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上市公司的分拆上市——同仁堂分拆上市成功的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于玮诗[1](2020)在《彩生活分拆上市的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1998年住房体制改革至今已有22年的时间,中国房地产市场从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逐步回归理性进入平稳增长的“白银时代”。伴随着行业销量见顶和“房住不炒”政策的压力,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企业纷纷开启了战略转型的探索之路。而曾被冠以“费力不赚钱”的物业管理行业却乘着城镇化持续推进、存量房时代到来的东风,借着互联网+概念向物业行业渗透带来的转型机遇与广阔前景,成为房企多元化发展路上的一匹黑马。2014年6月30日,彩生活被成功分拆上市(01778.HK),以我国物业第一股的身份,扣开了港交所的大门,上市仅三天,市值突破55亿元,反超母公司花样年控股52亿元总市值,成功地引领物业管理行业站在了资本的风口上,掀起了房企巨头们分拆物业板块抢滩资本市场上市的热潮。作为我国首家成功上市且上市地点为香港的内地物业企业,彩生活的成功经历及其分拆上市的模式为广大学者分析和研究物业板块分拆上市提供了现实依据,有助于我国的学者研究分拆上市为物业企业带来的影响,具有较好的研究价值。同时也为其他地产公司分拆物业板块上市提供了参考的样本。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融资效应理论、归核化理论及管理层激励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事件研究法,力求揭示花样年控股分拆彩生活上市的真实动机,并从市场反应、财务绩效、非财务绩效三个方面剖析分拆上市行为对彩生活的绩效影响。本文主要结论为:第一,彩生活分拆上市的主要动机是扩大彩生活的融资渠道,满足企业大规模收购及社区服务平台搭建所需要的大量资金。第二,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股权激励理论以及归核化理论,彩生活分拆上市的重要动机包括:有利于增加集团的整体价值,提升母子公司各自的核心竞争力,以及优化管理层激励机制及监督机制等。第三,基于资本市场的反应可知,分拆上市为彩生活及母公司带来了短期的财富效应。第四,基于财务绩效分析可知,分拆上市后,彩生活的财务绩效呈现昙花一现,并不具有持续性。分拆上市对企业经营业绩只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而企业如何自身情况及战略规划,合理有效利用现有资源,不断提升经营效率,创造新业绩增长点,才是其提升经营业绩的关键。第五,基于非财务绩效分析可知,分拆上市为彩生活带来了品牌价值的提升,并使董事、高管们薪酬得到了大幅提升。
杜逸飞[2](2020)在《分拆上市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以雅居乐分拆上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收购兼并浪潮自上世纪60年代美国而起,大量公司借此扩大规模,以期实现产业链整合。然而事与愿违,这些当时热衷于多元化经营的公司,却在事后的经营管理中,没能如愿享受并购所带来的协同效应,作为对60年代并购浪潮的修正,分拆上市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美国风行,到目前为止,分拆上市在欧美市场的运用已经相当成熟,在香港证券市场表现也较为活跃。事实上,在海外市场的中资上市公司已经有不少成功分拆的案例。只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制度尚未健全,境内主板市场一直对分拆上市加以严格限制,导致我国境内分拆上市成功案例较少,主要集中在港股。2019年7月科创板的开板,为企业分拆上市提供了新的平台。同年8月,证监会就分拆上市规则征求意见。同年11月,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向市场传达“要尽快出台上市公司分拆上市规则”,目前已有多家企业跃跃欲试,相信未来A股创业板会有越来越分拆上市的成功案例。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经济背景,选取了2018年2月这一时间节点在港股成功完成分拆上市的雅生活为例,基于资本市场和财务指标两大维度就分拆上市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案例分析探索分拆上市如何影响上市公司的绩效,得出三大结论,分拆上市有助于提高母公司市场绩效,但可能会恶化母公司财务绩效,而子公司的财务绩效则会得到改善。并由此结论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促进分拆上市的企业长期创造价值,并为后续在A股创业板分拆上市的公司以及投资者提供些许借鉴意义。
衷冉[3](2020)在《集团公司境外分拆上市动因与绩效分析研究 ——以中集集团港股IPO为例》文中提出自国内企业开始股改上市以来,资本市场发展日益活跃,从资本市场的整体大环境来看,国内资本市场的诸多限制并不能够满足上市公司的国际化发展和扩张需求,加之受到国际贸易摩擦的影响,境外分拆子公司独立上市成为许多集团公司的国际化扩张战略选择,“沪港通”、“深港通”的开通为公司联通境外资本市场提供诸多政策便利。国内许多集团公司试图通过境外分拆上市,优化集团内部资本结构和,达到资本国际化的效果,进而促进集团整体发展扩张的国际化,提升集团的整体价值。为研究集团公司分拆上市的动因、效果及取得的国际化成效,本文选取“深港通”背景下中集集团分拆子公司独立港股上市的案例进行研究,分析中集集团多次分拆核心板块境外上市的SWOT动因和战略、财务状况分析、国际化绩效评价以及市场反应。分析发现,获得独立业务资本运作平台、优化整合多元业务、更好的进入国际市场、融资需求、提升集团价值等是促使中集集团多次分拆上市的主要动因,而分拆子公司境外独立上市是促进集团国际化的可行战略;集团分拆中集车辆独立境外上市子公司获得财务积极影响大于母公司获得的积极影响,中集集团并未获得明显的财务状况提升,更多的正面财务状况提升体现在中集车辆上;资本市场对于集团分拆中集车辆境外独立上市的反应没有以前年度案例激烈,这与投资者较为消极的态度和资本市场环境有关;分拆后中集集团的国际化绩效得到了“优”等次,境外分拆对集团的国际化程度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在本文的最后结合分拆上市对财务绩效、国际化绩效以及市场反应的效果影响,对集团公司分拆行为总结经验。同时对公司分拆上市行为和国际化道路提供五点启示:一是合理选择境内外分拆市场;二是重视母子公司的中长期发展;三是发展多元化国际业务,分散风险;四是利用融资国际化提高市场关注度;五是创新发展,加强绩效管理,降低成本。
