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北农村甲烷厌氧发酵新模式及其综合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郭应军[1](2021)在《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农村能源结构优化与低碳社区模式》文中指出《低碳社区建设试点指南》、《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明确指出了绿色化、清洁化、便利化、低碳化是中国农村能源发展的根本方向。截止2015年中国南方已治理石漠化土地面积达2.25×104km2,进入了石漠化治理成效巩固与降低能源贫困的攻坚期,《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十三五”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计划治理石漠化不低于2.0×104km2,亟需开展石漠化治理农村能源结构与低碳社区发展模式的研究,对推动石漠化治理、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等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自然地理学理论框架以及能源阶梯理论、能源堆积理论、资源优化配置理论等,针对石漠化治理中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机制,能源消费结构、农业废弃物资源量、多元能源优化机制、多元主体的职责与策略、低碳社区发展模式等科学问题与科技需求,以贵州高原山区及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2017-2021年分6次在3个研究区的25个行政村、671家农户近2000人的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与低碳社区发展模式的数据的调查和数据采集,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数理模型等方法,围绕石漠化治理中农村能源结构优化与低碳社区发展模式的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系统研究,重点阐明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与户均农业废弃物(秸秆与畜禽粪便)可能源化量,揭示农村能源结构优化机制,提出低碳社区发展模式与技术,并进行示范验证与推广,为石漠化治理与低碳社区发展提供科技参考。(1)发现了喀斯特石漠化农村面临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能源贫困严重、能源普遍服务难等问题:薪柴与煤炭成为主要燃料,阐明了不同等级石漠化区能源消费模式:潜在-轻度石漠化区形成以煤炭为主的炊事、取暖、烘玉米的模式,以薪柴为主生产用能(煮猪食)模式,户均能源消费量为5646kgce,其中煤炭为3772kgce,薪柴为1381kgce;中-强度石漠化区形成以薪柴为主、电力为辅的炊事用能模式、薪柴为主的取暖模式,户均能源消费量为3593kgce,其中薪柴为2791kgce;无-潜在石漠化形成以薪柴为主、电力为辅的炊事用能模式,以薪柴为主、煤炭为辅的取暖用能模式,以煤炭(烤烟加工)和薪柴(煮猪食)为主的生产用能模式,户均能源消量为5069kgce,其中薪柴为3495kgce,煤炭为385kgce。突破了能源消费结构与生态环境效益相互割裂的局限,原创性的提出的状态方程,将薪柴消费、森林生态阈值、状态值与石漠化等级的关系量化。(2)揭示了户均农业废弃物可能源化与石漠化等级成复杂关系,户均秸秆可能源化量随石漠化等级提高成明显下降趋势;户均禽畜粪便可能源化量随石漠化等级提高而明显增加趋势;农业废弃物总量与石漠化等级关系关联性较弱。农业废弃物可能源量与石漠化等级成复杂关系,秸秆可能源化量随石漠化等级提高逐渐呈现明显减少趋势,即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81.07kgce)<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区(777.74kgce)<山地槽谷无-潜在石漠化区(1332.91kgce);禽畜粪便可能源化量随石漠化等级提高而增多,山地槽谷无-潜在石漠化区(1028.86kgce)<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区(1535.7kgce)<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区(2103.29kgce),农业废弃物总量与石漠化等级关系不明显(2300~2400kgce)。(3)提出了救济、实物置换、舆论、竞争等机制,并从多元主体视角提出了优化策略。救济机制:中央政府通过立法保障、重大战略规划、可再生能源产业化政策等促进能源结构整体优化,地方政府通过地方性法律法规、政策等推进能源项目落地。实物置换机制,农户以秸秆与畜禽粪便置换能源企业的能源最终产品。舆论机制,发挥农村社区熟人社会的舆论作用,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低成本、高效运行的决策机制。竞争机制,低收入、中低收入农户对薪柴选择上影响不明显但内部差异较大,中收入农户对薪柴种类选择上影响上较为明显但内部差异明显,中高收入、高收入农户对薪柴选择上影响差异明显但内部差异小。优化机制研究突破了以技术研发为主的路径依赖,从微观机制研究和宏观的优化策略相结合视角进行研究。(4)创建了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防治商品能源化与混农林业复合经营低碳社区模式(毕节低碳社区模式)、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治理电热化与特色高效林产业规模经营低碳社区模式(关岭-贞丰低碳社区模式)、山地槽谷石漠化防治可再生能源化与世界遗产旅游业权衡经营低碳社区模式(施秉低碳社区模式)。基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口特征、资源禀赋等,构建了中国南方喀斯特3种模式8种亚模式,毕节模式户均年消费量为3000~4200kgce、年成本为4600元左右,关岭-贞丰模式年消费量为900~1300kgce、年成本为1800~2900元,施秉模式模式户均年消费量为2100~3200kgce、年成本为1900~2400元。提出了数理模型,将环境效益货币化,表明优化后的能源结构具有促进低碳社区发展的功能。
唐笛[2](2021)在《基于能值分析法的三台县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我国农业采取粗放型生产方式,农业经济发展建立在化肥、农药等生产要素高消耗、低利用和污染物高排放基础上,造成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可持续发展严重受阻。因此,需要寻求生态友好的农业发展模式,突破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循环农业遵循“3R”发展原则,保护生态环境,资源高效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有效模式之一。近年来,我国循环农业蓬勃发展,形成一些典型模式,需要科学依据评价这些模式应用的可行性。当前循环农业评价研究以定性评价为主,定量评价十分薄弱。本研究在梳理循环农业相关理论基础上,将三台县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分为家庭微循环、园场小循环、合作中循环、区域大循环等类型。采用能值分析方法,对比研究模式的能值总投入与总产出;建立能值指标评价体系,对比评价各个模式的系统可持续状况,检测循环系统的健康性,并为其他类似地区发展循环农业提供参考。基于2019年三台县四类模式调研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家庭微循环是小农户发展循环农业的有效模式;(2)园场小循环是经济效益较显着但环境压力大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3)合作中循环是适宜发展特色农业但成本较高的循环农业模式;(4)区域大循环与种养循环相结合是高效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在此研究基础上,笔者提出循环农业发展相关建议:一是深入宣传家庭微循环农业发展模式,适度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二是完善园场小循环模式环境监督管理机制;三是结合特色农业,发展合作中循环;四是大力推广种养结合的区域大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张美君[3](2021)在《玉米秸秆降解复合菌发酵工艺优化及其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文中指出
