0. 05),极显着提高了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1); 5~16周龄阶段,饲粮中添加8 mg/kg维生素K3显着提高了血清T-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0.05),显着降低了血清MDA含量(P<0.05),极显着提高了血清T-AOC (P<0.01)。由此可见,1~4周龄和5~16周龄五龙鹅饲粮中维生素K3添加水平分别为4和8 mg/kg时,提高了胫骨粗灰分、钙、磷含量及骨密度、骨强度,改善胫骨发育状况;提高了血清T-SOD活性和T-AOC,降低了血清MDA含量,进而提高了五龙鹅抗氧化性能。
赵国防,李民,刘美云[5](2012)在《维生素K3对尿路结石患者尿中骨桥蛋白浓度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维生素K3对尿路结石患者尿中骨桥蛋白浓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30例尿路结石患者为维生素K组,肌注维生素K3 12 mg/d,连续7 d;收集用药前后的尿液标本;随机选3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收集尿液标本;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测定各尿液标本中的骨桥蛋白含量;比较尿路结石患者用药前后及与正常人尿液中骨桥蛋白含量的差异。结果维生素K组用药后比用药前尿液中骨桥蛋白含量高18.7%(P<0.05);用药前组比正常对照组尿液中骨桥蛋白含量高93.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36);用药后组比正常对照组尿液中骨桥蛋白含量明显升高129.0%(P<0.01)。结论临床应用维生素K可上调肾骨桥蛋白的表达,抑制结石的形成。
丁家荣[6](2012)在《高脂血症对实验性小鼠肾草酸钙结晶模型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肾结石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虽然肾结石的诊断及治疗技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其发病率和复发率仍高居不下,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目前对肾结石的发病机制还不明确,相关研究进展也较为缓慢。便捷、稳定的实验动物草酸钙结石模型是研究肾结石临床和基础研究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对探索肾结石产生和防治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大宗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肥胖、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尿pH值降低、高血压等代谢因素不单是肾结石发生的危险因素,而且还与结石的演进密切相关。目前代谢综合征中单个因素具体如何参与结石形成过程的研究相对薄弱。血脂异常作为代谢综合征的关键组成,其对结石生成的影响尚未见相关基础研究报道。从肾结石成分来看,人类肾结石主要以含钙结石为主,其中又以草酸钙结石最多,约占结石总数的80%。主流观点认为尿液中草酸钙晶体的成核、生长、聚集是草酸钙结石形成的主要机制。尿液中结石成分过饱和析出只是结石生成条件之一,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肾小管中的草酸钙晶体由于尿液的冲刷作用而随尿液排出,无法在肾小管中聚集形成结石,只有在肾小管上皮损伤情况下,尿中的草酸钙晶体才能够黏附、生长和聚集于肾内或肾乳头表面形成结石斑,并经过一系列反应最终生成草酸钙结石。因而,草酸钙结晶的沉积被认为是草酸钙结石生成的重要基础,建立一种成熟、稳定的草酸钙结晶模型对研究草酸钙结石早期生成机制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目的:通过腹腔注射乙醛酸盐来增加尿草酸排泄量,同时辅以肾小管损伤因素,摸索出一种造模时间短、结晶生成效果好的小鼠肾草酸钙结晶模型建模方法,并通过动物实验的方法来验证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缺陷小鼠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LDLR)缺陷小鼠诱导的高脂血症是否促进乙醛酸盐诱导的肾脏草酸钙结晶的生成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研究方法:第一部分通过给予C57BL/6、BABL-c、129S三种品系小鼠腹腔注射乙二醇体内代谢中间产物乙醛酸盐来增加尿草酸排泄量,同时辅以肾小管上皮细胞毒剂氯化铵自由饮水的方法建立小鼠肾草酸钙结晶模型。