魏凡[4](2020)在《分拆上市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基于中国铁建分拆铁建装备的案例》文中指出上市公司分拆有助于促使公司建立科学的业务架构,完善管理层激励机制,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使公司获得更加合理估值,作为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我国,由于分拆上市制度不足,监管层监管严格,因此国内上市公司分拆境内上市的成功案例较少,随着科创板的推出以及《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证监发[2019]27号),监管层释放出“鼓励创新、为央企改革和上市公司营造有利环境“的政策信号,分拆上市成为了2020年国内资本市场的一大热点。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建”)作为大型央企是分拆上市道路上的先行者:2015年12月16日中国铁建分拆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建装备”)至香港上市,成为第一支成功分拆上市的A+H股央企;2019年12月18日,在《若干规定》出台不到一周,中国铁建发布了《关于分拆所属子公司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至科创板上市的预案》,成为国内第一家发布“A拆A”预案的上市公司。事实上,铁建装备分拆后的第二年营业收入大幅下降,财务表现也欠佳,但四年后的今天中国铁建依旧在第一时间选择分拆子公司铁建重工于科创板上市,其中的原因值得思考,分拆上市对于企业绩效到底产生何种影响值得探究。因此,本文选择中国铁建分拆铁建装备的案例,以分拆经济动因为切入点,从整体绩效表现和具体绩效表现两方面探讨动因落实情况,并对以往文献未讨论的影响因素进行剖析。研究发现:中国铁建分拆铁建装备的经济动因与现有假设方向基本一致,基于资本市场表现以及EVA绩效评价指标对分拆上市后整体效果进行判断,发现分拆上市后子公司的价值并未得到提升,母公司的价值提升并非来源于子公司;深入分析分拆上市对子公司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各个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拆上市后对铁建装备长期绩效没有产生较大积极影响,财务绩效方面仅偿债能力有所提升,在非财务方面主要表现为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以及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分拆未达预期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存在较大的行业风险和政策风险,同时分拆后管理层激励不到位、资金使用效率低。希望本文能够为中国铁建分拆铁建重工以及其他公司分拆实践提供参考,使其他上市公司分拆更好地为企业创造价值。
刘青青[5](2020)在《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价值创造研究 ——基于心脉医疗的案例分析》文中指出随着《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等相关规定的发布,打开了A股境内分拆上市的政策通道。而分拆上市所具有的实现主业聚焦、拓阔融资渠道等作用使得境内多家上市公司直接公告或间接表达了分拆上市的意愿。由此来看,分拆上市将逐渐发展为一股潮流,那么分拆上市真的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吗?本文首先使用文献综述法,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归纳。其次,通过结合多种动因理论、上市板块理论以及价值创造理论和最新的资本市场政策,选取H股上市公司微创医疗分拆心脉医疗上市科创板为研究对象,以核心研究问题“心脉医疗分拆上市是否为企业创造了价值?”为导向,细分为三个具体问题,即按照逻辑层次进行分拆上市动因、分拆上市方案设计和分拆上市的价值创造研究,最后结合案例研究结果进行总结,探究该案例具备的一般性借鉴价值。本研究获得以下结论,一是融资需求和长期价值最大化是分拆上市的主要驱动力,同时宏观环境利好具有推动作用。二是严密的方案设计助力分拆上市。控股型的横向分拆,不仅有助于母公司保持控制权,而且有利于母子公司的独立专业化经营,心脉医疗在高速发展期和产品面向市场选择国内上市、而科创板的选择契合心脉医疗的定位并提供了便利的融资平台,心脉医疗的优质业务有利于长期在资本市场的良好表现。三是分拆上市创造了正向的市场价值和企业价值。创造市场价值的表现包括母子公司在短期内获得了明显的超额异常收益率、子公司托宾Q值大幅度提高、市盈率的比较凸显出市场对于母子公司发展的乐观期待。创造企业价值的途径是母公司的盈利能力增强、减轻了投融资压力并且主营业务持续优化,子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增强、筹资规模大幅度改善、研发投入不断持续、EVA始终为正,并且存在上升的趋势。相比于以往研究,本文的创新点,一是研究视角独特。结合最新资本市场环境,案例的选择具有时效性和典型性,并且对分拆上市方案的设计深入剖析,以探求分拆边界及上市时机和上市板块的选择。二是研究方法全面。在使用事件研究法、杜邦分析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市盈率、托宾Q值、EVA等方法,能够从短期和长期、资本市场和企业内部等多重角度全面评价分拆上市的价值创造。基于此本文的研究意义,一是理论层面,能够丰富目前国内分拆上市科创板的相关研究;二是实践层面,能够为类似计划分拆上市科创板的公司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张子璐[6](2020)在《同仁堂分拆上市财务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直以来,多元化集团分拆上市的需求一直不断增强,而对于企业分拆上市动机及分拆上市给企业财务绩效带来的影响还有待更深的研究。