张畅[4](2020)在《南宁市农业废弃物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问题已成为行业热点,农业废弃物综合管理旨在大力减少农村面源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十三五规划以来,国务院发文的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年提到要加强对农业环境突出问题的整治,增强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所需要的良好生态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前提条件。本文主要阐明了南宁市农作物秸秆资源管理、畜禽养殖废弃物利用、农用地膜管理的基本现状,在调研区域主要围绕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农用地膜三个模块的农业废弃物资源量,可收集利用量、利用的方式与途径、农户行为与偏好、政府政策行为、以及社会化服务主体的活跃度展开研究和调查,进一步了解南宁市典型县区的农业废弃物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农业废弃物科学管理所涉及的生产主体、决策主体、社会化服务主体、监督与考核主体间的有效联结和主体间契合度等多方面提出具有科学有效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在开始本文的调查研究前,通过南宁市近三年的统计年鉴数据在南宁市“五县七区”中科学选取了农业生产相对密集的“五县二区”进行调查研究,它们分别是隆安县、马山县、上林县、宾阳县、横县、邕宁区、武鸣区。本调查研究通过采取市-县区-乡镇-行政村四级下沉的调研模式,共在调研区域下乡入户调查获得712份有效调查问卷,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4.76%。通过分析7个典型县区的农业废弃物资源量以及农业生产主体、政府政策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三个主体在农业废弃物管理环节上的行为表现,指出目前农业废弃物的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第一,拓宽环保宣传的渠道,增强生产主体环保意识;第二,健全优化补贴机制,提高政府决策主体主导性;第三,激活再利用环节产业化内生动力,推动市场化经营主体的发展;第四,优化基层组织建设,落实监督主体责任和纽带作用;第五,强化农业环保科技的渗透,提高生产主体积极性。本文研究的价值是为了进一步促进南宁市农业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设以及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循环农业的发展,为减少农业生产所带来的农业废弃物环境污染,改善南宁市乡村的生活生产环境质量提供可参考的意见与建议。
李文斌[5](2019)在《建水县西山村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构建及推广研究》文中提出发展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一条崭新的道路。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逐渐向着机械化、高效化、协调化发展,但农业结构转型与资源环境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追求农业高产出的过程中,过度的使用化肥农药,大量的消耗农业资源,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造成严重的农村面源污染和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日益严重。为了进一步促进建水县西山村的社会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建立合理的农业发展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循环农业原理、可持续发展原理、农业发展阶段理论等相关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创新性的引入一种基于公司战略的眼光来分析企业外部宏观环境的方法——PEST分析法,从政治(Politics)、经济(Economic)、社会(Society)、技术(Technology)四个方面进行实证分析,并结合实地调查法、以及文献分析和经验分析等方法,深入探究了西山村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而从建水县西山村的区位优势和农业资源情况出发,在建水县西山村已有的农业基础上,建立一个适合当地发展的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并从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效益分析,研究所得到的结论如下:基于建水县西山村蔬菜种植,建立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将会进一步带动当地一、二、三产业联动,在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的同时还增加了农民收入。在建水县西山村建立的主要农业模式包括:“猪—沼—菜”、“猪—沼—鱼”等。结合实际实践经验,因地制宜的将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由村到镇进行推广,加快实现曲江镇全面小康社的建成,可为云南省乃至全国施行整县推进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建设战略提供参考借鉴。
刘晓永[6](2018)在《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化肥消费量大、有机肥资源丰富,但有机肥养分资源数量和还田量以及农田养分的输入、输出时空分布特征尚不明确,各地区农业生产中养分需求和供给不清楚,严重制约养分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和国家层面上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和平衡以及农业生产对养分的需求,把握不同区域养分资源与利用特点,可为养分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分配提供战略性对策和依据。本研究采用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等,研究了19802016年中国秸秆、粪尿等有机肥养分的数量、区域分布和还田量,分析了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估算了2016年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我国农业生产的养分需求以及化肥需求和供给差。主要结果如下:1)依据作物产量、草谷比、秸秆还田率和秸秆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秸秆和氮磷钾养分量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85.77%和104.00%,2010s年均分别为90585.89×104和2502.11×104 t,西北诸省、西藏和黑龙江省增幅明显,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以及黑龙江省秸秆及其养分资源占全国2/3以上。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NPK还田量增长2倍多,2010s年均为1783.23×104t,还田率为71.27%,其中N 579.14×104 t,P 106.27×104 t和K 1097.87×104 t,还田率分别为60.70%、77.34%和77.83%。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和黑龙江省的秸秆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70%。2)基于畜禽年末存栏数、年内出栏数、饲养周期、排泄系数和粪、尿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畜禽粪尿量、粪尿养分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畜禽粪尿量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53.35%和62.28%,2010s年均分别为423529.66×104(鲜基)和4095.76×104 t,东北地区增幅最大。畜禽粪尿NPK还田量从1980s年均1132.71×104增加到2010s年均1713.33×104 t,河南、四川、内蒙古、山东、河北、湖南、新疆、广西、云南和安徽的畜禽粪尿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02%59.66%。2010s畜禽粪尿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617.99×104、297.81×104和797.53×104 t,还田率分别为30.58%、70.75%和48.22%。3)我国有机肥NPK(N+P+K)资源量持续增加,2010s年均达到7797.41×104 t,比1980s增加67.11%,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河北、湖南、内蒙古、湖北、云南、江苏和安徽有机肥NPK资源量约占全国的55.21%57.33%。