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肾组织纤维化情况。HE染色观察小鼠肾组织草酸钙结晶生成情况,并对各组小鼠肾组织中钙元素的含量进行定量检测。第二和第三部分分别采用ApoE基因缺陷小鼠和LDLR缺陷小鼠诱导建立高脂血症小鼠模型。并对两种不同的方案诱导高脂血症小鼠模型给予肾草酸钙结晶诱导方案,通过HE染色观察小鼠肾组织中草酸钙结晶生成情况,并测定肾组织以及血清中钙和维生素E含量,同时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评估小鼠肾组织中钙含量与血脂水平的关系,同时监测肾组织中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表达情况。检测肾组织中脂质过氧化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水平。研究结果:三种品系小鼠采用腹腔注射乙醛酸,同时辅以1%氯化铵自由饮水的结晶诱导方案,在给药7天后成功建立肾草酸钙结晶模型,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结果提示肾组织存在纤维化表现。分别由ApoE基因缺陷和LDLR缺陷诱导的小鼠高脂血症加重乙醛酸盐诱导的肾脏草酸钙结晶的生成。免疫组化检测发现,相对于对照组,高脂血症组小鼠肾小管以及肾间质中OPN表达明显增加。另外在肾组织和血液中钙和维生素E含量检测中出现高脂血症小鼠模型肾组织中维生素E含量低,而血中含量高的维生素E器官吸收障碍表现。另外高脂血症组小鼠肾组织中GSH水平低于对照的野生型小鼠,MDA水平高于对照。研究结论:1.通过腹腔注射乙醛酸,并辅以氯化铵饮水的方法7天即可建立的实验性小鼠肾草酸钙结晶模型,该模型兼具急性肾损伤和慢性纤维化的特征,是一种造模时间短、成石效果好的小鼠结晶模型造模方案。2.ApoE基因缺陷和LDLR缺陷导致的小鼠高脂血症可以加重乙醛酸盐诱导的肾脏草酸钙结晶的生成;氧化/抗氧化平衡紊乱、全身性系统性促钙化因素可能是高脂血症促进小鼠结晶形成的作用机制。
刘艳,张碧丽[7](2010)在《特发性高钙尿症研究新进展》文中指出特发性高钙尿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是很清楚,甲状旁腺素水平的改变、肾磷漏出的增加、1,25-(OH)2D3活性的增强、维生素D受体表达的增强、钙敏感受体的增多、骨再吸收的增强均参与发病,此外,遗传因素尤其是TRPV5基因表达的缺失、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钙敏感受体基因第7外显子单核苷酸多态性、降钙素受体基因多态性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治疗上除传统的低钙饮食及噻嗪类利尿剂应用外,中药辅助治疗及羟乙磷酸钠、舒林酸也取得一定疗效。
肖龙明,何国友[8](2009)在《ESWL治疗后尿石复发的预防》文中研究指明饮水和饮食预防对各类结石都有疗效,为非特异性预防。而药物预防则应针对结石的不同类型选用适当的药物。大小分子抑制物近年来的研究及相应药物的开发已使尿石复发预防有效率大为提高。鱼油、芭蕉芯提取液、玉米须提取液、酸性黏多糖类物质(如胖大海提取液)等在体外及动物试验中对草酸钙结石的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作为新的防石药物很有前途。预防磷酸钙结石的复发则以维生素A效果较好,别嘌呤醇用于预防尿酸结石,而碳酸氢钠则只对胱氨酸结石有明显预防作用。
李云龙,谢云,吴火焱,王亮,许辉[9](2008)在《主要抑制物在尿石形成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
袁守娴,史启铎[10](2008)在《特发性高钙尿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特发性高钙尿是泌尿系结石病常见的病因,其发病复杂,涉及环境、遗传和代谢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目前对于分子水平的特发性高钙尿的研究已成为热点。主要机制包括遗传饮食、维生素D及其受体、钙敏感受体、钙代谢和重吸收、细胞因子和骨的重吸收、酶、相关激素其他机制异常。
二、维生素D_3和维生素K_3对实验性肾结石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维生素D_3和维生素K_3对实验性肾结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犬肾结石疾病的诊断治疗及术后营养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肾结石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
1.1 肾结石形成的机理 |
1.2 肾结石成分分析 |
1.3 肾结石形成的因素 |
1.3.1 饮食因素 |