而医药行业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2020年也是十三五计划的终局之年,分拆上市的企业中中医药行业的企业占比也比较大,同仁堂集团作为中医药行业的佼佼者,同时具有两次分拆上市的经验,且两次事件间隔较长,基本不存在交互影响,对其的研究有重要意义:首先,有利于同仁堂继续分拆和改善分拆后财务状况;其次,可以为同行业的中医药企业分拆上市提供参考依据;最后,还为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投资,提供决策依据。因此确立以下两点研究目的:一方面,客观有效的评价同仁堂两次分拆前后的财务绩效;另一方面,总结同仁堂分拆的经验,为其他企业分拆上市提供借鉴。研究以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公司为案例,分析北京同仁堂两次分拆上市的动因,分别利用事件研究法研究其分拆的短期财务绩效,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拟合出估计期的系数,代入计算出个股预期收益率,与个股窗口期实际收益率相减得出分拆事件窗口期的超额收益,最终计算出累计超额收益率。同时利用熵权-灰色关联-TOPSIS法研究其分拆后长期财务绩效,从传统的偿债、盈利、发展、经营能力和资产结构五个方面,选取19个核心指标,利用熵权法算出各指标的权重,计算灰色关联系数,最后综合为与最优方案的贴近度,来判断其长期财务绩效情况。针对分拆上市后北京同仁堂绩效表现变差的原因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同仁堂第一次分拆,短期财务绩效良好但长期绩效改善效果不明显;第二次分拆北京同仁堂国药短期财务绩效较差,市场存在提前反应,长期财务绩效也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对同仁堂提出了从提高对子公司质量的监管、分拆后进行管理层激励、响应国家政策、开拓网络销售平台和研发新产品、新业务几方面改善其绩效水平;而对同行业分拆的建议,主要从端正分拆动机并选择合适的业务进行分拆,提出了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战略制定分拆计划。
余成然[7](2020)在《分拆上市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以辽宁成大分拆成大生物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来,分拆上市成为不少上市公司进行二次融资的一个手段,分拆上市的出现除了能够解决由于集团体系庞大而出现的信息不对称、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外,还可以拓宽公司融资渠道,提升公司品牌知名度,为公司带来巨大的炒作热点,并获得更多相关利益集团的关注。在分拆上市的公司数量逐年增多且相关监管日益严格的趋势下,研究分拆上市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试图从辽宁成大分拆成大生物上市的短期市场绩效和长期财务绩效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为其他有分拆上市计划的公司提供更多参考。本文使用规范研究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辽宁成大分拆成大生物上市的案例进行分析。首先,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分拆上市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从理论基础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分拆上市的动因,主要有融资、发展和战略的需求。其次,对辽宁成大分拆成大生物的案例从背景、分拆过程及分拆动因进行概述,还原整个分拆上市案例。再次,重点对辽宁成大分拆成大生物上市的绩效从短期资本市场反映和长期财务绩效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运用投影寻踪模型对辽宁成大分拆上市的行业层面综合绩效进行分析。通过以上两种研究方法得出以下结论:在分拆上市的消息发出后,市场投资者会给予正的积极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在长期来看,分拆上市可以提升公司的经营业绩,但是否可持续还有待更深层次的研究,因为公司业绩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公司自身管理层水平、研发水平、发展战略及外部经济大环境和行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一个公司想要可持续稳定发展下去,自身的提高是一方面,其所处的大环境也是重要方面。最后,根据以上结论,总结了一些分拆上市的经验建议,以求为其他公司提供一定的借鉴。
徐文涛[8](2020)在《基于母公司视角的分拆上市动因及后果分析 ——以康恩贝分拆佐力药业上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直以来,多数企业通过多元化发展进行规模扩张,实现公司价值的提升。但部分企业不合理的多元化战略使得公司经营出现一系列问题,此时,分拆上市作为多元化企业对经营战略的修正手段而受到实务界与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中,多元化企业进行分拆上市极为普遍,而我国直到创业板设立之后才出现分拆上市的成功案例。因此,研究该案例不仅有助于完善我国资本市场中分拆上市的模式与实施细则,也可为有意在创业板或科创板进行分拆上市的企业提供参考价值。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对康恩贝分拆佐力药业至创业板上市进行深入研究。作者在对康恩贝分拆佐力药业上市的具体动因进行剖析时发现:康恩贝在多元化发展历程中对佐力药业的非相关多元化并购行为正是其分拆子公司上市的主要原因,同时基于创业板分拆上市的政策背景得出分拆上市的其他动因;此外,本文在研究分拆上市产生的经济后果时,主要分析了康恩贝在分拆上市前后多项企业绩效的变动情况;最后,本文基于创业板分拆上市的实例研究,对未来科创板市场中的分拆上市前景给予肯定,并针对可能会影响企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情况作出相应的建议。作者通过研究发现:第一,创业板分拆上市可以帮助母公司获取超额投资收益,但相较于直接分拆上市会产生更少的投资收益;第二,分拆上市可以满足母公司短期融资需求,增强了康恩贝的短期偿债能力;第三,分拆上市难以提升母公司短期市场绩效,投资者对于此次分拆上市普遍持怀疑态度;第四,分拆上市未能有效提升母公司长期经营绩效,母子公司应在分拆上市后及时调整发展战略,以实现长期创造价值。