2010s有机肥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1332.69×104、437.97×104和1929.30×104 t,还田率分别为35.00%、61.91%和58.78%。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内蒙古、湖南、安徽、江苏、湖北和广东的有机肥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72%60.82%。4)基于作物产量,单位经济产量吸收养分量和秸秆还田养分量,估算了不同年代各省作物生产中养分移走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农田氮磷钾养分移走量(N+P2O5+K2O)增长75.33%,其中N、P2O5和K2O分别增长67.03%、82.59%和84.81%,西北地区增幅最大,2010s年均移走量为3086.90×104 t,其中N 1497.07×104 t,P2O5 621.23×104 t,K2O 968.60×104t,河南、黑龙江、河北、江苏、四川、吉林、安徽、湖北、湖南和广东的农田养分移走量约占全国的55.66%59.75%。5)通过计算养分的投入(化肥、有机肥)和产出(作物移走量),得出不同年代各省养分表观平衡和偏平衡(PNB,养分移走量/投入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氮磷钾养分盈余量(N+P2O5+K2O)增长208.23%,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湖北、河北、广西、广东、安徽、湖南、江苏和云南的盈余量占全国的56.23%64.33%。2010s盈余5284.42×104 t,其中N、P2O5和K2O分别盈余2220.36×104 t、2002.27×104 t和1061.79×104t。1980s到2010s PNB逐渐下降,2010s PNB-N介于0.130.87,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高于0.37;PNB-P2O5介于0.060.41,东北高于0.26,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介于0.190.29,其他省份低于0.20;PNB-K2O介于0.020.85,东北和华北大多数省份高于0.53,其他多数省份介于0.30.6。6)按2016年农作物、林地、草地、水产养殖面积和平衡施肥量,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全国氮磷钾养分(N+P2O5+K2O)的需求量为8441.80×104 t,其中N 3758.13×104 t、P2O5 2035.96×104t和K2O 2647.71×104 t。粮食作物养分需求量约占全国的41.53%,其次蔬菜/瓜果占21.09%。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的养分需求较大,河南、四川、山东、湖南、广西、河北、云南、湖北、内蒙古和江苏的养分需求量占全国的52.96%。全国化肥消费与需求差为744.52×104 t,其中N亏缺120.61×104 t,P2O5过量474.78×104 t,K2O过量390.35×104 t,华北地区过量最多,特别是河南、山东、河北过量较多,而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多数省份化肥投入不足。
陈昕[7](2017)在《蓝藻生长条件优化及厌氧发酵产沼气预处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市政污泥的主流处理工艺为厌氧发酵,产生沼气中的CH4经分离后可以作为能源进行利用,而副产物CO2则往往排入大气,成为温室气体污染的一部分。针对副产物CO2未得到有效利用、同时厌氧发酵沼液中富含氮、磷的现状,本文提出一种将蓝藻作为生物催化剂,利用CO2和沼液中N、P等营养物质将无机碳再次转化为生物质,然后将增殖的蓝藻生物质进行厌氧发酵,从而将市政污泥厌氧发酵副产物CO2有效的转化为CH4的工艺思路。本论文主要对该整体工艺中的蓝藻相关部分进行研究,分别以太湖蓝藻水华中优势藻种铜绿微囊藻和取自太湖的蓝藻为研究对象,通过优化蓝藻生长条件和厌氧发酵预处理条件,实现对蓝藻增殖效果、氮磷吸收效果和发酵效果的提升。研究内容包括:1.分别考察了光照时间、氮磷比和CO2曝气浓度对铜绿微囊藻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分别在光照强度为5000 Lux、氮磷比区间为10:120:1、CO2曝气浓度小于等于5%时获得最大藻生物量。在营养元素充分的情况下,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受光照强度变化的影响显着,且在氮磷比过高或过低时会受到抑制,CO2曝气浓度过高也会抑制藻细胞的增殖。2.分别考察了光照强度、氮磷比和CO2曝气浓度对铜绿微囊藻氮磷吸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对NO3--N的吸收率随光照强度增大而升高,在7000 Lux时获得最大值,且在CO2曝气浓度小于等于5%时获得最大值。铜绿微囊藻对NO3--N的吸收率随氮磷比增大而降低,在氮磷比区间为10:115:1之间获得最大去除量。铜绿微囊藻对TP吸收率在光照强度为5000 Lux时达到最大值,但随光强变化的趋势不明显;当氮磷比区间为10:120:1、CO2曝气浓度小于等于5%时,TP吸收率能分别达到最大值。3.使用响应面法考察了氮磷比、CO2曝气浓度和p H值对铜绿微囊藻生长情况和P吸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得到的最优组合条件为:氮磷比为14.14:1,CO2曝气浓度为3.59%,p H值为9.27。在此条件下,藻生物量的预测值为3.57 g/L,TP吸收率的预测值为76.75%,实验实测值与预测值无显着差异,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4.分别考察NO2--N浓度和预处理时间对蓝藻厌氧发酵效果的影响。将预处理9h的四个对照组样品清洗干燥后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经过预处理的蓝藻聚合物结构被破坏,使蓝藻与接种物的接触面积增大,加快水解速率,进而对厌氧发酵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分析发酵预处理后蓝藻样品中SCOD、蛋白质、多糖和氨氮等指标浓度变化。预处理过后的对照组显示,除氨氮外各指标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且变化趋势明显。在大部分对照组中,SCOD、蛋白质和多糖的浓度都随NO2--N浓度的增大和预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升高。5.向经过预处理后的蓝藻样品中加入厌氧微生物进行厌氧发酵研究,考察不同对照组的产气情况。结果显示,相同预处理时间下的不同NO2--N浓度对照组的产气量和VS降解率基本随NO2--N浓度的升高而增大,而最大产气量在预处理时间为9 h,NO2--N浓度为200 mg/L,合FNA浓度为1.43 mg/L时获得,产率达到142 m L/g·VS,甲烷含量达到70.4%,VS降解率也获得最大值49.67%。综上,预处理时间为9 h,NO2--N浓度为200 mg/L时,对蓝藻厌氧发酵的促进效果最好。
滕飞,杨立国,熊波,张莉,李治国,李传友[8](2016)在《北京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调研》文中提出为全面深入了解北京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通过查阅国内外秸秆先进处理技术、调研典型秸秆处理模式、实地考察秸秆处理设备以及召开秸秆处理技术座谈会等形式,分析了北京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摸清了现阶段北京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运行模式及相关机械设备使用情况,明确了完善秸秆饲料化和肥料化利用现有技术,探索秸秆能源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适宜方式这两大发展主线。并根据北京市农业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农作物秸秆全量化综合利用的政策建议和措施,为提高北京市农作物秸秆利用水平提供技术支持和政策参考。