1.3.2 动物因素 |
1.3.3 毒性物质 |
1.4 犬尿石症的临床症状 |
1.4.1 肾结石 |
1.4.2 输尿管及膀胱结石 |
1.4.3 尿道结石 |
1.5 肾结石实验室检查 |
1.5.1 尿常规分析 |
1.6 影像学检查 |
1.6.1 X光检查 |
1.6.2 B超检查 |
1.6.3 CT诊断 |
1.7 肾结石鉴别诊断 |
1.7.1 肾结石与胃肠异物的鉴别诊断 |
1.7.2 肾组织钙化与肾结石的鉴别诊断 |
1.8 肾结石的治疗 |
1.8.1 肾结石保守疗法 |
1.8.2 肾结石手术疗法 |
第二章 肾结石病犬的营养调控 |
1.营养物质与尿结石 |
1.1 蛋白质与尿结石 |
1.2 嘌呤与尿结石 |
1.3 钙、磷与尿结石 |
1.4 镁离子与尿结石 |
1.5 维生素与尿结石 |
1.6 pH值与尿结石 |
1.7 水与尿结石 |
2.泌尿道处方粮调理 |
2.1 添加药物成分调理 |
2.2 益生菌 |
2.3 有机硒 |
2.4 泽泻 |
2.5 金钱草 |
2.6 蜂产品 |
2.7 车前子 |
第三章 犬肾结石的诊断与治疗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临床病例来源 |
1.1.2 实验仪器 |
1.1.3 试验药品 |
1.1.4 试验器械 |
1.2. 试验方法 |
1.2.1 实验室检查 |
1.2.2 术前准备 |
1.2.3 手术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2.1 术前实验室检查结果 |
2.1.1 血常规检查 |
2.1.2 生化检查结果 |
2.1.3 尿检结果 |
2.1.4 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 |
2.1.5 术中指标检测 |
2.2 肾切开手术治疗结果 |
2.3 术后护理结果 |
2.4 术后实验室复查结果 |
2.4.1 血常规复查结果 |
2.4.2 生化复查结果 |
2.4.3 影像学复查结果 |
2.5 肾结石不同手术治疗效果对比 |
2.6 讨论 |
2.6.1 肾结石临床诊断技术 |
2.6.2 不同手术方法的比较 |
2.6.3 预防以及预先诊断 |
第四章 肾结石术后的营养调控 |
1.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试验动物 |
1.1.2 日粮配方 |
1.2.3 试验仪器 |
1.2 试验方法 |
1.2.1 试验日粮的营养物质对比 |
1.2.2 试验患犬的饲喂方法及试验设计 |
1.2.3 检查项目及方法 |
2.结果与分析 |
2.1.1 血常规检查结果 |
2.1.2 生化检查结果 |
2.1.3 尿液检查结果 |
2.1.4 影像学检查结果 |
2.1.5 球蛋白测定与体重测定结果 |
3.不同营养结构的日粮对术后康复的影响 |
3.1 尿结石与营养调控的关系 |
3.2 营养与动物免疫的关系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补充维生素D治疗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影响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检索策略 |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3 数据提取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 果 |
2.1 文献筛选过程 |
2.2 干预措施 |
2.3 质量评价 |
2.4 纳入研究的结果 |
2.5 维生素D治疗对TPO- Ab的影响 |
2.6 维生素D治疗对Tg- Ab的影响 |
2.7 不良事件 |
2.8 发表偏倚 |
3 讨 论 |
(3)维生素与泌尿系结石关联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脂溶性维生素 |
1.1 维生素A |
1.2 维生素D |
1.3 维生素E |
1.4 维生素K |
2 水溶性维生素 |
2.1 维生素C |
2.2 维生素B6 |
3 结语 |
(4)饲粮维生素K3添加水平对五龙鹅胫骨发育、免疫器官指数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及饲粮 |
1.2 试验设计 |
1.3 饲养管理 |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4.1 胫骨发育指标 |
1.4.2 免疫器官指数的测定 |
1.4.3 血清抗氧化指标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饲粮维生素K3添加水平对五龙鹅胫骨发育的影响 |
2.1.1 饲粮维生素K3添加水平对五龙鹅胫骨发育指标的影响 |
2.1.2 16周龄五龙鹅胫骨生长板组织学观察 |
2.2 饲粮维生素K3添加水平对五龙鹅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