刘雪[9](2020)在《分拆上市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 ——以用友分拆畅捷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网络科技和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产业的类型和结构已经跟不上时代潮流,市场竞争和产业结构调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同时,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和日趋成熟,企业不再一味地追求扩张型资产重组,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眼光放到了收缩型资产重组上。而分拆上市作为一种重要的收缩性资产重组的方式,在我国的发展却不够成熟,这源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对分拆上市的监管比较严格,态度也不明朗。但是近期证监会发布的相关政策明确打开了境内分拆上市的通道,有望吸引那些多元化布局、业务条线相对独立、形成一定盈利规模的企业分拆其业务登陆A股。因此,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对我国证券市场分拆上市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用友作为我国首例成功从A股分拆到H股的案例,在我国分拆上市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分拆上市的研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用友分拆分畅捷通到H股上市的案例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案例研究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首先通过梳理分拆上市的国内外文献并结合相关的基础理论得出本文的分析思路,然后对本文选取的案例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其中主要分析了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动因、介绍了分拆过程并采用一些工具方法对分拆效果进行了简要评价,发现分拆上市对该上市公司的短期绩效及长期绩效均有正面积极的作用。其次,本文根据理论部分得出的研究思路对案例对象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了分拆上市影响企业价值创造的四条路经,分拆上市通过影响治理效应、融资效应、经营效应以及成长业务价值重估影响价值创造。最后,本文针对分拆上市中存在的问题分别对监管部门和上市公司提出了几点建议。监管部门既要满足企业分拆上市的合规性诉求,也要加强对企业分拆上市的全流程监管。上市公司应该端正分拆上市的动机,分拆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各项政策,分拆成功后要做好长期战略规划。
罗荣[10](2020)在《房企分拆物业上市的动因、路径及效应研究 ——以花样年分拆彩生活上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资本市场日趋规范和成熟,分拆上市作为收缩性资本运营方式之一,受到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近年来,在房地产行业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之下,很多地产公司就纷纷考虑将物业、酒店、教育等业务分拆上市,以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彩生活是国内首家上市的物业公司,也是首家从房企分拆出来实现上市的物业公司,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价值。本文就以此为研究对象,先对分拆上市相关理论进行了整理和归纳,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花样年分拆彩生活上市的动因和路径选择,并结合行业发展情况,从财务和非财务角度分析了花样年分拆彩生活上市给母子公司带来的影响,最后还揭露了此次分拆上市给花样年和彩生活带来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了一些对策。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其他准备分拆物业或其他业务板块上市的房企提供一些参考。通过本文的研究,主要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1)花样年分拆彩生活上市的核心动因是想要融资发展物业和提升企业整体估值。(2)分拆上市的路径选择方面,彩生活选择到港交所直接IPO上市比较符合当时其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3)彩生活的分拆上市产生了很多正面效应。首先,花样年分拆彩生活上市的短期市场效应明显。其次,从财务效应来看,分拆后彩生活的业务规模取得了快速增长,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提升明显,成了母公司业绩增长的关键,上市融得的资金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母公司现金流方面的压力。此外,彩生活分拆上市还有助于其行业地位、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4)彩生活的分拆上市也给公司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说彩生活的长期估值不及预期、母公司主业被削弱、服务品质受影响等。但是,总体而言,分拆上市只是资本运营的一种手段,后续公司的发展还得看公司的业务基础是否扎实,有没有良好的战略进行引导。
二、我国上市公司的分拆上市——同仁堂分拆上市成功的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上市公司的分拆上市——同仁堂分拆上市成功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彩生活分拆上市的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分拆上市的动机 |