赵严君[9](2015)在《梅县区生猪低碳养殖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而养猪业是畜牧业的重中之重。政府积极引导和支持生猪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使我国的生猪养殖迅速发展,但是随之而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愈发突出和严重,生猪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造成了资源环境的污染,带来了不良影响,是农村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生猪养殖资源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产生的环境污染不容忽视。资源环境的破坏反过来又制约了生猪养殖的发展。因此,生猪养殖的发展方式不能单纯追求高速度,而是要追求生猪健康与人类健康并重、生猪养殖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可持续发展,今后生猪养殖业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大力发展生态养猪业,实现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健康、安全、环保已经成为了我国生猪养殖业发展的主旋律,低碳模式是我国的主流发展模式,促进生猪养殖向低碳养殖发展是未来生猪养殖的必然选择。本文以低碳经济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运用管理学、统计学和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采用实地调查和个案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我国不同的生猪低碳养殖模式,分析梅县区生猪低碳养殖的不同模式及其效益,以期为梅县区发展生猪低碳养殖模式,促进生猪养殖业的低碳绿色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全文共由6章内容构成。1.绪论。本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简要综述了国内外研究动态,确立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2.生猪低碳养殖相关理论和生猪低碳养殖的五种模式以及各种指标的分析。主要论述了低碳养猪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包括低碳经济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主要分析了生猪低碳养殖的五种模式,包括农牧结合模式、“猪—沼—果”种养结合的养殖模式、发酵床养殖模式、水泡粪养殖模式和标准化养猪“150”模式,并分析这五种模式的社会效益指标、经济效益指标、生态效益指标。本章是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3.梅县区生猪养殖业现状和梅县区生猪低碳养殖现状。本章主要阐述了梅县区生猪养殖业基本情况和发展状况,分析了梅县区生猪养殖主要污染物排放现状、生猪养殖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梅县区生猪低碳养殖现状及发展趋势。第四章,梅县区生猪养殖低碳养殖模式及效益分析。通过实地调研农牧结合模式、“猪—沼—果”种养结合的养殖模式这两种养殖模式,对模式的效益以及模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第五章,梅县区促进生猪低碳养殖发展的对策。本章主要针对梅县区生猪低碳养殖发展不力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完善的对策与建议。6.结论与展望。论述了本文的研究结论与展望。
丁雄[10](2014)在《生态农业产业链系统协调与管理策略研究 ——以养种循环生态农业为例》文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猪饲养国和消费国,随着近三十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生猪由一家一户分散养殖走向规模化、专业化快速发展轨道。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水稻/果/蔬/棉/猪青饲料”等等养种循环生态农业模式是当前我国尤其是南方农区解决畜禽养殖、化肥农药等农业面源污染主要采取的方式。环境治理是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任务,但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农业需要兼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农业产业链是一条围绕“消除农业面源污染、提供绿色农产品”进行的“产、加、销”或“产、销”的链状结构,是一个把农业增长、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融为一体的现代可持续农业体系。在我国当前以家庭经营为主体的经济格局下,这条产业链上分布着众多的利益主体。本文研究生态农业产业链的协调与管理问题,重点关注养种循环的生态农业。从生态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视角,采用系统动力学反馈分析理论、演化博弈分析方法,研究制定生态农业产业链的协调和管理策略;以南昌大学系统工程教学科研基地所在的江西银河杜仲生猪规模养殖区生态农业为研究案例,依据生态农业产业链的协调管理策略,针对其养种循环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生成银河杜仲生态农业管理对策,并应用系统动力学动态仿真技术检验、评价对策的实施效应;根据银河杜仲规模养种区域内经济、地理环境等具体条件,设计并分阶段实施各项对策工程,最后采用能值分析方法对工程实施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价。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规模养殖子系统生产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运用协整理论、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技术,分析饲料价格和生猪价格对生猪生产稳定性的长期影响与动态影响,为生态农业产业链养殖子系统的生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生猪生产波动的原因主要在于其自身,饲料及生猪的价格长期影响着生猪的生产,且作用显着;生猪生产对自身冲击的当期反应最大,玉米价格和生猪价格对生猪生产的影响具有时滞性。(2)提出社会经济系统管理策略生成的子系统流位反馈环结构分析法,应用此方法研究制定生态农业产业链系统管理策略。针对反馈环构建及其运行规律分析缺乏规范化方法的问题,提出系统管理策略生成的子系统流位反馈环结构分析法,并将此方法应用于生态农业产业链生产系统的反馈结构分析,确定系统各反馈环的关键变量、调控变量及调控因果链,揭示政策作用的杠杆点;依据杠杆点、调控因果链及其极性、遵循整体策略生成原则,确定系统管理策略。(3)进行农户有机生产选择行为纳什博弈与演化博弈分析,分析政府协调策略对此选择行为演化与稳定过程的影响,制定生态农业产业链协调策略。通过构建农户有机生产选择行为的市场纳什博弈与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农户有机生产选择行为的演化稳定过程,研究政府协调策略及其强度对农户有机生产选择行为的演化路径与稳定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有机生产方式选择的演化趋势主要依赖于其所选生产方式获得的利润。减少农户有机种植成本、提高农户有机种植的利润,能增加农户的有机种植偏好,促使农户种植方式选择演化稳定于农产品的有机种植。据此提出生态农业产业链系统的协调策略。(4)银河杜仲生态农业产业链管理对策生成与实施效应动态仿真分析依据所建立的协调与管理策略,针对银河杜仲生猪规模养殖区域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形成银河杜仲生态农业产业链管理对策;采用流率基本入树建模法建立银河杜仲生态农业系统SD动态仿真模型,并进行模型可靠性检验;通过参数调控,模拟各项对策实施前后相关评价指标变量的变化趋势,通过仿真趋势规律比较分析,评价各项管理对策实施效应,调整确定对策。(5)在银河杜仲生猪养殖区设计并部分实施了对策工程,经济效益明显。第一、二层沼液种植区2012年产杜仲叶20ton,节约杜仲叶购买成本4万元,节约化肥和青饲料购买成本6万元,减少赔偿沼液排放污染稻田支付6~8万元;2012年1月,60千瓦沼气发电机组投入运行,发电年收入13万元;沼气用作生产生活燃料,年节约燃料费10万元。(6)应用能值理论和方法,计算银河杜仲生态农业产业链对策工程的环境承载力及可持续能力,评价对策工程的生态效益。研究结果表明:对策工程的实施,使大量废弃物再生能值反馈回系统,减少了系统对不可再生辅助能的需求,同时也减少了系统污染物的负产出,在可更新资源投入比率、系统的能值产出率和环境承载率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本文通过生态农业产业链系统协调与管理策略的研究与应用,养种结合,综合开发利用养殖废弃物资源,实现消除养殖废弃物污染和种植业化肥、农药污染,生产绿色能源和绿色农产品的双重目标。为生态农业产业链系统持续经营提供协调管理策略,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具有理论和应用价值。
二、苏北农村甲烷厌氧发酵新模式及其综合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北农村甲烷厌氧发酵新模式及其综合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农村能源结构优化与低碳社区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现状 |