2.3 饲粮维生素K3添加水平对五龙鹅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饲粮维生素K3添加水平对五龙鹅胫骨发育的影响 |
3.2 饲粮维生素K3添加水平对五龙鹅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
3.3 饲粮维生素K3添加水平对五龙鹅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4 结论 |
(6)高脂血症对实验性小鼠肾草酸钙结晶模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一部分:乙醛酸盐诱导实验性小鼠草酸钙结晶模型的建立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ApoE 基因缺陷诱导的高脂血症对实验性小鼠草酸钙结晶模型的影响 |
前言 |
实验设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LDLR 基因缺陷诱导的高脂血症对实验性小鼠草酸钙结晶模型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学习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7)特发性高钙尿症研究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机制 |
1.1 甲状旁腺素的作用 |
1.2 1, 25- (OH) 2D3代谢作用增加 |
1.3 维生素D受体 |
1.4 肾磷的漏出 |
1.5 骨再吸收增加 |
1.6 钙敏感受体增多 |
1.7 遗传因素及基因学研究 |
2 治 疗 |
2.1 一般治疗 |
2.2 药物治疗 |
2.2.1 噻嗪类利尿剂 |
2.2.2 非类固醇类抗炎药 |
2.2.3 骨吸收抑制剂 |
2.2.4 中药辅助治疗 |
(8)ESWL治疗后尿石复发的预防(论文提纲范文)
1 尿石预防的必要性 |
2 影响尿石形成的主要因素 |
3 预防尿石复发的方法 |
3.1 饮食疗法 |
3.1.1 饮水疗法 |
3.1.2 限制钠的摄入 |
3.1.3 高钙饮食 |
3.1.4 限制草酸的过量摄取 |
3.2 西药疗法 |
3.2.1 噻嗪类 |
3.2.2 枸橼酸盐 |
3.2.3 镁 |
3.2.4 酸性黏多糖 |
3.2.5 磷酸盐 |
3.2.6 嘌呤醇 |
3.2.7 碳酸氢钠 |
3.2.8 维生素 |
3.2.9 鱼油 |
3.3 中药疗法 |
3.3.1 玉米须、米糠 |
3.3.2 金钱草 |
3.3.3 芭蕉芯 |
3.3.4 胖大海 |
(9)主要抑制物在尿石形成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尿石形成中的主要抑制物 |
2 问题与展望 |
四、维生素D_3和维生素K_3对实验性肾结石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犬肾结石疾病的诊断治疗及术后营养调控[D]. 上官聪聪. 河南科技学院, 2021(07)
- [2]补充维生素D治疗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影响的Meta分析[J]. 刘思琪,王苏,吴亚平,赵一璟,左志华,刘超,王昆.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02)
- [3]维生素与泌尿系结石关联的研究进展[J]. 赵安达,刘希鹏,王鑫,孙娟,吴巧敏,张美芳. 上海医药, 2019(17)
- [4]饲粮维生素K3添加水平对五龙鹅胫骨发育、免疫器官指数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J]. 徐燕红,殷太岳,王宝维,王晓伟,李文立. 动物营养学报, 2019(06)
- [5]维生素K3对尿路结石患者尿中骨桥蛋白浓度的影响[J]. 赵国防,李民,刘美云.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2(12)
- [6]高脂血症对实验性小鼠肾草酸钙结晶模型的影响[D]. 丁家荣. 第二军医大学, 2012(10)
- [7]特发性高钙尿症研究新进展[J]. 刘艳,张碧丽. 医学综述, 2010(19)
- [8]ESWL治疗后尿石复发的预防[J]. 肖龙明,何国友. 医学综述, 2009(13)
- [9]主要抑制物在尿石形成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 李云龙,谢云,吴火焱,王亮,许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16)
- [10]特发性高钙尿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袁守娴,史启铎.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