1.2.2 分拆上市的短期绩效影响 |
1.2.3 分拆上市的长期绩效影响 |
1.2.4 概括性评论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重要概念界定 |
2.1.1 分拆上市概念的界定 |
2.1.2 绩效及组织绩效评价的相关概念 |
2.2 分拆上市的理论基础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融资效应理论 |
2.2.3 核心化战略理论 |
2.2.4 管理层激励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案例介绍 |
3.1 相关企业及行业介绍 |
3.1.1 子公司彩生活简介 |
3.1.2 母公司花样年控股简介 |
3.1.3 彩生活所属行业介绍 |
3.2 彩生活分拆上市的过程介绍 |
3.2.1 分拆上市地点的选择 |
3.2.2 分拆上市前的资产重组 |
3.2.3 分拆上市要求及彩生活上市流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4.1 彩生活分拆上市的动机 |
4.1.1 提升彩生活的企业价值 |
4.1.2 缓解融资约束 |
4.1.3 管理层激励 |
4.1.4 专业化经营打造核心竞争力 |
4.2 基于资本市场的绩效分析 |
4.2.1 分拆上市后的股价波动 |
4.2.2 超额累计收益率分析 |
4.3 基于财务指标的绩效分析 |
4.3.1 盈利能力分析 |
4.3.2 偿债能力分析 |
4.3.3 营运能力分析 |
4.3.4 成长能力分析 |
4.4 基于非财务指标的绩效分析 |
4.4.1 提升了彩生活的品牌价值 |
4.4.2 董事及高管人员薪酬大幅提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案例启示 |
5.1 合理借助分拆上市可提升公司价值及行业认知 |
5.2 分拆上市需立足于战略需求 |
5.3 分拆上市本身并不会从根本上改善公司业绩 |
5.4 选择合适的上市地点至关重要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分拆上市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以雅居乐分拆上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企业进行分拆上市的动因分析 |
1.3.2 分拆上市对企业资本市场绩效的影响 |
1.3.3 分拆上市对企业财务指标绩效的影响 |
1.3.4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案例分析法 |
1.5.2 事件研究法 |
1.5.3 财务分析法 |
第2章 理论概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分拆上市 |
2.1.2 企业绩效 |
2.2 分拆上市的模式 |
2.2.1 PE孵化器模式 |
2.2.2 业务相近型模式 |
2.2.3 业务差异型模式 |
2.3 分拆上市动机理论 |
2.3.1 筹资策略理论 |
2.3.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3 管理层激励理论 |
第3章 案例介绍 |
3.1 公司概况 |
3.1.1 雅居乐简介 |
3.1.2 雅生活简介 |
3.2 雅居乐分拆雅生活上市动因分析 |
3.2.1 获取资本溢价 |
3.2.2 拓宽融资渠道 |
3.2.3 扩大经营规模 |
3.3 雅居乐分拆雅生活上市过程 |
第4章 雅居乐分拆雅生活上市前后绩效分析 |
4.1 分拆上市前后基于母公司视角的市场绩效分析 |
4.1.1 基于股价变动分析法的分析 |
4.1.2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分析 |
4.2 分拆上市前后基于母公司视角的财务绩效分析 |
4.2.1 偿债能力分析 |
4.2.2 盈利能力分析 |
4.2.3 营运能力分析 |
4.2.4 发展能力分析 |
4.3 分拆上市前后基于子公司视角的财务绩效分析 |
4.3.1 偿债能力分析 |
4.3.2 盈利能力分析 |
4.3.3 营运能力分析 |
4.3.4 发展能力分析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5.1 结论 |
5.1.1 分拆上市有助于提高母公司市场绩效 |
5.1.2 分拆上市可能会恶化母公司财务绩效 |
5.1.3 分拆上市有助于提高子公司财务绩效 |
5.2 启示 |
5.2.1 分拆上市需要考虑潜在风险 |
5.2.2 分拆上市要立足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 |
5.2.3 分拆上市企业应注重长期经营业绩 |
5.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集团公司境外分拆上市动因与绩效分析研究 ——以中集集团港股IPO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 融资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分拆上市与整体上市 |
2.3.2 分拆上市动因 |
2.3.3 分拆上市的利与弊 |
2.3.4 分拆上市后的绩效评价 |
2.3.5 国际化路径和绩效指标 |
2.3.6 总体评述 |
第三章 分拆上市动因、路径及国际化绩效 |
3.1 “深港通”背景下集团公司分拆上市动因:SWOT分析 |
3.1.1 优势(Strength) |
3.1.2 劣势(Weakness) |
3.1.3 机会(Opportunity) |
3.1.4 威胁(Thread) |
3.1.5 SO战略(优势--机会) |
3.1.6 WO战略(劣势--机会) |
3.1.7 ST战略(优势--威胁) |
3.1.8 WT战略(劣势--威胁) |
3.2 集团公司分拆上市的路径 |
3.2.1 两地分拆上市制度比较 |
3.2.2 分拆子公司境内上市 |
3.2.3 分拆子公司境外上市 |
3.3 国际化绩效评价 |
3.3.1 国际化绩效 |
3.3.2 国际化绩效指标体系 |
第四章 案例介绍 |
4.1 中集集团及其分拆子公司介绍 |
4.2 香港市场“中集系”介绍 |
4.3 中集集团分拆上市和国际化发展历程 |
第五章 案例分析 |
5.1 中集集团分拆中集天达影响分析 |
5.1.1 分拆动因 |
5.1.2 市场反应 |
5.2 中集集团分拆中集车辆影响分析 |
5.2.1 分拆动因 |