第一节 农村能源结构优化与低碳社区 |
第二节 石漠化治理中的农村能源结构与低碳社区 |
第三节 农村能源与低碳社区研究进展及其对石漠化治理启示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二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第四节 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第三章 石漠化农村能源结构现状与优化潜力 |
第一节 石漠化农村能源消费结构现状 |
一 能源消费结构与水平 |
二 家庭能源消费分析 |
三 能源消费模式 |
四 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的方向 |
第二节 石漠化农村能源贫困 |
一 经济不可支付性 |
二 能源可获得性 |
三 室内环境污染 |
四 影响能源贫困因素 |
第三节 基于全量化利用秸秆资源能源化的潜力分析 |
一 秸秆资源量及种类构成 |
二 秸秆资源空间分布 |
三 秸秆全量化利用潜势分析 |
四 秸秆资源比较与分析 |
五 秸秆资源可能源化资源量 |
第四节 基于全量化利用的畜禽粪便资源能源化的潜力分析 |
一 畜禽粪便资源量及种类构成 |
二 空间分布特征 |
三 禽畜粪便全量化利用潜力分析 |
四 畜禽粪便资源比较与分析 |
五 禽畜粪便可能源化资源量 |
第四章 石漠化农村能源结构优化机制与策略 |
第一节 多元主体能源结构优化机制 |
一 救济机制 |
二 实物置换机制 |
三 舆论机制 |
四 竞争机制 |
五 多元主体的相互作用机制探讨 |
第二节 多元主体的职责与策略 |
一 中央政府 |
三 地方政府 |
三 社区农户 |
四 科研机构 |
五 能源企业 |
第五章 能源结构优化与农村低碳社区模式与技术集成 |
第一节 能源结构优化与低碳社区模式耦合关系分析 |
一 测量指标体系构建 |
二 耦合度测量方法 |
三 耦合度测量结果分析 |
第二节 模式构建 |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
二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
三 模式构建的技术支撑 |
四 模式结构与功能特性 |
五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模式结构与功能对比分析 |
第三节 技术研发与集成 |
一 现有成熟技术应用 |
二 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研发 |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能源结构优化技术及集成 |
第六章 农村低碳社区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推广 |
第一节 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 |
一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二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
三 农村低碳社区模式现状与措施布设 |
四 农村低碳社区发展模式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
五 农村低碳社区发展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
第二节 模式优化调整与推广 |
一 模式问题与优化调整 |
二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
三 模式可推广应用范围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主要进展与结论 |
第二节 重要成果与创新 |
第三节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2)基于能值分析法的三台县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论文的可能创新与不足 |
1.5.1 论文的可能创新 |
1.5.2 论文的不足 |
2 相关理论分析 |
2.1 循环经济理论 |
2.2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环境价值论 |
2.3.1 环境资源观 |
2.3.2 环境价值观 |
2.4 能值理论 |
2.4.1 能值的定义 |
2.4.2 能值分析内容 |
3 三台县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分析 |
3.1 三台县循环农业发展概况 |
3.1.1 三台县农业经济发展简况 |
3.1.2 三台县循环农业发展历程 |
3.1.3 三台县循环农业发展情况 |
3.2 三台县循环农业模式分类依据 |
3.3 三台县循环农业模式分析 |
3.3.1 家庭微循环 |
3.3.2 园场小循环 |
3.3.3 合作中循环 |
3.3.4 区域大循环 |
4 三台县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评价 |
4.1 模式的能量数据分析 |
4.1.1 研究对象选取 |
4.1.2 数据来源 |
4.2 能值分析 |
4.2.1 家庭微循环分析 |
4.2.2 园场小循环分析 |
4.2.3 合作中循环分析 |
4.2.4 区域大循环分析 |
4.2.5 区域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指标体系分析 |
4.3 生态经济系统各子系统能值指标分析 |
4.3.1 系统能值流量分析 |
4.3.2 能值来源结构分析 |
4.3.3 社会子系统的能值分析 |
4.3.4 经济子系统的能值分析 |
4.3.5 自然子系统的能值分析 |
4.4 三台县循环农业能值综合指标评价 |
4.4.1 可持续发展评价 |
4.4.2 可持续发展性能值指标评价 |
4.4.3 系统健康评价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南宁市农业废弃物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业废弃物 |
2.1.2 公共物品属性 |
2.1.3 农户行为 |
2.1.4 农户代偿意愿度 |
2.1.5 基于废弃农业废弃物的环境影响机制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农户选择偏好理论 |
2.2.2 外部性理论 |
2.2.3 PDCA机制 |
2.2.4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5 4R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宁市农业废弃物管理现状 |
3.1 南宁市农业发展现状 |
3.1.1 自然地理概况 |
3.1.2 南宁市经济发展情况以及主导产业形式 |
3.2 南宁市农业发展现状 |
3.2.1 调研方案设计 |
3.2.2 调研区域种植业发展情况 |
3.2.3 调研区域畜禽养殖发展情况 |
3.3 调研区域农业废弃物资源量的估算 |
3.3.1 农作物秸秆资源量的换算 |
3.3.2 畜禽粪污资源量的换算 |
3.3.3 农用地膜的使用 |
3.4 南宁市农业废弃物的利用途径分析 |
3.4.1 农作物秸秆利用途径分析 |
3.4.2 畜禽养殖废弃物利用途径分析 |
3.4.3 农用地膜利用途径与分析 |
3.5 南宁市农业废弃物管理现状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南宁市农业废弃物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
4.1 影响因素分析 |
4.1.1 农业生产主体自限性影响农业废弃物环境认知 |
4.1.2 农业生产主体经济状况影响农业废弃物代偿意愿度 |
4.1.3 农业生产外部环境影响农业废弃物过程化管理 |
4.1.4 农业生产内部环境影响农业废弃物的管理 |
4.1.5 农业生产主体对农业废弃物管理的认识 |
4.2 存在问题 |
4.2.1 农业废弃物管理中各主体间契合度不高 |
4.2.2 政府决策主体主导性缺失 |
4.2.3 回收再利用的市场化社会服务性主体活跃度低 |
4.2.4 管理运作缺乏闭环机制纽带 |
第五章 南宁市农业废弃物的管理对策与建议 |
5.1 拓宽环保宣传的渠道,增强农业生产主体契合度 |
5.2 健全以及优化补贴机制,提高政府决策主体主导性 |
5.3 激活再利用环节内生动力,推动市场化经营主体的发展 |
5.4 优化基层组织建设,落实监督主体责任和纽带作用 |
5.5 强化农业环保科技的渗透,提高生产主体积极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南宁市农户随机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建水县西山村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构建及推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研究 |
1.3.1 国外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的发展现状 |
1.3.2 国内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的发展现状 |
1.3.3 云南省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现状 |
1.4 “三沼”的综合利用 |
1.4.1 沼气 |
1.4.2 沼液 |
1.4.3 沼渣 |
1.5 我国生态循环农业的总体目标 |
1.5.1 生态循环农业的内涵 |
1.5.2 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历程 |
1.5.3 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的特征 |
1.5.4 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趋势 |
1.6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西山村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2.1 西山村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地理 |
2.1.3 人口土地 |
2.1.4 基层建设 |
2.2 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的必要性 |
2.2.1 转变当地农业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
2.2.2 促进当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
2.2.3 提高当地农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
2.2.4 治理当地农业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 |
2.3 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的可行性 |
2.3.1 PEST分析法 |
2.3.2 政治(Politics) |
2.3.3 经济(Economy) |
2.3.4 社会(Society) |
2.3.5 技术(Technology) |
2.4 小结 |
第3章 西山村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的构建及效益分析 |
3.1 构建思路与模式 |
3.2 构建理论及原则 |
3.2.1 构建理论依据 |
3.2.2 构建原则要求 |
3.3 西山村——模式介绍 |
3.3.1 农产品基地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
3.3.2 能源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
3.3.3 “西山村——模式”示范基地概况 |
3.4 效益分析 |
3.4.1 经济效益 |
3.4.2 社会效益 |
3.4.3 生态效益 |
第4章 “西山村——模式”在曲江镇的农业推广研究 |
4.1 当地农业推广形势的问题分析 |
4.1.1 推广体系混乱缺乏专业农业推广人才 |
4.1.2 推广理论机制落后、资金的不足 |
4.2 在曲江镇的实际推广 |
4.2.1 基本概念 |
4.2.2 推广范围 |
4.2.3 推广对象 |
4.2.4 推广内容 |
4.3 实地农业推广的方法与思考 |
4.3.1 一般推广方法 |
4.3.2 与时俱进,结合新时代乡村振兴与当地民风的思考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5.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获奖情况 |
致谢 |
(6)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农田养分平衡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农田养分平衡研究方法与参数选择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参数选择 |
1.4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
1.5 研究契机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秸秆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估算方法 |
2.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秸秆及其养分资源时空分布 |
2.2.2 秸秆还田 |
2.3 讨论 |
2.3.1 秸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时空分布 |
2.3.2 估算方法和结果与其他研究比较 |
2.3.3 秸秆养分的有效性 |
2.3.4 对策和建议 |
2.4 小结 |
第三章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估算方法 |
3.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资源量 |
3.2.2 畜禽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
3.2.3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 |
3.2.4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3.2.5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
3.2.6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
3.3 讨论 |
3.3.1 畜禽粪尿及其养分量 |
3.3.2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
3.3.3 问题及建议 |
3.4 小结 |
第四章 人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估算方法 |
4.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1980 —2016年人粪尿及其养分资源量 |
4.2.2 人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
4.2.3 人粪尿养分量时空分布 |
4.2.4 1980 —2016年人粪尿养分还田量 |
4.2.5 人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
4.3 讨论 |
4.3.1 中国人粪尿、粪尿养分及其还田量时空变化 |
4.3.2 问题及建议 |
4.4 小结 |
第五章 有机肥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估算方法 |
5.1.2 数据来源 |
5.1.3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1980 —2016年有机肥养分资源量 |
5.2.2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5.2.3 1980 —2016年有机肥还田量 |
5.2.4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
5.3 小结 |
第六章 化肥消费量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估算方法 |
6.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6.1.3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1980 —2016年化肥消费量 |
6.2.2 化肥消费量时空分布 |
6.3 讨论 |
6.3.1 化肥消费量中复合肥的氮、磷、钾估算方法 |
6.3.2 1980 —2016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
6.3.3 2016 年不同省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
6.4 小结 |
第七章 农田养分移走量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估算方法 |
7.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7.1.3 数据处理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移走量 |
7.2.2 农田养分移走量时空分布 |
7.3 讨论 |
7.3.1 农作物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时空分布 |
7.3.2 对策建议 |
7.4 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估算方法 |
8.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8.1.3 数据处理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表观平衡及偏平衡 |