5.2.2 财务绩效分析 |
5.2.3 国际化指标体系分析 |
5.2.4 市场反应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6.1 结论 |
6.1.1 集团公司境外分拆上市可以获得市场一定程度的认可 |
6.1.2 集团公司境外分拆上市子公司获得的财务效果大于母公司 |
6.1.3 集团公司境外分拆上市提升了公司的国际化程度 |
6.2 对集团公司的启示 |
6.3 对公司分拆上市和国际化道路的启示 |
6.3.1 合理选择境内外分拆市场 |
6.3.2 重视分拆上市后母子公司的长期发展 |
6.3.3 发展多元国际业务,分散风险 |
6.3.4 利用融资国际化提升关市场注度 |
6.3.5 创新发展,加强绩效管理,降低成本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分拆上市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基于中国铁建分拆铁建装备的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 |
1.2 研究现状与研究不足 |
1.3 研究思路与本文特色 |
1.4 结构安排 |
2 文献综述 |
2.1 分拆上市的动因研究 |
2.1.1 信息不对称假说 |
2.1.2 资产剥离利得假说 |
2.2 分拆上市对绩效影响 |
2.2.1 短期绩效 |
2.2.2 长期绩效 |
2.3 文献述评 |
3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
3.1 分拆上市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分拆上市定义 |
3.1.2 分拆上市模式 |
3.2 分拆上市理论基础 |
4 案例介绍与相关概述 |
4.1 我国分拆上市情况 |
4.1.1 分拆上市政策 |
4.1.2 分拆上市状况 |
4.2 案例选择与研究设计 |
4.2.1 案例选择 |
4.2.2 研究设计 |
4.3 案例介绍 |
4.3.1 案例公司介绍 |
4.3.2 分拆上市背景 |
4.3.3 分拆上市过程 |
5 案例分析 |
5.1 分拆上市的经济动因分析 |
5.1.1 回归核心业务,提升资源分配效率 |
5.1.2 优化治理结构,增强管理层激励 |
5.1.3 扩大融资的渠道,提供资金支援 |
5.1.4 提升品牌知名度,拓展海外市场 |
5.1.5 降低信息不对称,获得更高估值 |
5.2 分拆上市的整体效果分析 |
5.2.1 母子公司资本市场表现 |
5.2.2 基于EVA指标绩效评价 |
5.3 分拆上市的具体效果分析 |
5.3.1 财务绩效分析 |
5.3.2 非财务绩效分析 |
5.4 未达预期的原因分析 |
5.4.1 企业特有行业风险 |
5.4.2 管理层激励不到位 |
5.4.3 资金使用效率较差 |
6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价值创造研究 ——基于心脉医疗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问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不足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创新 |
1.4 本文研究的应用价值 |
1.5 本文的结构安排 |
2 分拆上市的文献回顾 |
2.1 分拆上市的定义内涵 |
2.2 分拆上市的驱动因素 |
2.3 分拆上市的影响后果 |
2.4 概括性评论 |
3 分拆上市的相关理论 |
3.1 内外部动机理论 |
3.2 价值创造的理论 |
4 分拆上市的背景与案例概况 |
4.1 分拆上市的发展背景 |
4.2 心脉医疗的案例选择 |
5 心脉医疗的分拆上市分析 |
5.1 分拆上市的驱动因素 |
5.1.1 外部环境PEST分析 |
5.1.2 内部因素SWOT阐述 |
5.2 分拆上市的方案设计 |
5.2.1 控股型横向分拆独立 |
5.2.2 把握良好的上市时机 |
5.2.3 对比与选择国内上市 |
5.2.4 科创上市的探讨分析 |
5.2.5 母子公司的股价反应 |
5.3 分拆上市的价值创造 |
5.3.1 短期市场反应积极 |
5.3.2 市场价值迅速提高 |
5.3.3 横纵比较市盈突出 |
5.3.4 经济活动效率增强 |
5.3.5 长期绩效发展良好 |
5.3.6 主营业务持续优化 |
6 研究结论与启示 |
6.1 案例总结与归纳 |
6.2 研究的启示借鉴 |
6.3 本文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心脉医疗的财务报表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同仁堂分拆上市财务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分拆上市 |
2.1.2 绩效评价 |
2.2 基础理论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融资策略假设理论 |
2.2.3 业务集中假设理论 |
3 同仁堂分拆上市概况 |
3.1 企业概况 |
3.1.1 北京同仁堂概况 |
3.1.2 北京同仁堂科技概况 |
3.1.3 北京同仁堂国药概况 |
3.2 企业分拆前财务概况 |
3.2.1 北京同仁堂分拆前财务概况 |
3.2.2 北京同仁堂科技分拆前财务概况 |
3.3 分拆上市过程 |
3.3.1 北京同仁堂分拆北京同仁堂科技上市过程 |
3.3.2 北京同仁堂科技分拆北京同仁堂国药上市过程 |
3.4 分拆上市动因分析 |
3.4.1 首次分拆的动机 |
3.4.2 二次分拆的动机 |
3.5 本章小结 |
4 同仁堂分拆上市财务绩效评价 |
4.1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分拆上市短期财务绩效评价 |
4.1.1 事件研究法的评价过程 |
4.1.2 两次分拆母公司短期财务绩效评价 |
4.1.3 两次分拆短期财务绩效比较分析 |
4.2 基于熵权-灰色关联-TOPSIS的分拆上市长期财务绩效评价 |
4.2.1 长期财务绩效评价方法选取 |
4.2.2 长期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3 北京同仁堂和北京同仁堂科技分拆后长期财务绩效评价 |
4.2.4 两次分拆长期财务绩效比较分析 |
4.3 分拆上市总体财务绩效结果分析 |
4.3.1 短期财务绩效结果分析 |
4.3.2 长期财务绩效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同仁堂分拆上市财务绩效提升对策及启示 |
5.1 提升同仁堂分拆上市财务绩效的建议 |
5.1.1 母公司加强对子公司质量监管 |
5.1.2 分拆后可进行管理层激励 |
5.1.3 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并开拓网络销售平台 |
5.1.4 纵深发展新业务来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 |
5.2 对同行业分拆上市的建议 |
5.2.1 立足于企业战略并明确分拆动机 |
5.2.2 选择合适的模式和业务进行分拆 |
5.3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不足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分拆上市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以辽宁成大分拆成大生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 |
第2章 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研究综述 |
(1)分拆上市动机的研究 |
(2)分拆上市后公司绩效的研究 |
2.1.2 国内研究综述 |
(1)分拆上市动机的研究 |
(2)分拆上市后公司绩效的研究 |
2.1.3 文献评述 |
2.2 相关理论 |
2.2.1 信息不对称假说 |
2.2.2 管理层激励假说 |
2.2.3 公司业务集中假说 |
第3章 案例分析的理论框架 |
3.1 分拆上市动因理论分析 |
3.1.1 提升经营水平和企业价值 |
3.1.2 融资 |
3.1.3 核心化公司战略 |
3.1.4 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 |
3.2 分拆上市集团公司绩效评价方法 |
3.2.1 事件研究法 |
3.2.2 EVA分析法 |
3.2.3 财务及非财务指标分析法 |
3.2.4 投影寻踪模型 |
3.3 不同评价方法的特点及适应性 |
3.3.1 事件研究法 |
3.3.2 EVA分析法 |
3.3.3 财务及非财务指标分析法 |
3.3.4 投影寻踪模型 |
第4章 辽宁成大分拆上市案例分析 |
4.1 案例介绍 |
4.1.1 公司简介 |
4.1.2 辽宁成大分拆上市动机 |
4.1.3 辽宁成大分拆上市过程 |
4.2 短期绩效分析 |
4.2.1 样本的选取和数据处理 |
4.2.2 指标计算 |
4.2.3 绩效分析 |
4.3 长期绩效分析 |
4.3.1 基于EVA指标长期绩效分析 |
1、EVA的计算模型 |
2、子公司成大生物EVA计算 |
3、子公司成大生物EVA的计算与分析 |
4、集团公司辽宁成大EVA计算 |
5、集团公司辽宁成大EVA的计算与分析 |
4.3.2 分拆上市前后公司的财务和非财务绩效分析 |
1、分拆前后财务数据对比 |
2、盈利能力分析 |
3、偿债能力分析 |
4、运营能力分析 |
5、成长能力分析 |
6、创新能力分析 |
4.3.3 行业层面综合绩效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案例启示与建议 |
5.1 案例启示 |
5.1.1 密切关注分拆上市的审核政策 |
5.1.2 慎重选择分拆对象,优质子公司才能给母公司带来收益 |
5.1.3 关注分拆诱发利益输送,损害投资者权益 |
5.1.4 关注母子公司同业竞争问题 |
5.2 分拆上市的建议 |
5.2.1 合理选择上市的板块 |
5.2.2 分拆上市要选择优质且价值被低估的公司 |
5.2.3 分拆上市后要合理利用其融来的资金 |
5.2.4 分拆上市后要具备洞察行业发展的敏锐性 |
第6章 结论 |
6.1 绩效评价 |
6.1.1 短期绩效 |
6.1.2 长期绩效 |
6.2 结论 |
6.2.1 收益提升 |
6.2.2 股价变动 |
6.2.3 融资能力提升,提高运营效率 |
6.2.4 分拆上市可在短期内提升公司价值 |
6.3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基于母公司视角的分拆上市动因及后果分析 ——以康恩贝分拆佐力药业上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多元化经营 |
2.1.2 分拆上市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筹资策略理论 |
2.2.3 公司经营归核化理论 |
2.3 相关文献综述 |
2.3.1 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文献综述 |
2.3.2 分拆上市与资产紧缩模式文献综述 |
2.3.3 分拆上市的动因文献综述 |
2.3.4 分拆上市的经济后果文献综述 |
2.3.5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分拆上市对企业影响的机理分析 |
3.1 多元化经营对企业产生的影响 |
3.1.1 非相关多元化难以形成良好协同效应 |
3.1.2 多元化经营抑制企业治理效率 |
3.1.3 多元化经营催生企业强烈资金需求 |
3.2 分拆上市抑制企业多元化经营负面效应的路径分析 |
3.2.1 分拆上市降低企业多元化程度 |
3.2.2 分拆上市改善企业治理结构 |
3.2.3 分拆上市提高企业融资能力 |
3.3 分拆上市对上市公司的影响研究 |
3.3.1 分拆上市提高企业核心业务竞争力 |
3.3.2 分拆上市提升企业管理效率 |
3.3.3 分拆上市降低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 |
第四章 康恩贝分拆上市的案例背景介绍 |
4.1 案例公司简介 |
4.1.1 母子公司基本情况 |
4.1.2 母公司多元化发展历程 |
4.2 分拆上市的政策背景 |
4.2.1 分拆上市的准入条件 |
4.2.2 分拆上市的模式分析 |
第五章 康恩贝分拆上市的案例分析 |
5.1 康恩贝分拆佐力药业上市的动因分析 |
5.1.1 母子公司合并后未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 |
5.1.2 母公司聚焦核心业务,提升品牌影响力 |
5.1.3 母公司优化融资结构,获得融资机会 |
5.1.4 母公司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行市值管理 |
5.2 康恩贝分拆佐力药业上市的合规性分析 |
5.3 康恩贝分拆佐力药业上市的过程 |
5.4 康恩贝分拆佐力药业上市产生的经济后果 |
5.4.1 市场绩效 |
5.4.2 财务绩效 |