8.2.2 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
8.2.3 养分偏平衡时空分布 |
8.3 讨论 |
8.3.1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
8.3.2 2016 年农田养分平衡 |
8.3.3 对策建议 |
8.4 小结 |
第九章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
9.1 材料与方法 |
9.1.1 估算方法 |
9.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
9.1.3 数据处理 |
9.2 结果与分析 |
9.2.1 养分需求 |
9.2.2 化肥消费及分布状况 |
9.2.3 有机肥养分还田量 |
9.2.4 化肥消费与需求差异分析 |
9.3 讨论 |
9.3.1 养分需求量估算 |
9.3.2 有机肥在化肥零增长中的地位 |
9.4 小结 |
第十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创新点 |
10.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不同地区各种作物的草谷比 |
附录2 不同作物秸秆氮磷钾养分含量 |
附录3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4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5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6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
附录7 198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8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9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10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
附录11 主要作物秸秆养分当季释放率 |
附录12 不同畜禽的粪、尿日排泄系数及其粪、尿养分含量(鲜基) |
附录13 199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4 200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5 201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
附录16 人粪、尿日排泄量及其氮磷钾养分含量(鲜基) |
附录17 各种作物单位经济产量所需吸收氮、磷、钾养分的数量 |
附录18 各种作物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
附录19 经济林、草地和水产养殖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
附录20 畜禽粪肥养分的当季释放率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蓝藻生长条件优化及厌氧发酵产沼气预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蓝藻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利用 |
1.2.1 蓝藻简介 |
1.2.2 蓝藻资源化利用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3 蓝藻处理污水的原理 |
1.2.4 国内外关于藻类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 |
1.2.5 蓝藻厌氧发酵产沼气技术 |
1.3 污水脱氮除磷技术原理及常规工艺 |
1.3.1 污水生物脱氮原理 |
1.3.2 污水生物除磷原理 |
1.3.3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
1.4 厌氧发酵技术 |
1.4.1 厌氧消化机理 |
1.4.2 厌氧消化预处理技术 |
1.5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目标 |
2 实验材料及分析方法 |
2.1 实验技术路线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藻种来源 |
2.2.2 培养基 |
2.2.3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3 实验指标及分析方法 |
2.3.1 实验中测定指标 |
2.3.2 实验分析方法 |
2.3.3 蓝藻微观形态观察 |
3 蓝藻生长条件优化及N、P吸收效果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装置 |
3.3 实验方案 |
3.3.1 藻种培养 |
3.3.2 藻生物量测定 |
3.3.3 藻相关计算参数的确定 |
3.3.4 藻生长曲线 |
3.3.5 饥饿处理 |
3.3.6 实验条件 |
3.4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1 光照强度对铜绿微囊藻的影响 |
3.4.2 氮磷比对铜绿微囊藻的影响 |
3.4.3 CO_2曝气浓度对铜绿微囊藻的影响 |
3.5 响应面法优化结果与分析 |
3.5.1 响应面模型设计方案及实验结果 |
3.5.2 模型建立及方差分析 |
3.5.3 氮磷比与CO_2曝气浓度的影响及交互作用分析 |
3.5.4 氮磷比与pH值的影响及交互作用分析 |
3.5.5 CO_2曝气浓度与pH值的影响及交互作用分析 |
3.5.6 最佳响应面模型优化组合条件的确定 |
3.6 本章小结 |
4 蓝藻预处理厌氧发酵效果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装置 |
4.3 实验方案 |
4.3.1 原材料选取 |
4.3.2 缓冲溶液的配置 |
4.3.3 预处理方案 |
4.3.4 实验条件 |
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1 预处理对藻细胞结构的影响 |
4.4.2 预处理时间对蓝藻预处理效果的影响 |
4.4.3 NO_2~--N浓度对蓝藻预处理效果的影响 |
4.4.4 预处理条件对蓝藻发酵效果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梅县区生猪低碳养殖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猪养殖业是农村经济的重点产业 |
1.1.2 生猪养殖业造成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 |
1.1.3 农业环境治理的政策和法规陆续出台和完善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发展趋势 |
1.3.3 国内研究现状 |
1.3.4 国内研究发展趋势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与存在的问题 |
1.5.1 创新点 |
1.5.2 存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2.生猪低碳养殖理论 |
2.1 生猪低碳养殖的概念、特征和原则 |
2.2 生猪低碳养殖的相关理论 |
2.3 生猪低碳养殖的模式 |
2.3.1 传统的农牧结合模式 |
2.3.2 猪-沼-果(菜、粮、林、茶等)种养结合模式 |
2.3.3 水泡粪养殖模式 |
2.3.4 发酵床养殖模式 |
2.3.5 标准化生猪养殖“150”模式 |
2.4 生猪低碳养殖效益分析 |
2.4.1 经济效益分析 |
2.4.2 生态效益分析 |
2.4.3 社会效益分析 |
本章小结 |
3.梅县区生猪养殖业现状和生猪低碳养殖现状 |
3.1 梅县区生猪养殖业现状 |
3.1.1 梅县区生猪养殖业基本情况 |
3.1.2 梅县区生猪养殖业的发展现状 |
3.2 梅县区生猪养殖环境污染现状 |
3.2.1 梅县区生猪养殖主要污染物排放现状 |
3.2.2 生猪养殖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
3.3 生猪排泄物的特性 |
3.4 梅县区生猪低碳养殖现状及发展趋势 |
3.5 生猪低碳养殖模式推广和难以实现的原因 |
3.5.1 生猪养殖场内部环境问题 |
3.5.2 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 |
3.5.3 对生猪养殖环境的管理相对滞后 |
3.5.4 缺乏经济有效的技术 |
3.5.5 推广渠道的单一和推广组织的缺失 |
3.5.6 各类培训主体的缺失和人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
本章小结 |
4. 梅县区生猪低碳养殖模式典型案例分析 |
4.1 传统农牧结合模式典型案例 |
4.1.1 生猪养殖场基本情况 |
4.1.2 效益分析 |
4.1.3 存在问题 |
4.2 猪-沼-果种养结合模式典型案例 |
4.2.1 生猪养殖场基本情况 |
4.2.2 效益分析 |
4.2.3 存在问题 |
4.3 其他模式在梅县区推广的探讨 |
本章小结 |
5. 梅县区促进生猪低碳养殖发展的对策 |
5.1 加强教育与宣传力度 |
5.1.1 要加大宣传力度 |
5.1.2 要加强教育培训 |
5.2 政府职责到位 |
5.2.1 要分清管理职能 |
5.2.2 积极引导转变发展模式,科学合理规划布局 |
5.2.3 要顺畅监督渠道 |
5.3 政府要出台更加详细可行的政策法规 |
5.3.1 要制定优惠政策,多渠道投入 |
5.3.2 要制定可行的激励政策措施 |
5.3.3 要制定科学有效的排污收费制度 |
5.4 完善服务体系 |
5.4.1 要促进生猪养殖污染处理技术的发展 |
5.4.2 要积极推广经济有效的新技术新设备 |
5.4.3 要积极培育服务技术人员 |
5.4.4 要积极培育农业服务组织 |
5.5 养殖户(场)积极利用无害化处理技术 |
5.5.1 粪污无害化处理 |
5.5.2 猪场恶臭要控制 |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发展生猪低碳养殖模式的重大意义。 |
6.1.2 在梅县区发展生猪低碳养殖模式的对策建议。 |
6.2 对进一步研究的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10)生态农业产业链系统协调与管理策略研究 ——以养种循环生态农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和目的意义 |
1.2.1 问题的提出 |
1.2.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3 相关概念界定 |
1.3 生态农业理论与实践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
1.3.2 生态农业理论研究现状 |
1.4 农业产业链管理实践及理论研究进展 |
1.5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3 论文框架 |
1.6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方法综述 |
2.1 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 |
2.1.1 系统动力学 |
2.1.2 SD 模型 |
2.1.3 SD 流率基本入树模型及系统反馈动态复杂性分析方法系 |
2.1.4 基于流率基本入树模型的枝向量行列式反馈环计算法 |
2.1.5 系统动力学应用研究 |
2.2 博弈与演化博弈理论与模型 |
2.2.1 博弈理论与模型 |
2.2.2 演化博弈理论与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规模养殖子系统生产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3.1 规模养殖子系统生产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确定 |
3.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3.3 玉米价格、生猪价格对生猪生产影响的实证分析 |
3.3.1 序列平稳性检验 |
3.3.2 生猪价格、玉米价格指数对生猪年出栏数的长期影响分析 |
3.4 生猪价格、玉米价格指数对生猪年出栏数的动态影响分析 |
3.4.1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3.4.2 冲击因素对生猪生产波动的贡献率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态农业产业链系统管理策略生成的子系统流位反馈环结构分析 |
4.1 动态性复杂系统管理策略生成的子系统流位反馈环结构分析法 |
4.2 生态农业产业链生产系统流率基本入树模型的建立 |
4.2.1 系统流位流率系的确定 |
4.2.2 系统模型的二部分图 |
4.2.3 系统结构流率基本入树模型 |
4.3 生态农业产业链生产系统结构流图模型 |
4.4 系统全部反馈环的树枝向量行列式计算 |
4.5 子系统流位反馈环结构分析 |
4.5.1 子系统及其流位反馈环结构的确定 |
4.5.2 绿色生猪养殖利润增长与污染制约子系统的反馈环结构分析 |
4.5.3 猪粪沼肥生物质资源化利用子系统流位反馈环结构分析 |
4.5.4 沼气能源利用子系统流位反馈环结构分析 |
4.6 三个子系统流位反馈环结构调控变量的综合分析 |
4.7 生态农业产业链管理策略的确定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户有机生产选择行为的市场演化博弈分析与生态农业产业链协调策略生成研究 |
5.1 有机农产品与常规农产品市场差异化分析 |
5.2 种植方式决策过程的市场演化模型 |
5.3 绿色补贴与承担环境责任机制下种植方式选择的演化博弈模型 |
5.4 生态农业产业链协调策略生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生态农业产业链协调与管理策略实施效应的仿真评价研究 |
6.1 银河杜仲生态农业产业链系统问题分析及协调管理对策确定 |
6.2 银河杜仲生态农业系统结构流率基本入树模型的建立 |
6.2.1 系统流位流率系的确定 |
6.2.2 系统结构流率基本入树模型 |
6.2.3 系统线段性复杂关系分析与仿真方程的建立 |
6.3 银河杜仲生态农业产业链系统结构流图模型 |
6.4 模型检验 |
6.4.1 现实性检验 |
6.4.2 极限检验 |
6.5 生态农业产业链系统管理策略仿真分析 |
6.5.1 模型在既定参数取值下的运行结果 |
6.5.2 管理对策仿真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银河杜仲生态农业产业链系统管理对策实施工程设计 |
7.1 管理对策实施工程的总体思路 |
7.2 银河杜仲生态农业养种循环规模化生产环节对策工程 |
7.2.1 规模化生产环节对策工程的设计与实施 |
7.2.2 规模化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预算 |
7.2.3 沼液资源综合利用的沼液多级输送存储灌溉网络工程设计 |
7.2.4 沼液资源综合利用的沼液多级输送存储灌溉网络工程效益 |
7.3 沼气能源综合利用工程设计与实施效益 |
7.4 生态农业规模化经营销售环节对策实施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基于能值理论与方法的对策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
8.1 能值分析理论与方法概述 |
8.2 银河杜仲生态农业产业链系统管理对策工程能流状况分析 |
8.3 工程系统能值计算 |
8.4 综合利用工程系统投入与产出的能值 |
8.5 能值计算结果与分析 |
8.5.1 能值流分析 |
8.5.2 能值指标评价 |
8.6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9.1 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 |
9.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研究案例江西银河杜仲养种循环生态农业系统介绍 |
附录二:银河杜仲猪肉检测结果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四、苏北农村甲烷厌氧发酵新模式及其综合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农村能源结构优化与低碳社区模式[D]. 郭应军.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2]基于能值分析法的三台县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评价研究[D]. 唐笛.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3]玉米秸秆降解复合菌发酵工艺优化及其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D]. 张美君. 宁夏大学, 2021
- [4]南宁市农业废弃物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D]. 张畅. 广西大学, 2020(07)
- [5]建水县西山村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构建及推广研究[D]. 李文斌.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6]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D]. 刘晓永.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7]蓝藻生长条件优化及厌氧发酵产沼气预处理研究[D]. 陈昕. 大连理工大学, 2017(05)
- [8]北京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调研[J]. 滕飞,杨立国,熊波,张莉,李治国,李传友. 农业工程, 2016(S1)
- [9]梅县区生猪低碳养殖发展问题研究[D]. 赵严君.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5(04)
- [10]生态农业产业链系统协调与管理策略研究 ——以养种循环生态农业为例[D]. 丁雄. 南昌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