5.4.3 非财务绩效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创业板分拆上市可以获取超额投资收益 |
6.1.2 分拆上市可以满足母公司短期融资需求 |
6.1.3 分拆上市难以提升母公司短期市场绩效 |
6.1.4 分拆上市难以改善母公司长期经营绩效 |
6.2 案例启示 |
6.3 建议 |
6.3.1 对上市公司的建议 |
6.3.2 对监管部门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分拆上市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 ——以用友分拆畅捷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本文的贡献 |
2 文献综述 |
2.1 分拆上市的概念 |
2.2 分拆上市的价值效应 |
2.2.1 短期绩效 |
2.2.2 长期绩效 |
2.3 分拆上市影响企业价值的路径 |
2.4 文献评述 |
3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 |
3.1.1 分拆上市的相关概念 |
3.1.2 企业价值和价值创造 |
3.2 理论基础 |
3.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2.2 融资约束理论 |
3.2.3 内部资本市场理论 |
3.3 分拆上市影响价值创造的路径 |
3.3.1 分拆上市对治理效应的影响 |
3.3.2 分拆上市对融资效应的影响 |
3.3.3 分拆上市对经营效应的影响 |
3.3.4 分拆上市对企业估值的影响 |
4 案例选择与案例介绍 |
4.1 我国分拆上市的制度背景 |
4.2 案例选取依据 |
4.3 用友分拆畅捷通的案例介绍 |
4.3.1 用友网络简介 |
4.3.2 畅捷通简介 |
4.3.3 案例简介 |
5 案例分析 |
5.1 分拆上市对治理效应的影响 |
5.1.1 提高信息公开程度加强外部治理 |
5.1.2 实施激励措施加强内部治理 |
5.1.3 治理效应实现情况 |
5.2 分拆上市对融资效应的影响 |
5.2.1 获得新股融资,助力转型发展 |
5.2.2 拓宽融资渠道保障研发投入 |
5.2.3 融资效应实现情况 |
5.3 分拆上市对经营效应的影响 |
5.3.1 进行业务聚焦实现专业化经营 |
5.3.2 推进战略转型加快产业升级 |
5.3.3 经营效应的实现情况 |
5.4 分拆上市对企业估值的影响 |
6 结论及启示 |
6.1 结论 |
6.2 启示 |
6.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房企分拆物业上市的动因、路径及效应研究 ——以花样年分拆彩生活上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分拆上市概念界定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生命周期理论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分拆上市的动因研究 |
2.3.2 分拆上市的绩效研究 |
2.3.3 文献述评 |
3 案例介绍 |
3.1 行业背景介绍 |
3.1.1 房地产行业介绍 |
3.1.2 物业管理行业介绍 |
3.2 母子公司介绍 |
3.2.1 母公司-花样年 |
3.2.2 子公司-彩生活 |
3.3 花样年分拆彩生活的过程介绍 |
3.3.1 资产重组 |
3.3.2 公开发行上市 |
4 案例分析 |
4.1 花样年分拆彩生活上市的动因分析 |
4.1.1 经营压力驱动 |
4.1.2 价值释放驱动 |
4.1.3 管理层激励驱动 |
4.2 花样年分拆彩生活上市的路径分析 |
4.2.1 股权分离方式-股权切离 |
4.2.2 资本市场-港交所主板 |
4.2.3 上市方式-直接IPO |
4.3 花样年分拆彩生活上市的效应分析 |
4.3.1 市场效应分析 |
4.3.2 财务效应分析 |
4.3.3 其他非财务效应分析 |
4.4 花样年分拆彩生活上市带来的问题与对策 |
4.4.1 问题 |
4.4.2 对策 |
5 结论与启示 |
5.1 结论 |
5.2 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我国上市公司的分拆上市——同仁堂分拆上市成功的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彩生活分拆上市的绩效研究[D]. 于玮诗.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分拆上市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以雅居乐分拆上市为例[D]. 杜逸飞.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3]集团公司境外分拆上市动因与绩效分析研究 ——以中集集团港股IPO为例[D]. 衷冉.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4]分拆上市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基于中国铁建分拆铁建装备的案例[D]. 魏凡.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5]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价值创造研究 ——基于心脉医疗的案例分析[D]. 刘青青.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6]同仁堂分拆上市财务绩效研究[D]. 张子璐.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09)
- [7]分拆上市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以辽宁成大分拆成大生物为例[D]. 余成然.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基于母公司视角的分拆上市动因及后果分析 ——以康恩贝分拆佐力药业上市为例[D]. 徐文涛. 苏州大学, 2020(03)
- [9]分拆上市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 ——以用友分拆畅捷通为例[D]. 刘雪.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10]房企分拆物业上市的动因、路径及效应研究 ——以花样年分拆彩生活上市为例[D]. 罗荣. 暨南大学, 2020(04)